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enz 和 Rossler 混沌系统的跟踪控制

Lorenz 和 Rossler 混沌系统的跟踪控制

一、Lorenz与Rossler混沌系统的跟踪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张梦茹[1](2021)在《多个非全同耦合Rossler振子的同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实中的复杂系统往往可以由耦合非线性振子模拟,大量的研究中采用了极限环(周期振子)或混沌振子来描述单个个体的动力学行为,其中,Rossler模型是研究耦合混沌振子同步和振荡死亡等动力学行为的一个典型模型。此外,最近的研究表明,耦合振子系统还可以用来研究与生物组织的信息处理和四足动物运动步态相关的有趣动力学现象——斑图形态(Patternformation),如在三个生物耦合振子系统中,学者发现了旋转振荡(邻居振子的相位差锁定在2π/3处)、部分同相振荡和半周期振荡(两个振子反相,第三个振子的振荡周期是前两个振子的一半,本文称之为倍频振荡)三种振荡模式。本文考虑的是非全同的Rossler振子系统,主要分析链式和星型耦合方式下系统产生的动力学行为。首先,在耦合少量的振子的链式系统中,依赖于振子之间的频率失配参数和吸引耦合作用强度值的变化,我们在该混沌系统中观察到包括完全同步、同相同步、周期态和混沌态的反相同步、振荡死亡等多种不同的动力学行为。通过数值计算对系统的控制参数进行遍历,观察到随着中心振子与对称的边缘振子的频率失配增加,该混沌系统各个行为模式的过渡过程是由完全非相干态,经相位差为2π/N的周期态相同步,到相位差为零的完全同步态,且在失配参数较大的情况下转变为振荡死亡态(中心振子和边缘振子死亡在零附近的两个不同幅值)。其次,进一步探究了频率失配和耦合强度对耦合N+1个振子的星型网络的影响,利用数值仿真方法观察到频率失配较大时,在周期态范围内出现中心振子的振幅受到大幅度抑制,振荡频率是边缘振子振荡频率的N倍,而边缘N个振子在2π上均匀分布的现象,而且当频率失配较小时观察到基于时间序列包络的倍频振荡现象,表现为边缘振子相位接近,而中心振子的包络是边缘振子包络的N倍。我们在耦合非全同Rossler混沌系统中所发现的研究结果将为后续相关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提供帮助。

陈澜征[2](2021)在《互联电力系统动力学分析与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电力系统规模日益扩增,供电网络逐渐向具有大机组、长距离、大区域互联为特性的复杂系统发展。其中,区域互联电力系统作为一类典型的非线性系统,因其拥有难以建模的复杂结构、诸多的控制性能要求与丰富的动力学特性成为非线性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针对一种互联电力系统,对其动力学特性进分析,并且利用模糊自适应理论研究系统在模型未知情况下对参考信号的跟踪和预定性能控制,为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分析与性能控制提供了理论参考。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根据一个实际的互联电力系统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参考各项实际性能指标得到一个具有周期性负荷的二阶互联电力系统方程,接下来利用数值积分算法对系统进行分步迭代求解,得到递推方程。利用李雅普诺夫指数判断系统存在混沌,并利用分岔图与相平面图结合实验数据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针对系统特点讨论了系统对初始相对角度与角速度的敏感性、负荷扰动频率与幅值的敏感性。其次,由于互联电力系统结构复杂且存在外部负荷扰动,使得建立精确系统模型和实现具有预设性能的稳定性控制变得十分困难。针对互联电力系统结构复杂难以建模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输出调节理论的具有预设性能的模糊自适应控制器设计方法。首先利用模糊逼近原理得到系统近似模型,经过输出调节方程获得前馈控制器。然后引入预设性能控制策略,将系统稳态预设性能转化为误差性能函数,结合Backstepping方法实现具有预设性能的自适应控制器设计。最终,使得电力系统在模型不确定的情况下,达到预设的系统性能。最后,以上述研究为基础,本文通过C++和Matlab仿真研究验证了不同系统结构参数与周期负荷扰动下的系统动力学特性和系统未知情况下的电力系统跟踪控制的有效性。

司辉[3](2021)在《分数阶混沌系统的同步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混沌是非线性动力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是高度复杂的非线性系统。混沌系统具有随机性、初值敏感性和非规则有序性等基本特征,因而被广泛地应用在地磁、金融、电力电子等领域。近些年,学者们将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引入混沌理论中使得分数阶混沌系统在混沌同步研究方面具有较突出优势。分数阶混沌同步能很好地增加通信的保密性,在图像加密领域中引起了学者们较大的兴趣。因此研究分数阶混沌同步及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工作和创新之处在于:1.考虑了实际应用中混沌系统存在不确定项和外部扰动问题,研究多个分数阶混沌系统的组合同步,结合滑模控制和自适应控制方法,设计了一个新型的分数阶自适应滑模控制器。基于李雅普诺夫理论和分数阶Barbalat引理,对被控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该组合同步方式推广了单个分数阶驱动系统和单个分数阶响应系统的同步,具有一定通用性。控制器的设计考虑了不确定项和外部扰动的双重影响,具有一定的鲁棒性。通过选取两组实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进一步表明控制器的可行性。2.结合自适应控制和预测反馈控制,提出了一种新的实现分数阶混沌同步的自适应预测控制方法。利用分数阶Lyapunov稳定性理论,导出了分数阶混沌系统同步的一些新的充分条件。与已有的结果相比,该方法无需反馈增益的先验知识,且收敛速度快和在实验中很容易实现。借助Matlab工具进行实例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3.针对含有不确定项和外部扰动的分数阶混沌系统的同步,结合滑模控制和自适应预测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实现分数阶混沌系统同步的自适应预测滑模控制方法。利用分数阶Lyapunov稳定性理论,导出了分数阶混沌系统同步的一些新的充分条件。数值仿真进一步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4.基于本文提出的不确定分数阶Chua混沌系统的自适应预测滑模同步方案,首先利用分数阶Chua混沌系统作为驱动系统输出的混沌序列加密数字图像,然后再利用不确定分数阶Chua混沌系统作为响应系统输出的同步混沌序列解密数字图像,从而实现数字图像的保密通信。设计的加密算法与明文相关,增大了算法的复杂度,因此本算法对数字通信保密性更好,安全性更高。

庞华吉[4](2021)在《跳频码序列预测算法研究》文中提出跳频通信是使用主动躲避敌方干扰的方式来达到抗干扰的目的,所以主动权就很强。对于跳频频段较窄的系统,一般可以采用功率宽带压制干扰的方式来干扰。但是对于一些无人机的跳频通信系统或者跳频频段很长的通信系统,如果只需要截获一小部分的频点就能对敌方后续频点进行有效预测,并且进行预测跟踪干扰,便可以降低干扰强度,提高干扰设备的便携性。本文主要研究跳频码序列的预测算法,通过接收到过去时刻的频点序列,进行建模,预测未来时刻的频点序列,并对部分算法进行了改进,同时讨论了存在误码或加噪情况下的算法分析。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不同序列生成的跳频码序列进行了详细的理论介绍。对跳频预测的方式和应用的场景条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针对不同的跳频码序列,做了序列分布和高维相图仿真并进行了分析,设计了跳频码序列预测的总体方案。2.针对在接收到的是实际跳频频率序列图案的情况下,基于B-M算法重构还原m序列产生的L-G抽头模型结构参数时,存在先验信息需求多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动态重构的m序列跳频码结构还原方法。该方法能通过添加判定条件的方式,根据实时接收的跳频频率进行判断和动态修正,并最终解算出正确的L-G结构参数。3.针对接收到的跳频频率序列存在缺码、误码和增码的情况下,通过情况分析,提供了处理方法,并通过仿真成功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对不同误码情况下改进算法的解算效果进行了仿真对比。介绍了基于移位寄存器特性的预测算法,并进行了仿真。4.对相空间重构的原理过程进行了介绍和推导,并通过C-C算法求解相空间重构参数的方式,根据参数设置和仿真图形对混沌序列的相空间重构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求解。对于混沌序列的预测算法,本文介绍了RBF神经网络预测算法和Volterra自适应滤波器在混沌序列预测方面的应用。通过对比这两种算法在无噪和有噪情况下对混沌序列一步和多步的预测性能,并进行了不同训练长度和不同信噪比下的多步预测性能比较。最终根据比较结果分析出两种算法在不同条件下对混沌跳频码序列的预测性能差异性。

卜瑞漩[5](2020)在《一类分数阶混沌系统无源同步控制研究及应用》文中认为分数阶可以精确地描绘当今世界中的物理状况,并逐渐成为解决自然科学问题的新型数学状态表达方法,其描述内容丰富且具有精确性,因此受到广泛关注。分数阶系统的稳定对于实际工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稳定性及同步的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在这方面做大量的工作。普遍的控制措施无法运用在分数阶混沌系统中,是因为控制方法的发展还不够完善,无法合理并准确地控制分数阶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将研究的焦点聚集在可以使分数阶混沌系统稳定的控制器上,如今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由于目前对于无源控制方法在分数阶领域中的研究仍不够深入,分数阶混沌系统无源同步控制仍具备更广阔的研讨空间。本文以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和分数阶Lyapunov稳定性理论为讨论的前提,对不同维分数阶混沌系统进行无源控制、对分数阶超混沌系统进行具有时变增益的无源控制及永磁同步电机自适应无源同步控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针对分数阶超混沌系统的同步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时变增益的无源控制方案。设计思路不同于一般的反馈控制律,本章方法仅需要控制两个信号。通过所设计的控制器可得到等效于无源系统的分数阶误差动力学系统,从而保证同步误差的收敛性。文后验证该控制方法可在有限时间内稳定,并且在具有非线性元件参数或结构不确定的基础上,增强了控制器的鲁棒性。通过在超混沌系统中的应用,可见该控制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其次,研究了不同维分数阶Lorenz系统的无源同步控制问题。按照分数阶稳定性理论和无源控制理论,针对受控系统特性设计新的无源控制器,最终达成系统中各个变量同步跟踪的效果,进而达到在不同初始条件下不同维分数阶系统的无源同步。所用到的无源控制方法是从同维同结构整数阶过渡到不同维分数阶混沌系统中,经Matlab仿真证明该控制器的有效性。最后,通过控制效果图对比,可明显得出不同维混沌系统无源同步控制方法达到效果优于反馈控制方法。最后,将自适应无源同步控制方法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分数阶模型中。永磁同步电机动力学系统的参数落入一定范围内,系统的运行更会因混沌行为而下降,那么双永磁同步电机同步后会出现不良混沌,对此设计了一种将永磁同步电机同步生成的分数阶误差系统转化为等效无源系统的无源控制律。为了清除被控系统中不确定项所造成的影响,在控制器中加入自适应律,并验证被控系统在平衡点处渐近稳定。通过调整控制器内部参数,进而得到不同的控制效果。

张圣崎[6](2020)在《异结构分数阶非线性系统的有限时间混沌同步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分数阶微积分作为整数阶微积分在阶次上的任意推广,近年来理论日趋完善,应用不断发展起来,大量出现在物理、化学、生物、工程等诸多实际的系统模型中。与此同时混沌控制和同步是混沌在实际应用中的两种重要方法。其中由于分数阶混沌系统的同步在安全通信和控制处理中的潜在应用使得它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大多数关于分数阶混沌系统同步的研究均在无限时间域上的研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对混沌同步的速率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使得系统能够在有限时间收敛即研究分数阶有限时间同步的问题也就变的越来越有意义了,而混沌同步在实际当中的应用已从单一系统的同步逐渐演变到异结构系统的同步当中,那么对于分数阶异结构有限时间同步的研究就显得更有意义。本文结合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利用分数阶有限时间稳定性理论、滑模控制理论及Lyapunov稳定性理论对异结构分数阶混沌系统的有限时间同步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分数阶有限时间稳定性定理进行分析,对其证明过程进行合理简化,通过简化后理论利用非线性控制思想设计针对同维异结构及不同维异结构两种情况的有限时间投影同步控制器。并通过算例仿真验证简化的合理性及控制器的有效性,并与投影同步控制器相比较反应有限时间投影同步控制器可有效提高同步速率。2.考虑到实际情况下不确定项及外部干扰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能,利用滑模控制的鲁棒性结合分数阶微积分及分数阶有限时间稳定性理论设计了新的滑模面,改进传统的终端滑模控制器。实现了含有不确定项及外部干扰的同维异结构分数阶混沌系统的有限时间混沌投影同步及不同维异结构混沌系统的有限时间混沌投影同步,用仿真算例验证了控制器的有效性。3.将分数阶有限时间稳定性理论引入到不同拓扑结构和不同节点动态的两个分数阶复杂网络系统之间的外同步问题当中实现了分数阶复杂网络的有限时间外同步。基于分数阶有限时间稳定性理论,结合非线性控制以及双向耦合的方法分别设计了针对具有相同拓扑结构的异结构网络间的有限时间外同步和具有不同拓扑结构的异结构网络间的有限时间外同步两种情况下的具有普适性的控制器,最后基于追踪控制的思想实现分数阶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混沌抑制问题。

李昕[7](2020)在《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混沌时间序列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混沌是复杂系统受到对初值敏感的确定性规律激励,而表现出明显无序和不规律的运动,普遍存在于自然、医学和金融等领域的复杂系统中。时间序列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采样得到的一组数据点。混沌时间序列是一类具有混沌特性的时间序列。基于统计学理论的模型是一类有效的预测方法,通过挖掘分析数据信息建立黑箱模型,极大提升预测精度。此类预测模型仍然存在模型训练、超参数调节、输入变量冗余等优化问题。针对预测建模过程中的优化问题,本文改进粒子群算法,并综合预测模型与粒子群算法的优势,提出几种混合预测模型,以提升建模效果。针对预测模型训练过程中存在病态解的问题,本文将模型的训练过程看作非线性优化问题,利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求解最优权值。最小二乘思想是一类简单、快捷的预测模型训练方法,在机器学习模型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极限学习机、回声状态网络等。但基于最小二乘思想的训练方法在实际应用时,训练得到的权值矩阵往往具有病态解且幅值较大,进而导致不适定现象,使得预测模型效果较差。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分别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和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利用两种改进算法分别训练回声状态网络和极限学习机预测模型,提出两种预测方法——IPSO-ESN方法和IMOPSO-ELM方法,两种方法分别通过正则化和多个目标函数的形式,在训练过程中约束输出权值的幅值,强化泛化能力,提升整体预测效果。最后在不同混沌时间序列上进行仿真,同多组对比方法进行比较,证实所提方法在预测问题上的实用性和有效性。针对混沌时间序列建模中的参数选择的问题,本文将相空间重构与预测模型作为整体,将其参数选择问题视为优化问题,提出一种组合模型——PSO-PSR-ESN模型,以应用于建模预测问题中。相空间重构的嵌入维数、延迟时间和回声状态网络储备池的四个关键参数的选择,对于预测精度提升至关重要。传统确定相空间重构参数方法与建模预测部分相互独立,且计算的参数在预测问题中不一定最优。回声状态网络的超参数调节非常影响建模效果。目前超参数选择方法偶然性大,影响建模效果。本文目标函数为Lasso形式,利用粒子群算法同时优化相空间重构以及回声状态网络的参数选择过程。最后在6座不同城市实测PM2.5浓度数据上进行预测仿真,验证所提模型在PM2.5浓度时间序列预测上的效果。

张盟琦[8](2020)在《几类混沌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及控制》文中研究表明混沌现象作为非线性系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殊的运行状态,对多种系统产生的影响较为复杂和深远。电力系统作为高阶复杂的非线性系统,根据参数变化,扰动环节或子系统合并运行都有可能出现混沌状态。这有可能使得电力系统发生无规律的振荡行为,甚至导致电网系统奔溃瓦解。针对于分数阶混沌系统,本文以Lorenz-Stenflo系统和Sprott E系统为典型,将其推广到分数阶,将分数阶领域与混沌领域相结合,验证混沌行为的存在,分析了其运行特性,并进行了同步研究。因此,本文对二阶电力系统,分数阶Lorenz-Stenflo系统以及分数阶Sprott E系统展开了研究,分析了混沌运行状态,并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了相应的控制器。主要概括为以下方面:(1)分析了理想状态下的电力系统,并针对含有扰动环节的二阶电力系统,根据庞加莱截面法,吸引子相图,功率谱图等验证了混沌运行状态,并针对该现象,本文采用了反演适应滑模控制策略,设计了控制器,由仿真结果可观察出该系统由无规则的混沌运行状态变成稳定周期性运行状态,控制器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和鲁棒性。(2)针对于三维Lorenz系统,将其推广到四维Lorenz-Stenflo系统,根据稳定平衡点的判断,验证了隐藏吸引子的存在性,并通过庞加莱截面,功率谱图等方法分析了混沌运行状态。本文根据分数阶稳定性理论设计控制器,使得分数阶Lorenz-Stenflo系统在短时间内从混沌运行状态达到同步运行状态。(3)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将整数阶Sprott E系统推广到分数阶Sprott E系统,采用分岔图的方法验证了分数阶系统的存在性,在分析该系统的基本运行状态的前提下,采用吸引子相图,功率谱图等验证了混沌行为的存在性,并将整数阶投影同步的方法推广到分数阶系统,设计同步控制器,实现分数阶系统的逐渐稳定。(4)对全文进行总结。将论文的重点研究内容和创新意义进行了总结概括,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分析。

张洪志[9](2020)在《非线性自适应观测器及其在车辆状态估计中的仿真》文中研究指明现在越来越多的汽车上安装了主动安全控制系统。车辆质心侧偏角是主动安全控制系统中重要的控制变量。由于直接量测成本很高,状态观测器是目前车辆质心侧偏角估计的主要技术之一。早期的研究主要利用线性观测器进行估算,如Kalman滤波器和Luenberger观测器等。在轮胎的线性区域内,这种估算结果比较精确,但在非线性区域内估算误差会比较大。因此,质心侧偏角的非线性观测器估计方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由于车辆行驶道路状况复杂,系统中包含参数的情况也需要被考虑。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类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状态观测器来研究车辆状态估计。在观测器的设计过程中引入一种新的非线性限制条件:递增二次非线性限制条件,它包含很多常见的非线性条件。基于递增二次非线性限制条件,研究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观测器和输出非线性自适应观测器的设计,为车辆状态估计所需的观测器设计提供前提条件。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可归纳如下:1、研究了递增二次限制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观测器设计方法,相比于常见非线性系统满足Lipschitz条件的情况,本文中引入的递增二次限制条件使设计的自适应观测器更具有通用性。针对包含未知参数的非线性系统建立了自适应全维观测器,并给出保证非线性系统的状态值和观测器系统的状态估计值之间的误差渐近趋于零的充分条件。2、针对自适应全维和降维状态观测器设计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非线性系统的圆判据观测器设计方法:在经典Luenberger观测器设计基础上将输出误差映射到系统的非线性项中,增加观测器设计的自由度,提高观测器的鲁棒性。在仿真方面,使用经典的Rossler混沌系统、Lorenz混沌系统以及别克汽车模型验证设计的自适应状态观测器的有效性。3、基于车辆的状态空间模型,考虑输出中的非线性函数满足递增二次限制条件的非线性系统,设计了一类输出非线性观测器。并在此基础上,将输出非线性观测器与自适应观测器相结合,设计了一类输出非线性自适应观测器。最后,针对XC90沃尔沃测试车的实验数据,选择前轮侧偏角与后轮侧偏角作为状态变量,使用MATLAB仿真软件验证了设计的输出非线性观测器在车辆状态估计中的效果。

李明辉[10](2019)在《ATP软件可靠性混沌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软件的规模越来越大,复杂度越来越高,功能亦越来越强大。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软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将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失效现象。对于一些需要具备更高安全性、可靠性软件的领域如轨道交通、航空、核能来说,进行软件可靠性模型及软件失效行为预测的研究是必要的。评估预测软件可靠性,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分析软件失效机理的基础上对软件的可靠性建模,进而利用可靠性模型预测软件失效行为。本文通过软件失效的原因分析,认为软件失效行为不仅具有随机性,而且具有混沌性,因此将混沌理论与软件可靠性模型相结合预测软件失效行为。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1)既有软件可靠性模型存在的问题。大多数软件可靠性模型是建立在概率论或随机过程基础上。然而基于随机过程的可靠性模型都是建立在关于软件失效行为的某些假设的前提之上的,这些假设条件决定了可靠性模型的准确度。如果假设前提与实际情况差别较大,模型的准确度就会下降。而软件可靠性混沌模型能够避免这些假设前提,从软件失效数据出发,挖掘软件失效的内在规律。(2)软件失效行为的混沌特性分析。以往认为软件失效行为具有随机性的原因在于软件的使用剖面具有随机性。然而本文认为软件的使用剖面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确定性。在日常运行中,软件的输入具有相当的确定性,不会从无限的输入域中随机选择;在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不会从无限的输入域中选择测试用例,测试用例的选择有一定的规律性,不是完全随机的。另一方面,测试人员在测试中可能由于内心意识或外部环境而影响到其思维方式。这同混沌系统既具有确定性也具有初值敏感性的特点相似。(3)软件失效数据的混沌时间序列分析。对混沌时间序列数据的混沌识别算法、相空间重构参数嵌入维数和时间延迟的求取方法做了介绍。选择G-P算法和C-C法求取ATP(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软件失效数据的嵌入维数和时间延迟;通过计算ATP软件失效数据的最大Lyapunov指数来判别失效数据的混沌性。(4)ATP软件可靠性混沌模型验证。以ATP软件失效数据对混沌可靠性模型验证。采用基于最大Lyapunov指数预测法和BP神经网络的混沌预测法预测软件失效行为。将预测结果与J-M模型、G-O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混沌可靠性模型对软件失效行为预测的效果较优于随机过程模型。图32幅,表2个,参考文献74篇

二、Lorenz与Rossler混沌系统的跟踪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orenz与Rossler混沌系统的跟踪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多个非全同耦合Rossler振子的同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混沌的发展历程
    1.3 混沌的应用
    1.4 混沌系统的自组织现象
        1.4.1 耦合混沌振子的同步
        1.4.2 耦合混沌振子的死亡
        1.4.3 斑图形态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耦合混沌振子的理论基础
    2.1 典型的动力学模型
        2.1.1 Logistic映射
        2.1.2 Stuart-Landau模型
        2.1.3 Kuramoto模型
        2.1.4 Lorenz模型
        2.1.5 Rossler模型
    2.2 混沌系统的耦合机制
        2.2.1 混沌同步研究中的单向耦合与双向耦合
        2.2.2 吸引耦合与排斥耦合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耦合非全同ROSSLER振子的动力学行为
    3.1 引言
    3.2 两个振子的扩散耦合
        3.2.1 模型
        3.2.2 数值计算与结果分析
    3.3 三个振子的链式耦合
        3.3.1 模型
        3.3.2 结果分析
    3.4 多个振子的星型耦合
        3.4.1 模型
        3.4.2 结果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互联电力系统动力学分析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及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电力系统动力学分析研究现状
        1.2.2 电力系统控制类问题研究现状
    1.3 论文结构安排
2 系统动力学与非线性控制理论仿真分析
    2.1 引言
    2.2 动力学分析基础理论
        2.2.1 稳定性与分岔
        2.2.2 混沌的定义与判断方法
    2.3 稳定性与混沌仿真分析
        2.3.1 混沌系统仿真
        2.3.2 系统动力学分析
    2.4 非线性控制理论基础
        2.4.1 模糊控制理论
        2.4.2 基于beckstepping方法的自适应控制理论
    2.5 非线性自适应模糊控制仿真分析
        2.5.1 模糊系统状态描述
        2.5.2 控制算法设计与分析
        2.5.3 仿真实例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二阶互联电力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3.1 引言
    3.2 互联电力系统模型
    3.3 具有周期负载的双机互联电力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3.3.1 数值计算
        3.3.2 李雅普诺夫指数分析
        3.3.3 分岔与相空间仿真分析
    3.4 系统参数敏感性研究
        3.4.1 系统对初值敏感性的研究
        3.4.2 系统对负载扰动频率的敏感性
    3.5 本章小节
4 负荷扰动互联电力系统预设性能控制器设计
    4.1 引言
    4.2 系统模型
    4.3 模糊推理法与预设性能控制
        4.3.1 模糊推理法
        4.3.2 预设性能控制
    4.4 具有预设性能的模糊自适应控制器设计
        4.4.1 前馈控制器设计
        4.4.2 反馈控制器设计
        4.4.3 最终一直有界性证明
    4.5 仿真结果与分析
    4.6 本章小节
5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分数阶混沌系统的同步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混沌理论的发展及现状
    1.3 分数阶系统控制的发展及现状
        1.3.1 分数阶系统自适应控制发展及现状
        1.3.2 分数阶系统滑模控制的发展及现状
    1.4 混沌的定义及特征
        1.4.1 混沌的定义
        1.4.2 混沌的特征
    1.5 分数阶混沌同步的定义
    1.6 本文主要内容及安排
第二章 分数阶微积分基本理论
    2.1 分数阶微积分的基本定义
        2.1.1 分数阶微积分常用函数
        2.1.2 分数阶微积分的定义
    2.2 分数阶微积分的基本性质
    2.3 分数阶微积分的求解方法
        2.3.1 时域频域转换算法
        2.3.2 预估-校正法
    2.4 分数阶系统稳定性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个不确定分数阶混沌系统的组合同步
    3.1 引言
    3.2 系统描述
    3.3 自适应滑模控制器设计
        3.3.1 滑模面设计
        3.3.2 控制器设计
    3.4 数值仿真
    3.5 结论
第四章 分数阶混沌系统自适应预测同步
    4.1 引言
    4.2 分数阶混沌系统自适应预测同步的控制器设计
    4.3 数值仿真
    4.4 结论
第五章 不确定分数阶混沌系统的自适应预测滑模同步
    5.1 引言
    5.2 问题描述
    5.3 控制器设计
    5.4 数值仿真
    5.5 结论
第六章 分数阶混沌系统的同步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
    6.1 引言
    6.2 混沌保密通信基本结构
    6.3 基于不确定分数阶混沌Chua系统的灰度图像加密算法
        6.3.1 加密算法设计
        6.3.2 解密算法
    6.4 实验结果与性能分析
        6.4.1 实验结果
        6.4.2 仿真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4)跳频码序列预测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目录安排
第二章 跳频通信及跳频码序列预测原理
    2.1 跳频通信系统理论
        2.1.1 跳频通信工作原理
        2.1.2 跳频信号数学模型
    2.2 跳频序列设计要求
    2.3 跳频系统的预测干扰方式
        2.3.1 预测原理
        2.3.2 预测性能指标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跳频码序列分析与总方案设计
    3.1 跳频码序列的性质
        3.1.1 跳频码序列的线性复杂度
        3.1.2 跳频码序列相图的概念
    3.2 基于移位寄存器产生的跳频码序列分析
        3.2.1 m序列分析
        3.2.2 M序列分析
    3.3 混沌跳频码序列分析
        3.3.1 混沌理论
        3.3.2 混沌序列分析
    3.4 总体方案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移位寄存器产生的跳频码序列预测算法研究
    4.1 基于移位寄存器结构特性的预测算法
        4.1.1 算法理论
        4.1.2 对m跳频码序列的预测仿真
        4.1.3 对M跳频码序列的预测仿真
    4.2 基于B-M算法的重构还原方法
        4.2.1 算法理论
        4.2.2 算法仿真
        4.2.3 在实时解算条件下的算法局限性
    4.3 改进的基于B-M算法实时动态重构的理论推导
        4.3.1 判定条件推导
        4.3.2 改进的算法总框图
        4.3.3 算法仿真验证
    4.4 针对接收序列中存在误码情况的抗误码算法
        4.4.1 误码情况分析
        4.4.2 抗误码算法处理框图推导
        4.4.3 抗误码算法仿真验证
    4.5 不同误码情况下的解算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混沌跳频码序列预测算法研究
    5.1 相空间重构
        5.1.1 相空间重构概述
        5.1.2 仿真实验
    5.2 混沌序列预测算法预测性能分析研究
        5.2.1 神经网络预测算法
        5.2.2 Volterra自适应滤波器预测算法
    5.3 两种预测算法在多步预测上的性能比较
        5.3.1 无噪情况下性能分析
        5.3.2 加噪情况下性能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5)一类分数阶混沌系统无源同步控制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分数阶控制的研究现状
        1.2.2 混沌同步控制研究现状
        1.2.3 无源性控制研究现状
    1.3 主要内容及安排
第二章 分数阶微积分与分数阶无源控制的理论知识
    2.1 引言
    2.2 分数阶微积分的基本理论
        2.2.1 分数阶微积分的定义
        2.2.2 分数阶系统稳定性分析
        2.2.3 分数阶微积分控制器实现的问题
    2.3 无源控制
        2.3.1 无源系统的内联
        2.3.2 无源反馈控制
        2.3.3 互联与阻尼配置方法
        2.3.4 功率塑造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时变增益无源控制的分数阶超混沌系统同步
    3.1 引言
    3.2 问题描述
    3.3 分数阶系统有限时间同步控制
        3.3.1 具有时变增益的无源控制稳定性分析
        3.3.2 控制器设计
    3.4 数值仿真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维分数阶混沌系统无源同步控制
    4.1 引言
    4.2 问题描述
    4.3 分数阶无源同步控制器
        4.3.1 无源反馈控制器设计
        4.3.2 数值仿真
    4.4 不同维分数阶无源同步控制器
m无源控制器设计'>4.4.1 n>m无源控制器设计
        4.4.3 数值仿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分数阶永磁同步电机自适应无源同步控制
    5.1 引言
    5.2 永磁同步电机的分类
    5.3 自适应无源控制在分数阶永磁同步电机中的应用
        5.3.1 问题描述
        5.3.2 分数阶PMSM控制系统描述
        5.3.3 自适应无源控制器设计
        5.3.4 数值仿真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6)异结构分数阶非线性系统的有限时间混沌同步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分数阶微积分理论的研究现状
        1.2.2 分数阶混沌同步的研究现状
        1.2.3 分数阶有限时间理论的研究现状
        1.2.4 滑模变结构控制的研究现状
        1.2.5 复杂网络同步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安排
第二章 分数阶微积分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基本理论
    2.1 分数阶微积分理论介绍
        2.1.1 Gamma函数
        2.1.2 Beta函数
        2.1.3 Mittag-Leffler函数
        2.1.4 Caputo导数定义及性质
    2.2 分数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2.2.1 分数阶线性系统的渐近稳定定性
        2.2.2 分数阶非线性系统的渐近稳定定性
        2.2.3 分数阶非线性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性
    2.3 滑模变结构控制基本理论
        2.3.1 滑动模态定义及数学表达式
        2.3.2 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定义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异结构分数阶混沌系统的有限时间同步
    3.1 引言
    3.2 分数阶有限时间稳定性分析
    3.3 同维异结构有限时间投影同步控制器设计
        3.3.1 问题描述
        3.3.2 控制器设计
        3.3.3 仿真算例
    3.4 不同维异结构有限时间投影同步控制器设计
        3.4.1 问题描述
        3.4.2 控制器设计
        3.4.3 仿真算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异结构分数阶混沌系统有限时间滑模同步
    4.1 引言
    4.2 同维异结构有限时间滑模投影同步控制器设计
        4.2.1 问题描述
        4.2.2 控制器设计
        4.2.3 仿真算例
    4.3 不同维异结构有限时间滑模投影同步控制器设计
        4.3.1 问题描述
        4.3.2 控制器设计
        4.3.3 仿真算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异结构分数阶复杂网络系统有限时间外同步
    5.1 引言
    5.2 具有相同拓扑结构的异结构网络间的有限时间外同步
        5.2.1 问题描述
        5.2.2 有限时间外同步控制器设计
        5.2.3 仿真算例
    5.3 具有不同拓扑结构的异结构网络间的有限时间外同步
        5.3.1 问题描述
        5.3.2 有限时间外同步控制器设计
        5.3.3 仿真算例
    5.4 基于追踪控制的无刷直流电机有限时间同步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混沌时间序列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混沌时间序列预测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结构和内容
2 粒子群优化算法研究概述
    2.1 优化问题概述
    2.2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基本概念
    2.3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研究进展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混沌时间序列模型训练方法研究
    3.1 基于IPSO算法的混沌时间序列模型训练方法
        3.1.1 回声状态网络模型
        3.1.2 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3.1.3 基于IPSO算法的ESN模型训练方法
        3.1.4 Lorenz混沌时间序列和北京PM_(2.5) 混沌时间序列仿真实验
    3.2 基于IMOPSO算法的混沌时间序列模型训练方法
        3.2.1 极限学习机
        3.2.2 改进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
        3.2.3 基于IMOPSO算法的ELM模型训练方法
        3.2.4Lorenz混沌时间序列和Rossler混沌时间序列仿真实验
    3.3 本章小结
4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混沌时间序列预测组合模型
    4.1 基本概念介绍
        4.1.1 相空间重构
        4.1.2 回声状态网络
    4.2 PSO-PSR-ESN组合模型
    4.3 京津冀地区PM_(2.5)混沌时间序列仿真实验
        4.3.1 北京PM_(2.5)浓度混沌数据集仿真实验
        4.3.2 京津冀其余城市PM_(2.5)浓度混沌数据集仿真实验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情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几类混沌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及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2章 混沌研究相关理论概述
    2.1 引言
    2.2 混沌理论相关概述
        2.2.1 混沌的本质及概念
        2.2.2 混沌的主要特征
        2.2.3 混沌理论的发展
    2.3 分数阶微积分的基本理论
        2.3.1 分数阶微积分的发展
        2.3.2 分数阶混沌系统的研究
    2.4 混沌系统控制与同步
        2.4.1 常见混沌控制方法总结
        2.4.2 分数阶混沌系统控制与同步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含有扰动环节的电力系统的混沌动力学分析与控制
    3.1 引言
    3.2 电力系统模型的建立
    3.3 二阶电力系统动力学分析
        3.3.1 无外加扰动模型分析
        3.3.2 含有周期性负荷扰动系统动力学分析
        3.3.3 含有周期性负荷扰动和电磁功率扰动系统动力学分析
    3.4 二阶电力系统的反演滑模控制
        3.4.1 反演滑模控制基本原理
        3.4.2 自适应反演滑模控制器设计
        3.4.3 数值仿真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分数阶超混沌Lorenz-Stenflo系统动力学分析及有限时间同步
    4.1 引言
    4.2 系统模型动力学分析
        4.2.1 Lorenz混沌系统模型分析
        4.2.2 Lorenz-Stenflo超混沌系统基本动力学分析
    4.3 分数阶系统有限时间稳定性理论及系统同步
        4.3.1 分数阶微积分理论
        4.3.2 分数阶系统有限时间稳定性理论
        4.3.3 数值仿真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含隐藏吸引子的分数阶Sprott E系统动力学分析及投影同步
    5.1 引言
    5.2 Sprott E系统及动力学分析
        5.2.1 系统模型及平衡点
        5.2.2 混沌动力学分析
    5.3 分数阶系统投影同步
        5.3.1 基于投影同步理论的分数阶系统混沌控制
        5.3.2 数值仿真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非线性自适应观测器及其在车辆状态估计中的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和缩略词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非线性状态估计研究现状
        1.2.2 基于观测器的车辆状态估计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非线性状态估计与Lyapunov稳定性理论
    2.1 非线性状态估计
    2.2 Lyapunov稳定性理论
    2.3 常用的非线性条件
    2.4 常用引理
    2.5 递增乘数矩阵的求解方法
        2.5.1 多胞体的情形
        2.5.2 二次曲线的情形
第三章 递增二次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全维观测器设计及其仿真
    3.1 引言
    3.2 问题陈述
    3.3 全维自适应状态观测器设计
    3.4 在混沌同步设计中的仿真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递增二次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降维观测器设计及其仿真
    4.1 引言
    4.2 问题陈述
    4.3 降维观测器设计
    4.4 在混沌同步中的仿真
    4.5 在车辆状态估计中的仿真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递增二次非线性系统的观测器设计及在车辆状态中的仿真
    5.1 引言
    5.2 车辆建模和问题描述
    5.3 递增二次限制与观测器设计
    5.4 输出非线性自适应观测器设计
    5.5 在车辆质心侧偏角估计中的仿真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10)ATP软件可靠性混沌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结构
2 软件可靠性理论
    2.1 软件可靠性定义
    2.2 影响软件可靠性的因素
    2.3 软件可靠性指标
    2.4 软件可靠性模型分类
    2.5 经典软件可靠性模型介绍
        2.5.1 随机过程模型
        2.5.2 非随机过程模型
    2.6 本章小结
3 软件失效的混沌性与随机性分析
    3.1 软件失效行为分析
        3.1.1 软件可靠性的相关概念
        3.1.2 软件错误产生的原因
    3.2 基于随机性的软件失效
        3.2.1 软件失效的随机性分析
        3.2.2 基于随机过程的可靠性模型
    3.3 软件失效的混沌性分析
        3.3.1 混沌与随机
        3.3.2 软件失效的混沌分析
    3.4 软件可靠性混沌模型
        3.4.1 软件可靠性混沌模型概述
        3.4.2 软件可靠性混沌模型的应用
    3.5 本章小结
4 ATP软件失效数据混沌分析
    4.1 混沌理论
        4.1.1 混沌理论的起源
        4.1.2 混沌的定义
        4.1.3 混沌的特点
        4.1.4 典型的混沌系统
    4.2 混沌时间序列相空间重构
        4.2.1 Takens定理
        4.2.2 嵌入维数的确定
        4.2.3 时间延迟的确定
    4.3 混沌识别
    4.4 本章小结
5 ATP软件可靠性混沌模型验证
    5.1 混沌时间序列预测算法
    5.2 ATP软件失效行为预测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Lorenz与Rossler混沌系统的跟踪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多个非全同耦合Rossler振子的同步研究[D]. 张梦茹.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互联电力系统动力学分析与控制研究[D]. 陈澜征. 武汉纺织大学, 2021(08)
  • [3]分数阶混沌系统的同步及应用研究[D]. 司辉. 扬州大学, 2021(08)
  • [4]跳频码序列预测算法研究[D]. 庞华吉.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一类分数阶混沌系统无源同步控制研究及应用[D]. 卜瑞漩.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6]异结构分数阶非线性系统的有限时间混沌同步研究及应用[D]. 张圣崎.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7]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混沌时间序列预测研究[D]. 李昕.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8]几类混沌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及控制[D]. 张盟琦. 新疆大学, 2020(07)
  • [9]非线性自适应观测器及其在车辆状态估计中的仿真[D]. 张洪志.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4)
  • [10]ATP软件可靠性混沌预测研究[D]. 李明辉.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Lorenz 和 Rossler 混沌系统的跟踪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