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竹帘胶合板模板的科技创新历程(论文文献综述)
梁嘉惠,钟畅,方海,张立[1](2020)在《现代装配式竹结构研究现状》文中认为归纳总结了现代竹材工业化利用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技术特征,介绍了两种常用竹木结构体系,在此基础上,综述了现代装配式竹结构工程竹材、竹结构构件、连接节点和竹结构力学性能方面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最后总结了现代装配式竹结构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可持续发展方向。
梁嘉惠[2](2020)在《基于可持续理念的现代装配式竹结构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粗放型建筑行业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因此重新审视建筑行业的设计与建造方式,提升建筑的可持续性成为现代建筑的发展方向。现代装配式竹结构是一种新型建筑体系,其主要的竹建材既低碳环保又坚韧高强,引起了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与现代装配式竹结构相关的研究多侧重于研发工程竹材和搭建功能性建筑单体,未能充分发挥现代装配式竹结构的可持续潜力。为了进一步发掘“现代装配式竹结构”的可持续性,文章通过研究可持续理念的发展历程及其核心内涵,从国际可持续建筑评价体系的基本内容入手,分析对比国际认可的SBTool可持续建筑评价体系和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这两个代表性评价体系中的指标内容和指标权重,探讨建筑的可持续性。参考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结合实现建筑可持续性的措施,探讨实现现代装配式竹结构可持续性的设计指标。文章通过对评价体系中的指标内容进行研究,归纳出五类实现建筑可持续性的指标项目,厘析出影响建筑可持续性程度的三个因子和归纳出实现建筑可持续性的指标内容,形成建筑可持续性设计指导框架。将现代装配式竹结构建筑技术结合可持续措施,尝试整合出可持续现代装配式竹结构设计指导框架。运用设计指导框架对现代竹结构茶室建筑项目进行设计指导,对比建筑改进前后的设计结果,验证可持续现代装配式竹结构设计指导框架的可操作性。论文将建筑的可持续性研究结合现代装配式竹结构的建造实践,以期为现代装配式竹结构建筑向可持续方向发展提供研究参考。
李权,杨明杰,陈林碧,赖玉春,林金国[3](2014)在《竹胶合板模板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文中认为我国竹胶合板模板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在很多省份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了产业。由于竹子材料特性,生产工艺,企业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竹胶合板模板存在产品质量问题。笔者就产品生产管理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改善竹胶合板模板产品质量的措施。
周泉[4](2013)在《Glubam胶合竹梁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能源不断减少和世界节能减排思想的不断蔓延的国际大环境下,土木工程领域中的Glubam胶合竹梁从初步的“以竹代木”构想逐步发展成为涉及桥梁、房屋、大型场馆等各个方面的新型结构构件。在不发达国家的农村和乡镇里,Glubam胶合竹梁沿用了木结构的发展历程,不仅可以用来建造简易住宅和临时建筑,还成功应用到厂房、学校等公共建筑领域。Glubam胶合竹梁是参照胶合木工业技术,应用现代设计理念和工艺技术开发的一种新型承重构件。指接技术的引入使得竹梁的加工不受原材料尺寸的限制,并且使板材的对接更加紧密和牢固。指接胶合竹梁不同于其他形式的竹梁,具有加工简单、形式多样、维护简便等优点。在成功将指接胶合竹梁应用到现代竹结构单体房屋、竹结构活动房、现代竹结构人行桥梁和车行桥梁之后,常规的力学性能研究已经极大的限制了竹梁应用的推广,胶合竹的应力应变关系、指接节点失效模型、桥梁中竹梁的疲劳性能和竹梁弯剪荷载条件下的失效准则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Glubam胶合竹梁的加工工艺、失效理论研究、基本物理力学性能、力学试验研究、工程应用等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具体工作如下:1.本文详细介绍了竹木结构的发展历程以及Glubam胶合竹梁的种类划分、加工工艺和工程应用,论述了新型竹材梁的研发现状和使用情况。通过两个典型的工程应用实例,展示了现代竹结构桥梁的构件加工、结构形式和设计方法。通过成桥试验和长期观测,分析了现代竹结构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并结合相关规范对结构承载力进行验算。简单的成型技术、可观的经济性、良好的安全性以及丰富的原材料为Glubam胶合竹梁在桥梁中的推广和使用奠定了基础,也为改进胶合竹的结构性能研究和开发更优化的结构体系提供了参考。2.从失效准则基本理论出发,论述了各向异性材料的经典准则公式Tsai-Wu的参数和适应范围。结合Glubam胶合竹梁交织状构造和分层结构的特点,推算出Glubam胶合竹梁在平面应力状态下的一般失效公式,将复杂各向异性材料的三向应力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平面应力问题。通过数值计算方法推导Glubam胶合竹梁在荷载(M,V)下的截面应力公式。对工程使用中四种胶合竹梁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得到各自的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其中普通胶合竹梁忽略胶合层的不连续性,采用纯材料连续介质计算方法:指接胶合竹梁可将指接层和非指接层分别进行应力分析,然后利用力平衡关系算出中性轴位置,最后得出竹梁承载力。3.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了有关胶合竹材的一系列试验成果,简单描述了其力学性能方面的特性及物理力学指标,为胶合竹梁的强度和刚度研究提供了基础的理论依据。参考木结构物理力学试验规范和美国NDS设计规范,引用胶合竹抗压、抗拉、抗弯和抗剪试验、胶合竹徐变试验、螺栓连接方式性能试验以及前人做的竹材干湿度试验,对胶合竹的整体性能进行阐述和分析,并通过回归拟合得到任意湿度条件下竹材的弹性模量计算公式。采用Burger模型对胶合竹梁的蠕变性能进行模拟,通过蠕变试验后的静力破坏试验以及回归拟合,可以得到Glubam胶合竹梁的蠕变变形计算公式。试验证明荷载的长期作用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竹梁的承载能力与非线性阶段的刚度。通过考虑含水率、材料变异、徐变、天然缺陷、应力集中等参数影响,对试验结果进行修正后得到Glubam胶合竹梁的容许设计应力。4.通过Glubam胶合竹梁静载试验,对比不同连接方式、叠合方式、FRP增强措施对竹梁承载力和刚度的影响,并基于几点基本假设,建立了竹胶合梁强度和挠度等计算公式。引入Glubam胶合竹梁的相关试验数据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可以发现Glubam胶合竹梁的计算模型能够很好的估计构件的承载能力,为工程应用提供可靠的计算依据。在已建成的现代竹结构车行桥梁同批次产品中,随机抽取一组胶合竹梁试件进行试验。将200万次反复荷载试验后的试验组试件与对比组试件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后发现,胶合竹梁抗疲劳性能良好,能够满足桥梁设计的50年使用期限的基本要求。试验组试件的疲劳荷载在不超过设计荷载的条件下,试件刚度无明显下降。通过静载破坏试验的结果对比,发现疲劳试验对试件的极限强度有少许削弱。疲劳试验对Glubam胶合竹梁的刚度和强度的影响在锤击法激励的模态试验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本文通过对Glubam胶合竹梁进行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后发现:Glubam胶合竹梁具有良好的抗弯能力和疲劳性能;其抗弯试验结果能够很好地验证其承载力计算公式,为竹结构桥梁的荷载计算提供重要依据;对Glubam胶合竹梁的试验分析和理论研究为胶合竹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学术参考,也为相关规范的编制和工程应用提供了依据。
冯明智,赵瑞龙,高黎,张双保[5](2012)在《结构用竹胶合板的应用现状及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点介绍了竹胶合板制备工艺及其对板材性能的影响,并对竹胶合板的力学性能、保温隔音性能、抗老化与耐候性能、抗震性能、蠕变性能、空气质量标准与建筑行业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用竹胶合板满足高强度需求用板。最后通过分析国内外竹胶合板的应用现状,为竹胶合板在建筑等高强度用板需求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陈小辉[6](2012)在《玻璃纤维增强竹材胶合板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方兴未艾,对外贸易持续发展,作为高级水泥模板和集装箱底板的改良型竹材胶合板市场需求旺盛,进一步改善竹材胶合板性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本论文研究分析了玻璃纤维布规格类型、偶联剂种类、偶联剂与酒精的配比、酚醛树脂胶与水的配比、热压压力、热压温度、热压时间等因子对玻璃纤维增强竹材胶合板静曲弹性模量、静曲强度、内结合强度、表面耐磨性、浸渍剥离等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应用XL30DSEM环境扫描电镜和红外吸收光谱仪(Nicolet380)手段观测并分析玻璃纤维增强竹材胶合板的结合机理,结果表明:内部添加玻璃纤维布能够提高竹材胶合板的MOR和MOE,内部添加6*10目规格的玻璃纤维布竹材胶合板的纵向MOE、横向MOE、纵向MOR、横向MOR分别比无玻璃纤维布的竹材胶合板的提高18.78%、7.84%、20.48%、23.22%;玻璃纤维增强竹材胶合板生产过程中内层宜添加6*10目的粗玻璃纤维布作为增强材料,表层宜采用14*14目的细玻璃纤维布作为覆面材料;偶联剂种类对玻璃纤维增强竹材胶合板的横向MOE和内结合强度的影响显着,对玻璃纤维增强竹材胶合板的纵向MOE影响较显着,在玻璃纤维增强竹材胶合板生产过程中,KH-560和KH-792均适宜作为偶联剂;偶联剂与酒精的配比对玻璃纤维增强竹材胶合板的耐磨值影响显着,对玻璃纤维增强竹材胶合板的内结合强度影响较显着,玻璃纤维增强竹材胶合板的生产适宜选用偶联剂和酒精的配比为1:2或者1:3;不同酚醛树脂和水配比对玻璃纤维增强竹材胶合板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均不显着,玻璃纤维增强竹材胶合板生产过程中浸渍玻璃纤维的酚醛树脂胶和水的配比适宜为1:1或者1:1.5。三种不同热压压力对玻璃纤维增强竹材胶合板性能指标的影响均不显着,玻璃纤维增强竹材胶合板生产过程的热压压力参数适宜设定为2.2MPa;不同热压温度对玻璃纤维增强竹材胶合板的纵向MOE和内结合强度影响显着,对玻璃纤维增强竹材胶合板的横向MOE影响较显着,热压温度135℃与150℃条件下压制的玻璃纤维增强竹材胶合板的纵向MOE差异极其显着,玻璃纤维增强竹材胶合板生产过程的热压温度参数适宜设定为150℃;不同热压时间对玻璃纤维增强竹材胶合板内结合强度影响较显着,玻璃纤维增强竹材胶合板生产过程的热压时间参数适宜设定为1.1min/mm。酚醛树脂胶与玻璃纤维布结合主要是通过偶联剂的作用,偶联剂既可以与玻璃纤维布发生化学反应,又可以与酚醛树脂胶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较强的化学键;采用ESEM观测发现玻璃纤维经KH-550、KH-560和KH-792等不同偶联剂处理后,与酚醛树脂胶结合很牢固,二者的结合被破坏时,没有在玻璃纤维和酚醛树脂胶的结合面裂开;在热压过程中,酚醛树脂胶能够很好地迁移到板材中间空隙,从而促进板材各层更好地结合,提高板材力学性能。采用红外吸收光谱仪(Nicolet380)观测发现利用KH-550和KH-792所处理的玻璃纤维布进行压制的竹材胶合板纵向侧面样本的红外谱图较为相似,但后者的-CH2-较多,碳主链更长;KH-560分子中的环氧丙基基团中的氧原子非常活跃,开链后容易和板材中的其它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产生较多的支链,促进分子结构网状化,从而使板材的整体力学性能得到有效提高。
严永林,赵仁杰,赵明[7](2008)在《覆塑竹帘胶合板“冷-热-冷”胶合新工艺的生产性模拟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覆塑竹帘胶合板"冷-热-冷"胶合新工艺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在2台压机上分别完成热压胶合和冷却定型工艺是可行的,只是必须使热压机和冷压机的工作过程同步,并且应尽量缩短板坯从热压机出板到进入冷压机冷压的间隔时间,以保证成板的胶合质量和表面质量。
刘忠会[8](2008)在《竹帘胶合板用胶的改性与施胶方式创新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竹帘胶合板用的2122型酚醛树脂胶价格昂贵和热压温度高的缺点,对其进行了改性研究,特别对竹帘现有的浸胶方式,必须进行第二次干燥的缺点,设计了平压涂胶装置,并进行平压涂胶工艺的研究。为了在保证树脂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酚醛树脂胶的原材料成本,一方面在配方中,提高苯酚与甲醛的摩尔比,使其由2122型酚醛树脂的1:1.5提高到1:2.0,尽量减少价格昂贵的苯酚用量;另一方面在生产工艺中采用甲醛两次投料和在90℃时进行保温,以使苯酚与甲醛充分反应,从而降低树脂中游离酚和游离醛的含量。同时,为了使竹帘涂布酚醛树脂胶后,不再进行第二次干燥,在配方中增加碱性催化剂用量,使所制得的酚醛树脂胶具有较大的活性。通过正交优化试验,得出苯酚与甲醛的摩尔比为1:2,苯酚与烧碱摩尔比为1:0.4,苯酚与第二次加入甲醛摩尔比为1:0.429时,所制2006型酚醛树脂胶贮存期在24天以上,且热压温度比目前常用2122型酚醛树脂胶140℃的热压温度低了10℃,用其压制的竹帘胶合板力学强度最好。竹帘胶合板现用的浸胶工艺,施胶量大,浸胶后竹帘还需要进行干燥,不但增加了工序,而且浸胶竹帘的干燥过程还存在着酚醛树脂胶的预固化现象。因此,浸胶工艺不仅使竹帘胶合板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还影响了竹帘胶合板的质量。本课题根据竹帘的特有形态,提出了平压涂胶的构想。通过试验对比研究了几种平压涂胶的方案,认为平压涂胶可以适用于竹帘胶合板的生产中。在2006型酚醛树脂胶及平压涂胶的基础上,制定了竹帘胶合板新的工艺流程。其创新点是竹帘采用平压涂胶涂布2006型酚醛树脂胶,涂胶与组坯同步进行,竹帘在施胶后不用干燥,在组坯后闭口陈化五十分钟后即可直接热压成板。2006型酚醛树脂胶成功研究,在保证竹帘胶合板能够达到国家标准的前提下,降低了胶粘剂的原材料成本。平压涂胶方式的研究,改变了传统的竹帘浸胶方式,取消了二次干燥,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减少了胶粘剂的浪费,也节约了大量能源。因此,2006型酚醛树脂胶及平压涂胶在保证了竹帘胶合板质量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竹帘胶合板的生产成本,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的竞争力,在竹帘胶合板面临严峻挑战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宋作梅[9](2008)在《水溶性“苯酚—三聚氰胺—甲醛”共缩聚树脂胶粘剂(PMF)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脲醛树脂胶粘剂(UF)、酚醛树脂胶粘剂(PF)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胶粘剂(MF)是木材工业用主要胶粘剂。酚醛树脂胶粘剂以其良好的耐候性、耐水性、耐温性以及粘合强度高等特点,成为当前最主要的室外用防水型胶粘剂;但是在全球能源危机的大环境下,作为石油附产品的苯酚的产量受到很大的影响,使得苯酚价格日益攀升,酚醛树脂胶粘剂的成本很高。此外,酚醛树脂胶粘剂过长的固化时间、过高的固化温度及苯酚的毒性进一步限制了酚醛树脂胶粘剂的应用,因此用其他原料替代部分苯酚进行共缩聚反应,对酚醛树脂胶粘剂进行改性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从共缩聚反应的角度,探讨了“苯酚-三聚氰胺-甲醛”共缩聚树脂胶粘剂(PMF)的配方、合成工艺及其优化,目的是研制出一种综合性能好、性价比高的具有市场开发潜力的室外用水溶性共缩聚树脂胶粘剂,尤其是能适应竹帘胶合板浸渍用的树脂胶粘剂。对此国内外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合成机理尚未见报道。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通过分析酚醛树脂胶粘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胶粘剂的基本配方,对PMF树脂胶粘剂进行配方设计并对配方进行优化;(2)对PMF树脂胶粘剂的合成工艺进行设计并优化;(3)采用对比法设计试验,对共缩聚法合成的PMF树脂胶粘剂与传统的PF与MF混合树脂胶粘剂的性能进行对比;(4)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法研究反应过程中分子组分的变化。通过以上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n(F1)/n(P)=1.69;n(M)/n(P)=2.74;n(F2)/n(M)=2.25;n(NaOH)/n(P)=O.29为最佳配方。此配方合成的PMF共缩聚树脂胶粘剂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它既保持了酚醛树脂胶粘剂的优良性能,游离酚、游离醛等有毒物质的含量低,改善了酚醛树脂胶粘剂的环保性能,并克服了酚醛树脂胶粘剂颜色深的缺陷,是对酚醛树脂胶粘剂的一种改性;同时它克服了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胶粘剂柔韧性、水混合性和贮存稳定性差等应用方面的弊端,因而也是对三聚氰胺树脂胶粘剂性能的改善。利用此树脂压制的竹帘胶合板的物理力学性能均达到JG/T 156-2004所规定的竹帘胶合板模板物理力学性能要求。(2)反应过程中两次加入F1的比例为影响竹帘胶合板静曲强度(MOR)和弹性模量(MOE)的主要因素。最优方案为:两次F1的加入比例为75∶25;加水时间在加入F1的时刻,一次性加入;缩聚温度为92℃。(3)PMF树脂胶粘剂成本比酚醛树脂胶粘剂的低,仅为2122型酚醛树脂胶粘剂成本的68.19%左右。(4)共缩聚法合成的PMF树脂胶粘剂与传统的先分别合成酚醛树脂胶粘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胶粘剂,然后将两种树脂胶粘剂进行混合而得到混合树脂胶粘剂的工艺相比,减少了工序,简化了生产过程,同时,用PMF树脂胶粘剂压制的竹帘胶合板的物理力学性能较传统的混合树脂胶粘剂压制的竹帘胶合板的物理力学性能明显提高。
严永林,赵仁杰,吴再兴,赵星[10](2007)在《覆塑竹帘胶合板“冷-热-冷”胶合新工艺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覆塑竹帘胶合板现有的"冷-热-冷"胶合工艺存在能耗高、用水量大的缺点,将胶合工艺改进为先在热压机内采用"热-热"工艺胶合成板,然后在冷压机内进行冷却定型的新工艺。实验室研究表明:新工艺不仅可以节能、节水,而且板材的胶合质量与表面性能都可以满足相关标准的质量要求。
二、中国竹帘胶合板模板的科技创新历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竹帘胶合板模板的科技创新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装配式竹结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现代竹材技术研究进展 |
2 竹木结构建筑体系概述 |
2.1 梁柱式木结构 |
2.2 轻型木结构 |
3 现代竹木结构建筑研究 |
3.1 竹结构研究与应用 |
3.2 工程竹材研发与应用 |
3.3 竹结构构件应用研究 |
3.4 连接节点应用研究 |
3.5 竹结构力学性能研究 |
4 结语 |
(2)基于可持续理念的现代装配式竹结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概念界定 |
1.2.1 竹结构与现代装配式竹结构 |
1.2.2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建筑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竹材工业化发展 |
1.3.2 竹结构体系 |
1.3.3 现代装配式竹结构的研究现状 |
1.3.4 小结 |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可持续理念内涵及评价体系 |
2.1 可持续理念的发展历程和概念内涵 |
2.1.1 可持续理念的发展演进 |
2.1.2 从绿色设计到可持续设计 |
2.1.3 可持续建筑 |
2.2 可持续建筑评价体系及其可持续性研究 |
2.2.1 国际可持续建筑评价体系 |
2.2.2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研究 |
2.2.3 SBTool评价体系的研究 |
2.2.4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SBTool的评价内容比较研究 |
2.3 建筑的可持续性指标 |
2.3.1 建筑可持续性设计指导框架的选择原则 |
2.3.2 建筑可持续性设计指导框架 |
2.4 小结 |
第三章 可持续现代装配式竹结构设计指导框架 |
3.1 可持续现代装配式竹结构设计指导框架的构建过程 |
3.1.1 技术路线 |
3.1.2 构建方法 |
3.2 可持续现代装配式竹结构设计指标项选择 |
3.2.1 现代装配式竹结构建筑技术指标分析 |
3.2.2 可持续现代装配式竹结构设计指导框架 |
3.3 小结 |
第四章 可持续现代装配式竹结构茶室设计 |
4.1 引言 |
4.2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
4.3 方案设计 |
4.3.1 原设计方案 |
4.3.2 现代装配式竹结构茶室的可持续性设计 |
4.3.3 小结 |
4.4 问题总结及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3)竹胶合板模板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竹胶合板模板的工艺及特性 |
2 竹胶合板模板技术标准情况 |
3 质量控制 |
3.1 厚度偏差与平整度 |
3.2 板面质量 |
3.3 制胶和施胶 |
3.4 热压工艺 |
3.5 含水率的控制 |
3.6 生产管理 |
4 结语 |
(4)Glubam胶合竹梁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竹材与木材的异同性 |
1.3 木结构的历史 |
1.4 木结构桥梁 |
1.5 国内外木结构的发展 |
1.6 竹材行业的兴起 |
1.6.1 竹材资源及利用情况 |
1.6.2 竹材人造板 |
1.6.3 Glubam胶合竹结构 |
1.7 本研究课题的意义 |
1.8 课题来源 |
1.9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Glubam胶合竹梁理论及试验研究 |
2.1 Glubam胶合竹梁弯剪荷载下的失效准则 |
2.1.1 失效准则概述 |
2.1.2 胶合竹材失效准则 |
2.1.3 Tsai-Wu失效准则 |
2.1.4 Glubam胶合竹梁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失效准则公式 |
2.2 Glubam胶合竹梁在弯剪荷载下的截面正应力∑与剪应力T |
2.2.1 非指接与指接胶合竹梁的截面应力计算 |
2.2.2 FRP增强胶合竹梁的截面应力分析 |
2.3 Glubam胶合竹力学性能 |
2.3.1 Glubam胶合竹纤维角度 |
2.3.2 胶合竹材干湿度性能 |
2.3.3 螺栓连接的性能 |
2.3.4 胶合竹梁蠕变性能 |
2.3.5 蠕变后静载试验 |
2.3.6 Glubam胶合竹材性试验 |
2.4 Glubam胶合竹容许设计应力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Glubam胶合竹梁静载试验研究 |
3.1 简介 |
3.2 Glubam胶合竹梁连接方式对比试验 |
3.2.1 试验方案 |
3.2.2 试验结果 |
3.3 Glubam非指接梁的叠合方式对比试验 |
3.3.1 试验方案 |
3.3.2 试验结果 |
3.3.3 计算模型 |
3.4 Glubam胶合指接梁试验 |
3.4.1 试验方案 |
3.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3 计算模型 |
3.5 FRP增强Glubam胶合竹梁对比试验 |
3.5.1 试验方案 |
3.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5.3 计算模型 |
3.6 跨中挠度计算 |
3.7 Glubam梁整体稳定性计算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Glubam胶合竹梁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
4.1 疲劳的基本原理 |
4.2 桥梁疲劳问题 |
4.3 疲劳问题理论基础 |
4.4 桥梁工程的疲劳现状 |
4.4.1 传统桥梁体系疲劳概况 |
4.4.2 木结构桥梁疲劳概况 |
4.5 现代竹结构梁疲劳性能 |
4.5.1 试验背景 |
4.5.2 Glubam胶合竹梁疲劳试验 |
4.5.3 Glubam胶合竹梁模态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Glubam胶合竹梁的工程应用 |
5.1 现代竹结构人行天桥的设计和建造 |
5.1.1 人行天桥研究背景 |
5.1.2 工程概况 |
5.1.3 设计计算 |
5.1.4 荷载计算 |
5.1.5 小结 |
5.2 现代竹结构车行桥梁设计与建造 |
5.2.1 工程概述 |
5.2.2 桥梁设计 |
5.3 现代竹结构车行桥梁的成桥试验 |
5.3.1 成桥试验实测结果 |
5.3.2 现代竹结构车行桥梁的有限元分析 |
5.4 现代竹结构桥梁的长期观测 |
5.4.1 竹结构人行天桥 |
5.4.2 竹结构车行桥梁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结构用竹胶合板的应用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竹材特点及我国竹材资源应用现状 |
2 竹胶合板制造工艺 |
2.1 热压工艺对竹胶合板性能的影响 |
2.2 浸胶量对竹胶合板性能的影响 |
2.3 含水率对竹胶合板性能的影响 |
2.4 组坯方式对竹胶合板性能的影响 |
3 竹胶合板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
4 结论 |
(6)玻璃纤维增强竹材胶合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我国竹材胶合板的研究现状 |
1.3 我国玻璃纤维(布)、偶联剂的利用概况 |
1.4 高级水泥模板和集装箱底板的研究现状 |
1.4.1 国内高级水泥模板和集装箱底板的研究现状 |
1.4.2 国外高级水泥模板和集装箱底板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和设备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工艺流程 |
2.2.2 试验设计 |
2.2.3 玻璃纤维增强竹材胶合板的性能检测与分析 |
第三章 玻璃纤维布预处理对玻璃纤维增强竹材胶合板性能的影响 |
3.1 玻璃纤维布对玻璃纤维增强竹材胶合板性能的影响 |
3.2 偶联剂种类对玻璃纤维增强竹材胶合板性能的影响 |
3.3 偶联剂和酒精的配比对玻璃纤维增强竹材胶合板性能的影响 |
3.4 酚醛树脂胶和水的配比对玻璃纤维增强竹材胶合板性能的影响 |
第四章 热压工艺对玻璃纤维增强竹材胶合板性能的影响 |
4.1 热压压力对玻璃纤维增强竹材胶合板性能的影响 |
4.2 热压温度对玻璃纤维增强竹材胶合板性能的影响 |
4.3 热压时间对玻璃纤维增强竹材胶合板性能的影响 |
第五章 玻璃纤维增强竹材胶合板的结合机理分析 |
5.1 玻璃纤维增强竹材胶合板 SEM 观察 |
5.2 玻璃纤维增强竹材胶合板红外光谱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竹帘胶合板用胶的改性与施胶方式创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竹材人造板的现状 |
1.1.1 竹材人造板的现状 |
1.1.2 竹帘胶合板的现状 |
1.1.3 竹帘胶合板研究的新成果 |
1.2 竹材人造板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
1.2.1 竹材人造板主要存在的问题 |
1.2.2 竹材人造板的发展方向 |
1.3 竹帘胶合板的生产工艺及创新 |
1.3.1 竹帘胶合板的生产工艺及发展 |
1.3.2 覆塑竹帘胶合板的生产工艺及特点 |
1.3.3 覆塑竹帘胶合板的创新内容 |
1.4 竹帘胶合板用酚醛树脂胶粘剂 |
1.4.1 酚醛树脂胶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
1.4.2 酚醛树脂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
1.4.3 酚醛树脂胶的改性机理 |
1.4.4 改性酚醛树脂胶的研究进展 |
1.5 施胶方式的类型及竹帘胶合板施胶方式的选择 |
1.5.1 施胶方式的类型 |
1.5.2 竹帘胶合板的施胶方式的选择 |
1.5.3 竹帘胶合板浸胶存在的问题 |
1.5.4 竹帘施胶工艺的研究进展 |
2 竹帘胶合板用水溶性酚醛树脂胶的改性研究 |
2.1 2122型酚醛树脂胶改性研究的必要性 |
2.2 酚醛树脂胶在碱性条件下形成机理 |
2.3 酚醛树脂胶改性的研究 |
2.3.1 甲醛与苯酚摩尔比的确定 |
2.3.2 氢氧化钠与苯酚摩尔比的确定 |
2.3.3 改性酚醛树脂胶基本配方的确定 |
2.3.4 改性酚醛树脂胶合成工艺的确定 |
2.4 试验材料与设备 |
2.5 酚醛树脂胶性能检测方法 |
2.6 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2.7 2006型酚醛树脂胶的优化试验 |
2.7.1 因素水平的选取 |
2.7.2 试验及检验过程 |
2.7.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7.4 正交优化的验证试验 |
3 竹帘施胶方式创新的研究 |
3.1 竹帘现有施胶方式及改进的必要性 |
3.2 平压涂胶的构想 |
3.3 聚氨酯泡沫塑料 |
3.3.1 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分类 |
3.3.2 聚氨酯泡沫塑料渗透性的测试 |
3.3.3 聚氨酯泡沫塑料汲液性能的测试 |
3.3.4 聚氨酯泡沫塑料受压与变形的关系 |
3.4 平压涂胶试验的两种方案设计 |
3.4.1 第一方案的平压涂胶装置 |
3.4.2 第二方案的平压涂胶装置 |
3.5 平压涂胶方案的试验与选择 |
3.5.1 第一方案的涂胶试验 |
3.5.2 第二方案的涂胶试验 |
3.6 竹帘平压涂胶与浸胶的对比试验 |
3.6.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3.6.2 试验步骤与方法 |
3.6.3 竹帘平压涂胶与浸胶的施胶量对比 |
3.6.4 竹帘、竹帘胶合板中水分的变化过程 |
3.6.5 两种施胶方式所压竹帘胶合板力学强度的对比 |
3.7 PMF树脂的平压涂胶试验 |
3.8 创新后竹帘胶合板的工艺流程 |
3.8.1 创新前后竹帘胶合板工艺流程的比较 |
3.8.2 车间的技术改造方案 |
4 胶粘剂改性及平压涂胶的创新点 |
5 经济效益分析 |
5.1. 胶粘剂的成本降低计算 |
5.2 竹帘平压涂胶与浸胶的施胶量比较 |
5.3 免除第二次干燥对生产成本的节约 |
5.4 经济效益估计 |
5.5 其它方面的效益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9)水溶性“苯酚—三聚氰胺—甲醛”共缩聚树脂胶粘剂(PMF)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研究背景 |
1.2.1 木材工业用主要胶粘剂研究进展 |
1.2.2 三聚氰胺改性树脂—逐步发展起的一类新型胶粘剂 |
1.2.3 竹帘胶合板模板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试验材料、仪器设备与检测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合成树脂原料 |
2.1.2 复塑竹帘胶合板原料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2.2.1 实验室胶粘剂合成及性能检测仪器 |
2.2.2 压制复塑竹帘胶合板设备 |
2.2.3 竹帘胶合板物理力学性能检测设备 |
2.3 胶粘剂及制品性能检测方法 |
2.3.1 胶粘剂理化性能检测 |
2.3.2 竹帘胶合板物理力学性能检测 |
3 探索性试验 |
3.1 PMF树脂胶粘剂探索性合成试验一 |
3.1.1 配方设计 |
3.1.2 合成工艺设计 |
3.1.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 PMF树脂胶粘剂探索性合成试验二 |
3.2.1 配方调整 |
3.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 PMF树脂压制竹帘胶合板试验 |
3.3.1 实验室工艺流程 |
3.3.2 压制竹帘胶合板工艺要点 |
3.3.3 浸渍纸制备工艺要点 |
3.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 PMF树脂胶粘剂合成优化试验 |
4.1 配方优化试验 |
4.1.1 试验方案设计 |
4.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1.3 小结 |
4.2 PMF树脂胶粘剂工艺优化试验 |
4.2.1 试验方案设计 |
4.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3 小结 |
5 对比试验 |
5.1 试验方案设计 |
5.1.1 酚醛树脂合成工艺 |
5.1.2 三聚氰胺树脂合成工艺 |
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2.1 试验结果 |
5.2.2 结果分析 |
5.3 小结 |
6 PMF树脂制备过程中红外光谱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设备 |
6.1.3 试验方法 |
6.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2.1 试验结果 |
6.2.2 结果分析 |
6.3 小结 |
7 经济性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中国竹帘胶合板模板的科技创新历程(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装配式竹结构研究现状[J]. 梁嘉惠,钟畅,方海,张立. 林产工业, 2020(07)
- [2]基于可持续理念的现代装配式竹结构设计研究[D]. 梁嘉惠.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6)
- [3]竹胶合板模板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J]. 李权,杨明杰,陈林碧,赖玉春,林金国. 中国人造板, 2014(07)
- [4]Glubam胶合竹梁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D]. 周泉. 湖南大学, 2013(09)
- [5]结构用竹胶合板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 冯明智,赵瑞龙,高黎,张双保. 木材加工机械, 2012(02)
- [6]玻璃纤维增强竹材胶合板的研究[D]. 陈小辉.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1)
- [7]覆塑竹帘胶合板“冷-热-冷”胶合新工艺的生产性模拟试验[J]. 严永林,赵仁杰,赵明. 林产工业, 2008(04)
- [8]竹帘胶合板用胶的改性与施胶方式创新的研究[D]. 刘忠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8(02)
- [9]水溶性“苯酚—三聚氰胺—甲醛”共缩聚树脂胶粘剂(PMF)的研究[D]. 宋作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8(02)
- [10]覆塑竹帘胶合板“冷-热-冷”胶合新工艺的研究[J]. 严永林,赵仁杰,吴再兴,赵星. 林产工业,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