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沙粒跳跃运动轨迹的计算机识别(论文文献综述)
刘亚奎[1](2021)在《野外风沙流中单个沙粒带电量研究》文中提出沙粒在风的作用下运动,形成了不同的风沙地貌、风沙天气等,导致沙漠边缘扩展、土地沙漠化,同时沙尘天气污染环境、影响人类身心健康。人们很早就发现运动沙粒会带有一定程度电荷,形成风沙电场。带电沙粒受到静电力作用降低沙粒临界起跳风速、改变沙粒运动轨迹,进而影响沙尘向前、向高的输运量;不仅如此,沙尘颗粒带电还会增强电磁波在沙尘系统中传输时的衰减。因此,单个沙粒带电量的测量,可以定量研究沙粒带电量大小对沙粒临界启动摩阻风速、沙粒运动轨迹、输沙量等的影响;评估沙粒带电对电磁波信号的衰减;对地貌演化、大气环境和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助于理解颗粒物带电机理。本论文围绕野外单个带电沙尘颗粒,开展了电场存在下单个沙粒起跳带电量的实验研究,评估了模拟风沙电场对沙粒带电量及其带电机理作用;给出了一种测量复杂环境下单个颗粒带电量的方法,并研制了一套测量单个颗粒带电量的实验装置;开展了野外风沙流中单个沙粒带电量的原位测量实验研究,首次测量到了野外风沙流中单个沙粒的带电量,给出了单个沙粒带电量受环境相对湿度、沙粒粒径、环境风速等因素的影响规律;通过实验测量结果和模型计算结果对比,建立了风沙流中沙粒带电模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首先,考虑到风沙电场的存在,开展了模拟风沙电场存在下的沙粒起跳实验,通过用高速摄像机记录沙粒运动轨迹,反演了沙粒带电量。实验结果表明,电场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沙粒可以从沙床表面直接起跳进入空中运动,环境相对湿度越大,沙粒起跳的临界电场强度越小。在特定环境相对湿度条件下,沙粒表现出一定导体特性,实验测量的沙粒感应带电量结果和导体球在电场作用下的感应带电量理论模型拟合的很好,给出了风沙电场存在时,沙粒起跳带电量经验公式。然后,考虑风沙电场对沙粒带电量的影响,修正了沙粒Mosaic随机碰撞带电模型。该模型将环境因素(环境相对湿度、风速、风沙电场)以及沙粒介电常数、沙粒尺寸等物理量考虑在内。模型计算得到的沙粒带电量和沙粒粒径、风沙电场强度正相关,这和已有的沙粒带电规律一致。相比之前的一些颗粒带电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环境电场和颗粒碰撞过程对沙粒带电量的影响,其计算出的沙粒带电量和带电规律更接近实验测量值。进一步,提出了颗粒密度较高、影响因素较多的复杂环境中单个颗粒带电量原位测量方法。将风沙流中沙粒带电量原位测量分两步,即取沙步和测量步,并设计了风沙流中单个沙粒原位测量装置。首先,将风沙流中带电沙粒收集于电绝缘性高的硅油液体中,保证来自于风沙流中的沙粒上的净电荷不发生转移,然后基于沙粒在电场中的轨迹图像处理法反演单个沙粒带电量。该方法和装置既可实现风沙流中单个沙粒带电量的原位测量,又能实现单个目标沙粒的回收,获取沙粒的质量、粒径和成分等信息。根据收集沙粒所处环境,可研究环境因素对风沙流中单个沙粒带电量的影响。最后,使用上述方法和测量装置在中国腾格里沙漠地区对地表风沙流中的沙粒进行了单个沙粒带电量的实验测量,首次给出了野外风沙流中单个沙粒带电量的精确测量数据。测量结果表明,野外风沙流中的沙粒绝大多数是带有净电荷的,实验测量所在区域风沙流中带电沙粒的荷质比范围为-180.9μC/kg~350.0μC/kg,带正电和带负电沙粒的平均荷质比分别为15.5μC/kg和-16.1μC/kg,其中带正电沙粒的数量占比超过80%。野外环境对沙粒的带电量也有影响,随着环境相对湿度的增加,无论是带正电的沙粒还是带负电的沙粒,其荷质比均增大;随着风速的增加,带正电沙粒的比例也增加,可达90%。通过对大量实验数据点的统计分析,给出了野外风沙流中单个沙粒带电荷质比的概率密度分布和拟合函数。
刘芳[2](2021)在《风沙流结构的离散颗粒动力学研究》文中提出
蒋涛[3](2021)在《基于图像处理的推移质数据采集方法及应用》文中指出非均匀沙推移质是河道中泥沙输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河流中的水流结构、泥沙输移、河床演变等基础问题,正确认识非均匀沙推移质的运动规律是合理开发和保护河流的前提,对于促进河流动力学的发展以及满足实际工程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应用高速摄影技术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非均匀沙的运动特性。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1)提出了利用数字图像处理与运动目标检测技术相结合的获取泥沙颗粒运动参数的方法。对比了图像差分法和光流场法两类运动目标检测算法的优缺点,并改进了图像差分法,获取了较为复杂背景中运动泥沙颗粒的运动参数;提出了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测量非均匀沙相对沙暴露度的方法。(2)开展了非均匀沙运动特性水槽试验,得到了非均匀沙输移规律。颗粒的运动轨迹在水平面上表现为左右摇摆,在竖直面上表现为间歇性跳跃;在颗粒跳跃阶段,瞬时纵向速度增大,瞬时垂向速度先减小后增大;运动颗粒在与床面颗粒发生碰撞后,其瞬时运动速度急剧减小;颗粒的纵向瞬时运动速度分布形式呈现为Γ分布,垂向瞬时运动速度分布形式呈现为正态分布;同一级粒径泥沙颗粒在水中的运动速度随着水流摩阻流速的增大而增大,颗粒纵向运动平均速度与摩阻流速的比值随着Θ的增大变化并不明显;水槽中泥沙颗粒的瞬时输移量具有脉动性和周期性。(3)基于图像处理技术,得到了非均匀沙颗粒位置随机性分布规律。以不同粒径的玻璃球模拟非均匀沙,测定非均匀颗粒各级粒径的相对暴露度和相对隐蔽度,统计了各级粒径相对暴露度和相对隐蔽度的分布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非均匀沙各级粒径的相对暴露度概率密度符合正态分布;非均匀沙中各级粒径的相对隐蔽度在取值范围内概率密度符合负偏态分布。(4)基于三维床面颗粒位置随机性,构建了非均匀沙起动流速公式。根据三维非均匀沙床面颗粒的受力情况,得到水流拖曳力作用点随相对暴露度和相对粒径的变化规律,结合三维球体模型中非均匀沙颗粒的位置关系,构建了颗粒以滚动形式起动的拖曳力力臂、上举力力臂和重力力臂与相对暴露度和相对粒径之间的关系式;基于滚动起动模型,并综合考虑水流脉动性、泥沙起动标准、非均匀沙三维相对暴露度以及相对粒径等因素,建立了非均匀沙起动流速公式,经过实测资料验证公式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基本吻合。
付雪伟[4](2020)在《山区河流卵石运动的随机性试验研究》文中提出对于天然山区河流和平原河流过渡段中普遍存在的非均匀推移质,由于河床水流的脉动、床面形态、床沙组成的不均匀性和在床面的位置以及上游断面补给条件变化的不确定性,使卵石运动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具有随机性。清楚卵石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的运动过程、在不同运动位置所处的状态等信息是有必要的,利用先进的追踪技术去获取卵石运动过程中的状态信息具有创新性。本文首先在室内建立率定实验,对加速度传感器记录运动状态的可信性进行率定,并统计说明了其运动特性。通过开展水槽模型试验,利用四元数方法解算加速度传感器记录的卵石运动状态信息,最终将卵石运动的轨迹反演,建立运动状态的空间图像信息并进行描述。在率定实验中,分别设计了三类不同床面,三种不同坡度下的实验,利用摄像机拍摄记录内置加速度传感器的模型卵石运动轨迹,结合摄像机录制的视频资料处理卵石运动轨迹,通过四元数法解算加速度传感器记录的运动状态信息,最后运用统计学原理分析球体模型卵石在此条件下运动过程中单步跃移距离、单步跃移角度的变化。结论如下:1.在14°、15°和16°坡度下,不均匀床面上模型卵石的运动最不稳定,三种床面形态下分布比较集中的L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θ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接近一个常数,集中跳跃占全部跳跃次数的百分含量依次递减;2.不同床面上的运动,随着坡度的增大,其单步跃移距离的均值变化分别服从二次函数和依次函数分布。基于率定实验对加速度传感器追踪定位技术的可行性分析,开展了水槽试验,试验布置同规格、内置同型号的加速度传感器,对模型卵石在水槽中的运动状态进行监测。利用四元数方法解算得到模型卵石在地理坐标体系下的位置信息,最后建立运动状态的空间图像信息并进行描述、分析。结论如下:1.1#和2#卵石最大单步跃移距离与最小单步跃移距离之比的取值为(+0.25)7.75,最大跃起角度和最小跃起角度之比的取值为(+0.5)22.5;2.卵石L/D的概率密度分布拟合曲线近似伽马分布,跃起角度集中在一个固定度数左右浮动,在特定区间内均匀分布。
彭双麒[5](2020)在《滑坡-碎屑流堆积体粒度分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一个面积达到960万平方千米的国家,由于幅员辽阔,所以我国地质环境条件十分复杂,丘陵山地较多。因此,这也导致我国地质灾害比较频繁,灾情相对严重。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统计,全国共有20余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大量的地质灾害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的稳定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对于地质灾害的研究并以此促进防灾减灾工作的发展有极大的意义。然而,滑坡-碎屑流具有极大的突发性,并且,由于其具有的瞬时性、突发性以及隐蔽性,导致直接观测碎屑流发生的过程是不现实的。因此,对于堆积体的分析是滑坡-碎屑流研究的突破点,而对于堆积体粒度的分析是滑坡-碎屑流研究的重要突破方向。本文对堆积体粒度分布的统计经过了:现场筛分→无人机航拍图像人工统计→无人机航拍—PCAS堆积体粒径识别的探究过程。最终,通过3种方法的相互印证与检测,发现―无人机航拍—PCAS堆积体粒径识别‖的堆积体粒径统计模式是在确保准确性的基础上是最方便快捷的统计方法。为了验证堆积体―反粒序‖以及“双峰”现象的堆积特征,分析碎屑流运动的动力学特征,本研究进行了不同粒径配比的室内碎屑流滑槽试验。另外,通过多种级配的室内碎屑流滑槽试验可以得到与级配对应的碎屑流运动距离,通过量纲分析,可以得到碎屑流运动距离与颗粒级配之间的关系式。经过对新磨村滑坡、普洒村崩塌、两次白格滑坡、以及水城滑坡堆积体的现场调查以及室内粒径统计分析,再结合室内滑槽试验的堆积体粒度分布以及运动过程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场筛分、人工目视统计以及PCAS统计三种方法统计了4例典型滑坡-碎屑流堆积体的粒度分布情况。将各种统计结果相互验证分析,得出首次应用于宏观堆积体粒径识别的PCAS统计方法应用于堆积体粒径识别是可行的。(2)从堆积体粒度分布统计结果可以看到其具有明显的“双峰”现象,以及“反粒序”堆积现象。(3)对于堆积体颗粒“反粒序”现象,本文以“巴西坚果效应”以及Bagnold实验对其进行了解释。(4)本文通过对颗粒的受力分析对“双峰”堆积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5)通过30°斜坡的碎屑流滑槽试验验证了碎屑流堆积的“双峰”现象以及“反粒序”现象。(6)依靠滑槽试验,通过量纲分析,得到了运动距离与等效粒径之间的关系式:L=31.623·(0.002991d’/B)0.1042(tanα)0.663(VH)0.25。并以统计所得滑坡实例数据对公式进行验。(7)结合滑槽试验记录的碎屑流运动过程,分析了碎屑流颗粒“反粒序”现象及“双峰”现象的堆积机制。(8)以滑槽试验中记录的碎屑流运动过程为例,对碎屑流堆积体粒度分布的动力学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动力学的方向解释了碎屑流堆积体“双峰现象”以及“反粒序”现象。(9)通过高速相机记录的运动过程照片可用MATLAB软件对碎屑流速度进行量化,可以得到速度也存在“双峰”现象,与堆积体粒径“双峰”现象相对应。(10)由于颗粒磨圆度不好往往会使碎屑流运动时克服滚动摩擦消耗的能量过多,导致碎屑流携带大粒径的能力降低。本文统计了关于碎屑流磨圆度的参数—分形维数。磨圆度的统计结果也显示出较好的“双峰”现象,与堆积体“双峰”现象相对应。
刘振兴[6](2020)在《气固两相工况下管道凹槽内颗粒动态分布特性研究》文中指出凹槽结构是管道输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结构。当输送的介质是含有颗粒的气固混合物时,固体颗粒极容易在管道内堆积,进而导致碰撞、磨损等问题的产生。为了减少堆积,工业界往往采用吹扫的方式,通过在管道内部吹气,促使凹槽内部颗粒的流态化,进而达到消除颗粒的目的。然而,两相工况下凹槽内颗粒如何堆积,以及水平通气情况下凹槽内部颗粒流态化特性如何尚未得到很好地解决。本文主要通过搭建气固两相流动测试实验平台,通过可视化观测结合数值模拟,分析气固两相输送中颗粒在凹槽处的堆积规律,讨论凹槽堆满颗粒在水平气流状态下的流态化特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并加工了管道凹槽结构,使用高速相机观测凹槽处颗粒堆积过程,并使用CFD-DEM耦合的方法对管道内凹槽处颗粒堆积过程进行模拟。使用MATLAB程序,对凹槽内堆积颗粒进行定量分析。综合研究了气流速度、颗粒粒径、颗粒质量流量、挡板宽度及凹槽结构对颗粒堆积的影响。得到凹槽内颗粒到达稳定阶段时,凹槽内堆积颗粒内部具有稳定性。在低气流速度、大颗粒粒径的实验条件下,颗粒更容易在凹槽处产生堆积。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正交试验,讨论了气流速度、颗粒粒径、颗粒质量流量对带挡板凹槽内颗粒堆积的影响程度。指出影响因子的主次顺序为颗粒粒径、颗粒质量流量、气流速度。(2)在不同气流同速度、颗粒粒径及挡板结构下,对凹槽内堆积颗粒的流态化运动进行实验研究。实验中通过上下及左右分层放置不同颜色的颗粒,获得了气流作用下凹槽内放置颗粒从静止到离开凹槽的整个过程。通过分析颗粒流动过程发现凹槽内堆积颗粒在流态化的过程中存在涌动现象,挡板的长度和入口速度,与涌动现象的发生呈正相关。研究同时指出挡板的存在会降低颗粒流出凹槽的时间。并对颗粒在带挡板凹槽中的停留时间及数目进行定量分析,得到堆积颗粒流态化过程中的颗粒流动时间、颗粒数目和速度的变化规律。
何彩龄[7](2019)在《基于环形实验平台C形腿轮沙作用的动力学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为寻找沙漠资源以及月球表面资源,人们开始仿照沙漠生物的行走原理,设计出各类足式仿生机器人对沙漠进行探测。其中,由于C形腿仿生机器人在沙基中的运行类似于蜥蜴行走,具有良好的通过性能,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已有六足仿生C形腿机器人环形实验平台基础上,对其进行修改完善,保证其能够在松软沙粒上自由行走,分析C形腿与沙作用时,轮缘应力分布规律和C形腿运动规律,验证该机器人在松软地面上的通过性能。首先,对C形腿环形实验平台进行修改完善,使其能够在松软沙粒上完成行走,并完成轮缘应力数据和滑转率数据的采集;通过对轮缘应力数据处理与分析,研究C形腿轮缘各位置点应力变化情况,和C形腿以不同速度运行时,轮缘应力分布规律。其次,对机器人的C形腿轮进行受力分析,建立力学平衡关系式;根据轮缘应力分布特性,利用积分模型计算C形腿在运行时所受挂钩牵引力与地面支持力的变化规律,建立C形腿的动力学模型;研究C形腿轮在松软沙基中的运动特性,并对机器人运行时的滑转率进行计算,研究其在松软地面上的通过性能。最后,对三维力传感器所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研究由三维力传感器测得的挂钩牵引力与地面支持力的分布特性,并计算其与积分模型得到的挂钩牵引力与地面支持力之间的误差,验证数据处理方法与积分模型的正确性。同时分析由动力学模型推算的机器人运行滑转率与实测滑转率之间的误差,验证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
尹晓峰[8](2019)在《上海儿童(78岁)动作能力评价及其社会生态学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儿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动作能力的发展不仅能够对其认知和社会性及人格发展产生重要作用,还会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与提升产生以及规律锻炼行为养成有着重要价值。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以及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变革在给现代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也在悄然改变。以“健康”为主线的关爱行动开始受到各个国家的关注和重视,特别是提高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遏制青少年体质下滑趋势、有效促进动作能力的发展己经成为公共健康领域和教育各界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尽管世界各国已经相继开展了围绕动作能力发展评估的测评工具和相关措施,但是儿童动作能力的发展会受到社会经济、宗教文化、地域气候等多方面的影响,而且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如何有效借鉴欧美动作发展领域前沿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同时,积极开展本土化研究,建立适合我国儿童动作能力发展评估体系,构建多维度的儿童动作能力发展模型,不仅可以丰富我国儿童动作能力发展的理论研究,还能够为我国新时期儿童动作能力的促进工作提供决策咨询。本研究在梳理当前国内外有关儿童动作发展特征和评价的研究进展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量表法、问卷调查法、量表法、数理统计法等规范的研究方法,首先在对德国儿童青少年动作能力测评工具“德国儿童和青少年动作能力测试(DMT6-18)”进行修订的基础上,建立了“上海儿童动作能力测试(CMT-SH)”,并对上海市市区、郊区共计8个辖区共计6010名84至107月龄段的儿童进行了测试,形成了上海市7至8岁适龄儿童动作能力发展常模。其次,运用CMT-SH测评工具对733名上海适龄儿童的动作能力发展水平进行了测评,基于是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详细分析了个体约束特征层、身体活动特征层以及社会—物理环境特征层各因素对上海儿童动作能力发展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最后,结合我国现实国情,建立我国儿童动作能力发展的社会生态学模型。通过上述理论与实证研究,并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修订基础上编制的“上海儿童动作能力测试(CMT-SH)”包含5个动作能力维度共计9项测试任务,该测评工具的客观性、可靠性以及有效性较好。5个维度包括力量、耐力、精准控制协调性、时间压力协调性以及柔韧性。9项测试任务由6分钟跑、20秒跑、15秒侧向跳、40秒仰卧起坐、40秒俯卧撑、80克投掷球、立定跳远、平衡倒退走以及立位体前屈。2.按照月龄段和性别建立了7岁和8岁儿童动作能力5各维度的均值和标准差常模,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儿童的性别和年龄对儿童动作能力的发展情况进行测试和评价。3.本研究通过横断面研究对上海地区二年级儿童动作能力发展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与分析,并通过无序多分类逻辑回归分别检验了个体约束特征层面、身体活动特征层面以及社会—物理环境特征层面因素对儿童动作能力发展的影响和作用。(1)在个体约束特征值层,年龄因素在各维度动作能力方面并未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影响作用,但是从动作能力发展总体水平来看,对动作能力发展产生了显着的负向影响。作为身体形态典型性指标的BMI指数以及心理学因素的身体能力自我感知度都对儿童动作能力分组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BMI指数的增加,儿童的动作能力发展呈现显着下降的趋势。而身体能力自我感知度则对儿童动作能力分组有着正向影响。(2)在身体活动特征值层,儿童性别角色定式以及年龄因素在身体活动水平与动作能力发展水平之间并未表现出显着性影响。每周身体活动量的增加,特别是校内体育活动水平的增加对于提升动作能力有着显着作用。同时,儿童每周身体活动推荐量也是有效抑制儿童动作能力向低水平方向下滑趋势的重要参考指标。(3)在社会—物理环境层,家庭结构能够对儿童动作能力水平产生显着性影响,“核心家庭”中成长儿童动作能力显着高于其他两类家庭。父母在运动方面积极的支持和父母双方规律性的健身行为,都能够对儿童动作能力水平的分组产生正向作用,其中父亲的影响明显高于母亲。另外,地理因素也在儿童早期动作能力表现方面产生了显着作用。4.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从社会生态学视角,逻辑推导出我国儿童动作能力发展的社会生态学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五个系统,即构成微观系统的个体约束特征层、构成中观系统的身体活动特征层、构成外周系统的社会—物理特征层、构成宏观系统的政策方针指导层以及构成反馈系统的动作能力反馈层。这些层面中又包含了影响儿童动作能力的不同因素。该模型从宏观的角度展示了五个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机制。
邹先坚[9](2016)在《泥沙输移过程B超成像测量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泥沙输移过程中,泥沙颗粒的起动运动、悬移质运移过程的空间分布、推移质沙波的运动过程以及床面地形冲淤变化情况的测量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河工模型试验中泥沙起动流速的测量还没有可行可靠的有效方法,含沙量和沙波地形的测量基本上都属于点式测量,不能直接获得含沙量的实时空间分布情况,无法进行浑水地形(比如煤粉灰地形)及其床面附近运动泥沙颗粒的可视化测量与实时动态分析,也无法进行水下沙波运动的实时监测。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泥沙运动理论的研究和河工模型试验的发展。由于B超仪发出的高频声束在含沙水流中具有很好的穿透能力,能实现含沙水流运动过程的实时成像,因此本文使用B超仪直接对含沙水流和水底沙波地形进行实时成像,获取悬移质、推移质以及沙波地形的B超图像信号。针对获得的B超图像,对水中悬浮运动沙粒成像光斑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到水中含沙量及其空间分布情况;对水下沙波地形成像亮带的提取分析,可以实现水下沙波地形的实时监测与浑水床面地形的可视化测量与三维重建;对床面附近区域悬浮沙粒浓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判定泥沙的起动运动情况,从而实现泥沙起动及其起动流速的测量分析。泥沙输移过程含沙量空间分布、床面推移质沙波运动特性和泥沙起动流速成像测量方法的实现有助于推动泥沙运动理论研究和河工模型试验测量技术的发展。本文针对河工模型泥沙输移过程中含沙量、沙波地形、起动流速的B超成像测量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概括如下:(1)针对B超图像中沙粒成像光斑的统计问题,采用了一种基于形态学风险估计的像素标记方法。该方法在图像预处理的基础上,针对沙粒光斑和地形亮带进行贝叶斯风险估计,得出代价最小的图像二值化分割阈值,然后采用形态学滤波的方法和基于区域增长的像素标记法对沙粒成像光斑的个数进行计数,有效解决了 Speckle噪声干扰和沙粒成像光斑的叠影及其粘连问题。(2)针对B超图像中床面地形成像亮带的边界识别与提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超成像亮带的床面边界自适应跟踪提取方法,并采用了基于小波域系数收缩的自适应阈值小波去噪方法进行信号滤波去噪。该方法针对床面沙波地形成像亮带的特征,从成像信号相对较强的中心区域开始,自上往下进行直线扫描,获取沙波地形线中的一点作为跟踪起点,然后向两边自动跟踪提取图像亮带,即床面的地形信号。该方法具有自适应性强,运算速度快的特点,一次性实现了床面边界线的单像素提取,解决了复杂水流情况下浑水沙波地形的实时监测与在线分析问题。(3)根据水流达到临界起动流速时,床面附近B超沙粒成像光斑出现明显起伏运动且伴随沙粒光斑浓度急剧增加的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B超成像的泥沙起动流速测量方法。试验证实,不同沙质泥沙起动过程在B超图像上具有共同特征:即当水流速度小于临界起动流速时,床面边界邻近区域B超图像的悬浮沙粒光斑浓度较低,且随流速增大而缓慢增加;当流速接近临界起动流速时,悬浮沙粒光斑浓度显着增加,沙粒光斑浓度与流速的关系曲线在起动流速点发生显着的转折变化。根据上述特征,通过逐步增加试验流速,统计分析相应阶段悬浮沙粒光斑浓度(即颗粒浓度和面积浓度)及其变化情况,寻找悬浮沙粒光斑浓度与流速的关系曲线突变点,进而判定泥沙的起动状态和泥沙起动流速的测量。最后通过地形的变化和Prewitt角点检测方法进行了验证。(4)根据不同含沙量下沙粒成像光斑与悬浮运动颗粒的对应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B超成像的含沙量及其垂线分布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统计B超图像在不同含沙量下的面积浓度、灰度浓度、能量浓度,并建立了这些统计浓度与实际含沙量的对应关系(即率定曲线),从而实现了水中含沙量的成像测量。再根据B超图像中沙粒成像光斑的分布情况,得到含沙量的空间分布和沿水深的垂向分层浓度。率定试验表明目前该方法适用于体积浓度小于5%。(约10 kg/m3)的水流泥沙测量。该方法灵敏度高、实时性好、对水流无扰动,能够实时反映水中含沙量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其空间分布情况。(5)针对浑水沙波地形和沙波运动的实时监测与可视化分析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超成像的沙波地形可视化测量与浑水模型三维重建方法。该方法根据图像中泥沙地形的相似性和渐变性,自动跟踪识别水下地形线,实时监测沙波地形的变化情况并进行三维模型重建。试验结果表明浑水沙波地形的可视化测量误差和重建后的三维模型地形误差均不大于1 mm,有效消除了泥沙运动颗粒的干扰,再现了浑浊水流下床面沙波地形的原貌,实现了浑水模型试验中水下沙波地形的实时动态测量与沙波波峰、波谷、波长及其移动速度的统计分析,为沙波运动规律的研究和浑水模型地形的测量与三维重建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总之,本文所述的泥沙输移过程B超成像测量方法的应用研究,初步实现了泥沙输移过程主要运动特征的成像测量,包括泥沙起动流速、含沙量及空间分布和床面沙波运动过程的测量。这些测量对水流泥沙的相互作用机理、泥沙输移规律和河床演变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该方法实现了水沙运动和河床变化过程的可视化测量,把传统繁琐复杂的点式测量带入了直观快捷的线、面、体式的图像测量,为解决浑水模型试验测量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南宁[10](2016)在《恒稳流场下高分辨率输沙率的时空变化趋势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对于输沙率研究的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面主要针对在相对时间条件下的平均输沙率,而对处于恒稳流场下高分辨率瞬时输沙强度变化的研究较少,而瞬时输沙运动是揭示风沙流输沙率变化的本质关键,因此我们在风洞实验中运用高速摄影仪拍摄风沙流沙粒的瞬时运动过程,分析在高分辨率情况下瞬时输沙强度的变化情况及沙粒跃移轨迹过程来揭示瞬时输沙强度在某一时刻出现大于偏差的峰值变化的原因,得出如下结论:(1)利用相邻两帧近床面图像自动分割算法计算出在不同时间序列下的沙粒跃移水平与垂直坐标,统计得出瞬时输沙强度变化情况,发现当出现瞬时输沙强度大于其测量区间内平均输沙强度一倍偏差值时,相邻两个峰值出现的时间间隔多在0.0015 s以下,随着测量距床高度范围的增大,间隔时间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且出现相同峰值变化值时所对应距床面高度范围不同,随着距床测量范围的增大,其峰值大小也随之增大。在床面下垫面01 mm和12 mm处,瞬时输沙强度峰值多为10002000之间,分布概率分别为63.9﹪和56.1﹪,随着距床高度测量范围的增大到010 mm,瞬时输沙强度峰值也相应增大,多为4000以上,分布概率分布为84.2﹪。(2)运用MATLAB图像处理软件与人工判读相结合方式记录沙粒跃移轨迹坐标,计算不同时间序列下跃移沙粒起跳水平速度、垂直速度、合速度及起跳角度的概率分布,得到瞬时输沙率出现峰值情况时对应沙粒的起跃速度及起跳角度的概率分布在形式上是确定的,水平速度为偏正态态分布,垂向速度为偏负指数分布,合速度分布不是单一的形式,有可能是几种分布形式的耦合,这有待进一步研究。(3)在出现瞬时输沙强度变化峰值情况时,沙粒在跃移过程中到达指定距床高度范围上,其跃移轨迹存在一种类似“跃移接力”现象,这种现象表现出随机性与多样性,这与沙粒跃移方式的多样性及运动沙粒群的动量亏损不稳定性等因素有关,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沙粒跃移轨迹总是处在动态随机演化过程中,瞬时输沙率呈现不稳定变化。
二、沙粒跳跃运动轨迹的计算机识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沙粒跳跃运动轨迹的计算机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1)野外风沙流中单个沙粒带电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沙粒带电量测量 |
1.2.2 电场对颗粒起电的影响 |
1.2.3 颗粒碰撞起电模型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电场作用下起跳沙粒带电量测量实验 |
2.1 实验原理 |
2.2 实验过程 |
2.2.1 实验测量装置 |
2.2.2 实验测量步骤 |
2.3 图像处理 |
2.3.1 图像预处理 |
2.3.2 沙粒识别和追踪 |
2.3.3 颗粒运动速度和加速度计算 |
2.3.4 沙粒带电量计算 |
2.4 测量误差分析 |
2.4.1 来自假设条件的误差 |
2.4.2 来自计算参数的误差 |
2.5 实验结果 |
2.5.1 不同粒径沙粒的带电量 |
2.5.2 不同电场下沙粒的带电量 |
2.5.3 不同环境相对湿度下沙粒的带电量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场影响下风沙流中沙粒带电模型 |
3.1 电场作用下沙粒表面电荷分布 |
3.1.1 沙粒在电场作用下接触带电现象 |
3.1.2 电场作用下沙粒表面电荷分布 |
3.2 电场影响下风沙流中沙粒带电模型 |
3.2.1 球体充电模型 |
3.2.2 沙粒充电模型 |
3.2.3 沙粒碰撞模型 |
3.2.4 电场影响下风沙流中沙粒带电模型 |
3.3 沙粒带电量理论计算结果 |
3.3.1 电场作用下转移带电量计算 |
3.3.2 沙粒起跳带电量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 |
3.3.3 沙粒碰撞带电量计算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风沙系统中单个沙粒带电量原位测量方法 |
4.1 单个沙粒带电量测量原理 |
4.1.1 密立根油滴实验 |
4.1.2 单个沙粒带电量测量原理 |
4.2 单个沙粒带电量测量装置 |
4.3 误差分析 |
4.3.1 图像处理参数 |
4.3.2 实验用硅油粘度的测定 |
4.3.3 硅油箱内部电场的模拟 |
4.4 沙粒等质量球径和等阻力球径关系 |
4.4.1 单个沙粒质量的测量 |
4.4.2 等阻力球粒径测量 |
4.4.3 沙粒等质量球径和等阻力球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野外风沙流中单个沙粒带电量原位测量 |
5.1 野外实验概述 |
5.1.1 实验环境 |
5.1.2 野外实验测量过程 |
5.1.3 野外实验注意事项 |
5.2 野外实验测量误差分析 |
5.3 实验测量结果 |
5.3.1 野外测量结果概述 |
5.3.2 不同风速影响下沙粒带电量 |
5.3.3 不同温湿度下沙粒带电量 |
5.3.4 不同粒径下沙粒带电量 |
5.3.5 与已有文献测量结果的对比 |
5.4 实验结果和理论结果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本文创新点和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图像处理的推移质数据采集方法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用于泥沙研究发展现状 |
1.2.2 泥沙颗粒运动特性研究现状 |
1.2.3 泥沙暴露度研究现状 |
1.2.4 泥沙起动流速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技术 |
2.1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
2.1.1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介绍 |
2.1.2 运动目标检测技术介绍 |
2.1.3 连续图像中颗粒位置提取 |
2.1.4 颗粒运动参数的确定 |
2.2 非均匀沙暴露度的测量方法 |
2.2.1 非均匀相对沙暴露度的定义 |
2.2.2 非均匀沙相对暴露度的测量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颗粒在水中的运动特性 |
3.1 泥沙颗粒滚动运动规律 |
3.1.1 泥沙颗粒滚动描述 |
3.1.2 泥沙颗粒滚动运动的动力学分析 |
3.2 非均匀沙推移质输移运动试验 |
3.2.1 试验水槽及测量系统 |
3.2.2 试验过程及方法 |
3.3 非均匀沙运动参数提取 |
3.4 非均匀沙运动特性分析 |
3.4.1 颗粒运动形式 |
3.4.2 颗粒运动速度分析 |
3.4.3 运动速度分布 |
3.4.4 非均匀沙输沙率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均匀沙相对暴露度分布规律试验 |
4.1 试验装置与设备 |
4.2 试验方法与过程 |
4.3 试验结果统计 |
4.3.1 相对暴露度 |
4.3.2 相对隐蔽度 |
4.3.3 次表层颗粒粒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非均匀沙起动流速公式 |
5.1 非均匀沙起动研究现状 |
5.2 泥沙颗粒受力分析 |
5.2.1 颗粒受力 |
5.2.2 水流作用点高度 |
5.3 三维颗粒位置关系 |
5.3.1 相对暴露度、相对隐蔽度与相对粒径 |
5.3.2 拖曳力力臂、上举力力臂和重力力臂 |
5.4 非均匀沙起动流速公式 |
5.4.1 起动概率与起动流速 |
5.4.2 公式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获取颗粒位置MATLAB程序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山区河流卵石运动的随机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推移质运动研究现状 |
1.2.2 粒子追踪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试验(实验)设计 |
2.1 试验设备 |
2.1.1 JY901型号传感器工作原理 |
2.1.2 JY901型号传感器主要技术指标 |
2.1.3 卡尔曼滤波 |
2.1.4 3D打印 |
2.2 试验(实验)设计 |
2.2.1 实验率定 |
2.2.2 水槽试验 |
2.3 本章小结 |
3 解算方法 |
3.1 运动状态与坐标体系间转化 |
3.2 四元数法 |
3.3 本章小结 |
4 分析与讨论 |
4.1 单颗粒泥沙运动 |
4.2 无水实验运动分析 |
4.2.1 坡度14° |
4.2.2 坡度15° |
4.2.3 坡度16° |
4.3 水槽试验运动分析 |
4.3.1 1#模型卵石运动描述 |
4.3.2 2#模型卵石运动描述 |
4.3.3 分析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滑坡-碎屑流堆积体粒度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滑坡-碎屑流机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堆积体粒度分布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滑坡-碎屑流物理模拟实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典型滑坡堆积体粒度分布研究 |
2.1 四川省茂县叠溪镇新磨村滑坡堆积体粒度分布 |
2.1.1 四川省茂县叠溪镇新磨村滑坡概况 |
2.1.2 新磨村滑坡堆积体粒径目视统结果 |
2.1.3 新磨村滑坡堆积体粒径PCAS统结果 |
2.1.4 新磨村堆积体粒度分布特征分析 |
2.1.5 PCAS统计结果的可行性讨论 |
2.2 贵州省纳雍县普洒村崩塌-碎屑流堆积体粒度分布 |
2.2.1 贵州省纳雍县普洒村崩塌概况 |
2.2.2 普洒村崩塌堆积体粒径目视统计结果 |
2.2.3 普洒村崩塌堆积体粒径PCAS统计结果 |
2.2.4 普洒村崩塌堆积体粒度分布特征分析 |
2.3 金沙江白格滑坡堆积体粒度分布 |
2.3.1 金沙江白格滑坡概况 |
2.3.2 金沙江白格滑坡堆积体粒径PCAS识别结果 |
2.3.3 金沙江白格滑坡堆积体粒度分布特征分析 |
2.4 贵州省水城县鸡场镇滑坡-碎屑流堆积体粒度分布 |
2.4.1 贵州省水城县鸡场镇滑坡-碎屑流概况 |
2.4.2 贵州省水城县鸡场镇滑坡-碎屑流堆积体粒度分布统计结果 |
2.4.3 贵州省水城县鸡场镇滑坡堆积体粒度分布特征分析 |
2.5 堆积体粒度形态特征参数分析 |
2.5.1 堆积体粒度形态特征参数选取 |
2.5.2 各滑坡-碎屑流堆积体实例形态特征参数统计及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滑坡堆积体粒度分布典型特征与成因机制 |
3.1 双峰与反粒序现象 |
3.1.1 堆积体粒径双峰分布现象 |
3.1.2 堆积体粒径反粒序分布现象 |
3.2 沉积学中的颗粒堆积问题 |
3.3 堆积体反粒序分选机制初步分析 |
3.3.1 弥撒应力 |
3.3.2 反粒序定性分析 |
3.4 堆积体双峰现象机制初步分析 |
3.4.1 颗粒的启动与停积 |
3.4.2 碎屑流的运动速度与颗粒堆积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滑坡-碎屑流堆积粒度分布物理模型试验 |
4.1 试验方案 |
4.1.1 试验仪器和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案设计 |
4.2 实验堆积体双峰现象 |
4.2.1 实验数据获取方式 |
4.2.2 筛分数据结果分析 |
4.3 实验堆积体反粒序现象 |
4.2.1 实验数据获取方式 |
4.2.2 筛分数据结果分析 |
4.4 滑坡-碎屑流运动距离与粒度级配之间的关系 |
4.4.1 定性分析 |
4.4.2 定量分析 |
4.4.3 公式验证以及误差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滑坡堆积体粒度分布动力学特征分析 |
5.1 反粒序现象分析 |
5.1.1 关于反粒序现象的运动过程分析 |
5.1.2 反粒序现象机制的分析 |
5.2 双峰现象分析 |
5.2.1 双峰现象运动过程分析 |
5.2.2 双峰现象机制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6)气固两相工况下管道凹槽内颗粒动态分布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凹槽内气固两相流动研究现状 |
1.2.2 堆积颗粒流态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管道凹槽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研究的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 |
2.1 实验方法 |
2.1.1 管道系统 |
2.1.2 拍摄系统 |
2.1.3 实验与数值模拟方案 |
2.1.4 可视化图像的分析 |
2.2 数值模拟 |
2.2.1 流体控制方程 |
2.2.2 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 |
2.2.3 颗粒的运动方式 |
2.2.4 CFD-DEM耦合计算 |
2.2.5 流动计算模型与参数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管道凹槽内颗粒堆积特性研究 |
3.1 管道凹槽内颗粒堆积特性分析 |
3.1.1 运动颗粒堆积沉降过程 |
3.1.2 挡板宽度对颗粒堆积的影响 |
3.1.3 挡板位置变化对颗粒堆积的影响对比分析 |
3.1.4 凹槽结构对凹槽颗粒堆积特性的影响 |
3.2 凹槽颗粒堆积特性的数值模拟 |
3.2.1 管道内颗粒运动特性分析 |
3.2.2 管道内气体运动特性分 |
3.2.3 不同气体速度对颗粒运动速度的影响 |
3.2.4 颗粒的质量流量对颗粒在管道内流动速度的影响 |
3.2.5 挡板宽度对管道内颗粒流动特性影响 |
3.3 管道凹槽内气固两相流堆积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
3.3.1 正交试验设计 |
3.3.2 试验模拟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管道凹槽内颗粒流态化特性研究 |
4.1 堆积颗粒流出凹槽过程 |
4.2 挡板对堆积颗粒流态化的影响 |
4.3 涌动层分析 |
4.3.1 涌动发生的过程 |
4.3.2 涌动过程颗粒数目的变化 |
4.4 凹槽内颗粒流态化过程速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基于环形实验平台C形腿轮沙作用的动力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C形腿环形实验平台与实验过程介绍 |
2.1 C形腿环形实验平台介绍 |
2.2 传感器安装与特性分析 |
2.3 数据采集系统 |
2.4 实验过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形腿轮缘应力数据处理与分析 |
3.1 C形腿轮缘应力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
3.2 应力传感器数据插值及插值误差分析 |
3.3 应力测量值与插入值的分析研究 |
3.4 轮缘正应力与切应力分布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形腿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4.1 建立C形腿机器人与沙粒作用时的力学模型 |
4.2 C形腿上积分模型的建立 |
4.3 C形腿轮运动学分析 |
4.4 滑转率计算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应力分布特性与三维力传感器测量值误差分析 |
5.1 三维力传感器测量值分布计算 |
5.2 应力传感器与三维力传感器测量值误差计算分析 |
5.3 滑转率误差验证 |
5.4 正应力与切应力在地面支持力与挂钩牵引力中的分量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上海儿童(78岁)动作能力评价及其社会生态学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时代呼唤 |
1.1.2 儿童青少年动作能力发展的价值体现 |
1.1.3 儿童青少年动作能力评价的科研诉求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3.1 预测试阶段测量对象 |
1.3.2 正式测试阶段测量对象 |
1.3.3 CMT-SH测量对象 |
1.3.4 问卷调查对象和量表测量对象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创新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创新 |
2 儿童动作能力发展的研究进展 |
2.1 儿童动作能力发展研究的重要术语和概念 |
2.1.1 动作与运动 |
2.1.2 动作能力 |
2.2 儿童动作能力发展的研究范畴 |
2.2.1 人类发展领域 |
2.2.2 人类发展阶段 |
2.3 儿童动作能力的相关研究 |
2.3.1 生物学因素与儿童动作能力关系研究 |
2.3.2 心理因素与儿童动作能力关系研究 |
2.3.3 社会学因素与儿童动作能力关系研究 |
2.4 儿童动作能力评价研究 |
2.4.1 动作技能类的测评工具 |
2.4.2 动作表现类测评工具 |
2.4.3 我国动作能力测评相关工具的修订与引进研究 |
2.4.4 儿童动作能力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
2.5 德国儿童和青少年动作能力测试(DMT6-18)概况 |
2.5.1 DMT6-8 测试体系构建背景 |
2.5.2 DMT6-18 测试体系的基本构成 |
2.5.3 DMT6-18 测试体系的结构 |
2.5.4 DMT6-18 测试体系的局限性 |
2.6 小结 |
3 儿童动作能力发展的理论基础 |
3.1 儿童动作能力发展的理论模型 |
3.1.1 纽厄尔的约束模型 |
3.1.2 克拉克的山峰模型 |
3.1.3 沙漏模型 |
3.1.4 嵌套模型 |
3.2 动作能力发展的理论基础 |
3.2.1 生物学领域的理论基础 |
3.2.2 心理学领域的理论基础 |
3.2.3 社会文化领域的理论基础 |
3.2.3 生态学领域的理论基础 |
3.3 小结 |
4 上海儿童动作能力测评体系构建与上海常模建立 |
4.1 研究结果 |
4.1.1 CMT-SH预测试分析 |
4.1.2 CMT-SH质量分析 |
4.1.3 上海儿童动作能力发展常模(7~8 岁)的建立 |
4.2 讨论 |
4.2.1 基于专家调查和测量数据完成了DMT6-18 的中文译制 |
4.2.2 CMT-SH在上海儿童中应用具有较好的客观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
4.2.3 按照年龄和性别建立了上海地区儿童动作能力发展常模 |
4.3 结论 |
5 上海儿童动作能力发展的社会生态学解释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个体约束特征层面对儿童动作能力影响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5.2.2 身体活动特征层面对儿童动作能力影响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5.2.3 社会—物理环境特征层面对儿童动作能力的影响 |
6 儿童动作能力发展的社会生态学模型构建 |
6.1 儿童动作能力发展社会生态系统因子综合分析 |
6.2 儿童动作能力发展的社会生态学模型 |
6.2.1 微观系统 |
6.2.2 中观系统 |
6.2.3 外周系统 |
6.2.4 宏观系统 |
6.2.5 反馈系统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8 致谢 |
9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德国儿童和青少年动作能力测试DMT6-18 |
附录二 :上海儿童动作能力测试CMT-SH |
附录三 :上海市“儿童敏感期动作能力”测试告家长书 |
附录四 :访谈提纲 |
附录五 :上海儿童动作能力与身体活动综合调查表 |
(9)泥沙输移过程B超成像测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泥沙输移过程与模型试验测量技术 |
1.2.1 泥沙起动与起动流速 |
1.2.2 悬移质与含沙量垂线分布 |
1.2.3 推移质与沙波运动 |
1.3 研究思路与重难点内容 |
1.4 创新点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B超仪与泥沙输移过程成像试验 |
2.1 概述 |
2.2 B超成像技术 |
2.2.1 B超成像基本原理 |
2.2.2 B超成像系统分析 |
2.2.3 B超主要技术参数 |
2.3 B超仪及其试验系统 |
2.3.1 B型超声凸阵实时显像仪(TY-6858-I) |
2.3.2 Apogee 1100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 |
2.3.3 泥沙模型试验B超成像测量与试验系统 |
2.4 泥沙输移过程B超成像试验 |
2.4.1 悬移质泥沙颗粒的B超成像试验 |
2.4.2 推移质沙波地形的B超成像试验 |
2.4.3 悬移质推移质交互的B超成像试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B超图像特征识别与关键信息提取 |
3.1 概述 |
3.2 泥沙输移过程B超图像特征分析 |
3.2.1 B超图像背景噪声特征分析 |
3.2.2 悬浮沙粒成像光斑特征分析 |
3.2.3 沙波地形成像亮带特征分析 |
3.3 悬浮沙粒成像光斑的识别与统计 |
3.3.1 B超图像预处理 |
3.3.2 基于形态学风险估计的像素标记方法 |
3.3.3 沙粒光斑识别统计结果 |
3.4 沙波地形成像亮带的提取与分析 |
3.4.1 基于B超成像亮带的床面边界自适应跟踪提取方法 |
3.4.2 床面边界线提取结果与精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泥沙起动与起动流速测量方法研究 |
4.1 概述 |
4.2 基于B超成像的泥沙起动运动过程分析 |
4.3 泥沙起动流速B超成像测量原理 |
4.4 泥沙起动流速B超成像测量方法 |
4.4.1 基于成像光斑颗粒浓度的起动流速测量方法 |
4.4.2 基于成像光斑面积浓度的起动流速测量方法 |
4.4.3 基于地形微小变化的起动流速测量方法 |
4.5 泥沙起动流速B超成像测量试验 |
4.5.1 泥沙起动流速试验系统 |
4.5.2 泥沙起动流速B超成像试验 |
4.6 泥沙起动流速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6.1 沙粒成像光斑颗粒浓度分析 |
4.6.2 沙粒成像光斑面积浓度分析 |
4.6.3 床面地形微小变化分析 |
4.6.4 泥沙起动流速试验结果的验证 |
4.7 泥沙起动判定法则与起动流速测量方法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含沙量及其垂线分布测量方法研究 |
5.1 概述 |
5.2 含沙量B超成像测量原理 |
5.3 沙粒成像光斑信号分析方法 |
5.3.1 面积浓度 |
5.3.2 灰度浓度 |
5.3.3 能量浓度 |
5.4 率定成像光斑信号与含沙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
5.4.1 率定试验系统 |
5.4.2 率定试验过程 |
5.4.3 试验数据统计计算方法 |
5.4.4 率定试验数据分析与对比 |
5.5 含沙量B超成像测量方法 |
5.6 含沙量垂线分布B超成像测量方法 |
5.7 测量结果分析与讨论 |
5.7.1 含沙量及其垂线分布测量结果 |
5.7.2 影响因素分析 |
5.7.3 实践应用效果与精度对比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沙波地形测量与浑水模型三维重建 |
6.1 概述 |
6.2 水下沙波地形超声测量方法 |
6.2.1 超声回波定位测量方法 |
6.2.2 B超实时成像测量方法 |
6.3 床面沙波地形B超成像试验系统 |
6.4 沙波地形实时监测与浑水模型三维重建方法 |
6.4.1 边界线自动识别 |
6.4.2 坐标标定与转换 |
6.4.3 沙波地形实时监测 |
6.4.4 探头行走与剖面扫描成像 |
6.4.5 浑水模型三维重建 |
6.5 床面沙波地形可视化测量与动态分析 |
6.5.1 浑水模型床面边界线动态测量 |
6.5.2 可视化测量误差分析 |
6.6 沙波运动与床面形态监测 |
6.6.1 沙波运动特征分析 |
6.6.2 床面形态判别与输沙率计算 |
6.6.3 沙波运动实时监测与三维重建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录 博士期间独立开发的应用软件 |
(10)恒稳流场下高分辨率输沙率的时空变化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概述 |
1.2.1 沙粒的跃移机制研究 |
1.2.2 输沙率研究 |
1.2.3 前人研究的不足 |
1.2.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高分辨率下瞬时输沙率的风洞实验方法 |
2.1 实验系统简介 |
2.1.1 风洞实验环境简介 |
2.1.2 图像采集 |
2.1.3 实验材料 |
2.2 测量方法 |
2.2.1 风沙运动的高速摄影系统 |
2.2.2 确定实验点位 |
2.2.3 实验段点位流速的测定及标定 |
2.2.4 实验点位沙粒运动高速摄影图像的拍摄 |
2.3 实验方法 |
2.3.1 实验思路 |
2.3.2 实验方案 |
2.3.3 拍摄实验步骤 |
3 高速摄影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3.1 MATLAB软件简介 |
3.2 高分辨率下摄影图像的软件处理与人工识别 |
3.2.1 高速摄影图像预处理 |
3.2.2 人工统计计算 |
3.3 不同距床高度范围瞬时输沙强度情况统计 |
3.4 沙粒跃移轨迹的确定与匹配 |
3.4.1 沙粒跃移轨迹确定与匹配 |
3.4.2 后期数据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4 距床面不同高度区间内瞬时输沙率变化情况 |
4.1 平坦沙床面瞬时输沙强度变化关系 |
4.2 瞬时输沙强度随距床面高度变化关系 |
4.3 本章小结 |
5 沙粒跃移轨迹分析与研究 |
5.1 出现输沙强度峰值变化时对应沙粒起跳速度及角度分布规律分析 |
5.2 出现瞬时输沙强度峰值时对应沙粒加速度分布规律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1 发表论文 |
2 参与课题 |
致谢 |
四、沙粒跳跃运动轨迹的计算机识别(论文参考文献)
- [1]野外风沙流中单个沙粒带电量研究[D]. 刘亚奎. 兰州大学, 2021
- [2]风沙流结构的离散颗粒动力学研究[D]. 刘芳. 新疆大学, 2021
- [3]基于图像处理的推移质数据采集方法及应用[D]. 蒋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山区河流卵石运动的随机性试验研究[D]. 付雪伟.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5]滑坡-碎屑流堆积体粒度分布研究[D]. 彭双麒.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6]气固两相工况下管道凹槽内颗粒动态分布特性研究[D]. 刘振兴.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4)
- [7]基于环形实验平台C形腿轮沙作用的动力学模型研究[D]. 何彩龄. 宁夏大学, 2019(02)
- [8]上海儿童(78岁)动作能力评价及其社会生态学影响因素的研究[D]. 尹晓峰.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9]泥沙输移过程B超成像测量方法研究[D]. 邹先坚. 武汉大学, 2016(05)
- [10]恒稳流场下高分辨率输沙率的时空变化趋势研究[D]. 南宁. 西安工程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