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0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王硕[1](2021)在《清中叶以降儒学典籍满译研究》文中指出乾隆朝“大一统”局面基本形成,“同文盛世”达到顶峰。这期间随着乾隆朝儒家经典重译,随后儒家典籍的自发满译,儒家思想以满语文为载体深刻影响了“满语世界”。“满洲习俗”与“崇儒重道”在儒家典籍满译中取得了平衡的同时,满洲人也借由儒化实现了中华化。除绪论与结语外,正文共五章:第一章追根溯源,梳理了乾隆以前的儒家典籍满译及其相关问题。首先回溯了满文创制及其改革过程这一儒学典籍满译的前提,指出以蒙古文为模板创制老满文是当时的最优选择,对老满文的改革是一个持续探索的过程,新满文的推行也非一蹴而就;然后梳理清楚翻译机构的变迁过程,汉籍满译初由文臣衔命而为,后在翰林院与内国史院间辗转,至康熙十年(1671年)设内翻书房方结束汉籍满译执掌不定问题;最后总结了顺康雍时期儒家典籍满译的情况,一是完成入关前未竣翻译项目,二是新译儒典多为奉敕之作,三是自主翻译者多为修身齐家类心得、规范、训蒙读物等。第二章讨论乾隆重译儒家典籍及其成就。首先,理清“大一统”与“同文之盛”形成、发展的过程,明确清的“大一统”与“同文之盛”互为表里不断扩展;其次,讨论前代儒家经典翻译存在对汉语原文理解偏差、满语译本选词不当、未能反应原文文体特征、音译词过多且未厘定专有名词等缺失现象及成因;再次,考察乾隆以先后两次厘定清文《四书》为始,展开经典重译工程的过程,揭示其宣示经典解释权和宣扬国语优越论的目的,同时指出作为乾隆朝“同文”文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儒家经典重译,实现了对满语的规范,同时加强了对经典的解释权。第三章讨论士人群体对儒学典籍的自发满译。通过梳理对儒学典籍满译的旗籍士人群体出现的时间线,并将各时代有代表性的译者及其作品逐一从基本情况、成书过程、内容述评与受众等几方面做案例分析发现:除富察氏公鲁外,所有自发对儒家典籍进行满译的旗籍士人译者,均活跃于乾隆以降,其中活跃于乾嘉以降者约半数,其余均活跃于道光以降;其中六成为八旗满洲,三成为八旗蒙古,一成为八旗汉军;京旗占绝大多数。此外,还对较有代表性的翻译家孟保进行了专题研究,指出其翻译生涯与其仕途起伏关系较为密切,这种情形在其他译者身上也有所体现。第四章讨论儒家典籍满译对旗人社会的影响。首先,儒家典籍满语译本透过公、私学校,以教本或教辅的形式成为“国语”学习内容;其次,清代各类大小翻译考试是旗人实现仕途迁升的重要途径,而儒家典籍满语译本是各类翻译考试的主要命题范围;最后,“话条子”类活语料反映出儒家思想借由儒学典籍满译进入到了旗人基层社会,并且成为旗人基层社会的道德标准,影响了当时的旗人价值观念。第五章以达呼尔新满洲为例,讨论满译儒学典籍在其满化与儒化中的作用。首先,满语与达斡尔语差异小,对达呼尔新满洲而言学习难度低;其次,要对达呼尔加以满化需借助教育,而彼时达呼尔无文字,满语文自然成为了达呼尔教育的载体;再次,达呼尔教育是旗人教育的一部分,因此其教育内容同样是以满语文为载体的儒家思想;最后,儒家思想借由满译儒学典籍对达呼尔新满洲产生了满化与儒化的双重作用。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清朝维护“满洲习俗”具体手段即是“国语骑射”;“崇儒重道”即是接受中原思想与政治传统,即是接受中华文化。二者看似矛盾,而清帝通过对儒家经典的一再“国语”翻译和推广,实现了对清帝心中的“华”与“汉”的切割:通过“国语”翻译来实践“崇儒重道”,接纳中华优秀文化,使满洲自我儒化,自我华化;通过对以“国语”为载体,以儒家思想为内容的教育的坚持,实现了在新旧满洲中“满洲习俗”与“崇儒重道”的和谐共存,客观上在思想层面将新旧满洲融入到了“中华”之中,实现了“大一统”下的“和而不同”多元共存,是多民族统一国家构建的重要一环。
臧玉[2](2019)在《《剧本》期刊专栏研究(2000-201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中国第一份戏剧期刊《二十世纪大舞台》诞生至今,大量戏剧类期刊相继涌现,它们以各自的风采记录了中国现代戏剧发展的曲折历程。本文所研究的《剧本》期刊便是其中的开拓者和领先者。论文全面梳理了2000年至2010年的《剧本》期刊及相关资料,采用整体观照和具体现象解读相结合的方法,对其中的“专栏”展开研究。绪论部分,介绍了论题的来源与创新点、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相关文献综述等。第一章,对《剧本》期刊进行概述,主要从期刊创刊缘起、历史沿革与当下发展三方面入手进行梳理整合。第二章,对《剧本》专栏设置概况进行研究,依托基本构成与风貌、专栏的编排特色与专栏的价值观念三部分展开论述。第三章则立足刊载剧作品的专栏,对《剧本》专栏中从“话剧剧本”专栏到“戏曲”专栏以及不同刊载戏剧作品专栏,对其中的种类与分布、选材与导向和立意与追求深入分析。第四章将研究重点聚焦于刊载剧作家的专栏,对其中“剧作家研究”、“剧作家写真”和专题研讨会三部分专栏内容进行系统分析。与第二、三章研究内容相辅相成,第五章则立足于刊载戏剧评论的专栏,从“新作感觉·剧评”到“每月剧论”,对不同专栏反映出的独白与对话、群策与反思和兼容与抵牾进行分析与解读。第六章论述了《剧本》专栏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前者是从知识分子的话语阵地和社会变迁的记录者两方面,具体探讨其与当下同类戏剧期刊以及戏剧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当下戏剧发展所发挥的作用;后者则从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入手,着重对期刊专栏进行宏观的审视与考察,以全面探讨其客观严肃的办刊态度和通俗而不媚俗的刊物品格。总的来说,2000年至2010年间的《剧本》期刊专栏以其丰富可观的数量、全面详实的内容和生动有趣的理论研究在同类型戏剧期刊中自成一格、独树一帜。而且,期刊生存的外部环境与期刊自身的发展状态异于其他各个时期,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
杨帆[3](2019)在《基于Site-specific LCA的造纸废水处理的环境负荷与方法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工业废水是造成环境污染,特别是水污染的重要原因,其处理亦伴随着一定的环境影响。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缩写LCA)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环境负荷研究方法,可有效地分析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环境负荷。在已有的基于LCA的工业废水处理环境负荷研究中,研究对象大多为实验室阶段的工艺装置,所采用的LCA方法多数为“地方泛化”方法,即可被用于世界各地与各行各业的LCA方法。然而,只有依托于实际运行中的工业废水处理厂,且能够充分考虑到工业废水处理所具备的强烈的地方特性(保护地方水体),相关的LCA分析才能得出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评估结果和优化策略。因此,本文采用基于地方特性而开发出的LCA方法(又称Site-specific LCA),以黑龙江省某造纸厂污水处理站为研究对象,进行造纸厂污水处理站环境负荷研究。本研究首先选取了酸化、富营养化、生态毒性、人体毒性、非生物资源消耗、臭氧损耗、化石资源消耗和气候变化共8个环境目录,对研究对象运行一年所产生的环境负荷进行了特征化计算(采用CML法)。研究结果表明:因电耗而产生的环境影响在8个环境目录下均为最大值。其中,在酸化环境目录下,电耗占83.73%;在富营养化目录下,电耗占94.77%;在水体生态毒性目录下,电耗占93.37%;在人体毒性目录下,电耗占87.43%;在非生物资源消耗目录下,电耗占81.97%;在化石资源消耗目录下,电耗占76.25%;在气候变化目录下,电耗占84.80%;在臭氧损耗环境目录下,电耗占43.64%。基于Site-specific LCA方法中专门为中国背景而开发的标准化因子和加权方法,针对上述所得的特征化结果,本研究进行了地方化的表量。研究结果表明:基于Site-specific LCA方法所得结果,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出工业废水对地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原因在于,水污染物(以COD为主)的贡献度,在Site-specific LCA方法所得结果中占比为54.85%-95.42%,均高于在国际通用LCA方法所得结果中的占比(10.62%-25.54%)。本研究进一步采用了基于Site-specific LCA方法所开发出的地方化生态效率分析手段,分析了研究对象在以当前的标准运行时,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率(高于其他场景50%),表明基于Site-specific LCA所得结果进行工艺的优化设计是可行的。通过分析优化后的LCA结果,当前的污泥焚烧处理将产生严重的环境危害,因此优化污泥处理方案为污泥63.7%用于农业堆肥和37.3%用于沼气发酵,生产的沼气(0.11 m3沼气/m3处理水)可转化为0.68 kWh/m3的电能,足以满足污水处理站的全部用电需求。
王旭辉[4](2017)在《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文中指出高等教育和其他任何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一样存在着供给与需求问题。一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绕不开供求关系。与一般商品或劳务有所不同的是,高等教育连接着两座桥,一座通往个体求学者及其家庭,另一座通往社会用人部门和国家。从而高等教育客观上存在着两类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供给和需求,它们分别是个体对高等教育服务的需求和与之对应的教育机会供给、社会对高等教育“产品”的需求和与之对应的人力资源供给。两类供求关系分别发生于高等教育的“入口”和“出口”环节,共同影响着一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分别把高等教育“入口”和“出口”所涉及的供求关系称为第一类供求关系和第二类供求关系。在我国特殊的高等教育制度环境下,高等教育的第二类供给无论在总量上还是结构上很大程度都取决于第一类供给,招多少人、招生的专业结构如何往往决定了毕业多少人、毕业生的专业结构如何。这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实际上具有“一元供给”和“二元需求”的基本特征,三者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供求三角关系。在这个三角关系中,高等教育的两类需求由于目标上的不一致很可能存在着一定范围的结构性错位,它们分别对高等教育产生了不对称的拉力。这将使高等教育的办学陷入两难困境。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就显得很有学术意义。遗憾的是,当前大量文献往往只局限于对其中的某一类供给和需求进行探讨,把两种供求问题串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讨论的文献十分罕见。这恰恰就是本文要面对的一项综合性工作。本文的研究主要针对高等教育的专业层面,讨论的是供求关系中的结构性问题,具体研究分为事实分析和规范研讨两个部分。在事实分析中,首先分别对我国高校的分专业供给分布和我国高校的分专业学生需求现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让读者对我国高等教育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分专业表现有一个相对关系的概念。我们分别以招生规模和平均生源指数作为衡量不同专业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参数。数据显示,无论是招生规模还是生源条件,专业间的差异均十分显着,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然而,“招生大户”并不必然等同于“热门专业”。为了考察不同专业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匹配性,或者说结构协调性,就需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一类供求关系存在着突出的结构性矛盾。相应地,本文也利用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就业数据评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二类供求关系,发现结构性矛盾同样存在,但似乎较前者要乐观一些。事实上,之所以我国高等教育在前后两头都存在供求矛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两类需求本身的矛盾。在这般现实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必然面临着两难选择。要么提高学生的专业满足率以平衡第一类供求关系,要么提高专业结构的社会适应性以平衡第二类供求关系,要么采取折衷方案以兼顾两头。每一种政策取向都有舍有得,难以做到十全十美。更重要的是,数据本身只告诉我们“现状是什么”,却无法为我们提供“理想是什么”和“如何构建理想”的信息。这要求本文必须从事实研究转向学理研究,从规范意义上进行价值分析和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理由陈述、逻辑推理和哲学批判。在这一过程中,本文提出并论证了两个有利于化解矛盾的关键性见解:首先要以市场性供给取代高等教育中的“配给式”供给,这是调节高等教育供求矛盾的必要条件和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这是一种具有综合协调功能的矛盾调节策略。两个主张分别是促使我国高等教育双重结构性供求矛盾朝着有利方向移动的“通解”和“特解”。当明确了何为理想和构建理想的基本思路后,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构建理想模式的现实途径,提出了八条政策创新方向。它们分别是关于如何构建我们想要的均衡模式和如何让这一模式发挥最佳功效的若干政策思路。在文章的最后,指出了八种方案必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和政策组合,以互补的方式参与到构建理想模式的政策实践中,而不宜割裂地运用。只有这样,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双重供求矛盾才能在长效机制下走向综合协调意义上的动态平衡。这就达到了“治本”的目标,跳出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狭隘思维,避免了只根据数据上的诊断直接为不同专业如何调整供给提出具体的、静态的标准答案。这正是本文将事实研究和价值研究有机结合的奥妙所在。
丁丽曼[5](2017)在《基本药物制度对医疗保险患者医疗服务利用和费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基本药物制度作为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制度推行重点首先放在基层医疗机构,其目的在于引导患者向基层医疗机构下沉,保障群众基本用药的同时,减轻患者药品费用负担,进而降低患者总费用和自负费用。对于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行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需要通过科学严谨的研究来回答。该研究采用天津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008-2011年参保人随机抽样数据,在医疗机构层面对天津市医保定点医院医疗服务利用和费用变化趋势进行描述性分析;患者层面针对天津市内六区91家公立综合性一级医院的患者样本,其中在49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一级医院就诊的患者为干预组,在未试点的42家一级医院就诊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基于回归的倍差法研究设计,评估基本药物制度执行前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年总门诊和住院医疗服务利用和费用变化。医疗机构层面研究结果显示,2008-2011年一级医院的人均门诊次数显着增加,二三级医院增幅略低于一级医院。各级医院门诊次均药品费用和次均总费用下降;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和次均总费用,除一级医院在2010年后出现小幅下降外,二三级医院均呈平稳上涨趋势。在患者层面,虽然在基本药物制度执行前后,两组患者的年门诊次数均显着增加,但在控制了患者的年龄、性别、工作状态和以权-查尔森合并症指数为指标的健康状况后,与对照组相比,在基本药物制度执行后,干预组患者年总门诊次数未见显着变化。干预组患者门诊年总费用、年药品费用和自负费用及在各级医院的分布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在基本药物制度执行前后也均未见显着变化。基本药物制度对患者住院服务利用和费用的影响与门诊类似。从患者年总费用变化和在各级医院的费用变化视角来识别政策效果,与现有研究中仅基于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患者的次均费用变化进行评价相比,消除了次均费用受就诊次数干扰可能给研究带来的偏倚。通过患者层面的研究发现基本药物制度推行并未实现其预期的引导患者向基层医疗机构分流,并通过降低药品价格减轻患者药品费用负担,从而降低总费用和自负费用目的。基本药物制度作用的发挥仅从地方层面进行调整还是不够的,需要从完善制度顶层设计;再造基本药物目录遴选机制;通过多元化管理破解基本药物生产供应保障难题;通过改革医保付费方式解决临床使用需求短缺的难题;持续进行针对基层医生的基本药物宣传教育等方面持续不断完善。
张响[6](2017)在《唐宋词笺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宋至民国时期唐宋词笺注的文献梳理与考察为基础,将唐宋词笺注与词集整理、词学观念、社会文化、学术思潮等因素结合在一起,重点论述唐宋词笺注的类型、特点、内容和方法,梳理唐宋词笺注的发展脉络,揭示其独特的价值及意义。论文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理由和意义,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此课题的研究状况及趋势,并对相关概念作了界说。论文主体分为上下二编。上编主要探讨了唐宋词笺注的历程、类型、特点、内容和方法。从历程上看,唐宋词笺注起源于宋,发展于明,深化于清,兴盛于民国。从类型上看,不同的分类标准形成了多种唐宋词笺注类型,如别集笺注型、选集笺注型、普及传播型、学术型、教学型等。从特点上看,不同的视角呈现出多种特征,如笺注总体呈递进式发展,笺注对象侧重名家、名选,笺注者有学者、词家、教师、业余爱好者几类。从内容上看,词调、题序、本事、词旨、词艺等共同构成了词体笺注的特殊性;文本、历史、词意、词艺和词学是唐宋词笺注的五个主要层面。从方法上看,训诂、征引、考据、串讲、综合分析等是笺注的主要手段。下编以文献考述为主,并以苏轼和吴文英作为个案加以具体分析。文献考述部分按别集和选集两类,重点考察了20余种别集笺注和30余种选集笺注。个案部分分别介绍了苏轼和吴文英词集笺注的文献情况,梳理了笺注的发展历程,重点探讨了民国时期二人词集笺注情况,简要分析了各自笺注的特点与难点。结语部分探讨了唐宋词笺注的价值及意义,认为唐宋词笺注在文献、理论和传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对词体创作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当代的词学,更有赖于笺注,以深入挖掘词之内含及审美价值,突显其在当代的意义。
龙梅[7](2016)在《从建筑期刊探究学科知识生产的演变 ——以《建筑学报》、《建筑师》为研究对象》文中指出新世纪,中国社会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日益浮现且愈发严重的种种城市问题——超速的城市增量发展导致空间与资源的不堪重负,中国特色建筑文化意识形态的薄弱导致建筑价值判断失衡,全球化趋势下跨文化思考的缺乏导致对外来建筑潮流囫囵吞枣——急需得到重视和严肃对待。为了今后更好的前进,审视总结、除弊创新刻不容缓。众多反映建筑理论、设计实践和物质空间规划演进印记的视角中,建筑专业期刊是折射和管窥建筑业发展历程的一个独特窗口,对学科期刊的剖析能回顾与梳理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国第一批建筑学学术期刊诞生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作为传播意义上的专业媒体,建筑专业期刊除了发挥媒介作用传播建筑学信息,其刊载的专业论文具有学科代表性和权威性,能较直观全面的反映出我国建筑理论、建筑实践、建筑技术、建筑评论等专业领域的基本演变状况。本文选择建筑专业期刊的量化数据作为观察学科关注点演化变迁、学术空间生产发展嬗变的切入点,以《建筑学报》、《建筑师》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两本期刊自创刊到2014年间的研究热点、学术产量及其空间分布情况,以期揭示这段时间内的建筑学科发展势态,勾勒学科发展的宏观轨迹,管窥中国建筑现代化进程的演进图景,为建筑研究、学科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全文共五章,第一章阐述了建筑学专业期刊研究的目的和基于学术、社会、方法三方面的研究意义,总结归纳了国内相关研究的主要成果,并就研究对象——两本期刊的选取依据、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做了详细说明。第二章主要为量的研究,从宏观的整体角度出发,揭示两本期刊历年发行情况和发文量的演化历程,对期刊核心作者群及其被引量也有一定的量化分析。第三章、第四章为本文的重点章节,分别涉及对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的统计和剖析。第三章通过对作者机构的分类,了解机构发文情况,探究学界、业界的研究势态;对机构和文章题名所提及的地域信息的统计,观察学科学术生产的地域空间分布格局的变迁。第四章采集期刊关键词和题名有效词做高频词分析,试图呈现学科热点和其嬗变过程。第五章以前面章节实证研究为基础进行剖切分析,总结和判断学科知识成产动态和趋势,反思论文研究对学科发展的启示,以期揭示学科发展新要求。
郭琳[8](2014)在《南水北调进京对西山地区地下水系统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北京是极度缺水的城市,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西山地区作为北京市的重要供水水源地之一,具有水质良好、水资源丰富等特点。近年来,由于地下水过度开采,西山地区已出现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资源枯竭等问题。为缓解北京地区紧张的供水局面,2014年10月南水北调中线全线通水后,北京西山可配水总量约为27.4104m3/d。在此背景下,如何合理利用南水北调来水,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收集研究区自然地理、基础地质以及水文地质等资料,结合西山地区开展的水文地质调查、抽水试验等工作,运用GIS技术进行空间分析及可视化表达,分析研究区基础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对第四系含水层和奥陶系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进行分区,建立符合西山地区实际情况的三维地下水流概念模型和数值模型。并在国内外相关资料阅读基础上合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依据收集到的钻孔、岩性和地下水水位长期观测资料,根据南水北调配水原则,设计三种配水方案。利用建立的数值模型,预测不同方案下地下水流场变化规律,识别地下水水循环响应特征。研究主要得到如下结论:综合考虑地下水流场变化规律以及地下水水位的回升情况,结合奥陶系地下水储存量恢复大小,确定最佳配水方案为方案三,即在2015-2030年,第三水厂维持现状开采,杨庄水厂现状开采(6104m3/d),马池口水源地减采50%,西郊砂石坑回灌量884104m3/a客水,城六区的海淀、丰台、石景山岩溶水自备井全部置换,第四系分散开采量由6580104m3压减至5141104m3,郊区自备井维持现状开采。该方案下,石景山区、门头沟和海淀区奥陶系地下水上升幅度分别为15-30m、20-30m和5-20m,年均均衡差为666104m3/a,奥陶系地下水年均储存量约恢复了1361104m3/a,奥陶系地下水系统的动态调蓄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强。
谭丽琼[9](2010)在《昆明华亭寺的重建与中兴(1920-1949)》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近代佛教复兴的过程中,云南佛教也由原来的衰败颓势逐渐走向复兴,其标志是昆明华亭寺的重建与中兴。对于华亭寺的这段历史,迄今鲜有人进行研究。鉴于本课题研究的不足和薄弱,笔者选取1920-1949年的昆明华亭寺作为研究对象,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掘新资料,以期能系统地对这段时期的华亭寺作一个全面地考察。首先,论文追溯华亭寺的历史,论述其重建的时代背景及经过,重点对华亭寺的寺院布局、殿堂配置、佛塔等进行研究,探讨华亭寺的建筑风格;阐释虚云为华亭寺制定的一套完备的寺院规约,包括住持的选任和日常行为准则,寺院财产的管理制度,僧人的日常行事规约和佛事活动制度等;分析华亭寺僧人的来源,出家的原因,僧人的规模,僧职安排等,并为着名僧人立小传;通过具体详实的统计数字探讨华亭寺重建后的寺产来源,经营状况,以及寺院收入的去向;论述华亭寺僧俗互动情况,包括与云南执政者的亲密关系,与周边村民的紧张关系,以及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表现出积极入世的“人间佛教”精神。最后总结华亭寺的重建与中兴在云南佛教复兴过程中的影响。
李瑞芬,高伟[10](2009)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文中提出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周年之际,将30年论着文章总目录奉献给广大的作者,读者,审稿专家,及多年关心,支持期刊发展的各位同仁。30年来地震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观测技术的发展,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及防震减灾工作做出了贡献。30年来,本刊共发表各类文章2972篇,其中地震研究类860篇,地磁地电类367篇,观测技术类1189篇,计算机应用类293篇,专家讲座19篇,历史回顾23篇,其他221篇,本刊30年的文献就像燃烛,当你打开它,可以使你眼前一亮,照亮别人,燃烧自己。
二、2000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清中叶以降儒学典籍满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述评 |
三、基本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
四、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清中叶以前儒学典籍满译 |
第一节 满文的创制与汉籍满译发端 |
一、满文的创制与改革 |
二、汉籍满译的发端 |
第二节 顺康雍时期儒学典籍满译 |
一、从内三院、翰林院到内翻书房 |
二、顺康雍时期儒学典籍的满译 |
第二章 乾隆时期儒家经典的钦定重译 |
第一节 儒家经典重译的历史条件 |
一、“大一统”与“同文之盛”形成的历史进程 |
二、前代儒家经典满译的缺失 |
第二节 乾隆朝儒家经典的重译及成就 |
一、乾隆与儒家经典的重译 |
三、儒家经典重译的面向与成就 |
第三节 重译与旧译儒家经典比较——以《大学》为例 |
一、改音译为意译 |
二、内容有所增删 |
三、钦定名词术语 |
四、注重“取意协音” |
第三章 乾嘉以降士人群体对儒学典籍的满译 |
第一节 民间满译士人群体 |
一、满译士人群体的出现 |
二、满译对象的选择与受众 |
第二节 孟保的满译生涯 |
一、孟保其人与满译作品 |
二、孟保翻译作品的刊印及流布 |
第四章 儒家典籍满译对旗人社会的教育与影响 |
第一节 清代旗人学校教育 |
一、旗人官学教育 |
二、旗人私学教育 |
第二节 儒家典籍满译对旗人入仕的影响 |
一、翻译考试与旗人入仕 |
二、翻译选拔考试试题与儒家典籍满译 |
第三节 儒家典籍满译对旗人思想塑造——以“话条子”类语料为例 |
一、“话条子”类文本的产生 |
二、“话条子”所透视出的儒家思想 |
第五章 满译儒学典籍在他者中的传播——以达呼尔为例 |
第一节 满语文成为达呼尔教育的载体和内容 |
一、达斡尔语与满语的差异 |
二、满语文在人才选拔中的地位 |
第二节 满语文学校的建立与满译儒学典籍的传入 |
一、达呼尔官学与私学 |
二、满译儒家典籍的传入 |
第三节 满译儒家典籍在达呼尔中的传播与影响 |
一、满译儒家典籍在达呼尔中的传播 |
二、满译儒家典籍对达斡尔语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满文转写对照表 |
二、新旧译《大学》多版本比较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剧本》期刊专栏研究(2000-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剧本》期刊概述 |
第一节 创刊缘起 |
第二节 历史沿革 |
第三节 当下发展 |
第二章 《剧本》专栏设置概况 |
第一节 基本构成与风貌 |
第二节 专栏的编排特色 |
一、获奖剧作的品牌化塑造 |
二、新视野下的图文搭配 |
第三节 专栏的价值观念 |
一、宏观层面 |
二、微观层面 |
小结 |
第三章 立足剧作品:从“话剧剧本”专栏到“戏曲”专栏 |
第一节 种类与分布 |
一、博涉内外,广纳古今 |
二、海纳百川,万类竞妍 |
第二节 选材与导向 |
一、旧瓶装新酒:旧史新说 |
二、关注大事件:与时代同行 |
第三节 立意与追求 |
一、自成一格:新颖性 |
二、见微知着:思辨性 |
三、与时俱进,紧扣主旋律 |
小结 |
第四章 聚焦剧作家:从“剧作家研究”专栏到“剧作家写真”专栏 |
第一节 剧作家研究 |
第二节 剧作家写真 |
第三节 专题研讨会 |
小结 |
第五章 重视戏剧评论:从“新作感觉·剧评”专栏到“每月剧论”专栏 |
第一节 独白与对话 |
第二节 群策与反思 |
第三节 兼容与抵牾 |
小结 |
第六章 《剧本》专栏的历史价值及现实意义 |
第一节 历史价值 |
一、知识分子的话语阵地 |
二、社会变迁的记录者 |
第二节 现实意义 |
一、指导意义:客观严肃的办刊态度 |
二、借鉴意义:通俗而不媚俗的专业期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剧本》期刊开设专栏类目汇总(2000-2010) |
附录二 :《剧本》期刊刊载剧作品的专栏汇总(2000-2010) |
附录三 :《剧本》期刊剧评与剧论专栏汇总(2000-2010) |
附录四 :《剧本》期刊剧作家研究专栏汇总(2000-2010) |
附录五 :《剧本》期刊刊载的戏剧作品汇总(2000-2010) |
附录六 :《剧本》期刊刊载剧作品专栏内话剧作品汇总(2000-2010) |
附录七 :《剧本》期刊刊载剧作品专栏内戏曲作品汇总(2000-2010) |
致谢 |
本人读研期间发表科研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3)基于Site-specific LCA的造纸废水处理的环境负荷与方法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工业废水管理 |
1.1.2 生命周期评价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
1.2.2 Site-specific LCA方法的研究进展(标准化与加权) |
1.2.3 生命周期评价在工业废水中的应用进展 |
1.3 研究意义和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
2.1 造纸厂工业废水处理案例 |
2.2 生命周期评价的基本流程 |
2.2.1 目标与范围的确定 |
2.2.2 清单分析 |
2.2.3 影响分析 |
2.2.4 结果解释 |
2.3 地方化环境生态效率分析 |
2.3.1 生态效率指标的基本方案 |
2.3.2 基于Site-specific LCA的地方化生态效率指标的扩展框架 |
第3章 造纸废水处理环境负荷研究 |
3.1 引言 |
3.2 造纸废水处理厂年总能耗、物耗环境负荷分析 |
3.2.1 酸化年环境影响值 |
3.2.2 富营养化年环境影响值 |
3.2.3 水体生态毒性年环境影响值 |
3.2.4 人体毒性年环境影响值 |
3.2.5 非生物资源消耗年环境影响值 |
3.2.6 臭氧损耗年环境影响值 |
3.2.7 化石资源消耗年环境影响值 |
3.2.8 气候变化年环境影响值 |
3.3 造纸废水处理厂分阶段环境负荷分析 |
3.3.1 造成环境影响的关键阶段 |
3.3.2 造成环境影响的关键物质 |
3.4 各环境影响目录背景物质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SITE-SPECIFICLCA的标准化和加权方法处理造纸废水厂特征化结果 |
4.1 引言 |
4.2 不同标准化方法下的造纸厂废水LCA结果对比 |
4.3 不同加权方法下的造纸厂废水LCA结果对比 |
4.3.1 总环境影响对比及贡献性分析 |
4.3.2 国家通用LCA方法的结果分析 |
4.3.3 Site-specific LCA方法的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SITE-SPECIFICLCA的环境生态效率分析及造纸厂废水处理优化方法探讨 |
5.1 引言 |
5.2 造纸废水处理的环境生态效率结果分析 |
5.2.1 应用一维水质模型进行环境生态效率分析结果 |
5.2.2 应用二维水质模型进行环境生态效率分析结果 |
5.3 基于LCA结果的造纸废水处理优化方案探讨 |
5.3.1 优化方案的提出 |
5.3.2 优化方案的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理解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 |
1.2 问题提出 |
1.3 文献回顾 |
1.3.1 对高等教育供求话题的一般分析或整体讨论 |
1.3.2 对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高校专业设置的研究 |
1.3.3 关于学生专业选择方面的研究 |
1.3.4 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研究 |
1.3.5 文献简评 |
1.4 研究思路和本研究的学术意义 |
1.5 本文的内容与结构 |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说明 |
1.6.1 研究方法 |
1.6.2 变量说明 |
1.6.3 样本和数据说明 |
第二章 高校招生(供给)的专业/科类分布的描述性统计——基于样本高校面向浙江省理工类招生的数据 |
2.1 宏观层面:高校招生的学科门类/专业大类分布 |
2.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2.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2.2 中观层面:高校招生的专业类别分布 |
2.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2.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2.3 微观层面:高校招生的专业分布 |
2.3.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2.3.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第三章 不同专业/科类的第一类需求表现的描述性统计——基于样本高校面向浙江省理工类招生的数据 |
3.1 宏观层面:不同学科门类/专业大类生源条件对比 |
3.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3.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3.2 中观层面:不同专业类别生源条件对比 |
3.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3.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3.3 微观层面:不同专业生源条件对比 |
3.3.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3.3.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第四章 高等教育的两类供求矛盾评估 |
4.1 第一类供求矛盾分析 |
4.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4.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4.2 第二类供求矛盾分析 |
4.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4.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4.3 事实评估小结 |
第五章 高等教育供求问题中的若干现象剖析 |
5.1 大类招生受学生欢迎吗? |
5.2 专业越来越不重要了吗?——基于专业“好坏”维度的讨论 |
5.3 专业也和学校一样有层次性吗? |
5.4 第一类需求中的“超额需求”和“差异化需求” |
第六章 处理高等教育双重供求矛盾的规范研讨 |
6.1 研究逻辑的价值转向 |
6.1.1 非正规逻辑和后实证主义 |
6.1.2 把事实和价值结合起来 |
6.2 从“配给式”供给走向市场性供给是调节矛盾的必要条件 |
6.2.1 以市场为导向是走向任何供求平衡的基本前提 |
6.2.2 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供给管理中存在的两个典型问题 |
6.2.3 改进的思路 |
6.3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是化解矛盾的最佳策略 |
6.3.1 现实中高等教育供求均衡的三种模式 |
6.3.2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最具综合合理性 |
6.3.3 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的理论根据及其超越 |
第七章 构建理想:在向学生需求的倾斜中走向综合协调 |
7.1 从三个“不矛盾”看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的综合合理性 |
7.2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在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政策创新 |
7.3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科样本院校名单 |
附录二: 高职高专样本院校名单 |
附录三: 合并后的50个本科专业类别名单 |
附录四: 合并后的40个高职高专专业类别名单 |
附录五: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 |
后记 |
研究生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后面加*号) |
(5)基本药物制度对医疗保险患者医疗服务利用和费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框架 |
1.3.1 数据来源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本药物理论界定与制度研究现状 |
2.1 基本药物概念与制度 |
2.1.1 WHO基本药物概念和作用定位 |
2.1.2 各国对基本药物概念的价值认知、应用和实施效果 |
2.1.3 中国国家基本药物概念引入和制度建设 |
2.1.4 天津市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及发展历程 |
2.1.5 现行基本药物制度设计存在的缺陷 |
2.2 中国基本药物制度研究现状 |
2.2.1 基本药物制度执行效果评价 |
2.2.2 基本药物制度安排与机制建设 |
2.2.3 基本药物制度执行利益相关者行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天津市医疗服务利用与费用分析 |
3.1 天津市基层医疗机构数量增幅明显 |
3.2 各级医院医疗服务利用情况 |
3.2.1 一级医院门诊慢病患者略有增加 |
3.2.2 门诊服务利用量显着增加 |
3.2.3 住院服务利用趋势平稳 |
3.3 就诊费用变化趋势分析 |
3.3.1 门诊次均费用呈现下降趋势 |
3.3.2 住院次均费用小幅上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本药物制度对患者门诊分流及费用的影响分析 |
4.1 研究样本的选择与研究方法确定 |
4.1.1 研究样本选择的标准 |
4.1.2 研究方法的确定 |
4.2 样本人群的社会人口学信息 |
4.3 对患者年总门诊次数未产生影响 |
4.3.1 描述性结果 |
4.3.2 回归结果 |
4.4 对患者门诊年总费用、年药品费用和自负费用均未产生影响 |
4.4.1 描述性结果 |
4.4.2 回归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本药物制度对患者住院服务利用和费用的影响分析 |
5.1 对患者住院次数未产生影响 |
5.1.1 描述性结果 |
5.1.2 回归结果 |
5.2 对患者年总住院天数未产生影响 |
5.2.1 描述性结果 |
5.2.2 回归结果 |
5.3 对患者住院年总费用、年药品费用和自负费用均未产生影响 |
5.3.1 描述性结果 |
5.3.2 回归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本药物制度定位及执行效果影响机制分析 |
6.1 基本药物制度的目的和定位 |
6.1.1 基本药物制度设计与目标分析 |
6.1.2 基本药物制度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的定位 |
6.2 基本药物制度执行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分析 |
6.2.1 制度顶层设计与模拟及效果评价 |
6.2.2 基本药物目录遴选机制与证据使用 |
6.2.3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根本障碍 |
6.2.4 社会公众的制度认知与价值认可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1.1 基本药物制度对于促进各级医疗机构有序使用作用不明显 |
7.1.2 基本药物制度对于降低患者药品费用和总费用的作用不明显 |
7.1.3 基本药物制度对于降低患者自负费用的作用不明显 |
7.2 政策建议 |
7.2.1 在国家药物政策背景下建设基本药物制度 |
7.2.2 再造基本药物目录的遴选机制 |
7.2.3 建立短缺药品信息系统破解供应保障难题 |
7.2.4 借助医保付费方式改革破解基本药物使用难题 |
7.2.5 建立政策模拟和评价机制 |
7.2.6 持续进行针对医生的基本药物宣传教育 |
7.3 研究创新与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唐宋词笺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ract |
绪论 |
一 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
二 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 论文的研究目标及方法 |
四 论文的相关概念及框架 |
上编 |
第一章 古籍笺注概说 |
第一节 笺注的产生及其发展 |
第二节 笺注的内容及其形式 |
第二章 唐宋词笺注的历程 |
第一节 宋元时期——唐宋词笺注的开端 |
第二节 明清时期——唐宋词笺注的发展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唐宋词笺注的拓展 |
第三章 唐宋词笺注的类型和特点 |
第一节 唐宋词笺注的类型 |
第二节 唐宋词笺注的特点 |
第四章 唐宋词笺注的内容和方法 |
第一节 词体笺注的特殊性 |
第二节 唐宋词笺注的内容 |
第三节 唐宋词笺注的方法 |
下编 |
第五章 唐宋词集笺注叙录 |
第一节 唐宋词别集笺注叙录 |
第二节 唐宋词选集笺注叙录 |
第六章 苏轼词集笺注考论 |
第一节 宋元时期苏词笺注考论 |
第二节 明清时期苏词笺注考论 |
第三节 民国时期苏词笺注考论 |
第七章 吴文英词集笺注考论 |
第一节 吴文英词集的流传情况 |
第二节 民国以前梦窗词笺注考论 |
第三节 民国时期梦窗词笺注考论 |
结语 唐宋词笺注的价值及其意义 |
附录一 唐宋词别集批注、评点本汇录 |
附录二 唐宋词选集批注、评点本汇录 |
附录三 钱曾“旧藏注释宋本”考辨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7)从建筑期刊探究学科知识生产的演变 ——以《建筑学报》、《建筑师》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研究基础论述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社会变迁与期刊发展 |
1.1.2 研究目的:学科动态与现代化进程 |
1.1.3 研究意义:学术意义、社会意义与方法意义 |
1.2 相关研究成果述要 |
1.2.1 对期刊文献特征的研究 |
1.2.2 对期刊媒介自身和社会效益的研究 |
1.2.3 小结:国内建筑期刊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1.3.2 研究内容及相应的研究方法 |
1.3.3 原始数据的来源 |
1.3.4 本研究可能的局限 |
1.4 论文结构 |
2 期刊论文生产与作者发文量研究 |
2.1 两本期刊历年发行情况 |
2.1.1 《建筑学报》历年发行情况 |
2.1.2 《建筑师》历年发行情况 |
2.2 两本期刊发文量及其年度变化 |
2.2.1 《建筑学报》发文量及年度变化 |
2.2.2 《建筑师》发文量及年度变化 |
2.2.3 小结:两本期刊学术生产情况 |
2.3 作者发文量及被引量分析 |
2.3.1 《建筑学报》的作者发文量及被引量分析 |
2.3.2 《建筑师》的作者发文量及被引量分析 |
3 作者机构发文量和空间分布研究 |
3.1 作者机构分类和发文量研究 |
3.1.1 机构分类依据 |
3.1.2 《建筑学报》发文机构论文生产总量及年度变化 |
3.1.3 《建筑师》发文机构论文生产总量及年度变化 |
3.1.4 小结:发文机构论文生产情况 |
3.2 高等院校机构的发文量研究 |
3.2.1 建筑院校机构研究统计项的延续与扩充 |
3.2.2 八大院校在两本期刊上的发文总量 |
3.2.3 1954-2014年八大院校在两本期刊上的发文年度总量 |
3.3 机构地域空间分布 |
3.3.1 机构地域信息录入依据 |
3.3.2 《建筑学报》论文生产的地域空间分布 |
3.3.3 《建筑师》论文生产的地域空间分布 |
3.3.4 小结:发文机构空间分布情况 |
3.4 研究对象地域空间分布 |
3.4.1 数据采集 |
3.4.2 《建筑学报》研究对象地域空间分布 |
3.4.3 《建筑师》研究对象地域空间分布 |
3.4.4 小结:研究对象空间分布情况 |
4 关键词、题名名词年度变化研究 |
4.1 工作方法说明 |
4.1.1 数据采集 |
4.1.2 数据整理 |
4.1.3 分析方法 |
4.2 关键词、题名名词词频概况 |
4.2.1 研究情境 |
4.2.2 《建筑学报》关键词、题名名词词频概况 |
4.2.3 《建筑师》关键词、题名名词词频概况 |
4.3 高频关键词年度变化 |
4.3.1 数据源分析 |
4.3.2 《建筑学报》高频词年度变化 |
4.3.3 《建筑师》高频词年度变化 |
4.4 关键词研究结果对比 |
4.4.1 时间段内高频关键词的对比 |
4.4.2 高频关键词年度变化趋势对比 |
5 结论与展望 |
5.1 建筑类知识生产基本状态 |
5.1.1 从两本期刊看建筑类知识生产量性分布 |
5.1.2 从两本期刊看建筑类知识生产地理分布 |
5.1.3 从两本期刊看建筑类知识生产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关键词研究 |
5.2 学科知识生产呈现的中国建筑现代化图景与发展趋势 |
5.2.1 总结:知识生产历程 |
5.2.2 讨论:动态与趋势 |
5.2.3 展望:学科发展要求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南水北调进京对西山地区地下水系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南水北调(北京段)工程建设方案简介 |
1.3 水资源合理利用的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内容 |
1.4.2 主要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2 区域基础地质条件 |
2.2.1 主要地层 |
2.2.2 地质构造 |
2.3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含水岩组分布及富水性分析 |
2.3.2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2.3.3 地下水水位动态特征 |
第3章 地下水流数值模型 |
3.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3.1.1 模型范围 |
3.1.2 边界条件 |
3.1.3 模型内部结构 |
3.1.4 水文地质参数 |
3.2 水文地质数学模型 |
3.3 水文地质数值模型 |
3.3.1 地下水数值模拟的构建 |
3.3.2 模型的识别和验证 |
第4章 南水北调受水条件下西山地区水资源开采方案 |
4.1 南水北调配水、用水模式调整方案分析 |
4.1.1 西山地区现状用水情况 |
4.1.2 南水北调配水原则 |
4.1.3 配水方案的确定 |
4.2 区域地下水流场、水循环响应特征研究 |
4.3 西山地下水系统动态调蓄水资源能力识别 |
4.4 最佳方案的确定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项目 |
致谢 |
(9)昆明华亭寺的重建与中兴(192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第一章 历史溯源 |
第一节 西山往事 |
第二节 华亭历史 |
第二章 寺院的重建经过 |
第一节 重建机缘 |
第二节 寺院重建 |
第三节 寺名更改 |
第三章 严整的寺院建筑 |
第一节 寺院布局 |
第二节 殿堂配置 |
第三节 佛塔易址 |
第四章 寺院的住持僧人 |
第一节 僧人的来源及规模 |
第二节 僧职安排 |
第三节 名僧小传 |
第五章 完备的清规戒律 |
第一节 住持选任和行为准则 |
第二节 寺产管理制度 |
第三节 僧人日常行事规约 |
第四节 重大佛事活动制度 |
第五节 传戒制度 |
第六章 雄厚的寺院经济 |
第一节 寺产的来源 |
第二节 寺产的经营 |
第三节 寺院收入的去向 |
第七章 频繁的僧俗互动 |
第一节 寺院与社会上层的亲密关系 |
第二节 寺院与普通民众的关系 |
第三节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2000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中叶以降儒学典籍满译研究[D]. 王硕.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剧本》期刊专栏研究(2000-2010)[D]. 臧玉.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 [3]基于Site-specific LCA的造纸废水处理的环境负荷与方法优化研究[D]. 杨帆.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4]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D]. 王旭辉. 厦门大学, 2017(01)
- [5]基本药物制度对医疗保险患者医疗服务利用和费用的影响[D]. 丁丽曼. 天津大学, 2017(09)
- [6]唐宋词笺注研究[D]. 张响.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7]从建筑期刊探究学科知识生产的演变 ——以《建筑学报》、《建筑师》为研究对象[D]. 龙梅. 重庆大学, 2016(03)
- [8]南水北调进京对西山地区地下水系统的影响[D]. 郭琳. 首都师范大学, 2014(05)
- [9]昆明华亭寺的重建与中兴(1920-1949)[D]. 谭丽琼. 云南大学, 2010(05)
- [10]《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J]. 李瑞芬,高伟.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