醒脾养耳颗粒治疗小儿厌食126例

醒脾养耳颗粒治疗小儿厌食126例

一、醒脾养儿冲剂治疗小儿厌食症126例(论文文献综述)

赵云鸽[1](2021)在《基于古今文献学习探讨小儿厌食症(脾虚食积证)用药规律及健脾消食方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挖掘古今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虚食积证)文献,归纳总结用药规律,自拟健脾消食方,并观察其临床疗效,为治疗本病本证提供新的临床用药思路。方法:1.文献研究:通过全面检索、整理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虚食积证)古今文献,摘录治疗本病本证常用药方,总结处方用药规律,对其进行频率、频次归纳,使用聚类及关联分析总结规律,再结合临床经验,自拟健脾消食方。2.临床研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设计方案,病例完整并符合标准的患儿进行临床试验,疗程为4周,以中医症候治疗疗效为主要指标。结果:1.文献研究:根据古代文献分析,中药白术、茯苓、陈皮分别位列前三,现代文献中焦山楂位居第一,其次为茯苓、白术,可见古代及现代医家治疗本病时皆重视补气健脾理气,而古代医家多使用补气健脾药物对本病进行治疗,现代医家则更重视消食开胃健脾,多采用消补并施的方法治疗小儿厌食症;2.临床研究:健脾消食汤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虚食积型)筛选后共入组35例,治疗2周有效率为40.00%(14);治疗4周后受试者总有效率为91.53%(32)、无效8.47%(3);治疗2周受试者主要症状的消失率(食欲不振、食量减少)分别为11.42%(4)、8.57%(3);治疗4周受试者主要症状的消失率(食欲不振、食量减少)分别为48.57%(17)、37.14%(13),治疗2周、治疗4周中医症候总积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次要症状中,治疗2周、4周后次要症状中面色少华未消失率分别为为93.55%(29)、70.97%(22),该症状多数患儿未见明显改善;将基线中医症候积分分别与治疗2周、治疗4周中医症候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试验无不良反应,健脾消食方对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虚食积证)有一定疗效,临床试验安全。结论:古籍中治疗本病多以健脾补气为主要治则,现代医家则多用健脾消食为治疗原则,根据数据挖掘结合临床经验所得出的健脾消食方,用于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虚食积证),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有效。

刘莎莎[2](2020)在《健脾益胃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型)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健脾益胃推拿法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脾胃气虚型厌食症患儿提供更安全有效的中医特色外治疗法。方法:将符合条件的62例脾胃气虚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健脾益胃推拿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健胃消食片(国药准字Z36021464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治疗。2个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儿的各症状积分及总积分进行组内及组间的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疗效的差异性。结果:经过两组主要症状积分及总积分对比分析,治疗组在降低脾胃气虚型厌食症患儿食欲、食量积分方面疗效更显着(P<0.01);经过两组兼症积分及总积分对比分析,治疗组在降低脾胃气虚型厌食症患儿的神疲、面色、大便积分方面,均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在改善患儿腹胀、呕吐方面,两组疗效相当(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1个月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12.5%,疗效较对照组更稳定(P<0.01),说明健脾益胃推拿法治疗脾胃气虚型厌食症患儿的效果更加持久稳定。结论:健脾益胃推拿法与健胃消食片均能改善脾胃气虚型厌食症患儿的症状,健脾益胃推拿法的临床疗效更优于口服健胃消食片,复发率相比对照组更低,临床疗效显着,患儿依从性强,值得在临床上推广普及。

韩俊娥[3](2020)在《调脾和中颗粒联合宝乐安治疗小儿厌食虚实夹杂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是观察调脾和中颗粒联合宝乐安(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虚实夹杂型厌食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课题研究采用临床观察法,以小儿厌食症(虚实夹杂型)患儿做为研究对象,病例来源是山西省中医院儿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共纳入符合条件的病例患儿90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随机分成了三组,即治疗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调脾和中颗粒联合宝乐安,中药组给予调脾和中颗粒口服治疗,西药组给予宝乐安口服治疗,观察其疗效,7d为一个疗程,按时复诊,治疗4个疗程。观察三组治疗前后差异,使用中医证候量表进行评估,并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分析评估结果。结果(1)在一般资料方面三组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包括性别、年龄、病程以及治疗前各项证候积分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了三组病例数据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总体疗效进行SPSS统计比较提示,治疗组有效率93.3%,中药组有效率80%,西药组有效率40%,三组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与西药组、中药组与西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中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药组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3)经数据检验得知,三种治疗方式对患儿厌食症状的影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食欲、大便症状积分值改善明显优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调脾和中颗粒治疗虚实夹杂型小儿厌食的总有效率为80%,疗效优于宝乐安(酪酸梭菌活菌散),若二药合用治疗疗效更优,其总有效率可达93.3%,对于厌食患儿食欲、食量、大便等症候体症均有明显改善,临床上可缩短疗程,增强疗效,疗效确切,为治疗小儿厌食症(虚实夹杂型)提供新的有效药物和治疗方案。

梁士兵[4](2020)在《小儿推拿治疗14岁以下儿童厌食症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分析与评价》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与目的小儿厌食症是儿童期的一种饮食障碍,发病率约为45%,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营养不良、佝偻病、坏血病等,并延缓生长发育,影响患儿认知能力和免疫力。小儿推拿作为一种中医非药物疗法,对治疗厌食症存在潜在优势。目前已经发表了很多关于小儿推拿治疗14岁以下厌食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但其方法学质量和干预措施报告质量并未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和专业评价,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以及临床参考价值也无法确定,这对临床医生在选择证据作为参考时造成很大困惑。因此,本研究对已公开发表的小儿推拿治疗厌食症RCT的方法学质量和干预措施报告质量进行评价,为今后小儿推拿RCT的临床设计和干预措施报告提供一些建议,同时系统评价了小儿推拿用于14岁以下厌食症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今后小儿推拿治疗儿童厌食症的临床实践提供循证证据。方法第一部分:小儿推拿治疗14岁以下儿童厌食症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学及干预措施报告质量评价系统检索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维普数据库(VIP Data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数据库。检索日期均从建库截止到2019年12月。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纳入小儿推拿治疗厌食症的RCT。由2人分别独立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risk of bias)评估标准和基于STRICTA清单对纳入RCT的研究方法学质量及干预措施报告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第二部分:小儿推拿治疗14岁以下儿童厌食症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根据研究二制定的文献纳入标准,对研究一所纳入的RCT再次进行筛选,纳入小儿推拿对比药物或安慰剂治疗14岁以下儿童厌食症的RCT。由2人分别独立对纳入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偏倚风险评价。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针对不同类型数据,采用不同效应量:二分类数据使用相对危险度(RR)和95%置信区间(CI)表示,连续型数据使用均值差(MD)和95%CI表示。针对不同类型的对照组措施及不同治疗疗程进行亚组分析,依照纳入RCT中受试者、干预措施、结局指标和方法学差异等进行敏感性分析。将显效率(显效指食欲改善,食物摄入量恢复到正常摄入量的3/4及以上)作为主要结局指标,将食物摄入量、治疗依从性和不良反应/事件作为次要结局指标。使用在线GRADEpro工具(https://gradepro.org/),采用GRADE等级评价方法,对证据质量级别进行综合评价。本部分研究方案已经在系统评价的国际前瞻性注册平台PROSPERO上进行注册(https://www.crd.york.ac.uk/prospero/),注册ID号为CRD42018105819。结果第一部分:小儿推拿治疗14岁以下儿童厌食症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学及干预措施报告质量评价共纳入73篇文献(73项RCTs)。根据偏倚风险评估的要素,随机序列生成、分配方法隐匿、盲法、不完整结局数据、基线资料可比的报告率分别为36.99%(27/73)、2.74%(2/73)、4.11%(3/73)、79.45%(58/73)、100%,所有文献均未提及选择性结局报告、样本量估算、研究方案注册相关信息。对方法学质量的评价表明,73项RCTs存在不同程度的方法学质量问题,总体上缺乏高质量(低偏倚风险)的研究。对干预措施小儿推拿疗法的报告质量评价发现,阐述小儿推拿疗法及对照设置合理性的报告率分别为63.01%(46/73)、24.66%(18/73),对小儿推拿师资历、治疗场所相关信息的报告率分别为16.44%(12/73)、4.11%(3/73),对小儿推拿疗法的个体化/非个体化选择、小儿推拿部位单/双侧、小儿推拿所引发机体的反应以及小儿推拿是否同期施加其它干预措施的报告率分别为34.25%(25/73)、41.10%(30/73)、5.48%(4/73)、43.84%(32/73)。第二部分:小儿推拿治疗14岁以下儿童厌食症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共纳入29篇文献(报告了29项RCTs),涉及2688名厌食症患儿。所有纳入研究的对照组均为药物治疗,无安慰剂对照,共分为两种比较类型:小儿推拿与西药(如赖氨肌醇维B12、葡萄糖酸锌等)相比较,或小儿推拿与中药(如四君子汤、平胃散等)相比较。对于显效率,所有29项试验均报告了这一结局指标,汇总分析结果显示,小儿推拿优于西药(RR 1.68,95%CI[1.35,2.08];12项RCTs),也优于中药(RR 1.36,95%CI[1.20,1.53];20项RCTs);对于食物摄入量,共有9项试验以积分量表(根据食物摄入量的减少程度进行评分,以1、2、4、6分表示,分数越高则代表食物摄入量减少程度越严重)评价了这一结局指标,汇总分析结果显示,小儿推拿既优于西药(MD-0.88,95%CI[-1.27,-0.50];2项RCTs),也优于中药(MD-0.69,95%CI[-1.00,-0.38];8项RCTs)。共6项研究报告了不良反应/事件的相关信息,其均报告了小儿推拿治疗组未发生不良反应/事件。对纳入试验进行偏倚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多数研究在试验设计和质量上较差,存在较高或不清楚的偏倚风险,如实施偏倚、测量偏倚和报告偏倚等。GRADE评价结果显示,针对显效率和食物摄入量的证据级别为低或非常低。结论目前,缺乏严格设计的小儿推拿治疗厌食症的RCT,相关文献对干预措施的报告质量较低。低或非常低级别的证据表明,无论相比西药还是中药,小儿推拿在治疗14岁以下儿童厌食症上具有一定的疗效,尤其是在提高临床显效率及增加小儿进食量方面,且相对比较安全。未来,应开展严格设计的大样本RCT,以充分证明目前对小儿推拿治疗14岁以下儿童厌食症所得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论。在开展小儿推拿相关临床RCT时,应严格按照Cochrane偏倚评估标准中的条目进行试验设计和报告,参考STRITCA清单并结合小儿推拿特点对干预措施进行报告。同时,应尽快制定针对推拿疗法报告的规范清单。

陈珊红,周盈[5](2018)在《小儿厌食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小儿厌食症是小儿较长时间厌恶进食、食欲不佳或食量减少为特点的小儿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患儿食欲长期得不到改善,将会导致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并可导致患儿免疫力下降,使其他系统疾病的易感性增加。随着中医、西医对本病的深入研究,近年来大量的关于小儿厌食症的研究文献见诸于报道,兹以综述。

程亮[6](2017)在《小儿厌食症应用醒脾养儿颗粒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应用醒脾养儿颗粒对患有厌食症的患儿实施药物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患有厌食症的患儿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采用妈咪爱对对照组患儿的病情实施药物干预;采用妈咪爱与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对治疗组患儿的病情实施药物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厌食症的药物控制总有效率、饮食状态恢复正常时间和药物干预总时间、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治疗前后Hb和TP水平的增加幅度。结果治疗组患儿厌食症的药物控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状态恢复正常时间和药物干预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Hb和TP水平的增加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醒脾养儿颗粒对患有厌食症的患儿实施药物干预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戴燕青,祝连明[7](2017)在《锌硒宝治疗小儿厌食症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系统评价锌硒宝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20002016年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库(WMOD)、维普数据库(VIP)及Pub Med等数据库,收集锌硒宝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以锌硒宝单一用药或联合用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RR=1.27,95%CI(1.03.1.56),P<0.00001]。结论锌硒宝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显着,但由于纳入文献的质量普遍偏低且存在发表偏倚,尚需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验证其疗效。

田雪丽[8](2017)在《运脾散对厌食大鼠脾胃功能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为探索国家级儿科名老中医药专家黄建业教授治疗小儿厌食经验方“运脾散”对胃肠道的作用机理,了解“运脾散”对厌食大鼠胃肠动力、胃粘膜影响以及血清胃动素、淀粉酶等胃肠激素的调节作用,课题组拟开展本研究;其研究成果为运脾散临证治疗小儿厌食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为推广应用名老中医经验方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选用健康的35-40D的SD大鼠56只,体重(60±10)g,雌雄各半,适应性喂养后随机分为正常组(以下简称“A组”)16只、模型组40只;模型组大鼠用特制饲料喂养1周后,观察记录大鼠食量、体重变化;造模成功后两组各取8只大鼠完成第一次取材。之后模型组32只大鼠按每组8只,雌雄各半,又随机分为空白模型组(以下简称“B组”)、运脾散治疗组(以下简称“C组”)、醒脾养儿颗粒对照组(以下简称“D组”)、生理盐水对照组(以下简称“E组”),均正常食料喂养,并进行灌胃干预治疗7天。A组、B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C组灌服运脾散中药液,D组灌服醒脾养儿颗粒中药液,E组灌服等容积生理盐水。1周后完成第二次取材。观察造模后、治疗后厌食大鼠血清胃动素与淀粉酶、胃肠动力以及胃黏膜的影响。结果:(1)模型组大鼠食量、体重明显降低,与正常大鼠A组有显着差异(P<0.01),造模成功。(2)治疗后大鼠食量在短期内增长,并迅速恢复至正常大鼠A组水平的为运脾散C组其次为D组、B组、E组,治疗后大鼠体重在短期内增长,并迅速恢复至正常大鼠A组水平的为D组其次为运脾散C组、B组、E组。(3)血清淀粉酶、胃动素含量:造模后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运脾散C组升高最为显着,其次为D组(P均<0.01),而B组与E组显示无差异性(P>0.05)。(4)胃肠推动功能:造模后模型组大鼠胃肠推进功能明显减弱(P<0.01),治疗后运脾散C组、醒脾养儿颗粒D组大鼠胃肠推进功能较治疗前明显亢进(P<0.01),B组与E组无差异性(P>0.05)。(5)电镜下观察胃窦粘膜线粒体、内质网、细胞核、绒毛等超微结构改变情况:A组细胞结构完整,线粒体、内质网结构清晰完整,有大量微绒毛分布,模型组胃粘膜细胞核无核仁,大量空泡组织;线粒体、内质网水肿,结构不完整,并见大量脂肪滴,未见胃微绒毛;治疗后运脾散C组线粒体、内质网、细胞核等迅速恢复至正常大鼠A组水平;D组线粒体嵴不明显,部分线粒体有自溶现象,部分细胞核无核仁;B组线粒体嵴不清楚,内质网间隙宽,有断裂现象,细胞胞核、质比例异常,且细胞核无核仁;E组有少量脂肪滴,细胞间质部分纤维化,细胞核间隙扩大,无核仁。结论:1.特制饲料喂养大鼠,厌食造模成功,该方法可行。2.厌食大鼠血清胃动素与淀粉酶含量降低、胃肠推动力减缓是厌食发生的主要原因;厌食可对大鼠胃窦粘膜线粒体、内质网、细胞核、绒毛等超微结构破坏;3.厌食大鼠胃肠激素分泌降低、胃肠推动力减缓可能与胃窦黏膜超微结构破坏有一定的关联性;4.运脾散C组治疗厌食大鼠在促进血清胃动素、淀粉酶的分泌,增强胃肠推动力,修复胃窦粘膜超微结构以及大鼠食量、体重恢复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其他治疗组;5.运脾散治疗厌食的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修复胃窦粘膜超微结构、促进胃肠激素的分泌、增强胃肠推动力来实现的。运脾散治疗厌食值得推广应用。

孔令霞,刘洪峰,冯佳丽,马楠[9](2017)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56例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小儿厌食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四缝穴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10天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体重、血清Zn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6.4%和82.1%,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体重和血清Zn含量改善情况均显着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杨华[10](2016)在《健脾和胃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以《黄帝内经》“审查病机,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为主要指导思想,拟定健脾和胃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通过对此方法的临床研究,系统观察、评价其疗效,旨在探索一种安全、有效和便捷的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推拿法。方法收集厌食症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化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研究组采取健脾和胃推拿法治疗,对照组采取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小儿推拿学[1]中的辨证分型推拿法治疗。两组每天各治疗1次,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各项症状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临床疗效差异。结果1、治疗前组间比较: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及临床症状总积分,主症、次症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各项积分比较:(1)治疗前、后各组自身积分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自身症状总积分、各项症状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症状总积分比较:研究组平均总积分(3.15±1.90)低于对照组(4.42±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研究组食欲平均评分(1.17±1.12)低于对照组(1.83±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食量、面色、精神情绪、出汗、腹部不适、大便不调、呕吐等方面的评分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4)两种推拿方法在实证组和虚证组症状总积分组间和自身比较:实证组A平均总积分(2.93±1.76)低于实证组B(4.27±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虚证组组间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症状总积分在实证组和虚证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差值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总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证组与虚证组也无差异。但研究组治疗前后在食欲评分平均差值(3.47±1.37)大于对照组(2.60±1.39)、食量评分平均差值(3.00±1.35)大于对照组(2.4±1.51)、出汗评分平均差值(0.25±0.54)小于对照组(0.52±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症状评分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疗效比较:研究组疾病总有效率95%,对照组疾病总有效率91.67%。两组相比,研究组疾病总有效率显着大于对照组(P<0.05)。4、两组在不同年龄段、不同病程段的疗效存在显着差异(P<0.05),月龄越小、病程越短,治疗效果越好。结论1、健脾和胃推拿法与辨证分型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均有较好的疗效。2、健脾和胃推拿法在疾病的整体疗效、食欲与食量改善以及实证治疗方面要优于辨证分型推拿法;在出汗症状改善方面相对差于辨证分型推拿法,在其他症状改善以及虚证治疗上两者无显着差异。3、健脾和胃推拿法在治疗小儿厌食症实证和虚证之间疗效无显着差异。4、月龄和病程会影响两种疗法的治疗效果,月龄越小,病程越短,则疗效越好。5、健脾益气推拿法取穴精炼,操作方法更为简便易学,不仅专业人士易掌握,也适合家庭保健小儿推拿法。

二、醒脾养儿冲剂治疗小儿厌食症126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醒脾养儿冲剂治疗小儿厌食症126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古今文献学习探讨小儿厌食症(脾虚食积证)用药规律及健脾消食方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小儿厌食症(脾虚食积证)文献研究
    1 古代文献研究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结果
    2 现代文献研究
        2.1 查阅范围
        2.2 文献筛选
        2.3 检索结果
        2.4 文献汇总
    3 结果与用药规律分析
        3.1 常用药物使用频率
        3.2 常用中药的四性、五味及归经
        3.3 各类药物所占比例
        3.4 各类中药的关联分析
        3.5 各类中药的聚类分析
        3.6 组健脾消食方
第二章 小儿厌食症(脾虚食积证)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临床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脱落病例标准
        1.5 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基本资料
        2.2 治疗方法
        2.3 给药方式
        2.4 观察指标
        2.5 疾病疗效判定标准
        2.6 安全性评价指标
        2.7 统计方法的选择
    3 一般情况与结果分析
        3.1 入选情况及基线资料
        3.2 基线资料
        3.3 有效性评价
        3.4 结果分析
讨论
    1 健脾消食方对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虚食积证)的理论探索
        1.1 脾胃之间的关系
        1.2 以脾虚食积证辨证小儿厌食症的立题依据
    2 古今文献研究探讨
    3 健脾消食方的组方特点及方药
    4 临床试验疗效探讨
    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西医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健脾益胃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剔除和脱落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总体设计
        (二)试验分组
        (三)技术路线
        (四)治疗方法及操作
        (五)疗效观察
        (六)疗效判定标准
        (七)数据统计
    三、治疗结果
        (一)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二)两组治疗前主要症状积分的比较
        (三)两组治疗前主要症状总积分比较
        (四)两组治疗后效果比较
        (五)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六)两组痊愈病例1 个月后复发情况比较
        (七)不良反应
讨论
    一、小儿厌食症的认识与研究
        (一)有关小儿厌食症的早期文献记载与历史沿革
        (二)有关小儿厌食症发生原因的相关研究
        1.祖国医学对小儿厌食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2.现代医学对小儿厌食症的病因病理研究
    二、健脾益胃推拿法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的组方及优势分析
        (一)选穴依据
        (二)健脾和胃推拿法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的优势分析
    三、健胃消食片组方分析
    四、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小儿厌食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厌食症患儿研究情况记录表
致谢
发表论文

(3)调脾和中颗粒联合宝乐安治疗小儿厌食虚实夹杂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症状体征分级量化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疗效评定
    2.4 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4.1 中医对小儿厌食的认识
    4.2 现代医学对小儿厌食的认识
    4.3 调脾和中颗粒探讨
    4.4 结果探讨
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小儿推拿治疗14岁以下儿童厌食症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符号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小儿推拿治疗14岁以下儿童厌食症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学和干预措施报告质量评价
    1 背景和目的
    2 资料与方法
        2.1 文献纳入标准
        2.2 文献排除标准
        2.3 资料收集
        2.4 质量评价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文献检索与筛选情况
        3.2 偏倚风险评价和方法学质量评价
        3.3 干预措施报告质量评价
    4 讨论
        4.1 小儿推拿治疗厌食症RCT的方法学问题
        4.2 RCT在小儿推拿作为干预措施报告的质量问题
        4.3 建议
        4.4 优势和局限性
    5 结论
    研究一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小儿推拿治疗14岁以下儿童厌食症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1 背景和目的
    2 资料与方法
        2.1 文献纳入标准
        2.2 文献排除标准
        2.3 文献来源及检索策略
        2.4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2.5 偏倚风险评价
        2.6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文献检索与筛选情况
        3.2 纳入研究特征
        3.3 偏倚风险评价
        3.4 结局指标评价
        3.5 倒漏斗图分析
        3.6 GRADE证据级别评价
    4 讨论
        4.1 主要发现
        4.2 本研究结果对于临床实践的意义
        4.3 本研究的局限性
        4.4 对未来相关研究的启示
    5 结论
    研究二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5)小儿厌食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病因病机
2 西医发病机制
3 中医治疗
    3.1 内治法
        3.1.1 辨证论治
        3.1.2 经方论治
        3.1.3 自拟方剂
        3.1.4 中成药
    3.2 外治法
        3.2.1 推拿疗法
        3.2.2 贴敷疗法
        3.2.3 针灸疗法
    3.3 混合治法
4 西医治疗
5 预防与调护
6 结语

(6)小儿厌食症应用醒脾养儿颗粒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疗效评价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厌食症的药物控制总有效率
    2.2 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
    2.3 饮食状态恢复正常时间和药物干预总时间
    2.4 治疗前后Hb和TP水平的增加幅度
3 讨论

(7)锌硒宝治疗小儿厌食症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收集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资料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价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纳入文献
    2.2 Meta分析结果
    2.3 发表偏倚分析
3 讨论

(8)运脾散对厌食大鼠脾胃功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品
        1.3 实验制剂
        1.4 实验仪器(实验仪器由河南省中医院中心实验室提供)
        1.5 其他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观察与检测项目
        2.2 动物实验过程
        2.3 取材方法
        2.4 标本处理
        2.5 实验观察项目评价(同 2.1 观察项目)
        2.6 统计学处理
实验结果
    1 造模后及治疗后厌食大鼠的一般状态改变
    2 造模后及治疗后各组大鼠血清胃动素、淀粉酶的情况
    3 造模后及治疗后各组大鼠胃内残留率及小肠推进比的情况
    4 造模后及治疗后各组大鼠胃窦粘膜的情况
讨论
    1 饮食所伤是厌食的首要因素
    2 脾失健运是厌食发生的重要机理
    3 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与厌食发生的关联性分析
        3.1 血清胃动素降低
        3.2 血清淀粉酶降低
        3.3 胃肠推进功能减弱
        3.4 胃粘膜破坏
    4 健脾助运治法与厌食治疗方药的机理分析
        4.1 健脾助运法可以提高厌食大鼠血清胃动素、淀粉酶水平
        4.2 健脾助运法可以增强厌食大鼠胃内残留率降低,小肠推进比
        4.3 健脾助运法可以改善线粒体、粘膜绒毛分布
    5 运脾散的组方原理以及方中各药物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5.1 运脾散的组方原理
        5.2 方中药物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6 运脾散治疗厌食机理分析
        6.1 运脾散能较快恢复厌食大鼠的食量、体重
        6.2 运脾散有促进厌食大鼠血清胃动素及淀粉酶分泌、提高胃肠激素水平作用
        6.3 运脾散有增强厌食大鼠胃肠推进比作用
        6.4 运脾散有修复厌食大鼠胃窦粘膜超微结构作用
结论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实验数据
    附录2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9)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56例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治疗方法
    1.5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体重、血清Zn变化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10)健脾和胃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病例资料与研究方法
    病例资料
    研究方法
        病例来源
        分组方法
        治疗方法
        观察指标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结果分析
    治疗前一般资料的比较
    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总积分比较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各项评分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
    治疗后各组患儿临床疾病疗效
    疗效影响因素
讨论
    小儿厌食症的概述
    中医对谨守病机的认识
    现代医学对小儿厌食症发病机理认识
    中医学对小儿厌食症的病机认识
    健脾和胃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机理与探析
    小结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四、醒脾养儿冲剂治疗小儿厌食症126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古今文献学习探讨小儿厌食症(脾虚食积证)用药规律及健脾消食方的疗效观察[D]. 赵云鸽.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健脾益胃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型)的临床观察[D]. 刘莎莎.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调脾和中颗粒联合宝乐安治疗小儿厌食虚实夹杂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 韩俊娥.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4]小儿推拿治疗14岁以下儿童厌食症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分析与评价[D]. 梁士兵.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5]小儿厌食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 陈珊红,周盈. 新疆中医药, 2018(01)
  • [6]小儿厌食症应用醒脾养儿颗粒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 程亮. 当代医学, 2017(24)
  • [7]锌硒宝治疗小儿厌食症的Meta分析[J]. 戴燕青,祝连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13)
  • [8]运脾散对厌食大鼠脾胃功能影响的研究[D]. 田雪丽. 河南中医药大学, 2017(06)
  • [9]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56例临床研究[J]. 孔令霞,刘洪峰,冯佳丽,马楠. 亚太传统医药, 2017(07)
  • [10]健脾和胃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研究[D]. 杨华. 云南中医学院, 2016(08)

标签:;  ;  ;  ;  ;  

醒脾养耳颗粒治疗小儿厌食126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