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脾疏肝法治疗肠激惹综合征37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夏[1](2021)在《基于内质网自噬研究痛泻要方对IBS-D肝郁脾虚证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症状包括腹部不适并伴随与之相关的大便性状或频率的改变。IBS影响着全球4-10%的人群。对大多数人来说,IBS症状会反复发作和缓解,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IBS的发病在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和年轻成年女性中比普通人群更常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predominant diarrhea,IBS-D)是 IBS 中最常见的一个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复杂多样,目前也没有具体定论。生物-心理-社会概念认为,这种疾病是心理社会因素的产物,并在肠道生理病理相互作用的多个层面上发生改变。胃肠道动力异常,脑-肠神经系统调控功能异常,内脏超敏反应,肠道的感染与炎症反应,心理情绪改变,肠道微生态变化,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破坏等因素与之密切相关。肠道黏膜屏障损伤、肠道通透性增加为其主要的发病机制之一,各种病原体及毒素通过肠黏膜进入体内,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肠道黏膜通透性增加与内脏高敏感亦会相互作用,从而出现一系列腹痛、腹泻症状。内质网(endoplasmicreticulum,ER)是哺乳动物细胞内非常重要的细胞器之一,是新生跨膜蛋白和分泌蛋白脂质生物合成和折叠的关键部位。在多种应激因素的刺激下,可引起错误折叠蛋白在内质网中积累,进一步引发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反应,当ERS持续进行,未折叠及错误折叠蛋白过度堆积,细胞就会启动凋亡途径,影响肠道杯状细胞和潘氏细胞及其分泌功能,引起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及肠黏膜屏障损伤。ER自噬在ER稳态中发挥了作用,ER自噬可能通过缓解ERS所带来的肠道上皮细胞凋亡,对肠黏膜屏障起到了保护作用。因此,以内质网应激与自噬为切入点,研究肠道黏膜屏障的损伤机制,可以为治疗IBS-D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与方法。根据IBS-D的主要临床症状,可将其归属于中医“腹痛”“泄泻”的范畴,其临床中最常见的证型为肝郁脾虚证,而痛泻要方作为临床治疗IBS-D肝郁脾虚证的经典名方,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那么,痛泻要方缓解IBS-D症状的机制是什么,是否通过调控内质网自噬与应激来发挥作用,从而影响肠道黏膜屏障,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研究。第一部分临床研究研究目的观察痛泻要方治疗IBS-D肝郁脾虚证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明确血清中黏膜屏障损伤生物标记物及内质网应激标记蛋白GRP78在IBS-D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以及痛泻要方对血清中生物标记物的干预作用。研究方法采用探索性自身前后对照的试验方法。患者予痛泻要方颗粒1袋/次,2次/日,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停药4周后随访。以IBS-SSS量表、Bristol粪便性状量表作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以SF-36量表、功能性胃肠病PRO量表、中医症状积分量表作为次要疗效评价指标,对疗效进行评价;收集服药前(baseline)、服药后(week4)患者的血清和健康志愿者的血清,使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zonulin、I-FABP、DAO、IL-6、IL-8、IL-10、TNF-α的含量水平;通过收集IBS-D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肠道黏膜组织,使用HE染色法,观察病理变化;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GRP78的表达。研究结果IBS-SSS 量表:基线(baseline)、服药中(week2)、服药后(week4)、随访期(week8)的IBS-SSS量表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Bristol 量表:基线(baseline)、服药中(week2)、服药后(week4)、随访期(week8)的Bristol量表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SF-36 量表:基线(baseline)、服药中(week2)、服药后(week4)、随访期(week8)的SF-36量表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T)、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健康变化(HT)这7个维度的分值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疼痛(BP)和社会功能(SF)分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性胃肠病PRO量表:基线(baseline)、服药中(week2)、服药后(week4)、随访期(week8)的功能性胃肠病PRO量表消化不良、全身状况、排便、心理、社会功能这5个维度的分值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流维度分值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状积分:基线(baseline)、服药中(week2)、服药后(week4)、随访期(week8)的中医症状积分在少腹拘急、体倦乏力、神疲懒言、自汗、头身肢体困倦的分值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余症状的分值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健康人结肠黏膜结构完整,上皮细胞之间连接紧密,腺体结构排列规则整齐,未见明显充血水肿、糜烂、溃疡。IBS-D患者结肠黏膜结构欠完整,黏膜增厚,腺体增生,黏膜下层血管扩张。血清Elisa检测:服药后(week4),与基线(baseline)相比,患者血清zonulin、I-FABP、DAO、IL-6、IL-8、TNF-α表达水平降低(P<0.001),IL-10表达水平上升(P<0.001);但服药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血清zonulin、I-FABP、DAO、IL-6、IL-8、TNF-α、IL-10表达水平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BS-D患者组GRP78蛋白的平均光密度值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结论1.痛泻要方在改善IBS-D肝郁脾虚证患者的腹痛、腹胀程度及频率,粪便性状、生活质量及精神情绪等各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在改善中医症状少腹拘急、体倦乏力、神疲懒言、自汗、头身肢体困倦、脘胁胀痛、情绪抑郁或急躁、失眠、嗳气、食少纳呆、脘腹痞闷、畏寒肢冷等方面也有一定的疗效。2.IBS-D患者肠道组织中出现病理学改变,肠黏膜结构欠完整,黏膜增厚,腺体增生,黏膜下层血管扩张。血清中肠道通透性相关蛋白zonulin、I-FABP、DAO表达水平增加,肠道通透性增加。血清中IL-6、IL-8、TNF-α表达水平升高、IL-10的表达水平降低,表明肠道组织中存在低度炎症,紧密连接损伤的情况。痛泻要方干预后可以改善上述情况。3.IBS-D患者肠道组织中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GRP78表达升高,说明IBS-D患者肠道组织中持续发生内质网应激现象。第二部分在体实验研究研究目的明确痛泻要方对IBS-D肝郁脾虚证病证结合模型大鼠的干预效果;以内质网应激、内质网自噬为切入点,探讨痛泻要方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及肠道通透性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采用新生大鼠母子分离法(neonatal maternal separation,NMS)+4%醋酸灌肠+慢性不可预知心理应激法的造模方法建立IBS-D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使用痛泻要方干预14天,以一般情况、体重、粪便含水量、腹壁回撤反射实验(abdominal withdrawal reflex,AWR)、进食量、抓力、糖水偏嗜实验、尿D-木糖含量、病理组织表现为观察指标,对模型建立及中药疗效进行评价。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结肠组织GRP78的表达;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结肠上皮细胞中内质网与自噬小体的位置与数量;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自噬小体与内质网共定位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各蛋白GRP78、Claudin-4、Occludin、LC3、p62、Beclinl、E-caderhin 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实验期间正常组大鼠毛质柔顺、色泽光亮、干净,精神状态良好,活动性好,粪便成枣核样。病证结合模型组大鼠毛色晦暗、干枯,精神状态欠佳,活动减少,粪便溏稀,肛周污渍明显。病证结合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大鼠相比,体重减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粪便含水量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档位AWR评分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进食量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抓力明显减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糖水偏嗜程度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尿D-木糖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使用痛泻要方干预14天后,与模型组相比,痛泻要方低剂量组大鼠体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泻要方低、中、高剂量组、阳性药物雷帕霉素组大鼠粪便含水量、AWR评分均降低;大鼠进食量、糖水偏嗜、尿D-木糖含量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泻要方低、中剂量组、阳性药物雷帕霉素组大鼠抓力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GRP78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痛泻要方低、中剂量组、雷帕霉素组GRP78光密度值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1);透射电镜下观察肠上皮细胞发现,痛泻要方低、中剂量组、雷帕霉素组内质网附近可见自噬小体,与正常组、病证结合模型组、3-MA组相比,自噬小体数量较多;免疫荧光双标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痛泻要方低、中剂量组、雷帕霉素组大鼠肠组织黏膜层Atg8表达升高,与内质网共定位现象增多。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病证结合模型组相比,痛泻要方低、中、高剂量组、阳性药雷帕霉素组GRP78的表达均具有下调趋势,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证结合模型组相比,痛泻要方低、中、高剂量组、阳性药物雷帕霉素组 Claudin-4 蛋白、Occludin 蛋白、LC3-Ⅱ/Ⅰ蛋白比例、Beclin-1 蛋白、E-caderhin 蛋白的表达均具有上调趋势,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泻要方低、中、高剂量组、雷帕霉素组p62蛋白的表达量均具有下调趋势,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新生大鼠母子分离+4%醋酸灌肠+慢性不可预知心理应激三者叠加法建立的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符合IBS-D肝郁脾虚证的疾病和中医证候特征,是中药复方干预疗效观察及疾病证候机制研究的理想模型。2.痛泻要方可改善大鼠一般状态、体重、进食量、粪便含水量、肠道内脏敏感性、肠道通透性、粪便含水量。在改善肠道黏膜病理表现,缓解轻度炎症也起到一定的作用。3.痛泻要方可以调节内质网自噬水平,促进自噬小体的产生及内质网自噬,进而缓解内质网应激,起到对内质网稳态及细胞稳态的调节作用,抑制因内质网应激而引起的细胞凋亡,增强肠道黏膜屏障,降低肠道通透性。
黄琼荷[2](2020)在《针刺壮医脐环穴合五行音乐疗法对肝气郁结型维持性血透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针刺壮医脐环穴合五行音乐疗法对改善肝气郁结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治疗此类患者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肝气郁结型维持性血液透析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五行音乐组、针刺合五行音乐组各3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治疗;五行音乐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五行音乐治疗;针刺合五行音乐组在五行音乐组基础上加针刺壮医脐环穴治疗,三组疗程均为8周。三组均于治疗0周、4周、8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患者进行评分;治疗0周、8周对患者进行中医症候量表评分;详细记录三组患者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后采用SPSS23.0软件对各量表评分作统计学处理,分析针刺壮医脐环穴合五行音乐疗法对肝气郁结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结果:(1)中医临床疗效:治疗结束后,对照组、五行音乐组、针刺合五行音乐组的中医症候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70.59%、81.82%、93.75%,组间差异显着(P<0.05),其中五行音乐组的总体疗效高于对照组,而针刺合五行音乐组的总体疗效最优。(2)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后三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三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五行音乐组、针刺合五行音乐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五行音乐组与针刺合五行音乐组则相近(P>0.05),但针刺合五行音乐组中医症候积分下降趋势较五行音乐组明显。(3)HAMA量表评分:治疗后三组患者焦虑症状均有改善,三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对比均差异显着(P<0.05);治疗后以针刺合五行音乐组优于五行音乐组,五行音乐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4)HAMD量表评分:治疗后三组患者抑郁症状均缓解,各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结果均差异显着(P<0.05),治疗后针刺合五行音乐组抑郁症状改善效果最明显,五行音乐组次之,对照组最低(P<0.05)。(5)PSQI量表评分:治疗后三组患者睡眠情况均改善,三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针刺合五行音乐组优于其余两组,五行音乐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针刺壮医脐环穴合五行音乐疗法可有效缓解肝气郁结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其疗效优于单纯黛力新治疗,起效速度快且能减轻黛力新的副作用。(2)针刺壮医脐环穴合五行音乐疗法能明显改善肝气郁结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有效率较单纯黛力新更为显着,安全性更高。
张若宣[3](2020)在《姚乃礼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总结及健脾和肝汤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研究目的:研究总结姚乃礼教授诊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同时将理论与临证相结合,评价健脾和肝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挖掘中医药治疗IBS-D的特色优势,从而提高临床疗效。研究方法:收集姚乃礼教授治疗IBS-D的临床病历,通过临床跟诊学习及姚乃礼教授亲自指导等方式,整理总结姚乃礼教授论治IBS-D的临床经验。采用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3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脾胃科姚乃礼教授门诊的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基本方健脾和肝汤加减治疗,每2周调方1次,持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和随访1个月后记录患者中医证候各项积分;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记录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安全性指标。运用SPSS24.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评价疗效。研究结果:首次对姚乃礼教授治疗IBS-D进行经验总结。病因方面,姚乃礼教授认为IBS-D之外因责于外邪侵袭,内因责于素体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过度等;在病机方面,以“脾胃虚弱,肝脾不和,湿浊内蕴,传导失宜”为IBS-D的基本病机;在诊治中,强调健脾和胃以固其本,调和肝脾,调畅气机,兼顾饮食及情志因素,并确立基本治则“健脾化湿,调气和肝”。姚乃礼教授强调临床诊治要把握疾病的基本病机,病证结合,全局治疗。处方精准力专,兼顾多证,灵活化裁。本临床研究以健脾和肝汤加减治疗IBS-D患者60例,其中因未按要求服药或失访致4人脱落,共有56例患者完成本临床观察;其中男性35例,女性21例,男女比例为5:3;年龄分布以30-39岁最多,计有20例(35.71%),其次为18-29岁,计有13例(23.22%),再者为40-49岁,计有9例(16.07%):病程以1-5年患者最多,计有35例(62.5%),其次为病程6-10年,计有11例(19.64%),再者病程<1年,计有8例(14.28%)。在治疗4周后,根据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评价疗效指数,其中显效37例(66.07%),有效14例(25.00%),无效5例(8.93%),总有效例数为51例,总有效率为91.07%;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健脾和肝汤加减可以明显改善IBS-D患者的总体症状及体征。以IBS-QOL量表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价,治疗后各维度积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健脾和肝汤加减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4周后,停药1个月随访,严重复发1例(1.79%),一般复发2例(3.57%),轻度复发2例(3.57%),未复发51例(91.07%),共有5例复发,总复发率为8.93%。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的安全性指标未出现异常。研究结论:姚乃礼教授对IBS-D的病名、病因病机、辨治用药等方面有其独到的研究及见解,运用健脾和肝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疗效肯定,安全性好,值得临床运用及推广。
杨婷[4](2020)在《针刺“神阙八阵”治疗脾虚湿盛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针刺“神阙八阵”治疗脾虚湿盛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IBS-D)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IBS-D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符合纳排标准的70例脾虚湿盛IB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神阙八阵”,1天1次,每周治疗5次,休息2天,共20次针刺治疗;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每次50mg,1天3次;两组患者均接受4周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结束时、以及治疗结束后4周进行IB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 Symptom Severity Scale,IBS-SSS)、中医证候疗效评价、IBS生活质量量表(IBS Quality of Life,IBS-QOL)、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结果:1.基线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完成和未完成治疗的病例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受试者的一般情况及各项评价指标的基线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IBS-SSS评分显示: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及随访时组间比较,治疗组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但在腹胀程度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维度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随访时组内比较,对照组的腹痛程度、排便满意度及治疗组的生活干扰度评分较治疗后均降低,其余各维度评分较治疗后升高,治疗组各维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的腹痛天数及总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中医证候疗效评分显示: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时组内比较,两组评分均较治疗后升高,治疗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随访时组间比较,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疗效指数评分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7.88%、78.12%,无统计学差异(P>0.05)。4.IBS-QOL评分显示: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在Q7性行为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维度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在Q1、Q4、Q6及总分四个维度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时组内比较,两组评分均较治疗后降低,治疗组在Q1、Q3、Q4、Q8及总分五个维度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在Q1、Q2、Q5、Q6、Q7、Q8及总分七个维度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时组间比较,治疗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在Q1、Q2、Q5、Q6及总分五个维度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5.HAMA、HAMD评分显示: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HAMA、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及随访时组间比较,治疗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时组内比较,两组HAMA、HAMD评分均较治疗后升高,治疗组HAMA无统计学差异(P>0.05),HAMD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针刺“神阙八阵”与匹维溴铵均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焦虑、抑郁状态。2.在近期疗效上,针刺“神阙八阵”在改善IBS症状严重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及改善焦虑方面优于匹维溴铵,但在改善中医证候疗效评分及抑郁方面两者疗效相当。3.在持续性效应上,针刺“神阙八阵”在改善IBS症状严重程度和中医证候疗效评分,提高生活质量及改善焦虑方面优于匹维溴铵,但在改善抑郁方面两者疗效相当。
黎辉[5](2019)在《“健脾渗湿”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评价“健脾渗湿”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的临床效果,为参苓白术散合五苓散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和临床依据。2.简要整理张晓云教授的学术思想,为中医药治疗诸多疾病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的学术经验。方法:1.临床研究(1)临床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设计方法,通过采用中心分层区组随机的方法将预计的96例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因时间的限制,实际共纳入89例受试者,病例纳入后,对三个中心的病例分布、完成情况、基线水平进行比较,以保证三个中心的受试者分布均衡和基线一致,具备可比性。(2)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或鼻饲参苓白术散合五苓散汤剂,一次100毫升,每日三次,疗程总共为14天,观测时点为治疗前、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出院后第3个月。(3)按照研究方案中已拟定的在相关时间点观测或者记录:受试者症状体征积分、心功能分级、MLHFQ总积分、肺功能、肺动脉收缩压、六分钟步行试验等指标的情况,研究结束后,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对“健脾渗湿”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的疗效做出评价。2.张晓云教授的学术思想概要通过跟师学习,以张晓云教授临证经验为基础,并结合张晓云教授发表的论文,对张晓云教授的学术思想作简要的概括。结果:1.临床研究(1)两组受试者临床总疗效比较:治疗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9%,愈显率为63.6%。对照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8%,愈显率为40.9%。两组受试者临床总疗效之间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两组受试者症状体征积分情况的比较:两组受试者的中医证候总积分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的痰的总积分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的次要症状总积分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的体循环瘀血总积分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两组受试者的心功能分级、MLHFQ的总积分的比较:两组受试者心功能分级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MLHFQ总积分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两组受试者的肺功能比较:治疗后,两组受试者的FEV1/FVC比值之间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FEV1%预测值之间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5)两组受试者的肺动脉收缩压比较:两组受试者的肺动脉收缩压之间的差异,显示出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优于对照组。(6)两组受试者的血气分析比较:两组受试者PaO2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PaCO2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红细胞压积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7)两组受试者的六分钟步行试验、NT-proBNP水平比较:两组受试者六分钟步行距离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NT-proBNP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8)两组受试者的炎症指标比较:两组受试者白细胞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C-反应蛋白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9)两组受试者营养指标、电解质指标、再住院率的比较:两组受试者前白蛋白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白蛋白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Na+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K+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再住院率之间的差异显示出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优于对照组。2.张晓云教授学术思想(1)重视中医基础理论,提倡理论联系实际;(2)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3)与时偕行,中西并重;(4)注重以人为本;(5)注重调摄脾胃;(6)注重疏畅情志;(7)用药贵在精准结论:1.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西医治疗方案均可有效的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健脾渗湿”法联合西医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的疗效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2.“健脾渗湿”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高度安全且疗效肯定。3.张教授认为中医是一门极为特殊的医学,它根源于博大精深的祖国传统文化,是历代中医先哲们耗其毕生心血所总结的诊疗疾病的领悟和经验,是历代中医先哲们的智慧结晶和名族文化的成果展示,其底蕴深厚,范围广泛,需恬淡虚无,集思广益,追根朔源,方可窥其真正内涵,又能药到病除,拔刺雪污,解除病痛,予患者以健康的体魄!对中医的学习,张教授认为当从细节出发,注重中医基本理论的同时更应该辨识细节之间的不同;在辨证上,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中西并重的诊断观点,更需要有“治未病”的远瞻眼光;在治法上,当重视脾土的功能,脾旺则万物生化,正气充足,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后期的恢复;人为社会的人,疾病不仅仅是身体不健康的反应,它的发生发展也常常受到社会的影响,故在治疗时应当关爱、关心患者,更有助于病痛的祛除和身心健康的恢复,而又因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很多人的发病往往多由“因情致病”或“因病伤情”,故在治疗时当重视对情志的调节,而肝主疏泄,可调畅情志,脾又可养肝疏肝,故用药方面,善用逍遥散、小柴胡、参苓白术散等方治疗诸疾。
潘卫东[6](2019)在《基于健脾疏肝补益肝肾论神经变性疾病的辨治》文中指出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运动神经元病、额颞叶痴呆、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等神经变性疾病目前除少数对症治疗外,均无有效治疗方法。此类疾病呈慢性进展性躯体运动功能、神经调节功能以及认知、语言、吞咽等功能的减退,但在中医证候方面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从中医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文献看:神经变性疾病表现的四肢无力、行动迟缓等躯体提前老化,多因脾失健运、肝肾不足;震颤、肢体僵硬等运动性症状,当属肝肾不足、阴血亏虚、脾失健运;嗅觉减退、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责之于脾肾阳虚、肝失疏泄;反应迟钝、健忘失语、幻听幻视等神志类症状,归于肝肾不足、后天失养及肝失疏泄。因此,健脾疏肝、补益肝肾当为辨治神经变性疾病的大法,在其基础上进行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证候论治,可望成为现代中西医结合诊治神经变性疾病的可行之路。
赵鲁卿[7](2017)在《健脾理气方治疗功能消化不良临床观察和激活Na+/HCO3-共转体NBCe1-B的机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和目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最常见的内科疾病之一,患者病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且耗费大量医疗资源,是消化领域研究热点之一,目前西医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抑制胃酸、促胃肠动力、抗焦虑抑郁等治疗,但临床仍有很多患者疗效不能满意。尤其是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FD患者,症状反复加重,是困扰临床治疗的难题。FD是公认的中医治疗优势病种,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众多,但是中药对于同时伴有焦虑抑制症状的FD患者临床疗效如何,目前缺乏相应证据。健脾理气方是在继承名老中医经验和结合多年临床的基础上创制而成,并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前期试验证明该方能明显改善FD消化道症状及中医证候,在此基础上探讨该方对于同时伴有焦虑抑郁症状FD患者的疗效十分必要。FD为多因素致病的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传统观点认为,消化不良症状主要由胃产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十二指肠对酸、脂类的高敏及黏膜屏障受损在FD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医药治疗FD的疗效毋庸置疑,但是作用机制并不完全明确,目前的机制研究主要体现在对胃动力、胃肠激素等的影响,而从十二指肠的角度对其机制的探讨,尚未见相关报道。我们在前期健脾理气方治疗FD取得满意疗效的基础上,也对该方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该方可以有效调节FD大鼠内脏敏感性、胃顺应性,促进胃肠动力,同时可以增加5-HT、PGE2等神经递质的水平。为了进一步探索健脾理气方不同的治疗靶点,本课题拟从健脾理气激活Na+/HCO3-共转体NBCe1-B,恢复十二指肠的屏障功能的角度探讨治疗FD可能的作用机制。基于上述分析,本课题分为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两个部分。临床研究部分:方法: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将60例同时伴有焦虑抑郁的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两组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随访1个月。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时,评估患者的消化道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m Scale,HAMD)评分等,综合评价健脾理气方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的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结果:①消化道症状积分:治疗4周,两组消化道症状积分分别为3.63±1.81和5.27±1.80(P=0.001),随访时两组消化道症状积分分别为4.30±2.02和6.30±2.31(P=0.001),治疗组消化道症状积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②中医证候积分:治疗4周,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8.37±2.06和10.90±2.60(P=0.000),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随访时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8.70±2.70和10.03±2.79(P=0.065),两组无明显差异。③HAMA评分:治疗4周,两组HAMA评分分别为4.60±2.34和6.23±2.95(P=0.021),随访时两组HAMA评分分别为4.67±2.26和6.70 ± 3.41(P=0.009),治疗组HAMA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④HAMD评分:治疗4周,两组HAMD评分分别为5.07±1.82和6.90±2.55(P=0.002),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随访时两组HAMD评分分别为7.13±1.20和7.57±1.68(P=0.254),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与安慰剂比较,健脾理气方治疗同时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并且能够改善患者的精神心理症状。基础研究部分:方法:动物实验选用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采用夹尾刺激的方法造模,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健脾理气方组,正常组和模型组予以生理盐水,健脾理气方组予以健脾理气方煎剂,灌胃7天。通过电子恒压器检测大鼠胃的敏感性和顺应性,PH试纸检测十二指肠PH,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十二指肠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和前列腺素 E2(prostaglandin E2,PGE2)组织含量,免疫荧光法检测Na+/HC03-共转体NBCe1-B的表达及定位。细胞实验选用Caco-2作为细胞模型探讨5-HT和PGE2对NBCe1-B与IRIT结合的影响机制。免疫共沉淀法检测NBCe1-B和IRBIT结合的蛋白量,生物素标记提取膜蛋白的方法检测NBCe1-B的膜表达量。结果:健脾理气方降低FD大鼠胃的敏感性且增强胃的顺应性,提高了 PH精确试纸检测的十二指肠PH,可以增加十二指肠组织5-HT和PGE2含量,并且增加了十二指肠上皮细胞NBCe1-B膜定位。5-HT和PGE2预处理Caco-2/HA-IRBIT细胞,通过免疫共沉淀和生物素标记膜蛋白的方法检测,发现5-HT和PGE2协同促进Caco-2/HA-IRBIT细胞中IRBIT与NBCe1-B结合,并且增加NBCe1-B的细胞膜表达量。应用PKC抑制剂Go6850预处理可以明显降低5-HT和PGE2对NBCe1-B与IRBIT结合的促进作用。结论:健脾理气方对FD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十二指肠组织5-HT和PGE2分泌,促进细胞中IRBIT与NBCe1-B结合,增加NBCe1-B的分泌活性,进而恢复十二指肠黏膜屏障而实现的。
魏秋月[8](2016)在《中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的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评价中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推广中药临床应用。方法:依据循证医学方法,检索国内外多个期刊数据库获得文献,根据Jadad评分表完成质量评分,使用Rev Man5.3软件获得Meta分析结果。结果:1.文献筛选结果:纳入24篇中文文献,共计2477例患者,治疗组1255例,对照组1198例,治疗过程中退出24例。2.Meta分析结果:(1)中药对比西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疗效,OR=3.48,95%CI[2.73,4.4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中药疏肝健脾法对比西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疗效,OR=3.65,95%CI[2.29,5.8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中药温肾健脾法对比西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疗效,OR=6.34,95%CI[3.38,11.9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中药在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症状方面较西药更加有效,SMD=-0.95,95%CI[-1.43,-0.4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5)中药对比西药更能降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复发率,OR=0.33,95%CI[0.17,0.6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中药对比西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能提高总有效率、改善症状、降低复发率。2.疏肝健脾法和温肾健脾法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使用较频,效果好,可从肝、脾、肾三脏辨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中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仍需结合大样本随机试验和循证医学证据,以期寻找到更好的药物,来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黄绍刚[9](2015)在《基于“血三脏”理论中药肠激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作者有幸成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承名老中医周福生教授,跟师期间,从导师学术师承溯源着手,以肠易激综合征为主攻方向,系统整理和挖掘周师“三脏一体”论、“心胃相关”论、调肝实脾临证经验及应用、辨治IBS组方规律及用药特点等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受其学术思想熏陶和启迪,在前期构建IBS—D肝脾辨证体系及临床应用等系列研究的基础上,作者近年致力于心肝脾“血三脏”理论研究,并将其运用于治疗IBS-D的临床实践中。并分别从文献整理、证候规律、疗效评价、作用机制等方面展开系列研究,进一步丰富和验证该病的发病理论内涵。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常见的胃肠功能性疾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IBS的一个主要临床亚型,约占所有IBS的60%左右,具有高发病率、反复难愈的特点。IBS发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现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IBS可能与精神心理异常、内脏感觉过敏、胃肠动力紊乱及肠道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西医对IBS的治疗尚没有一种药物或单一疗法能对病人完全有效,选择性5-HT受体激动剂或阻滞剂虽有一定的疗效,但由于副作用大而限制了临床应用。中药具有多靶点、整体调节作用,对IBS具有良好的疗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课题是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将用安慰剂进行随机、对照、盲法试验,以证明中药肠激灵治疗IBS-D是否具有绝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通过动物实验观察肠激灵对肝郁脾虚型IBS-D模型动物内脏敏感性的影响,探讨中医药干预IBS内脏敏感性深层次作用机理,为肠激灵治疗IBS-D中的现代病理生理机制提供更充分的依据,同时该研究能进一步这从“血三脏”理论辨治IBS提供更有力的实验依据。方法:本课题分为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两部分。临床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IBS-D患者60例,按治疗组:对照组(1:1)的比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肠激灵复方口服,对照组予安慰剂口服,采用双盲法,进行随机对照比较的临床研究,并追踪随访,从临床症状疗效指标(IBS-SSS)、生活质量问卷(IBS-QOL)、Hamilton焦虑量表等多指标合参综合评价肠激灵的临床疗效。服药疗程为4周,观察周期为半年。实验研究方法:采用新生SPF大鼠母子分离+慢性束缚法+番泻叶灌胃方法复制肝郁脾虚腹泻型大鼠模型,将31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安慰剂对照组。中药组给予中药肠激灵复方煎剂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灌胃,模型组给予同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安慰剂对照组予马来酸曲美布汀配置相应体积溶液后灌胃,给药时间为两周,日一次,用药期间密切观察大鼠一般情况,用药结束后观察用药前后大鼠一般情况、大便性状、大鼠腹部回缩反射(AWR)的阈值和避水应激法大鼠排便情况。结果:1临床研究结果1.1对排便情况、腹痛、腹胀症状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在治疗4周后,通过IBS-SSS量表及排便日记卡均表明,治疗组对各个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对照组除粘液便外,其余各个症状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各症状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在治疗4周后,统计两组的应答率,结果表明,治疗组的应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证明治疗组的疗效更佳。1.2复发率更低:对IBS-D患者进行随访发现,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各症状的差距愈加明显,在随访过程中,治疗组患者只有部分症状有所复发,而对照组各个症状均有复发。根据IBS-SSS量表总分统计治疗后达到缓解程度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显示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3对于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在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IBS-QOL各维度均有显着改善,而对照组患者只有总积分以及行为障碍、进食逃避、社会功能、性行为四个维度的积分较治疗前减少。在随访过程中,治疗组患者各维度积分的维持明显优于对照组。到随访结束时,治疗组患者总积分及各维度积分与治疗第4周相比,均未见明显复发表现,表明治疗组对于生活治疗的提高能有效维持,未见明显复发征象。而对照组在随访结束时,行为障碍、自体意象、性行为及总积分方面均较治疗第4周有明显复发表现。到随访结束时,除自体意象、社会功能、关系拓展外,治疗组对于生活质量的维持均较对照组明显。1.4治疗药物安全无毒副作用: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提示治疗药物治疗IBS-D是安全有效的。2实验研究结果用药前后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中药复方肠激灵高、中剂量组大鼠的体重相对增长率情况高于肠激灵低剂量组、对照组及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激灵高、中剂量组及对照组均能显着升高IBS-D模型大鼠的内脏敏感压力阈值(P<0.05),降低内脏的敏感性;经急性避水应激其排便次数减少,以肠激灵中、高剂量组作用显着(P<0.05)。结论:1中药复方肠激灵治疗IBS-D患者疗效确切,可以改善患者的排便情况、腹痛、腹胀等症状,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明显提高IBS-D患者生活质量,且药物安全无毒副作用。2中药复方肠激灵治疗IBS-D大鼠,能有效降低IBS-D大鼠内脏高敏感性,减少应激状态下排便反应,对IBS-D大鼠具有整体调节的治疗作用特点。结合二者结果,考虑中药复方肠激灵能降低IBS-D患者肠道的敏感性,进而改善腹痛、腹泻、腹胀等症状。也更深一层的论证了“血三脏”理论指导下创建的复方肠激灵对IBS-D患者不仅近期疗效明显,更是降低了远期的复发率,为“血三脏”理论指导治疗胃肠道疾病提供更有力的证据。
王微[10](2013)在《肠安合剂干预肝郁脾虚型IBS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的效应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1.观察肠安合剂干预肝郁脾虚型IBS大鼠模型的效应差异;2.探讨中药复方治疗肝郁脾虚型IBS的作用机理。研究方法:以新生雄性大鼠为实验造模动物,将其分为正常组(A)、模型组(B)、肠安Ⅰ号组(C)、肠安Ⅱ号组(D)、痛泻要方组(E)及得舒特组(F),每组15只。采用母子分离+慢性束缚刺激相联合的方法建立模型。自束缚期第8天开始,A、B两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C组给予肠安Ⅰ号水煎剂(6g/kg),D组予肠安Ⅱ号水煎剂(g/kg),E组予痛泻要方水煎剂(3g/kg)及F组予得舒特水溶液(2.7mg/kg),给药体积均为10ml/kg,每日1次,连续14天。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及体重变化,实验结束后将大鼠处死,自腹主动脉取血10ml左右用于血清指标检测,取结肠、小肠5cm左右用于组织指标检测。共选用体重变化、腹部回射评分(阈值)、5-HT、血清D-木糖、IgA、IgG、EC和MC8个指标进行观察,为避免各组大鼠在进行指标检测时相互干扰,每组15只大鼠分两批次完成相关指标。各组动物均进行一般状态观察、大鼠体重增长情况的测量,其中,第一批动物8只进行旷场实验、内脏敏感性评估;第二批动物7只进行血清指标和组织指标检测;通过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在进行统计描述时,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各药物组应与模型组比较,以得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性的结果。研究结果:(1)实验前各组大鼠精神状态良好,实验中各造模组大鼠逐渐神态倦怠,给药后各药效组大鼠精神状态不同程度好转;(2)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出现体重下降,其中模型组体重下降最为明显,与各治疗组间存在差异,中西药治疗组间存在差异,但3组中药治疗组间没有显着性差异;(3)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疼痛阈值都不同程度降低,模型组的降低程度最为明显,与各治疗组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且3组中药治疗组间也有显着性差异;(4)正常组5-HT、D-木糖含量高于其余各组,正常组与模型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着性,而与中药治疗组间的差异没有显着性;(5)正常组IgA和IgG的含量低于其余各组,与模型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着性,与肠安Ⅰ号组之间的差异没有显着性;(6)正常组EC和MC含量都低于其余各组,与模型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组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肠安I号方在改善IBS大鼠各项指标方面具有较多优势。2.肠安I号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增加大鼠自发行为,改善其抑郁状态;(2)提高大鼠内脏疼痛阈值,增加血清5-HT含量,降低机体内脏敏感性;(3)改善小肠吸收功能;(4)减低血清IgA和IgG含量,减少肠组织中EC和MC含量,调节机体内分泌和免疫功能。
二、健脾疏肝法治疗肠激惹综合征37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健脾疏肝法治疗肠激惹综合征37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内质网自噬研究痛泻要方对IBS-D肝郁脾虚证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1: 内质网在IBS-D肠道黏膜屏障损伤中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2: 从“肝脾”论治IBS-D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第一章 痛泻要方治疗IBS-D肝郁脾虚证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第四节 讨论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IBS-D肝郁脾虚证患者肠道通透性及内质网应激的变化情况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第四节 讨论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部分 在体实验研究 |
第一章 IBS-D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建立与痛泻要方疗效评价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第四节 讨论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痛泻要方通过内质网自噬影响肠黏膜屏障的作用机制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第四节 讨论 |
第五节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2)针刺壮医脐环穴合五行音乐疗法对肝气郁结型维持性血透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终止标准 |
1.6 脱落、剔除标准 |
1.7 脱落或终止处理方法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 |
2.2 治疗 |
2.3 疗程 |
2.4 评价指标 |
2.5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临床资料 |
3.2 中医症候总体疗效 |
3.3 中医症候量表 积分变化情况 |
3.4 HAMA量表评分变化情况 |
3.5 HAMD量表评分变化情况 |
3.6 PSQI量表评分变化情况 |
3.7 不良事件及安全性评价 |
4 讨论 |
4.1 现代医学对MHD伴焦虑抑郁状态的认识及治疗 |
4.2 祖国医学对MHD伴焦虑抑郁状态的认识及治疗 |
4.3 传统医学对脐的认识和临床应用 |
4.4 传统医学对五行音乐的认识 |
4.5 疗效分析 |
4.6 存在不足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附录 |
综述 维持性血液透析伴焦虑抑郁 障碍的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姚乃礼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总结及健脾和肝汤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综述一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研究进展 |
1 病名及沿革 |
2 病因病机 |
2.1 古代医家认识 |
2.2 现代医家认识 |
3 治疗 |
3.1 辨证论治 |
3.2 传统方化裁 |
3.3 医家经验治疗 |
3.4 其他治疗方法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西医研究进展 |
1 流行病学 |
2 发病机制 |
2.1 胃肠动力障碍 |
2.2 内脏高敏感性 |
2.3 精神心理因素 |
2.4 饮食因素 |
2.5 遗传因素 |
2.6 肠道感染 |
2.7 脑-肠轴 |
2.8 其他因素 |
3 临床诊断 |
4 治疗进展 |
4.1 药物治疗 |
4.2 饮食疗法 |
4.3 心理治疗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姚乃礼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经验总结 |
1 基本认识 |
1.1 病名研究 |
1.2 病位认识 |
1.3 病因认识 |
1.4 病机研究 |
2 诊疗思路 |
2.1 健脾和胃,以固其本 |
2.2 调和肝脾,调畅气机 |
2.3 疏达情志,兼顾饮食 |
3 辨治体会 |
3.1 贯穿全局,紧扣病机 |
3.2 病证结合,整体治疗 |
3.3 审证选方,用方灵活 |
3.4 用药严谨,善用对药 |
参考文献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基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及计算依据 |
2.2 治疗方法 |
2.3 药物来源及煎服方法 |
2.4 疗程 |
2.5 观察指标 |
2.6 疗效评价标准 |
2.7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临床疗效评价 |
3.3 安全性评价 |
4 典型医案 |
5 讨论 |
5.1 肝郁脾虚是IBS-D的基本病机 |
5.2 健脾和肝汤方解 |
5.3 一般情况分析 |
5.4 健脾和肝汤的疗效评价 |
6 存在问题及展望 |
7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针刺“神阙八阵”治疗脾虚湿盛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1 脾虚湿盛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 |
2 针刺“神阙八阵”治疗脾虚湿盛IBS-D具有临床优势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研究对象来源 |
1.2 研究对象选择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 |
2.2 随机 |
2.3 盲法 |
2.4 对照 |
2.5 治疗方案 |
2.6 合并用药规定 |
2.7 观察指标 |
2.8 不良事件的处理 |
2.9 随访 |
2.10 研究质量控制与保证 |
2.11 伦理学原则 |
2.12 统计方法 |
2.13 技术路线 |
3 研究结果 |
3.1 病例完成情况及原因说明 |
3.2 两组治疗前基线资料比较 |
3.3 两组治疗后比较 |
3.4 两组随访结果比较 |
3.5 安全性评价 |
3.6 依从性评价 |
讨论 |
1 中医学对IBS-D的认识 |
1.1 IBS-D病名的历史沿革 |
1.2 IBS-D的病因病机 |
1.3 中医治疗IBS-D的方法 |
2 现代医学对IBS-D的认识 |
2.1 流行病学 |
2.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3 常规治疗 |
3 针刺治疗IBS的作用机理 |
3.1 调节胃肠动力 |
3.2 调节内脏高敏感性 |
3.3 调节脑肠轴 |
3.4 调节免疫及神经内分泌系统 |
4 临床研究设计讨论 |
4.1 “神阙八阵”选穴的依据 |
4.2 针刺操作顺序及补泻手法的依据 |
4.3 对照组匹维溴铵选择的依据 |
4.4 评价指标选择的依据 |
5 研究结果讨论 |
5.1 临床疗效的比较 |
5.2 生活质量的比较 |
5.3 精神心理指标的比较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综述 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2 附表 |
附录3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5)“健脾渗湿”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课题来源 |
3 研究对象 |
3.1 研究对象的来源 |
3.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4 研究方案 |
4.1 试验技术流程图 |
4.2 设计类型 |
4.3 样本含量估计 |
4.4 治疗方案 |
4.5 观察指标 |
4.6 疗效的判定 |
4.7 安全性判定 |
4.8 盲法的设计 |
4.9 质量控制 |
4.10 数据管理 |
4.11 统计分析 |
4.12 不良事件的记录和处理 |
4.13 伦理委员会审批和知情同意书 |
5 结果 |
5.1 病例分布情况 |
5.2 试验完成情况 |
5.3 基线分析 |
5.4 疗效分析 |
5.5 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1 肺动脉高压、COPD、肺心病之间的联系 |
2 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CPHD合并心衰的现实意义 |
3 研究基础 |
4 科室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经验 |
4.1 慎用镇静剂 |
4.2 慎用强心剂 |
4.3 慎用利尿剂 |
4.4 慎用碱剂 |
4.5 慎用激素 |
5 祖国中医学对肺胀病的基本认识 |
5.1 祖国中医学对“CPHD”和“CPHD合并心衰”的病名认识 |
5.2 祖国中医学对肺胀病的病位认识 |
5.3 祖国中医学对肺胀病的病因和病机的认识 |
5.4 中医学对肺胀病的治法认识 |
6 探讨“从脾论治”在肺胀病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
6.1 从脏腑功能来看脾肺的关系 |
6.2 从六经辨证来看脾肾的关系 |
6.3 从气机升降路径来看肺脾肾的关系 |
6.4 从痰湿瘀的生成路径来看三者与脾的关系 |
7 “健脾渗湿”法治疗肺胀病的立论依据 |
7.1 脾土虚弱为肺胀病发病之本 |
7.2 痰湿内生为肺胀病发病之关键 |
7.3 瘀血阻滞为肺胀病可见之兼症 |
7.4 “健脾渗湿”为肺胀病的基本治法 |
8 组方及方药分析 |
8.1 参苓白术散 |
8.2 五苓散 |
8.3 合方分析 |
9 临床研究结果的讨论 |
9.1 治疗后临床总疗效的情况 |
9.2 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的变化 |
9.3 治疗后痰的总积分的变化 |
9.4 治疗后次要症状的总积分的变化 |
9.5 治疗后体循环瘀血总积分的变化 |
9.6 治疗后两组心功能分级的变化 |
9.7 治疗后受试者的MLHFQ总积分的变化 |
9.8 治疗后肺功能的变化 |
9.9 治疗后肺动脉收缩压的变化 |
9.10 治疗后六分钟步行试验的变化 |
9.11 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 |
9.12 治疗后NT-proBNP水平的变化 |
9.13 治疗后炎症指标的变化 |
9.14 治疗后电解质的变化 |
9.15 治疗后营养指标的变化 |
9.16 治疗后再住院率的情况 |
10 “健脾渗湿”法治疗CPHD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的机制探讨 |
10.1 祛痰抗炎,改善通气功能,改善肺功能 |
10.2 利尿强心,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功能 |
10.3 改善低氧血症,控制感染,有助于降低肺动脉高压 |
10.4 改善胃肠症状,改善营养状态,增加御病能力 |
结论 |
创新与特色 |
问题与展望 |
张晓云教授学术思想概要 |
1.重视理论,提倡理论联系实际 |
2 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 |
2.1 体现中医“治未病”的理念 |
2.2 明确疾病的诊断,避免治疗的盲目性 |
3 与时偕行,中西并重 |
4 注重以人为本 |
4.1 关爱患者及其家属 |
4.2 尊重和平等对待患者 |
4.3 以中医整体观为治疗原则 |
5 注重调摄脾胃 |
5.1 用药首当不伤脾胃 |
5.2 重视补益脾胃 |
5.3 重视养护脾胃 |
6 注重疏畅情志 |
6.1 擅于疏通开导,建立信心 |
6.2 擅用柴胡逍遥,调畅肝气 |
6.3 强调自我调节和心理治疗 |
7 用药贵在精准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肺心病合并心衰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
1 中医学对肺胀病的研究进展 |
1.1 古代中医家对肺胀病的病因病机的研究 |
1.2 古代中医家对肺胀病辨证治法的研究 |
2 现代中医对肺心病合并心衰的研究进展 |
2.1 现代中医学对肺心病合并心衰的病名认识 |
2.2 现代中医学对肺胀病的病位认识 |
2.3 现代中医学对肺胀病的病因病机认识 |
2.4 现代中医学对肺胀病治法方药的研究进展 |
3 总结和展望 |
4.西医学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的治疗研究进展 |
4.1 控制感染 |
4.2 保持气道通畅 |
4.3 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
4.4 利尿剂 |
4.5 正性肌力药 |
4.6 血管扩张剂 |
4.7 抗凝剂 |
4.8 其他治疗措施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6)基于健脾疏肝补益肝肾论神经变性疾病的辨治(论文提纲范文)
1 四肢无力、行动迟缓等躯体提前老化, 多因脾失健运、肝肾不足 |
2 震颤、肢体僵硬等运动性症状, 当属肝肾不足、阴血亏虚、脾失健运 |
3 嗅觉减退、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 责之于脾肾阳虚、肝失疏泄 |
4 反应迟钝、健忘失语、幻听幻视等神志类症状, 归于肝肾不足、后天失养及肝失疏泄 |
(7)健脾理气方治疗功能消化不良临床观察和激活Na+/HCO3-共转体NBCe1-B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研究进展 |
1 引言 |
2 西医研究进展 |
3 中医研究进展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IRBIT研究进展 |
1 IRBIT的结构 |
2 IRBIT的分布 |
3 IRBIT与目标蛋白的相互作用 |
4 IRBIT的其他功能 |
5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健脾理气方治疗伴有焦虑抑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观察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础实验 健脾理气方通过IRBIT激活Na~+/HCO3~-共转体NBCe1-B的机制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结论 |
结语 |
创新点 |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中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校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9)基于“血三脏”理论中药肠激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部分 周福生教授学术师承溯源 |
1.1 周福生教授传承谱系及传承现状 |
1.1.1 传承谱系 |
1.1.2 传承现状 |
1.2 周福生教授学术临床经验形成过程 |
1.2.1 问道岐黄,寻求古训 |
1.2.2 师承名门,悉得真传 |
1.2.3 立足临床,推陈出新 |
第2部分 周福生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研究 |
2.1 “三脏一体”论 |
2.1.1 “三脏一体”辨证模式的形成与提出 |
2.1.2 “三脏一体”辨证模式内容 |
2.1.3 “三脏一体”辨证模式治则及临床应用 |
2.1.4 “三脏一体”模式的用药特点 |
2.2 “心胃相关”论 |
2.3 调肝实脾学术思想及经验总结 |
2.3.1 健脾养肝法 |
2.3.2 健脾清肝法 |
2.3.3 健脾疏肝法 |
2.3.4 运脾养肝法 |
2.3.5 运脾清肝法 |
2.3.6 运脾疏肝法 |
2.4 辨治IBS组方规律及用药特点 |
2.4.1 用药频率分析 |
2.4.2 用药归经、四气五味分析 |
2.4.3 药对分析 |
2.4.4 新方分析 |
第3部分 中医学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 |
3.1 中医病因概述 |
3.1.1 情志不遂 |
3.1.2 饮食失宜 |
3.1.3 外邪入侵 |
3.1.4 体质虚弱 |
3.2 中医病机及治疗研究现状 |
第4部分 从“血三脏”辨治IBS-D论内涵及构建过程 |
4.1 “血三脏”的理论内涵 |
4.2 从“血三脏”辨治IBS-D的构理论构建过程 |
第5部分 基于“血三脏”理论中药肠激灵治疗IBS-D 临床研究 |
5.1 研究对象 |
5.1.1 病例来源 |
5.1.2 诊断标准 |
5.1.3 纳入标准 |
5.1.4 排除标准 |
5.1.5 病例剔除标准 |
5.1.6 中途退出和脱落病例判定标准 |
5.2 研究方法 |
5.2.1 随机方法设计与分组 |
5.2.2 真实性及客观性保证措施 |
5.3 研究方案 |
5.3.1 药物组成 |
5.3.2 给药方法 |
5.3.3 疗程 |
5.3.4 观察项目 |
5.3.5 观察周期及时间点 |
5.3.6 安全性分析 |
5.3.7 统计分析 |
5.4 研究结果 |
5.4.1 一般资料 |
5.4.2 疗效分析 |
5.4.3 复发率比较 |
5.4.4 安全性分析 |
5.5 讨论 |
5.5.1 “血三脏”理论指导下肠激灵复方的创立 |
5.5.2 肠激灵复方方解分析 |
5.5.3 肠激灵复方临床疗效分析 |
第6部分 中药肠激灵治疗IBS-D的作用机制研究 |
6.1 材料 |
6.1.1 动物 |
6.1.2 药物 |
6.1.3 主要试剂 |
6.1.4 主要仪器 |
6.2 实验方法 |
6.2.1 IBS-D肝郁脾虚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分组 |
6.2.2 给药方法 |
6.2.3 检测方法 |
6.3 统计学分析 |
6.4 结果 |
6.4.1 一般情况 |
6.4.2 大鼠体重变化 |
6.4.3 腹部回缩反射(AWR)的容量阈值检测(x±s) |
6.4.4 避水应激排便实验 |
6.5 讨论 |
6.5.1 造模方法 |
6.5.2 结果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附:跟师期间发表论文及论着、主持课题 |
致谢 |
详细摘要 |
(10)肠安合剂干预肝郁脾虚型IBS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的效应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1. 参与IBS发病的主要多肽类物质 |
1.1 五羟色胺及其受体 |
1.2 管活性肠肽 |
1.3 P物质 |
1.4 神经肽Y |
1.5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
1.6 其他 |
2. 参与IBS发病的主要机制 |
2.1 脑肠互动功能异常 |
2.2 胃肠动力异常 |
2.3 内脏敏感性增高 |
2.4 内分泌紊乱 |
2.5 感染与免疫功能异常 |
3. 其他与IBS发病有关的因素 |
3.1 精神心理因素 |
3.2 饮食因素 |
3.3 性别和遗传因素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1. 病因病机 |
2. 辩证分型 |
3. 中医治疗 |
3.1 中药内服 |
3.2 中西药联合 |
3.3 中成药 |
3.4 针灸推拿 |
3.5 中药灌肠 |
3.6 其他 |
4.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实验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与分组 |
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1.3 药物制备 |
2. 实验方法 |
2.1 模型建立方法 |
2.2 给药方法 |
3. 观察指标及方法 |
3.1 一般状态观察 |
3.2 大鼠体重增长情况 |
3.3 旷场试验 |
3.4 内脏敏感性评估 |
3.5 清指标 |
3.6 组织学指标 |
4. 统计方法 |
结果 |
1. 一般指标观察 |
1.1 体重增长情况 |
1.2 旷场试验 |
1.3 内脏敏感性评估 |
2. 血清指标 |
2.1 5-HT |
2.2 D-木糖 |
2.3 IgA和IgG |
3. 组织指标 |
结论 |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健脾疏肝法治疗肠激惹综合征37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内质网自噬研究痛泻要方对IBS-D肝郁脾虚证的作用机制[D]. 李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针刺壮医脐环穴合五行音乐疗法对肝气郁结型维持性血透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D]. 黄琼荷.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姚乃礼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总结及健脾和肝汤临床观察[D]. 张若宣.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针刺“神阙八阵”治疗脾虚湿盛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杨婷.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健脾渗湿”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的临床研究[D]. 黎辉.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6]基于健脾疏肝补益肝肾论神经变性疾病的辨治[J]. 潘卫东.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02)
- [7]健脾理气方治疗功能消化不良临床观察和激活Na+/HCO3-共转体NBCe1-B的机制[D]. 赵鲁卿.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5)
- [8]中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的Meta分析[D]. 魏秋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6(02)
- [9]基于“血三脏”理论中药肠激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D]. 黄绍刚.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02)
- [10]肠安合剂干预肝郁脾虚型IBS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的效应评价[D]. 王微.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3(01)
标签:对照组论文; 痛泻要方论文; 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论文; 肠道疾病论文; 中医五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