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证治准绳·眼目集》的眼科针灸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程佳莉,赵耀东,鲁红燕,李耀娜,庞张义,方晓丽[1](2021)在《干眼症针刺诊疗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检索近年来针灸治疗干眼症相关研究文献,从病名溯源、病因病机、针灸治疗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同时指出只有解决诸如认识缺乏系统性、规范化等方面的问题,才能进一步提高针灸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
张伟道[2](2021)在《周婉瑜教授从络治疗葡萄膜炎的经验挖掘及核心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文中认为研究一周婉瑜教授从络治疗葡萄膜炎的临床经验挖掘目的 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周婉瑜教授从络治疗葡萄膜炎的用药规律,挖掘治疗葡萄膜炎的核心方,并对其临床经验进行详细探讨。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按照纳、排标准筛选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2019年5月-2020年10月周婉瑜教授门诊治疗的葡萄膜炎的病例资料,汇总患者信息、辨证分型、处方用药、药物剂量等,建立入组病例资料数据库。将病例资料中中药名称进行统一,并规范证候名称、拆分证候要素。将规范处理的数据录入到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的临床采集系统(2.5版本),采取双人双录入的形式,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统计报表”模块对证候要素、药物频次、药物四气、五味及归经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应用“数据分析”模块,分析药物组合出现频次及关联度,进一步得出新方药物组合,提取核心方。结果1 一般资料分析:入组病例资料中共筛选患者107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64例,男:女=1:1.49,平均年龄为41.02岁。107例患者中,前葡萄膜炎47人,全葡萄膜炎47人,后葡萄膜炎9人,中间葡萄膜炎4人。2病位、病性要素统计:共提取病位要素4个,病性要素9个。病位要素以肝为主,其次为肾、脾、心;病性要素属实证的有火/热、湿热、风热、风湿、痰瘀、络阻,其中以火/热为主;属于虚证的病性因素有阴虚、气虚、阳虚,其中以阴虚为主。3药物使用频次统计:病例资料中225首处方共涉及160味中药,所有中药共使用频次为3540,使用频次前10位依次是当归、白术、百合、甘草、金银花、玄参、茯苓、黄芪、徐长卿、川芎,使用频次在36以上的药物有27味。4四气、五味、归经分布:药物四气分布频次中:寒、温、平最高,凉、热次之;药物五味分布频次中:甘味、苦味、辛味最高;药物归经分布频次中:肺、心、肝、脾最高,胃、肾次之。5药物组合统计:取支持度个数为92,共得到64个常用药物组合,共包含药物10味,包括金银花、玄参、当归、甘草、茯苓、白术、百合、黄芪、徐长卿、川芎。设置置信度为0.95,对药物组合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置信度最高的药物组合20个;选择相关系数为5,惩罚系数为2,应用熵聚类方法的新处方分析,得到新处方3个。提取周婉瑜教授治疗葡萄膜炎的核心处方四妙勇安汤,即:金银花、玄参、当归、甘草。结论 基于络病理论,湿、火、瘀是葡萄膜炎发病的基本病理因素,湿、火、瘀久蕴化毒、郁滞目络是葡萄膜炎发病的病理过程,毒损目络是核心病机。周婉瑜教授治疗葡萄膜炎以益气活血、解毒通络为基本法则,以四妙勇安汤为治疗本病的核心方;在遵循“络以通为用”的原则基础上,提出“通络”当以气血为先的思想,注重培扶正气和养心安神之法;用药特点可概括为:辛开苦降、辛温通络和寒温并用,善用对药和角药。研究二核心方治疗葡萄膜炎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研究四妙勇安汤药物有效成分、作用的主要靶点和通路,预测四妙勇安汤治疗葡萄膜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数据库检索核心方四妙勇安汤中“金银花、玄参、当归、甘草”的所有化学成分,对检索得到的化学成分以口服生物利用度及类药性为筛选阈值标准,建立四妙勇安汤的药物-化合物-靶蛋白数据库。在Uniprot数据库中UniProtKB区域下载人源靶蛋白基因数据库,并对已筛选的靶蛋白进行标准化,建立四妙勇安汤的药物-化合物-基因靶点数据库。以“葡萄膜炎”的英文名“Uveitis”为关键词在GeneCards、OMIM及CTD数据库库中检索,将检索结果合并,筛重后得到Uveitis相关靶点。将药物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将上述得到的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蛋白种类设置为“Homo sapiens”,其余参数均保持默认,构建PPI网络图,并导入Cytoscape3.7.1软件,进一步利用其“Network Analysis”功能进行网络拓扑属性分析。根据节点度值分布和节点紧密度2个重要网络拓扑参数进行筛选,再次构建PPI网络,选取两者同时在平均值之上的靶点作为四妙勇安汤治疗葡萄膜炎的核心靶点。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在线对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功能、生物过程、细胞组成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1药物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提取金银花主要活性成分23种,作用靶点225个;玄参主要活性成分9种,作用靶点49个;当归主要活性成分2种,作用靶点53个;甘草主要活性成分92种,作用靶点129个。4味中药有5个活性成分重复,去重后共有121个活性成分。2疾病相关靶点的获取:从CTD数据库中获取21565个相关靶点,从OMIM数据中获取99个相关靶点,从GeneCard数据库中获取相关靶点1057个,将检索结果合并去重,将Inference Score≧ 14.59为筛选标准,得到Uveitis疾病相关靶点646个。3核心靶点的提取:将药物活性成分靶点和葡萄膜炎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共同靶点105个,导入STRING平台,得到蛋白质互作(PPI)网络,将PPI网络导入Cytoscape软件中,根据网络拓扑参数中位数提取核心靶点53个。4基因本体分析与通路的富集分析:应用Metascape平台分别对核心方治疗葡萄膜炎的核心靶点进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GO富集分析,参数均设置为默认,得到KEGG通路137条,GO-BP生物过程1633条,GO-CC细胞组成31条,GO-MF分子功能85条。结论 根据网络药理学结果预测AKT1、TP53、MAPK3、VEGFA、TNF为四妙勇安汤治疗葡萄膜炎的主要靶点;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为四妙勇安汤发挥作用的主要成分;乙肝病毒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弓形虫病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通路、甲型流感通路、HIF-1信号通路通路、百日咳通路、结核通路、细胞凋亡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可能是四妙勇安汤治疗葡萄膜炎的主要通路。研究结果预测四妙勇安汤可通过多成分、多通路、多靶点的整体综合调节来治疗葡萄膜炎。
农璐琪[3](2021)在《蒸汽眼罩改善干眼的临床观察及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干眼熏蒸方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 蒸汽眼罩改善干眼的临床观察目的:观察蒸汽眼罩敷眼改善干眼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选用蒸汽眼罩不同香型治疗干眼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中日友好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轻、中度干眼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选用蒸汽眼罩-薄荷香型,对照组选用蒸汽眼罩-无香型治疗,两组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确诊为干眼(轻中度型)。眼罩敷眼的时间设定为每日午休睡前和晚间睡前,疗程共4周。分别在治疗前1d、治疗14d及治疗28d进行访视,观察指标包括症状评分和眼部检查,症状评分采用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评分及干眼症状评分,眼部检查则包括视力、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IT)、泪膜破裂时间(break uptime,BU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instaining,FL),观察蒸汽眼罩改善干眼的临床疗效及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OSDI评分总分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治疗组分值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治疗后同一时点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干眼症状评分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分值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治疗后同一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SIT较本组治疗前均有改善;其中治疗组SIT在治疗后各时点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SIT在治疗后各时点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为治疗28d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治疗后BUT较本组治疗前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为治疗14d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治疗后FL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仅对照组FL在治疗前后各时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患者视力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蒸汽眼罩外用敷眼对改善轻中度干眼的SIT、BUT指标值,降低OSDI评分及干眼症状评分方面均具有一定疗效;对提高泪膜稳定性、改善泪液分泌具有一定促进作用。2.两组比较,治疗组对干眼的改善程度相对较高,尤其在改善干涩感、眼疲劳等症状方面疗效显着。第二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干眼熏蒸方机制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探讨干眼熏蒸方治疗干眼的成分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检索收集干眼熏蒸方中五味药物的化学成分,并结合文献筛选、补充活性成分;联合运用TCMSP、Gene Cards、OMIM等多个数据库检索查询成分和疾病对应的靶点,将所得疾病靶点和药物成分靶点取交集,初步得到熏蒸方治疗干眼的潜在作用靶点。将所得作用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互作网络图;利用Cytoscape3.7.2软件对得到的靶点互作信息进行Network Analyzer网络拓扑分析,提取degree值大于等于二倍中位数、Closeness Centrality(接近中心性)大于等于中位数、Betweenness Centrality(介数)大于等于中位数的靶点为“熏蒸方-干眼”关键靶点,进一步构建“熏蒸方-有效成分-关键靶点”网络图。运用Metascape数据库对关键靶点信息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进一步分析靶点功能及机制通路,绘制相关条形图。结果:1.从TCMSP数据库筛选出干眼熏蒸方活性成分427个,药物作用靶点433个。2.从Gene Cards、OMIM数据库筛选得到疾病干眼的靶点3489个,药物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后得到潜在作用靶点246个,通过Cytoscape中的网络拓扑分析提取得到“熏蒸方-干眼”关键靶点49个。3.“熏蒸方-有效成分-关键靶点”网络图显示,熏蒸方发挥治疗干眼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有木犀草素、槲皮素、芹黄素、汉黄芩素、黄芩素等,关键靶点主要包括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2(muscar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M2,CHRM2)、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SR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3(caspase-3,CASP3)、丝苏氨酸蛋白激酶(serothreonine protein kinase,AKT1)等。4.与熏蒸方治疗干眼密切相关的GO条目富集在脂多糖反应、细胞粘附调节、细胞因子受体结合、转录因子结合和脂筏、囊腔等条目上,KEGG通路则涉及了包括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晚期糖基化产物及其受体信号通路、癌症相关通路等在内的多个项目。结论:熏蒸方治疗干眼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晚期糖基化、抗炎、抑制细胞凋亡等有关。
廖娇治(LIYAW CHEOW TEE)[4](2021)在《新加坡中华医院眼科中医辨证论治干眼的回顾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搜集及整理新加坡中华医院的眼科组的治疗干眼病例,从2013年1月到2019年5月,共收集了 1086个患者初诊病例,通过数据挖掘分析临床资料,对不同的干眼中医证型,所常用的中药和方剂,进行分析和整理,为以后的新加坡中华医院干眼的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和全面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采用Medcase V3.2数据记录挖掘系统对新加坡中华医院眼科2013年1月~2019年5月临床初诊病案进行录入,建立数据专库,并严格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对符合标准的1086例(皆为初诊)病例,运用频数法,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方法,重点挖掘病例中的症状、病机、方药等内容。对挖掘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从2013年1月到2019年5月,新加坡中华医院眼科干眼患者的性别分布女性求诊的比男性多。1086病例中,女性在干眼患者中占大多数,占了 74.85%(813例),男性则占25.15%(273例)。在年龄的分布方面40岁过后的干眼患者人数,就占了总数据1086例的1016例,约是总数的93%。1086个病案中干眼的主要临床症状是:眼干涩83.42%、寐差27.26%、眼痒17.22%、流泪 16.11%,口干 15.93%、视物模糊 15.01%、眼痛 13.26%、畏光 10.13%。主要的证型分布是肝肾阴虚证24.13%、肺肾阴虚证12.06%、气滞血瘀证11.14%、气血两虚证9.02%、气虚血瘀证6.45%、气阴两虚证3.04%、肝脾不调证1.38%、阴虚证1.01%、血瘀证0.92%。主要的方剂运用频次分布有杞菊甘露饮65.75%、增液汤10.22%、小柴胡汤3.31%、桑菊饮3.04%、丹栀逍遥散2.76%、温胆汤2.76%、生脉散2.58%、香砂六君子汤2.58%、杞菊地黄丸2.21%、归脾汤1.75%等20个方剂。主要的中药在诊次中的分布分别为菊花90.7%、麦冬88.86%、生地88.21%、石斛79.65%、百合77.72%、枳壳 75.41%、陈皮 72:84%、枸杞子 71.09%、太子参 69.15%、桑叶 36.19%等36味药。结论:干眼的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率越高,女性的发生干眼的机率也比同年龄的男性来得高。干眼的主要证型是肝肾阴虚证、肺肾阴虚证、气血两虚证、气滞血瘀证。干眼的核心药物是菊花、麦冬、生地、石斛、百合、枳壳。杞菊甘露饮是治疗干眼的核心方,药物组成是枸杞子、麦冬、百合、石斛、生地、枳壳、陈皮、菊花、太子参。杞菊甘露饮与增液汤、桑菊饮叠加应用,治疗以阴虚发热,津液耗损的干眼证型。
湛雅昕[5](2020)在《正容汤合四物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客观评价正容汤合四物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纳入60例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患者,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口服醋酸泼尼松片40mg,每日1次,1周后减量,每周递减5mg,直至停药;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每日1次;氯化钾缓释片1g,每日2次;甲钴胺片0.5mg,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正容汤合四物汤加减(药物组成:制白附子、熟地、羌活、防风、胆南星、法半夏、麸炒僵蚕、当归、秦艽、木瓜、白芍、川芎、甘草等),两组均治疗8周,对治疗前、治疗后第1、2、3、4、6、8周两组患者的复视像、眼位.、代偿头位、恶心呕吐、头晕目眩、其他伴随症状进行评分,并监测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研究数据采用SPSS2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各组治疗前后积分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积分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5),两组治疗方案均有效。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P>0.05,无显着差异。3.两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比较:复视像、眼位偏斜度、代偿头位症状两组患者之间P>0.05,无显着差异;恶心呕吐、头晕目眩、其他伴随症状两组患者之间P<0.05,有显着差异。4.各随访时间点积分比较:治疗后第2周,治疗组积分较对照组显着下降,P<0.05,有显着差异,余随访时间点两组下降趋势P>0.05,无显着差异。5.治疗期间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正容汤合四物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相较于单纯西医治疗,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全身伴随症状,能够更快速地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吕佳[6](2018)在《养阴润目丸对干眼模型大鼠结膜上皮细胞中Caspase-3、6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养阴润目丸对干眼模型大鼠结膜上皮细胞中Caspase-3、6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SD(Sprague-Dawley)大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5组,即正常组(A)、假手术组(B)、模型组(C)、养阴润目丸组(D)、杞菊地黄丸组(E),每组10只。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除A组与B组外均采用去势法造模。造模成功一周后开始分别给药治疗。连续灌胃给药1个月,并分别于造模后1周、给药后的1个月进行SIT和BUT检测,治疗1个月后取大鼠结膜,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结膜上皮细胞的病理学改变并拍照,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分析Caspase3、6的活性。结果:与模型组对比,养阴润目丸组泪液分泌显着增多,泪膜破裂破裂时间延长;养阴润目丸可有效减少干眼模型大鼠结膜上皮中细胞凋亡的阳性率与Caspase3、6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养阴润目丸能有效改善眼表症状、增加泪液分泌量、使泪膜破裂时间延长、减少干眼模型大鼠结膜上皮细胞中Caspase3、6的表达的作用。提示养阴润目丸可能是通过调控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3、6的水平来抑制细胞凋亡的,说明养阴润目丸用于治疗干眼拥有广阔的前景。
黄顺喜(Sam Shun-Hsi Huang)[7](2018)在《中医古籍中目病的针灸治疗研究》文中指出时代的变迁,西方医学的传入,目病的中医治疗手段,已渐渐在人们的心中被淡忘,然而中医治疗目病的特点和优势,依然存在于历史的洪流中。当今物质生活的提高,生活中多种设备对眼睛的影响甚剧,预防目病的课题也随之重要,中医治疗目病的优势,是一项值得去发掘和研究的工作。目的:重申针灸对目病治疗的重要性,借着古人在针灸治疗目病的经验总结,进行系统整理分析,借此协助临床上的应用。方法:进行民国初以前目病在古籍着作中的检索,其结果分“目病”、“针灸”和“综合”三类;研究内容分为“历代目病的发展概述”、“目病的理论基础研究”、“目病的病因病机与证候研究”和“目病外治法与针灸治疗研究”四部分,以微软软件2010Word、Excel为工具,进行汇整、比较、分析和总结,以SPSS进行统计分析。文献来源、检索方法、检索标准、纳入/排除/剔除标准等相关详述于附录1。成果:由此次研究纳入的209部着作整理结果,从商周时期之着作仅含总数的2%,发展到清代之着作数量占有总数的38%。由比较分析得知目病的专科化萌发于隋唐之前,开始发展于宋金元时代,鼎盛于清代。了解历史的发展过程,吸取前人的经验,有助于未来目病专业化治疗的发展更为完善。目病的基础理论发展中,产生了五轮学说和八廓学说,历代医家对这两种学说被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看法不一,从历代着作的统计分析,得知多数的医家还是将这两种学说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上,另外还发现两种不同的八廓立说,其精义相同,定位有别。历代目病的症候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逐渐增多,从着作整理的结果,得知明代的着作中最多有达2269个证方,到了清代医家将其简化,且依相同的属性归类,并有多位医家改采取症候的直接分类方式,逐渐走向系统化的归类。发展的过程有如由简入繁,再由繁化简,发展的结果有助临床上掌握病因病机的参考,且提供临床有系统及简便的参考资讯。得知历代目病的外治法,很早就被广泛使用,有些依然很有实用性,两种古老的目病手术“金针开障”和“钩割针镰法”,似乎还有深入研究的可能价值。从纳入的209部着作中,整理出有论述目病针灸治疗的着作有33部,目病专书有4部,占其各自总数的12%,针灸专着有22部,占其各自总数的81%,综合类着作有7部,占其各自总数的5%,目病的针灸治疗,在针灸专着对目病分门论述的不多,在目病专着的论述也少,综合类医书对目病的针灸治疗有分门论述的,在比例上,可言极少。据仅有的33部着作,进行古人在针灸治疗目病对经络穴位选择的综合整理分析,归纳出内容条目有956条。其所载的内容以“针灸专着”和“目病专着”为多。并整理出“穴位被使用频次”有2036次,“被使用穴位数”有200个,得到的“平均频数”为10.18次,从条目内容的数据分析结果,明显了解了古人在配穴上有以单穴解说其治疗功效的,占64%,有双穴和多穴混合实施治疗,有些并记载着治疗程序和补泻说明,但所占比例不多。而在针灸治疗目病的方式有采“放血治疗”、“灸法治疗”、“针刺治疗”和“混合治疗”,以“针刺治疗”为主为多。在针灸治疗目病对经络穴位选择的综合整理分析结果,被使用穴位为常用穴的有55个穴位,列于表20中。在远端取穴,以“合谷”最为常用,在近端的头面以“睛明”、“攒竹”、“上星”和“头临泣”为多;在各经脉的穴位被使用率,以“足太阳膀胱”为之最,被使用率占20.58%,在“被使用频次”和“被使用穴数”皆最多,另外手足阳明的穴位被使用率也高,手足少阳的穴位被使用率也是高的,还有一个结果是督脉的穴位被使用率也很高,在研究中发现,古人使用顶前五穴“神庭”、“上星”、“囟会”、“前顶”和“百会”,运用在目病的用穴颇多,可为今后临床针灸治疗目病的有用参考。特定穴的被使用率比非特定穴较为高,占总频次的51.72%,其中又以五输穴和交会穴的被使用率比其他特定穴为高。而五腧穴中以“荥穴”,“输穴”和“原穴”为多。分析结果古人在针灸治疗目病的规律与基础理论原理基本一致,对临床治疗具有参考的意义。最后以五种较典型的目病症候,整理出循经治疗规律与目病循经治疗的总体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皆有显着的相关性,可验证目病循经治疗的总体规律和常用穴位,在临床治疗上有其参考意义。结论:建议医者掌握两种古老的目病手术“金针开障”和“钩割针镰法”,更期望有医者愿意为“开导法”和目病的针灸治疗,进行更多的临床验证和总结。目病的针灸治疗,还需在古人的经验总结基础下,有待做大量的临床验证和总结。
李琦[8](2017)在《逍遥散对肝郁气滞证视神经炎大鼠视路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实验通过逍遥散干预肝郁气滞证视神经炎大鼠模型,研究肝郁气滞证视神经炎中视路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DR1,简称NR1)、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简称β-APP)的动态变化和视路超微结构改变,以及逍遥散干预后上述指标的变化,初步探讨逍遥散治疗肝郁气滞证视神经炎的可能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以及为视神经炎的临床辨证论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60只Wistar体健大鼠按RAND函数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正常组、肝郁气滞证视神经炎组和逍遥散加肝郁气滞证视神经炎组,采用不可预知的慢性刺激应激方法建立肝郁气滞证动物模型,在证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豚鼠脊髓匀浆抗原诱导的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llergic encephalomyelitis,简称EAE)动物模型方法建立视神经炎动物模型,建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然后选择调肝代表方剂逍遥散进行药物干预。正常组和肝郁气滞证视神经炎组(简称病证结合组)用生理盐水灌胃,逍遥散加肝郁气滞视神经炎组(简称逍遥散组)用逍遥散灌胃,疗程均为28天。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记录各组大鼠视神经功能评分、旷场实验,从组织器官水平形态学方面光镜下观察肝的形态学改变,酶联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简称ACTH)含量动态变化,利用上述指标评价模型造模成功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皮质NR1、外侧膝状体NR1和视神经中β-APP的动态变化,透射电镜下观察视皮质、外侧膝状体、视神经的超微结构。结果1.模型制备。病证结合组、逍遥散组大鼠通过不可预知的慢性刺激应激方法结合免疫抗原诱导的EAE模型造模第28天后,与正常组相比,疾病组和病证结合组大鼠精神萎靡、饮食减少,四肢活动障碍,甚至瘫痪,视神经功能评分降低;疾病组和病证结合组大鼠旷场实验总分降低;疾病组和病证结合炎组大鼠血浆ACTH浓度升高;病证结合组光镜下肝发生病理性改变;造模成功。2.免疫组化。病证结合组:与正常组相比,视皮质NR1、外侧膝状体NR1、视神经β-APP蛋白表达均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皮质NR1蛋白第28天较第14天表达增高,外侧膝状体NR1蛋白表达第28天较第14天表达降低,视神经β-APP第28天较第14天表达增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逍遥散组:与病证结合组相比,视皮质NR1、外侧膝状体NR1、视神经β-APP蛋白表达均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视皮质NR1、外侧膝状体NR1、视神经β-APP蛋白表达均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变化同病证结合组。3.透射电镜下超微结构。病证结合组大鼠视皮质和外侧膝状体的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突触均有病理改变,视神经髓鞘分层明显,呈洋葱样改变,视皮质和视神经随着时间推移病理改变加重,外侧膝状体超微结构则第14天较第28天严重;逍遥散干预后,逍遥散组大鼠外侧膝状体和视皮质超微结构结果均有改善,视神经髓鞘致密排列整齐,第14天及第28天以上视路三个部位的恢复结果同病证结合组。结论1.本实验采用不可预知的慢性刺激应激法结合免疫抗原诱导的EAE模型制备的肝郁气滞证视神经炎大鼠模型是成功的。2.从作用部位来说,逍遥散可降低病证结合组大鼠视路视皮质、外侧膝状体NR1和视神经β-APP表达,表明调肝方药逍遥散对肝郁气滞证视神经炎大鼠目功能有改善作用,故推测逍遥散可能通过部分恢复大鼠视皮质、外侧膝状体NR1和视神经β-APP的平衡来发挥其治疗肝郁气滞证视神经炎的作用。从时间上来说,病证结合组视皮质NR1和视神经β-APP随着时间的增加表达增加,外侧膝状体NR1随着时间的增加表达降低,表明视路中视皮质、外侧膝状体、视神经这三个部位发生病理改变在时间上有所不同,故推测肝郁气滞证视神经炎发病的顺序可能为视皮质、视神经、外侧膝状体。3.逍遥散有效改善病证结合组大鼠视皮质、外侧膝状体、视神经超微结构,故推测逍遥散可能通过部分恢复视路超微结构的作用来发挥其治疗肝郁气滞证视神经炎大鼠的作用,本实验显示,逍遥散对各组大鼠视路超微结构的最先恢复部位可能是视皮质。
袁进英[9](2016)在《清眩润目饮内外并用治疗MGD所致干眼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干眼(Dry eye, DE)是一种眼表疾病,其中泪液分泌异常是导致=干眼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眼部不适、视功能障碍。DE的发病率呈不断增长趋势主要受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不良的生活习惯及年龄结构的改变影响。其中睑板腺功能障碍是蒸发过强型干眼形成的主要原因,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蒸发过强型干眼病程较长并且发病原因复杂,治疗的关键需要综合疗法共同作用,如果采用单纯一种治疗手段临床观察发现较难取得满意疗效。本课题建立立在临床研究观察的基础上,对导师临床应用专方清眩润目饮内外并用治疗MGD所致的干眼进行观察,来评价通过应用此种方法治疗能够对睑板腺管内腺体的分泌物起到软化作用,从而促进睑板腺功能的恢复,增加泪液的分泌,改善中医症候。本人将收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通过调查卜问卷的形式建立因子量表,主要观察治疗前后眼表疾病指数(OSDI)表、睑板腺功能、泪液分泌试验Ⅰ(S[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CS)及中医症候的变化情况,从而对清眩润目饮内外并用的治疗结果进行客观评价。目的:本课题主要通过对比清眩润目饮内外并用与西药典必舒眼膏治疗MGD所致干眼的临床疗效,说明专方清眩润目饮内外并用治疗MGD所致干眼的有效性方法:本课题资料的收集来源于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眼科门诊患者和病房住院患者,治疗一个疗程,共收集经中西医诊断皆符合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的病例60例(120只眼),且均为双眼患者。将收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60只眼),给予清眩润目饮内外并用治疗;对照组30例(60只眼)给予典必舒眼膏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均为30天。采用SPSS17.0软件分别对治疗前后眼表疾病指数(OSDI)表、睑板腺功能、泪液分泌试验Ⅰ(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CS)及中医症候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82.76%,两者治疗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后,两组眼表疾病指数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着(P>0.05);(3)两组治疗后,治疗组的泪液分泌试验Ⅰ、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分别较对照组显着,因此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治疗后,治疗组睑板腺功能计分较对照组明显,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治疗后,治疗组在中医症候的改善及中医症候的疗效方面均较对照组明显,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清眩润目饮内外并用可有效减轻MGD所致干眼的眼表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2.清眩润目饮内外并用可促进MGD所致干眼的睑板腺分泌物排出,促进睑板腺功能的恢复。3.清眩润目饮内外并用可增加MGD所致干眼患者的泪液分泌量。4.清眩润目饮内外并用可减少MGD所致干眼的角膜荧光染色,延长泪膜破裂时间,提高泪膜稳定性5.清眩润目饮内外并用可改善MGD所致干眼的中医症候6.清眩润目饮内外并用治疗MGD所致干眼的作用机理可能是外用改善目液分泌,促进睑板腺分泌排除,内服祛除脾肺经的湿热之邪,从根本上促进并改善恢复睑板腺功能。
薛珺丹[10](2016)在《明目四物汤配合针刺治疗肝血不足型干眼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干眼为最常见的眼表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检查发现干眼的发病率骤增,并逐渐趋于年轻化。本实验拟以观察明目四物汤配合针刺对肝血不足型干眼的临床疗效,寻找中医治疗干眼的有效方法。方法本临床研究病例来源于2014年6月1日至2015年12月30日,在大同市矿区中医院眼科门诊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共48例(96眼),剔除4例,脱落3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明目四物汤结合针刺干预,1次/日,6次/周,治疗4周。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干预,4次/日,1滴/次,治疗4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干眼问卷评分、中医临床症状评分、泪液分泌量(SIT)、泪膜破裂时间(BUT)及角膜上皮荧光染色(FL),并对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选取适当的检验方法对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的统计学结果(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组间比较统计学结果(P>0.05)无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均衡性和可比性。实验组治疗前后比较:经统计学检查在干眼问卷评分、中医临床症状评分、泪液分泌量及角膜荧光染色上(P<0.01)有显着差异,在泪膜破裂时间上(P>0.05)无差异。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经统计学检查在干眼问卷评分、泪液分泌量及角膜染色上有显着差异(P<0.01),中医临床症状评分(P<0.05)有统计学意义,泪膜破裂时间(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相比: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和角膜染色(P<0.01)有明显差异,干眼问卷评分及泪液分泌量(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泪膜破裂时间(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明目四物汤配合针刺能够有效缓解肝血不足型干眼患者的临床症状,通过调整脏腑气血津液及局部刺激达到促进泪液分泌和延长泪膜破裂时间的目的。从干眼问卷评分看,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说明在缓解眼部症状上,明目四物汤配合针刺疗效优于玻璃酸钠滴眼液。
二、《证治准绳·眼目集》的眼科针灸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证治准绳·眼目集》的眼科针灸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干眼症针刺诊疗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名溯源 |
2病因病机 |
2.1 脏腑辨证 |
2.2 气血津液辨证 |
2.3 六淫病机辨证 |
3 针刺治疗 |
3.1 郑氏针法 |
3.1.1 温通针法 |
3.1.2 进火补针法 |
3.1.3 凉泻针法 |
3.1.4 喜鹊登梅法、二龙戏珠法 |
3.2 导气针法 |
3.3 纳气法 |
3.4 濡润神珠针法 |
3.5 滋阴润目法 |
4 总结与展望 |
(2)周婉瑜教授从络治疗葡萄膜炎的经验挖掘及核心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中、西医治疗葡萄膜炎的研究进展 |
1 葡萄膜炎概述 |
2 西医对葡萄膜炎的认识 |
2.1 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 |
2.2 葡萄膜炎的西医治疗 |
3 中医对葡萄膜炎的认识 |
3.1 葡萄膜炎的中医病名认识 |
3.2 葡萄膜炎的中医病机 |
3.3 葡萄膜炎的中医治疗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相关研究 |
研究一 周婉瑜教授从络治疗葡萄膜炎的临床经验挖掘 |
1 研究资料 |
1.1 资料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2 方法 |
2.1 数据处理及录入 |
2.2 组方数据与分析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病位、病性要素 |
3.3 药物使用频次统计 |
3.4 药物四气、五味、归经统计 |
3.5 药物剂量统计 |
3.6 药物组合统计 |
3.7 药物间关联规则统计 |
3.8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新方组合分析 |
4 讨论 |
4.1 一般情况分析 |
4.2 常用药物和剂量分析 |
4.3 药物气味归经分析 |
4.4 药物组方规律分析 |
4.5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新方组合分析 |
5 周婉瑜教授从“络”治疗葡萄膜炎临床经验总结 |
5.1 络病理论 |
5.2 络病理论在眼科中的应用 |
5.3 葡萄膜炎的目络病病因病机 |
5.4 葡萄膜炎的目络病治疗体系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四妙勇安汤治疗葡萄膜炎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库及软件 |
1.2 四妙勇安汤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筛选 |
1.3 四妙勇安汤的作用靶点标准化 |
1.4 疾病靶点的预测 |
1.5 四妙勇安汤作用靶点与葡萄膜炎疾病靶点的交集分析 |
1.6 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PPI)网络图构建 |
1.7 基因本体(GO)功能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 |
2 结果 |
2.1 四妙勇安汤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筛选 |
2.2 四妙勇安汤的作用靶点标准化和中药-化合物-靶点网络图构建 |
2.3 疾病靶点的预测 |
2.4 四妙勇安汤作用靶点与葡萄膜炎疾病靶点的交集分析 |
2.5 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PPI)网络图构建 |
2.6 基因本体(GO)功能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 |
3 讨论 |
3.1 四妙勇安汤成分分析 |
3.2 核心靶点分析 |
3.3 GO-BP、GO-CC、GO-MF富集结果分析 |
3.4 KEGG富集通路分析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蒸汽眼罩改善干眼的临床观察及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干眼熏蒸方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干眼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眼科经皮贴剂及巴布膏剂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蒸汽眼罩改善干眼的临床观察 |
前言 |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和纳排标准 |
1.3 研究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OSDI评分 |
2.3 干眼症状评分 |
2.4 矫正视力 |
2.5 SIT、BUT及FL |
3 讨论 |
3.1 蒸汽眼罩改善干眼的疗效分析 |
3.2 现代医学对干眼的认识 |
3.3 中医对干眼的认识 |
3.4 中医外治法对干眼的治疗 |
3.5 蒸汽眼罩-薄荷香型改善干眼的优势 |
3.6 小结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干眼熏蒸方机制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干眼熏蒸方有效活性成分收集 |
1.2 干眼熏蒸方作用靶点与干眼疾病靶点获取 |
1.3 PPI网络的构建与分析 |
1.4 构建“熏蒸方-有效成分-关键靶点”网络拓扑图 |
1.5 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 |
2 结果 |
2.1 干眼熏蒸方有效活性成分的筛选结果 |
2.2 熏蒸方治疗干眼潜在作用靶点预测 |
2.3 PPI网络分析 |
2.4 “熏蒸方-有效成分-关键靶点”网络拓扑图分析 |
2.5 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结果分析 |
3 讨论 |
3.1 熏蒸方有效成分分析 |
3.2 关键靶点分析 |
3.3 GO和KEGG富集分析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新加坡中华医院眼科中医辨证论治干眼的回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 理论研究 |
1. 中医文献 |
1.1 中医病名 |
1.2 病因病机 |
1.3 辨证分型 |
1.4 中医治疗干眼的临床理论思想 |
1.5 中医治疗干眼的研究 |
1.5.1 中医内治法 |
1.5.2 中医外治法 |
1.5.2.1 蒸馏水熏蒸+基础治疗 |
1.5.2.2 中药眼罩熏蒸联合睑板腺按摩 |
1.5.2.3 超声雾化治疗 |
1.5.2.4 针刺治疗 |
2. 西医文献 |
2.1 干眼的定义与分型 |
2.2 干眼的好发人群和致病因素 |
2.2.1 年龄和性别 |
2.2.2 药物的长期使用 |
2.2.3 病源性干眼 |
2.2.4 环境因素 |
2.2.5 睑板腺功能障碍 |
2.2.6 手术源性后干眼 |
2.3 西医治疗干眼的研究 |
2.3.1 泪液分泌不足型(ATD) |
2.3.2 蒸发过强型干眼 |
3. 研究背景 |
3.1 新加坡中华医院眼科的发展史 |
3.2 小结 |
第二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新加坡中华医院 中医辨证论治干眼临床研究 |
1. 数据采集 |
1.1 病例采集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2. 数据清洗 |
2.1 医例资料来源 |
2.2 纳入排除标准 |
2.3 病例的预处理 |
2.4 病例信息纳入方法 |
2.5 病例信息采集方法 |
2.5.1 数据处理过程 |
2.5.1.1 数据录入过程记录 |
2.5.1.2 数据清理过程记录 |
2.5.2 病例数据挖掘平台的建立 |
2.5.3 病例信息数据挖掘方法 |
3. 数据表达 |
3.1 计量性趋势数据结果 |
3.1.1 研究基线分布 |
3.1.1.1 性别频次频率分布 |
3.1.1.2 年龄段频次频率分布 |
3.1.2 计量数据解构 |
3.1.2.1 临床症状频次频率分布 |
3.1.2.2 舌象频次频率分布 |
3.1.2.3 脉象频次频率分布 |
3.1.2.4 证型频次频率分布 |
3.1.2.5 方剂频次频率分布 |
3.1.2.6 药物频次频率分布 |
3.2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
3.2.1 集内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
3.2.1.1 临床症状集内关联规则项集 |
3.2.1.2 舌象集内关联规则项集 |
3.2.1.3 脉象集内关联规则项集 |
3.2.1.4 药物集内关联规则项集 |
3.2.2 集外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
3.2.2.1 临床症状与证型集外关联规则项集 |
3.2.2.2 临床症状与药物集外关联规则项集 |
3.2.2.3 证型与方剂集外关联规则项集 |
3.2.2.4 证型与药物集外关联规则项集 |
3.3 聚类分析数据结果 |
3.3.1 临床症状K-聚类结果 |
3.3.2 药物-聚类结果 |
4. 讨论 |
4.1 数据分析 |
4.1.1 一般情况 |
4.1.2 临床表现 |
4.1.3 证型方面 |
4.1.3.1 肝肾阴虚 |
4.1.3.2 肺肾阴虚 |
4.1.3.3 气血两虚 |
4.1.3.4 气滞血瘀 |
4.1.4 治疗用药 |
4.1.4.1 常用中药 |
4.1.4.2 核心方 |
4.1.4.3 核心方中药的药理作用 |
4.1.4.3.1 枸杞子 |
4.1.4.3.2 麦冬 |
4.1.4.3.3 百合 |
4.1.4.3.4 石斛 |
4.1.4.3.5 生地 |
4.1.4.3.6 枳壳 |
4.1.4.3.7 陈皮 |
4.1.4.3.8 菊花 |
4.1.4.3.9 太子参 |
4.1.5 新加坡中华医院眼科临床治疗干眼的研究 |
第三部分 基于新加坡中华医院眼科 中医辨证论治干眼回顾性分析的研究访谈 |
1. 访谈研究背景 |
2. 访谈研究设计 |
3. 访谈研究实施 |
4. 资料转录与分析 |
5. 总结访谈报告 |
5.1 局部和整体关系密不可分 |
5.2 辨病和辨证二合为一 |
5.3 整体审查,辨证论治 |
5.4 舍脉从证 |
5.5 随症用药 |
5.6 病为本,工为标 |
5.7 中西合治,政策改变,教育改革 |
5.8 调整生活习惯,重视情志管理和民众教育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正容汤合四物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认识 |
1.1 病名溯源 |
1.2 病因病机 |
1.3 辨证分型论治 |
1.4 专方治疗 |
1.5 非中药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认识 |
2.1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2 临床表现与诊断 |
2.3 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非手术治疗 |
2.4 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手术治疗 |
3. 小结与展望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脱落和中止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分组原则 |
3.2 治疗方案 |
3.3 观察指标 |
3.4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
3.5 统计学方法 |
4. 结果 |
4.1 基线比较 |
4.2 疗效比较 |
4.3 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立论依据 |
2. 正容汤合四物汤加减的组方分析 |
3. 正容汤合四物汤加减的现代药理学分析 |
4. 研究结果分析 |
4.1 一般资料分析 |
4.2 临床疗效分析 |
第四部分 结论 |
第五部分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养阴润目丸对干眼模型大鼠结膜上皮细胞中Caspase-3、6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材料和方法 |
1.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 |
1.3 实验设备与器材 |
1.4 实验药物 |
2.研究方法 |
2.1 实验动物分组 |
2.2 实验动物造模 |
2.3 给药方法 |
2.4 常规检查 |
2.5 标本取材 |
2.6 标本检测 |
2.7 统计学方法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治疗前与治疗1月后各组大鼠SIT检测结果 |
2.治疗前与治疗1月后各组大鼠BUT检测结果 |
3.光镜下各组大鼠结膜上皮细胞病理形态学结果 |
4.各组大鼠结膜上皮细胞中细胞凋亡的情况 |
5.各组大鼠结膜上皮细胞中的Caspase-3.6检测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1.干眼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
2.历代中医对干眼病因病机的认识 |
3.现代医学对干眼的治疗 |
4.中医药对干眼的治疗 |
5.养阴润目丸的组方依据及现代药理学分析 |
6.养阴润目丸对大鼠实验性干眼作用结果分析及机理探讨 |
7.问题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7)中医古籍中目病的针灸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历代目病的发展概述 |
第一节 商周时期 |
第二节 秦汉晋时期 |
第三节 隋唐时期 |
第四节 宋金元时期 |
第五节 明清与民初时期 |
第二章 目病的理论基础研究 |
第一节 目病的基础理论 |
一、目系疾病和脏腑的关系 |
二、目系疾病和经络的关系 |
第二节 五轮学说 |
第三节 八廓学说 |
第三章 目病的病因病机与证候研究 |
第一节 病因病机 |
一、目病的病因病机分析 |
二、五轮的病因病机与证候分析 |
三、八廓病因病机与证候分析 |
第二节 目病的证型分类 |
一、目病分类 |
二、证型分类比较 |
第四章 目病外治法与针灸治疗研究 |
第一节 目病外治法 |
一、开内障眼 |
二、钩割针镰法 |
三、开导法 |
第二节 目病的针灸治疗 |
一、在目病专着方面 |
二、在针灸专着方面 |
三、综合类的着作 |
四、古籍在针灸治疗目病对经络穴位选择的综合整理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文献来源、检索方法和检索纳入/排除/剔除等相关标准 |
附录2 :五轮病因病机对照表 |
附录3 :八廓病因病机对照表 |
附录4 :《太平圣惠方》卷第三十三“眼内障论” |
附录5 :《银海精微》卷下“开金针法” |
附录6 :《审视瑶函》卷五“拨内障手法” |
附录7 :《张氏医通》卷八“金针开内障论” |
附录8 :《太平圣惠方》卷第三十二“眼钩刺针镰法” |
附录9 :《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上》“开导说” |
附录10 :《目经大成》卷之一“开导” |
附录11 :《审视瑶函》卷六“眼科针灸要穴图像” |
附录12 :SPSS的数据处理结果 |
致谢 |
(8)逍遥散对肝郁气滞证视神经炎大鼠视路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实验一 肝郁气滞证视神经炎大鼠模型制备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实验二 逍遥散对肝郁气滞视神经炎大鼠模型视路NR1、Β-APP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实验三 肝郁气滞视神经炎大鼠视路超微结构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清眩润目饮内外并用治疗MGD所致干眼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医学对干眼的认识和研究进展 |
1.1 古代医家对干眼的论述 |
1.2 症状 |
1.3 病因病机 |
1.4 治法方药 |
2 干眼的病因分类和研究进展 |
2.1 临床表现 |
2.2 病因 |
2.3 检查方法 |
2.4 治疗 |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诊断标准 |
2.3 病例纳入标准 |
2.4 病例排除标准 |
2.5 剔除标准 |
2.6 病例的脱落标准 |
2.7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治疗前比较 |
3.2 治疗后各指标分析 |
讨论 |
1 清眩润目饮药物组成及原理 |
1.1 清眩润目饮治疗蒸发过强型干眼的现代理论研究 |
2 清眩润目饮内外并用治疗MGD所致干眼的疗效分析 |
2.1 眼表疾病指数表(OSDI) |
2.2 睑板腺功能 |
2.3 泪液分泌试验Ⅰ(SIT) |
2.4 泪膜破裂时间(BUT) |
2.5 角膜荧光素染色(FCS) |
2.6 中医症候的比较 |
2.7 中医证候的疗效 |
2.8 总疗效分析 |
3 清眩润目饮内外并用作用机理 |
结论 |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附表1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10)明目四物汤配合针刺治疗肝血不足型干眼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缩略表 |
前言 |
临床资料 |
研究方案 |
疗效评价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白涩症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病例报告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证治准绳·眼目集》的眼科针灸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干眼症针刺诊疗研究进展[J]. 程佳莉,赵耀东,鲁红燕,李耀娜,庞张义,方晓丽. 中医临床研究, 2021(23)
- [2]周婉瑜教授从络治疗葡萄膜炎的经验挖掘及核心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D]. 张伟道.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3]蒸汽眼罩改善干眼的临床观察及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干眼熏蒸方机制[D]. 农璐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新加坡中华医院眼科中医辨证论治干眼的回顾分析[D]. 廖娇治(LIYAW CHEOW TEE).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正容汤合四物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观察[D]. 湛雅昕.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6]养阴润目丸对干眼模型大鼠结膜上皮细胞中Caspase-3、6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D]. 吕佳.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8(01)
- [7]中医古籍中目病的针灸治疗研究[D]. 黄顺喜(Sam Shun-Hsi Huang).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8]逍遥散对肝郁气滞证视神经炎大鼠视路影响的实验研究[D]. 李琦.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7(01)
- [9]清眩润目饮内外并用治疗MGD所致干眼的临床观察[D]. 袁进英.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6(08)
- [10]明目四物汤配合针刺治疗肝血不足型干眼的临床观察[D]. 薛珺丹. 山西中医学院,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