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煤炭质量分析指标的关联方程研究

两种煤炭质量分析指标的关联方程研究

一、两种煤质分析指标的关联方程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丽娜[1](2021)在《混煤热解过程中的氮析出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在,火电厂大部分采用混煤燃烧,煤的热解是煤炭燃烧的一个重要中间过程,煤在热解过程中会因氮元素的析出而产生HCN和NH3,这两种含氮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会被氧化为NOx污染环境。因此对混煤热解过程中的氮析出特性进行研究,对于实现煤的清洁利用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选取四十种电厂入炉混煤作为实验煤样,将煤质分析中的C、H、N、S、O、M、A、V和FC九种成分作为煤质变量指标。使用以热重分析仪作为主要设备的热解实验系统,设置了两种实验方案,方案一为在相同的热解条件下对四十种煤样进行实验,以探究煤质对氮析出的影响;方案二为在不同煤样粒径、气体流量、升温速率、终止温度和停留时间这五种不同热解条件下进行实验,以探究热解条件对氮析出的影响。实验方案二的结果显示,在本文所设置的热解条件参数范围内,煤样粒径越大、气体流量越小、升温速率越慢、终止温度越低、停留时间越短,混煤热解氮析出份额越少。根据实验方案一的结果得知煤质对氮析出的影响非常复杂,是多种煤质成分共同影响的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制成的散点图,可以看出氮析出份额与煤质指标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数据之间的相关分析也显示,九种煤质指标与氮析出份额之间均呈现一定的相关性,满足回归分析的建模条件。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元线性回归、逐步回归、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和支持向量回归五种数据挖掘算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探究煤质对热解氮析出的影响规律,建立了五种氮析出模型,这五种模型对实验数据的拟合程度分别为65.3%,72.8%,73.7%,82.1%和95.87%。其中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对实验数据的拟合程度最高,误差最小,并使用三种煤样对支持向量回归模型进行了检验,经验证能很好地预测氮析出情况。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可以根据煤质对氮析出情况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调整混煤的煤质成分含量,使煤质处在氮析出较少的状态;在热解过程中,可以根据热解条件对氮析出的影响规律,调整炉内的热解工况,以减少氮的析出,这对实现燃煤电厂低污染燃烧具有指导意义。

朱圣凯[2](2020)在《采煤工作面煤层赋存形态三维可视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结合人工智能、计算机仿真、空间插值及曲面拟合等技术实现煤层地质体三维可视化模型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采煤工作面煤层地质体三维可视化可直观地展现煤层、岩体等地质现象的空间几何特征、拓扑关系及内部属性特征,使煤炭企业管理者能够直观地了解采煤工作面煤层赋存特点,进而为煤炭企业的透明开采、智能开采、分质开采提供科学依据及决策支持。论文以采煤工作面地质探勘数据及巷道采样数据为基础,运用三维可视化及地理空间数据模型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了采煤工作面煤层赋存形态的多层数字高程模型(DEM)和煤层曲面拟合模型的构模方式,构建出相应的三维可视化模型。主要研究如下:(1)分析采煤工作面涉及的数据之间的组织方式及关联模式,结合煤层地质体“层状分布”特性,实现各煤层表面的规则格网划分,采用自适应差分进化Kriging算法对格网点高程值进行预测,通过分析建模区域内各地层界面间的拓扑关系,建立煤层赋存形态的多层DEM模型。(2)将空间相关性概念与遗传算法引入到拟CatmullRom曲面拟合算法中,探索出能够精确刻画各煤层表面离散点所表示的坐标之间关系的曲面函数解析表达式,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优化后的拟CatmullRom曲面拟合算法的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更小,拟合精度更高。(3)探索基于Web GL标准、以浏览器为载体的三维数字化建模方式,借助Three.js三维图形开发框架构建了无插件、可移植、跨平台、支持多浏览器运行的煤层赋存形态三维可视化模型,真实地反应了煤层赋存形态、产状和内部构造特征,在煤层表面模拟和内部属性表达两个方面达到了良好的融合,为生产决策提供依据。

孙威[3](2020)在《基于克里金算法的煤层瓦斯突出危险区域预测研究》文中认为煤与瓦斯突出作为井下生产不可小觑的煤岩动力灾害,已严重威胁了煤矿开采过程中工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对煤与瓦斯突出做出有效合理的预测已是保证采掘过程正常进行的必要措施。区域预测作为煤与瓦斯突出预测中关键的一环,在预测范围上比其他预测方法更具有可控性,现如今多采用指标分析的方式进行区域预测,但煤与瓦斯突出作为一个复杂的动力过程,仅仅依靠一个或几个指标进行区域预测已不是长久之计,因此需要对影响突出的瓦斯地质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得到统一化的煤层瓦斯突出危险区域预测。同时针对煤矿瓦斯地质数据难管理、地下空间存在各项异性难预测的问题,需要及时开发出一套适用于煤矿生产单位的数据管理预测平台,这正逐渐成为煤矿管理人员迫在眉睫的必需品。介于此,本文以煤与瓦斯突出机理和地统计学为理论基础,以贵州某矿为研究对象,以GIS技术和克里金算法为研究工具,对研究矿井的煤层瓦斯突出危险区域展开预测分析。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到如下研究成果和结论:(1)通过对研究矿井特征展开的全面分析,得到矿井主要构造为断层构造,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类型,并采用分源预测法对研究煤层的瓦斯涌出量进行了预测,得到绝对瓦斯涌出量与煤层埋深的回归趋势线。(2)通过井下调查和实验分析的方式对研究煤层展开数据采集的工作,在制定了各项参数的采集方案后对研究矿井的11208工作面、14石门和111201补充回风巷进行了井下煤壁裂隙的拍摄调查,并对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吸附常数、煤的坚固性系数和瓦斯放散初速度等参数进行了实验分析。(3)通过对现行矿井瓦斯地图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需求分析并设计开发路线,采用VS2012和.NET4.5.1 C#配合ArcGIS Engine 10.2的开发模式得到矿井瓦斯地质平台,依据总设计路线图建立了mdb数据库并开发了基础功能、编辑功能、分析功能和制图功能。(4)通过物元分析法对造成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统一,并运用EM算法对缺失的数据进行了填补。对瓦斯含量数据进行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并比较了普通克里金法和泛克里金法在瓦斯含量区域预测上效果的不同,最终得到研究矿井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预测区域,采用现场取样方式的方式进行了验证。

张孝雨[4](2020)在《颗粒形态对水煤浆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内外关于水煤浆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集中在制浆煤质、粒度级配和添加剂三个方面,且现有粒度级配模型,均是通过颗粒大小、数量计算推导出堆积效率数学模型,未考虑颗粒形态因素的影响,不能充分诠释颗粒堆积效率对浆体流动性能的影响。本文在探究颗粒形态的表征指标和检测方法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颗粒形态因素对水煤浆性能的影响,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颗粒形态表征指标和检测方法的优选;破碎和研磨方式对煤炭颗粒形态的影响;窄粒级颗粒的形态变化对水煤浆性能的影响;立式搅拌磨全粒级整形对水煤浆性能的影响等。并借鉴水泥行业的可压缩堆积模型,通过引入煤浆颗粒圆形度参数,重新定义了颗粒剩余堆积效率的计算方法,建立了关联颗粒形态参数的煤浆颗粒堆积数学模型。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优选了煤颗粒形态的表征指标和检测方法,发现颗粒的圆形度和长径比能够较好的反映颗粒的形貌特征,动态颗粒图像分析仪能够快速得到大量颗粒的形态参数统计值。2)研究了破碎和研磨方式对颗粒形态的影响,发现锤破与辊破方式相比,锤式破碎得到的煤颗粒圆形度较高,长径比较小,特别是在0.45-0.25mm粒级段颗粒,形态差异明显;棒磨与球磨方式相比,棒磨研磨得到的煤颗粒圆形度较小,长径比较大,特别是在0.25-0.15mm粒级段,颗粒形态差异明显。机理分析认为棒磨研磨为线接触而球磨研磨为点接触。3)采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探究窄粒级颗粒形态对水煤浆性能的影响规律。选取0.25-0.15mm的窄粒级为代表,与细浆混合进行成浆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0.25-0.15mm粒级颗粒圆形度的提高和长径比的减小,煤浆表观黏度降低,煤浆流动性增大。4)采用立式搅拌研磨设备对煤浆全粒级进行整形研究,发现搅拌研磨能够有效提高煤颗粒圆形度,降低颗粒长径比。实验室搅拌研磨整形的最佳工况为:研磨介质6-6.5mm陶瓷球,搅拌转速150r/min,研磨时间5min。提出以立式搅拌磨为核心设备,优化全粒级颗粒形态制备高性能水煤浆的方法。5)基于可压缩堆积模型,将工业煤浆颗粒分为1.0-0.45mm、0.45-0.25mm、0.25-0.15mm、0.15-0.075mm、0.075-0.005mm五个粒级并测定各粒级圆形度参数,引入了颗粒的圆形度参数,重新定义了剩余堆积效率的表达式,建立了关联颗粒形态参数的煤浆颗粒堆积模型;用该模型可进一步推导出堆积效率与制浆浓度的数学表达式,可用于工业制浆浓度的预测。

蔡颖[5](2020)在《高阶煤储层地质参数不确定性与CO2-ECBM地质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阶煤储层地质强非均质性是影响CO2-ECBM工程可行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本论文以沁水盆地南部高阶煤为研究对象,基于高压压汞、低温液氮吸附、CO2吸附、CO2/CH4等温吸附以及多组分渗流等实验以及数值模拟方法,揭示了研究区煤基本性质,分析了影响研究区CO2-ECBM地质参数,研究了地质参数空间变异性特征,建立了基于地质参数空间不确定性分析的CO2-ECBM选区选井方法,提出了选区选井方案,优化了注入方案,进行了地质参数不确定性约束条件下CO2-ECBM效果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煤岩样品镜质组Ro,max平均为2.53%,为高阶煤。煤样孔隙呈现典型双峰态发育,具有典型微孔优势,孔隙连通性差。煤岩类型对多元气吸附能力及其差异约束显着,CO2吸附能力强于CH4,具备了CO2-ECBM实施关键基础。CH4驱水过程中随着驱替压力的增加,驱替效率逐渐下降,驱替压力越高,有效驱替效率越低。CO2-ECBM增产存在置换与驱替两种机理,其贡献与注入压力相关。低注入压力下以置换效应为主,高注入压力下以驱替效应为主,其转换点边界注入压力约为4MPa。基于研究区地质参数表征和空间特征分析,确定了煤层厚度大于6m、渗透率高于0.26m D、剩余含气量大于8m3/t、地下水向外向径流、构造曲率值大于0.00025、储层压力大于2.99MPa和埋深大于700m等CO2-ECBM有利区筛选边界条件,指出有利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Z-8~Z-89及南部Z-184~Z-239井区。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优选出Z-69井组为最优注入井组。基于所优选的井组数值试验,阐释了影响CO2-ECBM参数不确定性,优化了注入方案,提出了每日CO2注入速率10t/d、注入总量3750t为最优注入方案,指出了Z-69井组注入CO2后CH4采收率百分增量44.09~50.66%之间、CO2封存总量在2205~2658t之间。

张进华[6](2020)在《煤层气提浓用炭质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应用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层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我国储量巨大。开发利用煤层气中的甲烷可以改善我国天然气不足的现状,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重大实际意义。同时,煤层气中甲烷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温室气体之一,提高煤层气利用技术,减少煤层气直接排放有助于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目前煤层气利用率低,主要在于煤层气在井下开采的过程中混入了空气,导致抽放煤层气浓度低,达不到工业应用要求,和管道天然气要求甲烷浓度高于90%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有必要对中低浓度煤层气进行提浓后再利用。变压吸附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工业技术,因自动化程度高、能耗低、运行费用低等优势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在煤层气提浓领域,因CH4/N2物理化学性质十分相似,如何开发吸附分离性能优良的吸附剂,明晰吸附剂结构对煤层气中CH4/N2组分分离的影响规律,以及掌握气体竞争吸附机理等有待深入研究。本文以我国文昌产椰壳炭化料为原料,采用“二次炭化-水蒸气活化”工艺制备颗粒活性炭吸附剂;主要利用热重分析仪(TGA)考察椰壳炭化料的热解反应性;采用电子天平表征样品的吸附分离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XRD)和扫描电镜(SEM)表征吸附剂样品的微晶结构和表面形貌;基于全自动比表面吸附仪测到的低温N2吸脱附曲线表征吸附剂的孔结构;等温线理论模型对平衡吸附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固定床穿透曲线表征竞争吸附和动力学扩散特性;变压吸附评价装置考察各工艺条件的提浓效果和经济性。论文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不同炭活化制备工艺对分离性能和孔结构的影响规律;2)制备工艺-孔结构参数-分离性能之间的演化关联规律;3)煤层气中气体组分在吸附剂上的平衡吸附和动力学扩散特性;4)考察不同变压吸附工艺条件对提浓效果和经济性指标的影响机理,建立高效的四塔真空变压吸附工艺。获得主要结论如下:1.吸附剂制备工艺开发和孔结构-分离性能量化规律(1)详细讨论了活化温度、水蒸气流量、活化时间等调控工艺对分离性能的影响,探索出最佳的制备工艺条件:5℃/min升至600℃恒温炭化30min,活化温度850℃,水蒸气流量2kg/h,活化40min。当采用此制备工艺时,样品平衡分离系数可达3.95,CH4饱和吸附容量达3.28mol/kg。(2)活性炭吸附剂孔结构参数随着活化工艺参数呈规律性变化。提高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比表面积、总孔孔容和微孔孔容均呈逐步增加趋势,平均孔径先减小后增大;比表面积、总孔孔容、微孔孔容和平均孔径均随着水蒸气流量的增加呈递增趋势。(3)简易技术指标(碘值和烧失率)均随着活化参数的增加呈现规律的递增趋势,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影响较为显着,水蒸气流量影响较小,碘值和烧失率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99。单一的孔结构参数指标和分离性能关联性相对较差,其中关联性最好的是碘值,相关系数可达0.90;同时发现分离性能和比表面积不成正相关,高比面积吸附剂不利于甲烷氮气分离。建立了各微孔段孔径分布和平衡分离系数的定量关系式,相对误差<10%;由影响因子可看出孔径分布在0.6~0.7nm的孔隙对平衡分离系数贡献最大,影响最为显着,其次是0.7~0.9nm区间孔隙,再其次是0.4~0.6nm孔隙,0.9nm以后孔隙影响较弱。2.煤层气主要气体组分在吸附剂上的平衡吸附和扩散动力学(1)煤层气中常见气体在活性炭上的吸附量大小顺序为CO2>CH4>O2≈N2,决定这几种气体相互势能大小最重要的作用是极化率。Toth模型、Sips和MSL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均优于经典Langmuir模型,吸附实验测量值和模型计算结果之间的平均相对偏差ARE均小于5%。Toth模型拟合效果最好,CH4、N2和CO2模拟平均相对偏差依次为0.8%、1.44%、0.97%。(2)三种简化的吸附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拟合效果准一阶动力学模型>二阶动力学方程>内扩散模型。说明外部传质是决定吸附过程的主要控制步骤,内扩散过程不是唯一的控制步骤。Fick扩散模型可获得了动态总扩散系数和分离比,结果表明,该活性炭动态分离系数较低,均小于2,是平衡分离效应型吸附剂;动态分离系数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增加均呈递减趋势。(3)CH4/N2单组分穿透曲线结果证明制备样品再生性能良好。CH4-N2两组分固定床穿透时,N2穿透曲线出现“驼峰”形状说明存在甲烷竞争吸附。浓度增加,穿透曲线的突破时间均有所提前,驼峰峰值位置前移且驼峰趋于平缓,处理50%以上中高浓度和20%低浓度混合气,CH4/N2吸附量有显着差异,动态分离比在处理高浓度混合气时降低明显。压力的增加,穿透时间明显延长,形状变缓,CH4和N2吸附量之比逐步增加。总进气流量提高,扩散速度加快,两气体均在更短时间内穿透,需要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流量加大对N2吸附更为有利,动态分离比在1L/min存在最佳值。(4)根据制备的吸附剂结构特点,建立双分散二孔扩散模型,给出了微孔扩散活化能及极限扩散系数,模型拟合结果优良,可以实现参数的计算和穿透曲线的预测。3.变压吸附工艺研究(1)搭建了四塔变压吸附装置,研究了工艺条件对提浓效果指标和经济性指标的影响机理和规律,发现最佳工艺条件:吸附压力0.2MPa,排气流速3.2L/min,吸附时间210s,置换时间20s,均压时间30s。可将CH4含量16%的CH4/N2混合气中CH4浓度提高23个百分点,其他更高浓度的原料气,均可提高30个百分点以上;形成四塔真空变压吸附工艺。(2)对不同浓度的含氧煤层气进行了探索,该吸附剂可将模拟含氧煤层气中CH4浓度从21%、35%和66%分别提高到48.70%、69.5%和95.4%。塔顶气和成品气中CH4含量远超爆炸限,表明该吸附剂不仅具有较好的CH4/N2分离效果,还具有一定的除氧功效,可应用于含氧煤层气处理。

吴殿法[7](2019)在《大型燃煤发电机组广义能耗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利用为主,而燃煤发电是煤炭利用最主要的方式。燃煤发电是我国火力发电的主要形式,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的能源安全及能源清洁利用程度。随着燃煤发电技术的不断升级,落后产能不断淘汰,超低排放技术更是得以大力推进和发展。能源利用的高效化、清洁化、低碳化是世界能源发展的趋势,新能源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商业化应用,进一步挤压了传统燃煤电站的生存空间。且随着我国经济向低能耗集约型转变,燃煤发电机组存在着产能过剩风险。这些因素对燃煤发电机组未来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目前我国燃煤发电能耗水平已经处于世界前列,其排放水平也达到了燃气轮机排放标准。在短期内,基于现有技术进一步节能减排的空间已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境下,如何深入挖掘其节能降耗的潜力,保持其与新能源发电技术的竞争力,提升其为我国能源体系的优质服力能力,就成了紧迫的问题。本文突破传统的机组热力系统能耗评价的概念,提出将机组系统与相关约束环境一起组成广义能量系统,并对其进行广义能耗评价研究。本文以研究广义能量系统的综合特性为出发点,以多目标综合评价技术为主要方法开展研究。以燃煤发电机组为主体的广义能量系统的性能研究仍以机组能耗分布的确定为基础,因此对经典能量系统评价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与拓展,提高了其对运行于实际边界条件下的机组系统能耗特性的分析能力。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多目标评价技术在燃煤发电机组广义能耗评价中的适用性,分析了具体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及改进方向。首先,对单耗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做了深入研究。论证了系统产品单耗与发电煤耗在数值上的等价关系,明确了以燃煤低位热值近似其燃料比(?)时所得的能耗分布与理论分布的差异,并指出了其误差被归入了锅炉燃烧过程这一事实,同时给出了误差定量计算方法,论证了在一般情况下这种近似计算对工程应用的合理性及方便性。同时对单耗分析所依赖的参考环境温度取值的影响做了定量分析,证实了在单耗分析方法实施时明确其参考环境的重要性,随着参考环境温度的变化,凝汽器与锅炉排烟过程能耗变化相对敏感。此外,针对单耗分析方法在处理机组实际冗余数据时的不足,将数据协调方法引入单耗分析的流程,数据协调方法同时考虑了机组系统空间冗余测量及准稳态时序上的冗余信息,在此基础上实施单耗分析所获得的能耗指标也更贴合实际。其次,对多目标综合评价技术在燃煤发电机组广义能耗评价工作中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系统地研究了多目标综合评价技术的一般化流程与相关要素,分析了容易影响评价结果的因素及相应的模型调整方向。对多目标评价技术常见问题进行了总结,对小样本处理技术、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权重的敏感性分析、权重的不确定性分析及多层次评价模型中指标误分类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给出了应对的处理方法,包括小样本时Bootstrap自助法的引入、AHP权重不确定性的定量计算、多层评价技术指标位置敏感性计算方法等。最后,结合实际应用情境,对燃煤发电机组开展了基于其自身特性的综合评价工作。建立了面向未来节能发电调度的机组排序评价模型及燃煤发电机组可持性发展能力的评价模型。以灰色关联度评价方法为主,综合运用了信息熵模型、层次分析法、模糊粗糙集方法、博弈组合模型等,同时对所建评价模型开展了指标权重敏感性分析及不确定性分析。通过对即有样本信息的挖掘和利用,旨在从技术层面增加评价模型的透明度,提高评价结果的可信度,降低机组综合评价技术的应用难度,为正确的决策提供有意义的指导。本文从理论分析入手,结合实际应用需求,探索了多目标综合评价技术在大型燃煤发电机组广义能耗评价中的适用性,初步建立了系统的评价流程与方法体系,可为相似的广义能量系统多目标评价工作提供有意义的借鉴与指导。

喻聪[8](2019)在《电站锅炉燃烧优化及低NOx排放控制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氮氧化物(NOx)是燃煤电厂主要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之一。目前,电站锅炉普遍采用低NOx燃烧结合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进行联合脱硝,而低NOx燃烧方式在某些运行工况下会牺牲锅炉经济性,因此有必要开展燃烧优化研究,以同时降低污染物排放及提高锅炉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本文以某660MW切圆燃烧锅炉及尾部SCR脱硝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试验、数值模拟和数据挖掘方法,对燃烧优化及低NOx排放控制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为锅炉运行与烟道设计提出了优化策略及方法。论文提出了一种锅炉燃烧数值模型和热工水动力模型的新耦合计算方法。首先基于CFD和MATLAB平台搭建了锅炉风烟侧和汽水侧的分布参数模型,再采用直接映射法和辅助网格法建立了模型间不同网格的映射函数,进而通过开发两个平台的信息交互接口,实现了受热管壁温在烟、汽两侧的迭代计算。基于该模型,得到了炉内易超温管壁的实际位置,为不同管段的金属选材、现场测点的位置选取提供了支撑。综合分析了分离燃尽风(SOFA)上下摆角大小与炉内空气分级效果、湍流强度分布、旋转动量、火焰中心高度、烟温偏差的关系,并定量研究了其变化对燃烧产物生成量和受热面壁温的影响,结果表明:满负荷下SOFA风摆角变大能提高锅炉效率且减小NOx生成浓度,但SOFA风摆角从+20°增大到+30°,会使高温再热器管屏0.16%的外表面超过SA-213 TP347H材料的许用温度。论文提出了一种燃煤电站锅炉实际运行环境下的催化剂磨损预测方法。首先建立SCR反应器气固流动模型,计算催化剂入口烟气和飞灰颗粒的分布,再将此分布与详细的催化剂单通道磨损速率模型耦合,实现了SCR系统催化剂床层的磨损计算。基于本文模型,研究了SCR反应器内三角筋结构、支撑梁结构及导流板设计等对烟气运动和飞灰轨迹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粒径飞灰对催化剂的磨损作用,最终提出了SCR系统流场和灰场的综合优化方案。该方案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较好效果,有效解决了催化剂局部磨损过重的问题。针对锅炉两侧SCR反应器入口速度和NOx浓度不同且均存在分布不均的现象,论文提出了一种计及燃烧效应的SCR系统喷氨均匀性优化策略。首先通过锅炉燃烧数值模拟,计算进入两侧SCR反应器烟气的流量系数及浓度系数,并以NO流量份额与供氨份额相等为原则,推导出各反应器的氨流量分配系数。更进一步,通过耦合燃烧模型计算的烟气场,求解SCR流动与组分输运模型,并定量解析各氨/空混合气支管的氨流量分配系数。最后,以不同氨流量分配系数为目标,完成各级氨流量控制阀的调节。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使氨氮摩尔比的相对偏差系数满足设计要求,有效解决了催化剂入口氨氮摩尔比分布不均的问题。论文将单调知识融合到燃烧系统数据驱动建模中,采用虚拟样本法将导数关系作为支持向量机回归时的不等式约束,并引入加法型核函数减小模型训练的计算量,提出了一种融合单调知识的支持向量机(FM-SVR)。测试算例表明,在局部样本缺失和系统噪声较大的情况下,相较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R),FM-SVR预测精度较高,且能更好地反映函数原有的单调趋势。将FM-SVR应用于NOx生成浓度、锅炉效率及烟温偏差的建模中,结果表明,相较于LS-SVR,FM-SVR模型的增量分析结果与对象锅炉的运行及排放特性更吻合。论文提出了一种SCR出口NOx排放浓度和氨逃逸自适应模型。首先基于R检验手段,从海量历史运行数据中获得稳态样本,再采用压缩最近邻(CNN)算法对系统入口参数进行聚类,获得按工况划分的稳态样本库。在此基础上,结合滑动时间窗技术对连续数据流进行处理,不断以新稳态样本替换样本库中相同工况内调整手段最相似的旧样本,并引入拥挤距离(CD)算子对冗余数据进行删除,最终获得了RCNN-CD数据处理方法。对1804天的SCR系统历史运行数据进行分析,采用RCNN-CD方法能明显提高所选样本的代表性,且样本自然散点状态所表现的趋势与脱硝机理吻合。基于所选样本,采用FM-SVR建立定期更新的NOx排放模型,并以此预测氨逃逸。结果表明,模型能合理反映SCR脱硝性能变化的规律。论文提出了一种锅炉燃烧与SCR脱硝联合系统的综合优化策略。首先采用不等式约束型NSGA-II算法求解考虑烟温偏差限值的锅炉燃烧优化问题,再以该结果为边界条件,以NOx排放浓度不超标为约束条件,优化联合系统的总成本和氨逃逸率。结果表明,对于燃烧优化Pareto前端中的个体,随着锅炉效率升高,运行总成本持续降低。然而,当锅炉效率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再继续增加微小幅度,NOx生成浓度随之大幅增加,且此时优化得到的O2量也较高,为使SCR出口NOx排放达标,喷氨流量急剧增加,使得运行总成本又开始缓慢升高。这个运行总成本的拐点不仅经济性较高,氨逃逸也较低,是联合系统的最佳优化工况。

舒龙勇[9](2019)在《煤与瓦斯突出的关键结构体致灾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与瓦斯突出机理是煤矿安全领域持续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其研究历史已有180余年之久,期间国内外大量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多种研究与尝试,提出了多种假说、预测预警与防治方法,但煤与瓦斯突出作为一种特殊的煤岩动力灾害仍时有发生,突出防治至今仍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论文紧紧围绕煤与瓦斯突出发生位置的特殊地质结构环境特征,将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研究与现场工程条件相结合,建立了煤与瓦斯突出关键结构体致灾理论。通过采用实验室实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物理模拟和现场突出实例剖析等相结合的手段,主要试图回答了 4个关键科学技术问题:①煤与瓦斯突出孕育和启动需要什么样的特殊地质结构环境?突出煤体有何特殊之处?②采掘工作面周围采动应力和瓦斯压力是如何相互作用、如何联合致灾的?③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研究如何与现场工程结构相结合?④突出的主控因素是什么?能否提出统一的突出启动判据?突出防治工作中到底该预测和防控什么?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1)借鉴“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机理”的相关思想,对煤与瓦斯突出矿区分布及其地质背景、突出矿区原岩应力场分布规律和突出发生位置的地质结构环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板缘构造带、板内造山带、深层构造陡变带、深层活动断裂带、推覆构造带和强变形带是控制煤与瓦斯突出矿区分布的敏感地带;煤与瓦斯突出矿区应力场类型属于大地动力场型,受构造或构造运动作用影响显着;地质构造运动对煤与瓦斯突出的贡献主要体现为形成了构造煤体,营造了利于瓦斯封存的高应力环境,提供了利用突出启动的地质结构环境。(2)突出煤层和非突出煤层的工业分析结果、吸附常数、瓦斯放散初速度无明显差异,不存在一个能明显划分煤层有无突出危险性的临界值;吸附常数a值、瓦斯放散初速度△p随煤变质程度的升高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秦跃平式(Qt=AB√t/(1+B√t))用于描述构造煤煤样解吸量的时变规律具有明显优势,煤体的破碎或粉化程度越高、瓦斯放散初速度越大;能反映现场突出煤体性质的型煤试件受载变形破坏过程中声发射特征、力学行为均与原煤试件存在较大差异,呈现出较好的理想塑性材料特征;原煤试件全应力应变过程会先后经历弹性阶段→应变硬化阶段→应变软化阶段→残余强度阶段;而型煤试件先后会经历弹性阶段→应变硬化阶段→理想塑性阶段→应变软化阶段→残余强度阶段(单轴载荷或围压较低时,残余强度阶段不明显)。(3)基于煤的双重孔隙介质模型,建立了考虑采掘扰动条件下的双重孔隙结构煤体气固耦合控制方程组,借助COMSOL Mulphysics软件开展了采掘工作面前方采动应力场与瓦斯压力场互馈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松软低渗煤层中,由于松软低渗煤层本身强度较低(具备了突出启动的固体物质基础)、渗透率较低,煤层中更容易蓄积高能瓦斯,采动应力集中引起的低渗区和卸压破坏区相当于阻碍深部松软突出煤体瓦斯逸散和能量释放的“阻挡墙”,形成了“采动成因”异常地质结构,在放炮作业、深截(割)作业、顶底板破断等扰动条件下,可能会引起采掘工作面前方“阻挡墙”失稳破坏,深部含高能瓦斯的松软煤体瞬间暴露,发生煤岩体中弹性潜能和瓦斯内能的不可控释放,酿成煤与瓦斯突出事故。(4)诸如软硬煤变化带、煤层厚度变异区、褶曲构造带、断层构造带等“天然成因”地质结构异常区附近存在原岩应力异常区,这些异常原岩应力集中会导致该区煤岩体蓄积较高的弹性潜能,同时造成地质结构异常区附近存在渗透率降低区,对煤体瓦斯起到了良好的圈闭作用,使得该区煤体集聚大量高能瓦斯;当采掘工作面接近这些地质结构异常区时,异常的采动应力集中造成采掘面前方煤体渗透性进一步降低,阻碍了采掘面前方深部煤体中瓦斯向采掘空间逸散,使得采掘面前方煤体中保持着较高瓦斯压力梯度,采掘面前方同时存在着异常的高弹性能和高瓦斯内能蓄积区,受煤矿井下放炮作业、深截(割)作业、顶底板破断等动载扰动时,可能会引起煤岩体中弹性潜能和煤体中瓦斯内能的不可控释放,造成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5)提出了统一的用于描述突出发生位置工程结构环境特征的关键结构体模型,建立了煤与瓦斯突出的关键结构体致灾理论。研究表明:从煤与瓦斯突出整个过程来看,关键结构体是突出得以成功启动的必要条件;基于关键结构体模型,从突出启动机制的角度将典型突出分为准静载作用下的延迟突出(D-QSL)和动载作用下的瞬时突出(I-DL),突出过程分为准备、启动、发展和终止4个阶段;突出准备阶段始于地质构造运动对煤体的改造,突出激发隶属于突出准备阶段,表现为结构2突变失稳,突出启动是结构1暴露失稳这一突变点,结构2突变失稳完成对突出的激发后,突出能否得以成功启动决定于结构1的受力和蓄能状态;结合关键结构体模型建立了突出激发的力学判据Im和能量判据Ie、突出启动的力学判据Cm和能量判据Ce。(6)基于煤与瓦斯突出关键结构体致灾理论,进一步研究揭示了煤矿深部开采卸荷消能与煤岩介质属性改造协同防突原理,对突出危险区超前探测、突出危险性预测预警和突出灾害治理等工作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主要包括:现场防突工程实践应围绕着“探测关键结构体—消除关键结构体—防控关键结构体”的整体思路,注重对采掘工作面前方“关键结构体”精细探测技术和装备的开发;突出预测工作应更加注重对突出启动直接动力——瓦斯压力的测定和应用;突出预警工作应注重对关键结构体中“结构2”失稳突变前兆信息的连续实时监测;防治突出工作应关注突出激发和启动两个环节,消除突出激发和启动条件是2个不同且有效的防突手段,改变关键结构体中“结构1”的力能环境是根本措施。

李跃[10](2018)在《树形产业结构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提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是化解经济周期波动风险、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先后提出“中国制造202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旧动能转换等发展战略,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已进入关键时期。针对树形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过程中存在的产业链延伸成功率低、地方政策制定不合理等问题,本文在总结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提供树形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方法和思路、补充完善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为目的,以产业链、产业网络等理论方法为指导,运用逻辑推导、比较分析、模拟仿真等方法开展树形产业结构分析方法的研究,全文内容从三大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树形产业结构分析模型:产业树提出与构建。该部分回答了树形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及面临问题、产业树相关概念、产业树的基本结构及构建方法等问题,主要包含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内容。第一章阐述了树形产业结构调整提出的背景、意义以及理论研究现状。第二章首先阐明了产业树构建的理论基础;其次,基于产业链、产业网络对产业树进行界定,并将其与供应链、价值链、产业基础关联树等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明确了产业树模型的边界。第三章主要阐明产业树的基本结构由冠系产业、干系产业和根系产业三个子系统耦合组成,论述了每个子系统的细分结构、功能以及边界的确定方法。第二部分:树形产业结构调节机理。该部分回答了树形产业结构变动的动力是什么,调节动力通过怎样的方式和传导路径影响树形产业结构变动的,树形产业结构调节的变动规律是什么等三个问题,主要包含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内容。第四章,阐明树形产业结构调节的动力:内生性动力和外部激发性动力,明确了树形产业结构调节动力的演化机制。第五章,首先,提出树形产业结构调节的两种模式—内部调节模式和外部调节模式,并将内部调节模式划分为干系产业带动型、冠系产业带动型和根系产业带动型三种,外部调节模式划分为市场拉动型、政府推动型和组织网络影响型三类;其次,提出展与汇的扩张与收缩对树形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第六章,从理论层面阐明了树形产业结构传导路径包含正向传导、逆向传导和双向传导三类,并从量变视角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了树形产业结构调节动力的传导效应。第七章,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树形产业结构调节的质变过程和结果。第三部分:煤基产业树构建及发展变化分析。该部分主要根据煤炭产业及其煤基产业树的历史发展规律,验证树形产业结构分析方法的有效性,主要包含第八章内容。首先,通过对煤炭产业的发展历史、产品演化等的考察,验证产业树的客观性及形成过程;然后,构建1992、2002和2012年三个时点的煤基产业树,验证前文提出的树形产业结构调节规律。

二、两种煤质分析指标的关联方程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种煤质分析指标的关联方程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混煤热解过程中的氮析出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NO_x的产生与危害
        1.2.1 NO_x的产生
        1.2.2 NO_x的危害
    1.3 煤热解氮析出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煤热解时氮析出机理分析
    2.1 煤中氮的赋存状态
    2.2 煤的热解机理及研究手段
        2.2.1 煤的热解机理
        2.2.2 煤热解的研究手段
    2.3 煤热解过程中氮的迁移过程
    2.4 煤热解过程中NH_3和HCN的生成机理
    2.5 燃料型NO_x的生成机理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混煤热解氮析出实验研究
    3.1 实验煤样的选择及煤质指标的确立
    3.2 实验系统及操作
        3.2.1 实验系统
        3.2.2 实验操作
    3.3 产物分析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
    3.4 实验方案
        3.4.1 探究煤质对氮析出影响的实验方案
        3.4.2 探究热解条件对氮析出影响的实验方案
    3.5 实验结果及分析
        3.5.1 煤质对热解氮析出的影响
        3.5.2 煤样粒径对热解氮析出的影响
        3.5.3 气体流量对热解氮析出的影响
        3.5.4 升温速率对热解氮析出的影响
        3.5.5 终止温度对热解氮析出的影响
        3.5.6 停留时间对热解氮析出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数据挖掘算法的氮析出模型
    4.1 建模前的准备
        4.1.1 散点图
        4.1.2 相关分析
    4.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
        4.2.1 多元线性回归算法的原理
        4.2.2 模型建立
    4.3 逐步回归模型的建立
        4.3.1 逐步回归算法的原理
        4.3.2 模型建立
    4.4 主成分分析模型的建立
        4.4.1 主成分分析法的原理
        4.4.2 模型建立
    4.5 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的建立
        4.5.1 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的原理
        4.5.2 模型建立
    4.6 支持向量回归模型的建立
        4.6.1 支持向量回归算法的原理
        4.6.2 核函数的选择
        4.6.3 模型建立
    4.7 五种氮析出模型的比较及最优模型的检验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2)采煤工作面煤层赋存形态三维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矿山三维建模研究现状
        1.2.2 矿山三维可视化技术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2 相关理论与方法
    2.1 三维建模及可视化理论
        2.1.1 科学计算可视化
        2.1.2 矿山地质建模应用领域的可视化
        2.1.3 地质三维建模理论模型
    2.2 空间插值算法
        2.2.1 距离倒数加权插值(IDW)
        2.2.2 传统Kriging插值
        2.2.3 自适应差分进化Kriging插值(UMDE-Kriging)
    2.3 曲面拟合算法
        2.3.1 最小二乘法拟合
        2.3.2 B样条
        2.3.3 拟Catmull Rom样条
    2.4 本章小结
3 煤层赋存形态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研究
    3.1 采煤工作面地层划分
    3.2 数据组织与管理
        3.2.1 概念及逻辑结构
        3.2.2 物理结构
    3.3 煤层曲面数字高程模型
        3.3.1 算法可行性分析
        3.3.2 规则格网模型
        3.3.3 多层数字高程模型
        3.3.4 地层面尖灭现象处理
    3.4 本章小结
4 煤层赋存形态曲面拟合模型研究
    4.1 数据准备
    4.2 煤层空间相关性分析
    4.3 遗传算法优化拟Catmull Rom样条函数
    4.4 曲线拟合效果分析
    4.5 煤层曲面拟合
        4.5.1 数据点及节点矢量参数化
        4.5.2 控制点反算
        4.5.3 曲面拟合
    4.6 本章小结
5 煤层赋存形态三维可视化实现
    5.1 总体框架设计
    5.2 关键技术与开发环境
        5.2.1 Three.js
        5.2.2 SSM框架
        5.2.3 数据库访问接口
        5.2.4 软硬件环境
    5.3 三维可视化过程实现
        5.3.1 基础数据管理
        5.3.2 基于Three.js的模型渲染
        5.3.3 煤层赋存形态三维模型展示
        5.3.4 模型交互与剖分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基于克里金算法的煤层瓦斯突出危险区域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瓦斯地质研究现状
        1.2.2 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研究现状
        1.2.3 克里金算法的应用研究现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案
        1.4.2 研究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矿井特征
    2.1 矿井概况
    2.2 矿井地质
        2.2.1 地层
        2.2.2 构造
        2.2.3 水文地质
    2.3 研究煤层特征
        2.3.1 煤层概况
        2.3.2 煤层地质
        2.3.3 煤层煤质
        2.3.4 煤层瓦斯
    2.4 本章小结
3 数据采集
    3.1 采集方案
    3.2 井下调查
    3.3 实验测定
        3.3.1 采样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3 汇总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瓦斯地质平台开发
    4.1 ArcGIS技术
        4.1.1 技术背景
        4.1.2 功能简介
        4.1.3 开发模式
    4.2 总体设计
        4.2.1 设计对象
        4.2.2 需求分析
        4.2.3 设计路线
    4.3 数据库建立
        4.3.1 CAD制图
        4.3.2 数据结构转换
        4.3.3 数据库建立
    4.4 代码工程
        4.4.1 框架结构
        4.4.2 功能层实现
    4.5 本章小结
5 突出危险区域预测
    5.1 克里金算法
        5.1.1 算法背景
        5.1.2 算法优势
        5.1.3 算法步骤
    5.2 数据预处理
        5.2.1 数据统一化
        5.2.2 缺失数据填补
    5.3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5.3.1 频率分析
        5.3.2 离群值分析
        5.3.3 全局趋势
        5.3.4 空间自相关及各项异性
    5.4 变异函数结构
        5.4.1 概念及性质
        5.4.2 理论模型选择
        5.4.3 套和结构
        5.4.4 变异函数模型
    5.5 算法预测
        5.5.1 搜索领域
        5.5.2 普通克里金
        5.5.3 泛克里金
        5.5.4 突出危险区域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4)颗粒形态对水煤浆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背景
        1.2.1 水煤浆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1.2.2 建材及其他行业对颗粒形态的研究现状
        1.2.3 颗粒形态表征指标和表征方法的研究现状
        1.2.4 水煤浆堆积理论模型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颗粒形态对窄粒级水煤浆性能影响的研究
    2.1 煤颗粒形态检测方法的优选
    2.2 实验煤样的选取及煤质分析
    2.3 工业煤浆基本情况分析
    2.4 破碎和研磨方式对颗粒形态影响的研究
        2.4.1 实验煤样的基本情况及实验仪器
        2.4.2 破碎方式对颗粒形态影响规律的研究
        2.4.3 研磨方式对颗粒形态影响的研究
    2.5 窄粒级颗粒成浆性实验
        2.5.1 成浆性实验详述
        2.5.2 成浆性实验结果及分析
    2.6 颗粒形态对煤浆性能影响的机理分析
    2.7 本章小结
3 全粒级颗粒的形态对水煤浆性能影响的研究
    3.1 全粒级颗粒的形态优化方法的研究
        3.1.1 立式搅拌磨研磨机理
        3.1.2 实验原料和实验方法
        3.1.3 研磨时间对颗粒形态的影响
        3.1.4 研磨转速对颗粒形态的影响
        3.1.5 磨介尺寸对颗粒形态的影响
    3.2 成浆性对比分析
        3.2.1 成浆煤样的选择
        3.2.2 同浓度煤浆性能对比
        3.2.3 最大可制浆浓度对比
    3.3 立式搅拌整形研磨制备高性能水煤浆新方法
    3.4 本章小结
4 关联颗粒形态参数的水煤浆堆积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4.1 可压缩堆积模型简介
    4.2 可压缩堆积模型推导过程简介
    4.3 关联颗粒形态参数煤浆堆积模型的建立
    4.4 颗粒形态对堆积效率影响的理论分析
    4.5 堆积效率与最大可制浆浓度关联模型的推导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高阶煤储层地质参数不确定性与CO2-ECBM地质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现存问题
    1.4 研究方案
    1.5 论文工作量
2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 地层与含煤地层
    2.2 构造特征
    2.3 水文地质特征
    2.4 煤层特征
    2.5 地温及储层压力特征
    2.6 煤层含气性及物性特征
    2.7 小结
3 CO_2-ECBM煤储层地质基础
    3.1 实验方案与结果
    3.2 煤基本性质
    3.3 煤孔隙特征
    3.4 煤储层多元气体吸附特征
    3.5 煤储层多组分多相渗流特征
    3.6 本章小结
4 影响CO_2-ECBM地质参数不确定性表征
    4.1 影响CO_2-ECBM的地质参数
    4.2 地质参数不确定性平面表征方法
    4.3 基于地质统计学的CO_2-ECBM储层地质参数不确定性分布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参数不确定性研究区CO_2-ECBM选区选井及增产效果评价
    5.1 研究区CO_2-ECBM选区评价
    5.2 注入井组优选
    5.3 储层参数不确定性约束下CO_2-ECBM地质风险
    5.4 小结
6.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煤层气提浓用炭质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应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煤层气浓缩技术研究现状
        1.2.1 深冷分离技术
        1.2.2 变压吸附分离技术
        1.2.3 膜分离技术
        1.2.4 气体水合物技术
    1.3 国内外煤层气变压吸附提浓技术现状
        1.3.1 变压吸附基本原理
        1.3.2 变压吸附CH_4/N_2分离研究进展
        1.3.3 CH_4浓缩用吸附剂的研究现状
    1.4 吸附剂的表征
        1.4.1 吸附等温线
        1.4.2 孔结构的表征
        1.4.3 分离性能评价指标
    1.5 论文研究目标、技术路线及内容
    1.6 论文预期创新点及拟解决关键问题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实验和方法
    2.1 实验原料
    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颗粒活性炭的制备
    2.4 吸附剂表征方法
        2.4.1 CH_4/N_2变压吸附等温线
        2.4.2 低温N_2吸脱附等温线
        2.4.3 碘值E的测定
        2.4.4 热重分析(TGA)
        2.4.5 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物理活化法制CH_4/N_2分离用活性炭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
        3.2.1 原料
        3.2.2 炭化工艺参数
        3.2.3 活化工艺参数
        3.2.4 样品的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炭化过程分析
        3.3.2 活化温度对CH_4/N_2分离性能的影响
        3.3.3 活化温度对孔结构的影响
        3.3.4 水蒸气流量对CH_4/N_2分离性能的影响
        3.3.5 水蒸气流量对孔结构的影响
        3.3.6 活化时间对CH_4/N_2分离性能的影响
        3.3.7 活化时间对孔结构的影响
        3.3.8 工艺条件对简易技术指标的影响
        3.3.9 孔结构参数对分离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
        3.3.10 不同活化温度对制备活性炭表面形貌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活性炭吸附平衡及扩散动力学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
        4.2.1 材料与气体
        4.2.2 实验方法
        4.2.3 平衡理论模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单组份吸附平衡
        4.3.2 单组份吸附模型模拟研究
        4.3.3 吸附热力学分析
        4.3.4 CH_4/N_2双组份竞争吸附平衡
        4.3.5 CH_4/N_2在活性炭上的表观动力学研究
        4.3.6 固定床穿透特性和本征动力学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活性炭变压吸附富集CH_4工艺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
        5.2.1 材料与气体
        5.2.2 实验装置
        5.2.3 工艺流程及时序
        5.2.4 实验步骤
        5.2.5 分离效果评价指标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吸附压力对CH_4提浓的影响
        5.3.2 排气流速对CH_4提浓的影响
        5.3.3 吸附时间对CH_4提浓的影响
        5.3.4 置换时间对CH_4提浓的影响
        5.3.5 均压时间对CH_4提浓的影响
        5.3.6 不同原料气浓度的浓缩效果
        5.3.7 含氧煤层气的分离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大型燃煤发电机组广义能耗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我国燃煤发电机组发展现状
        1.1.2 燃煤机组的发展趋势及挑战
    1.2 燃煤发电机组能量系统评价方法
        1.2.1 热经济性评价方法及其发展
        1.2.2 基于数据驱动的能耗评价方法
        1.2.3 多目标评价与系统广义能耗评价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单耗分析理论的燃煤发电机组能耗评价
    2.1 引言
    2.2 燃煤发电机组单耗分析模型
    2.3 发电产品单耗与发电煤耗的数量等价关系
    2.4 燃料比(?)及参考环境计算基准对单耗分析的影响
        2.4.1 燃料比(?)对单耗分析结果的影响机理分析
        2.4.2 燃料比(?)取近似低位热值对结果的影响
        2.4.3 以电量化燃料比(?)计算的单耗分析
        2.4.4 环境基准温度对单耗分析的影响
    2.5 燃煤发电机组单耗分析计算基准对比案例研究
        2.5.1 案例机组基本参数及建模方法
        2.5.2 案例结果分析
    2.6 基于数据协调模型的燃煤发电机组单耗分析
        2.6.1 数据预处理与准稳态检验
        2.6.2 考虑时序冗余的数据协调方法
        2.6.3 基于数据协调模型的机组单耗分析案例
        2.6.4 案例结果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燃煤发电机组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
    3.1 引言
    3.2 多目标综合评价要素及流程
    3.3 多目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3.4 评价样本数据预处理
    3.5 常用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
        3.5.1 灰色关联法
        3.5.2 灰色面积关联法
        3.5.3 优劣解距离法
        3.5.4 模糊粗糙集方法
        3.5.5 层次分析法
        3.5.6 信息熵方法
    3.6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3.6.1 权重获取方法
        3.6.2 权重组合方法
    3.7 燃煤机组多目标综合评价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目标综合评价技术关键问题研究
    4.1 引言
    4.2 小样本集信息提升
        4.2.1 自助法简介
        4.2.2 基于自助法的BECC模型
    4.3 指标相关性分析
        4.3.1 基于权重的指标相关性处理
        4.3.2 基于评价模型的指标相关性处理
        4.3.3 一种指标非线性关系预判方法
    4.4 指标权重敏感性分析
        4.4.1 基于权重调节因子的敏感性分析
        4.4.2 指标权重灵敏度计算
    4.5 指标权重不确定性分析
        4.5.1 基于既有主观权重的不确定性分析
        4.5.2 AHP权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4.6 多层次评价模型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多目标综合评价技术的燃煤发电机组广义能耗评价案例研究
    5.1 引言
    5.2 面向节能发电调度的燃煤机组综合性能评价模型研究
        5.2.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5.2.2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机组性能综合评价模型
        5.2.3 研究案例基本信息
        5.2.4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5.2.5 指标权重敏感性分析
        5.2.6 BECC权重有效性分析
        5.2.7 灰色分辨系数对结果的影响
    5.3 燃煤发电机组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5.3.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5.3.2 基于灰色面积关联模型的综合评价模型
        5.3.3 研究案例基本信息
        5.3.4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5.3.5 AHP权重不确定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主要创新点
    6.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8)电站锅炉燃烧优化及低NOx排放控制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燃煤锅炉燃烧与汽水换热的模拟研究
    1.3 SCR脱硝系统的数值模拟与优化研究
    1.4 考虑热工系统特性的数据驱动建模研究
    1.5 电站锅炉燃烧与SCR系统综合优化研究
    1.6 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1.7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锅炉风烟和汽水侧换热的耦合数值模拟
    2.1 引言
    2.2 研究对象
    2.3 锅炉风烟过程建模
    2.4 锅炉汽水过程建模
    2.5 风烟和汽水模型的耦合
    2.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炉内燃烧性能与蒸汽管壁超温的联合分析
    3.1 引言
    3.2 锅炉热态试验
    3.3 模拟工况及边界条件
    3.4 模型分析及结果验证
    3.5 SOFA风摆角对燃烧产物的影响
    3.6 SOFA风摆角对烟温偏差的影响
    3.7 SOFA风摆角对受热面壁温的影响
    3.8 燃烧性能和蒸汽管壁超温的联合分析
    3.9 不同运行模式对烟温偏差的影响
    3.10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耦合SCR流动的催化剂磨损建模与优化
    4.1 引言
    4.2 研究对象与试验
    4.3 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
    4.4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4.5 脱硝反应器优化设计
    4.6 改造后现场流场测量
    4.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计及炉内燃烧效应的SCR喷氨均匀性优化
    5.1 引言
    5.2 SCR反应器喷氨系统及建模
    5.3 基于设计条件的SCR喷氨优化
    5.4 计及燃烧效应的SCR喷氨优化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锅炉燃烧与SCR运行优化
    6.1 引言
    6.2 锅炉燃烧和SCR系统热态调整试验
    6.3 融合单调知识的燃烧系统特性建模
    6.4 考虑烟温偏差约束的燃烧运行优化
    6.5 考虑催化剂性能劣化的SCR系统建模
    6.6 炉内燃烧与SCR系统协调运行优化
    6.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工作与结论
    7.2 本文后续研究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情况
致谢

(9)煤与瓦斯突出的关键结构体致灾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与瓦斯突出概述
        1.2.2 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假说
        1.2.3 地质构造对突出控制作用
        1.2.4 采动应力与瓦斯压力耦合作用
        1.2.5 煤与瓦斯突出动力失稳判据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思路与技术路线
2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地质结构环境特征
    2.1 突出矿区分布及其地质背景
    2.2 突出矿区原岩应力场分布特征
        2.2.1 地应力场分布的一般规律
        2.2.2 突出矿区原岩应力场分布规律
    2.3 突出位置的特殊地质结构环境
    2.4 突出煤体的宏细观结构特征
    2.5 本章小结
3 煤与瓦斯突出煤体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
    3.1 突出煤体物性特征参数分析
        3.1.1 工业分析
        3.1.2 吸附常数
        3.1.3 瓦斯放散初速度
        3.1.4 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3.2 突出煤体的瓦斯解吸动力学特性
        3.2.1 实验方法
        3.2.2 解吸速率时变特征
        3.2.3 累积解吸量变化特征
        3.2.4 解吸曲线的数学表达式
    3.3 突出煤体受载损伤破坏及力学行为特性
        3.3.1 试验煤样的制备和试验系统简介
        3.3.2 单轴试验下声发射行为时空演化特征
        3.3.3 三轴试验突出煤体声发射行为特征
        3.3.4 突出煤体破坏过程的本构关系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采掘面采动应力与瓦斯压力场互馈作用机制
    4.1 煤的双重孔隙介质模型及基本特性
        4.1.1 煤的双重孔隙介质模型
        4.1.2 游离瓦斯有效应力效应
        4.1.3 吸附瓦斯膨胀变形效应
    4.2 双重孔隙结构煤体瓦斯运移控制方程
        4.2.1 基质瓦斯扩散控制方程
        4.2.2 裂隙瓦斯渗流控制方程
    4.3 双重孔隙结构煤体的渗透率演化模型
        4.3.1 弹性阶段渗透率演化模型
        4.3.2 考虑塑性破坏的渗透率模型
    4.4 采掘扰动条件下含瓦斯煤气固耦合控制方程组
        4.4.1 含瓦斯煤体的本构方程与其屈服准则
        4.4.2 采掘扰动条件下含瓦斯煤气固耦合方程
        4.4.3 方程组的定解条件
    4.5 煤体中气固耦合互馈作用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
        4.5.1 数值试验方法及模型构建
        4.5.2 采掘面前方煤体瓦斯压力场分布特征
        4.5.3 煤的吸附性能对瓦斯压力场分布的影响
        4.5.4 煤的透气性能对瓦斯压力场分布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采掘面过典型地质结构异常区孕灾过程分析
    5.1 不同原岩应力条件下采动应力场演化特征
    5.2 过硬软煤岩变化带时采动应力场演化特征
    5.3 过煤层厚度变化带时采动应力场演化特征
        5.3.1 煤层变厚时的采动应力场演化规律
        5.3.2 煤层变薄时的采动应力场演化规律
    5.4 采掘面过褶曲构造时采动应力场演化特征
        5.4.1 过向斜过程中采动应力场演化规律
        5.4.2 过背斜过程中采动应力场演化规律
    5.5 采掘面过断层构造时采动应力场演化特征
        5.5.1 数值模型构建及模拟方案
        5.5.2 断层附近原岩应力场分布特征
        5.5.3 采掘面过断层时采动应力场演化规律
    5.6 采掘面过典型地质结构异常区孕灾过程
        5.6.1 采动成因异常结构孕灾规律定性分析
        5.6.2 天然成因异常地质结构孕灾规律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煤与瓦斯突出关键结构体模型及致灾理论
    6.1 煤与瓦斯突出关键结构体致灾机理
        6.1.1 煤与瓦斯突出工程结构模型
        6.1.2 典型煤与瓦斯突出科学分类
        6.1.3 煤与瓦斯突出演化过程描述
        6.1.4 煤与瓦斯突出激发条件分析
        6.1.5 煤与瓦斯突出启动力能判据
    6.2 煤与瓦斯突出物理模拟验证性试验
        6.2.1 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系统
        6.2.2 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方案
        6.2.3 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结果
    6.3 基于KSBT的煤与瓦斯突出案例分析
        6.3.1 中梁山煤矿南井突出监测实验分析
        6.3.2 平煤股份十三矿“8·16”突出事故分析
    6.4 关键结构体致灾理论的核心思想
    6.5 本章小结
7 关键结构体致灾机理工程应用研究
    7.1 在突出危险区超前探测工作方面
    7.2 在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方面
        7.2.1 对煤层突出倾向性评价的启示
        7.2.2 对突出危险性预测方法的启示
        7.2.3 对突出预测敏感指标确定的启示
    7.3 在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监测预警方面
    7.4 在煤与瓦斯突出灾害综合治理方面
        7.4.1 低渗突出煤层增透的概念模型
        7.4.2 卸荷消能与介质属性改造协同防突原理
    7.5 本章小结
8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8.1 论文主要结论
    8.2 论文主要创新点
    8.3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树形产业结构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内容
    1.5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论文创新点
2 相关理论基础及产业树概念体系研究
    2.1 相关理论基础
    2.2 基于产业链、产业网络的产业树概念界定
    2.3 基于图与网络的产业树相关概念研究
    2.4 相关概念辨析
    2.5 本章小结
3 产业树结构分析及经济总量分析模型构建
    3.1 产业树整体结构划分
    3.2 产业树子系统细分结构及边界确定
    3.3 产业树经济总量分析模型构建
    3.4 本章小结
4 树形产业结构调节的动力研究
    4.1 树形产业结构发展的阶段特征分析
    4.2 树形产业结构自组织特性分析
    4.3 树形产业结构调节的主要动力
    4.4 树形产业结构调节动力的演化过程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树形产业结构调节动力作用方式研究
    5.1 自组织理论分析
    5.2 树形产业结构调节模式
    5.3 展与汇的调节方式
    5.4 本章小结
6 树形产业结构调节动力的传导路径分析
    6.1 传导路径理论分析
    6.2 产业树传导路径仿真模型构建与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树形产业结构调节过程研究
    7.1 树形产业结构经济规模变化分析
    7.2 树形产业结构调节过程分析
    7.3 树形产业结构调节结果分析模型构建
    7.4 本章小结
8 煤基产业树构建及发展变化分析
    8.1 煤炭产业发展历程及特征分析
    8.2 煤基产业树的结构分析
    8.3 煤基产业树发展过程分析
    8.4 煤基产业树发展结果
    8.5 基于煤基产业树的煤炭产业转型方向判别-以山西省为例
    8.6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两种煤质分析指标的关联方程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混煤热解过程中的氮析出特性研究[D]. 张丽娜.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采煤工作面煤层赋存形态三维可视化研究[D]. 朱圣凯.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3]基于克里金算法的煤层瓦斯突出危险区域预测研究[D]. 孙威. 贵州大学, 2020(04)
  • [4]颗粒形态对水煤浆性能影响的研究[D]. 张孝雨.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0(11)
  • [5]高阶煤储层地质参数不确定性与CO2-ECBM地质风险研究[D]. 蔡颖.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6]煤层气提浓用炭质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应用性能研究[D]. 张进华.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7]大型燃煤发电机组广义能耗评价方法研究[D]. 吴殿法.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8]电站锅炉燃烧优化及低NOx排放控制若干问题研究[D]. 喻聪. 东南大学, 2019(05)
  • [9]煤与瓦斯突出的关键结构体致灾机理[D]. 舒龙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12)
  • [10]树形产业结构分析方法研究[D]. 李跃.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标签:;  ;  ;  ;  ;  

两种煤炭质量分析指标的关联方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