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广告市场前景诱人(论文文献综述)
陈凌[1](2020)在《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日常生活”为主线考察了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融入社会进程的历史过程,并重点关注这一过程中,个人如何参与到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以及个人意识生成与自我认同的影响问题。在此强调提出,本文研究的广告生产主要指商业广告,公益广告不在本次研究讨论范围之内。之所以,选择“日常生活”作为考察广告史的线索,是因为既有研究常将广告作为社会生活影响的外部因素,对广告生产如何进入日常生活内部机理关注不足,对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社会实践过程关注比较有限。“日常生活批判”是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延伸。列斐伏尔认为,在西方资本主义“消费受控制的社会”语境下,日常生活已经沦为一种被规划的对象物,其中市场化与广告的力量尤为重要。广告理论家尤恩·斯图尔特(Stuart Ewen)的研究进一步推进此观点,并提出作为“社会生产的广告”概念。本文尝试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研究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社会过程史。本文认为中国广告业40年发展及其社会过程史,与西方消费社会语境并不完全相同,如何理解这一“不同”,并重估它与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的关联,是本文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广告业首先是国家推动,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的自上而下进入日常生活的过程,同时也是自下而上的意义博弈过程。加入WTO之后,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影响加剧,广告生产与日常生活的博弈关系逐渐打破,广告生产的“日常生活”逐渐成为个人实践的重要场域,并深刻影响个人意识和自我认同的形成。重新叙述这一过程,也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发展史的理论尝试。绪论部分将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并抵达个人实践的过程建构为本文的理论框架。与主流研究以市场营销学和广告心理学为理论视角不同,本文以社会过程论为出发点,关注的是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意识生成与认同影响过程。这是绪论部分的理论逻辑和研究设想。第二章主要研究商业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的时期(1978年一 1991年)。这一阶段,广告生产经历了由生产资料型广告向生活资料型广告为主的转向过程,与此同时,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日常实践过程也伴随集体价值向个人意识形成的转变过程。第三章主要研究广告生产再造闲暇与工作“新关系”的日常过程(1992年一2001年)。这一阶段,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个人开始积极参与到广告生产的各类型闲暇生活实践中,个人开始认同广告生产的价值体系。第四章主要研究日常生活全面广告化,打造“生活方式”的社会过程(2002年—2009年)。加入WTO后,随着全球化和消费主义进一步影响,广告生产参与到媒体空间、城市空间的建构中,广告生产将日常生活具象为“生活方式”,这一过程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的程度加深,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显现。第五章研究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及其个人主义文化(2010年—2018年)。广告生产的智能化、计算化、精准化,使个人逐渐退缩到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中,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加剧,第五章的结论与第二、三章的研究形成对话关系。第六章对全文研究进行理论总结,并对这段历史考察提出反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广告生产再造生活实践,影响个人意识与自我认同的过程,既有融入全球化进程的趋同,也有自身实践的差异。理解异、同问题的过程,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史的补充视角。本文提出三点主要结论:首先,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搭建广告史的研究框架,补充了广告史研究的理论视角。其次,对不同时期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研究发现,80年代广告与日常生活互为建构的过程,对40年广告史研究的重要价值应得到重视。最后,文本将认同困境放置到全球化与现代性语境下探讨,是广告生产在全球化进程与中国语境下展开对话的尝试,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理论建设的新路径。
王晓宇[2](2020)在《融媒时代电视综艺的媒介生态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以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不断涌现,其席卷之势给传统媒体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巨大冲击,致使传播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媒介生态与传播格局随之发生了深刻变革,传统媒体曾经形成的核心竞争力逐渐瓦解。电视作为现代社会至关重要的一种媒体形态,在新的技术环境、社会环境下,正面临多方面的挑战,网络视频、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对传统电视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新媒体对传统媒体进行的多层面、多角度的渗透,使两者间愈渐频繁的互动发展,电视媒体不再一枝独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面对冲击,结合国家战略要求、技术进步以及行业发展形式,传统媒体不得不借力新媒体,整个传媒业呈现媒体融合的趋势。近年来,媒体融合更是作为国家战略不断推进深化,媒体融合发展推动形成全媒体传播体系,打造中国特色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已上升到国家治理体系的高度,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新生态势在必行。作为当下电视荧屏中占据主流地位的节目类别,电视综艺节目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更是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能否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借助互联网思维破除僵局,尽快掌握媒介融合的技巧,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利用新媒体的特点不断丰富自己,实现传统电视节目与新媒体平台的融合,创新节目形态,减少受众流失,加强自身品牌建设,完成自身转型,实现电视综艺生态平衡长远发展,成为最为紧迫的命题。随着互联网不断升级换代,媒介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工具,或是一个沟通的渠道,它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连接的平台,开始将人类社会引入一个相互联系的生态圈中,使得任何一种媒介问题的解决,依靠单一的媒体都解决不了,需要从一个更大范围的媒介生态学的角度去审视和关照,因此,把综艺节目搁置于当前的媒介融合的大生态的背景下,研究综艺节目的创新问题是本文所要面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也基于此,本文会侧重于使用媒介生态学的理论,对融媒背景下的电视生态的变革、电视综艺节目的媒介生态现状进行一个全景式的扫描与归纳,由此分析电视综艺节目的媒介生态建构问题,以期探索出一条可行的电视综艺节目融合创新发展路径,并建立电视综艺节目媒介生态建构的理论体系。具体而言,本文聚焦融媒时代电视综艺节目的媒介生态建构研究,主要以媒介融合、媒介生态、媒介平台等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传播学、艺术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采用跨学科的研究视角,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观看、整理、研究分析大量综艺节目的基础上对融媒时代下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新发展路径进行深入探析,从“原生态”、“内生态”和“外生态”三方面对融媒时代下电视综艺节目进行媒介生态建构研究,提出具体建构策略,帮助电视综艺节目健康发展。该选题对电视综艺节目的研究和创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将分为五个章节对融媒时代电视综艺的媒介生态建构进行研究。绪论部分,首先对选题的背景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并论述选题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方面的重要意义;其次,就选题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主要从媒介融合、融媒时代电视的发展、媒介生态、综艺节目的发展等四个方面,对国际、国内相关着作、文献及理论进行梳理和介绍;最后,交代本文写作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对文中相关概念,主要是融媒、电视综艺和媒介生态做了简要的界定,在此基础上廓清其定义和特点,并对研究涉及的相关理论,如媒介融合理论、媒介生态理论、媒介平台理论等进行理论梳理铺垫,这些理论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研究融媒时代电视生态的变革,从电视媒体面临的困境入手,如何突破困境,要从生态的角度去探讨。对于当下电视生态的变革通过电视发展的三度空间、传统媒介与新媒介交织下的电视生态和电视产品的创新路径三方面阐述,最后将电视传播生态变革的动因归结于技术革新、政策推动、市场开放、文化融合、受众需求几方面因素。第三章通过内容形态、传播形态、制作方式和节目类型四个维度分别对电视综艺的发展历史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内容形态上从晚会表演到真人秀、传播形态上从电视综艺到网络综艺、制作方式上从科组长制到工作室制、节目类型上从节目综艺到产品综艺,并对各阶段综艺节目进行历史分期,纵向与横向梳理相结合,便于厘清综艺节目的发展状况和变迁变革。第四章着重研究电视综艺媒介生态的现状与媒介生态危机。将电视综艺节目置于一个宏观、动态的媒介生态环境之中,从外部生态环境和生态位及生态关系方面系统分析电视综艺节目生存与成长的背景,探析电视综艺的生存现状和生长态势,并分析电视综艺节目在当下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媒介生态危机。第五章探究融媒时代电视综艺的媒介生态建构问题,这是本文重点论述的章节。结合用户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等互联网思维作为建构基础,分别从组织机构变革驱动的电视综艺“原生态”建构、内容为中心的产制理念推动的电视综艺“内生态”建构和以合作共赢的产业链模式为基础的“外生态”建构三方面阐述电视综艺的媒介生态建构策略。最后结语部分聚焦于对本文的总结和电视综艺的未来发展的展望。本文通过对电视综艺节目的研究,以融媒时代为背景,以媒介生态学为视点审视电视综艺节目的生态现状、影响因素,探究优良综艺节目生态的建构策略,从而寻找电视综艺节目再平衡的出路与转机,以期指导传播实践,促进电视综艺节目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陈若萱[3](2018)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认为台湾地区的无线电视事业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在“戒严”时期形成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足鼎立的无线电视格局。“解严”之后,随着政策的改变,第四家无线电视公司民视成立,公共电视独立建台并开播。2000年民进党上台之后,对台湾无线电视的格局进行了较大调整,“党政军”退出三台、媒体改革等成为无线电视媒介在“绿色执政”之后的关键词。本文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主体和中心,借鉴制度变迁理论,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主要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史”的维度,以丰富、翔实的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采用案例比较研究和比较历史分析结合的方法,将历史研究与制度研究相结合,把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台湾历史现实的产物,并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关注其宏观历史脉络,分析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历史过程。二是“论”的维度,力求与史结合,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作批判性考察,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历史发展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包括外生性变量、内生性变量和行动者等因素,研究这三个变量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综合影响;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其变迁轨迹及变迁类型。在研究方法上,笔者借助深度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法等方法,访谈多名台湾电视媒体业界人士、学界人士和政界人士,并对台视、中视、华视、民视和公视五家无线电视台及部分有线电视台进行观察,使研究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台湾无线电视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制度变迁。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首先,本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本研究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对象,运用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对其进行分析,这是新制度经济学与新闻传播学相结合的创新尝试,丰富和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其次,本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以史为鉴,对未来两岸电视媒介发展乃至政策制定有所帮助。本研究力求能为促进“一国两制”的中国新闻事业提供参考,在促进未来两岸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合作的基础上,增进两岸电视媒体的理解与互信,促进华文电视媒体共同发展。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梳理理论及综述文献,讨论本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等。第二章为“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介绍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建立概况,本章梳理了在国民党严格的威权统治之下,以商业运营制度建立无线电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家无线电视台先后成立的过程,分析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三章为“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本章梳理了“戒严”令解除之后,媒体产业开始快速发展时,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情况;分析“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四章为“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本章梳理了民进党成为执政党之后,民众对所谓民主的需求愈加强烈,台湾无线电视媒介随之发生的变化;分析了“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五章为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媒介批判,笔者对每一阶段的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进行总结,得出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形成、制度变迁类型、各因素的影响模式和变迁全程的路径依赖作用等四条结论,并对政治力量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中的负面作用进行批判反思。经过研究,笔者发现,台湾无线电视的诞生源于政治制度的推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的制度变迁模式表现为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并行。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过程中,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发挥交互作用,政治、经济与技术因素是外生性因素中起到主导作用的因素;行动者之间成本和收益的不均衡成为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非正式约束对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产生强大作用,政治、经济等因素常以非正式约束的形式对实施机制发挥作用。本文在选题、研究内容和视角及研究方法上具有创新性,首先,本文填补了台湾电视相关研究的空白,采用最新的数据和资料,记录了台湾无线电视转型的重要时期;其次,本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使研究具有较强逻辑性,运用制度制度变迁理论,对史料进行创新性的逻辑思考,是台湾电视史研究的一次创新;最后,本文通过深度访谈、观察法等质化研究方法,获得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克服了大陆的台湾研究往往缺乏第一手资料的缺陷。
林青叶[4](2017)在《Cinemagraph微动广告在动态视觉消费社会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这个读图时代和数字媒体时代,受众面对的广告信息越来越冗杂、其主动性也越来越高,而广告的视觉性和动态性也越来越突出;正如我们看到图片和视频广告更能引起注意并且更受欢迎一样,兼具动态性、视觉优势和文化内涵的广告形式才是数字媒体时代视觉符号消费的主流。根据eMarketer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社交网络上的广告收入将达到360亿美元,占整个数字广告份额的16%,侧重于精准营销和效果量化的社交广告正在成为网络广告市场不断增长的动力。在众多社交广告类型当中,由纽约艺术家夫妇 Jamie Beck 和 Kevin Burg 于 2011 年创造的“Cinemagraph”以及诞生于2012年的Cinemagraph微动广告正逐渐凸显出它的独特优势和爆发力,并在国外已经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收益。本文以“Cinemagraph微动广告”为研究对象,以动态视觉消费社会为理论背景,通过文献研究、对比分析和问卷调查三种研究方法,来对Cinemagraph微动广告的定义、特点、表现形式、兴起背景和原因、发展现状、应用平台及受众态度等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并通过引用国内外成功的品牌运营案例和与相关新生移动社交广告的对比分析,以及对广告受众的态度、广告效果和意见建议进行的问卷调查,来佐证和得出这一广告类型在中国的独特发展之路,由此以小见大,来探索微动广告和社交广告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广告主分析和受众调查两个层面进行综合分析,最终从社交媒体层面和品牌建设层面给出建议和参考,希望对Cinemagraph微动广告未来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张惠[5](2017)在《汽车垂直网站商业模式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在线汽车市场的发展,汽车垂直网站经历了从单一服务的专业化平台到多元服务的综合性汽车平台的发展过程,成为了全面覆盖汽车交易产业链的全方位服务平台。基于初始定位的不同,汽车垂直网站商业模式转型呈现两种“反向而驰”的典型路径,一是从广告营销向数字营销、电子商务转移的转型路径,二是自电子商务向数字营销、广告营销拓展的路径。两者在初始定位、业务体系和相同收入占比方面具有明显差异,但最终呈现出殊途同归的发展趋势:一是基于双边市场构建平台商业模式,二是广告和导购收入借势汽车电商迎来新一轮增长,三是未来交易变现能力提升后有望成为主流收入。汽车垂直网站商业模式的转型,基本推动力量源自在线汽车市场发育程度。早期在线汽车市场规模很小,汽车垂直网站先行者盈利能力羸弱,因初始定位过于单一而无法实现盈利。此后汽车垂直网站基于在汽车交易环节所扮演的消除信息不对称的角色,对初始的商业模式进行拓展,引入数字营销导购服务,实现汽车精准营销,数字营销成为初始定位不同者共同的收入增长点。目前网上购物向耐用品转移,汽车电商需求全面打开,在线汽车垂直电商前景广阔,汽车电商收入诱人。汽车垂直网站商业模式现已成型,但将遭遇来自互联网巨头和汽车生产商的覆盖竞争。汽车垂直网站商业模式的优化,一方面可从宏观战略上积极回应两维度的覆盖竞争,另一方面在微观战术上全面优化现有盈收结构以奠定竞争优势。
王君玉[6](2017)在《RTB广告产业不同拍卖机制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广告的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实时竞价(Real-Time Bidding,简称RTB)网络广告投放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广告投放模式诞生了,由于网络广告展示市场RTB模式更准确、高效、透明、可控的应用吸引了许多广告主的眼球,并逐渐赢得了广告主的青睐,因此已经成为互联网无可争议的未来商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拍卖作为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和价格发现机制,这种拍卖机制在网络广告市场中的运用,给网络广告市场带来了无限商机和巨额收入。研究RTB网络广告产业下不同的拍卖机制以及不同拍卖机制下参与方的市场行为,对于促进我国网络广告产业的优化升级、加速RTB网络广告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本论文主要描述了网络广告产业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介绍了传统拍卖理论与网络拍卖理论。其次,比较了展示广告拍卖与关键词广告拍卖的异同,构建了RTB模式下的网络广告产业拍卖机制的三个模型:GFP模型、GSP模型、VCG模型。对这三种拍卖模型的分配规则和支付规则进行分析,比较这三种拍卖模型对广告主的拍卖效率与收益的影响,从广告主的角度研究在现有各种机制的前提下广告主的最优拍卖机制的选择问题。最后,用案例分析检验了模型的有效性。目前,对RTB网络广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RTB广告产业的发展前景、RTB网络广告生态圈、RTB广告实时竞价方法。这三个领域的研究已经很好地说明了RTB网络广告的优势所在,但是,并没有指出在当前的广告市场中,广告主和互联网媒体应该采取何种拍卖机制,以最大化其利益。本论文的创新点就是将拍卖机制运用到RTB广告这一新的领域,打破了拍卖机制的局限性。
许正林,石娜[7](2016)在《2015年中国广告学术研究八大视点》文中研究指明2015年广告学术活动活跃,有24次大型专题会议,出版着作316种,发表学术论文320多篇,主要学术热点包括:经济新常态和互联网双重冲击下的广告业转型发展、大数据与程序化购买、广告公司资本运营、场景营销与移动营销、内容营销与原生广告被追捧、新广告法颁布及其影响、社会化媒体开辟营销新形态、政策驱动下的广告产业园区发展等。
郑梅香[8](2016)在《蓝色光标传播集团并购后的整合管理研究》文中指出新常态的经济形势下要求企业管理营从粗放式管理逐步向精细化管理过渡,在企业的营销传播方面,专业化、数字化的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中国的公关业行业借此东风,在迅猛的发展。各公关公司为突破自身发展的瓶颈,展开了一系列的并购,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和新兴业务。如今的公关公司正逐渐由单一服务向整合服务转型。蓝色光标作为首家上市的公关公司在行业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相关的理论研究表明,只有经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整合后,企业才能实现其战略目标,实现1+1>2的经营目标。如果没有有效、缜密的并购管理,很难实现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本文选取蓝色光标作为研究的对象,运用数据分析、行业分析、比较分析法、案例研究等手段,对蓝色光标的并购和整合状况进行整体分析。发现蓝色光标并购整合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行业相关的理论,以期待找出新时代背景下有效的优化方案。本文通过六个章节对蓝色光标并购整合管理优化过程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选题背景、研究问题的范围及研究的采用的方法。阐述了相关的理论,企业并购及企业并购整合的现状、普遍存在的问题,价值链相关理论、人力资源相关理论等。其次对公关行业进行分析,得出并购整合是广告行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公关行业强者恒强、并购有望加速行业整合、外延式发展有助于实现产业链的贯通及人才的聚合。再次,介绍了蓝色光标企业基本情况,对蓝色光标的并购及整合现状进行分析,得出核心战略资源的整合、人力资源整合及信息系统整合是蓝色光整合并购成功非常重要并且紧急的方向。接下来,通过层层分析,寻找出其在以上三个方面并购整合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蓝色光标的战略发展方向,提出了一系列有助于蓝色光标经营和发展的具体的措施。最后对蓝色光标核心战略资源、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三方面并购管理整合优化方案实施后的进行展望,得出结论:蓝色光标将在总成本领先的基础上贯通整个营销产业链,使公司逐渐从平面化布局的公司转变为立体化成长的公司。
高丽莉[9](2011)在《我国网络广告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网络覆盖面的不断扩大,传统广告载体的地位越来越被层出不穷的新媒体所逾越,尤其是互联网、电视直销、直邮等新型媒体的出现,普遍成为广告主和广告代理商热捧的对象。本文分析了网络广告目前的市场特点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互联网发展趋势对未来网络广告的发展趋势做了初步研究。
董哲晓[10](2011)在《创意产业视角下的广东(广州)广告业发展及其对广西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告业是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意产业的提出对于广告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内地的广告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无论是广告公司的规模还是数量都增长迅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广告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比国际广告创意传播集团,我国广告业与之还有巨大的差距。如何向创意产业转型升级,适应新的广告业发展环境,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广东(广州)广告业的发展是中国内地本土广告业发展的典型代表,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国广告业的发展中独领风骚。随着国内广告业竞争环境的变化,广东(广州)广告业也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向创意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广东(广州)的广告公司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这对本土广告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在中国内地广告业的发展中,最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广西地处西部边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属于欠发达地区,其广告业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广东。创意产业的提出,对于广西广告业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通过和广东(广州)广告业发展的对比与借鉴,对于广西广告业的未来发展是个很好的启示。
二、网络广告市场前景诱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广告市场前景诱人(论文提纲范文)
(1)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思考缘起、概念界定及逻辑起点 |
一、思考缘起 |
二、逻辑起点与概念界定 |
第二节 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
一、问题提出 |
二、相关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对既有成果的分析与本文研究的关系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三、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从集体价值到个人意识: 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1979-1991) |
第一节 重启与转型期的集体价值取向(1979-1983) |
一、政治主导或意义互构: 由《人民日报》的一条广告说起 |
二、集体价值取向: 《光明日报》的广告生产(1979-1983) |
第二节 广告生产的生活“新叙事”(1983-1991) |
一、家居生活新想象: 松下电器橱窗广告 |
二、流行文化新表达: “燕舞之歌”广告 |
三、儿童日常新游戏: 变形金刚的软性广告 |
第三节 博弈·徘徊·参与: 个人意识在广告实践中复苏 |
一、“家居生活”与广告实践: 博弈协商的现代生活认同 |
二、自我价值表达的广告实践: 社群分享与青年认同 |
三、偶像崇拜与儿童广告实践: 现代工业与文化认同 |
小结 |
第三章 建构工作-闲暇新关系: 广告生产的生活情境(1992-2001) |
第一节 广告生产与闲暇生活价值 |
一、家庭空间市场化: 顺德碧桂园广告项目 |
二、闲暇与“美好生活”: 宝洁的中国调查与洗发水广告 |
三、整合统一的劳动者日常: “逆流而上”的大宝广告 |
四、闲暇与购物关联的“生活想象”: 家乐福的陈列式广告 |
第二节 在广告情境中“生活”: 角色、消费实践与认同 |
一、角色转换与等级认同: 个人参与碧桂园广告生产的实践过程 |
二、能动消费与互构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宝洁广告生产实践 |
三、平民认同: 个人参与大宝广告生产的实践动机 |
四、现代购物体验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家乐福广告生产实践 |
第三节 再思考: 作为“工作-闲暇”分割的广告生产 |
一、虚假补偿: 被广告生产分割的孤立“闲暇” |
二、大宝“逆流”: 试图构建“工作-闲暇”统一的日常情境 |
小结 |
第四章 重塑“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2002-2009) |
第一节 打造“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过程 |
一、休闲生活的广告效果: “不打广告”的星巴克及广告生产 |
二、媒体时、空型塑生活圈广告地图: 分众传媒的广告生产 |
三、城乡差异与老年生活广告化: 脑白金的“十差广告”奇迹 |
第二节 广告化生活实践: 消费者到“生活者”认同 |
一、“生活者”的自我表演: 广告化的个人“闲暇” |
二、“生活者”的生活圈广告实践: 延长的时效与分化的认同 |
三、城乡关系与子女广告实践: 家庭新关系与情感认同 |
第三节 再思考: “生活方式”作为“生活者”认同来源 |
一、空间、技术与家庭情感的广告化:“生活方式”的实践性 |
二、“生活方式”: 解体与重构的“生活者”认同的框架 |
小结 |
第五章 广告生产再造“个人化”生活(2010-2018) |
第一节 广告生产再造的“个人化日常” |
一、“狂欢节”与幸福“日常”: 十年“双11”广告项目(2009-2018) |
二、“我”的困境“日常”: “11度青春”广告生产项目 |
三、温情的“日常”: 《爸爸去哪儿》中的内容化广告生产 |
第二节 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实践 |
一、“抢红包”与“分享”: 个人时间的“主题化”狂欢实践 |
二、制造话题与强制返场: 以广告生产的个人“日常”引导实践 |
第三节 再思考: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意识危机 |
一、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抽象的自我意识 |
二、个人意识危机: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政治 |
小结 |
第六章 认同困境: 对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反思 |
第一节 广告化日常与自我认同困境 |
一、不同历史时期的广告生产与日常实践 |
二、自我认同困境的不同内涵与价值对话 |
第二节 反思: “趋同·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及历史启示 |
一、趋同与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 |
二、对认同困境的反思及其历史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融媒时代电视综艺的媒介生态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一)媒介融合的相关研究 |
(二)融媒时代电视的发展相关研究 |
(三)媒介生态的相关研究 |
(四)综艺节目的发展相关研究 |
三、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融媒 |
二、电视综艺 |
三、媒介生态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媒介融合理论 |
二、媒介生态理论 |
三、媒介平台理论 |
第二章 融媒时代电视生态的变革 |
第一节 融媒时代电视媒体面临的困境 |
一、电视媒体地位与电视传播功能削弱 |
二、电视受众流失严重 |
三、电视专业人才外流 |
四、电视广告收入下滑 |
五、融合发展停留表面,缺乏具体路径 |
第二节 融媒时代电视生态的现状 |
一、移动、社交、智媒——电视发展的三度空间 |
二、竞合共生——传统媒介与新媒介交织下的电视生态 |
三、形态与价值迭变——成为电视生态的常态 |
第三节 融媒时代电视生态变革的动因 |
一、技术赋能媒体 |
二、制度政策支持 |
三、市场环境推动 |
四、文化相融共生 |
五、受众需求变化 |
第三章 电视综艺的发展与衍变 |
第一节 从晚会表演到真人秀 |
一、萌芽期(1980 年—1995 年) |
二、发展期(1996 年—2002 年) |
三、成长期(2003 年—2009 年) |
四、高速发展期(2010 年至今) |
第二节 从电视综艺到网络综艺 |
一、起步期(2007 年—2013 年) |
二、成长期(2014 年—2015 年) |
三、黄金期(2016 年至今) |
第三节 从科组长制到工作室制 |
一、科组长制度 |
二、制片人制度 |
三、独立制片人制度 |
四、产品经理人制度 |
五、工作室制度 |
第四节 从节目综艺到产品综艺 |
一、节目综艺:娱乐为主,电视综艺商业模式探索 |
二、产品综艺:网综爆发,综艺节目产品属性深化 |
第四章 电视综艺的媒介生态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一节 电视综艺的外部生态环境 |
一、政治生态环境:政策调控不断,引导电视综艺发展的走向 |
二、经济生态环境:经济稳中有增,推动电视综艺市场化转型 |
三、文化生态环境:消费文化兴起,创造电视综艺节目新形态 |
四、技术生态环境: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促进电视综艺融合创新 |
第二节 电视综艺的生态位及生态关系 |
一、基本生态位:媒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物种” |
二、现实生态位:电视综艺节目自身的进化改良 |
三、种间关系:竞争排斥和互利共生 |
四、种内关系:掠夺性竞争促进多样化探索 |
第三节 电视综艺面临的媒介生态危机 |
一、外部生态下向市场妥协,“重娱乐化”变异 |
二、内容原创力缺乏,导致产能过剩与市场萎缩 |
三、媒介“生态位”高度重叠,节目同质化加剧 |
四、节目明星的天价成本,导致产值结构不合理 |
五、品牌意识薄弱,生态关系下生存竞争力较差 |
第五章 融媒时代电视综艺的媒介生态建构策略 |
第一节 媒介生态的建构基础——互联网思维 |
一、互联网思维 |
二、互联网思维影响下电视媒体的典型特征 |
三、“互联网+电视综艺”的化学反应 |
第二节 组织机构变革驱动电视综艺“原生态”建构 |
一、媒介常规——建立扁平化架构和一体化运作机制 |
二、媒介生态位——建立市场区隔,实现错位竞争 |
三、价值导向——传播变现与商业变现的选择 |
第三节 内容为中心的产制理念推动电视综艺“内生态”建构 |
一、基于需求、功能、价值的产制行为 |
二、以互动为核心的产制形态变革 |
三、“用户为王”的节目形式创新 |
第四节 以合作共赢的产业链模式为基础的“外生态”建构 |
一、传播渠道再转型——传播渠道立体化与传播模式融合化 |
二、台网联动新格局——合作、动态、非零和的媒体博弈 |
三、产业流程再塑造——垂直产业结构,打通全媒体产业链条 |
四、商业模式再创新——整合营销延伸价值链,重构综艺生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
1.1.3 基本概念界定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 |
1.2.2 搜集资料的方法 |
1.2.3 研究意义 |
1.2.4 研究框架 |
1.3 理论梳理与文献综述 |
1.3.1 理论梳理 |
1.3.2 文献综述——台湾电视研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 |
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2.1.1 试水电视业:教育电视台的成立 |
2.1.2 第一家商业电视台:台视 |
2.1.3 中视:率先播出彩色节目 |
2.1.4 华视:突出教育节目特色 |
2.1.5 公共电视节目的草创 |
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2.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2.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2.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 |
3.1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3.1.1 台视、中视和华视:进入激烈竞争时期 |
3.1.2 民视的成立:反对党“发声”,打破无线三台“三足鼎立”格局 |
3.1.3 公视:漫长的筹建之路 |
3.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3.2.1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3.2.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3.2.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3.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 |
4.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4.1.1 商业无线电视台的重组 |
4.1.2 公广集团版图的扩充 |
4.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4.2.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4.2.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4.2.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4.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5. 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批判 |
5.1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2 “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3 2000年“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4 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反思与批判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访谈人物列表 |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其他作品发表情况 |
后记 |
(4)Cinemagraph微动广告在动态视觉消费社会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目的与意义 |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现状 |
1.2.1 概念界定 |
1.2.2 研究现状 |
1.2.3 发展现状 |
1.3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1.4 创新点及难点 |
第二章 动态视觉消费社会的概念及特征 |
2.1 概念的提出 |
2.1.1 视觉文化 |
2.1.2 消费社会 |
2.1.3 动态视觉消费与动态视觉消费社会 |
2.2 动态视觉消费社会的特征 |
第三章 Cinemagraph微动广告的相关概述 |
3.1 Cinemagraph微动广告的定义 |
3.2 Cinemagraph微动广告的特点 |
3.3 Cinemagraph微动广告的表现形式 |
第四章 Cinemagraph微动广告的现状研究 |
4.1 Cinemagraph微动广告兴起的背景分析 |
4.2 Cinemagraph微动广告的发展现状 |
第五章 Cinemagraph微动广告在动态视觉消费社会中的应用 |
5.1 Cinemagraph微动广告的具体运用 |
5.1.1 国外相关案例 |
5.1.2 国内相关案例 |
5.2 目前Cinemagraph微动广告的应用平台 |
5.3 消费者对Cinemagraph微动广告的态度及使用情况调查 |
第六章 Cinemagraph微动广告与其他新生移动社交广告的比较分析 |
6.1 与微信图文广告的比较 |
6.1.1 微信朋友圈广告 |
6.1.2 微信公众号广告 |
6.2 与移动视频广告的比较 |
6.2.1 节假日营销类视频广告 |
6.2.2 品牌文化营销类视频广告 |
6.2.3 用户创意UGC类视频广告 |
6.2.4 消费主张营销类视频广告 |
6.2.5 产品功能演示类视频广告 |
6.3 综合分析 |
第七章 Cinemagraph微动广告在动态视觉消费社会中的应用前景 |
7.1 应用前景 |
7.2 发展策略 |
7.2.1 作为一种社交媒体广告的发展策略 |
7.2.2 作为一种视觉文化符号在品牌运用中的发展策略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汽车垂直网站商业模式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问题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 |
五、关键概念内涵解释 |
第一章 汽车垂直网站的发展历程与基本服务 |
第一节 简要发展历程 |
一、争相进入致“百花齐放” |
二、细分需求催生专业化平台 |
三、赢家通吃形成寡头垄断 |
第二节 基本服务类别 |
一、资讯服务 |
二、导购服务 |
三、交易服务 |
四、社区服务 |
第二章 汽车垂直网站商业模式转型的两种路径 |
第一节 从广告向导购、电商转移的转型路径 |
一、以基于内容的广告模式为起点 |
二、向导购模式转移 |
三、向电商模式过渡 |
第二节 自电商向导购、广告拓展的转型路径 |
一、以电商模式为起点 |
二、向导购模式拓展 |
三、向基于内容的广告模式拓展 |
第三节 两种转型路径的主要差异 |
一、初始定位大相径庭 |
二、业务体系相去甚远 |
三、相同收入占比悬殊 |
第三章 汽车垂直网站商业模式转型的基本趋势 |
第一节 殊途同归:基于平台铸就立体商业模式 |
一、定位双边市场构建平台商业模式 |
二、基于交叉补贴赚取三大支柱收入 |
第二节 即期支撑:数字营销模式 |
一、广告借助电商迎高增长 |
二、数据挖掘引爆导购收入 |
第三节 未来趋势:电商模式将成主流 |
一、汽车电商市场日益成熟 |
二、交易变现能力有望跃升 |
第四章 汽车垂直网站商业模式转型的基本逻辑 |
第一节 两种初始定位无法盈利 |
一、在线汽车市场规模小 |
二、先行者盈利能力羸弱 |
三、初始的单一定位遇阻 |
第二节 复杂购买行为引领数字营销 |
一、复杂购买行为的信息不对称 |
二、导购服务实现汽车精准营销 |
三、数字营销成为收入新增长点 |
第三节 耐用品垂直电商前景广阔 |
一、网上购物向耐用品转移 |
二、汽车电商需求全面打开 |
三、汽车电商收入前景诱人 |
第五章 汽车垂直网站商业模式遭遇的挑战及其应对 |
第一节 挑战:两个维度的覆盖竞争 |
一、互联网巨头的覆盖竞争 |
二、汽车生产商的覆盖竞争 |
第二节 应对:完善商业模式的基本思路 |
一、积极回应两维度的覆盖竞争 |
二、优化盈收结构奠定竞争优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RTB广告产业不同拍卖机制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拍卖理论相关研究 |
1.2.2 网络广告相关研究概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径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RTB网络广告产业的发展现状与产业链分析 |
2.1 RTB网络广告的发展现状 |
2.1.1 美国RTB网络广告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
2.1.2 中国RTB网络广告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
2.2 RTB网络广告产业链分析 |
2.2.1 RTB网络广告产业链的构成 |
2.2.2 RTB网络广告产业链的特点 |
第三章 RTB网络广告的拍卖模型 |
3.1 传统拍卖理论 |
3.1.1 拍卖的概念和要素 |
3.1.2 传统拍卖理论的基本模型 |
3.1.3 传统拍卖理论与网络拍卖理论的区别 |
3.2 RTB网络广告拍卖理论 |
3.2.1 网络广告的分类 |
3.2.2 RTB广告拍卖与关键词广告拍卖的异同 |
3.2.3 RTB网络广告拍卖的条件 |
3.2.4 RTB网络广告拍卖的形式 |
3.3 基于GFP的RTB网络广告拍卖模型 |
3.3.1 模型假设 |
3.3.2 分配方案 |
3.3.3 支付方案 |
3.4 基于VCG的RTB网络广告拍卖模型 |
3.4.1 模型假设 |
3.4.2 分配方案 |
3.4.3 支付方案 |
3.5 基于GSP的RTB网络广告拍卖模型 |
3.5.1 模型假设 |
3.5.2 分配方案 |
3.5.3 支付方案 |
第四章 RTB网络广告不同拍卖模型的比较 |
4.1 不同拍卖机制下的广告主的收益及纳什均衡条件 |
4.1.1 广告主的收益 |
4.1.2 广告主的纳什均衡条件 |
4.2 GSP、VCG、GFP拍卖机制的比较分析 |
4.3 RTB网络广告不同拍卖机制的结果检验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2015年中国广告学术研究八大视点(论文提纲范文)
2015年中国广告研究概观 |
1.广告会议概况 |
2.广告学着作出版概况 |
3.广告研究论文概况 |
2015年中国广告学术研究视点 |
视点一:经济新常态和互联网双重冲击下的广告业转型发展 |
视点二:精准为王:大数据与程序化购买 |
视点三:资本当道:互联网营销公司受重视 |
视点四:场景时代的移动化大潮 |
视点五:内容营销强势来袭 |
视点六:新《广告法》重塑行业规范 |
视点七:社会化媒体开辟营销新形态 |
视点八:政策驱动下的广告产业园区发展 |
(8)蓝色光标传播集团并购后的整合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二章 外部环境分析 |
第一节 公关行业所面临的宏观环境 |
第二节 公关行业发展现状 |
第三节 公关行业市场前景 |
分析小结 |
第三章 内部环境分析 |
第一节 公司概况 |
第二节 企业组织架构及股权结构 |
第三节 公司发展战略 |
分析小结 |
第四章 蓝色光标并购整合分析 |
第一节 整合战略历程回顾 |
第二节 整合业务布局分析 |
第三节 整合并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五章 蓝色光标并购整合管理优化方案 |
第一节 蓝色光标核心战略资源整合优化 |
第二节 蓝色光标人力资源整合优化 |
第三节 蓝色光标管理信息系统整合优化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我国网络广告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网络广告市场特点分析 |
(一) 网络广告有其独有的优势, 广告效益十分显着 |
(二) 网络广告市场增长迅速 |
(三) 网络广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
(四) 网络广告市场的监管机制不完善 |
(五) 农村网民受众群体发展空间大 |
二、我国网络广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 网络广告实施过程中专业性低 |
(二) 网络设施存在问题多 |
(三) 网络广告市场恶性竞争干扰网络广告投放费用 |
(四) 网络广告法律制度尚不健全 |
(五) 网站在对广告主改进广告效果影响太小 |
三、我国未来网络广告市场的发展趋势 |
(一) 网络广告经营额会稳定地增长, 广告市场拥有份额将突破20% |
(二) 网络广告将与营销趋向于普遍结合 |
(三) 网络广告的形式将会趋向多样化和复杂化 |
(四) 网络广告将与传统主流媒体合作, 实现整合传播 |
(五) 网络广告市场监管将更加规范化 |
(10)创意产业视角下的广东(广州)广告业发展及其对广西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创意产业大潮下的中国内地广告业 |
2.1 创意产业时代的来临 |
2.1.1 创意产业概念的提出 |
2.1.2 创意产业的提出对我国广告业的影响 |
2.2 国际创意传播集团的发展和在我国的扩张 |
2.2.1 国际创意传播集团发展环境的变化 |
2.2.2 国际创意传播集团的发展史及其特点 |
2.2.3 国际创意传播集团在我国的经营与扩张 |
2.3 国内广告业快速发展及其问题 |
2.3.1 我国内地广告业的快速发展 |
2.3.2 国内广告业的问题 第三章 向创意产业转型的广东(广州)广告业 |
3.1 广东(广州)改革开放初期的传统广告业 |
3.1.1 广告环境的变化 |
3.1.2 广告业的恢复和发展 |
3.2 广东(广州)广告业的转型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辉煌期) |
3.2.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期的广东(广州)广告业 |
3.2.2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的广东(广州)广告业 |
3.3 广东(广州)新世纪初期广告业的转型 |
3.3.1 广告环境的变化 |
3.3.2 广告公司的发展趋势 |
3.3.3 广告思想的传播与实践 |
3.4 省广的嬗变——走集团化道路,做国际化的创意传播集团 |
3.4.1 省广的成立 |
3.4.2 企业转型与体制改革 |
3.4.3 省广的上市 |
3.5 白马的腾飞——走专业化道路,资本整合的成功者 |
3.5.1 白马广告公司的初创时期 |
3.5.2. 白马广告公司的转型 |
3.5.3 白马集团的上市 |
3.6 旭日因赛——强强联合之路,回归创意产业的本质 |
3.6.1 旭日与因赛的合并 |
3.6.2 旭日因赛与智威汤逊的强强联合 |
3.7 英扬传奇——独特的创意之道,向创意产业扩展 |
3.7.1 英扬传奇的创意之道 |
3.7.2 英扬传奇的未来之路 第四章 创意产业视角下的广东(广州)广告业 |
4.1 广州与创意产业 |
4.2 广东(广州)广告创意产业人才问题 |
4.3 广东(广州)广告创意产业知识产权问题 |
4.4 广东(广州)广告创意产业整合与创意产业链 第五章 广西广告业的发展现状 |
5.1 广西广告业的发展 |
5.2 广西广告业的特点 |
5.2.1 私营广告公司为主,所占全区GDP份额低 |
5.2.2 广告公司规模小数量多集中度低 |
5.2.3 传统媒体主导广告 第六章 广东(广州)广告业向创意产业发展对广西的启示 |
6.1 广西广告业与广东(广州)广告业的对比 |
6.1.1 广西广告业与广东(广州)广告业整体对比 |
6.1.2 梅高与省广的对比 |
6.2 广西广告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
6.2.1 广西广告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
6.2.2 广西广告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
6.3 广西广告公司向创意产业转型的未来之路 |
6.3.1 传统媒体广告公司转型为区域性创意传播集团 |
6.3.2 户外媒体公司转型为跨区域的广告媒体联盟集团 |
6.3.3 中小型广告公司走向联盟或与相应企业联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网络广告市场前景诱人(论文参考文献)
- [1]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D]. 陈凌.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2]融媒时代电视综艺的媒介生态建构[D]. 王晓宇. 山东师范大学, 2020(10)
- [3]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 陈若萱. 厦门大学, 2018(06)
- [4]Cinemagraph微动广告在动态视觉消费社会中的应用研究[D]. 林青叶. 广西大学, 2017(01)
- [5]汽车垂直网站商业模式转型研究[D]. 张惠.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6)
- [6]RTB广告产业不同拍卖机制的比较研究[D]. 王君玉. 南京财经大学, 2017(04)
- [7]2015年中国广告学术研究八大视点[J]. 许正林,石娜. 中国广告, 2016(04)
- [8]蓝色光标传播集团并购后的整合管理研究[D]. 郑梅香. 南京大学, 2016(06)
- [9]我国网络广告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J]. 高丽莉. 中国报业, 2011(16)
- [10]创意产业视角下的广东(广州)广告业发展及其对广西的启示[D]. 董哲晓. 广西大学,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