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胡麻低亚麻酸变异材料的定性鉴定及半粒法应用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伊六喜,包宝音巴图,高风云,张辉,贾霄云,张立华,任龙梅,斯钦巴特尔[1](2014)在《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染色体核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采用压片法对亚麻C-H-89品种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亚麻C-H-89品种为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15对,其核型公式为2n=2x=30=26m+4sm,核型类型为"2B",染色体长度比2.23,染色体臂指数NF值=60,核型不对称系数As.k.%=56.66%。
刘燕,王树彦,逯晓萍,徐军[2](2012)在《低亚麻酸油用亚麻LH6农艺性状评估及相关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析低亚麻酸油用亚麻后代品系的农艺性状间的关系及其对产量的贡献,可以为育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分别考察了来自LH620个油用亚麻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分析结果表明,其农艺性状均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通过平均数分析,得出其变异幅度不同。通过相关分析,6对性状达到显着或极显着相关。通过进行主成分分析,分别选取能代表全部遗传信息85%以上的5个主成分,并对各个性状在相应主成分中的贡献率进行分析,LH6应选单株粒重较大,果球数较多,含油率较高,株高、工艺长度、分枝数适中的材料。
李凤珍,马晓岗[3](2012)在《油用亚麻染色体核型分析》文中指出采用压片法对两个油用亚麻品种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个油用亚麻都为二倍体,其中红胡麻有16对染色体,其核型公式为2n=2x=32=16m+16T,核型类型为"2B",染色体臂指数NF值=48,核不对称系数As·K=70.56%;张亚2号有15对染色体,其核型公式为2n=2x=30=24m+6sm,核型类型为"2B",染色体臂指数NF值=60,核不对称系数As·K=56.33%。
刘艳芝,樊丽华,韦正乙,王云鹏,王士发,刘淑莲,谭化,凤桐[4](2011)在《吉林省主栽亚麻品种组织培养再生植株》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主要选用吉林省主栽亚麻品种进行组织培养,均获得了再生植株。研究结果:吉亚4号无菌苗下胚轴上半部分不定芽诱导率为47%,下半部分不定芽诱导率达到90%;IAA对不定芽状态影响明显,1.0 mg/L为适宜浓度,与0.5 mg/L BA组合外植体玻璃化现象较轻,不定芽诱导率为100%,约2 cm高不定芽转到生根培养基,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为80%。不同亚麻品种诱导不定芽能力差别不大,诱导率均可以达到90%以上,但是不同品种外植体培养过程中玻璃化程度有差异,玻璃化外植体诱导的不定芽呈玻璃化状态,不能正常生长。
李登明,王树彦,赵塞洲,孙上峰[5](2011)在《油用亚麻F4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分析油用亚麻杂交后代株系的农艺性状对产量的贡献,可以为育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分别考察了来自F431个油用亚麻株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分析结果表明,其农艺性状均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通过相关分析,得出F4中有4对性状达显着或极显着相关。对F4杂交种的7个农艺性状按最短距离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分为5类;通过进行主成分分析,分别选取能代表全部遗传信息85%以上的5个主成分,并对各个性状在相应主成分中的贡献率进行分析,F5应选择单株粒重较大,果球数较多,株高、分枝数和分茎数适中的材料。
郑伟,王树彦,高文,李心文[6](2009)在《油用亚麻种质间各脂肪酸含量差异的相关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亚麻酸含量的油用亚麻品种(系)和杂交后代的籽粒各种脂肪酸含量,并且对其各种脂肪酸含量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亚麻酸含量差异大的(含突变基因的材料)种质间亚麻酸与亚油酸的相关系数较稳定(r=-0.991 1±0.003 6),亚麻酸与油酸的相关系数为r=0.780 8±0.050 2,均达到显着水平。在我国普通型的遗传基础稳定的亚麻品种(系)间或仅在突变型品系间进行相关分析,18碳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相关系数均不显着。
李登明,王树彦,孙上峰[7](2009)在《胡麻产量构成相关性状的通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通过调查测定胡麻13个品系的单株产量及与其相关的主要农艺性状——株高(X1)、工艺长度(X2)、分茎数(X3)、分枝数(X4)、单株果球数(X5)、每果粒数(X6)及单株粒重(Y)7个性状,应用逐个选入自变数的回归方法,得到13个最优多元线形回归方程,再对入选的几个主要性状进行通径分析,明确了提高胡麻单株产量,首先要具有一定的单株果球数、株高和每果粒数。其次,不同的品系对单株粒重起关键作用的性状不同。
成广雷[8](2009)在《国内外种子科学与产业发展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种子作为人类主要的生活资料和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种子科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早在农业发生之初的远古时期人们就开始了种子的汰劣选优、检验、加工、贮藏等的实践,但作为一门科学被系统研究还时间很短,只不过刚刚一百多年的历史。尤其在19世纪中叶以后,种子科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需要从历史的角度对这一科学的发展进行客观的分析总结。本论文以种子科学研究内容为主线,通过收集、整理文献,明确断代依据,按照历史时序,对国内外古代、近代、现代种子科学的发展背景、重要事件、标志性人物等进行记述。系统介绍了国内外种子生物学、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种子检验科学的发生和发展。对国内外种子科学的发展分阶段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利用国内外三个文献数据库,对1950年至今的种子科学文献进行了检索处理,进行了系统的定量、定性分析,得出了相应的结论。论文研究结果对我国种子科学与产业的发展将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主要结论如下:1.对种子科学的发展历史提出了自己的断代依据,梳理出了种子科学确立和发展的背景、标志性人物及里程碑事件。在本研究中,将种子科学的发展历史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公元1869年之前为古代这一阶段的种子科学知识主要通过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经验积累和肉眼观察得出,还没有人专门从种子角度进行有目的实验研究,这一阶段为经验种子科学发展阶段。从1869年建立专业种子实验室至1980年为近代,这一阶段的种子科学研究有着明确的实验目的,研究更加系统和深入,显微镜等试验工具、物理和化学技术、动力机械等开始应用于种子科技,种子生物学研究向细胞水平微观层次和生理生化方向发展,该阶段是实验室(经典)种子科学发展阶段。1980年至今为现代,该阶段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生物技术、物理、化学和其他边缘学科的渗透,为种子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现代种子科学研究有趋向多元和学科交叉的特点,这一阶段为现代科学技术综合应用阶段。2.通过对国内外三大数据库检索,对1950年至2009年种子科学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明确了该阶段有关国家对种子科学的贡献,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通过研究得知,该阶段美国对种子科学发展的整体贡献最大,发表文献数比第2位的英国高出2倍多。中国排在日本之后居第4位,其后是德国、法国、丹麦。美国在1950年以后种子科学研究一直居领先位置,上世纪80年代后占绝对优势地位。中国在1985年以前一直处于最落后地位,至1999年首次超越丹麦后开始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后有关种子科学的文献发表数量更是直线上升,2005年至今飞速超越德国、日本、英国居世界第2位。在国际上发表的文献数已与美国2004年发表数量相当。3.讨论了种子学科发展中存在的科研队伍不稳定、学科影响力小、没有真正的建立种子工程学科等问题,提出了自己对该学科的发展建议。主要观点有:一是种子科学需要连续性、深入性研究,呼唤终身种子科学家;二是种子科学与遗传育种学科分离后其影响力较小,需要建立学科组织,加强学科宣传、公关力度;三是种子科学作为应用性学科不能只搞生物学等基础研究,要加快与信息、机械工程等学科的交叉,建立真正的种子工程学科。4.对国内外种子产业的种子市场容量、种子出口情况及世界规模企业发展情况有关资料进行了整理和比较分析,明确了世界种子产业的发展特征及趋势。在中国种子产业发展研究中,通过对1989—2004年各大作物主产省区审定品种及2004—2007年的主要作物品种推广面积资料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对中国的种子科研状况、研发体系及品种贡献进行了评价。
孙上峰,王树彦[9](2009)在《提高胡麻花药培养中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通过对胡麻花药培养与再生体系建立的条件探索,比较不同基因型的花药培养能力的差异,比较不同预处理对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旨在建立高效的胡麻花药培养再生体系,筛选最佳的基因型,同时可为育种选择提供理想的材料。可为其他作物生物技术育种工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孙上峰[10](2009)在《不同油用亚麻品种(系)的组织培养和丰产稳定性分析》文中认为本论文分别从花药培养、下胚轴的组织培养和区域试验三个方面来讨论油用亚麻6个品种(系)的基因型与环境的关系。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油用亚麻花药培养经过高浓度蔗糖预培养、不同的消毒时间、不同的激素浸泡后明显地提高了出愈率、分化率,以预培养2d~7d为最佳的培养时间。其中SH-17的出愈率最高为62.9%。92-S-5、93-II-5、内亚七号、SH-17均以浓度为0.01%的HgCl2消毒2min较合适。其中93-II-5、内亚七号、内亚油1号对采用0.1mg/L的6-BA浸泡12h的出愈高,而92-S-5、LH-88则采用0.01mg/L的NAA浸泡12h的出愈高。经过对愈伤组织外观形态的观察,愈伤组织的分化变异是较大的,有的长出小植株,而有的直接长出类似于茎的变态叶。对分化率进行统计后,得出92-S-5、内亚油1号、SH-17的分化率较高,均在80%以上,对愈伤组织进行了染色体的压片鉴定后,得出其染色体倍性复杂,单倍体少。(2)通过对油用亚麻四个品种(系)无菌苗的子叶和下胚轴两种外植体的出愈率的比较,出愈率的范围在38.3%~72%,发现下胚轴的出愈率较子叶高。通过对各个品种(系)暗处理后的生长速率比较,得出93-II-5是6个品种(系)中经过暗处理后生长速率最快的品系,而92-S-5是未经过暗处理的条件下生长速率最快的品系。通过组织培养的再生苗率比较,油用亚麻的六个品种(系)均能形成再生植株,再生苗率范围在6.02%~48.6%。其中内亚七号的再生苗率最高。通过对油用亚麻花药培养及组织培养的再生植株的移栽,发现移栽时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较严格。(3)对油用亚麻六个品种(系)的区域试验的产量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各个品种(系)在各年各点的总的平均产量依次是;内亚七号>内亚油1号>LH-88>92-S-5≥93-II-5>SH-17。其中内亚七号在2007年呼和浩特试点内产量最大为175.47kg/667m2。品种×年份×地点的互作方差分量最大?2GYL=52.38,对油用亚麻的6个品种(系)的品种×年份、品种×试点的互作效应进行分析,得出内亚油1号在三年内的品种×年份都未达到显着水平,表明内亚油1号较稳定,耐受性强。
二、胡麻低亚麻酸变异材料的定性鉴定及半粒法应用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胡麻低亚麻酸变异材料的定性鉴定及半粒法应用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染色体核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植物材料 |
1.2 方法 |
1.3 染色体核型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染色体数目 |
2.2 核型分析 |
3 讨论 |
(2)低亚麻酸油用亚麻LH6农艺性状评估及相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油用亚麻 LH6中20个品系的平均数分析 |
2.2 油用亚麻LH6 20个品系9个性状的相关分析 |
2.3 油用亚麻LH6各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3.1 低亚麻酸油用亚麻LH6代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特征 |
3.2 低亚麻酸油用亚麻LH6的各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 |
3.3 LH6代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 |
(3)油用亚麻染色体核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常规压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 |
1.2.2 核型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染色体数目 |
2.2 核型分析 |
2.2.1 红胡麻核型 |
2.2.2 张亚2号核型 |
3 讨论 |
(4)吉林省主栽亚麻品种组织培养再生植株(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外植体制备 |
1.2.2 培养基 |
1.2.3 不定芽诱导及生根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外植体诱导不定芽结果 |
2.2 不同IAA浓度对外植体玻璃化影响 |
2.3 不同BA浓度对外植体玻璃化影响 |
2.4 不同亚麻品种外植体玻璃化程度比较 |
3 讨 论 |
(5)油用亚麻F4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胡麻F431个株系的农艺性状表现 |
2.2 胡麻F431个株系7个性状的相关分析 |
2.3 胡麻F4各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6)油用亚麻种质间各脂肪酸含量差异的相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典型油用亚麻品种 (系) 的脂肪酸含量分布特征 |
2.2 油用亚麻中各脂肪酸含量间的相关关系及稳定性 |
3 讨论 |
3.1 油用亚麻油分中18碳不饱和脂肪酸相关关系 |
3.2 油用亚麻18碳不饱和脂肪酸变化的稳定性 |
(8)国内外种子科学与产业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2. 国内外种子科学史研究进展 |
2.1 种子科学发展史研究现状 |
2.2 种子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3.1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3.2 种子科学发展史研究中阶段的划分 |
3.3 研究方法及研究路线 |
3.3.1 研究方法 |
3.3.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种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
1. 中国古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
1.1 中国古代种子形态生物学的发展 |
1.1.1 种子形态学的早期记载和发展 |
1.1.2 中国古代植物生殖器官的名称及描述 |
1.2 中国古代种子发育生物学的发展 |
1.2.1 中国古代对种子发育的整体认识 |
1.2.2 古人对水、肥及其他农艺措施影响种子形成发育的认识 |
1.2.2.1 对水分影响种子发育的的认识 |
1.2.2.2 对肥料影响种子发育的的认识 |
1.2.2.3 对中耕除草、压蔓影响种子发育的认识 |
1.2.3 对物理方法控制开花结实的认识 |
1.2.4 对种子败育现象发现及防治的认识 |
1.2.5 对种子成熟及后熟的认识 |
1.2.5.1 对适时收获的认识 |
1.2.5.2 对种子后熟和休眠现象的认识 |
1.3 中国古代种子生理生态学的发展 |
1.3.1 古代对生态环境影响种子生产的整体认识 |
1.3.2 对节气、物候影响种子萌发及生长发育的认识 |
1.3.3 对水分影响种子萌发的认识 |
1.3.4 对光照、温度影响种子萌发和生长发育的认识 |
1.3.5 对土壤、肥料影响种子生产的认识 |
1.3.6 对其他生态因素影响种子安全及生长发育的认识 |
1.3.7 对有关农艺措施影响种子生产的认识 |
1.3.8 对播深、镇压影响种子萌发生长的认识 |
1.3.9 对播量、密度及其种群分布影响种子萌发、生长发育的认识 |
2. 中国近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
2.1 中国近代种子生物学的奠基 |
2.2 中国近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
2.3 中国近代种子生物学发展及评述 |
3. 中国现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
3.1 现代种子发育的研究及进展 |
3.2 现代种子活力的研究进展 |
3.3 现代种子劣变及寿命的研究进展 |
3.4 现代种子休眠的研究进展 |
第二节 国外种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
1. 国外古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
1.1 国外古代的种子科技知识及早期文献 |
1.2 国外古代对种子生物学的重要发现及认识 |
1.2.1 对种子贮藏营养物质的认识 |
1.2.2 对果皮和种皮的认识 |
1.2.3 对种子传播的认识 |
1.2.4 对土壤、水分、温度、气候等生态条件影响种子萌发的认识 |
1.2.5 对种子寿命、种子休眠及后熟作用的认识 |
1.2.6 对生态环境影响豆类硬实的认识 |
1.2.7 对种子群体效应的认识 |
1.2.8 对种子发育的认识 |
2. 近代种子生物学的确立及发展 |
2.1 近代种子生物学的萌芽及奠基 |
2.2 近代种子生物学建立及其标志 |
2.3 近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
2.3.1 近代种子发育生物学的发展 |
2.3.2 近代种子解剖学、种子形态解剖学及生理学的发展 |
2.3.3 近代种子发芽生理的发展 |
2.3.4 近代种子寿命的研究及发展 |
2.3.5 近代种子休眠研究及发展 |
2.3.6 近代种子活力研究及发展 |
3. 现代种子生物学的发展 |
3.1 现代种子发育研究进展 |
3.2 现代种子活力研究进展 |
3.3 现代种子寿命、劣变研究进展 |
3.4 现代种子休眠研究进展 |
第三章 国内外种子加工、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种子加工、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 |
1. 中国古代加工、贮藏种子的技术和方法 |
1.1 中国古代的种子收获及加工工具 |
1.2 中国古代的种子处理技术 |
1.2.1 古人应用物理方法处理种子的技术 |
1.2.1.1 光、热处理技术 |
1.2.1.2 温、湿处理技术 |
1.2.1.3 种子层积处理技术 |
1.2.1.4 硬实种子处理技术 |
1.2.2 古人应用化学方法处理种子的技术 |
1.2.2.1 药、肥处理技术 |
1.2.2.2 包衣处理技术 |
1.3 中国古代的种子贮藏方法及贮藏生理知识 |
1.3.1 我国古代对种子贮藏生理的认识 |
1.3.2 我国古代的种子贮藏技术和方法 |
2. 中国近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
2.1 中国近代种子加工机械的引进和发展 |
2.2 中国近代种子处理及种子包衣技术的发展 |
2.3 中国近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
3. 中国现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 |
3.1 现代种子加工设备的发展 |
3.2 现代种子处理技术的发展 |
3.2.1 化学方法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
3.2.2 物理方法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
3.2.3 生物方法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
3.3 现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
3.3.1 现代种子贮藏设施及设备的发展 |
3.3.2 现代种子贮藏条件研究的发展 |
第二节:国外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历史 |
1. 国外古代加工、贮藏种子的技术和方法 |
2. 近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 |
2.1 产业革命及种子产业发展与种子收获、加工机械化 |
2.2 近代种子处理及种子包衣技术的发展 |
2.3 近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
2.3.1 近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概况 |
2.3.2 近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研究进展 |
2.3.1.1 近代种子贮藏设施及设备的发展 |
2.3.1.2 近代种子贮藏条件研究的发展 |
3. 国外现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
3.1 国外现代种子加工技术的发展 |
3.1.1 现代种子加工机械的发展 |
3.1.1.1 “知识爆炸时代”与种子加工机械的发展 |
3.1.1.2 现代种子加工机械的发展及特点 |
3.1.2 现代种子处理技术的发展 |
3.1.2.1 化学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
3.1.2.2 物理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
3.1.2.3 生物处理种子技术的发展 |
3.2 现代种子贮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
3.2.1 现代种子贮藏设施及设备的发展 |
3.2.2 现代种子贮藏条件、方法研究的发展 |
第四章 国内外种子检验科学的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种子检验科学技术及检验机构的发展 |
1. 中国古代检验种子的技术和方法 |
2. 中国近代种子检验机构及种子检验科学技术的发展 |
3. 中国现代种子检验机构、规程和检验科学技术的发展 |
3.1 现代种子检验机构及规程的发展 |
3.2 现代种子检验科学技术的发展 |
3.2.1 电泳技术在种子检验中的应用及发展 |
3.2.2 免疫技术在种子检测中的应用及发展 |
3.3.3 分子标记技术在种子检测中的应用及发展 |
3.3.4 计算机技术在种子检验中的应用及发展 |
第二节 国外种子检验科学的发展 |
1. 国外古代检验种子的技术和方法 |
2. 近代种子检验机构的创立及种子检验科学的发展 |
2.1 近代种子检验室、检验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
2.1.1 世界第一所种子检验实验室的出现 |
2.1.2 种子检验室及种子检验协会的建立和发展 |
2.1.3 国际种子检验协会性质及其业务 |
2.2 近代种子检验科学的创立和发展 |
2.2.1 近代种子检验科学创立的背景 |
2.2.2 近代种子规程及标准方法的发展 |
2.2.3 近代种子检验理论与技术的发展 |
2.3 现代种子检验科学技术的发展 |
2.3.1 免疫检测技术在种子纯度及健康检验中的应用及发展 |
2.3.2 分子标记技术在种子检验中的应用及发展 |
2.3.3 计算机技术在种子检验上的应用及发展 |
第五章 国内外种子科学发展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国内外种子生物学发展比较 |
1. 国内外古代种子生物学发展比较 |
2. 国内外近代种子生物学发展比较 |
3. 国内外现代种子生物学发展比较 |
4. 国内外种子生物学发展历史的横向比较 |
5. 国内外种子生物学各发展时期的纵向比较 |
第二节 国内外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与比较 |
1. 国内外古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与比较 |
2. 国内外近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与比较 |
3. 国内外现代种子加工、贮藏科学的发展与比较 |
第三节 国内外种子检验科学及技术的发展与比较 |
1. 国内外古代种子检验科学及技术的发展与比较 |
2. 国内外近代种子检验科学及技术的发展与比较 |
3. 国内外现代种子检验科学及技术的发展与比较 |
第四节 国内外种子科学发展文献计量比较分析 |
1. 国内外种子科学研究内容整体比较及研究热点趋势分析 |
1.1 国内外种子科学研究有关内容比较 |
1.2 国内外种子科学各阶段研究热点趋势分析 |
1.3 有关各国种子科学贡献比较及发展分析 |
1.4 各国种子科学研究内容及整体贡献分析比较 |
2. 国内外种子生物学各阶段研究热点及趋势比较 |
2.1 有关国家种子萌发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2.2 有关国家种子休眠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2.3 有关国家种子寿命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2.4 有关国家种子活力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3. 国内外种子加工、贮藏科学各阶段研究热点及趋势比较 |
3.1 有关国家种子加工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3.2 有关国家种子处理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3.3 有关国家种子包衣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3.4 有关国家种子贮藏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4. 国内外种子检验科学各阶段研究热点及趋势比较 |
4.1 有关国家种子检验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4.2 有关国家种子纯度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4.3 有关国家品种鉴定研究比较及趋势分析 |
第六章 国内外种子产业的发展与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 |
1. 中国种子管理体制的确立及发展 |
1.1 中国种子管理体制、机构的建立及沿革 |
1.2 品种审定机构的建立及发展 |
2. 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历程 |
2.1 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阶段 |
2.1.1 家家种田、户户留种的种子自给阶段(1957 年以前) |
2.1.2 计划体制下的种子产业形成阶段(1957—1980 年) |
2.1.3 双轨体制下的种子产业发展阶段(1980—2000 年) |
2.1.4 市场体制下的种子产业发展阶段(2001 年以后) |
3. 中国的种子科研状况、研发体系及品种贡献 |
3.1 主要作物主产省区品种审定情况计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
3.1.1 各主产省区水稻品种审定情况及育成单位构成统计分析 |
3.1.2 各主产省区小麦品种审定情况及育成单位构成统计分析 |
3.1.3 各主产省区玉米品种审定情况及育成单位构成统计分析 |
3.1.4 各主产省区棉花品种审定情况及育成单位构成统计分析 |
3.2 主要农作物审定品种推广情况及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
3.2.1 水稻审定品种推广情况及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
3.2.2 小麦审定品种推广情况及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
3.2.3 玉米审定品种推广情况及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
3.2.4 棉花审定品种推广情况及育成单位统计分析 |
4. 中国种子科研状况、研发体系及品种贡献评价 |
4.1 主要作物主产省份品种审定及育成单位构成 |
4.2 有关省区育种科研实力、育成单位构成及品种贡献 |
第二节 国外种子产业的发展 |
1. 国外种子管理及立法的发展 |
1.1 国外种子管理立法 |
1.2 发达国家的种子管理体制及其模式 |
2. 国外种子产业发展 |
2.1 国外种子产业的发展阶段(以美国为例) |
2.2 国际种子贸易及企业发展 |
2.2.1 各国种子市场容量 |
2.2.2 世界种子贸易的发展 |
2.2.3 世界规模种子企业的发展 |
2.2.3.1 世界种业巨头的兼并重组 |
2.2.3.2 世界种业十强变化及发展 |
2.2.3.3 种子产业发展的趋势与特征 |
3. 国内外种子产业的发展比较分析 |
3.1 国内外主要种子市场容量及比较 |
3.2 全球种子贸易的发展及比较 |
3.3 国内外种子规模企业发展与比较 |
3.4 国内外新品种保护力度比较 |
3.5 国内外种业科技投入方式和力度比较 |
第七章 结论、讨论 |
1. 讨论 |
2. 结论 |
2.1 梳理出了种子科学发展的断代依据及阶段特点 |
2.1.1 古代种子科学发展的分期及特点 |
2.1.2 近代种子科学发展的分期及特点 |
2.1.3 现代种子科学发展的分期及特点 |
2.2 对国内外种子科学及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归纳整理及评价比较 |
2.2.1 国内外种子科学发展评价与比较 |
2.2.2 国内外种子产业发展评价与比较 |
3. 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提高胡麻花药培养中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取材时间与材料预处理 |
1.3 培养基的配制 |
1.4 培养条件 |
1.5 胡麻花药培养再生植株的移栽方法 |
1.6 试验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胡麻6个品系花药培养的出愈率比较 |
2.1.1 高浓度的蔗糖预培养对其出愈率的影响 |
2.1.2 消毒预处理对胡麻花药培养出愈率的影响 |
2.1.3 激素预处理对胡麻花药培养出愈率的影响 |
2.2 胡麻花药培养过程中的外观形态变化 |
2.3 胡麻花药培养6个品系的高糖预培养的分化率比较 |
2.4 胡麻花药培养再生植株的移栽 |
3 讨论与结论 |
3.1 胡麻6个品系的花药培养的出愈率比较 |
3.2 胡麻花药培养6个品系的高糖预培养的分化率比较 |
3.3 胡麻花药培养再生植株的移栽 |
(10)不同油用亚麻品种(系)的组织培养和丰产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亚麻概述 |
1.1.1 油用亚麻的研究利用价值 |
1.1.2 亚麻育种研究进展 |
1.2 亚麻花药培养 |
1.2.1 植物花药培养的意义 |
1.2.2 花药培养的研究现状 |
1.2.3 花药培养雄核发育途径的机理 |
1.2.4 花药培养的影响因素 |
1.2.5 单倍体的鉴定 |
1.3 油用亚麻下胚轴的组织培养和现状 |
1.3.1 暗培养预处理对出愈率的影响 |
1.3.2 油用亚麻组织培养的再生苗的生根 |
1.4 油用亚麻性状表现与生态环境条件关系的研究 |
1.5 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及主要内容 |
2 花药培养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取材时期与材料预处理 |
2.1.3 培养基的配制 |
2.1.4 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 |
2.1.5 培养条件 |
2.1.6 油用亚麻花药培养的愈伤组织的鉴定方法 |
2.1.7 油用亚麻花药培养再生植株的移栽方法 |
2.1.8 数据统计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油用亚麻六个品种(系)的花药培养的出愈率比较 |
2.2.2 油用亚麻花药培养过程中的外观形态变化 |
2.2.3 油用亚麻花药培养过程生长速率的比较 |
2.2.4 油用亚麻花药培养六个品种(系)的高糖预培养的分化率比较 |
2.2.5 油用亚麻花药培养愈伤组织的倍性鉴定 |
2.2.6 油用亚麻花药培养再生植株的移栽 |
2.3 讨论与结论 |
2.3.1 油用亚麻六个品种(系)的花药培养的出愈率比较 |
2.3.2 油用亚麻花药培养过程中的外观形态变化 |
2.3.3 油用亚麻花药培养过程生长速率的比较 |
2.3.4 油用亚麻花药培养六个品种(系)的高糖预培养的分化率比较 |
2.3.5 油用亚麻花药培养愈伤组织的倍性鉴定 |
2.3.6 油用亚麻花药培养再生植株的移栽 |
3 油用亚麻六个品种(系)的组织培养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油用亚麻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形态观察 |
3.2.2 油用亚麻的四个品种(系)的两种外植体的出愈率比较 |
3.2.3 油用亚麻六个品种(系)的组培种愈伤组织的生长速率比较 |
3.2.4 油用亚麻的六个品种(系)的出愈率及再生苗率的比较 |
3.2.5 油用亚麻的六个品种(系)的再生苗的移栽情况 |
3.3 讨论与结论 |
3.3.1 油用亚麻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形态观察 |
3.3.2 油用亚麻的六个品种(系)在组培中的两种外植体的出愈率比较 |
3.3.3 油用亚麻的六个品种(系)在组培中的生长速率比较 |
3.3.4 油用亚麻六个品种(系)在组培中的再生苗率的比较 |
4 六个油用亚麻品种(系)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综合分析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4.1.2 测定方法 |
4.1.3 线性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 |
4.1.4 随机效应方差分量的估算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随机效应方差分量的估算 |
4.2.2 油用亚麻六个品种(系)的区域试验的方差分析 |
4.2.3 油用亚麻六个品种(系)的品种与年份的互作效应 |
4.2.4 油用亚麻六个品种(系)的区域试验的分析 |
4.3 结论与讨论 |
4.3.1 随机效应方差分量的估算 |
4.3.2 油用亚麻六个品种(系)的区域试验产量的方差分析 |
4.3.3 油用亚麻六个品种(系)的品种与年份的互作效应 |
4.3.4 油用亚麻六个品种(系)的品种与试点的互作效应 |
5 结论 |
5.1 油用亚麻花药培养的结论 |
5.2 油用亚麻芽苗的组织培养的结论 |
5.3 油用亚麻不同地点产量试验的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胡麻低亚麻酸变异材料的定性鉴定及半粒法应用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染色体核型分析[J]. 伊六喜,包宝音巴图,高风云,张辉,贾霄云,张立华,任龙梅,斯钦巴特尔.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4(06)
- [2]低亚麻酸油用亚麻LH6农艺性状评估及相关分析[J]. 刘燕,王树彦,逯晓萍,徐军.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Z1)
- [3]油用亚麻染色体核型分析[J]. 李凤珍,马晓岗. 江苏农业科学, 2012(04)
- [4]吉林省主栽亚麻品种组织培养再生植株[J]. 刘艳芝,樊丽华,韦正乙,王云鹏,王士发,刘淑莲,谭化,凤桐. 吉林农业科学, 2011(05)
- [5]油用亚麻F4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J]. 李登明,王树彦,赵塞洲,孙上峰.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1(03)
- [6]油用亚麻种质间各脂肪酸含量差异的相关分析[J]. 郑伟,王树彦,高文,李心文.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9(03)
- [7]胡麻产量构成相关性状的通径分析[J]. 李登明,王树彦,孙上峰.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9(04)
- [8]国内外种子科学与产业发展比较研究[D]. 成广雷.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6)
- [9]提高胡麻花药培养中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关键技术研究[J]. 孙上峰,王树彦.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9(03)
- [10]不同油用亚麻品种(系)的组织培养和丰产稳定性分析[D]. 孙上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