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豆异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抗氧化性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田木[1](2021)在《山羊奶乳清蛋白的制备及其包埋大豆异黄酮体系研究》文中认为山羊奶乳清蛋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及功能特性。目前,山羊奶乳清蛋白主要对干酪生产后副产物进行浓缩、喷雾干燥的方式得到,但存在成本高,溶剂残留等问题,且受干酪产量限制。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高效的蛋白质分离方式,通过膜分离技术分离得到的山羊奶乳清蛋白,能够保留其天然的理化和功能性质。山羊奶乳清蛋白中β-乳球蛋白不易被胃蛋白酶消化,使其成为生物活性物质的理想运载体。因此利用山羊奶乳清蛋白构建纳米体系包埋大豆异黄酮等疏水性生物活性物质,可以提高其溶解性、稳定性及生物利用率。本课题通过膜分离技术制备山羊奶乳清蛋白浓缩液,并以加热方式对其改性,研究加热条件对聚合山羊奶乳清蛋白理化及功能特性的影响。以聚合山羊奶乳清蛋白为包埋壁材,以大豆异黄酮为疏水性生物活性物质构建纳米体系,研究大豆异黄酮添加量对纳米体系的理化特性及结构特性的影响。同时研究大豆异黄酮纳米颗粒的稳定性及体外消化特性。最后,通过构建细胞模型研究纳米颗粒体外细胞吸收情况及潜在的细胞毒性。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以脱脂山羊奶为原料,通过膜分离技术对山羊奶乳清蛋白溶液进行制备,并优化工艺参数,分别探究微滤技术、超滤技术、电渗析技术最佳工艺参数及其对山羊奶乳清蛋白浓缩液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滤技术最佳工艺参数:料液循环温度为50℃,跨膜压力为0.09 MPa时,在此条件下截留液中乳清蛋白去除率达到92.1%。优化超滤技术最佳工艺参数:料液温度为45℃,跨膜压力为0.11 MPa,浓缩因子为10,渗滤次数3次,通过此工艺参数制备的山羊奶乳清蛋白溶液中蛋白质含量(干基)为76.4%。超滤技术后溶液采用电渗析技术进行脱盐处理,试验结果显示山羊奶乳清蛋白溶液脱盐率达到85%以上。研究发现,膜分离技术结合电渗析技术制备的山羊奶乳清蛋白溶液中蛋白质含量为(干基)80.99%,乳糖含量为(干基)18.67%,灰分含量为(干基)0.34%。通过优化的膜分离技术可以得到蛋白质含量为80.99%的山羊奶乳清蛋白。(2)以膜分离技术得到的山羊奶乳清蛋白为研究对象,研究加热温度(69-78℃)、加热时间(15-30 min)和p H(7.5-7.9)对山羊奶乳清蛋白的理化及功能特性的影响。通过测定热处理形成的聚合山羊奶乳清蛋白的粒径、Zeta电位、游离巯基和表面疏水性,发现随着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的升高,聚合山羊奶乳清蛋白的粒径、Zeta电位绝对值及表面疏水性增加,而游离巯基含量降低。用旋转流变仪分析样品的粘度,发现聚合山羊奶乳清蛋白粘度增大。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加热处理后聚合山羊奶乳清蛋白的二级结构发生改变,引起蛋白质的α-螺旋结构含量降低,β-折叠结构含量增加。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聚合山羊奶乳清蛋白溶液呈现均匀分布。热处理后形成的聚合山羊奶乳清蛋白具有更高的乳化稳定性和起泡性,但乳化活性有所下降。以上理化和功能特性等指标的表征均说明山羊奶乳清蛋白的变性和聚合的发生。(3)以聚合山羊奶乳清蛋白为包埋材料,以大豆异黄酮为包埋对象,基于纳米复合技术,制备聚合山羊奶乳清蛋白-大豆异黄酮纳米颗粒,同时研究不同大豆异黄酮添加量对纳米颗粒的理化特性及结构特性的影响。纳米颗粒中大豆异黄酮添加量为2.4 mg/m L时具有最高的包埋率(89%),表明聚合山羊奶乳清蛋白对大豆异黄酮具有良好的包埋效果。用动态光散射技术测定大豆异黄酮纳米颗粒的粒径、PDI和Zeta电位,发现增加纳米颗粒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和Zeta电位绝对值都增加。通过旋转流变仪分析纳米颗粒的粘度,结果显示纳米颗粒的粘度随大豆异黄酮含量增加而增大,且所有样品均表现出剪切变稀行为。热力学参数结果可知,纳米颗粒中大豆异黄酮处于无定形态。红外光谱结果显示添加大豆异黄酮后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发生改变,从有序结构转变为无序结构,同时研究发现聚合山羊奶乳清蛋白与大豆异黄酮之间可能存在着氢键相互作用和疏水相互作用力。荧光光谱结果显示大豆异黄酮对聚合山羊奶乳清蛋白起猝灭作用,且为静态猝灭。拉曼光谱研究发现添加大豆异黄酮后纳米颗粒中聚合山羊奶乳清蛋白的α-螺旋结构和β-折叠结构含量降低,而β-转角结构含量增加。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所有纳米颗粒均呈现球形结构且表面光滑。大豆异黄酮可使聚合山羊奶乳清蛋白的表面疏水性和乳化活性降低(P<0.05),而乳化稳定性增加(P<0.0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聚合山羊奶乳清蛋白是大豆异黄酮等疏水性生物活性物质的良好运载体。(4)以聚合山羊奶乳清蛋白大豆异黄酮纳米颗粒为原料,研究离子强度(0-200 m M)、p H(2-7)和储藏温度(4℃、25℃和37℃)对纳米颗粒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山羊奶乳清蛋白大豆异黄酮纳米颗粒具有较高的离子强度稳定性和p H稳定性,在4℃条件下储藏14 d后纳米颗粒中大豆异黄酮的保留率达到80%以上。利用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模型对纳米颗粒消化行为进行评价,发现胃液阶段消化结束时,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显着增大(P<0.05),Zeta电位绝对值显着降低(P<0.05);而肠液阶段消化结束时,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显着降低(P<0.05),Zeta电位绝对值显着增大(P<0.05)。同时体外释放特性结果发现,大豆异黄酮纳米颗粒在胃液中释放率低,说明以聚合山羊奶乳清蛋白作为包埋材料可以保护大豆异黄酮纳米颗粒运载到肠道实现靶向释放。这些结果表明,聚合山羊奶乳清蛋白可以作为大豆异黄酮等生物活性物质的包埋材料调控纳米颗粒的稳定性及消化性。(5)通过构建Caco-2结肠上皮细胞单层屏障模型,研究消化前后纳米颗粒中大豆异黄酮的吸收率。细胞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消化前后大豆异黄酮纳米颗粒对Caco-2细胞均无毒性作用,具有生物相容性。Caco-2细胞对纳米颗粒中大豆异黄酮的吸收具有时间依赖性,在共同培养的4 h内,纳米颗粒中大豆异黄酮的吸收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与消化前的大豆异黄酮纳米颗粒相比,消化后大豆异黄酮的吸收量显着提高。同时,经过消化后纳米颗粒中大豆异黄酮的表观渗透系数比消化前提高了1.52倍。Caco-2细胞对纳米颗粒的吸收机制研究发现小窝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和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为纳米颗粒的主要吸收方式,而且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在吸收过程中占主导作用。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以聚合山羊奶乳清蛋白为壁材制备的大豆异黄酮纳米颗粒有助于提高大豆异黄酮的生物利用率,且经过消化后纳米颗粒中大豆异黄酮的吸收效率得到提高。
周帆[2](2021)在《高转化大豆异黄酮乳酸菌的筛选及在发酵豆乳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牛乳资源紧张,且酸奶市场竞争激烈,部分人群追求素食主义,植物蛋白饮料的开发成为新趋势,对豆类及功能性豆制品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乳酸菌发酵豆制品以其特有的保健作用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是一种具有乳酸菌益生特性又包含大豆营养成分的新型营养健康食品。本研究以大豆异黄酮苷元为切入点,利用筛出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58将豆乳中结合型大豆异黄酮糖苷转化为游离型苷元,确定豆乳中大豆异黄酮的最佳转化条件。对豆乳的发酵特性和贮藏特性进行研究,着力于增强发酵豆乳抗氧化性,提高大豆异黄酮生物利用率,为研制风味营养和功能活性兼备的高品质发酵豆乳提供实验基础。主要研究如下:(1)高转化豆乳中大豆异黄酮乳酸菌的筛选及鉴定。利用七叶苷显色实验对江苏省乳品生物技术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保藏的140株乳酸菌进行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的筛选,将产酶菌株用于发酵豆乳,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酸菌转化大豆异黄酮的能力,并结合菌株发酵产酸速率、酸度、活菌数和持水力,得到高转化大豆异黄酮且具有良好发酵特性的乳酸菌进行鉴定。产β-葡萄糖苷酶的乳酸菌共12株,有7株发酵豆乳后大豆异黄酮苷元含量在55 mg/L以上,其中菌株58发酵豆乳大豆异黄酮苷元含量(59.64mg/L)最高,达原豆乳(7.15mg/L)的8倍以上,且产酸速率(3.11°T/h)、发酵末酸度(35.01°T)、活菌数(8.78 logCFU/mL)及持水力(35.10%)等发酵特性均优于其他6株乳酸菌,故将其确定为优化大豆异黄酮转化条件的实验菌株,经16S rDNA测序鉴定为植物乳杆菌。(2)L.plantarum 58转化豆乳中大豆异黄酮条件的优化。以L.plantarum 58的生长和β-葡萄糖苷酶活为指标,选择L.plantarum 58的最适碳源,测定其生长曲线和β-葡萄糖苷酶活变化,确定其最佳接种时间。以大豆异黄酮苷元含量为指标,选取豆乳发酵关键操作点接种量、乳糖含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为单因素设计实验,在此基础上结合响应面法确定大豆异黄酮的最佳转化条件。L.plantaruum 58在乳糖培养基中的β-葡萄糖苷酶活(0.66U/mL)最高,优于以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为碳源的培养基,培养18h时β-葡萄糖苷酶活(0.75 U/mL)达到最佳。通过Design-Expert 8.0.6.1软件分析,得到多元回归模型:Y=68.03-1.56A-0.74B+1.13C+2.1(D+0.53AB-0.08AC-0.09AD-0.16BC-0.048BD+0.66CD-4.83A2-3.43B2-2.97C2-4.08D2,L.plantarum 58转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条件为:接种量3.83%,乳糖含量5.75%,发酵温度38.14℃,发酵时间9.83 h。此条件下,大豆异黄酮苷元实测含量(68.16mg/L)相较优化前的大豆异黄酮苷元含量提高15.07%,与响应面预测值(68.63 mg/L)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二次模型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3)L.plantarum 58发酵豆乳抗氧化性的研究。通过总抗氧化能力(ABTS法和FRAP法)、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亚铁离子螯合能力等指标,比较L.plantarum58发酵豆乳与原豆乳、活菌豆乳、巴氏杀菌发酵豆乳的抗氧化性,并探究发酵豆乳抗氧化性与浓度的关系。在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亚铁离子螯合能力方面,4种豆乳样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当4种豆乳样品浓度都为0.10g/mL时,发酵豆乳总抗氧化能力最强,分别为0.27mmol/LTrolox当量、0.58mmol/LFeSO4当量,显着高于另外3种样品(P<0.05);当4种豆乳样品浓度都为0.04 g/mL时,发酵豆乳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48.06%)最强,与0.01 g/L浓度的Vc清除能力相当·;当4种豆乳样品浓度都为0.05 g/mL时,发酵豆乳亚铁离子螯合能力(80.76%)最强,与0.03 g/L浓度的EDTA亚铁离子螯合能力相当。原豆乳的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亚铁离子螯合能力都最弱,L.plantarum 58发酵增强了豆乳的抗氧化性。(4)L.plantarum 58在豆乳中的发酵特性和贮藏特性研究。以L.plantarum 58转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条件发酵豆乳,对豆乳感官、理化特性,发酵和贮藏期间各指标的变化进行研究。L.plantarum 58发酵豆乳色泽乳白,微黄,口感良好,质地均匀细腻,有微量乳清析出,蛋白质含量1.89%,脂肪含量2.01%,固形物含量12.96%,酸度46.48°T,活菌数8.85 logCFU/mL,持水力35.03%。此外,发酵豆乳中乳酸含量5.17 g/L,乙酸含量0.56g/L,有助于提高产品的保藏性能,赋予酸味和清爽口感。在4℃低温贮藏21 d期间,发酵豆乳贮藏稳定性好,pH和酸度变化不大,且活菌数依然维持在108 CFU/mL以上。(5)L.plantarum 58发酵豆乳大豆异黄酮生物利用率的研究。测定原豆乳和发酵豆乳中大豆异黄酮各单体在模拟胃肠道消化期间的变化,探究胃肠道消化以及L.plantarum58发酵对豆乳中总大豆异黄酮生物利用率的影响。豆乳发酵后,大豆苷和染料木苷的生物利用率分别从53.18%和30.75%上升至54.61%和32.68%,并且发酵豆乳中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的生物利用率分别达到了 60.31%和47.55%,L.plantarum 58发酵对豆乳中总大豆异黄酮的生物利用率有显着提高(P<0.05),由36.76%上升至40.86%。
王密[3](2020)在《槲皮素调节肉鸡脂质代谢的信号转导机制》文中研究表明试验挑选480只体况正常且体重无明显差异的1日龄AA肉鸡雏(公母各半),随机分成4组,每组6重复,每个重复20只。4组分别为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添加0.00%、0.02%、0.04%、0.06%槲皮素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2天。本试验通过对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血液指标和肠道粘膜RNA-seq测序分析以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eroxisome proliferators activated receptor,AMPK/PPA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测定,研究槲皮素调节脂质代谢的作用及信号转导机制。槲皮素对AA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0.02%、0.04%和0.06%槲皮素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差异均不显着(P>0.05)。槲皮素对AA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0.02%槲皮素组与对照组相比,胸肌率极显着降低(P<0.01)。0.06%槲皮素组与对照组相比,腹脂率显着降低(P<0.05),其它指标均无显着差异(P>0.05)。槲皮素对AA肉鸡肉品质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0.06%槲皮素组胸肌p H45min极显着增加(P<0.01);0.04%和0.06%槲皮素组腿肌p H45min均显着增加(P<0.05,P<0.01),且0.06%槲皮素组腿肌p H45min值最高;0.04%和0.06%槲皮素组腿肌L*值均显着增加(P<0.05);0.02%和0.04%槲皮素组胸肌剪切力均显着降低(P<0.05,P<0.01),而0.04%槲皮素组腿肌剪切力显着降低(P<0.05);0.04%和0.06%槲皮素组腿肌滴水损失均显着降低(P<0.05)。0.06%槲皮素组鸡肉颜色和嫩度均显着增加(P<0.01,P<0.05),并且颜色和嫩度随着槲皮素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0.04%和0.06%槲皮素组鸡肉多汁性极显着增加(P<0.01),且0.06%槲皮素组鸡肉颜色、嫩度和多汁性评分最高。其他指标均无显着差异(P>0.05)。槲皮素对AA肉鸡血脂和脂质代谢相关激素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0.04%和0.06%槲皮素组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含量均显着降低(P<0.01,P<0.01,P<0.05),且0.06%槲皮素组血清TG、TC和LDL-C含量最低;然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0.04%和0.06%槲皮素极显着增加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DPN)和瘦素(Leptin,LEP)含量(P<0.01),且0.06%槲皮素组ADPN和LEP含量最高。槲皮素对AA肉鸡回肠粘膜脂质代谢的影响: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0.02%槲皮素组有显着差异的差异基因富集信号通路包括甘油磷脂代谢(P<0.01)、AMPK信号通路(P<0.01)、胆固醇代谢(P<0.01)、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P<0.01)、胰岛素抵抗(P<0.05)、胆汁分泌(P<0.01)和代谢途径(P<0.05);0.04%槲皮素组有显着差异的差异基因富集信号通路包括胆固醇代谢(P<0.01)、胰岛素抵抗(P<0.05)和脂肪酸代谢(P<0.05);0.06%槲皮素组有显着差异的差异基因富集信号通路包括脂肪消化和吸收(P<0.01)、甘油磷脂代谢(P<0.01)、脂肪酸降解(P<0.05)、代谢途径(P<0.05)和醚脂代谢(P<0.05)。为验证RNA-seq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使用RT-q PCR检测结果和RNA-seq数据显示选择的绝大多数基因的表达模式相似,这表明本转录组测序中基因检测和表达丰度的结果是高度准确的。槲皮素对AA肉鸡AMPK/PPAR信号通路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0.02%槲皮素组肝脏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AMPKα1、AMPKα2和AMPKβ2m RNA表达均显着增加(P<0.01,P<0.01,P<0.05,P<0.05),0.04%槲皮素组肝脏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AKT)m RNA表达极显着增加(P<0.01);0.06%槲皮素组肝脏肝关键酶B1(Liver kinase B1,LKB1)、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oyl,CPT1)、PPARα和AMPKγm RNA表达均显着增加(P<0.01,P<0.01,P<0.05,P<0.01);0.04%和0.06%槲皮素组肝脏Apo A1 m RNA表达均显着提高(P<0.05),且0.06%槲皮素组肝脏Apo A1表达最高;0.04%和0.06%槲皮素组肝脏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 COA carboxylase,ACC)和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 Co A reductase,HMGR)m RNA表达均显着降低(P<0.05,P<0.05,P<0.01,P<0.01),0.02%、0.04%和0.06%槲皮素组肝脏PPARγ和固醇类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s,SREBP1)m RNA表达显着降低(P<0.05,P<0.01,P<0.01;P<0.01),且当槲皮素水平达到0.06%时,肝脏PPARγ和SREBP1 m RNA表达最低。0.04%和0.06%槲皮素组胸肌PKB和AMPKα1 m RNA表达均显着增加(P<0.05),且当槲皮素水平达到0.06%时,胸肌PKB和AMPKα1 m RNA表达最高;0.06%槲皮素组胸肌CPT1和PPARγm RNA表达水平显着增加(P<0.05,P<0.01);0.06%槲皮素组胸肌HMGR和SREBP1 m RNA表达均显着降低(P<0.05);0.02%、0.04%和0.06%水平槲皮素组胸肌L-FABP m RNA表达均显着降低(P<0.05,P<0.01,P<0.01)。与对照组相比,0.02%槲皮素组肝脏AMPK、PI3K、PKB和CPT1蛋白表达均显着提高(P<0.01,P<0.05,P<0.05,P<0.01);0.06%槲皮素组肝脏LKB1、PI3K、PKB和CPT1蛋白表达均极显着增加(P<0.01);0.02%和0.06%槲皮素组肝脏SREBP1和ACC蛋白表达均极显着降低(P<0.01)。其他基因m RNA表达差异均不显着(P>0.05)。综上所述,槲皮素可以通过影响脂肪消化和吸收、甘油磷脂代谢、脂肪酸降解、代谢途径、醚脂代谢、胆固醇代谢、胰岛素抵抗、脂肪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AMPK信号通路、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胆汁分泌信号通路来调节脂质代谢,进而降低腹脂率、改善肉品质,其中AMPK/PPAR信号通路是最主要的信号通路之一,槲皮素在肝脏通过LKB1-AMPKγ-PPARα信号通路增加脂质氧化分解,加强脂质从肝脏中转出,减少脂肪沉积;在胸肌通过PI3K-PKB-AMPKα1-PPARγ信号通路增加脂质氧化分解,降低脂质向胸肌中转运,减少脂肪沉积,并存在组织特异性。且最适添加量是0.06%。
荣荣[4](2020)在《蒙早苦荬菜活性物质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苦荬菜野生种在我国分布广泛、种质资源巨大、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目前,国内外诸多研究主要集中于苦荬菜化学物质的鉴定或药理功能上,对于活性物质的完整的提取工艺研究较少、不够系统和深入。使苦荬菜活性物质在实际应用上有了局限性。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以蒙早苦荬菜(Lactuca indicaL.cv.Mengzao)为原料,开展了相关研究。首先,采用溶剂萃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结合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适宜蒙早苦荬菜中总黄酮、总三萜和甾醇类物质的提取方法和工艺;其次,对蒙早苦荬菜不同生育时期(幼嫩期、营养生长期、开花初期、开花中期、开花末期、结实期)、不同部位(根、茎、叶、全株)及不同调制方式(青刈和干燥处理)原料中总黄酮、总三萜、甾醇类物质提取量的对比分析,分别确定了三类物质提取量最高的生育时期、部位和调制方式。最后,以Vc为对照,对蒙早苦荬菜活性物提取液进行DPPH、O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对比研究,探讨了三类活性物质的体外抗氧化性。结果表明:(1)苦荬菜总黄酮和甾醇类物质的最适提取方法均为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其中,总黄酮的最适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20min、提取温度60℃、超声频率40KHz、料液比为1:30g/ml;甾醇类最适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20min、提取温度40℃、超声频率80 KHz、料液比1:30 g/ml;总三萜最适提取方法为微波辅助提取方法,其最适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50℃、时间40 min、微波功率200 W、料液比为1:30 g/ml。其在最适提取工艺条件下,总黄酮、总三萜和甾醇最高提取量分别为49.72mg/g、30.17mg/g、13.22 mg/g。(2)相对于新鲜原料,蒙早苦荬菜干燥处理后三类活性物质提取量均有提高。其中,总黄酮类物质于开花初期干燥叶片中、总三萜类物质于幼嫩期干燥叶片中和甾醇类物质于开花初期干燥叶片中提取量最高,分别为45.57mg/g、28.77mg/g和13.22 mg/g。(3)蒙早苦荬菜新鲜和干燥样品得到的提取液抗氧化性与活性物质提取量正相关。其中总黄酮类物质抗氧化能力最强、总三萜类物质次之、甾醇类物质较弱,但所有活性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均略低于VC。
武悦[5](2020)在《黑豆丹贝发酵过程生化动态及体外消化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丰富丹贝品种及提高黑豆食品加工利用率,本试验以黑豆为原料,少孢根霉(Rhizopus oligosporus)为发酵菌种,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黑豆丹贝的发酵工艺,并对产品基本营养成分和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然后揭示黑豆发酵过程中基本理化指标、蛋白降解情况、酚类物质含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和抗氧化活性变化规律;最后采用体外模拟消化模型,探究发酵对黑豆消化过程中蛋白降解、酚类释放、ACE抑制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黑豆丹贝发酵工艺、营养及风味分析。黑豆丹贝最优发酵工艺为:发酵时间为39 h,发酵温度为35℃,接种量为0.26%,乳酸添加量为1.50%,此时,感官评分为93.90分,丹贝感官品质最好;发酵前后灰分、粗脂肪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水分、粗蛋白含量较未发酵的样品有显着增加(p<0.05);发酵后的黑豆丹贝中共检测出24种香气成分,较未发酵的多出14种,且发酵后多出醛类、烃类和酯类三类香气成分。2.黑豆丹贝发酵过程中生化动态及抗氧化和ACE抑制活性变化规律。发酵过程中麦角固醇含量先上升后下降,33 h达到最大值911.39μg/g;还原糖含量呈先稳定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在27 h达到最大值21.18 mg/g;氨基酸态氮含量显着增加,最大值为0.87 g/100g;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15 h达到最低值32.48 mg/g;10 kDa以下肽含量和蛋白质水解度显着增加(p<0.05),最大值分别为335.60 mg/g和29.43%;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DS-PAGE)定性分析发现发酵后的黑豆25-35 kDa和<25 kDa的条带区域密度逐渐增加,肽谱图分析进一步表明发酵使得黑豆丹贝中小分子量蛋白质含量和种类增加;ACE抑制活性呈先稳定后下降的趋势,在发酵至39 h时最低达61.72%;此外,总酚、总黄酮、原花青素含量分别为2.23 mg/g、0.70 mg/g和2.22 mg/g,显着高于未发酵样品的含量(p<0.05),且总酚、总黄酮、原花青素含量与抗氧化活性显着正相关(p<0.05)。以上结果表明发酵后的黑豆蛋白质降解明显,小分子肽含量及种类显着增加(p<0.05);还表明发酵可以提升黑豆丹贝的抗氧化性。3.黑豆丹贝体外消化特性。在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除在肠部处理时可溶性蛋白含量较未发酵黑豆低,其它阶段均显着高于未发酵黑豆(p<0.05);SDS-PAGE电泳定性分析发现,黑豆丹贝较未发酵黑豆<14.40 kDa区域条带更加深,但是发酵样品肠部处理时小部分<14.40 kDa蛋白质发生水解,水解度及10 kDa以下肽含量增加且均显着高于未发酵的黑豆(p<0.05);肽谱图进一步显示不同模拟消化阶段黑豆丹贝小分子肽含量及种类均高于未发酵的黑豆;黑豆丹贝ACE抑制活性低于未发酵黑豆,但是经体外模拟消化后ACE抑制活性均有所增加。以上均证明发酵令黑豆消化过程中的蛋白质水解更加彻底,同时,被暴露出的氨基酸基团影响ACE抑制活性。在整个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黑豆丹贝总酚、总黄酮及原花青素的总体释放量分别是未发酵黑豆的1.21倍、1.40倍、1.55倍,且抗氧化能力也均显着高于未发酵的黑豆(p<0.05),并且酚类物质与抗氧化活性呈显着正相关(p<0.05)。
杨雨桐[6](2019)在《巴里黄檀心材色素成分、稳定性及生理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巴里黄檀为继红木“老三样”——降香黄檀、檀香紫檀、交趾黄檀后红木收藏的热门,被用于制造高档红木家具、工艺品等。巴里黄檀在加工过程中出材率低,产生大量刨花锯屑等小粒径废料,多被焚烧以作热源,造成极大浪费。本文以巴里黄檀心材刨花作为研究对象,从中提取色素,探究色素最佳提取工艺。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液相色谱-质谱研究色素探究其主要组成成分及含量。探究色素稳定性及生理活性。主要结论如下:1.选择乙醇作为巴里黄檀心材色素的抽提溶剂,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色素溶液进行全波长扫描,根据波峰位置初步判断巴里黄檀心材色素为黄酮类色素,选择470nm作为色素吸光度的测定波长。选择超声波辅助溶剂抽提法作为色素的提取方法,使用100W超声波对60目巴里黄檀心材木粉做常温提取。经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探究,影响巴里黄檀心材色素提取的主次因素依次为乙醇浓度>时间>料液比,最后得到巴里黄檀心材色素的最佳抽提工艺为乙醇浓度70%,时间30min,料液比1:50(g·mL-1),抽提率可达22.92%。2.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Q-EXCTIVE-MS)对巴里黄檀心材色素进行成分分离与鉴定。从中鉴定出18种黄酮类物质,分别为荭草素、葛根素、牡荆素、异鼠李素、天竺葵素、高车前素、白杨素、黄豆黄素、蓟黄素、樱花素、柚皮苷、染料木素、锦葵素、香叶木素、美迪紫檀素、芒柄花黄素、高丽槐素、6-羟基黄酮,色素中芒柄花黄素的含量为2.27%,香叶木素的含量为0.18%。3.对巴里黄檀心材色素稳定性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长时间的紫外光照与加热只使得色素的颜色加深,不改变色素色系。色素在受自然光照初期的两三天内缓慢褪色,基本维持稳定。色素受部分金属离子与pH的影响较大。K+、Na+、Ba2+、Ca2+、Mg2+对色素几乎无影响,Al3+对色素有增色作用并产生少量黄色络合物,Gr6+、Cu2+、Fe3+对色素破坏较大,会使色素变色并产生沉淀。色素在酸性条件下稳定性较好,且有一定的增色效果;在碱性条件下稳定性差,pH>9后色素溶液出现沉淀。4.使用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法与ABTS(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法对巴里黄檀心材色素的抗氧化性做了探究,结果表明巴里黄檀心材色素有一定的抗氧化性,但弱于Vc。在色素浓度为160mg·L-1对DPPH·清除率可达87.25%。在1400mg·L-1浓度时对ABTS·清除率可达63.73%。探究了色素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色素对大肠埃希氏菌、肠炎型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4096mg·L-1,对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024mg·L-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512mg·L-1,色素浓度为512mg·L-1时对黑曲霉的菌丝生长抑制率为42.17%。通过以上研究,确定了巴里黄檀心材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明确了其主要成分与成分含量、探究了其稳定性与生理活性,结果表明巴里黄檀心材色素为黄酮类色素,在一定条件下稳定性较好,具有抗氧化、抗菌的生理活性。具有潜在的保健价值,在未来可作为染色剂开发利用。为巴里黄檀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
刘婷婷,包佳微,李嘉欣,阮长青[7](2019)在《加工方式对豆类中酚类物质的影响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酚类物质是具有较强抗氧化性的次生代谢产物,豆类作为酚类物质的良好来源近几年成为食品领域的研究热点。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加工方式对豆类酚类物质及其生物活性的影响进行综述,为深入研究加工过程中酚类各组分的变化及其生物活性的保留和加工方式的改进提供依据。
章文[8](2019)在《高良姜茎叶总黄酮的提取、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指出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是一种珍贵的药食同源的植物,富含多种功能性成分如天然精油、黄酮类化合物等,在食品、医药保健等各方面应用广泛。目前,国内外有许多针对高良姜根部的有效成分的研究和报道,充分利用其价值,但是茎叶直接被丢弃,其中的各种天然活性成分也未被有效地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为了充分利用高良姜茎叶中的有效成分,提高高良姜资源的利用效益,本论文首先优化了高良姜茎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和纯化工艺,提高黄酮提取量和纯度,然后研究了高良姜茎叶黄酮的生物活性和稳定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高良姜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采用传统的溶剂萃取法和超声波萃取法,以高良姜茎叶为原料,从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的高良姜茎叶黄酮的提取量高于传统溶剂法的提取量;超声波提取高良姜茎叶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的处理时间为10 min,超声波的输出功率为900 W,料液比为1:50(g:m L),提取温度40℃,乙醇体积分数50%,在此条件下,高良姜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量最高,为108.63 mg/g。(2)高良姜茎叶黄酮的分离纯化通过比较8种大孔树脂AB-8、D-101、XDA-6、LSA-12、S-8、XAD-2、HPD-600和LX-213的静态吸附量、吸附率和解吸率,确定AB-8树脂最适合于高良姜的茎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提纯。通过静态试验,确定吸附液的最佳p H为6,最佳洗脱液为60%乙醇溶液。通过研究高良姜茎叶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动态纯化过程,得到了最佳的动态纯化条件:上样液中黄酮的质量浓度:1 mg/m L,上样液的流速:1 BV/h,洗脱剂的流速:2 m L/min。在最佳的纯化工艺条件下,纯化后的高良姜茎叶黄酮的纯度达到77.37%,而纯化前的纯度只有37.63%。(3)高良姜茎叶黄酮的生物活性和稳定性通过对比高良姜茎叶纯化前的黄酮、纯化后的黄酮和VC对DPPH·、ABTS·的清除效果以及对铁离子的还原能力,研究高良姜茎叶部分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质。从抗氧化试验结果中得到,纯化前的黄酮类物质的抗氧化能力与VC接近,纯化后的抗氧化能力要高于VC;当溶质的质量浓度为0.04 mg/m L时,纯化后黄酮对DPPH·的清除率达到90%,而纯化前黄酮和VC的清除率只有80%,说明从高良姜茎叶中得到的纯化前后的黄酮都具有较好的抗氧化的能力,且分离纯化能使高良姜茎叶黄酮的抗氧化活性显着提高。论文采用体外试验来研究高良姜茎叶黄酮的降血糖功能,通过测定黄酮对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率来判断其降血糖功能的强弱,试验结果表明,纯化前和纯化后的黄酮以及阿卡波糖对α-淀粉酶的最高抑制率分别为51.93%、82.11%、89.25%,体现出纯化后的高良姜茎叶黄酮有较强的降血糖功能。除此之外,论文还研究了高良姜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稳定性,测定了光照、温度和p H对它的影响,测定结果显示:在光照7 d后黄酮含量下降15.95%;黄酮在温度高于60℃的环境中会被破坏导致含量降低;提取液在p H 67的条件下,溶液中的黄酮类物质比较稳定,在强酸性溶液和强碱性溶液中的稳定性较差。
钱敏[9](2018)在《蚕豆多酚的组成结构及其生理活性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蚕豆中富含多酚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强,具备开发成为功能食品配料的潜力。本文以皖五河大青皮、苏蚕三号、苏蚕甘临选、苏蚕05-1和苏蚕绵豆等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特色蚕豆品种为研究对象,首先优化了蚕豆多酚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分析了蚕豆中游离态多酚与结合态多酚的含量与组成,并进一步评价了两种形态多酚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降血糖、降血脂、降尿酸等生理活性功能,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采用超声辅助提取蚕豆多酚。以多酚提取量为指标,对溶剂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pH等参数进行响应面优化,得到的超声波辅助提取蚕豆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45%、料液比1:25 g/mL、提取时间20 min、pH 5。此条件下,蚕豆多酚提取量最高,达到2.03±0.16 mg/g d.w.。2.分别采用福林酚法、氯化铝法、香草醛-盐酸法测定蚕豆中多酚、黄酮和原花青素含量。5种蚕豆中游离态多酚、结合态多酚及总酚含量范围分别为183.4-203.1、34.7-81.1 和 232.8-269.3 mg GAE/100 g DW。苏蚕绵豆选中总酚含量最高,其余依次为皖五河大青皮,苏蚕甘临选,苏蚕三号和苏蚕05-1。5种蚕豆中游离态黄酮、结合态黄酮及总黄酮含量范围分别为90.8-117.8、44.6-71.2和137.9-179.2 mg RE/100 g DW,其中苏蚕三号总黄酮含量最高,其他依次为皖五河大青皮,苏蚕甘临选,苏蚕05-1和苏蚕绵豆选。5种蚕豆中游离态原花青素、结合态原花青素以及总原花青素含量范围分别为76.1-191.5、45.1-135.7和125.6-297.5 mg CE/100 g DW,其中苏蚕绵豆选中原花青素含量最高,其余依次为苏蚕甘临选,皖五河大青皮,苏蚕05-1和苏蚕三号。不同品种蚕豆之间的多酚、黄酮和原花青素含量差异均显着(p<0.05)。总体而言,蚕豆中多酚、黄酮和原花青素主要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3.通过HPLC-MS/MS分析蚕豆中主要的多酚单体化合物为没食子酸、儿茶素没食子酸、表儿茶素糖苷、阿魏酸葡萄糖苷以及咖啡酸4-O-葡萄糖苷等。进一步结合化学抗氧化模型(DPPH、ABTS、ORAC、FRAP、还原力)与HepG2细胞损伤模型研究了蚕豆游离态、结合态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蚕豆游离态和结合态多酚在化学模型中的抗氧化能力呈明显剂量依赖性,5种蚕豆品种之间的抗氧化活性差异显着,且游离态多酚的抗氧化能力高于结合态多酚,蚕豆多酚类花化合物与其抗氧化活性(FRAP值、还原力、DPPH及ABTS半清除浓度IC50值)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p<0.05)。5种蚕豆游离态、结合态多酚对H2O2诱导的HepG2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随多酚浓度升高明显增强。4.5种蚕豆中游离态多酚和结合态多酚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IC50值范围分别为0.87-1.44和1.17-2.07 mg/mL,而阳性对照阿卡波糖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IC50值为1.04mg/mL,表明蚕豆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效果较好,具有降血糖的潜力。另外,研究发现阿卡波糖与苏蚕05-1游离态、结合态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均为可逆性抑制。我们通过绘制双倒数曲线发现,阿卡波糖对为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为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i值为1.64 mg/mL;而苏蚕05-1游离态、结合态多酚为非竞争性抑制,Ki值分别为1.28和2.03 mg/mL。5.通过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蚕豆游离态、结合态多酚对牛磺胆酸钠、甘氨胆酸钠、胆酸钠等胆酸盐的结合能力。结果表明,蚕豆游离态多酚对牛磺胆酸钠、甘氨胆酸钠、胆酸钠的结合能力范围分别为0.78-1.09、0.67-0.70以及1.10-1.22μmol;结合态多酚对三种胆酸盐结合能力范围分别为0.98-1.20、0.67-0.92以及0.89-1.06。不同蚕豆多酚的胆汁盐结合能力差异显着(p<0.05),其中苏蚕三号与苏蚕甘临选多酚的胆汁盐结合能力最强。6.以黄嘌呤为底物研究了蚕豆多酚对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效果。研究表明,蚕豆游离态多酚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效果较差,抑制率均小于10%。相反,结合态多酚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能力较好,抑制率均在30%以上。其中皖五河大青皮对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最强,其余依次为苏蚕绵豆选,苏蚕05-1,苏蚕甘临选和苏蚕三号,且不同品种间差异显着(p<0.05)。
王帅[10](2017)在《酱油渣中色素和大豆异黄酮的提取与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酱油渣是酱油酿造结束后酱醪被压榨或抽取酱油后剩下的残渣,酿造原料中除淀粉和蛋白质被大量利用外,其它成分的利用率很低。随着我国酱油产量逐年增长,大量的酱油渣已成为酱油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酱油渣中水分、盐分和氧化油脂含量较高,现阶段,酱油生产厂家通常将酱油渣以低价销售给当地的农民作为饲料添加或直接丢弃,不仅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处理不当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充分挖掘酱油渣中丰富的生物活性资源,进而高值化地利用酱油渣意义重大。酱油渣中除含有蛋白、油脂和纤维素外,还含有色素、大豆异黄酮、皂甙、磷脂等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可广泛地用于保健食品与医药行业。其中,酱油色素源自发酵酱油,是一种非常具有开发潜力的天然黑色素,因其自身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在食品、医药、保健等领域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大豆异黄酮是一种天然的植物雌激素,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除抗肿瘤外,对衰老、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以及更年期综合症等都具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本研究应用酒精和超声波相结合的方法提取酱油渣中的色素,并利用乙酸乙酯萃取回收酒精浸提液中的大豆异黄酮,进而对酱油渣中色素和大豆异黄酮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提取出的色素在食品中的添加应用进行了简单尝试,为酱油渣中色素和大豆异黄酮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数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酱油渣中色素提取工艺研究应用酒精和超声波辅助的提取方法,从大豆原粒酱油渣中提取酱油色素。酱油色素粗品经DA201-CⅡ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可制得具有酱香味的棕褐色酱油色素。最佳提取工艺为酒精浓度65%、料液比1:1.75(g/mL)、提取时间24h、超声波时间35min。此条件下,酱油色素得率为1.8g/100g。2.酱油色素基本成分测定及性质研究酱油色素中全氮、总糖、氯化钠三种基本成分含量分别为7.894g/100g、3.157g/100g、1.08g/100g;酱油色素光谱分析中,酱油色素在紫外和红外区间均有非常强的吸收峰;酱油色素稳定性分析中,酱油色素容易被过氧化氢氧化,而亚硫酸钠对其有一定的增色作用;蔗糖、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和光照对酱油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小,偏酸性和80℃以上的高温环境对酱油色素具有降解作用。酱油色素功能性分析中,酱油色素对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都具有很强的清除能力,清除率分别可达到70.4%和64.6%;酱油色素可抑制亚硝胺的合成,抑制率可达到64.8%。3.酒精提取液中大豆异黄酮的检测分析与功能性研究利用乙酸乙酯萃取回收酱油渣酒精提取液中的大豆异黄酮,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在提取色素正交试验的9组样品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色素得率最高的样品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也是最高的,大豆异黄酮得率约为37mg/100g。在功能性分析中,大豆异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大于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清除率分别可达到93%和43%。4.酱油色素试应用尝试将酱油色素用于制作朱古力曲奇饼干,考察添加了酱油色素的曲奇饼干色泽、香气、滋味、形态等感官指标,曲奇饼干呈棕褐色且上色均匀,香气浓郁,口感疏松酥脆。
二、大豆异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抗氧化性及稳定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豆异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抗氧化性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山羊奶乳清蛋白的制备及其包埋大豆异黄酮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山羊奶乳清蛋白 |
1.1.1 山羊奶乳清蛋白的主要组成 |
1.1.2 山羊奶乳清蛋白的主要性质 |
1.1.3 山羊奶乳清蛋白的分离方式 |
1.1.4 山羊奶乳清蛋白的改性方式 |
1.2 膜分离技术在乳品工业的应用 |
1.2.1 膜分离技术概述 |
1.2.2 微滤技术在乳品工业应用 |
1.2.3 超滤技术在乳品工业应用 |
1.2.4 纳滤技术在乳品工业应用 |
1.2.5 电渗析技术在乳品工业应用 |
1.3 纳米颗粒中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
1.3.1 乳清蛋白包埋生物活性物质纳米颗粒的研究 |
1.3.2 纳米颗粒中生物活性物质体外消化模型 |
1.3.3 纳米颗粒中生物活性物质细胞吸收研究 |
1.3.4 纳米颗粒中生物活性物质的生物利用率研究 |
1.3.5 利用纳米颗粒体系提高大豆异黄酮的生物利用率研究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原料和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膜分离技术制备山羊奶乳清蛋白浓缩液的研究 |
2.2.2 聚合山羊奶乳清蛋白的制备及表征 |
2.2.3 聚合山羊奶乳清蛋白包埋大豆异黄酮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
2.2.4 聚合山羊奶乳清蛋白包埋大豆异黄酮纳米颗粒的稳定性及体外消化特性研究 |
2.2.5 聚合山羊奶乳清蛋白包埋大豆异黄酮纳米颗粒的细胞吸收研究 |
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膜分离技术制备山羊奶乳清蛋白浓缩液的工艺研究 |
3.1.1 山羊奶乳清蛋白与酪蛋白分离工艺的研究 |
3.1.2 山羊奶乳清蛋白浓缩工艺的研究 |
3.1.3 山羊奶乳清蛋白脱盐工艺的研究 |
3.2 聚合山羊奶乳清蛋白的制备及表征 |
3.2.1 粒径和Zeta电位分析 |
3.2.2 游离巯基含量分析 |
3.2.3 表面疏水性分析 |
3.2.4 流变学特性分析 |
3.2.5 红外光谱分析 |
3.2.6 微观结构分析 |
3.2.7 乳化特性分析 |
3.2.8 起泡特性分析 |
3.3 聚合山羊奶乳清蛋白包埋大豆异黄酮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
3.3.1 包埋率分析 |
3.3.2 粒径分布分析 |
3.3.3 Zeta电位分析 |
3.3.4 流变学特性分析 |
3.3.5 热力学特性分析 |
3.3.6 结构特性分析 |
3.3.7 乳化特性分析 |
3.3.8 抗氧化性分析 |
3.4 聚合山羊奶乳清蛋白包埋大豆异黄酮纳米颗粒的稳定性及体外消化特性研究 |
3.4.1 离子强度稳定性分析 |
3.4.2 pH稳定性分析 |
3.4.3 储藏稳定性分析 |
3.4.4 体外消化后粒径和Zeta电位分析 |
3.4.5 微观结构分析 |
3.4.6 体外消化动力学分析 |
3.4.7 体外释放特性分析 |
3.5 聚合山羊奶乳清蛋白包埋大豆异黄酮纳米颗粒的细胞吸收研究 |
3.5.1 细胞毒性分析 |
3.5.2 细胞膜分化程度及完整性考察 |
3.5.3 纳米颗粒吸收过程中细胞跨膜电阻值的变化分析 |
3.5.4 消化行为对纳米颗粒中大豆异黄酮的细胞吸收分析 |
3.5.5 细胞吸收抑制分析 |
4 讨论 |
4.1 膜分离技术制备山羊奶乳清蛋白浓缩液的工艺研究 |
4.2 聚合山羊奶乳清蛋白的制备及表征 |
4.3 聚合山羊奶乳清蛋白包埋大豆异黄酮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
4.4 聚合山羊奶乳清蛋白包埋大豆异黄酮纳米颗粒的稳定性及体外消化特性研究 |
4.5 聚合山羊奶乳清蛋白包埋大豆异黄酮纳米颗粒的细胞吸收研究 |
5 结论与创新点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高转化大豆异黄酮乳酸菌的筛选及在发酵豆乳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大豆异黄酮 |
1.1.1 大豆异黄酮简介 |
1.1.2 大豆异黄酮生理功能 |
1.1.3 大豆异黄酮代谢过程 |
1.1.4 大豆异黄酮生物利用率 |
1.1.5 微生物法转化大豆异黄酮 |
1.2 乳酸菌 |
1.2.1 乳酸菌简介 |
1.2.2 乳酸菌生理功能 |
1.3 乳酸菌在发酵豆乳中的应用 |
1.3.1 发酵豆乳简介 |
1.3.2 发酵豆乳营养及功能成分 |
1.3.3 发酵豆乳开发利用现状 |
1.4 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原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培养基 |
2.1.4 主要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乳酸菌的活化 |
2.2.2 转化大豆异黄酮乳酸菌的初筛 |
2.2.3 豆乳的制备与发酵流程 |
2.2.4 转化大豆异黄酮乳酸菌的复筛 |
2.2.5 乳酸菌的鉴定 |
2.2.6 乳酸菌转化大豆异黄酮条件的优化 |
2.2.7 乳酸菌在豆乳中发酵特性的研究 |
2.2.8 发酵豆乳品质特性的研究 |
2.2.9 豆乳体外抗氧化性的测定 |
2.2.10 发酵豆乳贮藏特性的研究 |
2.2.11 模拟体外消化豆乳大豆异黄酮流程 |
2.2.12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高转化大豆异黄酮乳酸菌的筛选及鉴定 |
3.1.1 转化大豆异黄酮乳酸菌的初筛结果 |
3.1.2 转化大豆异黄酮乳酸菌的复筛结果 |
3.1.3 乳酸菌鉴定结果 |
3.2 L.plantarum 58转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条件 |
3.2.1 不同碳源对L.plantarum 58生长和β-葡萄糖苷酶活的影响 |
3.2.2 L.plantarum 58的生长曲线和β-葡萄糖苷酶活变化 |
3.2.3 单因素实验结果 |
3.2.4 响应面实验结果 |
3.3 L.plantarum 58在豆乳中的发酵特性 |
3.3.1 L.plantarum 58发酵期间豆乳pH和酸度变化 |
3.3.2 L.plantarum 58发酵期间豆乳活菌数和β-葡萄糖苷酶活变化 |
3.3.3 L.plantarum 58发酵期间豆乳持水力变化 |
3.3.4 L.plantarum 58发酵期间豆乳蛋白水解度变化 |
3.3.5 L.plantarum 58发酵期间大豆异黄酮含量变化 |
3.3.6 L.plantarum 58发酵期间豆乳有机酸含量变化 |
3.4 L.plantarum 58发酵豆乳品质特性 |
3.5 豆乳体外抗氧化性 |
3.5.1 豆乳总抗氧化能力(ABTS法) |
3.5.2 豆乳总抗氧化能力(FRAP法) |
3.5.3 豆乳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
3.5.4 豆乳亚铁离子螯合能力 |
3.6 L.plantarum 58发酵豆乳贮藏特性 |
3.6.1 贮藏期间L.plantarum 58发酵豆乳pH和酸度变化 |
3.6.2 贮藏期间L.plantarum 58发酵豆乳活菌数变化 |
3.6.3 贮藏期间L.plantarum 58发酵豆乳持水力变化 |
3.7 模拟体外消化豆乳中大豆异黄酮 |
3.7.1 体外消化期间大豆异黄酮单体变化 |
3.7.2 豆乳中大豆异黄酮生物利用率 |
4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槲皮素调节肉鸡脂质代谢的信号转导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槲皮素的概述 |
1.1.1 槲皮素的简介 |
1.1.2 槲皮素的结构和性质 |
1.1.3 槲皮素的生理作用 |
1.2 脂质代谢及调控 |
1.2.1 脂质合成调控 |
1.2.2 脂质分解调控 |
1.2.3 脂质转运调控 |
1.3 影响禽类脂质代谢的关键因子 |
1.3.1 乙酰辅酶A羧化酶 |
1.3.2 肉碱棕榈酰转移酶 |
1.3.3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
1.3.4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 |
1.3.5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 |
1.3.6 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
1.3.7 脂肪酸转运蛋白 |
1.3.8 脂蛋白分解酶 |
1.3.9 单磷酸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
1.4 黄酮类化合物对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 |
1.4.1 槲皮素 |
1.4.2 葛根素 |
1.4.3 沙棘黄酮 |
1.4.4 柑橘黄酮 |
1.4.5 银杏黄酮 |
1.4.6 大豆异黄酮 |
1.4.7 山楂叶黄酮 |
1.4.8 桑叶黄酮 |
1.5 转录组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
1.5.1 转录组学概况 |
1.5.2 转录组RNA-seq技术 |
1.5.3 RNA-seq技术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仪器 |
2.2 试验设计与试验饲粮 |
2.2.1 试验设计 |
2.2.2 试验饲粮 |
2.3 饲养管理 |
2.4 指标测定方法 |
2.4.1 生长性能 |
2.4.2 屠宰性能 |
2.4.3 鸡肉品质 |
2.4.4 血液生化指标 |
2.4.5 RNA-seq测序 |
2.4.6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4.7 Western blot |
2.5 数据分析 |
2.5.1 常规数据分析 |
2.5.2 RNA-seq测序数据分析 |
2.5.3 实时荧光定量PCR数据 |
2.5.4 Western blot数据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槲皮素对AA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槲皮素对AA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
3.2.1 槲皮素对AA肉鸡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的影响 |
3.2.2 槲皮素对AA肉鸡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的影响 |
3.3 槲皮素对AA肉鸡肉品质的影响 |
3.4 槲皮素对AA肉鸡血脂和脂质代谢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 |
3.4.1 槲皮素对AA肉鸡血脂的影响 |
3.4.2 槲皮素对AA肉鸡脂质代谢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 |
3.5 槲皮素对AA肉鸡回肠粘膜脂质代谢的影响 |
3.5.1 测序数据汇总 |
3.5.2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功能分析 |
3.5.3 RT-qPCR鉴定 |
3.6 槲皮素对AA肉鸡AMPK/PPAR信号通路的影响 |
3.6.1 槲皮素对AA肉鸡肝脏AMPK/PPAR信号通路m RNA表达的影响 |
3.6.2 槲皮素对AA肉鸡胸肌AMPK/PPAR信号通路m RNA表达的影响 |
3.6.3 槲皮素对AA肉鸡肝脏AMPK/PPA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 |
3.7 AA肉鸡肉品质与AMPK/PPAR信号通路的相关分析 |
4 讨论 |
4.1 槲皮素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
4.2 槲皮素对屠宰性能的影响 |
4.3 槲皮素对肉品质的影响 |
4.4 槲皮素对血脂和脂质代谢相关激素的影响 |
4.5 槲皮素对回肠粘膜脂质代谢的影响 |
4.6 槲皮素对AMPK/PPAR信号通路的影响 |
4.7 AA肉鸡肉品质与AMPK/PPAR信号通路的相关分析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蒙早苦荬菜活性物质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苦荬菜生物学特征及资源分布 |
1.1.2 苦荬菜活性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2 苦荬菜活性物质提取方法 |
1.2.1 溶剂萃取法(SLE) |
1.2.2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UAE) |
1.2.3 微波辅助提取法(MAE) |
1.3 苦荬菜抗氧化活性研究概况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论文整体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1.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2.1 苦荬菜主要活性物质提取方法 |
2.2.2 不同调制模式、生育时期和部位下苦荬菜活性物质提取量变化 |
2.2.3 体外抗氧化性 |
2.3 测定方法 |
2.3.1 供试品溶液制备 |
2.3.2 总黄酮测定方法 |
2.3.3 总三萜测定方法 |
2.3.4 甾醇测定方法 |
2.3.5 抗氧化性检测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苦荬菜主要活性成分提取方法研究 |
3.1.1 溶剂萃取法 |
3.1.2 超声波辅助提取 |
3.1.3 微波辅助提取 |
3.1.4 三种活性物质最适提取方法的选择 |
3.2 调制方法、生育时期和部位对活性物质提取量的影响 |
3.2.1 不同生育时期和部位青鲜样品中的活性物质提取量差异 |
3.2.2 不同生育时期和部位干燥样品中的活性物质提取量差异 |
3.3 苦荬菜活性物质提取液体外抗氧化性分析 |
3.3.1 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3.3.2 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3.3.3 对O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4 讨论 |
4.1 苦荬菜主要活性物质提取方法及工艺条件的研究 |
4.2 不同调制模式、生育时期和部位中的活性物质提取量差异性 |
4.3 苦荬菜主要活性物质体外抗氧化作用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黑豆丹贝发酵过程生化动态及体外消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生产丹贝的原料 |
1.1.1 大豆 |
1.1.2 黑豆 |
1.1.3 蚕豆 |
1.2 丹贝发酵的主要微生物 |
1.2.1 少孢根霉(Rhizopus oligosporus) |
1.2.2 米根霉(Rhizopus oryzae) |
1.2.3 华根根霉(Rhizopus chinonsis) |
1.2.4 其他种类根霉 |
1.3 丹贝的发酵工艺 |
1.3.1 自然发酵工艺 |
1.3.2 人工接种发酵工艺 |
1.3.3 固态发酵工艺 |
1.4 丹贝的保健作用 |
1.4.1 丹贝的抗氧化功效 |
1.4.2 丹贝的缓解胀气及促进肠胃功效 |
1.4.3 丹贝的抗肿瘤功效 |
1.5 发酵后丹贝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酚类物质的变化 |
1.5.1 碳水化合物的变化 |
1.5.2 蛋白质的变化 |
1.5.3 ACE抑制肽的变化 |
1.5.4 多酚类化合物 |
1.5.5 抗性营养物质的消除 |
1.6 体外消化模型简介 |
1.7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8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8.1 研究内容 |
1.8.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药品及试剂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丹贝生产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
2.2.2 单因素试验设计 |
2.2.3 响应曲面试验设计 |
2.2.4 测定方法 |
2.2.5 黑豆丹贝发酵过程中的动态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黑豆丹贝发酵工艺条件优化 |
3.1.1 黑豆丹贝发酵工艺条件单因素试验 |
3.2 黑豆丹贝基本营养成分分析 |
3.2.1 黑豆丹贝基本营养指标分析 |
3.2.2 黑豆丹贝香气成分分析 |
3.3 黑豆丹贝发酵过程生化动态分析 |
3.3.1 黑豆丹贝发酵过程中基本理化指标分析 |
3.3.2 黑豆丹贝发酵过程中蛋白质降解情况及ACE抑制活性的变化 |
3.3.3 黑豆丹贝发酵过程中酚类物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
3.3.4 不同模拟消化阶段黑豆丹贝蛋白质降解情况及ACE抑制活性 |
3.3.5 不同模拟消化阶段黑豆丹贝中酚类物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
4 讨论 |
4.1 关于黑豆丹贝香气成分 |
4.2 关于黑豆丹贝发酵过程中生化动态变化 |
4.3 关于不同模拟消化阶段对黑豆丹贝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 |
5 结论 |
6 创新点 |
7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巴里黄檀心材色素成分、稳定性及生理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木本植物色素的研究进展 |
1.1.1 木本植物色素的提取方法 |
1.1.2 木本植物色素生理活性 |
1.1.3 木本植物色素的稳定性及应用 |
1.2 巴里黄檀的研究进展 |
1.2.1 巴里黄檀简介 |
1.2.2 巴里黄檀心材抽提物化学成分研究 |
1.2.3 巴里黄檀心材成分利用研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选题的研究意义与目的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巴里黄檀心材色素提取工艺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巴里黄檀心材木粉的制备 |
2.3.2 巴里黄檀心材色素提取溶剂的选择 |
2.3.3 巴里黄檀心材色素的制备 |
2.3.4 巴里黄檀心材色素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
2.3.5 巴里黄檀心材色素浓度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6 超声时间对巴里黄檀心材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
2.3.7 乙醇浓度对巴里黄檀心材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
2.3.8 料液比对巴里黄檀心材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
2.3.9 巴里黄檀心材色素提取正交试验 |
2.3.10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提取溶剂的选择 |
2.4.2 巴里黄檀心材色素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
2.4.3 巴里黄檀心材色素浓度标准曲线 |
2.4.4 超声时间对巴里黄檀心材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
2.4.5 乙醇浓度对巴里黄檀心材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
2.4.6 料液比对巴里黄檀心材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
2.4.7 巴里黄檀心材色素提取正交试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巴里黄檀心材色素成分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巴里黄檀心材色素分离鉴定 |
3.2.3 巴里黄檀心材色素主要化学成分定量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色谱峰的鉴定 |
3.3.2 巴里黄檀心材色素成分结构鉴定 |
3.3.3 巴里黄檀心材色素成分定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巴里黄檀心材色素稳定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巴里黄檀心材色素稳定性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H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4.3.2 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4.3.3 温度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4.3.4 紫外光照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4.3.5 自然光照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巴里黄檀心材色素生理活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巴里黄檀心材色素DPPH·清除率测定 |
5.2.4 巴里黄檀心材色素ABTS·清除率测定 |
5.2.5 巴里黄檀心材色素抗菌性能的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巴里黄檀心材色素对DPPH·的清除能力 |
5.3.2 巴里黄檀心材色素对ABTS·的清除能力 |
5.3.3 巴里黄檀心材色素抑菌实验方法讨论 |
5.3.4 巴里黄檀心材色素抑菌活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加工方式对豆类中酚类物质的影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加工方式对豆类中酚类物质的影响 |
1.1 浸泡对豆类中酚类物质的影响 |
1.2 热处理对豆类中酚类物质的影响 |
1.3 发芽对豆类中酚类物质的影响 |
1.4 制浆对豆类中酚类物质的影响 |
1.5 发酵对豆类中酚类物质的影响 |
1.6 其他加工方式对豆类中酚类物质的影响 |
2 加工方式对豆类中酚类物质的生物活性的影响 |
2.1 加工方式对豆类中酚类物质的抗氧化性的影响 |
2.2 加工方式对豆类中酚类物质的降血糖﹑降血脂活性的影响 |
2.3 加工方式对豆类中酚类物质的抗损伤活性的影响 |
2.4 加工方式对豆类中酚类物质的促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
2.5 加工方式对豆类中酚类物质的其他活性的影响 |
3 结论与展望 |
(8)高良姜茎叶总黄酮的提取、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概述 |
1.1.1 高良姜茎叶概述 |
1.1.2 黄酮类化合物概述 |
1.1.3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
1.1.3.1 黄酮类化合物的形状和旋光性 |
1.1.3.2 黄酮类化合物的溶解性 |
1.1.3.3 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反应 |
1.2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
1.2.1 传统溶剂法 |
1.2.2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
1.2.3 微波辅助提取法 |
1.2.4 酶辅助提取法 |
1.2.5 超临界CO_2萃取法 |
1.2.6 其他方法 |
1.3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方法 |
1.3.1 大孔树脂分离法 |
1.3.2 膜分离法 |
1.3.3 重结晶分离法 |
1.3.4 铅沉淀分离法 |
1.3.5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法 |
1.3.6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法 |
1.4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
1.4.1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 |
1.4.2 黄酮类化合物的抑菌作用 |
1.4.3 黄酮类化合物的降血糖作用 |
1.4.4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炎作用 |
1.5 立题依据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实验试剂 |
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4 试验方法 |
2.4.1 原料预处理 |
2.4.2 高良姜茎叶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
2.4.2.1 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 |
2.4.2.2 高良姜茎叶黄酮的提取工艺流程 |
2.4.2.3 传统溶剂法提取高良姜茎叶黄酮 |
2.4.2.4 超声波法提取高良姜茎叶黄酮 |
2.4.2.5 两种提取方法的比较 |
2.4.3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高良姜茎叶黄酮 |
2.4.3.1 高良姜茎叶黄酮粗提物的制备 |
2.4.3.2 大孔树脂的种类及预处理 |
2.4.3.3 树脂的静态吸附与解吸试验 |
2.4.3.4 动态吸附与解吸试验 |
2.4.4 高良姜茎叶黄酮的生物活性及稳定性的测定 |
2.4.4.1 高良姜茎叶黄酮的抗氧化活性测定 |
2.4.4.2 高良姜茎叶黄酮的体外降血糖功能的测定 |
2.4.4.3 高良姜茎叶黄酮的稳定性研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3.2 传统溶剂法提取高良姜茎叶黄酮的试验结果 |
3.2.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3.2.1.1 提取时间对高良姜茎叶黄酮提取量的影响 |
3.2.1.2 乙醇的体积分数对高良姜茎叶黄酮提取量的影响 |
3.2.1.3 提取温度对高良姜茎叶黄酮提取量的影响 |
3.2.1.4 料液比对高良姜茎叶黄酮提取量的影响 |
3.2.2 响应面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2.1 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案与结果 |
3.2.2.2 响应面的回归方程拟合和响应面的结果分析 |
3.2.2.3 传统溶剂提取法的最优工艺条件及验证试验 |
3.3 超声提取高良姜茎叶黄酮的实验结果 |
3.3.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3.3.1.1 超声时间对超声提取高良姜茎叶黄酮的提取量的影响 |
3.3.1.2 超声功率对超声提取高良姜茎叶黄酮的提取量的影响 |
3.3.1.3 乙醇体积分数对超声提取高良姜茎叶黄酮提取量的影响 |
3.3.1.4 超声温度对超声提取高良姜茎叶黄酮提取量的影响 |
3.3.1.5 料液比对超声提取高良姜茎叶黄酮提取量的影响 |
3.3.2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3 超声提取法的最优工艺验证试验 |
3.3.4 两种提取方法的结果对比 |
3.4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高良姜茎叶黄酮 |
3.4.1 大孔树脂的筛选结果 |
3.4.2 静态吸附曲线及参数 |
3.4.2.1 静态吸附动力学曲线 |
3.4.2.2 静态吸附动力学参数 |
3.4.3 AB-8对高良姜茎叶黄酮的吸附等温线及模型 |
3.4.3.1 吸附等温线 |
3.4.3.2 静态吸附热力学参数 |
3.4.4 吸附液pH对高良姜茎叶黄酮在AB-8上的吸附量的影响 |
3.4.5 洗脱剂的筛选 |
3.4.6 动态吸附试验结果 |
3.4.6.1 上样流速对动态吸附的影响 |
3.4.6.2 上样浓度对动态吸附的影响 |
3.4.7 洗脱流速对动态洗脱过程的影响 |
3.4.8 分离纯化的效果 |
3.5 高良姜茎叶黄酮的生物活性及稳定性试验结果 |
3.5.1 高良姜茎叶黄酮的抗氧化活性 |
3.5.1.1 高良姜茎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对DPPH·的清除效果 |
3.5.1.2 高良姜茎叶黄酮对ABTS+·清除效果 |
3.5.1.3 高良姜茎叶黄酮总还原能力的测定结果 |
3.5.2 高良姜茎叶黄酮的降血糖活性测定结果 |
3.5.3 高良姜茎叶黄酮的稳定性 |
3.5.3.1 温度对高良姜茎叶黄酮稳定性的影响 |
3.5.3.2 光照对高良姜茎叶黄酮稳定性的影响 |
3.5.3.3 pH对高良姜茎叶黄酮稳定性的影响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不同提取方法和条件对提取黄酮的影响 |
4.1.2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黄酮 |
4.1.3 高良姜茎叶黄酮的生物活性 |
4.2 结论 |
5 创新与展望 |
5.1 本论文的创新点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蚕豆多酚的组成结构及其生理活性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蚕豆概况 |
2 蚕豆中的主要营养组成及生物活性物质研究 |
2.1 蚕豆中的主要营养物质 |
2.2 蚕豆中的生物活性物质 |
3 植物多酚研究 |
3.1 植物多酚分类 |
3.2 植物多酚生理功能 |
3.3 植物多酚提取 |
3.4 植物多酚含量测定 |
3.5 植物多酚结构解析 |
4 立题依据、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4.1 立题依据及意义 |
4.2 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响应面优化蚕豆多酚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研究 |
1 材料与设备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2 试验方法 |
2.1 没食子酸标准曲线的制作 |
2.2 蚕豆多酚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
2.3 提取剂种类的选择 |
2.4 单因素实验 |
2.5 响应面试验设计 |
2.6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提取剂种类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
3.2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 响应面优化试验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蚕豆酚类物质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
1 材料与设备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2 试验方法 |
2.1 蚕豆多酚提取 |
2.2 蚕豆中酚类物质含量测定 |
2.3 蚕豆多酚酚类成分鉴定 |
2.4 抗氧化活性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五种蚕豆酚类物质含量分析 |
3.2 蚕豆多酚组成 |
3.3 五种蚕豆多酚抗氧化能力分析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蚕豆多酚降血糖、降血脂以及降尿酸活性研究 |
1 材料与设备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设备 |
2 试验方法 |
2.1 蚕豆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
2.2 蚕豆多酚结合胆酸盐能力测定 |
2.3 蚕豆多酚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抑制作用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五种蚕豆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及动力学分析 |
3.2 五种蚕豆多酚结合胆酸盐能力分析 |
3.3 五种蚕豆多酚对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酱油渣中色素和大豆异黄酮的提取与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酱油渣概述 |
1.2 酱油渣的利用现状 |
1.2.1 用于饲料 |
1.2.2 开发作为肥料 |
1.2.3 压榨提油 |
1.2.4 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 |
1.2.5 其他研究 |
1.3 酱油色素 |
1.3.1 酱油色素的生成 |
1.3.2 酱油色素的成分 |
1.3.3 酱油色素的生理功能 |
1.3.4 酱油色素的发展前景 |
1.4 大豆异黄酮 |
1.4.1 大豆异黄酮结构及理化特性 |
1.4.2 大豆异黄酮在酱油渣中的分布情况 |
1.4.3 大豆异黄酮的生理功能及应用现状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原料 |
2.1.2 仪器与设备 |
2.1.3 实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技术路线 |
2.2.2 酱油渣中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
2.2.2.1 酱油渣中色素提取单因素试验 |
2.2.2.2 酱油渣中色素提取正交试验 |
2.2.2.3 DA201-CⅡ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酱油色素 |
2.2.3 酱油色素基本成分的测定与性质研究 |
2.2.3.1 酱油色素基本成分的测定 |
2.2.3.2 酱油色素的光谱性质 |
2.2.3.3 酱油色素的稳定性 |
2.2.3.4 酱油色素的功能性 |
2.2.4 大豆异黄酮的检测分析 |
2.2.5 大豆异黄酮的功能性研究 |
2.2.5.1 大豆异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
2.2.5.2 大豆异黄酮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
2.2.6 酱油色素试应用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酱油渣中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
3.1.1 酱油渣中色素提取单因素试验 |
3.1.1.1 酒精浓度对酱油渣中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
3.1.1.2 料液比对酱油渣中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
3.1.1.3 提取时间对酱油渣中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
3.1.1.4 超声波时间对酱油渣中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
3.1.2 酱油渣中色素提取正交试验 |
3.2 酱油色素基本成分的测定与性质分析 |
3.2.1 酱油色素基本成分的测定 |
3.2.2 酱油色素光谱性分析 |
3.2.3 酱油色素稳定性分析 |
3.2.3.1 氧化剂对酱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2.3.2 还原剂对酱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2.3.3 蔗糖对酱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2.3.4 防腐剂对酱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2.3.5 pH、光照对酱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2.3.6 温度对酱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3.2.4 酱油色素功能性分析 |
3.2.4.1 酱油色素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
3.2.4.2 酱油色素对·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
3.2.4.3 酱油色素抑制亚硝胺合成的能力 |
3.3 综合回收大豆异黄酮含量的测定 |
3.4 大豆异黄酮功能性分析 |
3.4.1 大豆异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
3.4.2 大豆异黄酮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
3.5 酱油色素试应用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酱油渣中酱油色素的提取工艺 |
4.1.2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酱油色素 |
4.1.3 酱油色素的性质研究 |
4.1.4 酒精提取液中大豆异黄酮的检测 |
4.1.5 大豆异黄酮的活性研究 |
4.1.6 酱油色素的试应用 |
4.2 结论 |
4.3 创新之处 |
4.4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大豆异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抗氧化性及稳定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山羊奶乳清蛋白的制备及其包埋大豆异黄酮体系研究[D]. 田木.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2]高转化大豆异黄酮乳酸菌的筛选及在发酵豆乳中的应用[D]. 周帆. 扬州大学, 2021(08)
- [3]槲皮素调节肉鸡脂质代谢的信号转导机制[D]. 王密.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4]蒙早苦荬菜活性物质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 荣荣.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5]黑豆丹贝发酵过程生化动态及体外消化特性研究[D]. 武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12)
- [6]巴里黄檀心材色素成分、稳定性及生理活性研究[D]. 杨雨桐. 广西大学, 2019(06)
- [7]加工方式对豆类中酚类物质的影响研究进展[J]. 刘婷婷,包佳微,李嘉欣,阮长青.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9(04)
- [8]高良姜茎叶总黄酮的提取、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D]. 章文. 华南农业大学, 2019(02)
- [9]蚕豆多酚的组成结构及其生理活性功能研究[D]. 钱敏.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8)
- [10]酱油渣中色素和大豆异黄酮的提取与性质研究[D]. 王帅.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