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防治黄瓜苗期发生异常苗(论文文献综述)
张金梅[1](2021)在《褐藻寡糖对黄瓜生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探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农药的过度使用,绿色无公害产品越来越少,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本文利用高效安全无污染的生物制剂褐藻寡糖外源喷施黄瓜幼苗,将黄瓜幼苗分为喷施组和未喷施组;再配制不同浓度(0.05%、0.1%、0.2%、0.3%、0.5%、)的褐藻寡糖溶液喷施黄瓜幼苗。对黄瓜幼苗的生长指标,抗氧化酶活性及抗氧化酶相关基因、WRKY基因家族对褐藻寡糖应答情况进行测定。旨在探究不同浓度褐藻寡糖对黄瓜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对褐藻寡糖对作物促进作用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探索WRKY转录因子和褐藻寡糖在黄瓜生长中的重要功能及作用机制。结果如下:1.褐藻寡糖促进黄瓜幼苗生长发育,主要表现为生物量(株高、茎粗)随着浓度的升高呈增长趋势,叶片数增多。与未喷施组相比,喷施组生物量均有所改善。对果期产量也有所提高。2.褐藻寡糖喷施后,果期的品质均有所提高。其中维生素C含量0.1%浓度处理升高最显着,是未喷施组的1.34倍。可溶性蛋白含量0.5%浓度处理效果最好是未喷施组的1.59倍。可溶性糖含量浓度为0.2%、0.3%效果最好,两组均是未喷施组的1.39倍。根据糖酸比分析,几组处理0.2%、0.3%效果最好。3.褐藻寡糖喷施后黄瓜叶片CAT活性显着提高(p<0.05),0.2%处理是未喷施组的1.40倍,果期0.2%处理是未喷施组的5.03倍。叶片POD活性被激发,0.2%处理是未喷施组的1.01倍,SOD活性没有显着提高。果实CAT、POD、SOD、APX、GR活性均有所增高,0.2%处理较CK增幅最大。4.褐藻寡糖喷施后,黄瓜果实的抗氧化酶G-POD4基因表达水平上升,T2组是CK组的1.19倍。喷施组SOD1基因表达水平均升高,其中T3组较CK组升高了5.06倍,效果最显着。5.褐藻寡糖喷施后,分别检测叶片和根中WRKY家族转录因子的表达变化。在黄瓜叶片中,第Ⅰ类WRKY家族基因,WRKY2、WRKY4、WRKY23、WRKY39响应褐藻寡糖表达上调,第Ⅱ类WRKY家族基因有15个基因响应褐藻寡糖表达上调,第Ⅲ类WRKY家族基因基因中WRKY20、WRKY22、WRKY34、WRKY35在12 h或24 h出现表达上调的峰值。在黄瓜根中,第Ⅰ类WRKY家族基因,WRKY2、WRKY23、WRKY39响应褐藻寡糖表达上调,第Ⅱ类基因中有14个基因响应褐藻寡糖表达上调,第Ⅲ类WRKY家族基因有6个基因响应褐藻寡糖表达上调。
沈彦岐[2](2021)在《玉米线虫矮化病抗性遗传位点分析》文中指出玉米线虫矮化病是近年来在我国东北、华北地区爆发的一种由线虫引起的危害严重的新型病害,是首次报道的由线虫引起的玉米病害,该病害的典型症状是植株矮化、沿叶脉方向的黄白相间的条纹布满叶片、靠近根部的茎组织从内向外裂开,裂口处呈现黄褐色。目前还没有玉米线虫矮化病的抗性遗传分析和功能位点定位以及抗性基因相关的报道。因此进行玉米线虫矮化病抗性位点和基因的挖掘和鉴定,不仅能为玉米抗病分子育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遗传资源,而且能为植物线虫抗性机理的解析奠定基础。本研究首先在吉林省的松原、长岭和公主岭三个地区对44份来源于不同杂种优势群的玉米自交系在自然发病条件下通过田间表型进行了玉米线虫矮化病的抗性鉴定。利用鉴定出来的高抗自交系吉1037和高感自交系H907构建大小为105的F2群体用于玉米线虫矮化病QTL的定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米自交系法A、DG186-1-1、DMYF2-186、吉V203、PHTD5、合344、W9706、吉1037、吉853、昌7-2、吉V088、丹598、M5982和农家种红玉米对玉米线虫矮化病表现为高抗,自交系法B、承351、DH11、郑58、H907、37V22-28-1、吉K383、V022和CS121对该病表现为高感,其中H907感病率最高。2.以高抗玉米自交系吉1037和高感玉米自交系H907构建大小为105的F2群体用于玉米线虫矮化病QTL的定位,并对F2自交系进行了在田间相同处理条件下的的抗病性鉴定。3.初步定位到三个抗性QTLs,QTL-qRnsd4,QTL-qRnsd5和QTL-qRnsd10,分别可以解释遗传变异的0.91%,0.52%,19.96%,我们推测QTL-qRnsd10位点可能存在主效抗性基因。
李晴晴[3](2020)在《三种药剂组配对番茄南方根结线虫的生物活性与防效》文中研究指明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是引起番茄根结线虫病的主要种群。随着保护地番茄的复种指数不断增加,根结线虫的危害日趋严重。目前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多以化学药剂为主,致使大多数杀线虫药剂面临着防治效果下降和害虫抗药性等问题。为实现根结线虫的高效、安全治理,本研究进行氟吡菌酰胺和阿维菌素组配,筛选获得最优配比,通过温室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在氟吡菌酰胺、阿维菌素单独使用的基础上配合使用不同浓度的内生菌源环二肽,研究环二肽对其防治根结线虫的间接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J2的室内毒力测定室内分别测定氟吡菌酰胺、阿维菌素和环二肽三种药剂对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J2的毒力,结果表明,氟吡菌酰胺和阿维菌素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J2的毒力较高,48 h的LC50值分别为2.53 mg/L和1.62 mg/L。而环二肽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J2的毒力较差,其LC50值为240.97 mg/L。根据单剂的测定结果,采用氟吡菌酰胺+阿维菌素以有效成分含量比3:1、5:1、1:1、1:3、1:5进行组配药剂的最优配方筛选,实验结果表明,二者在1:1、1:3、1:5比例时具有增效作用,其中1:5比例组配时较其他处理增效作用最为明显。2.盆栽药效试验本试验设置了氟吡菌酰胺+阿维菌素以1∶5比例混合(AB1、AB2、AB3),以及氟吡菌酰胺分别与20 ng/mL、100 ng/mL、500 ng/mL的环二肽混合(A1、A2、A3),阿维菌素分别与20 ng/mL、100 ng/mL、500 ng/mL的环二肽混合(B1、B2、B3)几种药剂组配形式进行药效试验。试验中调查了番茄的生长情况、根系活力、土壤中线虫数量以及根系发病情况等指标。结果表明,氟吡菌酰胺+阿维菌素1:5混剂(AB3)、氟吡菌酰胺+环二肽100 ng/mL(A2)两组处理对根结线虫的防效较高而且对植株生长安全。综合发现,氟吡菌酰胺+阿维菌素1:5混剂(AB3)在各项指标的测量上较单剂阿维菌素(B)和单剂氟吡菌酰胺(A)均有增效作用,氟吡菌酰胺+阿维菌素1:5混剂(AB2)较单剂阿维菌素(B)有增效作用,另外,当环二肽使用浓度为100 ng/mL时对两单剂(A、B)均有增效作用。3.田间药效试验本田间药效试验的各药剂处理同盆栽试验一致,试验调查了番茄生长期间根际土壤中根结线虫的数量以及拔秧时根系发病情况。结果显示,在30天和60天时,氟吡菌酰胺和阿维菌素1:5混剂(AB3)处理后的线虫数量减少最明显,防效最高,分别为53.04%和58.13%,同时,该处理下的根结指数最低,防效为46.64%。此外,氟吡菌酰胺+环二肽500 ng/mL(A3)也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综合发现,100 ng/mL、500 ng/mL的环二肽对氟吡菌酰胺和阿维菌素均有增效作用,但增效作用不如1:5混剂(AB2、AB3)两处理组明显。
秦立金[4](2019)在《黄瓜与西芹间作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及其土壤生物学机理的研究》文中提出黄瓜枯萎病是由镰孢菌属真菌(Fusarium oxysporium f.sp.cucumerinum)引起的一种世界性土传病害,实践生产中常采用嫁接和化学方法进行防治,但这两种方法都存在一定弊端,难以实现高效、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化感作用(Allelopathy)普遍存在于自然界植物与植物之间,是指植物间(含微生物)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促进或抑制另一种植物(含微生物)有利或不利的作用。生产实践中,一般通过作物间轮作、间套混作、休闲等不同的栽培模式进行土传病害的有效防控。本试验选择西芹为黄瓜的间作作物,通过二者田间种植试验和实验室实验,测定二者间作土壤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田间防控效果、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并从土壤生物学特性角度揭示其化感防控机理,旨在明确二者间作对黄瓜枯萎病菌是否有化感作用?田间化感防控效果如何?对间作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是否有影响?以及上述指标间的相关关系如何?为利用植物间化感作用进行土传病害田间防控和连作土壤修复提供有效途径和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土壤取样时间,二者间作土壤浸提液培养的菌落直径最小,与西芹单作和黄瓜单作差异显着(P<0.05)。且随着土壤取样时间的延后,菌落直径均呈现逐渐减小趋势。丙酮、乙醇和蒸馏水3种不同土壤浸提液培养的菌落直径差异显着(P<0.05),其中,乙醇最小,其次为丙酮和蒸馏水。菌落直径的减小说明二者间作对黄瓜枯萎病菌具有显着化感抑制作用,且随取样时间的延长,化感抑制作用逐渐加强。(2)不同土壤取样时间,二者间作相对西芹单作和黄瓜单作的化感效果差异极显着(P<0.01)。且随着土壤取样时间的延后,二者间作相对西芹单作和黄瓜单作的化感效果呈现逐渐增加趋势。其中,二者间作相对西芹单作的化感抑制效果达38.11%~74.95%,相对黄瓜单作的化感抑制效果达42.15%~75.90%。(3)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黄瓜与西芹间作后降低了黄瓜枯萎病的发生,比黄瓜单作显着降低了 42.81%,相对黄瓜单作的防控效果达61.43%。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二者间作土壤种植的黄瓜接种黄瓜枯萎病菌后,其病情指数显着低于西芹单作和黄瓜单作(P<0.05),且随着调查日期的延后,病情指数呈现逐渐增加趋势,接种13d后,病情指数趋于稳定。二者间作处理相对于西芹单作的防控效果达57.03%~63.54%,相对于黄瓜单作的防控效果达66.95%~72.15%。(4)二者间作促进了间作作物的生产发育,提高了产量、改善了品质。间作降低了黄瓜第一雌花节位,增加了黄瓜30节内雌花数;其可溶性糖含量、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含量比黄瓜单作显着增加了 23.98%、18.05%、19.19%和10.86%;间作黄瓜单株重比黄瓜单作显着增加16.25%。(5)二者间作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的组成和分布,提高了细菌Alpha多样性指数,其中,Observed species指数、Shannon指数和Chaol指数均达到最大值。Beta多样性结果表明,二者间作土壤的环境群落物种不同于黄瓜单作和西芹单作。16S rDNA共检测出45个菌门,其中,变形菌门是明显优势类群,其次为酸杆菌门、放线菌门、绿弯菌门和芽单胞菌门。二者间作处理的前5类菌门中土壤细菌群丰度百分比之和最高,为87.33%,其次为黄瓜单作和西芹单作,分别为86.44%和85.70%;门分类水平菌群丰度百分比为前10种的细菌中,间作土壤细菌群落组成所占比例最高,达98.63%,比黄瓜单作和西芹单作分别增加1.69%和1.22%。在门分类水平上,间作土壤细菌群落分布的比对期望值最大,颜色最深,物种丰富度高,西芹单作和黄瓜单作次之。聚类分析表明,黄瓜单作和西芹单作土壤细菌种类丰度一致,群落结构相似,聚为一类,黄瓜与西芹间作土壤与之不同。(6)二者间作改变了土壤真菌群落的组成和分布,降低了土壤真菌Alpha多样性指数。ITS共检测出5个真菌菌门,子囊菌门、接合菌门、担子菌门为三类主要菌门,其中,二者间作土壤真菌物种最丰富,所占比例最高,达到95.500%,其次为黄瓜单作和西芹单作,所占比例分别为94.23%和93.17%,未分类或未鉴别菌门占5.10%。在门分类水平上,西芹单作比对期望值最大,颜色最深,物种丰富度高,黄瓜单作和黄瓜与西芹间作次之。聚类分析表明,二者间作和黄瓜单作的种类丰度一致,群落结构相似,与西芹单作不同。(7)二者间作改变了土壤生物酶的活性,随着取样时间的延后,各种水解酶和氧化还原酶活性均呈现逐渐增加趋势。其中,脲酶、蔗糖酶、淀粉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总体变化趋势为黄瓜与西芹间作>西芹单作>黄瓜单作,而蛋白酶的总体变化趋势为西芹单作>黄瓜与西芹间作>黄瓜单作。(8)二者间作黄瓜枯萎病菌化感防控效果与土壤微生物、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活性和作物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相关关系。其病情指数与细菌变形菌门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19,与酸杆菌门、绿弯菌门和芽单胞菌门呈显着负相关;与光黑壳属、丝孢菌属和枝孢属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52、0.883和0.866;细菌变形菌门与脲酶、过氧化氢酶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90和0.999;除脲酶、过氧化氢酶外的5项酶活性指标与黄瓜营养生长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11~0.997;脲酶、过氧化氢酶与黄瓜产量指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26~0.988;细菌前5种菌门和真菌前5种菌属与黄瓜营养品质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 0.387~0.999、0.626~0.988。
芦志成,张鹏飞,李慧超,关爱莹,刘长令[5](2019)在《中国农药创制概述与展望》文中指出中国是农业大国,而现代农业生产离不开农药。中国的农药工业经过近70年的发展,已从仿制国外品种到仿创结合再到自主创新的道路上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在建国70周年之际,本文简要总结了中国农药创制的发展历史,对中国现有大多数农药创制品种从其化学结构、性能、创制经纬、作用机理以及专利和登记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做了进一步的展望。
许竹溦[6](2019)在《三种有机物添加对连作土壤性状及切花菊生长的影响》文中认为菊花(C.Morifolium Ramat)起源于我国,是我国十大名花及世界四大切花之一,观赏及经济价值较高,我国的切花菊产业在鲜切花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但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设施切花菊连作障碍日益严重,土壤理化性状变劣、养分比例失调、土壤环境破坏等现象普遍出现,导致切花品质下降,投入产出比升高,经济效益明显降低。因此,寻找改善或是缓解切花菊连作障碍的措施已经迫在眉睫。本研究通过不同剂量的稻草、砻糠和竹叶施入连作土壤,研究了其对连作耕作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速效养分(铵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pH和EC值、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土壤温度与水分含量变化、根际微生物及切花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改良设施连作土壤及提高切花菊品质提出技术方案。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连作切花菊土壤添加稻草5.5(D1)、11(D2)、16.5 kg/m2(D3),砻糠2.5(L1)、5(L2)、7.5 kg/m2(L3),竹叶 2(Z1)、4(Z2)、6 kg/m2(Z3)的各个处理均能提高土壤的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且同种有机物材料随着施入量增加能显着提高切花菊品质;在有机物添加后3个月且切花菊定植当日取土样测定,其中D3处理改良效果最佳,与CK相比显着增加(P<0.05),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增加了 55.53%、157.09%、166.83%和44.35%;其次是Z3处理,铵态氮、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相比CK显着提高,分别增加了 30.51%、101.10%、34.28%。在有机物施入土壤5个月且切花菊定植60天时取土样测定,D3、L3和Z3处理较CK相比土壤铵态氮含量显着增加了 47.92%、37.04%和42.71%。同种有机物的最大添加量处理(D3、L3和Z3)速效磷与速效钾含量较CK均有显着提高;速效磷含量增加了 177.84%、142.63%和190.42%;速效钾含量增加了 82.84%、60.77%和27.25%。稻草、砻糠和竹叶添加后各处理,EC值随施入量的增加而提高,即D3>D2>D1、L3>L2>L1和Z3>Z2>Z1;竹叶处理整体较砻糠和稻草对缓解土壤盐渍化效果更为明显,其中Z1处理较CK降低了 42.26%。有机物覆盖后能改变了土壤水分垂直蒸发途径,增加土壤保温和保水性。稻草、砻糠和竹叶各覆盖处理均能增加土壤保温保湿能力,稻草处理整体上效果最佳。有机物添加处理后切花菊品质较CK均有一定提高,D3和Z3处理整体效果最好,其中Z3处理对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和地下部鲜重这三方面指标有明显提升,分别提高了 30.01%、26.73%和33.33%。综合来看,稻草、砻糠和竹叶处理均对改良切花菊连作土壤理化性状和切花菊品质有一定效果,其中稻草添加量与覆盖16.5 kg/m2处理(D3)对土壤保温保水和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均最佳,竹叶添加量6 kg/m2处理(Z3)对切花菊品质改善效果最好。2.重复添加有机物后各处理土壤pH值降低。随着有机物添加次数的增加,土壤容重逐渐减少,孔隙度逐渐增加,其中稻草处理改良的效果最为明显,其中D3处理第三次施入后测定值较CK差异最为显着,容重降低了 25%%,孔隙度增加了25.07%。有机物覆盖后均能增加土壤保温性,缩小土壤日温度变化幅度;提升土壤保水能力。整体来看,稻草覆盖的土壤保温保水性最优,其次为竹叶覆盖。除Z1处理外,其他各处理与CK相比根际土壤中细菌与真菌比值均有一定提高,同一有机物添加处理随着施入量的增加,B/F 比值逐渐增加。对土壤理化性状的7个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综合分析得出稻草16.5 kg/m2和竹叶6 kg/m2处理对切花菊连作土壤理化性状改良效果较好。3.在重复有机物添加处理后土壤进行复茬种植切花菊,切花菊苗期测定的9个生长指标,除D1处理的其他处理对切花菊各项生长指标均有提高,稻草处理(D1、D2和D3)较砻糠和竹叶的处理,整体上长势较弱,各个生长指标较低。L3和Z3处理对切花菊生长期品质改善效果最好,L3处理在茎粗、叶鲜重、茎鲜重和叶面积指标高于其他处理,Z3处理在株高和切花菊干物质指标高于其他处理。盛花期测定的9个生长指标和最大花径、花鲜重、花干重和叶绿素含量4个品质指标,表明有机物添加处理较CK所有指标均有提高,其中株高、茎干重和叶面积较CK显着提高,Z3处理较CK除叶面积指标外其他指标均有显着提高,植株改良效果最佳。盛花期切花菊各品质指标土壤理化性状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各品质指标与土壤pH、EC值、铵态氮和速效磷含量呈显着相关。茎相关指标均受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影响,叶相关指标受土壤铵态氮促进,而花相关指标受铵态氮和速效磷促进。
武彩娟[7](2019)在《抗感谷子响应白发病菌的生理形态变化与转录模式分析》文中认为谷子白发病是由禾生指梗霉(Sclerospora graminicola(Sacc.)Schroeter)引起的卵菌病害,在谷子整个生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发生严重时极大地降低谷子产量,严重制约我国谷子产业的发展。目前对谷子抗白发病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本研究通过田间和温室接种对不同谷子进行抗白发病筛选,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白发病菌侵染抗感谷子不同时期的转录模式分析,同时结合生理生化及寄主超微结构变化差异研究,初步阐释谷子抗白发病菌分子机制,为谷子抗病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采用卵孢子和谷粒拌种的方法摸索发病条件及对不同谷子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温室接种发现,种子与卵孢子的混合比例10:1,播深35 cm,人工控制小气候环境温度20℃,相对湿度(RH)55%左右的条件可确保发病;接着,调整湿度控制在90%左右,可使“灰背”症状大量发生。结合田间和温室接种鉴定,筛选出感病品种晋谷21和高抗品种GBS。2.采用不同预处理、光照、温度、土壤浸渍液、幼苗组织提取液和根渗液等多种方法摸索诱导卵孢子萌发的条件,发现卵孢子萌动的最优条件为NaClO处理、20℃、光暗交替、根渗液培养,可诱导卵孢子萌发。3.利用透射电镜对白发病菌侵染抗感谷子品种3叶期、5叶期和7叶期的超微结构观察发现,3叶期时,抗感品种细胞结构未见明显差异变化;5叶期时,感病品种晋谷21的叶肉细胞开始变形,叶绿体内部结构被破坏,类囊体排列疏松,基粒片层结构紊乱,出现囊泡,推测由病原菌分泌产生;而抗病品种GBS的细胞壁仍较为完整,仅见淀粉粒数目增加。7叶期时,感病品种叶绿体内嗜锇颗粒数量增多,叶绿体解体,细胞壁分解断裂,细胞器消失,吸器和卵孢子形成;而抗病品种的叶绿体基粒片层紊乱,叶绿体膜结构未受到影响。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在整个侵染过程中细胞结构被破坏的表现时期明显滞后于感病品种。4.对抗感品种被白发菌侵染不同时期的细胞壁降解酶测定发现,在侵染前期(35叶期)Cx酶、PMG酶和PGTE酶活性逐渐升高,α-葡聚糖苷酶与β-1,3-葡聚糖酶在侵染后期(57叶期)活性快速升高,而β-G酶和PG酶活性在整个侵染过程(37叶期)一直保持上升趋势,推测细胞壁降解酶在白发病菌的入侵和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5.通过分析不同抗性谷子接种白发病菌后的生理生化变化发现,抗感谷子品种对白发病的抗性响应存在差异。白发病菌侵染可降低抗感谷子的形态指标和光合参数,引起谷子叶片防御酶活性、抗逆指标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发生变化,但抗病谷子的形态指标和光合参数降幅较小,且防御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较高。因此,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与POD、CAT、PAL及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可作为综合评价谷子对白发病抗性的参考指标。6.通过对抗感谷子接种白发病菌3叶期、5叶期和7叶期的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抗病品种在3个时期分别有852、707和687个差异表达基因,感病品种有703、1387和1215个差异表达基因;通过差异基因表达模式、GO富集和KEGG代谢途径分析发现,苯丙烷类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角质、木栓碱和蜡生物合成等代谢途径发挥重要抗病调控作用。其中,编码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过氧化物酶、β-葡萄糖苷酶、细胞色素P450、漆酶、几丁质酶、ABC转运蛋白、苯丙氨酸解氨酶、GDSL酯酶等基因在抗病品种被显着诱导表达,而在感病品种被抑制或表达量低于抗病品种,说明这些基因在抗感谷子与白发病菌互作过程发挥重要抗病作用。本研究确定了谷子白发病的接种方法,明确了白发病菌卵孢子的萌发条件,从组织学水平、生理生化角度和转录水平初步揭示谷子响应白发病菌侵染的分子机制,研究结果为谷子抗病辅助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刘鹤[8](2019)在《ε-聚赖氨酸抑制植物病毒及病原真菌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ε-聚赖氨酸(ε-PL)是由微生物代谢产生的一种水溶性、可生物降解且具广谱抗微生物活性的多肽类物质,其主要用于食品防腐剂上,但对植物病毒和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和机制尚未见报道,本文利用从细黄链霉菌辽宁致病变种中分离纯化获得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ε-PL(发明专利受理号:201910330737.2)进行温室盆栽、荧光检测、Northern blot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等试验,研究了ε-PL对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的抑制作用及机制;又通过平板抑菌试验、离体叶接种试验、孢子萌发抑制试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试验,研究了ε-PL对植物真菌病害的防治作用及机理;通过对ε-PL处理后烟草BY-2细胞的RNA-Seq测序分析,研究了ε-PL对烟草植株抗病相关基因的诱导表达作用。以上研究为深入了解ε-PL对植物病毒和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ε-PL对TMV有明显钝化作用和预防效果。ε-PL在2000μg/ml浓度处理枯斑寄主心叶烟时,对TMV的钝化抑制率和预防效果分别达到90.6%和79.3%,同浓度ε-PL处理系统侵染寄主普通烟NC89,对TMV的钝化和预防效果分别为72.35%和56.7%;荧光检测接种了转绿色荧光蛋白(GFP)TMV的本氏烟苗,结果显示无论是接种叶、上位叶还是顶叶的荧光斑点,药剂处理组都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其中100μg/mlε-PL处理的本氏烟的顶叶基本未见荧光斑点,而对照组顶叶绿色荧光区域明显;Northern blot检测分析了不同浓度ε-PL处理下接种TMV的烟叶和烟草BY-2原生质体,结果显示ε-PL处理下样品中TMV-RNA的量明显减少,表明ε-PL影响了病毒核酸的合成和积累量;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ε-PL可使病毒粒子发生断裂、破损等现象。2.ε-PL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显着抑菌作用。用不同浓度的ε-PL对烟草赤星病菌、黄瓜褐斑病菌和水稻恶苗病菌进行平板抑菌试验,结果显示ε-PL对烟草赤星病菌和黄瓜褐斑病菌可以产生清晰明显的抑菌圈,且ε-PL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为5μg/ml,对黄瓜褐斑病菌的MIC值为10μg/ml,但ε-PL对水稻恶苗病菌的抑菌效果不显着;离体叶接种试验表明,ε-PL对烟草、黄瓜离体叶有明显阻止病斑扩展的作用,且与对照相比,ε-PL对烟草赤星病斑扩展的阻止效果更为显着;ε-PL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试验表明,200μg/mlε-PL处理3天时对烟草赤星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92%,处理7天的抑制率也高达87%左右,表明ε-PL稳定性好,抑制作用强,可以长时间控制菌丝生长;ε-PL对病菌孢子萌发和芽管形态影响显微观测表明,当25μg/ml的ε-PL处理24h后,烟草赤星病菌孢子萌发产生的芽管会出现皱缩、畸形等变化;当浓度达到200μg/ml时,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接近98%;ε-PL对烟草赤星病菌菌丝萌发及生长相关基因如环腺苷酸依赖性蛋白激酶A基因(PKA)、Alternaria alternata环腺苷酸依赖性蛋白激酶催化亚基(AAPK1)、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GAPDH)和5.8s核糖体rRNA代表基因进行qPCR检测,结果显示前三个基因在ε-PL处理后发生显着下调表达,从分子水平揭示了ε-PL对真菌抑制的作用机制。3.为了进一步了解ε-PL对寄主是否具有诱抗作用,利用ε-PL处理烟草BY-2细胞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及功能分析。差异基因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烟草热休克同源蛋白70 kDa基因和与衰老相关蛋白等1350个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相比显着上调,而烟草花色素3-O-葡糖基转移酶基因和烟草叶片表皮特异性分泌型糖蛋白等1700多基因与对照相比表达量发生显着下调表达;差异基因Gene Ontology(GO)富集性分析显示,ε-PL处理后烟草细胞显着差异表达基因在生物学功能中主要富集于转录调控相关基因上,在细胞组分中主要富集于与细胞核、细胞质、质膜和膜的组成相关的基因上,在分子功能方面主要富集于与蛋白质结合相关、与转录相关或与有特殊序列的DNA结合功能相关的基因上,以上基因间接起到调控植物生长发育、进化和抗逆境等作用。差异基因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性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与植物热反应相关,与毒素代谢相关,与氧化反应相关等重要通路上。综上推测,ε-PL对烟草具有诱导抗病性作用。
赵灿[9](2018)在《杂草稻(Oryza sativa L. f. spontanea)早熟时间进程的生理及分子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杂草稻(weedy rice,Oryza sativa L.f.spontanea)和栽培水稻同属于稻属和稻种,但是前者对后者的危害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全球稻田三大恶性杂草之一。杂草稻成为稻田杂草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是其早熟的特性,能够确保其在收获前早落或早枯,逃脱人工收获而进入土壤种子库,实现其在农田中持续危害。但杂草稻早熟的时间进程及其形成的机制尚不十分明了。本文以扬州、泰州、茂名和丹东地区的杂草稻和伴生栽培稻为试验材料,同质园下研究了不同日照和播期条件下杂草稻与栽培稻生殖生长各时期以及植株特性的差异,比较了灌浆阶段各时期的长短,测定了杂草稻和栽培稻的灌浆速率、籽粒发育过程中乙烯释放速率、ABA(abscisic acid)含量、蔗糖-淀粉合成相关酶活以及基因表达量的变化。检测了杂草稻和栽培稻乙烯通路上关键转录因子OsEIL1、OsEIL3、OsERF3启动子区和编码区的甲基化水平,综合分析了这些指标与粒重、活跃灌浆期、灌浆截止时间、乳熟期、蜡熟期、黄熟期的相关性。目的是为了揭示杂草稻籽粒提前终止灌浆而早熟的生理及分子机制,为更好地防除杂草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杂草稻与栽培稻生殖生长期及农艺性状对光照长度响应的研究自然长日照条件下各地区杂草稻开花时间分别短于伴生栽培稻2-30天;短日照条件下杂草稻开花出现分化,表现为泰州杂草稻开花时间显着晚于泰州栽培稻。与短日照相比,自然长日照延长了各种群的开花时间。无论短日照还是自然长日照杂草稻生育期均显着小于伴生栽培稻。与短日照条件下相比,自然长日照延长了各种群的生育期。杂草稻的感光性显着大于伴生的粳型栽培稻,而显着小于伴生的籼型栽培稻,但基本营养生长性则相反。无论短日照还是长日照条件下,杂草稻灌浆期均显着短于伴生的栽培稻。与短日照相比,自然长日照有利于各种群生长发育。2.时段化揭示杂草稻早熟逃避收获的生存策略正常播期下各地区杂草稻生育期天数短于伴生的栽培稻10-38天;推迟播期条件下各地区杂草稻生育期天数短于伴生的栽培稻8-37天。正常播期下,除了 YZWR和YZCR几乎同时开花外,其余地区杂草稻开花早于伴生的栽培稻3-26天。而随着播期的推迟,杂草稻开花时间出现分化,主要表现在江苏地区杂草稻开花时间晚于栽培稻。正常播期下各地区杂草稻灌浆期天数分别短于伴生栽培稻10-30天,推迟播期下则分别短4-36天。相同播期条件下,杂草稻的千粒重(g)和结实率(%)显着小于栽培稻,而落粒性(%)与之相反。与推迟播期相比,正常播期下杂草稻的株高、结实率、单株产量显着较大。总之,无论正常或推迟播期,杂草稻生育期天数和灌浆期均显着短于伴生的栽培稻。3.乙烯和ABA介导的杂草稻籽粒快速灌浆导致早熟的生理机制。杂草稻和栽培稻籽粒随花后天数的增加而不断发育,均首先进入乳熟期。杂草稻花后9-10天籽粒充实趋于稳定而后进入蜡熟期且果皮色由绿色向褐色转变,而栽培稻则花后15-18d趋于稳定进入蜡熟期,之后果皮色由绿色转变为透明色,杂草稻籽粒完成灌浆比栽培稻早6-8天。各地区杂草稻最大灌浆速率比伴生的栽培稻高11.6%-39%,各地区杂草稻灌浆终止时间比伴生的栽培稻短5-13d。各地区杂草稻与栽培稻在花后不同天数蔗糖合成酶变化均呈单一峰形曲线即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灌浆速率变化趋势一致,在灌浆前期酶活性相对较低,在灌浆中期到达最高点,然后迅速下降。SuS2和SuS4基因表达量变化与蔗糖合成酶活性和灌浆速率的变化趋势相同,在灌浆前期(花后3,5,10天)杂草稻SuS2和SuS4基因表达量大于栽培稻。在淀粉合成过程中,关键的酶活性(AGPase,SSS,GBSS,SBE)变化与灌浆速率和蔗糖合成酶变化相似,在灌浆前期酶活性相对较低,在乳熟期(灌浆中期)到达最高点,进入蜡熟期后迅速下降,且杂草稻酶活性比栽培稻提前到达最高点。杂草稻和栽培稻的这些基因AGPL2,AGPS1,AGPS2b,SSSⅡa,SSSⅡc,GBSSI,SBEI 是淀粉合成相关的关键基因,其表达量的变化与酶活性和灌浆速率的变化相一致,这些基因的表达量灌浆初期很低,灌浆中期到达最大值,然后逐渐下降,且杂草稻较栽培稻提前到达最高点。乳熟期(灌浆前期)杂草稻ABA含量显着大于栽培稻且比栽培稻提前到达最高点,在花后15天(蜡熟期)以后杂草稻ABA含量急剧下降显着低于栽培稻。负责ABA合成的关键基因NCED1和NCED5表达量的变化趋势与ABA相似,其表达量变化均是先上升后下降。无论杂草稻还是栽培稻,乙烯释放速率均呈下降趋势。在灌浆前期(花后3,5,10天)杂草稻乙烯释放速率、ACC含量、ACC合成酶、ACC氧化酶活性、OsACO3和OsA CS1基因表达量显着大于栽培稻。ABA与灌浆速率显着正相关,乙烯代谢相关指标与灌浆各时期长短呈显着负相关。外源喷施乙烯利显着降低了蔗糖-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及其基因的表达水平,并使灌浆期缩短。4.OsEIL1甲基化调控乙烯水平致杂草稻早熟机制的研究。各地区杂草稻的OsEIL1基因表达量显着高于伴生的栽培稻26%-89%;杂草稻OsEIL1基因编码区甲基化位点数显着高于伴生的栽培稻4-7个;各地区杂草稻OsERF3基因表达量是伴生的栽培稻的1.4-2.1倍;各地区杂草稻的OsEBP-89基因表达量是伴生的栽培稻1.7-3.3倍。各地区OsEIL1基因表达量与编码区甲基化位点呈极显着正相关;OsEIL3、OsERF3基因表达量与甲基化位点没有相关性;各地区籽粒灌浆相关各时期(粒重、活跃灌浆期、灌浆截止时间、乳熟期、蜡熟期、黄熟期)与乙烯信号转导通路关键转录因子基因表达量和OsEIL1编码区甲基化位点呈显着或者极显着负相关;乙烯释放速率与乙烯信号转导通路关键转录因子基因表达量和OsEIL1编码区甲基化位点呈显着或者极显着正相关。
娄丽坤,马艳华,王元贵[10](2017)在《浅谈黄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文中认为黄瓜是我国各地夏季主要菜蔬之一。棚室黄瓜栽培是北方地区冬、春季生产的基本模式,但由于其环境封闭、连续种植、且湿度较高,使得许多病虫害发生异常严重。为搞好无公害黄瓜生产,文章总结了棚室黄瓜主要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以此,为种植者提供参考。1枯萎病1.1症状:多在开花结果后陆续发病,被害株最初表现为部分叶片或植株的一侧叶片中午萎蔫下垂,似缺水状,早晚可以恢复,以后萎蔫叶片不断增
二、怎样防治黄瓜苗期发生异常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怎样防治黄瓜苗期发生异常苗(论文提纲范文)
(1)褐藻寡糖对黄瓜生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态因素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1.1 非生物因素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1.2 生物因素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 褐藻寡糖在作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和防御效应机理 |
1.2.1 褐藻寡糖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2 褐藻寡糖对作物的防御效应机理 |
1.3 糖调节WRKY基因表达 |
1.4 WRKY转录因子在作物生长发育和抗逆中的调控作用 |
1.4.1 WRKY转录因子调节作物生长、发育 |
1.4.2 WRKY转录因子调控作物逆境生理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褐藻寡糖对黄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培养与准备 |
2.2.2 实验设计 |
2.2.3 各项生理指标测定 |
2.2.4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褐藻寡糖对黄瓜生物量的影响 |
2.3.2 褐藻寡糖对黄瓜品质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褐藻寡糖对黄瓜生物量的影响 |
2.4.2 褐藻寡糖对黄瓜品质的影响 |
第三章 褐藻寡糖对黄瓜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培养与准备 |
3.2.2 实验设计 |
3.2.3 生理指标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褐藻寡糖对黄瓜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3.2 褐藻寡糖对黄瓜叶和果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3.3 褐藻寡糖对黄瓜果期抗氧化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褐藻寡糖处理对黄瓜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4.2 褐藻寡糖对黄瓜抗氧化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四章 黄瓜WRKY家族基因响应褐藻寡糖表达变化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准备 |
4.2.2 实验设计 |
4.2.3 RNA提取和c DNA合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WRKY因子家族响应褐藻寡糖的基因表达变化 |
4.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玉米线虫矮化病抗性遗传位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玉米线虫矮化病的概述 |
1.1.1 玉米线虫矮化病的分布和危害 |
1.1.2 玉米线虫矮化病的病原 |
1.1.3 玉米线虫矮化病的病害症状 |
1.1.4 玉米线虫矮化病的病害防治 |
1.2 植物线虫抗性机理的研究进展 |
1.3 植物线虫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 |
1.4 QTL的定位方法 |
1.4.1 关联分析 |
1.4.2 连锁分析 |
1.4.3 精细定位的方法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玉米自交系对玉米线虫矮化病的抗性鉴定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设计 |
2.2.2 病害鉴定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玉米线虫矮化病在不同杂种优势群的发病比较 |
2.3.2 不同杂种优势群在不同地区的玉米线虫矮化病发病比较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玉米线虫矮化病QTL的定位 |
3.1 玉米线虫矮化病QTL定位的技术路线图 |
3.2 实验材料 |
3.2.1 玉米材料 |
3.2.2 实验材料 |
3.2.3 实验仪器和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分离群体的构建 |
3.3.2 田间设计 |
3.3.3 基因型检测 |
3.3.4 玉米10k GenoBaits芯片检测 |
3.3.5 连锁图谱的构建 |
3.3.6 方差分析方法 |
3.3.7 QTL初定位方法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基因型检测 |
3.4.2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3.4.3 玉米抗线虫矮化病QTL的初定位 |
3.4.4 玉米抗线虫矮化病QTL定位区间分析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三种药剂组配对番茄南方根结线虫的生物活性与防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根结线虫研究进展 |
1.1.1 根结线虫的概述 |
1.1.2 根结线虫的生物学特性和危害症状 |
1.2 根结线虫的综合防治现状 |
1.2.1 农业防治 |
1.2.2 物理防治 |
1.2.3 生物防治 |
1.2.4 化学防治 |
1.2.5 其他防治方法 |
1.3 农药混配 |
1.3.1 农药混配的定义及意义 |
1.3.2 杀线剂混配的研究现状 |
1.4 供试药剂概况 |
1.4.1 阿维菌素的研究进展和使用现状 |
1.4.2 氟吡菌酰胺的研究进展和使用现状 |
1.4.3 环二肽的研究进展和使用现状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化学试剂 |
2.1.2 试验仪器 |
2.1.3 供试药剂 |
2.1.4 供试蔬菜品种和供试虫源 |
2.2 试验方法 |
2.2.1 供试线虫的收集及繁殖 |
2.2.2 室内毒力测定 |
2.2.3 药效试验 |
2.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
3.1.1 三种药剂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J2 的毒力测定 |
3.1.2 氟吡菌酰胺和阿维菌素最优配比筛选 |
3.2 盆栽药效试验 |
3.2.1 对不同药剂处理后番茄生长情况的调查 |
3.2.2 对不同药剂处理后土壤中线虫数量的调查 |
3.2.3 对不同药剂处理后番茄根系发病情况的调查 |
3.2.4 对不同药剂处理后番茄根系活力的调查 |
3.3 田间药效试验 |
3.3.1 对不同药剂处理后土壤中线虫数量的调查 |
3.3.2 对不同药剂处理后番茄根系发病情况的调查 |
4 讨论 |
4.1 三种单剂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J2 的室内毒力测定 |
4.2 氟吡菌酰胺和阿维菌素协同增效作用研究 |
4.3 药效试验 |
5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之处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黄瓜与西芹间作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及其土壤生物学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土传病害国内外研究概况 |
1.1.1 土传病害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 |
1.1.2 土传病害主要防治方法 |
1.2 黄瓜枯萎病研究进展 |
1.2.1 黄瓜枯萎病及其症状 |
1.2.2 黄瓜枯萎病防治技术研究动态 |
1.3 植物化感作用 |
1.3.1 植物化感物质释放途径 |
1.3.2 化感作用防控黄瓜枯萎病研究进展 |
1.4 土壤生物学特性研究动态 |
1.4.1 土壤酶概况 |
1.4.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动态 |
1.5 蔬菜间作土壤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病害防控的研究动态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2 黄瓜与西芹间作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 |
2.1 黄瓜与西芹间作土壤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试验设计 |
2.1.3 结果与分析 |
2.1.4 讨论 |
2.2 黄瓜与西芹间作对间作植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试验设计 |
2.2.3 结果与分析 |
2.2.4 讨论 |
3 黄瓜与西芹间作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的土壤生物学机理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材料 |
3.2 试验设计 |
3.2.1 土样采集及处理方法 |
3.2.2 测定方法 |
3.2.3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黄瓜与西芹间作土壤细菌多样性 |
3.3.2 黄瓜与西芹间作土壤真菌多样性 |
3.3.3 黄瓜与西芹间作土壤土壤酶活性变化 |
3.3.4 讨论 |
4 黄瓜与西芹间作对FOC化感作用与土壤生物学特性相关性分析 |
4.1 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与土壤生物学特性相关分析 |
4.1.1 与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指数相关分析 |
4.1.2 与土壤细菌前5种主要菌门相关分析 |
4.1.3 与土壤真菌Alpha多样性指数相关分析 |
4.1.4 与土壤真菌前5种主要菌属相关分析 |
4.1.5 与土壤酶活性相关分析 |
4.2 黄瓜与西芹间作土壤生物学特性指标间相关分析 |
4.2.1 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指数与酶活性相关分析 |
4.2.2 土壤酶活性与细菌前5种菌门相关分析 |
4.2.3 土壤真菌Alpha多样性指数与酶活性相关分析 |
4.2.4 土壤酶活性与真菌属水平前5种真菌相关分析 |
4.3 黄瓜生长发育与土壤生物学特性指标相关分析 |
4.3.1 黄瓜营养生长与土壤生物学特性指标相关分析 |
4.3.2 黄瓜营养品质与土壤生物学指标相关分析 |
4.3.3 黄瓜产量与土壤生物学指标相关分析 |
4.4 讨论与结论 |
4.4.1 化感作用与土壤生物学特性相关分析 |
4.4.2 不同处理土壤生物学指标间相关分析 |
4.4.3 化感作用对间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4.4.4 土壤生物学特性对间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5 结论 |
5.1 黄瓜与西芹间作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 |
5.2 黄瓜与西芹间作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对间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5.3 黄瓜与西芹间作土壤生物学特性机理研究 |
5.4 各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三种有机物添加对连作土壤性状及切花菊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切花菊生产现状 |
2 设施连作障碍的成因及防控措施研究进展 |
2.1 连作障碍成因研究进展 |
2.2 设施连作障碍的防控措施研究进展 |
3 有机质还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3.1 秸秆还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3.2 砻糠还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3.3 竹叶还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3.4 不同有机物覆盖的研究与应用 |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有机物添加和覆盖对连作土壤性状和切花菊生长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切花菊定植前土壤理化性状的测定 |
1.3.2 切花菊生长期土壤理化性状的测定 |
1.3.3 切花菊生长期土壤温度与水分含量的测定 |
1.3.4 切花菊定植时和生长期生长指标的测定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三种有机物添加对切花菊定植时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
2.2 三种有机物添加对切花菊生长期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
2.3 三种有机物覆盖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2.4 不同覆盖物处理下土壤水分含量变化 |
2.5 三种有机物添加对切花菊苗期生长指标的影响 |
2.6 三种有机物添加处理对切花菊生长期生长指标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重复添加有机物对切花菊连作土壤性状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三种有机物添加对连作土壤养分的影响 |
2.2 三种有机物添加处理对土壤pH和EC值的影响 |
2.3 三种有机物连续添加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2.4 三种有机物覆盖对土壤温度和水分含量的影响 |
2.5 不同有机物添加对根际土壤细菌、真菌数量和B/F值的影响 |
2.6 土壤理化性状相关性分析及不同处理后土壤综合性状评价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重复添加有机物对切花菊生长发育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有机物添加对切花菊生长的影响 |
2.2 切花菊品质指标与连作土壤理化性状的相关性 |
2.3 切花菊品质指标与连作土壤理化性状的逐步回归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全文结论 |
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抗感谷子响应白发病菌的生理形态变化与转录模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 谷子白发病简介 |
1.1 谷子白发病的症状与危害 |
1.2 谷子白发病的病害循环与发病因素 |
1.3 谷子白发病的防治技术 |
2 组织学技术在病原菌侵染过程的应用 |
2.1 显微镜技术的应用 |
2.2 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应用 |
3 细胞壁降解酶与寄主和病原菌互作的关系 |
3.1 纤维素酶的致病作用 |
3.2 果胶酶的致病作用 |
3.3 半纤维素酶的致病作用 |
3.4 蛋白酶的致病作用 |
4 病原菌侵染对寄主植物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 |
4.1 光合参数与病原菌侵染的关系 |
4.2 防御酶活性与病原菌侵染的关系 |
4.3 抗逆指标和渗透调节物质与病原菌侵染的关系 |
5 植物与病原菌互作的转录组学研究 |
5.1 转录组测序技术简介 |
5.2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寄主与病原菌互作的应用 |
6 寄主植物的抗病机制 |
6.1 寄主植物的先天免疫 |
6.2 寄主植物的组织形态结构与抗病性 |
6.3 寄主植物的生理生化代谢与抗病性 |
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谷子品种对白发病菌的抗性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仪器设备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田间接种白发菌的抗病性鉴定 |
2.2 温室接种白发菌的抗病性鉴定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谷子白发病菌及与抗感寄主互作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剂配制 |
1.3 试验方法 |
1.4 仪器设备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谷子白发菌的形态特征 |
2.2 谷子白发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2.3 抗感谷子与白发菌互作的超微结构变化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细胞壁降解酶与谷子抗感性的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剂配置 |
1.3 试验方法 |
1.4 标准曲线绘制及粗酶液蛋白浓度测定 |
1.5 仪器设备 |
1.6 酶活力计算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抗感谷子接种白发菌后纤维素酶活性的变化 |
2.2 抗感谷子接种白发菌后果胶酶活性的变化 |
2.3 抗感谷子接种白发菌后半纤维素酶活性的变化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抗感谷子接种白发病菌的生理生化变化 |
1 材料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标准曲线绘制 |
1.4 仪器设备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白发病对抗感谷子品种形态指标的影响 |
2.2 白发病对抗感谷子品种光合性能的影响 |
2.3 白发病对抗感谷子品种生理活性的影响 |
2.4 白发病对抗感谷子品种抗逆指标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六章 抗感谷子品种响应白发病菌侵染的转录组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仪器设备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测序数据质量检测及比对效果 |
2.2 抗感谷子与白发菌互作的差异基因分析 |
2.3 不同侵染时期抗感谷子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富集分析 |
2.4 不同侵染时期抗感谷子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代谢途径分析 |
2.5 寄主植物其他差异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2.6 qRT-PCR验证差异表达基因 |
3 讨论 |
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ε-聚赖氨酸抑制植物病毒及病原真菌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微生物源杀菌剂及ε-聚赖氨酸(ε-PL)的研究进展 |
1.1 微生物源杀菌剂种类 |
1.2 微生物源杀菌剂作用机理 |
1.3 ε-PL的研究进展 |
1.3.1 ε-PL概述 |
1.3.2 ε-PL抗菌活性 |
1.3.3 ε-PL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
1.3.4 ε-PL发展趋势与展望 |
第二章 ε-PL抗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活性及作用机理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ε-PL在烟草上对TMV侵染的抑制作用 |
2.2.2 荧光检测ε-PL处理对本氏烟上TMV增殖的抑制作用 |
2.2.3 Northern检测ε-PL处理后本氏烟植株中TMV-RNA积累量 |
2.2.4 ε-PL对 BY-2 细胞原生质体中TMV-RNA积累量的影响 |
2.2.5 ε-PL对 TMV病毒粒子形态的影响 |
2.3 小结 |
第三章 ε-PL抗植物病原真菌抑制作用及机理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ε-PL对烟草、黄瓜,水稻上三种常见病原真菌抑菌效果 |
3.2.2 ε-PL对烟草、黄瓜离体叶上病斑扩展的抑制作用 |
3.2.3 ε-PL 对烟草赤星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
3.2.4 ε-PL对A.alternata孢子萌发和芽管形态及伸长生长的影响 |
3.2.5 ε-PL对A.alternata萌发及生长相关基因AAPK1,PKA,GAPDH和r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四章 ε-PL诱导烟草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显着差异表达基因上下调频数统计及火山图分析 |
4.2.2 差异基因表达水平聚类分析 |
4.2.3 差异基因GO及 KEGG富集性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ε-PL抗 TMV的活性及作用机理 |
5.2 ε-PL抗植物真菌病害的活性及抗菌机理 |
5.3 ε-PL 诱导烟草抗病相关基因表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攻读硕士发表专利情况 |
(9)杂草稻(Oryza sativa L. f. spontanea)早熟时间进程的生理及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ABBREVIATION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杂草稻的研究进展 |
1 杂草稻的概述 |
1.1 杂草稻的概念 |
1.2 杂草稻的分布与起源 |
1.3 杂草稻的生物学特性 |
1.4 杂草稻的分类 |
1.5 杂草稻的危害与防治 |
1.6 杂草稻的利用前景 |
第二节 杂草稻生育期和灌浆特性研究进展 |
1 不同播期对杂草稻生育期的影响 |
1.1 水稻的感光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 |
1.2 播期对水稻生长特性的影响 |
2 水稻灌浆特性研究进展 |
2.1 水稻品种间以及强势粒与弱势粒灌浆特性的比较 |
2.2 水稻籽粒灌浆差异的研究 |
2.3 水稻灌浆特性生理生态研究 |
2.4 激素对水稻籽粒灌浆的调控机理 |
第三节 DNA甲基化和调控乙烯信号途径的研究 |
1 DNA甲基化的概念及特性 |
2 DNA甲基化的生物学功能 |
2.1 DNA甲基化与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 |
2.2 DNA甲基化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克 |
3 乙烯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 |
3.1 乙烯的合成 |
3.2 乙烯信号转导通路中的转录因子 |
3.3 乙烯对水稻农艺性状调节的不同作用 |
4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杂草稻与栽培稻生殖生长期及农艺性状对光照长度响应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形态指标的测量 |
1.4 数据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杂草稻与栽培稻在不同光照长度条件下开花时间以及生育期天数的比较 |
2.2 杂草稻和栽培稻感光性、基本营养生长性的比较 |
2.3 杂草稻与栽培稻不同光照条件下开花结实期比较 |
2.4 杂草稻与栽培稻不同日照条件下植株生长特性的比较 |
3 讨论 |
3.1 日照长短对杂草稻和栽培稻抽穗期的影响 |
3.2 日照长短对杂草稻和栽培稻结实期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
3.3 杂草稻植株特性对作物遗传育种的启发 |
第三章 时段化揭示杂草稻早熟逃避收获的生存策略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性状测定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播期对杂草稻和栽培稻生育期的影响 |
2.2 播期对杂草稻和栽培稻物候特征的影响 |
2.3 播期对杂草和栽培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早花对早熟的影响 |
3.2 快速灌浆对早熟的影响 |
3.3 播期对开花和灌浆的影响 |
3.4 播期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
3.5 早熟对杂草稻防控的启示 |
第四章 乙烯和ABA介导的杂草稻籽粒快速灌浆导致早熟的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杂草稻与栽培稻颖果形态的比较 |
2.2 杂草稻与栽培稻灌浆速率的差异 |
2.3 蔗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以及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
2.4 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以及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
2.5 ABA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
2.6 乙烯代谢相关指标及表达量的变化 |
2.7 上述指标与灌浆速率的关系 |
2.8 外源激素喷施 |
3 讨论 |
第五章 OSEIL1甲基化调控乙烯水平致杂草稻早熟机制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DNA提取 |
1.4 甲基化测定(亚硫酸氢盐检测) |
1.5 PCR扩增(EpiTaq酶) |
1.6 菌落PCR验证(大肠杆菌) |
1.7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乙烯信号转导通路关键基因表达量变化及OsEIL1基因编码区的甲基化位点比较 |
2.2 OsEIL1编码区甲基化位点与表达量相关性分析 |
2.3 OsEIL3甲基化位点与表达量相关性分析 |
2.4 OsERF3启动子区甲基化位点与表达量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OsEIL1基因编码区甲基化促进基因表达 |
3.2 OsEIL1基因编码区甲基化对杂草稻籽粒发育的影响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创新点 |
1 全文总结 |
1.1 不同日照长短下杂草稻与栽培稻期生殖生长的差异 |
1.2 时段化揭示杂草稻早熟逃避收获的生存策略 |
1.3 乙烯和ABA介导的杂草稻籽粒快速灌浆导致早熟的机制 |
1.4 OsEIL1甲基化调控杂草稻早熟机制的研究 |
2 创新点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浅谈黄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枯萎病 |
1.1 症状: |
1.2 防治措施: |
2 霜霉病 |
2.1 症状: |
2.2 防治方法: |
3 细菌性角斑病 |
3.1 症状: |
3.2 药剂防治措施: |
4 黑星病 |
4.1 症状: |
4.2 药剂防治措施: |
四、怎样防治黄瓜苗期发生异常苗(论文参考文献)
- [1]褐藻寡糖对黄瓜生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探究[D]. 张金梅.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9)
- [2]玉米线虫矮化病抗性遗传位点分析[D]. 沈彦岐. 长春师范大学, 2021(12)
- [3]三种药剂组配对番茄南方根结线虫的生物活性与防效[D]. 李晴晴.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1)
- [4]黄瓜与西芹间作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及其土壤生物学机理的研究[D]. 秦立金.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8)
- [5]中国农药创制概述与展望[J]. 芦志成,张鹏飞,李慧超,关爱莹,刘长令. 农药学学报, 2019(Z1)
- [6]三种有机物添加对连作土壤性状及切花菊生长的影响[D]. 许竹溦. 南京农业大学, 2019
- [7]抗感谷子响应白发病菌的生理形态变化与转录模式分析[D]. 武彩娟.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8]ε-聚赖氨酸抑制植物病毒及病原真菌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刘鹤.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
- [9]杂草稻(Oryza sativa L. f. spontanea)早熟时间进程的生理及分子机制研究[D]. 赵灿.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4)
- [10]浅谈黄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J]. 娄丽坤,马艳华,王元贵. 农民致富之友, 2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