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铲遗迹的发现及相关问题探讨

大石铲遗迹的发现及相关问题探讨

一、大石铲遗存的发现及其有关问题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冀晶娟[1](2020)在《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文中指出传统村落是承载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新一轮乡村振兴背景下,其依然是持续性关注的焦点。广西地处我国西南与华南交汇区,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民族文化特征显着,传统村落与民居遗存丰富。当前研究主要关注广西东北部与东南部地区,突出典型案例的探讨,相当一部分地区有待于作进一步挖掘与补充。大数据背景下,开展全域覆盖性普查,有利于展示广西多元地域文化,通过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将更深层地揭示传统村落的规律性问题,同时为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更科学的依据。研究以建筑类型学理论、居住领域性理论、文化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分别对应民居、村落与区域三个层次,进行了分类、分布以及诠释性的探索。运用定性与定量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等方法,借助Arc GIS、SPSS技术,构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以数据为基础,按照“揭示分布规律—划定文化区—诠释文化景观—分析影响机制”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形成创新性结论。首次建立了广西全域1118个传统村落与民居样本数据库。研究对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开展全域普查,运用实地调研与建筑实测、文献整理与信息采集、卫星影像数据分析等方法,经过筛选判断,确定1118个村落为研究样本。根据文化地理学中“因子”概念,以客观反映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景观特征为基本准则,综合考虑因子的历史性、完整性、独特性与可得性,建立了包括3大类、13小类的因子体系,涉及村落空间地理与行政区位、自然环境要素、物质环境要素、非物质环境要素四个方面的内容。借鉴类型学分类方法对所有因子进行细化分类,建立因子属性数据库,为文化景观的呈现与诠释提供基础。揭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的分布特征与规律,确定14组因子具有相关性,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广西传统村落分布总体上表现出“东北多、西南少”的特点;村落地理环境以山地为多,平原丘陵其次,多在低海拔区域,以微坡地形为主,坡向均质,靠近低等级河流分布;民居类型以单幢最多、堂厢其次、从厝较少,其中,中堂侧房型占单幢类民居比例最高,分布最广泛,堂厢类民居分布于东北部与中东部地区,数量相当,交杂现象显着,从厝类民居则集聚于桂东南地区;布局形态以集中型、沿等高线阶梯布局型为主;水塘集中于东部与南部,水柜均处于西北部;村落规模以2-5公顷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建村年代以清时期最多,明次之;民族以汉族最多,壮、瑶、苗、侗族依次减少;语言以汉、壮语最多,侗、瑶、布努语次之。运用SPSS技术,进一步对两两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有14组因子共存程度较高,多角度诠释了村落文化景观的共性与差异性。科学划定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文化亚区,以区域及个案相结合的方式详细阐释了各区文化景观特征,系统呈现了村落与民居文化的多样性。首先根据文化区划的原则与方法,以民居类型为主导因子,借鉴居住领域性理论,初步判断宏观层面文化区大致范围,再结合多因子叠合法、历史地理法,考虑自然地物与行政区划的影响,确定文化区具体边界,形成开放型、围合型及兼容型3大文化区。其次,在3大文化区内,分别将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民族、语言等因子进行叠加,划定12个文化亚区。研究从区域层面详细阐明了每个文化区、文化亚区的文化景观特征,并通过典型案例深入解读了各区域的文化景观现象。深入剖析了各文化区、文化亚区的形成与分布机制。宏观文化区的形成机制主要表现为广西东西部自然条件的差异、中央统一与地方自治的制度化差异两个方面,同时受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多民族文化融合等因素影响,文化区边界产生了历时性变化。其次,开放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由“前后”、“发散”向“左中右”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土着民族的生活本能需求、中原文化影响、人口增加及生态环境改变;围合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大家族共居向小家庭居住方式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行政区划与移民、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兼容型文化亚区具有民居过渡性、民族融合性的特点,影响机制表现为山地向丘陵平原地貌的过渡以及汉瑶壮多民族的融合。机制剖析过程中涉及与其它地区文化景观的对比研究,通过在更大地域范围下研究各民族、民系传统村落与民居的差异性与同质性,探讨了文化传播、文化整合的影响与作用。

陈伟驹[2](2020)在《革新桥文化的生计方式与广西史前农业起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于革新桥文化生计方式,目前学界多简单地定性为"渔猎采集",并没有整合动植物和工具遗存做深入研究。这样笼统的定性不利于突显该文化生计方式的自身特点,进而会限制对其意义的把握。首先,动物遗存显示革新桥文化的肉食来源既有狩猎也有人工饲养的家猪;其次,植物遗存表明当时人群经常食用橄榄、乌榄和余甘子这三类坚果;最后,对出土工具分析发现,石锤、石砧、研磨器和宽磨面砺石(磨盘)等植物类食物(尤其是坚果)的处理工具占据生计相关工具总数的半数以上。因此,整合这三方面证据,本文认为革新桥文化的生计方式并非简单的"渔猎采集",而是以植物采集为主,以狩猎、渔猎和家畜饲养(家猪)为辅。与前一个阶段(广西河旁台地贝丘遗存)相比,其生计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水生贝类利用比例明显下降、甚至消失,植物利用比重加大,植物加工的精细程度也有所提高,以至于有剩余的食物来饲养家猪。通过对植物进行研磨,一方面不仅有利于将可能有毒的植物去毒,从而扩大植物食物来源;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食物的营养且易于人体肠胃的吸收,从而达到在有限地区相同产量的植物情况下,可以供养更多的人口。因此,革新桥文化这种形态的生计方式,要比简单的渔猎采集经济能够供养更多的人口,从而为后一个阶段(大石铲遗存)农业社会的出现与发展奠定了人口以及其他方面(比如家畜)的基础。从这个角度看,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广西地区的史前农业起源。

高尚学[3](2019)在《广西民间艺术左江崖壁画的主题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运用主题学的研究方法,结合左江崖壁画正面和侧面蹲式蛙形舞蹈的图像后,提出左江崖壁画的主题应该是壮族先民从狩猎时代进入到稻作农耕文明时期,通过对青蛙的崇拜,祈求农作物丰产和种族繁衍这两种生产的蛙神崇拜。这可以从左江流域的稻作农业生产方式、地下考古挖掘,以及当今遗留的民俗宗教节日和民间传说歌谣等得到确证。

周艳鲜[4](2017)在《从古代礼器看骆越民族的审美意趣》文中指出古代礼器是追溯礼制文化源头的证物,它以独特的艺术特征和丰富的审美意蕴,反映其使用者的审美意识、观念、情趣与追求。大石铲和铜鼓是骆越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的重要礼器,蕴含着深刻的礼文化内涵,反映了骆越民族与他者不同的审美意趣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基于广西境内石器和青铜器遗存的大量考古资料,梳理与分析大石铲和铜鼓的历史起源、遗存类型、文化涵义及其审美特征,可见大石铲和铜鼓艺术表现了骆越民族独特的造型审美意识、生发于宗教信仰的审美观念、散发出生态智慧的审美趣味以及他们的审美意趣发展中的变化之美。

肖波[5](2016)在《左江岩画中所见壮族先民之生死观》文中提出左江岩画作为壮族先民重要的宗教艺术遗存,包含着众多的生死观念。这些生死观既含有对人类自身来源的思考、引导亡者灵魂升天的愿望,也包括祈求动植物的丰产,以及人类自身的延续。这些观念体现在岩画地点的选择、岩画内容的设计以及与岩画共存的遗址和墓葬等各个方面。总体而言,左江岩画是壮族先民生死观的一次集中体现。

陈伟驹[6](2016)在《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时空框架与生计方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生计方式的发展道路迥异于其它地区。对其作系统研究,不仅可以揭示岭南地区的独特性,同时也为认识史前人类生计方式演变的区域多样性和共同规律等普遍性问题提供启示。鉴于时空框架是研究生计方式及其演变规律的基础,本文先对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时空框架作系统梳理,再对划分出来的文化期/文化及其类型的生计方式进行研究,而后总结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生计方式的演变脉络,并将之与华北地区和长江流域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上述普遍性问题。在时空框架研究中,本文从多方面论证岭南史前考古学界普遍使用的骨骼14C数据(常规法)大多偏晚,而被普遍剔除不用的螺壳14C数据虽有偏差,却比较接近同一层位木炭14C数值的校正年代。据此,本文修正了诸多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遗址的年代,并提出岭南新石器时代早期“有陶(北部)”和“无陶(南部)”两大区域类型以及广西河旁贝丘遗存不晚于距今七千年等新观点。此外,对各个区域新石器时代晚末期遗存的分期和断代方面也多有创新,如针对桂西区,识别出革新桥遗存是上承河旁贝丘遗存下接顶蛳山四期等遗存之间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期;针对珠三角地区,指出西贡沙下遗址分期混乱、断代有误;针对环北部湾沿海地区,对鲤鱼墩遗址进行了重新断代;针对桂北地区、粤北地区、粤东地区和桂东-粤西地区,本文也作了较为全面的梳理,或批判某些观点的不合理之处、或给出更加精确的结论、或为某一种观点提供更多的材料证据。以上工作使本文获得早晚顺序相对正确的文化序列和年代相对单纯的文化期/文化,为探讨生计方式及其演变奠定了基础。在生计方式研究中,由于本文严格以时空框架为基础,并以较以往更加实证和系统的研究方法,即全面利用石器、动植物、古环境和生物考古等信息去论证某时期、文化或类型的生计方式,因此也收获不少新的认识,如提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可以区分出两种生计适应模式或类型,北部“有陶类型”人群由于地处更高的纬度,在末次盛冰期时期,面临更大的环境和资源压力,比南部“无陶类型”更加强调食物来源多样性、营养获取率和取食效率;新石器时代中期河旁贝丘遗存的生计方式虽然大体延续早期广谱性采集渔猎经济,但渔猎技术有所提升,且存在一个不断强化植物利用的趋势;咸头岭文化并非普遍认为的“以海洋资源为生”的族群,而是整体上以植物利用为主,并在最末期才开始利用牡蛎等海洋资源的文化;革新桥遗存不能笼统概括为渔猎采集,而是一支强化植物利用并兼顾渔猎的文化;石峡文化、晓锦文化等并非“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而是一种渔猎采集为主、水稻栽培为辅的经济形态。最后,本文整合时空框架和生计方式的研究成果,细化和深化了岭南新石器时代生计方式的演变脉络,即将以往的“采集狩猎→农业”或“采集狩猎→采集狩猎为主、农业为辅→农业为主”粗线条的二期或三期论发展为五期说:新石器时代早期“广谱性采集渔猎初级阶段”→新石器时代中期“广谱性采集渔猎经济发展期”→新石器时代晚期早段“植物强化利用期”→新石器时代晚期晚段“区域经济转型期”→新石器时代末期“水稻栽培普及和发展期”和“渔猎专业化期”。在比较研究部分,本文细化了距今2-1.2万年间人群生计分区现象,提出四个区域类型或四种模式:华北地区的虎头梁—下川模式,以细石叶遗存为代表;长江中游的十里岗—宋家垱模式,以石片石器和个别陶器为代表;岭南北部和岭北地区的仙人洞—玉蟾岩模式,以砾石石器组合、陶器等为代表;岭南南部地区的白莲洞—独石仔模式,只有简单的砾石石器组合。此外,从工具组合的角度说明以上各个地区在农业化过程发展道路的差异和时间差: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表现出谷物栽培、野生植物采集和渔猎并进的方式;同时期的后李文化、上山文化则经历一个以野生植物采集和研磨为主的生计阶段;彭头山—皂市下层文化未见野生植物研磨和粉食;同时期的岭南地区则仍然处于广谱性采集渔猎阶段。另外,还观察到大范围人类生计演进的共同规律:面对末次盛冰期资源压力的时候,南北方都采取了拓宽植物食物来源的策略;在农业化的过程中,大部分地区都经历过强化野生植物利用的阶段,表现在工具上就是研磨石器的大量出现;各区域人群在生计适应策略的差异性都是面对特定资源压力的产物。最后,对于常常分属于两种研究范式的时空框架和生计方式研究,本文将它们整合在一起研究属于一种新的尝试,这为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时空框架和生计方式研究提供新观点的同时,也可能会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上的示例。将岭南地区的研究成果与华北和长江流域进行比较分析,所取得的观点对于宏观地认识中国史前人类生计方式演变的区域差异和共同特点也或将有启示意义。

李志强[7](2016)在《甘桑石刻文的图像叙事及其文化传统考察》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广西平果县甘桑遗址上发现的石刻文字或可上溯至先秦时期的骆越文化阶段。对甘桑石刻文的研究表明,其文字表达已具备一定的图像叙事功能,包含着未解的历史文化信息。甘桑石刻文化所属的右江河谷古文明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基因代码,对石刻文字叙事的解读将对中国古文字史和壮族先民文化史有一定的助益。

沈文杰[8](2015)在《馆藏大石铲选介》文中研究说明大石铲是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起源于有肩石斧,是骆越先民为适应原始农业发展的需要而发明制作的一种生产工具,因其造型奇特,制作精美,有别于其他地区新石器时代出土的石器,又因其集中分布于广西南部地区,故学界惯称之"桂南大石铲"。本文以馆藏大石铲为例,介绍广西独特的大石铲文化。一、大石铲的分布与年代大石铲遗存是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随着考古调查

梁优[9](2015)在《顶蛳山文化初论》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对顶蛳山文化中已经发掘或试掘的遗存进行介绍分析的基础上,初步讨论顶蛳山文化的年代和分期,分析顶蛳山文化先民的社会生活情况,即社会形态、生业模式、原始信仰等,运用文化因素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对顶蛳山文化的源流进行探讨,最后对顶蛳山文化与周边地区文化的关系进行分析。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顶蛳山文化的发现和研究情况,并说明本文的选题缘由及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分析顶蛳山文化已经发掘或试掘的重要遗址,对顶蛳山文化重要文化遗存之间的相对年代关系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讨论顶蛳山文化绝对年代的范围,并对顶蛳山文化进行分期研究,试建立顶蛳山文化的年代框架。第三部分:根据现有考古资料,分析顶蛳山文化先民的社会生活情况。首先通过对顶蛳山文化聚落形态和社会结构的分析,认为顶蛳山文化先民已经过上了相对稳定的定居生活,当时的社会形态仍处于落后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其次对顶蛳山文化的生业模式进行探讨,认为顶蛳山文化的生业模式以采集渔猎经济为主,可能出现了种植茎块类作物的原始农业,虽极有可能出现了家狗,但尚未出现家畜饲养业;最后简要分析顶蛳山文化的墓葬和原始信仰。第四部分:运用考古学文化因素分析和对比分析方法对顶蛳山文化的源流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顶蛳山文化主要承袭了桂北地区和桂南地区的原始文化因素,其消亡后,继续对桂南地区顶蛳山第四期类型、冲塘-何村类型、大石铲类型等文化遗存产生影响。第五部分:将顶蛳山文化与周边地区文化进行对比,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第六部分:结语部分,对文章进行总结归纳,说明本文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马明[10](2014)在《从鱼头形蚌刀到大石铲——桂南史前崇拜解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广西南部地区史前时期两种特殊的器物——鱼头形蚌刀和大石铲进行类型和功能分析,然后从史前崇拜的角度解读两种器物出现的意义和内涵,并对该地区史前崇拜对象变化的原因进行探讨。

二、大石铲遗存的发现及其有关问题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石铲遗存的发现及其有关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与全球化语境下本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诉求
        1.1.2 多民族交汇下传统文化及其物质载体的挖掘与保护需求
        1.1.3 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理论与方法有待完善
    1.2 研究问题
        1.2.1 地域分布差异未能真实反映传统村落的留存情况
        1.2.2 既有定性研究未能细致呈现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特质
        1.2.3 静态个案描述未能系统诠释传统村落与民居形成机制
        1.2.4 总体评价
    1.3 研究对象与理论基础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对象
        1.3.3 理论基础与方法架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意义
        1.5.1 拓宽研究样本对填补村落分布空白区具有现实意义
        1.5.2 构建理论体系将提升传统村落与民居研究的科学性
        1.5.3 形成文化区划对村落多样性保护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1.5.4 展示民族文化为世界提供中国农耕文明的创造智慧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2.1.1 国外乡土建筑与乡土聚落研究
        2.1.2 我国传统民居相关研究简述
        2.1.3 我国传统村落相关研究简述
    2.2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2.2.1 早期以干栏形式的民居建筑研究为主
        2.2.2 上世纪末突出民族性与地域性民居建筑探索
        2.2.3 新世纪以来多学科交叉运用拓宽了研究广度
        2.2.4 近期突出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特征与机制探讨
    2.3 既有研究反映的特点与问题
        2.3.1 区域上差异大,亟需挖掘非典型村落与民居
        2.3.2 理论上缺支撑,未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框架
        2.3.3 对象上较孤立,未将村落与民居有机结合
        2.3.4 方法上定性多,难以落实全样本的具体属性
    2.4 传统村落及民居与文化地理学相结合的新探索
        2.4.1 持续关注村落及民居文化区划问题
        2.4.2 大数据背景下谱系类研究的新进展
        2.4.3 本文的研究基础与拓展之处
第三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生成背景
    3.1 广西传统村落生成的自然地理背景
        3.1.1 气候特征:热量丰裕,雨水充沛
        3.1.2 地形地貌:土山石山多,丘陵平原少
        3.1.3 河流水系:河网密度大,地下河发达
    3.2 先秦时期广西古代文明产生及原始聚落形成
        3.2.1 经济生产方式
        3.2.2 社会组织形态
        3.2.3 原始崇拜意识
        3.2.4 聚落与住屋的形成与演变
    3.3 秦统一至民国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及村落形成与分布
        3.3.1 秦与南越国:原有方国基础上开启封建统治
        3.3.2 两汉至隋:以其故俗治,汉于治所土着广泛分布
        3.3.3 唐宋时期:完善羁縻制度,族群分化与迁徙
        3.3.4 元明时期:推行土司制度,多民族形态形成
        3.3.5 清至民国:实行改土归流,汉文化影响显着
    3.4 广西传统村落的多元文化特质
        3.4.1 基于地理与区位环境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3.4.2 基于族群分化与迁徙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构建
    4.1 传统村落样本选取与因子体系构建
        4.1.1 样本选定
        4.1.2 因子体系构建
        4.1.3 因子属性来源
    4.2 传统村落自然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2.1 地形地貌
        4.2.2 坡度坡向
        4.2.3 河流水系
    4.3 传统村落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3.1 传统民居
        4.3.2 村落布局
        4.3.3 历史环境
        4.3.4 村落规模
    4.4 传统村落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4.1 建村年代
        4.4.2 世居民族
        4.4.3 语言与民系
    4.5 传统村落与民居数据库建立
        4.5.1 数据库建立的技术路线
        4.5.2 数据库内容及表达方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分布规律
    5.1 传统村落整体分布特征
        5.1.1 传统村落分布形式的判断
        5.1.2 传统村落分布密度与集聚特征
    5.2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属性分布特征
        5.2.1 自然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2.2 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2.3 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3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相关性分析
        5.3.1 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相关性分析
        5.3.2 村落布局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5.3.3 民居类型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5.3.4 其它因子之间相关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6.1 文化区概念、原则与方法
        6.1.1 文化区概念与划分原则
        6.1.2 文化区划分方法与步骤
    6.2 宏观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6.2.1 宏观文化区的划分与结论
        6.2.2 开放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2.3 围合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2.4 兼容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3 开放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3.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3.2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6.3.3 侗苗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廊火塘型文化亚区
        6.3.4 瑶壮族+内凹圈层布局+前寝后堂型文化亚区
        6.3.5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中堂后房型文化亚区
        6.3.6 壮族+横排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6.3.7 壮族+集中与横排布局+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型文化亚区
    6.4 围合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4.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4.2 湘赣系+集中与密集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6.4.3 多族系+集中与组团布局+单幢、堂厢及从厝型文化亚区
        6.4.4 勾漏系+纵列与组团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6.4.5 钦廉与客家系+块状拼合与密集布局+从厝型文化亚区
    6.5 兼容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5.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5.2 多民族+集中与沿等高线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6.5.3 壮族+集中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影响机制
    7.1 宏观文化区划的影响机制
        7.1.1 自然环境差异奠定宏观文化区划的基本构架
        7.1.2 资源禀赋不同导致制度分化与文化景观差异
        7.1.3 经济技术发展促使文化区边界产生历时性变化
    7.2 开放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2.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7.2.2 居住本能需求致使多个亚区呈“前后”序列特点
        7.2.3 汉文化影响促使中堂后房亚区呈“发散”序列特点
        7.2.4 人口增长导致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亚区呈“左中右”序列特点
    7.3 围合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3.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7.3.2 行政区划导致湘赣、钦廉与客家系亚区大家族聚居特征显着
        7.3.3 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促使勾漏系亚区以小家庭居住方式为主
        7.3.4 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致使多族系亚区居住方式趋于多元
    7.4 兼容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4.1 文化亚区之间的共性与差异
        7.4.2 大瑶山环境促使汉壮瑶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亚区形成
        7.4.3 山地向平原过渡促进汉壮民族相互影响与亚区形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语

(2)革新桥文化的生计方式与广西史前农业起源(论文提纲范文)

一、考古背景
二、动植物遗存分析
    (一)动物遗存分析
    (二)植物遗存分析
三、工具分析
    (一)石锤
    (二)石砧
    (三)研磨器与研磨槽
    (四)砺石
四、结果与讨论

(3)广西民间艺术左江崖壁画的主题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左江崖壁画蛙神崇拜的主题
二、左江崖壁画蛙神崇拜主题的原因分析
    (一)稻作农业生产方式的佐证
    (二)当今遗留民俗宗教节日的佐证
    (三)现今民间传说和歌谣的佐证
    (四)当今考古遗存出土的佐证

(4)从古代礼器看骆越民族的审美意趣(论文提纲范文)

一、骆越民族的石器与青铜器的考古遗存
    (一) 石器考古遗存
        1. 石器遗物类型
        2. 大石铲遗物特征
    (二) 青铜器考古遗存
        1. 青铜器遗物类型
        2. 铜鼓遗存特征
二、骆越民族的大石铲和铜鼓遗物蕴含的审美意趣
    (一) 独特的造型审美观念
        1. 有目的性的功利审美意识
        2. 对称和谐的形式审美趣味
    (二) 生发于宗教信仰的审美意识
    (三) 散发出生态智慧的审美思想
        1. 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
        2. 生命律动的生态审美追求
        3. 铜鼓艺术的整生之美
    (四) 审美意趣发展中的变化之美
三、结语

(5)左江岩画中所见壮族先民之生死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石生祖先
二、引魂升天
三、死亡与再生
结语

(6)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时空框架与生计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时空框架的构建简史
    1.3 生计方式的研究历程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目标
    1.5 几个概念界定
第2章 时空框架的构建
    2.1 新石器时代早期
        2.1.1 以往的观点
        2.1.2 两个重要的年代学问题
        2.1.3 主要遗址的分期与年代
        2.1.4 区域类型初探
        2.1.5 新石器时代早期时空框架总结
    2.2 新石器时代中期
        2.2.1 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存的基本概况
        2.2.2 河旁贝丘遗址的时空研究
        2.2.3 河旁台地型遗址时空研究
        2.2.4 桂北地区几个洞穴贝丘遗址
        2.2.5 新石器时代中期时空框架总结
    2.3 新石器时代晚末期
        2.3.1 概况与分区
        2.3.2 桂西地区
        2.3.3 珠江三角洲地区
        2.3.4 粤东地区
        2.3.5 环北部湾沿海地区
        2.3.6 桂北地区
        2.3.7 粤北地区
        2.3.8 桂东粤西地区
        2.3.9 新石器时代晚末期时空框架总结
    2.4 新石器时代时空框架总结
第3章 生计方式研究
    3.1 新石器时代早期
        3.1.1 以往的观点
        3.1.2 动物利用
        3.1.3 植物利用
        3.1.4 工具反映的生计行为
        3.1.5 区域生计分化探索
        3.1.6 新石器时代早期生计方式总结
    3.2 新石器时代中期
        3.2.1 河旁贝丘遗址生计方式研究
        3.2.2 河旁台地遗址生计方式研究
        3.2.3 桂北地区几个洞穴遗址生计方式
        3.2.4 新石器时代中期生计方式总结
    3.3 新石器时代晚末期
        3.3.1 桂西区
        3.3.2 珠江三角洲地区
        3.3.3 粤东地区
        3.3.4 环北部湾沿海地区
        3.3.5 桂北地区
        3.3.6 粤北地区
        3.3.7 桂东粤西地区
第4章 生计方式演变规律的探索
    4.1 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生计方式的演变脉络
        4.1.1 以往的观点
        4.1.2 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 2-1 万年)
        4.1.3 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 10000-7000 年)
        4.1.4 新石器时代晚期早段(距今约 7000-6500 年或略晚)
        4.1.5 新石器时代晚期晚段(距今约 6500-5000 年)
        4.1.6 新石器时代末期(距今约 5000-4000 年)
        4.1.7 小结: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生计方式的演变脉络概述
    4.2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生计方式的演变
        4.2.1 长江下游地区
        4.2.2 长江中游地区
        4.2.3 华北地区
    4.3 比较分析
        4.3.1 初始策略的区域分化
        4.3.2 应对新仙女木事件的地区差异
        4.3.3 农业化过程的区域策略差异
        4.3.4 生计方式演进的时间差
        4.3.5 生计方式演进的共同规律
第5章 结语
    5.1 本文的收获
        5.1.1 时空框架研究方面
        5.1.2 生计方式研究方面
    5.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硕博连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8)馆藏大石铲选介(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石铲的分布与年代
二、大石铲的分类与特征
三、石铲的功能与族属

(9)顶蛳山文化初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顶蛳山文化的发现与研究
    二、研究意义及方法
第二章 顶蛳山文化的年代与分期
    一、重要遗址分析
        (一) 顶蛳山遗址
        (三) 秋江遗址
        (四) 西津遗址
        (五) 江口遗址
        (六) 敢造遗址
        (七) 冲塘遗址
        (八) 凌屋遗址
        (九) 牛栏石遗址
        (十) 灰窑田遗址
        (十一) 江西岸遗址
    二、顶蛳山文化的年代与分期
        (一) 顶蛳山文化的年代
        (二) 顶蛳山文化的分期
    小结
第三章 顶蛳山文化的社会生活
    一、顶蛳山文化的社会形态
        (一) 聚落形态
        (二) 社会结构
    二、顶蛳山文化的生业经济
        (一) 采集渔猎经济
        (二) 原始农业
        (三) 关于家畜饲养的讨论
    三、顶蛳山文化的墓葬及原始信仰
        (一) 墓葬
        (二) 原始信仰
第四章 顶蛳山文化的源流
    一、顶蛳山文化的渊源
    二、顶蛳山文化的消亡原因
    三、顶蛳山文化的去向
        (一) 与顶蛳山第四期类型文化的关系
        (二) 与冲塘-何村类型文化的关系
        (三) 与大石铲类型文化的关系
第五章 顶蛳山文化与周边地区文化的关系
    一、与广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关系
        (一) 与桂中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关系
        (二) 与桂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关系
    二、与广东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关系
        (一) 与西樵山文化的关系
        (二) 与咸头岭文化的关系
    三、与越南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关系
        (一) 与北山(Bac Son)文化的关系
        (二) 与多笔(Da But)文化的关系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四、大石铲遗存的发现及其有关问题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D]. 冀晶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2]革新桥文化的生计方式与广西史前农业起源[J]. 陈伟驹.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 [3]广西民间艺术左江崖壁画的主题学研究[J]. 高尚学.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5)
  • [4]从古代礼器看骆越民族的审美意趣[J]. 周艳鲜.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 [5]左江岩画中所见壮族先民之生死观[J]. 肖波. 民族艺术, 2016(06)
  • [6]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时空框架与生计方式研究[D]. 陈伟驹. 吉林大学, 2016(08)
  • [7]甘桑石刻文的图像叙事及其文化传统考察[J]. 李志强. 民族文学研究, 2016(02)
  • [8]馆藏大石铲选介[J]. 沈文杰. 文物天地, 2015(07)
  • [9]顶蛳山文化初论[D]. 梁优. 广西师范大学, 2015(04)
  • [10]从鱼头形蚌刀到大石铲——桂南史前崇拜解析[J]. 马明. 广西博物馆文集, 2014(02)

标签:;  ;  ;  ;  

大石铲遗迹的发现及相关问题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