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雾剂型密封材料问世(论文文献综述)
王建新[1](2021)在《基于GRADE系统方法学的中成药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目前中成药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证据有限,本研究拟运用The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系统方法学和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指南制定手册,系统检索中成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文献,应用Cochran系统评价方法,参考当前最佳证据,遵循“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的原则,制定《中成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遴选出临床定位准确、疗效确切、具有循证医学证据或专家共识意见高度支持的中成药,解决哮喘防治过程中存在的中成药滥用、不合理使用的问题,规范化并推广中成药在成人哮喘防治中的应用,提高哮喘控制水平,并推动高质量临床研究证据的产生。研究方法:1.形成指南制定小组:指南发起者中国中药协会建立指南指导委员会,指南指导委员会按照中西医并重的原则确立指南共识专家组成员、指南秘书处和指南专家顾问。2.指南选题:依据PICO(P:人群;I:干预措施;C:对比;O:结局指标)模式,确定指南范围、临床问题和结局指标。本指南主要关注中成药对成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优势。通过两轮调查问卷获取临床专家的意见并使用专家共识法完成临床问题的确立和结局指标重要性排序。临床问题通过PICO进行解构,达成共识。结局指标分为关键结局(7-9分)、重要结局(4-6分)、不重要结局(1-3分),由指南小组组员进行打分并有效排序。3.中成药遴选:基于全面的数据库(《国家医保目录》《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等药品查询网站)检索和专家推荐意见进行中成药的筛选。4.证据获取与系统评价:制定高效准确的检索策略,运用网络检索和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英文数据库以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万方医学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6月30日,根据纳排标准,筛选系统评价和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如果为质量较高的系统评价则直接利用,如果需要更新则在原研究基础上进行更新。如需进行新的系统评价,则严格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指导手册进行。应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结局指标相同、数据类别相同的RCT研究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结合中医药的特殊性,本指南充分考虑中医古典文献、中医教科书中推荐的中成药并将中医经典方药的汤剂文献也纳入到指南证据当中。5.证据质量分级:对于证据数量充足的中成药,采用GRADE方法对纳入的中成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证据体进行汇总和质量评价,制定证据总结表和从证据到决策的框架表。证据数量不足、无法进行Meta分析的中成药由秘书组制作共识意见表,通过德尔菲法进行问卷调查,形成基于专家共识的推荐意见。根据GRADE方法,专家应在充分考量5个降级因素(偏倚风险、间接性、异质性、不精确性和发表偏倚)和3个升级因素(大效应量、剂量效应关系和负偏倚)基础上形成证据总结表,得出初步推荐意见。6.推荐意见形成与共识方法:指南共识小组成员基于当前最佳研究证据,考虑经济学因素、患者偏好和价值观、公平性、可及性等因素就形成推荐意见。对基于临床证据水平的推荐意见采取1次或多次的专家共识法,对于某些中医传统经典名方和根据名老中医验方化裁的中成药,采用德尔菲(Delphi)法通过1轮调查,形成推荐意见共识。研究结果:1.循证研究:共纳入10种中成药(循证证据支持:8种,专家共识推荐:2种),涉及研究文献69篇,包括13篇小青龙汤研究、32篇苏黄止咳胶囊、3篇玉屏风颗粒、2篇丹龙口服液相关、3篇平喘益气颗粒、喘可治注射液10篇、2篇固本咳喘胶囊、三拗片4篇,另有寒喘祖帕颗粒、止喘灵口服液通过德尔菲(Delphi)专家共识法纳入指南。2.指南推荐意见:(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以喘息,气急,胸闷,喉中哮鸣音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遇寒受冷发作,咳嗽痰少或清稀泡沫痰,舌淡苔白(寒哮证)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推荐联合使用小青龙制剂(极低质量,强推荐);以喘息,气急,胸闷,喉中哮鸣音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咳嗽,咳痰较重(寒哮证)的患者,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寒喘祖帕颗粒(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以喘息,气急、胸闷、喉中哮鸣音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痰白清稀、神疲乏力,怕风怕冷(气虚寒哮证)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推荐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平喘益气颗粒(低质量,弱推荐)。以喘息,气急,胸闷,喉中哮鸣音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痰黄粘稠、烦热燥渴,舌红苔黄(热哮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推荐联合使用丹龙口服液(中等质量,强推荐)。(2)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以喘息,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痰多,痰黄粘稠,舌红苔黄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丹龙口服液(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以喘息,咳嗽,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期患者,如胸闷、咳嗽较重,兼见痰多,色白或黄白相间,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止喘灵口服液(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以喘息,胸闷,气短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症状反复加重,怕风怕冷,面色苍白,腰膝酸软(肾虚挟痰证)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喘可治注射液(极低质量,弱推荐);间歇状态或轻度持续患者,如患者不耐受或不接受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时,可考虑单独使用丹龙口服液、止喘灵口服液或喘可治注射液(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3)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以出汗多,怕风怕冷,气短乏力,体弱易感冒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患者,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玉屏风颗粒(极低质量,弱推荐);以气短乏力,咳痰,食少,面色萎黄,手脚发冷,腰腿酸软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固本咳喘胶囊(低质量,弱推荐);(4)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以咳嗽,阵发性咳嗽,干咳无痰或少痰,舌苔薄白(风咳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苏黄止咳胶囊(低质量,强推荐);以咳嗽声重,咳嗽有痰,痰白清晰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推荐联合使用三拗片(低质量,弱推荐)。3.指南质量评价:纳入文献质量方面,本指南纳入的多数研究质量偏低,严重影响了研究结果的证据水平,因此本指南推荐意见的质量等级较低,只有1项B级(中等质量)、4项C级(低质量)和3项D级(极低质量)。指南方法学方面,基于AGREE-Ⅱ工具的指南评价显示本指南的得分较高,范围与目的得分为96.3%、参与人员为75.9%、制定的严谨性为93.1%、清晰性与可读性为90.5%、应用性为16.7%、编辑的独立性为100%,全面评估方面均为建议使用。研究结论:中成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通过本指南的制定,将中成药治疗哮喘从经验用药发展为“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推荐。经专家共识后得出以下推荐意见: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哮证患者正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小青龙制剂(强推荐,极低质量)、寒喘祖帕颗粒(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气虚寒哮证患者推荐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平喘益气颗粒(弱推荐,低质量),热哮证患者推荐联合使用丹龙口服液(中等质量,强推荐)。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推荐痰热壅肺证患者使用丹龙口服液(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胸闷咳嗽痰多患者使用止喘灵口服液(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肾虚挟痰证患者使用喘可治注射(极低质量,弱推荐),间歇状态或轻度持续患者,如患者不耐受或不接受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时,可考虑单独使用以上中成药(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推荐表虚自汗证患者使用玉屏风散(弱推荐,极低质量)、脾肾气虚证患者使用固本咳喘胶囊(弱推荐,低质量)。咳嗽变异性哮喘,推荐风咳证患者使用苏黄止咳胶囊(强推荐,低质量)、咳嗽声重有痰患者使用三拗片(弱推荐,低质量)。本指南基于循证方法,严格遵循指南制定方法学,但局限于低质量的临床研究和有限的证据,本指南推荐意见证据质量较低,且依赖于间接证据和专家共识意见,因此本指南的推荐意见可靠性较低。未来还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为中成药治疗哮喘提供有力的证据。
张琼[2](2019)在《金七丽气雾剂制备工艺研究及质量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结合现代制剂相关技术,优选出其提取制备工艺,开发制备一种能改善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关节疼痛、局部发热、关节肿胀及活动受限的中药新复方气雾剂。并对其质量标准、初步稳定性等进行相关研究。方法:1.处方药材鉴别:根据云南中药材标准(2005年版)、云南省药品标准(1996年版),分别对处方中的各味药材进行薄层理化鉴别。2.提取工艺研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金七丽(JQL)药液中的秋水仙碱、藜芦胺、介芬胺进行含量测定,并进行方法学验证;以秋水仙碱、藜芦胺、介芬胺含量为评价指标,比较冷浸和渗漉提取方法,采用L9(34)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3.制备工艺研究:根据抛射剂及药液自身的相溶性,筛选出满足质量要求并符合法规的抛射剂;以喷射速率、喷出总量、雾化效果为评价指标,筛选气雾剂内压及装量,并对该制剂的包材相容性有关检测项进行考察,确定金七丽气雾剂的最佳制备工艺。4.质量标准初步研究:按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的相关要求,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气雾剂中的秋水仙碱、藜芦胺、介芬胺进行薄层鉴别,并用HPLC色谱法对其进行含量测定;根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规定对气雾剂进行乙醇量、喷射速率、喷出总量、装量检查;为保证制剂的稳定性,对其样品进行稳定性考察。结果:1.通过对处方药材进行理化、薄层鉴别,确定制备JQL气雾剂所用的中药材均符合要求,可用于该气雾剂的制备。2.采用HPLC法对秋水仙碱、藜芦胺、介芬胺进行含量测定,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样品中目标峰与杂质峰得到较好的分离,秋水仙碱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57.113X+1.8235,R2=1,在0.212.2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藜芦胺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8.7555X+0.093,R2=0.9997,在0.363.6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介芬胺的回归方程为Y=6.9036X+0.3693,R2=0.9995,在0.262.6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确定JQL气雾剂的最佳提取工艺为:55%乙醇,浸渍24h,渗漉速度1.0ml/min。3.通过筛选抛射剂、装量,并对包材相容性进行考察,确定气雾剂的最佳抛射剂为氮气,其制备工艺参数为:内压为0.8MPa、气液体积比为4:6。4.建立气雾剂中秋水仙碱、藜芦胺、介芬胺的薄层鉴别方法,能够准确的鉴别气雾剂中有无此成分,并用HPLC色谱法对其三个成分进行含量测定,规定气雾剂中秋水仙碱的含量范围为2.91mg4.36mg/罐,藜芦胺的含量范围为3.98mg5.97mg/罐,介芬胺含量范围为1.18mg1.76mg/罐;在稳定性试验中,除加速、冻融试验中的喷射速率、喷出总量不合格外,其它检测指标均无显着性变化。结论:本课题对JQL气雾剂进行提取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初步研究,经试验研究表明JQL气雾剂的提取制备工艺合理、稳定、可行,为后期的中试及大生产研究奠定了基础。
李佳佳[3](2019)在《葶苈生脉口服液提取工艺及指纹图谱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葶苈生脉方是全国名老中医邢月朋老先生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经验方,经过临床验证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时间。为将本组方更广泛应用于临床,我们将葶苈生脉方进行剂改,制备成口服液,并对葶苈生脉口服液的提取工艺及指纹图谱进行研究。目的:为最大限度保留药效成分,本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与信息熵法结合的方式,确定葶苈生脉口服液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了保证葶苈生脉口服液的疗效与质量稳定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葶苈生脉口服液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葶苈生脉口服液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葶苈生脉口服液最佳提取工艺:本实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提取时间、料液比、醇浓度为影响因素,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g1、丹酚酸B、川芎嗪、五味子甲素、泽泻醇B-23醋酸酯的含量为评价指标,利用响应面法与信息熵法相结合的方式,筛选出最佳提取工艺。葶苈生脉口服液指纹图谱的建立:采用HPLC方法,使用色谱柱YMC J’sphere ODS-H80-C18(4.6 mm×250 mm,4μm)进行检测,使用的流动相:A通道为乙腈、B通道为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确定为1.0 mL/min,检测波长分别为203 nm、270 nm,柱温30℃。针对10批不同批次的葶苈生脉口服液化学成分采用评价软件进行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结果:葶苈生脉口服液提取工艺参数:采用醇提法,提取时间3.5 h,料液比1:10,醇浓度82%。所建立的色谱条件能使葶苈生脉口服液各成分得到较好分离,10批样品间相似度均>0.98,203 nm下有21个共有峰、270 nm下有17个共有峰。结论:利用响应面法与信息熵法相结合的方式,得到的最佳醇提工艺参数稳定可靠,为葶苈生脉方开发为现代中药制剂提供实验依据。建立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各共有峰间分离度高,可用于葶苈生脉口服液的质量综合评价。
马卫宾[4](2014)在《植物精油对淡色库蚊的生物活性及天然蚊虫防控剂研发》文中研究说明蚊虫通过骚扰、叮咬等多种方式危害人类生活,并可传播登革热、鼠疫、伤寒、疟疾等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蚊虫防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蚊虫防控剂的开发和应用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蚊虫防控剂应用于人类的生活环境,并与人体有直接接触,因此对其安全性的要求更高。长期、大量以及不合理地使用化学合成卫生杀虫剂,已经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蚊虫抗药性、杀虫剂残留、室内环境污染等,引起人们对卫生用农药安全性的担忧。天然植物精油具有可再生、低残留、低毒性等优点,符合人们对卫生杀虫剂安全、环保的要求。但由于资源有限、成本过高、制剂加工难度较大,植物精油在蚊虫防控实践中的应用较少。鉴于此,本论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国内常见的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为研究对象,系统地评价了25种天然植物精油及35种精油单体化合物对其幼虫的毒杀活性以及对成蚊的熏蒸与驱避作用,研究了精油活性成分之间的协同增效作用,在此基础上初步研制出几种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植物源蚊虫防控剂配方。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药液浸养法测定了供试样品对淡色库蚊4龄幼虫的毒杀活性,并对活性成分进行了协同增效作用研究及水面杀蚊幼剂初步研制。结果表明:(1)供试精油中的八角茴香油与八角叶油活性较好,80mg/L浓度下试虫24h死亡率分别为95.0%和93.8%;精油单体化合物中的反式茴香烯杀蚊幼活性最好,其次为金合欢醇与对伞花烃,24h的LC50分别为16.1、21.5和25.9mg/L;反式茴香烯与金合欢醇具有较好的协同增效作用,1:1(w/w)配比下对淡色库蚊4龄幼虫的LC50为9.5mg/L。(2)油酸对反式茴香烯和金合欢醇的杀蚊幼活性具有显着的增效作用,反式茴香烯、油酸和乙醇组成的三元混合体系具有在水体表面杀蚊幼的效果,其杀蚊幼效果与水体面积相关,与水体深度无关,此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基于植物精油的水面杀蚊幼剂提供了参考和依据。2.采用三角瓶密闭熏蒸法测定了供试样品对淡色库蚊雌成虫的熏蒸击倒和熏蒸致死活性,并对活性化合物进行了协同增效作用研究及植物源电热蚊香片初步研制。结果表明:(1)肉桂油及其有效成分反式肉桂醛对蚊虫具有很好的熏蒸致死效果,但击倒速度较慢;冬青油及其主效成分水杨酸甲酯对淡色库蚊的熏蒸致死活性较差,但在亚致死剂量下却显示很好的击倒活性,但蚊虫被击倒后又能复苏;反式肉桂醛与水杨酸甲酯混配后对蚊虫兼有快速击倒和高效致死的熏蒸效果,显示出较好的协同作用。(2)香芹酚与百里香酚对淡色库蚊的熏蒸击倒和致死活性最好,熏蒸处理5h的LC50分别为0.26和0.28μL/L,并且二者具有协同增效作用,1:1(v/v)配比下的共毒系数(CTC)为174.1,LC50为0.16μL/L。(3)以香芹酚与百里香酚(1:1,v/v)为有效成分,研制出一种植物源电热蚊香片,通过方箱法(70×70×70cm)测试,其杀蚊效果(300mg/片)与右旋烯丙菊酯(30mg/片)相当。3.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供试样品对淡色库蚊雌成虫的空间驱避活性。结果显示:(1)25种植物精油中,肉桂油的空间驱避活性最好,其次为香叶油,0.2μL剂量下二者在“Y”型嗅觉仪中对蚊虫20min内的驱避率大于85%;35种精油单体化合物中,反式肉桂醛和香叶醇驱避活性最好,0.2μL剂量下在“Y”型嗅觉仪中对蚊虫20min内的驱避率均为100%。(2)反式肉桂醛与香叶醇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在1:1(v/v)配比下的驱避效果好于单用时的效果;以反式肉桂醛和香叶醇(1:1,v/v)为有效驱蚊成分,以卡拉胶、吐温80、水等为辅料,研制出一种水凝胶型固体缓释驱蚊剂。4.选用杀蚊幼、熏蒸、驱避活性较好的7种单体化合物,分别以1.0%质量比加入到0.6%的天然除虫菊素气雾剂中,测定了其对天然除虫菊素的增效活性。结果表明:(1)香叶醇与水杨酸甲酯的增效活性最好,增效系数(SR)分别为1.35和1.34;将香叶醇与水杨酸甲酯以9:1,7:3,5:5,3:7,1:9质量比进行混配,发现二者比例为7:3时增效效果最好(SR=1.58),优于增效醚S1(SR=1.39)。(2)采用模拟现场法,测定了配方为0.6%除虫菊素+1.0%XS(香叶醇:水杨酸甲酯=7:3,w/w)为有效成分的气雾剂的药效,1h蚊虫击倒率和24h蚊虫死亡率均为100%,达到农药卫生用杀虫剂药效评价标准(气雾剂)的A级标准;经相关企业测试,以香叶醇与水杨酸甲酯为有效成分研制的植物源增效剂XS对天然除虫菊素具有明显的增效效果,具有较好的市场化潜力。综上所述,植物精油对蚊虫的生物活性可以分为致死效应和亚致死效应,二者均具有开发潜力和实用价值。植物精油中单体化合物之间存在的协同增效作用为通过科学合理的增效混配来开发安全、高效的天然蚊虫防控剂提供了依据。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基于植物精油开发天然蚊虫防控剂具有技术可行性和应用可能性,并对发展新型蚊虫防控技术与产品以及建立环保型蚊虫综合防控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刘晖晖[5](2011)在《中药配方颗粒的产业竞争力分析与金银花配方颗粒的关键技术示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中药配方颗粒经过近二十年的试点生产和应用,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目前在临床应用推广、产业生产关键技术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我国大陆地区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与日本、韩国和港台地区相比呈现相对缓慢趋势。本课题结合华润三九现代中药有限公司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开发、生产情况,开展中药配方颗粒的产业发展研究和竞争力分析,以金银花品种为例开展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关键技术的示范研究,并进一步提出我国中药配方颗粒产业的发展思路。主要研究结果概述如下。一、梳理和明确了中药配方颗粒的含义和发展趋势中药配方颗粒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是适应现代快节奏需要的、以临床需求为引领的供配方使用的颗粒,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把单味中药饮片经现代科学提取、浓缩、干燥、制粒,并定量分装而成的一种统一规格、统一剂量、统一质量标准的可供医生直接配方的颗粒状中药。中药配方颗粒具有可以辨证使用的特点,同时具有携带和服用方便、易于服用和接受等等优点。世界天然药物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我国中药产业的良好发展趋势,为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支撑,国外(日本、韩国)和台湾等地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也为我国中药配方颗粒发展提供了一些经验和参考。临床研究证明中药配方颗粒具有肯定的疗效,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中成药共同服务于中医临床,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临床应用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二、分析了中药配方颗粒产业良好的产业竞争力和存在的主要困难开展了我国中药配方颗粒产业的企业现状调查与发展分析。选择了四家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对企业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劳动生产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所调研的四家中药配方颗粒企业,三家企业的销售、资产、利润都明显上升,一家企业的销售收入下降,但销售利润和企业的资产都在增长,四家企业都表现出良好的发展能力;劳动生产率提高、成本费用利润率有向上发展趋势,企业的生产、获利能力不断增强,说明企业对成本费用控制的能力增强,经营管理水平在提高;企业资产负债率均有下降(小于50%),企业偿债能力较强且资金流动性好,处于良好状态,反映出企业经营风险的较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较强;企业流动资产利用速度在加强,企业资产管理效率在逐渐上升,运营能力在增强。我国中药配方颗粒企业总体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开展了中药配方颗粒与饮片的单味价格、中药配方颗粒与饮片的处方(方剂)价格、港台地区中药配方颗粒与饮片的价格、中药配方颗粒与中成药的价格等药物经济学的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药配方颗粒比中药饮片价格高,差距在1.6-6倍左右,多数在2-3倍。中药配方颗粒比中成药可能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我国台湾地区的中药配方颗粒与价格和饮片的差距和大陆的差距相似,而港澳地区的中药配方颗粒价格与饮片的差距比较小。由于统计数量有限,以上结果还不能完全说明差别的本质,还有待进一步继续大样本的深入观察和研究。目前我国大陆地区中药配方颗粒的价格仍然超出大部分人的接受能力,成为影响临床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文献研究、现场调研和数据分析,总结了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化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有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优越的产业发展环境;具有辨证论治且又方便快捷的特色和优势;符合现代药物的标准化、客观化要求,有利于中医药现代化;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科技进步的推动力。不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疗效方面是否与中药汤剂具有等效性;价格比传统中药饮片高;国际竞争压力;尚未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标准指导中药配方颗粒的研发和应用。三、通过金银花品种的示范研究总结了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的研究模式以金银花为例开展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研究。开展了金银花标准煎煮方法、提取工艺、浓缩干燥工艺、制剂成型工艺、中试生产的研究。通过研究,制订了金银花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工艺流程。通过研究,明确了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工艺的指导原则,包括:(1)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根据每味中药不同特性,制定相应生产工艺。(2)尊重中药汤剂水煎历史,最大限度地保留水煎汤剂的有效成分。确定每味药的加水量、升温煮沸时间、煎煮次数,后下品种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因此多数药物以水为溶媒多成分提取,辅以其它提取方法,在尽量除去杂质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保留中药的全部成分。(3)在制造过程中尽量避免添加辅料,将辅料的用量降到最低限度。根据金银花的示范研究结果,结合其他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初步提出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工艺的研究模式,主要包括提取工艺(标准煎剂、提取工艺、固液分离工艺、浓缩工艺、干燥工艺)、制剂工艺、包装工艺等技术环节。以金银花为例开展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开展了金银花性状鉴定、鉴别、指纹图谱、检查、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检查、绿原酸含量测定、木犀草苷含量测定等研究。通过研究,制订了金银花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草案),提出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应该包括中药材(饮片)、中间体、成品全过程。应分别对药材(饮片)、中间体(提取物)、成品三个阶段按照已建立的质量控制标准进行检验,保障中药配方颗粒质量,确保产品的安全、有效和稳定。其中,中药材(饮片)检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有关标准进行检验,没有国家标准的地方性品种可按照地方法定标准检验。半成品的标准按照企业标准检验,检验项目主要有水份、溶化性、鉴别、含量测定等。中药配方颗粒成品的质量标准应包括药材来源、性状、鉴别、指纹图谱、检查、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检查、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等。提出应进一步开展中药配方颗粒生产过程在线质量监控研究,研究建立各主要提取物内在物质含量的在线快速定量检测方法,保障配方颗粒产品质量的均一稳定。四、提出了我国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发展定位。中药配方颗粒是适应快节奏需要的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是具有确定疗效的供中医临床配伍用的颗粒状中药,它与传统汤剂、现代的中成药都是中药应用的形式之一,不是传统汤剂和中成药的替代品,因此中药配方颗粒与汤剂、中成药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共存于中医临床中,一起为中医临床服务。推行小复方配方颗粒与单味配方颗粒并存互补模式。借鉴日本和台湾等地中药颗粒剂的发展经验,采取复方配方颗粒配合单味配方颗粒的模式。在复方的选择上,建议以精简的经典方和常用方为主,即“小复方”为主,辅以常用的药对。在小复方的选择上,应该从经典方(如《伤寒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着作中的方剂)研究、临床调查、专家走访等进行筛选,再统计各方通过加味配方颗粒可以衍生出处方量。其次,要开展“小复方”的工艺优化和质量标准研究,优化提取工艺,开展浓缩、干燥、成型等条件研究,再通过中试放大研究,验证和修订生产工艺参数,并制定小复方相应的质量标准。加强质量监控和标准的建立。建立从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的可溯源质量管理模式,以保障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从金银花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来看,我国已经具备了从部分品种开始制定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的条件,建议应该加强国家标准的建立,并争取上升中药配方颗粒的国际标准。开展药物经济学研究。药物经济学在国内还处在探索阶段,部分学者已开始尝试用于配方颗粒的经济学研究,认为配方颗粒组的经济效果接近或甚至优于中药汤剂组,但这仅是小样本的探索。在本研究中,已经对单味中药配方颗粒与单味饮片、饮片的组方、中成药的价格进行对比,由于样本量小和方法的局限等原因,都不能提示问题的本质。所以,应该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对中药配方颗粒进行深入研究。首先,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已经广泛应用的医院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对临床医生使用配方颗粒所治疗疾病及其费用、疗效、疗程等进行统计,得出初步的结果。第二步,在前面研究基础上筛选出10种左右的疾病进行前瞻性研究,以中药配方颗粒与有关疾病分别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西药、中成药进行对比,并按照辨证论治对疾病进行配方颗粒与饮片的对比研究,建立患者的健康档案,观察近期疗效、跟踪远期疗效、生命质量等,再综合评价各种治疗的成本效果或效益,从药物经济学视角察看中药配方颗粒的效益或效果,为探讨中药配方颗粒应用中存在的价格问题提供参考。加强临床研究与应用推广。以疗效为核心,建立单用或多种形式配合应用、灵活多变的服用方法,建立医院动态疗效研究方法,以多方位建立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疗效研究系统。重点针对“合煎单煎”的等量性和等效性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推进电子调配方式。应借鉴台湾等在中药配方颗粒应用的先进经验,使用电子调配、临时包装的配药模式,这样既方便临床医生辩证使用,提高医生使用积极性,又省去企业固定包装的成本,并降低药房工作量,方便患者使用。降低价格。降低配方颗粒的价格是促进配方颗粒应用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企业要通过提高生产和管理人员水平,技术和装备的改进等途径来降低成本,通过提高规模效益等途径,还要树立让利于患者来发展配方颗粒的理念,多途径降低配方颗粒的市场价格。同时,可进一步从定价机制系统研究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价格差异的形成机制,为探讨中药配方颗粒推广应用中存在的价格问题提供参考。加强宣传与政策扶持。宣传配方颗粒的知识,使医生和患者了解配方颗粒的生产原理、方法,以及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等环节,使医生了解现代制药技术和装备的进展,理解中药饮片与配方颗粒的关系。通过宣传相关知识,加强对医生和患者的观念的引导。在政策上,应尽快结束中药配方颗粒的试用状态,给中药配方颗粒正式的、合法的地位,以便于推广应用和促进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发展。促进中药配方颗粒走向世界。中药配方颗粒具有质量稳定、可控的特点,利于与欧美的药物标准接轨;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汤剂一样具有辨证用药的特色,保留与中药饮片相似的药性和药效,却克服了饮片的外形粗糙、煎煮麻烦等问题,符合处方的用药习惯,容易得到现代消费者的认可,比中药饮片和中成药更具备走向世界的优势,是中药走进天然药物市场的突破口。
许霞[6](2010)在《宋以前方剂剂型的历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方剂学史的研究历来较为薄弱,而剂型史的研究涉及更少。中医方剂剂型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剂型经过历代医药学家不断探索和总结,大致经历了从少到多,从初级、简单、经验的水平向着高级、复杂、深化的方向和水平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剂型特色。然而现有的剂型研究主要为剂型的改革研究,尚未见对剂型史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本研究以宋以前所有涉及剂型的文献为研究范围,史志结合,以内史为主,兼顾外史研究,按历史顺序汇总宋以前的医方书以及涉及剂型和剂型理论的文献,对其中所载剂型进行统计和分析,逐个剖析各本书中所载的剂型,并对其中剂型进行比较,探讨宋以前各个历史时期剂型及剂型理论的发展和变化。采用史志结合的写法,按剂型内容,将散、汤、丸、膏等主要传统剂型的历史源流逐个进行解析,以期理清宋以前方剂剂型发展的脉络。本研究开篇伊始,简要考证了“方剂”、“方剂学”、“方剂学史”、“方书”,以及“剂型”等相关概念的源流,并对研究中出现的所有传统剂型进行分类。阐述方剂剂型史研究的目的有两点:一是为方剂学实验研究与临床运用提供有益借鉴;一是完善与发展中医方剂学史研究。本研究首次系统梳理宋之前方剂剂型文献,对后续研究起到铺垫作用;有助于对古代方剂剂型进行继承和创新,故本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前言部分进一步明确本研究的范围和研究过程所使用的方法,并简要介绍论文结构与内容梗概。宋以前方剂剂型的发展按历史顺序,结合方剂剂型的发展特点,将其分为先秦两汉剂型奠基时期、魏晋南北朝剂型专科化倾向时期和隋唐剂型丰富多样时期。先秦两汉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形态有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这一时期也处于医学发展的早期,流传至今以及后世相继出土的文献表明了当时的医学发展水平,同时,文献中所载的方剂剂型也显示了当时之制剂水准。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方书《五十二病方》中收载饼剂、补牙剂、搽剂、丹剂、膏剂、胶剂、浸剂、散剂、食疗剂、汤剂、丸剂、洗剂、熏剂、浴剂和熨剂等剂型共15种,帛书中尚无剂型名称出现,外用剂型的方剂较多,所出现的剂型均较简单,制剂工艺相对粗糙,但也出现如丹剂类的化学制剂。马王堆出土医籍收录医方的其他3种医书《养生方》、《杂疗方》、《胎产书》也出现了数种剂型形式。《养生方》共有10种剂型,其中如酒剂、栓剂、药巾剂是《五十二病方》所未见的。《杂疗方》和《胎产书》没有新剂型出现。马王堆汉墓帛书的出土为研究先秦时期方剂剂型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原始资料。中医理论经典着作《内经》的辨治理论,长于针灸刺法,而略于方药。故所含方剂只有13首,涉及剂型7种,未见有创新剂型出现,书中以“半夏汤”作为方剂之名,首见“汤”剂作为方名,为后世以汤命名的各种方剂名奠定了基础。甘肃武威旱滩坡汉墓出土的《武威汉代医简》反映了我国东汉以前的剂型发展情况。医简中收录的剂型共9种,出现了我国医药史上最早的滴鼻剂、耳栓和鼻栓,开辟了耳、鼻用药的新途径。医简中的“千金膏药方”可膏摩,可涂抹,也可内服。这种一膏多用的使用方法以往未见,同时,它也是中国医学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内服膏方。东汉着名医家张仲景所着《伤寒杂病论》创立的辨证论治的原则和防治疾病的方法,对中医学独特医学理论的形成及中医学术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书中的方剂,古人誉之为“经方”,其组成药精味简,力专效宏。经方的疗效确切与剂型的精确选择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伤寒论》所含剂型5种,以内服剂型为主。新出现了灌肠剂和肛门栓两种新剂型,表明《伤寒论》创制了固体和液体两种直肠给药形式。《金匮要略》收载剂型8种,以汤剂为最多,并且大量运用煮散,未见新剂型出现。《伤寒杂病论》在方剂剂型的变化方面,有其因病而易、因势利导的特点,所载剂型均各有所宜。此时期除医学文献涉及方剂剂型之外,《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含的《诊籍》有医案25则,其中所治愈的15则病案,治病方法有针灸、方药、食疗等,出现方剂数个,涉及剂型7种,其中含漱剂为中国医学史上首见,开辟了口腔用药的新方法。《诊籍》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汉的剂型发展水平。先秦两汉时期是中国药物与方剂及其学术体系奠基的时期。在大量临床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方剂所涉及的领域大大开拓。剂型也从简单的天然药物制剂发展至较为复杂的种种剂型。同时出现了最早的剂型理论,为后世剂型的发展和完善作出了重要贡献。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动荡,战祸不断,数朝更迭,加之当时科技尚不发达,因而大部分医方书于天灾人祸中佚失。今人只能从后世医方书以及历代史志目录的着录中管窥一斑。故本时期所见医书多为经后人辑佚而成。东晋葛洪的着作《肘后备急方》为一本“临床袖珍急症手册”。所载方剂大多价廉效着,治法简便易行。全书含有剂型24种,其中首次记载了滴耳剂、锭剂、膜剂、舌下含剂、香囊剂、眼膏剂、含化剂、药枕剂等剂型。最早记载了用舌下含剂治疗卒死尸蹶,为后世舌下含剂治疗心脏病方法奠定了基础。书中不仅大量使用煮散,还较早的出现“煮散”这一词,对后世煮散剂型的命名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同时,书中还出现了蜜蜡丸和浓缩丸这两种丸剂的新类型,进一步扩大了丸剂的使用范围。《肘后备急方》还记载了我国现有文献中最早的一例硬膏剂。足以说明《肘后备急方》的剂型学成就是巨大的,对丰富传统方剂剂型内容、推动祖国医学方剂剂型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辑佚医书《小品方》乃南北朝刘宋时期陈延之撰,是我国南北朝着名的医方书。惜原书宋以后渐渐亡佚,现人高文铸据后世许多医书载录其数量不等的佚文辑录而成现有《小品方》。全书方剂所涉剂型23种,与以往文献相比,首次出现了咀嚼剂、眼药粉和眼药水等新剂型。《小品方》中记载了“蒺藜薄方”“生地黄汁薄”“练石薄”等“薄”剂,说明“薄”作为膏剂的一种于南北朝时已广泛使用。风眩专着《风眩方》为南齐·徐嗣伯着作,全书内容较少,载方只有11首,收录5种剂型,以汤剂为主。我国现存最早的外科学专着《刘涓子鬼遗方》共计载方150余首。所有方剂包含剂型9种,以外用膏剂为多。本书中的膏剂不仅数量大、种类多,且赋型剂品种也颇丰。书中载有我国医学史文献中所见到的第一例洗发膏剂。说明我们祖先于1500前就懂得运用膏剂洗发,可洗发护发,更具有药物作用,可治秃生发。总之,《刘涓子鬼遗方》剂型方面颇具外科学特色,对后世外治法的影响较大。北周姚僧垣所着《集验方》原本已佚,现根据高文铸辑校本《集验方》对其所载剂型概况进行分析。书中所载方剂量大,剂型丰富。共载剂型28种,并且出现了现存文献中第一例粉剂和牙粉剂,开辟了散剂用药的新途径,亦为这两种剂型在后世的广泛使用作了铺垫作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是一部流行于民间的敦煌医学卷子,卷子中大量保存着久已失传的中医古书的内容,如《桐君药录》、《汤液经法》等。共计方剂53首。其中经方46首,均为汤剂。其他方剂7首,每方1种剂型,均不重复,故共载剂型8种。本卷子于剂型上无创新之处,但却保留了多部已佚的重要的医学文献,故具有相当高的史学和医学价值。魏晋南北朝时期医书较多,由于战事连绵,故多数佚失。但魏晋南北朝临证医学的繁荣和发展,从现有医书和辑校本中可窥见一斑。方剂剂型在秦汉的基础上又有发展,滴耳剂、锭剂、膜剂、舌下含剂、香囊剂、眼膏剂、含化剂、药枕剂、咀嚼剂、眼药粉、眼药水、洗发膏、牙粉剂和粉剂等均为此时期书籍首载,同时扩展了旧剂型的使用方法。总之,魏晋南北朝方剂剂型呈现过渡趋势,老剂型有所发展,新剂型也有出现,剂型逐渐呈现专科化,为后世专科剂型的出现和丰富奠定了基础。隋唐盛世,文化绚丽纷呈,人们思维活跃,内外交流频繁,出现空前昌盛的局面,医学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此时期不仅使魏晋南北朝以来医学实践经验得到继承和发扬,而且能获得来自国内外各方的新的医学信息,开始全面综合整理以前的医学成就。龙门药方是指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13公里处的龙门山药方洞内石壁上的药方。药方多用于常见病、重要病,处方独特,多由单味或二味药物组成,方便、效验、价廉、易得,多数处方至今仍具有研究和应用价值。龙门药方共约150首,涉及剂型15种。新出现了嗅剂这种新剂型,开辟了鼻窍用药的新途径。龙门药方保存了最原始的医学资料,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民间临证的剂型特色,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千金方》为唐代着名医家孙思邈所着,本书收罗宏博,除了孙氏本人和当代的医学成就外,还保存了大量隋唐以前的古代医籍内容。《备急千金要方》分30卷,总计232门,合方论5300首,收录剂型39种。其中,染发膏、染发水、糖浆剂、吸入烟剂、洗发水、药豆以及澡豆为中医药文献史上首载,特别是洗发水、染发水、染发膏、面膜剂以及面膏剂的大量出现,表明唐初时期美容药物及剂型已经发展至一定水平。吸入烟剂、药豆、澡豆开辟了用药的新途径,同时也为后世的剂型改革指明了方向。《千金翼方》在《备急千金要方》的基础上增加了凌剂、霜剂、补牙剂和牙粉剂。其中凌剂、霜剂为以往文献所未见。总之,《千金方》不仅记述了制方理论方面的新观点、新成就,而且对于剂型的发展起到了汇总的作用。故对方剂剂型史研究贡献巨大。《外台秘要》是集唐及唐代以前诸家各科医学方书之大成,在理论书籍中有综述系统之理论者,亦有专题发挥者;在临床有专论某科、某种病的专辑,亦有综述各家之方书。全书共40卷,分成1104门,收录近7000方剂,包含剂型42种。汤剂是书中出现最多的剂型,并首载茶剂这种广泛运用于后世的新剂型。《外台秘要》不仅反映了当时方剂剂型的时代特色,也保留了大量已佚文献的方剂,从而看出其中的剂型,故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传信方》是唐代着名文学家刘禹锡所着,自元以后,渐次散佚。近人冯汉镛从各古方书中辑录45方,加以详解,名《传信方集释》。从而窥知《传信方》之部分面貌。本书虽载方量少,但所出现的剂型却不少,共收载剂型13种之多,并且出现了1例熔化剂,拓展了固体药外用的方法。我国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着《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为唐代骨伤学家蔺道人所着。全书载方46首,共有剂型6种。出现了以“信朱为衣”的包衣丸剂和药包剂两种新剂型。《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的治疗原则、方法以及方药、剂型对后世骨伤科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经效产宝》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妇产科专着,唐代昝殷撰。现存本共有41篇,载有方剂374首,剂型共有12种。与以往文献相比没有出现新剂型,但所载剂型的使用较具专科特色,为中医妇产科方剂剂型的使用奠定了基础。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学专着《颅囟经》明代以后散佚,现所见《颅囟经》是清代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本子。全书分为2卷,载方42首,剂型7种,未有新剂型出现。《颅囟经》收载方剂数量不多,但均为切实可行之儿科专用方,其主要特点是药味不多,多丸散剂,酌情给药,多种途径。敦煌医学资料是指发现于敦煌地区千佛洞莫高窟石室中的中医药古文献。绝大部分医书则均系南北朝以后隋唐时代的着作。包含多部古医方类着作,以及涉及医方的其他类别的医书。所出现的剂型共有35种之多。其中鼻吸剂、药枣剂、药梳子等为新出现的剂型。赋形剂更是种类繁多,且颇具异域特色,与其他文献有别。日本丹波康赖所着《医心方》是日本现存最古的医书,成书于日本永观二年,即我国宋太宗雍熙元年(公元984年)。其书所引资料出自我国唐及其唐以前古典医籍,其中引述了我国现已失存的部分古医书的内容,故对研究中医学术或整理古医书均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也是研究唐及唐以前我国医学文献的重要着作。书中包含剂型总数达35种。由于《医心方》是汇集了多部唐及唐以前医书,剂型也多为以往多部医书剂型的总结,故未见创新之处。隋唐时期,无论是剂型的制剂工艺还是剂型理论方面都有了突破性发展。在方剂数量极其丰富的隋唐时期,方剂剂型的发展也随之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新剂型层出不穷。嗅剂、染发膏、染发水、糖浆剂、洗发水、澡豆、吸入烟剂、药豆、凌、霜、茶剂、熔化剂、药包剂、鼻吸剂、药梳子以及药枣等都是本时期医书中所出现的新剂型。可见,隋唐时期的剂型非常丰富。特别是《千金方》和《外台秘要》这两部盛唐时期的医学百科全书,收载剂型均达40种左右。与魏晋南北朝记述剂型最多的医书相比,剂型多出10余种。而对于老剂型的用法也不再单一,呈现出不拘一格的多样化用法,对后世剂型的进一步丰富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宋以前主要方剂剂型发展史研究散剂是一种或数种药物经粉碎混合均匀而成的干燥粉状剂型。依其用法,可分内服散和外用散两种。贮存、运输或携带也较方便,而且制作简单,所以《五十二病方》就始载散剂,既有内服,也有外用。汉代张仲景最先提出了“散”剂的名称,并且指示出散剂的适应证以及制作方法,给后人提供了制备和使用散剂的典范。陶弘景《名医别录》则对散剂的制法及其规格,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唐代的散剂不断创新,各种散剂运用的新途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服务于临床。汤剂,古称汤液,俗称汤药,是中药饮片加水煎煮,去渣取汁的液体剂型。相传汤液始于商代,伊尹肇其端,《五十二病方》中已有“水煮药物煎汁”的记载。《灵枢经》记载有“半夏汤”,是首次见到“汤”作为剂型出现于方剂名中。汤剂是《伤寒论》中出现最多的剂型,可见汤剂在汉代应用已极为广泛。经方中虽无“煮散”二字,但以煮散剂型应用的方剂不乏其例。“煮散”一词在《肘后备急方》中第一次出现。而“煮散”作为剂型名第一次出现者实属《千金方》。进入唐代以后,汤剂的发展可谓日趋鼎盛。不仅数量多,制剂工艺也较规范,煎煮方法完善丰富,溶剂种类更是繁多。此时,不仅煮散的使用相当广泛,饮剂也非常盛行。作为中医临证最主要的剂型,汤剂在宋以前的发展变化历程直接指导着后世汤剂的发展与改革。丸剂,传统丸剂系指中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黏合剂或其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剂型,主要供内服。传统的水丸、蜜丸、糊丸、蜡丸内服后在胃肠道中溶散缓慢,发挥药效迟缓,但作用持久,故多用于慢性病的治疗。《五十二病方》有丸这种剂型的存在,但“垸(丸)”尚不能称为剂型名。《养生方》中记述了现存文献中第一例蜜丸。《黄帝内经》所载“四乌鲗骨一藘茹丸”,丸才作为剂型名出现。而最早的丸剂理论则见于《神农本草经》。东汉的《伤寒杂病论》记载用动物胶汁(如鳖甲煎丸)、炼蜜和淀粉糊(如乌梅丸)为丸剂的赋形剂,炼蜜为丸已很普遍,并且出现了第一例糊丸。《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了蜜蜡丸,为较早出现的有关蜡丸的记载,为后世一些毒剧药的使用提供了经验。同时,该书还出现了有关浓缩丸的记载。唐代出现了3种新的丸剂,分别为蜡丸、包衣丸、蜡壳丸。丸剂发展至此时,种类丰富,基本构架了后世丸剂的几种类型。膏剂是具有一定黏稠度的半固态膏状药剂。有内服“药膏”和外用“膏药”之分。内服的药膏,包括膏糊、煎膏、流浸膏等不同;外用的膏药,根据其制作工艺及形态的不同,可分为软膏、硬膏、贴剂以及膏摩剂。《五十二病方》出现多例软膏剂、膏糊剂、膏摩剂等。武威汉简中“千金膏药方”,明确指出该方除了“涂之”、“摩之”之外,还可“吞之”,开启了后世一膏多用的先河,《金匮要略》所载的大乌头煎、猪膏发煎,其制剂过程已与现代煎膏剂的制作方法十分相象,完全可以看作是较早的煎膏剂。《肘后备急方》记述了我国医药史上第一例硬膏。此时,膏剂的各种形式基本已经出现,且社会临证使用亦已非常普遍,相关膏剂的理论层出不穷。外科专着《刘涓子鬼遗方》中外用膏剂已占到全部方剂的一半以上。至唐代,除了硬膏的制膏技术有待提高外,其他膏剂的制剂工艺已较成熟。《千金方》与《外台秘要》中所使用的膏剂的赋形剂达数十种之多,均为后世膏剂的进一步成熟奠定了基础。讨论药物的性质决定方剂的剂型,应根据方剂中药物的性质不同而将方剂制成不同的剂型。疾病的性质以及种类是剂型选择的关键因素。同时,剂型因素对药效的发挥也有积极作用,有时甚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适宜的剂型确保了临床疗效。此即疾病与剂型之间的关系。方剂剂型的发展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社会文化科技因素对其影响颇大。以煮散、丹剂、铅膏剂为例,分别探讨社会政治环境、文化哲学思想以及科学技术水平对其所起的作用,深层次的解析以上剂型发展变化的原因。纵观宋以前传统剂型的发展历史,不乏有剂型的改革和新剂型的出现。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剂型改革,是历史留给后人的经验。现代方剂剂型的改革研究必须与中医的脏腑、经络、气血、辨证论治、方剂、药性等理论密切联系起来。结论先秦两汉时期共出现剂型23种;魏晋南北朝时期共记载剂型32种,其中新出现剂型12种;隋唐时期共记述剂型51种,其中新出现16种剂型。宋以前方剂剂型的发展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各种文献中的剂型经历了从少到多,从初级、简单、经验的水平向着高级、复杂、深化的方向和水平发展。散、汤、丸、膏是宋以前各书记载频次前4位的剂型,散、汤、丸、膏均由制造粗糙、单一的用药模式发展至加工精良、众多用药途径的庞大的剂型体系,而每一种剂型又均有其独特的发生、发展历程。方剂剂型由药物性质决定,而疾病的性质以及种类是剂型选择的关键因素。同时,社会政治因素、文化哲学思想和科学技术水平对方剂剂型的发展又具有一定的影响。创新点1首次系统梳理宋之前方剂剂型文献,勾勒出宋以前方剂剂型历史分先秦两汉剂型奠基、魏晋南北朝剂型专科化倾向、隋唐剂型丰富多样3个时期的发展脉络。2系统整理宋以前方剂剂型文献后,对当代学者的部分研究成果进行更正。如阴道栓剂,以往研究认为最早见于《肘后备急方》,本研究发现最早出现于《养生方》,至少提前了500年以上3本研究将内史研究与外史研究相结合,采用史志结合的论述方法。总之,本论文对宋以前方剂剂型的历史进行研究,主要运用医史学、文献学方法,按历史顺序汇总宋以前的医方书以及其他涉及剂型和剂型理论的书籍,对其中所载剂型进行统计和分析,逐个剖析其中剂型,并对各本书中所载剂型进行前后比较,探讨宋以前各个历史时期剂型及剂型理论的发展和变化。按剂型内容,将散、汤、丸、膏等主要传统剂型的历史源流逐个进行解析。采用史志结合的写法,以内史为主,兼顾外史研究。初步勾勒出宋以前方剂剂型发展的历史脉络,揭示其内在历史规律。但愿这些研究能够抛砖引玉,为以后的传统剂型的历史研究及方剂学科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廖松[7](2008)在《气雾剂型汽车底盘防护涂料与涂装》文中研究指明以热塑性弹性体SBS为基体,与增黏树脂、纳米碳酸钙、有机触变剂、阻燃剂等配制的汽车底盘防护涂料,具有防锈隔音防撞功能。讨论了涂料配方、抛射剂种类以及气液比例对气雾剂的影响;制定合理的质量控制指标;介绍了产品在车底喷涂的施工工艺。
胡婷婷[8](2008)在《纳微结构抗哮喘药物颗粒的可控制备及其干粉吸入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选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抗哮喘药——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和支气管扩张药硫酸沙丁胺醇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并考察了采用超重力可控沉淀技术(HGCP)进行药物颗粒纳米化以及喷雾干燥技术制备药物多孔微球的可行性、过程参数的影响规律,并且对制备所得的纳微结构药物进行了干粉吸入剂研究。哮喘历来是一种高发病,目前全球每年抗哮喘药的销售额高达几百亿美元,我国每年的哮喘病医疗费用可达45~56亿元人民币。近5年,布地奈德与硫酸沙丁胺醇的市场份额一直位居我国抗哮喘药市场的第一和第三位。但是目前国内抗哮喘药市场绝大部分被外资品牌所占领,因此该类药物是国家经贸委、国家医药局重点推荐项目,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肺部给药是治疗哮喘的最佳途径,颗粒的大小形貌是影响肺部给药沉积效果的关键,只有空气动力学直径(Dae)为1-5μm的药物颗粒可沉积在深层肺部从而发挥药效,因此药物微粉化技术与肺部给药密切相关。随着全面停止生产和使用含氟利昂(CFC)的定量吸入剂(pMDI),无需任何抛射剂的干粉吸入剂(DPI)已成为目前吸入剂的研究热点与前沿。可以设想,如果能制备获得粒径小、分布窄、体积密度小的药物粒子,就无需复杂而造价昂贵的吸入装置,使用简单便宜的干粉吸入器即可实现药物在肺部的高效沉积,从而提高药效。大量研究结果表明,HGCP是获得粒度分布均匀且平均粒径小的颗粒的新兴技术,而喷雾干燥技术则可同时实现的药物的造粒与干燥。论文首先运用HGCP进行了药物纳米化的研究。鉴于布地奈德和硫酸沙丁胺醇结晶工艺的不同,因此在超重力技术这一平台性技术的基础上分别采用了不同结晶原理对两种药物进行了制备。当运用超重力反溶剂结晶法进行布地奈德颗粒纳米化的制备时,探索了不同的实验参数,如溶剂-反溶剂体系与体积比、混合时间、结晶温度、混合强度等对布地奈德颗粒形貌、粒径和粒度分布以及理化性质的影响,并对实验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0℃时,当30mg·ml-1的布地奈德甲醇溶液与水以1:7的体积比在转速为2840rpm的RPB中快速充分混合5min后,浆料中可得到平均长径3μm、厚度300nm且分布均匀的布地奈德椭圆形片状颗粒,比表面积为7.24m2·g-1,比布地奈德原料药提高了一倍。重结晶过程一次收率可达96.02%。将此布地奈德浆料通过真空干燥后,产品经FT-IR和XRD分析表明化学结构与晶型均未发生改变,经DSC表征显示产品纯度高、不含游离水与结晶水,经溶剂残留检测不含甲醇等有机溶剂的残留。对于硫酸沙丁胺醇颗粒的纳米化制备,则在原有工业硫酸沙丁胺醇结晶工艺的基础上,对最后一步成盐工艺引入HGRP,即在RPB中进行沙丁胺醇与硫酸的反应结晶。当10mg·ml-1的沙丁胺醇异丙醇溶液800m1与2.0mol·L-1的硫酸8m1在RPB内进行反应时,控制结晶温度为20℃、转速为2840rpm、混合时间20min,可成功制备平均粒径为0.98μm的硫酸沙丁胺醇颗粒。其次,论文在一次粒子为亚微米/纳米粒子的基础上提出了喷雾干燥过程中多孔微球(PSA)的形成机理模型。根据此模型,喷雾干燥过程中一次粒子粒径(dp)、浆料浓度(固含量Φ)、干燥温度(T)和液滴直径(DD)是影响多孔微球大小形貌的主要因素。通过减小一次粒子粒径、增大浆料浓度、加快进料速度和提高干燥温度均可制得形貌规则、均一的布地奈德和硫酸沙丁胺醇多孔微球。两者的平均粒径分别为2.90gm和2.10μm,比表面积分别为8.71m2.g-1和24.7m2.g-1。论文所制的多孔微球与从溶液喷雾干燥所得的球形颗粒相比,前者虽然平均粒径较大,但是粒度分布更为均匀。同时,由布地奈德甲醇溶液与硫酸沙丁胺醇水溶液经喷雾干燥所得的产品为均无定型颗粒,而布地奈德与硫酸沙丁胺醇多孔微球均为结晶型产品,因此具有更高的物理稳定性。红外和XRD表征结果表明,与对照品相比化学结构和晶型均没有发生改变。上述这些特征都非常有利于药物多孔微球在DPI中的使用。最后,用胶囊型单剂量的吸入器Aerolizer(?)在多层阶式液体撞击取样器(MSLI)中对上述纳微结构布地奈德颗粒与硫酸沙丁胺醇颗粒进行了体外评价。测试条件为气体流速60L·min-1,沉积时间4s。与其他形貌的的颗粒相比,布地奈德多孔微球体现出了较好沉积分布,获得了高达82%的emitted值,比市售DPI商品普米克都保(PulmicortTM Turbuhaler(?))高了14%。当与大颗粒乳糖混合时,可以有效地改善布地奈德多孔微球的流动性。但是,由于两者的黏附,一部分多孔微球随着乳糖一起沉积在了MSLI的第1层,导致了FPFemitted的下降。硫酸沙丁胺醇多孔微球由于其较高的比表面积,空气动力特性更为优异。与硫酸沙丁胺醇气流粉碎商品相比,多孔微球的FPFloaded和FPFemitted值均提高了1倍,分别为77%和86%,在胶囊和吸入器中的残留仅为10%,喷出量由60%提高到90%。
温占波[9](2008)在《分枝杆菌噬菌体D29气溶胶特性和动物气溶胶暴露系统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面对全球严峻的结核病耐药状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理想的新型抗结核药物进入临床应用,人类急需发现新的药物作用靶点、新的药物筛选模型以致最终完成新型的抗结核药物研制。分枝杆菌噬菌体具有裂解结核分枝杆菌的作用,具有治疗结核病的潜在价值,能否成为一个抗结核病的新药,也倍受关注。结核病最常见的感染脏器为肺脏,目前已有的噬菌体治疗结核分枝杆菌研究的给药方式为皮下注射、滴鼻途径,噬菌体到达肺脏的有效剂量低,如果采用气溶胶吸入给药途径,可能效果会更好,分枝杆菌噬菌体气溶胶吸入治疗结核分枝杆菌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噬菌体D29气溶胶的粒子大小、粒径分布以及耐雾化能力是其能否使用气溶胶吸入给药治疗的关键。DV40发生器不同介质发生的气溶胶动力学直径为0.8微米左右。TSI3321测试的噬菌体D29气溶胶总粒子空气动力学直径为0.872微米,Anderson六级采样器采集的生物粒子气溶胶的质量中值直径为2.21微米,噬菌体D29在喷雾流量10L/min,压力1.8kg/cm2,发生液介质为PBS磷酸盐缓冲液的条件下雾化30分钟存活率为48.86%、雾化60分钟存活率为30.12%,具有较强的耐雾化能力。每分钟的喷雾量为232μl。在此条件下产生的气溶胶生物粒子的质量中值直径为2.21微米,可以进入肺脏,在此条件下发生的气溶胶可以满足动物气溶胶吸入研究的要求。AGI-10液体冲击式采样器加入消泡剂橄榄油后可以提高噬菌体D29的耐冲击能力,但噬菌体D29的绝对数量比不加的要少,因此AGI-10液体冲击式采样器采样时不加消泡剂橄榄油。传统的结核分枝杆菌噬菌体D29的定量检测方法为双层琼脂培养法,从宿主菌的培养到双层琼脂培养计数,即使使用快速生长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宿主菌,整个过程也要4-5天,快速检测方法对于噬菌体D29气溶胶治疗结核分枝杆菌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SYBR greenⅠ荧光染料方法简便易行、价格便宜。Ct值(Y)和对数浓度lgN(X)的直线方程为:Y=-3.08X+37.46,误差为0.026,相关系数为-0.996。本研究中气溶胶样本QPCR的检测结果是双层琼脂计数法的78.19倍,QPCR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培养法的结果。而在噬菌体D29新鲜的液体样本中QPCR法和培养法的符合性较好。检测的灵敏度为101PFU/反应。QPCR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定量速度,从采集样本到得到检测结果只要3-4小时。气溶胶吸入治疗、免疫及药效评价的实验室研究离不开动物气溶胶暴露技术平台,该技术平台是上述研究工作的基础。呼吸道气溶胶吸入是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重要途径,气溶胶吸入病原微生物往往产生不同于传统感染途径的病症,病情严重,且传统疫苗对吸入感染的保护效果较差。研制新型有效的疫苗和治疗药物需要病原微生物气溶胶攻毒感染途径,建立病原微生物气溶胶感染动物模型。目前市场上只有动物全身暴露气溶胶系统,由于全身暴露的种种缺陷,研究人员更多的使用动物口鼻气溶胶暴露系统。由于动物口鼻暴露系统的工艺较复杂,且属于多学科交叉,目前各研究单位如:美国陆军传染病研究所使用的全自动生物气溶胶暴露系统全部为自制。为了建立动物气溶胶暴露技术平台,满足动物气溶胶感染、暴露动物实验的需要。建立了由洁净压缩空气系统、气溶胶发生系统、补气系统、气溶胶采样分析系统、动物暴露装置、污染气流净化系统等组成的动物口鼻气溶胶暴露技术平台。对建立的动物气溶胶暴露系统,进行了所有气溶胶粒子和生物气溶胶粒子分布是否均匀的评价。使用粘质沙雷氏菌8039和噬菌体D29气溶胶,TSI3321气溶胶测试仪测试了所有粒子分布情况,微生物采样器检测生物粒子气溶胶的分布情况,无论生物粒子气溶胶还是所有粒子气溶胶的采样结果表明暴露装置上下层和每层各暴露口之间气溶胶浓度差异不显着。对各种微生物气溶胶浓度的采样方法进行了研究,发生高浓度微生物气溶胶时,由于浓度过高,超出了Anderson六级采样器的定量限度,应使用AGI-10液体冲击式采样器;发生中浓度气溶胶,Anderson六级空气微生物采样器的采样结果显着高于AGI-10液体冲击式采样器,应使用Anderson六级空气微生物采样器。由于AGI-10液体冲击式采样器的采样流量只有7升/min,发生低浓度气溶胶时,采样时间过长会对微生物具有较大损伤,AGI-10不适用于低浓度微生物气溶胶采样,应使用Anderson六级空气微生物采样器进行采样检测。发生高浓度粘质沙雷氏菌8039和噬菌体D29气溶胶时,在暴露装置的周围放置沉降平板,沉降平板未见相应微生物的生长,结果表明在使用高浓度模拟微生物进行气溶胶评价时未发生气溶胶泄露。本研究对噬菌体D29气溶胶的特性参数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噬菌体D29气溶胶的QPCR检测方法。建立了动物口鼻气溶胶暴露技术平台,模拟细菌、病毒气溶胶分布均匀,各暴露口浓度差异不显着。高浓度气溶胶暴露时模拟微生物气溶胶未发生泄露。对各种浓度的微生物气溶胶采样方法进行了研究,为下一步噬菌体D29气溶胶吸入治疗的动物实验奠定了基础。
李柳骥[10](2007)在《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文中提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心绞痛是因心肌暂时的缺血、缺氧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95﹪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所致。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方式等影响因素的变化,疾病谱较之过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心血管疾病为代表的慢性病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逐渐增高,危害性越来越大,因此开展对该类疾病的综合研究,对于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冠心病心绞痛作为临床常见的疾病,其典型表现及类似记载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代文献中,自先秦至民国时期,历代医家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法方药、预防调摄等方面均积累了大量的理论认识与临床经验;现代以来,中医对该病更为重视,在逐步完善其病因学、证候学、治疗学等理论的同时,当代医家在继承发挥古代医家观点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各种新的研究手段以及现代医学观点,就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治疗等提出了许多新思路,积累了众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本文在系统搜集古今中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文献学方法为主,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系统阐述了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源流及现状,全面总结了历代医家的辨治经验。力图全面反映历代医家诊治该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为辨治冠心病心绞痛提供丰富而翔实的参考资料,也必将有助于开拓该病的研究和治疗思路。本文分为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上篇为古代文献研究,重在阐述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源流,分别论述了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名、病因病机、病证分类、治则治法、预防调摄等的学术发展概况,同时结合统计分析方法,对古代胸痹心痛处方及医案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心绞痛相关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阐发,提出了新的治疗观点。下篇为现代文献研究,重在反映冠心病心绞痛的当代研究概况,全面总结了1949年以来国内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分型特点、各家论治观点、名医治疗经验、处方用药进展、各类治疗方法等,并旁及基础研究及国外相关研究。对于全面把握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现状、促进本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深入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全面总结了历代医家对肝心痛与热证心痛的论述,从理论和临床两方面分析了肝心痛与热证心痛的现实意义;在继承古今医家理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心绞痛治疗当重扶阳、调气的观点,并举出了温阳散寒、补气助阳、通阳宣痹、回阳救逆的“扶阳四法”,认为从肺脾二脏入手调理气虚、气滞病机,扶助正气,壮大阳气,祛除阴邪,是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之关键,从而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气雾剂型密封材料问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气雾剂型密封材料问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GRADE系统方法学的中成药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近20年中药复方制剂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述评 |
一、前言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方法 |
四、技术路线 |
五、文献综述结果与结论 |
六、文献质量评估结果与结论 |
七、讨论 |
八、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我国中成药发展历程与临床应用分析 |
一、前言 |
二、中成药的概念 |
三、中成药的发展简史 |
四、中成药的命名与分类 |
五、中成药常见剂型与制备 |
六、中成药临床应用现状——以连花清瘟胶襄为例 |
七、中成药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 |
八、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中成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 |
一、前言 |
二、研究方法 |
1. 临床问题 |
2. 中成药遴选 |
3. 文献检索 |
4. 纳排标准与资料提取 |
5.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6. 证据综合分析 |
7. 证据体质量评价与推荐标准 |
8. 推荐意见形成 |
三、结果 |
1. 研究概述 |
2. 推荐意见及其证据描述 |
2.1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 |
2.2 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 |
2.3 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 |
2.4 咳嗽变异性哮喘 |
4. 指南质量评价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中成药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课题组 |
附录2:临床问题调查问卷 《中成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临床问题调查问卷 |
附录3 常用产品使用临床情况调查问卷 《中成药治疗支气管临床应用指南》常用产品临床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4 慢性持续续期中成药调查问卷 《中成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拟通过专家共识法新增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中成药的调查问卷 |
附录5 新增中成药及修改意见调查问卷 《中成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拟通过专家共识法新增中成药品种及修改推荐意见调查问卷 |
附录6 中成药筛选目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金七丽气雾剂制备工艺研究及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引表 |
引言 |
第一章 JQL气雾剂药材鉴别 |
1 试药与仪器 |
2 单味药材的鉴别 |
2.1 丽江山慈菇的鉴别 |
2.2 披麻草的鉴别 |
2.3 金叶子的鉴别 |
2.4 七叶莲茎叶的鉴别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章 JQL气雾剂提取工艺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2.1 秋水仙碱含量测定 |
2.2 介芬胺藜芦胺的含量测定 |
2.3 药材吸溶剂量试验 |
2.4 提取方法的对比研究 |
2.5 提取工艺的正交试验设计 |
2.6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7 正交实验结果及方差分析 |
2.8 优选工艺的验证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JQL气雾剂制备工艺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2.1 JQL配制液的制备 |
2.2 抛射剂的筛选 |
2.3 配制液与抛射剂的相溶性试验 |
2.4 装量考察 |
2.5 JQL气雾剂制备工艺验证 |
2.6 包装材料的考察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JQL气雾剂质量评价 |
1 仪器与试药 |
2 成品质量标准研究 |
2.1 性状 |
2.2 鉴别 |
2.3 检查 |
2.4 含量测定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JQL气雾剂初步稳定性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2 初步稳定性试验 |
2.1 影响因素试验 |
2.2 加速稳定性试验 |
2.3 热循环、连续冻融试验 |
2.4 长期稳定性试验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1 总结 |
2 展望 |
课题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3)葶苈生脉口服液提取工艺及指纹图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引言 |
第一部分 葶苈生脉口服液提取工艺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葶苈生脉口服液HPLC指纹图谱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指纹图谱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概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植物精油对淡色库蚊的生物活性及天然蚊虫防控剂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蚊虫的危害及其防制技术 |
1.1.1 蚊虫的危害 |
1.1.2 蚊虫的防制技术 |
1.2 蚊虫防控剂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蚊虫防控剂应用现状 |
1.2.2 目前蚊虫防控剂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植物精油对蚊虫的生物活性 |
1.3.1 杀蚊幼活性 |
1.3.2 熏蒸活性 |
1.3.3 驱避活性 |
1.3.4 增效活性 |
1.4 问题的提出及论文设计思路 |
第二章 植物精油的杀蚊幼活性及水面杀蚊幼剂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 |
2.1.3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植物精油对淡色库蚊幼虫的毒杀活性 |
2.2.2 植物精油单体化合物对淡色库蚊幼虫的毒杀活性 |
2.2.3 几种精油单体化合物的结构与杀蚊幼活性之间的关系 |
2.2.4 三种植物精油单体化合物的协同增效作用 |
2.2.5 植物精油水面杀蚊幼剂初步研制 |
2.3 讨论 |
2.3.1 天然辛香料植物精油的杀蚊幼作用需要引起关注 |
2.3.2 有必要对植物精油中小分子化合物的构效关系进行深入探讨 |
2.3.3 基于植物精油和油酸的水面杀蚊幼剂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2.4 小结 |
第三章 植物精油对淡色库蚊的熏蒸活性及电热蚊香片研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25 种植物精油对淡色库蚊的熏蒸活性 |
3.2.2 冬青油与肉桂油的有效成分研究 |
3.2.3 水杨酸甲酯与反式肉桂醛的混配增效研究 |
3.2.4 35 种植物精油单体化合物对淡色库蚊的熏蒸活性 |
3.2.5 几种精油单体化合物的结构与熏蒸活性之间的关系 |
3.2.6 几种植物精油单体化合物的协同增效研究 |
3.2.7 基于香芹酚和百里香酚的植物源电热蚊香片研制及其药效测试 |
3.3 讨论 |
3.3.1 植物精油及其组分在亚致死剂量下对蚊虫的生物活性需要引起重视 |
3.3.2 要加强对植物精油有效成分及其协同作用的研究 |
3.3.3 植物精油中酚类化合物的熏杀活性及其作用机理需要进一步研究 |
3.3.4 香芹酚和百里香酚具有开发成为植物源电热蚊香片的潜力 |
3.4 小结 |
第四章 植物精油及精油单体化合物对淡色库蚊的驱避活性及天然驱避剂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25 种植物精油对淡色库蚊的空间驱避活性测定结果 |
4.2.2 35 种植物精油单体化合物对淡色库蚊的空间驱避活性筛选 |
4.2.3 3 种植物精油单体化合物的增效复配及其驱蚊活性 |
4.2.4 水凝胶型固体缓释驱蚊剂的研制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反式肉桂醛与香叶醇具有开发成为天然驱蚊剂的潜力 |
4.3.2 水凝胶型固体缓释技术较适宜于驱蚊精油缓释剂 |
4.3.3 植物精油的驱蚊作用及其机理需要进一步研究 |
4.3.4 植物精油驱蚊剂的活性评价方法和标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
第五章 几种植物精油单体化合物对天然除虫菊素的增效活性及植物源增效剂研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7 种供试化合物的增效活性筛选 |
5.2.2 香叶醇与水杨酸甲酯的协同增效作用 |
5.2.3 植物源杀虫气雾剂药效评价 |
5.2.4 植物源增效剂 XS 的企业测试 |
5.2.5 植物源增效剂 XS 的理化性质 |
5.2.6 植物源增效剂 XS 的急性毒性 |
5.3 讨论与小结 |
5.3.1 植物源增效剂 XS 具有产业化开发的价值 |
5.3.2 植物精油的增效活性与其杀虫活性的差异值得进一步探讨 |
5.3.3 从植物精油中筛选和开发增效剂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1.1 天然辛香料植物精油对蚊虫的生物活性值得关注 |
6.1.2 基于作用方式和剂量的不同,植物精油对蚊虫具有复杂多样的生物活性 |
6.1.3 植物精油对蚊虫的亚致死效应具有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 |
6.1.4 应加强对植物精油有效成分及各组分之间协同作用的研究 |
6.1.5 科学合理的混配是开发植物精油类蚊虫防控剂的一条有效途径 |
6.1.6 植物精油蚊虫防控剂的产品剂型及药效评价标准需要进一步探讨 |
6.2 主要结论 |
6.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中药配方颗粒的产业竞争力分析与金银花配方颗粒的关键技术示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中药配方颗粒的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药配方颗粒的背景与起源 |
一、中药配方颗粒的国内外发展背景 |
(一) 世界植物药的发展近况 |
(二) 我国中药产业发展近况 |
(三) 中药配方颗粒在国外(境外)发展概况 |
二、我国中药配方颗粒的起源 |
(一) 中成药、中药饮片与汤剂的发展历史 |
(二) 我国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历史 |
三、中药配方颗粒的含义 |
第二节 我国中药配方颗粒的现代研究与应用 |
一、中药配方颗粒的化学成分与质量研究 |
二、中药配方颗粒的药效学研究 |
三、中药配方颗粒的中医临床研究 |
四、中药配方颗粒的价格研究 |
五、我国中药配方颗粒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 |
小结 第二部分 中药配方颗粒的产业竞争力分析研究 |
第一节 中药配方颗粒的企业现状与产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
一、我国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企业概况 |
二、我国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的竞争力比较分析 |
(一) 企业资产总额比较 |
(二) 销售收入比较 |
(三) 利润总额比较 |
(四) 劳动生产率比较 |
(五) 成本费用利润率比较 |
(六) 资产负债率比较 |
(七) 流动资产周转率比较 |
小结 |
第二节 中药配方颗粒药物经济学的初步研究 |
一、中药配方颗粒与饮片的单味价格比较研究 |
二、中药配方颗粒与饮片的处方(方剂)价格比较 |
三、港澳台地区中药配方颗粒与饮片的价格对比 |
四、中药配方颗粒与中成药的价格对比研究 |
小结 |
第三节 中药配方颗粒的产业化影响因素分析 |
一、有利因素 |
二、不利因素 第三部分 中药配方颗粒产业的关键技术示范研究(以金银花为例) |
第一节 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研究 |
一、材料与方法 |
(一) 材料 |
(二) 标准煎煮方法的研究 |
(三) 提取工艺研究 |
(四) 浓缩干燥工艺研究 |
(五) 制剂成型工艺研究 |
(六) 中试生产 |
二、结果与分析 |
(一) 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工艺的指导原则 |
(二) 金银花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工艺 |
(三) 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工艺的基本工艺流程 |
第二节 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
一、材料与方法 |
(一) 材料 |
(二) 性状鉴定 |
(三) 鉴别研究 |
(四) 指纹图谱研究 |
(五) 检查 |
(六)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检查 |
(七) 绿原酸含量测定 |
(八) 木犀草苷含量测定 |
二、结果与分析 |
(一) 金银花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草案) |
(二) 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 第四部分 结语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我国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 |
附件1 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饮片的单价对比表 |
附件2 附图 |
附件3 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件4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致谢 |
(6)宋以前方剂剂型的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近20年方剂剂型研究进展综述 |
第二部分 宋以前方剂剂型的历史研究 |
1 前言 |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1 方剂 |
1.1.2 方剂学 |
1.1.3 方剂学史 |
1.1.4 方书 |
1.1.5 剂型 |
1.2 方剂剂型史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本研究的目的 |
1.2.1.1 为方剂学实验研究与临床运用提供有益借鉴 |
1.2.1.2 完善与发展中医方剂学史研究 |
1.2.2 本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范围与方法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与内容梗概 |
2 宋以前方剂剂型的发展 |
2.1 先秦两汉剂型奠基时期 |
2.1.1 先秦两汉时期的历史、社会背景 |
2.1.2 先秦两汉时期的方剂剂型 |
2.1.2.1 《五十二病方》剂型研究 |
2.1.2.2 马王堆其他医书剂型研究 |
2.1.2.3 《黄帝内经》剂型研究 |
2.1.2.4 《武威汉代医简》剂型研究 |
2.1.2.5 《伤寒论》剂型研究 |
2.1.2.6 《金匮要略》剂型研究 |
2.1.2.7 其他涉及方剂书籍的剂型研究 |
2.1.3 先秦两汉时期方剂剂型发展综论 |
2.2 魏晋南北朝剂型专科化倾向时期 |
2.2.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社会背景 |
2.2.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方剂剂型 |
2.2.2.1 《肘后备急方》剂型研究 |
2.2.2.2 《小品方》剂型研究 |
2.2.2.3 《风眩方》剂型研究 |
2.2.2.4 《刘涓子鬼遗方》剂型研究 |
2.2.2.5 《集验方》剂型研究 |
2.2.2.6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剂型研究 |
2.2.2.7 其他涉及方剂书籍的剂型研究 |
2.2.3 魏晋南北朝时期方剂剂型发展综论 |
2.3 隋唐剂型丰富多样时期 |
2.3.1 隋唐时期的历史、社会背景 |
2.3.2 隋唐时期的方剂剂型 |
2.3.2.1 龙门药方剂型研究 |
2.3.2.2 《备急千金要方》剂型研究 |
2.3.2.3 《千金翼方》剂型研究 |
2.3.2.4 《外台秘要》剂型研究 |
2.3.2.5 《传信方》剂型研究 |
2.3.2.6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剂型研究 |
2.3.2.7 《经效产宝》剂型研究 |
2.3.2.8 《颅囟经》剂型研究 |
2.3.2.9 敦煌古医籍剂型研究 |
2.3.2.10 《医心方》剂型研究 |
2.3.3 隋唐时期方剂剂型发展综论 |
3 宋以前主要方剂剂型发展史研究 |
3.1 散剂 |
3.2 汤剂 |
3.3 丸剂 |
3.4 膏剂 |
3.5 小结 |
4 讨论 |
4.1 药物性质对方剂剂型的决定作用 |
4.2 疾病与方剂剂型的辩证关系分析 |
4.3 社会文化科技对方剂剂型发展的影响 |
4.3.1 社会政治环境对方剂剂型发展的影响 |
4.3.2 文化哲学思想对方剂剂型发展的影响 |
4.3.3 科学技术水平对方剂剂型发展的影响 |
4.4 关于促进现代方剂剂型改革的思考 |
5 结论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信息 |
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报告书 |
(8)纳微结构抗哮喘药物颗粒的可控制备及其干粉吸入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抗哮喘药概述 |
1.2 肺部给药 |
1.2.1 肺组织的生理结构与功能 |
1.2.2 吸入药物的体内过程 |
1.2.3 吸入药物在肺部的沉积与吸收 |
1.2.3.1 药物在肺内的运动方式 |
1.2.3.2 影响药物沉积的因素 |
1.2.3.3 药物在肺部的吸收 |
1.2.4 肺部给药的优势与局限性 |
1.3 肺部给药新剂型 |
1.3.1 定量吸入剂 |
1.3.1.1 吸入装置 |
1.3.1.2 处方组成及其影响因素 |
1.3.2 干粉吸入剂 |
1.3.2.2 吸入装置 |
1.3.2.3 处方组成及其影响因素 |
1.4 肺部吸入制剂的体外评价方法 |
1.5 药物超细颗粒的制备技术 |
1.5.1 “Top down”技术 |
1.5.1.1 机械研磨 |
1.5.1.2 高压均质 |
1.5.2 “Bottom up”技术 |
1.5.2.1 喷雾干燥 |
1.5.2.2 喷雾冷冻干燥 |
1.5.2.3 微乳技术 |
1.5.2.4 超临界流体技术 |
1.5.2.5 液相沉淀技术 |
1.6 论文选题目的和意义 |
1.7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纳微结构抗哮喘药物颗粒可控制备的基本原理 |
2.1 概论 |
2.2 超重力可控沉淀技术制备均一超细/纳米颗粒的基本原理 |
2.2.1 过饱和度对超细/纳米粉体成核及生长过程的影响 |
2.2.1.1 过饱和度 |
2.2.1.2 过饱和度与临界晶核粒度的关系 |
2.2.1.3 过饱和度与均相成核速率的关系 |
2.2.1.4 过饱和度与晶体生长速率的关系 |
2.2.2 过饱和度的形成与控制 |
2.2.2.1 反应结晶 |
2.2.2.2 反溶剂结晶 |
2.2.3 超重力法制备超细/纳米颗粒的机理 |
2.2.3.1 微观混合对颗粒大小及粒度分布的影响 |
2.2.3.2 旋转填充床的优势 |
2.3 喷雾干燥技术制备多孔微球的基本原理 |
2.3.1 多孔球形聚集体 |
2.3.2 喷雾干燥过程中PSA的形成机理与模型 |
2.3.3 喷雾干燥过程参数的影响 |
2.3.3.1 一次粒子的粒径的影响 |
2.3.3.2 液滴中的固体体积分数的影响 |
2.3.3.3 液滴直径的影响 |
2.3.3.4 干燥温度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反溶剂结晶法制备布地奈德超细颗粒 |
3.1 概述 |
3.1.1 布地奈德简介 |
3.1.2 国内外布地奈德的研究现状 |
3.1.2.1 合成方面的研究 |
3.1.2.2 微粉化方面的研究 |
3.1.3 本章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3.2 实验内容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2.3.1 布地奈德溶液浓度的测定 |
3.2.3.2 超细颗粒的制备流程 |
3.2.3.3 干燥方式 |
3.2.4 布地奈德产品物化性质的表征 |
3.2.4.1 化学结构的测定 |
3.2.4.2 晶型的测定 |
3.2.4.3 熔点的测定 |
3.2.4.4 颗粒形貌的测定 |
3.2.4.5 粒度分布及平均粒径的测定 |
3.2.4.6 比表面积的测定 |
3.2.4.7 有机溶剂残留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反溶剂结晶体系的确定 |
3.3.2 结晶参数对布地奈德颗粒的影响 |
3.3.2.1 溶剂-反溶剂体积比的影响 |
3.3.2.2 混合时间的影响 |
3.3.2.3 结晶温度的影响 |
3.3.2.4 混合强度的影响 |
3.3.3 其他溶剂-反溶剂体系 |
3.3.4 最优条件下所得产品的物化性质表征 |
3.3.5 表面活性剂对布地奈德超细颗粒的影响 |
3.3.6 超重力反溶剂结晶法制备布地奈德超细颗粒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喷雾干燥法制备布地奈德多孔徽球 |
4.1 本章的研究目的 |
4.2 实验内容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2.3.1 布地奈德浆料的制备流程 |
4.2.3.2 喷雾干燥过程 |
4.2.4 布地奈德产品物化性质的表征 |
4.2.4.1 化学结构的测定 |
4.2.4.2 晶型的测定 |
4.2.4.3 颗粒形貌的测定 |
4.2.4.4 粒度分布及平均粒径的测定 |
4.2.4.5 熔点的测定 |
4.2.4.6 比表面积的测定 |
4.2.4.7 体积密度的测定 |
4.2.4.8 有机溶剂残留的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一次粒子粒径(d_p)的影响 |
4.3.1.1 反溶剂结晶后浆料直接喷雾干燥 |
4.3.1.2 高压均质过程对颗粒的影响 |
4.3.1.3 一次粒子粒径(d_p)的影响 |
4.3.2 浆料浓度(固含量Φ)的影响 |
4.3.3 液滴直径(D_D)的影响 |
4.3.4 干燥温度(T)的影响 |
4.3.5 布地奈德多孔微球与传统布地奈德喷雾干燥产品的对比 |
4.3.6 布地奈德多孔微球纯度与结构表征 |
4.3.6.1 化学结构 |
4.3.6.2 熔点 |
4.3.6.3 有机溶剂残留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反应结晶法结合喷雾干燥制备硫酸沙丁胺醇多孔微球 |
5.1 概述 |
5.1.1 硫酸沙丁胺醇简介 |
5.1.2 国内外硫酸沙丁胺醇的研究现状 |
5.1.2.1 合成方面的研究 |
5.1.2.2 微粉化方面的研究 |
5.1.3 本章研究目的与内容 |
5.2 实验内容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2.3 实验方法 |
5.2.3.1 硫酸沙丁胺醇溶液浓度的测定 |
5.2.3.2 超细颗粒的制备流程 |
5.2.3.3 喷雾干燥法制备硫酸沙丁胺醇多孔微球 |
5.2.4 硫酸沙丁胺醇产品物化性质的表征 |
5.2.4.1 化学结构的测定 |
5.2.4.2 晶型的测定 |
5.2.4.3 颗粒形貌的测定 |
5.2.4.4 粒度分布及平均粒径的测定 |
5.2.4.5 比表面积的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反应介质的确定 |
5.3.2 结晶参数对产品颗粒大小的影响 |
5.3.2.1 反应物浓度的影响 |
5.3.2.2 结晶温度的影响 |
5.3.2.3 混合强度的影响 |
5.3.2.4 混合时间的影响 |
5.3.2.5 小结 |
5.3.3 RPB中的制备 |
5.3.4 喷雾干燥制备多孔微球 |
5.3.5 硫酸沙丁胺醇多孔微球的理化性质表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纳微结构布地奈德与硫酸沙丁胺醇颗粒的干粉吸入剂研究 |
6.1 概述 |
6.1.1 布地奈德与硫酸沙丁胺醇吸入剂研究现状 |
6.1.2 本章研究目的与内容 |
6.2 实验内容 |
6.2.1 实验原料 |
6.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6.2.3 实验方法 |
6.2.3.1 胶囊的制备 |
6.2.3.2 沉积实验 |
6.2.3.3 浓度检测 |
6.2.4 颗粒形貌的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布地奈德干粉吸入剂研究 |
6.3.1.1 颗粒形貌的影响 |
6.3.1.2 载体乳糖的影响 |
6.3.1.3 存储条件的影响 |
6.3.1.4 与普米克都保的对比 |
6.3.2 硫酸沙丁胺醇干粉吸入剂研究 |
6.3.2.1 颗粒形貌的影响 |
6.3.2.2 载体乳糖的影响 |
6.3.2.3 存储条件的影响 |
6.3.2.4 不同吸入器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9)分枝杆菌噬菌体D29气溶胶特性和动物气溶胶暴露系统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噬菌体D29气溶胶特性的研究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噬菌体D29气溶胶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动物口鼻气溶胶暴露系统的初步研究 |
一.动物口鼻气溶胶暴露系统的总体设计 |
二.动物口鼻气溶胶暴露系统的初步评价 |
材料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主要仪器设备 |
文献综述 |
研究论着 |
个人简历 |
致谢 |
(10)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古代文献研究 |
1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与概念考辨 |
1.1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
1.1.1 病名萌芽期 |
1.1.2 病名内涵充实期 |
1.1.3 病名内涵争议期 |
1.1.4 病名初步统一期 |
1.2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概念考辨 |
1.2.1 心痛与胸痛、膈痛 |
1.2.1.1 心痛 |
1.2.1.2 胸痛与膈痛 |
1.2.2 胸痹与心痹、胸痹心痛 |
1.2.2.1 胸痹与心痹 |
1.2.2.2 胸痹心痛 |
1.2.3 厥心痛与真心痛 |
1.2.3.1 厥心痛 |
1.2.3.2 真心痛 |
1.2.4 卒心痛与久心痛 |
1.2.4.1 卒心痛 |
1.2.4.2 久心痛 |
1.2.5 九种心痛 |
1.2.6 心胃痛(心脾痛)与心疝、心中寒 |
1.2.6.1 心胃痛(心脾痛) |
1.2.6.2 心疝与心中寒 |
1.2.7 病名之辨 |
2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 |
2.1 病因认识 |
2.1.1 风寒为首,外邪侵袭 |
2.1.2 思虑过度,七情内伤 |
2.1.3 饮食不节,痰饮由生 |
2.1.4 劳逸失度,气血不调 |
2.1.5 脏腑虚弱,他脏及心 |
2.2 病机分析 |
2.2.1 心痛发作机理 |
2.2.1.1 不通则痛 |
2.2.1.2 牵引作痛 |
2.2.1.3 不荣则痛 |
2.2.2 疾病产生机理 |
3 冠心病心绞痛的疾病与证候分类 |
3.1 冠心病心绞痛的疾病分类 |
3.2 冠心病心绞痛的证候分类 |
3.2.1 《金匮要略》之辨证 |
3.2.1.1 胸痹之辨证 |
3.2.1.2 心痛之辨证 |
3.2.2 病因辨证 |
3.2.3 八纲辨证 |
3.2.3.1 寒热辨证 |
3.2.3.2 虚实辨证 |
3.2.4 气血辨证 |
4 冠心病心绞痛的治则治法 |
4.1 治则概述 |
4.1.1 辨证治则 |
4.1.1.1 阴阳辨证治则 |
4.1.1.2 表里辨证治则 |
4.1.1.3 虚实辨证治则 |
4.1.1.4 寒热辨证治则 |
4.1.1.5 气血辨证治则 |
4.1.1.6 脏腑辨证治则 |
4.1.2 胸痹心痛辨病治则 |
4.2 治法概述 |
4.2.1 药物疗法 |
4.2.1.1 祛邪诸法 |
4.2.1.2 扶正诸法 |
4.2.1.3 扶正祛邪诸法 |
4.2.1.4 心病专药 |
4.2.2 针灸、按摩与导引 |
4.2.2.1 针灸 |
4.2.2.2 按摩 |
4.2.2.3 导引 |
4.2.3 其他疗法 |
4.2.3.1 外治法 |
4.2.3.2 食疗药膳 |
4.2.3.3 心理疗法 |
5 冠心病心绞痛的预防调摄 |
5.1 心绞痛的预防 |
5.1.1 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
5.1.2 起居有常,寒温适宜 |
5.1.3 饮食有节,戒烟限酒 |
5.1.4 不妄作劳,动而中节 |
5.2 心绞痛的调摄 |
5.2.1 精神 |
5.2.2 饮食 |
5.2.3 运动 |
5.2.4 禁忌 |
6 冠心病心绞痛的专题研究 |
6.1 冠心病心绞痛古代处方用药研究 |
6.1.1 研究意义与入选标准 |
6.1.2 古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小方概况 |
6.1.2.1 汉唐时期 |
6.1.2.2 宋元时期 |
6.1.2.3 明清时期 |
6.1.3 讨论 |
6.1.3.1 汉唐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
6.1.3.2 宋元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
6.1.3.3 明清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
6.2 冠心病心绞痛古代医案研究 |
6.2.1 研究意义及入选标准 |
6.2.1.1 研究意义 |
6.2.1.2 入选标准 |
6.2.2 古代冠心病心绞痛医案分析 |
6.2.2.1 元明时期医案 |
6.2.2.2 清~民国时期医案 |
6.2.3 古代冠心病心绞痛证治规律探讨 |
6.2.3.1 元明时期与清~民国时期用药规律比较 |
6.2.3.2 证治规律 |
7 冠心病心绞痛相关问题探讨 |
7.1 肝心痛意义探讨 |
7.1.1 概念源起与发展 |
7.1.2 现代应用 |
7.1.2.1 理论阐述及辨证分型 |
7.1.2.2 临床研究 |
7.1.3 意义探讨 |
7.2 扶阳在心绞痛治疗中的地位 |
7.2.1 阴阳关系,阳为主导 |
7.2.2 心痛病机,“阳微”为主 |
7.2.2.1 心阳虚 |
7.2.2.2 肺阳虚 |
7.2.2.3 脾阳虚 |
7.2.2.4 肾阳虚 |
7.2.3 治重阳气,古今一贯 |
7.2.4 扶阳含义,“温补通回” |
7.2.4.1 温阳散寒 |
7.2.4.2 补气助阳 |
7.2.4.3 通阳宣痹 |
7.2.4.4 回阳救逆 |
7.3 论心绞痛祛邪首当调气 |
7.3.1 心痛标证,其“本”在气 |
7.3.2 调气之法,重在脾肺 |
7.4 热证心痛辨析 |
7.4.1 古籍所载,郁热为多 |
7.4.2 今人发挥,痰热郁毒 |
7.4.2.1 理论上,阐发郁热伤络、热毒学说 |
7.4.2.2 临床上,审证应用清法治热证心痛 |
7.4.3 评述 |
下篇 冠心病心绞痛的现代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 |
1.1 概述 |
1.2 心绞痛的发病机制 |
1.3 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1.3.1 心绞痛的临床特征 |
1.3.2 心绞痛的临床分型 |
1.4 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1.4.1 心绞痛的诊断 |
1.4.2 心绞痛的鉴别诊断 |
1.5 心绞痛的治疗 |
1.5.1 抗心肌缺血的综合防治 |
1.5.2 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
1.5.3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
2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研究 |
2.1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 |
2.1.1 心绞痛的病因 |
2.1.2 心绞痛的病机 |
2.2 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分型 |
2.2.1 宏观辨证 |
2.2.2 微观辨证 |
2.2.2.1 脂质代谢方面 |
2.2.2.2 心功能方面 |
2.2.2.3 微循环方面 |
2.2.2.4 血小板形态与功能方面 |
2.2.2.5 血液流变学方面 |
2.2.2.6 氧自由基方面 |
2.2.2.7 血管活性物质方面 |
2.2.2.8 免疫功能方面 |
2.2.2.9 激素方面 |
2.2.2.10 同型半胱氨酸方面 |
2.2.2.11 其他方面 |
3 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论治 |
3.1 辨证分型治疗 |
3.1.1 分3 型治疗 |
3.1.2 分4 型治疗 |
3.1.3 分5 型治疗 |
3.1.4 分6 型治疗 |
3.1.5 分7 型治疗 |
3.1.6 分8 型治疗 |
3.1.7 分10 型治疗 |
3.2 各家论治观点研究 |
3.2.1 从八纲论治 |
3.2.1.1 从虚实论治 |
3.2.2 从病邪论治 |
3.2.2.1 从痰湿论治 |
3.2.2.2 从瘀血论治 |
3.2.2.3 从痰瘀论治 |
3.2.2.4 从火邪论治 |
3.2.2.5 从毒论治 |
3.2.2.6 从郁论治 |
3.2.3 从脏腑论治 |
3.2.3.1 从肾论治 |
3.2.3.2 从脾论治 |
3.2.3.3 从肝论治 |
3.2.3.4 从肺论治 |
3.2.3.5 从胆论治 |
3.2.3.6 从胃论治 |
3.2.3.7 从五脏六腑论治 |
3.2.4 其他 |
3.2.4.1 从阴虚论治 |
3.2.4.2 从络论治 |
3.2.4.3 从营卫失调论治 |
4 名老中医治疗经验 |
4.1 冉雪峰:利膈通络消症散结治心绞痛 |
4.2 曹惕寅:重疏导心经逆气,用药贵乎轻灵 |
4.3 蒲辅周:主用两和散治心痛 |
4.4 李斯炽:法遵辨证论治,扶正兼以祛邪 |
4.5 岳美中:心痛病因阳虚受寒,化瘀辅以通阳行气 |
4.6 秦伯未:气血不利为病机,养血扶阳以治本 |
4.7 张伯臾:注重心肾并治,推崇膏方调治、散剂善后 |
4.7.1 病机认识 |
4.7.2 治疗大法 |
4.7.3 临床用药特点 |
4.8 赵锡武: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胸痹 |
4.9 宋孝志:脏腑分型论治心绞痛 |
4.10 袁家玑:重视痰邪致病,通阳化痰为治 |
4.11 任应秋:辨证论治冠心病,扶阳通营为先务 |
4.12 郭士魁:主以通法治心痛 |
4.13 俞慎初:治心痛不离“补虚”、“通脉” |
4.14 邓铁涛:治重调脾护心、益气除痰 |
4.15 万友生:自拟丹络蒌薤汤疗胸痹 |
4.16 董建华:辨病辨证相结合,理气活血基本方 |
4.17 陆芷青:病机气阴痰瘀,辨证舌脉为凭 |
4.18 路志正:胸痹治从脾胃、肝 |
4.19 颜德馨:心痛分三期,法用温、通、补 |
4.20 方药中:重视心肾,阴阳平调 |
4.21 周信有:自拟心痹一号方,益气温肾祛痰瘀 |
4.22 高辉远:辨证兼用自拟方 |
4.23 焦树德:辨证虚实,心肺并调,气血同治 |
4.24 张琪:辨证八法治心痛 |
4.25 印会河:胸痹治同肝着,方用旋覆花汤 |
4.26 周次清:祛邪为主,常法有四 |
5 冠心病心绞痛的固定方加减与中成药治疗 |
5.1 固定方加减治疗 |
5.1.1 祛邪诸法 |
5.1.1.1 活血化瘀法 |
5.1.1.2 疏肝行气法 |
5.1.1.3 温阳散寒法 |
5.1.1.4 行气活血法 |
5.1.1.5 通阳活血法 |
5.1.1.6 消积化滞法 |
5.1.1.7 软坚破结法 |
5.1.1.8 化痰祛瘀法 |
5.1.1.9 化痰通阳法 |
5.1.1.10 活血通鼻窍法 |
5.1.1.11 散寒息风通络法 |
5.1.2 扶正诸法 |
5.1.2.1 益气温阳法 |
5.1.2.2 益气养阴法 |
5.1.2.3 益气养心法 |
5.1.2.4 温通心阳法 |
5.1.2.5 益气健脾法 |
5.1.2.6 益气补肺法 |
5.1.2.7 补肾法 |
5.1.2.8 调补心肾法 |
5.1.2.9 滋阴益气补肾法 |
5.1.3 扶正祛邪诸法 |
5.1.3.1 益气活血法 |
5.1.3.2 滋阴活血法 |
5.1.3.3 温阳活血法 |
5.1.3.4 通络益气法 |
5.1.3.5 益气化痰祛瘀法 |
5.1.3.6 益气温阳活血法 |
5.1.3.7 益气养阴活血法 |
5.1.3.8 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法 |
5.1.3.9 益气活血、祛风通络法 |
5.1.3.10 补肾涤痰法 |
5.1.3.11 补肾活血法 |
5.1.3.12 温肾化痰祛瘀法 |
5.1.3.13 补脾和胃法 |
5.1.3.14 健脾活血祛痰法 |
5.1.3.15 养心化痰通络法 |
5.1.3.16 补心益肾祛瘀法 |
5.1.3.17 补脾益肺、理气活血法 |
5.1.3.18 补心益肾、化痰祛瘀法 |
5.2 中成药治疗 |
5.2.1 丸剂 |
5.2.1.1 滴丸 |
5.2.1.2 微丸与浓缩丸 |
5.2.2 散剂 |
5.2.3 煎膏剂与流浸膏剂 |
5.2.4 片剂 |
5.2.5 胶囊剂 |
5.2.6 合剂(口服液) |
5.2.7 颗粒剂(冲剂) |
5.2.8 注射剂 |
5.2.9 气雾剂、喷雾剂 |
5.2.10 软膏剂 |
5.2.11 膏药 |
5.2.12 其他剂型 |
6 冠心病心绞痛的单味药物治疗 |
6.1 根类 |
6.1.1 三七 |
6.1.2 丹参 |
6.1.3 西洋参 |
6.1.4 当归 |
6.1.5 麦冬 |
6.1.6 刺五加 |
6.1.7 黄芪 |
6.1.8 葛根 |
6.1.9 缬草 |
6.2 根茎类 |
6.2.1 大蒜 |
6.2.2 川芎 |
6.3 果实类 |
6.3.1 山楂 |
6.3.2 刺蒺藜 |
6.4 花类 |
6.4.1 红花 |
6.4.2 鸡冠花 |
6.4.3 蒲黄 |
6.5 叶类 |
6.5.1 茶叶 |
6.5.2 银杏叶 |
6.6 茎藤类 |
6.6.1 桑寄生 |
6.7 全草类 |
6.7.1 长白瑞香 |
6.7.2 回心草 |
6.7.3 灯盏细辛 |
6.7.4 红景天 |
6.7.5 苦碟子 |
6.7.6 香青兰 |
6.7.7 穿心莲 |
6.7.8 绞股蓝 |
6.7.9 益母草 |
6.7.10 淫羊藿 |
6.8 动物类 |
6.8.1 水蛭 |
6.8.2 地龙 |
6.8.3 熊胆 |
7 冠心病心绞痛的针灸、穴位、推拿、气功治疗 |
7.1 针灸疗法 |
7.1.1 体针疗法 |
7.1.1.1 辨证分型治疗 |
7.1.1.2 固定处方治疗 |
7.1.2 耳针疗法 |
7.1.2.1 耳穴电针法 |
7.1.2.2 耳穴贴压法 |
7.1.3 头针疗法 |
7.1.4 腕踝针疗法 |
7.1.5 第二掌骨侧针法 |
7.1.6 温针疗法 |
7.1.7 电针疗法 |
7.1.8 灸法 |
7.1.8.1 艾条灸法 |
7.1.8.2 隔物灸法 |
7.1.9 刺血疗法 |
7.1.10 其他针灸疗法 |
7.1.10.1 信息治疗仪穴位治疗 |
7.1.10.2 微波针灸治疗 |
7.1.10.3 指穴敏感点治疗 |
7.1.11 综合疗法 |
7.1.11.1 电耳针配合体针、穴位注射 |
7.1.11.2 针刺配合灸法 |
7.1.11.3 针刺配合耳穴埋针 |
7.2 穴位疗法 |
7.2.1 穴位注射法 |
7.2.1.1 西药注射 |
7.2.1.2 中药注射 |
7.2.2 穴位埋植法 |
7.2.2.1 穴位埋线法 |
7.2.2.2 穴位埋藏微型助压器 |
7.2.3 穴位贴压法 |
7.2.3.1 辨证取穴贴压 |
7.2.3.2 固定穴位贴压 |
7.2.4 其他穴位疗法 |
7.3 推拿疗法 |
7.3.1 压痛点推拿 |
7.3.2 心区局部推拿 |
7.3.3 足反射区推拿 |
7.3.4 全身推拿 |
7.4 气功疗法 |
7.4.1 治疗原理 |
7.4.2 治疗冠心病功法简介 |
7.4.3 冠心病辨证施功 |
7.4.3.1 治疗虚证功法 |
7.4.3.2 治疗实证功法 |
7.4.4 临床应用 |
7.4.4.1 内气疗法 |
7.4.4.2 外气疗法 |
7.4.4.3 内气与外气结合疗法 |
8 冠心病心绞痛的综合疗法 |
8.1 中药与非药物疗法结合治疗 |
8.1.1 中成药与药浴、刮痧、体疗结合法 |
8.1.2 中成药与针灸结合法 |
8.1.3 汤剂与体针、耳针结合法 |
8.1.4 汤剂与针灸、气功结合法 |
8.1.5 汤剂与耳穴贴药结合法 |
8.2 西药与针灸结合治疗 |
8.3 非药物疗法相互结合治疗 |
8.3.1 拔罐、贴敷、温灸结合法 |
8.3.2 温灸、拔罐、穴位注射结合法 |
8.3.3 穴位注射与食疗结合法 |
8.3.4 针灸与氧疗结合法 |
8.3.5 穴位按摩与耳压结合法 |
9 冠心病心绞痛的食疗与护理 |
9.1 冠心病心绞痛的饮食疗法 |
9.1.1 冠心病辨病与辨证食疗 |
9.1.1.1 冠心病食疗方 |
9.1.1.2 冠心病的辨证食疗 |
9.1.2 临床应用 |
9.1.2.1 单味食品治疗冠心病 |
9.1.2.2 辨证配膳治疗冠心病 |
9.2 冠心病心绞痛的护理 |
9.2.1 冠心病护理常规 |
9.2.1.1 环境安排 |
9.2.1.2 起居护理 |
9.2.1.3 情志护理 |
9.2.1.4 服药护理 |
9.2.1.5 饮食护理 |
9.2.1.6 排泄护理 |
9.2.2 疾病护理 |
9.2.2.1 危重期护理 |
9.2.2.2 缓解期护理 |
9.2.3 心绞痛辨证施护 |
10 国外中医药治疗心绞痛相关研究 |
10.1 针灸 |
10.1.1 针灸治疗冠心病临床研究 |
10.1.2 针刺对心脏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
10.2 中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I. 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急症诊疗规范 |
II. 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III. 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
IV.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危险度分层 |
V.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试行标准 |
VI.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 |
VII.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 |
四、气雾剂型密封材料问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GRADE系统方法学的中成药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研究[D]. 王建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金七丽气雾剂制备工艺研究及质量评价[D]. 张琼.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19(09)
- [3]葶苈生脉口服液提取工艺及指纹图谱研究[D]. 李佳佳. 河北中医学院, 2019(01)
- [4]植物精油对淡色库蚊的生物活性及天然蚊虫防控剂研发[D]. 马卫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3)
- [5]中药配方颗粒的产业竞争力分析与金银花配方颗粒的关键技术示范研究[D]. 刘晖晖.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05)
- [6]宋以前方剂剂型的历史研究[D]. 许霞.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0(10)
- [7]气雾剂型汽车底盘防护涂料与涂装[J]. 廖松. 现代涂料与涂装, 2008(09)
- [8]纳微结构抗哮喘药物颗粒的可控制备及其干粉吸入剂研究[D]. 胡婷婷. 北京化工大学, 2008(03)
- [9]分枝杆菌噬菌体D29气溶胶特性和动物气溶胶暴露系统的初步研究[D]. 温占波.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8(11)
- [10]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D]. 李柳骥.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