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壳上部变形的某些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张尚坤,罗文强,于学峰,田京祥,唐璐璐,陈军,杨斌,杜圣贤,刘凤臣,仵康林[1](2021)在《基于深反射地震剖面的沂沭断裂带岩石圈精细结构》文中指出为揭示沂沭断裂带深部结构及发生-发展过程,查清断裂切割深度及对岩石圈地幔的破坏,探讨沂沭断裂带的构造组合样式、运动方式、地壳稳定性及其对资源环境的约束作用,研究团队于2019年在沂沭断裂带南段沂南-莒县附近布设了一条长约60 km的深反射地震剖面,系统采集了沂沭断裂带和两侧地块的地震数据,对沂沭断裂带深部岩石圈精细结构进行了解剖。结果显示,该区岩石圈结构在横向上表现为以沂沭断裂带为界的块状结构特征,地壳厚度约30.8~39.5 km;莫霍面总体呈西浅东深态势,并被西倾的沂水-汤头断裂(F2)和昌邑-大店断裂(F4)错断,垂直落差达10.5 km。与浅部"两堑夹一垒"的构造组合样式不同的是,沂沭断裂带在深部剖面上表现为由沂水-汤头断裂(F2)和昌邑-大店断裂(F4)向上延伸与分叉散开的多条断裂组成"双枝状"构造组合样式。断裂带内被断层切割的界面反射波多呈向上的拱弧形,其构造形迹具有伸展、挤压和走滑并存的特征,推断这些界面为层间滑脱构造,它们指示了沂沭断裂带"多层滑移"构造运动方式。该断裂带不仅切穿了近地表、壳内地质界面,F2、F4断裂还向下切割莫霍面,深入岩石圈地幔,是深达地幔的深大断裂构造带,为地幔热物质的上涌提供了通道,对中生代的岩浆活动和内生成矿具有控制作用。地震剖面西端的铜井金矿成矿与沿F2断裂上侵的铜井杂岩体关系密切;剖面东端的火山机构保存完整,没有明显构造破坏痕迹,据此认为沂沭断裂带左行走滑主要发生在早白垩世青山期以前,其后水平滑移量应不大。从区域地质分布及地震反演结果看,昌邑-大店断裂(F4)明显将山东省分割为鲁西和鲁东两个地质构造单元,因此将其作为区域地质构造分界线是合理的。本项研究结果进一步加深了沂沭断裂带深、浅部结构的认识,为分析研究沂沭断裂带的深部过程和浅部构造响应及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提供了资料约束。
赵俊猛,张培震,张先康,Xiaohui YUAN,Rainer KIND,Robert van der HILST,甘卫军,孙继敏,邓涛,刘红兵,裴顺平,徐强,张衡,嘉世旭,颜茂都,郭晓玉,卢占武,杨小平,邓攻,琚长辉[2](2021)在《中国西部壳幔结构与动力学过程及其对资源环境的制约:“羚羊计划”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为系统、深入地研究中国西部盆(盆地)、山(山脉)、原(高原)的壳幔结构与深部动力学过程,2003年我们提出并领导实施了"羚羊计划"(ANTILOPE-Array Network of Tibetan International Lithospheric Observation and Probe Experiments),在青藏高原先后完成了羚羊-I(ANTILOPE-I)到羚羊-IV(ANTILOPE-IV)4条二维宽频带台阵剖面,而在青藏高原东西构造结则实施了羚羊-V和羚羊-VI两个三维宽频带台阵探测。另外,我们将前期在准噶尔盆地、天山造山带、塔里木盆地、阿尔金造山带和柴达木盆地开展的九条综合地球物理观测剖面也纳入羚羊计划的总体框架中来。通过"羚羊计划"的实施,我们在中国西部(包括西北部的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以及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取得了大量的、高质量的、综合的第一手观测数据,获得了中国西部盆、山、原精细的壳幔结构,系统地揭示了中国西部盆山原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主要结论总结如下:确定了准噶尔盆地基底的结构与属性,优化了盆地的基底构造格架;建立了天山造山带"层间插入削减"新的陆内造山模式,揭示了印欧碰撞在天山岩石圈缩短44%的去向以及由洋-陆俯冲到陆-陆碰撞俯冲的转换机制;揭示了塔里木盆地、阿尔金造山带和柴达木盆地的盆山接触关系;获得了塔里木盆地顺时针旋转的深部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证据;确定了青藏高原之下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边界;发现目前的青藏高原由南部的印度板块、北部的欧亚板块和夹持于二者之间的巨型破碎区——西藏"板块"构成,首次确定了各自的岩石圈底边界;修正了高原变形的两个端员模型;建立了深部构造对地表地形的制约关系;系统地揭示了印度板块沿喜马拉雅造山带俯冲的水平距离与俯冲角度的变化规律与控制因素。"羚羊计划"以其巨大的观测网络与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采用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地球化学等不同学科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揭示了印度板块俯冲、西藏巨型破碎区发育、塔里木板块顺时针旋转、西部水汽通道提前关闭、中国西北部干旱、沙漠化提前这一深部结构、动力学过程及其对地表地形、油气资源和环境变化的制约关系,推动了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科学理论的发展。
林伟,李金雁[3](2021)在《欧亚大陆东部白垩纪两期伸展穹隆构造及其动力学机制探讨》文中提出以变质核杂岩或伸展穹隆为代表的晚中生代伸展构造在欧亚大陆东部广泛发育。与北美西部的科迪勒拉型变质核杂岩既相似,又存在很大的不同。区域上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次一级的伸展构造带,由北向南依次为泛贝加尔-蒙古-鄂霍茨克带、华北西部带、华北东部带、华北南缘及秦岭-大别带及华南中部带。与北美地区显着不同的是它们并非平行于俯冲带展布,而是呈面状分布于太平洋西部广大的地区,不仅发育在岩石圈薄弱带或造山带相关的构造单元之上,而且还发育在稳定的"克拉通"之上。这些穹隆构造记录了NW-SE向的区域伸展方向,构成了全球最大的伸展构造发育区。通过对各带伸展穹隆的结构样式、时空分布和发育过程的系统分析、归纳和总结,我们将这些伸展穹隆分为早晚两期。两期伸展构造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动力学机制的不同。早期伸展构造发生在早白垩世早期,其具有"对称性"、"等时性"和"等深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动力学机制以"沉坠"作用(foundering)为主导,是对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峰期响应。晚期伸展构造形成时间为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早期,时空分布上具有向S或SW迁移的规律,或指示了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回撤(roll-back)过程对欧亚大陆板块的渐次影响。
林伟,曾纪培,孟令通,邱华标,卫巍,任志恒,褚杨,李双建,宋超,王清晨[4](2021)在《伸展构造与华北克拉通破坏——花岗岩磁组构和变质核杂岩的构造分析》文中提出中生代以来,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发生大规模减薄,岩石圈地幔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显着改变,这一过程通常被称为华北克拉通破坏.目前在华北克拉通东部大规模发育的岩浆岩是岩石圈深部减薄过程在浅部的重要响应,也是克拉通破坏在浅部的直接表现.岩体侵位机制和侵位过程与大地构造背景密切相关,并记录同期区域大地构造信息. 15年来,通过对华北克拉通东部不同岩浆发育阶段(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及早白垩世晚期) 22个花岗岩体开展磁化率各向异性(AMS)的研究,反演岩体的就位过程;结合早白垩世早期广泛发育的变质核杂岩,探讨岩体侵位的构造背景,进一步约束华北克拉通在不同阶段的构造背景及其与克拉通破坏的相关性.其中,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和晚侏罗世岩体均具有一致的N(E)-S(W)向的磁线理,早白垩世早期岩体和变质核杂岩以NW-SE向(磁)线理为主,早白垩世晚期岩体的磁线理则比较分散.结合区域构造,我们推断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和晚侏罗世岩体侵位受区域N(E)-S(W)向弱伸展构造体系的控制,早白垩世早期岩体侵位则受区域NW-SE向伸展构造体系的控制,而早白垩世晚期岩体就位与先期浅表弱伸展已经产生空间相关.总而言之,华北克拉通中生代伸展构造经历了从N(E)-S(W)向NW-SE的转变,并体现出阶段性由弱渐强的表现.上述伸展构造发育方向的转变可能代表蒙古-鄂霍茨克带和古太平洋板块与欧亚大陆东部相互作用过程.
秦松[5](2021)在《东昆仑造山带西缘刀锋山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主要岩浆事件岩石学依据》文中研究说明对古特提斯洋演化过程中洋陆转换过程的深入认识是准确理解冈瓦纳裂离碎片北向漂移过程中微陆块之间拼合机制的重要窗口。位于古特提斯构造域最北缘的东昆仑古特提斯洋,其俯冲-碰撞过程之间的转换过程(包括转换时限和转换机制)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极大制约了对冈瓦纳北缘微地体之间地球动力学过程的深入认识。东昆仑造山带西缘刀锋山地区处于阿尔金断裂和东昆仑的交接部位,研究程度极低,且处于衔接东昆仑、阿尔金、西昆仑的关键部位,保留了晚古生代-中生代岩浆事件和相关的沉积记录,是研究东昆仑古特提斯洋洋陆俯冲和碰撞过程的天然实验室。本文依托中央返还新疆两权价款资金项目(K16-1-LQ20)和四川省地矿局区调队科研项目((2017)02号)项目,对东昆仑刀锋山地区早二叠-早侏罗世岩浆岩和相关沉积岩开展了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锆石U-Pb和Lu-Hf同位素等研究工作。主要取得如下研究进展:(1)通过对马尔争组下部产出的玄武岩-玄武质安山岩和上部发育的流纹岩-英安岩的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其形成时代分别为273.1±1.1 Ma和264.8~266.6 Ma。前者属于钙碱性系列,具有富钠、高镁、Mg#、(Th/Nb)Pm和低(Nb/La)Pm,强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s);εHf(t)值主要变化介于+0.15~+7.40,TDMC介于822~1283 Ma之间,表明其形成于早二叠世俯冲阶段板片熔融相关的熔体交代过程。后者属钙碱性系列,具有富钠、低镁和Mg#,显示S型花岗岩特征,强烈富集LILEs,亏损HFSEs;εHf(t)主体介于-1.65~+8.29(平均为+1.85),TDMC介于764 Ma~1396 Ma之间,指示源区具有亏损地幔参与的壳幔混合特征,显示其形成于晚二叠世俯冲背景下深海沉积物(砂、泥岩)不同比例熔融与地幔楔作用的产物。(2)新发现的在刀锋山混杂带南部侵位于黄羊岭组的闪长岩脉,其锆石U-Pb年龄为258.2±1.9 Ma;具有中等SiO2,高Na2O、MgO、Mg#、Cr、Ni,低FeOT/MgO、TiO2、Th、Th/Ce,类似于赞岐质(Sanukitic)高镁安山岩/闪长岩。该闪长岩的高Sr(598.7 ppm)、Sr/Y,低Y、Yb,与俯冲板片熔体相关的埃达克岩特征一致。εHf(t)变化范围是-10.35~-8.19之间,表明其形成于晚二叠世俯冲阶段消减板片及其上覆沉积物熔融产生的熔体和地幔楔橄榄岩的反应。(3)侵位于马尔争组的岩浆岩主要包括辉绿岩和花岗质岩石。辉绿岩锆石U-Pb测年结果为206.5±4.9 Ma和226.5±2.9 Ma;元素地球化学测试结果显示其属于钙碱性系列,具有富钠、高镁、Mg#、(Th/Nb)pm,低(Nb/La)pm,强烈富集LILEs,亏损HFSEs;εHf(t)介于-6.78~-1.82之间(平均-3.51),表现出源区不同程度富集的特征,暗示其形成于晚三叠世俯冲板片部分熔融相关的熔体交代过程,其中俯冲板片富集组分(如沉积物)可能参与该熔融过程。呈大岩基产出的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209.5±1.5 Ma;显示高钾钙碱性系列,低镁和Mg#,具有Ⅰ型花岗岩特征,富集LILEs、亏损HFSEs。其高Lu/Hf比值指示海相沉积物很可能被俯冲过程带入并参与其形成过程;Zr/Hf比值偏离其与Zr所组成的线性序列,暗示除岩浆结晶分异之外,源区有幔源组分参与。其εHf(t)变化范围为+2.15~+8.23,TDMC介于720~1107 Ma,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新生特征,也进一步支持亏损幔源组分参与其形成过程。因此该二长花岗岩可被认为形成于晚三叠世俯冲阶段俯冲的沉积物(如海相泥岩)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和地幔楔橄榄岩的反应。晚期呈岩株状产出的花岗质岩石包括二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其锆石测年结果分别为186.6±2.5 Ma和186.1±1.8 Ma。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其均属于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整体表现为高钾,低镁和Mg#,均富集LILEs和亏损HFSEs。Zr/Hf比值与Zr所组成的线性序列表明无幔源组分的参与;随Nb含量增加和Nb/Ta比值降低,Y/Ho比值呈现出增加趋势,指示与花岗质岩石分异形成的流体相关。早侏罗世花岗质岩石εHf(t)介于+1.04~+7.23,TDMC介于766~1162 Ma,与早阶段晚三叠世二长花岗岩具有极为一致的εHf(t)值。此外,早侏罗世花岗质岩石样品含有大量与晚三叠世花岗岩时代一致的锆石群(208Ma~212 Ma),可初步得出早侏罗世花岗岩是晚三叠世花岗岩或其碎屑物质在软碰撞阶段强烈挤压背景、源区无幔源岩浆参与下再次熔融的产物。(4)对昆南混杂岩带的马尔争组(P1-2m)、库孜贡苏组(K1kz)和刀锋山组(D3d)构造背景分析表明均形成于活动陆缘。碎屑锆石均呈现多峰分布:马尔争组砂质亮晶灰岩(~302 Ma,~552 Ma和~905 Ma);库孜贡苏组长石石英砂岩(~246 Ma和~446 Ma);刀锋山组含黑云母石英岩(~576 Ma,~657 Ma和~998Ma)。其中,库孜贡苏组两大峰值与东昆仑造山带两期弧岩浆作用密切相关,马尔争组和刀锋山组~576 Ma和~905-998 Ma峰值分别记录了泛非事件和罗地利亚超大陆聚合-裂解事件。最年轻的碎屑锆石表明在~246 Ma仍处于消减阶段。综上所述,本次工作在研究程度极低的关键地区,系统地开展了野外调查、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等研究,分析了研究区岩浆岩的空间分布、形成时限、物质来源,探讨了岩浆岩的成因机制、构造环境及其造山响应,填补了该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主要岩浆事件的研究空白;同时得出阿尼玛卿-昆仑古特提斯洋的北向俯冲在早二叠世(~273Ma)已经开始,持续到晚三叠世(~209Ma),碰撞可能发生在早侏罗世(~186Ma),俯冲-碰撞转换发生在晚三叠世-早侏罗世(209-186Ma),其间经历了大洋俯冲阶段到增生楔-增生楔软碰撞阶段的洋-陆转换过程,为细化阿尼玛卿-昆仑古特提斯洋的俯冲和碰撞过程进行了重要时限和机制约束。
谭路[6](2021)在《临近煤矿采空区CWD高铁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高速铁路隧道为工程背景,基于工程地质勘查资料,利用PFC2D颗粒流离散元数值软件模拟煤矿采空区岩体破坏过程,根据理论计算、工程地质类比、数值模拟分析及现场钻探验证的方法综合确定采空区三带发育高度。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了三维数值模型,着重分析了典型穿越复杂采空区深埋隧道施工过程地表沉降、围岩变形、采空区覆岩移动参数及隧洞围岩稳定性,同时利用Midas-GTS建立地震荷载及列车荷载时程曲线来分析煤矿采空区残余变形对隧道稳定性影响度。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实际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研究主要取得如下成果:(1)本文首先基于理论计算得到垮落带高度和导水裂隙带高度,再通过PFC2D颗粒流离散元数值软件模拟煤矿采空区岩体破坏过程,根据工程地质类比、数值模拟分析及现场钻探验证的方法综合确定采空区三带发育高度,为本文煤层开采放顶模拟思路的验证提供了依据。(2)本文通过建立了三维数值模型对某高铁隧道穿越煤矿采空区案例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了静载和动载作用下煤矿采空区残余变形对隧道稳定性影响和覆岩移动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对选取的三个横断面的采空区残余变形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①由采空区残余变形引起的横向位移增量最大值隧道拱顶17.16mm,拱底为10.14mm,左边墙为15.45mm,右边墙为11.05mm:竖向位移增量最大值隧道拱顶43.18mm,拱底为31.64mm,左边墙为29.59mm,右边墙为30.82mm。采空区残余变形对隧道稳定性的存在一定影响,不利于隧道长期稳定。②地震荷载作用下,煤矿采空区下伏隧道顶部拉应力增大,隧道底部拉应力降低,左边墙压应力增大,右边墙压应力降低,会加剧隧道的不利受力形态,但是应力增量较小,对隧道围岩稳定影响程度不大。③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隧道顶底法向受拉应力,边墙法向受压应力,列车振动作用会加剧隧道的不利受力形态,列车自重下隧洞径向应力增量最小值为15Pa,最大值为192kPa.列车振动荷载引起的值隧道围岩变形、应力、速度和加速度影响相对较小。(3)充分考虑采动引起岩层内部变形的复杂性、地下开采及地表斜坡效应共同作用、多煤层重复采动影响、高铁工程变形敏感等不利因素,从安全角度考虑综合确定采空区走向边界角δ0取48°,长度155m。
李莹[7](2021)在《红河断裂带与小江断裂带交汇区域上地壳地震各向异性》文中研究表明南北走向的小江断裂带与北西向延伸的红河断裂带是一级块体边界,在川滇块体南部交汇形成应力集中的锐角区域。该区域也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作用导致青藏高原物质逃逸的重要区域。地震各向异性是研究壳幔介质变形、深部物质运移和岩石圈动力演化等特征的重要依据。S波穿过地壳各向异性介质时,获取的分裂参数可以指示区域应力方向和复杂构造形态。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于2017年12月在川滇块体南部布设了跨越一级块体边界的流动线性宽频带地震台阵(HX-Array)。本研究利用HX-Array流动地震台阵(2017年12月至2019年10月)和中国地震台网的固定地震台站(2012年1月至2019年10月)记录的小震波形数据,使用S波分裂系统分析(SAM)方法,获取红河断裂带和小江断裂带交汇区域地震各向异性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其与构造、应力的关系,结合多种观测资料,讨论断裂形态、深浅构造变形和深部动力演化等科学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快S波偏振方向表现明显分区特性,与局部构造密切相关。沿HX-Array流动台阵测线,大致以易门地区台站HX09为界,上地壳各向异性可清楚地分为测线东、西两段。HX-Array测线东段,跨越小江断裂带南段,各台站下方快波方向一致性很好,优势方向主要为NE,与断裂走向、区域主压应力方向均不一致,似乎不受小江断裂带的影响,揭示华南地块对川滇块体的直接影响可能越过小江断裂带,到达断裂带以西的易门附近。HX-Array测线西段,横跨红河断裂带和澜沧江断裂,NW向优势快S波偏振方向与区域主压应力方向和断裂走向一致。红河断裂带两侧,快波优势近NW向,推测这个狭窄区域内的上地壳各向异性主要受沿断裂带走向排列的矿物控制,这种构造形态也影响了应力场形态。澜沧江断裂以西,NW向的快S波偏振方向指示了原地主压应力方向。在HX-Array测线以南,主要围绕着小江断裂带南端与红河断裂带交汇处,固定地震台站快S波偏振方向较为复杂,但优势方向为近NS,平行于区域主压应力方向,展现了复杂构造及区域应力的共同作用。结合背景噪声方位各向异性、接收函数Pms波各向异性以及XKS(SKS,SKKS,PKS的统称)波分裂资料,本文推测研究区内上、下地壳以及壳幔可能存在多种变形机制。澜沧江断裂以西,这个小区域内可能为上、下地壳解耦,壳幔解耦的复杂运动模式。红河断裂带两侧,地壳可能形成了变形一致的小区域,具有整体化、固结化特征,说明作为可能贯穿地壳的红河断裂带对周围介质具有强烈的控制作用。小江断裂带南段及两侧,上地壳与全地壳各向异性的快波方向一致,但与构造走向、应力方向均不相同,而与下地壳方位各向异性快波方向一致,推测由于受到华南块体东西向的强烈作用,该区域可能存在分层各向异性,导致上地壳主压应力方向为NE的局部应力场。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在红河断裂带和小江断裂带两侧台站下方,上地壳和全地壳的快波方向分别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说明这两条深大断裂带可能在横向和垂向上均具有较大的控制范围,对地壳各向异性产生了显着影响。根据区域断裂分布形态和结构特征,本文推测这两条大断裂带下方上地壳各向异性分别受NW、NE向定向排列裂隙控制,在本文研究区域已经闭合(或闭锁),形成变形一致的局部特征。由于印度板块与青藏高原推挤以及华南块体阻挡的共同作用,红河断裂带和小江断裂带的影响范围在易门地区相会,导致各向异性形态在这里形成分界,形成了复杂的应力环境,即复杂的构造和应力引起了各向异性的复杂变化。本研究表明,密集地震台阵的各向异性研究能够提供更清晰的块体构造信息,可揭示红河断裂带与小江断裂带交汇区域复杂的上地壳各向异性、应力与变形的空间分布特点。由于本研究仅依据公开的地震目录资料选取数据,使用的流动台站观测数据相对较少,得到的只是初步认识,后期将开展微震识别挖掘更多数据开展更深入研究。
张哲[8](2021)在《基于地貌学方法分析太行山南段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文中提出地貌形成受控于区域构造活动,区域地貌的变形结果可以反映区域构造活动与演化历史。太行山南段位于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区域,处于地质构造较为复杂的区域,新生带以来受到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等俯冲的双重影响,构造活动强烈,对地貌具有控制作用,区域形成大规模的断陷活动,形成多期次层状地貌,发育一系列NNE向断裂,并构成一条显着的地震活动带,历史上发生过1830年磁县71/2级地震。该地区长时间没有大震发生,缺少关注度,尤其是对第四纪以来太行山南段的隆升幅度、期次还有些争议,晋获断裂中南段的活动性研究还不充分。为了研究太行山南段构造地貌的差异,本文通过室内遥感解译以及GIS平台,利用多种地貌指数对该区域地貌演化阶段进行了探讨;通过宏观的地形参数(坡度及坡谱、粗糙度、切割度、起伏度)、河流地貌参数(HI指数)以及条带状剖面分析了太行山南段的宏观构造地貌;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和无人机遥感数据、野外的阶地调查以及前人研究资料对太行山南段沁河、丹河、漳河、露水河、淇河、淅水河、子房河和平甸河的河流阶地的发育级数、拔河高度和年龄进行了限定,建立了太行山南段阶地形成时代框架,探讨了太行山南段第四纪以来构造活动之间的关系;基于遥感影像解译、无人机飞行、DEM数据分析、野外的实地调查、钻孔信息以及前人的研究,对晋获断裂中南段的活动性进行了研究分析,获得了以下认识:(1)太行山南段的坡度、粗糙度、切割度、起伏度在太行山南段东侧呈现高值,高值区域与太行山东麓断裂走向具有一致性,显示出断裂对地貌的的控制作用;太行山南段流域HI值指示太行山南段地貌处于幼年-壮年发展阶段,整体构造处于活跃阶段。(2)太行山南段在1.7Ma至少发生了3期6个阶段的构造隆升事件,即早更新世晚期、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6个阶段分别为1.7Ma、0.8Ma、0.1Ma、0.07Ma、0.05Ma和0.03Ma。1.7Ma以来隆升速率逐步加快,2.6Ma以来太行山南段平均抬升了166~285m,最大不超过300m,因此,第四纪并不是太行山南段主要隆升阶段。(3)晋获断裂中段走向NNE,为一条正断层,上新世以来断距约500m,活动速率为0.09mm/a,根据钻孔信息和断层剖面信息,断裂早更新世活动较强,中晚更新世以来活动减弱;晋获断裂南段走向NNE,为一条正断层,早更新世活动剧烈,中晚更新世活动较弱。
赵峥[9](2021)在《嘉黎断裂那曲—通脉段活动性分段与多尺度地貌特征》文中研究表明嘉黎断裂带是一条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大型走滑断裂,也是喀喇昆仑-嘉黎断裂带最东端的一条断裂,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后块体运动重要的调节断裂。断裂全长超500km,从平坦高原内部向SE方向延伸,经过南迦巴瓦构造结前缘,后转为SSE走向延伸出西藏,跨越三大类型的地貌单元。对嘉黎断裂带进行晚第四纪活动性的系统性深入研究,有助于了解现今青藏高原的变形模式,对认识青藏高原隆升的历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是检验刚性块体模型和连续变形模式的关键构造。本文通过Google Earth影像解译、Aster30m分辨率的DEM分析以及高精度无人机航测的DEM分析处理,并结合野外细致调查,确定了断层的几何展布,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行了更细致的分段。主要通过野外实地测量、无人机高精度DEM测量、剖面图绘制等工作,得到嘉黎断裂的走滑量及正断量,进行剖面清理、OSL及14C的样品测年工作,对嘉黎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性开展研究,取得以下结论:(1)嘉黎断裂带从高原内部以NW-NNW走向绕过东构造延伸出西藏,从遥感影像上可以清晰看到嘉黎断裂经过三大地貌单元,依次是平坦高原内部、U型河谷过渡带、V深切峡谷带,通过提取区域的地形起伏度、地表陡峭度、HI指数、条带状剖面的地貌指数,分析断裂带不同段的地貌及活动性差异,确定基本分段原则,即那曲-林堤段、夏玛-嘉黎段和嘉黎-察隅段;根据前人地质工作及大地测量结果显示,那曲-林堤段、夏玛-嘉黎段张扭性质,嘉黎-通麦段在东构造界北缘,受持续向北运动影响表现为压扭性质,通麦-察隅段推测主要表现为右旋走滑特征,地貌特征也反应该性质的转换。(2)嘉黎断裂北西段那曲-林堤段整体走向NW-SE,倾向NE,倾角>60°,全长近55km,卫星影像上线性特征明显,沿线冲沟均有明显位错,沿途可见一系列的反向陡坎和串珠状沼泽地,表明断裂除明显右旋走滑运动外,还有显着的正断特征。在克加村陡坎处,测得沼泽地宽度以及边坡坡度,通过假设断裂倾角可能值,计算得到断层倾向滑动量为31.7-41.7m之间,在该地区阶地上采集的OSL样品年代为24.4±2.05ka,得到断裂1.30-1.71mm/a倾向滑动速率;断裂走滑使诺玛隆村处的不对称河流阶地发育,通过对阶地的恢复,得到110m二级阶地位错量和290m三级阶地位错量,依据前人在三级阶地上采集的OSL样品定年结果,得到那曲断裂约6.1mm/a的走滑速率。(3)那曲断裂地表破裂带清晰可辨的部分自克加村至克马尼亚,长度达30km,沿线有多处草皮撕裂,并根据新月形撕裂构造,测量得其单次水平位错量0.56m,垂直位错量0.42m,另外在断裂东端的桑地盆地西侧发育一条长500m的张性破裂,无明显水平和垂直位错,裂缝最大宽度10cm,根据高原草皮破坏恢复周期,推测地震发生在距今300a以内,根据破裂长度与震级关系,估计那曲断裂的发震震级区间约为5.2-6.6级;(4)那曲断裂两端发育两个小型三角形张性盆地,在盆地之间断裂行迹最为清晰,地表破裂带也主要在该段落上,而延伸出盆地之后活动性明显减弱。通过对盆地的剖面测量证实,位于断裂西端北西侧的克马尼亚盆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盆地东侧发育控盆正断裂,断裂活动形成眉脊;断裂东端东南侧的桑地盆地地势自东南向西北缓降,而盆地西侧形成陡崖,推测盆地边缘发育控盆正断裂,因此提出那曲断裂的运动学模式,断裂北侧的羌塘块体快速向东运动,断裂主要表现为右旋运动,由于两侧盆地拉张吸收大部走滑量,导致盆地内外活动速率的差异性。(5)实地考察后对夏玛-嘉黎段断裂进行了更细致的分段,由东向西依次为娘亚-帕多段、雀隆段、夏玛段。娘亚-帕多段断层走向279-291°,长度26km,从嘉黎县城西南隅娘亚基地内向NWW方向延伸到帕多村,线性特征明显,通过卫星影像判读,其西延部分似乎与当雄-嘉黎剪切带相接;雀隆段断层走向302°,长度约12km,因其较其他段的强活动性以及反常的断裂倾向,推测其为一条右行走滑阶区内的调节断裂;夏玛段断层走向275-280°,长度约30km,在夏玛盆地南北两侧进行了无人机航测和剖面清理工作,综合分析认为夏玛盆地南缘的断裂为主断裂,北侧的断裂应是被动分支断裂。在三段断层上均有倾向NNE的陡坎发育,因此推断断层性质都为右旋走滑兼正断。娘亚-帕多段断裂上一处基岩断错量达到15m,因基岩陡崖与区域三级阶地高程一致,取断裂正断活动开始的年代为三级阶地的形成最大年代,三级阶地的OSL定年结果为38±1.6ka,得到约0.4mm/a的倾向滑动速率。嘉黎县城西9km处的四级阶地上的冲沟位错揭示了断裂的走滑特征,冲沟最大位错量达96m,前人测得本区域四级阶地的定年结果为47.5±5.4ka,得到约2mm/a的走滑速率。那曲-嘉黎段断裂活动速率由西向东有明显降低趋势,推测是由于高原中部块体整体向东运动过程中,向东逐渐受东构造结向北推挤作用影响,致使嘉黎断裂的右旋走滑活动速率降低,断裂的正断作用也相对减弱。(6)根据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那曲-嘉黎段表现为南侧抬升,而北侧下降的总体特征,结合地球物理、GPS研究结果,建立该段地球动力学模型:在印度块体持续向北东运动,断裂南侧拉萨块体抬升量明显高于北侧的羌塘块体,导致断裂北侧快速向东运动的同时,还有显着的向北倾滑运动。地质工作表明,班公怒江缝合线附近以南的广大区域内的走滑断层都具有正断特征;对青藏高原进行的三维GPS测量结果,揭示了高原上不同区域的抬升与沉降特征,印证了嘉黎断裂现今的正断特征;嘉黎断裂显示的张性特征可能来自于深部地壳挤压隆起、中部软弱层的存在引起的上部地壳的不均匀沉降。地球物理资料显示,92°E附近的印度地壳以高角度俯冲挤压高原下地壳,可能造成拉萨地体下地壳的隆起;壳内水平反射层的存在可能代表中地壳的软弱层存在。
唐渊[10](2021)在《鲜水河断裂带变形机制和地震滑动过程中的物理化学行为》文中研究表明鲜水河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部极其重要的大型左行走滑断裂带,它不仅控制着高原物质向东挤出,而且是我国强地震活动最为频繁的断裂带之一。2008年Ms8.0级汶川地震发生后,鲜水河断裂带库伦应力值明显增加,特别在2013年芦山Ms7.0级地震和2017年九寨沟Ms7.0级地震后,鲜水河断裂带库伦应力急剧增加、极有可能是下一次发生大地震的断裂。因此,它已成为人们尤为关注的焦点和热点,特别是鲜水河断裂带的变形机制和物理化学性质,是认识断裂带地震发生机制的关键,也是目前国际公认解决2021年《Science》公布的125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之“是否存在有助于预报的地震先兆?”的基础和关键。鲜水河断裂带在走向上以八美惠远寺为界可划分为北段和南段。北段又可进一步划分为炉霍断裂、道孚断裂、乾宁断裂等3条几何形态比较单一的次级断层。鲜水河断裂南段的几何形态和内部结构则比较复杂,呈四条右阶雁列式分支——雅拉河断裂、色拉哈断裂、木格措南断裂和折多塘断裂。本论文以鲜水河断裂带不同段的断层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研究,采用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系统采集的样品进行显微结构观察分析,并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同位素年代学等多种测试方法对样品的化学成分和年代进行分析测定,系统开展鲜水河断裂带的内部结构和物质组成等方面的研究,认识断裂带的流变学特征、变形行为,探讨断裂带的变形行为、滑移机制及其断裂带的构造演化。获得的主要创新性认识如下:(1)通过断裂带内部结构、断层岩类型、物质组成和变形特征等方面研究,厘定出鲜水河断裂带北段不同段落之间的变形行为存在明显的差异:炉霍断裂段,发育厚度可达15~20米的黑色含碳质断层泥和断层角砾岩,含有约30%粘土矿物。强面理化,具有碎基交织结构,发育似“S-C’”组构。扫描电镜下,粘土矿物定向排列,局部发生弯曲或褶曲,发育卡片屋型和层状孔隙,广泛存在压溶作用,断裂段经历了相对缓慢变形的蠕滑过程。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揭示出断层泥中存在碳质石墨化。石墨作为相对稳定的矿物,可作为古地震发生的证据,表明其发生过地震快速滑动。因此,炉霍断裂在经历长期的蠕滑过程中存在粘滑行为。断层带中大量伊利石和伊蒙混层粘土矿物的存在使断层变弱易产生滑动;碳质石墨化的存在,说明断裂地震滑动存在热增压滑移机制。道孚断裂段,发育于碳酸盐岩地区的断裂具有多核结构特征。沿主滑移面发育厚约2mm的断层泥。显微构造分析揭示出,滑移面附近的灰岩碎屑被截切去顶的现象,表明断层活动方式为粘滑。纳米级球形颗粒和港湾状片晶在滑移面上的发现是本次论文工作的亮点之一,它们的存在与地震滑动和强烈摩擦弱化有关。摩擦加热和碳酸盐岩的热分解作用在断裂滑移机制中占重要的地位,热增压作用是断裂滑移的主要弱化机制。(2)鲜水河断裂带南段断裂带结构组成、断裂作用过程和变形行为更为复杂。沿鲜水河断裂带南段出露折多山花岗岩体及宽度不等的韧性剪切带,局部还发育强烈的深熔作用形成的淡色脉体。不同于北段相对单一的断裂几何学特征和相对脆性的变形特征。发育于八美附近的强劈理化黑色断层角砾岩和折多塘断裂北西端的断层泥,变形表现为压溶作用,表明经历了蠕滑变形过程。方解石或石英细脉发育,表明流体作用的广泛存在。普遍可见碳质物质呈细脉状发育,碳质物质的来源可能与岩石的原岩或附近的围岩有关。局部碳质石墨化的程度较高,揭示出该段发生过快速滑移。糜棱岩带宽约数百米至两公里不等。显微构造分析揭示出,韧性剪切带中发育“S-C”组构、长石“σ型”残斑、石英多晶条带、“云母鱼”等变形特征。石英和长石的动态重结晶机制揭示花岗质糜棱岩形成于450℃~600℃温度条件下。折多山岩体腹地处13个AFT样品的年龄范围在2.2~9.2Ma之间,可计算折多山岩体的主体隆升速率大约为0.36~1.5mm/a。结合前人的热年代学数据,反映出从北端到腹地再到南端,岩体抬升年龄具有变年轻的趋势;推测可能是由于鲜水河断裂带从北往南水平运动速率逐渐减小、垂直运动速率逐渐增大导致的。(3)在全面总结前人的年代学资料基础上,结合本文研究成果建立了鲜水河断裂带渐新世以来三个阶段的构造演化过程。I:ca.32~24Ma,鲜水河断裂带左行走滑作用开启和初始阶段,变形集中在地壳深部,表现为一定规模的岩浆作用和深熔作用;II:ca.20~13Ma,鲜水河断裂带左行走滑作用的峰期变形期,变形遍布在整个地壳层次,表现为强烈的左行韧性剪切变形和大规模的岩浆作用;III:ca.10~现今,变形集中在上地壳,表现为块体旋转和强烈隆升,地震活动性加强。鲜水河断裂带的构造演化和地震活动性受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以来青藏高原东缘向东挤出的陆内变形过程的约束。
二、地壳上部变形的某些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壳上部变形的某些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深反射地震剖面的沂沭断裂带岩石圈精细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地震数据采集和处理 |
2.1 地震剖面布设 |
2.2 数据采集 |
2.3 数据处理和剖面速度结构 |
3 深反射地震剖面的地震波组特征 |
3.1 地壳反射结构 |
3.2 莫霍面特征 |
3.3 岩石圈地幔的反射特征 |
4 讨论 |
5 结论 |
(2)中国西部壳幔结构与动力学过程及其对资源环境的制约:“羚羊计划”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1.1 羚羊计划提出的背景 |
1.2“羚羊计划”完成的工作量 |
2 印度板块的俯冲模式 |
2.1 羚羊-V(ANTILOPE-V)所揭示的喜马拉雅西构造结之下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深部构造细节 |
2.2 天山—喀喇昆仑(TK)剖面所揭示的印度与欧亚板块的俯冲结构 |
2.3 羚羊-I(ANTILOPE-I)所揭示的印度板块的俯冲 |
2.4 羚羊-II(ANTILOPE-II)所揭示的印度板块的俯冲 |
2.5 INDEPTH剖面所揭示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俯冲 |
2.6 青藏高原之下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边界 |
2.7 印度板块俯冲角度与水平距离的东西向变化特点 |
2.8 小结 |
3 西藏“板块”(巨型破碎带)的发育 |
3.1 沿不同剖面的壳幔结构 |
3.2 发育在高原中部的巨型破碎带 |
3.3 青藏高原的变形方式 |
3.4 深部构造对地表地形起伏的约束 |
3.5 小结 |
4 塔里木板块的顺时针旋转 |
4.1 塔里木板块顺时针旋转的深部构造证据 |
4.1.1 沙雅—布尔津剖面 |
4.1.2 库尔勒—吉木萨尔剖面 |
4.1.3 拜城—大柴旦剖面 |
4.1.4 羚羊-I剖面 |
4.2 塔里木板块顺时针旋转的运动学证据 |
4.3 塔里木板块旋转的动力来源 |
4.4 塔里木板块顺时针旋转量的估计 |
5 西部水汽通道关闭的加速 |
5.1 西部水汽通道加速关闭的动力学分析 |
5.2 副特提斯海关闭的历史 |
5.2.1 初始关闭时副特提斯海的宽度 |
5.2.2 副特提斯海最终关闭的时间 |
6 中国西北部干旱沙漠化提前 |
7 结语 |
(3)欧亚大陆东部白垩纪两期伸展穹隆构造及其动力学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欧亚大陆东部白垩纪伸展构造特征 |
1.1 白垩纪伸展穹隆构造 |
1.2 华北西部带白垩纪伸展穹隆构造 |
1.3 华北东部及朝鲜半岛北部带白垩纪伸展穹隆构造 |
1.4 华北南缘及秦岭-大别带白垩纪伸展穹隆构造 |
1.5 华南中部带白垩纪伸展穹隆构造 |
2 白垩纪两期伸展构造的识别和表现———以北大别穹隆为例 |
3 白垩纪两期伸展构造时空展布特点 |
4 白垩纪两期伸展构造动力学机制的讨论 |
4.1 早期(早白垩世早期)伸展构造动力学机制 |
4.2 晚期(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早期)伸展构造动力学机制 |
5 结论 |
(4)伸展构造与华北克拉通破坏——花岗岩磁组构和变质核杂岩的构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晚三叠世岩体磁组构特征 |
2.1 都山岩体和大石柱岩体 |
2.2 王土房岩体 |
3 晚中生代早期(侏罗纪)岩体磁组构特征 |
3.1 碱厂-旧门岩体 |
3.2 四干顶岩体 |
3.3 鹊山-昆嵛山岩体 |
3.4 玲珑-栾家河岩体 |
3.5 文登岩体 |
4 晚中生代晚期(早白垩世早期)变质核杂岩及岩体磁组构特征 |
4.1 华北克拉通变质核杂岩的伸展构造特征 |
4.2 饮马湾山岩体 |
4.3 郭家岭-丛家岩体 |
4.4 王安镇岩体 |
4.5 冯家峪和西白莲峪岩体 |
4.6 古北口岩体 |
5 晚中生代晚期(早白垩世晚期)岩体磁组构特征 |
5.1 古道岭岩体 |
5.2 大海坨岩体 |
5.3 艾山岩体 |
5.4 海阳岩体 |
5.5 伟德山岩体 |
6 讨论 |
6.1 晚三叠世岩体磁组构特征及其侵位所代表的NE-SW向伸展构造及其机制 |
6.2 早侏罗世岩体磁组构特征及其侵位所代表的近N-S向伸展构造及其机制 |
6.3 晚侏罗世岩体磁组构及其侵位所代表的NE-SW向伸展构造及其机制 |
6.4 早白垩世早期变质核杂岩及同构造岩体的磁组构特征及其所代表的NW-SE向伸展及其机制 |
6.5 早白垩世晚期岩体的磁组构特征及其所代表的NW-SE向伸展及机制 |
6.6 古太平洋俯冲与华北克拉通破坏 |
7 结论 |
(5)东昆仑造山带西缘刀锋山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主要岩浆事件岩石学依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创新点 |
第2章 东昆仑造山带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1.1 东昆北构造带 |
2.1.2 东昆中蛇绿混杂岩带 |
2.1.3 东昆南构造带 |
2.1.4 布青山-阿尼玛卿构造混杂岩带 |
2.1.5 巴颜喀拉构造带 |
2.2 区域地层 |
2.2.1 元古代—早古生代 |
2.2.2 晚古生代 |
2.2.3 中生代 |
2.2.4 新生代 |
2.3 区域侵入岩 |
2.3.1 前寒武纪 |
2.3.2 早古生代 |
2.3.3 晚古生代-早中生代 |
2.3.4 晚中生代-新生代 |
第3章 刀锋山地区地质特征 |
3.1 大地构造位置 |
3.2 地层 |
3.2.1 东昆南构造分区 |
3.2.2 布青山-阿尼玛卿构造分区 |
3.2.3 巴颜喀拉构造分区 |
3.3 岩浆岩 |
3.3.1 火山岩 |
3.3.2 侵入岩 |
3.4 构造 |
3.4.1 构造单元特征 |
3.4.2 主断裂特征 |
第4章 岩石学特征 |
4.1 沉积岩 |
4.2 火山岩 |
4.3 侵入岩 |
第5章 刀锋山地区岩石年代学特征 |
5.1 采样位置和分析方法 |
5.2 锆石U-PB同位素定年 |
5.3 岩浆活动时限和期次划分 |
第6章 晚石炭世-早侏罗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6.1 采样位置和分析方法 |
6.2 全岩元素地球化学 |
6.3 锆石LU-HF同位素 |
第7章 岩石成因 |
7.1 岩浆期后蚀变、地壳混染与分离结晶作用影响 |
7.1.1 早二叠世基性火山岩 |
7.1.2 中-晚二叠世中酸性火山岩 |
7.1.3 晚三叠世侵入岩 |
7.1.4 早侏罗世花岗岩 |
7.2 碎屑岩沉积物再循环及沉积后蚀变影响 |
7.3 二叠纪镁铁质-长英质岩石成因 |
7.3.1 早二叠世玄武岩-安山岩 |
7.3.2 中-晚二叠世流纹岩-英安岩 |
7.3.3 晚二叠世高镁闪长玢岩 |
7.4 晚三叠世镁铁质-长英质岩石成因 |
7.4.1 辉绿岩 |
7.4.2 二长花岗岩 |
7.5 早侏罗世花岗质岩石成因 |
7.6 沉积岩物源及其构造背景 |
7.6.1 沉积岩成分分析 |
7.6.2 晚石炭世-早三叠世碎屑岩碎屑锆石年龄分析 |
第8章 东昆仑造山带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地球动力学过程探讨 |
8.1 东昆仑古特提斯洋俯冲过程 |
8.1.1 蛇绿岩对洋盆存在和演化时限的约束 |
8.1.2 俯冲阶段岛弧岩浆记录对俯冲时限的约束 |
8.1.3 俯冲相关沉积记录对俯冲时限的约束 |
8.2 早中生代碰撞过程 |
8.3 俯冲与碰撞构造体制转换时限约束 |
8.4 大地构造演化过程简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6)临近煤矿采空区CWD高铁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穿越煤系采空区地层的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现状 |
1.2.2 采场上覆岩层结构理论的发展 |
1.2.3 地震作用下的隧道动力响应 |
1.2.4 列车振动作用下的动力响应 |
1.2.5 研究现状评述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工程概况及研究思路 |
2.1 隧址区煤层及采空区工程地质特征 |
2.1.1 矿权分布及开采概述 |
2.1.2 隧道沿线采空区变形情况 |
2.2 采空区覆岩物理力学指标 |
2.2.1 煤田储量核实报告 |
2.2.2 覆岩参数 |
2.3 荷载概况 |
2.3.1 地震荷载概况 |
2.3.2 列车振动概况 |
2.4 研究思路 |
2.5 关键技术 |
2.6 稳定性评价原则和标准 |
2.7 评价方法 |
3 煤矿采空区残余变形引起隧道围岩变形的力学机制 |
3.1 模型建立 |
3.1.1 断面选取 |
3.1.2 参数选取 |
3.1.3 模型与边界 |
3.2 南侧采空区残余变形引起的隧道围岩变形分析 |
3.2.1 隧道DK100+357 剖面 |
3.2.2 隧道DK100+292 剖面 |
3.2.3 隧道DK100+152 剖面 |
3.2.4 南侧采空区残余变形引起隧道围岩变形的力学机制 |
3.3 南北两侧采空区残余变形引起的隧道围岩变形分析 |
3.3.1 隧道DK100+357 剖面 |
3.3.2 隧道DK100+292 剖面 |
3.3.3 隧道DK100+152 剖面 |
3.3.4 南北两侧采空区残余变形引起隧道围岩变形的力学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4 动载作用下煤矿采空区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
4.1 参数选取 |
4.1.1 地震荷载工况 |
4.1.2 列车振动荷载工况 |
4.2 计算模型及边界 |
4.3 地震作用下煤矿采空区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 |
4.3.1 隧道DK100+357 剖面 |
4.3.2 隧道DK100+292 剖面 |
4.3.3 隧道DK100+152 剖面 |
4.3.4 隧道洞壁围岩径向应力及位移增量 |
4.3.5 关键点时程分析 |
4.3.6 地震作用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 |
4.4 列车振动作用下煤矿采空区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 |
4.4.1 隧道DK100+357 剖面 |
4.4.2 隧道DK100+292 剖面 |
4.4.3 隧道DK100+152 剖面 |
4.4.4 隧道洞壁围岩径向应力及径向位移增量 |
4.4.5 关键点时程分析 |
4.4.6 列车自重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 |
4.4.7 列车振动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离散元的采空区塌落形态研究 |
5.1 参数选取 |
5.2 模型建立 |
5.3 采空区变形场结果分析 |
5.3.1 隧道DK100+357 剖面的采空区变形场 |
5.3.2 隧道DK100+292 剖面的采空区变形场 |
5.3.3 隧道DK100+152 剖面的采空区变形场 |
5.4 不同开挖里程下的采空区塌落高度分析 |
5.5 隧址区煤矿采空区覆岩“三带”的量化机理 |
5.5.1 理论计算 |
5.5.2 数值计算 |
5.5.3 现场探测 |
5.5.4 综合分析 |
5.6 采空区覆岩移动参数确定 |
5.7 煤矿采空区残余变形对隧道稳定性影响评价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静力分析统计结果 |
附录2 动力分析统计结果 |
(7)红河断裂带与小江断裂带交汇区域上地壳地震各向异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前言 |
1.2 青藏高原东南缘构造背景 |
1.3 青藏高原东南缘主要断裂 |
1.3.1 红河断裂带 |
1.3.2 小江断裂带 |
1.3.3 丽江—小金河断裂 |
1.4 青藏高原东南缘地质构造基本特征 |
1.4.1 地表运动 |
1.4.2 应力分布 |
1.4.3 深部构造 |
1.5 剪切波分裂系统分析(SAM)方法简介 |
1.6 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青藏高原东南缘壳幔各向异性研究进展 |
2.1 体波资料揭示的方位地震各向异性 |
2.1.1 近震S波分裂 |
2.1.2 接收函数Pms波各向异性 |
2.1.3 Pn波走时方位变化与P波各向异性 |
2.1.4 远震XKS波分裂 |
2.1.5 接收函数Pms波各向异性与XKS波分裂结果的差异性 |
2.2 背景噪声与地震面波资料揭示的各向异性 |
2.2.1 背景噪声面波各向异性 |
2.2.2 地震面波各向异性 |
2.2.3 联合反演揭示的各向异性 |
2.3 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与上地幔地震各向异性 |
第三章 小江断裂带南段上地壳地震各向异性 |
3.1 引言 |
3.2 数据资料 |
3.3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5 结论 |
第四章 红河断裂带与小江断裂带交汇区域上地壳地震各向异性 |
4.1 引言 |
4.2 数据资料与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研究区域剪切波分裂结果 |
4.3.2 与接收函数Pms波各向异性和XKS波分裂结果对比 |
4.3.3 区域构造形态与动力机制的初步探讨 |
4.4 结论 |
第五章 总结 |
5.1 主要结论 |
5.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8)基于地貌学方法分析太行山南段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 |
1.2.1 河流阶地在构造隆升中的研究现状 |
1.2.2 太行山隆升的研究现状 |
1.2.3 晋获断裂中南段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太行山第四纪隆升研究 |
1.3.2 断裂活动特征 |
1.4 主要工作量与主要成果 |
1.4.1 主要工作量 |
1.4.2 主要成果 |
第二章 区域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 |
2.1.2 气候水文概况 |
2.1.3 区域地貌特征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区域构造演化概况 |
2.2.2 区域地层特征 |
2.2.3 区域主要活动断裂与地震活动 |
第三章 宏观地貌与构造 |
3.1 地形地貌参数 |
3.2 河流面积-高程积分 |
3.3 区域条带状剖面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太行山南河流阶地序列及发育特征 |
4.1 太行山南段河流阶地发育特征 |
4.1.1 漳河阶地发育特征 |
4.1.2 丹河阶地 |
4.1.3 沁河阶地 |
4.1.4 露水河阶地 |
4.1.5 淇河和淅水河阶地 |
4.1.6 其他河流阶地 |
4.2 河流阶地年龄 |
4.3 河流阶地形成原因 |
4.4 阶地与南太行山隆升探讨 |
4.4.1 太行山南河流下切速率 |
4.4.2 南太行山隆升幅度分析 |
4.4.3 隆升原因的探讨 |
4.5 小结 |
第五章 晋获断裂中、南段活动特征 |
5.1 遥感数据的来源、处理及解译 |
5.2 长治断裂活动特征 |
5.2.1 遥感解译特征 |
5.2.2 地貌地质特征 |
5.2.3 活动性特征 |
5.3 晋城断裂 |
5.3.1 遥感影像特征 |
5.3.2 地貌地质特征 |
5.3.3 活动性特征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嘉黎断裂那曲—通脉段活动性分段与多尺度地貌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3 区域地震活动性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构造背景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区域活动构造背景 |
2.3 区域地球物理场 |
2.4 现代地壳形变与构造应力场 |
2.5 区域地貌特征 |
第三章 嘉黎断裂几何结构 |
3.1 遥感影像解译及差分GPS测量 |
3.2 嘉黎断裂基础分段 |
3.2.1 地表粗糙度指数 |
3.2.2 地形起伏度指数 |
3.2.3 HI指数 |
3.2.4 条带状剖面 |
3.3 嘉黎断裂进一步分段 |
3.3.1 那曲-林堤段 |
3.3.2 夏玛-嘉黎段 |
3.3.3 嘉黎-察隅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那曲-嘉黎段活动性分段及速率 |
4.1 那曲-林堤段 |
4.2 夏玛-嘉黎段 |
4.2.1 娘亚-帕多段 |
4.2.2 雀隆段 |
4.2.3 夏玛段 |
4.3 嘉黎-察隅段 |
4.4 小结 |
第五章 新发现的那曲断裂地表破裂带及参数确定 |
5.1 那曲断裂地表破裂带 |
5.2 对那曲断裂正断特征的检验 |
5.3 与那曲断裂相邻的盆地 |
5.4 小结 |
第六章 那曲-嘉黎段断裂右旋正断性质与动力学机制讨论 |
6.1 区域断层活动性 |
6.2 区域GPS揭示的特征 |
6.3 嘉黎断裂张剪性质的深部成因 |
6.4 嘉黎断裂带的分段成因讨论 |
第七章 结论 |
7.1 基本结论 |
7.2 存在问题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10)鲜水河断裂带变形机制和地震滑动过程中的物理化学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1.5 论文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概况 |
2.3 鲜水河断裂带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 |
2.4 鲜水河断裂带的历史地震 |
3 鲜水河断裂带北段变形特征与滑移机制 |
3.1 前言 |
3.2 炉霍断裂的内部结构和物质组成 |
3.3 碳酸盐岩中地震断裂带内部结构与主滑移带 |
3.4 讨论 |
3.5 小结 |
4 鲜水河断裂带南段变形特征 |
4.1 前言 |
4.2 断裂带组合与物质组成 |
4.3 断层岩特征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鲜水河断裂带晚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与地震活动 |
5.1 折多山脉的隆升时代 |
5.2 鲜水河断裂带晚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 |
5.3 鲜水河断裂带构造演化过程中的动力学背景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样品实验分析数据 |
个人简历 |
四、地壳上部变形的某些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深反射地震剖面的沂沭断裂带岩石圈精细结构[J]. 张尚坤,罗文强,于学峰,田京祥,唐璐璐,陈军,杨斌,杜圣贤,刘凤臣,仵康林. 地质学报, 2021(11)
- [2]中国西部壳幔结构与动力学过程及其对资源环境的制约:“羚羊计划”研究进展[J]. 赵俊猛,张培震,张先康,Xiaohui YUAN,Rainer KIND,Robert van der HILST,甘卫军,孙继敏,邓涛,刘红兵,裴顺平,徐强,张衡,嘉世旭,颜茂都,郭晓玉,卢占武,杨小平,邓攻,琚长辉. 地学前缘, 2021(05)
- [3]欧亚大陆东部白垩纪两期伸展穹隆构造及其动力学机制探讨[J]. 林伟,李金雁. 岩石学报, 2021(08)
- [4]伸展构造与华北克拉通破坏——花岗岩磁组构和变质核杂岩的构造分析[J]. 林伟,曾纪培,孟令通,邱华标,卫巍,任志恒,褚杨,李双建,宋超,王清晨.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1(09)
- [5]东昆仑造山带西缘刀锋山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主要岩浆事件岩石学依据[D]. 秦松.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6]临近煤矿采空区CWD高铁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研究[D]. 谭路.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7]红河断裂带与小江断裂带交汇区域上地壳地震各向异性[D]. 李莹.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1(01)
- [8]基于地貌学方法分析太行山南段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D]. 张哲.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1(01)
- [9]嘉黎断裂那曲—通脉段活动性分段与多尺度地貌特征[D]. 赵峥.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1(01)
- [10]鲜水河断裂带变形机制和地震滑动过程中的物理化学行为[D]. 唐渊.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