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资企业管理》学习辅导(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晴[1](2021)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基层政府作用研究 ——以D市D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是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明确表示,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来抓,充分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提高服务群众能力。过去几年来,D区政府充分抓好这项重要政治任务,积极有力推进乡村振兴,政府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中的措施行为,对乡村振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优化政府的行为,使政府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中的发挥出更大作用,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立足D区实际情况,深入分析政府的措施行为,围绕当前D区政府面临的种种问题,研究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中采取的规划引领、政策扶持、干部激励、项目跟进等措施,充分引导发展路径,动员多方力量积极参与。多年以来,D区不断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取得了明显成效,村级党组织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改善,发展动力更加强劲,村级集体经济总量显着提高。但是客观考虑,仍然存在如政策引导力度不足、统筹资源力度不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不强,集体经济发展环境需要优化等问题。在问题研究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公共产品理论和政府行为理论,提出通过加大引导发展的力度,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现行管理体制改革,来研究提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建议。最后,本文细致总结了当前的研究成果,对该问题的未来发展方向予以展望。
雷江平[2](2020)在《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劳动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政党,从建立之初就高度重视劳动关系,从组织发动工人运动到建立无产阶级政权,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通过“一化三改”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劳动关系领域出台了有关劳动就业、工资分配、劳动保险、社会福利和工会制度等一整套劳动关系政策,广大职工的主人翁地位逐步确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劳动关系双方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明晰。中国共产党在劳动关系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重要法律法规,对于协调劳动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作为重要社会关系的劳动关系的发展,更需要不断化解在劳动领域的矛盾与冲突,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因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发展劳动关系的基本方向和目标。本研究立足中国共产党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长期实践,对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进行了初探,分析了问题,解剖了案例,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原则目标和对策措施。本研究的主体一共有七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对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问题和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对诸如劳动关系及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构成要素和指标体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等进行解读。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的逻辑,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方面,呈现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内在联系与逻辑。本章是本文分析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是对实践探索的分析,在对不同历史阶段劳动关系实践的分析基础上,分析建党近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成效与基本经验。本章是本文分析的经验基础。第四部分探索分析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建设,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的中国化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和谐劳动关系的提出,最后总结和谐劳动关系理论的生成逻辑和历史地位。第五部分主要分析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形成的原因,问题主要来自制度体系、协商机制等方面,而形成的原因包括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人代际更替、新媒体广泛应用,以及“三新”就业模式带来的挑战等。第六部分主要分析地方或基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典型案例,并以此探讨党领导下的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工会如何在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或劳动关系治理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第七部分主要分析面对新挑战或障碍,结合案例分析,提出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方针政策调整和具体的实施对策。总之,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国劳动关系总体是和谐的、稳定的。与此同时,也面临诸如法律法规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劳动关系矛盾冲突时有发生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出重要指示,党中央国务院还专门下发了《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成为新时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纲领性文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我们更需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进一步完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政策体系和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体制机制,推动实现和谐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陈鸽[3](2020)在《M大学MBA项目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其中MBA等中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成为重中之重。由于MBA院校日益增多、国外联合办学机构蜂拥进入,竞争越来越激烈。M大学MBA项目这些年虽然还保持增长态势,但是面对省内外兄弟院校的强力竞争,已明显感觉优势不够,发展处于瓶颈,亟需对现有营销策略进行优化提升。本文依托营销策略的相关理论,以M大学MBA项目为对象,研究其市场营销策略的优化。首先,本文分析了M大学MBA项目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接着利用PES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和SWOT分析等方法,研究M大学MBA项目面临的营销环境,包括宏观环境、竞争环境和内部环境。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营销策略优化的思路,“对症下药”制定M大学MBA项目的市场营销策略优化,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实施保障措施。本文研究得出:M大学MBA项目营销应以杭州、湖州、金华和绍兴等地制造业和信息产业,年收入在20-50万,年龄在30-39周岁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为主要目标群体。通过系统的学习MBA课程不仅可以获得专业管理知识的学习,人际关系网络的搭建,更重要的是让思维模式、价值观、视野都得到提升。通过特色课程的学习,为社会培养具备较强专业素养,身心健康,创造力强的智能制造与数字经济的领军人物。在4P营销方面通过增加课程方向,加强师资引进和提高服务质量进行产品优化;通过提高收费标准和引进奖学金政策进行价格优化;通过拓展实体渠道,扩大虚拟渠道和推动虚实渠道结合进行渠道优化;通过丰富人员推广模式,完善公共关系体系和加强移动社交为主的媒体推广等进行促销优化。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为M大学MBA项目营销活动的提升提供参考,对全国高校MBA教育营销策略的制定和完善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刘梦颖[4](2020)在《第一代大学生参与高影响力教育活动的实证研究 ——以N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发展,大学生群体的特征也不断趋向多元化,第一代大学生成为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统一的课程学习之外,大学生参与高影响力教育活动的情况,已成为教育过程性质量的重要体现。本研究结合中国高校具体情境,将高影响力教育活动整合成三类十项。以N大学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对376名本科生的高影响力教育活动参与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第一代大学生各项高影响力教育活动的参与情况以及与非第一代大学生在参与方面的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了第一代大学生参与高影响力教育活动的影响因素,最后探究高影响力教育活动的参与对学生教育收获的影响。本文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两类大学生的参与意愿和参与的活动类型存在显着差异,第一代大学生在实践类高影响力教育活动上的参与率最高,在扩展性活动中的参与率最低,并且参与扩展性活动的意愿显着低于非第一代大学生。2.教师指导交流是影响第一代大学生高影响力教育活动参与的重要因素。教师与学生的人生发展交流与第一代大学生参与扩展性和研究性活动呈显着正相关,第一代大学生感知到的行政支持和其参与扩展性活动以及研究性活动均呈显着负相关。3.学校资源支持是影响第一代大学生高影响力教育活动参与的重要因素。第一代大学生感知到的社交支持与其研究性活动参与呈显着正相关,第一代大学生感知到的成长支持与扩展性活动的参与呈显着正相关。4.参与高影响力教育活动能够显着提升学生的教育收获,对学生的能力收获、知识技能收获和价值认知收获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三类高影响力教育活动的参与对第一代大学生的教育收获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最后,本研究分别从高校、教师、个人三个层面提出建议:在高校层面,第一,做好入学教育,助力第一代大学生的大学融入与适应;第二,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学生高影响力教育活动的参与提供支持;第三,围绕院校特色,加强高影响力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建设;第四,打通信息渠道,加强对活动相关信息的宣传。在教师层面,应加强生涯教育,进行充分和高质量的生师互动。在个人层面,学生应发挥能动性,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与环境支持,努力获取更大的教育收获。
王锐[5](2019)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历史进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历史-总结经验”的研究思路,较为系统地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探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从中找出规律性的认识。新中国的成立是我国开展经济建设的历史前提。这个历史前提的实现并不是“毕其功于一役”,而是中华民族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下,经历了十四年抗日战争与三年国内战争的洗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卓绝、排除万难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面对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开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七十年的探索历程依据经济建设工作在全部工作中的地位进行划分,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建设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济主体参与经济建设的方式转变为高度集中化、组织化的生产方式的过程。第二个阶段为改革开放以来到世纪之交。这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大规模开展经济建设的阶段。这一阶段通过改革经济体制,极大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先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显示出市场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第三个阶段为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阶段。我国市场化的改革,逐步从单纯的经济体制改革,上升到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经济与社会协同发展的趋势日益突出。经济建设在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的同时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历史进程的系统考察和思考,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尊重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占有者。只有让创造财富的劳动者享有财富,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二是充分发挥我国基本国情的综合优势。我国的综合优势体现在全党全国对正确认识我国国情有正反两方面经验、经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规模效应以及社会主义经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三是多种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在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的基础上,我国进一步实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出多种所有制结构,并且不断健全法制体系为我国的所有制多样化提供持续保障。四是适合国情的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作用下,改革成为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国改革的动力性体现在改革能够释放红利,而改革的稳定性体现在渐进的改革方式上。五是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必备条件。这个条件性体现在对外开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实践中对深化改革具有促进作用,而闭关自守无异于自取灭亡。六是党对经济工作的正确领导是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能够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确保经济工作处于中心地位,并且使经济工作作风不断改善。本文所总结的我国经济建设的六条基本经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是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因素,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人口众多、工业体系完善、市场体量宏大等多个方面的规模优势,取得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水平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主体经历了建国初期的分散化到高度体制化、组织化再到逐步走向自主发挥能动性的独立化过程。同时,也伴随着所有制的不断健全,通过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最大限度的赋予劳动者以获得感,以此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释放和发展。从宏观层面,实施改革和开放两大基本国策的良性互动,实现改革促进开放、开放推动改革,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当然,上述各个经验的发挥,离不开党对国家的统一领导,离不开党对经济工作的统一领导,离不开方方面面的顶层设计,这不仅是我国过去、当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根本保证,也是我国经过长期奋斗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谢秀梅[6](2020)在《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S市中等职业学校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中职学校在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一线所需的人才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职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目标决定了实践教学体系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顶岗实习作为职业院校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在我国各职业学校广泛展开。顶岗实习的实施涉及到学生身份的转变,管理主体的增加,管理方式的变化,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中职学校学生的顶岗实习效果差异较大,顶岗实习期间的学生管理工作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学校、企业和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问题症结在哪里?采用何种管理策略解决中职学校顶岗实习期间的学生管理问题?本研究拟做此探讨。本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梳理的方式,以S市三所中职学校为样本,设计中职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问卷,主要涉及中职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知对态度、顶岗实习管理内容和顶岗实习效果等方面,意在从顶岗实习管理的各个方面了解顶岗实习管理的现状,顶岗实习管理内容是问卷的主体部分,内容涉及计划管理、组织管理、调控管理、评价管理四个维度。通过SPSS22.0对问卷数据录入,运用统计描述、因子分析、差异性t检验和方差分析等方法,结合访谈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S市三所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学校管理工作不到位。在顶岗实习前,忽视顶岗实习大纲的制定,动员培训时效性不强;在顶岗实习中,管理过程不够精细化,实习指导教师严重短缺;顶岗实习后考核评价不够科学;顶岗实习效果存在显着的专业差异。(2)企业未尽到相应的管理职责。在顶岗实习实施的过程中,企业作为管理主体,未发挥教育指导功能;对实习学生的食宿、培训等支持力度较低;顶岗实习期间的薪酬待遇、工作时间、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权益未能得到有效保障。(3)中职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对实习管理的认知度较低,对实习岗位的认同感较低,并且缺乏岗位胜任能力。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从学校、企业、学生三个层面对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做出归因分析,最后结合人本管理理论,提出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管理的对策和建议:学校应建立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建组织,定计划,明确顶岗实习目标;定制度,抓落实,完善实习管理过程;双主体,全方位,建立三维考核评价办法。企业应建立以人为本的实习生管理体系,树立正确的校企合作意识,完善顶岗实习管理体系,有效促进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学生应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意识,合理规划职业生涯,积极寻找问题解决方式,加强专业技能学习,主动提升岗位胜任能力。
朱明磊[7](2019)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作为一线建筑工人的主体,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建筑业经济支柱性地位获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我国五千余万建筑业农民工普遍存在年龄大、个人资本少、就业质量差、市民化难等突出问题,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我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筑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的需要,亟待通过产业工人化手段培育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学术界针对“建筑业农民工问题”做了诸多探讨,普遍指出从事“苦、累、险、脏、乱、差”工作的建筑业农民工群体承受着权益保障严重不足、职业可持续发展困难重重等诸多不公平待遇,已经成为“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典型代表,但是鲜有系统研究“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机理与对策”的学术成果,难以为政府部门制定解决方案提供针对性的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基于此,本文在系统梳理和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影响机理和路径对策研究,对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培育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助力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等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基于历史文献研究和全国性调研数据,剖析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状问题和现实障碍。(1)从历史发展的维度探究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演变历程和现状问题;(2)从建筑农民工自身资本(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障碍和外部条件(社会、政府、行业、企业)障碍两个方面,剖析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3)从维持现状和改变现状两个视角对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趋势进行了预判。其次,借助解释结构模型(ISM)运算,揭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1)基于文献研究、问卷调研和专家访谈,确定了27个影响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关键因素;(2)借助ISM对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逻辑辨析和层阶分析,得到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的多层递阶结构图;(3)对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的多层递阶结构进行深度解析,揭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是“在社会、政府、行业和企业等外部条件作用下,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三者共同提升的过程,最终享有现代产业工人的高质量就业机会和平等的城市社会福利待遇”。再次,借助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和工地调研访谈数据,构建Logit模型和系统动力学(SD)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实证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1)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关键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再次设计调研问卷,并选取重庆市20个建筑工地进行调研访谈;(2)根据第二次调研数据构建Logit模型,分析了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效果,完成了影响机理的静态实证;(3)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机理的理论框架,利用SD工具构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系统仿真模型,并借助中国统计年鉴和实地调研访谈数据,设定资本投资总量变化情景、单位资本需要量变化情景、产业工人目标数量变化情景等不同政策情景运行该动态仿真模型,情景分析了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和敏感程度,动态实证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得到了影响我国建筑业产业工人数量变化和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速率变化的政策敏感因素。最后,基于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和影响机理,提出了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培育一批稳定的高素质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的对策建议。以培育一批稳定的高素质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为最终目标,基于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和影响机理,提出了“建构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有效积累共同提升的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并明确了对策措施的阶段性和时序性。本文遵循“现状问题-障碍分析-机理研究-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以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为研究对象,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形成了研究观点和研究视角的创新,丰富了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相关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应用范畴,有助于农民工问题研究的深化;同时,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提出了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培育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的对策建议,为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思路参考和智力支持。
张顾文[8](2018)在《城市初中生参与课外辅导的实证研究 ——以上海市J区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推进,居民收入的增加,围绕子女养育的教育商品及服务成为社会消费的重要内容,课外辅导活动呈现出飞速发展的势头。作为正规教育体系的“影子”,本是对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近年来却有愈演愈烈之势。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问卷统计分析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在广泛搜集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上海市J区三所中学的初中生参与课外辅导的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对多位不同背景的学生、家长和老师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当前城市初中生参与课外辅导的真实现状,详细呈现其群体分布特征,重点揭示了初中生课外辅导参与意愿、投入与效果之间的作用机理。通过数据分析和深度访谈,本研究发现:第一,城市初中生是否参与课外辅导主要受个体、学校、家庭三方面因素影响。年级、户口、自我学业期望、学校排名、家庭学业期望、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辅导时间能力对学生是否参与课外辅导有显着影响。第二,城市初中生参与课外辅导的意愿主要与个体特征和学校背景因素相关;在参与课外辅导投入方面,显着相关的家庭影响因素明显增多;最终参与课外辅导的效果受到个体、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影响。第三,城市初中生参与课外辅导的意愿与投入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相关关系,但分别对参与课外辅导的效果产生了影响,其中城市初中生参与课外辅导意愿的影响程度大于参与课外辅导投入的影响程度。针对以上情况,本研究依据人力资本、文化再生产等相关理论,从个体差异、家庭差异、校际差异、升学环境、市场经济五方面对影响城市初中生参与课外辅导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和全面阐述。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从家庭理性选择课外辅导、学校教育改进发展、教育政策制定与实施等层面提出具有可借鉴意义的解决路径。
张茜[9](2014)在《G公司质量管理改善3824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质量是企业发展的根本,质量管理改善方法的有效使用能够极大的提升企业质量管理的能力与水平。质量管理通过多年的发展,理论成熟、方法多种,但在中国企业内的运用效果差强人意。G公司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从实际出发结合现有的质量管理改善方法的精华,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理论,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质量管理改善3824法。3824法有机的融合了朱兰三步曲、PDCA、8D、六西格玛、项目管理的精华,结合G公司/集团的现状和对流程的优化,从识别问题—分析问题—根治问题,由表及里、由浅至深揭示问题的本质和变量的规律,以数据和事实为基础,强调实物解析、故障再现和三现主义,强调对策的有效性、可实施性和防错,强调一次性将事情作对。质量管理改善3824法从质量策划、质量改进、质量控制的管理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八个步骤和二十四个节点,其中三个阶段为质量改善过程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八个步骤为质量改善过程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流程;二十四个节点为质量改善活动提供了操作层面上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每个阶段、步骤、节点间都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八个步骤是三个阶段的展开;二十四个节点是八个步骤的细化,上一步骤和节点的输出是下一步骤和节点的输入,一环扣一环,环环紧扣,具有科学的逻辑性和良好的操作性。质量管理改善3824法符合人们的逻辑思维、是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是被实践证明适合G公司/集团的质量改善方法。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研究相结合的思路,侧重应用比较分析和案例研究法,对比六西格码、QC小组法等质量管理改善方法,重点介绍了 3824法原理、核心思路、运用基础、逻辑关系及具体的分解步骤。本文从G公司的质量管理改善现状入手,重点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质量管理改善3824法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论文充分研究分析了 G公司进行的3824质量改善项目,从项目应用前准备、实施及控制等多个方面对3824法在G公司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降低转向泵千车故障率案例,向大家展示了 3824法所带来的巨大变革与效益。实践证明质量管理改善3824法是一套成功的质量管理改善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能够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对企业的成功运营,加强企业综合竞争力提供了保障,是值得其它企业学习借鉴的科学管理方法。
张瑞琪[10](2010)在《“三资”企业党建工作研究 ——以合肥地区“三资”企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的党建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新的情况。“三资”企业是我国利用外资的主战场。由于“三资”企业自身在投资主体、资本构成、管理方式等方面的特殊性,给我党新时期的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在对“三资”企业党建工作的现状和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之上,立足于探讨如何在“三资”企业加强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讨论了新时期“如何建设党,建设什么样党”的问题。文章首先从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两个方面深入阐述了进行“三资”企业党建工作研究的必要性,同时客观地提出了此项研究所存在的困难之处。其次,从党建理论、企业党建理论和“三资”企业党建理论上探寻“三资”企业党建工作研究的理论支撑。在对于合肥地区的“三资”企业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掌握当前“三资”企业党建工作的实际状况,准确了解当前“三资”企业党建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从而获取论文撰写的第一手资料。再次,根据实际调查和理论研究的结果提出了“三资”企业党建工作的总体目标、具体目标和基本原则。并从当前“三资”企业党建工作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实际出发,明确提出了现阶段“三资”企业党建工作应重点加强“三资”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加强对于党员的发展、教育和管理,完善“三资”企业党建理论体系,探索符合实际的“三资”企业党建模式。最后,对于“三资”企业的党建工作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具体探讨了如何加强“三资”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政治建设、党建理论建设,始终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本文的研究本着“围绕生产搞党建,始终保持党组织先进性”的目的,结合现阶段的实际提出了具体的工作内容。并从剩余价值学说的角度分析了“三资”企业中资本一定的剥削性与我党所倡导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理念之间共存的内在原因。提出了“区域党建模式”和“企业先进分子俱乐部”两种党建工作模式。笔者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够对于“三资”企业的党建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二、《三资企业管理》学习辅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资企业管理》学习辅导(论文提纲范文)
(1)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基层政府作用研究 ——以D市D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欠缺之处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的欠缺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集体经济 |
2.1.2 村级集体经济 |
2.1.3 基层政府 |
2.1.4 政府作用 |
2.2 理论基础 |
2.2.1 政府干预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小结 |
第3章 我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基层政府作用发挥的一般分析 |
3.1 我国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历程 |
3.1.1 农业合作社阶段 |
3.1.2 人民公社阶段 |
3.1.3 农村经济改革阶段 |
3.1.4 农村经济创新发展阶段 |
3.2 基层政府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
3.2.1 发挥正确引导作用 |
3.2.2 提供必要的资金扶持 |
3.2.3 提供充足公共产品 |
3.2.4 发挥服务保障作用 |
3.3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基层政府作用发挥运行评述 |
小结 |
第4章 D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基层政府作用发挥的实践分析 |
4.1 D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基层政府作用的现状 |
4.1.1 D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历程 |
4.1.2 D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
4.1.3 D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层政府作用发挥的举措 |
4.2 D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基层政府作用发挥的典型案例 |
4.2.1 J社区集体经济发展中基层政府作用发挥的实践举措及成效 |
4.2.2 X社区集体经济发展中基层政府作用发挥的实践举措及成效 |
小结 |
第5章 D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基层政府作用发挥的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D区基层政府作用发挥出现的问题——基于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分析 |
5.1.1 地方政策引导力度欠缺,壮大集体经济缺乏助力 |
5.1.2 政府统筹管理力度不足,村级经济负担沉重 |
5.1.3 政府政策扶持力度欠缺,村级经济发展环境不优 |
5.2 D区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中政府作用发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2.1 思想观念存在偏差 |
5.2.2 农村客观自然条件制约 |
5.2.3 维护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机制不够完善 |
5.2.4 考核制度还有薄弱环节 |
第6章 基层政府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中作用发挥的对策建议 |
6.1 加大引导发展的力度,增强农村经济造血功能 |
6.1.1 培育现代农业体系 |
6.1.2 兴办三产服务业 |
6.2 增强各项政策扶持力度,优化农村发展环境 |
6.2.1 多种渠道进行财政扶持 |
6.2.2 完善金融支持政策 |
6.2.3 统筹惠农配套政策 |
6.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
6.3.1 健全组织领导机构 |
6.3.2 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 |
6.3.3 加强人才队伍培养 |
6.3.4 科学建立村干部激励机制 |
6.4 加快现行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转型升级发展机制 |
6.4.1 健全村民集体议事制度 |
6.4.2 推进信息透明公开 |
6.4.3 完善目标考核机制 |
6.5 强化资产管理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
6.5.1 明晰资产、资源、资金归属 |
6.5.2 积极化解遗留不良债务 |
6.5.3 盘活村级集体经营资产 |
6.5.4 规范集体“三资”管理和监督 |
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D区关于农村(社区)集体经济中政府行为情况的问卷调查 |
附录B 访谈提纲 |
致谢 |
(2)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依据 |
二、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简评 |
三、研究逻辑与方法 |
(一)研究逻辑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一)劳动关系 |
(二)劳动关系冲突 |
(三)和谐劳动关系 |
二、基础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在海外的发展 |
(三)其它劳动关系理论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逻辑分析 |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逻辑 |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由中国共产党的“两个先锋队”属性所决定的 |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所决定的 |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由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性质所决定的 |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历史逻辑 |
(一)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最高目标 |
(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方针 |
(三)通过工会组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 |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践逻辑 |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促进企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内容 |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践探索 |
一、和谐劳动关系的探索过程 |
(一)“劳资两利”: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实践 |
(二)调整劳资关系: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实践 |
(三)建立制度体系: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实践 |
(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 |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主要成效 |
(一)职工合法权益逐步得到保障 |
(二)职工参与制度逐步建构与完善 |
(三)劳动关系协调机制逐步健全 |
(四)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逐步建立 |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经验 |
(一)以党的领导为核心 |
(二)多方参与,以工会为主体 |
(三)以劳资和谐为核心理念 |
(四)以协商协调为主要手段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探索 |
一、理论探索的基本过程 |
(一)和谐劳动关系命题的提出 |
(二)和谐劳动关系理论的基本形成 |
(三)和谐劳动关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在中国的最新发展 |
二、理论探索的主要成果 |
(一)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逐步确立 |
(二)在宏观层面,积极创新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 |
(三)在中观层面,加强区域和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 |
(四)在微观层面,大力推进劳动争议“大调解”机制建设 |
(五)在操作层面,推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风险评估机制 |
三、理论成果的生成逻辑 |
(一)理论成果具有明显的国情特征 |
(二)理论成果具有明显的初级阶段特征 |
(三)理论成果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
四、理论成果的历史地位 |
(一)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 |
(二)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问题剖析 |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统一完备的劳动法律体系尚未形成 |
(二)三方协商机制作用发挥有待加强 |
(三)冲突事件破坏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所有制结构变化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 |
(二)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 |
(三)经济下行压力和中美经贸摩擦的影响 |
(四)农民工群体和职工队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
(五) “三新”模式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
(六)新媒体广泛应用和外部势力渗透的影响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案例分析 |
一、实验探索:正在形成的地方/基层经验 |
(一)激活基层工会:深圳工会源头治理劳资纠纷试验区 |
(二)培育社会组织:狮山树本产业家园 |
(三)前端化解冲突:广州市海珠区“三方联调中心” |
二、有效化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选择 |
(一)劳资冲突的化解与路径选择 |
(二)实践探索实现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逻辑 |
三、适应与变革:中国工会在开放中演进 |
(一)演进过程中的挑战与应对局限 |
(二)在变革中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完善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路径和对策 |
一、进一步明确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路径 |
(一)以共建共享为原则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二)以互利双赢为目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三)以法治方式为抓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四)以作风建设为保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二、进一步完善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 |
(一)完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政策体系 |
(二)完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 |
(三)发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作用 |
(四)推动实现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M大学MBA项目营销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框架 |
1.2.1 技术路线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内容 |
1.3 创新与特色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MBA项目营销相关文献综述 |
2.1.1 MBA营销发展阶段 |
2.1.2 MBA项目营销现状 |
2.1.3 MBA消费者行为 |
2.1.4 MBA项目STP |
2.1.5 MBA项目4P组合 |
2.1.6 文献评述 |
2.2 市场营销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市场营销内涵与特征 |
2.2.2 市场营销发展史及主要理论 |
2.2.3 消费者行为理论 |
2.2.4 STP战略 |
2.2.5 4P营销组合 |
2.2.6 新营销策略 |
2.3 高校营销相关理论 |
2.3.1 高校营销的内涵与特征 |
2.3.2 高校营销发展阶段 |
2.3.3 高校营销的消费者行为 |
2.3.4 高校营销的STP |
2.3.5 高校营销的4P组合 |
2.4 相关研究工具 |
2.4.1 PEST分析法 |
2.4.2 SWOT分析法 |
2.4.3 波特五力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大学MBA项目营销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M大学MBA项目现状 |
3.1.1 项目基本情况 |
3.1.2 项目组织架构 |
3.1.3 项目办学资源 |
3.2 M大学MBA项目营销现状 |
3.2.1 STP现状 |
3.2.2 4P现状 |
3.3 M大学MBA项目营销存在问题 |
3.3.1 STP营销存在问题 |
3.3.2 4P营销存在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大学MBA项目营销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环境 |
4.1.4 技术环境 |
4.2 竞争环境分析 |
4.2.1 主要竞争对手 |
4.2.2 替代品 |
4.2.3 潜在竞争者 |
4.2.4 消费者议价能力 |
4.3 SWOT分析 |
4.3.1 优势分析 |
4.3.2 劣势分析 |
4.3.3 机会分析 |
4.3.4 威胁分析 |
4.3.5 组合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M大学MBA项目营销策略优化制定 |
5.1 基于SWOT分析的营销策略优化思路 |
5.2 数据收集和描述性统计 |
5.3 STP战略优化 |
5.3.1 市场细分优化 |
5.3.2 目标市场选择优化 |
5.3.3 目标市场定位优化 |
5.4 4P营销策略组合优化 |
5.4.1 产品策略优化 |
5.4.2 价格策略优化 |
5.4.3 渠道策略优化 |
5.4.4 促销策略优化 |
5.5 营销策略体系优化小结 |
第六章 M大学MBA项目营销策略优化支撑 |
6.1 打造MBA文化 |
6.2 提升招生队伍水平 |
6.3 加强信息化建设 |
6.4 推动招生服务标准化 |
6.5 加强外部合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第一代大学生参与高影响力教育活动的实证研究 ——以N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关于第一代大学生的研究 |
(二) 关于高影响力教育活动的研究 |
(三) 第一代大学生高影响力教育活动参与的相关研究 |
(四) 已有研究述评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 第一代大学生 |
(二) 高影响力教育活动 |
(三) 教育收获 |
四、理论基础 |
(一) 布迪厄的资本理论 |
(二) I-E-O(Input-Environment-Output)模型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与思路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一) 问卷调查法 |
(二) 数据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研究过程和高影响力教育活动参与实证分析 |
一、基本信息描述 |
二、效度、信度检验 |
(一) 效度检验 |
(二) 信度检验 |
三、第一代大学生参与高影响力教育活动的实证分析 |
(一) 第一代大学生与非第一代大学生高影响力教育活动参与差异 |
(二) 第一代大学生参与高影响力教育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 高影响力教育活动的参与对学生教育收获的影响 |
第四章 研究结论和研究启示 |
一、研究结论 |
(一) 两类大学生参与高影响力教育活动的意愿和类型存在显着差异 |
(二) 教师指导交流是影响第一代大学生高影响力教育活动参与的重要因素 |
(三) 学校资源支持是影响第一代大学生高影响力教育活动参与的重要因素 |
(四) 参与高影响力教育活动能够显着提升学生的教育收获 |
二、研究启示与建议 |
(一) 高校层面 |
(二) 教师层面: 加强生涯教育,提高生师互动水平 |
(三) 个体层面: 发挥能动性,主动寻求资源支持 |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N大学生本科生高影响力教育活动参与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5)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现状的述评 |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经济建设 |
(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三)规模效应 |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计划经济的建立和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6 年)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1949-1956 年) |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制度准备 |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经济状况 |
三、新中国成立后应对困难的经济措施 |
四、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
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确立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曲折(1956-1966 年) |
一、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
二、经济上初步纠正“左”倾错误与庐山会议“反右倾” |
三、对国民经济和党内关系的调整 |
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调整和“左”倾错误的再度发展 |
五、“四清”期间的三年经济调整与三线建设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严重挫折(1966-1976 年) |
一、文化大革命初期的抓革命与促生产 |
二、国民经济发展跌入谷底 |
三、七十年代初国民经济的恢复 |
四、政治经济的全面整顿与粉碎“四人帮” |
小结 计划经济的建立和计划经济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阶段性总结 |
第二章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1976-2002 年)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初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76-1982 年) |
一、经济建设的徘徊与思想解放的兴起 |
二、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国民经济调整 |
三、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 |
四、对外开放与特区建设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探索时期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82-1992 年) |
一、“三步走”七十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 |
二、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重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
三、推行财政、计划管理体制改革 |
四、价格改革与整顿经济秩序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转轨(1992-2002 年)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探索 |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 |
三、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的建立 |
五、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
小结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阶段性总结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2002 年至今) |
第一节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转型(2002-2012 年) |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 |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 |
三、区域、城乡向协调发展转型 |
四、宏观调控机制向治理体系转型 |
五、对外开放向“开放型经济体”转型 |
第二节 经济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2012 年至今) |
一、“新常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战略 |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 |
四、“新发展理念”引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五、“一带一路”提升对外开放格局 |
小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阶段性总结 |
第四章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 |
第一节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占有者 |
三、最大限度的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
第二节 充分发挥我国基本国情的综合优势 |
一、正确认识我国国情 |
二、充分发挥规模效应 |
三、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 |
第三节 多种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 |
一、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 |
二、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功得益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
三、健全法治体系为我国所有制的多样化持续提供保障 |
第四节 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 |
一、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
二、改革红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 |
三、渐进式改革是我国改革的基本特点 |
第五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 |
一、对外开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
二、闭关自守无异于“慢性自杀” |
三、开放型经济体对国内深化改革具有“倒逼效应” |
第六节 党对经济工作的正确领导是经济建设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 |
一、党的领导确保经济工作处于中心地位 |
二、党的领导在经济决策中能够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 |
三、党的领导确保经济工作作风的不断改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S市中等职业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重视 |
(二)基于对中职学校顶岗实习和学生管理问题的思考 |
(三)基于研究者的工作经历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文献述评 |
四、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图 |
五、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管理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三)研究重难点 |
第二章 S市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管理现状调查 |
一、S市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管理问卷设计 |
(一)问卷设计 |
(二)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三)调查对象及样本选择 |
二、S市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管理的现状 |
(一)S市中职学校顶岗实习基本情况分析 |
(二)S市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管理的现状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市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S市中职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学校:实习管理工作不到位 |
(二)企业:管理职能未尽责 |
(三)学生:自我管理意识淡薄 |
二、S市中职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学校层面 |
(二)企业层面 |
(三)学生层面 |
第四章 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管理的对策建议 |
一、学校应建立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模式 |
(一)建组织,定计划,明确顶岗实习目标 |
(二)定制度,抓落实,完善实习管理过程 |
(三)双主体,全方位,建立“三维”考核评价办法 |
二、企业应建立以人为本的实习生管理体系 |
(一)树立正确的校企合作意识,充分发挥企业的育人功能 |
(二)完善顶岗实习管理体系,有效促进学生职业能力提升 |
三、学生应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意识 |
(一)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
(二)积极寻找问题解决方式,增强工作适应能力 |
(三)加强专业技能学习,主动提升岗位胜任能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7)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章节安排 |
1.6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农民工 |
2.1.2 建筑业农民工 |
2.1.3 建筑业产业工人 |
2.1.4 建筑业农民工职业化 |
2.1.5 建筑业农民工市民化 |
2.1.6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3 文献评述 |
2.3 理论基础 |
2.3.1 城乡一体化相关理论 |
2.3.2 社会权利贫困理论 |
2.3.3 需求层次理论 |
2.3.4 系统相关理论 |
2.3.5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
2.3.6 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状及障碍分析 |
3.1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历史追溯 |
3.1.1 历史起源 |
3.1.2 演进历程 |
3.2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状考察 |
3.2.1 职业化现状 |
3.2.2 市民化现状 |
3.2.3 产业工人化现状 |
3.3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自身资本积累障碍 |
3.3.1 人力资本积累障碍 |
3.3.2 经济资本积累障碍 |
3.3.3 社会资本积累障碍 |
3.4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外部条件限制障碍 |
3.4.1 社会方面障碍 |
3.4.2 政府方面障碍 |
3.4.3 行业方面障碍 |
3.4.4 企业方面障碍 |
3.5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趋势预判 |
3.5.1 维持现状 |
3.5.2 改变现状 |
3.6 本章小结 |
4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解析 |
4.1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因素识别 |
4.1.1 基于文献成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
4.1.2 基于调研结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
4.1.3 基于访谈结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
4.1.4 关键影响因素确定 |
4.2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的递阶结构研究 |
4.2.1 解释结构模型(ISM)简介 |
4.2.2 解释结构模型(ISM)构建 |
4.2.3 解释结构模型(ISM)运算结果 |
4.3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解析 |
4.3.1 直观分析 |
4.3.2 深层次分析 |
4.3.3 系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机理的静态实证 |
5.1 样本来源与数据统计 |
5.1.1 问卷设计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描述性统计 |
5.2 调研数据分析与评价 |
5.2.1 人力资本的存量现状描述及评价 |
5.2.2 经济资本的存量现状描述及评价 |
5.2.3 社会资本的存量现状描述及评价 |
5.2.4 “三资”总存量现状描述 |
5.3 静态实证分析 |
5.3.1 Logit模型简介 |
5.3.2 Logit模型构建 |
5.3.3 Logit模型结果及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系统的动态仿真与情景分析 |
6.1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优势 |
6.1.1 系统动力学简介 |
6.1.2 系统动力学特征 |
6.1.3 系统动力学对本文的适用性 |
6.2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系统的动态仿真 |
6.2.1 仿真模型构建步骤 |
6.2.2 人力资本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
6.2.3 经济资本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
6.2.4 社会资本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
6.2.5 系统因果关系总图构建 |
6.2.6 系统存量流量图绘制 |
6.2.7 函数关系说明 |
6.2.8 系统模型检验 |
6.3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系统的情景分析 |
6.3.1 情景分析思路 |
6.3.2 情景分析方法及主要流程 |
6.3.3 仿真模拟分析与评价 |
6.3.4 资本投资总量变化情景 |
6.3.5 单位资本需要量变化情景 |
6.3.6 产业工人目标数量变化情景 |
6.4 本章小结 |
7 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对策建议 |
7.1 人力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
7.1.1 加快建筑业现代化转型升级 |
7.1.2 加快建筑业生产方式变革 |
7.1.3 推动建筑业产业结构优化 |
7.1.4 加速劳动用工制度改革 |
7.1.5 加强建筑工人劳动权益保护 |
7.1.6 完善建筑工人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
7.1.7 完善建筑工人职业发展体系 |
7.1.8 改善建筑工人职业安全与健康状况 |
7.2 经济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
7.2.1 完善建筑工人工资保障制度 |
7.2.2 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7.2.3 加快城乡一体化改革进程 |
7.2.4 建立多层次城市住房供应体系 |
7.2.5 加速推行“房地产税” |
7.3 社会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
7.3.1 提高组织化程度 |
7.3.2 改善建筑工人工作和生活环境 |
7.3.3 促进城市社会融入 |
7.3.4 加强社会支持力度 |
7.4 实现对策建议的阶段性和时序性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课题 |
C 调查问卷Ⅰ |
D 调查问卷Ⅰ统计结果 |
E 各地“关于推进建筑产业工人转型”的工作总结(部分) |
F 基于文献成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
G 调查问卷Ⅱ |
H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8)城市初中生参与课外辅导的实证研究 ——以上海市J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素质教育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
(二)升学焦虑成为家长课外辅导需求的直接导火线 |
(三)课外辅导成为当前社会热象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城市、城镇、城区 |
(二)初中生 |
(三)课外辅导 |
四、研究创新与局限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局限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相关理论基础 |
(一)人力资本理论 |
(二)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 |
(三)最大限度维持不平等理论及有效维持不平等理论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学生参与课外辅导意愿的研究 |
(二)关于学生参与课外辅导投入的研究 |
(三)关于学生参与课外辅导效果的研究 |
(四)关于学生参与课外辅导影响因素的研究 |
(五)关于学生参与课外辅导影响的研究 |
(六)文献述评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假设 |
四、问卷设计 |
(一)调查问卷的维度设计 |
(二)信度和效度分析 |
五、研究过程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方式及过程 |
六、样本特征 |
第四章 城市初中生参与课外辅导现状的研究 |
一、城市初中生参与课外辅导的基本状况 |
(一)参与课外辅导的规模与经历 |
(二)参与课外辅导的原因与目的 |
(三)参与课外辅导的支出与形式 |
(四)参与课外辅导的内容与强度 |
(五)参与课外辅导的效果与评价 |
二、城市初中生参与课外辅导群体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
(一)城市初中生是否参与课外辅导的影响因素分析 |
(二)城市初中生参与课外辅导意愿的差异性分析 |
(三)城市初中生参与课外辅导投入的差异性分析 |
(四)城市初中生参与课外辅导效果的差异性分析 |
三、城市初中生参与课外辅导的意愿、投入与效果的回归分析 |
(一)城市学生参与课外辅导意愿、投入与效果的相关分析 |
(二)城市学生参与课外辅导意愿、投入与效果的回归分析 |
四、小结 |
第五章 城市初中生参与课外辅导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个体差异因素 |
(一)个体发展差异受到忽视 |
(二)个体目标差异影响需求 |
二、家庭影响因素 |
(一)经济资本决定教育投入 |
(二)文化资本强化代际传递 |
三、校际差异因素 |
(一)校际师资质量差异 |
(二)校内班级隐性分层 |
四、升学环境因素 |
(一)考试成绩依然是教育“指挥棒” |
(二)学校与辅导机构利益合谋 |
五、市场经济因素 |
(一)经济利益驱动 |
(二)市场监管缺失 |
第六章 治理城市初中生参与课外辅导问题的对策建议 |
一、规范培训机构资质,建立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机制 |
二、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中考体系,丰富人才选拔方式 |
三、学校教育和课外辅导一体化治理,释放公立学校课外辅导供给潜力 |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师资均衡推动校际均衡 |
五、关注学生个体发展,重视差异化教学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后记 |
(9)G公司质量管理改善3824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质量管理改善3824法理论概论 |
2.1 传统质量管理改善的方法 |
2.1.1 传统质量管理改善的基本方法 |
2.1.2 传统质量管理改善方法的不足 |
2.2 质量管理改善3824法的基本概况 |
2.2.1 质量管理改善3824法的核心思想 |
2.2.2 质量管理改善3824法的实施基础 |
2.3 质量管理改善3824法的基本过程 |
2.3.1 质量管理改善3824法的逻辑关系 |
2.3.2 质量管理改善3824法分析步骤及核心关键 |
第3章 G公司质量管理改善现状分析 |
3.1 G公司概况 |
3.2 G公司质量管理改善现状分析 |
3.3 G公司质量管理改善存在的问题 |
3.3.1 对质量管理改善认识不统一 |
3.3.2 领导支持力度足够但效果不明显 |
3.3.3 无合适的激励机制 |
3.3.4 培训无目的、技术工具使用能力不足 |
第4章 质量管理改善3824法在G公司的实施 |
4.1 3824法在G公司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4.2 3824法在G公司的应用方案设计与实施 |
4.2.1 质量管理改善3824法运行前应用准备 |
4.2.2 项目实施及控制 |
4.2.3 质量管理改善3824法应用经典案例分析 |
4.2.4 质量管理改善3824法的效果验证 |
第5章 结论及建议 |
5.1 主要研究结论与启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三资”企业党建工作研究 ——以合肥地区“三资”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三资”企业的界定 |
1.3 “三资”企业党建研究的难点 |
2. “三资”企业党建工作的理论依据 |
2.1 “三资”企业党建工作的历史沿革 |
2.2 “三资”企业党建工作的相关理论 |
2.2.1 党建理论 |
2.2.2 企业党建理论 |
2.2.3 “三资”企业党建理论 |
3. 合肥地区“三资”企业党建工作实证研究 |
3.1 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2.1 调查法 |
3.2.2 研究对象 |
3.3 基本情况 |
3.3.1 研究对象的统计学特征 |
3.3.2 政治面貌 |
3.3.3 文化程度 |
3.4 结果 |
3.4.1 组织活动情况 |
3.4.2 党员管理情况 |
3.4.3 作用发挥情况 |
3.4.4 党建工作氛围 |
3.4.5 党建工作的态度 |
3.5 结论 |
3.5.1 需要加强“三资”企业党组织建设 |
3.5.2 “三资”企业党建理论要创新 |
3.6 讨论 |
4. “三资”企业党建工作的目标、原则和内容 |
4.1 “三资”企业党建工作目标 |
4.1.1 党建的总体目标 |
4.1.2 党建的具体目标 |
4.2 “三资”企业党建工作的基本原则 |
4.3 “三资”企业党建工作的内容 |
5. 加强“三资”企业党建工作的方法与途径 |
5.1 “三资”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 |
5.1.1 “三资”企业的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 |
5.1.2 “三资”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 |
5.1.3 建立健全“三资”企业基层党组织 |
5.1.4 “三资”企业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应有的作用 |
5.2 “三资”企业党组织的政治建设 |
5.2.1 把党组织建设成为“三资”企业中的政治核心 |
5.2.2 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
5.2.3 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5.2.4 加强“三资”企业中党的思想建设 |
5.3 加强“三资”企业党建理论建设 |
5.3.1 理论建设工作中的两个关键问题 |
5.3.2 “三资”企业基层党组织的设置理论探讨 |
5.3.3 党组织活动方法探讨 |
5.3.4 党的组织建设理论探讨 |
5.3.5 党组织帮扶机制探析 |
5.3.6 党建工作考评体系建设 |
5.4 “三资”企业党建工作模式探究 |
5.4.1 “三资”企业的区域党建模式 |
5.4.2 “三资”企业的“先进分子俱乐部”模式 |
结语 新形势下“三资”企业党建工作的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三资企业管理》学习辅导(论文参考文献)
- [1]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基层政府作用研究 ——以D市D区为例[D]. 李晓晴.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2]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雷江平.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9)
- [3]M大学MBA项目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陈鸽.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4]第一代大学生参与高影响力教育活动的实证研究 ——以N大学为例[D]. 刘梦颖. 南京大学, 2020(02)
- [5]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D]. 王锐.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6]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S市中等职业学校为例[D]. 谢秀梅.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7]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D]. 朱明磊. 重庆大学, 2019(01)
- [8]城市初中生参与课外辅导的实证研究 ——以上海市J区为例[D]. 张顾文.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9]G公司质量管理改善3824法及其应用研究[D]. 张茜. 西南石油大学, 2014(04)
- [10]“三资”企业党建工作研究 ——以合肥地区“三资”企业为例[D]. 张瑞琪. 安徽农业大学,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