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薄一波关于“大跃进”问题讲话选登(论文文献综述)
王海艳[1](2020)在《《文艺报》“热议小说”与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形成》文中指出新中国初期文学的“一体化”并非一蹴而就,至1966年后方最终基本形成。在此之前,尽管毛泽东有一言九鼎之尊,但他的文艺思想被准确、彻底地理解有一个不太短的过程,加之他本人的文艺思想也有一个发展演变过程,期间与国内各种不同的文艺思想免不了有所碰撞。这些碰撞每每以对具体作家作品或文艺现象的大批判、大讨论或文艺运动的方式显示。与新中国几乎同时诞生的《文艺报》是新中国初期最权威、最重要的文艺刊物之一,是新政权、新社会、新历史时代背景下,为建构新的国家意识形态和文艺发展未来而进行的组织化、制度化的权力运作产物,是被赋予了政治文化使命的国家级重要期刊媒介。鉴于《文艺报》的特殊地位,该期刊上曾热烈议论过的小说作品是考察当时文学思潮、文艺政策演变的重要文本。1949-1966年期间《文艺报》上的“热议小说”往往具有某种标本意义,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先锋性、多义性和探索性,反映出那段特定时期文艺的新动向、新方向,具有主流文艺思想和社会思潮的引领性。而围绕“热议小说”出现的批评文章则反映出文艺界领导乃至最高领导人、文学批评家及社会各阶层读者思想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及其时代演变。尤其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新旧伦理观和审美观的冲突与撞击尤为引人瞩目、意味深长。梳理剖析1949-1966年间《文艺报》上的“热议小说”,可以发现当代文学“一体化”形成的具体脉络,也可对相关文本所受不同褒贬遭遇予以新的更具深度和宏观视野的阐释。深入分析1949-1966《文艺报》“热议小说”文本及围绕其产生的评论文章,可发现“十七年”文学创作及批评的内部话语如何从多元、冲突到同一与“规范”。本文锁定热议聚焦点,并解析聚焦点产生的原因及周围文学生态环境,从而更深地理解小说热议背后的社会思潮变化、意识形态冲突、文化背景冲突、文学权力博弈、文艺政策演变等以及其中各种力量之间的分布、抵牾、冲突、消解,以及最终如何被体制所规训。1949-1955年是文学“一体化”过程的开端时期。这一阶段,“热议小说”作品所塑造的多是贴近现实的工农兵人物形象,作品内容主要是对当时新时代新生活的反映和过往革命历史故事的讲述;创作风格以现实主义为主;创作主体是分层分等的存在,工农兵作家开始成长,而部分资深老作家处境开始变得艰难。围绕“热议小说“的批评文本以批判性的为主,政治性批评话语和简单粗暴式批评风格开始出现,对更高、更正面的新人物及英雄形象塑造的期待,是这一时期批评文本较为一致的指向,批评主体主要是精英批评家,但普通读者的激进批评话语开始显现。《金锁》的创作及引发的批评拉开了文学体制“一体化”进程的序幕。1956-1962年是文学“一体化”的发展时期。这一阶段,“热议小说”作品中高大、理想的人物形象开始出现,光辉的革命历史、崭新的建设时代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显现成为主要创作点,创作主体也较为多元,创作风格则主要是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较为和谐的统一。因1960-1962年前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这一时期“热议小说”的相关批评文本不仅数量多,而且批评文本话语之间出现可贵的论争与交锋现象,创作规范和标准问题在争议中初步确立,而作品的艺术性也受到批评家的珍视,批评主体中工农兵群众力量开始增强,激进的政治评论者开始登场,但部分精英评论家还坚守着批评个性与思想的独立。1963-1966年是文学“一体化”的最终完成时期。这一阶段,“热议小说”作品中开始出现完美典范的“超人”形象,阶级斗争话语在作品中凸显,创作风格已远远偏离现实主义,走向极端浪漫主义,创作主体构成较为单一,大都是工农兵出身的作家,他们有趋同的政治形态化写作模式,有共性的创作指导思想和创作话语。围绕”热议小说”的批评文本与创作文本话语类同、评价标准及指导思想渐趋一致,更加重视作品的教育与宣传功能。批评主体方面,精英评论者的个性与独立性消失,评论主体工农兵化、与创作主体同一化。《欧阳海之歌》的创作及其相关批评,标志着文学“一体化”的最终形成。文学“一体化”的建构过程,不是单一行进式的,始终伴随着文艺界各种力量、各种矛盾、各种关系的斗争和角力,发展到1966年,公开发表的创作文本及批评文本最终形成“一体化”形态。从文艺理论上看,以1949-1966《文艺报》“热议小说”及相关批评为中心来考察“十七年”文学“一体化”的形成与分期问题,不仅符合两者间实际的因果逻辑关系,而且显示了一种以小见大、从点到线、由线构面、注重文本及背景、强调实证的科学研究方法。从研究实践上看,“十七年”小说创作及批评,不是一种简单、纯粹的艺术活动,而是一种被深深制约、严格规范、不断演进的社会体制内的活动。之前的研究者,大都倾向于把“一体化”文学视为“十七年”文学发展时期一个已然的、静态的、固化的形态,对它进行描述式、呈现式、阐述式、论争式的共时性研究。本论文在认真、深入研读小说文本和批评文本的基础上,综合考察时代背景、社会思潮、文艺政策、小说文本、小说批评文本、小说家及小说批评家主体特征,使关于“十七年”文学“一体化”的论题,在历时性、阶段性、动态化的研究视野下展开,以彰显学术研究所应具备的历史纵深感与科学学理性。
郭莹[2](2018)在《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必然包含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作用和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工作多次予以强调,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事物越是往前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层出不穷,就越需要大胆实践,并在实践基础上推动着理论创新一刻也不能停歇。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以及理论工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方法,分析并解答了中国革命与建设时期一系列重大命题,并在此过程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对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运用与创新过程的经验进行深刻总结和提炼,具有重要的理论溯源意义,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掌握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理论创新规律与方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研究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张闻天是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相当长时期的重要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他的一生,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张闻天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很深的造诣,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不同阶段,张闻天不仅为促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传播做出了积极贡献,更为重要的是他善于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各种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在不断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形成了以“生产关系两重性”理论为典型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不仅在实践层面为解决中国革命与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方略,更从理论层面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深入研究,对于我们廓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源流,梳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历史逻辑和方法进路显然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以张闻天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为研究主题,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一、考察了张闻天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历史背景、经济条件、思想渊源及个人所具备的理论素养;二、从知识准备、实践源泉、逻辑主线、问题分析几个方面对张闻天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张闻天以经典文本的持续研读为知识准备、以调查研究获取实践源泉、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为逻辑主线、以问题分析为具体途径等观点并予以论证;三、本文对张闻天理论创新成果现实载体的各类着述进行了整体分析,张闻天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立场,以问题为导向,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为主要依据,在持续地问题分析中,形成了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的创新认识和对生产关系不同层面的理论创见,包括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所有制理论、分配制度理论、商品流通与市场理论、企业制度理论、宏观经济均衡理论等。四、本文对于张闻天理论创新过程的特征、创新成果的理论品质、方法特质进行了提炼,并对张闻天理论创新的历史局限进行了探讨;五、本文进一步肯定了张闻天理论创新成果的历史贡献,认为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成果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来源、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完善、是改革开放战略构想的思想宝库,并揭示了其当代价值。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突出了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整体性研究,能够较为全面的提炼“理论创新”的规律与特征,形成一种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过程的整体性认识,进一步挖掘了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方法论意义。其次,本文发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是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过程中的逻辑主线,并依据这一逻辑主线形成了对张闻天主要创新成果结构关系的初步认识。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创新、生产关系特殊层面的创新成果、生产关系一般层面的创新成果三个方面对张闻天的理论创新成果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在分析中突出了张闻天具体理论创见的理论来源和思考积累,并就具体成果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阐释。最后,本文提炼了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过程的特征、成果与方法的特质。强调了以张闻天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为参考,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应该把握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坚持问题导向和与实践的统一,并应正确处理他国经验。本文还强调了张闻天的理论创新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启示、以及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典范意义。同时,本文阐明了张闻天的理论创新启发了我们在“现代化”的中国方案形成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价值。
高天鼎[3](2015)在《胡耀邦与新时期平反冤假错案研究》文中提出探索人类的发展道路,意味着不断地试错和纠错。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各共产党国家都曾发生过的大规模冤假错案的现象。正如列宁在十月革命后给美国工人通信中所讲的:“历史活动不是涅瓦大街的人行道”,必然有曲折,有迂回,甚至要付出重大牺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同样充满了艰难曲折。从革命战争年代,到和平建设时期,曾造成过许多冤假错案。从历史上讲,形成冤假错案的原因很多,对于以实现共产主义为革命目标的共产党人,更有其历史探索的特殊性。如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高度集中的制度弊端,激进的阶级斗争思潮等等,都是产生众多冤假错案的重要原因。错误是难免的,关键是如何纠正这些错误,防止再发生这些错误。小至政党、团体,大至民族、国家,都是在认识错误和纠正错误中走向成熟的,可以说,纠错是一项完成其成人礼的活动。纠错活动最主要的政治标志,就是清理和纠正历史上的冤假错案。平反冤假错案不仅表现了领导集团具有拨乱反正的睿智和决心,更是对历史负责的郑重态度,也是政治上走向成熟,制度上走向完善,国家政治生活走向民主化和法治化的前提条件。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中,不断纠正了一些历史上的错误,平反了一些冤假错案,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纠错机制——干部监督制度和干部审查制度。但是,由于民主建设的滞后,这套纠错制度是很不完善的,不仅长期遗留了许多未解决案件,而且还不断积累了许多新的案件。特别是建国以后,由于党的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政治运动接连不断,以致造成错误的叠加,旧案未销,新案又起,最后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更是把“左”倾路线发挥到了极致,破坏了本不健全的民主法制,造成了全社会的迫害狂潮。政治迫害的范围,上至国家主席,下到普通百姓,多达一亿人之众,冤假错案遍布全国。在“文革”结束后,能否彻底解决这些冤假错案的问题,就成为中共能否成功实现历史转折的关键。毛泽东去世之后,继任的中共最高领导人华国锋等人采取非常手段,一举抓捕了江青为首的“四人帮”。为了实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华国锋一方面积极推动落实干部政策,让一批老干部复出,重回领导岗位,为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创造了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华国锋又要强调他的继承毛泽东遗志的政治正当性,不能大刀阔斧地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汪东兴还给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设置了“两个凡是”的藩篱。历史转折时期,需要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在这种“乍暖还寒”的背景下,胡耀邦在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与随后的中组部部长的任上,率先吹响了拨乱反正的号角,推动全党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开展。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是拨乱反正实现历史转折的重要内容。首先,“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突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推动落实干部政策转变为平反冤假错案,并取得初步进展;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冤假错案工作进入高潮,形成了层层部署、逐级负责,专门机构与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全党上下一起动手的局面。到1982年底,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基本完成;中共十二大以后,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继续深入,重点转为处理历史遗留问题。至中共十三大之前,过去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积案得到了全面清理,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本完成。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历时十年之久,清理的大量案件不可胜数。在这一过程中,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的全力支持,各部门各单位密切配合,数以十万计的一线干部积极努力,保证了平反冤假错案的顺利开展。平反冤假错案的部署,是有重点分阶段展开的:首先解决的是“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穿插处理“文化大革命”前和建国前的历史案件。在“文化大革命”中形成的冤假错案平反工作基本完成后,重点处理历史遗留问题。随着拨乱反正的深入,一些重大案件和重要人物的平反工作,做过多次结论。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完成,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在新时期平反冤假错案的历史进程中,胡耀邦功不可没。1977年后,胡耀邦历任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中组部部长、中纪委第三书记、中央秘书长、中宣部部长、中共中央总书记等职,先后主持中组部、中央书记处和中央日常工作,曾亲自主持平反一大批冤假错案,批示解决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尤其是在他其主持中组部工作期间,为平反冤假错案做了大量基础性和开拓性工作。后来在中央领导岗位上,胡耀邦也一直关注并指导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进程,参与领导制订了《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参与指导了对林彪、“四人帮”集团的“两案”审判工作,为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开展扫清了障碍。除此之外,胡耀邦还关注许多具体案件,作出了许多指示,为一大批遭受冤屈和迫害的老干部、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本研究共包括绪论、正文、结语和附录四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研究的选题意义,梳理20多年来关于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重点专题的综合分析,指出目前学界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并明确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正文部分:共有五章。第一章重点介绍“文化大革命”及之前中共党史上一些重大冤假错案的形成和中共为此而开展的三次大范围的纠正工作;第二章主要内容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政治形势,华国锋和中共中央的政治态度,胡耀邦出任中组部部长的背景,以及从落实干部政策转向平反冤假错案的变化。第三章主要内容是:1977年到1978年期间,胡耀邦在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和中组.部部长任上,为平反冤假错案、重新确立全党思想路线的推动作用,在组织领导平反工作中取得的初步进展,以及他在中央工作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为推动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努力。第四章的主要内容是:胡耀邦参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参与领导“两案”审判工作等。在此前后,平反冤假错案全面展开,为刘少奇、瞿秋白、习仲勋等中共高级领导人恢复了名誉,为全国各地各部门包括民族地区在内的一些重大事件作了平反决定。在此基础上,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本结束;第五章主要内容是:处理地下党、肃反、肃托等建国前历史积案,由政法系统经办的一些冤假错案,“文革”重灾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革遗留问题处理”等,以及全国范围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完成情况。结语部分:分析了平反冤假错案与拨乱反正,实现历史转折的关系。中共在拨乱反正和平反冤假错案过程中,对左倾路线有了更深刻认识,使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成为全党和全民的共识。
邢恩源[4](2013)在《柯庆施与中国当代政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柯庆施于“文革”之前主政上海及华东十余年,是建国以后毛泽东最为赏识的地方领导人之一。1949年后,柯庆施先后担任南京市副市长、市长、市委书记,1953年初任江苏省委第一书记,1954年10月调任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上海局书记。从1956年起,柯庆施的政治生涯开始如日中天,在风起云涌的政坛上备受瞩目:他积极支持毛泽东对“反冒进”的批评,严厉指责所谓的“右倾保守主义”。1957年在上海贯彻毛泽东“引蛇出洞”反右方针,成为反右派运动主将。同年12月因发表《乘风破浪,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上海!》的报告得到毛泽东的夸奖。1958年在成都会议上,柯庆施语出惊人地提出:“相信毛主席要相信到迷信的程度,服从毛主席要服从到盲从的程度”,大力树立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他全力支持毛泽东发动“大跃进”运动,在1958年夏天放出华东钢铁产量八百万吨的“大卫星”,对毛泽东要求当年全国钢铁产量达到“一 0七0”万吨起了决定性影响。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他首创了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口号。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他一方面对“大跃进”百般维护,另一方面严厉批判彭德怀的“右倾机会主义”。1962年初七千人大会上,他对刘少奇有关大跃进运动的总结报告表示不满,并希望继续跃进;1963年,为响应毛泽东在八届十中全会上重新倡导的“阶级斗争”,提出“大写十三年”口号,在华东迅速掀起现代戏运动,为“文革”的爆发奠定了广泛的舆论氛围和群众基础。此后,他与江青合作在上海打造“文化革命的试验基地”,并提携张春桥、姚文元等人,基本形成了日后上海“文革”的政治构架。在他的大力支持与运作下,上海成为“文革”爆发的重要策源地。柯庆施的举动深得毛泽东的赏识,地位也随之不断攀升。1956年中共“八大”上他当选中央委员。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上他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从1960年开始担任重新成立的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解放军南京军区第一政委,同时继续兼任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市长,成为响当当的华东“第一人”。1965年初升任国务院副总理。关于柯庆施的学术研究很具有典型意义。他是当时中共地方党政负责人中的一员,其表现出的政治姿态带有某种普遍性,只是更加突出和激烈而已。随着毛泽东“继续革命论”理论的变相发展,中共的执政主旨思想越来越急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急于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中共中央及地方绝大多数领导干部都主动或被动地遵循毛泽东的指导思想亦步亦趋地紧跟。在党内大环境的制约下,柯庆施一方面揣摩毛泽东的心态,一再表达迎合性的极“左”言论,进而献言献策;另一方面彻底贯彻毛泽东所提出的各项“左”的政治方针,一直冲在历次政治运动的最前沿。但是,不可否认,在柯庆施的身上又充满了秉承“左”的路线思想和保持共产党员党性原则相互之间的矛盾。作为建国后在地方上最积极支持和拥护毛泽东极“左”路线的代表,柯庆施在1956—1965年间之所以能够飞黄腾达,说明了他的实际行动完全符合毛泽东的政治理念,是毛泽东政治思想在地方上的具体实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共党内,政治生态已经很不正常,整个社会在“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陈立中[5](2012)在《中苏论战期间党对企业管理体制的探索及其效应分析》文中认为中苏论战期间,我们党对企业管理体制进行了初步探索,在关于对企业放权让利、内部管理的"二参一改三结合"、发挥"三会"作用进行民主管理、试办托拉斯组织等方面,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果,但探索也打上了论战的烙印,对于目前深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也产生了非常积极的效应。
赵雪[6](2011)在《浅论薄一波十年建设时期的经济思想》文中提出十年建设时期(1956-1966)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是建国以后的一个重要的时期。当时,薄一波同志担任副总理等要职,而且参与编制国民经济计划。他提出不少在当时正确或比较正确的经济思想和经济观点,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正因为毛泽东看清了薄一波的长处,在建国前毛泽东亲自点薄一波为中财委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薄一波出任政务院第一任财政部部长。薄一波经济思想有着独特的哲学特点,他是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结合起来,把主观能动与客观规律相结合起来。而这些思想,在十年建设时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高巍翔[7](2010)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56-1966)》文中指出1956年至1966年,既是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极其重要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由建国头七年主要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向社会主义过渡,促进国家经济建设服务转变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广大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进行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服务。这一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为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就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它既是全方位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开端,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方面,起到了其他方面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党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服务于各方面建设的实践中开始逐步形成,基本上奠定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适应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总的来看,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成绩是主要的,战斗力是比较强的,效果是比较好的,在服务于党的各个中心工作中,在发挥自身优势上作出了重大贡献,并且获得新的发展。当然,这一时期,党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由于缺乏建设经验,加上复杂的主客观因素及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的影响,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曾经犯过严重“左”的错误,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历着同样的曲折过程,在曲折中发展。经验与教训同在,发展与挫折交叉,理论上的开拓、完善与局部性的失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正确与偏差并存,是这一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特征。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基本方法基础的奠立。1955年到1957年整风之前,是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基础的奠立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不仅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生命线”地位,解决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出发点问题,而且奠定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为正确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科学的指南,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在创立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同时,党发挥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围绕中心工作转移,重点加强了对农民、知识分子和工商业者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形势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通过这些积极的、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1957年整风前后,党开展了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的整风运动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开门整风中,少数右派分子向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发起了猖狂进攻。党及时进行了反击,掀起反右派运动。受其影响,整风运动的主题发生逆转,开始由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转向对敌斗争,由党内整风转向反击右派。反右派运动的影响是深刻的,党由此对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判断开始发生变化,改变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认为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左”的思想开始抬头。反右派运动结束后,党开展了以两个阶级、两条道路斗争为中心内容的全民整风运动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这次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是必要的,总体上是健康的、有成绩的。通过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在一系列根本问题上澄清了大是大非的问题,稳定了新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和秩序。在肯定整风反右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不能不承认,由于党对当时阶级斗争形势估计得过分严重,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左”倾错误,在反右派斗争中,把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当作敌我矛盾,造成了不幸的后果。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史上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力图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打开一个崭新的局面,尽快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反映了我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对美好社会的热烈向往。但是,由于急于求成,犯了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错误,混淆了“两个界限”,盲目追求高速度,并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越来越“左”,导致了经济建设陷入严重困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围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样也犯了严重的“左”的错误,使“左”的错误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开始泛滥,产生了严重的偏差,导致“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瞎指挥风和根本特殊化风盛行,同样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一是错误地把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片面强调“政治挂帅”,只讲思想政治教育为政治运动服务,把“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看作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形式,用来解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并用来解决对经济建设的速度问题的不同认识;二是在阶级斗争观念主导下急于求成,工作方式方法简单化和形式主义严重,忽视了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不适当地采借战争年代群众运动的方式方法,把“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取代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民主原则;三是混淆“两个界限”,宣传急于过渡急于求成的思想,导致“五风”盛行;四是违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精神的作用,把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到了不适当的高度,忽视客观条件的制约,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脱离实际,陷入主观主义、唯心主义和唯意志论的泥潭,给人们的思想造成了很大的混乱。“大跃进”运动的严重后果就是给国民经济造成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局面。在严重的经济困难面前,党一方面开始着手系统地进行国民经济调整,纠正“左”倾错误,克服严重困难;另一方面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战胜严重困难,实现国民经济调整各项任务的重要环节,倡导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立足于对全党全国人民进行以英雄主义、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共度难关。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全国人民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同困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战胜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使我国度过了建国以来最为困难的经济局面,并使国民经济逐步好转。但是,由于纠正“左”的错误不彻底,八届十中全会以后,党内对形势估量、经济政策和工作指导上的分歧又逐渐发展起来,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进程中,发生了新的波折,形成了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为此,党开展了以“四清”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四清”运动对于改进干部作风,改善经营管理虽然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四清”运动毕竟是在“左”的错误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在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指导下,把社会主义社会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把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矛盾看作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阶级斗争为纲错误思想指导下,把干部思想认识问题、工作作风问题和生活作风问题泛政治化,认为这是阶级斗争或者是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使不少基层干部和群众受到了不应有的打击。在这种脱离实际的“左”倾理论指导下,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偏离了正确的方向,逐步陷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局面,产生了一些失误,给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留下了值得汲取的教训: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科学地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阶级斗争问题,既不能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也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二是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坚持正面教育和自我教育原则,切忌搞群众性的“政治运动”更不能“运动群众”;三是切忌片面夸大精神的作用,违背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四是思想政治教育切忌形式主义,把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庸俗化。
杨鹏程[8](2010)在《论十年建设时期薄一波的经济发展观》文中提出实事求是的经济哲学观、综合平衡的经济建设观和以人为本的经济价值观三位一体构成十年建设时期薄一波经济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它与当时党内那种理想主义、积极平衡和以重工业为本位三位一体的经济发展观发生过碰撞与冲突,反映了党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曲折历程。
杨鹏程[9](2009)在《论十年建设时期薄一波的企业管理思想》文中提出薄一波企业管理思想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力,认为企业管理制度化、法制化及其组织变革是企业产出最大化的保障。《工业七十条》和试办托拉斯是十年建设时期中共、也是薄一波对国营企业进行制度创新的两大成果,奠定了在传统体制下企业管理的制度基础,还是邓小平企业制度变迁理论萌发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这可看出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基因。在传统国企管理制度的功能充分发挥时,市场制度、产权变革亦产生了。它们是邓小平企业管理制度断裂的关键节点,也是邓小平理论的"质的规定性",这在一定意义上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该理论形成的标志。薄一波为邓小平企业改革理论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宗敏[10](2008)在《“大跃进”运动时期中国社会舆论研究》文中提出社会舆论是多数人的议论和意见,是一种群体传播状态,为“一定范围内多数人的集合意识及共同意见”,社会舆论是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1957-1960年中国社会舆论现象的具体描述,展现出“大跃进”运动时期中国社会舆论的变化,从“大跃进”运动时期媒体报道中的“卫星”,鼓动性标语口号层出不穷,民间对“理想”的议论以及文学作品对社会现实的极大浮夸诸方面来再现社会舆论。每一时期的社会舆论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大跃进”运动时期中国的社会舆论主要特征具体体现在:社会“舆论一律”、“宁左勿右”、社会舆论被主流媒体主导、社会舆论传媒具有政治指向性、“乌托邦”色彩浓厚五个方面。“大跃进”运动时期的社会舆论对中国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推动“大跃进”运动的加速发展,重塑了个人的价值观念,使人们认为越穷越好,误导了政府的决策,从而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大跃进”运动时期,社会舆论受到众多不协调因素影响,其分别是社会大众的从众心理、政治因素的诱导、畸形的信息反馈机制、领袖的魅力感召。因此,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就应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加快媒体市场化、大众化的进程,用正向的社会舆论引要加强舆论的监督作用。
二、薄一波关于“大跃进”问题讲话选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薄一波关于“大跃进”问题讲话选登(论文提纲范文)
(1)《文艺报》“热议小说”与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基本概念和需要说明的问题 |
1.3 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1 《文艺报》相关研究综述 |
1.3.2 《文艺报》“热议小说”研究 |
1.3.3 “一体化”问题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与意义 |
第二章 “一体化”开端期:批判与希冀(1949-1955) |
2.1 真实、多元的文本世界:“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
2.1.1 工农兵人物形象的真实塑造 |
2.1.2 新生活与革命历史的如实讲述 |
2.1.3 现实主义创作下的多元艺术风貌 |
2.2 层级与体制的建立:“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
2.2.1 文艺界“会师”队伍构成 |
2.2.2 工农兵作家的成长与培养 |
2.2.3 资深作家的艰难与贡献 |
2.2.4 作家体制化的开始 |
2.3 “破”与“立”之间:“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
2.3.1 对新英雄人物形象塑造的期待 |
2.3.2 “浇花”与“锄草”的并存 |
2.3.3 政治性批评话语凸显 |
2.4 丰富的构成:“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
2.4.1 精英评论家的“定位”与“保卫” |
2.4.2 普通读者的“愤怒”与“扞卫” |
2.4.3 作者的自我批评与自我争辩 |
2.4.4 《文艺报》编者的“引领”与“裁判” |
第三章 “一体化”发展期:中断与推进(1956-1962) |
3.1 超越现实的理想与浪漫:“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
3.1.1 高大理想人物形象的出现 |
3.1.2 理想烛照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书写 |
3.1.3 中国青年出版社的贡献 |
3.1.4 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交映 |
3.2 “大我”与“小我”的融合:“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
3.2.1 创作主体多元化与群体化 |
3.2.2 个体生命的历史化书写 |
3.2.3 主流创作思想的表现与迎合 |
3.3 平等地“争鸣”:“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
3.3.1 “争鸣”现象的出现 |
3.3.2 创作规范和标准的初步确立 |
3.3.3 对作品艺术性的珍视 |
3.4 喧嚣的大多数:“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
3.4.1 群众批评力量的增强 |
3.4.2 激进政治评论者的登场 |
3.4.3 精英评论家的独立与坚守 |
第四章 “一体化”形成期:统一与确立(1963-1966) |
4.1 完美与纯粹:“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
4.1.1 完美典范“超人”形象的出现 |
4.1.2 阶级斗争主题的一致表现 |
4.1.3 极致浪漫主义风格的趋同 |
4.2 体制内的“建设者”:“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
4.2.1 工农兵作家中心化 |
4.2.2 趋同的政治化写作模式 |
4.2.3 独立性与个性渐趋消失 |
4.3 同一与统一:“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
4.3.1 与创作话语“同质”的批评 |
4.3.2 批评标准的确立与统一 |
4.3.3 宣传教育功能的重视 |
4.4 主流与合流:“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
4.4.1 批评主体工农兵化 |
4.4.2 精英评论者的独立性消失 |
4.4.3 批评主体与创作主体合一 |
第五章 结语 |
5.1 1949-1966“热议小说”创作再认识 |
5.2 1949-1966“热议小说”批评新思考 |
5.3 文学“一体化”的形成与消解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国赵树理研究会会长赵魁元先生访谈录 |
附录二 丁玲最后一任秘书王增如女士访谈录 |
附录三 赵树理孙女赵飞燕女士访谈录 |
附录四 原《文艺报》、《红旗》杂志编辑雷声宏老师访谈录 |
附录五 姚雪垠之子姚海天先生访谈录 |
附录六 原中国青年出版社副总编郑一奇先生访谈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述评 |
1.2.1 张闻天经济思想研究述评 |
1.2.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历史背景与条件 |
2.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 |
2.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与内涵 |
2.1.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使命 |
2.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现实需要与经济条件 |
2.2.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2.2.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
2.3 张闻天理论创新的思想渊源与个人特质 |
2.3.1 思想渊源 |
2.3.2 个人特质 |
本章小结 |
3.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实现过程 |
3.1 张闻天理论创新的知识准备与实践源泉 |
3.1.1 以持续研读经典文本为知识准备 |
3.1.2 以调查研究获取实践源泉 |
3.2 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为理论创新的逻辑主线 |
3.2.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的经典阐述 |
3.2.2 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认识是理论创新的起点 |
3.2.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是问题分析的主要依据 |
3.3 运用原理进行的典型问题分析 |
3.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典型问题分析 |
3.3.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典型问题分析 |
本章小结 |
4.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成果 |
4.1 张闻天创新成果结构体系的认识与相关着述分析 |
4.1.1 张闻天理论创新成果结构体系的认识 |
4.1.2 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关着述分析 |
4.2 张闻天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的创新成果 |
4.2.1 生产关系两重性的重要理论创新 |
4.2.2 关于生产力理论的创见 |
4.2.3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认识的深化 |
4.3 张闻天对“生产关系特殊”层面的理论创见 |
4.3.1 所有制理论的创见 |
4.3.2 分配制度理论创见 |
4.4 张闻天对“生产关系一般”层面理论的创见 |
4.4.1 商品流通与市场理论的创见 |
4.4.2 企业制度理论的创见 |
4.4.3 宏观经济均衡理论的创见 |
本章小结 |
5.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特质 |
5.1 张闻天理论创新过程的特征 |
5.1.1 继承与创新过程的统一 |
5.1.2 研究对象的主体性与基本原理普适性之间的统一 |
5.1.3 理论分析科学性与政策实效性之间的统一 |
5.2 张闻天创新成果的理论品质与方法特质 |
5.2.1 创新成果突出的学理性 |
5.2.2 “学而不套”与坚持基本方法的统一 |
5.3 张闻天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局限 |
5.3.1 张闻天对研究方法的掌握不够全面 |
5.3.2 张闻天对某些具体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 |
本章小结 |
6.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历史贡献与当代价值 |
6.1 张闻天理论创新成果的历史贡献 |
6.1.1 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来源 |
6.1.2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完善 |
6.1.3 改革开放战略构想的思想宝库 |
6.2 张闻天理论创新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启示 |
6.2.1 理论创新实现途径的启示 |
6.2.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的重要价值与现实意义 |
6.2.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现代化中国方案”的理论参照 |
6.3 张闻天的理论创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典范意义 |
6.3.1 张闻天的理论创新体现了坚定的人民立场 |
6.3.2 张闻天的理论创新体现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
6.3.3 张闻天的理论创新体现了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胡耀邦与新时期平反冤假错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研究的三个阶段 |
(二) 胡耀邦平反冤假错案研究中的重点专题 |
(三) 目前研究中的不足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共历史上的冤假错案及纠正机制 |
一、中共建政前的冤假错案及纠正机制 |
(一) 中共建政前的冤假错案 |
(二) 中共建政前的平反冤假错案活动 |
二、建国前十七年的冤假错案概述 |
(一) 中共建政初期的冤假错案问题 |
(二) 1960年代初期的纠错工作和“左”倾错误的继续发展 |
三、“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概述 |
(一)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冤假错案 |
(二) “文化大革命”中后期的落实干部政策工作 |
第二章 从落实干部政策到平反冤假错案 |
一、落实干部政策工作面临的政治形势 |
(一) 落实干部政策工作陷入“两难”境地 |
(二) “两个凡是”的提出及影响 |
(三) 老干部的复出与拨乱反正中坚力量的形成 |
二、胡耀邦出任中组部部长 |
三、从落实干部政策转向平反冤假错案 |
第三章 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序曲(1977-1978) |
一、中组部拨乱反正的初步实现 |
(一) 召开整风会议,整顿组织部门 |
(二) 建立健全平反冤假错案的组织机构 |
(三) 召开疑难案例座谈会 |
(四) 创办《组工通讯》 |
(五) 与时俱进地调整审干政策 |
二、全党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
(一) 中央党校的“三次路线斗争”讨论 |
(二) 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
三、平反冤假错案的起步 |
(一) “六十一人叛徒集团”案的平反 |
(二) “彭黄张周”冤案的初步平反 |
(三) 复查“四清”运动中的冤案 |
(四) “恶攻”案件的初步处理 |
(五) 内蒙三大冤案的平反 |
(六) 知识分子冤假错案的初步平反 |
(七) 为右派分子摘帽、改正 |
四、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突破口 |
(一) 平反冤假错案成为中央工作会议的重要主题 |
(二) 天安门事件的平反及舆论宣传 |
(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转折 |
第四章 平反冤假错案的全面展开(1979-1982) |
一、奠定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础的两件大事 |
(一) 进行“两案”审判 |
(二) 通过《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二、中共高级领导人的平反 |
(一) 为刘少奇冤案平反 |
(二) 为瞿秋白恢复名誉 |
(三) 为“彭罗陆杨”反党集团平反 |
(四) 为习仲勋所涉一系列冤案平反 |
三、全国各地、各部门重大事件的平反 |
(一) 为中组部冤案平反 |
(二) 为文艺界冤案平反 |
(三) 解决“一月夺权”的问题 |
(四) 为部分民族地区冤假错案平反 |
(五) 为潘汉年冤案平反 |
四、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本结束 |
第五章 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和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完成(1983-1987) |
一、从平反冤假错案到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
二、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处理 |
(一) 处理地下党历史遗留问题 |
(二) 解决肃反、肃托的历史遗留问题 |
(三) 全面复查纠正政法系统经办的冤假错案 |
(四) 广西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工作 |
三、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基本完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4)柯庆施与中国当代政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去世后的哀荣 |
一、病逝成都 |
二、超乎常规的葬礼 |
三、死因重提 |
第二节 出身和早期经历 |
一、出身 |
二、新潮学生 |
第三节 家庭和工作作风 |
一、简朴的家庭生活 |
二、勤恳的工作作风 |
第二章 早期生涯 |
第一节 峥嵘岁月 |
一、见到列宁 |
二、年轻的共产党员 |
三、在“王明路线”时期 |
第二节 延安整风之中 |
一、与刘少奇“结怨” |
二、延安整风的开展 |
三、被“抢救” |
第三节 石家庄的“试验田” |
第三章 在南京的日子 |
第一节 主政南京 |
一、刘少奇的一封电报 |
二、接管南京 |
三、基层政权的建立 |
四、恢复生产 |
五、推动城市转型 |
第二节 江苏省委书记任上 |
一、中共高层“过渡”时间上的分歧 |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 |
第三节 推行农业合作化 |
一、“农业社会主义思想” |
二、为江苏互助合作运动打下基础 |
三、推行统购统销工作 |
第四章 在上海初显身手 |
第一节 初露锋芒 |
一、入主上海 |
二、跑步进入社会主义 |
三、上海的“对资改造” |
四、“论十大关系”对上海的影响 |
第二节 关于反右运动 |
一、整风运动 |
二、鼓励鸣放 |
三、反右主将 |
四、上海反右派风暴 |
第五章 从反冒进到大跃进 |
第一节 柯庆施与大跃进运动兴起 |
一、“主要矛盾”问题 |
二、乘风破浪 |
三、批评反冒进 |
四、无限崇拜 |
五、“急先锋” |
第二节 城市大跃进的楷模 |
一、上海进入“大跃进” |
二、“一0七0”指标的提出 |
三、大炼钢铁 |
四、“技术革命” |
五、“全国一盘棋” |
第三节 上海农村人民公社化 |
一、推波助澜 |
二、大办人民公社 |
三、短暂的纠“左” |
四、不服输 |
第六章 庐山会议后的继续跃进 |
第一节 庐山会议 |
一、再度转向 |
二、上海反右倾斗争 |
三、打击刘顺元 |
第二节 继续跃进 |
一、工业再跃进 |
二、“救命稻草” |
三、“穷过渡” |
第三节 跃进的代价 |
一、更上层楼 |
二、保钢 |
三、农村危局 |
四、不糊涂的糊涂账 |
第七章 七千人大会前后 |
第一节 坚守最后的阵地 |
一、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
二、不同的反思 |
三、最后的“社会主义阵地” |
第二节 分裂的开始 |
一、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
二、中央高层重心的偏移 |
三、为毛泽东辩护 |
第三节 重提“阶级斗争” |
一、中共八届十中全会 |
二、上海的阶级斗争之弦 |
三、“四清”运动 |
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的试验基地 |
第一节 倡导现代戏 |
一、“大写十三年” |
二、华东各地贯彻 |
三、毛泽东的支持 |
第二节 “文革”前华东现代戏高潮 |
一、华东成为现代戏的海洋 |
二、全国现代戏高潮的出现 |
三、高潮的背后 |
四、柯庆施的文艺“四清”运动 |
第三节 柯庆施与“文革”的发动 |
一、与江青合作 |
二、提携张春桥、姚文元 |
三、关于“评海瑞罢官”的争议 |
结语 |
附1 1954 年—1965年上海市委主要领导 |
附2 1949 年以后柯庆施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浅论薄一波十年建设时期的经济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结合 |
二、主观能动与客观规律相结合 |
(7)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56-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的价值 |
二、相关概念说明 |
(一)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
(二) 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 |
(三) 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
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状况 |
四、方法与结构 |
(一)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二) 基本内容和框架 |
第一章 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奠定 |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生命线"地位的确立 |
(一)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在大规模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
(二) 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生命线"地位的确立 |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
(一) 《论十大关系》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和原则,提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
(二)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
三、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阐述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一步发展 |
(一) 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阐述为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 |
(二)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克服党内存在的"三风"问题 |
(三) 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
(四) 加强和改善党员干部群众路线教育 |
四、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和方法论基础的奠立 |
(一)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创立了关于社会主义矛盾的学说 |
(二)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奠定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三)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奠定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论基础 |
(四)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规定了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五、中国共产党关于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方法 |
(一) 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思想教育和改造的理论与方法 |
(二) 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思想教育和改造的理论与方法 |
六、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本评价 |
(一)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二) 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上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形势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一、党对农民开展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一) 党对农民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现实原因 |
(二) 党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思想教育 |
(三) 党对农民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 |
(四) 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为重的社会主义利益观教育 |
(五) 扫除农民文盲,提高农民社会主义思想觉悟 |
二、党对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一) 建国初期党对知识分子开展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立场和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思想教育 |
(二)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党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必要性 |
(三) 正确界定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是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 |
三、党对工商业者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一)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党关于工商业者思想教育的理论和方法 |
(二) 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商业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四、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形势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评价 |
(一) 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
(二) 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自身获得了重大发展 |
第三章 整风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一、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的整风运动 |
(一) 开展整风运动的历史背景 |
(二) 开展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的整风运动 |
(三) 开门整风和整风运动的逆转 |
(四) 全面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二、反右派运动之后党对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一) 批判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想,阐述无产阶级世界观 |
(二) 批驳绝对平均主义思想,阐述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 |
(三) 批判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和民主观 |
(四) 树立政治与业务相统一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 |
三、党对工商业者进行整风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一) 批判少数工商业者抗拒思想教育的思想和行为 |
(二) 对工商业者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思想教育 |
(三) 宣传农业合作化道路的优越性 |
四、整社整风和党对农民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一) 农村整风和开展农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原因 |
(二) 通过辩论、对比,向农民宣传合作化的优越性 |
(三) 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利益观教育,克服本位主义思想 |
(四) 对农民进行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教育,巩固工农联盟 |
(五) 厘清农民在工农生活差别方面几种不正确的思想认识 |
(六) 整顿农村干部工作作风,巩固农业合作社,发展农业生产 |
(七) 对农民进行法制教育,树立守法观念 |
五、党对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一) 党对工人阶级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必要性 |
(二) 以提高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和历史责任认识为重点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三) 对工人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利益观思想教育 |
(四) 帮助工人群众正确认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
(五) 鼓励工人积极学习文化和技术,提高建设社会主义的本领 |
(六) 广泛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和学习先进生产者活动 |
(七) 关心工人群众生活,解决工人群众困难 |
六、以参加体力劳动为主的干部整风教育运动 |
(一) 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是解决干部官僚主义思想作风的重要途径 |
(二) 干部整风教育运动取得了较好的思想教育效果 |
七、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就 |
(一) 开展整风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是必要的 |
(二) 澄清了人们混乱的思想认识,稳定了新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 |
(三) 思想政治教育总体上健康有成绩 |
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整风反右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的教训 |
(一)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
(二) 正确估计形势科学把握主要矛盾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 |
(三)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切忌以群众性的运动方式进行 |
第四章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一、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过程 |
(一) 大跃进运动的兴起 |
(二) 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高潮和全民大炼钢铁 |
(三) "大跃进"中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与逆转 |
二、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农民"大跃进"的积极性 |
(一) 围绕农业发展纲要展开大辩论,激发农民生产"大跃进" |
(二) 围绕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运用"四大"方法推动农业生产"大跃进" |
(三) 总结人民公社"经验",大力宣传人民公社的优越性 |
(四) 运用浪漫主义色彩的文学艺术形式,向农民描绘人民公社的幸福图景 |
(五) 通过鸣放辩论,激发农民爱国爱社的共产主义思想 |
(六) 激发农民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
三、围绕"大跃进"运动进行职工思想政治教育 |
(一) 提高新工人和青年工人的政治觉悟,树立工人阶级立场 |
(二) 结合"双反"运动加强新工人和青年工人的勤俭节约教育 |
(三) 鼓励青年职工投身劳动竞赛活动,树立热爱劳动的工人阶级本色 |
(四) 鼓励青年工人和新工人学习文化和技术,大闹技术革命 |
四、"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绩 |
(一) 深入广泛地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推进了各项经济建设工作 |
(二) 在政治思想领域坚定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 |
(三) 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上有新的发展 |
五、"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教训 |
(一) 错误地把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
(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上"左"的偏差 |
(三) 混淆"两个界限",宣传急于过渡急于求成的思想,助长了"五风" |
(四) 违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精神的作用 |
(五) 过分强调主体能动性,把群众路线等同于群众运动 |
第五章 国民经济调整与发展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一、国民经济政策调整 |
(一) 确定国民经济调整方针 |
(二) 调整农村政策,制定《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 |
(三) 改善企业管理制定《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 |
二、国民经济恢复增长和政治上"左"倾错误再度发展 |
(一) 七千人大会促国民经济进一步调整 |
(二) 八届十中全会后党在政治上的"左"倾错误再度发展 |
(三) "四清"、"五反"和文化领域批判运动 |
三、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
(一) 重点加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和背景 |
(二) 加强干部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和唯物辩证法的学习 |
(三) 加强干部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 |
(四) 对干部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和革命传统、革命理想教育 |
(五) 加强执政党建设,防止干部队伍形成特权阶层 |
(六) 加强反和平演变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
(七) 将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作为解决干部脱离群众的根本制度 |
四、国民经济调整过程中党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一) 以贯彻《农业六十条(修正草案)》等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二) 向农民进行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调动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 |
(三) 树立大寨典型,引导农民发扬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 |
(四) 开展"四清"教育运动,用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农民 |
(五) 对农民进行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共同富裕教育,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 |
五、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工人阶级思想政治教育 |
(一) 学习解放军政治思想工作经验,加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二) 制定《工业七十条》,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 |
(三) 树立工人阶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学习榜样 |
(四) 做好职工和精简城镇人口的思想工作,为国分忧解难 |
(五) 加强工农联盟教育,支援农业建设为农业发展作贡献 |
(六) 结合"五反",对工人阶级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
六、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经验 |
(一) 恢复了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提高了人民群众战胜困难的信心 |
(二) 开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激励全国人民战胜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
(三) 关心群众生活和精神鼓励相结合,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 |
(四) 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机制 |
七、思想政治教育在"四清"教育运动中的成就与经验 |
(一) 思想政治教育在"四清"教育运动中的成就 |
(二) 抓住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关键环节,提高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
(三)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了人民群众的主体能动性作用 |
(四) 发挥了榜样教育的巨大作用,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
八、思想政治教育在"四清"运动中的教训 |
(一)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科学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阶级斗争问题 |
(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坚持以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原则,切忌搞群众运动 |
(三) 切忌片面夸大精神的作用,违背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
结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
一、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要前提 |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做好新时期人民群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 |
三、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根本途径 |
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结合实际工作是发挥其"生命线"作用的根本要求 |
五、正确认识和处理借鉴与创新的关系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规律 |
六、探索榜样教育的有效形式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源泉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问参加的课题研究和发表的文章 |
后记 |
(8)论十年建设时期薄一波的经济发展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实事求是的经济哲学观 |
二、综合平衡的经济建设观 |
三、以人为本的经济价值观 |
(9)论十年建设时期薄一波的企业管理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企业管理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 |
二、注重协作的企业托拉斯组织改革 |
三、邓小平企业改革理论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 |
(10)“大跃进”运动时期中国社会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大跃进"运动时期中国社会舆论的研究现状 |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三)史料来源 |
一、"大跃进"运动时期中国的社会舆论 |
(一)报刊中的高产"卫星" |
(二)标语口号鼓动舆论 |
(三)民间的"理想"议论 |
(四)文学作品中的"浮夸" |
二、"大跃进"运动时期中国社会舆论的特征 |
(一)社会"舆论一律" |
(二)"宁左勿右" |
(三)主流媒体引导社会舆论 |
(四)传媒的政治指向性 |
(五)"乌托邦"色彩浓厚 |
三 "大跃进"运动时期中国社会舆论的影响 |
(一)加速"大跃进"运动的进程 |
(二)重塑了个人价值观念 |
(三)假话、大话蔚然成风 |
(四)失真信息误导政府决策 |
四 对"大跃进"运动时期中国社会舆论的思考 |
(一)社会"舆论一律"现象产生的原因 |
(二)对"大跃进"运动时期中国社会舆论的反思 |
结论 |
附录:"大跃进"运动时期《人民日报》出现的标语口号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薄一波关于“大跃进”问题讲话选登(论文参考文献)
- [1]《文艺报》“热议小说”与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形成[D]. 王海艳. 河北大学, 2020(08)
- [2]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研究[D]. 郭莹. 西北大学, 2018(01)
- [3]胡耀邦与新时期平反冤假错案研究[D]. 高天鼎. 中共中央党校, 2015(03)
- [4]柯庆施与中国当代政治[D]. 邢恩源. 南京大学, 2013(01)
- [5]中苏论战期间党对企业管理体制的探索及其效应分析[J]. 陈立中.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03)
- [6]浅论薄一波十年建设时期的经济思想[J]. 赵雪. 传承, 2011(02)
- [7]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56-1966)[D]. 高巍翔. 武汉大学, 2010(05)
- [8]论十年建设时期薄一波的经济发展观[J]. 杨鹏程. 理论界, 2010(05)
- [9]论十年建设时期薄一波的企业管理思想[J]. 杨鹏程.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9(01)
- [10]“大跃进”运动时期中国社会舆论研究[D]. 王宗敏. 西北大学, 2008(09)
标签:理论创新论文; 阶级斗争论文;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论文; 薄一波论文; 大跃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