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成立大会暨第四届全国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服务学术研讨会 会议纪要(论文文献综述)
孙美娜[1](2021)在《云南省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现状及学员满意度调查研究》文中指出
肖雄[2](2021)在《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十七年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的针灸推广运动从开始实施到广泛普及的历史进程,勾勒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结合时代背景、政治动因、社会环境等进行历史分期研究,探讨不同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的阶段性特点;剖析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起伏的原因及国家力量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对运动中的典型事例进行个案研究;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和针灸(中医)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在掌握丰富史料和文献材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的针灸推广运动全过程进行系统考察,力求再现“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历史面貌。同时,结合这一时期政治动因、政策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采用分析归纳法、比较研究法和数据统计法等,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的发生原因、主要内容和阶段性特色进行研究;并运用个案研究法、历史考据法对针灸推广运动中产生的技术革新和典型临床运用进行分析考察。成果: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置于宏大历史叙事角度下,分析领导组织力量、参与群体、学习内容、推广方式诸要素,全面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客观再现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史实。确定了针灸推广运动开始的时间与标志性事件;将推广运动分为四个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初期(1951年2月《人民日报》发出号召至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之前)、中期(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后至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前)、高潮期(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至1962年底)和后期(1963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并分别客观分析、总结了各时期的阶段性特色和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并普及使用的电针、水针、耳针、梅花针四种典型新针法和针灸治疗疟疾、针灸治疗血吸虫病、针刺治疗阑尾炎、针刺治疗聋哑四项典型临床运用进行个案研究和历史考证。重新梳理了电针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与推广情况,水针发明过程、代表人物及推广情况,耳针被介绍至国内并被推广和经典化的过程,梅花针的发明、推广应用与更名争议等。从国家政策和卫生建设需要的角度分析研究针灸推广治疗疟疾和血吸虫病的史实;梳理了针刺治疗阑尾炎的历史进程;并对针刺治疗聋哑的发明情况、政治推动因素等进行了考察。同时,对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的“针灸休克”治疗精神病、首例针刺麻醉的学术争议以及“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对“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历史研究。从国家建设、政治领导、针灸特质等角度深度剖析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总结归纳了针灸推广运动的政治特点和组织特点;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对不同参与群体在思想意识、政治品格和医学认知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当代针灸发展和国家卫生建设的影响;客观总结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论:“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中医药参与卫生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典型事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环境下呈现出阶段性特色和数次高潮起伏。其不仅是一项卫生工作,振兴并重塑了中国针灸学和当代针灸业;更被上升为国家行为和政治任务,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新中国卫生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和针灸疗法“多、快、好、省”的特质是这场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坚持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采用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以及大力开展群众性运动是针灸推广运动的主要特点。通过针灸推广运动,针灸医师接受了社会主义政治规训和现代医学知识,改变了传统从业与受业方式;西医接受了政治身份的重新塑造,培养了无产阶级政治品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待中医的态度;普通民众增强了对针灸的认知,基层、边远地区人民的卫生健康得以有更多医疗保障。针灸推广运动也影响了疗法自身的形塑,使针灸学走向科学化、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为当代针灸的传承发展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参与构建了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基本框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中国的卫生面貌,有助于强化政治宣传,巩固国家治理。其历史经验在于: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其历史教训提示:医学技术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同时应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行政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研究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有助于深化考察中共领导下的中医工作和新中国卫生事业建设,可为当代针灸及医疗卫生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中医工作开展和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参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参考。
陈莉[3](2021)在《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管理循证实践方案的构建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营养状况、营养知识-态度-行为、饮食自我效能和膳食摄入情况。2.分析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对老年人营养护理的态度和知识,为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管理方案的构建提供参考依据。3.构建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管理的循证方案,为改善或解决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营养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问卷调查法:采用便利取样法,选取宁夏地区3所养老机构的350名老年人和160名护理人员分别进行问卷调查。2.循证护理实践:系统检索国内外老年人的营养、饮食及膳食指南相关证据,对证据评价总结,形成最佳证据,为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管理方案的构建提供证据支持。3.实地观察法:课题组2名成员到养老机构餐厅就餐、走访老年人公寓及居室,深入了解养老机构餐饮供给方式。4.专家函询法:选取16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函询,根据专家意见对方案内容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形成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管理方案。结果1.对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调查结果显示,350名养老机构老年人中营养正常230人,占65.7%;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和营养不良的各占32.0%(112人)和2.3%(8人)。老年人营养知识平均分为(4.45±2.83)分,知晓率为44.5%;营养态度平均分为(6.46±2.94)分,得分率为64.6%。养老机构老年人饮食自我效能总分平均分为(54.98±8.04)分;饮食行为控制、健康饮食技能、体重控制和社会情境下的饮食得分率依次为72.8%、67.6%、67.4%和67.0%。调查对象粗杂粮、水果、蔬菜、水产品类、奶类、蛋类和坚果摄入量均未达到推荐摄入量;米、面及其制品和畜禽肉类摄入量均高于推荐摄入量。2.对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调查结果显示,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营养知识知晓率为60.7%,对老年人营养护理态度的总得分为(58.23±10.15)分,各维度条目平均分依次为营养干预(4.07±0.92)分、个体化需求(3.92±1.16)分、营养习惯(3.22±0.79)分、营养评估(3.12±0.79)分和营养准则(2.56±0.74)分。3.实地观察结果显示,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养老机构,供餐方式也有所不同,主要有自主选餐和集中统一供餐两种供餐方式。养老机构的食物供给以谷类食物为主;食物搭配以传统的色香味搭配为主,尚未开展基于营养和老年人健康问题的膳食搭配。养老机构老年人在饮食选择上有一定的自主性,存在工作日在养老机构进餐,周末回家与家人共同进餐的“5+2”特点。4.本研究共实施两轮专家函询,专家的积极性分别为93.8%和100%。专家权威程度:两轮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4和0.85。专家意见集中程度:第一轮和第二轮专家函询各条目内容适用性评分均数为3.27~4.80和4.0~5.0。专家意见协调程度:两轮专家函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376和0.379(P<0.05)。最终构建的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管理方案包括管理团队、管理对象和管理内容3个方面;管理内容包括营养风险筛查、营养状况评估、营养管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及营养监测和效果评价4个领域、14个条目、56项内容。结论1.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较高。营养知识水平低,膳食结构存在不均衡现象,但营养态度较积极。2.养老机构护理人员营养知识水平偏低,营养态度一般。3.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管理循证方案构建方法科学,内容较为全面,为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问题的系统化、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本研究函询专家的积极性和权威性均较高,专家意见较为一致,研究结果可靠。
杨燕青[4](2020)在《上海某区全科医疗团队心身疾病服务技能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社区全科医疗团队对心身疾病认知及应对能力现况,分析影响因素,结合相关培训效果评价,为社区全科医疗团队心身疾病认知与应对能力建设提供实证依据,提出合理的发展策略和建议。二、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回顾、问卷调查、专家咨询,以2018年上海市某区部分全科医疗团队成员研究对象,纳入未培训375人与培训后71人,通过自行设计的“心身疾病认知和应对能力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基本概念、临床认知、临床应对、培训框架”五部分,以对未培训对象的现况调查为主要研究内容,结合培训后对象的培训效果评价,应用logistic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三、研究结果:现况调查纳入375名未培训社区全科医疗团队成员,总分按执业范围依次为精防医师>公共卫生医师>西医全科医师>中医全科医师>护士(P<0.01);调查问卷的四个模块标化得分后进行分析比较,基本概念>临床应对>临床认知>培训框架(P<0.01);团队主体之间(全科医师、公卫医师、护士)得分比较,总分、基本概念、临床认知、临床应对均有统计学差异,按得分高低排序,均为公共卫生医师>全科医师>护士(P<0.05);全科医师的中医、西医相比较,总分及临床认知方面西医全科医师>中医全科医师(P<0.05);全科医师各模块及格率比较,基本概念>临床认知>临床应对>培训框架(P<0.05)。将375名未培训对象与71名参加培训后对象比较,总分培训后对象>未培训对象(P<0.05);临床认知得分和临床应对培训后对象>未培训对象(P<0.05)。对全体对象的单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执业范围和培训是影响总分的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只有执业范围是影响总分的影响因素。对全科医师的单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工作年限、执业范围和培训框架是影响总分的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执业范围和培训框架是影响总分的影响因素。四、研究结论:社区全科医疗团队中的主体“全科医师”对心身疾病的认知和应对能力低于“精神卫生医师”与“公共卫生医师”,临床认知和临床应对是存在不足的主要部分,提示了今后开展继续教育培训的重点;西医全科医师的总体水平高于中医全科医师,提示中医对现代心身医学知识较为匮乏,培训可在中西医相关知识上进行融合与提高;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执业范围和培训,提示针对不同执业范围的培训对象,侧重点应有所不同,需精细化知识点;培训是提高社区全科医疗团队的心身疾病认知和应对能力水平的有效手段,建议通过加强培训、中西结合、拓宽视野以及政策引导提升全科医师心身疾病诊疗水平。以全科医学与心身医学相融合,同时关注了西医全科医师与中医全科医师为本研究的创新点。
谢军[5](2020)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衰弱的影响因素及其预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绝大多数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都伴随着身体衰弱,衰弱也是老年人的另一个重大健康问题。有研究指出衰弱存在于多数的老年人群,而这些人群中部分合并高血压,他们的不良后果的风险也可能随之增加。虽然初步证据结果表明,高血压与衰弱之间的关联尚待商榷,但也需要在不同的样本病例中进一步验证。因此,在本项研究中我们将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衰弱的影响因素,并观察衰弱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不良事件中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完成Tilburg衰弱量表评估老年衰弱。入院后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慢性病史、血压控制管理情况、住院期间相关指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收集患者的血液样本收集,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变化。收集所有的观察数据,采用SPSS1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之间比较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多种因素与衰弱的风险关系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检测,实验室相关数据与衰弱的风险关系采用皮尔森相关系数检测。不良事件和再次入院事件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规定检测结果为P<0.05,则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共有24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29例,女性116例,患者平均年龄为73.52±8.62岁(60-97岁)。Tilburg衰弱量表评分评估后衰弱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89例,约占总患者比例的77.14%,其中轻度衰弱(Tilburg量表评分5-7分)的患者138例,中度衰弱(8-10分)和重度衰弱(>10分)的患者分别为44例和7例。在所有调查对象中,衰弱平均总分为5.26±2.87分,其中躯体衰弱平均3.87±0.46分,心理衰弱平均2.52±0.37分,社会衰弱平均1.36±0.28分。2.老年高血压患者衰弱组与非衰弱组比较发现,一般资料指标中的年龄(P<0.05)、较低的文化水平(P<0.05)及婚姻状况(P<0.05)与衰弱密切相关;两组在慢性疾病史指标中的比较,衰弱组患者罹患2种以上的慢性病风险增加,同时罹患2型糖尿病史(p<0.05)、心功能不全史(p<0.0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p<0.05)、脑血管疾病史(p<0.05)、帕金森症史(p<0.05)及骨质疏松病史(p<0.05)的发生率显着升高。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年龄[OR=3.732(2.328~5.363)]和文化程度[OR=2.538(1.827~4.827)]、慢性疾病史≥2种[OR=1.968(1.719~3.214)]、2型糖尿病史[OR=1.513(1.311~2.327)]、帕金森症史[OR=3.175(2.382~5.651)]、脑血管疾病史[OR=3.021(2.746~4.26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OR=1.629(1.232~2.873)]及骨质疏松病史[OR=3.437(2.887~4.762)]均是预测衰弱的独立因素。两组在实验室指标比较发现,衰弱组患者的血红细胞(P=0.016)、血红蛋白(P=0.027)、血肌酐(P<0.05)、胱抑素C(P<0.05)及血同型半胱氨酸(P<0.05)均高于非衰弱组。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衰弱评分与胱抑素C(P<0.05)及血同型半胱氨酸(P<0.05)呈正相关,进一步对衰弱各维度评分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躯体衰弱评分与同型半胱氨酸(P<0.05)、胱抑素C(P<0.05)呈正相关。3.高血压分级中和衰弱的检出率呈正相关。在老年高血压合并衰弱的患者中,24h收缩压变异百分率、24h舒张压变异百分率均显着大于非衰弱组(P<0.01);同时结果发现衰弱组患者的收缩压变和舒张压均显着大于非衰弱组(P<0.01)。在住院指标方面,老年高血压合并衰弱的患者住院时间为14.29±3.76天,超过非衰弱组的11.52±3.98天(P<0.01);衰弱组的平均医疗费用为8927.32±1822.23元,也超过非衰弱组的7392.81±1529.21元(P<0.01)。最后我们发现衰弱也是预测高血压患者再入院(P<0.01)及发生不良事件(P<0.01)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衰弱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检出率高,与年龄、文化程度、慢性疾病史≥2种、2型糖尿病史、帕金森症史、脑血管疾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及骨质疏松病史有关。2.衰弱是预测老年高血压患者再入院和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
于沛鑫[6](2020)在《分级诊疗制度下哈尔滨市平房区中医诊所现状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社会疾病分布和流行病类型发生巨大的转变,医疗卫生服务供需双方矛盾激增,为匹配居民健康需求侧的“正三角”,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引导医疗资源流向,努力完善优质资源共享的机制,但目前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提升仍是缓慢,社区预防医疗保健功能尚不健全,为进一步落实“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中医诊所被列为纵向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工作重点,随着中医诊所相关政策的出台,中医诊所在分级诊疗制度下供给侧作用开始显现,中医诊所的发展对社区预防医疗保健体系的建立以及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强化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缓解居民卫生经济负担并提升其健康生活的水平。本研究基于分级诊疗制度下基层初级卫生医疗保健层面,详细阐述分级诊疗制度下中医诊所的作用,并以中医诊所为主体,对哈尔滨市平房区中医诊所现状进行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半结构化访谈与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医诊所目前的经营情况、管理措施、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解。在制度试行以及社会需求的背景下,对调查结果经整理发现的相关问题做进一步的原因分析,针对平房区中医诊所问题从人才技术、卫生监督、政策、行业管理、社会宣传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引导中医诊所融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完善基层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建立,充分发挥分级诊疗职能,加快适应医疗市场运行,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满足居民“正三角”卫生医疗保健需求,改善社会居民的健康状况,提升居民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
蔡晓婷,王留义[7](2020)在《我国全科医学学科建设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全科医学是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及行为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二级学科,全科医师主要在基层承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转诊、预防保健、患者康复、慢性病管理等一体化服务[1-2]。发展全科医学,离不开学科建设,全科医学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包括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全科师资队伍建设,学科文化建设等方面[3],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战略任务,是综合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的根本,也是承载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及科研教
谭琳婧[8](2020)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监管主体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升,人们越发关注自身健康管理,以致于寻求更高品质的医疗服务成为社会大众的强烈需求。然而,过去以疾病控制为主的传统医疗服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国民关于个性化医疗服务的追求。基于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便应运而生。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就关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部署中,明确提出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方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行将成为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关键,利用社会居民与家庭医生团队签订医疗服务合约的方式,为大型医院分流出部分患病程度较轻的患者,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的同时,也能减轻大型医院的接诊负担,降低患者的经济压力。可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成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重要基石,家庭医生也将逐渐承担国民“健康守门人”的重担。自国家大力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来,虽然签约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但在实施过程中依然暴露出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家庭医生数量无法满足高签约率的就医需要,签约服务质量无法满足居民个性化的服务要求,从而导致大量“签而不约,约而不实”的情况发生。因此,加强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监管将成为推行此项医改政策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监管主体在监管过程中将承担着法定的重要责任。近年来,国家通过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致力于打造一支专业高效、统一规范的卫生健康监管队伍,推动转变监管理念,提升监管能力,引导医疗行业监管改革向纵深推进。但我国关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监管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监管主体的上层设计与实践推行之间仍然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据此,本文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监管主体为中心,通过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概念内涵,更好地掌握监管主体的设置需求;通过梳理中央立法文件和地方运行现状中所暴露的实际问题,更好地归纳监管主体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通过借鉴英美家庭医生服务监管主体的设置经验及思路,更好地丰富我国监管主体优化路径,以期结合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监管主体的制度建设。
于丽君[9](2020)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法律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探索历程自2005年始于上海,至2018年《关于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的指导意见》出台后,相关的制度建构已初见成效。目前,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主要依赖于各个层级的规范性文件推进实施,存在基本依靠政策推动现象。这不仅导致现有规范的法律效力低下,而且有的政府文件与国家相关法律存在明显冲突,导致其在推行过程中面临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多元主体权责义务不明晰,签约服务内容履行不能,服务费用立法缺失,服务考评与监管的制度脱节,卫生资源配置难以向基层流动的难题。这些法律制度的瓶颈制约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其问题的根源在于医疗卫生领域立法不足、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缺乏制度保障,未从法律角度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各方主体权责加以明晰。深圳、宁波、北京等典型试点地区的探索实践显示,现有规范无法调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暴露的多元主体的权利、义务与法律责任问题,对此,应当借鉴域外各具特色的家庭医生服务的有益经验。以古巴、英国、美国、荷兰、德国五个国家完善的家庭医生法律制度作为比较考察的对象,从体系化和规范化两个视角对我国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出法律对策建议,具体包括:明确界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的各方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制定全国统一的准入标准,探索“按人头付费”与“按病种付费”相结合的混合型付费机制,完善家庭医生团队内外部考评监管等具体措施。
沈士立[10](2020)在《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科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为落实国家卫健委要求,全国各地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正在积极组建全科医学科。但是,科室应该怎样设置?开设之后应该如何发展和评价?国内对此尚缺少研究。目前,许多新开设的全科医学科正在套用其他医学专科的建设与评价标准,这些标准与全科医学学科特色不相适应,已经对其发展形成制约。如何构建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科室建设评价制度,已经成为新时代下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方法: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专题小组讨论、德尔菲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构建了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科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和专题小组讨论法构建指标池及指标评价标准,主要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筛选指标、计算权重和修改评价标准。所有数据均以Microsoft Word 2010或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建库,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0或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构建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然后通过2轮专题小组讨论对基本框架进行补充和完善。结合文献研究和专题小组讨论研究结果,构建评价指标池,并邀请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全科医学资深专家45人参与3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对初步拟定的评价指标进行修改,对指标权重进行赋分,对指标的评价标准进行完善。最终确定了包含6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78个三级指标及其评价标准在内的评价模型。三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4.44%,92.11%,91.43%,专家权威系数为0.94。第三轮咨询后,专家协调系数为0.716,协调性检验P值<0.001。结论:1.本研究构建了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科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内容涵盖全科医学学科建设的各个方面,数量精简;权重分配合理,具有较好的科学性。2.本研究建立了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科室建设评价模型。对每个三级指标提出了具体的标准和评分方法,明确了评价要素、评分规则,具有较好的操作性。
二、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成立大会暨第四届全国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服务学术研讨会 会议纪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成立大会暨第四届全国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服务学术研讨会 会议纪要(论文提纲范文)
(2)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 选题依据 |
(二) 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新中国“十七年” |
(二) 针灸与针灸推广 |
(三) 运动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与内容 |
(二)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材料 |
(一) 材料来源 |
(二) 材料的甄选 |
五、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当代针灸史研究现状 |
(二) 当代中医史研究现状 |
(三) 当代医疗社会史(医学发展与政治方向)研究现状 |
(四) 简要评议 |
第一章 楔子:近代针灸境遇的不同面向 |
第一节 针灸生存危机与业者自强举措 |
一、民国政府统治下针灸生存危机频现 |
二、针灸业者尝试“科学化”革新 |
第二节 中共领导下普及针灸的尝试 |
一、毛泽东重视发挥中医力量 |
二、中共领导下根据地及军队普及针灸的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曲折行进:针灸推广运动的初期 |
第一节 新中国“针灸推广”的提出 |
一、卫生部确立“团结中西医”方针 |
二、《人民日报》揭开针灸推广帷幕 |
第二节 针灸疗法实验所探索推广针灸 |
一、在北京先行培训针灸师资 |
二、在多地推广针灸培训模式 |
三、针灸疗法实验所推广针灸的成效 |
第三节 针灸推广在国内的初步实践 |
一、针灸教学开始普及 |
二、组织针灸医师开展临床工作 |
第四节 新针灸学:推广初期的核心内容 |
一、“新针灸学”的学术特点 |
二、“新针灸学”的推广情况 |
第五节 针灸推广初期的成效与困难 |
一、针灸推广初期取得的成绩 |
二、针灸推广初期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步入正轨:针灸推广运动的中期 |
第一节 中医政策调整,针灸推广迎来新阶段 |
第二节 推广针灸的四大主要途径 |
一、西医学习针灸 |
二、改进中医针灸教育 |
三、培训基层卫生人员掌握针灸技术 |
四、“中医带徒弟”助力培养针灸人才 |
第三节 典型事例:江苏省针灸推广与教学革新 |
一、分设中、西医班级培养针灸师资 |
二、开展短期针灸巡回教学,培养校外医务人员 |
三、承担委托教学任务,培养更多针灸人才 |
四、编写《针灸学》,为统编针灸教材确立范式 |
第四节 推广中期的主要成效:临床应用取得进展 |
一、应用范围扩大,治疗病种增加 |
二、推动献方工作,发掘民间针灸 |
第五节 推广中期潜在的问题与新的趋势 |
一、中、西医间的龃龉与“整风运动” |
二、“技术革命”催生针灸新方向,“跃进”苗头初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跃进”与“革命”:针灸推广运动的高潮 |
第一节 “大跃进”历史背景下的针灸推广 |
一、“大跃进”正式发动,《健康报》呼吁进一步推广针灸 |
二、河北省开展“普及针灸”群众运动 |
三、保定会议组织中医药界“大跃进” |
第二节 “人人学会针灸” |
一、学习主体:干部带头,医务人员广泛参与 |
二、学习形式及主要内容 |
三、针灸出版物大量涌现 |
第三节 掀起针灸“技术革命” |
一、以“土”为主的医药卫生技术革命 |
二、积极开展针灸经络科学研究 |
三、新式针法与器具大量涌现 |
第四节 针灸“跃进”的高潮与后续 |
一、针灸“跃进”达到高潮 |
二、形势发生变化,针灸工作转入调整阶段 |
第五节 “大跃进”时期针灸推广的特点 |
一、强调党的领导,政治挂帅 |
二、提倡短期速成,大放“卫星” |
三、开展群众运动,影响广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农村:针灸推广运动的后期 |
第一节 “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 |
一、卫生工作新方向 |
二、毛泽东发布“六·二六”指示 |
第二节 农村成为针灸推广重点场域 |
一、鲁之俊重提针灸推广 |
二、山西省在农村推广针灸的经验 |
第三节 农村地区针灸推广的具体情况 |
一、针灸推广的培养对象与师资力量 |
二、针灸推广的主要传授形式 |
三、针灸推广的主要学习内容 |
四、在农村推广针灸的成效与影响 |
第四节 城镇针灸教育与科学研究趋于规范 |
一、针灸教育进一步普及与规范 |
二、针灸在科技领域的发展 |
三、针灸学术交流活跃,政府加强统一领导 |
第五节 针灸推广运动与“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 |
一、赤脚医生与针灸术在农村的继续传播 |
二、新针疗法的出现与普及 |
三、针刺麻醉热潮出现及后续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创新针术 |
第一节 电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二节 水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三节 耳针在国内的推广与经典化 |
一、临床普及耳针运用 |
二、围绕耳针的技术革新 |
三、耳针的经典化过程 |
第四节 梅花针的发明与推广 |
一、孙惠卿与“刺激神经疗法” |
二、在各地的推广: 以上海市和江西省为例 |
三、推广中的争议——“梅花针”之名 |
第七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典型应用 |
第一节 针灸治疗疟疾 |
一、1956年前针灸治疟的使用情况 |
二、1956年后针灸治疟在各地推广 |
三、针灸治疟的后续发展 |
第二节 针灸治疗血吸虫病 |
一、严峻疫情要求中西医合作治疗 |
二、推广针灸用于血吸虫病防治 |
三、“血防大跃进”中针灸推广的高潮及后续 |
第三节 针灸治疗阑尾炎 |
一、针灸治疗阑尾炎的缘起与演进 |
二、推广中关于针刺治疗机理的研究与讨论 |
三、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 |
第四节 针刺治疗聋哑 |
一、吴芝升等人初试针治聋哑 |
二、“大跃进”时期针治聋哑迎来高潮 |
三、推广针治聋哑高潮下的问题 |
第八章 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 |
一、新中国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 |
二、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 |
三、针灸疗法具备大范围推广的特质 |
第二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特点 |
一、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 |
二、采用自上而下、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 |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运动 |
第三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影响 |
一、对参与群体的影响 |
二、对当代针灸学形塑的影响 |
三、对针灸普及和中医工作的影响 |
四、对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影响 |
第四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
一、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 |
二、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 |
三、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 |
四、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
结语 |
一、本研究创新之处与主要成果 |
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群众迫切要求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2: 《有组织地研究与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3: 《认真地学习和推行针灸疗法》 |
附录4: 《进一步学习推广针灸》 |
附录5: 《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的农村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附件 |
(3)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管理循证实践方案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3 技术路线图 |
第一部分 养老机构老年人饮食护理现状分析及营养状况和认知的现况调查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样本含量计算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工具 |
2.2 资料收集 |
2.3 质量控制 |
2.4 伦理学原则 |
2.5 资料录入与分析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养老机构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 |
3.3 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营养状况 |
3.4 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情况 |
3.5 养老机构老年人饮食自我效能情况 |
3.6 养老机构老年人膳食评估 |
4 讨论 |
4.1 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特征及就餐现状 |
4.2 养老机构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 |
4.3 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状况 |
4.4 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知识-态度-行为情况 |
4.5 养老机构老年人的饮食自我效能情况 |
4.6 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膳食状况分析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对老年人营养护理态度和知识的现况调查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样本量的计算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工具 |
2.2 质量控制 |
2.3 资料录入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养老机构护理人员营养知识知晓情况 |
3.3 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对老年人营养护理态度 |
4 讨论 |
4.1 营养专业人员不足,缺乏营养护理培训 |
4.2 养老机构护理人员营养知识水平偏低 |
4.3 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营养护理态度有待提高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基于指南构建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管理方案 |
1 研究方法 |
1.1 确立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护理存在的问题 |
1.2 检索和筛选证据 |
1.3 证据的质量评价 |
1.4 证据提取 |
1.5 证据综合 |
1.6 拟定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管理方案初稿 |
1.7 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管理方案的适用性评价及障碍因素审查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和筛选结果 |
2.2 纳入指南基本特征 |
2.3 指南质量评价结果 |
2.4 证据综合结果 |
2.5 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管理方案适用性评价和障碍因素审查结果 |
3 讨论 |
3.1 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管理方案构建的必要性 |
3.2 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管理方案的可行性 |
3.3 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管理方案的实施建议 |
3.4 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管理方案的实践指导意义 |
全文总结 |
1 结论 |
2 创新之处 |
3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干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管理方案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
附录2 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管理方案专家函询表(第二轮) |
附录3 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管理方案(终稿)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
(4)上海某区全科医疗团队心身疾病服务技能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内容 |
五、技术线路 |
六、基本概念 |
第一部分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对象 |
二、问卷调查 |
三、专家咨询 |
四、问卷信、效度检验 |
五、质量控制 |
六、问卷统计 |
七、半结构式访谈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一、问卷发放、回收情况 |
二、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
三、现况调查结果 |
四、社区全科医疗团队心身技能培训效果对比 |
五、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六、半结构式访谈情况 |
七、小结 |
第三部分 讨论 |
一、不同岗位差异明显 |
二、不同知识模块存在差异 |
三、培训与否存在差异 |
四、主要影响因素 |
五、小结 |
第四部分 对策建议 |
一、政策扶持,加快进程 |
二、精准培训,提升能力 |
三、开拓视野,丰富技巧 |
四、中国特色,中医全科 |
总结 |
一、主要研究成果 |
二、创新点 |
三、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心身医学在全科实践中的作用思考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衰弱的影响因素及其预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衰弱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因素研究 |
1.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2 结果 |
第二部分 衰弱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预后影响的研究 |
2.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2 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动态血压监测测量参数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6)分级诊疗制度下哈尔滨市平房区中医诊所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对象 |
1.7 研究方法 |
2. 分级诊疗制度下中医诊所的价值探讨 |
2.1 相关概念 |
2.2 分级诊疗制度下中医诊所的作用 |
3. 平房区中医诊所经营管理状况 |
3.1 平房区相关概况 |
3.2 中医诊所基本情况 |
3.3 中医诊所管理措施 |
3.4 中医诊所经营状况 |
4. 哈尔滨市某区中医诊所案例分析 |
4.1 哈尔滨市某区A中医诊所实地情况研究 |
4.2 哈尔滨市某区B中医诊所实地情况研究 |
5. 平房区中医诊所现存问题与成因分析 |
5.1 平房区中医诊所现存问题 |
5.2 中医诊所现存问题成因分析 |
6. 中医诊所发展建议与对策 |
6.1 人才技术对策 |
6.2 卫生监督及政策对策 |
6.3 行业管理对策 |
6.4 社会宣传对策 |
7.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我国全科医学学科建设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全科医学发展历史概况 |
2 我国全科医学学科建设研究热点 |
3 国内外全科医疗服务模式的差异 |
4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学科建设概况 |
5 我国社区全科医学学科建设概况 |
6 我国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学学科建设概况 |
7 总结与展望 |
(8)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监管主体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其监管主体概述 |
(一)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内涵 |
(二)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监管主体的组织结构 |
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监管主体现状 |
(一)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监管主体立法现状 |
(二)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监管主体试点城市运行现状 |
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监管主体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 监管主体结构体系不统一 |
(二) 监管主体职责权限不清 |
(三) 社会监管主体缺位 |
(四) 监管主体缺乏问责机制 |
四、英美家庭医生服务监管主体模式及启示 |
(一) 英国家庭医生服务政府主导型监管主体模式 |
(二) 美国家庭医生服务市场主导型监管主体模式 |
(三) 英美家庭医生服务监管主体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
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监管主体制度的完善 |
(一) 统一监管主体结构体系 |
(二) 明晰监管主体职责权限 |
(三) 完善有效社会监管体系 |
(四) 健全监管主体问责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法律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制度演进 |
1.1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缘起与发展 |
1.1.1 家庭医生概念的引入 |
1.1.2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推广 |
1.2 家庭医生相关规范的梳理 |
1.2.1 2006年—2011年的萌芽阶段 |
1.2.2 2011年—2015年的正式提出阶段 |
1.2.3 2016年—2020年的全面实行阶段 |
第二章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规范的缺陷 |
2.1 多元主体的内在逻辑冲突 |
2.1.1 签约主体与服务提供主体概念混同及后果 |
2.1.2 家庭医生团队的性质界定缺位 |
2.2 服务内容“宜粗不宜细”的示范效应不足 |
2.2.1 服务协议条款指引不详 |
2.2.2 服务对象测评标准模糊 |
2.2.3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告知内容空泛 |
2.2.4 签约方式的随意性与强制性存在争议 |
2.3 服务费用敏感问题的立法回避 |
2.3.1 服务费用收分标准的规范真空 |
2.3.2 服务违约的费用处置阙如 |
2.4 服务考评和监管的新旧制度脱节 |
2.4.1 缺乏家庭医生团队人员与设施条件的准入规定 |
2.4.2 对家庭医生、团队及机构的考核缺乏具体标准 |
2.4.3 家庭医生团队内外部监管困境 |
2.4.4 网上签约的规范供给短缺 |
2.5 卫生资源向家庭医生配置的制度壁垒难破 |
2.5.1 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流动不畅 |
2.5.2 资源共享的落地标准缺乏助推力 |
第三章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比较法考察 |
3.1 家庭医生执业方式比较 |
3.1.1 “政府投资组建为主导型”的古巴模式 |
3.1.2 “团队合伙形式”的荷兰模式 |
3.1.3 “市场主导下的多元化”的美国模式 |
3.1.4 家庭医生执业方式比较的启示 |
3.2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条款比较 |
3.2.1 英国《NHS章程》的服务条款内容要点 |
3.2.2 德国《法定医疗保险法》的内容要点 |
3.2.3 家庭医生服务条款比较的启示 |
3.3 家庭医生的费用筹集与分配制度比较 |
3.3.1 家庭医生服务费用筹集的多元化途径 |
3.3.2 支付方式多样化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
3.3.3 家庭医生费用筹集与分配制度比较的启示 |
第四章 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法律对策 |
4.1 体系化视角下的宏观法律对策 |
4.1.1 制定单行法以调整服务内容和标准 |
4.1.2 建立向基层倾斜的家庭医生费用分配与筹集制度 |
4.1.3 实行行业自律与行政监管相结合的考评监管制度 |
4.2 规范化视角下的微观法律对策 |
4.2.1 明确界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各方主体 |
4.2.1.1 区分签约主体与服务提供主体 |
4.2.1.2 实行合伙制形式的家庭医生团队签约 |
4.2.2 规范家庭医生签约协议的具体内容 |
4.2.2.1 明确签约服务中各方主体权利义务 |
4.2.2.2 规范家庭医生签约协议书的条款 |
4.2.3 完善家庭医生的薪酬支付制度 |
4.2.4 完善对家庭医生团队内外部的考评监管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10)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科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1.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2.1.2 建立评价模型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研究法 |
2.2.2 专题小组讨论法 |
2.2.3 德尔菲法 |
2.2.4 统计分析方法 |
2.3 质量控制 |
2.3.1 研究方案设计 |
2.3.2 数据收集与整理 |
2.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技术路线图 |
3 结果 |
3.1 指标池构建结果 |
3.1.1 文献研究结果 |
3.1.2 专题小组讨论研究结果 |
3.1.3 初步构建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科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
3.2 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 |
3.2.1 咨询专家的基本情况 |
3.2.2 指标筛选 |
3.2.3 权重确定 |
3.2.4 评价标准的修改 |
3.2.5 建立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科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
3.3 咨询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
3.3.1 专家积极系数 |
3.3.2 专家权威系数 |
3.3.3 专家协调系数 |
4 讨论 |
4.1 本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分析 |
4.2 本课题研究的可靠性分析 |
4.2.1 基于文献研究和专题小组讨论初步构建指标模型的可靠性分析 |
4.2.2 德尔菲专家咨询的可靠性分析 |
4.3 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科室建设评价模型的特点 |
4.3.1 评价模型与建科宗旨的关系 |
4.3.2 评价模型与全科医疗的关系 |
4.3.3 指标修改与确定 |
4.3.4 权重确定与分析 |
4.4 本研究的局限性 |
5 结论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成立大会暨第四届全国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服务学术研讨会 会议纪要(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省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现状及学员满意度调查研究[D]. 孙美娜. 昆明医科大学, 2021
- [2]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D]. 肖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管理循证实践方案的构建研究[D]. 陈莉.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4]上海某区全科医疗团队心身疾病服务技能现状与对策研究[D]. 杨燕青.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6)
- [5]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衰弱的影响因素及其预后研究[D]. 谢军.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4)
- [6]分级诊疗制度下哈尔滨市平房区中医诊所现状调查与分析[D]. 于沛鑫.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我国全科医学学科建设研究进展[J]. 蔡晓婷,王留义. 河南医学研究, 2020(14)
- [8]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监管主体问题研究[D]. 谭琳婧. 西南大学, 2020(01)
- [9]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法律对策研究[D]. 于丽君.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4)
- [10]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科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研究[D]. 沈士立.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