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汕头市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论文文献综述)
涂志华[1](2015)在《撤县设区型新市区城乡规划管理权冲突与整合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同时受“房地产热”、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强劲推动,城市规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而将中心城市周边的县(市)通过撤县设区行政区划调整手段纳入市区范围是扩大城市规模的便捷方式。撤县建区,既为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载体,也为老城的功能优化提供了条件,更为房地产发展、土地财政提供了难得的土地资源。在此背景下,以广州、杭州、南京、苏州等城市为代表的新一轮撤县(市)设区高潮便开始到来。撤县(市)设区后,由于《城乡规划法》未赋予市辖区一级政府的规划管理权限,即原属于县级管理权限的城乡规划管理权区级政府不再保留,应上收到市规划部门统一行使。城乡规划管理权作为调控建设用地规模、布局、开发强度的主要手段,对房地产开发、土地财政具有很大的影响,撤县设区后的新市区政府当然不会甘心直接将权限拱手相让,因此“市”、“区”两级的城乡规划管理权冲突就此产生。这种冲突并非研究案例所在地的南京为个案,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对这一冲突存在的情况进行调查,对其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全面而客观的评估,并提出合理的处置模式和建议,显得很有必要。上一轮行政区划调整的高潮已过去10多年,在省直管县的改革预期后效判断带动下,一些地方政府又开始谋求新一轮的撤县(市)设区,在这个时点上对前一轮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新市区城乡规划管理权冲突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对将要到来的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可能带来的问题进行超前研究,显得更有必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要求,因此研究分析快速城市化地区行政管理体制变革趋势,科学调整以空间管治权为核心的规划管理体制,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从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理论借鉴、理论框架构建入手,在借鉴尺度和边界、新制度经济学、行政区经济、府际关系、社会冲突等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尺度和边界视角的撤县设区型城乡规划管理权冲突与整合的理论分析框架,在对撤县设区型新市区城乡规划管理权冲突的表现、产生的背景和体制机制分析后,对冲突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综合评估。在综合评析国内外典型城乡规划管理机构设置不同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层级合理化”和“管理边界清晰化”的撤县设区型城乡规划管理权整合目标,构建了“规划编制管理尺度上移、规划审批管理尺度下移、规划监督管理尺度上移”的尺度重组和“规划管理机构边界整合、规划管理职责边界整合、规划管理权限边界整合”的边界调整的城乡规划管理权整合模式。全文分为五大板块,共八章。第一板块为绪论及理论部分,即论文第一、第二、第三章,主要介绍研究缘起、概念界定、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冲突和整合的相关理论、理论框架模型构建等。第二板块为城乡规划管理权冲突研究部分,即论文第四章,重点从城乡规划管理权的冲突表现、访谈与问卷、背景分析、机制分析、影响评估方面进行研究。第三板块为城乡规划管理权整合研究部分,即论文第五、第六章;在评析国内外相关城市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尺度重组和边界调整的新市区城乡规划管理权整合模式。第四板块为论文实证研究部分,即论文第七章,以南京为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文章最后为结论部分,即提炼研究结论、创新点、及进一步研究展望。全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撤县设区型新市区城乡规划管理权冲突存在较普遍,冲突既有负效应,也有正效应。撤县设区型新市区城乡规划管理权的冲突在全国较为普遍的存在。冲突既造成空间上的无序及低效利用,环境上的失控及污染加剧,产业上的低端及低效利用;同时撤县设区也有利于全市性的功能布局调整优化和给新市区获得发展机会,带来发展活力。(2)冲突产生的根源:权力尺度错位与边界混乱。撤县设区的行政区划调整可以瞬间完成,但权力的尺度和边界调整往往难以及时跟进。权力尺度未及时上移至市一级和下移至区一级从而造成权力的尺度错位;权力的机构设置、机构职责、机构权限等边界未规范明确而带来权力边界混乱。(3)冲突产生的现实土壤:特殊地域和特殊体制下的博弈。撤县设区型新市区与老城区相比具有特殊的地域特征、发展动力、管理需求;加上现阶段特殊的经济、政治、法理方面的体制机制原因,造就了城乡规划管理权冲突的现实土壤,从而冲突成为特殊地域和特殊体制下博弈的产物。(4)从冲突到整合:城乡规划管理权的尺度重组。冲突的解决不能简单地将权力下放和上收,而应在“管理层级合理化”和“管理边界清晰化”的整合目标下,通过尺度重组和边界调整的方式实现权力的整合。在规划管理权尺度重组中,规划编制管理尺度应上移,规划审批管理尺度应下移,规划监督管理尺度应上移。(5)从冲突到整合:城乡规划管理权的边界调整。在权力整合的实现路径上,应进一步从权力的边界调整入手,通过对规划管理机构边界、规划管理职能边界、规划管理权限边界的有序调整,来实现规划管理权的整合。(6)整合模式的推进有赖于配套机制的支撑。通过配套法规、全市联网的规划管理系统、完善的决策支撑系统、规范的规划审批操作来实现。全文的主要创新点有:(1)提出了一个权力从冲突到整合分析的新视角。由于地方政府经济角色、政绩考核、法理因素等现行机制方面的原因,在行政区划调整快速完成的过程中,权力的尺度和边界在市、区两级政府之间并没有随之调整到位,所以权力冲突随之产生。基于此,权力的整合也有赖于权力的尺度重组和边界调整。论文在吸收尺度和边界、新制度经济学、行政区经济、府际关系、社会冲突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权力尺度重组和边界调整的从冲突到整合分析的新视角。(2)构建了一种撤县设区型城乡规划管理权整合的新模式。在界定市级规划部门管理需求和撤县设区型新市区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提出“管理层级合理化”和“管理边界清晰化”的整合目标,构建了基于“规划编制管理尺度上移、规划审批管理尺度下移、规划监督管理尺度上移”的尺度重组和“规划管理机构边界整合、规划管理职责边界整合、规划管理权限边界整合”的边界调整的撤县设区型城乡规划管理权整合模式。(3)探索了一种政府间权力制衡的新思路。从“整合目标下的权力有机分解”研究视角入手,把规划管理权力从纵向进行切割,划分为规划编制管理、规划审批管理、规划监督管理三个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且相互制约的三个阶段,规划编制管理和规划监督管理权限一头一尾由上级政府部门行使,规划审批管理由下级部门行使,既保障了上级政府要求的规划整体性,也满足了下级政府审批高效性的要求。“整合目标下的权力有机分解”从传统的“集权论”和“放权论”之间探索了一种政府间权力制衡的新思路。
林竹[2](2014)在《基于汕头城市运营实践的规划整合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多规合一”作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具有中国特色的规划管理实践,正在逐步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术理论界的高度关注。根据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变化和规划管理实践的最新动态,本论文选取了以规划整合模式研究为命题,以“多规合一”的实践为实证基础,以市场主导的城市运营为前提的跨专业综合研究方向。本论文围绕“城市运营”和“规划整合”两条主线深入展开,“城市运营”是本论文研究的基础和前提,“规划整合”是本论文研究的目标和方向。鉴于“城市运营”同样是产生于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创新型城市综合开发运营实践,论文以国内外典型的城市综合开发与运营管理相关实践案例分析为基础,通过对欧美城市发展各种流派理论的演变梳理与国内城市发展和经营理论的比较研究,尝试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运营”实践的理论根源和模式特征,并从广东省汕头市的创新型城市运营实践中进行实证研究,力求从城市运营的理论根源、模式特征和实证案例中,寻找基于“城市运营”模式特征的关联规划要素和规划制约条件。基于对中国特色的“城市运营”模式特征的基本认知并以此为假设前提,本课题在“规划整合”的模式理论研究上重点针对中国现行城市管理体制下的“五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交通总体规划、城市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的规划要素差异和整合方法开展研究,通过对欧美城市发展过程中众多流派的城市规划理论的演变进行比较研究,以及中国近年来以“多规合一”为主要内容的规划整合实践和理论研究成果的分析总结,本论文系统地提出了以新型城镇化战略为目标、以市场导向的城市运营模式为前提、以“五规合一”为核心的“四阶段”规划整合模式理论体系,分别在规划整合的理念、方法论和执行操作层面,明确了战略发展概念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组织编制模式,以及规划整合价值后评价模式等一系列流程、方法和理论,形成了具有理论创新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规划整合模式理论体系。
成英文[3](2014)在《城市旅游化:概念、测量、影响因素及其演进规律》文中指出摘要:本文是一篇有关城市旅游功能的研究。进入后工业社会,旅游将成为人类的基本生活方式之一。作为主要的旅游目的地,旅游目的地功能将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城市的共性功能。旅游规模的增长速度将远远高于城市规模的增长,城市旅游接待强度越来越高;同时,旅游经济在城市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旅游功能的提升是一个缓慢的历史过程,量变引起质变,最终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城市类型,即以旅游为主导功能的城市—旅游城市。本文将城市旅游接待功能提升的历史过程称之为“城市旅游化”,认为旅游化水平是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判断旅游城市的基本依据。论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坚持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原则,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逻辑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主要研究了四个问题:城市旅游化是什么;城市旅游化如何测量;城市旅游化的影响因素包括哪些;城市旅游化在时间上的演进规律。论文分为八章。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选题原因、研究主题所面临的时代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等。第二章为基础理论和文献综述。全面总结了城市功能理论及地区专业化理论的发展脉络,并对城市功能、城市旅游功能、城市旅游化等研究进行了综述。第三章为城市旅游化理论研究。对城市旅游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与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运用历史分析法,回顾了不同社会形态下的城市旅游化;基于比较成本收益理论,分析了城市旅游化的机理;并总结了城市旅游化的五大特征。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讨论城市旅游化的衡量问题。第四章运用AHP方法,建立了城市旅游化衡量指标体系,并以中国27个重点旅游城市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五章运用单指标方法,将城市旅游化简化为旅游功能强度和旅游功能地位,虽然一定程度牺牲了精确性,但扩大了样本范围,并且使动态研究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以中国285个地级城市为样本,对城市旅游化水平进行了测算。第六章讨论城市旅游化的影响因素。主要分析了城市规模和等级、城市区位、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政府对旅游业的支持、旅游环境等六个因素。第七章本章以四个典型城市为样本,从时间序列的角度研究城市旅游化的动态演进。四个样本或案例城市为北京、苏州、张家界、长春,分别代表当前阶段中国的不同城市类型。以四个城市为样本,总结了不同类型城市旅游化的演进规律。第八章对论文形成的主要结论进行总结,并论述了城市旅游化理论对当前城市管理的启示。
孙平军[4](2014)在《中国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的非协调性识别与调控》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不仅是一个地域空间表达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过程(抑或结果)。针对当前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引发的一系列可持续发展问题,如基本国情、发展诉求引发人地矛盾冲突——城市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形势严峻;城市建设用地与生态用地、农用地因国家利益目标的不统一——导致用地结构配置不协调;既定城市建设用地投入总量效益“非帕累托最优”——空间配置不协调;区域发展不协调等。其不仅彰显着我国人地关系矛盾突出,而且严重制约了我国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有序推进,亟待学术界深入研究。本文试图基于逆向思维和问题诊断视角,结合“产权区域”理论、区域外部性理论、博弈论和可持续发展治理理论等,从要素配比、区域关联、结构优化视角,即与之相对应的城市建设用地总量控制不合理,城市建设用地与农用地、生态用地配比结构不协调,以及既定城市建设用地空间配置效率低下三个层面,构建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非协调性的理论识别体系,并基于“格局—效率检验—机理—调控”的地理学传统研究范式,基于数据的可获取性和时序的统一性,文中对2008年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非协调性的状态展开了实证分析,并就其内在规律性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①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进程中确实存在显然的非协调性状态——城市建设用地的总量控制是比较失败的;与农用地和生态用地的配比结构是较为不协调的;既定城市建设用地空间配置同样存在非协调性状态,且呈现出一些规律性特征:具有区域性特征,“自然地理成本(气候、地形等)”效应、“城市规模”效应、“区位”效应、“行政等级体系”效应等。②城市建设用地投入效益的效率检验,同样验证了基于识别体系所得出的基本结论的合理性。③作用机理分析指出,“产权区域”制度和区域外部性的存在,是导致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非协调存在的根源所在——其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产权区域”地方政府的“扩张冲动”,而发展诉求、资本短缺和用地属性差异,区域地理基本属性,历史遗留以及行政区划调整等同样在期间扮演着重要角色。④“响应”调控对策措施与建议在于规范“产权区域”地方政府主体的行为,完善土地市场,促进土地发展权“区域置换”,实行差别化的分区、分类调控监督管理等。可以说,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非协调性研究是对当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问题——“过度扩张”、主张“空间约束”、“空间不匹配”等的一个积极响应与反馈,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当前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研究中相对缺乏合理性评价的不足,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全文总共分为7章。一、绪论部分。包括研究背景与意义,相关文献和基础理论的梳理,以及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内容与技术路线。二、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非协调性的概念辨析及其识别体系的构建。包括城市、协调与非协调、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非协调性等的概念辨析;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非协调性的特征的梳理,以及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非协调性的识别体系构建等三个部分的内容。三、中国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非协调性的识别。首先交代了本文分析中所需的数据来源及其处理,接着从城市建设用地总量控制非协调性,城市建设用地与农用地、生态用地配比结构非协调性,以及既定城市建设用地空间配置非协调性三个层面,基于分区(东、中、西和东北四大经济区)、分类(行政级别、城市规模、交通条件、城市性质、地形条件、气候条件等)思维,对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非协调性状态进行了判别。四、中国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非协调性的效率检验。内容包括非协调性与效率的关系辨析、对应研究时段中国城市建设用地投入效益评价、以及中国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非协调性与效益的关联分析三个方面的内容。五、中国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非协调性的内在作用机理解析。文中从产权区域与区域外部作用,发展诉求、资金短缺与用地比列结构非协调性,制度安排、行为主体博弈与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非协调性,区域地理基本属性、发展政策与建设用地投入效率差异,历史遗留和行政区域调整六个层面,对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非协调性的内在作用机理进行了剖析。六、中国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非协调性的优化调控。文中从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非协调性调控的基本原则、中国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非协调性调控的途径、政策与措施——具体包含“产权区域”地方政府效用函数转变、城市建设用地总量把关、城市建设用地空间配置效率协调以及技术、体制机制配套四个方面展开分析。七、结论与展望。从主要研究结论、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以及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三个方面对全文进行了汇总。
黄静[5](2013)在《城市水景观体系规划研究》文中认为城市的发展不仅是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更是城市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城市自然景观的破碎化,和城市特色的缺失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已经影响到城市生活品质,并由此引起了各界的共同关注。关于城市水景观的建设问题,长期以来都是水利工作者基于水生态环境而进行的治理工作。伴随着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工作的深入发展,更多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工作者将目光投入城市水景观建设中,目前对城市水景观规划与建设,缺乏整体性的规划,从而使城市水系景观建设处于城市水系建设中的点状式、片断性的发展。针对我国现阶段城市水景观建设现状和研究进展,提出“城市水景观体系规划”的概念,通过水绿网络化建设,以期形成具有良好生态效应、兼具城市游憩功能的水景观体系。通过研究宏观区域水景观空间,提出优化区域水系结构,着眼水系生态问题解决水景观的基础构建。在中观层以城市空间形态和空间属性两个方面,研究居于城市中的水景观建设内容。城市空间形态分别从水景观主题定位、水景观的点、线、面进行多层次研究、水景观的一维、二维、三维进行多方位研究;城市空间属性从时间维度、自然维度、人工维度和交通维度分析水系在城市景观空间存在的形态。文章以定性的研究形式去阐述城市水景观理论,并以可达性作为研究技术分析盐城水景观体系的布局形式。文章的局限性在于目前所采纳的案例较少,而且所选择的案例是具有自然优势特征、水网密布的城市。严格来说,水景观体系的建立需要选取大量、广博的地方城市,分布于全国各流域、区域、多类型的大中小城市,这样的研究才具有普通性和适用性。同时,研究的深度的还处于规划面层,并未涉及到城市水系的微观层,即河段的景观规划。在技术面层上,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分析水系景观的可达性并以此来确定水景观的布局,由于受人力和时间的客观条件限制,研究的深入不够,没有实现多技术手段分析和比对,使研究内容缺乏可比性。需要指出的是,城市水景观是非常复杂的系统,涉及内容众多,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加之目前本研究的总体水平还处于一个相对初期的阶段,所提出的理论并不是全局的框架。最后,结语部分对本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并对今后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若干研究方向和领域。
孙春晓[6](2013)在《双城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与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自然条件在空间上的投影,是城市经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表现了城市各种物质和非物质要素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与否,不仅影响城市内部各经济要素的集散、配置效应,并且关系到城市能取得多大的外部集聚经济效益和产生多大的吸引力与辐射力。因此,构筑和完善良好的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健康发展的必要基础。我国中小城市数量众多,是我国行政区体系的基本单元。中小城市是未来中国城市化发展、未来中国解决城市问题、未来中国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但目前对于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中,研究对象多以大城市为主,中小型城市受到忽视。本文以双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借鉴国内外卫星城市的建设实践和研究经验,探讨在当前区域发展环境、交通方式和基础设施条件下,如何选择适宜于双城市自身发展条件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对双城市现状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优化与调整,最终实现城市与区域协调发展。本论文在对双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历史角度探讨了双城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及动力机制,并着重对双城市城市空间结构现状进行解析。通过对双城市空间结构类型特征、影响因素及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入分析,借鉴国外卫星城空间结构布局模式,提出双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为:采用间隙生态化布局方式,空间多中心走廊式集中紧凑发展模式。城市总体布局结构为“两带五区”,即以迎宾路、和平大街为骨架形成的南北向城市发展轴带和以文昌大街为骨架的东西向城市发展轴带,及铁北区、老城区、新城区、工业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五个片区。最后,提出了双城市合理调控城市空间结构策略,以此规范与促进双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与优化,保障城市健康合理发展。
叶芳芳[7](2012)在《广东省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现行的法定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虽然在不断的发展中一直努力的寻求改革与完善之路,但是由于自身认识的不足及历史原因的遗留与影响,导致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内在实质即单一性与僵硬性一直延续下来。而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差异较大,各个地区不止自然地理条件千差万别,经济发展状况水平各异,行政体制也是大相迳庭。这种自然地理、经济发展和行政体制的多样性及复杂性特征与规划编制体系的单一性、僵硬性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导致规划最终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增加了新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通过调整与变革编制体系的构建与运作去适应于地方发展复杂性与多样性。本文主要从编制体系对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和行政体制三大外部环境适应性的视角出发,对广东省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进行分析研究。文章首先对广东省自然地理、社会经济以及行政体制的特点进行概括,并对广东省省域层面以及市域层面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现状进行梳理和阐述;进而基于广东省自然地理、社会经济以及行政体制的复杂性、多样性等特点对现行广东省城乡规划编制体系进行反思及分析,发现现行广东省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并不能适应于广东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和行政体制。针对现有编制体系的不适应,为满足广东省自然、社会经济及行政体制对编制体系的要求,文章在最后对广东省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提出了改革建议:即采用政府事权与规划的功能相对应的原则,结合广东地方发展的实践和差异性构建“两层次三阶段多类型”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新框架。同时文章对新编制框架下三大规划阶段的具体构成和内容以及实施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的其他保障机制也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李胜[8](2008)在《谈汕头市澄海岭海工业园燃气工程规划》文中指出本文以汕头市澄海岭海工业园燃气工程规划为实例,阐述了该工程规划设计的有关依据、构思、技术设计过程、成果;同时,结合工程实例的分析,望能为本地区其它管线规划提供有益的参考。
黄小黎[9](2006)在《关于“极速”城市化的理性思考——以汕头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分析汕头市近年来推进城市化发展的情况,对照国内外城市化历程,认为汕头市的城市化并不具备一般城市化内涵,属虚假城市化模式,其超越历史发展阶段,是人为因素的产物。这种“极速”城市化可能带诸来多负面效应,如造成严重“城市病”;改变土地用途,促使市区无序扩张;加速农业萎缩和农村环境恶化。为实现汕头城市化,应采取有效措施:1)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2)加强专业技术培训以适应就业需要;3)增加农业投入,促进第一产业发展;4)实行城乡统一规划,实施乡村城市化模式;5)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做好社会保障工作。
刘亚飞[10](2006)在《城市生产绿地的布局与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面对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各个城市都在大力进行城市绿化美化的建设,而园林苗木是城市绿化美化的主要材料,是园林建设的根本物质基础。因此必须要有一定数量、规模,布局与结构合理的城市生产绿地作为生产、供应苗木的基地。生产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科学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已成为当前城市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而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需要各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规划作支撑,生产绿地布局与结构的科学合理性对促进城市绿地形成完整有机的系统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中国一些规划单位在作城市生产绿地规划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对生产绿地规划重视不足,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好多规划文本在谈到本章时也仅仅是为凑指标以满足国家绿地建设规范要求,而在城市郊区随意设置几块生产绿地,对其布局与结构缺乏科学性合理性。本文是以城市生产绿地为研究对象,着重对其布局与结构进行分析,并结合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对其进行尝试性的理论探索,力图从城市整个生态系统下对生产绿地的布局与结构进行安排和协调,探讨较为科学合理的生产绿地规划方法。 围绕这一目的,本论文包含了以下五部分的内容: 1、生产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部分,首先介绍城市绿地系统及生产绿地的概况,为生产绿地的规划作铺垫。 2、详细阐述生产绿地布局与结构的概念、研究意义与城市其他类绿地的关系及生产绿地布局与结构规划存在的问题和制约生产绿地布局结构的影响因素等。 3、应用景观生态规划理论来研究生产绿地的布局与结构,对其布局结构进行分析,总结规划原则,并尝试归纳出一套可行的城市生产绿地布局结构规划方法。这是本文的重点。 4、然后,论文从实际出发对实例分析,以盐城市生产绿地规划为例,尝试将前文提出的方法运用到具体实践中。 5、最后,论文从目前的研究趋势,对生产绿地的发展及其规划研究提出进一步的讨论。
二、汕头市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汕头市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1)撤县设区型新市区城乡规划管理权冲突与整合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基础 |
1.2 概念及范围界定 |
1.2.1 撤县设区型新市区 |
1.2.2 城乡规划管理权 |
1.2.3 城乡规划管理权的冲突 |
1.2.4 城乡规划管理权的整合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3 小结及启示 |
第三章 相关理论借鉴及理论框架构建 |
3.1 尺度和边界理论 |
3.1.1 尺度和边界理论概述 |
3.1.2 基于尺度和边界理论的权力冲突分析 |
3.1.3 基于尺度和边界理论的权力整合启示 |
3.2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3.2.1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概述 |
3.2.2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规划权力冲突分析 |
3.2.3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规划权力整合启示 |
3.3 行政区经济理论 |
3.3.1 行政区经济理论概述 |
3.3.2 基于行政区经济理论的规划权力冲突分析 |
3.3.3 基于行政区经济理论的规划权力整合启示 |
3.4 府际关系理论 |
3.4.1 府际关系理论概述 |
3.4.2 基于府际关系理论的规划权力冲突分析 |
3.4.3 基于府际关系理论的规划权力整合启示 |
3.5 社会冲突理论 |
3.5.1 社会冲突理论概述 |
3.5.2 基于社会冲突理论的规划权力冲突分析 |
3.5.3 基于社会冲突理论的规划权力整合启示 |
3.6 理论框架构建:权力的尺度重组和边界调整 |
3.6.1 权力冲突的根源:尺度错位和边界混乱 |
3.6.2 权力整合的实质:尺度重组和边界调整 |
3.6.3 理论框架构建:权力从冲突到整合—尺度重组与边界调整 |
3.7 小结 |
第四章 撤县设区型新市区城乡规划管理权冲突研究 |
4.1 撤县设区型新市区城乡规划管理权冲突概况 |
4.2 撤县设区型新市区城乡规划管理权冲突裹现 |
4.2.1 规划编制层面冲突 |
4.2.2 规划审批层面冲突 |
4.2.3 规划监督层面冲突 |
4.3 基于规划管理人员对规划管理权冲突的访谈及问卷分析 |
4.3.1 基于规划管理人员对冲突的访谈分析 |
4.3.2 基于规划管理人员对冲突的问卷分析 |
4.4 撤县设区型新市区城乡规划管理权冲突产生的背景分析 |
4.4.1 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尺度和边界转变 |
4.4.2 行政区划调整带来的尺度和边界变化 |
4.4.3 地域特征悬殊带来的尺度和边界差异 |
4.5 撤县设区型新市区城乡规划管理权冲突产生的机制分析 |
4.5.1 规划管理权冲突产生的经济学分析 |
4.5.2 规划管理权冲突产生的政治学分析 |
4.5.3 规划管理权冲突产生的法理学分析 |
4.6 撤县设区型新市区城乡规划管理权冲突的影响评估 |
4.6.1 消极效益评估 |
4.6.2 积极效益评估 |
4.6.3 综合效益评估 |
4.7 小结 |
第五章 城乡规划管理权整合的国内外经验借鉴 |
5.1 我国城乡规划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 |
5.2 我国地方政府城乡规划管理机构的设置方式 |
5.2.1 独立设置型 |
5.2.2 联合设置型 |
5.2.3 附属设置型 |
5.3 我国典型地区城乡规划管理模式梳理及评析 |
5.3.1 北京规划管理模式 |
5.3.2 上海规划管理模式 |
5.3.3 广州规划管理模式 |
5.3.4 典型地区规划管理模式评析及比较 |
5.4 典型国家和地区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梳理及评析 |
5.4.1 新加坡规划管理体制 |
5.4.2 美国规划管理体制 |
5.4.3 日本规划管理体制 |
5.4.4 香港地区规划管理体制 |
5.4.5 典型国家规划管理体制评析及比较 |
5.5 小结 |
第六章 撤县设区型新市区城乡规划管理权整合研究 |
6.1 市、区两级规划管理利弊比较分析 |
6.1.1 市级规划管理利弊比较 |
6.1.2 区级规划管理利弊比较 |
6.2 撤县设区型新市区城乡规划管理权整合目标、思路及路径 |
6.2.1 整合目标 |
6.2.2 整合思路 |
6.2.3 整合路径 |
6.3 擞县设区型新市区城乡规划管理权尺度重组研究 |
6.3.1 规划编制管理尺度上移 |
6.3.2 规划审批管理尺度下移 |
6.3.3 规划监督管理尺度上移 |
6.4 撤县设区型新市区城乡规划管理权边界整合研究 |
6.4.1 市、区城乡规划管理机构设置边界整合 |
6.4.2 市、区城乡规划管理机构职责边界整合 |
6.4.3 市、区城乡规划管理机构权限边界整合 |
6.5 小结 |
第七章 南京市撤县设区型新市区城乡规划管理权冲突与整合研究 |
7.1 南京市撤县设区型新市区城乡规划管理权的演变、现状和特征 |
7.1.1 南京市撤县设区型新市区城乡规划管理机构的历史演变 |
7.1.2 南京市撤县设区型新市区城乡规划管理机构的现状构成 |
7.1.3 南京市撤县设区型新市区城乡规划管理机构的现状特征 |
7.2 南京市撤县设区型新市区城乡规划管理权冲突研究 |
7.2.1 南京市撤县设区型新市区城乡规划管理权冲突典型案例分析 |
7.2.2 南京市撤县设区型新市区城乡规划管理权冲突产生的背景分析 |
7.2.3 南京市撤县设区型新市区城乡规划管理权冲突产生的原因分析 |
7.3 南京市撤县设区型新市区城乡规划管理权整合研究 |
7.3.1 南京市撤县设区型新市区城乡规划管理权整合目标、思路及路径 |
7.3.2 南京市撤县设区型新市区城乡规划管理权尺度重组研究 |
7.3.3 南京市撤县设区型新市区城乡规划管理权边界调整研究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进一步探讨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进一步探讨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2)基于汕头城市运营实践的规划整合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文献综述 |
1.2.1 城市运营的相关理论 |
1.2.2 规划整合的相关理论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对象和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和意义 |
1.3.4 论文框架和主要内容 |
1.3.5 本论文涉及重要概念辨析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城市运营相关理论的发展与实践 |
2.1 城市发展与城市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
2.1.1 城市发展(Urban Development)相关理论 |
2.1.2 城市管理(Urban Management)相关理论 |
2.2 城市经营与城市运营相关理论概述 |
2.2.1 城市经营(Urban Management)相关研究 |
2.2.2 城市运营(Urban Operation)的相关研究 |
2.3 国外城市综合开发运营案例分析与启示 |
2.3.1 美国圣何塞市 |
2.3.2 希腊雅典奥运城 |
2.4 中国特色的城市综合开发运营实践与启示 |
2.4.1 广州亚运城 |
2.4.2 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城 |
2.4.3 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 |
2.5 国内外城市综合开发运营实践小结 |
2.5.1 市场在城市资源配置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
2.5.2 产业驱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
2.5.3 资本运作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
2.5.4 规划整合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手段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规划整合相关理论的发展与实践 |
3.1 欧美城市规划理论与体系发展演变 |
3.1.1 规划整合理念与理论的发展 |
3.1.2 欧美规划管理体系的演变 |
3.2 中国城市规划理论与体系发展演变 |
3.2.1 中国城市规划理论发展概况 |
3.2.2 中国规划管理体系的演变 |
3.2.3 中国特色的“多规”现状 |
3.2.4 现状存在的问题 |
3.3 中国规划整合的相关实践及理论探索 |
3.3.1 中国“多规”差异性分析 |
3.3.2 “多规合一”的相关实践 |
3.3.3 规划整合的理论探索 |
3.3.4 关于规划整合的思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城市运营实践的规划整合模式创新 |
4.1 中国特色的城市运营模式 |
4.1.1 城市运营的模式特征 |
4.1.2 城市运营的理念 |
4.1.3 城市运营的定义 |
4.1.4 城市运营的系统目标 |
4.1.5 城市运营的运作方式 |
4.1.6 城市运营在中国实践的必要性 |
4.2 规划整合在城市运营中的必要性 |
4.2.1 城市运营与规划整合的关系 |
4.2.2 城市运营与“五规”的关系 |
4.2.3 “五规合一”的可能性、必要性与合理性 |
4.3 基于城市运营的规划整合原则 |
4.3.1 利益平衡原则 |
4.3.2 市场导向原则 |
4.3.3 整体价值原则 |
4.3.4 远近结合原则 |
4.4 规划整合在汕头城市运营实践中的应用和创新 |
4.4.1 区域与城市背景 |
4.4.2 项目概况 |
4.4.3 合作模式特征 |
4.4.4 规划整合目标设定 |
4.4.5 规划整合的方法与流程设定 |
4.4.6 规划实施概况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规划整合第一阶段:“五规”的比较分析 |
5.1 “多规合一”的现行方法与探索 |
5.2 实证过程回顾 |
5.2.1 “五规”比较的目标和方法 |
5.2.2 “五规”与项目目标定位的关系 |
5.2.3 “五规”差异度比较分析 |
5.3 理论总结:“五规”要素分析整合的工具与方法 |
5.3.1 概述 |
5.3.2 定量分析方法 |
5.3.3 定性分析方法 |
5.3.4 “五规”比较分析成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规划整合第二阶段:战略发展概念规划的组织整合 |
6.1 战略发展概念规划概述及常规编制方法 |
6.1.1 概念规划概述 |
6.1.2 常规编制方法 |
6.2 实证过程回顾 |
6.2.1 项目战略发展概念规划的组织与特色 |
6.2.2 项目市场定位策划的形成分析 |
6.2.3 项目规划定位调整的形成分析 |
6.2.4 项目发展理念与策略的形成分析 |
6.3 理论总结:概念规划整合的工具与方法创新 |
6.3.1 概述 |
6.3.2 市场校正机制 |
6.3.3 投资平衡机制 |
6.3.4 战略发展概念规划阶段“五规”整合成果分析 |
6.3.5 概念规划的整合与组织实施流程总结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规划整合第三阶段: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组织整合 |
7.1 控制性详细规划常规编制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
7.1.1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常规编制方法 |
7.1.2 问题与诉求 |
7.2 实证过程回顾 |
7.2.1 滨海新城项目控制性详细规划概述 |
7.2.2 项目定位 |
7.2.3 项目发展目标的细化和调整 |
7.2.4 市场需求的细化分析 |
7.2.5 南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 |
7.2.6 城市运营模式下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创新点 |
7.3 理论总结: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的工具与方法创新 |
7.3.1 概述 |
7.3.2 市场校正机制 |
7.3.3 投资平衡机制 |
7.3.4 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五规”整合成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规划整合第四阶段:规划整合价值后评价 |
8.1 规划整合价值后评价体系 |
8.1.1 规划整合价值后评价的目标和意义 |
8.1.2 规划整合价值后评价的对象和主体 |
8.1.3 规划整合价值后评价指标的筛选 |
8.1.4 规划整合价值后评价体系的构建 |
8.1.5 规划整合价值后评价的实施 |
8.1.6 规划整合价值后评价的应用 |
8.2 理论总结:规划整合模式的理论及其适用性 |
8.2.1 基于城市运营的规划整合模式理论 |
8.2.2 适用性分析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戴德梁行调查清单 |
附录二:“五规”一致程度及因子影响度调查问卷 |
附录三:《中信滨海新城南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分图则示意图 |
附件四: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阶段各部门意见汇总表 |
附件五:控制性详细规划采纳各部门意见情况汇总 |
附件六:各部门相互重叠意见汇总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IV - 2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3)城市旅游化:概念、测量、影响因素及其演进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起因 |
1.2 研究背景 |
1.2.1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
1.2.2 旅游将成为后工业社会人类的基本生活方式之一 |
1.2.3 旅游功能成为现代城市的共性功能 |
1.2.4 新型城市类型-旅游城市的出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内容和结构 |
1.5.1 研究内容 |
1.5.2 论文结构 |
1.6 主要创新 |
2 文献综述与述评 |
2.1 国外研究进展 |
2.1.1 文献检索结果 |
2.1.2 城市旅游研究进展 |
2.1.3 国外城市旅游功能研究 |
2.2 国内研究进展 |
2.2.1 国内有关“旅游化”问题的文献 |
2.2.2 国内有关城市旅游功能的研究 |
2.3 研究述评 |
3 城市旅游化理论 |
3.1 三大理论基础 |
3.1.1 城市功能理论 |
3.1.2 地区专业化理论 |
3.1.3 旅游系统理论 |
3.2 城市旅游化及相关概念 |
3.2.1 城市 |
3.2.2 旅游城市 |
3.2.3 城市旅游化 |
3.2.4 与城市旅游化有关的概念辨析 |
3.3 不同文明形态下的城市旅游化 |
3.3.1 前工业社会的城市旅游化 |
3.3.2 工业社会的城市旅游化 |
3.3.3 后工业社会的城市旅游化 |
3.4 城市旅游化的社会条件 |
3.4.1 社会旅游需求的普遍提高 |
3.4.2 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增加 |
3.4.3 城市之间旅游交通的改善 |
3.4.4 城市旅游服务体系的完善 |
3.5 基于比较成本收益的城市旅游化机理 |
3.6 城市旅游化特征 |
3.6.1 城市旅游者活动强度逐渐提高 |
3.6.2 旅游经济在城市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
3.6.3 城市资源的旅游投入倾向不断提高 |
3.6.4 城市旅游产业越来越发达 |
3.6.5 城市旅游管理与公共服务能力越来越强 |
3.7 城市旅游化的意义 |
3.7.1 城市旅游化是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 |
3.7.2 城市旅游化是判断旅游城市的重要依据 |
3.7.3 城市旅游化是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助推器 |
3.7.4 城市旅游化是经济非优区城市走向现代文明的重要路径 |
4 基于指标体系的城市旅游化水平测量 |
4.1 旅游化水平测度的研究现状及不足 |
4.2 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1 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2 城市旅游化评价的依据及维度 |
4.2.3 城市旅游化衡量指标体系 |
4.2.4 指标的解释 |
4.3 城市旅游化的评价方法 |
4.3.1 层次分析法简介 |
4.3.2 指标的无量纲 |
4.3.3 权重的确定 |
4.3.4 分层次排序与层次总排序 |
4.4 基于指标体系的中国重点城市旅游化水平测度研究 |
4.4.1 数据样本的收集 |
4.4.2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4.4.3 准则层结果分析 |
4.4.4 旅游化指数综合得分结果评析 |
5 基于单项指标的城市旅游化水平测量及城市分类 |
5.1 城市旅游化的单项衡量指标 |
5.1.1 建立单项衡量指标的必要性 |
5.1.2 前人研究的不足 |
5.1.3 本文提出的测量指标 |
5.1.4 单项指标与综合指标结果对比 |
5.2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旅游化水平的衡量及分析 |
5.2.1 变量描述分析 |
5.2.2 变量分组 |
5.2.3 结果列表 |
5.2.4 旅游规模、旅游地位、旅游强度、旅游化的关系 |
5.2.5 交叉列联分析 |
5.2.6 高度旅游化水平城市的分布 |
5.2.7 城市旅游化水平的省内排序 |
5.3 基于旅游化水平和旅游规模的中国城市分类研究 |
5.3.1 旅游化水平和旅游规模的二维分类法 |
5.3.2 结果分析 |
6 城市旅游化的影响因素 |
6.1 论探讨与分析框架 |
6.1.1 前人研究 |
6.1.2 本文分析框架 |
6.2 城市规模和等级 |
6.2.1 城市规模与旅游化 |
6.2.2 城市级别与旅游化 |
6.3 城市旅游区位 |
6.3.1 城市交通区位与旅游化 |
6.3.2 城市市场区位与旅游化 |
6.4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
6.4.1 人均GDP与旅游化 |
6.4.2 第三产业主导性与旅游化 |
6.4.3 城市经济对外联系度与旅游化 |
6.5 旅游资源禀赋 |
6.6 政府旅游支持 |
6.7 城市环境 |
6.7.1 空气质量与旅游化 |
6.7.2 城市绿化率与旅游化 |
7 不同类型城市旅游化演进规律 |
7.1 综合性大都市旅游化的演进—以北京为例 |
7.1.1 北京城市性质与功能的演进历史 |
7.1.2 北京城市旅游化演进的特征 |
7.1.3 综合性大都市旅游化演进的影响因素分析 |
7.2 中小型城市旅游化的演进—以张家界例 |
7.2.1 张家界城市性质与功能的演进历史 |
7.2.2 张家界城市旅游化演进的特征 |
7.2.3 张家界旅游化影响因素分析 |
7.3 大型中低旅游化城市的演进—以苏州为例 |
7.3.1 苏州城市性质与城市功能的演进 |
7.3.2 苏州城市旅游化演进的特征 |
7.3.3 苏州旅游化影响因素分析 |
7.4 工业城市的旅游化演进—以长春为例 |
7.4.1 长春城市性质与城市功能的演进 |
7.4.2 长春城市旅游化演进的特征 |
7.4.3 长春旅游化影响因素分析 |
7.5 四类城市对比研究 |
7.5.1 城市旅游规模的演进 |
7.5.2 城市旅游强度指数的演进 |
7.5.3 城市旅游地位指数的演进 |
7.5.4 旅游化指数的演进 |
8 结论和启示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1.1 城市旅游化水平的提高是后工业社会城市的普遍规律 |
8.1.2 城市旅游化的测量可以用指标体系和单项指标两种方法 |
8.1.3 不同类型城市旅游化演进特征不同 |
8.1.4 影响城市旅游化的一般因素 |
8.1.5 不同类型城市旅游化的影响因素不同 |
8.1.6 不同类型城市旅游化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不同 |
8.2 城市旅游化对城市管理的启示 |
8.2.1 所有城市都必须重视城市旅游接待功能 |
8.2.2 准确认识城市性质,对城市旅游进行准确定位 |
8.2.3 确处理旅游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关系 |
8.2.4 经济非优区城市跨越式发展为旅游城市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3.1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 |
8.3.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重点旅游城市旅游相关统计数据 |
附录B 中国重点城市城市性质有关旅游的表述 |
附录C 中国重点城市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及等级表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中国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的非协调性识别与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章节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中国城市空间扩展的研究述评 |
1.2.1 中城市空间扩展特征与模式 |
1.2.2 中国城市空间扩展效应 |
1.2.3 中国城市空间扩展机制 |
1.2.4 中国城市空间扩展对策与模拟 |
1.2.5 中外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研究的比较 |
1.2.6 小结 |
1.3 研究相关基础理论 |
1.3.1 产权(区域)理论 |
1.3.2 外部性理论 |
1.3.3 博弈论 |
1.3.4 系统论 |
1.3.5 可持续发展治理理论 |
1.4 研究框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非协调性的内涵与识别体系 |
章节引言 |
2.1 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非协调性的概念与内涵 |
2.1.1 城市 |
2.1.2 协调与非协调 |
2.1.3 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非协调 |
2.2 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非协调性的特征 |
2.2.1 动态变化性特征 |
2.2.2 区域性特征 |
2.2.3 系统性特征 |
2.2.4 类型性特征 |
2.2.5 负效应特征 |
2.2.6 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非协调性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 |
2.2.7 可调控性特征 |
2.3 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非协调性的识别体系 |
2.3.1 识别原则 |
2.3.2 识别体系 |
3 中国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非协调性的识别 |
章节引言 |
3.1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及处理 |
3.2 中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量控制非协调性识别 |
3.3 中国城市建设用地与生态用地、农用地配置比例结构非协调性识别 |
3.3.1 城市建设用地与农用地配置比例结构失衡的判别 |
3.3.2 城市建设用地与生态用地配置比例结构失衡的判别 |
3.4 中国城市建设用地空间配置非协调性的识别 |
3.4.1 城市建设用地空间配置之区际功能匹配非协调性的判别 |
3.4.2 城市建设用地空间配置之区内结构组合非协调性的判别 |
3.4.3 城市建设用地空间配置综合非协调性的判别 |
3.5 小结 |
4 中国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非协调性的效率检验 |
章节引言 |
4.1 非协调性与效应的辩证关系 |
4.1.1 效应是非协调性的时间函数 |
4.1.2 效应是非协调性的空间函数 |
4.2 中国城市建设用地投入效益评价 |
4.2.1 对城市建设用地及其投入效率的基本认识 |
4.2.2 城市建设用地投入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3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4 城市建设用地投入效益评价结果与空间表达 |
4.3 中国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非协调性与效率的关联分析 |
4.3.1 区际功能匹配非协调性与投入效益的关联分析 |
4.3.2 区内结构组合非协调性与投入效益的关联分析 |
4.3.3 小结 |
5 中国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非协调性的作用机理 |
章节引言 |
5.1 产权区域与区域外部作用 |
5.1.1 产权区域的属性内涵 |
5.1.2 产权区域、区域竞争和合作与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非协调性 |
5.2 发展诉求、资本短缺、效率差异与用地比例结构非协调性 |
5.2.1 发展诉求、资金短缺与城市建设用地投入 |
5.2.2 效率差异、用地流转与比例结构非协调性 |
5.3 制度安排、行为主体博弈与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非协调性 |
5.3.1 行为主体及其效用函数界定 |
5.3.2 制度安排对行为主体与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的影响 |
5.4 区域地理基本属性、发展政策与建设用地投入效率差异 |
5.4.1 区域地理基本属性与城市建设用地投入效率差异 |
5.4.2 发展政策与城市建设用地投入效率差异 |
5.5 历史遗留的影响 |
5.6 行政区划调整及其它影响因素 |
6 中国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非协调性的调控 |
章节引言 |
6.1 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非协调性调控的基本原则 |
6.1.1 开源与节流并存原则 |
6.1.2 质和量并重的原则 |
6.1.3 总量与结构兼顾的原则 |
6.1.4 发展与保护并重的原则 |
6.1.5 公平与效率共融的原则 |
6.1.6 市场基础配置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原则 |
6.2 中国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非协调性调控的途径、政策与措施 |
6.2.1 产权区域地方政府效用函数转变 |
6.2.2 城市建设用地总量控制把关 |
6.2.3 城市建设用地空间配置协调 |
6.2.4 技术、体制机制配套 |
7 结论与展望 |
章节引言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7.3 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5)城市水景观体系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题目来源及选题依据 |
1.1.1 水景观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 |
1.1.2 规划与管理缺乏深层次的研究分析 |
1.1.3 当前城市水系规划存在的不足 |
1.2 我国现代城市的发展对城市水景观体系规划提出的需求 |
1.2.1 促进区域竞争力,提升城市形象 |
1.2.2 构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提高城市宜居性 |
1.2.3 解读水系文脉,打造蕴含地域文化的水景观 |
1.2.4 解析城市水系,保障城市安全 |
1.3 城市水景观体系规划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1 城市水景观体系规划与建设的理论支撑 |
1.3.2 深化与完善城市水系规划,为相关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范围界定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4.4 研究程序及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国内外城市水景观体系研究发展动态 |
2.1 国内外水景观系建设历程 |
2.2 国内外对水景观建设研究思路的转变 |
2.3 国内外对水景观体系建设理论支撑点 |
2.4 相关规划、学科对水景观建设的理论支撑 |
2.4.1 城市水景观体系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
2.4.2 城市水景观体系规划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城市水景观体系主要概念与理论基础的解析 |
3.1 城市水景观体系及城市水景观体系规划 |
3.2 城市水景观体系研究框架 |
3.2.1 城市水景观体系分类 |
3.2.2 城市水景观体系研究范围涉及范畴 |
3.2.3 城市水系研究尺度界定 |
3.3 城市水景观体系的特性 |
3.4 城市水景观网络化特征解析 |
3.4.1 景观网络的功能分析 |
3.4.2 网络化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宏观层——区域大环境水系景观 |
4.1. 区域大环境水系景观存在问题及策略分析 |
4.1.1 区域大环境水景观体系问题解析 |
4.1.2 区域水景观策略分析 |
4.3 区域大环境水景观网络的构建 |
4.3.1 区域水景观体系规划原则 |
4.3.2 区域水系景观网络的建设内涵 |
4.4 区域水景观规划途径 |
4.4.1 恢复和改造区域水系结构梳通区域脉络 |
4.4.2 构建区域水系景观布局形态,服务区域景观生态格局 |
4.4.3 依托区域水绿景观体系,保护区域人文景观资源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中观层——建立城市水景观格局 |
5.1 自然因子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关系 |
5.1.1 土地是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基础 |
5.1.2 水系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发展 |
5.1.3 地形地貌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形态 |
5.1.4 绿地拓展城市空间生态化内涵 |
5.2 水系发展与城市景观空间规划关系解析 |
5.2.1 水系促进城市空间规划理性发展 |
5.2.2 从城市景观空间规划的角度解析城市水景观体系 |
5.2.3 自然山水结构优化城市结构 |
5.3 城市水景观维度分层解析 |
5.3.1 时间维度——研究水系的发展历史 |
5.3.2 自然维度——与绿地共建城市水绿生态网 |
5.3.3 人工维度——协调滨水区域土地利用规划 |
5.3.4 交通维度——水系交通融于城市交通网络 |
5.4 城市水景观骨架解析 |
5.4.1 城市水景观主题的构建 |
5.4.2 点、线、面多层次结构研究 |
5.5 一维、二维、三维的多方位研究 |
5.5.1 一维空间研究 |
5.5.2 二维空间研究 |
5.5.3 三维空间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城市水景观布局——盐城水景观体系布局 |
6.1 城市水景观布局规划原则 |
6.2 城市水景观系布局形态 |
6.3 城市水景观布局规划 |
6.4 规划区水景观布局 |
6.4.1 费用阻力模型(Cost Distance Model) |
6.4.2 规划区水景观布局 |
6.5 中心城区水景观布局 |
6.6 盐城水绿生态网景观要素规划设计——串场河为例 |
6.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7.2 研究的局限性 |
7.3 研究的发展空间 |
参考文献 |
中文详细摘要 |
英文详细摘要 |
(6)双城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与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中小城市在城镇化中的主体作用 |
1.1.2 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城市空间结构的构建 |
1.1.3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对中小城市发展的作用 |
1.1.4 案例选择:双城市 |
1.2 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研究 |
2.1 国内外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
2.1.1 国外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
2.1.2 国内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
2.2 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概念 |
2.2.1 城市 |
2.2.2 城市形态 |
2.2.3 城市空间结构 |
2.2.4 城市相互作用 |
2.3 城市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 |
2.3.1 前工业化时代城市空间结构特征 |
2.3.2 工业化时代城市空间结构特征 |
2.3.3 后工业化时代城市空间结构特征 |
2.4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与动力机制 |
2.4.1 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影响因素 |
2.4.2 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动力机制 |
第三章 双城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
3.1 双城市发展建设概况 |
3.1.1 区位概况 |
3.1.2 自然条件 |
3.1.3 社会经济发展 |
3.1.4 历史沿革 |
3.2 双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历程 |
3.2.1 轴向扩展阶段 |
3.2.2 内向填充阶段 |
3.2.3 组团式发展阶段 |
3.3 双城市城市空间结构现状 |
3.3.1 城市用地结构现状 |
3.3.2 城市空间形态现状 |
3.3.3 城市空间布局现状 |
3.3.4 现状城市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双城市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分析 |
4.1 双城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影响因素 |
4.1.1 区位要素 |
4.1.2 自然要素 |
4.1.3 交通要素 |
4.1.4 政治要素 |
4.2 双城市城市空间结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
4.2.1 双城市未来发展机遇 |
4.2.2 城市性质与职能定位 |
4.2.3 城市规模预测 |
4.2.4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
4.2.5 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分析 |
4.3 双城市未来发展对城市空间结构的要求 |
4.4 双城市城市空间结构优化过程应解决的问题 |
4.4.1 集中与分散的问题 |
4.4.2 蔓延发展与走廊式发展问题 |
4.4.3 城市片区功能单一性与多样化问题 |
4.4.4 单中心与多中心问题 |
第五章 双城市城市空间结构的构建 |
5.1 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 |
5.1.1 同类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比较借鉴 |
5.1.2 对双城市城市发展建设的启示 |
5.1.3 双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选择 |
5.2 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与优化 |
5.2.1 总体空间布局 |
5.2.2 城市主要功能区定位 |
5.2.3 支撑体系构建 |
5.3 合理调控城市空间结构策略研究 |
5.3.1 加强与中心城市的规划协调 |
5.3.2 完善集约利用机制,促进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
5.3.3 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
5.3.4 加强城市旧区更新改造 |
5.3.5 加强城市用地管理,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期成果 |
致谢 |
(7)广东省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5 研究综述 |
1.5.1 城乡规划编制的阶段、层次与内容研究 |
1.5.2 城乡规划编制及审批的机构研究 |
1.5.3 综合评述 |
第二章 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的界定 |
2.1.1 城乡规划与城乡规划编制 |
2.1.2 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的界定 |
2.1.3 城乡规划编制体系与城乡规划体系 |
2.2 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的外部环境 |
2.2.1 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的外部环境 |
2.2.2 从编制体系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视角研究规划编制体系必要性 |
2.2.3 自然、社会经济与行政三大外部因素与规划编制体系关系辨析 |
2.3 我国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 |
2.3.1 国家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演进回顾 |
2.3.2 现行国家法定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的实质 |
2.3.3 国家法定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的根本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东省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的现状 |
3.1 广东省自然、社会及行政特征研究 |
3.1.1 广东省自然地理的特征—自然禀赋及资源承载力呈现区域差异化 |
3.1.2 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社会发展及城市化水平呈现区域分异化 |
3.1.3 广东省行政体制的特征——行政管理体制呈复杂性及多元化 |
3.1.4 小结 |
3.2 广东省省域层面的城乡规划编制现状 |
3.2.1 广东省城镇体系规划 |
3.2.2 城镇群协调规划 |
3.2.3 其他区域专项规划 |
3.3 广东省市域层面的城乡规划编制现状 |
3.3.1 跨区域的城乡规划编制现状 |
3.3.2 珠三角地区城市的规划编制体系 |
3.3.3 粤东地区城市的规划编制体系 |
3.3.4 粤西地区城市的规划编制体系 |
3.3.5 粤北地区城市的规划编制体系 |
3.4 广东省城乡规划编制现状总结 |
3.4.1 省域层面城乡规划编制现状总结 |
3.4.2 市域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及编制现状总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对广东省现行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的分析与反思 |
4.1 现行规划编制体系对广东省自然、社会及行政三大外部环境的不适应表现 |
4.1.1 现行规划编制体系的价值观念仍停留在物质规划层面,无法满足环境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4.1.2 现行规划编制体系格式化运作,忽略了区域自然禀赋及社会发展差异性特征 |
4.1.3 现行规划编制体系的层次框架僵硬,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化及多样化特征相冲突 |
4.1.4 现行规划编制体系的层级划分存在问题,放大了行政与自然、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
4.1.5 现行规划编制体系的法定规划类型存在不足,与广东省社会发展的要求存在差距 |
4.1.6 现行规划编制体系的事权划分不清晰,难以有效的指导区域及城市发展 |
4.2 对适用于广东省自然、社会经济发展及行政体制的规划编制体系的思考 |
4.2.1 处理好规划编制体系“统一”与“差异”的关系 |
4.2.2 以规划目的作为规划编制体系的划分依据 |
4.2.3 简化规划编制体系,减少规划编制层次 |
4.2.4 重新界定各规划层次,明确各规划类型的作用 |
4.2.5 确定有差别的次区域及地方层面规划类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东省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的改革建议 |
5.1 广东省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改革的基本原则 |
5.1.1 适应于可持续发展要求 |
5.1.2 差异性与统一性相协调原则 |
5.1.3 系统性与协调性原则 |
5.1.4 刚性与弹性相结合原则 |
5.2 对广东省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基本框架改革设想 |
5.2.1 新体系构建的主要原则——政府事权与规划目的相对应 |
5.2.2 新体系的基本框架 |
5.2.3 新体系的特点 |
5.3 三大阶段规划的具体内容构成设想 |
5.3.1 区域空间战略规划的具体构成与主要内容 |
5.3.2 地方发展规划的具体构成与主要内容 |
5.3.3 地区控制规划的具体构成与主要内容 |
5.4 广东省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的机构设置及其他机制保障 |
5.4.1 规划机构设置 |
5.4.2 规划编制的其他机制保障 |
5.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关于“极速”城市化的理性思考——以汕头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
2 “极速”城市化的特征 |
2.1 不具一般城市化内涵 |
2.2 虚假的城市化模式 |
2.3 超越历史发展阶段 |
3 “极速”城市化的负面效应 |
3.1 造成严重“城市病” |
3.2 改变土地用途, 促使市区无序扩张 |
3.3 加速农业萎缩和农村环境恶化 |
4 实现汕头城市化的措施 |
4.1 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 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
4.2 加强专业技术培训, 以适应就业需要 |
4.3 增加农业投入, 促进第一产业发展 |
4.4 实行城乡统一规划, 实施乡村城市化模式 |
4.5 落实计划生育政策, 做好社会保障工作 |
5 结语 |
(10)城市生产绿地的布局与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城市绿地系统与生产绿地概述 |
1.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概述 |
1.1.1 城市绿地系统概念 |
1.1.2 城市绿地分类 |
1.1.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结构 |
1.2 城市生产绿地概述 |
1.2.1 生产绿地的概念 |
1.2.2 生产绿地分类 |
1.2.3 生产绿地的功能作用 |
1.2.4 国内外生产绿地发展状况 |
第二章 生产绿地布局与结构综述 |
2.1 生产绿地布局与结构的概念 |
2.2 生产绿地布局与结构存在问题 |
2.2.1 缺乏理论指导 |
2.2.2 生产绿地面积不足,区域差异大 |
2.2.3 布局结构与其他功能协调性较弱 |
2.2.4 雷同、缺乏地域特色 |
2.2.5 生产绿地结构不合理,生物多样性差 |
2.2.6 土壤资源消耗,效益下降 |
2.3 研究意义 |
2.3.1 城市生产绿地合理布局结构的意义 |
2.3.2 生产绿地布局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影响 |
2.3.3 布局结构科学合理化的作用 |
2.4 影响城市生产绿地布局结构分析 |
2.4.1 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
2.4.2 与自然的关系 |
2.4.3 与城市文化 |
2.4.4 与城市绿地系统布局 |
2.4.5 与城市其他绿地的关系 |
第三章 生产绿地布局与结构规划方法(理论探索) |
3.1 景观生态学思想的应用 |
3.1.1 景观生态学概况 |
3.1.2 景观生态学中的相关概念和原理 |
3.2 生产绿地布局与结构的景观生态学分析 |
3.2.1 生产绿地斑块的布局特征 |
3.2.2 生产绿地斑块的结构特征 |
3.2.2.1 物质和能量流动 |
3.2.2.2 生物多样性 |
3.3 生产绿地布局与结构原则 |
3.3.1 整体性原则 |
3.3.2 适宜性原则 |
3.3.3 时空深度、广度原则 |
3.3.4 生物多样性原则 |
3.3.5 综合性原则 |
3.3.6 区域性原则 |
3.3.7 经济与高效性原则 |
3.4 生产绿地布局与结构的规划思想及方法 |
3.4.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中景观格局指数分析的方法 |
3.4.2 景观安全格局的理论和方法 |
3.4.3 群落结构理论与方法 |
第四章 实例分析以盐城市生产绿地规划为例 |
第一节 自然条件 |
一、地理位置 |
二、气候条件 |
三、地形地貌与地质条件 |
四、自然资源概况 |
第二节 经济与社会条件 |
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
二、人口状况 |
三、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状况 |
四、道路交通 |
五、城市环境质量概况 |
六、污染概况 |
七、城市特色 |
第三节 城市规划概要 |
一、规划范围 |
二、规划期限 |
三、城市性质 |
四、城市规模 |
五、空间形态 |
六、布局结构 |
七、发展方向与分区建设要求 |
第四节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
一、园林绿化发展概述 |
二、规划建成区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 |
第五节 生产绿地规划 |
一、生产绿地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
二、生产绿地现状及分析 |
三、生产绿地的规划纲要 |
四、生产绿地的布局与结构规划 |
第五章 城市生产绿地规划展望(讨论) |
5.1 生产绿地发展建议 |
5.1.1 加强产业发展的规划 |
5.1.2 建设现代化、集约化的生产绿地 |
5.1.3 坚持生物多样性原则 |
5.2 生产绿地规划研究趋势 |
5.2.1 绿量的多少及分布 |
5.2.2 生产绿地结合城郊的大园林绿化 |
5.2.3 GIS、RS技术进一步应用 |
5.2.4 加强生产绿地景观生态学研究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四、汕头市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论文参考文献)
- [1]撤县设区型新市区城乡规划管理权冲突与整合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D]. 涂志华. 东南大学, 2015(08)
- [2]基于汕头城市运营实践的规划整合模式研究[D]. 林竹.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5)
- [3]城市旅游化:概念、测量、影响因素及其演进规律[D]. 成英文. 北京交通大学, 2014(12)
- [4]中国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的非协调性识别与调控[D]. 孙平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 [5]城市水景观体系规划研究[D]. 黄静. 南京林业大学, 2013(02)
- [6]双城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与发展策略研究[D]. 孙春晓. 沈阳建筑大学, 2013(05)
- [7]广东省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研究[D]. 叶芳芳.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
- [8]谈汕头市澄海岭海工业园燃气工程规划[J]. 李胜. 中国西部科技, 2008(16)
- [9]关于“极速”城市化的理性思考——以汕头市为例[J]. 黄小黎. 热带地理, 2006(04)
- [10]城市生产绿地的布局与结构研究[D]. 刘亚飞. 南京林业大学,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