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与甘薯抗青枯病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何永林[1](2021)在《假茄科雷尔氏菌对瓜类作物的致病性以及南瓜响应病菌侵染的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文中指出青枯菌复合种(Ralstonia solanacearum species complex,RSSC)具有丰富的寄主多样性,其中假茄科雷尔氏菌(R.pseudosolanacearum)分布范围最广,引起的植物青枯病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葫芦科作物青枯病在我国少数区域有逐步发生严重的趋势,但关于不同寄主来源青枯菌菌株对葫芦科植物及其他科植物的致病性情况不清楚,葫芦科植物抵抗不同致病性菌株侵染的机理尚不明确,难以制定有效的防治葫芦科作物青枯病的措施。为此,本研究在前期研究工作已明确南瓜、丝瓜和苦瓜等葫芦科作物均可发生青枯病的基础上,以22株不同寄主来源的假茄科雷尔氏菌菌株为研究材料,测定其对南瓜、丝瓜和苦瓜的致病性,并鉴定其生理小种类型,从中筛选出对南瓜具有致病性差异的菌株,对接种后南瓜植株防御相关的生理生化性状以及转录组和代谢组进行分析,以期揭示南瓜对不同致病性菌株侵染的抗性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测定不同寄主来源的22株菌株对南瓜、丝瓜和苦瓜的致病性结果发现,源自葫芦科的菌株(Cq01、Bg07、Tg03)以及四季豆的菌株(Kb01)对这三种瓜具有强致病力,源自烟草、花生和辣椒上的5株菌株具有弱致病力,但大部分源自非葫芦科的菌株对三种瓜无致病性。以青枯菌模式菌株GMI1000(生理小种1号)灌根接种8种植物为参照,测定16株代表菌株的生理小种,发现这些菌株均为生理小种1号。采用伤根灌菌和注射菌液的方法将5株菌株不同浓度的菌液接种到南瓜植株上,筛选出对南瓜具有强致病力的菌株Cq01和无致病性菌株GMI1000;两者接种南瓜1 d后,南瓜根系内部均检测到病菌;南瓜接种Cq01菌株5 d的植株发病率为30.56%,接种7 d后的植株发病率高达77.78%,而接种GMI1000菌株的南瓜植株一直未发病。2、Cq01和GMI1000菌株均能诱发南瓜产生活性氧和过敏性坏死反应,前者诱导程度更为强烈;Cq01菌株在侵染早期到发病中期均能显着提高南瓜植株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酶活性,并能促进丙二醛(MAD)产生;GMI1000菌株也能显着增强南瓜植株的POD活性,但显着低于Cq01处理;GMI1000菌株只能在侵染早期增强南瓜植株的PAL、SOD和PPO的活性,不能促进MAD的产生。结果表明,南瓜接种病原菌后,植株体内的PAL、POD、SOD和PPO酶活性以及MAD含量与接种病菌的毒力强弱有关。3、南瓜响应Cq01和GMI1000菌株侵染的转录组分析结果发现,Cq01菌株接种的南瓜植株有146个差异基因,上调110个。差异基因的GO注释主要富集在乙烯激活信号通路、茉莉酸介导的信号通路、细菌防御反应、水杨酸响应和果胶分解代谢过程等方面;KEGG注释主要富集在与植物细胞壁降解相关的果胶裂解酶,与信号转导相关的钙结合蛋白和乙烯反应转录因子,与抗病相关的RPM1互作蛋白4、MYB转录因子和EREBP转录因子以及与氨基酸合成相关的乙酰鸟氨酸脱乙酰酶。GMI100菌株接种的南瓜植株有53个差异基因,上调49个。差异基因的GO注释主要富集在硝酸盐同化、寡肽运输、硝酸盐转运和植物型细胞壁组织等方面;KEGG注释主要富集在病程蛋白相关蛋白,与苯丙烷生物合成相关的肉桂醇脱氢酶和β-葡萄糖苷酶,与抗氧化相关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谷胱甘肽,与能量代谢相关的果糖-1,6-二磷酸酶,与氮素代谢相关的硝酸盐/亚硝酸盐转运体等。分别选取Cq01和GMI1000与寄主互作途径的8个基因进行q RT-PCR验证,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结果基本一致。4、南瓜响应Cq01和GMI1000菌株侵染的代谢组分析结果发现,接种Cq01菌株的南瓜植株有3个上调差异代谢物(鸟氨酸、苏糖酸和D-赤酮酸内酯);接种GMI1000菌株的南瓜植株有3个差异代谢物,上调1个(葡萄糖酸),下调2个(1,3-丙二胺和棉子糖)。南瓜响应Cq01和GMI1000菌株侵染的转录组和代谢组关联分析结果发现,南瓜响应Cq01菌株侵染的最密切的代谢途径是精氨酸生物合成途径,南瓜响应GMI1000菌株侵染最密切的代谢途径是戊糖磷酸途径。综上所述,源自葫芦科的菌株和少数非葫芦科的菌株对瓜类作物具有致病性,而大部分源自非葫芦科的菌株则表现无致病性;Cq01菌株侵染南瓜植株诱导防御相关的生理生化反应比GMI1000菌株侵染南瓜诱导的反应更为强烈;据南瓜响应Cq01和GMI1000菌株侵染的转录组和代谢组关联分析结果推测,南瓜受到Cq01菌株侵染后,植株体内经过精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产生对植株自身有毒性作用的鸟氨酸代谢物,降低植株对青枯病的抗性,从而导致植株发病。GMI1000菌株可诱导南瓜植株体内增强戊糖磷酸途径产生抗病物质,抑制病菌在植株体内扩展,使植株免受病菌为害。
吕剑[2](2020)在《外源硅缓解CA诱导的黄瓜自毒胁迫的生理与分子机制》文中研究表明自毒作用是设施黄瓜连作障碍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造成设施黄瓜的生长发育受阻、产量和品质下降。提高黄瓜对自毒胁迫的抵抗能力已受到广泛研究和关注。近年来,施用外源物质提高作物抗性已被大量报道。诸多研究表明,硅(Si)作为地壳中含量第二大元素,在植物抵抗逆境胁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增强作物抗自毒胁迫的机理尚未明晰。本试验以肉桂酸(CA)模拟黄瓜自毒胁迫,采用水培方式研究了中度CA胁迫下外源Si(Na Si O3·9H2O)对黄瓜幼苗生长、根系形态建成、碳氮代谢、As A-GSH循环、水分代谢、离子吸收以及转录组的影响,探讨了外源Si对CA胁迫下黄瓜幼苗的生理影响,并通过转录组测序初步分析了其分子机制,为克服设施黄瓜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CA(0.8 mM)胁迫能够显着抑制黄瓜幼苗地上部和根系的生长,抑制株高、茎粗和叶面积的增长以及根的形态发育。1.0 m M的外源Si能够显着提高CA胁迫下幼苗的株高、茎粗、叶面积以及干鲜重,促进了幼苗根系的形态建成,显着增加了总根长、平均根系直径、总根体积、总根表面积、根尖数和分枝数,说明适宜浓度的外源Si能够缓解CA胁迫对黄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2、外源Si显着提升了CA胁迫下叶片光合色素和淀粉含量及卡尔文循环中FBPase、FBA和TK等关键酶的活性;同时,通过Fv/Fm、Y(II)、q P和ETR的提高,增强了天线色素的捕光效率和光能转化效率,减轻了CA对光合系统的损害;显着提高了SPS、SS、AI和NI酶等蔗糖代谢关键酶活性,显着降低了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在黄瓜叶片和根系中的积累,维持了植株体内正常的碳代谢过程。此外,外源Si处理显着提升了CA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及根系中硝酸还原酶(NR)、亚硝酸还原酶(Ni 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和谷氨酸脱氢酶(GDH)的活性,增幅在20.78%~108.90%。3、外源Si显着抑制了CA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和根系中H2O2和O2·-的积累,增强了As A-GSH循环中APX、MDHAR、AAO、GR、DHAR和GST等关键酶活性(酶系统),提高了As A、GSH含量以及As A/DHA和GSH/GSSG(非酶系统),降低了DHA、GSSG的含量,增强了黄瓜植株的抗氧化能力,保持了细胞相对稳定的氧化还原环境,从而缓解了CA胁迫对黄瓜幼苗的氧化损伤。4、外源Si显着改善了黄瓜幼苗叶片的水分状况,提升了CA胁迫下黄瓜叶片相对含水量(RWC)、自由水含量(FWC)和叶水势;不同程度提高了矿质元素的吸收能力,增加了叶片和根系中大量(N、P、K)、中量(Ca、Mg)及微量元素(Fe、Mn、Zn)的积累。5、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黄瓜幼苗8h、10d的叶片和根系进行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黄瓜叶片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差异基因数目增多,但从8h-10d CK与CA+Si间差异基因数目大幅降低,缓解作用明显。黄瓜根系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差异基因数目显着降低,且差异基因由下调为主转变为以上调为主。黄瓜叶片中共有差异表达基因6017个,根系中共有差异表达基因20195个;叶片中差异基因富集的GO项主要为“光合、光响应”、“代谢物前体和能量生成”、“跨膜转运”和“解毒”。基因富集的KEGG的项主要为“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苯丙素生物合成”、“吲哚生物碱生物合成”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根系中富集基因的GO项有“代谢过程”、“生长调节”、“跨膜转运”、“MAPK级联正调节”。基因富集的KEGG项主要为“谷胱甘肽代谢”、“过氧化物体酶”、“苯丙素生物合成”、“氨基酸代谢”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对GO项和KEGG项中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发现,外源硅可能通过调节生长素、ABC转运蛋白、过氧化物酶、氨基酸和离子转运蛋白等基因的表达来调控植株对肉桂酸自毒胁迫的抗性。
赵世元[3](2020)在《黄腐酸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活性及初步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受青枯病病原特性、发生特点及寄主抗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青枯病的防治十分困难,无论是化学防治还是生物防治,效果都不理想,探究新的控制技术和方法是青枯病防控必须攻克的重要课题。对烟株进行抗性诱导以及调控烟草根际微生态对青枯病的防治具有明显效果,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黄腐酸(Fulvic Acid)作为一种新型抗性诱导材料,来源广泛,便宜易得,已在多种作物上显示出一定的控制真菌病害效果,但其对细菌性病害——烟草青枯病的防控研究尚未有人开展。因此,本项研究通过室内和大田试验,系统分析了黄腐酸在抑菌活性、烟草的生长、烟草防御酶活、烟草防御基因表达方面所起的作用以及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效果,明确了黄腐酸对青枯雷尔氏菌以和烟株生长的作用,同时探究了黄腐酸提升烟草抗青枯病的机制和防控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黄腐酸对青枯雷尔氏菌及烟草生长的生物活性通过采用经典的“牛津杯”法,比较了不同浓度黄腐酸对青枯雷尔氏菌所产生的抑菌圈的大小,试验结果表明,在0.001 mmol/L30 mmol/L浓度范围内,黄腐酸对青枯雷尔氏菌的抑菌圈为0 cm,说明黄腐酸对青枯雷尔氏菌的生长并无直接抑制作用。通过室内药皿种子萌发试验发现,1 mmol/L的黄腐酸处理可以缩短烟草种子萌发所需的时间约12 h,且1 mmol/L的黄腐酸处理可以使烟草种子萌发率达到97%,相对对照处理可以提高4个百分点,且发芽指数达到83,远大于对照组的59.11。而0.01 mmol/L、0.1 mmol/L、10 mmol/L和30 mmol/L的黄腐酸处理也分别在不同程度上提升了烟草种子的发芽指数。通过室内盆栽试验发现,对烟草叶面喷雾施用1 mmol/L、10 mmol/L和30 mmol/L的黄腐酸均可以显着提升烟草的根上部鲜重,其中以1 mmol/L处理效果最为明显,且1 mmol/L黄腐酸处理对根部鲜重也有明显的提升效果;灌根处理时,1 mmol/L、10 mmol/L和30 mmol/L的黄腐酸均可以显着提升烟草的根上部鲜重和根部干重。2.黄腐酸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室内盆栽试验效果通过室内盆栽试验发现,黄腐酸灌根施用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效趋于0,且各浓度处理间并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黄腐酸以喷雾方式处理烟草幼苗时,各浓度处理对青枯病均表现出一定的相对防效,其中以10 mmol/L黄腐酸喷雾处理的相对防效最高,达到35.69%,而在喷施浓度高于或低于10 mmol/L时,其相对防效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与其他抗性诱导剂防效对比结果显示,黄腐酸的诱抗防效略小于2,6-二氯异烟酸但却大于苯并噻二唑,而且黄腐酸的诱抗防效远大于水杨酸的诱抗防效。3.黄腐酸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生理生化及分子机制通过对处理后1d5d烟草叶片中几种防御酶活的检测发现,黄腐酸可以同时将烟草体内POD、SOD、PAL和PPO的活性提高至对照组的2.012、1.364、2.75和1.574倍。其中黄腐酸对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提升最为显着,说明黄腐酸对烟草的苯丙烷类代谢速率起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对烟草不同途径的防御基因的表达量的检测结果发现,黄腐酸不仅可以通过提升水杨酸途径的PR2和PR1/c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同时还可以通过影响乙烯通道的NtACC Oxidase基因和泛素连接酶基因NtRNF217的过表达来提升烟草对青枯病的抗性。其中,NtACC Oxidase和NtRNF217可能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4.黄腐酸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田间防控效果田间采用黄腐酸(FA)1 mmol/L、10 mmol/L、30 mmol/L、2,6-二氯异烟酸(INA)0.25 mmol/L、水杨酸(SA)0.5 mmol/L、苯并噻二唑(BTH)1 mmol/L于青枯病发生前的小团棵期开始喷雾处理,后每隔7天施药一次,共三次。农艺性状调查结果表明,喷雾施用10 mmol/L和30 mmol/L的黄腐酸可以显着提升烟草团棵期的株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且可以显着提升打顶期的茎围和最大叶长。病害调查结果表明,喷施10 mmol/L的黄腐酸60天后仍可对烟草青枯病起到较为良好的防控效果,其防控效果可达35.64%,低于0.25 mmol/L INA处理且高于1mmol/L BTH处理。
朱洪江[4](2020)在《哈茨木霉TMN-1菌株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活性及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烟草青枯病是烟草种植中一种典型的土传根茎类病害,此病害发生范围广,防治困难,一旦大面积发生便会对烟草生产造成巨大的影响,在发生严重地区,烤烟甚至绝收,是如今限制烟草生产,阻碍烟草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现代农业烟草生产过程中,防治烟草青枯病的方法有轮作、抗病品种选育等,但主要防治手段还是依赖于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是近年来在根茎类病害防治上应用广泛的一种防治手段,生防微生物因其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容易获得等优点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青睐,相较于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本身具有绿色无污染,安全,成本低廉等优点。本研究主要通过在烟草青枯病发病区域的健康地块健康烟株采集根际土壤,采用稀释涂布的方式分离纯化获得一株生防菌哈茨木霉TMN-1,评估了分离菌株对烟草生长及烟草青枯病的生物活性,并结合室内及田间防治青枯病发病情况,通过软件统计,从而明确了分离菌株对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机理及效果。为生防菌株哈茨木霉TMN-1在烟草根茎病害防治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1.分离、纯化、鉴定出一株哈茨木霉菌株,明确了该菌株的生物学特性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及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得到了实验菌株,通过光学显微镜对分离菌株进行生物学鉴定;通过ITS序列对分离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旺盛,菌落初期为白色,菌丝絮状或丝状,由中心向外呈辐射状生长,菌落后期为绿色孢子簇密实围绕接菌点呈环状或同心圆分布;分生孢子梗主轴和各分支末端瓶梗3-5个轮状排列;瓶梗安瓿型或烧瓶型,顶部下方缢缩变细呈细颈,顶端产孢;分生孢子球形或卵圆形,浅绿色,边缘光滑无凸起。形态学特征与木霉属哈茨木霉相同;ITS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与Hypocrea lixii同源性为100%,再结合形态学特征,将分离菌株鉴定为木霉属的哈茨木霉并命名为哈茨木霉TMN-1。在得到纯化的菌株基础上,本研究继续开展了哈茨木霉TMN-1菌株对烟草生长的影响。采用浸种法在平板上检测了不同浓度的木霉孢子悬浮液(1×108孢子数/mL、1×107孢子数/mL、1×106孢子数/mL)对烟草种子萌发的影响,并确定了不同浓度的孢子悬浮液对烟草种子的生物学效应,继而在以上浓度的基础上采用灌根的方式探究了该浓度下对烟草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草种子经过不同浓度的木霉孢子悬浮液浸泡后,可以显着地提高烟草种子的发芽势(P<0.05),烟草种子在60 h后达到发芽高峰期,与对照组相比,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提高了22.03%、22.92%、20.86%和19.33%、36.31%、23.81%。96 h后,计算烟草种子发芽率,各个处理间种子发芽率没有显着性差异。温室中,烟株根部灌根使用生防菌株孢子悬浮液后,能显着地促进烤烟平均株高、平均叶长、平均叶宽和最大根长的增长,1个月后,处理组各项农艺性状比照组高1.57、1.22、1.16、2.48倍;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地下部鲜重、地下部干重处理组比对照组高1.79、2.17、3.73、2.94倍。通过平板拮抗实验初步评价了生防菌株对烟草青枯菌的平板抑菌活性,同时评估生防菌株液体无菌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青枯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在PDA平板上对青枯菌不表现出抑菌作用,同时,后续实验也表明,分离菌株的无菌发酵液提取物对青枯菌在B培养基中也不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灌根方式,探究了不同浓度的孢子悬浮液对烟草青枯病发生的影响,从而确定了哈茨木霉菌株孢子悬浮液的适用浓度为1×108孢子数/mL,在适用浓度的基础上,继续研究不同使用时间对烟草青枯病发生的影响。通过不同时间灌根使用孢子悬浮液,结果表明,提前3d灌根可以显着提高哈茨木霉TMN-1菌株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作用。通过SMSA检测,探究了灌根使用哈茨木霉TMN-1后在不同时间段对烟草根部青枯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根使用哈茨木霉TMN-1菌株孢子悬浮液后接种烟草青枯菌,1-5天可以显着降低烟草根部青枯菌含量。2.明确了哈茨木霉TMN-1菌株诱导烟草抗性的生理生化及分子机制在明确了生防菌对烟草青枯病的室内生防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测定了烟草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比活力,结果表明,木霉可以显着诱导烟草体内过氧化物酶及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提升。在探究哈茨木霉TMN-1菌株对烟草植株防御酶比活力影响的基础上继续探究木霉对烟草体内水杨酸信号途径、茉莉酸/乙烯信号途径相关基因PR1a/c、PR2、EFE-26、ACC Oxidase和PDF1.2相对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木霉可以显着刺激水杨酸途径的两条基因PR1a/c、PR2显着上调表达,以及茉莉酸/乙烯途径ACC Oxidase基因的上调表达。3.分析了哈茨木霉TMN-1菌株使用后对烟株根际土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在烟苗移栽期窝施使用哈茨木霉TMN-1菌株发酵生产的生防菌剂,在烟叶采收期分别采集了烟株根际土,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土壤中真菌微生物和细菌微生物群落结构。alpha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木霉菌剂会降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且对真菌影响大于对细菌的影响;对细菌微生物类群丰度组成分析结果显示,处理组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根瘤菌属(Allorhizobium)、Paenarthrobacter、鞘脂菌属(Sphingobium)、贪噬菌属(Variovorax)、地杆菌属(Pedobacter)丰度高于对照组。其中,金黄杆菌属、根瘤菌属、Paenarthrobacter、贪噬菌属的丰度显着的高于对照组。真菌类群属水平分析结果显示,真菌主要以镰刀菌属真菌为主其丰度占真菌类群的80%以上。对照组Campylospora、被孢霉属(Mortierella)丰度高于处理组,其中Campylospora丰度显着性的高于处理组。通过LEfSe分析对处理土壤根际中影响青枯病发生的关键微生物因子进行筛选得到7个细菌类群分别是:链孢子囊菌属、Chitinophaga、Chthoniobacter、Filimonas、Parafilimonas等,以及真菌类群7个:Cyberlindnera、Apiotrichum等可作为潜在的抑制青枯病的指示菌群。4.探究了哈茨木霉TMN-1菌株生防菌剂的发酵条件,验证了其对青枯病的室内相对防效可达61.56%,大田相对防效可达56.80%。在实验室条件下,探究了不同的固体发酵基质,不同的接种量,不同含水量,不同接种浓度,不同发酵温度对固体发酵产物的影响,同时,探究了在实验室获得的最佳发酵条件下,对生防菌株发酵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菌条件下,稻壳粉是最佳的固体发酵基质。哈茨木霉TMN-1菌株固体发酵的最佳条件为:在28℃的条件下进行固体发酵,同时保持发酵基质初始含水量在30%-50%,接种量在不低于4%的条件下可以达到木霉的最佳发酵效果,发酵周期为7-8天,发酵产物中木霉孢子浓度最佳可达1×1010孢子数/g左右。发酵菌剂的室内盆栽实验结果表明,固体发酵的木霉菌剂可以有效的防控烟草青枯的发生,对青枯病的相对防效可达61.56%;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移栽期窝施木霉菌剂可以有效的促进烟草的生长,同时对烟草青枯病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相对防效可达56.80%。
黎妍妍[5](2019)在《烟草青枯病病原菌分子变异及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由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青枯病是烟草上最为严重的土传病害之一。本文研究了来自我国14个省份的烟草青枯菌菌株的分子变异及致病力分化;在不同烟草品种抗病性鉴定基础上,以抗病品种为砧木进行嫁接,评价了嫁接技术在烟草抗青枯病中的作用;采用高通量DGE(Digit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测序技术,分析了烟草抗病品种反帝3号和感病品种云烟87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其相关抗性通路;探究了烟草-万寿菊间作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作用及其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我国烟草青枯病主要分布在东南烟区、西南烟区、长江中上游烟区和黄淮烟区。分离自不同烟区的89个烟草青枯菌菌株被鉴定为生化型III和IV,其中生化型III占89.89%。基于内切葡聚糖酶(egl)基因序列,将我国烟草青枯菌鉴定为演化型I(亚洲分支)和7个序列变种(13、14、15、17、34、44和54)。其中,序列变种15为优势种群,分布在四个植烟区,占33.71%;序列变种13和14为首次报道可以侵染烟草;新发现了序列变种54。地理分布越往北,烟草青枯菌序列变种个数越少。东南和西南烟区包含了7个序列变种,长江中上游烟区包含序列变种15、17和54,而来自于黄淮烟区的所有菌株均被确定为序列变种15。测定了27个烟草青枯菌菌株对3个不同抗性烟草品种的致病力。基于AUDPC值的聚类分析将27个菌株划分为高、中、低3个致病型。青枯菌的致病型与地理分布有关,黄淮烟区烟草青枯菌致病力低于东南、西南和长江中上游烟区。然而,致病型和序列变种间无明显相关性。2.评价了20个不同烟草品种对青枯病的田间抗性,以抗病烟草品种(岩烟97、反帝3号、Coker176)为砧木、以云烟87为接穗进行嫁接,分析了3个嫁接组合对青枯病的发生以及对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砧木与云烟87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嫁接烟草成苗率均高于75%。嫁接烟株的农艺性状指标、烟叶化学成分含量与未嫁接烟株云烟87无显着差异;烟草青枯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显着低于未嫁接烟株云烟87,防治效果为72.07%-77.16%。嫁接烟株的单位面积产量、产值和均价均显着高于未嫁接烟株云烟87,增幅分别为15.23%-23.92%、19.45%-37.54%和3.66%-10.99%。三个嫁接组合中,云烟87/岩烟97综合性状表现最好。3.以抗病品种反帝3号和感病品种云烟87为研究对象,应用DGE测序技术对接种青枯菌和未接种青枯菌1 d、3 d和7 d的烟草茎基部样本进行了高通量测序。表达谱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青枯菌侵染3 d和7 d时,抗病品种中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数量明显增多。受青枯菌侵染后,WRKY转录因子中的WRKY6和WRKY11家族基因、ERFs转录因子中的ERF5和ERF15家族基因以及PR5相关基因在抗病品种中显着上调表达,其中WRKY11和ERF15为新发现的可能参与青枯病抗性的转录因子。根据KEGG代谢通路的分析,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和苯丙烷途径是抗病烟草品种响应青枯菌侵染的主要抗性通路。在苯丙烷途径中,与细胞色素P450、反肉桂酸4单加氧酶、咖啡酰Co A-O甲基转移酶、4-香豆酸Co A连接酶、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酰Co A还原酶、咖啡酰莽草酸酯酶和肉桂醇脱氢酶相关的基因在抗病品种中显着上调表达,这些基因参与了类黄酮、芪类化合物和木质素等植保素的合成。q-PCR分析表明,9个候选差异表达基因在抗病品种中的表达量高于感病品种,与DGE测序结果一致。在烟株根部施用不同浓度(1-4 mmol/L)的类黄酮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为56.10%-84.15%,验证了类黄酮对青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控作用。4.比较分析了烟草-万寿菊间作和烟草单作时烟草青枯病发生情况、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烟草-万寿菊间作后烟草青枯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显着低于烟草单作田,对烟草青枯病防治效果达58.25%。烟草-万寿菊间作土壤p H和交换性钙、有机质含量显着高于烟草单作田。烟草-万寿菊间作提高了土壤细菌尤其是烟株移栽后50 d时的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增加了土壤中溶杆菌属(Lysobacter)、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木霉属(Trichoderma)、被孢霉属(Mortierella)、毛壳菌属(Chaetomium)、青霉菌属(Penicillium)等有益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土壤中青枯菌的数量下降6.81%-10.10%。烟草-万寿菊间作有利于抑病型土壤的构建,从而减轻了烟草青枯病的发生。本文研究了我国烟草青枯菌分子变异和致病力,挖掘了与青枯病抗性相关的基因,明确了烟草嫁接技术和烟草-万寿菊间作模式控制烟草青枯病的作用,对于烟草青枯病的绿色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姜倪皓[6](2019)在《硅介导番茄青枯病抗性的生理与转录调控机理》文中提出番茄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番茄青枯病,是由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该病害严重限制全球的番茄生产。多项研究证明,硅(silicon,Si)能增强番茄对青枯病的抗性,但硅介导番茄青枯病抗性的分子机理尚不明确。同时,传统的机理研究主要集中于地上茎部的生理生化响应,对地下部研究较少。本研究选用易感青枯病的番茄材料HYT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青枯菌侵染和硅处理后对番茄根部的生理生化响应;为了更好揭示三种重要激素(茉莉酸、水杨酸、乙烯)在硅介导抗性过程中的作用,利用气相色谱技术(GC)、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UPLC-MS/MS)分析加硅和无硅处理组中番茄根部三种重要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研究加硅和无硅处理的番茄根部对青枯菌接种的转录响应。从生理生化和转录水平对硅增加番茄青枯病抗性的机理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硅处理能够增加番茄对青枯病抗性硅处理延迟番茄青枯病的发病时间。在接种后2-7 d,加硅处理(+Si)的病情指数比不加硅对照(-Si)降低了4.8%-64.5%。硅添加能够提高番茄对青枯病的抗性。相对于不加硅接种处理,施硅接种处理的植株的根、茎、叶部的青枯菌数量有所降低,但未达到显着水平。接菌下施硅处理显着增加植株的根、茎、叶部的硅含量,但硅主要积累在根部。2.硅处理能够增加防卫相关酶活性及总可溶酚和木质素的含量,亦影响蔗糖代谢施硅处理能够显着增加根部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脂氧合酶(LOX)活性以及总可溶性酚(TSPs)和木质素(LTGA)含量,从而增强番茄植株的抗病生理反应。同时,基础防卫反应,如细胞壁木质化加厚亦有助于增加番茄抗性。硅处理的根部蔗糖含量在接种后1d和2 d显着增加且含量值均高于无硅处理,但在接种后3 d和7 d处理间无差异;硅处理的叶片和木质部液蔗糖含量在接种后2 d,3 d和7 d均显着高于无硅处理。硅添加并不会减少番茄根部、叶片和木质部液中的蔗糖含量。在硅处理组(+Si)中蔗糖合成酶(SS),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活性持续上升,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持续降低。硅处理组中蔗糖的高积累及蔗糖代谢酶活性的改变可能有助于缓解青枯菌接种造成的水分亏缺胁迫和盐胁迫,进而间接地或部分地增加番茄对青枯病的耐性。3.硅处理延迟根系乙烯产生的高峰期,亦能显着增加根部水杨酸和茉莉酸含量在接种1 d后,无硅处理根部乙烯释放速率是硅处理组的2.7倍;接种后7d时,硅处理的乙烯释放速率是无硅处理的7.3倍;硅添加处理能够延迟感病番茄根部乙烯高峰期的到来;硅处理组植株ET释放速率的延迟可能有助于延迟青枯菌死体营养阶段的进程,进而延迟病症的出现时间。接种1d后,无硅处理的水杨酸基础水平较高;硅处理的水杨酸含量仅在接种7 d时显着高于无硅处理(7.3倍)。硅处理的茉莉酸含量在接中后1-3 d持续增加,其含量在接种后2 d,3 d和7 d均显着高于无硅处理。4.硅处理能够显着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运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接种青枯菌后1 d,3 d和7 d的硅处理(+Si)和无硅处理(-Si)番茄根部转录组进行高通量测序。从六个样品中共获得大约187.21百万序列(Reads)。主成分分析(PCA)和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接种7d后无硅处理对青枯菌接种的转录水平的响应与硅处理组接种3 d时的响应相似。该结果表明,硅处理组植株对青枯病菌侵染的响应比无硅处理组快。将所得转录组数据配对比较,鉴定差异表达基因(DEGs)。在+Si1 vs.-Si1比较组中,发现1265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398个上调表达,867个下调表达);在+Si3 vs.–Si3比较组中,发现1143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483个上调,660个下调);在+Si7 vs.-Si7比较组中,发现4015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2218个上调表达,1797个下调)。配对比较结果表明,硅处理组中活性氧,苯丙烷生物合成、细胞壁重组相关基因受到显着影响。5.硅处理能够激活病原物相关分子模式触发免疫(PTI)相关的基因表达,硅介导番茄青枯病抗性的过程涉及多条激素信号通路基于功能注释和趋势分析,鉴定与硅介导番茄青枯病抗性相关差异基因。硅处理组中多个病原物相关分子模式触发免疫(PTI)相关的基因(如FLS2,EFR,CMLs,ACA2,ACA12,WRKYs等)均显着上调表达,该结果表明激活病原物相关分子模式触发免疫(PTI)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助于增加番茄对青枯病抗性。多个与水杨酸(SA)和系统获得抗性(SAR)相关的基因(如PR1,PR2,PR5,PALs)在硅处理中均上调表达。硅介导番茄青枯病抗性可能涉及依赖水杨酸的系统获得抗性(SAR)信号途径。水杨酸结合蛋白(SABP2)参与系统获得抗性(SAR)的建立;本研究中硅处理组(+Si)的水杨酸结合蛋白(SABP2)基因表达受到持续抑制。硅处理组(+Si)的系统获得抗性(SAR)长距离信号传递受到抑制,但硅处理植株依旧表现出抗性。说明硅介导番茄青枯病抗性可能还涉及水杨酸非依赖性途径和非系统获得抗性依赖性机制。乙烯(ET)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如ACS,ACO等)均显着上调,乙烯(ET)信号途径相关基因(如ERF1,EIN3等)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模式。硅处理中乙烯生物合成及信号转导过程较复杂。茉莉酸(JA)途径介导的防卫反应标记基因LOX亦显着上调。我们的结果再次证明乙烯(ET)、茉莉酸(JA)相关途径可能在硅介导番茄青枯病抗性中发挥重要作用。硅处理的生长素(auxin/IAA)平衡相关的基因(如PIN10,LAX5,Sl PIN7)均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模式,生长素(auxin/IAA)相关通路在硅介导番茄青枯病抗性中亦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细胞分裂素(CKs)、油菜素类固醇(BRs),赤霉素(GA)相关基因在硅处理组样品中均差异表达。另外,硅处理的脱落酸(ABA)信号途径和衰老相关基因(SAGs)均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硅介导番茄青枯病抗性的过程涉及多条激素信号通路。6.硅处理改变水分亏缺胁迫、盐胁迫和氧化胁迫抗性或适应性相关的基因的表达在硅处理组样品中与水分亏缺胁迫和盐胁迫耐受性或适应性相关的差异基因(如TAS14,RD22,CDPK29,CORA-like等)均显着上调。我们推测缓解青枯菌接种造成的水分亏缺胁迫,盐胁迫对番茄植株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是硅介导番茄青枯病抗性的机理之一。同时,硅处理组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基因均显着上调表达;硅处理中,激活抗氧化酶系统稳定细胞膜,缓解氧化胁迫,可能有助于增加番茄对青枯病的抗性。另外,呼吸爆发氧化酶同源基因RBOH亦被诱导,活性氧(ROS)在硅介导番茄抗性过程可能亦作为活跃信号分子。综上所述,硅处理能够影响多种差异表达基因的调控,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激素生物合成、激素平衡、信号转导,病菌抗性、胁迫适应、氧化抗性、衰老调节等过程。硅介导抗性涉及水杨酸、茉莉酸和乙烯介导的防卫响应以外的其它响应机制。硅处理增加番茄对青枯病抗性可能通过以下三种方式:(1)激活PTI相关反应;(2)通过影响多种激素(如水杨酸、茉莉酸、乙烯、生长素等)信号通路来改变番茄的抗病性和耐受性;(3)缓解青枯菌侵染给番茄植株带来的不利影响(如衰老、水分亏缺胁迫、盐胁迫、氧化胁迫等)。本文提出的机理假设模型有助于阐明硅介导番茄青枯病抗性的机理。本文提供的硅介导番茄抗性的综合转录组分析结果,亦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硅在植物中的作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孙翠[7](2019)在《酵母细胞壁对梨和番茄果实采后病原真菌抗性的诱导作用及相关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真菌病害是引起果蔬采后巨大损失的原因之一。利用拮抗酵母抑制果实采后病害,被认为是一种最有希望替代化学杀菌剂的新型病害防治技术,受到了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通过近30年的研究表明,生防酵母的拮抗机理主要包括营养与空间竞争、诱导果实抗性、分泌水解酶和吸附作用等。在这些机理中,诱导宿主抗性被认为是抑制病原菌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与果实的多种生理代谢活动密切相关。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初步探明了拮抗酵母灭活菌体及其细胞壁能够诱导梨果实对青霉病的抗性,但拮抗酵母细胞壁诱导果实抗性的分子机理尚不明确。本论文主要以酵母细胞壁与梨果实和番茄果实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酵母细胞壁诱导果实抗性依赖的物质基础及其相关的生物学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酵母细胞壁诱导梨果实青霉病抗性的物质基础分析对比分析了8株拮抗酵母、酿酒酵母、毕赤酵母的活体细胞、灭活菌体和酵母细胞壁对果实病害的抑制效力,研究表明:除了酿酒酵母和毕赤酵母外,8株拮抗酵母均能够大幅度的降低梨果实采后青霉病的发生;同时,灭活的酵母菌体及酵母细胞壁均能诱导梨果实对青霉病的抗性,其中以海洋红冬孢酵母(Rhodosporidium paludigenum)的灭活菌体和细胞壁的效果最佳。对酵母细胞壁组分分析表明,不同来源的同种酵母细胞壁组成上具有高度相似性,但不同种拮抗酵母的细胞壁组成上差异较大。进一步对细胞壁多糖组分的分析表明,来源于酿酒酵母和红冬孢酵母细胞壁的几丁质、β-1,3-D-葡聚糖和β-1,6-D-葡聚糖均能诱导梨果实产生对青霉病的抗性,而甘露糖蛋白对梨果实青霉病的抗性没有显着的影响。(2)酿酒酵母细胞壁几丁质的结构鉴定及对番茄果实抗性的诱导作用采用乌氏粘度计、高效液相色谱(HPLC)、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NMR)对酿酒酵母细胞壁几丁质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探究了其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力及相关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酵母细胞壁几丁质由单糖N-乙酰氨基葡萄糖组成,分子量为4.68×105 Dalton,脱乙酰度为45.83%。几丁质不能直接抑制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的生长,但可以显着诱导番茄果实对由B.cinerea引起的灰霉病的抵抗能力,且诱导效果与处理浓度和诱导时间密切相关。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酵母细胞壁几丁质诱导了果实组织中活性氧(ROS)的积累和胼胝质的沉积;同时提高了果实防御相关酶(SOD,CAT,POD,PAL,GLU和CHI)活性的增加及其相应的基因的上调;而且酵母细胞壁几丁质处理还激活了水杨酸信号通路关键基因(ICS,NPR1,TGA1a,TGA2,PR1b1和PR5)的上调表达。(3)酿酒酵母细胞壁β-1,3-D-葡聚糖的结构鉴定及生防效力评价通过乌氏粘度计、HPLC、FTIR和NMR等技术手段对β-1,3-D-葡聚糖的分子量(Mw)、单糖组成、特征性官能团和碳氢信号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β-1,3-D-葡聚糖样品由单糖葡萄糖组成,分子量为165 kDa,葡萄糖分子间通过β-1,3糖苷键连接。在诱导果实抗性方面,β-1,3-D-葡聚糖不能直接影响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孢子在体外和果实伤口处的萌发,而β-1,3-D-葡聚糖诱导处理显着抑制了果实伤口处P.expansum孢子的萌发。扫描电镜(SEM)观察β-1,3-D-葡聚糖处理对梨果实伤口组织超微结构影响的结果表明,β-1,3-D-葡聚糖可以在细胞组织水平上提高对P.expansum的抗性。RT-qPCR结果表明,β-1,3-D-葡聚糖处理显着提高了果实伤口周围组织中PR1、GLU、endoGLU9、CHI3、CHI4、endoCHI、PR4、PR5和PAL基因的上调表达,进而降低了梨果实青霉病腐烂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4)酵母细胞壁葡聚糖合成相关基因Rho1的遗传转化及其生防效力评价利用特异性引物从酿酒酵母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目的基因Rho1全长序列,克隆至载体pYES6/CT后,通过电转化技术导入至酿酒酵母中,测序鉴定后成功得到过表达酿酒酵母菌株SC/Rho1。RT-qPCR结果显示,诱导培养12 h后重组子SC/Rho1中Rho1基因的表达量较野生型菌株上调了107.89倍。同时,重组子SC/Rho1细胞壁中葡聚糖含量增加了9.26%。诱导抗性结果表明,诱导培养后的酵母细胞壁显示出对梨果实更强的诱导效果。(5)酵母细胞壁β-1,3-D-葡聚糖对诱导梨果实青霉病抗性的转录组学分析对β-1,3-D-葡聚糖和病原菌处理后的梨果实组织进行转录组学分析。结果表明,经酿酒酵母细胞壁β-1,3-D-葡聚糖与病原菌处理后的梨果肉组织相比于对照组有5984个基因上调表达,8769个基因下调表达。β-1,3-D-葡聚糖可能通过激活了梨果实细胞中模式分子识别受体FLS2、CNGCs和钙离子信号通道,引发了下游的激素信号生长素、茉莉酸、赤霉素和乙烯的传导,导致防御相关转录因子(MYC2、PTI5、PTI6、WRKY29和WRKY33)的表达,进而产生一系列的防御反应,包括防御相关基因POD、PAL、HSP90和PR1的变化、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和代谢,以及次级代谢通路的激活,从而抑制了梨果实青霉病的发生和发展。
官贞雁[8](2018)在《杨树杂交子代无性系对黑斑病的抗性及其生理生化特性》文中认为黑斑病是危害杨树的重要病害,已成为我国杨树人工林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目前对杨树黑斑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病害发病规律、化学防治等等方面,尚缺乏对不同杨树自身抗性及其生理生化抗性方面的了解,这会影响对杨树对黑斑病抗病机制的全面了解和防治。因此,以二郎山杂交杨×美洲黑杨(ED)、川杨×美洲黑杨(SD)、青杨×美洲黑杨(CD)、二郎山杂交杨×青杨(EC)等4个杂交组合的9个无性系为材料,在自然感病和人工接种病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无性系对黑斑病的抗性,分析了酶活性、总酚、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叶绿素等抗性生理生化在无性系间的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SD1011无性系对杨树黑斑病抗病性最强,在自然感病和人工接种条件下病情指数分别为38.2和39.7。ED10112、SD102抗病性最弱,在自然感病条件下病情指数分别为64.8和72.7,人工接种条件下病情指数分别为66.2和63.2。(2)各无性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性随着病害的加重均呈上升的趋势,可作为判定抗病性好坏的指标;过氧化物酶POD酶活性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抗性较强的杨树无性系其活性较高,但不能完全说明杨树的抗病机理是病菌侵入以后诱发植物产生的后天生理生化抗病因素。(3)丙二醛MDA含量在自然感病和人工接种变化间趋势相反,自然感病条件下发病后期10月份各无性系MDA含量增加,中抗无性系SD1011、CD1017MDA含量最低,分别为0.047、0.049,ED10112、SD1022、SD102MDA含量最高,分别为0.059、0.059和0.056;在人工接种条件下发病后期在发病后期抗性较强的无性系SD1011、CD1017MDA含量比抗性较弱的无性系高,最大差值为0.01。(4)感病后可溶性糖含量发生明显变化,出现2个高峰值。在发病高峰期,自然感病和人工接种两种条件下抗性较强的无性系的可溶性糖含量与抗性较弱的无性系存在显着差异。(5)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在不同时期变化规律不同,总的来说呈下降趋势,到后期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接菌前相比含量减少。(6)抗性强的无性系总酚含量升高较快,且在发病前期迅速积累达到最大值,自然感病条件下发病前期总酚含量迅速上升,抗性较强的无性系上升幅度比抗性较差的无性系上升幅度大,中抗无性系SD1011、CD1017上升幅度分别为90.9%、86.4%,且中抗无性系SD1011、CD1017总酚含量较高,与抗性较差的无性系存在极显着差异,最大极差为8.32。与人工接种条件下相同,在发病高峰期前抗性较强的无性系相比其他无性系总酚含量迅速增加达到最大值。(7)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总叶绿素与杨树抗病性有一定相关性,随着病害的加重而有所降低,在发病后期抗性较好的无性系叶绿素含量变化不明显,自然条件下各无性系在发病高峰期叶绿素a/b比值达到最大值,比值分别为5.89、6.18、9.49、7.73、8.42、10.72、4.03、7.70、4.43,低感和中感无性系平均比值比较高。而接菌处理后的杨树无性系在发病后期达到最大值,低感无性系平均叶绿素a/b比值比较高。综上,杨树无性系对黑斑病的抗性存在差异,其生理生化变化与抗病性有着密切联系,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杨树人工林的抗病机制,为杨树人工林培育树种选择提供参考,丰富杨树病害防治的内容。
王荟[9](2018)在《柱花草与炭疽菌互作的生理响应及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SqPAL1的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柱花草(Stylosanthes spp.)是我国南方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广泛种植的优质豆科牧草,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gloeporioide)诱发的炭疽病(Anthracnose)是目前威胁柱花草生产的最主要病害,可造成柱花草的营养价值降低,严重减产,甚至绝收。研究柱花草接种炭疽菌后的生理响应,挖掘关键响应基因,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潜在应用价值。本研究以热研2号柱花草为材料,观察了胶孢炭疽菌对柱花草的侵染进程;分析炭疽菌侵染对柱花草后抗氧化酶系统和代谢产物的影响,通过RNA-seq分析鉴定了柱花草响应炭疽病的相关基因,克隆并鉴定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SgPAL1,并对其功能开展研究,主要的结果如下:1、柱花草叶片接种胶孢炭疽菌后,在36hpi(hourpostinoculated)出现明显的褪绿,60 hpi出现黑褐色坏死线;显微观察发现在36 hpi形成大量初生菌丝,48 hpi-60 hpi次生菌丝迅速生长,而后84 hpi宿主很快崩解死亡。次生菌丝的出现标志着柱花草炭疽菌从活体营养阶段到死体营养阶段的转变。2、利用二联基联苯胺(DAB)和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染色法,分析炭疽菌侵染对柱花草叶片活性氧物质H202和02-累积的影响,随着侵染时间的延长,叶片活性氧的累积逐渐增加,细胞受损加剧;接种炭疽菌后,柱花草叶片抗氧化相关的酶活性与代谢物含量均不同程度受到调控,其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持续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等活性以及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表明抗氧化酶活性增加是柱花草对炭疽菌入侵的一种适应性响应,以应对活性氧积累。3、柱花草受到炭疽菌侵染后,苯丙烷类代谢途径下游的次生代谢产物(总酚、类黄酮、原花青素、花青素、单宁)含量均在特定阶段显着增加,在96 hpi原花青素和类黄酮含量分别是CK的14倍、2倍,总酚、花青素含量在24 hpi分别增加了 70.95%和75.61%;单宁含量在48 hpi增加了 69.09%。PAL活性在24hpi与48hpi显着升高,之后逐渐下降。以上结果表明PAL介导的苯丙烷类代谢参-与调控柱花草对炭疽病的抗性。4、通过RNA-seq分析柱花草叶片在接种炭疽菌后不同时间点(24、48、60、96 hpi)与CK的差异表达基因,共获得700,643,352条clean reads,194,879个转录本和112,754条完整的unigene。其中,60 hpi样品出现的差异表达基因数量最多,上调基因3831个,下调基因6596个。基因功能注释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苯丙素生物合成、植病互作、植物激素信号传导等通路中。柱花草苯丙烷类代谢途径中3个关键酶的编码基因,即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酸-4-羟化酶(C4H)和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均有家族成员受炭疽菌侵染诱导增强表达。5、从柱花草转录组的Unigene数据库中克SgPALs家族的3个基因,分别命名为SgPAL1、SgPAL2、SgPAL3,碱基序列长度分别为2148bp、2076 bp、2136 bp,依次编码715、691、711个氨基酸,3条序列的一致性为80.51%;Real-time PCR的表达模式分析表明,3个SgPALs在根、茎和叶中均有表达,其中SgPAL1和SgPAL2在根中表达量最高,SgPAL3在茎秆中表达量最高;响应炭疽菌侵染的表达模式分析表明,SgPAL1、SgPAL2和SgPAL3分别从48hpi、60hpi和96hpi开始,表达量显着高于CK;拟南芥原生质体细胞的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SgPAL1、SgPAL2和SgPAL3均定位于细胞质。6、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柱花草遗传转化体系,进行SgPAL1的功能研究。构建超量表达SgPAL1的表达载体,获得SgPAL1转基因柱花草。To代阳性株系的PAL酶活、总酚、类黄酮和原花青素含量显着高于野生型;炭疽菌离体侵染实验发现超量表达SgPAL1转基因株系的病斑直径显着低于野生型。表明超量表达SgPAL1能显着增强柱花草对炭疽病的抗性。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解析了SgPAL 介导的苯丙烷类代谢途径通过提高下游次生代谢产物(总酚、类黄酮和原花青素)含量来增强柱花草对炭疽病抗性的机制,研究结果将为柱花草抗病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候选基因资源。
漆永红[10](2018)在《青稞茎基腐病菌(Fusarium avenaceum)多样性及其寄主抗病机理的研究》文中提出青稞(Hordeum vulgare L.var.nudum Hook.f.)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谷类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及辐射边缘的高寒地区,是这些区域主要的饲料作物和粮食作物,广泛用于饲草饲料、食品和酿造等。本研究在明确青稞茎基腐病发生情况、发病症状、危害程度、病原种类以及青稞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基础上,重点以优势病原菌燕麦镰孢菌(Fusarium avenaceum)为研究对象,以抗病青稞品种NQK-01-03和感病青稞品种甘青2号为研究材料,开展青稞茎基腐病菌(F.avenaceum)多样性及其寄主抗病机理的研究,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以甘肃省甘南地区和青海省已分离鉴定的91株燕麦镰孢菌为供试材料,采用SSR分子标记法进行了种群遗传多样性和毒素化学型及地理分布分析。结果表明,6对SSR引物在91株燕麦镰孢菌中共检测到等位位点数14个,多态性位点数13个,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92.86%。6个种群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8215,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53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156,Shannon信息指数为0.4644,多态性位点数为11.5,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2.15%。6个地理种群的Nei’s遗传相似度为0.83250.9869,遗传距离为0.01320.8705。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遗传相似度与海拔差距无显着相关性。燕麦镰孢菌种群聚分为3个大类群,GroupⅠ由甘肃省临潭县、合作市和卓尼县种群组成,GroupⅡ由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和刚察县种群组成,GroupⅢ由青海省海晏县种群组成。燕麦镰孢菌种群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种群内部,占总变异的93.63%。燕麦镰孢菌毒素化学型分为NIV、DON、3-AcDON三大类,没有15-AcDON毒素化学型。DON在6个不同地理均有分布。该结果为明确燕麦镰孢菌种群遗传多样性和毒素化学型及地理分布提供理论依据。(2)以荧光染料SYBR Green I为指示剂,首次建立了青稞茎基腐病快速诊断技术和燕麦镰孢菌(F.avenaceum)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以燕麦镰孢菌的ITS序列为目的DNA片段,应用LAMP设计软件设计2条外引物和2条内引物,优化LAMP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用2%琼脂糖凝胶电泳是否出现阶梯状条带和LAMP反应液颜色变化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验证,同时用LAMP反应液颜色变化进行田间发病组织检测和土壤燕麦镰孢菌灵敏度验证。优化的LAMP反应体系表明,最佳反应温度为65℃,反应程序为65℃1 h,80℃20 min。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7个不同地理来源的青稞茎基腐病燕麦镰孢菌LAMP检测均呈黄绿色(阳性),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均出现梯度条带,而对照和其他病原菌均呈橘色(阴性),电泳检测没有条带。灵敏度验证结果表明,LAMP反应液检测灵敏度在DNA水平达到10 pg/μL,2.0%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显示,100 ng/μL10 pg/μL的模板DNA均出现梯度条带。对采自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和临潭县的20份疑似病害样本提取的DNA进行检测,13份为阳性,该技术能够检测出青稞发病组织中的燕麦镰孢菌。在土壤中检测的灵敏度为10个燕麦镰孢菌孢子/0.25 g土壤。本方法的建立与应用为燕麦镰孢菌的检测及其青稞茎基腐病的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技术。(3)采用室内接种燕麦镰孢菌的方法,测定了燕麦镰孢菌侵染对抗病青稞品种NQK-01-03和感病青稞品种甘青2号植株叶片细胞结构、光和CO2响应以及青稞植株叶片水分、总灰分、粗脂肪、粗纤维、粗蛋白和青稞植株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的变化规律。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正常的青稞叶片颜色均一且呈深绿色,而发病的青稞叶片叶脉绿色褪去,呈现黄绿或黄白交替症状,透光率增强。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发病叶片细胞膜和叶绿体均遭到严重破坏和断裂,叶肉细胞皱缩变形。发病青稞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电解质渗漏电导率均降低。受燕麦镰孢菌侵染,甘青2号和NQK-01-03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降低,而胞间CO2浓度升高;光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和暗呼吸速率均降低,而光补偿点升高;CO2饱和点降低,而CO2补偿点和光呼吸速率升高。青稞植株叶片水分含量降低,而粗纤维含量升高。青稞植株全氮和全磷含量均降低。感病品种甘青2号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低于抗病品种NQK-01-03。该结果为阐明青稞茎基腐病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4)选取感病青稞品种甘青2号和抗病青稞品种NQK-01-03,在室内盆栽条件下,采用苗期人工接种法来测定感抗青稞品种内部及品种之间受燕麦镰孢菌侵染后引起的植株叶片和根系MDA含量、Pro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和CAT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病健植株株高、根长和植株鲜重、根鲜重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感病青稞甘青2号病叶Pro、MDA和POD高于健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SOD和CAT低于健叶;病根Pro、MDA、POD和SOD高于健根,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CAT低于健根。而抗病青稞NQK-01-03病叶Pro和CAT高于健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MDA、POD和SOD低于健叶;病根Pro、可溶性蛋白、MDA和POD高于健根,可溶性糖、SOD和CAT低于健根。受燕麦镰孢菌侵染,感病青稞甘青2号和抗病青稞NQK-01-03之间病健叶和病健根生化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感病青稞甘青2号病叶Pro、POD和CAT高于抗病青稞NQK-01-03,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MDA和SOD低于抗病青稞NQK-01-03;而感病青稞甘青2号病根Pro、MDA、POD和CAT高于抗病青稞NQK-01-03,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SOD低于抗病青稞NQK-01-03。燕麦镰孢菌侵染后,感病青稞甘青2号和抗病青稞NQK-01-03的株高、根长和植株鲜重、根鲜重均减少。本研究得出,Pro含量、POD活性和CAT活性高低与青稞品种对茎基腐病的抗病性呈负相关,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活性高低与品种对茎基腐病的抗病性呈正相关。该结果为明确燕麦镰孢菌侵染对青稞叶片和根系生理生化机制提供理论依据。(5)以抗病青稞品种NQK-01-03和感病青稞品种甘青2号为材料,以接种燕麦镰孢菌后抗感青稞茎基部为材料,利用Illumina HiSeq Xten平台对其转录组信息进行分析,通过对获得的转录本序列进行基因功能注释和分类。结果表明,受燕麦镰孢菌侵染后,抗感青稞的株高和根长度、植株鲜重和根鲜重均减少,且感病品种甘青2号株高和根长度、植株鲜重和根鲜重均低于抗病品种NQK-01-03。经过基因表达量注释,从抗感青稞品种的病健茎基部组织中共获得DEGs 29676个,其中上调基因16274个,下调基因13592个。使用BLAST软件与COG、GO、KEGG、KOG、NCBI-NR、Pfam、Swiss-Prot和eggNOG数据库比对,28869条Unigene获得注释信息,其中NCBI-NR数据库中注释到的Unigene最多,达到28799条,占全部注释基因的99.76%。将DEGs与KEGG数据库进行比对,找到DEGs中显着性富集的代谢途径,共有28869个DEGs富集在240条代谢途径中,其中以Q-value≤0.05为阈值的代谢途径有21条。抗感青稞品种的病健茎基部组织差异表达基因KEGG参与的生理和信号传导方式有5类,分别参与代谢、合成、光合、加工和互作过程。抗感青稞品种的病健茎基部组织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富集散点主要集中在苯丙基类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植物-病原互作、异喹啉类生物碱的生物合成、酪氨酸代谢、二萜类生物合成、谷胱甘肽代谢。抗感青稞品种的病健茎基部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通路富集主要有苯丙基类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淀粉与蔗糖代谢、酪氨酸代谢、半胱氨酸与蛋氨酸代谢、氨基糖与核苷酸糖代谢6条。该结果在转录水平上初步明确了青稞与燕麦镰孢菌的分子互作机制。
二、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与甘薯抗青枯病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与甘薯抗青枯病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假茄科雷尔氏菌对瓜类作物的致病性以及南瓜响应病菌侵染的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植物青枯菌的寄主范围 |
1.2 葫芦科植物青枯病的研究概述 |
1.3 病菌与植物寄主互作的机制概述 |
1.4 转录组学在植物抗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1.5 代谢组学在植物抗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1.6 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关联分析在植物抗病研究中的应用 |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8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供试培养基 |
2.1.3 主要试剂盒 |
2.1.4 供试作物 |
2.1.5 主要试验仪器 |
2.2 方法 |
2.2.1 不同寄主来源青枯菌菌株对瓜类作物的致病性测定 |
2.2.2 Cq01 和GMI1000 菌株侵染对南瓜防御相关生理生化反应影响的测定 |
2.2.3 南瓜响应Cq01 和GMI1000 菌株侵染的转录组测序分析 |
2.2.4 南瓜响应Cq01 和GMI1000 菌株侵染的代谢组分差异分析 |
2.2.5 数据处理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青枯菌对瓜类作物的致病性 |
3.1.1 不同寄主来源菌株对3 种瓜类作物的致病性 |
3.1.2 菌株所属的生理小种类型 |
3.1.3 对南瓜具有无致病性和强致病力的菌株 |
3.1.4 Cq01 和GMI1000 菌株在南瓜根系的侵入菌量 |
3.2 Cq01 和GMI1000 菌株对南瓜防御相关的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3.2.1 H_2O_2的变化 |
3.2.2 过敏性坏死细胞检测结果 |
3.2.3 Cq01和GMI1000 菌株对南瓜植株MAD含量的影响 |
3.2.4 Cq01和GMI1000 菌株对南瓜植株PAL酶活性的影响 |
3.2.5 Cq01和GMI1000 菌株对南瓜植株POD酶活性的影响 |
3.2.6 Cq01和GMI1000 菌株对南瓜植株SOD酶活性的影响 |
3.2.7 Cq01和GMI1000 菌株对南瓜植株PPO酶活性的影响 |
3.2.8 Cq01和GMI1000 菌株对南瓜植株CAT酶活性的影响 |
3.3 南瓜响应Cq01 和GMI1000 菌株侵染的转录组测序分析 |
3.3.1 RNA质量检测分析 |
3.3.2 测序数据和组装结果分析 |
3.3.3 基因表达分析 |
3.3.4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3.3.5 差异表达基因GO注释 |
3.3.6 差异表达基因KEGG注释 |
3.3.7 qRT-PCR验证差异表达基因 |
3.4 南瓜响应Cq01 和GMI1000 菌株侵染的代谢组分析 |
3.4.1 主成分分析 |
3.4.2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
3.4.3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
3.4.4 差异代谢物的KEGG注释 |
3.4.5 转录组和代谢组关联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青枯菌对瓜类作物的致病性及其生理小种 |
4.1.2 Cq01 和GMI1000 菌株对南瓜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4.1.3 南瓜响应Cq01 和GMI1000 菌株侵染的转录组测序分析 |
4.1.4 南瓜响应Cq01 和GMI1000 菌株侵染的代谢组分析 |
4.1.5 南瓜响应Cq01 和GMI1000 菌株侵染的转录组和代谢组关联分析 |
4.2 结论 |
4.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外源硅缓解CA诱导的黄瓜自毒胁迫的生理与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自毒作用的概念与作用机理 |
1.1.1 自毒作用的概念 |
1.1.2 自毒作用的作用机理 |
1.2 自毒作用的缓解途径 |
1.2.1 外源物质对自毒作用的缓解 |
1.2.2 耕作制度及合理施肥对自毒作用的缓解 |
1.2.3 降解菌对自毒作用的缓解 |
1.3 硅及其生理作用 |
1.3.1 硅的存在形式及分布 |
1.3.2 硅的吸收和转运 |
1.3.3 硅缓解植物生物胁迫研究进展 |
1.3.4 硅缓解植物非生物胁迫研究进展 |
1.4 转录组测序在非生物胁迫作用中的应用分析 |
1.4.1 转录组学的概念和转录组测序的研究方法 |
1.4.2 转录组学在植物非生物胁迫响应中的应用 |
1.4.3 外源硅对植物逆境下转录组测序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外源硅对自毒胁迫下黄瓜幼苗形态的影响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的培养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浓度CA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
2.2.2 不同浓度Si对CA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
2.2.3 Si对CA胁迫下黄瓜幼苗株高、茎粗和叶面积的影响 |
2.2.4 Si对CA胁迫下黄瓜幼苗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
2.2.5 Si对CA胁迫下黄瓜幼苗根系形态的影响 |
2.3 讨论 |
第三章 外源硅对自毒胁迫下黄瓜幼苗碳代谢的影响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供试品种 |
3.1.2 材料处理及生长环境条件 |
3.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Si对CA胁迫下黄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2 Si对CA胁迫下黄瓜叶片光合作用关键酶的影响 |
3.2.3 Si对CA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3.2.4 Si对CA胁迫下黄瓜叶片果糖、葡萄糖、蔗糖和淀粉含量的影响 |
3.2.5 Si对CA胁迫下黄瓜根系果糖、葡萄糖、蔗糖和淀粉含量的影响 |
3.2.6 Si对 CA胁迫下黄瓜叶片和根系SPS和 SS活性的影响 |
3.2.7 Si对 CA胁迫下黄瓜叶片和根系AI和 NI活性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四章 外源硅对自毒胁迫下黄瓜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供试品种 |
4.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4.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Si对 CA胁迫下黄瓜叶片和根系中O_2~(·-)及H_2O_2含量的影响 |
4.2.2 Si对 CA胁迫下黄瓜叶片和根系As A、DHA、GSH和 GSSG含量的影响 |
4.2.3 Si对 CA胁迫下黄瓜叶片和根系中As A/DHA和 GSH/GSSG的影响 |
4.2.4 Si对 CA胁迫下黄瓜叶片和根系APX、MDHAR和 AAO活性的影响 |
4.2.5 Si对 CA胁迫下黄瓜叶片和根系GR、DHAR和 GST活性的影响 |
4.3 讨论 |
第五章 外源硅对自毒胁迫下黄瓜幼苗氮代谢的影响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供试品种 |
5.1.2 材料处理及生长环境条件 |
5.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Si对 CA胁迫下黄瓜叶片和根系NR活性的影响 |
5.2.2 Si对 CA胁迫下黄瓜叶片和根系NiR活性的影响 |
5.2.3 Si对 CA胁迫下黄瓜叶片和根系GS活性的影响 |
5.2.4 Si对 CA胁迫下黄瓜叶片和根系GOGAT活性的影响 |
5.2.5 Si对 CA胁迫下黄瓜叶片和根系GOGAT活性的影响 |
5.3 讨论 |
第六章 外源硅对自毒胁迫下黄瓜幼苗水分代谢和离子吸收的影响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供试品种 |
6.1.2 材料处理及生长环境条件 |
6.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6.1.4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Si对CA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水分状况的影响 |
6.2.2 Si对CA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水势的影响 |
6.2.3 Si对CA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汁液浓度的影响 |
6.2.4 Si对CA胁迫下黄瓜幼苗大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6.2.5 Si对CA胁迫下黄瓜幼苗中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6.2.6 Si对CA胁迫下黄瓜幼苗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6.3 讨论 |
第七章 外源硅对自毒胁迫黄瓜幼苗转录组的影响 |
7.1 材料和方法 |
7.1.1 供试品种 |
7.1.2 材料处理及生长环境条件 |
7.1.3 样品制备和测序 |
7.1.4 RNA提取和纯化 |
7.1.5 RNA样本的质量检测 |
7.1.6 cDNA文库建立和测序 |
7.1.7 测序数据处理 |
7.1.8 Gene Ontology(GO)功能显着性富集分析 |
7.1.9 差异基因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 |
7.1.10 差异基因表达的Heatmap图 |
7.1.11 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黄瓜叶片测序质量 |
7.2.2 黄瓜叶片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 gene,DEG)的鉴定 |
7.2.3 差异表达基因GO的富集分析 |
7.2.4 差异表达基因KEGG分析 |
7.2.5 黄瓜叶片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功能注释 |
7.2.6 黄瓜叶片qRT-PCR验证RNA-seq结果 |
7.2.8 黄瓜根系测序质量 |
7.2.9 黄瓜根系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 gene,DEG)的鉴定 |
7.2.10 黄瓜根系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
7.2.11 黄瓜根系差异表达基因KEGG分析 |
7.2.12 黄瓜根系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功能注释 |
7.2.13 黄瓜根系qRT-PCR验证RNA-seq结果 |
7.3 讨论 |
第八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3)黄腐酸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活性及初步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黄腐酸的研究现状 |
1.1 黄腐酸的发现与特性 |
1.2 黄腐酸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 |
2 青枯病的研究及防治现状 |
2.1 烟草青枯病的危害 |
2.2 烟草青枯病的致病机理 |
2.3 烟草青枯病的防治现状 |
3 植物的诱导抗病性 |
3.1 植物诱导抗病性 |
3.2 植物抗性诱导剂 |
3.3 植物诱导抗病性产生的机制 |
4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4.1 选题依据 |
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黄腐酸对青枯雷尔氏菌及烟草生长的生物活性测定 |
第一节 黄腐酸对青枯雷尔氏菌抑菌活性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浓度的FA对青枯雷尔氏菌生长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黄腐酸对烟草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烟草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干、鲜重测定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黄腐酸对烟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
2.2 黄腐酸叶面喷施对烟草幼苗生长的影响 |
2.3 黄腐酸灌根处理对烟草幼苗生长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黄腐酸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室内效果评价 |
第一节 不同浓度黄腐酸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效果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室内青枯病发病调查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黄腐酸对烟草青枯病的室内控病效果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室内青枯病发病情况调查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黄腐酸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机制研究 |
第一节 黄腐酸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生理生化机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1.4 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的测定 |
1.5 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的测定 |
1.6 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活性测定 |
1.7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测定 |
1.8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黄腐酸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分子机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黄腐酸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田间防控效果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烟株农艺性状调查 |
1.4 田间青枯病发病情况调查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诱抗剂对田间烟草农艺性状的影响 |
2.2 不同诱抗剂对田间烟草青枯病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4)哈茨木霉TMN-1菌株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活性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烟草青枯病及其生物防治 |
1.1 烟草青枯病及其生物防治 |
2 哈茨木霉与植物互作的机制研究 |
2.1 哈茨木霉对种子的影响 |
2.2 哈茨木霉与植物互作过程中植物的生理变化 |
2.3 哈茨木霉在植物根系的定殖 |
2.4 哈茨木霉与植物互作过程中植物中的基因表达 |
3 哈茨木霉与根际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
3.1 哈茨木霉与病原微生物的互作 |
3.2 哈茨木霉与环境中其他微生物的互作 |
4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4.1 选题依据 |
4.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抗烟草青枯病的哈茨木霉菌株筛选与生物活性测定 |
第一节 抗烟草青枯病活性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哈茨木霉TMN-1对烟草的促生活性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节 哈茨木霉TMN-1对烟草青枯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哈茨木霉TMN-1菌株的室内控病效果及发酵技术探究 |
第一节 哈茨木霉TMN-1的室内控病效果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哈茨木霉TMN-1固体发酵条件初探及发酵菌剂的室内效果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哈茨木霉TMN-1菌株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机制研究 |
第一节 哈茨木霉TMN-1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生理生化机理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哈茨木霉TMN-1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分子机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节 哈茨木霉TMN-1影响烟草抗青枯病的微生态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哈茨木霉TMN-1对烟草青枯病的田间控病效果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1、主要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Reference)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烟草青枯病病原菌分子变异及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青枯病发生现状与危害 |
2 青枯菌侵染特性 |
2.1 青枯菌侵染过程 |
2.2 青枯菌在寄主植株内的分布 |
3 青枯菌的分类 |
3.1 生理小种和生化型鉴定 |
3.2 分子鉴定 |
3.3 致病力分化研究 |
4 茄科作物抗青枯病机理研究 |
4.1 物理和生理抗性 |
4.2 抗病性分子机制 |
5 嫁接技术在茄科作物抗青枯病中的研究与应用 |
6 作物间作控制土传病害的机制 |
6.1 作物根系分泌物的抑制作用 |
6.2 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
6.3 调节环境因子间的平衡 |
6.4 诱导作物系统抗性 |
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烟草青枯菌分子变异及致病力分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害调查与病株采集 |
1.2 烟草青枯菌的分离、纯化和保存 |
1.2.1 烟草青枯菌的分离 |
1.2.2 烟草青枯菌的纯化和保存 |
1.3 烟草青枯菌基因组DNA提取 |
1.3.1 菌液制备 |
1.3.2 基因组DNA提取 |
1.4 青枯菌分子鉴定 |
1.5 烟草青枯菌生化型测定 |
1.6 青枯菌演化型及序列变种鉴定 |
1.6.1 青枯菌演化型鉴定 |
1.6.2 青枯菌序列变种鉴定 |
1.7 序列分析及遗传进化树的构建 |
1.8 烟草青枯菌致病力测定 |
1.8.1 菌株选择及供试烟苗 |
1.8.2 接种体制备及接种方法 |
1.8.3 青枯病发生情况调查 |
1.8.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青枯菌鉴定及烟草青枯病的地理分布 |
2.2 青枯菌生化型鉴定 |
2.3 青枯菌演化型鉴定 |
2.4 青枯菌序列变种鉴定与分析 |
2.4.1 青枯菌序列变种鉴定 |
2.4.2 烟草青枯菌序列变种的地理分布 |
2.5 烟草青枯菌致病力测定与分析 |
2.5.1 青枯菌致病力测定 |
2.5.2 青枯菌致病型划分 |
2.5.3 不同致病型青枯菌地理分布 |
2.5.4 青枯菌致病型与序列变种的关系分析 |
3 讨论 |
第三章 嫁接对烟草青枯病发生及烟叶产量、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不同烟草品种对青枯病的田间抗性鉴定 |
1.2.2 烟草嫁接试验 |
1.2.3 嫁接烟株农艺性状调查 |
1.2.4 嫁接烟株抗病性评价 |
1.2.5 烟叶经济性状统计 |
1.2.6 烟叶化学成分测定 |
1.2.7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烟草品种对青枯病的抗性鉴定 |
2.2 嫁接烟株成苗率分析 |
2.3 嫁接对烟株农艺性状的影响 |
2.4 嫁接对烟草青枯病发生的影响 |
2.5 嫁接对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
2.6 嫁接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四章 烟草对青枯病的抗性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及抗性相关因子挖掘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烟草种植及青枯菌接种 |
1.2.2 样品采集 |
1.2.3 样本RNA提取与检测 |
1.2.4 文库构建及Illumina测序 |
1.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1.2.6 候选差异表达基因的验证 |
1.2.7 类黄酮防治烟草青枯病的盆栽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云烟87和反帝3号对烟草青枯病的抗性鉴定 |
2.2 测序质量评估 |
2.3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2.3.1 差异表达基因Venn分析 |
2.3.2 差异表达基因的聚类分析 |
2.4 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
2.5 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 |
2.5.1 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分析 |
2.5.2 KEGG通路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2.6 转录因子和PR相关基因表达 |
2.6.1 WRKY转录因子相关基因表达 |
2.6.2 ERFs转录因子相关基因表达 |
2.6.3 PR相关基因表达 |
2.7 与烟草抗青枯病相关基因的表达验证 |
2.8 类黄酮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 |
3 讨论 |
第五章 烟草-万寿菊间作对烟草青枯病发生、土壤理化特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田间试验设置 |
1.2 烟草青枯病田间病情调查 |
1.3 土壤样品采集 |
1.4 土壤理化性状测定 |
1.5 土壤微生物群落分析 |
1.5.1 DNA提取和PCR扩增 |
1.5.2 Illumina Hiseq测序数据处理及比对 |
1.5.3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1.5.4 微生物结构组成差异分析 |
1.6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烟草-万寿菊间作对烟草青枯病发生的影响 |
2.2 烟草-万寿菊间作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
2.3 烟草-万寿菊间作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
2.3.1 土壤细菌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 |
2.3.2 土壤细菌稀释性曲线 |
2.3.3 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
2.3.4 细菌门水平的组成及差异分析 |
2.3.5 细菌属水平的组成及差异分析 |
2.3.6 土壤青枯菌丰度分析 |
2.4 烟草-万寿菊间作对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
2.4.1 土壤真菌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 |
2.4.2 土壤真菌稀释性曲线 |
2.4.3 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
2.4.4 真菌门水平的组成及差异分析 |
2.4.5 真菌属水平上的组成及差异分析 |
3 讨论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创新性与展望 |
1 全文总结 |
2 创新性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附表 |
附录Ⅱ: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硅介导番茄青枯病抗性的生理与转录调控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1.1 硅的植物生理效应 |
1.2 硅与植物抗病性 |
1.2.1 硅能够提高多种植物的抗病性 |
1.2.2 硅提高植物抗病性的机理 |
1.2.3 硅提高番茄青枯病抗性 |
1.3 转录组测序技术 |
1.3.1 转录组学及其研究技术 |
1.3.2 转录组测序在植物胁迫响应研究中的应用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硅提高番茄青枯病抗性的生理机理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番茄材料和菌种 |
2.2.2 番茄材料种植和管理 |
2.2.3 青枯菌培养及接种液制备 |
2.2.4 试验设计和处理 |
2.2.5 病情指数调查 |
2.2.6 番茄植株青枯菌菌落数 |
2.2.7 番茄植株硅含量测定 |
2.2.8 防御相关酶活性测定 |
2.2.9 总可溶性酚和木质素 |
2.2.10 蔗糖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 |
2.2.11 乙烯(ET),水杨酸(SA),茉莉酸(JA)含量测定 |
2.2.12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硅对番茄青枯病的抗病效应 |
2.3.2 番茄根茎叶中硅含量和青枯菌数量 |
2.3.3 硅和/或青枯菌处理对防御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2.3.4 硅和/或青枯菌处理对总可溶性酚和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
2.3.5 硅和/或青枯菌处理对蔗糖代谢的影响 |
2.3.6 硅和/或青枯菌处理对乙烯、水杨酸和茉莉酸含量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3章 硅对感病番茄根部转录组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番茄材料和菌种 |
3.2.2 番茄材料种植和管理 |
3.2.3 青枯菌培养及接种液制备 |
3.2.4 试验设计和处理 |
3.2.5 RNA提取,cDNA文库构建及转录组测序 |
3.2.6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2.7 qRT-PCR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测序质量评估 |
3.3.2 样品主成分分析及相关性分析 |
3.3.3 差异表达基因统计 |
3.3.4 转录组数据的qRT-PCR验证 |
3.3.5 差异表达基因GO/Pathway富集分析 |
3.3.6 差异表达基因趋势分析 |
3.3.7 硅介导番茄青枯病抗性相关的基因 |
3.4 小结 |
第4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
4.1 全文讨论 |
4.1.1 硅增加番茄对青枯病的抗性 |
4.1.2 硅增加番茄对青枯病的生理生化机制 |
4.1.3 硅提高病害抗性的转录组比较分析 |
4.1.4 硅处理能够部分激活感病番茄中病原物相关分子模式触发免疫(PTI) |
4.1.5 硅介导番茄青枯病抗性可能涉及依赖水杨酸(SA)和不依赖水杨酸(SA)的两种号途径 |
4.1.6 硅介导番茄青枯病抗性可能涉及乙烯(ET)和茉莉酸(JA)相关途径 |
4.1.7 硅介导番茄青枯病抗性可能涉及其它多种激素介导的途径 |
4.1.8 硅处理缓解青枯菌接种引起的水分亏缺胁迫、盐胁迫和氧化胁迫 |
4.2 结论 |
4.2.1 硅处理能显着增加番茄青枯病抗性 |
4.2.2 硅处理能够激活感病番茄病原物相关分子模式触发免疫(PTI) |
4.2.3 硅处理可能通过影响多种激素信号通路来改变番茄对青枯病的抗性 |
4.2.4 硅处理能够缓解青枯病菌胁迫对番茄植株造成的不利影响 |
4.3 创新点 |
4.4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标准品和样品中的乙烯(ET)色谱图 |
附录B 标准品及样品中的水杨酸(SA)和茉莉酸(JA)的色谱图 |
附录C 硅介导番茄青枯病抗性相关的候选基因 |
附录D 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7)酵母细胞壁对梨和番茄果实采后病原真菌抗性的诱导作用及相关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果实采后病害 |
1.1.1 果实采后病害是导致采后经济损失的重要因素之一 |
1.1.2 病原微生物 |
1.2 诱导抗性防治果实采后病害 |
1.2.1 物理防治 |
1.2.2 化学防治 |
1.2.3 生物防治 |
1.3 诱导抗性机理研究 |
1.3.1 诱导抗性分类 |
1.3.2 系统获得性抗性 |
1.3.3 诱导系统抗性 |
1.3.4 其他机制 |
1.4 植物激素与诱导抗性 |
1.4.1 SA信号通路 |
1.4.2 JA信号通路 |
1.4.3 ET信号通路 |
1.5 酵母细胞壁多糖的研究现状 |
1.5.1 细胞壁的结构 |
1.5.2 酵母细胞壁多糖功能特性的研究进展 |
1.5.3 酵母细胞壁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进展 |
1.6 酿酒酵母在食品中的应用 |
1.7 本课题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构想 |
1.8 本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酵母细胞壁诱导梨果实青霉病抗性的物质基础分析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主要仪器设备 |
2.2.2 培养基、果实、酵母和病原菌 |
2.2.3 酵母灭活菌体的制备 |
2.2.4 酵母细胞壁的制备 |
2.2.5 细胞壁葡聚糖、几丁质和甘露糖蛋白的制备 |
2.2.6 不同酵母菌对梨果实采后青霉病的防治效果 |
2.2.7 不同酵母灭活菌体对诱导梨果实青霉病抗性的影响 |
2.2.8 不同酵母细胞壁对诱导梨果实青霉病抗性的影响 |
2.2.9 不同酵母细胞壁组分分析 |
2.2.10 酵母细胞壁各提取物含量测定 |
2.2.11 酵母细胞壁不同组分对梨果实青霉病抗性的诱导作用 |
2.3 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不同活体酵母对梨果实采后青霉病的直接抑制效果 |
2.4.2 不同酵母灭活菌体对诱导梨果实采后青霉病抗性的影响 |
2.4.3 不同酵母细胞壁对诱导梨果实采后青霉病抗性的影响 |
2.4.4 不同酵母细胞壁组分分析 |
2.4.5 酵母细胞壁各提取物含量测定 |
2.4.6 酵母细胞壁β-1,3-D-葡聚糖对诱导梨果实青霉病抗性的影响 |
2.4.7 酵母细胞壁β-1,6-D-葡聚糖对诱导梨果实青霉病抗性的影响 |
2.4.8 酵母细胞壁甘露糖蛋白对诱导梨果实青霉病抗性的影响 |
2.4.9 酵母细胞壁几丁质对诱导梨果实青霉病抗性的影响 |
2.5 讨论 |
第三章 酿酒酵母细胞壁几丁质的结构鉴定及对番茄果实抗性的诱导作用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2.2 果实、酵母与病原菌培养 |
3.2.3 酵母细胞壁几丁质结构鉴定 |
3.2.4 酵母细胞壁几丁质对番茄果实灰霉病抗性的影响 |
3.2.5 细胞学变化 |
3.2.6 酶活性测定 |
3.2.7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
3.3 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酿酒酵母细胞壁几丁质化学结构鉴定 |
3.4.2 酵母细胞壁几丁质对番茄果实灰霉病抗性的影响 |
3.4.3 几丁质对番茄果实活性氧及胼胝质积累的影响 |
3.4.4 几丁质对番茄果实生理的影响 |
3.4.5 几丁质对番茄果实抗性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4.6 几丁质对番茄果实水杨酸信号通路的影响 |
3.4.7 几丁质对番茄果实茉莉酸信号通路的影响 |
3.4.8 几丁质对番茄果实乙烯信号通路的影响 |
3.5 讨论 |
第四章 酿酒酵母细胞壁β-1,3-D-葡聚糖的结构鉴定及生防效力评价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主要仪器设备 |
4.2.2 果实与菌种 |
4.2.3 酿酒酵母细胞壁β-1,3-D-葡聚糖化学结构鉴定 |
4.2.4 β-1,3-D-葡聚糖对梨果实采后青霉病抗性的诱导作用 |
4.2.5 酿酒酵母细胞壁β-1,3-D-葡聚糖对扩展青霉孢子在体外和体内生长的影响 |
4.2.6 扫描电镜 |
4.2.7 抗性基因表达 |
4.2.8 酵母细胞壁几丁质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
4.3 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酿酒酵母细胞壁β-1,3-D-葡聚糖化学结构鉴定 |
4.4.2 β-1,3-D-葡聚糖对梨果实采后青霉病抗性的诱导作用 |
4.4.3 体内和体外试验 |
4.4.4 扫描电镜 |
4.4.5 β-1,3-D-葡聚糖对梨果实病原相关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
4.4.6 β-1,3-D-葡聚糖处理对梨果实品质参数的影响 |
4.5 讨论 |
第五章 酵母细胞壁葡聚糖合成相关基因Rho1 的遗传转化及生防效力评价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主要仪器设备 |
5.2.2 果实与培养基 |
5.2.3 菌种与质粒 |
5.2.4 酿酒酵母基因组DNA提取 |
5.2.5 目的基因扩增 |
5.2.6 重组载体的构建 |
5.2.7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转化 |
5.2.8 酿酒酵母电转化 |
5.2.9 重组酵母SC/Rho1 的诱导表达 |
5.2.10 酵母细胞壁的制备 |
5.2.11 酵母细胞壁多糖组分分析 |
5.2.12 重组酿酒酵母(SC/Rho1)细胞壁对诱导梨果实青霉病抗性的影响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酿酒酵母Rho1 基因获取 |
5.3.2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转化及鉴定 |
5.3.3 酿酒酵母电转化及鉴定 |
5.3.4 重组酿酒酵母SC/Rho1 的诱导表达 |
5.3.5 重组酵母细胞壁组分分析 |
5.3.6 重组酵母菌株SC/Rho1 细胞壁对诱导梨果实青霉病抗性的影响 |
5.4 讨论 |
第六章 酵母细胞壁β-1,3-D-葡聚糖对诱导梨果实青霉病抗性的转录组学分析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主要仪器设备 |
6.2.2 果实、病原菌 |
6.2.3 梨果实组织样品制备 |
6.2.4 梨果实组织总RNA提取 |
6.2.5 转录组文库的构建、测序及数据过滤 |
6.2.6 数据的组装及基因功能注释 |
6.2.7 基因定量及差异基因筛选 |
6.2.8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和Pathway功能分析 |
6.2.9 实时荧光定量PCR |
6.3 统计分析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测序数据过滤 |
6.4.2 差异表达基因检测 |
6.4.3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分析 |
6.4.4 差异基因Pathway显着性富集分析 |
6.4.5 转录组中差异表达基因RT-qPCR的验证 |
6.5 讨论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杨树杂交子代无性系对黑斑病的抗性及其生理生化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植物抗性概述 |
1.2 植物抗病性研究 |
1.2.1 抗性材料筛选 |
1.2.2 植物抗病生理生化特性 |
1.3 杨树抗病生理生化研究 |
1.3.1 酶活性 |
1.3.2 酚类物质 |
1.3.3 丙二醛MDA、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 |
1.3.4 叶绿素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 研究内容 |
4 技术路线 |
5 材料与方法 |
5.1 试验地概况及自然条件 |
5.2 研究材料 |
5.3 研究方法 |
5.3.1 无性系黑斑病抗性 |
5.3.2 自然条件下抗病生理生化变化 |
5.3.3 人工接种条件下抗病生理生化变化 |
5.3.4 数据分析 |
6 结果与分析 |
6.1 自然感病杨树无性系生理生化变化 |
6.1.1 自然感病杨树无性系抗病性 |
6.1.2 SOD活性变化 |
6.1.3 POD活性变化 |
6.1.4 MDA含量变化 |
6.1.5 可溶性糖含量变化 |
6.1.6 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
6.1.7 总酚含量变化 |
6.1.8 叶绿素含量变化 |
6.2 人工接菌后杨树无性系生理生化变化 |
6.2.1 人工接菌后杨树无性系抗病性 |
6.2.2 SOD活性变化 |
6.2.3 POD活性变化 |
6.2.4 MDA含量变化 |
6.2.5 可溶性糖含量变化 |
6.2.6 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
6.2.7 总酚含量变化 |
6.2.8 叶绿素含量变化 |
7 讨论 |
7.1 无性系抗病性表现 |
7.2 酶活性对杨树抗性关系 |
7.3 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含量对杨树抗性关系 |
7.4 可溶性蛋白含量对杨树抗性关系 |
7.5 总酚含量对杨树抗性关系 |
7.6 叶绿素含量对杨树抗性关系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柱花草与炭疽菌互作的生理响应及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SqPAL1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柱花草 |
1.2 柱花草炭疽菌的研究进展 |
1.2.1 柱花草炭疽菌病原菌 |
1.2.2 柱花草炭疽菌病发病症状 |
1.2.3 柱花草炭疽菌病发病规律 |
1.2.4 炭疽菌侵染机制研究 |
1.2.5 炭疽菌的遗传多样性 |
1.3 柱花草炭疽菌防治方法 |
1.3.1 物理和化学防治 |
1.3.2 抗病品种的应用 |
1.4 植物与病原物的相互作用 |
1.4.1 被动抗病性 |
1.4.2 主动抗病性 |
1.4.3 柱花草-炭疽菌互作研究进展 |
1.5 次生代谢产物参与的植物抗病 |
1.5.1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主要种类 |
1.5.2 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抗病反应中的作用 |
1.6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研究进展 |
1.6.1 PAL的分布与定位 |
1.6.2 PAL酶学性质 |
1.6.3 PAL家族基因的表达调控 |
1.7 转录组测序技术及在高等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
1.7.1 转录组分析简介 |
1.7.2 生物信息分析流程 |
1.7.3 转录组测序在高等植物中的应用 |
1.8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9 技术路线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供试菌株和载体 |
2.1.3 实验药品和器材 |
2.2 实验方法 |
2.2.1 接种胶孢炭疽菌的方法 |
2.2.2 胶孢炭疽菌对柱花草叶片的侵染进程观察 |
2.2.3 H_2O_2和O~(2-)水平的组织化学检测 |
2.2.4 柱花草叶片保护酶的提取、活性及含量检测 |
2.2.5 柱花草SgPALs家族成员全长序列的扩增 |
2.2.6 荧光定量PCR分析 |
2.2.7 柱花草SgPAL的亚细胞定位 |
2.2.8 柱花草SgPAL基因过表达载体构建及柱花草遗传转化 |
3. 结果和分析 |
3.1 柱花草抗炭疽菌的组织细胞学观察 |
3.1.1 柱花草接种胶孢炭疽菌后植株生长的表型分析 |
3.1.2 胶孢炭疽菌在柱花草叶片的侵染进程 |
3.2 柱花草抗炭疽菌的植株生理响应 |
3.2.1 柱花草叶片接种胶孢炭疽菌后活性氧的累积 |
3.2.2 柱花草叶片接种胶孢炭疽菌后抗氧化酶系统响应 |
3.2.3 柱花草叶片接种胶孢炭疽菌后次级代谢产物含量及相关酶活性变化 |
3.3 胶孢炭疽菌胁迫下柱花草转录组测序及功能注释 |
3.3.1 RNA样本质量检测结果 |
3.3.2 转录组测序数据统计与质量评估 |
3.3.3 柱花草抗胶孢炭疽菌差异表达基因的qPCR验证 |
3.3.4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3.3.5 苯丙烷类代谢途径中相关基因的筛选 |
3.4 柱花草SgPALs基因的功能研究 |
3.4.1 柱花草叶片总RNA的提取和cDNA的合成 |
3.4.2 柱花草SgPALs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3.4.3 SgPALs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及炭疽菌处理后SgPALs的表达分析 |
3.4.4 柱花草SgPALs的亚细胞定位 |
3.4.5 农杆菌介导SgPAL1的柱花草遗传转化及功能分析 |
4. 讨论 |
4.1 炭疽菌严重影响柱花草的生长发育 |
4.2 柱花草抗氧化酶系统参与柱花草抗炭疽病 |
4.3 植株次生代谢产物在柱花草抗炭疽病中起重要作用 |
4.4 柱花草接种炭疽菌的转录组数据分析 |
4.5 SgPALs是柱花草与炭疽菌互作中调控次生代谢产物的关键基因 |
4.6 SgPALs基因序列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4.7 过表达OE-SgPAL1柱花草提高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和抗病性 |
5. 结论 |
6. 展望 |
7.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基金来源 |
致谢 |
(10)青稞茎基腐病菌(Fusarium avenaceum)多样性及其寄主抗病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资助 |
缩略词表 |
摘要 |
SUMMARY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青稞病害研究进展 |
1.1.1 青稞病害 |
1.1.2 青稞茎基腐病害 |
1.2 简单序列重复SSR微卫星标记研究进展 |
1.2.1 SSR微卫星标记 |
1.2.2 国外SSR微卫星标记研究进展 |
1.2.3 国内SSR微卫星标记研究进展 |
1.3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及其应用 |
1.3.1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 |
1.3.2 LAMP引物设计 |
1.3.3 LAMP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
1.3.4 LAMP检测技术的特点 |
1.3.5 LAMP检测技术的应用 |
1.4 作物病害生理生化反应研究进展 |
1.4.1 作物病害生理生化反应 |
1.4.2 作物病害生理生化反应研究进展 |
1.5 作物与病害的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
1.5.1 转录组学 |
1.5.2 转录组学在作物与病害研究中的进展 |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6.1 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青藏高原地区青稞茎基腐病燕麦镰孢菌(F.AVENACEUM)群体遗传多样性和毒素化学型地理分布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菌株 |
2.1.2 引物筛选 |
2.1.3 基因组DNA提取 |
2.1.4 SSR–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 |
2.1.5 聚丙烯酰胺凝胶制备和电泳检测产物 |
2.1.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1.7 燕麦镰孢菌的毒素化学型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微卫星引物的SSR扩增结果 |
2.2.2 燕麦镰孢菌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
2.2.3 燕麦镰孢菌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相似度和遗传距离 |
2.2.4 燕麦镰孢菌不同种群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海拔高度之间的关系 |
2.2.5 聚类分析 |
2.2.6 燕麦镰孢菌地理种群分子变异的AMOVA分析 |
2.2.7 燕麦镰孢菌地理种群毒素化学型 |
2.2.8 燕麦镰孢菌地理种群毒素化学型地理分布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青稞茎基腐病燕麦镰孢菌的方法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菌株和材料 |
3.1.2 菌株培养和基因组DNA提取 |
3.1.3 病原菌ITS序列的扩增及LAMP引物的设计 |
3.1.4 LAMP反应体系的建立 |
3.1.5 扩增结果判断方法 |
3.1.6 燕麦镰孢菌LAMP检测体系的特异性验证 |
3.1.7 燕麦镰孢菌LAMP检测体系的灵敏度验证 |
3.1.8 田间发病组织中燕麦镰孢菌的检测 |
3.1.9 土壤中燕麦镰孢菌检测的灵敏度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LAMP反应体系的建立 |
3.2.2 特异性检测 |
3.2.3 灵敏度验证 |
3.2.4 田间发病组织中燕麦镰孢菌的检测 |
3.2.5 土壤中燕麦镰孢菌的检测灵敏度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燕麦镰孢菌对青稞叶片细胞结构、生理响应及营养特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设计与处理 |
4.1.3 测定指标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燕麦镰孢菌侵染对青稞叶片细胞结构的影响 |
4.2.2 燕麦镰孢菌侵染对青稞的生理响应 |
4.2.3 燕麦镰孢菌对青稞叶片营养特性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燕麦镰孢菌侵染对不同抗性品种青稞叶片及根系生理生化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生理特性和生化指标测定方法 |
5.1.4 溶液配制 |
5.1.5 生理和生化指标测定 |
5.1.6 数据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燕麦镰孢菌侵染对不同抗性品种青稞PRO含量的影响 |
5.2.2 燕麦镰孢菌侵染对不同抗性品种青稞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5.2.3 燕麦镰孢菌侵染对不同抗性品种青稞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的影响 |
5.2.4 燕麦镰孢菌侵染对不同抗性品种青稞MDA含量的影响 |
5.2.5 燕麦镰孢菌侵染对不同抗性品种青稞POD活性的影响 |
5.2.6 燕麦镰孢菌侵染对不同抗性品种青稞CAT活性的影响 |
5.2.7 燕麦镰孢菌侵染对不同抗性品种青稞SOD活性的影响 |
5.2.8 燕麦镰孢菌侵染对不同抗性青稞株高、根系长度和植株鲜重、根系鲜重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青稞与燕麦镰孢菌(F.AVENACEUM)在转录水平上的互作机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材料 |
6.1.2 样品采集 |
6.1.3 RNA提取 |
6.1.4 样品检测、文库构建及其质量控制和上机测序 |
6.1.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6.1.6 转录组数据与参考基因组序列比对 |
6.1.7 SNP/INDEL分析 |
6.1.8 差异表达分析 |
6.1.9 新基因功能注释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燕麦镰孢菌对甘青2 号和NQK-01-03 株高、根长、植株鲜重和根鲜重的影响 |
6.2.2 RNA质量检测 |
6.2.3 ILLUMINA HISEQ测序结果 |
6.2.4 比对效率统计 |
6.2.5 比对结果 |
6.2.6 SNP位点统计 |
6.2.7 新基因分析 |
6.2.8 DEG SET差异表达基因鉴定 |
6.2.9 差异表达基因UNIGENE的注释数量和比例 |
6.2.10 差异表达基因KEGG注释 |
6.2.11 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富集 |
6.2.12 差异表达基因GO分析 |
6.2.13 差异表达基因COG分类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展望与创新点 |
7.1 结论 |
7.2 展望 |
7.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图 |
四、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与甘薯抗青枯病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假茄科雷尔氏菌对瓜类作物的致病性以及南瓜响应病菌侵染的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D]. 何永林. 广西大学, 2021(12)
- [2]外源硅缓解CA诱导的黄瓜自毒胁迫的生理与分子机制[D]. 吕剑.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3]黄腐酸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活性及初步机理研究[D]. 赵世元. 西南大学, 2020(01)
- [4]哈茨木霉TMN-1菌株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活性及机理研究[D]. 朱洪江. 西南大学, 2020(01)
- [5]烟草青枯病病原菌分子变异及控制技术研究[D]. 黎妍妍.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6]硅介导番茄青枯病抗性的生理与转录调控机理[D]. 姜倪皓.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 [7]酵母细胞壁对梨和番茄果实采后病原真菌抗性的诱导作用及相关机理研究[D]. 孙翠. 浙江大学, 2019
- [8]杨树杂交子代无性系对黑斑病的抗性及其生理生化特性[D]. 官贞雁.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6)
- [9]柱花草与炭疽菌互作的生理响应及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SqPAL1的功能研究[D]. 王荟. 海南大学, 2018(08)
- [10]青稞茎基腐病菌(Fusarium avenaceum)多样性及其寄主抗病机理的研究[D]. 漆永红. 甘肃农业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