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名词指称的实现形式及语用功能

英语名词指称的实现形式及语用功能

一、英语中名词指称的实现形式及语用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刘星[1](2021)在《赣语宜春话复数标记的语义类型》文中指出本论文是在形式语言学框架下对语言内部复数标记系统的差异、分工及其决定性因素进行考察的语义类型学研究。论文分为两条主线,主要探讨两个问题:第一条主线是以复数的七个语义参数为准,对封闭的语言系统——赣语宜春话中的四类(七个)复数标记进行细致地描写,讨论其内部差异与分工并归纳其类型。第二条主线是从复数的语义理论出发,探讨复数标记不同句法语义表现的决定性因素,解决“复数标记所标记成分的生命度等级”“光杆复数的有定性”以及“被数量短语等量化成分修饰”等问题。文章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分述如下:第一部分(第一章)是描写准备和理论准备。总结既往文献,归纳出了描写名词复数的七个语义参数:名词的类型、列举性、等级、量化、内聚性、“集合-分配”解读、“包含性-排除性”解读。讨论了“真性复数”与“连类复数”以及“累加复数”与“群体复数”这两对概念及其判断标准,并且提出了复数理论内部尚存的问题。最后解释了为何选择赣语宜春话的复数标记作为代表,介绍宜春话复数标记系统的典型性、丰富性和独特性。第二部分(第二章至第五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以上述七个语义参数为准,考察了宜春话中四类复数标记“几个”“俚”“家伙”和“唧”的语义。第二章通过对“几个”的分布及句法语义特点的考察,认为“几个”是群体复数标记,指称的集合构成一个整体,与中性谓词组合时只有集合解读。宜春话的“几个”有两种读音,代表了“词汇性群体”和“语境群体”两种类型,决定性因素是“群体”的存在是否为听说双方预设的背景信息。第三章考察了“俚”和“几个”的区别,认为“俚”的语义是最大化算子,作用于某个语境中的话语参与者,并且从中选取出一个由说话人或者听话人构成的,与当下情景最直接相关的复数个体。第四章通过对“X家伙”的指称和语义考察,将“家伙”分析为加合算子,加合的对象是单数的“类”。宜春话小称复数标记“唧”也可以表复数,通过第五章的考察,我们认为其作用和“量词”一样是对不可数的光杆名词进行切分。四者之所以具有复数意义是因为都蕴含了复数“类/个体”集合的存在,不同之处在于“俚”和“几个”是在复数个体集合基础上进行了“最大化”以及“最大化+群体算子”操作,得到了有定复数个体,具有论元性;“家伙”则是通过对单数“类”的加合产生了复数“类”的集合;“唧”通过切分光杆名词产生了复数“个体”的集合。因此都具有谓词性。也就是说,对于“几个”和“俚”而言,复数“个体”集合是“因”;对于“家伙”和“唧”来说,复数“类/个体”集合是“果”。第六章为结论。宜春话中四类复数标记在复数的各项语义参数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根据形式与意义相统一的原则,宜春话光杆复数“X+几个/俚/家伙/唧”可以根据“指称”分为“论元型”和“谓词型”两大类。其中论元型又可分为“强论元”(“X几个”)和“弱论元”(“X俚”)两类,谓词型也分为“强谓词”(X家伙)和“弱谓词”(“X唧”)两类。以上四类都有各自的区别性特征,在宜春话中由四个不同的复数标记表达,位于四个不同的句法位置。指称度的差异又是由“内聚性”这一参数决定的,即复数集合的成员之间关系是否紧密。这种分类可以解释四种光杆复数在“被数量短语等量化成分修饰”“复数标记所标记成分的生命度等级”以及“包含性-排除性解读”等方面的差异问题。从语言材料中来,到语言材料中去。文章最后将提出的框架应用到其他汉语方言中进行检验,并对汉语普通话的“们”以及英语中的复数标记-s进行了统一解释。我们认为普通话“们”和宜春话“俚”具有类似的句法语义表现,是弱论元型复数标记,语义都是最大化算子;英语中-s和宜春话“唧”一样是“弱谓词型”复数标记,承担“切分”或“个体化”的功能。

史红丽[2](2021)在《汉语非疑问用法疑问词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语疑问词的非疑问用法研究是现代语言学的前沿议题之一。其中,汉语非疑问用法疑问词的句法、语义,尤其是涉及量化的部分受到较多关注。自Cheng&Huang(1996)提出汉语驴子句以来,该命题已经成为国际学界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历经近三十年的发展,汉语驴子句研究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然而,关于汉语驴子句中第二种类型的驴子句(即光杆条件句)的研究仍然有较多争议,尤其是其中两个关键性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的、统一的解释。这两个问题之一为:Wh-条件句(光杆条件句为早期称谓)中的前后项疑问词为什么会受到‘形态匹配’条件的制约?问题之二:Wh-条件句中的后项疑问词被同义代词替换的句法语义条件是什么?本研究尝试就以上两个问题进行分析和回答。在全面梳理以往文献的基础上,本研究根据新的语料,考查了Wh-条件句的句法、语义以及涉及量化的方面,提出并论证了五个相互关联且互为印证的观点。观点一,汉语非疑问疑问词解读的多义性。以往研究认为汉语非疑问疑问词只有全称和存在两种解读的观点不足以解释这种多义性,因为很可能还存在第三种解读。多义性,或者说歧义性是解释Wh-条件句研究中两个核心问题的重要切入点。在考查了逻辑第三值、英语驴子句的不确定值,英汉语疑问句的不确定值之后,本文提出高阶解读可以较为充分地解释汉语非疑问疑问词的多义解读。观点二,‘形态匹配’条件是一个普遍的语法条件。研究发现,除去Wh-条件句,‘形态匹配’还出现在另外三种非条件关系的‘wh...,wh...’的结构中,说明‘形态匹配’不受指称关系影响,而是受到其他因素,譬如,量化的影响。再看指称关系。疑问词对子的指称关系受到谓项影响。如果前后谓项构成因果关系,主项之间就具备照应关系。反之则不然。并且,越是句法结构简单的Wh-句,谓项越是能够决定主项的指称关系。越是句法结构复杂的Wh-句,谓项往往需要和一个或多个允准语共同允准主项的指称解读。观点三,汉语非疑问疑问词的语义构成为‘数量义+指称义’。这是旨在从‘数’的角度,通过弱化指称义,并设定‘数’为高阶解读,以来说明和解释非疑问疑问词的‘多义’实为需要赋值的‘数量语义’。又由于汉语Wh-条件句往往需要谓项和一个或多个算子来共同完成对主项的赋值,本研究提出副词‘都’是一个全称数量算子,它为非疑问疑问词的‘数量义’赋全称数量数值,并证明‘都’只参与‘数量义’赋值,但不参与‘指称义’赋值。作为全称数量算子,‘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非疑问疑问词的‘数量语义’,而‘数量义’与不活跃的、弱化了的‘指称义’相比,反而成为非疑问疑问词的主要解读和优势解读。观点四,汉语非疑问疑问词是一种不确定值的数量量词。并据此解释了‘形态匹配’条件问题。数量量词属于高阶量词。非疑问疑问词多数情况下只需要获得‘数量义’的赋值,并不需要考虑‘指称义’,因为‘指称义’通常为默认值。在Wh-条件句中,‘形态匹配’的疑问词对子需要首先遵守‘数’的一致性条件。前后项疑问词对子在‘数’上一致,可以‘形态匹配’;在‘数’上不一致,则‘形态不能匹配’。观点五,在Wh-条件句中,‘就’不是一个条件标识语,而是一个能够赋单数数值的算子。研究发现,汉语Wh-条件句的条件关系是由前后小句在表层句法上的线性顺序实现的,而不是由‘就’决定的。‘就’并未起到建构条件关系的作用,因而不能算作是条件标识语。和‘都’一样,‘就’是一个显性的数量算子。但和‘都’不一样的是,‘就’是一个赋单数数值的单称数量算子,起到为前项疑问词的‘数量义’赋单数数值的作用。如此,具有单数数值的前项疑问词‘谁’与同样为单数的人称代词‘他’就能够在‘数’上一致,因此,后项疑问词‘谁’可以被同义代词‘他’替换。作为单称数量算子的‘就’可以作一阶算子也可以作高阶算子。

胡梅芬[3](2021)在《英汉新闻语篇中首都名概念转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旨在探讨英汉新闻语篇中的首都名的转喻义与非转喻义用法,依托来自语料库的真实语料,结合定量研究方法以挖掘自然语言中的首都转喻义用法背后的影响因素及动因。研究首先确定了“GIGA”和“BNC”中最高频的九个首都名,再分别从语料库中抽取首都名索引行,人工清理不属于本文研究对象的语料,并从清理结果中随机抽取汉语索引行3058条,英语索引行1947条;接着,从语义、句法、语篇等维度对目标索引行了进行9个自变量的标注;最后,借助逻辑斯蒂回归模型中对影响首都名转喻义分布的自变量进行定量分析,着重考察自变量语言与其他自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并利用随机森林分析得到自变量分别在汉语和英语中的重要性排序。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转喻作为人类认知方式之一,在各个语言中普遍存在,尤其是CAPITAL FOR GOVERNMENT这一转喻类型,在汉英语篇中都是最主要的转喻类型,可见此转喻类型已经固化;2)首都名转喻义的分布具有显着的跨语言差异,相较于汉语而言,英语使用首都名的转喻义用法频率更高;此外,首都名转喻类型的分布在汉语和英语中也有明显差异,英语中较为常见的CAPITAL FOR EVENT转喻类型,在汉语语料中则较少发现;3)句法位置会影响首都名转喻义的分布。当首都名处于主语位置时,首都名表达转喻义的几率显着增加;当其处于主语位置且句中谓词要求主语为有生名词时,首都名为转喻义的概率更高;当首都名处于非主语和非宾语位置时,则表达转喻义的可能性降低。4)概念因素会影响首都名的转喻义用法。汉语使用者偏好使用本国首都做转喻义,排斥用他国首都名表达转喻含义;而英语使用者正相反,他们较为排斥本国首都的转喻义用法,偏好使用他国首都名来表达转喻意义;5)语篇因素也对首都名是否为转喻义产生显着影响。在体育类新闻中,首都名为转喻义的比例高于其他新闻主题。在汉语和英语中,句中若出现了同样表达转喻意义的地名,则首都名采用转喻义的概率显着提高。6)随机森林判定语义韵在汉语和英语中都是影响首都名转喻义分布的显着变量,根据逻辑斯蒂回归分析,相对于中性的语义韵,语义韵为积极或消极时,首都名表达转喻义的概率显着增加。总体而言,本研究将认知语言学的概念转喻理论与语料库技术结合,通过定量分析发现,概念转喻在新闻语篇中的使用存在显着的跨语言差异,且受到句法位置因素、概念因素和语篇因素的影响。

吴亚军[4](2021)在《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哲学发生语言转向之后,对语词概念的反身性认识及语义探究成为语言哲学的首要任务。模态是语言哲学的核心,逻辑学的新进展,与语言学也密切相关。本文以汉语典型模态词的语义本体为探讨对象,通过哲学问题分析廓清并归纳各类模态词的内容实质及本体特征。分类描写基础上,基于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特征进行量化和质性描写。层次维度上,同一语义范畴内模态词的语义比较进一步揭示了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属性。模态词是传达模态的主要语言手段,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对汉语模态逻辑、语用调节及对外汉语教学都有积极意义。当前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尚不系统。模态词的多义性和语义动态演化特性使得该类词特别重要,却又特别让人困惑。综述表明,当前研究主要集中探讨个别或某一语义域内模态词的句法-语义表现,多采用数理逻辑方法刻画其模态语义特征,鲜有研究将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上升到语用层面以实现模态逻辑和模态自然语言的互动互补。汉语模态系统的次级范畴以松散的方式勾连共现,各语义范畴的语义属性并不一致。同时,模态还面临信念与辩护之间的融贯、理由与认识判断之间的蕴涵、道义连贯、罗斯困惑以及预设失灵等诸多哲学难题,无法通过认识论角度分析达成一致认识。后维特根斯坦哲学和新描写主义思潮强调语言的语义描写,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是阐明模态逻辑语义进而澄明上述哲学难题的可能出路。鉴于此,本文综合采用真值条件语义理论、可能世界语义理论和规范语用学理论,基于自然语言语料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特征、语义要素、逻辑语义结构和模态源等成分展开研究。在文献综述基础上,聚焦汉语模态词的分类描写、分层描写和特征描写以实现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刻画。本文重点探讨三个问题:(1)根据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性质,汉语模态系统包括哪些模态语义范畴?每一模态语义范畴内所包括的典型模态词又有哪些?(2)基于自然语例分析,每一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分布和语义特征是什么?(3)面对单义观和多义观的争论,我们应该如何解读汉语模态词的意义?分类描写发现,完整汉语模态系统包括五个模态语义范畴,分别为真势模态、认识模态、道义模态、动力模态和评价模态。除公认的认识模态和道义模态外,本文论证并确立了汉语中真势、动力和评价模态的语义范畴地位。这三种模态和认识、道义模态共同构成了严密的语义自然类。真势、认识和评价模态是对命题真值的调节,处于补语层面。道义模态兼具说话者导向和情景导向,其语义辖域处于屈折层。动力模态受主语意识节制,其语义辖域则处于词汇层。分层描写采用比较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发现模态反映说话者对命题为真或命题成真的主观态度或看法,其确定性程度不是“是”或者“不是”,而是体现为介于两者之间的连续统(0~1)。依据模态词的词频和三元划分框架,本文认定的典型汉语模态词包括“必然”“偶然”“可能1”“一定”“应该”“可能2”“必须”“应当”“可以”“要”“能”“会”“敢”“果然”“竟然”“幸亏”“偏偏”和“配”等共计18个。基于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本文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法和语义结构分析法,分别从语义分布、语义内容及语义结构特征等维度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特征展开定性和定量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真势模态语义域内,真势模态词是对基本命题真值的调节,处于补语层面。“必然”的语义指向说话者,属命题外成分,充当句子副词。其语义结构包括行为主体的判定前提条件(A),行为主体对命题为真的确定性判断(B),和命题引发的后续结果(C)等三个语义成分。其中,语义成分B是“必然”语义结构中最为核心的成分。最常见的“必然”语义结构是“A+B”(58.82%),表明依据在前而确定性判定在后的语义结构最常见。“可能”的语义中预设了说话者在说话当时并不知道命题的真值,基本命题的真值为真或为假,“可能1”的语义内涵体现为两者的强合取,即(?)。“偶然”的语义中编码有时间变元。现在和过去语境中,“偶然”的语义体现为在现实世界中发生和逻辑上可能不发生的合取;将来语境中,“偶然”的语义本体则为可能发生或可能不发生与意外的合取。第二,认识模态传达说话者对命题为真的观点或态度。认识模态词的语义结构中包括证据成分或认识成分,是说话者借以形成主观认识的条件。“一定”侧重证据义,其语义中的证据成分是基于推理产生的间接证据,认识成分则是对证据的主观评估则具有私有性质。“应该”也侧重证据义,多出现在完成体语境中不作用于命题真值。现在和将来语境中,“应该”暗含说话者期待,过去时语境中则隐含对命题的否定。“可能2”侧重认识成分而非证据成分,表达说话者对命题真值的推测和估计,其语义确定性非常低,隐含说话者对命题真值的否定。“可能2”的语义指向将来,不能出现在现在时和过去时语境中。第三,道义模态是说话者依据道义规则使得命题成真的观点或态度,具有施动属性。道义规则是道义模态词的核心语义成分,有客观和主观之分,产生的规范强制力介于义务性和授权性。“必须”的客观道义源多于内在主观道义源,语义色彩偏客观。“必须”多出现于未然态语境中(96%),72%的用例表达规范义或准规范义,传达说话者的企望义,具有显着规范功能,引申为祈使用法。“应当”以规范义和准规范义用法为主(75.13%),表建议或忠告语气。当说话者为施动对象时,“应当”反映说话者对命题为真的承诺。“可以”的语义结构中涉及说话者和受话者,87.10%的语例表达说话者的授权性规范其强制力趋于零;而12.90%的用例表达法律或机构对机构或个体的授权,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第四,动力模态关乎主语-参与者对事件成真的能力或意愿,是说话者对主语-参与者自身特性使得事件为真的可能性判断。“要”的动力模态用法包括表意愿的“想、希望”和表意志的“欲求”,传达主语对自身施加正向的力。“能”的核心语义是具备使某事成真的条件,有表能力和表意愿两种用法。表能力义时又可划分为生理能力或心智能力,具有低稳定性和非持久性。此外,“能”不能出现在完成体语境中,不与着、了、过连用。“会”表能力用法最为突出(98.11%),其核心语义是懂得怎么做或有能力做某事。“会”的物性用法(1.89%)指“能力义”是由事物的客观条件所决定的。“会”的共存限制分析发现,该词不具备时间指向性。“敢”主要出现在否定语境中(81.37%),其语义具有非断言性,受话者或相关行为主体在意识层面经验到风险或危险,相关行为或事件没有被执行或实现的可能性。第五,评价模态是行为主体基于预设对已知命题的主观评估。“果然”的核心语义是主体对所述命题的主观料定,表示事情的发展与预料、期待相一致,传达意料之中的语气。“果然”的关系类别有五种:解说关系(71.05%);因果关系(17.54%);承接关系(8.77%);条件关系(1.75%)和转折关系(0.88%)。“果然”的语义特征包括[+预设]、[+结果]和[+料定]。“竟然”的核心语义是反预期,表达前提小句和结果小句间的语义不兼容(66.32%)或同一事件中事态之间存在反差(33.68%),其语义特征包括[-常理]、[+结果]。“幸亏”的语义结构包括基础小句、前提小句和结果小句。其中,82.05%的语例中基础小句表原因,17.95%的基础小句表条件。其中,基础小句表原因或条件,前提小句不利,结果小句却正面的占比最大(84.62%)。但也存在前提小句有利或无法判定,结果小句不利的情况。“偏偏”的前后相邻命题间语义关系分析发现其核心语义表偏离(77.05%),此外还可表增益(占21.86%)和范围义(占1.09%)。表偏离义时,57.39%的“偏偏”语例中后续命题偏离“希望”,表遗憾语气;42.61%的语例偏离“预期”,表吃惊、惊讶语气。“配”后接“V+N”结构,依据评价标准的客观性和明晰性,表达模糊义、准规则义或推测义。词语搭配分析表明,“配”的语义色彩为中性偏积极。本文兼顾系统性和完整性,从类别、分层和特征三个维度展开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实践和方法论意义。实践上,深化了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理解,为对外汉语教学、言语交际和汉语模态逻辑提供有益启示。理论上,通过探索模态词的语用/语义界面互动,文本论证了多维度描写对词义中弱规范性的外显作用,夯实了新描写主义的理论根基。方法论上,多层次的词义精细描写是解决语言哲学问题的有效路径。然而,模态词的语义演化和复杂语境意味着研究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待学者们通力合作,推动汉语模态逻辑更加系统与全面。

吴丹苹[5](2021)在《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概述回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概述回指是一类较为特殊的回指现象,从指称内容看属于抽象概念指称范畴。概述回指的先行项通常是短语、分句和句子,甚至是句群等较大的单位,其所指是这些语言形式所表达的事实、事件和心理活动等情境内容,回指项对先行项所表征的情境内容做格式塔整体激活和概括加工,主要表现形式为“指示代词+概指名词词组”,概指名词在前文先行项中常常不留下直接语言形式标记,可带有数量词和修饰语,可标示长距离回指关系。概指名词也可以省略,即由指示代词充当回指项。本研究自建专门用途语料库,以多因素语境共选理论为依据,聚焦名词性概述回指和指示代词概述回指,考察现代汉语概述回指的类型特征和话语功能。多因素语境共选理论认为对语境信息的深入考察能反映某一语言现象的行为概貌,本研究因此对概述回指的先行项长度、先行项结构类型、先行项情境类型、先行项谓语动词、关联词和疑问词、回指项量词、回指项修饰语和回指距离等多项因素作了细致的分析。研究按照先描写类型特征,再讨论话语功能的思路进行。鉴于名词性概述回指和指示代词概述回指在形式和功能上的差异,本研究对这两类概述回指分别予以考察。名词性概述回指根据回指项概指名词的语义类型可以分六类,每一类的类型特征从聚类分析、指称关系分析和结构特征分析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研究首先根据先行项谓语动词、关联词和疑问词的使用情况对概指名词作聚类分析,聚类结果中层级越高的概指名词语义包容性越强。指称关系分析是对聚类分析的进一步验证和补充,具体而言,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对概指名词进行分组考察,结合例子描述各组概指名词用于概述回指时先行项的结构、长度和情境类型,重点关注先行项谓语动词、关联词和疑问词的丰富性,目的是比较不同概指名词的语义包容性,考察其概述回指能力。每一类的结构特征分析包括先行项特征和回指项特征两个方面,前者按结构类型分类统计概指名词的分布、先行项长度和先行项情境类型,后者主要关注概指名词与量词和修饰语的共现情况。以类型特征分析为基础,研究从语义、语用、评价和认知多个角度考察名词性概述回指的话语功能。指示代词代词概述回指根据回指项形式可以分“这”充当主语类、“这样(这么)”类和“这+……+句末名词”类。每一类的类型特征包括指称关系分析和结构特征分析两个方面。“这”充当主语类和“这样(这么)”类的分析步骤相同,指称关系分析主要分析先行项情境类型和下文新信息的表达功能,结构特征主要是先行项的结构特征。“这+……+句末名词”类的指称关系分析关注先行项情境类型和句末名词修饰语的使用情况,目的是与名词性概述回指的话语功能进行比较;结构特征分析包括先行项结构特征和回指项结构特征。以类型特征分析为基础,研究从语义、评价和认知多个角度考察指示代词概述回指的话语功能。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概指名词在语义包容性上存在类型差异和内部差异,事实类、事件类和心理活动类概指名词的语义包容性比环境类、言语类和情态类概指名词的语义包容性强。各个类型内部也存在一部分概指名词语义包容性更强,使用频率更高的现象,通常位于聚类分析的高、中层级。第二,从概述回指的话语功能看,两类概述回指都具有语义、评价和认知功能。语义功能包括界定功能和刻画功能;评价功能主要通过概念界定、概指名词语义韵和修饰语三个方面实现;认知功能包括概念整合功能和认知脚手架功能。名词性概述回指具有更丰富的语用功能,即话题化、预设新用和语境建构。第三,指示代词概述回指的平均回指距离比名词性概述回指小,研究认为这与指示代词“这”语义缺失有关。长距离回指在事件类名词性概述回指中最为常见,研究认为这与事件类情境的时空属性有关,并总结了长距离回指的四种话语策略:桥接回指策略、限定语策略、关联词策略,以及先行项简约策略。第四,指示代词概述回指与名词性概述回指相比,前者具有更强的评价功能和概念整合能力,体现在指示代词概述回指的前置修饰语比例更高,类型更丰富,先行项平均长度更长,信息更复杂。第五,从认知动因看,概述是一种语篇加工方式,使说话人可以从更长的文本中提取信息建构新的话语指称物,使情境成为进一步论述的论元。这个过程涉及概念整合和加工,能将复杂信息组块化,降低处理大块信息的认知负荷,缓解短期记忆压力,符合语言经济性原则,体现了语言自适应调节能力。本研究的主要价值在于:1)提出以先行项谓语动词、关联词和疑问词为主要依据,结合语境信息来判定先行项的情境类型,为概述回指研究提供新的思路。2)以聚类分析结果为基础,以先行项谓语动词、关联词和疑问词的丰富性为主要依据,在回指语境中比较不同概指名词的语义包容性,从语篇层面考察概指名词语义特征,是对以往词汇搭配层面语义研究的补充和提升。3)以概述回指为切入点探析概念化加工过程,通过实证数据说明了人类短时记忆容量对这一过程的约束。4)研究以多因素语境共选为理论依据,较为系统深入地呈现概述回指的概貌,同时也将多因素语境共选理论的应用从词汇扩展到语篇层面。5)研究结果对篇章分析、信息抽取、词典编撰和对外汉语教学具有参考意义。

王敏辰[6](2021)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英汉语强调句式对比研究》文中指出强调是语言的一种重要功能,而强调句式是实现强调的一种主要方式。学界对于强调句式在强调系统内的地位认识不足,未能全面梳理强调句式与其他强调手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也没有形成强调句式的统一界定。与此同时,强调句式的对比研究局限在句法领域,而语义及语用方面的讨论还不够。有鉴于此,本研究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指导,构建强调语义模型,明确强调句式在强调语义系统中的地位及本质特点,并从句法、语义和语篇三个层面对英汉语强调句式进行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以期揭示英汉语强调句式的异同及其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基于元功能思想,本研究指出强调是语义层面的概念,它以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等三大元功能为基础,帮助增强语言的元功能强度,包括概念意义的语义强度、人际意义的情态强度以及言语内容在语篇中的信息强度等等。换言之,强调功能不是自主功能,而是服务于元功能的附加功能。从级阶角度看,强调功能发生在语言的任何表达层面,包括语音/文字层、词汇语法层和语篇层,其中词汇语法层可以进一步分为词组层和小句层。总的来说,本研究以元功能为基础,从语言的三个连续层次建构了强调语义模型。就强调句式而言,它作为强调功能的体现方式之一,处于词汇语法层次系统的小句层面,与其他层面或者小句层面的其他强调手段相比,强调句式具有四个区别性特征:其一,强调句式位于或趋于小句层强调实现方式的“词汇-语法”连续统的语法极端。其二,强调句式具有特定的句法结构;其三,强调句式的标记词无实际语义,也不自带对比重音。其四,强调句式不受制于语篇分布规则,其强调功能属于结构的必要功能。基于以上特点,本研究从元功能角度,对强调句式作出如下界定:强调句式指的是语言在词汇语法层通过特定的句法结构凸显小句中某个成分或者部分内容,增强该成分的信息强度,并同时强化凸显成分的经验意义或者人际意义,从而引起或者提醒听话者/读者注意被强化的经验意义或者人际意义。接着,按照凸显成分的功能语义范畴,强调句式被分为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和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前者包括参与者角色凸显型强调句式、环境成分凸显型强调句式和情形凸显型强调句式,后者包括判断凸显型强调句式和评价凸显型强调句式。根据“语义为中心,形式体现意义”的功能描述思想,英汉语各类强调句式在句法和语义上有如下异同:就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而言,英语和汉语都可以凸显以下几类经验成分,即动作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交流过程、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等六种过程所期待的参与者角色,跨度、位置、方式、原因、或然、伴随、角色和角度等八种环境成分,以及动作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交流过程和行为过程所建构的情形。此外,强调句式与既定意义相同的原式小句具有两种可能的语义关系,一是强调句式与原式小句的经验意义相同,二是强调句式是原式小句发生概念隐喻的结果,这可能会引起原始经验意义发生改变。除共性外,英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和汉语经验凸显型的主要差异在于二者的主要强调标记的句法功能和语法性质差异。英语中,强调标记“be”具有两种句法功能,分别是“it be x that/wh-疑问词……”(“x”代表凸显成分)结构中与“it”组成强势语气成分的操作词和“wh-疑问词……bex”结构(包括其变形形式“all/the-名词词组+be+x”)中的主要动词。汉语中,关键强调标记“是”与次要强调标记“的”组成四种句法结构,分别为“是1…x…的”“……的是2 x”“是2x的”和“是3x的”。在此,“是1”发挥操作词功能,“是2”发挥谓体功能,“是3”发挥推断状语功能。语法性质上,英语的强调标记“be”具有限定性,且位置固定,凸显成分紧随其后,而汉语的强调标记“是”无限定性,位置多变,可与凸显成分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就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而言,英语和汉语的凸显成分语义范畴一致,涉及六类判断意义,即可能性、惯常性、真实性、明显性、义务性、意愿性,和七类评价意义,即情绪反应、认知反应、行为规范、行为人属性、潜力、实体价值和环境。然而,英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强调产生机制不同,这同时引起体现形式上的差异。英语中,表示判断/评价意义的凸显成分与被判断/评价项目以两个独立命题的形式呈现,并且凸显成分由主位引发语“it be”引出而成为主位焦点,因此英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句法结构为:it[主语]+be[主要动词]+x[补语]+被判断/评价项目[补语]。汉语中,存在三种强调方式:一是添加传信语气词“是”和“的”以增强肯定语气,其中“是”位于谓体之前,“的”位于句尾,它们不会改变原式小句的基本句法结构;二是使用“的字结构”使人际意义经验化,以强化命题或者提议的有效性。在这种情况下,强调结构为“被判断/评价项目[主语]+是[谓体]+x-的[补语]”;三是通过“连x都/也y”结构蕴含的非常规判断意义,加强事件真实性或者评价的正确性。在这种结构中,“连”发挥介谓体的功能,用来引出部分凸显内容“x”从语篇角度,本研究考察了英汉语强调句式在小说、新闻和剧本三类语篇中的分布情况。研究发现,英汉语强调句式的总体分布情况相同:剧本语篇>小说语篇>新闻语篇。从语体角度看,在英语书面语篇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出现频率高于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在口语语篇中情况相反,而在汉语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出现频率始终低于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局部来看,英汉语强调句式的分布特征有三:其一,参与者角色凸显型强调句式在英语和汉语任何语篇类型中都是最为常见的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其二,英汉语各类强调句式在每类语篇中的常见性等级序列不同;其三,英汉语各类强调句式在每类语篇中的出现总频率不同。在小说和剧本中,英语强调句式的总频率低于汉语,而在新闻中,却高于汉语。总的来看,英汉语强调句式在语篇中的分布情况主要受到以下两点影响:首先,三类语篇特点造成了上述的总体分布特征。就小说语篇和剧本语篇而言,它们描述完整的故事,涉及多个事件、多种视角等,这为各类强调句式的出现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新闻报道遵循“篇幅最小化、信息最大化”的原则,更常使用强调词汇而非强调句式,因此新闻语篇中强调句式出现频率低于小说语篇和剧本语篇。其次,英汉语强调句式的主客观特点决定了它们在不同语篇中的出现频率差异。由于英语强调句式具有明显的客观性,它符合新闻语篇客观、严谨的文风,因而英语强调句式更常出现在新闻语篇中,而汉语强调句式具有明显的主观性,这不符合新闻语篇特点,所以它较少出现在新闻语篇中,而更常出现在不需要保持客观、中立的语篇中。然后,从话语生成和发展角度,本研究指出英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在语篇中主要发挥以下几种话语功能:修正话语、发起话题、延续话题、转换话题和总结话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主要发挥四种功能,即主导观点、推动观点、对照观点和总结观点。最后,本研究发现了引起英汉强调句式异同的历时因素、认知因素和思维因素。历时上,英语强调标记“be”和汉语强调标记“是”的起源不同,这导致了二者的语法性质差异。“be”的发展路线为:动词→系动词→强调标记,“是”的发展路线为:指示代词→系动词→强调标记。相比而言,“be”具有动词起源,所以含有动词的屈折变化的特点,而“是”由指示代词发展而来,没有动词来源,既没有限定性,也不发生屈折变化。认知上,英汉民族都按照舞台模型感知强调现象。不同的是,英语民族将凸显成分置于固定的图形位置,按照从图形到背景的顺序进行认知,而汉语民族运用强调标记激活无固定位置的凸显成分,按照自然顺序进行认知。思维模式上,英语强调句式在客体思维、分析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影响下,具有客观性、“强调部分-非强调部分”二分性和抽象性等特点,而汉语强调句式在主体思维、整体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作用下,呈现主观性、整体把握性和具体性等特点。总而言之,本论文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资源数据库建设与汉外对比研究”(19ZDA319)的部分研究成果,建构了强调语义模型,并基于元功能思想提出了强调句式的界定以及分类,这将有助于深入强调结构在语义方面的理论研究。另外,通过对英语和汉语强调句式的对比性描述和解释,本研究揭示了英汉语言的相关特点,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对比领域的发展,为语篇分析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唐建华[7](2020)在《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搭配是体现语言流利性与地道性的关键因素,是衡量学习者语言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搭配习得的研究。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以搭配中的重要类别“动名搭配”为研究对象,以10个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为切入点,首先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学习者自然输出的动名搭配包括正确部分和错误部分进行运用分析,以考察学习者对该类动词动名搭配的习得情况。然后,基于学习者对上述动名搭配的应用情况,反观汉语本体,阐释动名搭配形成的不同制约因素,为动名搭配教学提供理论指导。最后,回归到动名搭配的教学实践,提出重视动名搭配语块教学,并兼顾动名搭配理据阐释的教学建议。本文共包含八部分。第一章主要对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理论背景、研究方法和思路等进行阐释。理论依据主要包括生成词库理论、隐喻与转喻理论及语块教学理论等。研究方法主要有对比分析法、语料库方法和定量定性分析法等。第二章是搭配研究综述,通过梳理国内外搭配尤其是动名搭配研究现状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而指出本文的搭配概念不是国外传统的狭义搭配观,而是包含自由搭配、受限搭配和固定搭配在内的更广义的搭配观,并指出汉语动名搭配习得研究在对语料库方法的运用和研究深度上有待加强。第三章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其一,对动名搭配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分类,指出动名搭配是语言中动词项和名词项之间具有高频共现和相互期待关系的词语组合,并将动名搭配根据类推性强弱分为动名自由搭配、动名受限搭配和动名固定搭配三种类型。其中,动名受限搭配又可分为常规动名受限搭配与非常规动名受限搭配。同时,分析了动名搭配与语块的关系,认为语块是范畴概念,三种类型的动名搭配均属于语块,区别在于动名自由搭配是非典型语块,而动名受限搭配和固定搭配是典型语块。其二,描写了 10个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的选择依据和在语料库中动名搭配的检索步骤。其三,阐述了对中介语语料库(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和本族语语料库(国家语委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中的动名搭配进行对比分析的可行性。从第四章到第七章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第四章主要根据不同动名搭配类型,以10个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为切入点,将学习者语料库中正确使用的动名搭配与本族语语料库中的动名搭配使用情况从搭配类型、动词义项、搭配名词语义类、搭配数目等维度进行量化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动名自由搭配习得效果较好,其次是动名受限搭配,再次是动名固定搭配。在动名自由搭配中,除个别动词外,学习者所使用的动词义项与本族语者差别不大。但搭配名词语义类对比显示二者仍存在差距,而且学习者对名词下位词的使用明显不足。另外,不及物动词带非受事宾语构成的动名自由搭配的习得不理想。在动名受限搭配中,由于其在开放性上不及自由搭配,在整体凸显性上不及固定搭配,导致学习者的动名受限搭配意识不强,在搭配各考察维度上与本族语者差距较大。另外,学习者对名词为目的、工具、处所、施事等宾语类型的非常规动名受限搭配习得效果较差。而动名固定搭配由于多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要素,语义透明度较低,认知难度较大,导致学习者存在回避使用的问题,其搭配数目也远低于本族语者。第五章主要对语料库中错误使用的动名搭配进行偏误分析。在逐个分析10个动词的动名搭配偏误后,本文指出不同动名搭配类型并未呈现独特的偏误规律。无论是动名自由搭配、受限搭配还是固定搭配,其偏误均可归为词汇、句法和语用偏误三类。词汇偏误主要包括近音词、近形词、近义词(包括同译词、同素单双音节词等)以及同一语义场的相关词等引起的词汇混淆。句法偏误主要有助词误用、补语误用、语序偏误、词语漏用或冗余等。语用偏误指学习者因不了解动名搭配的使用条件而造成的与语境不符的情况,如在正式语境中用非正式搭配等。本章最后对学习者的动名搭配偏误进行了分层次归因,包括表层原因和深层原因。其中,表层原因除了包括母语负迁移等常规因素外,本文认为媒介语负迁移也是造成偏误的重要原因,而深层原因在于学习者未建立起汉语动名搭配的概念认知系统。第六章主要是结合学习者的动名搭配习得偏误反观汉语本体,探讨汉语动名搭配的独特制约因素,以启发汉语动名搭配教学。本文认为,动名搭配类型不同,所受的制约因素也不尽相同。每种类型的动名搭配都包含其表层组合机制和深层生成机制。具体而言,动名自由搭配中的动名语义契合,名词能直接满足动词的语义要求,其组合主要受句法和语义限制,属于纯粹类型选择;常规动名受限搭配的特点是,动名语义契合,其名词仍能直接满足动词的语义要求,但并非所有满足动词语义要求的名词均可与动词搭配,这表明此类搭配除受句法、语义限制外,也受语言惯用等规约因素的制约,也属于纯粹类型选择;而非常规动名受限搭配在表面上动名语义不契合,但出于凸显焦点信息的语用动机和语言经济性的双重需要,动词会强迫利用名词的关涉信息或其功用角色来满足其对名词的语义要求,且语用动机和语言的经济性并不是非常规受限搭配成立的充分条件,规约原则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这类搭配,使其既具强阐释性,又有弱预测性,属于类型强迫选择。非常规动名受限搭配的深层生成机制则是转喻认知方式。而动名固定搭配由于多出自历史典故,由本义引申出隐喻义,使得该类搭配中隐喻义的使用比本义的使用更常规化。由此可知,语言具有理据和规约双重原则,即理据原则体现的生成性与规约原则体现的程式性是语言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交融,不可分割。但在二者发生冲突时,理据原则服从于规约原则。第七章主要结合语言的双重原则提出动名搭配教学建议。规约原则意味着将语言中约定俗成的动名搭配当作语块整体习得,理据原则意味着可适度阐释动名搭配产生理据。由于规约原则高于理据原则,本文提出既要重视动名搭配语块教学,又要兼顾动名搭配理据阐释的教学建议。其中,重视动名搭配语块教学主要包括加强动名搭配语块输入、引起学习者对其注意、强化整体习得意识和在句子语境中增强动名搭配语块输出四个环节。而对于动名搭配的理据阐释,主要关注易混淆词辨析、语义阐释以及与句法规则的结合等方面。最后是本文的结论部分,通过梳理主要内容,重申了主要观点和研究意义。本研究通过语料库对比分析全面考察学习者对相关动词的动名搭配使用情况,为汉语动名搭配习得研究方法和内容提供借鉴;结合以名词语义特征分析为中心的生成词库理论和隐喻与转喻理论探讨不同类型动名搭配的产生机制,丰富和深化了动名搭配产生机制研究;提出重视动名搭配语块教学,兼顾动名搭配理据阐释的教学建议,对两种教学理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新的解读,希望能为对外汉语动名搭配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张欢[8](2020)在《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指:在两汉汉语中,逻辑上满足充分条件,语义上表达条件语义关系,形式上采用条件标记的句子的集合。本文选取西汉《史记》《淮南子》《盐铁论》《新序》《新书》等5部文献;东汉《论衡》《东观汉记》《风俗通义》《潜夫论》《金匮要略》等5部文献,并参考乐府民歌及出土文献语料,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条件标记进行穷尽式计量研究,旨在探讨各类条件语义范畴的形式特征及在两汉时期的演变历程。在研究方法上,将传统的三个平面理论与语法化、词汇化、认知语言学及构式等新理论相结合,力图勾勒出两汉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的全面貌。该范畴依据不同的句法位置,可划分为两个类别:偏句标记和主句标记。条件句的假设性来源于条件偏句,因此,重点探讨偏句标记构成的条件语义范畴。偏句标记包括单音节否定词来源标记、单音节指称性助词来源标记、单音节动词及副词和连词语义来源标记、多音节复合词标记。主句标记则主要关注其句法特征及作用。各类标记形式具有一些逻辑、句法、语义及语用上的共性特征,这是条件句成立的基础。在逻辑层面上,均表示充分条件,且十分依赖充分条件的逻辑关系。在句法层面上,从句法组成角度看,标记形式对条件句语义的形成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从句法位置角度看,两汉汉语条件偏句和主句之间的位置不能调换;从句法表现角度看,条件语义范畴在时态、语气、情态及体特征上均呈现出一些特征,如缺乏时体标记,而借用曲折形式表达条件语义等。在语义层面上,偏句语义具有假设性、指称性、话题性、时间性及系统性等;主句具有主观性等。在语用层面上,条件语义范畴常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情感态度。单音节否定词标记之所以可用于条件语义范畴的表达,是因为否定词标记与条件语义范畴具有密切的关系,如二者都是有标记的形式等。而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也有自身句法、语义特征,如该范畴中的动词指向极性语义等;否定词条件标记“微”“不”“弗”“未”“非”“无”“否”也各具特色,如标记“微”用于违实假设等。通过对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的研究,可以发现条件范畴和否定范畴在形式和语义关系上具有诸多相通之处。单音节指称性助词标记可用于条件语义范畴,而此前学界并未将其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指称性标记与条件标记具有密切关系,如指称性标记与条件标记交叠,且指称性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具有一定特色,如条件偏句具有指称性,用于可能假设等。指称性助词标记“夫”“其”“彼”“之”“而”“者”“所”在条件语义范畴中也呈现出一些特征,如标记“者”只能位于小句末,位置固定,且经历了由代词向语气词发展的过程;标记“之”的指称性较弱,常与其他条件标记结合;标记“其”用于指称主语的性质和状态等。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在两汉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中,动词语义来源类标记共13个,依据句法位置,可分为:句首、谓语前类“若”“如”“犹”“即”“有”“或”;句首类“使”“令”“假”“设”“试”“及”“就”,其中“若”“如”“犹”来源于动词比况义,“有”“或”来源于动词存在义,“使”“令”“设”“试”来源于动词致使义,“假”来源于动词虚假义,“即”“及”来源于动词时间义。以上标记均是在条件义语境影响下,从上一层级的动词语义经过重新分析,语法化为条件标记的。副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共17个,可分为语气副词类和时间副词类,其中语气副词类“诚”“果”“苟”“信”“必”“当”“允”,原是表示强调的语气副词,当其从强调其后动词变为修饰整句时,就从语气副词语法化为了条件标记,这是由语气副词的句法特点及语境决定的。时间副词类按照时间语义分为4类:过去时间副词,如“傥(倘)”“尚”“尝”“向”;现在时间副词,“适”“正”“常”;将来时间副词,如“将”“欲”;其他时间副词“时”——时间与条件具有密切的关系,时间词常常转化为条件语义关系。连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共5个,形式较少,西汉、东汉使用频率相当。这是因为“第”“则”“且”“乃”是用法多样的虚词,用于条件句是一种借用标记,不具有稳定性。但是“虽”用于条件句的频率较高,因为“虽”语义单一,是条件句的专用标记。多音节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较为丰富,包括“倘类”“向类”“设类”“如类”“若类”“使类”“假类”“苟类”“其他类”“三音节”等10个小类别。其中,绝大多数标记来源于句法结构联合关系的词汇化,仅有“自非”“不则”“一旦”“不然”“不者”来源于跨层结构的词汇化。在句法层面上,该类标记一般位于句首位置,且并不是任意组合的,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语义层面上,几个音节在表达条件语义上都起作用,并不是其中一个起条件标记作用,另一个作为附着成分。同时,双音节条件标记大多用于违实假设。两汉汉语偏句标记与主句标记共现的频率较低,约为25.39%,主句标记对条件句条件语义的形成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主句标记有“则”“必”“固”“而”“故”“即”“尚”“亦”“犹”“乃”“斯”“既”“是则”等,在条件句中起到“凸显条件语义”“归纳结果”“增强因果联系”的作用。通过对西汉条件标记和东汉条件标记对比研究,可以发现否定词条件标记使用数量相当,而指称性条件标记使用数量西汉多于东汉,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条件标记、多音节复合词条件标记使用数量均是东汉高于西汉。上古汉语条件句以意合形式为主,到了中古汉语时期,有标记的形式逐渐增多,并逐渐取代了意合表达形式,这也间接证明了西汉更靠近上古,而东汉更靠近中古。除此之外,两汉条件标记研究成果将此前5种来源类型增至9种,分别是:1.比况义2.致使义3.语气副词4.否定词标记5.指称性标记6.存在义7.连词义8.时间词9.虚假义。丰富了条件标记的来源形式,厘清了部分条件标记的发展脉络。综上,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植根两汉汉语,将标记形式聚合成一类进行研究,有利于发现条件句的共性及个案标记的特征,有利于发现汉语史过渡时期语言的发展变化,更有利于发现条件范畴与其他范畴之间的关系,对于汉语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尹铂淳[9](2020)在《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们在反复体验事物、事件和关系后,产生了事物、事件和关系经验,经验通过概念化,即用形式单位进行表征后,成为了事物、事件和关系概念,概念本质上是语符化的,存于人们的大脑之中。这些用以表征事物、事件和关系概念的形式单位就是概念形式表征。基于概念化手段,概念形式表征又可分为概念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相比概念直陈形式表征,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对概念结构的扭曲程度更高,象似性更弱,语用功能更丰富,更能反映出语言生成者的知识结构和概念化手段,更具研究价值。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的已有研究成果丰硕,但仍存在可完善之处:(一)未揭示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与抽象化、语言经济性、象似性的联系与区别,更没能将它们结合起来进行探讨。(二)未界定和分类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三)研究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时,未结合概念直陈形式表征,未将二者置于同一连续统中进行考察。(四)没有分别对同一概念同一语言和不同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进行描写、分析及解释。未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的成因及生成规律。本研究的理论工具为原型范畴理论、知识结构理论、概念转喻理论以及话语分析理论。本研究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为定性分析法:首先广泛搜集语料,自建汉英概念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语料库,再对这些语料进行描写、分析,进而概括出一些现象和规律,接着对这些现象和规律进行基于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的阐释。在上述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的指导下,本研究首先对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进行了界定和分类,接着建构了概念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连续统,最后对同一概念同一语言和不同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进行了描写、分析以及解释。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概括如下:一、直陈是一种概念化手段:用形式单位直接表征事物、事件和关系概念。在常识和默认范围内,直陈会造成形式结构与概念结构同构,这种同构是相对的,并非绝对。直陈旨在致使欲表达内容或信息更直接和详实。非直陈也是一种概念化手段:用形式单位非直接表征事物、事件和关系概念。在常识和默认范围内,非直陈会造成形式结构与概念结构不对应(形式结构扭曲概念结构),具体表现为概念框架中元素的隐略或转换。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是一个非直陈表征概念的形式单位,同时也是一个原型范畴,其中蕴含了多种属性特征,如“类别较丰富”“象似性较弱”“语用功能较丰富”“语言哲学意义较浓厚”等。该范畴存在诸多成员,成员间具有等级差,原型为该范畴中拥有最多属性特征的成员。二、概念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连续统是同一事物、事件或关系概念的诸多不同形式表征集合。该集合稳定又变化,是一个开放式系统。该集合包含了两个独立又彼此关联的原型范畴(概念直陈形式表征范畴和非直陈形式表征范畴),这两个范畴可通过转喻、隐喻等非直陈方式进行连接。理论上,该连续统拥有无数概念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且这些形式表征间存在渐变的直陈或非直陈等级差。概念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连续统的属性为:(一)包含了概念直陈形式表征范畴和非直陈形式表征范畴。(二)成员数量无限。(三)成员间存在渐变的直陈或非直陈等级差。(四)非封闭/开放。(五)稳定又变化。三、同一概念同一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差异较显着,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一)形式层面:语言经济性方面存在差异。(二)概念层面:概念化时所启用的知识结构和文化模式、概念化焦点、概念化手段、凸显和象似性等方面存在差异。(三)语用层面:语用目的、语用色彩及语用效果等方面存在差异。同一概念同一语言形式表征差异的理据主要为:语言生成者的知识结构、主观愿望和概念化能力不同。四、同一概念不同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差异较显着,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一)形式层面:构词法、名词的复数标记、分词标记、主谓一致、时体态标记、对逻辑连词的依赖程度、句子的编码方式、语言经济性等方面存在差异。(二)概念层面:概念化时所启用的知识结构和文化模式、概念化焦点、概念化手段、凸显和象似性等方面存在差异。(三)语用层面:语用目的、语用色彩以及语用效果等方面存在差异。同一概念不同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差异的理据主要为:民族文化模式不同。五、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的语言内部成因有语境的强有力支持、韵律的制约,语言外部成因有语言生成者知识结构和文化模式的有力推助、语言生成者和接收者的主体间性、语言生成者追求语言经济性和语用效果。六、事物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的生成规律主要有三点:(一)事物概念中心成分不变,限定成分蕴含的行为、状态、领有、存现事件概念发生转喻:用与上述事件概念具备邻近性的概念去代它们。(二)事物概念中心成分经历了结果为概念变化的转喻:用与中心成分具备邻近性且属于同一范畴的概念去代该事物概念。(三)事物概念中心成分经历了结果为概念转换的转喻:用与中心成分具备邻近性但不属于同一范畴的概念去代该事物概念。七、事件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的生成规律主要有三点:(一)概念的大类、小类皆不变,但具体内容不同。(二)概念的大类不变,但小类改变。具体包括了状态事件概念→行为事件概念、状态事件概念→领有事件概念、行为事件概念→状态事件概念、存现事件概念→行为事件概念。(三)概念的大类改变。具体包括了行为事件概念→事物概念、状态事件概念→事物概念、领有事件概念→事物概念、存现事件概念→事物概念。八、关系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的生成规律主要有两点:(一)字面蕴含了“关系”,仅其它元素被隐略或转换。(二)“关系”被隐略,隐略的方式为以一个事件概念代该关系概念。九、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的生成模式:人们在反复体验客体后,产生了事物、事件以及关系经验,这些经验接着被直陈或非直陈概念化。直陈概念化时,以概念框架中的核心元素为起点,在保障语言经济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凸显概念框架中的核心元素及其它元素。非直陈概念化时,隐略概念框架中的部分元素,或调用自身知识结构和文化模式去转换概念框架中的核心元素及其它元素。接着,再对元素进行词法或句法编码,最终生成事物、事件和关系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表达时,生成者综合客体最吸引眼球的部分、主体性、主观化、识解、主体间性、语境和文化模式等因素,选择最符合主观愿望的形式表征。

王萌[10](2020)在《认知-功能视阈下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语篇中的省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省略是语言学研究中的热点话题之一,也是口语中常见的现象。在口语语篇中,说话人通过省略部分已知信息,凸显新信息,以达到话语的经济性和省力的效果。以往的相关研究多从形式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等单维视阈入手解读省略的产出和理解过程,鲜见对说话人在语言表征中省略的分布特征、理据和影响因素等相关研究。因此,本研究拟在认知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双重视阈观照下,以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语篇中产出的省略现象为研究对象,从说话者的角度切入,旨在探讨省略的分布特征、认知—功能理据和影响因素。具体研究问题包括:(1)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语篇中产出的省略现象具有何种分布特征?(2)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语篇中产出省略现象的认知—功能理据是什么?(3)与本族语者相比,影响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口语语篇中产出此种省略分布特征的因素是什么?说话人在口语语篇中产出省略现象是以受话人的理解为前提,“产出—理解”的一体性是以认知—功能的结合为基础。认知与功能研究均从意义出发研究语言使用,认知语言学主要探讨“语言从何而来”,功能语言学侧重语言的社会化研究,即“语言具有何种功能”,二者从本质上来说具有一体性与互补性的特点。基于此,本研究构建口语中省略现象研究的认知—功能一体化模型,在认知—功能视阈下,结合互动观、ICM思想、语境观以及语言的层级系统,溯源口语语篇中省略现象的产出过程。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自建三个小型语料库,并以英语本族语者口语语篇中省略产出的特征为参照,来分析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语篇中省略的分布特征。为满足样本采集点的广度需求,第一个语料库的口语语料来自全国三十余所高校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学生。为便于对受试学生进行访谈,深入挖掘省略产出的理据及影响因素,第二个语料库的口语语料来自国内某高等院校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第三个语料库收集了英语本族语者的口语语料,作为参照分析的母本。本研究通过将语料库研究与访谈研究结合的方法,通过将量化和质化研究相结合以深入解析省略产出的分布特征、认知—功能理据以及影响因素。研究具体发现如下:(1)对照本族语者口语中产出的省略现象,英语专业学生与本族语者在口语中产出省略现象的分布特征既具共性,又存差异。在省略产出的频次方面,英语专业学生在口语中产出省略的频次远低于本族语者。在省略的句法位置分布方面,英语专业学生和本族语者在口语语篇中出现并列短语省略的频次均为最高;英语专业学生使用小句省略的频率偏低,在语篇中出现了主语省略误用的现象;英语专业学生和本族语者在口语中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先行语复现现象,但英语专业学生在语篇中的复现频率高于英语本族语者。在先行语的语境来源方面,英语专业学生和本族语者产出的口语中绝大多数先行语出自于语篇语境。在先行语和省略部分的位置分布方面,二者均倾向于将先行语前置于省略项。(2)英语专业学生口语中省略现象的产出有其认知—功能理据。认知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具有结合的基础,省略产出是以受话人的理解为前提,“产出—理解”的一体性与融合性以认知与功能的结合为基础。具体而言,省略产出受认知驱动,经验观、注意观和突显观是影响口语语篇中省略产出的认知因素。首先,经验观是省略产出的核心驱动因素。语言产出是对人与世界互动结果的表达,人作为认知主体是体验周围世界的轴心。说话人不会将所有与话题相关的概念内容全部产出,而是根据过往的经历与经验将已经提及或无需赘述的信息省略,力求用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其次,注意观也是影响说话人在口语中省略部分内容的认知动因。说话人只关注口语中的显性概念内容,对隐性概念内容并不加以关注,这证实了注意观对语言产出的影响。最后,突显观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突显观引导了说话人通过省略已经提及或双方共知的概念内容,以突显新的概念内容。省略的一大功能是有利于突显新内容,能够让受话者迅速掌握交际内容中的重要信息。省略产出在口语语篇中具有概念功能、人际功能与语篇功能。省略部分的概念意义虽无形式呈现,但由于与先行语具有回指关系,因此省略部分体现的概念功能等同于先行语体现的概念功能。省略的人际功能取决于交际双方的社会距离与文化背景。若二者的社会距离与文化背景较近,省略则有利于双方的磋商与交流,有助于缩短交流时间用以突出新的概念内容。若二者的社会距离与文化背景较远,说话人会适当将被省略的信息补全以确保交流的顺利进行。口语语篇中的省略具有语篇功能。省略作为一种衔接形式与组篇机制,使得语篇中的信息以有序的方式产出,既有利于说话人产出的语篇具有连贯的效果,也有助于受话人根据说话人提供的信息流激活并建立新的框架。(3)省略产出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二语资源的匮乏、母语的负迁移、说话人的意图和语境因素。二语资源的匮乏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受试学生语言表达的精炼性。当受限于二语资源的提取程度与口语产出的自动化程度这两种因素时,省略产出也会受到影响。受试学生由于不确定某种语言表达式是否可以省略,或者受到某些词汇或语法知识掌握不牢等因素影响时,则会避免使用省略表达式,力图以完整的形式产出话语内容。母语的负迁移主要表现在主语省略上,主语省略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受试在英语口语表达中受到母语在线思维的干扰,会出现将汉语中主语省略误用到英语表达中的现象。交际意图的达成度也影响了英语专业学生口语中省略的产出。在受话人理解的前提下,省略可为说话人达到省力和话语经济性的效果。当说话人意图通过先行语复现来达到某些语用目的时,会将先行语复现在语篇中。此外,语境因素也影响了口语语篇中的省略产出,其主要体现在先行语出现的语境。先行语出现在语篇语境时,说话人倾向于将再次出现的概念内容省略,以达到省力和话语的经济性效果。当先行语出现在物理语境时,交际双方可通过物理语境中受话者的反应(如表情、手势或非语言特征)来表现受话人的理解程度,进而判断出是否对省略的内容加以补充。当先行语出现在百科语境中时,省略现象会大为减少。若先行语不是出自双方共有的百科知识时,可能会导致受话人的理解产生歧义。本研究在认知—功能的视阈下,以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语篇中的省略现象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以语料库与访谈研究相结合的多元互补路径,深入挖掘了口语语篇中省略产出的特征、认知—功能理据以及影响因素。基于此,本研究提出英语口语教学的针对性建议,旨在为今后的外语口语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英语中名词指称的实现形式及语用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语中名词指称的实现形式及语用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赣语宜春话复数标记的语义类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缘起、基本思路及论文结构
    1.2 名词复数的语义参数与类型
        1.2.1 名词复数的语义参数
        1.2.2 复数的类型
        1.2.3 复数的理论研究问题总结
    1.3 汉语复数标记研究综述及研究问题
        1.3.1 普通话与方言中复数标记类型
        1.3.2 “们”的理论研究综述与研究问题
    1.4 选择宜春话的理由及语料来源
        1.4.1 丰富性
        1.4.2 代表性
        1.4.3 独特性
2.复数标记“几个”的语义——兼谈“群体复数”的分化
    2.1 问题的提出
    2.2“几 个”的分布和基本用法
        2.2.1 “几个”的分布
        2.2.2 复数标记“几个”的来源
        2.2.3 “几个”与同位结构
    2.3 “几个”的两种语义
        2.3.1 “几个_1”和“几个_2”的区分
        2.3.2 “几个 _1”“几个 _2”与群体解读的两种类型
        2.3.3 “几个 _1”和“几个 _2”的语义
        2.3.4 为何区分两类群体?
    2.4 “几个”的句法及与数量短语共现
    2.5 小结
3.复数标记“俚”的语义——兼谈代词复数的两种类型
    3.1 问题的提出
    3.2 “俚”与“几个”的句法分布
    3.3 “俚”和“几个”的语义和语用
    3.4 “代词+俚”是?P型代词,“代词+几个”是DP型代词
    3.5 “俚”的语义
    3.6 复数分裂(Plurality Split)
    3.7 小结
4.复数标记“家伙”的语义——兼谈复数的类型及其决定性参数
    4.1 问题的提出
    4.2 宜春话中的“家伙”
        4.2.1 光杆复数“X家伙”
        4.2.2 (指)数量名+家伙
        4.2.3 内聚性参数
        4.2.4 包含-排除解读
        4.2.5 “家伙”的特征及其语义
    4.3 内聚性参数与复数标记的类型
        4.3.1 “内聚性”定义
        4.3.2 “内聚性”与“指称”
        4.3.3 “内聚性”与“X的类型”
        4.3.4 “内聚性”与“被数量短语修饰”
        4.3.5 “内聚性”与“包含-排除”解读
    4.4 小结
5.小称复数标记“唧[tsi?~5]”的语义
    5.1 问题的提出
    5.2 小称“唧”与复数标记“唧”及二者的区分
        5.2.1 作为小称的“唧”
        5.2.2 作为复数标记的“唧”
        5.2.3 小称复数“唧”与普通话“们”的异同
    5.3 大称标记、小称标记与“数”范畴
        5.3.1 大称标记表复数
        5.3.2 小称标记何以表复数?
    5.4 “哩”和“唧”在表复数上的差异
    5.5 小结
6.结语
    6.1 复数标记内部差异和分工
        6.1.1 X的类型
        6.1.2 真性-连类解读差异
        6.1.3 被数量短语成分等修饰
        6.1.4 “包含-排除”解读差异
        6.1.5 “集合-分配”解读差异
    6.2 复数标记的类型
        6.2.1 为什么选择指称进行分类
        6.2.2 指称如何解释复数标记的内部和跨语言差异
        6.2.3 其他方言的复数标记
        6.2.4 小结
    6.3 复数理论内部问题研究结论
    6.4 研究不足和展望
附录 (宜春话音系及标注说明)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2)汉语非疑问用法疑问词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问题
    1.2 研究观点
        1.2.1 句法位置与形态匹配
        1.2.2 弱化的指称义
        1.2.3 “数”的多义性
        1.2.4 数量算子
    1.3 章节概要
第二章 疑问句与非疑问语句
    2.1 疑问句与英语驴子句的不确定值
        2.1.1 广义的真值
        2.1.2 Hamblin-Karttunen问答语义
        2.1.3 英语驴子句以及疑问句的不确定值
    2.2 疑问词的高阶解读
        2.2.1 高阶量词、广义量词与疑问量词
        2.2.2 英汉疑问句的高阶解读
        2.2.3 汉语非疑问疑问词作高阶解读
        2.2.4 汉语非疑问疑问词语句的不确定值
    2.3 小结
第三章 汉语Wh-条件句中疑问词的句法位置及语义解读
    3.1 Wh-条件句的界定与分类
    3.2 Wh-条件句中疑问词的句法位置与语义解读
        3.2.1 ‘同现’句的类型
        3.2.2 汉语“同现”句中疑问词对子的句法允准及语义解读
        3.2.2.1 四种“同现”句
        3.2.2.2 同指“同现”句
        3.2.2.3 非同指“同现”句
        3.2.3 四种‘同现’句的起源与分布
        3.2.4 过渡性小结
    3.3 谓项的句法语义决定性
        3.3.1 由谓项决定的“形态匹配”关系
        3.3.2 由谓项决定的指称关系
        3.3.3 疑问条件句的多义性
        3.3.4 疑问条件句的谓项决定性
    3.4 疑问词的值域及选项
    3.5 谓项决定条件关系的句法证据
    3.6 小结
第四章 疑问词的数
    4.1 照应关系与“都”
        4.1.1 疑问词对子的照应关系与“都”
        4.1.2 量词对子的照应关系与“都”
    4.2 数量义
        4.2.1 ‘都’的前期研究
        4.2.2 ‘都’的数量义
        4.2.3 疑问词的数量义
    4.3 疑问词的单数解读与非单数集合
        4.3.1 单数解读与非单数集合
        4.3.2 数的选择
    4.4 小结
第五章 不确定值数量量词
    5.1 非疑问疑问词作不确定值的数量量词
        5.1.1 Wh-条件句中疑问词对子的多重解读
        5.1.2 疑问词不作指称解读
    5.2 与以往研究之比较
        5.2.1 非疑问疑问词作为不定指NP
        5.2.2 非疑问疑问词作D-量词(D-quantifers)
        5.2.3 非疑问疑问词作极项敏感词(PSIs)
        5.2.4 非疑问疑问词作不定值数量量词的更多证据
    5.3 单调性和DE语境
        5.3.1 广义量词
        5.3.2 单调性与DE语境
        5.3.3 基数与数量词组(NumP)
    5.4 Wh-条件句中疑问词对子的数量解释
        5.4.1 ‘同形态’疑问词对子的数量关系
        5.4.2 谓项允准与语境允准
        5.4.3 显性的复数集合
        5.4.4 疑问词对子作为事件数量
    5.5 小结
第六章 ‘就’作‘单称’数量算子
    6.1 ‘就’不作条件标识语
    6.2 ‘就’的‘数量义’
        6.2.1 ‘就’与唯一性假设
        6.2.2 ‘就’作用于命题真值
    6.3 ‘就’作为‘单称’数量算子
        6.3.1 ‘就’允准同标关系
        6.3.2 ‘就’的数量允准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7.2 本研究之不足
参引文献
附录

(3)英汉新闻语篇中首都名概念转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解题与理论准备
    1.1 研究背景
        1.1.1 转喻与一形多义
        1.1.2 地名转喻研究
        1.1.3 新闻语篇中的转喻研究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
    1.3 概念转喻
        1.3.1 基于认知域的转喻界定
        1.3.2 基于原型理论的转喻界定
        1.3.3 转喻的工作定义和分类
    1.4 小结
2.研究设计
    2.1 研究设计
    2.2 语料来源
    2.3 语料抽取和清理
    2.4 分析工具
    2.5 变量标注及赋值
        2.5.1 转喻识别
        2.5.2 因变量标注
        2.5.3 自变量标注
3.数据分析
    3.1 因变量数据分布
    3.2 逻辑斯蒂回归
        3.2.1 回归模型的主效应
        3.2.2 回归模型的交互效应
    3.3 随机森林分析
        3.3.1 随机森林方法介绍
        3.3.2 随机森林分析结果
    3.4 数据分析结果汇总
4.讨论
    4.1 语言因素
    4.2 句法位置
    4.3 概念因素
    4.4 语篇因素
5.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自变量标注框架

(4)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由
    1.2 术语界定及研究对象
        1.2.1 术语界定
        1.2.2 研究对象
    1.3 研究问题
    1.4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1.4.1 语料来源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践意义
    1.6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模态和模态词
    2.2 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地位
        2.2.1 词义本质及其内容
        2.2.2 模态词的语义性质
        2.2.3 模态词的释义路径争论
    2.3 模态逻辑史视域中模态词研究
        2.3.1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模态逻辑
        2.3.2 中世纪时期的模态逻辑
        2.3.3 近代时期的模态逻辑
        2.3.4 现当代的模态逻辑
    2.4 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2.4.1 模态次级语义范畴
        2.4.2 典型模态词认定
    2.5 模态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
        3.1.1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内容
        3.1.2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的价值与不足
    3.2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
        3.2.1 可能世界概念
        3.2.2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内容
        3.2.3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的价值与不足
    3.3 规范语用学理论
        3.3.1 规范语用学理论的提出
        3.3.2 规范语用学理论内容
        3.3.3 规范语用学理论的优势与不足
    3.4 理论的综合与分析对象的确定
        3.4.1 理论综合的三个维度
        3.4.2 汉语模态词的本体特征与语义范畴
        3.4.3 五类模态语词的本体典型性
    3.5 小结
第4章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4.1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4.1.1 真势模态简评
        4.1.2 信念与辩护的融贯问题
        4.1.3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4.2 典型真势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4.2.1 “必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4.2.2 “可能_1”的语义特征分析
        4.2.3 “偶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4.3 层级维度真势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4.4 小结
第5章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5.1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5.1.1 认识模态、事实性和言据性
        5.1.2 认识模态简评
        5.1.3 理由与认识判断的蕴涵问题
        5.1.4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5.2 典型认识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5.2.1 “一定”的语义特征分析
        5.2.2 “应该”的语义特征分析
        5.2.3 “可能_2”的语义特征分析
    5.3 层级维度认识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5.4 小结
第6章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6.1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6.1.1 道义模态简评
        6.1.2 道义连贯和罗斯困惑
        6.1.3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6.2 典型道义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6.2.1 “必须”的语义特征分析
        6.2.2 “应当”的语义特征分析
        6.2.3 “可以”的语义特征分析
    6.3 层级维度道义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6.4 小结
第7章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7.1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7.1.1 动力模态简评
        7.1.2 动力模态词的语义不确定性
        7.1.3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7.2 典型动力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7.2.1 “要”的语义特征分析
        7.2.2 “能”的语义特征分析
        7.2.3 “会”的语义特征分析
        7.2.4 “敢”的语义特征分析
    7.3 层级维度动力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7.4 小结
第8章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8.1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8.1.1 评价模态简评
        8.1.2 预设失灵问题
        8.1.3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8.2 典型评价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8.2.1 “果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8.2.2 “竟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8.2.3 “幸亏”的语义特征分析
        8.2.4 “偏偏”的语义特征分析
        8.2.5 “配”的语义特征分析
    8.3 层级维度评价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
    9.1 主要发现
        9.1.1 汉语模态词的语义范畴以及典型模态词
        9.1.2 汉语模态词语义本体的性质
        9.1.3 汉语模态词语义本体的释解方式
    9.2 研究贡献与启示
        9.2.1 研究贡献
        9.2.2 研究启示
    9.3 问题与展望
        9.3.1 研究不足
        9.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5)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概述回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概念界定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价值
    1.6 本文的章节安排
2 文献综述
    2.1 概指名词研究
        2.1.1 国外概指名词研究
        2.1.2 国内概指名词研究
    2.2 概指名词回指研究
        2.2.1 国外概指名词回指研究
        2.2.2 国内概指名词回指研究
    2.3 指示代词回指研究
        2.3.1 国外指示代词回指研究
        2.3.2 国内指示代词回指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3.1 理论基础
        3.1.1 多因素语境共选分析理论
        3.1.2 可及性理论
        3.1.3 已知信息等级结构理论
    3.2 分析框架
    3.3 本章小结
4 语料加工、标注和数据处理
    4.1 语料采集和加工
    4.2 语料标注内容和需要说明的问题
    4.3 标注方案
    4.4 语料标注和数据处理
    4.5 本章小结
5 名词性概述回指的类型特征和话语功能
    5.1 名词性概述回指的类型特征
        5.1.1 事实类名词性概述回指
        5.1.2 心理活动类名词性概述回指
        5.1.3 事件类名词性概述回指
        5.1.4 环境类名词性概述回指
        5.1.5 言语类名词性概述回指
        5.1.6 情态类名词性概述回指
        5.1.7 类型特征小结
    5.2 名词性概述回指的话语功能
        5.2.1 语义功能
        5.2.2 语用功能
        5.2.3 评价功能
        5.2.4 认知功能
        5.2.5 话语功能小结
    5.3 本章总结
6 指示代词概述回指的类型特征和话语功能
    6.1 指示代词概述回指的类型特征
        6.1.1 “这”充当主语类指示代词概述回指
        6.1.2 “这样(这么)”类指示代词概述回指
        6.1.3 “这+......+句末名词”类指示代词概述回指
        6.1.4 类型特征小结
    6.2 指示代词概述回指的话语功能
        6.2.1 语义功能
        6.2.2 评价功能
        6.2.3 认知功能
        6.2.4 话语功能小结
    6.3 本章总结
7 结论
    7.1 研究发现
        7.1.1 名词性概述回指的主要发现
        7.1.2 指示代词概述回指的主要发现
        7.1.3 两类概述回指之间的异同
    7.2 局限性和今后拓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英汉语强调句式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术语缩写表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1.3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结构
2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英语强调句式的研究
        2.2.1 英语强调句式的句法研究
        2.2.2 英语强调句式的语义-语用研究
    2.3 汉语强调句式的研究
        2.3.1 汉语强调句式的句法研究
        2.3.2 汉语强调句式的语义-语用研究
    2.4 英汉语强调句式的对比研究
    2.5 小结
3 理论基础
    3.1 引言
    3.2 基本理论
        3.2.1 元功能思想
        3.2.2 功能句法理论
    3.3 强调句式的描写
        3.3.1 强调语义模型
        3.3.2 强调句式的界定
        3.3.3 强调句式的分类
        3.3.4 强调句式的分析框架
    3.4 小结
4 英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对比
    4.1 引言
    4.2 英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句法-语义分析
        4.2.1 英语参与者角色凸显型强调句式
        4.2.2 英语环境成分凸显型强调句式
        4.2.3 英语情形凸显型强调句式
    4.3 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句法-语义分析
        4.3.1 汉语参与者角色凸显型强调句式
        4.3.2 汉语环境成分凸显型强调句式
        4.3.3 汉语情形凸显型强调句式
    4.4 英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对比分析
        4.4.1 英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形式对比
        4.4.2 英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语义对比
    4.5 小结
5 英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对比
    5.1 引言
    5.2 英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句法-语义分析
        5.2.1 英语判断凸显型强调句式
        5.2.2 英语评价凸显型强调句式
    5.3 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句法-语义分析
        5.3.1 汉语判断凸显型强调句式
        5.3.2 汉语评价凸显型强调句式
    5.4 英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对比分析
        5.4.1 英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形式对比
        5.4.2 英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语义对比
    5.5 小结
6 英汉语强调句式的语篇考察
    6.1 引言
    6.2 英汉语强调句式的语篇分布
        6.2.1 语料说明
        6.2.2 数据统计
        6.2.3 总体分布异同
        6.2.4 局部分布异同
        6.2.5 小结
    6.3 英汉语强调句式的话语功能
        6.3.1 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话语功能
        6.3.2 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话语功能
    6.4 英汉语多重强调现象
    6.5 小结
7 英汉语强调句式异同释因
    7.1 引言
    7.2 历时因素
    7.3 认知因素
    7.4 思维因素
    7.5 小结
8 结语
    8.1 引言
    8.2 主要研究发现
    8.3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理论背景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国内外搭配研究综述
    2.1. 国外搭配研究综述
        2.1.1. 搭配概念的界定研究
        2.1.2. 动名搭配的定量研究综述
        2.1.3. 搭配的定性研究综述
    2.2. 国内搭配研究综述
        2.2.1. 英语界搭配研究综述
        2.2.2. 汉语界搭配研究综述
        2.2.3. 对外汉语教学界搭配研究综述
    2.3. 小结
第三章 “动名搭配”基本概念的厘定与语料操作步骤
    3.1.“搭配”概念的厘定
        3.1.1. 搭配与词、短语的关系
        3.1.2. 搭配与熟语的关系
        3.1.3. 搭配与离合词的关系
        3.1.4. 搭配与语块的关系
        3.1.5. 搭配与类联接的关系
    3.2. 动名搭配的界定与分类
        3.2.1. 动名搭配的界定
        3.2.2. 动名搭配的分类
    3.3. 不同动名搭配类型的特点
    3.4. 动名搭配习得的考察内容
    3.5. 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的选取依据和步骤
    3.6. 语料库介绍
        3.6.1. 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介绍
        3.6.2. 国家语委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介绍
        3.6.3. 语料库间的可比性分析
        3.6.4. 语料库检索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3.7 小结
第四章 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的正确动名搭配对比分析
    4.1. 对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正确动名搭配的个案分析
        4.1.1. “吃”+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4.1.2. “喝”+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4.1.3. “唱”+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4.1.4. “打”+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4.1.5. “抱”+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4.1.6. “放”+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4.1.7. “开”+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4.1.8. “坐”+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4.1.9. “走”+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4.1.10. “跑”+名词的正确搭配考察
    4.2. 对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正确习得的逐类分析
        4.2.1. 自由搭配的正确习得分析
        4.2.2. 受限搭配的正确习得分析
        4.2.3. 固定搭配的正确习得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及相关偏误分析
    5.1. 偏误动名搭配语料的提取过程说明
    5.2. 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5.2.1. “吃”的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5.2.2. “喝”的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5.2.3. “唱”的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5.2.4. “打”的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5.2.5. “抱”的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5.2.6. “放”的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5.2.7. “开”的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5.2.8. “坐”的动名搭配错误分析
        5.2.9. “走”的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5.2.10. “跑”的动名搭配偏误分析
    5.3. 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偏误动名搭配的逐类分析
        5.3.1. 动名搭配中的词汇偏误
        5.3.2. 动名搭配中的句法偏误
        5.3.3. 动名搭配中的语用偏误
    5.4. 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偏误原因分析
        5.4.1. 动名搭配偏误的表层原因
        5.4.2. 动名搭配偏误的深层原因
    5.5. 小结
第六章 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形成的制约因素
    6.1. 动名搭配产生的制约因素
    6.2. 动名搭配理据性分析的理论基础
        6.2.1. 生成词库理论
        6.2.2. 隐喻与转喻理论
        6.2.3. 物性结构与隐喻、转喻理论的关系
    6.3. 动名自由搭配的制约因素
    6.4. 动名受限搭配的制约因素
        6.4.1. 常规动名受限搭配的制约因素
        6.4.2. 非常规动名受限搭配的制约因素
    6.5. 动名固定搭配的制约因素
    6.6. 小结
第七章 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的教学启示
    7.1. 重视动名搭配语块教学
        7.1.1. 语块相关理论
        7.1.2. 语块教学相关理论
        7.1.3. 动名搭配语块教学的设想
    7.2. 兼顾动名搭配理据阐释
        7.2.1. 动名搭配易混淆词的辨析
        7.2.2. 动名搭配的语义阐释
        7.2.3. 动名搭配在使用中的句法规则
    7.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
        0.1.1 客观上的重要性
        0.1.2 主观上的重要性
    0.2 研究对象及相关术语界定
        0.2.1 条件句
        0.2.2 条件标记
        0.2.3 语义范畴
    0.3 条件语义范畴研究综述
        0.3.1 条件、假设、让步定义及关系研究概况
        0.3.3 条件标记研究概况
    0.4 语料的选择
        0.4.1 两汉传世文献及出土文献语料概述
        0.4.2 两汉语料选取原则
        0.4.3 两汉语料选取范围及版本
第一章 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逻辑、句法、语义及语用分析
    1.1 逻辑关系分析
    1.2 句法分析
        1.2.1 句法组成
        1.2.2 句法位置关系
        1.2.3 句法表现
    1.3 语义分析
        1.3.1 偏句语义分析
        1.3.2 主句语义分析
        1.3.3 偏句与主句语义关系分析
    1.4 语用分析
    1.5 小结
第二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否定词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2.1 否定词用于条件语义范畴动因探析
        2.1.1 条件句的语义特征因素
        2.1.2 否定词与条件句相通性因素
        2.1.3 非现实语义特征因素
        2.1.4 意合语法特征因素
    2.2 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句法、语义分析
        2.2.1 多省略形式
        2.2.2 有标记的否定
        2.2.3 动词、名词的极性语义
        2.2.4 多受事主语句
    2.3 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分类研究
        2.3.1 接小句、体词性或谓词性成分
        2.3.2 接谓词性成分
        2.3.3 接体词性成分
        2.3.4 单独成句
    2.4 小结
第三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指称性助词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3.1 指称性标记用于条件语义范畴动因探析
        3.1.1 条件句中的指称性因素
        3.1.2 指称性标记和条件句标记重叠因素
        3.1.3 条件语义明晰因素
    3.2 指称性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句法、语义分析
        3.2.1 高指称性
        3.2.2 主句的论断性与主观性
        3.2.3 正反系统性语义
        3.2.4 表示可能假设
    3.3 指称性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分类研究
        3.3.1 句首指称性条件标记
        3.3.2 主谓之间指称性标记
        3.3.3 小句末指称性标记
        3.3.4 句首或谓语前指称性标记
    3.4 小结
第四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上)
    4.1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
        4.1.1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条件标记分类
        4.1.2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条件语义范畴特点分析
    4.2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分类研究
    4.3 动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4.3.1 句首、谓语前类条件标记概貌及研究
        4.3.2 句首、谓语前动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探源
        4.3.3 位于句首类条件标记概貌及研究
        4.3.4 位于句首动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探源
第五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下)
    5.1 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5.1.1 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句法、语义分析
        5.1.2 语气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5.1.3 语气副词语义特征到条件标记语法化研究
        5.1.4 时间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5.1.5 时间副词语义特征到条件标记语法化研究
    5.2 连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5.2.1 连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
        5.2.2 连词语义来源类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5.2.3 连词语义来源类条件语义范畴特点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两汉汉语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6.1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发展成因探析
    6.2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句法、语义分析
    6.3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分类描写
        6.3.1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
        6.3.2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型条件标记分类描写
    6.4 小结
第七章 两汉汉语条件语义范畴主句标记研究
    7.1 条件语义范畴主句标记作用
    7.2 条件语义范畴主句标记形式特征
    7.3 条件句主句标记形式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及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附表及插图清单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

(9)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缘起
    1.2 研究对象和规模
    1.3 研究现状总评
    1.4 研究问题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意义
    1.7 论文组成部分
第二章 文献述评
    2.1 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2.1.1 非直陈已有研究成果
        2.1.2 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已有研究成果
        2.1.3 述评
    2.2 相关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2.2.1 抽象化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2.2.2 语言经济性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2.2.3 象似性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2.2.4 述评
    2.3 小结
第三章 理论框架
    3.1 原型范畴理论
        3.1.1 原型范畴理论界定
        3.1.2 原型范畴理论应用
    3.2 知识结构理论
        3.2.1 形式单位概念框架理论
        3.2.2 文化模式理论
    3.3 概念转喻理论
        3.3.1 概念转喻界定
        3.3.2 概念转喻理论应用
    3.4 话语分析理论
        3.4.1 话语分析早期阶段
        3.4.2 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话语分析
        3.4.3 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话语分析
    3.5 理论应用
第四章 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界定及分类
    4.1 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界定
        4.1.1 总说
        4.1.2 分说
    4.2 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分类
        4.2.1 事物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分类
        4.2.2 事件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分类
        4.2.3 关系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分类
    4.3 小结
第五章 概念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连续统
    5.1 概念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连续统界定
    5.2 概念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连续统属性
    5.3 概念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连续统中成员等级确定标准
    5.4 概念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连续统建构
        5.4.1 事物概念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连续统建构
        5.4.2 事件概念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连续统建构
        5.4.3 关系概念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连续统建构
    5.5 小结
第六章 事物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
    6.1 同一事物概念同一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6.1.1 同一具体事物概念同一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6.1.2 同一抽象事物概念同一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6.1.3 差异及其理据
    6.2 同一事物概念不同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6.2.1 同一具体事物概念不同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6.2.2 同一抽象事物概念不同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6.2.3 差异及其理据
    6.3 事物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成因及生成规律
        6.3.1 事物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成因
        6.3.2 事物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生成规律
    6.4 小结
第七章 事件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
    7.1 同一事件概念同一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7.1.1 同一行为事件概念同一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7.1.2 同一状态事件概念同一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7.1.3 同一领有事件概念同一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7.1.4 同一存现事件概念同一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7.1.5 差异及其理据
    7.2 同一事件概念不同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7.2.1 同一行为事件概念不同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7.2.2 同一状态事件概念不同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7.2.3 同一领有事件概念不同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7.2.4 同一存现事件概念不同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7.2.5 差异及其理据
    7.3 事件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成因及生成规律
        7.3.1 事件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成因
        7.3.2 事件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生成规律
    7.4 小结
第八章 关系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
    8.1 同一关系概念同一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8.1.1 同一血亲关系概念同一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8.1.2 同一同伴关系概念同一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8.1.3 同一伴侣关系概念同一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8.1.4 同一敌对关系概念同一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8.1.5 差异及其理据
    8.2 同一关系概念不同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8.2.1 同一血亲关系概念不同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8.2.2 同一同伴关系概念不同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8.2.3 同一伴侣关系概念不同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8.2.4 同一敌对关系概念不同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
        8.2.5 差异及其理据
    8.3 关系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成因及生成规律
        8.3.1 关系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成因
        8.3.2 关系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生成规律
    8.4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9.1 本研究主要工作
    9.2 本研究主要发现
    9.3 本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录Ⅱ
致谢

(10)认知-功能视阈下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语篇中的省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研究
        2.1.1 语篇的定义
        2.1.2 衔接与连贯
    2.2 省略的相关研究
        2.2.1 省略的定义与分类
        2.2.2 形式语法视角下省略的成因解读
        2.2.3 语用视角下省略的交际动因解读
        2.2.4 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省略的功能解读
        2.2.5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省略的意义解读
    2.3 口语语篇中省略的相关研究
        2.3.1 口语语篇的特征研究
        2.3.2 口语语篇中省略特征的研究
        2.3.3 中介语对于二语学习者英语口语产出的影响
    2.4 研究空间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理论框架
    3.1 省略的认知—功能理论基础
        3.1.1 省略的认知基础
        3.1.2 省略的功能基础
        3.1.3 认知与功能理论结合的基础
    3.2 口语语篇中省略的认知—功能模型构建
        3.2.1 省略的认知—功能一体性框架构建
        3.2.2 省略的产出认知—功能框架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路径
    4.2 研究工具
        4.2.1 Praat录音软件
        4.2.2 UAM Corpus Tool语料库标注软件
        4.2.3 SPSS统计分析软件
        4.2.4 NVivo质化分析软件
    4.3 研究对象
    4.4 分析框架
    4.5 数据采集
        4.5.1 语料库数据采集
        4.5.2 数据统计方法
        4.5.3 访谈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语篇中省略现象的分布特征
    5.1 省略在英语口语语篇中的频次
    5.2 省略在英语口语语篇中的句法位置分布
        5.2.1 并列短语省略
        5.2.2 主语省略
        5.2.3 小句省略
        5.2.4 先行语复现
    5.3 先行语在英语口语语篇中的语境来源分布
    5.4 先行语与省略部分在英语口语语篇中的位置分布特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中省略产出的认知—功能解读
    6.1 省略产出的认知—功能解读框架
    6.2 省略产出的认知理据
        6.2.1 省略的经验观
        6.2.2 省略的注意观
        6.2.3 省略的突显观
    6.3 省略产出的功能理据
        6.3.1 省略的概念功能
        6.3.2 省略的人际功能
        6.3.3 省略的语篇功能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中省略产出的影响因素
    7.1 二语资源匮乏
    7.2 语境因素
    7.3 说话人的意图
    7.4 母语的负迁移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
    8.1 研究发现
        8.1.1 省略产出的分布特征
        8.1.2 省略产出的认知—功能理据
        8.1.3 省略产出的影响因素
    8.2 研究价值
        8.2.1 理论价值
        8.2.2 实践价值
        8.2.3 对今后教学的指导
    8.3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英语中名词指称的实现形式及语用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赣语宜春话复数标记的语义类型[D]. 刘星. 浙江大学, 2021(02)
  • [2]汉语非疑问用法疑问词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D]. 史红丽.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英汉新闻语篇中首都名概念转喻研究[D]. 胡梅芬.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4]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D]. 吴亚军. 西南大学, 2021(01)
  • [5]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概述回指研究[D]. 吴丹苹. 浙江大学, 2021(08)
  • [6]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英汉语强调句式对比研究[D]. 王敏辰.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7]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研究[D]. 唐建华. 山东大学, 2020(09)
  • [8]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研究[D]. 张欢. 吉林大学, 2020(08)
  • [9]概念非直陈形式表征研究[D]. 尹铂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认知-功能视阈下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语篇中的省略研究[D]. 王萌.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英语名词指称的实现形式及语用功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