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挥网络资源优势 最大限度提升用户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刘月[1](2021)在《数字平台能力、价值共创与平台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云计算、人工智能和5G为代表的新技术集群融合发展,推动着现有技术范式的变革,与各行各业渗透互通,成为新工业革命的核心推手,促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双轮驱动的产业变革与升级,是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强大动能(Annarelli等,2021;Sahut,Iandoli和Teulon,2021;Pournaras和Lazakidou,2008)。同时,2020年新冠疫情事件和2021年中国河南洪涝灾害事件加速了线下经济向线上经济的迁移,将平台经济和平台企业再次推向风口,使数字平台经济成为当前发展最快、辐射最广、创新最活跃的经济活动(Pelzer,Frenken和Boon,2019)。数字经济转型背景下具有数字化平台的平台企业,不仅能够帮助自身输出大量的数字产品和数字服务,而且具有极强的辐射效应,为其他企业的数字化发展和数字化转型进行数字化赋能,这种平台模式具有极强的颠覆性,能够推动社会迁移,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布局,成为当前数字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以及数字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是帮助实现数字经济转型的有效举措(朱秀梅等,2020)。魏江和赵雨菡(2021)认为数字平台为海量创新主体价值共创提供沟通协作通道,为多样性资源组合、数字共享提供基础设施,邬爱其,刘一蕙和宋迪(2021)认为数字平台能够使企业产品和服务增值,有助于企业形成强劲的核心竞争力和独特的竞争优势。本文聚焦于数字经济背景下具有自身数字化平台且能输出数字产品或数字服务的平台企业,对于这种数字化的平台企业而言,平台企业必须尽可能地发挥内部数字化平台的功能,形成强大的数字平台能力,通过数字化平台集聚企业内部员工、用户和供应商等主体,并为这些主体捕获各种丰富的信息、技术等资源(Gundogdu和Kahraman,2020),从而构建独特的平台企业竞争优势(李东红,陈昱蓉和周平录,2021)。因此,数字平台能力对平台企业竞争优势的构建和形成至关重要。然而,现有理论研究关于数字平台能力的探讨极为匮乏(Annarelli等,2021),学者们对数字平台能力的概念与内涵尚未形成一致认识,国内尤其缺乏数字平台能力的研究,数字平台能力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如何构建平台企业竞争优势等问题尚未得到重视与关注。此外,在平台企业实践发展中,平台企业凭借强大的数字平台能力形成独特平台企业竞争优势的案例屡见不鲜,依靠数字化平台的赋能效应和辐射效应进一步引发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现象让人赞叹(单宇等,2021),但关于数字平台能力对平台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路径等重要问题,学界尚未给出清晰的解答。因此,本文秉持“扎根中国管理实践,深化组织管理理论”的原则,对数字经济背景下平台企业如何依靠数字平台能力成功构建独特竞争优势这一极具时代性、鲜活性和创新性的重大问题进行回应,在系统梳理数字平台能力的概念、内涵和特征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平台企业如何发挥数字平台能力有效促进平台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能够推动数字平台能力的理论研究,有利于深入揭示数字平台能力与平台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具体路径机制,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数字平台能力和平台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领域。尽管数字平台能力能够有效促进平台企业竞争优势的构建与形成,但二者之间的具体路径有待进一步揭示和挖掘。在企业实践发展中,商业数字化的一个显着特征意味着价值创造越来越多地通过数字信息的生产来实现,而不管这种数字价值是与物质产品紧密相连还是松散相连(Bryniolfsson和Mc Afee,2014)。事实上,当数字化嵌入到产品的智能功能中或通过创建纯数字内容加以体现,这也意味着,如果没有数字价值创造,以非数字方式创造的价值将受到严重破坏(Sahut,Iandoli和Teulon,2021)。平台企业通过数字平台能力不断扩大和拓展多方参与主体,使其与平台企业共同创造价值,直接影响了数字平台能力与平台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Sahut,Iandoli和Teulon,2021)。根据万文海和刘龙均(2021)的建议,可以将平台企业价值共创主体按照企业内部和外部进行划分,本文将平台企业价值共创主体解构为内部的企业主体、外部的用户和供应商主体,能够分别开展企业内部创业、用户价值共创、供应商价值共创等平台企业价值共创。快速更迭的数字经济要求平台企业基于强大的数字平台能力集聚企业内部员工、用户和供应商等主体,并针对不同主体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其需求(Anderson,2004;Brynjolfsson,Hu和Smith,2006;龚强,班铭媛和张一林,2021),这些主体需求的异质性越强,产品范围越大,产品或服务成本越低,所创造的价值就越大(Fazli-Salehi等,2021;Schilling,2000;Schreier,2006;Tan和Zhou,2017),越容易发挥主体价值创造潜能,共同创造更大的价值,形成特色的数字化平台模式,促进平台企业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内部创业、用户价值共创、供应商价值共创可能在数字平台能力与平台企业竞争优势关系之间发挥重要的路径作用。此外,平台企业的数字市场探索对平台企业竞争优势的持续性具有关键影响(Zhang,Wu和Cui,2015)。然而,现有研究并未重视数字市场探索在平台企业竞争优势形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更未揭示数字平台能力影响平台企业竞争优势的路径机制及其边界条件。基于此,本文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价值共创理论和价值链理论,研究数字平台能力对平台企业竞争优势的促进作用,并将二者之间的关系作为逻辑主线,解构数字平台能力对平台企业竞争优势的具体作用机制。本文围绕数字平台能力、企业内部创业、用户价值共创、供应商价值共创、数字市场探索和平台企业竞争优势构建理论模型,旨在诠释数字平台能力对平台企业竞争优势的直接作用,企业内部创业、用户价值共创和供应商价值共创的中介作用,以及数字市场探索的调节作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归纳和提炼国内外相关文献,提出了研究数字平台能力对平台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思路。在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部分,对动态能力理论、价值共创理论和价值链理论进行系统梳理,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对数字平台能力、企业内部创业、用户价值共创、供应商价值共创、平台企业竞争优势、数字市场探索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系统回顾和评述,归纳和提炼相关变量的不同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理论基础、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第二,本文采用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方法,基于案例资料数据,明确数字平台能力、企业内部创业、用户价值共创、供应商价值共创、平台企业竞争优势、数字市场探索等主要变量的概念和内涵,并以此构建了数字平台能力对平台企业竞争优势影响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13条研究假设,以深入揭示数字平台能力对平台企业竞争优势的直接影响作用,企业内部创业的中介作用,用户价值共创的中介作用,供应商价值共创的中介作用,数字市场探索的调节作用。第三,本文通过与专家研讨和预调研等方式确定了包含41个题项的正式调查问卷,并通过实地访谈、电子邮件、微信等方式在北京市、深圳市、青岛市和长春市进行问卷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398份。采用SPSS 24.0软件和AMOS 24.0软件对正式调研问卷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各变量测量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通过SPSS 24.0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在本文提出的13条研究假设中,12条得到数据结果支持,1条尚未得到数据支持,并进一步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第四,本文提炼和归纳出研究结论,提出了本文的理论创新性和实践管理启示,同时指出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未来研究方向。
高文鞠[2](2021)在《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制造业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以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为特征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推进了以“制造+服务”模式为主要特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进程。中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和“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导向”指明了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的产业发展方向。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效应在区域两大产业融合发展进程中逐步显现。但受限于资源禀赋、工业基础以及产业政策等因素,两大产业融合陷入融合效应水平低、区域离散性大以及融合效应实现动力不足等发展困境。因此,探究有哪些成熟的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方式、方法可以遵循,构建一套完善的两大产业融合效应提升机制,已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演化机理进行分析,并对提升机制架构进行总体设计。在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两大产业融合系统要素、结构和功能;从融合自效应、融合溢出效应两个方面对两大产业融合效应进行分析,并揭示融合效应的多元性、动态性和系统性特征;从条件、动因与过程三个方面系统性揭示两大产业融合效应演化机理;综合运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确定两大产业融合效应演化要素,并以关键要素为基础,对其演化路径进行分析。在寻求两大产业融合效应最优演化路径的基础上,对其提升机制体系进行总体设计,得到由驱动机制、实现机制、调控机制构成的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机制的完整架构,并对三个子机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从机制分析、机制构建、机制运行三个方面对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驱动机制、实现机制、调控机制进行详细设计。首先,揭示三种提升机制的内涵、特征与总体架构;其次,分别设计三种提升机制的构建过程。从动力驱动、动力传导与动力协同三个方面设计了两大产业融合效应提升驱动机制的构建过程。从战略协同、伙伴优化与价值整合三个方面设计了两大产业融合效应提升实现机制的构建过程。从评价、反馈与调节三个方面设计了两大产业融合效应提升调控机制的构建过程;最后,对三种提升机制的运行进行分析。在机制运行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机制运行模型,并提出相应的机制运行管理策略。对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机制保障策略进行详细设计。驱动机制保障方面,提出重视企业家内在素质、引导市场需求升级、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以及完善人才资源保障等策略;实现机制保障方面,提出培育和提高组织核心能力、建立良好的合作信任关系、重视有效的信息沟通交流以及完善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等策略;调控机制保障方面,提出建立风险监控预警系统、优化反馈信息传输体系以及完善融合网络治理体系等策略。以黑龙江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在揭示黑龙江省两大产业融合效应水平、提升机制现状的基础上,评价当前黑龙江省两大产业融合效应提升机制的运行效果,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优化策略。本文构建了研究体系科学、研究内容完整、研究方法得当的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机制理论框架,在丰富和完善产业融合理论体系、拓展产业融合效应研究广度的基础上,实现了从效应反馈视角指导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实践,对于突破融合发展困境、实现融合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韩慧滢[3](2021)在《基于改进用户价值模型的互联网音视频企业价值评估》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步入了新的阶段,以网络为依托的互联网企业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其中,互联网音视频企业作为与网络技术发展相契合的领域,近些年来逐渐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大量发生的兼并、收购、融资、清算等与企业价值息息相关的交易事件,都需要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来科学客观地展现被评估企业的价值。由于互联网音视频企业自身资产结构、盈利周期、价值源泉等方面的独特性,需要评估人员充分考虑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音视频企业的特性,选择合理的评估方法,使评估结果更能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本文首先对互联网企业进行了界定和分类,阐述了互联网音视频领域特有而在传统企业中体现得不甚明显的特征。随后分析了传统评估方法在互联网领域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抓住用户价值作为互联网企业重要价值源泉的特点,基于梅特卡夫定律、齐普夫定律的思路,对用户价值模型的部分参数做出改进,选取腾讯音乐作为案例进行价值评估。接着对互联网音视频行业的发展状况和腾讯音乐的发展现状、主要业务等方面进行阐述之后,结合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对相关指标进行量化,得出了单一参数变动下敏感性在合理范围内的评估结果。再将改进的用户价值模型评估结果分别与改进前的用户价值模型、收益法、市场法的评估结果相对比,分别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出改进的用户价值模型适合于评估互联网音视频企业的结论。
王文倩[4](2021)在《数字经济背景下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资源已成为新的关键生产要素。移动互联网产业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代表和缩影,影响和改变着国家治理模式、企业运行机制、组织管理模式以及社会生活方式。无论在工业经济时代还是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产业价值转移现象都是一种客观存在。本文基于相关理论与文献研究,以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为主线,采用实证研究对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的驱动因素和内在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系统研究了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的动因与演进路径。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学术界对产业价值转移、驱动因素以及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进展,对数字经济与共享经济、移动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创造与价值转移、平台型企业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科学界定,结合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特征绘制出移动互联网产业图谱,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出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的形成条件与基础,归纳了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的动因与演进路径,分析了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的内在机理;其次,通过研究假设,本文建立了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的概念模型,借助确定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阐述了潜变量与观测变量、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并对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的特征进行研究,系统探讨了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与数字消费需求变化的耦合关系,进而分析了数字消费行为及演变趋势、数字消费者在价值转移中的行为以及网络外部性对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的影响;再次,通过对移动互联网产业创新主体之间的竞争关系以及竞合博弈的分析,结合案例研究,验证了相关研究假设,探讨了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的实现机制。基于上述研究逻辑与思路,本文得出如下研究结论:数字经济背景下的开放式平台型组织是开放式创新和价值创造的新型主体;移动互联网产业的价值转移受若干关键因素的影响;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与数字消费行为存在耦合关系;以“用户需求”为宗旨的价值共创主导移动互联网产业创新与价值创造;数字赋能移动互联网产业创新主体之间耦合共轭;平台型企业是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的关键节点;移动互联网产业场景中的数字赋能具有客观性和倍增效应。研究表明,由于工业经济和数字经济的价值转移形成条件与基础不同,产业价值转移的驱动因素有共性和特性之分,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的关键驱动因素为顾客需求、技术进步、数据资源、开放式平台、价值共创、网络能力和创新绩效。本文主要的创新点:第一,揭示并归纳出移动互联产业价值转移的关键驱动因素。数字经济视阈下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的关键驱动因素为顾客需求、技术进步、数据资源、开放式平台、价值共创、网络能力和创新绩效。第二,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厘清了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各驱动因素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的概念模型。第三,揭示了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的实现路径与关键节点。本研究基于数字化视角,系统研究了价值转移对企业战略动态演化的驱动作用与机制,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的实现路径包括依托于新兴技术并有效利用数据资源,打造开放式平台组织,建立价值共创场所和机制,全方位扩大企业网络能力。平台型企业是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的关键节点。
李芸[5](2020)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都市报融媒体的粘性要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移动互联技术的影响,新旧媒介此消彼长,媒介生态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用户的信息消费习惯也在快速转变。媒体融合背景下,建设移动新型主流媒体、重塑主流媒体与用户的连接成为我国媒体融合的主要目标。我国当前媒体融合进入到深度融合阶段,都市报融媒体建设是我国完善四级融合发展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转型探索具有充满张力的格局意义。研究以信息系统使用理论、关系营销理论、信息素养理论、媒介生态理论为依据,使用了定量研究和质化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调动了数据、模型、访谈、问卷等多重工具和手段,探讨都市报融媒体粘性的要素,以都市报的融媒体发展的视角回应对我国四级媒体融合发展布局的“中部力量”建设的思考。都市报融媒体粘性是都市报吸引用户、留住用户、维系用户、聚集用户的系统性战略,平台层面的粘性、产品层面的粘性、都市报从业者的融媒体素养、用户粘性是其粘性的构成要素。都市报融媒体的粘性反映了都市报融媒主体与用户基于价值连接的互动关系,都市报融媒主体与用户之间双向沟通、对用户需求了解和用户服务,他们为融媒产品的设计、制作、传播协同合作,他们在共生融合之中实现共赢。都市报融媒体以大数据技术驱动,赋能平台价值;平台之间的联动、协同发力和激发多层次的用户互动参与构建了平台粘性。都市报融媒产品为用户提供核心价值、延伸价值和附加价值构建了产品粘性。都市报主体层面的融媒体意识、融媒体能力、融媒体知识、融媒体伦理与道德四个方面构成了都市报融媒主体的融媒体素养,人才的优势及其融媒体素养成为决定都市报融媒体市场竞争力的实质性因素。都市报融媒体的用户粘性是用户在使用都市报的多元融媒体传播平台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持续使用行为,建立在用户的采纳开始,经过持续使用到粘性产生的行为演进过程,粘性的强弱反映着都市报和用户关系的强弱。研究以期望确认模型(ECM-ISC)为原型,构建用户持续使用意向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都市报融媒体的用户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向,并通过持续使用意向影响粘性。满意度也正向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向。持续使用意向、感知转换成本、习惯均正向影响粘性。都市报融媒体可以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提升用户对都市报融媒体的有用性和易用性的感知,提升用户满意度,进而逐步形成依存感,形成粘性。研究通过深度访谈和案例分析以深描我国都市报融媒体的运行现状,研究发现我国都市报在融合进程中希冀通过技术、产品、服务三个维度上对都市报的特质、功能形成延伸,给用户提供优质的使用体验,增加用户的满意度感知,进而增强用户的持续使用意向,增强粘性。技术方面,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支撑,从平台建设方面实现跨媒体、跨业务的融合,解决内容、用户和连接方面的问题;产品方面,发挥都市报不可替代的专业化生产优势,转型战略从原来的“媒介拓展”调整到优质内容生产的本位上来,将优质内容向移动端迁移;服务方面,整合都市报长期积累的资源,以综合化的媒体创新服务,开拓都市报的市场新空间。都市报的融合行进之路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在移动互联网思维引领下,技术、产品、业态、用户、体制机制等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和系统协调。我国都市报在融合过程中,要在增强自主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越飞越高。都市报融媒体的粘性提升路径,要在都市报融媒体与用户之间的关系连接为核心的基础上,确立优质内容生产本位、优化业务流程,社交化传播、激活用户“价值”,技术驱动、与内容传播融通共享,树立融媒体意识、创新管理机制。在国外报纸提升粘性、建立与用户的新型关系策略中,我国的都市报可以借鉴通过创新团队组建、编辑部重组进行高品质的内容生产,实现组织结构的深刻变革;探索会员制、付费制等模式,与用户关系强连接;多平台的智能化互动,构建新型关系,增强粘性;跨界融合、延长产业链。
任义忠[6](2020)在《基于价值网络视角的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文中认为作为我国新闻出版业的重要分支,报业产业曾长期在传媒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崛起打破了传统的产业边界,引起了传播方式、媒介形态和市场格局的颠覆式变革,互联网新兴媒体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取代传统媒体的市场主导地位。作为传媒产业的重要市场主体,报业传媒企业这一传统平台型企业陷入了受众和广告双重流失的经营困境,互联网产业变革情景下的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问题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前沿性课题。互联网经济极大地促进了商业模式理论的发展,并取得了很多有价值性的研究成果,但现有文献对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外部因素与商业模式创新动态演化过程等方面的框架性研究明显不足,作为管理学理论研究的新兴领域,商业模式创新研究还存在较大的拓展空间。价值网络重构是现代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方式,部分学者开始从价值网络视角研究商业模式创新问题,但由于过于侧重网络嵌入的关系视角,而缺乏对企业内部价值网络决定性变量的必要关注,从而陷入了“嵌入性悖论”,未能构建起两者关系的完整框架,并因关系视角的过度抽象而使理论缺乏必要的实践价值。鉴于上述现状,本研究以基于价值网络视角的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为主题,将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外部因素纳入价值网络理论体系,从企业内部价值网络和外部网络关系的完整视角构建价值网络重构、商业模式创新和企业绩效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框架,并通过统计分析和案例研究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和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内部价值网络和外部网络关系的完整视角系统整合了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外部因素,构建了基于价值网络重构的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框架,探索性研究商业模式创新前因因素的体系化和理论化,并为“嵌入性悖论”和网络负向效应提供了新的理论诠释。目前,学者多从产品、技术、组织和企业家特质等一个或多个因素研究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问题,在商业模式创新前因因素的理论化和体系化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为此,本研究从价值网络和商业模式在价值创造方面的内在一致性出发,将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因素纳入价值网络重构的统一框架,从内部价值网络和外部网络关系的完整视角构建基于价值网络重构的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框架。本研究认为,内部价值网络重构是影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决定性变量,网络关系的强弱联结是否具有相对优势,与企业核心产品生命周期特征及企业价值网络的阶段性周期特征密不可分,网络嵌入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方向因企业核心产品及所在产业的生命周期特征而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之中,从而为“嵌入性悖论”和网络负向效应提供了新的理论诠释。第二,研究揭示了报业传媒企业价值网络重构、商业模式创新和企业绩效三者关系的作用机制和内在机理,价值网络重构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既可直接影响企业绩效,同时又可通过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效应间接作用于企业绩效。价值网络重构是现代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方式,而商业模式创新能够促进企业创新交易方式和交易结构,提升企业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在价值网络重构、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中,既存在着直接效应,也存在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效应,从而进一步揭开了三者之间关系的黑箱。第三,基于商业模式创新不同类型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显着性差异,以及报业产业的双边市场和平台经济模式特征,提出了报业传媒企业通过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实现由传统平台型企业向互联网新型平台型企业转变的模式路径。对于核心产品处于衰退期的报业传媒企业而言,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已存在明显的“效率边界”,而以新媒体产品为中心的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更有利于提升报业传媒企业长期绩效,报业传媒企业亟待实现从效率型创新主导模式向新颖型创新主导模式和从“二次销售”向“多次销售、多元变现”的战略性转变。
周凌玥[7](2020)在《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过程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受限于劳动力工资成本增加、原材料价格上涨、发达国家技术封锁等因素,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陷入价值链高端升级被锁定、低端市场竞争激烈且利润被压缩的双重困境,面临着价值增值能力提升及价值链升级的迫切需求。随着服务经济的发展,服务与制造出现了明显的融合和相互增强作用,服务化普遍被认为是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但随着服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装备制造企业原有的价值来源、价值主体等价值逻辑发生变化,而新的价值逻辑尚处于摸索阶段,中国管理情景下,企业如何通过服务化优化、重构自身价值体系尚缺乏成熟的、可供借鉴的方式、方法。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处于“盲人摸象”的状态,导致部分装备制造企业出现了以服务化无法提升企业绩效为表征的“服务化困境”。因此,探究中国管理情景下,装备制造企业如何通过服务化重新优化、重构企业价值体系,有哪些成熟的、可供借鉴的方式、方法可以遵循,对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向良性方向演化,实现企业价值链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对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机理进行分析,并对整合模式的架构进行设计。在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基于服务化的价值链整合的核心动力及过程进行分析,并运用数值仿真分析揭示了装备制造企业通过基于服务化的价值链整合,实现企业价值增值能力提升的过程。运用扎根理论与结构方程模型识别并验证了服务整合能力、企业网络资本、价值主张契合、企业资源编排是基于服务化的价值链整合过程中装备制造企业价值增值能力的驱动要素。在此基础上,基于“驱动要素结构—价值链演化状态—价值链整合模式”这一理论框架,设计了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流程延展式、战略环节辐射式、价值模块凝聚式、价值网络集成式四种价值链整合模式,并对四种模式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从模式分析、模式构建、模式运行三个方面分别对四种整合模式进行了具体设计。首先,揭示了四种整合模式的内涵与特征、模式框架、模式的价值增值过程;其次,分别设计了四种整合模式的构建过程。从用户需求分析、产品服务方案设计、价值流程延展策略三个方面设计了价值流程延展式整合模式的构建过程;从战略环节识别、不同战略环节的整合模式构成、整合模式实现策略三个方面设计了战略环节辐射式整合模式的构建过程;从价值模块分工、价值模块集成、界面规则构建三个方面设计了价值网络集成式整合模式的构建过程。从价值单元析出、价值单元协同与整合机制的构建、价值网络形成三个方面设计了价值网络集成式整合模式的构建过程。最后,对四种模式的运行进行分析。在模式运行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数理模型并求解,分别对模式运行稳定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的模式选择机制及保障策略。在设计价值链整合模式选择流程的基础上,从价值增值能力驱动要素评价指标体系、驱动要素结构判定、价值链整合模式选择三个方面构建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模式的选择机制;并从环境保障、组织保障两个方面提出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的保障策略;并以YQHQ公司为例,对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模式进行实例研究,验证本文研究结论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本文在服务化理论与价值理论的支撑下,依据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缺乏行之有效的基于服务化的价值链整合模式这一现状,探究装备制造企业如何通过服务化优化、重构企业价值体系,实现企业价值增值能力提升,对装备制造企业实现基于服务化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王淼[8](2020)在《“人单合一”模式下海尔“用户付薪”薪酬体系与价值创造研究》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打破企业传统的经营模式壁垒,商业环境呈现多元化态势,市场规则发生颠覆性的改变,企业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必须谋求适合自己的商业发展模式。传统制造型企业重点在于由以产品为核心的价值导向,逐步向以用户为核心的服务化价值转变,企业整合用户资源,用户决定企业价值,企业与用户相互作用共筑价值共创互生的服务生态系统。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带动管理会计的创新,海尔企业从阿米巴管理经营模式中获得管理启示,“人单合一”这一开创性的管理模式变革由此展开,该模式重点关注用户需求,基于价值创造在用户与员工之间建立某种关联,实现共创共赢生态平衡。该模式下薪酬机制由企业付薪转变为用户付薪,将企业的薪酬体系与管理会计紧密结合,采取与战略损益表挂钩的人单酬整体薪酬体系,形成“人、单、酬”的互动协同机制。本文运用管理会计、管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通过案例分析法,深入研究海尔“人单合一”模式下的“用户付薪”薪酬机制,剖析海尔以“战略损益表”为源头,利用“纵横匹配表”、“共赢增值表”等实现用户付薪的薪酬管理及评价体系,梳理薪酬体系中各薪酬管理工具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协同作用,整合价值创造机制。并以企业财务绩效、非财务指标等为切入点,通过多角度的分析,对海尔整体用户付薪薪酬体系对价值创造的效果做全面的效果评价。最后对海尔“用户付薪”薪酬体系的管理会计实践进行总结,根据现有海尔企业治理现状得出管理启示,对其他传统制造业的效仿和学习具有借鉴意义。
谢泽丰[9](2020)在《用户价值法在旅游出行票务服务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以携程为例》文中提出21世纪人类逐步迈入“互联网+”的时代,各行各业与互联网技术紧密结合,形成了一批互联网企业。近些年旅游出行票务服务互联网行业中发生了诸多收购事件,对被收购企业的价值评估也越来越多。由于旅游出行票务服务互联网企业的盈利模式、价值驱动因素与传统企业大相径庭,用于评估传统企业的传统方法也并不适用于评估这类企业。因此评估人员需要在已有的互联网理论的基础上,选择更合适的评估方法,使得评估结果更加准确。本文主要探究旅游出行票务服务互联网企业的价值评估方法和应用,并选取携程这一属于旅游出行票务服务行业并具备互联网企业特征的案例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企业价值评估理论,阐述了梅特卡夫定律、齐普夫定律、曾李青定律等互联网企业相关理论,对旅游出行票务服务互联网企业的特征和现状做出了分析。其次分析了旅游出行票务服务互联网企业的盈利模式、企业价值影响因素,阐述了三种传统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并不适用于旅游出行票务服务互联网企业,结合盈利模式和企业价值影响因素都离不开用户数量的特点,引出了本文的用户价值法。在梅特卡夫定律等基础评估模型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修正,并选取携程作为案例进行价值评估。接着阐述了携程的发展现状,对用户价值法模型的相关数据进行量化,最后得出偏差率在合理范围内,用户价值法是适用于评估旅游出行票务服务互联网企业的,为日后此类企业的评估工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孙楚[10](2020)在《基于价值网络的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研究》文中指出产品创新是企业获取利润、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开放式环境下,诞生了新的经济主体——互联网新创企业,和新经济发展模式——平台经济模式。这不仅对传统经济模式产生冲击,更与多样化的消费者需求产生了碰撞。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号召下,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改进用户体验和增强产品创新性成为互联网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日益开放、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价值不再由某一单一企业主体单独创造,而是企业与消费者、不同领域的合作伙伴共同创造。价值传递方式也从传统的链式结构转变为价值网络辐射传递。网络中所有的参与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实现协同生存,形成“商业生态系统”的服务模式,这也是互联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优势所在。互联网企业如何嵌入价值网络,高效利用价值网络中技术和知识资源提高产品创新绩效,实现与网络间主体的协同共生,以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成为创新管理领域关注的前沿议题。学术界对于产品创新的研究不断深入,如何以新视角对企业产品创新理论进行完善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之一。本论文运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法对领域内已有文献进行计量研究,发现领域内现有研究多聚焦于传统产业,缺乏对于互联网企业这种新兴经济主体的研究。对于产品创新的研究多以动态能力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协同创新、开放式创新等作为切入点。此外,现有研究对互联网企业的产品创新动态过程分析不足,对价值网络嵌入的研究较为分散,缺乏系统性研究。以网络主体间共生为中介,将知识吸收能力纳入同一研究体系,对网络嵌入与产品创新的作用关系研究更为缺乏。为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填补理论缺口,本论文以互联网企业为研究对象,以价值网络为切入点,选取我国最具影响力的互联网独角兽企业阿里巴巴公司为标的对象,运用多案例扎根理论分析、层次回归分析、bootstrap检验、DEMATEL—ANP、PROMETHEE等科学研究方法,对复杂环境中企业产品创新的动态过程和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并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互联网企业进行价值网络视角下的产品创新实践评估。本论文遵循“行为—方式—结果”的逻辑主线分为四个阶段展开研究。首先,观察现实背景,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回顾,明确本论文的切入点、研究对象和空间价值,对研究意义和贡献进行评估分析。然后,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选取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多案例扎根理论研究,分析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的动态过程及内在作用机制。最后,基于定性研究结果,探究价值网络实现中的网络嵌入与产品创新的关系,选取共生作为中介变量,知识吸收能力作为调节变量,提出研究假设,并运用层次回归分析、bootstrap检验、调节效应检验等定量研究方法进行实证检验,揭示网络嵌入对产品创新的影响机理。第四阶段,基于第三阶段的实证分析结果,建立产品创新指标体系,运用DEMATEL—ANP方法获得相应的指标权重,结合多准则决策中的PROMETHEE方法构建价值网络视角下的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评估模型,选取我国三家具有代表性的互联网企业进行产品创新实践评估,最终获得本论文实证结果和主要研究结论。基于相关研究和论证,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1)平台底层支撑、用户价值开发和价值网络实现是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的必经之路,其中价值网络实现是产品创新过程的核心环节。价值网络实现过程中的网络嵌入和资源整合是产品创新的重要内容。(2)网络嵌入能够有效促进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绩效提升。在价值网络视角下,互联网企业价值网络的结构嵌入、关系嵌入和认知嵌入有利于企业产品创新绩效提升。(3)网络嵌入通过网络主体间的共生正向影响企业产品创新绩效提升,共生在网络嵌入与产品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具体来讲,结构嵌入、关系嵌入和认知嵌入都能通过企业主体间的共生促进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提升。(4)知识吸收能力对企业网络嵌入与产品创新的关系起调节作用。即知识吸收能力影响网络结构嵌入、关系嵌入和认知嵌入对企业产品创新的促进作用。高知识吸收能力在结构嵌入对产品创新的影响中所起的正向调节作用较弱,低知识吸收能力在结构嵌入对产品创新的影响中所起的正向调节作用较强;高知识吸收能力在关系嵌入对产品创新的影响中起负向调节作用,低知识吸收能力在关系嵌入对产品创新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高知识吸收能力在认知嵌入对产品创新的影响中的正向调节作用相较低知识吸收能力的正向调节作用更弱。(5)网络嵌入、知识管理、环境触发和组织性能是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评估的重要维度指标。结构嵌入、关系嵌入、认知嵌入、知识吸收能力、知识特性、知识共享程度、政策制度、用户需求、融资环境、市场竞争、人力资源、领导者才能、技术水平和战略导向是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评估的重要因素指标。维度与因素指标间相互联系、互相作用,共同对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产生影响。影响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绩效最重要的维度指标依次为网络嵌入、组织性能、知识管理和环境触发。(6)采用DANP与PROMETHEE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评估基于网络嵌入的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实践效果。回顾和总结本论文的研究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创新点:(1)立足于价值网络的全新视角,对我国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进行研究,揭示了鲜为人知的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动态演化的要素耦合过程和网络演变机制。本论文立足于价值网络理论,选取新颖的研究角度对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进行研究。运用多案例扎根理论方法,对所获得的相关资料进行逐级编码和归类,最终形成理论架构。本论文创新性地运用多元化路径分析方法,从多层面对互联网企业价值网络视角下的产品创新机制进行研究,构建了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机制动态演化理论模型。(2)将网络嵌入、共生和知识吸收能力纳入同一个框架体系中,构建了网络嵌入—共生—产品创新的概念模型,揭示了网络嵌入对企业产品创新的影响机理。网络嵌入、企业间的共生和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对互联网企业的产品创新绩效提升均具有重要作用,现有研究多聚焦于两两因素之间的关系,未曾将四者纳入到一个框架内进行研究。本论文在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资源基础观、价值共创等相关理论,遵循行为—方式—结果的逻辑,提出本论文的研究假设,构建了概念模型,对网络嵌入的三种形式——结构嵌入、关系嵌入和认知嵌入对企业产品创新的影响和内在作用机制进行了推导演绎与实证研究,对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理论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3)首次提出适用于互联网企业的产品创新实践评估模型,有助于高效准确地指导互联网企业提高产品创新绩效。本论文在网络嵌入对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的研究基础之上,识别影响企业产品创新的因素,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结合DEMATEL—ANP方法对指标和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权重。运用多准则决策中的PROMETHEE方法完成产品创新实践评估模型构建,并选取三家我国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互联网企业进行实践评估实操,验证了该模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结合得出的相关结论,本论文提出了促进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的实践启示和建议,使本研究同时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以期对我国互联网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一定借鉴。最后,本论文阐述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二、发挥网络资源优势 最大限度提升用户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挥网络资源优势 最大限度提升用户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平台能力、价值共创与平台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
评阅小组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实践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动态能力理论 |
2.1.2 价值共创理论 |
2.1.3 价值链理论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数字平台能力相关研究 |
2.2.2 平台企业价值共创相关研究 |
2.2.3 企业内部创业相关研究 |
2.2.4 用户价值共创相关研究 |
2.2.5 供应商价值共创相关研究 |
2.2.6 平台企业竞争优势相关研究 |
2.2.7 数字市场探索相关研究 |
2.3 变量间关系研究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案例研究与理论模型构建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问题提出 |
3.1.2 研究方法选择 |
3.1.3 研究案例选择 |
3.1.4 数据收集 |
3.2 案例分析 |
3.2.1 信度和效度 |
3.2.2 数据处理与呈现 |
3.3 分析结果 |
3.3.1 核心概念界定 |
3.3.2 基于案例研究的模型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假设的提出 |
4.1 数字平台能力与平台企业竞争优势 |
4.2 数字平台能力与平台企业价值共创 |
4.2.1 数字平台能力与企业内部创业 |
4.2.2 数字平台能力与用户价值共创 |
4.2.3 数字平台能力与供应商价值共创 |
4.3 平台企业价值共创与平台企业竞争优势 |
4.3.1 企业内部创业与平台企业竞争优势 |
4.3.2 用户价值共创与平台企业竞争优势 |
4.3.3 供应商价值共创与平台企业竞争优势 |
4.4 企业内部创业、用户价值共创、供应商价值共创的中介作用 |
4.4.1 企业内部创业在数字平台能力与平台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中介作用 |
4.4.2 用户价值共创在数字平台能力与平台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中介作用 |
4.4.3 供应商价值共创在数字平台能力与平台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中介作用 |
4.5 数字市场探索的调节作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设计 |
5.1 问卷设计 |
5.1.1 问卷设计原则 |
5.1.2 问卷设计步骤 |
5.2 变量测量 |
5.2.1 数字平台能力 |
5.2.2 企业内部创业 |
5.2.3 用户价值共创 |
5.2.4 供应商价值共创 |
5.2.5 数字市场探索 |
5.2.6 平台企业竞争优势 |
5.2.7 控制变量 |
5.3 预调研与问卷修正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6.1 数据收集与样本特征 |
6.1.1 数据收集 |
6.1.2 样本特征 |
6.2 同源方法偏差检验 |
6.3 信度和效度检验 |
6.3.1 信度检验 |
6.3.2 效度检验 |
6.4 描述性统计分析与相关分析 |
6.5 假设检验 |
6.5.1 数字平台能力对平台企业竞争优势的主效应检验 |
6.5.2 企业内部创业的中介效应检验 |
6.5.3 用户价值共创的中介效应检验 |
6.5.4 供应商价值共创的中介效应检验 |
6.5.5 数字市场探索的调节效应检验 |
6.6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6.1 数字平台能力对平台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关系讨论 |
6.6.2 企业内部创业的中介作用讨论 |
6.6.3 用户价值共创的中介作用讨论 |
6.6.4 供应商价值共创的中介作用讨论 |
6.6.5 数字市场探索的调节作用讨论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性 |
7.3 管理实践启示 |
7.4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研究现状 |
1.3.2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研究现状 |
1.3.3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演化机理及提升机制总体设计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 |
2.1.2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 |
2.1.3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 |
2.2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系统 |
2.2.1 融合系统要素 |
2.2.2 融合系统结构 |
2.2.3 融合系统功能 |
2.3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 |
2.3.1 融合自效应 |
2.3.2 融合溢出效应 |
2.3.3 融合效应特征 |
2.4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演化机理 |
2.4.1 融合效应演化条件 |
2.4.2 融合效应演化动因 |
2.4.3 融合效应演化过程 |
2.5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演化要素识别 |
2.5.1 融合效应演化要素识别方法选择 |
2.5.2 融合效应演化要素识别过程设计 |
2.5.3 融合效应演化要素识别与关键要素确定 |
2.6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机制体系设计 |
2.6.1 融合效应提升机制设计思路 |
2.6.2 融合效应提升机制体系模型 |
2.6.3 融合效应提升子机制间关系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驱动机制 |
3.1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驱动机制分析 |
3.1.1 融合效应提升驱动机制内涵与特征 |
3.1.2 融合效应提升驱动机制总体架构 |
3.2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驱动力作用机制 |
3.2.1 融合效应提升内生动力驱动作用 |
3.2.2 融合效应提升外源动力驱动作用 |
3.2.3 融合效应提升的驱动力作用模型 |
3.3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驱动力传导机制 |
3.3.1 融合效应提升驱动力传导过程 |
3.3.2 融合效应提升驱动力传导路径 |
3.3.3 融合效应提升驱动力传导模型 |
3.4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驱动力协同机制 |
3.4.1 融合效应提升驱动力协同主导要素 |
3.4.2 融合效应提升驱动力协同演化博弈 |
3.4.3 融合效应提升驱动力协同作用模型 |
3.5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驱动机制运行 |
3.5.1 融合效应提升驱动机制运行过程 |
3.5.2 融合效应提升驱动机制运行模型 |
3.5.3 融合效应提升驱动机制运行管理策略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实现机制 |
4.1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实现机制分析 |
4.1.1 融合效应提升实现机制内涵与特征 |
4.1.2 融合效应提升实现机制总体架构 |
4.2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战略协同机制 |
4.2.1 融合效应提升战略协同形成 |
4.2.2 融合效应提升战略协同实施 |
4.2.3 融合效应提升战略协同控制 |
4.3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伙伴优化机制 |
4.3.1 融合效应提升伙伴选择优化 |
4.3.2 融合效应提升伙伴关系优化 |
4.3.3 融合效应提升伙伴结构优化 |
4.4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价值整合机制 |
4.4.1 融合效应提升价值要素盘点 |
4.4.2 融合效应提升价值职能获取 |
4.4.3 融合效应提升价值结构调整 |
4.5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实现机制运行 |
4.5.1 融合效应提升实现机制运行过程 |
4.5.2 融合效应提升实现机制运行模型 |
4.5.3 融合效应提升实现机制运行管理策略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调控机制 |
5.1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调控机制分析 |
5.1.1 融合效应提升调控机制内涵与特征 |
5.1.2 融合效应提升调控机制总体架构 |
5.2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评价机制 |
5.2.1 融合效应水平评价 |
5.2.2 融合效应提升水平评价 |
5.2.3 融合效应提升态势预判 |
5.3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反馈机制 |
5.3.1 融合效应提升反馈系统分析 |
5.3.2 融合效应提升反馈过程分析 |
5.3.3 融合效应提升反馈路径设计 |
5.4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调节机制 |
5.4.1 融合效应提升调节要素分析 |
5.4.2 融合效应提升调节方案设计 |
5.4.3 融合效应提升调节控制实施 |
5.5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调控机制运行 |
5.5.1 融合效应提升调控机制运行过程 |
5.5.2 融合效应提升调控机制运行模型 |
5.5.3 融合效应提升调控机制运行管理策略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机制保障策略 |
6.1 融合效应提升驱动机制保障策略 |
6.1.1 提高视企业家内在素质 |
6.1.2 引导市场需求升级 |
6.1.3 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
6.1.4 完善人才资源保障 |
6.2 融合效应提升实现机制保障策略 |
6.2.1 培育和提高组织核心能力 |
6.2.2 建立良好的合作信任关系 |
6.2.3 重视有效的信息沟通交流 |
6.2.4 完善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 |
6.3 融合效应提升调控机制保障策略 |
6.3.1 建立风险监控预警系统 |
6.3.2 优化反馈信息传输体系 |
6.3.3 完善融合网络治理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机制研究 |
7.1 黑龙江省两大产业融合效应现状 |
7.1.1 黑龙江省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
7.1.2 黑龙江省两大产业融合效应测度 |
7.2 黑龙江省两大产业融合效应提升机制分析 |
7.2.1 黑龙江省两大产业融合效应提升驱动机制 |
7.2.2 黑龙江省两大产业融合效应提升实现机制 |
7.2.3 黑龙江省两大产业融合效应提升调控机制 |
7.3 黑龙江省两大产业融合效应提升机制评价 |
7.3.1 黑龙江省两大产业融合效应提升机制评价指标 |
7.3.2 黑龙江省两大产业融合效应提升机制评价过程 |
7.3.3 黑龙江省两大产业融合效应提升机制优化策略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关于“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演化要素”的访谈提纲 |
附录2 关于“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演化要素”的开放式编码 |
附录3 关于“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驱动力因素”的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3)基于改进用户价值模型的互联网音视频企业价值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互联网音视频企业特点与价值评估理论基础 |
2.1 互联网音视频企业特点 |
2.1.1 互联网音视频企业界定 |
2.1.2 互联网音视频企业的特点 |
2.2 互联网音视频企业价值评估的理论基础 |
2.2.1 梅特卡夫定律 |
2.2.2 齐普夫定律 |
3 互联网音视频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分析 |
3.1 传统价值评估方法及适用性分析 |
3.1.1 成本法 |
3.1.2 收益法 |
3.1.3 市场法 |
3.2 用户价值模型及适用性分析 |
3.2.1 用户和用户价值概念 |
3.2.2 用户价值对企业价值的作用 |
3.2.3 用户价值模型 |
3.2.4 用户价值法对互联网音视频企业的适用性分析 |
3.3 用户价值模型的改进 |
3.3.1 用户价值模型的改进 |
3.3.2 改进模型的参数确定 |
4 基于改进用户价值模型的音视频企业评估案例 |
4.1 互联网音视频行业发展现状 |
4.2 案例公司介绍 |
4.2.1 案例公司选择 |
4.2.2 腾讯音乐简介 |
4.2.3 腾讯音乐主营业务 |
4.3 基于改进用户价值模型的案例企业评估 |
4.3.1 评估过程 |
4.3.2 评估结果 |
4.3.3 敏感性分析 |
4.4 与改进前用户价值模型评估比较 |
4.4.1 计算评估结果 |
4.4.2 评估结果分析 |
5 改进用户价值模型和传统方法评估的比较 |
5.1 自由现金流量法评估比较 |
5.1.1 预测未来现金流 |
5.1.2 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
5.1.3 计算腾讯音乐评估结果 |
5.1.4 敏感性分析 |
5.2 市场法评估比较 |
5.2.1 市盈率法评估 |
5.2.2 市净率法评估 |
5.2.3 市销率法评估 |
5.2.4 敏感性分析 |
5.3 改进用户价值模型的合理性分析 |
6 结论与不足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数字经济背景下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数字经济与共享经济 |
2.1.2 移动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产业 |
2.1.3 价值创造与价值转移 |
2.1.4 平台型企业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理论界的研究进展 |
2.2.2 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现状 |
2.2.3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关键驱动因素研究 |
3.1 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的形成条件与基础 |
3.1.1 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的形成条件 |
3.1.2 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的表现形式 |
3.1.3 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的形成基础 |
3.2 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的动因与演进 |
3.2.1 动因分析 |
3.2.2 演进过程 |
3.3 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的内在机理分析 |
3.3.1 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的自组织研究 |
3.3.2 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增值与价值网络重构 |
3.3.3 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创造与价值汇聚的关键节点 |
第四章 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驱动因素的实证分析 |
4.1 研究假设 |
4.1.1 数据资源 |
4.1.2 开放式平台 |
4.1.3 价值共创 |
4.1.4 网络能力 |
4.1.5 创新绩效 |
4.1.6 客户需求 |
4.1.7 技术进步 |
4.2 研究设计 |
4.2.1 研究假设模型 |
4.2.2 变量的定义与测度 |
4.2.3 调查方式及样本回收 |
4.3 信度与效度分析 |
4.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3.2 问卷信度分析 |
4.3.3 问卷效度分析 |
4.4 结构方程模型 |
4.4.1 模型建构 |
4.4.2 确定性因素分析和测评指标 |
4.5 研究假设验证与修正后模型 |
4.5.1 相关性检验 |
4.5.2 修正后模型 |
第五章 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演化路径 |
5.1 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与数字消费需求变化耦合关系 |
5.1.1 数字消费行为及演变趋势 |
5.1.2 数字消费者在价值转移中的行为研究 |
5.1.3 网络外部性对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的影响 |
5.2 移动互联网产业创新主体博弈分析 |
5.2.1 问题的提出 |
5.2.2 研究设计 |
5.2.3 Lotka-Volterra模型 |
5.2.4 竞合博弈分析 |
5.2.5 耦和共轭下创新主体价值创造与价值转移的关联分析 |
5.2.6 移动互联创新主体耦合共轭价值创造的机理分析 |
第六章 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实证研究 |
6.1 研究问题的界定 |
6.2 案例研究背景 |
6.3 研究设计 |
6.3.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6.3.2 研究样本选取 |
6.3.3 数据获取与编码 |
6.4 目标案例简介 |
6.4.1 阿里巴巴简介 |
6.4.2 海尔集团简介 |
6.5 案例内分析 |
6.5.1 阿里巴巴与价值转移 |
6.5.2 海尔集团与价值转移 |
6.6 案例间比较研究 |
6.6.1 目标案例研究的异同点 |
6.6.2 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的实现路径和关键节点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管理建议 |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的驱动因素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移动互联网时代都市报融媒体的粘性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媒体融合的研究现状 |
1.2.2 关于都市报融合发展的研究现状 |
1.2.3 关于融媒体研究 |
1.2.4 关于粘性影响因素和粘性机理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阐释 |
2.1 融媒体的界定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
2.1.1 融媒体的界定与内涵 |
2.1.2 融媒体相关概念辨析 |
2.2 粘性的界定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
2.2.1 粘性的界定与测量 |
2.2.2 粘性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信息系统使用理论 |
2.3.2 关系营销理论 |
2.3.3 信息素养理论 |
2.3.4 媒介生态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都市报融媒体粘性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 |
3.1 都市报融媒体的特质及其与资讯类平台差异 |
3.1.1 都市报融媒体的特质 |
3.1.2 都市报融媒体与资讯类平台的差异 |
3.2 都市报融媒体的粘性构成要素 |
3.2.1 平台层面 |
3.2.2 产品层面 |
3.2.3 传播主体层面 |
3.2.4 用户层面 |
3.3 都市报融媒体粘性构成要素的结构与相互作用 |
3.3.1 都市报融媒体粘性构成要素的结构 |
3.3.2 都市报融媒体粘性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都市报融媒体的用户粘性分析 |
4.1 相关理论基础 |
4.2 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
4.2.1 模型构建 |
4.2.2 变量构念与假设提出 |
4.3 问卷设计与预调查 |
4.4 样本数据及处理 |
4.4.1 《钱江晚报》融媒体用户粘性影响因素调查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4.4.2 问卷信度、效度 |
4.5 数据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粘性视角下都市报融媒体运营现状与案例考察 |
5.1 粘性视角下都市报融媒体运营现状 |
5.1.1 都市报融媒产品运营 |
5.1.2 都市报融媒平台运营 |
5.1.3 都市报及其从业人员的融媒体素养 |
5.2 技术驱动型: 《钱江晚报》 |
5.2.1 基于大数据的智能传播和服务平台 |
5.2.2 垂直化、精准化的产品和服务,优质资源整合 |
5.2.3 创新管理机制,助力提升产品的自我迭代能力 |
5.2.4 个性化推荐、智能化互动,增强用户活跃度 |
5.3 创新优质融媒产品型: 成都商报 |
5.3.1 借力纸媒,打造区域新媒体集群 |
5.3.2 内容为王,重视原创新闻 |
5.3.3 市场化运作模式,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
5.3.4 打造社群聚合平台,突出用户互动服务 |
5.4 定制化、综合化媒体服务型: 安徽生活网 |
5.4.1 综合平台+垂直账号全面布局,构建新媒体集群 |
5.4.2 瞄准用户痛点,重点打造精细化、垂直化的城市生活服务 |
5.4.3 联合多业态资源,提升品牌效应 |
5.4.4 打造互动性的品牌主题活动,建立与用户的持久连接 |
5.5 国外报纸融合转型的启示与借鉴 |
5.5.1 跨界融合,向入口平台转型 |
5.5.2 重组编辑部,深耕高品质内容 |
5.5.3 付费制、会员制、订阅制等多种模式,以服务与用户强连接 |
5.5.4 多平台的智能化互动,构建新型与用户关系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都市报融媒体粘性提升策略 |
6.1 以建设综合智慧平台为支撑,优化业务流程 |
6.2 以优质内容生产为本位,提升都市报融媒体品牌影响力 |
6.3 以融媒体意识为贯穿,创新管理机制 |
6.4 以用户参与为中心,激活用户“价值”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6)基于价值网络视角的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2.1 报业传媒企业 |
1.2.2 价值网络 |
1.2.3 商业模式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商业模式理论 |
2.1.2 价值网络理论 |
2.1.3 双边市场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
2.2.2 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
2.2.3 价值网络与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
2.2.4 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分析 |
2.2.4.1 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运行机理 |
2.2.4.2 报业传媒企业价值网络重构 |
2.2.4.3 基于价值网络重构的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理论模型 |
2.2.5 简要评述 |
第3章 我国报业传媒企业价值网络重构、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
3.1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
3.1.1 价值网络重构对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促进作用 |
3.1.2 网络嵌入对价值网络重构与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关系的调节效应 |
3.1.3 商业模式创新对报业传媒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 |
3.1.4 环境不确定性对商业模式创新与报业传媒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 |
3.1.5 价值网络重构对报业传媒企业绩效的影响 |
3.1.6 商业模式创新在价值网络重构影响报业传媒企业绩效过程之中的中介效应 |
3.2 变量测量 |
3.2.1 价值网络重构 |
3.2.2 商业模式创新 |
3.2.3 企业绩效 |
3.2.4 网络嵌入 |
3.2.5 环境不确定性 |
3.2.6 控制变量 |
3.3 问卷设计与数据统计 |
3.3.1 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 |
3.3.2 防止偏差的控制 |
3.3.3 样本及变量描述性统计 |
3.4 信度及效度检验 |
3.4.1 价值网络重构 |
3.4.2 商业模式创新 |
3.4.3 企业绩效 |
3.4.4 网络嵌入 |
3.4.5 环境不确定性 |
3.5 相关性分析 |
3.6 假设检验 |
3.6.1 价值网络重构对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促进作用的检验 |
3.6.2 商业模式创新影响报业传媒企业绩效的检验 |
3.6.3 价值网络重构影响报业传媒企业绩效的检验 |
3.7 假设检验结果与讨论分析 |
3.7.1 假设检验结果 |
3.7.2 价值网络重构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促进作用 |
3.7.2.1 内部价值网络重构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促进作用 |
3.7.2.2 外部价值网络重构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促进作用 |
3.7.2.3 网络嵌入的调节效应 |
3.7.3 商业模式创新与报业传媒企业绩效及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 |
3.7.3.1 商业模式创新对报业传媒企业绩效的影响 |
3.7.3.2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 |
3.7.4 价值网络重构与报业传媒企业绩效及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效应 |
3.7.4.1 价值网络重构对报业传媒企业绩效的影响 |
3.7.4.2 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效应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内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案例研究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方法 |
4.1.2 案例选择 |
4.1.3 数据收集与分析 |
4.2 案例分析 |
4.2.1 浙报传媒与粤传媒商业模式创新前因因素分析 |
4.2.2 浙报传媒与粤传媒商业模式创新演进路径 |
4.3 案例讨论 |
4.3.1 价值网络重构与商业模式创新类型 |
4.3.2 商业模式创新类型与企业绩效的显着性差异 |
4.4 案例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贡献 |
5.3 管理启示 |
5.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录: 调研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研究 |
1.3.2 服务化与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研究 |
1.3.3 基于服务化的企业价值链整合研究 |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机理分析 |
2.1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模式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内涵 |
2.1.2 装备制造企业服务化内涵及特征 |
2.1.3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内涵及基本要素 |
2.2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核心动力分析 |
2.2.1 装备制造企业服务化过程分析 |
2.2.2 服务化与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逻辑 |
2.2.3 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逻辑与价值链整合核心动力 |
2.3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过程分析 |
2.3.1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过程理论分析 |
2.3.2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过程模型构建 |
2.3.3 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过程与价值增值能力变化仿真分析 |
2.4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增值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2.4.1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增值能力影响因素识别 |
2.4.2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增值能力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2.4.3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增值能力影响因素模型检验 |
2.4.4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增值能力影响因素作用强度分析 |
2.5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机理模型 |
2.6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模式架构设计 |
2.6.1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模式设计思路 |
2.6.2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模式构成 |
2.6.3 基于服务化的价值链整合模式间关系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流程延展式整合模式 |
3.1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流程延展式整合模式分析 |
3.1.1 价值流程延展式整合模式内涵界定与特征 |
3.1.2 价值流程延展式整合模式框架 |
3.1.3 价值流程延展式整合模式价值增值过程 |
3.2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流程延展式整合模式构建 |
3.2.1 装备制造企业用户服务需求分析 |
3.2.2 基于用户服务需求的产品服务方案设计 |
3.2.3 基于产品服务方案的价值流程延展策略 |
3.3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流程延展式整合模式运行 |
3.3.1 价值流程延展式整合模式运行过程分析 |
3.3.2 价值流程延展式整合模式运行的网络均衡模型构建 |
3.3.3 价值流程延展式整合模式运行的模型求解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战略环节辐射式整合模式 |
4.1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战略环节辐射式整合模式分析 |
4.1.1 战略环节辐射式整合模式内涵界定与特征 |
4.1.2 战略环节辐射式整合模式框架 |
4.1.3 战略环节辐射式整合模式价值增值过程 |
4.2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战略环节辐射式整合模式构建 |
4.2.1 装备制造企业战略环节识别 |
4.2.2 基于不同战略环节的整合模式构成 |
4.2.3 战略环节辐射式整合模式实现策略 |
4.3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战略环节辐射式整合模式运行 |
4.3.1 战略环节辐射式整合模式运行过程分析 |
4.3.2 战略环节辐射式整合模式运行的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
4.3.3 战略环节辐射式整合模式运行的模型的求解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模块凝聚式整合模式 |
5.1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模块凝聚式整合模式分析 |
5.1.1 价值模块凝聚式整合模式内涵界定与特征 |
5.1.2 价值模块凝聚式整合模式框架 |
5.1.3 价值模块凝聚式整合模式价值增值过程 |
5.2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模块凝聚式整合模式构建 |
5.2.1 模块化分工 |
5.2.2 模块化集成 |
5.2.3 界面规则构建 |
5.3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模块凝聚式整合模式运行 |
5.3.1 价值模块凝聚式整合模式运行过程分析 |
5.3.2 价值模块凝聚式整合模式运行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
5.3.3 价值模块凝聚式整合模式运行的模型求解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网络集成式整合模式 |
6.1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网络集成式整合模式分析 |
6.1.1 价值网络集成式整合模式内涵界定与特征 |
6.1.2 价值网络集成式整合模式框架 |
6.1.3 价值网络集成式整合模式价值增值过程 |
6.2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网络集成式整合模式构建 |
6.2.1 价值单元析出 |
6.2.2 价值单元协同与整合机制构建 |
6.2.3 价值网络形成 |
6.3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网络整合模式运行 |
6.3.1 价值网络集成式整合模式运行过程分析 |
6.3.2 价值网络集成式整合模式运行的复杂网络模型构建 |
6.3.3 价值网络集成式整合模式运行的模型演化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的模式选择及保障策略 |
7.1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模式选择 |
7.1.1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模式选择流程 |
7.1.2 价值增值能力驱动要素的指标体系构建 |
7.1.3 驱动要素结构判定及整合模式选择 |
7.2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的保障策略 |
7.2.1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的组织文化保障 |
7.2.2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的人力资本保障 |
7.2.3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的沟通协调保障 |
7.2.4 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的环境保障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实例分析 |
8.1 YQHQ公司基于服务化的价值链整合行为分析 |
8.2 YQHQ公司基于服务化的价值链整合模式选择 |
8.2.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与数据收集 |
8.2.2 驱动要素结构评定与整合模式选择 |
8.3 YQHQ公司价值模块凝聚式整合模式构建 |
8.3.1 YQHQ公司价值模块分工 |
8.3.2 YQHQ 公司价值模块集成 |
8.3.3 YQHQ公司界面规则构建 |
8.4 YQHQ公司价值模块凝聚式整合的模式运行与保障策略 |
8.4.1 YQHQ公司价值链整合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
8.4.2 YQHQ公司价值模块凝聚式整合的模式运行策略 |
8.4.3 YQHQ公司价值模块凝聚式整合的保障策略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8)“人单合一”模式下海尔“用户付薪”薪酬体系与价值创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本文创新点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商业模式创新与价值创造 |
2.1.1 商业模式的相关概念 |
2.1.2 商业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
2.1.3 商业模式与价值创造的相关研究 |
2.2 海尔“人单合一”模式与薪酬机制 |
2.2.1 “人单合一”模式的相关概念 |
2.2.2 “人单合一”模式下的财务创新 |
2.2.3 “人单合一”模式下的“用户付薪” |
3 案例企业介绍 |
3.1 海尔集团概况 |
3.1.1 海尔集团简介 |
3.1.2 海尔集团战略发展历程 |
3.1.3 海尔“人单合一”模式演变 |
3.2 海尔薪酬体系 |
3.2.1 海尔薪酬体系的变革 |
3.2.2 海尔薪酬体系的现状 |
4 海尔“用户付薪”薪酬体系与价值创造 |
4.1 “用户付薪”价值创造薪酬体系 |
4.1.1 战略损益表——用户付薪的基石 |
4.1.2 二维点阵——驱动小微落地 |
4.1.3 日清体系——推进战略目标实现 |
4.1.4 人单酬表——闭环优化 |
4.1.5 共赢增值表——驱动生态圈自演进 |
4.2 “用户付薪”薪酬体系价值创造作用机制 |
4.2.1 管理控制系统的整合 |
4.2.2 绩效管理的创新 |
4.2.3 建立高效执行平台 |
4.2.4 激励机制的创新 |
4.2.5 共赢价值的分享 |
5 “用户付薪”薪酬体系价值创造效果评价 |
5.1 财务角度 |
5.1.1 横向分析 |
5.1.2 纵向分析 |
5.2 客户角度 |
5.3 员工角度 |
5.4 企业创新角度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研究结论 |
6.1.2 研究启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用户价值法在旅游出行票务服务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以携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研究 |
二、关于用户价值法评估互联网企业价值的研究 |
三、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难点 |
二、创新点 |
第二章 旅游出行票务服务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理论基础与企业概况 |
第一节 企业价值评估理论基础 |
一、企业价值评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二、企业价值评估常用方法 |
第二节 互联网企业的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
一、互联网企业的界定 |
二、互联网企业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三节 旅游出行票务服务互联网企业定义与特征 |
一、旅游出行票务服务互联网企业定义 |
二、旅游出行票务服务互联网企业特征 |
三、旅游出行票务服务互联网企业现状分析 |
第三章 旅游出行票务服务互联网企业盈利模式与企业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旅游出行票务服务互联网企业盈利模式分析 |
一、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盈利模式差异分析 |
二、旅游出行票务服务互联网企业盈利模式分析 |
第二节 影响旅游出行票务服务互联网企业价值的因素分析 |
一、外部因素 |
二、内部因素 |
第三节 传统企业价值评估方法适用性分析 |
一、市场法 |
二、成本法 |
三、收益法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构建用户价值法模型 |
第一节 用户价值分析 |
一、用户价值概述 |
二、用户价值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
第二节 用户价值法模型构建 |
一、各变量分析 |
二、用户价值法模型构建 |
第三节 用户价值法适用性分析 |
第五章 用户价值法案例分析——携程 |
第一节 携程发展现状 |
一、携程简介 |
二、携程主营业务 |
三、携程的核心竞争力 |
第二节 用户价值法应用——以携程为例 |
一、案例适用性分析 |
二、企业价值评估 |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研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10)基于价值网络的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发展 |
2.1 产品创新及相关研究综述 |
2.1.1 产品创新的内涵及划分 |
2.1.2 产品创新研究理论进展 |
2.1.3 产品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2.1.4 产品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 |
2.1.5 产品创新与知识管理 |
2.2 价值网络理论及相关研究综述 |
2.2.1 价值网络理论发展进程 |
2.2.2 价值网络领域研究脉络及研究热点 |
2.2.3 价值网络与产品创新关系研究 |
2.3 网络嵌入理论及相关研究综述 |
2.3.1 网络嵌入的内涵 |
2.3.2 网络嵌入领域研究热点 |
2.3.3 网络嵌入研究主题的内容讨论 |
2.4 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的研究现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机制研究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方法——扎根理论多案例研究法 |
3.1.2 理论抽样原则下的案例选择 |
3.1.3 资料收集与整理 |
3.2 数据分析 |
3.2.1 原始数据子案例划分 |
3.2.2 开放性译码 |
3.2.3 主轴译码 |
3.2.4 选择性译码 |
3.2.5 理论饱和度检验 |
3.3 理论模型构建 |
3.3.1 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基础——平台底层支撑 |
3.3.2 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主要路径——用户价值开发 |
3.3.3 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核心环节——价值网络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络嵌入对产品创新的影响机理分析 |
4.1 理论基础 |
4.1.1 资源基础理论 |
4.1.2 社会网络理论 |
4.1.3 知识吸收能力理论 |
4.1.4 共生理论 |
4.2 研究假设 |
4.2.1 网络嵌入对产品创新的影响假设 |
4.2.2 网络嵌入对共生的影响假设 |
4.2.3 共生对产品创新的影响假设 |
4.2.4 共生对网络嵌入与产品创新关系的中介作用假设 |
4.2.5 知识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假设 |
4.3 理论模型构建与假设汇总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网络嵌入影响产品创新研究设计 |
5.1 问卷设计 |
5.1.1 问卷设计原则与过程 |
5.1.2 问卷的基本结构 |
5.2 变量测量 |
5.2.1 被解释变量量表 |
5.2.2 解释变量量表 |
5.2.3 中介变量量表 |
5.2.4 调节变量量表 |
5.2.5 控制变量量表 |
5.3 数据分析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网络嵌入影响产品创新的实证研究 |
6.1 数据收集与整理 |
6.1.1 数据收集 |
6.1.2 描述性统计与数据质量检验 |
6.2 信度和效度检验分析 |
6.2.1 网络嵌入的信效度检验 |
6.2.2 产品创新的信效度检验 |
6.2.3 共生的信效度检验 |
6.2.4 知识吸收能力的信效度检验 |
6.2.5 相关性分析和区分效度检验 |
6.3 基于线性回归的假设检验 |
6.3.1 网络嵌入对产品创新的影响 |
6.3.2 基于逐步法和bootstrap法的中介效应检验 |
6.3.3 知识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检验与斜率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网络嵌入对产品创新的作用机制分析 |
6.4.2 共生对产品创新的作用机制分析 |
6.4.3 共生的中介作用 |
6.4.4 知识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价值网络视角下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评估探索 |
7.1 产品创新评估思路 |
7.2 影响因素识别与权重获得 |
7.2.1 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建立 |
7.2.2 基于DANP的影响因素关系分析与权重获得 |
7.2.3 结果分析 |
7.3 基于PROMETHEE的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评估实践 |
7.3.1 评估准备 |
7.3.2 产品创新综合评价实证分析 |
7.3.3 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贡献与实践启示 |
8.2.1 理论贡献 |
8.2.2 实践启示 |
8.3 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价值网络嵌入、共生及产品创新绩效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2 基于价值网络的产品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关系调查问卷 |
附录3 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绩效实践评估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发挥网络资源优势 最大限度提升用户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平台能力、价值共创与平台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研究[D]. 刘月. 吉林大学, 2021
- [2]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应提升机制研究[D]. 高文鞠.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1)
- [3]基于改进用户价值模型的互联网音视频企业价值评估[D]. 韩慧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2)
- [4]数字经济背景下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转移研究[D]. 王文倩.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5]移动互联网时代都市报融媒体的粘性要素研究[D]. 李芸.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6]基于价值网络视角的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 任义忠. 山东大学, 2020(12)
- [7]基于服务化的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模式研究[D]. 周凌玥.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1)
- [8]“人单合一”模式下海尔“用户付薪”薪酬体系与价值创造研究[D]. 王淼. 兰州财经大学, 2020(02)
- [9]用户价值法在旅游出行票务服务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以携程为例[D]. 谢泽丰.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10]基于价值网络的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研究[D]. 孙楚.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