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世界十大科技新闻

2002年世界十大科技新闻

一、2002年世界十大科技新闻(论文文献综述)

蔡文玲[1](2021)在《《人民日报》中国航天员媒介形象建构研究(1998-2019)》文中认为

迪丽如孜·马合木提[2](2020)在《人民网科技新闻报道研究(2010-2019)》文中指出

朱万新[3](2017)在《新媒体环境下科技新闻报道方式研究 ——以人民网对“神舟十一号”载人飞天宫事件的报道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次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以人民网对“神舟十一号”载人飞天宫事件的报道为例,首先从“版式设计”、“新闻呈现方式”、“背景展现”和“交流互动”4个方面对平台“神舟十一号”载人飞天宫新闻专题进行研究,然后从“报道数量”、“发布频率”、“报道主题”、“体裁及篇幅”、“消息来源”及“稿件原创性”6个角度对人民网“神舟十一号”载人飞天宫报道文本展开分析,以此探讨新媒体环境下科技新闻如何通过报道方式的变革和创新,来降低信息接收门槛,减弱或清除传播中的障碍因素,解决科技传播长久以来“传而不通”的问题。在对人民网“神舟十一号”载人飞天宫报道文本的分析中,笔者将“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事件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神舟十一号发射”;第二阶段是“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第三阶段为“组合体飞行”;第四阶段是“航天员返回”,样本抽取从上述“四个阶段”入手。同时本文最后还通过对“报道雷同化现象严重,原因出在哪里,能否有效避免?”、“消息来源缺乏普通民众反映了什么?”及“科技关联民众生活类主题缺失,这事是否严重?”三个问题的探讨,反思新媒体环境下科技新闻报道方式仍存在的不足。总之,本次研究从新闻实践中来,研究发现和成果同样落实到新闻实践中去,以期能够对今后的科技新闻报道提供借鉴和帮助。

操梅[4](2017)在《网络科技报道的可视化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9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首个立法条例中宣布开放一个新的数据网站data.gov,此后,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等国家纷纷在国家和州、市等层面开通了相关的数据集网站,这为数据新闻的发展助推了重要的一步。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早在2014年发布的媒体研究报告中就提出“我们正在寻找那些能够适应数字媒体采编流程的新闻采编多面手,比如数据库记者、可视化记者和计算机记者。”这表明,在数据的推动下,新闻领域在新闻的表现形式、人才需求等方面正迎来新的革命。大数据时代,数据内容的生产和挖掘、新闻可视化形式的呈现,是转变新闻报道功能和价值的重要方式。科技与数据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科技类报道提供了天然的契机。弗朗西斯·培根曾说过“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价值,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与广度。”目前,科学信息传播的理念及方式明显滞后于社会的进步与科技发展速度的需求,此外,科技类新闻报道由于其专业性、知识性、科学性等特点,使它对受众理解力的要求高于一般的社会、文化及服务类的新闻。传统的以文字表述为主的科技新闻报道往往很难被大众所理解和接受。可视化是数据新闻的呈现方式之一,它几乎涉及了生产数据新闻所需要经历所有步骤——数据的获取、理解和传达,在科技信息的传播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近些年,可视化技术开始与科技新闻报道频繁接轨,国外有诸多优秀的关于科技报道可视化应用案例。国内可视化技术在科技报道领域也有所涉足,本文的研究论述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笔者对网络科技报道和可视化的概念进行梳理,并总结出当前环境下网络科技报道的特征,以及新闻可视化的表现形式。第二部分,笔者对新闻可视化的动因和作用进行分析,为可视化的运用提供有效的理论前提。第三部分,笔者从权威性、普及性、代表性等多层面的综合考察,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新华网《数据新闻》中的《新极客》板块、新浪科技《图解天下》以及中国科技网《数据新闻》三个网站中的可视化报道为研究样本,从报道题材、数据来源、可视化形式、用户关注度、主体文字篇幅等五个纬度考察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网站是如何构建相关的科技类可视化新闻报道。第四部分,笔者针对研究结果并结合国内外有效经验,提出我国网络科技报道在可视化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方略。第五部分,笔者结合前文提到的可视化应用现状及发展空间提出可视化技术在阅读模式和报道内容方面的运用前景。

冷冰冰[5](2017)在《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文中认为在我国,科普翻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李大光(2008)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西学东渐所引发的科学翻译;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最初20年,中国留美学者以创办《科学》和建立“中国科学社”,试图完整介绍科学的概念、价值和文化为主要目的的翻译高潮;第三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科学翻译呈现出不稳定、但是持续发展的趋势。可以说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科普翻译长期以来发挥着开启民智的重要作用。然而从国内科普翻译的研究现状来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科普翻译的研究成果匮乏、现有研究大多聚焦在翻译策略上,更重要的是科普翻译研究者的研究起点都是围绕传统科普翻译的目标,即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传递科学信息;然而事实是科普活动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将要经历传统科普、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等各个阶段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我国自2006年前后逐渐走出传统科普阶段,向第二、三阶段发展。无论是公众理解科学阶段还是科学传播阶段,都强调与公众进行交流互动,而并非是传统的单向交流。如何在科普翻译中吸引公众兴趣、开启对话是需要研究的与时俱进的课题。第二,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科普工作者就将科普的文体类型分为“讲述体、文艺体、新闻体、辞书体和图说体”五种,但长期以来我国科普翻译呈现“文艺体”一枝独秀的研究局面。此外,科普译文可以有多种载体,如书籍、电影、电视纪录片、杂志或是网页,近十年西方翻译研究者开启了“翻译与(载体)物质形态(materiality and translation)”的研究流派,这种研究流派认为“没有超越物质形态的信息,所有意义的生成都受限于该意义所依托的物质载体和传播渠道(Mitchell,C.,2010)”。本研究对科普杂志的选材是试图探索新的科普翻译载体,希望能够引起广大研究者对于科普书籍之外其他传播媒介的兴趣。例如,虽然活力四射的综合科普杂志能在科普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但是二十世纪初许多科普名刊的中译本却命运多舛:如创刊于1872年、销量全球第一的美国生活科学杂志Popular Science,其中文版《科技新时代.Popular Science》创刊于1996年1月,一度是中国读者享受现代科技成果的指南、走近最新生活科技的桥梁,却于2014年10月终止,后来改版成为现在的《科技生活·Popular Science》;创刊于2000年的《大众机械师》是美国主要的机械科普杂志Popular Mechanics的中文版,在中国发行量低迷无法突破,于三年后停刊;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学与生活》杂志获得美国迪斯尼公司《DISCOVER》杂志授权,在中国大陆的中文版《Discover·科技与生活》读者反响平平,与其在美国原版120万册的发行量来说,有天壤之别;还有意大利科普名刊Newton中文版昙花一现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值得科普翻译研究者从更大的社会语境下探讨背后的原因。第三,目前科普翻译研究角度多限于翻译策略研究,从而使研究格局单一,缺乏层次性。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选取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的三个中译本进行调查,这三个中译本分别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创刊的《科学》、2002年在台湾创刊的《科学人》(繁体)以及2006年创刊的《环球科学》,调查的译文主要取自1979-2007近三十年间的SciAm期刊的新闻特写。Scientific American是美国经典科普杂志,具有170多年的创刊历史,其中的新闻特写在整个杂志中占有重要地位;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导语是新闻最重要的部分,标题和导语是抓住读者兴趣的最重要的语篇构成。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描写科普翻译作为社会活动的本质,所有语料以SciAm标题和导语的译文作为分析样本。研究借助的理论框架是彻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理论,整个研究划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采用历时的视角对比《科学》(1979-2000)、《科学》(2002-2005)和《环球科学》(2006-2007)三个时期SciAm译文规律性的译者行为,语料来自创刊初期和重要转折时期的译文,以便较为准确把握译者的翻译策略。基于大量案例统计分析,本文发现:1979-2000年《科学》译文主要采取“直译+意译”的翻译策略,翻译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对科技情报准确性及高级科普群体的需求;2002-2005年《科学》杂志被赋予了“将科学知识普及给大众”的新任务,使用翻译变体的策略在标题和导语翻译中渐露端倪,但由于相关翻译策略研究的不成熟,传统的“直译+意译”仍然是主流翻译策略;2006-2007年《环球科学》杂志在中国科学传播发展日益成熟的时期确立了“建立科普话语体系”的办刊原则,译者大量采用了各种翻译变体,其使用频率远远超过直译和意译的使用频率。从第一部分三个时期翻译规范的对比分析,本文可以得出科普翻译活动的社会属性:科普翻译承担了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使命,其传意规范要根据赋予的历史使命来确定。研究发现,翻译变体在实现大众科普的社会目的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研究的第二部分采用共时对比的视角,对比了《环球科学》(2006-2007)和《科学人》(2002-2005)两期刊译者社会性最为凸显时期翻译变体的使用规范。对比的基础是译者采用的是翻译变体、并且是规律性的译者行为。这一部分采用“编译”代替第一部分翻译策略的“变译/非正法翻译/翻译变体”,来凸显本研究之新闻体科普文的文本属性。对比从“编译者扮演的交流角色”、“通俗易懂文风的实现”、“感叹号和插图承载的编译目的”等角度着手研究。这些对比基于的传意目的是“教化与娱乐兼具、重视人文关怀和开启公众交流”等现代科普的特征,而不仅仅是“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兼具文采”的传统科普特征。通过对两杂志的对比发现:《环球科学》和《科学人》译者在译文中扮演了社会评论家、科普教师、科技倡导者、科技产品推销员、文学家和寓趣者等角色,其中文学家和寓趣者两种角色是《科学人》杂志经常扮演的,而《环球科学》杂志则较少使用。“通俗易懂”的文风实现方面,研究从“专业词汇、逻辑的处理”和“大众语言”的使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两杂志编译者主要使用删除不译、用熟悉的内容来类比(或建立关联)、直接阐释等方法;而实现译文的“语言大众化”,主要采用三种方法:“与读者对话”、“采用积极修辞”和“使用口头语或俚语”;对比发现,在“采用积极修辞”方面,《科学人》的修辞使用更为丰富,除了比喻、拟人等用于传意清晰化外,还使用了映衬、辞趣等使语言生动活泼的修辞方法,在使用“口头语”方面,《环球科学》较少使用口头语,而《科学人》杂志在标题和导语的翻译上则频繁使用口头语,甚至还使用俚语。感叹号作为非语言交流模式承载了“兴奋与惊讶、强调与召唤、呼告科技产品”的传意功能;而《环球科学》和《科学人》在插图与标题和导语传意关系上的差别在于:后者对标题和导语的设计更重视对插图的阐释。翻译策略是实现翻译规范的重要手段,作为模因具有传承性和模仿性,研究的第三部分试图梳理SciAm三个中文版中的精彩编译案例,建立新闻体科普编译模因池。本研究试图建立四个编译模因子池:目的模因池、手段模因池、位置模因池和积极修辞模因池;其中,目的模因池分为寓趣、求近、通俗化、开启对话、引导评价、政治守门等;手段模因池分为译写模因、改译模因、改写模因、减译和删译模因等;位置模因池分为常在段首的“解释预设点”、分散分布的“解释传意焦点”和常在段末的“总结主题意义”;积极修辞模因池则涵盖实现生动活泼文风可采用的摹声、拟人、映衬、譬喻、辞趣、仿拟、呼告、对偶、概数、设问和感叹等11种修辞手段。“模因”是同一文化的成员间散布的点子、行为、风格或惯用法,这一部分研究意在最大程度地汇集包括台湾在内的华语译者的科普编译策略,来致力于我国科普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因此,本研究三个主体部分分别着眼于新闻体科普翻译活动的社会本质、新闻体科普的编译规范、新闻体科普编译方法库的构建。笔者坦言,以上三方面的研究都是非穷尽的,因为科普翻译活动的历史背景描述可以更细致,编译者对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驾驭研究绝无止境,编译方法库也可以不断添加、没有穷尽。希望后续对新闻体科普翻译的研究能够不断丰富这些研究愿景,从而为建立中国科普话语体系建立坚实的后盾。

郭媛[6](2014)在《报纸科技会议报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界的学术会议也日益受到重视。全国科学大会、科技奖励大会等科技会议,在科学界引起了重大反响,把科技会议中重要的信息传递给受众显得尤为重要。如何科学地报道科技会议是媒体的重要任务。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等大众媒体都担负着报道我国科技会议新闻的责任和使命。以《人民日报》、《科技日报》和《京华时报》为研究对象,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24个月)期间科技会议相关报道(共831篇)样本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党报和都市报对科技会议报道的数量还需增加;三大媒体的版面设置都符合自身媒体的定位;报纸科技会议报道的篇幅较为简短;报道体裁以消息为主通讯为辅;报纸科技会议报道的主题注重学术研究;报道新闻来源以原创为主;报纸科技会议报道图片和文字相辅相成。我国报纸科技会议报道文本呈现的特点明显。消息文本标题简洁凝练,突出科学性;导语概括性强,简要概括科技会议全貌;结构组合方式多样,并以倒金字塔式为主。通讯文本主题突出,科技会议人物和科技会议事件通讯各取所长。从写作风格上看,报纸科技会议报道擅长用标题扮靓报道;背景材料的灵活运用使报道更具可读性;报道语言科学性与通俗性兼具;不同媒体因定位不同写作风格也存在差异。虽然报纸科技会议报道取得了不小成效,但仍存在报道量少、新闻来源单一等问题,出现报道体裁单一、报道方式模式化和内容缺少深广度的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增加深度报道、丰富报道形式,设置专栏专版、提升科技记者业务水平等策略来改进科技会议报道。

朱永杰[7](2014)在《新闻工作者的科学素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新闻工作者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素养对科学传递信息、提高报道的质量和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对新闻事业的发展、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新闻工作者科学素养内涵与基本内容的解读,新闻报道中科学素养缺乏的具体表现的归纳总结以及原因探究,对重构新闻工作者的科学素养提出了自己的思考。科学素养是一个发展的动态概念,其内涵强调掌握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坚持科学方法,树立科学精神,并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培育科学能力。对新闻工作者而言,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与科学思想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掌握科学知识是前提和基础,在实践中坚持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是核心与关键,而弘扬科学精神与宣传科学思想是最终落脚点。新闻报道作品直接反映新闻工作者的科学素养水平的高低,同时不同的新闻报道对科学素养有着不同的要求。新闻工作者科学素养缺乏直接表现为新闻报道缺乏科学性,具体体现在:一般性新闻报道缺乏科学常识,在报道过程中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报道轻科学重娱乐;而科技新闻报道不仅总量少,且真正的科学新闻报道少,新闻工作者对伪科学缺乏判断力,对重大科技新闻缺乏敏感把握不足等。本文认为,新闻工作者科学素养的缺失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新闻报道中科学素养的高要求与新闻工作者自身能力的不匹配是其最根本性的原因,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是科学素养缺失的最直接原因,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是深层次的原因,加之新闻人才培养上科学素养教育的缺失,社会认知水平的限制等因素共同制约了新闻工作者科学素养水平的提高。要想改变这一局面,新闻工作者必须从自身出发,从思想根源上入手,深化自身“内功”。只有这样,才能在科学思想的指导下,在新闻实践中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正确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真正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科学素养水平。

姚联合[8](2014)在《科技“盛会”二十年》文中指出这是一年一度的科技盛会,它二十年如一日描绘着世界与中国科技发展的新景象。每年的年底,一年一度的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的评选活动正进行的如火如荼。中国科学报社的会议室里人头攒动,每个人紧张而有序的忙碌着。资料折叠、装封。不一会儿,每个人面前码起一摞信件。没有多余的话语,只有动手折叠纸张的声音。这个场面已经是第20次重复了。回望二十年一年一度的两院院士评选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活动,被

赵亚辉[9](2013)在《风险社会视角下的中国科技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正在进入“风险社会”时代,如何应对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及全球化所带来的威胁或危机,正逐渐成为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主要矛盾之一。在深入了解和应对风险社会的过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科学不仅是定义风险的媒介,同样也是解决风险的资源。在风险社会中,建立科学有效的科技传播体系和机制非常重要,科技传播应当发挥“帮助人们消除现实生活中的不确定性、科学应对风险”的重要作用。然而在中国,一方面科技传播的发展时间短,存在诸多问题;另一方面,仅用了三十年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西方近百年才完成的现代化建设,压缩的现代化进程使得各种风险来势更凶,传统科技传播在应对风险的过程中常显得力有不逮。因此,很有必要结合风险社会和科技传播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当代中国在风险社会视角下科技传播出现的新变化和新特征,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尝试总结出理论原则和应对策略,以期能充分发挥中国科技传播的社会功能,为科学应对风险提供策略参考。为达到上述目标,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立足于风险社会理论和传播学理论、新闻学理论,结合中国科技传播的实践,通过审视风险社会与科技传播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而提出风险社会下中国科技传播的改进策略。首先,本文系统阐释了风险社会理论和科技传播理论,阐析了风险社会与科学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阐析了风险社会和科技传播的相互作用和关系,并提出了科技传播在应对风险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了科技传播作为当代科技信息交流的一种主要手段,是化解与消除科技风险的良好途径。然后,本文结合了大量的现实案例(如“PM2.5事件”),系统阐释了风险社会下科技传播的新变化和新特征;然后,本文立足风险社会理论和科技传播理论,对中国科技传播存在的“制度化风险”、“科技传播者和受众矛盾凸显”以及“大众科技传播媒介改革滞后”等几方面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解析。并结合中国科技传播的实际状况,分别从“构建负责任的国家科技传播体系”、“提升科技传播者和受众的科学素养”以及“建设快速反应的大众科技媒介”等几个层面,为风险社会下中国科技传播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改进策略。

杨海欣[10](2012)在《探索纸媒体科技新闻报道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知识经济、数码时代的到来,科技信息量、各种新知识呈现爆炸式增长,然而先进的科技成果、科技发明和优秀的科学精神都需要宣传推广,才能令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报纸科技新闻报道在承担宣传任务的同时遇到了严重的困难。不但科技事件的叙述过于模式化、科技成果的介绍照搬专业术语而且对科技人物的赞扬缺乏亲和力,令科技新闻报道走到了艰难、尴尬的境地。论文中首先分析了造成科技新闻报道窘境的原因:记者缺乏科学素养、科技专业术语增加难度、受众的科学素养较低、封建迷信和商业炒作横行、媒体为了生存的需要媚俗化。探索科技新闻报道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就是为了寻求一条具备科学性、知识性、可读性和平民化的亲民路径,为媒介的长远发展寻找不竭动力。科技新闻工作者可以从三贴近的原则入手,通过通俗性、趣味性的表现方式,加以系列报道、深度报道和组合报道等报道方式令科技新闻走进读者的心中。通过克制追求轰动效应和独家新闻,从科学、真实和准确的角度把握住科技新闻报道的生命线—真实性。另外,科技新闻报道的目的就是使科技成果获得最大转化,令科技宣传推动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逐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此外,科技新闻工作者可以从科技成果最大转化的角度来引起受众的关注,从科技改变生活的全新视角提高科技新闻的实用性。对科技新闻的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只是一个尝试,有些方法需要科技新闻工作者结合实践来检验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二、2002年世界十大科技新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世界十大科技新闻(论文提纲范文)

(3)新媒体环境下科技新闻报道方式研究 ——以人民网对“神舟十一号”载人飞天宫事件的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内容与意义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主要概念
    第一节 科技新闻“面面观”
        一、科技新闻概念的界定
        二、科技新闻的特殊性
        三、科技新闻的价值
        四、我国科技新闻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科技新闻传播
        一、人民网科技新闻报道研究:选取研究平台
        二、科技新闻报道方式研究:确定分析类目
        三、新媒体环境下科技新闻案例研究:选定研究案例
    第三节 新媒体与新媒体传播特性
        一、新媒体概念的界定
        二、新媒体传播特性分析
第三章 人民网“神舟十一号”载人飞天宫新闻专题研究
    第一节 人民网简介
        一、媒体属性:“网络上的人民日报”
        二、受众定位:“重塑信仰,拓展年轻市场”
        三、社会责任:“社会的良心道义所在”
        四、报道特点:“全媒体、个性化、社交化”
    第二节 新闻专题简介
        一、主题海报
        二、新闻版块
        三、全天时直播间
        四、航天人会客厅
        五、图解·视频
        六、分类报道
        七、背景资料
        八、互动展示模块
        九、导航栏
    第三节 报道方式分析
        一、版式设计
        二、新闻呈现方式
        三、背景展现
        四、交流互动
    第四节 不足之处
        一、“神一”到“神四”链接失效,背景资料缺失
        二、“图集”名不副实
        三、版块间展示内容重复
        四、“分类报道”形式重于内容
        五、“科技改变生活”内容与主题并不契合
第四章 人民网“神舟十一号”载人飞天宫报道文本分析
    第一节 报道数量统计分析
        一、报道“轰炸点”为“发射”、“交会对接”及“返回”环节
        二、大量报道集中“发射”、“交会对接”及“返回”阶段
        三、对“组合体飞行”阶段关注不足
    第二节 发布频率统计分析
        一、全天时发布信息
        二、信息发布频率受新闻事件各环节的严格影响
        三、信息发布上午较下午和晚上频繁
    第三节 报道主题统计分析
        一、报道主题变化紧跟新闻事件发展进程
        二、关注航天科技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硬”主题“软”表达,提升受众阅读体验
        四、“软”主题拉近科技新闻与受众距离
        五、航天人物报道展现科技新闻人情味
        六、精彩评论引导网络舆论
        七、各阶段主题交叉,报道雷同化现象严重
        八、航天科技关联民众生活类主题近乎缺失
    第四节 体裁及篇幅统计分析
        一、体裁上看,以消息和通讯为主
        二、体裁单一,特写、专访和评论少
        三、篇幅上看,以中短篇报道为主
        四、长篇报道多转载于纸媒
    第五节 消息来源统计分析
        一、消息来源权威、广泛
        二、航天员以太空特约记者身份参与报道
        三、蚕宝宝自述飞天经历
        四、消息来源缺乏普通民众
    第六节 稿件原创性统计分析
        一、航天器发射与返回阶段,稿件原创率较高
        二、航天器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阶段,稿件原创率较低
        三、转载稿件多来自《科技日报》
第五章 研究结论
    第一节 研究发现
        一、人民网“神舟十一号”载人飞天宫新闻专题研究发现
        二、人民网“神舟十一号”载人飞天宫报道文本分析发现
    第二节 思考与不足
        一、研究思考
        二、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网络科技报道的可视化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科技报道的功能日趋凸显
        (二)可视化技术在新的传播环境中的应用
    二、研究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科技报道的研究现状
        (二)网络科技报道的研究现状
        (三)可视化的研究现状
        (四)网络科技报道可视化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网络科技报道及可视化的相关概念梳理
    一、网络科技报道
        (一)网络科技报道的界定
        (二)网络科技报道的特征
    二、可视化
        (一)可视化的概念界定
        (二)新闻可视化与数据新闻概念辨析
        (三)新闻可视化表现形式
        (四)常用可视化工具的功能比较
第二章 新闻可视化的动因及其作用
    一、新闻可视化的动因
        (一)用户“悦读”需求的引导
        (二)传播自身诉求的意愿
    二、新闻可视化的作用
        (一)平面新闻立体化,提升新闻阐释效果
        (二)数据关系关联化,揭示新闻深层现象
        (三)独家新闻众包化,增强新闻“交互”效应
第三章 网络科技报道的可视化呈现典型样本分析
    一、样本选择理据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样本日期选择
        (三)编码方案与信效度分析
    三、网络科技报道可视化评价指标分析
        (一)数据来源
        (二)报道题材
        (三)可视化形式
        (四)用户关注度
        (五)主体篇幅
第四章 网络科技报道可视化存在的问题及促进策略
    一、网络科技报道可视化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可视化形式较为单一
        (二)文字转换能力不足
        (三)数据挖掘能力有限
        (四)报道题材同质化
    二、网络科技报道的可视化促进策略
        (一)提高交互性体验,激发用户参与性
        (二)丰富数据来源,深入挖掘数据
        (三)拓展新闻题材,丰富报道类型
第五章 网络科技报道的可视化应用前景
    一、引领科技新闻读者的体验式阅读新模式
        (一)新媒体技术催生了体验式传播
        (二)体验式传播拓展了用户的需求
    二、推动科技报道的易读性和深度性同步发展
        (一)推动科技报道的易读性
        (二)推动科技报道的深度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科普概念研究”综述
        2.1.1 科普模式的演进
        2.1.2 以“公众理解科学”为核心的西方现代科普
        2.1.3 现代科普的内涵特征
        2.1.4 现代科普的重要手段:新闻体科普文
    2.2“科普翻译研究现状”综述
        2.2.1 立足于“传统科普”
        2.2.2 研究成果匮乏
        2.2.3 研究内容简述
        2.2.4 国内科普翻译研究的缺陷
    2.3“翻译规范理论”综述
        2.3.1 翻译模因与翻译规范
        2.3.2 翻译规范理论解析
        2.3.3 翻译策略与翻译规范
    2.4 小结
第三章 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及中译本
    3.1 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简介
    3.2 SciAm的三个中译本
        3.2.1《科学》发行背景及命运
        3.2.2《环球科学》发行背景及现状
        3.2.3《科学人》发行背景及现状
        3.2.4 小结
    3.3 SciAm文本分析
        3.3.1 科普杂志与新闻特写
        3.3.2 标题和导语
        3.3.3 SciAm标题与导语的分析
        3.3.4 小结
第四章《科学》—《环球科学》翻译规范的历时分析
    4.1《科学》(1979-2000)译文的分析
        4.1.1 关系规范:译文与原文极似
        4.1.2 传意规范特点 1:消极传意
        4.1.3 传意规范特点 2:社会文化语境不连贯
        4.1.4 期望规范:科技情报与高端科普
    4.2《科学》(2002-2005)译文的分析
        4.2.1 关系规范:极似与近似交融
        4.2.2 传意规范:意译和变译优化传意
        4.2.3 新旧翻译规范的竞争共存
        4.2.4 期望规范:向“大众科普”转变
    4.3《环球科学》(2006-2007)译文的分析
        4.3.1 关系规范:“不似”成为主流
        4.3.2 传意规范特点 1:社会文化语境连贯
        4.3.3 传意规范特点 2:积极传意
        4.3.4 期望规范:科学传播与科普话语体系
    4.4 科普翻译规范历时对比阐述
        4.4.1《科学》(1979)—《环球科学》(2007)
        4.4.2《环球科学》(2007)—《环球科学》(2009)
第五章《环球科学》与《科学人》翻译规范的共时对比
    5.1“编译”:新闻文本中的“变译”
    5.2 编译者扮演的角色
        5.2.1 社会评论家
        5.2.2 科普教师
        5.2.3 科技倡导者
        5.2.4 科技产品推销员
        5.2.5 文学家
        5.2.6 寓趣者
        5.2.7 小结
    5.3 编译者对通俗文风的创造
        5.3.1 对专业词汇、逻辑的处理
        5.3.2 大众语言的使用
        5.3.3 小结
    5.4 编译者对感叹号的使用
        5.4.1 兴奋与惊讶
        5.4.2 强调和召唤
        5.4.3 呼告—特殊的召唤
        5.4.4 分析与小结
    5.5 编译者对插图的利用
    5.6 本章小节
第六章 新闻体科普编译模因池的构建
    6.1“模因”的内涵
    6.2 编译目的模因
        6.2.1 寓趣
        6.2.2 求近
        6.2.3 通俗化
        6.2.4 开启对话
        6.2.5 引导评价
        6.2.6 政治守门
    6.3 编译手段模因
        6.3.1 译写
        6.3.2 改译
        6.3.3 改写
        6.3.4 减译和删译
    6.4 编译位置模因
        6.4.1 段首:预设点
        6.4.2 分散:传意焦点
        6.4.3 段末:主题意义
    6.5 积极修辞模因
        6.5.1 摹声
        6.5.2 拟人
        6.5.3 映衬
        6.5.4 譬喻
        6.5.5 辞趣
        6.5.6 仿拟
        6.5.7 呼告
        6.5.8 对偶
        6.5.9 概数
        6.5.10 设问
        6.5.11 感叹
第七章 结论
    7.1 内容总结
    7.2 局限与不足
    7.3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6)报纸科技会议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1 关于科技新闻的研究
        1.2.2 关于会议报道的研究
        1.2.3 关于科技会议报道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第2章 科技会议报道概述
    2.1 科技会议报道的概念
        2.1.1 会议新闻概念
        2.1.2 科技会议报道概念
    2.2 科技会议报道的分类
    2.3 科技会议报道的特点
    2.4 科技会议报道的作用
第3章 科技会议报道的报纸媒体呈现
    3.1 样本选择与类目构建
        3.1.1 研究样本选择
        3.1.2 研究类目构建
    3.2 样本描述
        3.2.1 报道数量总体较少.
        3.2.2 版面设置相对稳定
        3.2.3 报道篇幅短小居多
        3.2.4 报道体裁消息为主
        3.2.5 主题注重学术研究
        3.2.6 新闻来源自采为主
        3.2.7 图文并茂解读科学
第4章 报纸科技会议报道文本分析
    4.1 报道体裁以消息为主通讯为辅
    4.2 报道结构各具特色不拘泥于形式
        4.2.1 消息类文本以倒金字塔结构为主
        4.2.2 通讯类文本以并列式结构为主
    4.3 报道导语以直述式为主
    4.4 报道的叙事视角
        4.4.1 全知而不全能
        4.4.2 取舍而不回避
第5章 报纸科技会议报道的写作风格
    5.1 语言科学性与通俗性兼具
    5.2 消息文体模式化
    5.3 灵活运用新闻背景材料
    5.4 重视引语的使用但直接引语较少
第6章报纸科技会议报道的优化路径
    6.1 报纸科技会议报道的不足
        6.1.1 报道量较少且缺乏常态性关注
        6.1.2 新闻来源单一削弱传播效果
        6.1.3 报道体裁较少影响内容深广度
        6.1.4 报道形式模式化难以吸引读者
    6.2 报纸科技会议报道的优化路径
        6.2.1 增加深度报道数量以满足受众需求
        6.2.2 丰富报道形式以增强报道吸引力
        6.2.3 设置专栏专版以促进报道常态化
        6.2.4 提升科技会议报道写作水平
        6.2.5 提高科技记者自身素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加的新闻作品目录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加的社会实践目录
附录D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目录

(7)新闻工作者的科学素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插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外文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新闻工作者科学素养的解读
    2.1 科学素养的内涵分析
        2.1.1 科学素养内涵的泛化
        2.1.2 科学素养的基本内涵
    2.2 新闻工作者科学素养的基本内容
        2.2.1 科学知识
        2.2.2 科学精神
        2.2.3 科学方法
        2.2.4 科学思想
第3章 新闻工作者科学素养缺乏的具体表现
    3.1 一般性新闻报道中的问题分析
        3.1.1 新闻报道缺乏科学常识
        3.1.2 新闻报道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
        3.1.3 新闻报道轻科学重娱乐
    3.2 科技报道中的问题呈现
        3.2.1 科技报道数量少
        3.2.2 对伪科学缺乏判断力
        3.2.3 对重大科技新闻把握不足
第4章 新闻工作者科学素养缺乏的原因分析
    4.1 知识储备不足
    4.2 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
        4.2.1 专业精神不强
        4.2.2 社会责任意识缺乏
    4.3 科学素养教育的缺失
    4.4 社会认知水平限制
第5章 提升新闻工作者科学素养的对策分析
    5.1 勤于“学习”,丰富知识储备
    5.2 忠于“事实”,秉持科学理念
    5.3 敢于“批判”,贯彻科学态度
    5.4 勇于“探索”,坚持务实品质
    5.5 善于“反思”,培育科学能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风险社会视角下的中国科技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的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关于风险社会
        1.2.2 关于科技传播
    1.3 相关文献综述
        1.3.1 风险社会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1.3.2 科技传播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1.3.3 风险社会下科技传播的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风险社会与科技传播
    2.1 风险社会的产生和特征
        2.1.1 风险社会的产生
        2.1.2 风险社会的特征
    2.2 科技传播的发展历程和特征
        2.2.1 科技传播的发展
        2.2.2 科技传播五要素的特征
    2.3 风险社会与科技传播的关系
        2.3.1 风险社会与科技发展
        2.3.2 风险社会下科技传播的重要性
        2.3.3 科技传播与风险社会的复杂性关系
3 风险社会下科技传播的特征(以“PM2.5事件”为例)
    3.1 “PM2.5事件”及其舆论回顾
        3.1.1 “PM2.5事件”回顾
        3.1.2 “PM2.5事件”舆论回顾
    3.2 科技传播者和受众的新特征
        3.2.1 传播者的多元化
        3.2.2 传播者和受众的角色互换
        3.2.3 受众的主动化、个性化和高素质
    3.3 科技传播渠道和内容的新特征
        3.3.1 传播渠道的立体化和多层次
        3.3.2 大众媒介的融合与嬗变
        3.3.3 传播内容的实时化、个性化和海量化
    3.4 科技传播模式和效果的新特征
        3.4.1 科技传播的交互式革命
        3.4.2 传播手段的多媒体化
        3.4.3 传播效果的快速化和全球化
        3.4.4 传播效果的影响力迭代
4 风险社会下中国科技传播的问题及原因
    4.1 “制度化风险”影响科技传播的外部环境
        4.1.1 政治及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4.1.2 法律和政策的缺失和不足
        4.1.3 经济利益加剧“有组织的不负责任”
    4.2 科技传播者和受众矛盾凸显
        4.2.1 议题设置的失控
        4.2.2 专业化和职业化的不足和滞后
        4.2.3 受众的“过度介入”
    4.3 大众科技传播媒介改革滞后
        4.3.1 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落后于科技发展
        4.3.2 传播内容的质量有待提高
        4.3.3 传播速度、形式、互动性不足明显
5 风险社会下科技传播的改进策略
    5.1 构建负责任的国家科技传播体系
        5.1.1 综合改善科技传播的外部环境
        5.1.2 建立可量化的科技传播指标体系
        5.1.3 塑造多方良性互动的传播模式
    5.2 提升科技传播者和受众的科学素养
        5.2.1 改进大众媒介科技传播者的培养方法
        5.2.2 推动受众提高科学素养
    5.3 建设快速反应的大众科技媒介
        5.3.1 新媒体战略是生存之本和发展之道
        5.3.2 科技传播内容的及时化、立体化和互动化
        5.3.3 科学重建和实施“把关人”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10)探索纸媒体科技新闻报道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一、绪论
    (一) 科技新闻的意义
    (二)选题意义
    (三)科技新闻的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二、科技新闻的报道现状
    (一)科技新闻的定义和作用
        1.科技新闻的定义
        2.科技新闻的作用
    (二)科技新闻的现状
        1.受众群被娱乐化倾向挤占,相对较少
        2.媒体的议程设置,传播惯性导致空间被挤占
三、造成科技新闻报道弱势的原因
    (一)新闻界对科技界的理解不够
        1.记者缺乏科学素养,引起负面效果
        2.科技术语增加了编采难度
    (二)人文关怀的缺乏
        1.人文关怀的含义
        2.以传者为本位思想横行
    (三)宣传伪科学、封建迷信的报道
    (四)编译时对内、对外科技报道不加区分
        1.对外报道上
        2.对内编译上
    (五)商业炒作及虚假科技广告泛滥
    (六)科技新闻报道泄密
四、促进科技新闻报道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坚持三贴近原则
        1.语言通俗化,深入浅出
        2.对科技人物倾注人文关怀
        3.注重新闻策划,实施深度报道策略
        4.注重形式创新
    (二)增强科学性,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克制追求轰动效应
        2.同时把握住“新”和“科”
    (三)拓宽科技新闻的实用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四、2002年世界十大科技新闻(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民日报》中国航天员媒介形象建构研究(1998-2019)[D]. 蔡文玲.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人民网科技新闻报道研究(2010-2019)[D]. 迪丽如孜·马合木提. 新疆大学, 2020
  • [3]新媒体环境下科技新闻报道方式研究 ——以人民网对“神舟十一号”载人飞天宫事件的报道为例[D]. 朱万新.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7(04)
  • [4]网络科技报道的可视化应用研究[D]. 操梅. 西南大学, 2017(02)
  • [5]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D]. 冷冰冰.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1)
  • [6]报纸科技会议报道研究[D]. 郭媛. 湖南大学, 2014(03)
  • [7]新闻工作者的科学素养研究[D]. 朱永杰. 湖南大学, 2014(03)
  • [8]科技“盛会”二十年[J]. 姚联合. 科学新闻, 2014(02)
  • [9]风险社会视角下的中国科技传播研究[D]. 赵亚辉. 武汉大学, 2013(05)
  • [10]探索纸媒体科技新闻报道的可持续发展策略[D]. 杨海欣. 渤海大学, 2012(S2)

标签:;  ;  ;  ;  ;  

2002年世界十大科技新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