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甜菜含糖率的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于超[1](2021)在《呼吸代谢对甜菜块根生长的作用机理研究》文中指出甜菜(Beta vulgaris L.)是以收获块根榨取其糖分为生产目的的糖料作物,也是内蒙古地区重要的特色优势经济作物。虽然近几年甜菜单产有所提升,但与欧美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此外,我国自育品种单产水平也低于进口品种。如何提高甜菜单产是发展甜菜制糖产业需解决的根本问题。作物的呼吸作用可为作物体内蛋白质、脂肪和多糖合成提供原料,并为作物生长提供能量,与作物生长发育密切相关。本研究以4个不同基因型甜菜品种为研究材料,利用比较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通过比较不同基因型甜菜各生育时期块根发育特性、呼吸速率、能量、呼吸关键酶基因表达和酶活性等各代谢水平的差异,分析并阐明呼吸代谢在甜菜块根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生理机制,为获得高产甜菜提供理论依据。取得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基因型甜菜块根发育存在差异。在甜菜叶丛快速生长期、块根及糖分增长期和糖分积累期三个时期丰产品种的块根重量和体积显着高于高糖品种,丰产品种块根含糖率显着低于高糖品种。丰产品种生育前期块根生长快,决定了其丰产特性,而高糖品种生育前期块根生长较慢,造成了产量低而含糖相对较高。2.在甜菜叶丛快速生长期和块根及糖分增长期,块根呼吸速率、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的含量和能荷水平与块根重量呈显着正相关,表明呼吸代谢可促进块根的生长。3.不同基因型甜菜呼吸代谢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存在显着差异。块根中ATP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phate dehydrogenase,G6PDH)活性与块根重量呈正相关关系。呼吸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分析和呼吸途径抑制剂实验表明,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TCA)呼吸代谢途径对甜菜块根生长作用最大。4.基于甜菜基因组数据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得到甜菜IDHs基因共有8个家族成员,分为IDH和ICDH两个亚组。在甜菜不同生育时期块根ICDH基因表达模式分析显示,ICDH基因亚家族在叶丛快速生长期和块根及糖分增长期表达量最高,且显着高于IDH基因的表达量,丰产品种在叶丛快速生长期和块根及糖分增长期块根中ICDH2的表达量分别占总IDHs表达量的89%和84%。水分、温度和氮素处理实验显示ICDH2基因表达对环境变化响应最敏感,其表达量与呼吸速率、块根直径和重量变化一致,表明ICDH2是通过增强呼吸作用调控块根膨大的重要基因。
卢秉福,陈浩生,周建朝,李启源,周芹,宋晓清,刘娜,张文彬,刘晓雪[2](2021)在《甜菜收购质量管控与以质论价》文中研究说明甜菜作为重要的糖料作物在中国种植已有100多年,但甜菜收购一直没有根据甜菜含糖率确定甜菜价格,而根据甜菜含糖率的多寡来确定甜菜价格在国际上是通行做法。甜菜制糖企业应制定甜菜收购质量标准,以此综合评定甜菜块根的切削质量、外观质量和品质质量,合理扣除杂质、残土等,并根据块根含糖率确定甜菜价格,实行甜菜收购以质论价。在执行甜菜收购质量标准时要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科学检测,减少人为干预,增加透明度,增加甜菜种植户对甜菜质量检测的认可。实行甜菜收购以质论价,可以有效地解决糖厂高价收购低含糖率甜菜问题,同时可以改变农民只重视甜菜产量不重视含糖率的习惯,在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考虑增加甜菜含糖率的措施,优化种植模式。未来,随着甜菜种植规模化和品质分析检测技术的进步,甜菜收购以质论价必将在中国甜菜制糖企业展开。
朱芳慧[3](2020)在《甜菜表型特征及其与产质量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甜菜是我国重要的糖料作物,也是内蒙古的优势特色作物之一。随着种植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甜菜的产量逐年提升,但含糖不稳,甚至有下降的趋势。甜菜生产用种主要依靠进口,来源不同的品种表型各异,甜菜高产高糖的表型特征,是育种和栽培管理最直观和简捷的指标,目前甜菜上还未见有系统研究报道。本研究利用丰产型的2个品种(SD13829、ST13092)和高糖型的2个品种(HGDⅢ、04BS02)作为材料,通过连续两年对不同类型甜菜品种营养生长期叶片、叶柄、根的形态指标进行差异比较,并分析各指标与甜菜产量和含糖的关系,以期阐明不同类型甜菜品种营养器官生长规律,揭示甜菜高产高糖表型特征和形态指标,为甜菜遗传改良、品种选择和精准化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指标,为进一步开展甜菜表型组学研究奠定基础。取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丰产型和高糖型甜菜品种在叶、叶柄和块根的表型上存在差异,表现在整个生育期丰产型品种的叶片长度、块根体积、块根直径、块根长以及生育前期叶面积均高于高糖型品种;而高糖型品种块根的维管束环数及生育中后期叶柄直径均高于丰产型品种。2.甜菜营养器官表型特征与其产质量密切相关。表现为叶丛快速生长期的叶面积、叶丛重、块根直径和块根和糖分增长期的叶片长度和根冠比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糖分积累期的叶柄长度与产量呈显着负相关;叶丛快速生长期的新生功能叶叶柄粗度、块根及糖分增长期的块根维管束环数和糖分积累期的叶片数量、叶丛重和叶面积与含糖率呈显着正相关。3.从叶柄解剖结构分析表明块根及糖分增长期同化物比集运转率高是根增长的生理基础;叶丛快速生长期和块根及糖分增长期叶柄维管束面积、韧皮部面积大、糖分积累期同化物比集运转率高是块根中糖分积累的形态和生理基础。4.叶丛快速生长期的叶面积、新生功能叶叶柄粗度和块根直径是甜菜高产高糖的表型特征,可作为甜菜遗传改良、品种选择和精准化栽培管理的参考指标。
郭丽丽[4](2020)在《基于BP神经网络的甜菜含糖率预测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甜菜作为东北地区的主要经济种植作物,甜菜产量和含糖率的高低牵制着农民收入和制糖产业的发展,尤其是甜菜品质和产量的丰收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那么如何提高甜菜产量与含糖率是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因此本文提出智能算法BP神经网络来进行甜菜含糖率的预测研究与实现。本文主要从理论分析、算法仿真、应用实现等三个方面对甜菜含糖率的预测展开研究。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作为筛选影响含糖率高低参数的辅助方法,此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输入参数的质量,降低变量间耦合性;其次构建BP神经网络算法为基础的预测模型,针对其易陷入局部最小值的缺点,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去优化,提出非线性惯性权值改进公式,讨论分析了此改进的可行性,并最终形成IPSO-BP甜菜含糖率预测模型;最后对多个甜菜试验区进行模型仿真应用,并根据仿真结果又提出了甜菜需水量灌溉控制理论,最终通过软件实现甜菜预测控制系统各功能。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甜菜含糖率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对于指导农户种植甜菜也有参考价值,IPSO-BP神经网络预测精度相比较PSO-BP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提高了20%~30%,预测结果令人满意。
李阳阳[5](2020)在《调亏灌溉下滴灌甜菜补偿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在干旱区气候条件下,开展滴灌甜菜不同生育阶段调亏灌溉试验,分析调亏灌溉下甜菜干物质积累、叶片光合生理特性、叶片形态结构特征以及产量品质性状,明确干旱区滴灌甜菜不同生育阶段的调亏灌溉模式,揭示甜菜叶丛快速生长期水分亏缺复水后的同化物分配机制以及光合作用响应机制,提出调亏灌溉下滴灌甜菜生长和生理补偿效应,旨在为北疆滴灌甜菜高产高效水分管理提供支持。[方法]试验以Beta356(Beta vulgaris L.)为供试材料,于2014和2015年在滴灌甜菜叶丛快速生长期、块根膨大期和糖分积累期分别设置水分下限为70%田间持水量(70%FC)、50%田间持水量(50%FC)和30%田间持水量(30%FC)的田间控制试验,以明确滴灌甜菜不同生育阶段的调亏灌溉模式。于2017和2018年在甜菜水分敏感期(甜菜叶丛快速生长期)设置调亏下限为70%FC,50%FC和30%FC的桶栽试验,结合13C同位素示踪技术和植物细胞学,明确调亏灌溉下滴灌甜菜叶丛快速生长期同化物分配机制以及光合生理机制。[结果](1)调亏灌溉降低叶丛快速生长期和块根膨大期叶面积指数(LAI),缩短该时期干物质最大相对生长速率累积时间(Tm)的同时提高最大相对生长速率(Vm),甜菜产量未受影响。与70%FC相比,2014年和2015年甜菜产量、含糖率、产糖量以及灌溉水分利用效率(IWUE)在叶丛快速生长期50%FC处理下分别提高了1-52%、7-11%、9-57%以及21-29%;在块根膨大期30%FC处理下分别提高了24-90%、-1-(-3)%、20-88%以及96-134%;在糖分积累期30%FC处理下分别提高了46-52%、1-9%、53-58%以及86-122%,表明不同生育阶段进行适宜的调亏灌溉均能使干旱区滴灌甜菜实现节水增产的目的。(2)调亏灌溉显着影响甜菜叶片的光合能力、渗透调节能力、膜系统以及保护性酶活性。与70%FC相比,叶片净光合速率在50%FC处理显着升高,在30%FC处理显着降低。调亏灌溉条件下叶片膜透性(丙二醛和相对电导率)、抗氧化性酶活性(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以及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变化显着,其中以丙二醛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脯氨酸含量变化最为灵敏,表明叶片膜透性、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共同调控甜菜适应调亏灌溉。(3)与70%FC相比,叶丛快速生长期灌水前50%FC处理13C总固定量增加,而30%FC处理13C总固定量降低,同时两处理均表现为块根13C含量增加而叶片13C含量降低;叶丛快速生长期灌水后,50%FC和30%FC处理13C总固定量均降低,其中50%FC和30%处理的干物质分配均以块根为主(分别为63.26%和53.39%),但30%FC处理下叶片和块根13C固定比例较灌水前分别增加(63%和-32%),表明甜菜叶丛快速生长期应对各调亏灌溉处理时的同化物分配策略不同,其中70%FC调亏灌溉处理增源扩库,50%FC调亏灌溉处理保源扩库,30%FC调亏灌溉处理保源减库。此外,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片Δ13C可以有效指示甜菜WUEy。(4)与70%FC相比,叶丛快速生长期灌水前50%FC处理甜菜叶片光合速率无显着变化,而30%FC处理甜菜叶片光合速率下降显着;灌水后处理间的叶片光合速率无显着差异。光合速率限制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灌水前,叶丛快速生长期70%FC和50%FC处理甜菜叶片光合速率主要受叶肉限制,而30%FC处理叶片光合速率主要受气孔限制;灌水后各处理甜菜叶片光合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均为叶肉限制,表明甜菜叶片通过调节气孔导度适应中度缺水环境,甜菜叶片通过改变叶片结构(增加叶片和叶肉厚度)适应重度缺水环境。(5)调亏灌溉下滴灌甜菜的生长和生理指标均产生一定程度的补偿效应,同时该补偿效应在不同生育时期表现各异。生长补偿效应主要发生在叶丛快速生长期,此时除50%FC处理的LAI和30%FC处理的根冠比未产生补偿效应外,其它指标均产生补偿效应。生理补偿效应在叶丛快速生长期表现为叶片丙二醛、相对电导率、过氧化物酶产生补偿效应,块根相对电导率、过氧化氢酶产生补偿效应;在块根膨大期表现为叶片可溶性糖产生补偿效应,块根脯氨酸产生补偿效应,表明调亏灌溉对滴灌甜菜生育前期(叶丛快速生长期)生长和生理指标的补偿速度快,同时调亏灌溉下叶片生理指标的补偿程度大于块根,而块根生理指标的补偿速度优于叶片。[结论]干旱胁迫下甜菜膜系统的生理活性首先受到伤害,此时重度干旱胁迫下叶片受害程度显着高于中度干旱胁迫,甜菜通过增强叶片保护性酶活性、渗透调节作用以及光合作用来适应伤害,复水后同化物的形成以及分配均产生变化,具体表现为中度调亏灌溉处理不降低同化物的基础上提高其向块根的分配量,重度调亏灌溉处理降低同化物的基础上提高其向叶片的分配量以适应缺水带来的伤害,最终实现了不同调亏灌溉程度下甜菜产量发生补偿效应。因此,在保证非调亏时期土壤含水量不低于70%FC的前提下,干旱区滴灌甜菜叶丛快速生长期、块根膨大期和糖分积累期当土壤含水量分别下降至50%FC、30%FC和30%FC时进行补充灌溉,可减少灌水量的同时提高产量,达到节水高产优质的目的。
郭文双[6](2020)在《内蒙古高寒地区甜菜品种适应性筛选与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甜菜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经,更是制糖的重要原料,内蒙古地区作为全国第一大甜菜种植基地,一直是我国甜菜制糖业的亮点,呼伦贝尔地区在近几年更是成为内蒙古地区甜菜种植基地中的亮点。在甜菜种植区域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增加甜菜的产量和产糖量成为目前甜菜种植业的一大突破点。随着制糖业不断发展,对糖源供给需求越来越迫切,筛选出具有高产量、高产糖量,并大面积推广种植应用,已成为呼伦贝尔地区发展甜菜种植业的必经之路。本文通过大量田间数据、营养数据以及光合数据的分析,研究了目前主流的20个国外甜菜商用品种在呼伦贝尔岭北地区的种植适应性,并给出科学客观的评价,以及提出优势品种产质量适应性强的科学依据,为呼伦贝尔地区的甜菜生理选种和合理栽培促进甜菜生产增产增糖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20个品种产质量的观察测定,发现供试品种含糖率在两个不同年份、不同试验站种植区相对稳定,而块根产量则相对变动较大。通过分析两年两地甜菜不同品种含糖率、块根产量及产糖量数据发现,HI0479、MA097、H809含糖率较高,而BETA176、KUHN1357,MA3005含糖率相对较低;HI1059,KWS2314,KUHN8060产量相对较高,而SR411、RIVAL、KUHN1277则产量相对较低;综合评价20个备选品种中KWS2314、HI1059、ST14991应为该地区较为适宜的品种。2.产量较高的品种全生育期都保持着较高的块根增长量,而产量相对较低的块根,块根增长量多为前期增长较快而后期增长量下降明显,或者是前期生长速度较慢,但是后期生长速度虽逐渐增加,但是由于受到生育期较短的影响,无法达到最佳产量。3.含糖率较高的品种,其生育早期含糖率并不一定较高,表现在糖分有一定较高的基础上,保持持续较强的糖分增长速率,才能最终获得较高的甜菜含糖率。有的甜菜品种开始有较强的含糖率基础,但是糖分增长率较低,有的品种虽然含糖率增长率较高,但是苗期基础相对薄弱,都无法达到高糖的效果。4.直立型叶丛,中小面积叶片的甜菜品种更加适合呼伦贝尔高寒地区种植。在保证光合效率的前提下,直立叶丛,中小面积叶片,光合利用率更高,生物量消耗更少,利于在短生育期的高寒地区更多的生物量向根中积累。5.通过测定20个不同甜菜品种叶丛中的氮、磷、钾含量。研究发现甜菜叶丛中氮素含量与甜菜产量呈正相关关系,即较低的甜菜叶丛氮素含量,其快根产量相对较高。通过营养调控以及相应的栽培措施降低叶丛中氮素的积累,更有利于甜菜在高寒地区获得相对较高的产量。6.通过测定20个甜菜不同品种光合生产率、二氧化碳同化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等相关光合性能指标。通过分析发现,在高寒地区甜菜品种叶丛的光合强度与其光合性能成正相关关系。即较强的光合生产率,较高的二氧化碳同化率,较低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较高的气孔导度与其产量呈线性相关关系。
闫威[7](2019)在《覆膜方式及氮密耦合对旱作甜菜生理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甜菜是我国重要的糖料作物,具有耐旱、耐寒、耐盐碱的特性。近年来内蒙古甜菜种植面积大幅增加,干旱区是甜菜扩大种植的主要区域。旱作区的水分是以自然降水为基础,全生育期无灌溉条件,水分成为限制旱作区甜菜生长的主要因素。全覆膜具有增温、保墒和压草的作用,是旱区农作物种植的有效措施。全覆膜栽培技术能够有效的改善作物生长的微环境,提升土壤含水量和温度,优化作物生长指标,促进作物产质量的形成。为了探索在旱作条件下,甜菜高产高糖的覆膜方式以及旱作甜菜在全覆膜条件下适宜施氮量和种植密度,连续两年(2017-2018年)在内蒙凉城县旱作条件下进行覆膜方式对甜菜生理效应以及全覆膜氮密耦合对甜菜的生理效应研究,旨在为旱作甜菜的高产高糖提供新技术及理论依据。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旱作条件下,覆膜处理对土壤的保水保温性较好,全覆膜的增温保墒作用最好;全覆膜处理的产量和产糖量均与半覆膜、不覆膜处理呈显着性差异(P<0.05),两年全覆膜分别较不覆膜增产幅度25.4-43.5%,较半覆膜增产14.8-22.7%。2.旱作条件下,全覆膜处理较半覆膜、不覆膜处理能够显着提高甜菜的叶面积指数、单株干物质积累量、SPAD值以及净光合速率。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叶面积指数和SPAD值可以作为突出显示旱作甜菜高产的参考指标。3.在旱作条件下,不同覆膜处理的叶绿素荧光FO值以及qN值均表现为全覆膜<半覆膜<不覆膜,不覆膜能够造成甜菜的水分胁迫进而抑制甜菜生长。4.旱作条件下,全覆膜处理的氮肥生理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较半覆膜、不覆膜处理高,两年全覆膜处理氮肥偏生产力的增产范围为104-113kg/kg;施氮量120kg/hm2,种植密度为9.1万株/hm2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率较高。5.在旱作全覆膜条件下,氮密耦合处理对甜菜的叶面积指数、SPAD值、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氮磷吸收有显着影响。其中在块根糖分增长期叶面积指数、SPAD值、净光合速率分别大于4、43、23μmol/(m2.s)时可提高甜菜产量。6.建立了旱作全覆膜甜菜产量、含糖率以及产糖量与氮密耦合的多元回归方程:Y 产量=50981+166X1+2.6X2-8.5X12-0.01X22-1.7X1X2;Y含糖率=16.5+0.1966X1+0.0025X2-0.010X12-0.0000136X22-0.00008432X1X2;Y严糖量=8406+87.3X1-8.1X2-4.5X12-0.03X22-0.2X1X2;优化旱作全覆膜甜菜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分别为9.8万株/hm2与130kg/hm2、9.83万株/hm2与91.9kg/hm2、9.7万株/hm2与135kg/hm2时,旱作甜菜产量、含糖率及产糖量分别能达到 65000 kg/hm2、17.4、11000 kg/hm2。
李智[8](2018)在《膜下滴灌甜菜水氮耦合的生理效应》文中提出甜菜是食糖的重要原料,也是我国干旱冷凉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但这类地区干旱少雨、水资源匮乏是限制甜菜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多年来,农民为了追求高产,氮肥施用严重超标,造成甜菜含糖率持续下降。如何提高水分和氮肥在甜菜生产中的利用效率,使二者的作用达到最大化,是甜菜生产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膜下滴灌技术是当前应用广泛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它可通过节水、增温、压草和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作物产质量。因此,本试验采用膜下滴灌栽培模式,于20162017年连续两年在内蒙古凉城县研究了水氮耦合对甜菜生理性能和产质量的影响,以期揭示水氮耦合对甜菜生长的生理效应,为甜菜高产优质高效水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取得如下结果:1.膜下滴灌条件下,同一施氮水平,甜菜产量随灌水量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同一灌溉水平,在施氮量225 kg/hm2以下,产量不随施氮量增加而变化,之后随施氮量增加产量降低。两年试验结果表明,灌水量为13501427 m3/hm2,施氮量为150179.22 kg/hm2时,甜菜产量和产糖量达到最大值。2.膜下滴灌条件下,块根及糖分增长期,同一施氮水平,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均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同一灌溉水平,上述3个光合指标不随施氮量变化而变化。在糖分积累期,根冠比随灌水量和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灌水3次和施氮量为150179.22 kg/hm2的处理光能利用率均较高。块根及糖分增长期的叶面积指数和净光合速率可作为甜菜高产的生理指标。3.膜下滴灌条件下,甜菜叶水势在叶丛快速生长期和块根及糖分增长期控制在-0.38-0.23 MPa,在糖分积累期为-0.45-0.38 MPa时甜菜可获得高产高糖。不同处理之间植株含水量差异不显着,甜菜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受施氮水平影响较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甜菜耗水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灌溉水分利用效率随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叶丛快速生长期和块根及糖分增长期的叶水势可作为灌溉的生理指标。4.膜下滴灌条件下,甜菜叶片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和氮、磷和钾吸收量均随施氮量和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叶丛快速生长期叶片NR和GS活性最高,块根及糖分增长期块根中GS活性最高。随施氮量的增加,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生理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均减小。5.建立了膜下滴灌甜菜水氮供应与产质量的回归模型。水氮耦合处理甜菜产量与施氮量和灌水量的回归模型为:Y=-0.127N*N+44.355N–0.004 N*W+10.797W–0.004 W*W,采用模拟寻优方法得出,最佳灌水量和施氮量分别为1193.591227.5m3/hm2和162.09167.58 kg/hm2;含糖率与施氮量和灌水量的回归模型为:Y=17.17–7.48*10-6N*N+1.91*10-3N–1.65*10-6 N*W–1.19*10-3W–4.1*10-7 W*W,最适灌水量和施氮量分别为535.33555.08 m3/hm2和133.07145.06 kg/hm2;产糖量与灌水量和施氮量的回归模型为:Y=-0.027N*N+10.058N–0.002 N*W+1.336W–0.0005 W*W,适宜灌水量和施氮量分别为1045.691084.11 m3/hm2和153.12158.21 kg/hm2。
解鑫[9](2017)在《水氮运筹对双膜覆盖滴灌甜菜产量和含糖率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合理的水氮管理是提高甜菜块根产量和含糖率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研究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水量和施氮量对土壤养分以及甜菜养分吸收、产量和含糖率的影响,阐明双膜覆盖滴灌甜菜的水氮耦合效应,为第九师双膜覆盖滴灌甜菜的水氮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于2013-2014年在第九师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地进行。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包括灌水量单因素试验和水氮两因素试验。灌水量单因素试验设四个灌水量处理:3000、3750、4500、5250 m3/hm2(分别用W1、W2、W3和W4表示)。水、氮两因素试验采用“3×3”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其中,灌水量设三个水平:3000、4500、6000 m3/hm2(分别用W1、W2、W3表示);施氮(N)量设三个水平:0、150、300 kg/hm2(分别用N0、N1、N2表示)。【结果】(1)灌水不足(W1)会导致甜菜植株含水量、叶面积指数和叶片SPAD值降低,增加灌水量(W2、W3、W4)可以促进甜菜水分吸收和叶片生长。W3和W4处理产量显着高于W1处理,W2处理与W1处理差异不显着。甜菜含糖率随灌水量增加呈降低趋势,W4处理甜菜含糖率较W1和W2处理分别降低了0.8%和1.15%。本研究中W3处理(灌水4500m3/hm2)甜菜产糖量最高。(2)施氮肥有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对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无明显影响。N2处理0-40 cm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均显着高于N0处理。增加灌水量会导致表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降低,尤其W3处理(6000 m3/hm2)0-20 cm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着低于W1处理(3000 m3/hm2)。(3)增加灌水和施氮都可以促进甜菜生长和养分吸收,甜菜总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但根冠比降低;N2W3处理(300 kg/hm2,6000 m3/hm2)甜菜根冠比较N0W1处理(0 kg/hm2,3000 m3/hm2)降低了66.8%。增加施氮量和灌水量都显着提高甜菜的氮素吸收量,表现出了较好的水氮协同效应。本研究区,灌水对甜菜干物质积累和磷、钾素吸收的影响大于氮肥。(4)适宜的灌水量和施氮量对甜菜含糖率影响不大,但过量灌溉(大于4500 m3/hm2)和施用氮肥(大于150 kg/hm2)都会导致甜菜含糖率显着降低。N2处理甜菜含糖率较N0和N1处理分别低了3.2%和4.1%。(5)甜菜产量和产糖量主要受灌水量、施氮量影响,水氮交互作用影响不显着。不同水、氮处理甜菜产量表现为:W2、W3>W1;N1>N2、N0。W2处理(4500 m3/hm2)甜菜产糖量显着高于W1处理(3000 m3/hm2),平均增幅为14.4%;W3处理(6000 m3/hm2)与W1处理差异不显着。施氮量对甜菜产糖量的影响表现为:N1处理甜菜产糖量最高,较N0处理增加22.6%;N2处理甜菜产糖量最低,较N0处理降低20.1%。本研究中W2N1处理(灌水4500 m3/hm2配合施氮150 kg/hm2)甜菜的产量和产糖量最高。【结论】灌水和施氮肥都可以促进甜菜生长,提高甜菜产量。过量灌水和施用氮肥不仅增产效果不明显,还会造成甜菜含糖率降低,产糖量减少。研究区双膜覆盖滴灌甜菜的水氮运筹优化配置为灌水4500 m3/hm2配合施氮150 kg/hm2。
解鑫,侯振安,崔瑜[10](2017)在《水肥耦合对甜菜含糖量和产量的影响》文中提出通过水肥耦合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和不同灌水量对甜菜地下部干物质积累、块根含糖量和产量的影响,为九师甜菜种植提供合理的水肥施用依据。试验采用水氮两因素三水平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其中,灌水量设3个水平:200 m3/667m2、300 m3/667m2、400 m3/667m2(分别用W1、W2、W3表示);氮肥(N)用量设3个水平:0 kg/667 m2、10kg/667 m2、20 kg/667 m2(分别用N0、N1、N2表示)。结果表明,施氮肥能增加甜菜含糖率,但对甜菜块根重影响不大,而施氮过高(20 kg/667m2)则会降低甜菜含糖量;增加灌水量对甜菜含糖率影响较小,而甜菜含糖量和单株块根重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加;增施氮肥和增加灌水量,甜菜产量均有所提高,在N1W2处理下产量最高,继续增施氮肥,增产效果不显着。因此,施氮(N)10 kg/667m2、灌水量300 m3/667m2是本研究区甜菜种植的的最佳水氮配比。
二、提高甜菜含糖率的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甜菜含糖率的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呼吸代谢对甜菜块根生长的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甜菜块根发育研究进展 |
1.1.1 甜菜生产概况 |
1.1.2 甜菜块根和糖分增长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
1.2 呼吸代谢对作物产质量形成的作用研究进展 |
1.3 作物呼吸代谢途径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不同基因型甜菜块根发育特性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取样时期与方法 |
2.1.4 指标测定 |
2.1.5 数据统计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基因型甜菜各生育时期块根重量的差异 |
2.2.2 不同基因型甜菜各生育时期块根体积的差异 |
2.2.3 不同基因型甜菜各生育时期块根含糖率的差异 |
2.3 讨论和小结 |
3 不同基因型甜菜块根呼吸速率与能量变化差异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样品处理 |
3.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1.5 试剂盒及部分药品 |
3.1.6 实验仪器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基因型甜菜各生育时期块根呼吸速率的差异 |
3.2.2 不同基因型甜菜各生育时期块根ATP、ADP、AMP含量的差异 |
3.2.3 不同基因型甜菜各生育时期块根中能荷的差异 |
3.2.4 甜菜各生育期块根根重和含糖与呼吸速率、能量的相关性 |
3.3 讨论和小结 |
4 不同基因型甜菜块根呼吸关键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特性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基因型甜菜各生育时期呼吸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差异 |
4.2.2 不同基因型甜菜各生育时期呼吸代谢途径关键酶基因表达量差异 |
4.2.3 甜菜呼吸代谢关键酶活性与其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
4.2.4 呼吸代谢途径抑制剂处理对甜菜块根呼吸作用及生长的影响 |
4.3 讨论和小结 |
5 BvIDHs生物信息学及其表达特性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5.1.4 BvIDHs引物序列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BvIDHs基因家族成员鉴定 |
5.2.2 BvIDHs氨基酸组成及理化性质 |
5.2.3 BvIDHs系统进化树 |
5.2.4 BvIDHs的多序列比对 |
5.2.5 BvIDHs跨膜区预测 |
5.2.6 BvIDHs保守序列分析 |
5.2.7 BvIDHs蛋白结构 |
5.2.8 甜菜块根发育过程中BvIDHs基因表达特性分析 |
5.3 讨论和小结 |
6 甜菜块根呼吸代谢对环境条件的响应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设计 |
6.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水分对甜菜块根呼吸作用及生长的影响 |
6.2.2 氮素对甜菜块根呼吸作用及生长的影响 |
6.2.3 温度对甜菜块根呼吸作用及生长的影响 |
6.2.4 环境条件对甜菜块根表型的影响 |
6.3 讨论和小结 |
7 结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甜菜收购质量管控与以质论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甜菜块根质量 |
1.1 甜菜块根切削质量 |
1.2 甜菜块根外观质量 |
1.3 甜菜块根品质 |
2 甜菜收购质量的管控 |
2.1 甜菜收购含糖率的管控 |
2.1.1 甜菜收购价以质论价是国际上通行做法 |
2.1.2 甜菜以质论价收购方法 |
2.2 甜菜收购切削质量与外观质量的管控 |
2.2.1 甜菜收购切削质量的管控 |
2.2.2甜菜收购外观质量的管控 |
3 甜菜收购质量标准的制定 |
3.1 标准编制背景 |
3.2 标准主要内容 |
3.2.1 甜菜含糖率的检测 |
3.2.2 外观质量和杂质 |
4 推进甜菜收购质量管控的建议 |
4.1 中国甜菜收购未实行以质论价的原因 |
4.2 借鉴国际经验,甜菜收购实行以质论价 |
4.3 甜菜标准含糖率的确定方法 |
4.4 逐步开展甜菜品质检测,提高甜菜的工艺品质 |
4.5 科学检测甜菜质量,增加农民对以质论价的认可度 |
5 结论 |
(3)甜菜表型特征及其与产质量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作物表型特征与产质量形成关系的研究进展 |
1.2 甜菜产质量形成研究进展 |
1.2.1 我国甜菜生产现状 |
1.2.2 甜菜根重和含糖变化规律研究进展 |
1.2.3 不同甜菜品种表型性状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取样时间及方式 |
2.4 表型测定指标 |
2.5 形态解剖结构取样及制片方法 |
2.6 计算公式 |
2.7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甜菜不同类型品种产量和含糖率的差异比较 |
3.2 甜菜不同类型品种叶片形态差异比较 |
3.2.1 甜菜不同类型品种叶片数目的差异 |
3.2.2 甜菜不同类型品种叶丛重的差异 |
3.2.3 甜菜不同类型品种叶片长度的差异 |
3.2.4 甜菜不同类型品种叶面积的差异 |
3.2.5 甜菜叶片形态指标与产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3.3 甜菜不同类型品种叶柄形态差异比较 |
3.3.1 不同类型甜菜品种叶柄长度的差异 |
3.3.2 不同类型甜菜品种叶柄直径的差异 |
3.3.3 不同类型甜菜品种叶柄维管束和韧皮部解剖结构与面积的差异 |
3.3.4 不同类型甜菜品种叶柄干物质量与比集转运速率的差异 |
3.3.5 甜菜叶柄形态指标与产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3.4 甜菜不同类型品种根形态的差异比较 |
3.4.1 不同类型甜菜品种块根体积的差异 |
3.4.2 不同类型甜菜品种块根直径的差异 |
3.4.3 不同类型甜菜品种块根长度的差异 |
3.4.4 不同类型甜菜品种块根重量的变化 |
3.4.5 不同类型甜菜品种块根维管束环数的差异 |
3.4.6 不同类型甜菜品种根冠比的差异 |
3.4.7 甜菜块根形态指标与产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高产高糖甜菜表型特征 |
4.2 高产高糖甜菜源库流关系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基于BP神经网络的甜菜含糖率预测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的不足 |
1.3 甜菜含糖率预测模型的选择 |
1.4 研究内容与整体架构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内容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甜菜含糖率影响参数分析 |
2.1 影响甜菜含糖率的因素及筛选 |
2.1.1 甜菜含糖率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
2.1.2 甜菜含糖率参数的因子分析 |
2.2 实验数据整理 |
2.2.1 实验数据采集 |
2.2.2 实验数据归一化处理 |
2.3 模型评价标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甜菜含糖率预测模型 |
3.1 BP神经网络的原理及数学模型 |
3.1.1 人工神经网络 |
3.1.2 BP神经网络原理 |
3.1.3 BP神经网络的数学公式 |
3.2 粒子群算法及改进 |
3.2.1 粒子群算法原理 |
3.2.2 粒子群算法改进 |
3.3 改进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IPSO-BP预测模型仿真应用及控制 |
4.1 网络结构设计 |
4.2 预测模型仿真应用 |
4.2.1 各预测模型训练样本结果 |
4.2.2 各神经网络模型的均方误差 |
4.2.3 不同预测模型测试结果对比 |
4.3 相关控制理论 |
4.3.1 控制算法数学灌溉模型 |
4.3.2 控制算法效果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甜菜含糖率预测控制实现 |
5.1 数据处理模块 |
5.1.1 数据预处理模块 |
5.1.2 数据展示界面 |
5.2 甜菜含糖率预测模块 |
5.2.1 模型预测模块 |
5.2.2 预测界面展示分析 |
5.3 甜菜含糖率控制模块 |
5.3.1 控制模块软件设计 |
5.3.2 控制模块硬件设计 |
5.4 甜菜含糖率预测控制效果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5)调亏灌溉下滴灌甜菜补偿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调亏灌溉技术的产生 |
1.3 调亏灌溉对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1.4 调亏灌溉对作物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
1.4.1 调亏灌溉对作物叶片结构的影响 |
1.4.2 调亏灌溉对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1.4.3 调亏灌溉对作物同化物分配的影响 |
1.4.4 调亏灌溉对作物叶片生理功能的影响 |
1.5 水分亏缺补偿效应理论 |
1.6 研究目的 |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指标测定方法 |
2.3.1 环境气象因子的测定 |
2.3.2 农艺性状的测定 |
2.3.3 产量品质的测定 |
2.3.4 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
2.3.5 气体交换参数的测定 |
2.3.6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
2.3.7 叶片结构特性的测定 |
2.4 指标计算公式 |
2.4.1 干物质积累动态特征值的计算 |
2.4.2 补偿指数的计算 |
2.4.3 光响应曲线的拟合 |
2.4.4 二氧化碳响应曲线的拟合 |
2.4.5 荧光参数的计算 |
2.4.6 叶片结构相关指标的计算方法 |
2.4.7 光合速率限制因素的计算 |
2.4.8 碳同位素分辨率的计算 |
2.4.9 水分利用效率的计算 |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三章 调亏灌溉对甜菜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1 大田气象因子和土壤水分状况 |
3.2 调亏灌溉对滴灌甜菜生长的影响 |
3.2.1 各处理甜菜干物质量及叶面积的动态变化 |
3.2.2 甜菜各器官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征 |
3.3 调亏灌溉对甜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4 调亏灌溉对甜菜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5 调亏灌溉下甜菜产量相关分析 |
3.6 讨论 |
3.7 小结 |
第四章 调亏灌溉对甜菜生理特征的影响 |
4.1 调亏灌溉对甜菜叶片膜透性的影响 |
4.2 调亏灌溉对甜菜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4.3 调亏灌溉对甜菜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4.4 甜菜调亏灌溉后的生理指标主成分分析 |
4.6 讨论 |
4.7 小结 |
第五章 叶丛快速生长期调亏灌溉下滴灌甜菜同化物分配机制 |
5.1 叶丛快速生长期调亏灌溉下甜菜干物质积累及分配 |
5.1.1 各组分干物质积累 |
5.1.2 各组分干物质~(13)C含量 |
5.1.3 各组分干物质~(13)分配 |
5.2 叶丛快速生长期调亏灌溉下甜菜光合生理及荧光特性 |
5.2.1 光合生理特性 |
5.2.2 荧光有效量子产率 |
5.2.3 荧光电子传递特性 |
5.3 叶丛快速生长期调亏灌溉下甜菜水分利用效率 |
5.3.1 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 |
5.3.2 植株水分利用效率 |
5.3.3 ~(13)C分辨率(Δ~(13)C)与WUEy关系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叶丛快速生长期调亏灌溉下甜菜光合作用响应机制 |
6.1 叶丛快速生长期甜菜叶片光响应特征 |
6.1.1 光响应曲线 |
6.1.2 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 |
6.2 叶丛快速生长期甜菜叶片二氧化碳响应特征 |
6.2.1 二氧化碳响应曲线 |
6.2.2 二氧化碳响应曲线特征参数 |
6.3 叶片结构特性 |
6.3.1 显微结构特性 |
6.3.2 超微结构特性 |
6.4 限制因素分析 |
6.5 讨论 |
6.6 小结 |
第七章 调亏灌溉下滴灌甜菜补偿效应分析 |
7.1 调亏灌溉下甜菜生长补偿效应 |
7.2 调亏灌溉下甜菜生理补偿效应 |
7.2.1 叶丛快速生长期生理补偿效应 |
7.2.2 块根膨大期生理补偿效应 |
7.2.3 糖分积累期生理补偿效应 |
7.3 讨论 |
7.4 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8.1 全文讨论 |
8.1.1 调亏灌溉下滴灌甜菜指标间关系 |
8.1.2 调亏灌溉对滴灌甜菜生产实践的指导意义 |
8.2 全文结论 |
8.3 创新点 |
8.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6)内蒙古高寒地区甜菜品种适应性筛选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甜菜产业背景 |
1.1.2 我国甜菜品种选育发展现状 |
1.1.3 甜菜种植区环境特点 |
1.1.4 呼伦贝尔甜菜高寒种植区环境特点 |
1.1.5 气候条件对甜菜块根增长和含糖的影响 |
1.1.6 大量元素NPK与根重和含糖相关研究进展 |
1.1.7 光合性能对甜菜生长的影响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二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品种 |
2.2 试验设置 |
2.3 试验地土壤养分含量 |
2.4 生育期取样及测定方法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三 结果与分析 |
3.1 在高寒地区供试甜菜不同品种产质量的统计与分析 |
3.2 在高寒地区甜菜不同品种块根生育期产量和含糖率增长的差异 |
3.2.1 在高寒地区甜菜不同品种块根生育期产量增长的差异 |
3.2.2 在高寒地区甜菜不同品种块根生育期含糖率增长的差异 |
3.3 在高寒地区甜菜不同品种叶丛形态、叶片大小对甜菜产质量的影响 |
3.3.1 高寒地区甜菜品种叶丛形态与产质量的统计分析 |
3.3.2 高寒地区甜菜品种单叶片面积与产质量的统计分析 |
3.4 在高寒地区甜菜不同品种叶丛中大量元素含量差异及其对甜菜产质量的影响 |
3.5 甜菜不同品种光合性能对甜菜产质量的影响 |
3.6 甜菜不同品种块根表型性状对甜菜机械化起收破损率的影响 |
四 结论与讨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覆膜方式及氮密耦合对旱作甜菜生理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覆膜方式对旱作作物生理特性及产质量的影响 |
1.2 旱作作物群体结构与作物光能利用的关系 |
1.3 氮素对旱作作物生理特性及产质量的影响 |
1.3.1 氮素利用现状 |
1.3.2 氮素对光合特性的影响 |
1.3.3 氮素对作物产质量的影响 |
1.4 甜菜生产现状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基本概况 |
2.2 试验品种和地点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5 数据统计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覆膜方式对旱作甜菜生理性能的影响 |
3.1.1 覆膜方式对土壤体积含水量及温度的影响 |
3.1.2 覆膜方式对旱作甜菜产质量的影响 |
3.1.3 覆膜方式对旱作甜菜光合性能的影响 |
3.1.4 覆膜方式对旱作甜菜水分代谢的影响 |
3.1.5 覆膜方式对旱作甜菜养分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
3.2 氮密耦合对旱作全覆膜甜菜生理性能的影响 |
3.2.1 氮密耦合对旱作全覆膜甜菜土壤含水量及温度的影响 |
3.2.2 氮密耦合对旱作全覆膜甜菜产质量的影响 |
3.2.3 氮密耦合对旱作全覆膜甜菜光合性能的影响 |
3.2.4 氮密耦合对旱作全覆膜甜菜水分代谢的影响 |
3.2.5 氮密耦合对旱作全覆膜甜菜养分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
3.3 不同生理指标和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3.3.1 生理指标与产量关联系数 |
3.3.2 生理指标与产量关联度及关联序位 |
3.4 产质量与氮密耦合参数的回归方程的建立 |
4 讨论 |
4.1 覆膜方式对旱作甜菜产质量形成的作用及其生理基础 |
4.2 氮密耦合对全覆膜旱作甜菜产质量影响及其生理基础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膜下滴灌甜菜水氮耦合的生理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膜下滴灌在农业中的应用 |
1.2 作物对水分和氮素的利用 |
1.3 作物水氮耦合研究现状 |
1.4 甜菜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1 甜菜栽培历史 |
1.4.2 甜菜产业现状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技术路线 |
2 水氮耦合对甜菜产质量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设计 |
2.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1.5 数据统计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水氮耦合对甜菜产质量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3 水氮耦合对甜菜光合性能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水氮耦合对甜菜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2.2 水氮耦合对甜菜根冠比的影响 |
3.2.3 水氮耦合对甜菜体内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3.2.4 水氮耦合对甜菜叶片SPAD值的影响 |
3.2.5 水氮耦合对甜菜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2.6 水氮耦合对甜菜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
3.2.7 光合指标与甜菜产质量的相关性 |
3.3 讨论 |
3.4 小结 |
4 甜菜水氮耦合对水分代谢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水氮耦合对甜菜叶水势的影响 |
4.2.2 水氮耦合对甜菜植株含水量的影响 |
4.2.3 水氮耦合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4.2.4 水氮耦合对甜菜叶片气孔导度的影响 |
4.2.5 水氮耦合对甜菜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 |
4.2.6 水分代谢指标与甜菜产质量的相关性 |
4.2.7 水氮耦合对甜菜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5 水氮耦合对甜菜养分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水氮耦合对甜菜氮代谢的影响 |
5.2.2 水氮耦合对甜菜氮素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
5.2.3 水氮耦合对甜菜磷素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
5.2.4 水氮耦合对甜菜钾素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
5.2.5 水氮耦合对甜菜单株氮日吸收量的影响 |
5.2.6 水氮耦合对甜菜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基于水氮耦合的甜菜产质量模型建立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甜菜水氮耦合产质量效应分析(2016) |
6.2.2 甜菜水氮耦合产质量效应模拟优化分析(2016) |
6.2.3 最优母序列关联分析(2016) |
6.2.4 水氮耦合处理甜菜增产量模型分析(2017) |
6.2.5 水氮耦合处理甜菜含糖率模型分析(2017) |
6.2.6 水氮耦合处理甜菜增加产糖量模型分析(2017) |
6.2.7 甜菜水氮耦合最佳效果分析 |
6.2.8 最优母序列优化分析 |
6.3 讨论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水氮运筹对双膜覆盖滴灌甜菜产量和含糖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双膜覆盖对甜菜产量和含糖率的影响 |
1.2.2 灌水量对甜菜产量和含糖率的影响 |
1.2.3 氮肥对甜菜生长、产量和含糖率的影响 |
1.2.4 水氮耦合对甜菜产量和含糖率的影响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灌水量单因素试验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设计 |
2.2 水氮两因素试验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试验设计 |
2.3 测试项目及方法 |
2.3.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2.3.2 植株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2.4 数据统计及分析 |
第三章 灌水量对双膜覆盖滴灌甜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3.1 甜菜植株含水量 |
3.2 甜菜叶面积指数 |
3.3 甜菜叶片SPAD值 |
3.4 甜菜产量和含糖率 |
3.5 讨论 |
3.5.1 甜菜水分含量 |
3.5.2 叶面积指数 |
3.5.3 甜菜叶片SPAD值 |
3.5.4 甜菜产量和含糖率 |
3.6 小结 |
第四章 水氮处理对双膜覆盖滴灌土壤养分、甜菜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
4.1 土壤养分含量 |
4.1.1 有机质 |
4.1.2 碱解氮 |
4.1.3 有效磷 |
4.1.4 速效钾 |
4.2 甜菜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4.2.1 干物质积累 |
4.2.2 干物质分配 |
4.3 甜菜养分吸收 |
4.3.1 氮素吸收 |
4.3.2 磷素吸收 |
4.3.3 钾素吸收 |
4.4 讨论 |
4.4.1 土壤养分含量 |
4.4.2 甜菜干物质积累 |
4.4.3 甜菜养分吸收 |
4.5 小结 |
第五章 水氮处理对甜菜产量、含糖率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
5.1 甜菜含糖率 |
5.2 甜菜产量和产糖量 |
5.3 灌溉水利用率 |
5.4 氮肥利用率(NUE) |
5.5 讨论 |
5.5.1 甜菜含糖率 |
5.5.2 水、氮利用率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10)水肥耦合对甜菜含糖量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氮用量对甜菜含糖率的影响 |
2.2 水氮用量对甜菜单株重和含糖量的影响 |
2.3 水氮用量对甜菜产量的影响 |
3小结 |
四、提高甜菜含糖率的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呼吸代谢对甜菜块根生长的作用机理研究[D]. 于超.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2]甜菜收购质量管控与以质论价[J]. 卢秉福,陈浩生,周建朝,李启源,周芹,宋晓清,刘娜,张文彬,刘晓雪. 中国农学通报, 2021(06)
- [3]甜菜表型特征及其与产质量关系的研究[D]. 朱芳慧.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
- [4]基于BP神经网络的甜菜含糖率预测研究与实现[D]. 郭丽丽.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5]调亏灌溉下滴灌甜菜补偿效应研究[D]. 李阳阳.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6]内蒙古高寒地区甜菜品种适应性筛选与评价[D]. 郭文双.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7]覆膜方式及氮密耦合对旱作甜菜生理性能的影响[D]. 闫威.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8]膜下滴灌甜菜水氮耦合的生理效应[D]. 李智.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12)
- [9]水氮运筹对双膜覆盖滴灌甜菜产量和含糖率的影响[D]. 解鑫. 石河子大学, 2017(05)
- [10]水肥耦合对甜菜含糖量和产量的影响[J]. 解鑫,侯振安,崔瑜. 新疆农垦科技,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