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炉炉身喷补技术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姬志强,杨军昌,刘海峰,李强,张红亮[1](2021)在《长钢8号高炉采用炉壳穿管法更换冷却壁》文中研究说明首钢长钢8号高炉炉身下部8段、9段冷却壁出现损坏现象,虽然采取多项措施强化冷却,但是仍有渣皮脱落、炉壳烧红、冒火星、跑煤气现象发生。为彻底消除隐患,降料面休风,采用炉壳穿管法更换冷却壁,实施后炉壳温度均稳定在安全范围内,达到了预期效果。长钢生产实践证明,采用炉壳穿管法更换冷却壁,施工时间短、费用低,产量损失小,对于生铁产量任务紧或进入中后期炉役的高炉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张艳利,彭西高,贾全利[2](2021)在《高炉关键部位耐火材料技术现状与发展》文中研究指明简要介绍了我国炼铁高炉的基本状况和冶炼工艺流程,归纳了高炉各部位用耐火材料的主要类型并分析了关键部位耐火材料的损毁机制,重点阐述了炼铁高炉关键部位用耐火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情况,指出了我国炼铁高炉耐火材料技术取得较大进展,某些材料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本可以自给自足。
徐平坤[3](2020)在《高炉(本体)用耐火材料的选择与技术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高炉的发展趋势是大型化、长寿化,其内衬的耐火材料,应该按高炉部位的使用条件选择相对应的品质及档次的耐火材料。国产耐火材料的质量达到或超过进口的优质产品水平,完全能满足要求,不需要进口。采用铜冷却壁和定期修补内衬是助高炉长寿的有效措施。
蔡曼菲[4](2020)在《溶胶结合镁钙质热态喷补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纯净钢生产过程中,高温炉炉衬各部分使用环境的差异会导致某些局部区域出现损毁,严重影响生产稳定的运行。适时地对局部损毁区域进行热态在线喷补可使炉衬的损毁达到均衡,从而保证纯净钢生产的高效化和稳定化。镁钙质热态喷补料因具有良好的热力学稳定性、抗渣性和净化钢液的能力在炼钢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其大多以聚磷酸盐为结合剂,磷元素的存在会增加钢水增磷风险。因此,无磷镁钙质热态喷补料的开发对提升钢水品质和保证纯净钢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先探讨了聚磷酸盐结合镁钙质热态喷补料的损毁机理及其对钢水质量的影响;然后分别制备以硅灰石溶胶和硅溶胶为结合剂的无磷镁钙质热态喷补料,通过模拟热态喷补过程,探明了溶胶结合喷补料的热态附着性能,为镁钙质热态喷补料用溶胶结合剂的选择提供参考;在此基础上,为提高硅溶胶结合热态喷补料的施工性能,借助流变学理论研究了喷补料粘度在喷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及加水量和分散剂(萘系磺酸盐甲醛缩合物(FDN)、柠檬酸和SD80)对喷补料基质浆体流变学特征的影响;其次,为提高硅溶胶结合热态喷补料的附着性能,系统研究了增塑剂(膨润土、羧甲基纤维素)和助烧剂(纳米二氧化钛、硅微粉)的引入对喷补料流动性能和物理性能的影响,探明了其对喷补料热态附着性能的作用机理;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在硅溶胶结合热态喷补料中引入了柠檬酸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旨在不降低其热态附着性的前提下,改善喷补料的中温性能。通过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在较高温度下,聚磷酸盐结合镁钙质热态喷补料中的Na2O和P2O5会产生挥发,导致喷补料中的结合相-磷酸钙镁钠降低,使得聚磷酸盐结合喷补料的显气孔率较高、常温抗折强度和常温耐压强度较低。聚磷酸盐结合镁钙质热态喷补料的结构疏松多孔,与镁砖的结合界面存在较大缝隙,容易发生结构剥落。以聚磷酸盐为结合剂的镁钙质热态喷补料会对钢水增磷,且钢水中的磷含量随聚磷酸盐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2)自制硅灰石溶胶的流变曲线表现为剪切增稠,与胀性流体类似。由于正硅酸乙酯水解产物形成的凝胶结构与假硅灰石相的结构相近,硅灰石溶胶在经800oC、900oC和1000oC热处理后形成的主要物相均为假硅灰石相。以硅灰石溶胶为镁钙质热态喷补料的结合剂时,镁砂可促进硅灰石溶胶中三维网络结构的形成,加强喷补料与镁砖间的连接;同时硅灰石可与喷补料中的物质反应生成低熔点物相,促进喷补料与镁砖间的烧结,从而提高热态喷补料的附着性能。加入4wt%的硅灰石溶胶时,喷补料的高温反弹率较低,喷补层较为均匀,且体积密度和力学强度较优;与聚磷酸盐结合的镁钙质热态喷补料相比,以硅灰石溶胶为结合剂的喷补料具有更好的热态附着性能,但由于喷补料中低熔点相较多,其高温力学性能相对较差。(3)在镁钙质热态喷补料中引入硅溶胶,一方面镁砂可促进硅羟基间的脱水缩合,加速喷补料中硅氧硅三维网络结构的形成,提高喷补料的热态附着性能;另一方面硅溶胶中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可填充喷补料的颗粒间隙,与镁砂反应生成镁橄榄石,提高喷补料的体积密度和力学性能。当粒度分布系数q为0.28、骨料为高钙镁钙砂(CaO:55wt%)、硅溶胶加入量为5wt%时,喷补料具有较高的体积密度和力学性能,且高温反弹率较低,喷补层更均匀,粘结强度较大;与聚磷酸盐结合的镁钙质热态喷补料相比,以硅溶胶为结合剂的喷补料具有更好的热态附着性和高温力学性能,且热态附着性能与硅灰石溶胶结合喷补料相当。(4)硅溶胶结合镁钙质热态喷补料的粘度在喷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为:喷补料中的流体粘度要尽可能的低,即基质部分的粘度要尽可能的低,以保证颗粒能顺利嵌入到喷补层中并尽可能的减小颗粒间的距离;而整个热态喷补料的表观粘度要尽可能的高,以保证喷补层的稳定性。以硅溶胶结合镁钙质热态喷补料的基质部分为研究对象得到:基质浆体的流动曲线与假塑性流体类似,且临界加水量在22wt%左右;FDN、柠檬酸和SD80均能改善基质浆体的流变特性,相应的合适添加量分别为0.3 wt%、0.2wt%和0.1wt%;与添加FDN和柠檬酸相比,在基质浆体中添加SD80呈现的是塑性系统,能更好的吸收颗粒的冲击,减少反弹和分层的可能性。综合考虑,添加0.1wt%SD80的喷补料流变学性能最佳。(5)在硅溶胶结合镁钙质热态喷补料中引入膨润土和羧甲基纤维素均可改善喷补料的触变性,能更加有效的吸收喷补过程中物料的动能,从而降低喷补料的高温反弹率;当复合添加1wt%的膨润土和0.1wt%的羧甲基纤维素时,喷补料的附着性能和力学性能均较好。在硅溶胶结合镁钙质热态喷补料中引入纳米二氧化钛可在晶界处形成新物相,改变晶界处物相的组成和分布,促进喷补料的烧结,从而进一步降低喷补料的高温反弹率;引入2.0wt%的纳米二氧化钛和2.0wt%的硅微粉时,喷补料的附着性能和力学性能较好。(6)添加0.3wt%的柠檬酸和0.8wt%的KH-570均可提高硅溶胶结合镁钙质热态喷补料的中温性能。添加柠檬酸的喷补料中,柠檬酸中的羧基会与镁砂颗粒形成稳定的Mg-O-C单齿配体结构,抑制镁砂颗粒的水化,从而提高喷补料的中温性能。对于添加KH-570的喷补料而言,借助KH-570有机端的“分散作用”及KH-570水解产物与硅溶胶胶粒之间的相互反应,可在喷补料中形成有机-无机杂化互穿的网络结构。虽然经一定温度热处理后,有机部分会挥发,但残余的硅仍保持着原有的网络结构,起到提高中温强度的作用。
裴尚[5](2019)在《包钢稀土钢板材厂1#转炉炉衬侵蚀机理及炉型维护》文中研究指明转炉炉型侵蚀变化不规则是影响冶炼过程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国内外转炉冶炼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其主要原是因为转炉炉型发生变化,会导致冶炼过程中化渣困难,炉内反应不均,造成转炉等样时间长,在等样过程中不仅加剧转炉炉体的侵蚀,而且也造成转炉炉内温降过大,降低了转炉出钢温度,造成炼钢成本增加。包钢稀土钢板材厂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转炉炉役中期熔池侵蚀严重,容易发生漏钢;出钢侧侵蚀严重,出钢过程卷渣回磷;炉型不规则恶化了冶金反应动力学条件,造成炉内成分、温度不均匀等。针对稀土钢板材厂以上问题,本论文对稀土钢板材厂1号转炉在溅渣护炉与炉型维护方面进行了实际经验的总结,对于转炉熔池环缝侵蚀严重,对怎样进行维护这一新的命题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和试验。通过稀土钢板材厂铁水和废钢条件下转炉炉衬侵蚀的特点和机理研究,并且根据包钢稀土钢板材厂现有的转炉造渣方式,确定出合理的转炉溅护炉渣参数,包括溅渣料的加入量、溅渣时间、溅渣氧枪枪位等;结合激光测厚技术,对转炉炉型进行有效的监测,通过定量的控制转炉炉衬的厚度,从而达到控制炉型的目的;采用新的投补护炉技术,合理地组织转炉炉体维护工作,可以更加准确地将补炉料投补到所需位置;采用冶金过程静态模型控制和副枪动态控制工艺,提高冶炼终点命中率。经过以上工艺控制,稀土钢板材厂转炉一次拉成率达到92%上,可以有效地减少补吹对炉体的侵蚀;通过优化溅渣操作,确定转炉溅渣枪位控制在8002500mm,且保证溅渣抢位在800mm的时间大于60秒,可以保证环缝溅渣效果,避免漏钢事故发生;使得转炉熔池环缝最低点由平均448mm,增长到709mm;转炉炉底最低点由平均603mm,增长到653mm。逐渐使得转炉炉型恢复正常,使其具有良好的冶金效果。这样可以缩短非冶炼工序时间,有利于提高转炉的作业率和热效率,可以较好地降低转炉冶炼成本,对于提高大型转炉产能具有重要意义。
徐平坤[6](2018)在《提高我国耐火材料应用技术水平的探讨》文中认为我国耐火材料品质不比国外差,但吨钢耐火材料消耗却比先进国家高。大量实例说明提高耐火材料应用技术水平,对降低耐火材料消耗有显着效果,因此,应该加强耐火材料应用技术研究,按热工设备使用条件选择合适的耐火材料,采取均衡构筑、认真维护、适当修补、强化管理等措施,使热工设备内衬寿命延长,以致达到永久内衬,用后耐火材料零排放。
徐国涛,向武国,刘黎,张洪雷[7](2017)在《高炉湿法喷涂料的性能及使用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对高炉湿法喷补料的性能和使用技术开展了研究。目前国内高炉炉身用喷补料多为水泥结合,而炉腹、炉缸等部位的喷补料多为溶胶结合;喷补料的性能多采用浇注料的测试方法测定,与喷补料的实际使用状况有差异。研究表明,喷补料的流动性和泵送性能决定喷补过程的顺畅性,而促凝剂的选用决定了溶胶结合喷涂料的初始强度。高炉湿法喷补技术的良好应用对于高炉大中修后冷却壁保护和提高炉衬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卢正东,顾华志,陈令坤,张庆喜,张正东[8](2017)在《武钢高炉冷却壁破损的原因》文中认为武钢1号、6号、7号高炉存在冷却水管破损严重的现象,停炉中修后破损调查发现,破损部位主要在炉缸风口段球墨铸铁冷却壁顶部及与之衔接的炉腹段铜冷却壁底部。究其原因,主要是炉缸风口带冷却壁与炉腹铜冷却壁的衔接结构不合理,当炉役末期炉衬减薄后,高温煤气流容易沿衔接部位串入冷却壁冷面,烧坏进水管,并造成整块冷却壁的蚀损。建议将炉腹铜冷却壁底部改为凸台设计,将进水管包覆在内,以阻止高温煤气流烧损水管,从而延长冷却壁的使用寿命。
汪泽洲[9](2017)在《喷铸陶瓷材料法修复炉缸的计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炉是钢铁冶炼中的重要生产设备,更是其生产流程中核心设备。炉缸是高炉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冶炼过程的反应器和盛装高温铁水的容器。炉缸结构是由内衬耐火砖组成的砌筑体、冷却壁和钢制炉壳组成。高炉炉缸工作条件恶劣,高温铁水与炉缸直接接触,炉缸的侵蚀难以避免。炉缸的工作条件和服役时间不同,侵蚀后形成的侵蚀形貌和程度也有所不同,为了延长高炉使用寿命,需对侵蚀后的炉缸及时进行修复。炉缸整体砌砖法是传统工艺,施工效率较低,少则40~50天,多则几个月甚至半年。喷铸修补法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效率较高的炉缸内衬修复新技术。但是从修复后使用效果看,有的使用3~5年,而有的则仅1~3年甚至更短。造成喷铸修补炉缸寿命不一的因素众多,其中与喷铸材料物性、修复前的内衬侵蚀形貌等有很大关系,也就是喷铸修补法存在一个的适用条件。本文通过研究内衬不同侵蚀形貌、剩余厚度、喷铸材料物性等为主要因素的炉缸内衬传热、温度分布、应力及分布和内衬及炉壳强度,从长寿角度出发,研究喷铸修补的适用条件,建立喷铸陶瓷材料修复炉缸的评估方法,为合理适用这一炉缸快速修复技术提供技术依据。针对炉缸内衬常见的炉缸象脚形侵蚀、平底锅形侵蚀和蘑菇形侵蚀三种典型侵蚀形貌,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技术,分别建立不同侵蚀形貌、不同剩余厚度的喷铸陶瓷材料法修复后的炉缸结构传热和应力计算模型,计算内衬和炉壳应力,评估内衬和炉壳强度,进而提取与侵蚀形貌相对应的满足内衬强度和炉壳强度的最小剩余厚度,形成基于强度条件的喷铸陶瓷材料修复炉缸的评估方法。为便于合理地比较内衬象脚形侵蚀的特性,定义侵蚀角描述凹陷尖锐度并将其作为构造象脚侵蚀形貌的特征参数,与内衬剩余厚度联合构造内衬侵蚀形貌。文中通过变参数计算得到并建立了侵蚀形貌、剩余厚度、材料物性、应力大小和强度的数表。文中形成的基于强度条件、针对不同内衬侵蚀形貌的喷铸陶瓷材料修复炉缸的评估方法,能判断其适用性,对采用这一高炉炉缸修复新技术的方案设计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徐国涛,张洪雷,刘黎,向武国[10](2017)在《高炉湿法喷涂料的性能及相关使用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高炉湿法喷补料的性能和使用技术进行了讨论,认为炉身用的喷补料多为水泥结合,而炉腹、炉缸等部位的喷补料多为溶胶结合;喷补料的性能多采用浇注料的测试方法测定,与喷补料的实际使用状况有差异,而很少关注的流动性和泵送性能的好坏决定了其喷补过程的顺畅;促凝剂的选用决定了溶胶结合喷涂料的初始强度。高炉湿法喷补技术的好坏对于高炉大中修后炉衬的保护、提高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炉炉身喷补技术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炉炉身喷补技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高炉关键部位耐火材料技术现状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高炉的基本结构和冶炼工艺 |
3 高炉用耐火材料及其损毁机制 |
4 高炉关键部位耐火材料 |
4.1 碳砖 |
4.2 陶瓷杯 |
4.3 碳复合砖 |
4.4 Si C风口砖 |
4.5 维护材料及技术 |
(1)炉缸挖补与灌浆技术[4] |
(2)不定形耐火材料 |
(3)其他技术 |
5 结论 |
(3)高炉(本体)用耐火材料的选择与技术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高炉(本体)内衬用耐火材料的选择与高炉长寿 |
1.1 选择耐火材料的原则 |
1.2 各部位选择耐火材料 |
1.3 不定形耐火材料 |
2 我国高炉内衬可以完全使用国产耐火材料,无需进口 |
2.1 炭砖 |
3 高炉水冷技术进步,助高炉长寿 |
4 高炉内衬修补技术进步 |
5 结语 |
(4)溶胶结合镁钙质热态喷补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喷补技术 |
1.2.1 喷补技术的分类 |
1.2.2 喷补料的性能要求 |
1.2.3 喷补层的损毁机理 |
1.3 喷补料用结合剂的发展 |
1.3.1 水化结合 |
1.3.2 化学结合 |
1.3.3 缩聚结合 |
1.3.4 凝聚结合 |
1.4 镁钙质热态喷补料用结合剂 |
1.5 硅灰石溶胶 |
1.5.1 硅灰石的结构及应用 |
1.5.2 硅灰石溶胶的制备 |
1.6 硅溶胶在不定形耐火材料中的应用及现存的问题 |
1.7 本课题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实验 |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2.2 结构与性能测试 |
2.2.1 化学矿物组成及结构分析 |
2.2.2 流变学性能 |
2.2.3 物理性能 |
2.2.4 热态附着性能 |
第3章 聚磷酸盐结合镁钙质热态喷补料损毁机理及钢水增磷现象研究 |
3.1 实验方案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损毁机理分析 |
3.2.2 热态附着性能分析 |
3.2.3 聚磷酸盐结合镁钙质热态喷补料对钢水的增磷现象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自制硅灰石溶胶结合镁钙质热态喷补料的性能研究 |
4.1 实验方案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硅灰石溶胶的性能测试 |
4.2.2 硅灰石溶胶对镁钙质热态喷补料性能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硅溶胶结合镁钙质热态喷补料的性能研究 |
5.1 实验方案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硅溶胶加入量对喷补料性能的影响 |
5.2.2 骨料种类对喷补料性能的影响 |
5.2.3 粒度组成对喷补料性能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硅溶胶结合镁钙质热态喷补料的流变学特征研究 |
6.1 实验方案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热态喷补层的形成及稳定过程 |
6.2.2 加水量对基质浆体流变学特征的影响 |
6.2.3 分散剂对基质浆体流变学特征的影响 |
6.2.4 分散剂对喷补料流动指数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硅溶胶结合镁钙质热态喷补料附着性能研究 |
7.1 实验方案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增塑剂对喷补料性能的影响 |
7.2.2 助烧剂对喷补料性能的影响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硅溶胶结合镁钙质热态喷补料中温性能优化研究 |
8.1 实验方案 |
8.2 结果与讨论 |
8.2.1 柠檬酸对喷补料中温性能的影响 |
8.2.2 KH-570对喷补料中温性能的影响 |
8.2.3 柠檬酸和KH-570对喷补料热态附着性的影响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后期工作展望 |
9.3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件 |
(5)包钢稀土钢板材厂1#转炉炉衬侵蚀机理及炉型维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转炉炉衬侵蚀以及炉体维护 |
1.2.1 转炉炉衬侵蚀机理 |
1.2.2 转炉炉型维护技术的发展 |
1.3 转炉炉型维护技术的研究进展 |
1.4 激光测厚技术的应用 |
1.4.1 激光测厚技术的原理 |
1.4.2 激光测厚技术的应用 |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2.包钢稀土钢板材厂转炉炉体侵蚀特点以及机理 |
2.1 转炉炉衬材质以及砌筑方法对转炉炉体侵蚀的影响 |
2.2 转炉溅渣动力学以及炉渣对炉衬侵蚀的影响 |
2.3 转炉工艺操作对炉衬侵蚀的影响 |
2.4 转炉喷补护炉技术对炉型控制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包钢稀土钢板材厂溅渣以及补炉工艺 |
3.1 转炉主要设备参数 |
3.2 转炉溅渣工艺参数的确定 |
3.3 转炉补炉方法 |
3.4 溅渣方法和投补方式对炉型的影响 |
3.5 转炉冶金效果 |
3.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提高我国耐火材料应用技术水平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耐火材料吨钢单耗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
2 实例说明提高耐火材料应用技术水平的效果 |
3 提高耐火材料应用技术水平, 争取热工设备达到永久型内衬, 用后耐火材料零排放 |
3.1 炼钢转炉内衬 |
3.2 钢包内衬 |
3.3 高炉长寿 |
3.4 出铁场寿命 |
3.5 混铁炉长寿技术 |
3.6 铁水包寿命 |
4 讨论 |
5 结语 |
(7)高炉湿法喷涂料的性能及使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高炉湿法喷涂料的性能与使用分析 |
2 结论 |
(9)喷铸陶瓷材料法修复炉缸的计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状况 |
1.2.1 高炉炉缸结构设计 |
1.2.2 高炉炉缸修复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高炉炉缸传热特性分析 |
2.1 概述 |
2.2 传热学基本理论 |
2.3 轴对称圆筒横截面内的稳态温度场 |
2.4 对流传热边界的置换 |
2.5 内侧为定温、外侧为对流边界条件的温度分布 |
2.5.1 单层材料的温度分布 |
2.5.2 两层材料的温度分布 |
2.5.3 多层材料的温度分布 |
2.6 炉缸等效简化理论 |
2.7 修复后炉缸模型温度场分析 |
2.7.1 参数化炉缸模型建立 |
2.7.2 炉缸传热分析 |
2.7.3 建立修复面并进行传热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侵蚀形貌炉缸结构力学分析 |
3.1 概述 |
3.2 ANSYS接触分析理论 |
3.2.1 接触类型 |
3.2.2 接触算法 |
3.3 炉缸结构分析 |
3.3.1 侵蚀角法构造炉缸侵蚀形貌 |
3.3.2 最小承载厚度计算 |
3.4 象脚形侵蚀应力分析 |
3.4.1 不同侵蚀角的象脚形侵蚀对内衬应力影响 |
3.4.2 不同侵蚀角的象脚形侵蚀对炉壳的影响 |
3.5 平底锅形侵蚀应力分析 |
3.5.1 平底锅形侵蚀形貌对内衬应力影响 |
3.5.2 平底锅形侵蚀对炉壳的影响 |
3.6 蘑菇形侵蚀应力分析 |
3.6.1 两种蘑菇形侵蚀对内衬应力的影响 |
3.6.2 两种蘑菇形侵蚀对炉壳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喷铸材料物性对炉缸结构应力影响 |
4.1 概述 |
4.2 喷铸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对各种侵蚀炉缸炭砖的影响 |
4.2.1 热膨胀系数对象脚形侵蚀内衬的影响 |
4.2.2 热膨胀系数对平底锅形侵蚀内衬的影响 |
4.2.3 热膨胀系数对蘑菇形侵蚀内衬的影响 |
4.3 导热系数对各种侵蚀炉缸炭砖的影响 |
4.3.1 导热系数对象脚形侵蚀内衬的影响 |
4.3.2 导热系数对平底锅形侵蚀内衬的影响 |
4.3.3 导热系数对蘑菇形侵蚀内衬的影响 |
4.4 弹性模量对各种侵蚀炉缸炭砖的影响 |
4.4.1 弹性模量对象脚形侵蚀内衬的影响 |
4.4.2 弹性模量对平底锅形侵蚀内衬的影响 |
4.4.3 弹性模量对蘑菇形侵蚀内衬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高炉湿法喷涂料的性能及相关使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高炉湿法喷涂料的性能与使用分析 |
2 结语 |
四、高炉炉身喷补技术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长钢8号高炉采用炉壳穿管法更换冷却壁[J]. 姬志强,杨军昌,刘海峰,李强,张红亮. 炼铁, 2021(05)
- [2]高炉关键部位耐火材料技术现状与发展[A]. 张艳利,彭西高,贾全利. 第十六届全国不定形耐火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 2021
- [3]高炉(本体)用耐火材料的选择与技术进展[J]. 徐平坤. 工业炉, 2020(05)
- [4]溶胶结合镁钙质热态喷补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蔡曼菲. 武汉科技大学, 2020(01)
- [5]包钢稀土钢板材厂1#转炉炉衬侵蚀机理及炉型维护[D]. 裴尚.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03)
- [6]提高我国耐火材料应用技术水平的探讨[J]. 徐平坤. 工业炉, 2018(01)
- [7]高炉湿法喷涂料的性能及使用分析[J]. 徐国涛,向武国,刘黎,张洪雷. 武钢技术, 2017(06)
- [8]武钢高炉冷却壁破损的原因[J]. 卢正东,顾华志,陈令坤,张庆喜,张正东. 炼铁, 2017(06)
- [9]喷铸陶瓷材料法修复炉缸的计算研究[D]. 汪泽洲. 东北大学, 2017(02)
- [10]高炉湿法喷涂料的性能及相关使用技术研究[A]. 徐国涛,张洪雷,刘黎,向武国. 第十四届全国不定形耐火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