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和LC-MS法测定全血中的青霉素

HPLC和LC-MS法测定全血中的青霉素

一、HPLC及LC-MS法测定全血中青霉素(论文文献综述)

苏丽红[1](2021)在《纳米信号探针用于呋喃唑酮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的研究》文中指出呋喃唑酮(furazolidone,FZD),是一种硝基呋喃类广谱抗生素,被广泛用作饲料添加剂,用以预防和治疗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引起的胃肠道感染。虽然呋喃唑酮在动物体内的半衰期极短,但呋喃唑酮代谢物3-氨基-2-唑烷基酮(AOZ)能够与体内的蛋白质结合,并以结合物的形式长期存在机体内,对动物机体造成致癌、致畸、致突变等毒害作用。因此,对于食品中呋喃唑酮的即时检测是十分重要的。免疫层析试纸条因具有操作简便、检测快速、便于携带且价格便宜等优点,作为一种现场即时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然而,传统的金标免疫层析方法灵敏度低和稳定性差,限制了其在痕量目标物和复杂样品体系中的应用。本研究中,为检测不同食品体系中AOZ的痕量残留,以AOZ的衍生物CPAOZ为目标物,分别制备了基于小粒径四氧化三钴(cobaltosic oxide,Co3O4 NPs)、不对称的金二氧化硅复合材料(Au-silica Janus nanomaterial,Au-SiO2Janus NPs)以及二氧化锰载金(manganese dioxide-laden gold nanoparticles,MnO2-Au NPs)三种信号探针,并用于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构建,实现了多种食品样品中AOZ的高灵敏检测。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Co3O4信号探针的制备及其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构建、性能分析:首先利用水热法制备小粒径的Co3O4纳米颗粒。通过静电吸附的方式将Co3O4纳米颗粒与CPAOZ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 Ab)结合在一起,制备Co3O4-m Ab探针。由于Co3O4纳米颗粒粒径较小,且颜色鲜亮,可以有效的减少空间位阻,促进抗原、抗体反应,仅需少量的探针就可以使检测线清晰可见;抗体的用量减少,又可以引发游离目标分析物与固定化抗原之间对抗体更为激烈的竞争,从而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在最优条件下,基于Co3O4纳米颗粒的试纸条对CPAOZ标准溶液的可视化检测限为1.0 ng m L-1,与传统的胶体金试纸条相比,灵敏度提高了3倍。该试纸条与呋喃唑酮的类似物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最后,该方法在蜂蜜,鸡肉,猪肉和奶粉样品呋喃唑酮的残留检测中成功进行了应用,检测限分别为3 ng m L-1,3 ng m L-1,3 ng m L-1和1 ng m L-1。这项工作为免疫层析试纸条的信号放大和性能改善开辟了一条新途径。2.不对称Au-SiO2信号探针的制备及其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构建、性能分析:首先利用配体竞争法,4-巯基苯乙酸(4-MPAA)和聚丙烯酸(PAA)这两种配体对Au纳米粒子进行改性。在氨水催化下,TEOS水解,Au NP被部分包裹,合成Au-SiO2不对称纳米颗粒。将Au-SiO2不对称纳米颗粒与anti-CPAOZ m Ab偶联制备Au-SiO2 Janus-m Ab信号探针。因Au-SiO2不对称纳米颗粒具有不对称的结构和功能,仅Au NP一侧能与抗体进行有效偶联,同时二氧化硅的引入可以增加探针的稳定性。此外,Au-SiO2不对称纳米颗粒可以有效减少传统胶体金试纸条中存在的不完全竞争反应,同时极少量的抗体就可以产生显着的信号,使得抗原和小分子检测物之间的竞争反应更加激烈,进一步提高了分析灵敏度。所构建的免疫层析方法对CPAOZ标准溶液的最低可视化检测限为0.8 ng m L-1,与传统胶体金试纸条相比,检测限降低3.75倍;采用其他五种结构类似物作为干扰物,结果表明该免疫层析方法对CPAOZ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最后,该试纸条成功地对蜂蜜、鸡肉、猪肉和牛肉样品的CPAOZ检测,可视化检测限分别为1ng m L-1。这项工作为竞争免疫层析试纸条中,目标物浓度较低时存在的不完全竞争反应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解决方案。3.MuO2-Au比色/光热双信号探针的制备及其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构建、性能分析:首先以二氧化锰纳米花为模板,利用柠檬酸钠将氯金酸还原在二氧化锰纳米花表面形成金纳米。将MuO2-Au纳米材料与anti-CPAOZ m Ab偶联制备MuO2-Au m Ab信号探针。MnO2-Au由于负载大量的金纳米,具有更高的光热效应,同时克服了抗体偶联的复杂性。此外,双信号免疫分析不仅可以通过颜色变化进行视觉检测,还可以通过热红外成像仪记录热信号。所构建的免疫层析方法对AOZ标准溶液的最低可视化检测限为1 ng m L-1,定量检测限为0.43 ng m L-1。另外,其它CPAOZ类似物对试纸条检测线的显色无明显抑制,特异性强。双信号免疫分析生物传感器成功应用于食品样品可成功应用于奶粉,虾样品中AOZ的污染检测,回收率为80.6%~106%,相对标准差均小于0.67%。这项工作提供了一种双信号检测模式,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与多样性,可以有效避免假阳性或假阴性存在。

母芳雅[2](2021)在《微渗析活体取样-荧光传感器分析平台对动物体内万古霉素监测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精准医疗(Precision Medicine)是一种新型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法。通过应用生命分析技术和大数据等跨学科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个人完整准确的医学信息、环境与生活习惯差异来实现个体化医疗。精准医疗的关键包括临床上药物的精准用药,充分考虑病人的个体化差异,防止因药物过量导致的副作用,或者药量不足而达不到治疗的目的。在临床药物检测过程中,对病人体内的重要信息分子或药物,往往不能实现快速、连续、长时间实现的监测。实现病人体内信息分子及药物的精准分析和控制,动态在线快速监测其代谢程度,对减少病人的痛苦、快速应对病人(尤其是危重病人)的突发状况并及时提出紧急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即时检测”(Point of Care Testing,POCT)作为新型的诊断模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论文以临床“超级抗生素”万古霉素为目标药物,优化设计多种新型荧光探针,并将微渗析取样技术与微流控芯片技术相结合构建POCT在线检测平台,实现万古霉素的多点动态检测和持续在线监测,不需要重复采集血液样本和复杂的样品前处理过程,消除样品送检污染和结果延迟时间等问题,并且具有反应时间短、高选择性、高精确度、良好的线性范围等优点,更有意义的是能够及时而持续地得到精确药代信息,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经验给药方式,以达到安全、合理、有效、经济的用药目的,为临床高精准用药方案制定及个体化用药疗效与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且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助力临床精准医疗的实践和推广。具体来说,本论文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本章我们主要介绍了抗生素与药物治疗监测的研究背景与意义,重点介绍了万古霉素作为一线抗菌药物的理化性质、毒副作用、使用现状以及检测意义,回顾了现有提出的万古霉素的检测方法,最后对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创新点和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阐述。第二章基于肽修饰聚集诱导发光分子和金纳米团簇标记核酸适配体的双发射荧光生物传感器用于万古霉素的检测在本研究中,我们构建了双发射荧光生物传感器用于万古霉素的检测。该平台基于蓝光发射的肽修饰聚集诱导发光分子和红光发射的金纳米团簇标记的核酸适配体同时识别作用于万古霉素,在470 nm和650 nm处显示出不同强度的荧光发射。该传感器对万古霉素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和较低的检测限,浓度范围为0.01-100μg·mL-1,检测限为2.79 ng·mL-1。并且能够从糖肽类抗生素中准确检测万古霉素,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该生物传感器还能够在紫外灯下进行比色检测,检测限为1μg·mL-1。同时我们将该传感器用于血清样品中万古霉素的检测,表明了该传感平台在复杂生物样品中的应用潜力,为今后临床抗生素进行POCT试纸比色检测和芯片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第三章荧光传感器与微渗析活体取样联用技术在动物体内万古霉素动态监测的应用临床上使用万古霉素需要较长时间以达到持续的治疗效果。所以开发一种能够准确、快速和动态监测万古霉素浓度的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创建了一种万古霉素特异性荧光生物传感器,并与微渗析取样技术相结合,开发了一种快速、简单、准确和灵敏的检测方法,并在动物活体内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在正常兔和腺嘌呤诱导的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兔体内记录万古霉素的药代动力学,证明了治疗药物体内监测的可行性。正常兔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last)为10715 min·μg·mL-1(95%CI=8892 to 12538),两只CRF兔的AUC0-last分别为14822和19025 min·μg·m L-1。在兔实验中,我们根据万古霉素的药代动力学制定了万古霉素的给药方法,调整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以达到良好且持续有效的治疗效果。正常兔分别在0、500和900 min接受20、5和5 mg·kg-1的万古霉素给药剂量。CRF兔分别在0和600 min接受20和5 mg·kg-1两次万古霉素给药剂量。因此,我们建立了一种对万古霉素进行多点动态监测的有效方法,通过高度精准的数据支撑,科学指导个体化用药。为今后建立抗生素在线检测系统的构建和精准医疗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支撑。第四章一种新型“Turn-Off”荧光探针用于万古霉素在线监测平台构建的研究在本研究工作中,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双荧光基团双识别基团“Turn-Off”荧光探针用于万古霉素的检测,并结合375nm激光诱导荧光激光器进行在线检测平台的验证。与第三章的荧光探针进行对比评估,该荧光探针具有更强信号响应,与万古霉素作用后的荧光变化率也更加明显,更加适用于在线荧光检测。我们探究就了不同因素对在线检测平台构建的影响。在线检测通路内径、通路长度、溶液流速、荧光探针实际浓度和混合程度对于在线荧光信号的影响。对比商业微流控反应器,我们设计使用的3D微流控芯片具有更小的体积(约大拇指指甲盖大小);较小的持液量(约10μL);很好的混合效果和很短的信号响应时间(1 min内)。本工作的开展为在线检测系统构建的完善提供了科学模型。第五章基于聚集诱导发射特性的“Turn-On”荧光探针构建POCT在线分析平台监测万古霉素的研究本工作是基于前一章中构建万古霉素药物在线检测平台的基础上展开。优化设计合成了适用于稳定405nm激发诱导荧光光源的聚集诱导荧光分子探针用于万古霉素的检测。该荧光探针是“Turn-On”型荧光探针,与之前工作中设计的荧光探针相比具有更高的信噪比和灵敏度,而且在强激发光下能够抗光漂白。在此基础上我们构建了微渗析活体取样-荧光在线检测平台:在微渗析取样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微流控芯片作为反应和检测模块,选用具有稳定激发光源的激光器,设计分子识别方法和传感分析的新策略。该平台成功应用于动物体内万古霉素的代谢的监测。不同于多点采样的监测方法,建立了一种血液中抗生素药物浓度在线实时活体监测系统,实现万古霉素的实时、在体、连续测定。为临床高精准用药方案制定及个体化用药疗效与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且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黄荣荣[3](2021)在《基于氯标记手性醛探针的手性氨基酸分析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氨基酸属于胺类化合物,是代谢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手性氨基酸的不同构型涉及不同来源、代谢途径、生物活性和毒性,并且在各种疾病的诊断中发挥不同的指示作用。由于手性氨基酸存在种类多、极性大、发色团缺乏、D构型含量低、内源性干扰物多、手性拆分难等问题,基于手性氨基酸分离与检测的生物标志物的筛选极具挑战。本文通过合成一种可用于生物样品中手性和非手性氨基酸分离与检测的化学同位素标记探针L-/D-BPCl,建立基于探针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的靶向和非靶向分析方法。该方法能够克服复杂生物样本的基质效应,成功应用于尿液、血浆、唾液、细胞样品中胺类化合物的靶向和非靶向分析;并进一步应用于胃癌及健康人群尿液样本、胃癌细胞与胃正常细胞中手性氨基酸的分离与定量,综合利用尿液和细胞代谢组学的相关技术与统计学方法筛选出胃癌的特征生物标志物。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手性醛探针BPCl的合成及其手性氨基酸检测方法的建立:基于课题组前期研究,设计并合成、纯化、鉴定了一种可用于手性氨基酸衍生的稳定性好的L-/D-BPCl探针,其手性纯度大于99.9%。L和D构型BPCl对相同构型的氨基酸具有立体选择性质谱响应,其中D-BPCl对D型氨基酸的手性选择性是L型的3.31-14.37倍。基于上述特征,并结合特征性产物离子m/z 218负离子和m/z 105正离子以及Cl原子天然同位素的识别功能(35Cl:37Cl为3:1),建立了能同时分离与检测29个手性和非手性氨基酸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方法。2.BPCl探针对尿液、血浆和唾液中胺类化合物的靶向和非靶向分析:发展了基于D-BPCl的尿液、血浆和唾液中胺类化合物的靶向分析方法,该方法显示出良好的选择性、灵敏度、线性、基质效应、加标回收率、精密度和准确度、稳定性等分析效能,并成功检测到尿液、血浆和唾液样本中29、29、26个目标氨基酸,非手性甘氨酸和L-氨基酸在以上三种样品中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77-144.16、10.58-364.86、0.8-29.17μmol/L;D-氨基酸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06-31.29、0.02-0.39、0.02-5.11μmol/L。此外,基于D-BPCl和L-BPCl的非靶向分析方法在尿液、血浆和唾液中分别检测到165、110、47个胺类代谢物,从中归属了52、39、27个含羧基的和35、20、7个非手性的胺类代谢物。3.D-BPCl探针在胃癌尿液手性胺类代谢组学中的应用:建立了一种基于D-BPCl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的拟靶向高通量检测方法,将其应用于84位胃癌患者和80位健康志愿者尿液样本的分析中以筛选适用于胃癌诊断的胺类生物标志物。29个目标氨基酸中,甘氨酸和L型氨基酸在尿液中的平均含量为0.29-83.31μmol/mmol尿肌酐,D型氨基酸的平均含量为0.014-21.93μmol/mmol尿肌酐。基于多变量和单变量统计分析方法,筛选出胃癌的18个差异变量。根据高分辨数据对其中9个未知代谢物进行数据库的检索和匹配,成功鉴定出β-(吡唑-1-基)-L-丙氨酸和β-(吡唑-1-基)-D-丙氨酸这对手性对映异构体。随后以年龄、D-异亮氨酸、D-丝氨酸和β-(吡唑-1-基)-L-丙氨酸为变量通过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方法建立胃癌诊断方程,对其区分度和准确度进行评估,该方程的预测准确率高(88.9%),可用于临床诊断。4.D-BPCl探针在胃癌细胞手性胺类代谢组学中的应用:以人胃癌细胞HGC27和人胃上皮细胞GES-1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套包含细胞培养、细胞代谢物提取、D-BPCl衍生、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检测的细胞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将方法应用于细胞提取物中手性和非手性胺类代谢物的分析中,共检测到95个胺类代谢物,并对甘氨酸、14个L型氨基酸、11个D型氨基酸进行绝对定量。结合多变量和单变量统计方法,共找到20个差异变量,其中19个变量的含量在HGC27中显着下调,只有L-瓜氨酸含量增加,绘制并分析了受影响的6条主要代谢通路。

江伟凡[4](2020)在《双氯芬酸及其代谢物诱导的急性肝毒性和免疫活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经常作为处方药或非处方药使用于疼痛、发热及关节炎症的治疗。由于NSAIDs的广泛使用,与NSAIDs相关的药物诱导性肝损伤(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越来越受到关注。双氯芬酸(Diclofenac,DCF)是一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苯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也是报道较多的会引起特异质药物性肝损伤的典型药物之一,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急性肝衰竭和死亡。目前,除了苯醌亚胺-蛋白加合途径和致线粒体功能紊乱等直接毒性外,免疫毒性也被认为是DCF诱导DILI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此外,由于DCF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相对丰富,可以被进一步转化为多种具有潜在肝毒性及免疫原性的反应活性代谢产物,DCF介导的DILI可能是由于多种反应活性代谢物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了解DCF在生物体内的转化及代谢物的肝毒性机制,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规避DILI风险。然而,DCF及其反应活性代谢产物诱导的肝毒性机制以及与免疫系统的相关性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课题采用人拟化TgCYP3A4/hPXR小鼠模拟DCF在人体中的代谢过程,对DCF及其反应活性代谢物的急性肝毒性进行评价,从药物直接毒性、代谢动力学、肝脏转录组学以及体内外免疫活化等角度对DCF及其反应活性代谢物介导的DILI机制进行探索,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考虑到DCF代谢途径广泛,除非抑制其他所有代谢途径,否则无法评估DCF原型药物或其某一特定代谢产物在体内与DILI的直接关系。基于此,本研究将DCF及其反应活性代谢物4’-羟基双氯芬酸(4’-OH-DCF)、5-羟基-双氯芬酸(5-OH-DCF)以及双氯芬酸酰基葡萄糖醛酸(DCF-G)以腹腔注射的方式分别直接给予TgCYP3A4/hPXR小鼠,并通过血清生化检测及肝脏组织病理检查评估各DCF反应活性代谢物和急性肝损伤的相关性。结果显示,DCF及其反应活性代谢物均可以引起TgCYP3A4/hPXR小鼠发生不同程度的急性肝毒性,主要表现为血清ALT水平显着增加以及肝细胞水肿变性。其中,DCF-G在这三种反应活性代谢物中对肝脏的损伤最为显着。2)为了探究DCF在体内潜在的直接肝毒性机制,本研究利用LC-MS/MS方法评估DCF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中肝脏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变化,结果发现DCF不是通过GSH耗竭对肝脏细胞产生直接毒性,说明在体内可能存在其他的毒性机制间接参与DCF急性肝损伤的发生。3)为了进一步探讨DCF急性肝损伤敏感性和DCF及其反应活性代谢物代谢分布的相关性,本研究首先建立了一种高选择性的、准确并可靠的DCF及其代谢物LC-MS/MS检测方法。通过LC-MS/MS技术和血清ALT活性检测分别比较TgCYP3A4/hPXR小鼠和野生型BALB/c小鼠中DCF的代谢分布和对DCF致急性肝损伤的敏感性。结果发现相对于野生型BALB/c小鼠,TgCYP3A4/hPXR小鼠对于DCF诱导的急性肝损伤更敏感,且DCF反应活性代谢物在敏感小鼠肝脏中更加富集。这些不仅证实了TgCYP3A4/hPXR小鼠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DCF介导DILI机制的理想模型,也表明了DCF反应活性代谢物在肝脏中的富集程度可能直接影响DILI的敏感性。另外,本研究基于上述通过DCF及其代谢物直接给药建立的急性肝毒性TgCYP3A4/hPXR小鼠模型,对DCF、4’-OH-DCF、5-OH-DCF以及DCF-G直接进入体内后在全血和肝脏中的转化及暴露水平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DCF-G直接给予小鼠后可以在体内转变为原型药及其他反应活性代谢物,提示DCF-G在体内可能会引起再次伤害;另外,DCF-G在DCF和DCF-G直接给药所诱导的急性毒性肝脏中表现出明显的富集。这些进一步表明DCF诱导的急性肝毒性和DCF-G在肝脏中的富集有关。4)为了进一步探究药物性急性肝损伤机制以及和免疫系统的关联,本研究利用肝脏转录组高通量测序(RNA-seq)技术进一步评估DCF及其反应活性代谢物在急性肝损伤条件下对肝脏转录组的影响,并采用Real-time qPCR技术对RNA-seq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DCF及其反应活性代谢物均可不同程度地影响肝脏基因组转录,其中DCF-G的影响最为显着。DCF-G可以诱导大量“免疫系统”和“细胞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包括 Cxcl1、Ccl2、C3ar1、C5ar1、Tnfaip3、Fga、Fgb、Fgg 以及 Serpine1 等,而这些基因主要与“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以及“补体和凝血级联途径”等生物学通路有关。DCF-G可通过诱导这些基因及其生物学通路促进肝脏局部炎症反应,促使肝细胞对TNF-α介导细胞凋亡的敏感性增加,以及导致凝血功能障碍等,从而在急性肝损伤进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此外,4’-OH-DCF也可以诱导部分“免疫系统”和“细胞死亡”相关基因表达,表现出和“TNF信号通路”以及“IL-17信号通路”一定的相关性。然而,急性肝毒性较弱的5-OH-DCF对这些基因的影响较少。这些结果表明肝脏免疫系统的活化和DCF及其反应活性代谢产物诱导的急性肝毒性有关,特别是DCF-G。5)本研究进一步评估了 DCF及其代谢物在体内外对免疫细胞及因子的活化作用。本研究通过利用小鼠单核巨噬细胞J774A.1和小鼠肝癌细胞系Hepa1c1c7细胞建立了共培养模型,在体外进一步评估DCF及其反应活性代谢物的炎性刺激作用和细胞毒性。体外细胞实验表明DCF在J774A.1细胞和Hepa1c1c7细胞的共培养体系中表现出了一定的“协同”细胞毒性。但是,DCF活性代谢物在体外共培养体系中并没有表现出一致的协同毒性,并且DCF及DCF-G不会直接刺激小鼠单核巨噬细胞J774A.1的炎症反应。这些提示了巨噬细胞在DCF诱导的DILI可能起着部分的作用,而DCF反应活性代谢物产生的急性肝毒性可能是更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在体内存在其他的毒性机制介导DILI的发生。另一方面,本研究利用多重细胞因子检测技术对急性肝毒性小鼠血清中免疫相关细胞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CF及其反应活性代谢物可以诱导血清免疫相关因子水平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DCF-G和4’-OH-DCF在急性肝毒性发生早期可以显着诱导IL-12、IL-17和TNF-α血清水平的上调,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肝脏转录组的结果。本课题通过探索DCF反应活性代谢物致肝毒性机制,包括与免疫系统的相关性,确定了 DCF-G是DCF急性肝损伤的主要贡献者,而这和DCF-G在肝脏中的富集以及对肝脏免疫系统的过度活化相关,主要涉及“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以及“补体和凝血级联途径”等生物学通路。通过确定的代谢产物及免疫活化途径,也可为此类药物肝毒性,尤其是急性肝毒性,提供预测和规避的方向及潜在的干预靶点。这些发现有助于进一步阐明DILI的作用机制,同时为创新药物开发及临床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郎天群[5](2020)在《乙酰肝素酶响应性仿生递药系统抗乳腺癌肺转移》文中研究表明乳腺癌严重危害女性健康,肿瘤转移是导致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化疗仍然是临床抗转移性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化疗药物缺乏肿瘤靶向性,导致治疗效率不理想,并引起严重的毒副作用。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存在微环境差异,肿瘤微环境具有低pH值、低氧、过表达特定的酶等为药物释放提供生物刺激,多种刺激响应性药物递送系统得以开发。据报道,乙酰肝素酶(Hpa)是哺乳动物体内唯一可以降解硫酸乙酰肝素(HS)的糖苷内切酶,Hpa在大多数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在正常组织中表达量较低。因此,HS可与化疗药物偶联形成前药,在肿瘤部位特异性释放化疗药物。然而,HS具有大量二糖单元糖醛酸及负电荷,作为外源性物质易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清除。红细胞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非免疫原性,并且红细胞膜表面具有的多种标志物蛋白可以协助纳米粒躲避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清除及免疫攻击。基于上述背景,我们首先构建红细胞膜包覆的仿生纳米粒靶向递送化疗药物多西他赛(DTX)抗乳腺癌肺转移。将DTX与HS共价连接形成Hpa响应性偶联物前药HS-DTX,该前药可在中性溶液条件下自组装形成胶束。随后将红细胞膜通过挤出法包覆于胶束表面。红细胞膜包覆HS-DTX胶束的纳米粒(rHS-DTX)具有长循环特性,并通过被动靶向作用将胶束富集于原位肿瘤及转移灶。当rHS-DTX被肿瘤细胞摄取,HS-DTX被释放至Hpa高表达细胞质中,HS被降解,DTX以游离药形态释放进而杀伤肿瘤细胞。在正常细胞中,Hpa表达量较低,HS-DTX保持原有状态,显示出较低毒性。实验结果表明,与游离DTX相比,rHS-DTX分别使肿瘤和肺部组织内DTX浓度增加了5.35倍和8.68倍。rHS-DTX原位肿瘤抑制率大于98%,并且可以减少99.6%的肺部转移灶生成。此外,rHS-DTX的生物相容性良好,能够大幅度降低化疗药物造成的毒副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将HS与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抑制剂NLG919相连接,形成Hpa响应性偶联物前药HS-NLG,其可与HS-DTX自组装形成混合胶束,并包载PD-1/PD-L1通路抑制剂HY19991(HY)形成载药胶束HDNH。为增强胶束主动靶向至肿瘤组织能力,我们采用具有肿瘤归巢性、自主吞噬能力的单核细胞作为载体包载胶束,构建单核细胞包载Hpa响应性前药纳米胶束的仿生药物递送系统HDNH@MC。HDNH@MC可保留单核细胞的性质,主动向肿瘤部位募集。肿瘤细胞高表达的Hpa将HS-DTX、HS-NLG转化为游离药形式并释放HY。首先DTX杀伤肿瘤细胞、释放肿瘤相关抗原(TAA)并引起机体免疫反应。随后NLG919抑制IDO酶活性,减少色氨酸(Try)代谢为犬尿氨酸(Kyn),降低调节T淋巴细胞(Tregs)数量进而调整肿瘤组织免疫抑制微环境。此外,HY通过阻断PD-1/PD-L1通路,增强T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在化疗药物配合下,NLG919和HY针对不同机制增强免疫系统抗肿瘤活性,提高免疫治疗效果。结果表明,HDNH@MC可主动靶向至肿瘤组织及肺转移灶,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可使瘤内Kyn/Trp浓度比大幅降低。经HDNH@MC治疗的小鼠肿瘤内CD8+T细胞浸润及CD8+T细胞/Tregs数量比值分别为混合游离药物组的14.95倍和37.22倍;同时,HDNH@MC组小鼠的乳腺癌肺转移灶数目降低98.2%。最终,基于HDNH@MC的化疗/免疫治疗有效延长荷瘤动物的生存期。本文围绕前药策略、仿生技术及纳米技术,构建了基于硫酸乙酰肝素的乙酰肝素酶响应性前药胶束,为增强其稳定性及肿瘤靶向递送能力,我们采用红细胞膜及单核细胞对其进行包载,构建仿生药物递送系统。该系统可以主动或被动递送药物至肿瘤组织并发生酶响应性释药,通过化疗和免疫治疗的协同效应,有效抑制乳腺癌原位瘤生长及肺部转移,防止复发,具有在转移性乳腺癌治疗领域的应用潜力。

朱帮杰[6](2020)在《基于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的癌症代谢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代谢物是生物体重要的物质。代谢研究,既要有传统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的“全景模式”,从"航拍"的视角,对不同样品中的全部的代谢物进行广泛研究,也要有精准靶向代谢组学的“特写模式”,从“微观”层面,对不同样品中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的代谢物进行深度解读。本论文基于UHPLC-MS/MS技术分别建立了20种核苷和核苷酸以及40种氨基酸和衍生物的靶向代谢组学平台,并基于这两平台分别对三种不同癌细胞(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结肠癌细胞SW480和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的癌症代谢)以及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与乳腺癌细胞MDA-MB-231进行细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找出其中代谢差异物以及异常代谢通路。同时,还研究了外周循环系统中内源性代谢物5-羟色胺在酮色林治疗高血压疾病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本论文旨在为疾病代谢途径研究、疾病发病机制研究、代谢物功能研究以及药物作用机制研究等提供新平台和新思路。本论文共分为七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七部分为总结与展望。其它五个部分如下:第二部分:基于石墨烯技术的细胞内20种内源性核苷及核苷酸的精准靶标代谢组学平台构建目的核苷及核苷酸在蛋白、糖原、核酸合成、环核苷酸代谢和能量转移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UHPLC-MS/MS平台技术,并利用石墨烯色谱柱的特殊分离机制以及耐强碱性的特点,建立适用于20种核苷及核苷酸的精准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平台。方法首先,本研究优化了质谱参数及液相条件(色谱柱、流动相组成、pH等)并建立LC-MS/MS方法;其次,系统考察了细胞收集方式及前处理方法;再次,对该靶向代谢组学平台进行性能评价;最后,利用该平台对HCC1806细胞进行代谢物研究。结果石墨烯色谱柱具有特殊的保留机制,适用于核苷及核苷酸的保留与分离;含有二乙胺和醋酸铵缓冲盐的强碱性流动相不仅能有效降低待测物与流路中不锈钢管路等之间的吸附问题,改善峰形,还能提高质谱信号;该平台的性能经过全面评价,具有准确、可靠且灵敏度高(LOQ,0.66.0 nmol/L)等优点;该平台被用于HCC1806细胞中代谢物浓度研究,其中18种目标待测物均能被准确测定。结论该平台具有诸多优势,可用于后期不同癌细胞中的核苷及核苷酸的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第三部分:基于精准靶向细胞代谢组学的癌细胞中核苷及核苷酸代谢研究目的癌症是一种多因素参与机体活动并造成各系统功能平衡混乱的复杂疾病,癌细胞对其代谢通路进行重新编程,使其能够存活、生长和增殖。利用精准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不同癌细胞的代谢情况成为当务之急。方法本研究基于已建立的精准靶向代谢组学平台,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结肠癌细胞SW480以及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三种不同细胞进行核苷及核苷酸的代谢组学研究。结果单因素分析及PCA模型中,MDA-MB-231与SW480和A549存在差异性代谢,区分趋势十分明显,而SW480与A549代谢比较接近;OPLS-DA模型中,SW480和MDA-MB-231能明显被区分,结合单因素分析,找到12种差异代谢物(VIP>1,倍数>2,p<0.01),包括:CMP、CTP、Uridine、UMP、UDP、UTP、Adenosine、ADP、GMP、GDP、cAMP和IMP;代谢通路研究发现,MDA-MB-231的三磷酸核苷的量明显低于SW480中的量,而其上游代谢物却呈相反趋势,且倍数相差较大。结论与SW480和A549细胞相比,MDA-MB-231的核苷及核苷酸存在明显不同的代谢特征,这些代谢特征有助于从分子层面上进一步阐述癌症代谢机制。第四部分:基于HILIC技术的细胞内40种内源性氨基酸及衍生物的靶向代谢组学平台构建目的氨基酸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参与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等重要的生理过程。本研究基于UHPLC-MS/MS技术,利用HILIC分离机制,建立一个涵盖40种必须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以及氨基酸衍生物的靶向代谢组学平台。方法首先,本研究优化了质谱参数及液相条件(色谱柱、流动相组成、pH等)并建立LC-MS/MS方法;其次,对细胞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考察;最后,对该靶向代谢组学平台进行性能评价。结果最低检出限和定量限范围分别为0.23.0 ng/mL和0.610.0 ng/mL,所有化合物的r值均大于0.99;批内、批间精密度(RSD%)分别为1.658.97%和3.029.94%,准确度(RE%)分别为-14.1815.13%和-13.1315.17%,保留时间稳定性批内、批间分别低于0.18%和0.54%;样品与处理后基质的基质效应80.0%114%,处理后基质与纯溶液中的基质效应为80.2%119%;大部分化合物的样品回收率在89.6%114%范围内;提取后的上清液在4℃条件下,放置72小时后稳定。结论该靶向代谢组学平台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通量大等优点,可用于后期基于细胞的癌症代谢途径、代谢物功能研究、潜在标志物验证、疾病进展预测、发病机制研究以及药物作用机制等研究。第五部分:基于精准靶向代谢组学的乳腺癌细胞中氨基酸及衍生物研究目的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癌症,基于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细胞中氨基酸及衍生物进行研究有助于从分子层面上揭示乳腺癌潜在的代谢机制。方法本研究基于已建立的精准靶向代谢组学平台,对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及乳腺癌细胞HCC1806进行氨基酸及衍生物的代谢组学研究。结果在多维PCA模型中,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 10A和乳腺癌细胞HCC 1806存在差异性代谢,其区分趋势十分明显;在OPLS模型中,MCF 10A和HCC 1806两组细胞能够完全区分,结合OPLS中的VIP值(VIP>1.0)、单因素分析的t检验(p<0.001)以及倍数计算结果,筛选出24个极具显着性差异且浓度比值(HCC1806/MCF10A)大于1.50倍(或小于0.67倍)的代谢物;其中浓度比值高于2.50倍(或小于0.4倍)的代谢物有7个,包括:N-乙酰基-L-蛋氨酸、L-半胱氨酸、甘氨酰-甘氨酸、L-脯氨酸、L-瓜氨酸、谷胱甘肽、N-乙酰-L-丝氨酸。结论MCF 10A和HCC 1806细胞中氨基酸及衍生物具有明显不同的代谢特征,这些特征有助于进一步的揭示乳腺癌的代谢机制。第六部分:外周循环系统中5-羟色胺能系统在高血压中的机制研究目的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心脑血管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影响现代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本章节通过外周循环系统中5-羟色胺浓度变化来研究酮色林在治疗高血压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首先,本研究对全血中5-羟色胺的LC-MS/MS方法进行方法学研究,其次,对血浆样品收集与制备过程进行优化,最后,通过正常组、治疗组及模型组大鼠血浆及血清中的5-羟色胺浓度研究探讨酮色林(Ketanserin)治疗高血压时的可能作用机制。结果结果发现,该LC-MS/MS具有灵敏度高、通量大等优点;血浆样品收集过程中,10 mmol/L的EDTA-K2作为抗凝剂时,血浆中5-羟色胺浓度最低;血浆、血清及全血中5-羟色胺浓度不一,根据研究需要可选择不同类型血样;酮色林用于治疗高血压时,外周循环系统血浆中的5-羟色胺浓度逐渐下降,而血清中的5-羟色胺总量却逐渐升高。结论酮色林用于治疗高血压时,抑制外周血管及血小板上的5-羟色胺受体,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血压下降,血小板聚集减少,外周循环系统中5-羟色胺浓度恢复正常。

张松岩[7](2020)在《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盐酸美金刚和多奈哌齐方法学及代谢动力学研究》文中认为阿尔茨海默病(AD)又名痴呆症,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痴呆症的特点是认知、功能和行为的退化,患者们给社会带来了相当大的负担。本课题建立了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美金刚(MM)和多奈哌齐(DPZ)的浓度,对该方法进行方法学的验证,并对美金刚和多奈哌齐的联合用药在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进行研究。使用LC/MS,采用内标法对待测物盐酸美金刚和多奈哌齐进行分析定量,分别选择MM-d3(Memantine-d3 HCl)和DPZ-d5(Donepezil-d5 HCl)对待测物进行定量,建立了可以同时测定盐酸美金刚和多奈哌齐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方法。验证了此方法可以用于MM和DPZ的临床研究,分析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和准确度较高,MM偏差为2.7-3.4%,DPZ的偏差为0.9-3.1%,MM基质效应为低浓度104±4.1%、中浓度105.0±3.0%、高浓度98.6±2.4%,DPZ基质效应为低浓度96.6±4.6%、中浓度98.6±1.5%、高浓度101±1.8%。提取回收率MM的低、中、高三种浓度的提取回收率分别为91.2%、92.7%、93.3%。总体平均回收率为92.4%。DPZ的低、中、高三种浓度的提取回收率分别为96.0%、95.1%、99.4%。总体平均回收率为96.8%。在稳定性考察中,溶液和基质在室温条件下可稳定保存25小时,在-20℃和-80℃可长期保存。本研究将根据测定给药后血浆中盐酸美金刚和DPZ的浓度,进行药代动力学计算。试验的健康测试者空腹内服和餐后内服10 mgMM-DPZ测定试剂和参比制剂后,血浆中的MM-DPZCmax、AUC0-t、AUC0-∞的几何均值比值的90%CI均落在80.00~125.00%之间,表明空腹内服及餐后内服10 mgMM-DPZ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健康测试者空腹内服和餐后内服10 mgMM-DPZ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安全性良好。

张彩云[8](2019)在《葫芦茶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文中认为葫芦茶苷是从植物葫芦茶(Tadehagi triquetrum Linn.)分离、提纯出来的,全称为3,5-二羟基苯基-6-O-反式-对羟基肉桂酰基-β-D-葡萄吡喃糖苷。它是一种苯丙素苷的化合物。近年来研究发现葫芦茶苷具有降血糖及抗肝炎等生物活性,但对其在动物和人的体内研究,尤其药代动力学的研究,仍为空白。本课题首先从植物葫芦茶提取、分离、纯化、鉴定出葫芦茶苷,然后将其用于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建立专属、灵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用于测定大鼠血浆的葫芦茶苷原形及其主要代谢物,考察组织中葫芦茶苷的分布情况,以获得葫芦茶苷在SD大鼠的体内药动学行为,为中草药葫芦茶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实验建立了适用于检测SD大鼠血浆中的葫芦茶苷的LC-MS/MS法。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源),负离子化模式,扫描方式为多反应监测(MRM);用于定量的离子对m/z433.3→m/z125.2(葫芦茶苷)和m/z301.1→m/z151.0(内标,槲皮素)。液相条件:色谱柱为 SynergiTM Fusion-RP 80A C18(4 μm,2.10 mm i.d × 50 mm,美国Phenomenex公司);柱温为40℃;流动相为水(含0.1%甲酸)-甲醇(含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经方法学验证,血浆中内源性物质不干扰葫芦茶苷及内标槲皮素的测定;葫芦茶苷在血浆中浓度范围1~2000 ng/mL内,线性良好(r>0.99);定量下限为1 ng/mL。准确度、精密度、基质效应、提取回收率、稳定性等良好,满足生物样品定量分析的要求。对SD大鼠灌胃给药和静脉给药后血浆中葫芦茶苷进行检测,应用DAS3.2.8软件处理,药动学结果显示:单次灌胃给葫芦茶苷25mg/kg 后,血浆中葫芦茶苷 t1/2z为(2.51±2.21)h,Tmax 为(0.25±0.08)h,Cmax 为(6.01±2.15)ng/mL;单次静脉给药5 mg/kg后,血浆中葫芦茶苷的t1/2z为(1.27±1.19)h,Tmax 为 0.08h,Cmax 为(109.77±4.29)ng/mL。然后建立测定组织中葫芦茶苷浓度的LC-MS/MS法:脑、心、肝、脾、肺、肾、胃、小肠、骨骼肌、体脂和睾丸的内源性物质不干扰测定;线性范围浓度为5~2000ng/mL(r>0.99);定量下限均为5 ng/mL;肝与肾组织的精密度、准确度、基质效应、提取回收率、稳定性均符合生物样品定量分析要求。静脉给药(5 mg/kg)后组织测定数据表明,葫芦茶苷主要分布在肾、心、脾、肺、肝、小肠和骨骼肌,给药2 h后点各组织未检出葫芦茶苷。最后建立用于测定血浆中葫芦茶苷代谢物对羟基桂皮酸的LC-MS/MS法:对羟基桂皮在血浆中浓度范围10~2000 ng/mL内,线性良好(r>0.99);定量下限10 ng/mL;精密度、准确度、提取回收率、稳定性等均符合生物样本定量分析要求。应用DAS3.2.8对血浆中对羟基桂皮酸浓度进行处理,得到其药代学结果:单次静脉给药5 mg/kg的t1/2z为(0.86±0.58)h,Tmax 为 0.08 h,Cmax 为(1536.45±193.93)ng/mL;单次灌胃给葫芦茶苷20、25 mg/kg后,血浆中对羟基桂皮酸的t1/2z为1.24~1.67 h,Tmax为1.15~1.25h,平均 Cmax 分别为 452.98、837.75 μg/mL,平均 AUC0-t 分别为 1138.75、2027.58 h·ng/mL,Cmax和AUC0-t均随着剂量增加而增大。实验结果:(1)从葫芦茶提取物中得到纯度大于95%的葫芦茶苷,可用于药代试验;(2)用于测定SD大鼠血浆中葫芦茶苷的LC-MS/MS方法准确可靠,稳定性良好,可重复;SD大鼠灌胃给予葫芦茶苷,血浆中只检测到少量的原形,葫芦茶苷血浆末端消除半衰期为(2.51±2.21)h;而静脉给药其半衰期为(1.27±1.27)h。(3)采用本法测定SD大鼠组织中葫芦茶苷,该法灵敏、准确可靠。葫芦茶苷主要分布在肺、肾、心、肝、脾、骨骼肌和小肠,脑几乎未检测到。给药后30min不同组织的分布浓度从高到低排列为肾、脾、肺、心、骨骼肌、肝、小肠;给药2 h后,各个组织均未检测到葫芦茶苷,说明该供试品在SD大鼠体内无蓄积。(4)应用LC-MS/MS法测定SD大鼠血浆中葫芦茶苷的代谢产物对羟基桂皮酸,方法可行,稳定性良好。灌胃(20、25 mg/kg)和尾静脉(5 mg/kg)给予葫芦茶苷后,对羟基桂皮酸在血浆的t1/2分别为(1.24~1.67)h和(0.86±0.58)h。单次灌胃给葫芦茶苷20~25mg/kg剂量范围,血浆中对羟基桂皮酸的Cmax和AUC0-t均随着剂量增加而增大。本课题建立LC-MS/MS检测方法及其葫芦茶苷的药代动力学结果,为葫芦茶及其苷的体内体外代谢等评价提供依据,为其进一步开发及临床应用打下基础。

蒋苗苗[9](2019)在《丹皮酚-奥扎格雷偶联物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表征及其药动学参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奥扎格雷是一种血栓素A2(TXA2)合成酶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有效抑制脑血栓的形成,被批准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丹皮酚容易透过血脑屏障,可以通过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减少栓塞,从而改善血液循环。目的:为寻找更好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血栓的药物,以预防或治疗血小板聚集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本课题以丹皮酚与奥扎格雷为前药设计合成丹皮酚-奥扎格雷偶联物(paeonol-ozagrel conjugate,POC),为了延长POC在体内的作用时间,制备POC的PEG化脂质体(POC-PLs)及普通脂质体(POC-NLs)。方法:(1)本课题采用药物拼合的原理将奥扎格雷与丹皮酚以酯键的方式进行拼合,设计合成了偶联物POC。通过1H NMR、13C NMR、质谱对产物进行鉴定,确定产物的化学结构,并测定POC的熔点、吸收波长、溶解度及lgP值等基本性质。(2)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POC-NLs及POC-PLs,并用单因素考察结合正交设计优化该脂质体的制备处方及工艺。采用超滤离心法结合HPLC法进行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纳米激光粒度仪测定粒径、多分散系数及电位值,透析电镜观察脂质体形态,体外释放对药物在释放介质中的释放性能包括释放度和释放曲线进行测定,MTT法对POC原料药、POC-NLs及POC-PLs的安全性进行初步判断了解。(3)建立POC体内全血的分析方法,确立了以乙腈沉淀蛋白作为全血生物样品的前处理方法,采用LC-MS/MS法测定全血生物样品中POC含量,采用尾静脉给药的方式,对POC原料药、POC-NLs和POC-PLs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进行研究。结果:(1)通过1H NMR、13C NMR、质谱对产物进行鉴定,确证了化合物POC的结构,通过实验测定POC易溶于甲醇、乙醇,微溶于乙酸乙酯,难溶于水,熔点为74-76℃,最大吸收波长为280 nm,在饱和正辛烷-磷酸盐体系中的lgP值为2.66。(2)根据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确认了POC-NLs和POC-PLs两种脂质体的处方和工艺,最优处方和工艺下POC-NLs最优POC-PLs的包封率大于95%,POC-NLs的平均粒径在100 nm左右,平均Zeta电位-15 mV左右,外观圆整;POC-PLs的包封率大于95%,平均粒径在50 nm左右,平均Zeta电位-28 mV左右,稳定性较好。POC原料药在体外3 h时累积释放率达到89.50%,POC-NLs在48 h累积释放率为84.75%,而POC-PLs在48h仅达到72.28%。细胞毒性实验表明当POC浓度小于80μg·mL-1时,POC原料药、POC-NLs及POC-PLs对PC12细胞无毒性作用,随着浓度升高,POC对PC12产生毒性作用,且POC-PLs的毒性作用高于POC-PLs与POC原料药。尾静脉给药后POC-PLs的t1∕2较POC-NLs组提高了1.99倍,较原药组提高了5.46倍。结论:综上所述,本文通过拼合原理合成了一种新的化合物POC,并通过乙醇注入法合成了POC-NLs和POC-PLs两种脂质体,对制剂的体外质量评价表明两种制剂均符合要求,体内外实验表明,POC-PLs较POC-NLs具有更加明显的缓释效果,有助于延长POC在体内的循环时间。

刘燕[10](2018)在《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二烯丙基二硫醚和左旋薄荷醇复方制剂的初步成药性评价》文中提出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呼吸系统症状和气流受限,原因是气道和/肺泡异常、通常与显着暴露于毒性颗粒和气体相关。吸烟被认为是COPD的首要发病因素,吸烟人群患COPD的概率远高于非吸烟者。吸烟可以引起氧化应激反应、诱发炎症和免疫系统调节异常,激活呼吸道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从而引起了炎症介质的大量释放,这最终导致了呼吸道炎症、气流受限以及肺实质的损伤和肺气肿的形成。迄今为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治疗COPD的首选药物,以干粉吸入剂为主,其与支气管扩张剂的联用是常见的治疗策略。这些药物均给COPD患者带来了福音,然而,该类药物同时具有诸多副作用,如加重肺部感染风险、造成口腔真菌感染以及声音嘶哑等。而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时,还会引发免疫系统的损伤、诱发感染、糖皮质激素抵抗以及骨质疏松等。此外,有相当一部分COPD患者对糖皮质激素不敏感。因此,开发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治疗COPD的新药仍然极为迫切。本论文所研究的二烯丙基二硫醚和左旋薄荷醇复方制剂组分均来源于天然产物。二烯丙基二硫醚(DADS)是大蒜中含量较高的挥发性有机硫化物,流行病学、临床、生物和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大蒜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抗真菌、抗病毒、抗高血压、保护心脏和抗癌等多种药理活性。在本课题组的前期工作中,DADS被确定为是治疗COPD的大蒜吸入疗法的有效成分之一和成药性最高的成分。药理学实验结果表明,DADS对肺炎、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潜力。左旋薄荷醇(L-menthol)是一种萜类化合物,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清凉、镇痛等多种生物活性。此外,L-menthol也是多种复方制剂的主要活性成分,在许多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喉炎和鼻窦炎等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合本课题组的前期工作,L-menthol还可以有效的掩盖DADS的刺激性气味,并改善DADS引起的溶血反应。本论文研究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抗COPD的体外药理活性研究,(2)治疗COPD的体内药理活性及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考察,(3)药代动力学特征,(4)药物相互作用评价。1.抗COPD的体外药理活性研究:体外研究采用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和人肺成纤维细胞HFL-1建立了两种细胞模型。通过在Raw264.7细胞培养液中添加脂多糖(LPS)建立了基于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实验结果表明,DADS及L-menthol可以减少巨噬细胞由LPS刺激所分泌的NO、TNF-α、IL-6、IL-1β等炎症因子的释放,并呈现剂量依赖性。中性红吞噬实验结果显示,DADS和L-menthol还可以减弱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从而减弱炎症反应。通过在HFL-1细胞培养液中添加香烟烟雾提取物(CSE)建立了 HFL-1细胞模型,弹性蛋白酶测定结果表明,DADS和L-menthol可以减少HFL-1细胞分泌的MMP-9和TIMP-1的量,从而对弹性蛋白酶失衡进行调控。2.注射和吸入给药抗COPD的体内药理活性研究:采用给大鼠腹腔注射香烟烟雾提取物(CSE)的方法建立了体内COPD模型。腹腔注射给药的体内研究内容包括评价复方药物针对肺灌洗液、肺匀浆、肺组织中炎症应激和氧化应激的调控效果。采用腹腔注射的给药方式,以布地奈德为阳性对照药物,分别考察了单独给予DADS、L-menthol、DADS 与 L-menthol 二者联用、DADS 与 L-menthol 和布地奈德三者联用的治疗效果。肺灌洗液炎症细胞计数实验结果表明,DADS和L-menthol可以降低肺灌洗液中的炎症细胞总数,尤其是巨噬细胞的数量。ELISA实验结果显示,肺匀浆中的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IL-1β)的水平治疗后均明显下降。氧化应激标志物的测定结果指出,DADS和L-menthol可以显着降低氧化物的含量,并提高抗氧化剂的水平和机体的总抗氧化能力。以上肺灌洗液和匀浆的实验结果在肺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化研究中得到了进一步证实。DADS和L-menthol治疗后,肺组织形态学变化显着,肺气肿特征明显改善,肺泡间隔显着缩小,肺泡破坏指数降低。免疫组化实验结果表明,DADS与L-menthol可以显着地降低肺组织中MMP-1和TIMP-1的表达,从而证实了二者具有调控COPD的弹性蛋白酶-抗弹性蛋白酶失衡的作用。DADS与L-menthol发挥抗COPD活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显示,复方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NF-κB和激活Nrf2信号通路而发挥作用。在各种机制的研究中,L-menthol的作用强度弱于DADS,属于非拮抗的关系。与阳性药布地奈德相比较,DADS与L-menthol组避免了布地奈德全身用药所引起的体重降低等副作用。另外,DADS和L-menthol对于COPD大鼠肺组织形态改善作用较为明显,且肺气肿病理特征的改善作用显着优于布地奈德。吸入给药的体内研究主要评价了复方药物针对肺灌洗液中弹性蛋白酶与抗弹性蛋白酶、肺组织形态和肝功能的影响。选用DADS与L-menthol的高、中、低剂量组以及二者与布地奈德联用的高、中、低剂量组进行了对比研究。ELISA法测定肺灌洗液上清中的MMP-9和TIMP-1含量,实验结果表明,给药后二者的含量以及含量比值均显着下降,这说明吸入给药后,肺实质的损伤减少,从而使肺气肿得到了明显改善。组织形态学研究结果显示吸入给药后,给药组的肺泡间隔显着缩小,与腹腔注射给药相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ALT和AST测定结果表明DADS和L-menthol给药后二者明显降低,证明COPD引起的肝功能损伤得到缓解,低、中、高剂量组治疗效果依次增强。3.药代动力学研究:为了给后期合理用药、剂型设计等工作提供理论依据,DADS和L-menthol药代动力学研究包括静脉注射、口服、吸入等不同给药途径下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测定。在大鼠中分别研究了 DADS经静脉注射、口服、吸入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并对其生物利用度进行了计算。DADS体内主要的代谢产物鉴定为甲基烯丙基亚砜(AMSO)和甲基烯丙基砜(AMS02)。药代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与口服给药相比,DADS吸入给药后,AMSO的达峰时间明显缩短,由6h缩短至2 h。以AMSO和AMS02来计算的口服平均生物利用度分别为29.32%和46.14%;AMSO和AMSO2的吸入平均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5.31%和14.21%。以L-menthol的原型药物来考察其静脉注射和吸入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计算所得其吸入生物利用度为50.24%。4.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药物相互作用是新药在开发阶段必须进行的重要研究工作。采用体外人肝微粒体孵育模型,以非那西汀、甲苯磺丁脲、奥美拉唑、右美沙芬、氯唑沙宗以及睾酮分别作为CYP1A2、CYP2C9、CYP2C19、CYP2D6、CYP2E1和CYP3A4的特异性探针底物,进行了 DADS及其体内代谢产物AM,AMS、AMSO和AMS02以及左旋薄荷醇(L-menthol)对人肝微粒体CYP450代谢酶的抑制作用,推断其可能发生的药物相互作用,为进一步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实验结果表明,DADS及其代谢产物AM、AMS、AMSO、AMS02均为CYP2E1的中等强度抑制剂,且四种代谢物的抑制强度高于DADS,L-menthol是CYP2D6和CYP1A2的中等强度抑制剂,此外,DADS和L-menthol对最常见的药物代谢酶CYP3A4和CYP2C没有显着的抑制作用。综上所述,本论文针对DADS和L-menthol复方药物在抗COPD的体外药理活性、体内药理活性、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特征、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开展了初步成药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DADS和L-menthol是极具开发潜力的、低毒、多靶点的抗COPD药物,针对COPD的四大主要发病机制(炎症、氧化应激反应、弹性蛋白酶失衡和免疫失衡)均有显着的调控作用,成药性较高。首先,复方药物具有较好的抗炎效果,表现为其可以显着减少大鼠体内白细胞总数尤其是巨噬细胞数量、明显降低大鼠体内炎症因子的释放,其作用机制为抑制NF-κB信号通路。其次,复方药物在调控氧化还原失衡方面也表现出了显着效果。氧化应激标志物的测定结果显示,复方药物可以显着降低氧化物的含量,并提高抗氧化物的水平和机体的总抗氧化能力,其作用机制为激活Nrf2信号通路。再次,复方药物改善肺组织形态的作用显着优于阳性药物布地奈德,作用机制是复方药物可以有效调控弹性蛋白酶失衡-抗弹性蛋白酶失衡。此外,复方药物还可以调控免疫细胞在体内的失衡,表现为显着减少CD4+和CD8+T细胞在肺部的募集。复方药物吸入给药与腹腔注射给药的对比研究显示,吸入给药后COPD的大鼠的肺组织形态更趋近于正常大鼠,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腹腔注射给药。生物转化和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DADS在体内主要代谢物AMSO和AMSO2,吸入给药后,AMSO的达峰时间由6h缩短至2 h。以AMSO和AMSO2来计算的口服平均生物利用度分别为29.32%和46.14%;吸入平均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5.31%和14.21%。L-menthol的吸入生物利用度为50.24%。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DADS及其代谢产物AM、AMS、AMSO、AMSO2均为CYP2E1的中等强度抑制剂,且四种代谢物的抑制强度高于DADS,L-menthol是CYP2D6和CYP1A2的中等强度抑制剂,此外,DADS和L-menthol对最常见的药物代谢酶CYP3A4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二、HPLC及LC-MS法测定全血中青霉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PLC及LC-MS法测定全血中青霉素(论文提纲范文)

(1)纳米信号探针用于呋喃唑酮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呋喃唑酮的概述
    1.2 呋喃唑酮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2.1 仪器检测方法
        1.2.2 电化学检测方法
        1.2.3 免疫学检测方法
    1.3 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的新方法
        1.3.1 构建免疫信号探针提升免疫层析性能
        1.3.2 基于信号放大模式提升免疫分析性能
        1.3.3 基于新型检测模式提升免疫分析性能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Co_3O_4纳米颗粒免疫层析方法的构建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试剂和材料
        2.1.2 试验仪器
        2.1.3 主要溶液配制
    2.2 试验方法
        2.2.1 Co_3O_4纳米颗粒的制备
        2.2.2 Au NPs制备
        2.2.3 Co_3O_4和AuNPs信号探针的制备
        2.2.4 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组装
        2.2.5 Co_3O_4信号探针的免疫层析方法原理
        2.2.6 免疫层析试纸条参数优化
        2.2.7 Co_3O_4 NPs-LFIA的性能测定
        2.2.8 Co_3O_4 NPs-LFIA实际样品的检测
    2.3 结果与分析
        2.3.1 Co_3O_4 NPs和 Co_3O_4 NPs-m Ab信号探针表征
        2.3.2 免疫层析试纸条参数优化结果
        2.3.3 Co_3O_4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性能
        2.3.4 Co_3O_4 NPs-LFIA在食品样品中的应用
    2.4 小结
第三章 不对称Au-SiO_2纳米颗粒免疫层析方法的构建
    3.1 试验材料
        3.1.1 试验试剂
        3.1.2 试验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金纳米的合成
        3.2.2 Au-SiO_2不对称纳米材料的合成
        3.2.3 Au-SiO_2 Janus NPs和 Au NPs探针的制备。
        3.2.4 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组装
        3.2.5 Au-SiO_2 Janus NPs-LFIA检测原理
        3.2.6 免疫层析试纸条参数优化
        3.2.7 不对称Au-SiO_2 Janus NPs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性能
        3.2.8 食品样品中CPAOZ的检测
    3.3 结果与分析
        3.3.1 Au-SiO_2 Janus NPs的合成与表征
        3.3.2 Au-SiO_2 Janus NPs-LFIA的参数优化结果
        3.3.3 Au-SiO_2 Janus NPs的材料性能
        3.3.4 Au-SiO_2 Janus NPs-LFIA分析性能
        3.3.5 Au-SiO_2 Janus NPs-LFIA在食品样品中的应用
    3.4 小结
第四章 MnO_2-Au比色/光热双信号免疫层析方法的构建
    4.1 试验材料和设备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MnO_2-Au材料合成
        4.2.2 MnO_2-Au信号探针的制备
        4.2.3 MnO_2-Au免疫层析试纸条制备
        4.2.4 比色/光热双信号免疫分析检测原理
        4.2.5 免疫层析试纸条参数优化
        4.2.6 MnO_2-Au免疫层析试纸分析性能
        4.2.7 实际样品的测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MnO_2-Au纳米材料的表征
        4.3.2 双信号免疫层析试纸条参数优化结果
        4.3.3 双信号免疫层析试纸条分析性能
        4.3.4 双信号免疫层析试纸条在食品样品中的应用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2)微渗析活体取样-荧光传感器分析平台对动物体内万古霉素监测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抗生素与药物治疗监测
        1.1.2 万古霉素的性质与使用现状
        1.1.3 万古霉素浓度监测的意义
    第二节 万古霉素的检测方法
        1.2.1 万古霉素现有检测方法
        1.2.2 万古霉素检测中存在的的问题及未来展望
    第三节 万古霉素监测平台的构建
        1.3.1 荧光分析方法
        1.3.2 荧光探针的设计
        1.3.3 微渗析取样技术
    第四节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肽修饰聚集诱导发光分子和金纳米团簇标记核酸适配体的双发射荧光生物传感器用于万古霉素的检测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和材料
        2.2.2 仪器和设备
        2.2.3 多肽修饰的四苯乙烯(TPE-p)的合成
        2.2.4 适配体修饰的金纳米团簇(AuNCs-apt)的制备
        2.2.5 荧光检测
        2.2.6 实际样品检测
        2.2.7 方法对比
        2.2.8 体内微渗析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TPE-N_3、TPE-p和 AuNCs的表征
        2.3.2 万古霉素检测原理
        2.3.3 检测条件的优化
        2.3.4 万古霉素的定量检测
        2.3.5 荧光法检测万古霉素的选择性
        2.3.6 检测方法的分析应用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荧光生传感器与微渗析活体取样联用技术在动物体内万古霉素动态监测的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和材料
        3.2.2 仪器和设备
        3.2.3 标准溶液和工作溶液的准备
        3.2.4 荧光检测
        3.2.5 分析验证
        3.2.6 方法对比
        3.2.7 微渗析实验
        3.2.8 动物实验
        3.2.9 HPLC分析实验
        3.2.10 生化指标检测
        3.2.11 组织病理学
        3.2.12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万古霉素的分析检测
        3.3.2 实验条件优化
        3.3.3 方法的验证
        3.3.4 方法对比
        3.3.5 万古霉素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3.3.6 万古霉素个体化给药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一种新型“Turn-Off”荧光探针用于万古霉素在线监测平台构建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和材料
        4.2.2 仪器和设备
        4.2.3 10-乙基吖啶酮-2-磺酰氯(EASC)的合成
        4.2.4 万古霉素溶液的准备
        4.2.5 荧光检测
        4.2.6 在线荧光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EASC的表征
        4.3.2 万古霉素的分析检测
        4.3.3 实验条件探究
        4.3.4 荧光探针对比
        4.3.5 在线检测平台优化
        4.3.6 混合条件优化
        4.3.7 微流控混合器的构建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聚集诱导发射特性的“Turn-On”荧光探针构建POCT在线分析平台监测万古霉素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和材料
        5.2.2 仪器和设备
        5.2.3 AIEgen(TPEDC)的合成
        5.2.4 多肽修饰的TPEDC(p-TPEDC-p)的合成
        5.2.5 荧光检测
        5.2.6 在线检测系统的建立
        5.2.7 动物在线检测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TPEDC和p-TPEDC-p的表征
        5.3.2 检测条件的优化
        5.3.3 万古霉素的分析检测
        5.3.4 荧光法检测万古霉素的选择性
        5.3.5 POCT在线系统检测万古霉素标准溶液
        5.3.6 兔微渗析活体取样-荧光在线分析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表

(3)基于氯标记手性醛探针的手性氨基酸分析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写表
第1章 绪论
    1.1 手性氨基酸的结构、来源、代谢、活性及毒性
        1.1.1 手性氨基酸的结构
        1.1.2 手性氨基酸的来源
        1.1.3 手性氨基酸的代谢
        1.1.4 手性氨基酸的活性
        1.1.5 手性氨基酸的毒性
    1.2 手性氨基酸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1.3 手性氨基酸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1.4 化学同位素标记探针在胺类化合物分析中的应用
    1.5 胃癌的研究概述
        1.5.1 胃癌的诊断与治疗
        1.5.2 氨基酸代谢组学在胃癌研究中的应用
    1.6 本文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第2章 手性醛探针BPCl的合成及其手性氨基酸检测方法的建立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2.2.2 手性探针D-BPCl和L-BPCl的合成、纯化和鉴定
        2.2.3 对照品溶液及PBS缓冲溶液配制
        2.2.4 样品前处理及衍生反应
        2.2.5 手性选择性(Cs)测定
        2.2.6 衍生反应效率测定
        2.2.7 HPLC-MS/MS分析条件
        2.2.7.1 C18色谱柱分析氨基酸的BPCl衍生产物
        2.2.7.2 手性色谱柱测定氨基酸的衍生效率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手性醛探针D-BPCl和L-BPCl的手性纯度检查
        2.3.2 手性醛探针BPCl的精确分子量确认
        2.3.3 手性醛探针BPCl的NMR结构鉴定
        2.3.4 基于手性醛探针D-BPCl的HPLC-MS/MS方法的建立
        2.3.4.1 手性氨基酸的D-BPCl衍生产物的MS碎裂模式研究
        2.3.4.2 液相分离方法优化
        2.3.5 衍生反应副产物及外消旋化考察
        2.3.6 衍生反应效率测定
        2.3.7 D-BPCl的手性选择性(Cs)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BPCl探针对尿液、血浆和唾液中胺类化合物的靶向和非靶向分析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3.2.2 对照品溶液、内标溶液及PBS缓冲溶液配制
        3.2.3 样品前处理
        3.2.4 样品衍生化
        3.2.5 方法学验证
        3.2.6 HPLC-MS/MS分析条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方法学验证
        3.3.1.1 灵敏度
        3.3.1.2 选择性(专属性)
        3.3.1.3 线性和范围
        3.3.1.4 基质效应
        3.3.1.5 加标回收率
        3.3.1.6 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准确度
        3.3.1.7 稳定性
        3.3.2 基于D-BPCl的尿液、血浆和唾液中手性和非手性氨基酸的靶向定量
        3.3.3 基于D-和L-BPCl的尿液、血浆和唾液中胺类代谢物的非靶向分析
        3.3.4 方法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D-BPCl探针在胃癌尿液手性胺类代谢组学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4.2.2 样本分组方法
        4.2.3 对照品溶液、内标溶液及PBS缓冲溶液配制
        4.2.4 尿液样本前处理和衍生化
        4.2.5 标准曲线构建
        4.2.6 HPLC-MS/MS分析
        4.2.7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GC和HC尿液中差异变量的筛选
        4.3.2 GC和HC尿液中9个未知差异代谢物的鉴定
        4.3.3 基于手性胺类代谢物的GC诊断方程的构建及验证
    4.4 胃癌临床样本中氨基酸代谢组学研究方法的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D-BPCl探针在胃癌细胞手性胺类代谢组学中的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5.2.2 人胃上皮细胞GES-1和人胃癌细胞HGC27的培养
        5.2.3 细胞内代谢物的提取与衍生
        5.2.4 标准曲线构建
        5.2.5 方法学验证
        5.2.6 HPLC-MS/MS分析
        5.2.7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细胞完全培养基成分的清洗效果考察
        5.3.2 提取溶剂的比较
        5.3.3 方法学验证
        5.3.3.1 基质效应与线性
        5.3.3.2 加标回收率
        5.3.3.3 日内、日间精密度和准确度
        5.3.3.4 选择性(专属性)
        5.3.4 细胞提取代谢物中胺类代谢物的非靶向分析
        5.3.5 GES-1和HGC27细胞中29个目标氨基酸的含量分析
        5.3.6 基于胺类代谢物的GES-1和HGC27差异变量的筛选
        5.3.7 代谢通路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列表

(4)双氯芬酸及其代谢物诱导的急性肝毒性和免疫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药物诱导性肝损伤
        1.1.1 药物诱导性肝损伤现状
        1.1.2 DILI的表型及分类
        1.1.3 DILI的影响因素
    1.2 药物代谢及转运和DILI
        1.2.1 肝脏和药物代谢及转运
        1.2.2 药物代谢及转运与DILI的关系
    1.3 肝脏免疫系统及DILI的研究概况
        1.3.1 基于免疫反应的DILI有害结局通路
        1.3.2 肝脏的结构及组成
        1.3.3 肝细胞
        1.3.4 肝脏非实质性细胞
        1.3.5 肝脏固有免疫与DILI
        1.3.6 适应性免疫与DILI
    1.4 DCF诱导的肝毒性研究进展
        1.4.1 非甾体抗炎药和DILI
        1.4.2 DCF的代谢途径
        1.4.3 DCF诱导的肝细胞毒性
        1.4.4 DCF诱导的免疫肝毒性
        1.4.5 细胞因子介导的协同毒性
        1.4.6 LPS免疫应激介导的协同毒性
        1.4.7 药物代谢酶及转运体的基因多态性
    1.5 人源化DILI动物模型研究现状
        1.5.1 人肝嵌合体小鼠模型
        1.5.2 人拟化转基因小鼠模型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7 本课题研究思路及内容
第二章 DCF及其代谢物诱导人拟化TgCYP3A4/hPXR小鼠急性肝毒性潜能的初步评估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主要实验试剂
        2.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2.2.3 实验动物
        2.2.4 主要相关溶液的配制
    2.3 实验方法
        2.3.1 给药途径及剂量
        2.3.2 动物实验
        2.3.3 小鼠血清样品分离
        2.3.4 血清ALT的检测
        2.3.5 HE染色实验
        2.3.6 肝脏GSH及GSSG的检测
        2.3.7 统计学分析
    2.4 实验结果
        2.4.1 临床观察
        2.4.2 DCF及DCF代谢物对血清ALT的影响
        2.4.3 DCF和DCF代谢物处理后小鼠病理检查结果
        2.4.4 GSH/GSSG在DCF诱导的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DCF及其代谢物代谢动力学与排泄特征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主要实验试剂
        3.2.2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3.2.3 实验动物
        3.2.4 主要相关溶液的配制
    3.3 实验方法
        3.3.1 动物给药及样本采集方案
        3.3.2 样本处理及检测
        3.3.3 色谱条件
        3.3.4 质谱条件
        3.3.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4 实验结果
        3.4.1 DCF及其代谢物LC-MS/MS检测方法的确定
        3.4.2 不同品系小鼠对DCF急性肝毒性敏感性比较
        3.4.3 DCF在不同品系小鼠中药物代谢动力学比较
        3.4.4 DCF代谢物直接给药后含量分布以及与急性肝毒性相关性分析
        3.4.5 DCF及其代谢产物在TgCYP3A4/hPXR小鼠中的排泄特征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DCF及其代谢物致急性肝毒性的肝脏转录组学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主要实验试剂
        4.2.2 实验设备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动物实验
        4.3.2 肝脏total RNA的提取
        4.3.3 肝脏转录组高通量测序
        4.3.4 RNA逆转录实验
        4.3.5 荧光定量PCR检测
        4.3.6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4.4 实验结果
        4.4.1 肝脏转录组数据的统计分析
        4.4.2 肝脏对DCF及其代谢物的基因组反应
        4.4.3 DCF及其代谢物对肝脏基因生物学过程的影响
        4.4.4 DCF和DCF代谢物诱导性急性肝损伤相关的KEGG通路分析
        4.4.5 DCF和其代谢物诱导性急性肝损伤相关蛋白的互作分析
        4.4.6 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DCF及其代谢物体内外免疫激活相关性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2.1 主要实验试剂
        5.2.2 主要仪器设备
        5.2.3 实验细胞系
        5.2.4 主要相关溶液的配制
    5.3 实验方法
        5.3.1 细胞毒性实验
        5.3.2 Caspase-1活性及IL-1β含量检测
        5.3.3 混合细胞培养实验
        5.3.4 血清细胞因子测定
        5.3.5 统计学分析
    5.4 实验结果
        5.4.1 DCF及其代谢物的体外细胞毒性评估
        5.4.2 DCF对J774A.1/Hepa1c1c7共培养细胞的毒性评估
        5.4.3 DCF代谢物处理J774A.1细胞上清对Hepa1c1c7的细胞毒性评估
        5.4.4 DCF及DCF-G对J774A.1细胞的炎性刺激作用
        5.4.5 DCF及其代谢物对血清中免疫相关因子的影响
    5.5 讨论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创新之处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乙酰肝素酶响应性仿生递药系统抗乳腺癌肺转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红细胞膜包覆硫酸乙酰肝素-多西他赛偶联物胶束的纳米粒(rHS-DTX)构建与表征
    第一节 硫酸乙酰肝素-多西他赛偶联物前药(HS-DTX)的合成与表征
        1 仪器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二节 rHS-DTX纳米粒的构建与表征
        1 仪器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三节 rHS-DTX的细胞摄取
        1 仪器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四节 rHS-DTX的细胞毒性
        1 仪器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rHS-DTX的体内分布和初步药效评价
    第一节 rHS-DTX的组织分布
        1 仪器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二节 rHS-DTX体内抑制乳腺癌原位瘤生长及肺转移效果
        1 仪器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三节 rHS-DTX的初步生物安全性评价
        1 仪器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单核细胞包载硫酸乙酰肝素-多西他赛/NLG919 偶联物载HY19991 混合胶束的仿生递药系统(HDNH@MC)构建与表征….
    第一节 硫酸乙酰肝素-NLG919 偶联物前药(HS-NLG)的合成与表征
        1 仪器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二节 HDNH@MC的构建与表征
        1 仪器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HDNH@MC对乳腺癌细胞的影响
    第一节 HDNH@MC的细胞摄取
        1 仪器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二节 HDNH@MC的细胞毒性
        1 仪器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三节 HDNH@MC体外抑制IDO酶活性
        1 仪器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HDNH@MC的体内分布和初步药效评价
    第一节 HDNH@MC的组织分布
        1 仪器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二节 HDNH@MC的药动学研究
        1 仪器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三节 HDNH@MC体内抑制乳腺癌原位瘤生长及肺转移效果
        1 仪器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四节 HDNH@MC的免疫学效应
        1 仪器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五节 HDNH@MC的初步生物安全性评价
        1 仪器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性分析
附录 缩略词表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基于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的癌症代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业词汇缩写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内源性代谢物概况
        1.1.1 内源性代谢物特点
        1.1.2 代谢物研究策略
        1.1.3 内源性代谢物研究平台
        1.1.4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方法
    1.2 基于LC-MS/MS的靶向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1.2.1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1.2.2 色谱柱技术
        1.2.3 样品收集及制备技术
        1.2.4 靶向代谢组学数据处理
    1.3 内源性代谢物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3.1 癌症与代谢
        1.3.2 高血压与代谢
    1.4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石墨烯色谱技术的细胞中20种内源性核苷及核苷酸的精准靶标代谢组学平台构建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
        2.2.1 标准品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储备液及标准曲线配制
        2.3.2 空白基质制备
        2.3.3 LC-MS/MS定量分析条件
        2.3.3.1 液相分离色谱条件
        2.3.3.2 待测物及内标质谱参数
        2.3.4细胞培养与增殖实验
        2.3.5 细胞样品前处理
        2.3.6 靶向代谢组学平台性能评价
        2.3.6.1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检出限及定量限
        2.3.6.2 批内及批间准确度和精密度
        2.3.6.3 基质效应及回收率
        2.3.6.4 上清液的稳定性
    2.4 结果与讨论
        2.4.1 MS参数优化
        2.4.2 液相条件的优化
        2.4.2.1 色谱柱选择
        2.4.2.2 流动相中缓冲盐种类、缓冲盐浓度以及p H值优化
        2.4.2.3 色谱柱温度优化
        2.4.2.4 核苷及核苷酸的色谱分离
        2.4.2.5 样品前处理优化
    2.5 靶向代谢组学性能评价结果
        2.5.1 标准曲线参数
        2.5.2 批内及批间精密度、准确度和保留时间稳定性
        2.5.3 基质效应、回收率及样品稳定性
    2.6 乳腺癌细胞HCC1806中20 种核苷酸类物质测定
    2.7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精准靶向细胞代谢组学的癌细胞中核苷及核苷酸代谢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
        3.2.1 标准品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细胞培养与增殖
        3.3.2 细胞收集与样品前处理
        3.3.3 LC-MS/MS定量分析条件
        3.3.4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定量分析评价及色谱图
        3.4.2 三种癌细胞中待测物浓度
        3.4.3 单维统计分析
        3.4.4 多维统计分析
        3.4.5 代谢差异物及代谢通路研究
    3.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HILIC技术的细胞内40 种内源性氨基酸及衍生物的靶向代谢组学平台构建.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
        4.2.1 标准品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储备液及标准曲线配制
        4.3.2 空白基质制备
        4.3.3 LC-MS/MS定量分析条件
        4.3.4 细胞培养与增殖实验
        4.3.5 细胞样品前处理
        4.3.6 靶向代谢组学性能评估
    4.4 结果与讨论
        4.4.1 质谱参数优化
        4.4.2 液相条件优化
    4.5 靶向代谢组学平台性能评估
        4.5.1 标准曲线参数
        4.5.2 精密度、准确度以及保留时间重现性
        4.5.3 基质效应、回收率及稳定性
    4.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精准靶向代谢组学的乳腺癌细胞中氨基酸及衍生物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
        5.2.1 标准品和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细胞培养与增殖实验
        5.3.2 LC-MS/MS定量分析条件
        5.3.3 细胞样品前处理
        5.3.4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方法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定量分析评价及色谱图
        5.4.2 MCF10A及 HCC1806 细胞中代谢物浓度
        5.4.3 多维统计分析
        5.4.4 代谢差异物研究
        5.4.5 代谢通路研究
    5.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外周循环系统中5-羟色胺能系统在高血压中的机制研究
    6.1 前言
    6.2 实验材料
        6.2.1 标准品和试剂
        6.2.2 实验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储备液及标准曲线的制备
        6.3.2 实验动物
        6.3.3 动物给药及样品收集
        6.3.4 动物血压测定
        6.3.5 样品前处理
        6.3.6 LC-MS/MS条件
        6.3.7 空白基质的制备
        6.3.8 方法学验证
        6.3.9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方法
    6.4 结果与讨论
        6.4.1 待测物及内标色谱图
        6.4.2 方法学验证
        6.4.3 血浆收集条件优化及血样类型选择
        6.4.4 酮色林治疗高血压机理研究
    6.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研究工作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工作总结
    7.2 全文结论
    7.3 论文创新点
    7.4 研究展望
附录: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盐酸美金刚和多奈哌齐方法学及代谢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AD治疗策略研究
        1.2.2 Namzaric、盐酸美金刚和多奈哌齐的治疗研究
        1.2.3 盐酸美金刚和多奈哌齐的仿制研究
        1.2.4 盐酸美金刚和多奈哌齐的测定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测定盐酸美金刚和多奈哌齐方法
    2.1 实验仪器及实验材料
        2.1.1 实验所需仪器
        2.1.2 标准品信息
        2.1.3 实验试剂
        2.1.4 实验耗材
    2.2 实验方法
    2.3 方法建立过程
        2.3.1 优化质谱条件
        2.3.2 液相色谱条件的建立
        2.3.3 储备溶液配制
        2.3.4 工作溶液配制
        2.3.5 标准曲线样品和质控样品的制备
        2.3.6 确定盐酸美金刚和多奈哌齐血浆样品处理过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盐酸美金刚和多奈哌齐的方法验证
    3.1 方法学验证内容
    3.2 精确度与准确度考察
    3.3 盐酸美金刚和多奈哌齐的选择性考察
    3.4 盐酸美金刚和多奈哌齐的基质效应回收率考察
    3.5 盐酸美金刚和多奈哌齐的稳定性考察
        3.5.1 人血浆样品在室温条件下稳定性
        3.5.2 人血浆样品在-80℃条件下冻融循环稳定性
        3.5.3 人血浆样品在-20℃和-80℃条件下长期稳定性
        3.5.4 人全血样品在室温白光条件下稳定性
        3.5.5 待测物储备溶液和工作溶液稳定性
        3.5.6 生物样品前处理过程中的稳定性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盐酸美金刚和多奈哌齐生物样品分析和代谢动力学研究
    4.1 生物样品分析计划
        4.1.1 实验目的
        4.1.2 血样采集及处理
    4.2 实验过程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材料
        4.2.3 准备标准曲线样本及质量控制样本
    4.3 生物样本分析过程
    4.4 盐酸美金刚和多奈哌齐药物联用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4.4.1 MM的代谢动力学研究
        4.4.2 DPZ的代谢动力学研究
        4.4.3 统计分析结果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缩写和专门术语及解释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8)葫芦茶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糖尿病与中药降糖现状概述
        1.1.2 葫芦茶研究现状
        1.1.3 葫芦茶苷的药理活性
        1.1.4 中药生物样品预处理概述
        1.1.5 中药药动学试验血药浓度测定法的研究进展
    1.2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2 葫芦茶苷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药材
        2.2.2 试剂
        2.2.3 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葫芦茶苷的提取与萃取
        2.3.2 葫芦茶苷分离与纯化
        2.3.3 葫芦茶苷的结构鉴定
    2.4 本章小结
3 葫芦茶苷在SD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试药及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动物
    3.3 实验方法
        3.3.1 溶液的配制
        3.3.2 血浆样品处理
        3.3.3 测定条件的选择
        3.3.4 方法学验证
        3.3.5 大鼠给药和血浆样品收集
        3.3.6 样品测定
        3.3.7 数据处理
    3.4 实验结果
        3.4.1 方法学考察结果
        3.4.2 血药浓度测定结果
    3.5 本章小结
4 葫芦茶苷在SD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试药及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动物
    4.3 实验方法
        4.3.1 溶液的配制
        4.3.2 组织样品处理
        4.3.3 测定条件的选择
        4.3.4 方法学验证
        4.3.5 大鼠给药和组织样本收集
        4.3.6 样品测定
        4.3.7 数据处理
    4.4 实验结果
        4.4.1 方法学验证结果
        4.4.2 组织分布测定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葫芦茶苷在SD大鼠体内的代谢物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2.1 试药及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2.3 实验动物
    5.3 实验方法
        5.3.1 对羟基桂皮酸(HYD)的药理活性研究
        5.3.2 溶液的配制
        5.3.3 血浆样品处理
        5.3.4 测定条件的选择
        5.3.5 代谢产物的鉴定
        5.3.6 方法学验证
        5.3.7 大鼠给药和血浆样品收集
        5.3.8 样品测定
        5.3.9 数据处理
    5.4 实验结果
        5.4.1 方法学结果
        5.4.2 对羟基桂皮酸测定结果
    5.5 本章小结
6 讨论
    6.1 葫芦茶苷血药浓度研究
    6.2 组织分布试验
    6.3 代谢物研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英文缩写及符号说明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丹皮酚-奥扎格雷偶联物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表征及其药动学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
前言
第一章 丹皮酚-奥扎格雷偶联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主要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合成步骤
        2.2 结构的表征
        2.3 药物的性质测定
    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丹皮酚-奥扎格雷偶联物长循环脂质体的处方前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主要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POC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2.2 POC-PLs包封率测定方法的建立
    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丹皮酚-奥扎格雷偶联物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及处方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主要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制备方法的选择
        2.2 制备工艺的选择
        2.3 处方因素的考察
        2.4 正交设计优化POC-PLs的处方
        2.5 最优处方的确定及验证实验
        2.6 POC-PLs及 POC-NLs的最优制备方案
    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丹皮酚-奥扎格雷偶联物常规脂质体及长循环脂质体的体外评价
    1 仪器及材料
        1.1 主要仪器
        1.2 试药
        1.3 细胞
    2 方法与结果
        2.1 外观
        2.2 形态学考察
        2.3 包封率的测定
        2.4 粒径及其分布
        2.5 Zeta电位的测定
        2.6 体外释放
        2.7 放置稳定性考察
        2.8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丹皮酚奥扎格雷偶联物普通脂质体及长循环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1.1 主要仪器
        1.2 试药
        1.3 实验动物
    2 方法与结果
        2.1 全血样本中POC含量测定方法
        2.2 全血中药动学参数研究
    3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10)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二烯丙基二硫醚和左旋薄荷醇复方制剂的初步成药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综述
    第一章 大蒜挥发性含硫有机化合物的药理活性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理论基础
        一 COPD发病机制及药物应用现状
        1 COPD定义及临床表现
        2 COPD发病机制
        3 COPD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二 用于治疗COPD的大蒜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筛选
        1 大蒜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的来源及药理活性
        2 DADS药理活性及治疗COPD的理论基础
        三 L-menthol药理活性及作为DADS中和剂的筛选
        四 大蒜有机硫化物生物转化
        五 DADS、L-menthol对CYP450酶影响研究
        1 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的体外研究方法
        2 大蒜有机硫化合物和左旋薄荷醇对Ⅰ相代谢酶的影响
        六. 本论文研究思路
        七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DADS、L-menthol体外抗炎活性研究
    前言
    第二章 基于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的DADS、L-menthol抗炎活性研究
        一 实验仪器与材料
        1 实验仪器
        2 药品与试剂
        3 细胞来源
        二 实验方法
        1 细胞培养
        2 SRB法检测细胞活率
        3 Raw264.7炎症模型建立
        4 DADS、L-menthol对LPS诱导产生的NO含量的影响
        5 DADS、L-menthol对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能力的影响
        6 DADS、L-menhol对炎症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
        7 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的相关蛋白
        三 实验结果
        1 DADS、L-menthol对Raw264.7细胞活率的影响
        2 Raw264.7炎症模型的建立
        3 DADS、L-menthol减少Raw264.7炎症模型中NO的生成
        4 DADS、L-menthol减弱Raw264.7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5 DADS、L-menthol抑制Raw264.7巨噬细胞的炎症因子释放
        6 DADS、L-menthol抑制NF-κB并激活Nrf2信号通路
        四 讨论
        五 小结
    第三章 基于HFL-1细胞模型的DADS、L-menthol活性研究
        一 实验仪器与材料
        1 实验仪器
        2 药品与试剂
        3 细胞株
        二 实验方法
        1 细胞培养
        2 SRB法检测细胞活率
        3 香烟烟雾提取物的制备
        4 HFL-1炎症模型的建立
        5 MMP-9、IMP-1细胞因子测定
        6 Western blot法检测DADS、L-menthol对蛋白表达的影响
        三 实验结果
        1 DADS、L-menthol对HFL-1细胞活率的影响(SRB法)
        2 HFL-1炎症模型建立(CSE诱导法)
        3 DADS、L-menthol减弱HFL-1细胞MMP-9、TIMP-1的生成
        4 DADS、L-menthol抑制MMP-9蛋白的表达
        四 讨论
        五 小结
        六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不同给药途径下复方组分DADS、L-menhol体内抗COPD活性研究
    前言
    第四章 腹腔注射给药DADS、L-menthol在大鼠慢阻肺模型的抗COPD活性研究
        一 实验仪器与材料
        1 实验仪器
        2 试剂与药品
        3 实验动物
        二 实验方法
        1 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病模型的建立
        2 体重曲线、脾脏指数及肝脏指数的研究
        3 血清、肺灌洗液的采集及炎症细胞分类计数
        4 肺组织获取及肝、肺匀浆制备
        5 肺组织形态学研究(HE染色法)
        6 ELISA法测定血清中的细胞因子
        7 肺组织匀浆中氧化应激指标的检测
        8 Weste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的相关蛋白
        9 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10 统计分析
        三 实验结果
        1 DADS及L-menthol对大鼠体重、肝脏指数、脾脏指数的影响
        2 DADS、L-menthol减少BALF白细胞总数和巨噬细胞数量
        3 DADS、L-menthol改善COPD的肺气肿病理特征
        4 DADS及L-menthol减弱COPD大鼠的炎症因子表达
        5 DADS及L-menthol提高COPD大鼠的抗氧化能力并减弱氧化应激反应
        6 Western Blot法考察DADS、L-menthol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7 免疫组化法测定相关蛋白的表达
        四 讨论
        五 小结
    第五章 DADS、L-menthol吸入给药治疗COPD活性研究
        前言
        一 实验仪器与材料
        1 实验仪器
        2 试剂与药品
        3 实验动物
        二 实验方法
        1 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病模型的建立
        2 肺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制备
        3 ELISA法测定肺灌洗液中的MMP-9和IMP-1
        4 肝、肺匀浆制备
        5 ELISA法测定肺匀浆中的炎症细胞因子
        6 组织匀浆中氧化应激指标的检测
        7 肝匀浆中ALT、AST的测定
        8 肺组织形态学研究
        9 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的相关蛋白
        三 实验结果
        1 DADS与L-menthol吸入给药降低BALF中弹性蛋白酶-抗弹性蛋白酶失衡
        2 DADS与L-menthol联合吸入给药降低COPD大鼠炎症因子的释放
        3 DADS与L-menhol联合吸入给药减弱氧化应激失衡
        4 DADS与L-menthol联合吸入给药减弱COPD大鼠的肝损伤
        5 DADS与L-menhol联合吸入给药改善COPD大鼠的肺组织形态
        6 DADS与L-menthol联合吸入给药降低CD4~+、CD8~+、MMP-9和TIMP-1的表达
        四 讨论
        五 小结
        六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复方成分DADS、L-menthol生物转化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前言
    第六章 DADS体外血细胞中的代谢研究
        前言
        一 材料与仪器
        1 实验仪器
        2 试剂与药品
        3 实验动物
        4 常用溶液配制
        二 实验方法
        1 DADS代谢部位的确定
        2 二烯丙基二硫醚(Diallyl disulphide,DADS)HPLC分析方法的建立
        3 DADS在大鼠血细胞中的代谢研究
        四 实验结果
        1 方法学验证结果
        2 体外血细胞孵育条件的确定
        3 DADS酶促动力学研究
        五 讨论
        六 小结
    第七章 DADS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前言
        一 材料与仪器
        1 实验仪器
        2 试剂与药品
        3 实验动物
        二 实验方法
        1 AMSO、AMSO_2全血样品分析方法的建立
        2 分析方法的确证
        3 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三 实验结果
        1 分析方法的验证
        2 口服给药药代动力学
        3 吸入给药药代动力学
        4 静脉注射给药药代动力学
        5 生物利用度初步求算
        四 讨论
        五 小结
    第八章 L-menthol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一 材料与仪器
        1 实验材料
        2 实验仪器
        3 实验动物
        二 实验方法
        1 L-menthol血浆样品分析方法的建立
        2 分析方法的确证
        3 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三 实验结果
        1 分析方法的验证
        2 L-menthol静脉注射和吸入药代动力学
        四 讨论与小结
        五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DADS和L-menthol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前言
    第九章 DADS及其代谢产物和L-menthol对人体CYP450代谢酶的抑制作用研究
        一 实验仪器与材料
        1 实验仪器
        2 试剂与药品
        二 实验方法与结果
        1 CYP450酶底物和代谢产物的选择
        2 LC/MS/MS分析方法的建立
        3 分析方法的确证
        4 DADS及其代谢产物、L-menthol对混合人肝微粒体抑制作用的研究
        三 讨论
        四 小结
        五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HPLC及LC-MS法测定全血中青霉素(论文参考文献)

  • [1]纳米信号探针用于呋喃唑酮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的研究[D]. 苏丽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微渗析活体取样-荧光传感器分析平台对动物体内万古霉素监测的研究与应用[D]. 母芳雅.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2)
  • [3]基于氯标记手性醛探针的手性氨基酸分析及应用[D]. 黄荣荣. 浙江大学, 2021(01)
  • [4]双氯芬酸及其代谢物诱导的急性肝毒性和免疫活化研究[D]. 江伟凡.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5]乙酰肝素酶响应性仿生递药系统抗乳腺癌肺转移[D]. 郎天群.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2020(07)
  • [6]基于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的癌症代谢研究[D]. 朱帮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盐酸美金刚和多奈哌齐方法学及代谢动力学研究[D]. 张松岩.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1)
  • [8]葫芦茶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 张彩云.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9(01)
  • [9]丹皮酚-奥扎格雷偶联物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表征及其药动学参数研究[D]. 蒋苗苗.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9
  • [10]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二烯丙基二硫醚和左旋薄荷醇复方制剂的初步成药性评价[D]. 刘燕. 山东大学, 2018

标签:;  ;  ;  ;  

HPLC和LC-MS法测定全血中的青霉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