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胆脂瘤非典型MRI影像表现3例(论文文献综述)
陈鹏[1](2021)在《医学影像学技术在颅内胆脂瘤诊治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医学影像学技术在颅内胆脂瘤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例疑似颅内胆脂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因头晕、头痛间接发作、进行性加重入院,术前完成颅脑CT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术后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进行比较,观察其诊断情况及影像学特征。结果手术病理组织学诊断显示, 10例患者确诊为巨大胆脂瘤样物:术中开放探查显示颅内有巨大胆脂瘤样物,体积约为2.0 cm×2.0 cm×3.0 cm~3.0 cm×4.0 cm×5.0 cm;根据位置分为2例小脑桥脑角胆脂瘤, 2例鞍区胆脂瘤, 2例脑实质内胆脂瘤, 2例脑室胆脂瘤, 2例颅骨胆脂瘤。10例患者胆脂瘤均为实性,与周围界限清楚,表面光滑,无明显供血动脉,其中2例伴有无菌性脑膜炎, 3例伴有脑积水, 2例累及外耳道后壁形成屡孔,部分累及窦脑膜角,其中1例面神经暴露并侵犯;10例颅内胆脂瘤周围骨质部分或全部吸收,骨质破坏明显。MRI和CT对颅脑胆脂瘤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和CT联合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高于MRI和CT单独诊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平扫显示患者病变多为占位性病变,肿块边缘清晰,可见或不可见包膜(薄膜,局部略厚),病灶内软组织密度较薄分隔,局部略厚;包膜及分隔可见少量弧形、条片状钙化影。颅脑MRI检查可见占位性病变,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增强后未见强化;T1WI呈低信号为主,混杂稍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呈不均匀高信号;表观弥散系数不均匀等、稍高信号。结论 CT和MRI对颅内胆脂瘤诊断准确性较高,必要时可联合诊断,进一步提升临床诊断准确性,可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孙道法,赵恺,牛洪泉,王俊文,舒凯[2](2019)在《隐匿性脑脓肿临床误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临床隐匿性脑脓肿的误诊原因。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6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39例临床误诊的脑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治疗体会。结果 39例脑脓肿患者术前行影像学检查,MRI增强表现为非典型环形强化病灶28例(71.8%),不均匀轻度强化病灶11例(28.2%)。39例患者术前误诊为胶质瘤22例,星形细胞瘤5例,转移瘤6例,神经元肿瘤1例,梗塞后出血1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胆脂瘤1例,颅咽管瘤1例,脑膜瘤1例。39例患者中开颅病灶显微切除35例,立体定向手术4例。32例患者随访(28.5±18.5)个月,疗效良好,MRI复查显示病灶根治无复发者26例,占86.7%。结论不明确的感染病程、非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是脑脓肿误诊的原因。对于临床疑似患者,术中预防脓液外溢播散,根治病灶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
陈勇[3](2019)在《颅内表皮样囊肿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回顾分析影响颅内表皮样囊肿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以提高对此类术后并发症的认识并为临床诊疗过程中防治复发提供参考。病例资料和方法:收集200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收治的141例颅内表皮样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回访资料,对复发患者及未复发患者按性别、年龄、影像学表现、病变部位、大小、生物学特点、手术切除程度等指标分组统计,结合卡方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及Kaplan-Meier生存分析筛选影响术后复发率、复发风险及无进展生存期的危险因素,纳入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最终获得影响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以α=0.05为检验水准,P>0.1为剔除标准,P<0.05为有显着性差异。结果:141例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95例,男女比例1:2.06。复发33例,复发率23.4%。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均不影响术后复发,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的病变的复发率高于典型病变(38.1%:17.2%)且术后复发风险高于典型病变、无进展生存期较短(P<0.05),体积大小是影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复发患者病变的平均体积为38.7±25.3 cm3,未复发病变的平均体积为25.3±23.2 cm3,体积较大的病变主要增加术后远期复发风险,其5年、10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7.8%、16.5%。小脑幕上病变的术后复发风险高于幕下病变(P<0.05),病变所在颅内间隙不同其术后复发风险明显不同(P<0.05)。侵袭性生长的病变术后复发风险高于匍匐性生长的病变、无进展生存期较短(P<0.05))。手术不同程度残留导致术后复发风险增高、无进展生存期缩短(P<0.05),影响手术切除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病变的大小及是否与周围神经血管粘连。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是否典型、所在颅内间隙及手术的切除程度。影像学表现非典型病变的复发风险是典型病变的5.966倍;脑实质内病变的复发风险最高,其次为蛛网膜下腔内、脑室内及硬膜外/下病变;手术残留少量瘤体的术后复发风险是全切后的3.681倍,而残留部分包膜术后复发风险较全切无显着增高(HR=1.078,P>0.05)。结论:颅内表皮样囊肿术后存在一定的复发率,术后复发多见于非典型影像学表现、脑实质内病变、手术残留瘤体的患者。提高手术切除程度为预防复发最重要的手段,但手术残留部分包膜不会明显增加术后复发风险。
陈秀英[4](2018)在《CT和MRI对中耳胆脂瘤的影像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耳部HRCT、耳部MRI检查对中耳胆脂瘤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将无耳部手术史、临床拟诊为中耳胆脂瘤的51位患者的51耳纳入研究(男:女≈3:2),患者平均年龄为46(±12)岁。所有患者均行耳部HRCT、常规MRI平扫加早期增强及SE-EPI DWI检查。将检查方法及诊断数据分为A(HRCT)、B(常规MRI平扫联合DWI)、C(常规MRI平扫加增强)、D(HRCT联合DWI联合常规MRI平扫加增强组)四组,分别由两位对耳部影像诊断有5年以上经验的影像医师双盲阅片,诊断结果以数字0、1、2、3分别代表明确诊断无胆脂瘤、不除外胆脂瘤、胆脂瘤可能性大、明确诊断胆脂瘤,其中0代表阴性结果,1-3均代表阳性结果。将影像诊断结果与术中所见及病理结果对比,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四组检查方法诊断胆脂瘤的敏感性(Se)、特异性(Sp)、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进行统计分析,对四组检查结果做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探讨不同影像检查手段对中耳胆脂瘤的检出价值。另外,对经病理证实为胆脂瘤患者的颅内外并发症的术前诊断情况做回顾性统计分析,探讨HRCT、常规MRI平扫加早期增强在术前对中耳胆脂瘤颅内外并发症的诊断价值。结果:A、B、C、D四种检查方法对中耳胆脂瘤的检出的敏感性分别为92.7%、80.5%95.1%、100.0%,特异性分别为40.0%、100.0%、70.0%、90.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6.4%、100.0%、92.9%、97.6%,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7.1%、55.6%、77.8%、100.0%,AUC值分别为0.840、0.902、0.950、1.000。51例患者经病理证实为胆脂瘤的41例,其中术中证实合并并发症的26例,部分患者合并多个并发症,包括:脑膜裸露20例,HRCT及MRI平扫加增强扫描术前均100%做出诊断;面神经管骨质破坏18例,HRCT术前均做出明确诊断,常规MRI加增强诊断0例;迷路漏10例,HRCT术前明确诊断10例,MRI给出提示性诊断5例;脑脓肿1例、耳后骨膜下脓肿3例、颈部间隙脓肿1例、硬膜外脓肿1例,常规MRI平扫加增强在术前均明确诊断,HRCT在术前均未做出诊断。结论:耳部HRCT与耳部MRI检查互为补充,两者联合应用是中耳胆脂瘤理想的影像检查方法。
朱伟栋,柴永川,杨洁,张治华,汪照炎,吴皓[5](2017)在《内耳道及桥小脑角非听神经瘤病变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内耳道及桥小脑角非听神经瘤病变的诊断以及影像学检查在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耳科学研究所2001年1月2016年12月185例内耳道及桥小脑角非听神经瘤的病例资料,其中后组颅神经鞘瘤65例,面神经瘤55例,脑膜瘤25例,胆脂瘤9例,恶性肿瘤9例,三叉神经鞘瘤8例,海绵状血管瘤6例,蛛网膜囊肿5例,脂肪瘤3例。所有病例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前诊断和手术入路根据术前临床表现、颞骨高分辨率CT和MRI检查结果确定,术后均病理确诊。结果 185例患者中男96例,女89例,年龄1177岁,平均(46.4±25.6)岁,术后平均随访(5.1±3.2)年,病变均全切除,术后并发症脑脊液漏4例(2.2%),术后随访过程中死亡4例(均为桥小脑角恶性肿瘤),1例胆脂瘤复发。各类内耳道及桥小脑角非听神经瘤病变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根据术前临床表现、颞骨高分辨率CT和MRI检查结果诊断准确率为93.5%(173/185)。结论准确的术前诊断对制定内耳道及桥小脑角病变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术前结合临床表现、颞骨高分辨率CT和MRI检查结果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
王义彪,赵建农,陈来照,王鹏程,黄垂学[6](2017)在《颅内非典型表皮样囊肿16例的诊断与治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总结颅内非典型表皮样囊肿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4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术前诊断困难但术后病理提示为表皮样囊肿的16例非典型表皮样囊肿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术中所见、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16例表皮样囊肿均表现为处于颅内不典型位置、术前影像学特征不明显、囊内含有较多蛋白及胆固醇结晶等非典型表皮样囊肿的特征,以致术前误诊率较高。所有病例均予以手术切除,术后回访1例因病变术中残余而肿瘤复发。结论术前对于颅内非典型部位及影像学特征不明显的病变应该考虑该诊断。术中尽量全切肿瘤及囊壁是治愈该疾病的关键,术后应进行回访。
王清涛,史立信,臧颖卓,马志军,包刚,耿彦飞,霍彩云,杨华[7](2016)在《颅内表皮样囊肿20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颅内表皮样囊肿(EC)的临床与头颅MRI影像表现,以便提高诊断率。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EC的MRI表现。全部患者均进行了常规平扫序列T1WI、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及弥散加权成像(DWI)、钆对比剂增强扫描(CE-MRI)检查。结果 20例肿瘤脑桥小脑角池12例(左侧7例,右侧5例),桥前池3例,脑实质内2例(右侧枕叶1例,左侧额叶1例,病灶均发生于皮质区或皮质下区),左侧外侧裂池1例,枕大池1例,四脑室1例。其中4例病灶同时受累桥前池、鞍上池、侧裂池及环池等多个脑池间隙;全部病灶均呈囊性改变;13例长T1WI、长T2WI信号,4例T1WI、T2WI为混杂信号,3例T1WI、T2WI均为高信号;11例T2FLAIR序列检查结果均呈混杂信号,其内可见散在的絮状稍高信号影,6例为低信号,3例为稍高信号;DWI序列检查结果为19例高信号,1例低信号。结论 EC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尤其是FLAIR及DWI序列MRI表现有助于对该病的明确诊断。
周全,肖绍文,谭源福,张超元,路星[8](2015)在《三叉神经痛型桥小脑角区微小胆脂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附25例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型桥小脑角区微小胆脂瘤的诊断方法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10月至2015年2月我科对25例可疑为三叉神经痛型桥小脑角区微小胆脂瘤的患者术前行MRI DWI检查,明确诊断后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行肿瘤切除及三叉神经全程探查减压术。结果:所有病例的诊断明确,肿瘤全切率为100%。三叉神经减压充分并保护良好。术后三叉神经痛症状完全消失9例,明显缓解3例,复查MRI DWI序列显示肿瘤完全消失。随访330个月,所有患者的症状完全消失,无复发。结论:对于年轻、非典型三叉神经痛,疑诊胆脂瘤的患者应及时行MRI DWI序列扫描,可以提高桥小脑角区微小胆脂瘤的诊断准确率。术中全切肿瘤,行三叉神经全程探查,充分减压是症状改善的关键。
常东胜,徐成,崔翠萍[9](2014)在《桥小脑角区肿瘤的磁共振成像诊断》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肿瘤的磁共振成像(MRI)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总结分析经影像学及手术病理证实的桥小脑角区肿瘤共33例。其中听神经瘤14例,三叉神经瘤8例,脑膜瘤2例,胆脂瘤3例,蛛网膜囊肿4例,恶性肉芽肿1例,颈静脉球瘤1例。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部分病例结合CT扫描。总结分析肿瘤的形态、大小、生长方式、信号特征及强化方式。结果桥小脑角区的肿瘤以听神经瘤占首位,其次为三叉神经瘤、胆脂瘤、蛛网膜囊肿、脑膜瘤。还有一些少见的肿瘤,诸如恶性肉芽肿、颈静脉球瘤等。结论桥小脑角区肿瘤MRI表现各具有不同特性,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为临床治疗及手术提供依据。
张达旻[10](2014)在《颅内表皮样囊肿的影像学特点与显微手术治疗》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颅内表皮样囊肿的影像学特点和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手术方法优劣。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3月-2014年1月我科收治的颅内表皮样囊肿21例的临床资料,21例患者(包括15例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患者)均采用单纯显微镜下手术治疗;回顾文献,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收治的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10例均采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21例表皮样囊肿在影像学上呈典型表现17例(77.3%),非典型表现4例(22.7%);病变位于桥小脑角15例,中颅窝底1例,位于右侧颞叶、小脑蚓部、左侧额颞叶、左侧眼眶内、第四脑室各1例;肿瘤全切17例(81.0%),次全切4例(19.0%),死亡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无菌性脑膜炎1例,面瘫4例。术后随访3月-1年,4例面瘫患者症状有所改善,无复发病例。两组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患者手术全切率无差别(P=0.626>0.05),术后新发面神经功能障碍率无差别(P>0.05)。结论:绝大部分表皮样囊肿在CT上呈低密度,MRI上呈长T1WI长T2WI信号,在DWI上呈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后不强化,其表现特异,诊断明确;对于非常见部位表皮样囊肿在影像学上表现不典型者明确诊断较为困难,其性质往往需术中所见或术后病理证实。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扩大了手术视野,消除了手术盲区,提高了手术全切率的认识,在手术操作中并不影响面神经功能。
二、胆脂瘤非典型MRI影像表现3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胆脂瘤非典型MRI影像表现3例(论文提纲范文)
(1)医学影像学技术在颅内胆脂瘤诊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病理诊断结果 |
2.2 MRI和CT诊断结果比较 |
2.3 MRI和CT联合诊断结果 |
2.4 颅脑胆脂瘤影像学特征 |
3 讨论 |
(2)隐匿性脑脓肿临床误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影像学检查 |
1.3 实验室检查 |
1.4 治疗方法 |
1.5 疗效和随访 |
2 结果 |
2.1 临床诊断 |
2.2 术后并发症 |
2.3 随访情况 |
3 典型病例影像学分析 |
4 讨论 |
(3)颅内表皮样囊肿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病例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CT和MRI对中耳胆脂瘤的影像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综述 |
1.2.1 颞骨CT及其后处理技术 |
1.2.2 常规耳部MRI平扫加增强扫描 |
1.2.3 DWI新技术的应用 |
1.2.4 小结 |
第2章 研究材料、方法及结果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检查技术及方法 |
2.1.3 数据收集及处理 |
2.1.3.1 不同影像检查手段对中耳胆脂瘤的检出价值 |
2.1.3.2 不同影像检查手段对中耳胆脂瘤颅内外并发症的检出价值 |
2.2 结果 |
2.2.1 不同影像检查手段对中耳胆脂瘤的检出价值 |
2.2.2 不同影像检查手段对中耳胆脂瘤颅内外并发症的检出价值 |
第3章 讨论 |
3.1 中耳胆脂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
3.2 不同影像检查手段对中耳胆脂瘤的检出价值 |
3.3 不同影像检查手段对中耳胆脂瘤颅内外并发症的检出价值 |
3.4 研究的创新点 |
3.5 研究的局限性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内耳道及桥小脑角非听神经瘤病变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1临床资料。 |
1.2临床表现。 |
1.3影像学检查。 |
1.4手术入路。 |
2.1后组颅神经鞘瘤6 5例。 |
2.2面神经瘤5 5例。 |
2.3脑膜瘤25例。 |
2.4胆脂瘤9例。 |
2.5恶性肿瘤9例。 |
2.6三叉神经鞘瘤9例。 |
2.7海绵状血管瘤6例。 |
2.8蛛网膜囊肿5例。 |
2.9脂肪瘤3例。 |
3.1颞骨高分辨率CT。 |
3.2神经鞘膜瘤。 |
3.3脑膜瘤。 |
3.4胆脂瘤。 |
3.5恶性肿瘤。 |
3.6海绵状血管瘤。 |
3.7蛛网膜囊肿。 |
3.8脂肪瘤。 |
(6)颅内非典型表皮样囊肿16例的诊断与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2 结果 |
2.1 硬膜外胆脂瘤 |
2.2 颅骨板障内表皮样囊肿 |
2.3 脑实质内表皮样囊肿 |
2.4 松果体区表皮样囊肿 |
2.5 第四脑室表皮样囊肿 |
2.6 鞍区表皮样囊肿 |
3 讨论 |
(7)颅内表皮样囊肿20例(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1.一般资料 |
2.检查方法 |
3.影像学表现 |
4.手术及术后随访 |
例举 |
讨论 |
(8)三叉神经痛型桥小脑角区微小胆脂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附25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9)桥小脑角区肿瘤的磁共振成像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检查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桥小脑角区肿瘤MRI特征 |
3.1.1 听神经瘤: |
3.1.2 三叉神经瘤: |
3.1.3 脑膜瘤: |
3.1.4 胆脂瘤: |
3.1.5 恶性肉牙肿: |
3.1.6 颈静脉球瘤: |
3.2 鉴别诊断 |
3.2.1 听神经瘤与三叉神经瘤鉴别: |
3.2.2 听神经瘤与胆脂瘤鉴别: |
3.2.3 听神经瘤与脑膜瘤鉴别: |
(10)颅内表皮样囊肿的影像学特点与显微手术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四、胆脂瘤非典型MRI影像表现3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医学影像学技术在颅内胆脂瘤诊治中的应用研究[J]. 陈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14)
- [2]隐匿性脑脓肿临床误诊分析[J]. 孙道法,赵恺,牛洪泉,王俊文,舒凯.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19(06)
- [3]颅内表皮样囊肿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回顾性分析[D]. 陈勇.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4]CT和MRI对中耳胆脂瘤的影像诊断价值[D]. 陈秀英. 吉林大学, 2018(01)
- [5]内耳道及桥小脑角非听神经瘤病变的临床分析[J]. 朱伟栋,柴永川,杨洁,张治华,汪照炎,吴皓.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7(09)
- [6]颅内非典型表皮样囊肿16例的诊断与治疗[J]. 王义彪,赵建农,陈来照,王鹏程,黄垂学. 海南医学, 2017(17)
- [7]颅内表皮样囊肿20例[J]. 王清涛,史立信,臧颖卓,马志军,包刚,耿彦飞,霍彩云,杨华.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6(08)
- [8]三叉神经痛型桥小脑角区微小胆脂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附25例分析)[J]. 周全,肖绍文,谭源福,张超元,路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5(04)
- [9]桥小脑角区肿瘤的磁共振成像诊断[J]. 常东胜,徐成,崔翠萍.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4(03)
- [10]颅内表皮样囊肿的影像学特点与显微手术治疗[D]. 张达旻. 新疆医科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