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因素对落叶松毛虫的影响分析

气象因素对落叶松毛虫的影响分析

一、气象因子对落叶松毛虫的影响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孙晨辉[1](2021)在《长白山原始林森林结构对落叶松毛虫数量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与森林结构密切相关,近年长白山原始林受到落叶松毛虫严重危害。原始林森林结构多样,落叶松毛虫害空间差异明显,是研究森林结构对害虫种群密度影响的理想场所。为明确森林结构与落叶松毛虫虫口密度关系,并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落叶松毛虫的防控提供依据,本研究通过样地调查,探究森林空间结构参数和群落结构指标对落叶松毛虫种群变化的差异性影响,得到以下结论:不同类型森林的落叶松毛虫发生程度有明显区别,云冷杉针叶林落叶松毛虫发生程度最重,其次为长白落叶松林,红松针阔叶混交林发生程度最轻。不同空间结构参数与落叶松毛虫虫口密度存在不同相关关系:树种混交度与虫口密度呈负相关关系,混交程度越低,树种组成结构越简单,越易发生虫害;大小比数与虫口密度呈正相关,生长优势度低,抗性差的林木更易受到虫害干扰;角尺度与虫口密度呈正相关关系,寄主树种的空间格局越聚集,受到的虫害威胁越严重;各森林类型竞争指数与虫口密度均有显着相关性,树势与竞争压力密切相关,林木密度大,对空间、光照竞争激烈,自身抵抗力受到影响,易引发虫害。群落结构指标对落叶松毛虫虫口密度影响有明显差异:Shannon-Wiener指数越高,林内物种多样性越丰富,群落组成功能更复杂,抵抗虫害干扰能力更强,丰富度Margalef指数与其具有一致的影响;优势度Berger-Parker指数越高,落叶松毛虫寄主优势树种比例越大,易导致虫害加重;均匀度Pielou指数与虫口密度相关性较小,没有显着影响;低郁闭度林分受害虫危害程度大于郁闭度良好的林分,提高林分郁闭度有利于降低虫口密度;幼龄林和过熟林受虫害干扰大于其他龄组林木,林龄适中林木具有更强的抗虫能力。不同森林类型落叶松毛虫主要影响因素不尽相同,防治措施应该采取差异性治理。红松针阔叶混交林内胸径大小比数对落叶松毛虫种群密度影响最大,其次为多样性指数、竞争指数、郁闭度和丰富度指数,因此提高林木生长优势度,降低竞争压力,丰富物种多样性,加快林分郁闭对控制林内落叶松毛虫灾害有一定作用;云冷杉针叶林内落叶松毛虫主要影响因素为角尺度、林龄、胸径大小比数、混交度和郁闭度,故为防止林内虫害进一步发展,可以采取减少林木聚集分布,营造适宜条件促进幼龄林木生长发育,提高树木生长优势,加强林分混交,降低林木密度等营林措施;混交度、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竞争指数和郁闭度为影响长白落叶松林内落叶松毛虫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可以通过增强树种混交,丰富生物多样性,降低优势树种长白落叶松的比例,间伐劣势林木缓解竞争压力和提高林分郁闭度的途径来防控林内落叶松毛虫灾害加重。

舒红[2](2020)在《辽宁省落叶松毛虫为害情况及发生规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以辽宁省落叶松毛虫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简要分析落叶松毛虫为害特点的基础上,探讨落叶松毛虫种群数量消长因素,总结其消长规律,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综合防治落叶松毛虫的措施。

李芝茹,李全罡,樊冬温,张北航,张福娟,曲哲,王俊[3](2019)在《气象因素变化与虫害发生的灰色关联分析全文替换》文中研究指明为探究气象因素变化对虫害发生的影响规律,以21 a落叶松毛虫幼虫发生面积为主系列,相应时间节点气象数据为映射量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得出其灰色关联度排序为:全年极端最低气温(γ09=0. 87)> 3月份降水量(γ03=0. 86)=8月份降水量(γ08=0. 86)> 4月份连续无降水日数(γ06=0. 83)> 3月份连续无降水日数(γ04=0. 81)> 4月份降水量(γ05=0. 78)> 7月份降水量(γ07=0. 72)> 4月份一候平均气温(γ02=0. 66)>繁殖期平均风速(γ010=0. 64)> 3月份六候平均气温(γ01=0. 60)。通过绝对关联度概念的引入分析验证计算结果:全年极端最低气温对虫害发生影响最大,3月六候平均气温与虫害发生的关联度较小。因此可从上年8月降水量、全年极端气温、3月降水量为切入点预测气象相似年落叶松毛虫是否大发生,为森防部门提供参考。

马小博[4](2017)在《温度和湿度对落叶松毛虫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认为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 Butler)属鳞翅目、枯叶蛾科。分布区域较广,我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等地,是我国东北林区的重要害虫,主要以幼虫取食落叶松(Larix spp.)、红松(Pinus koraiensis)、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樟子松(Pinr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云杉(Picea asperata Mast)、冷杉(Abies fabiric Mast)等树种针叶,爆发时吃光针叶,使枝干形同火烧,严重危害树木的生长,危害严重时使松林成片枯死。气象因子中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昆虫个体、种群的生长发育、生存和繁殖的重要因素,温湿度适应与否,是昆虫进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关键条件之一。本项研究重点研究了不同梯度温湿度条件下,不同温度对落叶松毛虫幼虫不同龄期生长发育及卵的孵化率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本项研究中设定的不同梯度温度条件下,同一龄期和落叶松松毛虫幼虫生长发育速率和历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从(20±0.5)℃到(27.5±0.5)℃温度范围内,幼虫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随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幼虫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27.5±0.5)℃为落叶松毛虫幼虫的最适温度。2、温度在(22.5±0.5)℃与(25±0.5)℃之间时为对落叶松毛虫蛹期最适温度,高于(27.5±0.5)℃时,蛹期逐渐变长,蛹的成活率出现降低现象。3、不同温度对落叶松毛虫卵的孵化率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落叶松毛虫卵的孵化率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升高,在(27.5±0.5)℃时孵化率最高,而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呈下降趋势,高温对落叶松毛虫卵的孵化率的不利影响更大。4、在试验设定的不同梯度湿度下,落叶松毛虫幼虫生长发育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在80%±5%与65%±5%之间的湿度条件下,落叶松毛虫幼虫各龄期发育速率达到最高、发育历期达到最短;湿度对高龄幼虫影响不是很大,但同一湿度条件下,特别在65%±5%与80%±5%湿度条件下,各龄期幼虫发育速率和历期差异明显。5、落叶松毛虫蛹期随湿度的增加而缩短,并在湿度为80%±5%时,蛹期最短为18d,而在湿度为35%± 5%时蛹期时间最长达到21d。6、湿度对落叶松毛虫卵的孵化率影响比较明显,在试验设定的湿度范围内,落叶松毛虫卵的孵化率(存活率)随着随着湿度的升高呈现出增高的趋势,温度从35.5±5%、50±5%、65±5%时,落叶松毛虫卵的孵化率(存活率)随着随着湿度的升高呈现出增高的趋势,并在湿度为65±5%时孵化率达到最高值91.18%。而在湿度升高为80%± 5%时,落叶松毛虫卵的孵化率表现出降低的趋势,但降低幅度不大。

程立超[5](2017)在《立地和林分因子对黑河地区四种森林害虫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以黑龙江黑河地区兴安落叶松鞘蛾、黄褐天幕毛虫、舞毒蛾、落叶松毛虫4种主要森林害虫为研究对象,设置84块调查样地,开展了两方面的研究工作:一是调查分析2011年至2013年间4种森林害虫虫口密度。二是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建立数学回归模型、两两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4种森林害虫样地内的立地因子、林分因子、生物多样性指数,并分析它们对4种森林害虫平均虫口密度的影响。提出了黑龙江黑河地区4种森林害虫的主要防控建议,为造林绿化设计和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指导作用。对兴安落叶松鞘蛾的分析,调查样地22块,不同坡位、坡向、坡度、海拔,不同郁闭度、林型对兴安落叶松鞘蛾平均虫口密度影响显着(P<0.05),不同林龄对兴安落叶松鞘蛾平均虫口密度影口响不显着(P>0.05)。立地因子、林分因子、生物多样指数单一变量对兴安落叶松鞘蛾平均虫口密度无显着影响(P>0.05)。坡向和林型对兴安落叶松鞘蛾平均虫口密度呈正向影响,坡度、海拔、郁闭度、林龄、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对兴安落叶松鞘蛾平均虫口密度呈负向影响。对黄褐天幕毛虫的分析,调查样地22块,不同坡向、海拔,不同郁闭度、蒙古栎所占比例对黄褐天幕毛虫平均虫口密度影响显着(P<0.05),不同坡位、坡度对黄褐天幕毛虫平均虫口密度影响不显着(P>0.05)。立地因子、林分因子、生物多样性指数单一变量对黄褐天幕毛虫平均虫口密度无显着影响(P>0.05)。坡位、坡向、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对黄褐天幕毛虫平均虫口密度呈正向影响,海拔、蒙古栎所占比例对黄褐天幕毛虫平均虫口密度呈负向影响。对舞毒蛾的分析,调查样地22块,不同坡位、坡向、坡度、海拔,不同郁闭度、蒙古栎所占比例对舞毒蛾平均虫口密度影响显着(P<0.05)。立地因子、林分因子、生物多样指数单一变量对舞毒蛾平均虫口密度无显着影响(P>0.05)。坡位、坡向对舞毒蛾平均虫口密度呈正向影响,坡度、海拔、郁闭度、蒙古栎所占比例、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对舞毒蛾平均虫口密度呈负向影响。对落叶松毛虫的分析,调查样地18块,不同坡位、坡向、坡度、海拔对落叶松毛虫平均虫口密度影响不显着(P>0.05),不同郁闭度、林型对落叶松毛虫平均虫口密度影响显着(P<0.05)。立地因子、林分因子、生物多样指数单一变量对落叶松毛虫平均虫口密度无显着影响(P>0.05)。林型、Simpson指数对落叶松毛虫平均虫口密度呈正向影响,坡位、坡向、坡度、海拔、郁闭度、林龄、Shannon-Wiener指数对落叶松毛虫平均虫口密度呈负向影响。在造林绿化工作中,造林地块的选择,兴安落叶松鞘蛾应避开光照强度大和平坡地块,舞毒蛾应选择坡度大的地块。在森林抚育工作中,合理密植和加快林分郁闭是防控兴安落叶松鞘蛾、黄褐天幕毛虫、落叶松毛虫的有效方法;抚育伐除林分内胡枝子和刺玫是降低兴安落叶松鞘蛾种群密度的有效方法之一。

于跃,房磊,方国飞,王凤霞,杨健[6](2016)在《气象因子对落叶松毛虫种群数量的影响》文中提出为探究落叶松毛虫种群数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利用大兴安岭地区落叶松毛虫发生年度监测数据与气象数据构建线性回归模型,以赤池信息量准则为评价依据,通过逐步回归的方式从拟合优度和复杂度两方面权衡选取最优模型.采用相对权重法确定影响落叶松毛虫种群数量的关键气象因子,并量化了关键气象因子对松毛虫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龄幼虫期和繁殖期是影响落叶松毛虫种群数量的关键时期,而中龄幼虫期和高龄幼虫期的影响较弱;低龄幼虫期日相对湿度均值、低龄幼虫越冬期日均温小于-22℃积温和繁殖期降水总量是影响落叶松毛虫种群数量的关键气象因子;低龄幼虫期日相对湿度均值和繁殖期降水总量的标准差每增加1倍,落叶松毛虫种群数量的标准差分别减少62%和35%;低龄幼虫越冬期日均温小于-22℃积温的标准差每增加1倍,落叶松毛虫种群数量的标准差增加40%.表明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下落叶松毛虫的爆发特点等可能呈现出新的形式,建立长期的种群数量监测体系尤为重要.

于跃[7](2016)在《大兴安岭林区落叶松毛虫发生的影响因子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落叶松毛虫是大兴安岭林区的主要食叶害虫,影响林区林木产量,减弱森林碳汇作用,破坏森林生态平衡,系统探究气象条件、立地条件、林分结构对落叶松毛虫发生的影响对落叶松毛虫的监测和有效管理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落叶松毛虫在林业局尺度上的发生面积数据与气象条件构建以AIC为准则的逐步回归模型,以落叶松毛虫在森林小班尺度上的发生/未发生数据与森林小班的立地条件、林分结构条件构建物种分布模型(广义线性模型和最大熵模型),分析了不同尺度上影响落叶松毛虫发生的关键因子,并量化了落叶松毛虫对关键因子的响应规律,得出的主要结果如下:1)在林业局尺度上,通过逐步回归的方式从拟合优度和复杂度两方面权衡选取最优模型。采用相对权重法明确影响落叶松毛虫种群数量的关键气象因子,并分析了这些气象因子对松毛虫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龄幼虫期和繁殖期是影响落叶松毛虫种群数量关键时期,而中龄幼虫期和高龄幼虫期的影响较弱;(2)低龄幼虫期日相对湿度均值、低龄幼虫越冬期日均温小于-22°C积温和繁殖期降水总量是影响落叶松毛虫种群数量的关键气象因子;(3)低龄幼虫期日相对湿度均值和繁殖期降水总量每增加1倍的标准差,落叶松毛虫的种群数量分别减少其标准差的0.62倍和0.35倍;低龄幼虫越冬期日均温小于-22°C积温每增加1倍的标准差,落叶松毛虫的种群数量增加其标准差的0.40倍.2)在森林小班尺度上,预测了落叶松毛虫在立地条件、林分结构等环境变量影响下的空间分布,对比分析了环境变量的相对重要性,量化了落叶松毛虫发生概率对环境变量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广义线性模型与最大熵模型均取得了较好的预测结果,对应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值分别为0.837和0.862。(2)海拔、龄组、土壤厚度、落叶松百分比是影响落叶松毛虫空间分布的重要环境变量。(3)落叶松毛虫发生概率在海拔300米附近最高;中龄林、幼龄林的发生概率显着高于其它龄组;土壤厚度薄的小班更易爆发成灾;虫害发生概率与落叶松百分比存在非线性正相关关系。

于跃,房磊,王凤霞,马望,佟艳丰,杨健[8](2016)在《落叶松毛虫发生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落叶松毛虫是大兴安岭林区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利用模型模拟其景观尺度的空间分布、揭示其发生机理对落叶松毛虫灾害的预防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下辖3个林业局2008—2012年落叶松毛虫发生数据(小班水平),应用广义线性模型和最大熵模型预测了落叶松毛虫在立地条件、林分结构等环境变量共同作用下的空间分布,对比分析了环境变量的相对重要性,量化了落叶松毛虫发生概率对环境变量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广义线性模型与最大熵模型均取得了较好的预测结果,两种模型预测落叶松毛虫发生概率的空间分布大体一致,但通过设定不同的虫害发生概率阈值,适宜发生面积存在明显差别。海拔、龄组、土壤厚度、落叶松百分比是影响落叶松毛虫分布的重要环境变量。其中,落叶松毛虫发生概率在海拔300 m附近最高;中龄林、幼龄林的发生概率显着高于其他龄组;土壤厚度薄的小班更易爆发成灾;虫害发生概率与落叶松比例存在非线性正相关关系。

王文帆[9](2015)在《大兴安岭林分与立地因子对病虫害发生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控制森林主要病虫危害和提高森林健康为目标,为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健康维护与提高提供技术支撑。对大兴安岭地区,5个林业局27林场从2008~2011年发生病虫害的情况进行研究,以期间发生的松针红斑病、落叶松毛虫、球果花蝇、松瘿小卷蛾、落叶松鞘蛾和落叶松八齿小蠹这6种森林主要病虫害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各林业局病虫害发生与海拔分布、林型分布、坡向分布、坡位分布、土壤类型、林地起源、胸径、郁闭度、林龄等,计算出有虫株率、感病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等指标,统计分析各项因子与病虫危害影响之间的关系。(1)松针红斑病发病小班110块,主要发病海拔区间为400m~780m;危害严重的3种林型:兴安杜鹃兴安落叶松林、兴安杜鹃白桦林、坡改落叶松林,占发病总数的70.91%。东南方向为松针红斑病发病严重的方向,占发病总数的72.72%;人工林小班发病率是天然林的6.08倍;郁闭度0.3~0.65占所有发病总数的88.19%,感病指数与坡度呈负极显着相关(P<0.01),与郁闭度显着相关(P<0.05);(2)松瘦小卷蛾受灾小班93块,主要海拔区间为400m~630m;危害严重的3种林型:兴安杜鹃兴安落叶松林、兴安杜鹃白桦林、坡改落叶松林;南坡发生数是北坡的2倍;郁闭度0.4~0.7占所有受灾小班总数的87.10%;人工林小班的虫害受灾率是天然林的3.84倍;乔木胸径范围主要集中在0~16cm,占受灾小班的93.55%,16cm以上胸径组,虫口密度最高为20.83±3.76;虫口密度与乔木平均树高呈显着相关(P<0.05),与乔木平均胸径呈显着相关(P<0.05)。(3)球果花蝇受灾小班61块,主要海拔区间为400m~625m;危害严重的3种林型:兴安杜鹃白桦林、草类兴安落叶松林、坡改落叶松林;南坡发生数是北坡的3.86倍;人工林小班的虫害受灾率是天然林的3.17倍;郁闭度0.4~0.7占发生总数的93.44%,种实被害率与坡度呈显着相关(P<0.01),与郁闭度呈显着相关(P<0.01)(4)落叶松鞘蛾受灾小班为26块,主要海拔区间为420m~750m;危害严重的3种林型:兴安杜鹃兴安落叶松林、兴安杜鹃白桦林、坡改落叶松林;人工林小班的虫害受灾率是天然林的6.06倍;郁闭度0.4~0.6占所有发生总数的92.31%,虫口密度与乔木平均树高呈显着相关(P<0.01),与乔木平均胸径呈显着相关(P<0.01)。(5)落叶松八齿小蠹受灾小班53块,主要海拔区间为420m~1100m;危害严重的4种林型:兴安杜鹃兴安落叶松林、偃松兴安落叶松林组、杜香兴安落叶松林组、藓类兴安落叶松林组;东坡发生数是西坡的3.625倍,人工林小班的虫害受灾率是天然林的5.73倍;郁闭度0.3~0.6占所有虫害受灾小班总数的77.36%;乔木胸径范围主要集中在10~13cm,发生所占比例88.68%。(6)将大兴安岭地区23种典型林型进行统计分析,布设575块样地,计算出各林型样地的Simpson指数均值和方差。发生比较严重的林型包括:兴安杜鹃兴安落叶松林、兴安杜鹃白桦林和坡改落叶松林这3种林型,Simpson指数分别为0.6292±0.0838,0.5692±0.0495,0.5492±0.1409 均属于 Simpson 指数较低林型。(7)以阿木尔林业局2008~2011年遭受病虫危害的林班为研究对象,将感病样地中的木本植物Simpson指数,与其感病指数进行一元二次方程拟合,得出:y=0.0022x2-0.1422x+2.7906,拟合度R2=0.7267;将受虫害样地的有虫株率和Simpson指数,进行-一元二次方程拟合得 y=0.0007x2-0.1174x+5.6639,拟合系数 R2=0.8096;随着 Simpson 多样性指数的增加,感病指数与有虫株率都有明显降低的趋势,认为不同类型林分物种组成的木本植物生物多样性存在差异,森林木本植物多样性高的林分,其抵御病虫危害作用能力相应提高。(8)本研究通过研究木本植物多样性指数与病虫侵害之间的关系,发现木本植物多样性指数高的样地对于病虫害的耐受性更高,即森林群落整体稳定性更高,利于被干扰后的森林系统恢复与再生,木本植物的多样性是群落稳定性的必要条件。

王文龙[10](2014)在《落叶松毛虫成虫种群数量监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 (Butler))属鳞翅目(Lepidoptera)枯叶蛾科(Lasiocampidae),异名为D. sibiricus,俗名西伯利亚松毛虫,是危害我国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的针叶林区的重要害虫。落叶松毛虫在我国呈周期性爆发,每10年左右爆发一次,爆发时使落叶松林成片死亡,严重危害落叶松林生长,给我国林业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落叶松毛虫对我国林业每年造成的损失高达10亿元。本研究利用落叶松毛虫性信息诱捕器和杀虫灯在落叶松毛虫羽化期进行诱捕试验。以期获取落叶松毛虫对不同诱捕器的反应、对不同波长杀虫灯的趋光性,完善落叶松毛虫的监测技术。选用波长在320-421nm之间9种不同波长的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紫外光波段杀虫灯均可有效监测落叶松毛虫成虫,诱虫量明显高于可见光波段杀虫灯。9种灯下诱捕的落叶松毛虫雄虫数均多于雌虫数。此外,在9种不同波长的黑光灯中选取三组诱捕效果较好的黑光灯进行重复,结果表明落叶松毛虫对364nm附近波长的黑光灯具有明显趋性。利用落叶松毛虫诱芯选择6种不同类型诱捕器进行落叶松毛虫诱捕,试验结果表明,unitrap型诱捕器与其他5种诱捕器均有显着性差异,诱捕效果最好,共诱到落叶松毛虫1011头,占总诱捕量的37.7%。复合型诱捕器与十字型和奶盒型诱捕器诱捕效果没有显着性差异,与其它三种诱捕器有显着性差异,诱捕到落叶松毛虫565头,占总诱捕量的21%。通过性信息素诱捕和杀虫灯诱捕监测落叶松毛虫成虫期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落叶松毛虫在黑龙江省孟家岗林场成虫羽化期在7月初开始,一直持续到8月中上旬,7月中旬为羽化高峰期。

二、气象因子对落叶松毛虫的影响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气象因子对落叶松毛虫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长白山原始林森林结构对落叶松毛虫数量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长白山森林结构研究进展
        1.2.2 森林害虫与森林空间结构关系研究进展
        1.2.3 森林害虫与森林群落结构关系研究进展
        1.2.4 落叶松毛虫害发生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3 研究意义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气候特征
        2.1.2 土壤特征
        2.1.3 植被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
        2.2.2 数据调查
        2.2.3 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原始林不同森林类型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3.1.1 不同森林类型林分空间配置状况
        3.1.2 不同森林类型林木生长优势程度
        3.1.3 不同森林类型林分水平分布格局
        3.1.4 不同森林类型林分竞争情况
    3.2 原始林不同森林类型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3.2.1 不同森林类型生物多样性特征
        3.2.2 不同森林类型林分因子特征
    3.3 不同森林类型空间结构对落叶松毛虫种群的影响
        3.3.1 红松针阔叶混交林的空间结构对松毛虫虫口密度的影响
        3.3.2 云冷杉针叶林的空间结构对松毛虫虫口密度的影响
        3.3.3 长白落叶松林的空间结构对松毛虫虫口密度的影响
        3.3.4 讨论
    3.4 不同森林类型群落结构对落叶松毛虫种群的影响
        3.4.1 红松针阔叶混交林的群落结构对松毛虫虫口密度的影响
        3.4.2 云冷杉针叶林的群落结构对松毛虫虫口密度的影响
        3.4.3 长白落叶松林的群落结构对松毛虫虫口密度的影响
        3.4.4 讨论
    3.5 不同森林类型落叶松毛虫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5.1 红松针阔叶混交林落叶松毛虫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5.2 云冷杉针叶林落叶松毛虫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5.3 长白落叶松林落叶松毛虫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5.4 讨论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辽宁省落叶松毛虫为害情况及发生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辽宁省落叶松毛虫发生为害情况分析
    1.1 落叶松毛虫为害时期及方式
    1.2 落叶松毛虫发生造成的为害
2 松毛虫种群数量消长规律
    2.1 消长规律因素分析
        2.1.1 落叶松区毛虫繁殖速度。
        2.1.2 落叶松毛虫的种群活动特性。
        2.1.3 落叶松毛虫的死亡率。
        2.1.4 气象因子。
    2.2 辽宁省落叶松毛虫发生情况分析
    2.3 落叶松寄主立地条件对其为害影响对比试验分析
        2.3.1落叶松毛虫为害与其寄主所在林分郁闭度、坡位、坡向之间的关系。
        2.3.2 落叶松毛虫为害与其寄主所在林分构成对比试验分析。
3 落叶松毛虫综合防治措施
    3.1 卵期防治
    3.2 幼虫期防治
    3.3 蛹期防治
    3.4 成虫期防治

(3)气象因素变化与虫害发生的灰色关联分析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区域概况与特征数据提取
    1.1 研究地概况
    1.2 特征数据提取
2 数据处理与分析
    2.1 特征数据的处理
    2.2 灰色关联度计算
    2.3 灰色绝对关联度
    2.4 分析与讨论
3 结束语

(4)温度和湿度对落叶松毛虫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或引言)
    1.2 研究概况
        1.2.1 落叶松毛虫生活史
        1.2.2 研究区自然概况
        1.2.3 落叶松毛虫的防治现状
        1.2.4 温度对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1.2.5 湿度对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昆虫
        2.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设计
        2.2.2 数据统计和处理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温度对落叶松毛虫的影响
        3.1.1 温度与落叶松毛虫幼虫发育历期的关系
        3.1.2 温度与落叶松毛虫蛹期及卵的孵化率的关系
    3.2 湿度对落叶松毛虫的影响
        3.2.1 湿度与落叶松毛虫幼虫发育历期的关系
        3.2.2 湿度与落叶松毛虫蛹期及卵的孵化率的关系
    3.3 本章小结
        3.3.1 温度与落叶松毛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3.3.2 湿度与落叶松毛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5)立地和林分因子对黑河地区四种森林害虫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物种多样性
        1.2.2 生态系统多样性测度
        1.2.3 生物多样性与森林害虫的发生
        1.2.4 立地因子和林分因子与森林害虫的发生
    1.3 研究区概况
        1.3.1 黑河地区自然概况
        1.3.2 黑河地区林业有害生物概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方法
    2.1 黑河地区四种森林害虫发生情况固定监测样地
    2.2 研究方法
        2.2.1 调查方法
        2.2.2 数据统计分析
3 黑河地区四种森林害虫发生情况
    3.1 黑河地区2011年至2013年兴安落叶松鞘蛾发生情况
    3.2 黑河地区2011年至2013年黄褐天幕毛虫发生情况
    3.3 黑河地区2011年至2013年舞毒蛾发生情况
    3.4 黑河地区2011年至2013年落叶松毛虫发生情况
4 立地因子林分因子及生物多样性指数对兴安落叶松鞘蛾的影响
    4.1 立地因子对兴安落叶松鞘蛾平均虫口密度的影响
    4.2 林分因子对兴安落叶松鞘蛾平均虫口密度的影响
    4.3 立地和林分因子及生物多样性指数单一因子对兴安落叶松鞘蛾平均虫口密度的相关影响
    4.4 立地和林分因子及生物多样性指数与兴安落叶松鞘蛾平均虫口密度主成分分析
    4.5 立地和林分因子及生物多样性指数与兴安落叶松鞘蛾平均虫口密度的两两相关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立地和林分因子及生物多样性对黄褐天幕毛虫的影响
    5.1 立地因子对黄褐天幕毛虫平均虫口密度的影响
    5.2 林分因子对黄褐天幕毛虫平均虫口密度的影响
    5.3 立地和林分因子及生物多样性指数单一因子对黄褐天幕毛虫平均虫口密度的相关影响
    5.4 立地和林分因子及生物多样性指数与黄褐天幕毛虫平均虫口密度主成分分析
    5.5 立地和林分因子及生物多样性指数与黄褐天幕毛虫平均虫口密度的两两相关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立地和林分因子及生物多样性对舞毒蛾的影响
    6.1 立地因子对舞毒蛾平均虫口密度的影响
    6.2 林分因子对舞毒蛾平均虫口密度的影响
    6.3 立地和林分因子及生物多样性指数单一因子对舞毒蛾平均虫口密度的相关影响
    6.4 立地和林分因子及生物多样性指数与舞毒蛾平均虫口密度主成分分析
    6.5 立地和林分因子及生物多样性指数与舞毒蛾平均虫口密度的两两相关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立地和林分因子及生物多样性对落叶松毛虫的影响
    7.1 立地因子对落叶松毛虫平均虫口密度的影响
    7.2 林分因子对落叶松毛虫平均虫口密度的影响
    7.3 立地和林分因子及生物多样性指数单一因子对落叶松毛虫平均虫口密度的相关影响
    7.4 立地和林分因子及生物多样性指数与落叶松毛虫平均虫口密度主成分分析
    7.5 立地和林分因子及生物多样性指数与落叶松毛虫平均虫口密度的两两相关分析
    7.6 本章小结
8 黑河地区四种森林害虫主要防控建议
    8.1 不同年份四种森林害虫发生情况讨论
    8.2 立地因子影响四种森林害虫平均虫口密度讨论
    8.3 林分因子影响四种森林害虫平均虫口密度讨论
    8.4 立地和林分因子及生物多样性指数影响四种森林害虫平均虫口密度讨论
    8.5 立地和林分因子生物多样性指数四种森林害虫平均虫口密度两两相关性讨论
    8.6 黑河地区四种森林害虫主要防控建议
        8.6.1 兴安落叶松鞘蛾主要防控建议
        8.6.2 黄褐天幕毛虫主要防控建议
        8.6.3 舞毒蛾主要防控建议
        8.6.4 落叶松毛虫主要防控建议
    8.7 展望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录

(6)气象因子对落叶松毛虫种群数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1.2.1 虫害发生数据来源与处理
        1.2.2 落叶松毛虫发生面积与高龄虫口密度的关系
        1.2.3 气象数据来源与处理
    1.3 以AIC为增删变量准则的逐步回归分析
    1.4 多重共线性的检测
    1.5 基于相对权重法的变量重要性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于AIC的逐步回归最优模型集合
    2.2 变量重要性评价
    2.3 关键气象条件对落叶松毛虫种群数量的影响
3 讨论

(7)大兴安岭林区落叶松毛虫发生的影响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落叶松毛虫生活史研究
        1.2.2 昆虫种群数量调节的研究进展
        1.2.3 落叶松毛虫发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进展
        1.2.4 落叶松毛虫发生与立地条件、林分结构关系的研究进展
        1.2.5 物种分布模型模拟森林害虫空间分布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意义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2 落叶松毛虫害发生概况
第3章 气象因子对落叶松毛虫种群数量的影响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3.1.1 虫害发生数据来源与处理
        3.1.2 落叶松毛虫发生面积与高龄虫口密度的关系
        3.1.3 气象数据来源与处理
    3.2 以AIC为增删变量准则的逐步回归分析
    3.3 多重共线性的检测
    3.4 基于相对权重法的变量重要性评价
    3.5 结果与分析
        3.5.1 基于AIC的逐步回归最优模型集合
        3.5.2 变量重要性评价
        3.5.3 关键气象条件对落叶松毛虫种群数量的影响
    3.6 讨论
第4章 落叶松毛虫在森林小班尺度上的空间分布模拟和影响因子分析
    4.1 数据来源与处理
        4.1.1 虫害数据来源与处理
        4.1.2 环境变量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4.2 物种分布模型
        4.2.1 广义线性模型
        4.2.2 最大熵模型
    4.3 模型评价
    4.4 落叶松毛虫发生概率预测图比较
    4.5 环境变量重要性评价
    4.6 落叶松毛虫发生的概率对环境变量的响应
    4.7 结果与分析
        4.7.1 模型精度
        4.7.2 落叶松毛虫发生概率的空间格局
        4.7.3 环境变量重要性评价
        4.7.4 落叶松毛虫发生的概率对各环境变量的响应
    4.8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8)落叶松毛虫发生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1.3 物种分布模型
        1.3.1 广义线性模型
        1.3.2 最大熵模型
    1.4 模型精度评价
    1.5 落叶松毛虫发生概率预测图比较
    1.6 环境变量重要性评价
    1.7 落叶松毛虫发生的概率对环境变量的响应
2 结果与分析
    2.1 模型精度评价
    2.2 落叶松毛虫发生概率的空间格局
    2.3 环境变量重要性评价
    2.4 落叶松毛虫发生对环境变量的响应
3 讨论

(9)大兴安岭林分与立地因子对病虫害发生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标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林分主要因子与森林病虫害
        1.2.2 生物多样性与森林病虫害
        1.2.3 森林病虫害生态控制技术
        1.2.4 森林病虫害防治法律法规对策
    1.3 研究区域概况
        1.3.1 研究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1.3.2 研究区域气候概况
        1.3.3 研究区域森林状况
        1.3.4 研究区域主要森林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2 研究方法
    2.1 虫口密度调查方法
    2.2 有害生物成灾标准
    2.3 立地因子调查方法
    2.4 木本植物Simpson指数调查
    2.5 数据分析
        2.5.1 数椐统计
        2.5.2 数据处理
3 不同林业局病虫害发生状况分析
    3.1 阿木尔林业局病虫害发生状况分析
        3.1.1 阿木尔林业局历年病虫害发生类型及分布
        3.1.2 阿木尔林业局历年病虫害发生组成及动态变化
    3.2 呼中林业局病虫害发生状况分析
        3.2.1 呼中林业局历年病虫害发生类型及分布
        3.2.2 呼中林业局历年病虫害发生组成及动态变化
    3.3 松岭林业局病虫害发生状况分析
        3.3.1 松岭林业局历年病虫害发生类型及分布
        3.3.2 松岭林业局历年病虫害发生组成及动态变化
    3.4 塔河林业局病虫害发生状况分析
        3.4.1 塔河林业局历年病虫害发生类型及分布
        3.4.2 塔河林业局历年病虫害发生组成及动态变化
    3.5 图强林业局病虫害发生状况分析
        3.5.1 图强林业局历年病虫害发生类型及分布
        3.5.2 图强林业局历年病虫害发生组成及动态变化
    3.6 本章小结
4 林分因子与病虫害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4.1 各林分因子与松针红斑病发生情况相关性分析
        4.1.1 松针红斑病的海拔分布
        4.1.2 松针红斑病发生的林型分布
        4.1.3 松针红斑病发生的坡向分布
        4.1.4 松针红斑病发生的坡位分布
        4.1.5 松针红斑病发生的土壤类型分布
        4.1.6 松针红斑病发生与林地起源关系
        4.1.7 松针红斑病发生的感病指数与郁闭度之间关系
        4.1.8 松针红斑病发生的感病指数与胸径之间关系
        4.1.9 松针红斑病发生的感病指数与林龄之间关系
        4.1.10 林分因子与松针红斑病的感病指数相关性分析
        4.1.11 松针红斑病发生情况归纳及生态防控建议
    4.2 各林分因子与松瘿小卷蛾发生情况相关性分析
        4.2.1 松瘿小卷蛾发生的海拔分布
        4.2.2 松瘿小卷蛾发生的林型分布
        4.2.3 松瘿小卷蛾发生的坡向分布
        4.2.4 松瘿小卷蛾发生的坡位分布
        4.2.5 松瘿小卷蛾发生的土壤类型分布
        4.2.6 松瘿小卷蛾发生与林地起源关系
        4.2.7 松瘿小卷蛾发生的虫口密度与郁闭度之间关系
        4.2.8 松瘿小卷蛾发生的虫口密度与胸径之间关系
        4.2.9 松瘿小卷蛾发生的虫口密度与林龄之间关系
        4.2.10 林分因子与松瘿小卷蛾虫口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4.2.11 松瘿小卷蛾发生情况归纳及生态防控建议
    4.3 各林分因子与球果花蝇发生情况相关性分析
        4.3.1 球果花蝇发生的海拔分布
        4.3.2 球果花蝇发生的林型分布
        4.3.3 球果花蝇发生的坡向分布
        4.3.4 球果花蝇发生的坡位分布
        4.3.5 球果花蝇发生的土壤类型分布
        4.3.6 球果花蝇发生与林地起源关系
        4.3.7 球果花蝇发生的种实被害率与郁闭度之间关系
        4.3.8 球果花蝇发生的种实被害率与胸径之间关系
        4.3.9 球果花蝇发生的种实被害率与林龄之间关系
        4.3.10 林分因子与球果花蝇种实被害率的相关性分析
        4.3.11 球果花蝇发生情况归纳及生态防控建议
    4.4 各林分因子与落叶松鞘蛾发生情况相关性分析
        4.4.1 落叶松鞘蛾发生的海拔分布
        4.4.2 落叶松鞘蛾发生的林型分布
        4.4.3 落叶松鞘蛾发生的坡向分布
        4.4.4 落叶松鞘蛾发生的坡位分布
        4.4.5 落叶松鞘蛾发生的土壤类型分布
        4.4.6 落叶松鞘蛾发生与林地起源关系
        4.4.7 落叶松鞘蛾发生虫口密度与郁闭度之间的关系
        4.4.8 落叶松鞘蛾发生虫口密度与胸径之间的关系
        4.4.9 落叶松鞘蛾发生虫口密度与林龄之间的关系
        4.4.10 林分因子与落叶松鞘蛾虫口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4.4.11 落叶松鞘蛾发生情况归纳及生态防控建议
    4.5 各林分因子与落叶松八齿小蠹发生情况相关性分析
        4.5.1 落叶松八齿小蠹发生的海拔分布
        4.5.2 落叶松八齿小蠹发生的林型分布
        4.5.3 落叶松八齿小蠹发生的坡向分布
        4.5.4 落叶松八齿小蠹发生的坡位分布
        4.5.5 落叶松八齿小蠹发生的土壤类型分布
        4.5.6 落叶松八齿小蠹发生与林地起源关系
        4.5.7 落叶松八齿小蠹发生有虫株率与郁闭度之间的关系
        4.5.8 落叶松八齿小蠹发生有虫株率与胸径之间的关系
        4.5.9 落叶松八齿小蠹发生有虫株率与林龄之间的关系
        4.5.10 林分因子与落叶松八齿小蠹有虫株率的相关性分析
        4.5.11 落叶松八齿小蠢发生情况归纳及生态防控建议
    4.6 各林分因子与落叶松毛虫发生情况相关性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森林木本植物多样性的测定
    5.1 大兴安岭地区23种典型林型
        5.1.1 草类兴安落叶松林
        5.1.2 兴安杜鹃兴安落叶松林
        5.1.3 胡枝子(蒙古栎)兴安落叶松林
        5.1.4 偃松兴安落叶松林
        5.1.5 杜香兴安落叶松林
        5.1.6 藓类兴安落叶松林
        5.1.7 溪旁兴安落叶松林
        5.1.8 绿苔水藓类兴安落叶松林
        5.1.9 兴安杜鹃樟子松林
        5.1.10 草类白桦林
        5.1.11 兴安杜鹃白桦林
        5.1.12 草类山杨林
        5.1.13 兴安杜鹃山杨林
        5.1.14 胡枝子蒙古栎林
        5.1.15 毛榛黑桦林
        5.1.16 河洼山杨林
        5.1.17 河洼柳树林
        5.1.18 绿苔云杉林
        5.1.19 水改兴安落叶松林
        5.1.20 坡改落叶松林
        5.1.21 坡地樟子松林
        5.1.22 杜香白桦林
        5.1.23 蒙古栎白桦林
    5.2 大兴安岭地区23种典型林型生物多样性的测定
    5.3 本章小结
6 森林木本植物多样性与病虫害之间关系
    6.1 回归分析的统计学原理
    6.2 森林木本植物多样性与感病指数之间的分析
    6.3 森林木本植物多样性与有虫株率之间的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8 讨论及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落叶松毛虫成虫种群数量监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落叶松毛虫相关研究现状
        1.1.1 落叶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
        1.1.2 落叶松毛虫的生态学特性
    1.2 落叶松毛虫的测报技术
    1.3 落叶松毛虫的防治现状
        1.3.1 营林措施
        1.3.2 物理防治
        1.3.3 化学防治
        1.3.4 生物防治
    1.4 利用杀虫灯对害虫诱捕效果研究
    1.5 落叶松毛虫性信息素的研究进展
        1.5.1 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进展
        1.5.2 落叶松毛虫性信息素的应用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 研究内容
2 不同波长杀虫灯监测落叶松毛虫的效果评价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杀虫灯
        2.1.2 试验地点
        2.1.3 试验方法
        2.1.4 数据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落叶松毛虫种群动态分析
        2.2.2 利用9种波长杀虫灯诱捕落叶松毛虫诱捕效果比较
        2.2.3 利用3种波长杀虫灯诱捕落叶松毛虫诱捕效果比较
        2.2.4 夜间不同时间段诱捕落叶松毛虫效果比较
    2.3 小结与讨论
3 不同诱捕器对落叶松毛虫监测效果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地点
        3.1.3 试验方法
        3.1.4 数据统计及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落叶松毛虫种群动态
        3.2.2 不同类型诱捕器诱捕落叶松毛虫效果比较
    3.3 小结与讨论
4 温湿度对落叶松毛虫种群数量的影响
    4.1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小结与讨论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四、气象因子对落叶松毛虫的影响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长白山原始林森林结构对落叶松毛虫数量影响研究[D]. 孙晨辉. 东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辽宁省落叶松毛虫为害情况及发生规律分析[J]. 舒红. 现代园艺, 2020(20)
  • [3]气象因素变化与虫害发生的灰色关联分析全文替换[J]. 李芝茹,李全罡,樊冬温,张北航,张福娟,曲哲,王俊. 森林工程, 2019(04)
  • [4]温度和湿度对落叶松毛虫生长发育的影响[D]. 马小博. 东北林业大学, 2017(02)
  • [5]立地和林分因子对黑河地区四种森林害虫的影响[D]. 程立超. 东北林业大学, 2017(02)
  • [6]气象因子对落叶松毛虫种群数量的影响[J]. 于跃,房磊,方国飞,王凤霞,杨健. 应用生态学报, 2016(09)
  • [7]大兴安岭林区落叶松毛虫发生的影响因子分析[D]. 于跃. 沈阳师范大学, 2016(09)
  • [8]落叶松毛虫发生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子[J]. 于跃,房磊,王凤霞,马望,佟艳丰,杨健. 生态学杂志, 2016(05)
  • [9]大兴安岭林分与立地因子对病虫害发生影响研究[D]. 王文帆. 东北林业大学, 2015(05)
  • [10]落叶松毛虫成虫种群数量监测技术研究[D]. 王文龙.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气象因素对落叶松毛虫的影响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