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品牌的起起落落

亚洲品牌的起起落落

一、亚洲品牌的荣辱沉浮(论文文献综述)

徐风[1](2021)在《忘记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楔子时间深处的一个越洋电话二○○二年深秋。北京时间下午四点,布鲁塞尔时间上午十点。电话铃如期响起,话筒里传来一个苍老而温润的声音,是一口不走样的江南宜兴话:"您好!我是钱秀玲。""钱奶奶您好,我是家乡电视台的,前些天托您的亲属与您联系,想请您通过电话,对家乡的父老乡亲说几句话。""父老乡亲……""是的,钱奶奶,您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大家就是想念您,想听听您的声音。"

唐蜜[2](2021)在《我国西部地区电子竞技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2020年12月16日,亚奥理事会在第39届全体代表大会上宣布了电子竞技成为2022年杭州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意味着电竞健儿也将为国家奖牌榜的繁荣添砖加瓦,这对于一直想摆脱社会认知桎梏的电子竞技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电子竞技简称“电竞”,是以线上游戏为基础,信息技术为核心,软硬件设备为器械、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公平、统一竞赛规则的对抗性体育项目。从人民日报中的“电子海洛因”到“中国创造”,从大众视野里的“玩物丧志”到“为国争光”,在短短二十余年的国内历史变迁中,电子竞技已成长为一个极具潜力的朝阳文化产业。作为数字领域新业态的重要组成,“千亿电竞规模”“新型文化载体”“潮流数字体育”等热门标签也促使各大城市争先抢滩布局电竞产业。除了众所周知的上海、北京等东部电竞热土外,以西安、成都为首,具有浓厚氛围的西部电竞团体也紧跟热潮,并逐步发展为“西部大开发”中新的经济增长点。但经梳理发现,西部电竞现有的理论研究体系还尚未搭建起产业实践的全貌,诸多问题都暴露了电子竞技“野蛮生长”后未被厘清的迷雾区域,而这些也为西部电竞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本课题正是将目光聚焦于西部电竞这个特殊切面,从宏观上把控电子竞技在当代语境里的整体呈现,从微观上探寻电子竞技在西部地域里的价值内涵,进而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为我国整体电子竞技产业化开发经验与未来发展策略提供宝贵借鉴。主要研究内容涵盖以下部分:传统变革。依托相关文献梳理与前人研究基础,纵向探讨“电子竞技”传统艺术性质及时兴内涵的演化流变,横向挖掘前沿“游戏学”视角下电竞社交场景的再构建以及文化旋律的再变奏,进而探析疫情“黑天鹅”为电子竞技的线下产业延伸与线上生态重构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产业共建。紧扣文化产业发展脉络,深入西部电竞本体展开系统性的考量。从政策红利剖析东西部城市争先抢滩“电竞之都”的布局因果;从高校青年到女性玩家到移动全民化的纵深演进探究西部受众如何引领电竞风暴;再从千亿产业蓝海中注视西部代表城市古都西安与天府成都跨媒介艺术融合的独特模式,三位一体共建电竞产业循环生态圈。瓶颈破局。立足后疫情时代的特殊背景,探讨西部电竞该如何寻找新的发力点与未来视角。通过总结梳理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关于社会观念落后、电竞人才缺乏、西部基建不足、行业规范杂乱等发展瓶颈并提出了“竞”亦求“精”的破局思路。展望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未来“5G+VR”“游戏+体育”的多模态新风向标,力求让电子竞技文化产业向着更常态化、专业化、多元化的方向与时俱进。

邵冰[3](2020)在《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文中提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认为,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以国家干预为出发点可以获取最大限度的贸易利益并提高本国的经济福利。日本政府通常被认为是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一个典型。日本作为自然资源严重匮乏的岛国,其人口众多,国土面积狭小,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环境、能源及市场等多重客观因素的制约。但是二战后,日本经济从战乱后的一片废墟中迅速崛起,实现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和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在国际经济竞技场上连续摘取“经济大国”、“金融大国”、“最大债权国”等桂冠,并成功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可以说,日本经济大国地位的取得与其对外贸易活动的有效开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甚至有许多分析认为,日本经济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日本政府成功地实施了战略性贸易政策。二战后,日本政府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实施不同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经济恢复时期(1945~1955年)是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日本政府为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和实现产业重建,采取了限制进口、振兴出口、积极保护和扶植国内产业的政策。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6~1973年)是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初级阶段,日本的贸易政策内容开始由限制进口、替代进口向出口导向、扩大出口转变,日本政府调整关税政策替代进口限制并设置有利于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关税税率,逐步放松对外国投资的限制来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将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战略性地重点扶植重化工业的发展。经济稳定增长和泡沫经济时期(1973~1991年),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进入高级阶段,协调与竞争并重,一方面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政策以减少各国的谴责,另一方面,实行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来保证更多的贸易利益,积极发挥对外投资和经济援助对贸易的促进作用,通过规模经济产业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在全球范围内高效率地进行资源配置,战略性地促进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通过减量经营和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的出口竞争力,从而促进进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和带动国内经济的回升和发展。经济长期低迷时期(1991~至今),为应对冷战后新时期国内外经贸发展战略环境的变化,日本继续推行贸易与投资并举的高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行多层次、灵活的自由贸易战略来获取最大的贸易利益,同时继续发挥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作用,积极开展战略性贸易外交,利用双边和多边贸易协调进一步获取贸易优势并促进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综观战后70多年以来日本的经济发展,“保护产业、扶植出口”一直是贯穿日本贸易政策的一条主线。以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视角来看,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日本实行的是初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即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通过对具有发展潜力的战略性产业和具有“外部经济”效应的高新技术产业加以保护和扶持,从而获得规模经济收益并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日本实行的是高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即确定合理的规模经济产业国际分工原则,通过规模经济产业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在世界范围内高效率地配置资源,以继续获得贸易优势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国家层面看,由于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的存在,以及收入分配不公、经济外部性和经济秩序不规范等因素的影响,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的内在缺陷为国家干预经济和贸易活动提供了原因和依据,且在某些条件下国家政府的干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它可以改善贸易条件、转移垄断利润、强化竞争优势,因此维护国际贸易利益需要政府的适当干预,实现国家利益需要正确的贸易政策,日本“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为有效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二战后,日本政府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依据“动态比较优势”确定战略性目标产业,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保护和扶植战略性产业发展,推动企业联合、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应,构筑产官学协作的国家创新体制,推行战略性贸易外交,根据日本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实施适合日本国情的战略性贸易政策,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运用也为日本国家战略从“经济中心导向”向“大国化目标”发展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产业层面看,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以产业政策为中心,将产业现代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结合发展,综合运用各种经济和行政手段全力扶植那些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和外部经济性的战略性产业的发展,使其以强劲的国际竞争能力,实现赶超欧美经济大国的战略目标,不仅实现了产业的现代化,而且促进日本产业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不断攀升。战后日本的汽车工业、钢铁工业、半导体工业的大发展,就是战略性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成功运用的典范。从企业层面看,日本特殊的企业组织体系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运用有着重要的关系,企业集团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载体,独特的系列企业体制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运行机制,综合商社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开辟了稳固的前沿阵地。日本企业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为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创造条件,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与产业发展和贸易利益密切结合的特征,日本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中同样蕴含着战略性贸易政策。此外,日本企业的技术贸易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相互配合,日本促进技术引进与研发的政策均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表现。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具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灵活运用和追求动态效应等特点。但是战略性贸易政策是一把双刃剑,既对日本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和竞争能力提高带来积极效果,也对日本经济和贸易的长远发展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和后果。当前,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正处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阶段。在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结构不完善等问题,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仍以进料加工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在最能代表一国出口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方面与贸易强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看,当前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增速呈结构性放缓,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和传播给全球经济和贸易发展带来巨大挑战,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更加激烈,贸易摩擦形势严峻复杂,当前外贸形势突显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重要性。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虽然最早由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且从发达国家应用的角度进行阐释和研究,但是在发展中国家也同样适用,可以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良好的指引。纯粹的市场经济或许有益于世界经济和福利的改善,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却未必是一种最佳的选择,国际市场普遍存在的不完全竞争和信息不对称所决定的市场不完善性为一国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战后日本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经济和贸易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一是要重视发挥政府的干预和支持作用,二是在尊重WTO原则基础上,合理利用贸易政策工具,三是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四是制定合理的对外投资策略,五是实施出口鼓励措施,集中力量开拓国际市场。

张莹莹[4](2020)在《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义利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义利观,是中国古代思想史的一个重要范畴,是人们关于“义”、“利”以及“义利关系”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义利之辨”,历久弥新,但不同历史时期对“义”、“利”的强调和侧重程度都有所不同。因此,对义利观的研究仍具时代性和价值性。此外,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国家、社会、高校的未来休戚相关。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正进入攻坚期和关键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正成长于建设期,同时社会问题也到了矛盾频发的窗口期,社会转型、多元文化、网络催化等因素不断冲击着现实社会固着的道德传统和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因此,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强化大学生的义利素养,笃实大学生的义利践行,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培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基于中国传统义利观、马克思主义义利观和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义利观的理论基础,结合新时代社会经济政治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现实要求,依托社会主义义利观的理论内核,重新解读现阶段义利观的义利内涵、义利关系、义利取向,尝试剖析义利观的本质属性,在此基础上,为准确把握现阶段我国大学生义利观的现状特点,文章通过发放问卷对大学生的国家观、金钱观、求学观、择业观、择友观、处世观等方面进行现状调查,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析大学生义利观现状的原因。最后,文章从大学生义利观的培育方向、教育内容、培育环境和素养实践四方面提出培育对策,试图为大学生正确义利观的树立,提供正能量的航标和可信仰的力量。

蔡洁[5](2019)在《习近平文化强国观研究》文中提出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一个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强国必然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协同发展的国家。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中华文明带来的历史性机遇,我们必须积极应对在日益复杂的“大舆论场”中文化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必须着力解决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更必须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义出发为人类社会突破全球治理困境贡献中华文化的思想智慧。因此,“赶考远未结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如何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如何推动我国在世界文化战略博弈空前激烈的时代能够更好地凝心聚力,如何破除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如何改善西方国家对当代中国文化认知的缺失及误解等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观点和新举措,形成了习近平文化强国观。论文从“形成基础”——“主要内容”——“鲜明特征”——“时代价值”的研究脉络出发,以习近平的相关论述为文献依据,综合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研究法、文本研究与现实考察相结合研究法等方法,对习近平文化强国观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地研究和分析。任何思想的形成都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充足的现实条件,习近平文化强国观的形成也概莫能外。从理论渊源来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思想、党的历任领导人的文化思想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内圣外王”、“天人合一”等思想都为习近平文化强国观的形成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从现实条件来看,一方面,复杂的国内外背景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新时代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迫切呼唤着文化建设理论的进一步创新;另一方面,习近平的家庭环境、成长背景及丰富的从政经历更为其文化强国观的形成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习近平文化强国观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涉及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方方面面。习近平从民族兴盛的动力、强国崛起的支撑和实现伟大梦想的内在要求三个角度出发,全面审视了文化强国的战略意义。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明确阐释了文化强国的基本原则,即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丰厚滋养、以创新发展为第一动力、以对外开放为发展取向,这四个原则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基本遵循,清晰地回答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发展”与“开放”、“传统”与“当代”、“创新”与“文化”、“国内”与“国外”之间的基本关系问题。同时,习近平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文化凝聚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等三个维度的目标要求出发,紧紧抓住“以筑牢精神家园为基础”、“以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以文化软实力为关键”这三个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和根本性的核心内容,确立了文化强国的总体思路,并将目标与思路具体落实在意识形态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工作、文艺创作工作、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工作、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对外宣传工作等六大战略布局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中。作为指导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科学指南,习近平文化强国观不仅具有思维方法上的辩证性、理论品格上的实践性、价值取向上的人民性等鲜明特征,还凸显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从理论价值来看,习近平文化强国观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扩宽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理论视野、提升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理论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理论境界。从实践价值来看,习近平文化强国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有力助推了多彩中国梦的早日实现,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方案。

冯淑闲[6](2019)在《中国“记者节”媒体人言论表达变迁研究(2000-2018)》文中提出从200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并同意将中国记协的成立日11月8日定为记者节至今,记者节已经走过19个年头。“记者节”设立的意义除了保障记者的权益、凸显职业重要性外,它更为新闻从业者提供良好的公共讨论平台,使其能够围绕新闻产品、新闻生产过程中的“专业技能、行为规范、评判标准”和新闻“伦理”、“信念”等专业问题进行专业讨论,这不仅促进了新闻界共识的凝聚和新闻价值观的构建,还推进中国新闻业的专业化和职业化进程。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日渐沦陷,记者的“权威性、神秘感甚至使命价值”被颠覆,传统媒体机构和职业媒体人存在的正当性基础遭受冲击,媒体人的价值观念、情感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媒体人记者节言论表达是关注记者职业角色、规范和新闻理想的生动素材,本文对2000年记者节成立至今,共19个记者节的媒体人节日言论表达进行历时性研究,以发现从媒体黄金时代走来的媒体人在经历媒体融合、转型,到媒体寒冬的过程中,职业理念、媒体图景的变迁,并由此展现中国职业媒体人的职业沉浮及新闻行业发展轨迹。本研究对收集到的652个节日言论表达进行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从表层来看,随着自媒体平台的出现,媒体人言论表达数量明显增多,而管理层、行业精英的依然是记者节话语的主要写作方,媒体人的关注话题从新闻本身逐渐延伸到媒体人生存、出路的问题。从中层来看,中国新闻人的记者节话语实践实际上就是“新闻理想话语”实践,新闻理想基于不同的媒体环境被不断地被调整和建构,总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0——2007年新闻理想的象征式继承和意义赋予期;第二阶段2008——2012年突发事件报道加快“职业化”、“专业化”时期;到2013——2018年为媒体人价值困境和新闻使命感的重构期。媒体人在这三个阶段随着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媒介技术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理想”的构建策略,分别通过“继承/传承”新闻理想、揭发社会问题、介入社会监督,构建存在感、运用多种话语策略性地坚守固化的新闻理想等策略获得言说合法性、文化权威。然时易势迁,基于个体存在而阐发的“理想情怀”跟不上社会变迁,基于集体主义存在的理想形式——新闻使命感成为主流的新闻理想。

罗文雄[7](2019)在《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性保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黎族传统织锦工艺,是黎族在长期开发、建设海南岛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门手工技艺。黎族没有文字,依靠织锦图案来记录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一幅黎锦便是一幅黎族的历史画卷。黎族传统织锦技艺及其文化在黎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黎锦在秦汉时期就已闻名于内地,成为敬献历代朝廷的贡品。随着社会的发展,黎族织锦技艺不断得到发展与升华。宋末元初,着名的女纺织革新家黄道婆到崖州城(今海南省三亚市天崖区水南村),跟当地黎族妇女学习棉纺织技术,学成后返回故乡松江府(今上海市)乌泥径,传播和推广黎族的棉纺织技艺,推动了江南地区棉纺织业发展。黎锦技艺对促进我国棉纺织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黎族传统的采棉、植棉、弹、纺、染、织、绣等技艺,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代代相传。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社会,海南黎族地区受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冲击,社会变迁速度加快,传统的织锦技艺受到严重冲击,其生存空间不断缩小,生存环境恶化。随着织锦艺人的不断谢世,健在的织锦艺人中相当一部分年事已高,织锦技艺后继乏人,织锦技艺濒临绝境。黎锦技艺保护与传承刻不容缓。为此,黎族织锦工艺及其文化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相关政策和措施相继出台。2003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国家文化部列为全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十大保护试点项目之一,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10月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黎锦技艺与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时世之变迁及囿于自身的特殊性,在现实中对黎族传统织锦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仍然存在不少困难与问题。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一是黎族及其传统织锦工艺概述,主要阐述海南岛与黎族概况、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历史梳理、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在黎族文化中的地位、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现代价值、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在中国纺织史上的地位、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贡献等,阐明保护与传承的意义;二是黎族传统织锦工艺流程与变迁,阐述黎族传统的织锦原料、织锦工艺流程,同时阐明随着黎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演变与发展;三是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品及其文化蕴涵,阐述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品的呈现样态、艺术特色、解读织锦纹样与文化蕴涵;四是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状况,通过对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生存环境、织锦技艺传承状况、织锦原料的匮乏与危机、村民观念变迁、保护资金、专业人才、政府立法等方面情况的调查分析,说明在现代大工业文化的冲击下,传统织锦工艺的生存环境恶化,生存空间不断缩小,面对各种问题与挑战,保护与传承刻不容缓;五是对黎族传统织锦工艺传承性保护的对策与建议,主要是针对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生存环境、存在的各种问题与挑战,从保护原则、法律与政策、保护措施、传承机制、研究与开发利用等方面,寻求切合实际的保护与传承的方法与途径,给政府部门提供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及建议,力图使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为海南国际旅游岛、自由贸易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注入民族文化元素和内涵。

赵婧旸[8](2018)在《技术、劳动力与资本:一个东南海岛的海鲜民族志》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化浪潮和现代化进程之下,海洋生态、海洋社会以及人海关系被置于巨大的社会变迁中,并呈现出愈加复杂的面相。本文的研究主题是在全球化与地方性并置的脉络之下,兼顾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维度,结合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数据,通过人类学的视角与民族志书写方式,呈现以平潭岛钱便澳村为代表的海岛渔村的社会形貌;描述作为经济行为的鲍鱼养殖与其背后所缔结的人群关系、跨岛域网络,讨论鲍鱼养殖如何成为个体和“小地方”因应“大趋势”的方式;并重点研究技术、劳动力、资本等核心生产要素;检视社会流动下外来雇工与本地社区之间的关系、生产与发展之间的悖论等现实议题;省思鲍鱼养殖对地方社会所带来的影响。尽管鲍鱼养殖是本研究的对象,但实际上却力图透过“物”,来展现微观的地域社会及其中的个体与宏大历史进程和世界体系的连接和交互;探查地域社会与更加微观的个体如何主动回应势不可挡的全球化浪潮、现代性进程和社会变迁,而非以逆来顺受的方式成为“大历史”的被动接受者。作为海物,鲍鱼进入食馔清单和主治“明目”的药物历史已久,并随着海/陆之间往来互动的增加以及对背负着“异域”标签的海洋的认知扩展,进入了承载着地方意识的书写传统。鲍鱼采捕作为“海边里人”传统生计方式的一种,在明清之际借力于东南沿海的贸易网络成为大宗出口商品,近年来鲍鱼养殖业的兴起,也体现了东南沿海地域社会在时间序列上的承接。然而,鲍鱼养殖之所以在东南海洋社会广受追捧也并非机缘巧合,以“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为特点的鲍鱼养殖正好契合了“以富为尊”和富有冒险精神的海洋社会,由此成为海岛渔村在遭遇村落命运节点与个人生活转折下实现创富梦想的选择。相较于流通、消费来说,生产无疑是鲍鱼养殖产业链条中的起点,而技术、资本与劳动力则是其中最核心的生产要素。不同于必须依赖现代水产技术的苗种培育环节,以海上筏笼吊养和绳式挂养为主的成鲍养殖,具有“准入门槛”和“技术要求”双低的特点,家户乃至个人仍是鲍鱼养殖的主要生产单位,加上适用海区的有限决定了扩大养殖规模的难度,因此鲍鱼养殖尚未脱离小农经营的模式。但是,雇佣劳动仍是对人工有着高度依赖的鲍鱼养殖的重要补充。正是由于外地雇工的进入以及引发的一系列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使得本地社区在性别问题上带来了一系列改变:女性开始进入到生产和交易的台前,而非像过去那样在“岸上”从事“幕后”工作。此外,民间借贷的兴盛和常态化的应用成为生产者一一鲍鱼养殖户解决资本问题的重要方式,由此不仅催生了信用评估和借贷体系,而且“友情”借贷(friendly loan)的消失也证明了在鲍鱼养殖业兴起后资本观念所发生的转变。最重要的是,在“鲍鱼”缔造了东南沿海地域社会创富神话的同时,从苗种培育到饵料供应再到成鲍交易的“物”的流动中形成了“人”的连接,并生成了跨岛域网络。由此这个跨岛域网络将在地理上被孤立的闽地海岛连接起来,甚至将其影响半径扩展到了辽、鲁二省,实现了南北的关联。在利益追寻的驱动和资本的运转下,原本在空间上存在的区隔被打破,曾经孤立隔绝的海岛渔村在“鲍鱼”形成的跨岛域网络中彼此联系起来,并在市场的联动下构成了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也影响了地方社会的社会组织架构和传统文化,从而加速了地方社会的变迁。

管辉[9](2018)在《理想与现实: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47年印度独立,宣告英国近200年殖民统治的终结。独立之后获得新生的印度,根据本国国情并借鉴他国经验,在批判地继承英帝国殖民遗产的同时,也确立起新的政治与经济体制框架。由此带来的重要影响之一是,印度社会原有的阶级阶层发生重大的变动,中产阶级的崛起尤为引人关注。为此,阐明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的历史演变过程,对深化印度社会的认识以及为现有的中产阶级理论或思想提供佐证或反证,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借鉴价值。中产阶级被认为是现代工业社会或后工业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所创造的中产阶级文化也是现代社会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他们的形成与成长也是影响社会分层形态演变趋势和社会政治转型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是,与印度中产阶级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和潜力相比,目前的研究力度显然是无法匹配的。目前,虽然有关印度中产阶级的消费、娱乐、文化等领域的成果不少,但总体上说来,大多还是从单一的视角出发做相应的研究,鲜少从现代化的视角出发,对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的演变轨迹、结构成分、政治地位、婚姻家庭状况及对国家政策的影响等领域作系统性的研究。本文选题的出发点正基于此。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在吸收韦伯、涂尔干等社会学家有关社会分层理论有益成分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关于阶级划分的理论,透过历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的多维视角,本文沿如下逻辑顺序对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进行了系统性考察和分析。第一章,理论溯源与概念界定。第二章、第三章及第四章,从历史的“纵轴”分时段考察印度中产阶级历史变迁过程。第五章,辨析了独立以来印度中产阶级与政治稳定间的联系。第六章,分析了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婚姻、生活方式与教育状况在历史“横轴”上的各个截面。最后,对印度中产阶级的近期转变、未来问题、提供的经验以及对发展中国家中产化道路等进行了总结与评论。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有如下收获。一是对南亚地区进行中产阶级的“个案研究”,结合史实,在现代化背景下考察印度中产阶级的历史变迁,厘清其60多年的兴替荣辱。二是拓展了史料的来源,使用了一些外国学者对印度部分地区所获得社会调查资料,以解决无法赴印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相对困难的问题,这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阐明了现代化进程对印度中产阶级变化的影响,深入探讨了中产阶级与种姓之间的关系,并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深入地揭示印度中产阶级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形式和途径,认为印度独立以来的社会结构变迁呈现出一个“平稳——波动——平稳”的运行轨迹。四是论证了印度中央政府主导了印度经济社会发展走向,是印度中产阶级兴衰荣辱背后的引领者和决定者,只有在国家主导下,才能逐步解决印度种姓阶级教派的纷争、社会政策与中产阶级的培育、中产阶级经济政治的功能与作用的发挥、婚姻家庭、教育投资等重要问题。此外还指出经济增长是印度中产阶级形成、发展和提升的最根本动因,中产阶级的壮大是战胜阶层与贫富分化的可行选项,也是形成强大社会凝聚力的关键,印度中产化理想与现代化目标的实现除了根据自身国情因地制宜的变通和创新之外,还需置身于开放和流变不拘的世界格局中,采用通行的准则来考量本国的中产阶级发展道路。毫无疑问,本文将澄清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历史演变的主要节点,展示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国家政策对中产阶级的影响,构建超越西方经验的印度中产阶级理论分析框架。同时,为我们理解当代印度中产阶级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一种新的理解。

吴帆[10](2016)在《传统品牌数字化传播策略研究 ——以百年化妆品企业及其品牌为例》文中认为21世纪数字时代的变革浪潮,孕育了社会经济新的商业逻辑,以及人类新的思维模式。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中提到:“企业的宗旨就是创造顾客。”当代企业和品牌要赢得未来市场,就要赢得未来的消费主力——泛90后“数字原住民”。数字年轻一代,从出生起便浸淫在数字生活空间中,数字是讯息、是知识;是工具、是平台;是事业、是社交;甚至是思维、是态度,是生命的自然衍生。企业和品牌要融入他们的生活,必须实现营销“数字化”,其中的数字化传播,与技术发展和社会变革最休戚相关,也最为重要。新经济模式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是数字变革的先行军,其成功传奇令人惊叹;然而,那些商战百年而屹立不倒的传统企业和品牌,现在仍占据实体经济的重要命脉,未来更是融合“互联网+”和“+互联网”的关键担当;当面临数字转型的关键抉择,既往经验是财富还是包袱?未来战略该如何不破不立有取有舍?深入挖掘和探索这些企业和品牌在“变与不变”思辨中的数字化努力,是对“传承创新”议题更有深度和张力的研究。传统品牌的创新演绎,在化妆品行业相当典型。这个行业谋变求新,又注重经典传承,还备受新技术新观念的冲击和影响。在数字时代的今天,行业排名前十位中仍有过半是百年企业。本研究以百年企业及旗下品牌为例,探究其过往历久弥新的原因,以及转战数字市场,面对消费新生代的数字化传播;通过深入分析品牌数字化传播的特征规律,提炼切实有效的传播策略,并试图建立创新传播模式,为传统企业和品牌的经营和发展,提供数字化生存的借鉴和参考。本研究以传播者品牌的角色定位而展开。研究脉络是从经典5W传播模式出发,秉着数字化传播“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将“消费者受众”作为研究的原点和归宿,在研究顺序上作出关键性修正:Who(品牌传者)—With Whom(消费者受众)—Say What&in Which Channel&in What Special Way(传播内容、渠道、数据)—With What Effect(传播效果)。全文分九章。第一章绪论,基于研究问题,提出品牌数字化传播策略的核心观点和创新模式。第二章文献综述,分析数字化传播所归属的传播学和营销学的相关理论及其“数字化”的演进和“人本化”的皈依,并提出研究见解。第三章到第八章通过理论研究、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展开数字化传播的策略探讨。第三章聚焦传者研究,以百年化妆品企业及其品牌为例,探索数字挑战下的观念转变和策略创新;第四章聚焦目标受众研究,分析“泛90后数字原住民”的数字化特征及成因,提出企业和品牌以“后喻文化”思维,与数字一代“建立亲密互动的共同体”。第五章到第七章分别侧重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数据三项重点任务的研究,针对性提出品牌数字化传播中的“价值认同”、“杠杆效应”、“智能关联”三项应对策略,以及百年化妆品企业及其品牌的传播实践——“求同存异”、“守正出奇”、“固本维新”。第八章围绕传播效果研究,阐述数字化传播效果的创新评估体系“影响力回报”的五度评估标准及其营销意义。第九章总结研究成果、提炼研究价值,并展望未来的创新探索。本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核心策略观点:品牌与消费者共建亲密互动的共同体,并提出具体的“一三五”应对举措:一个重心:传播受众,即目标消费者“泛90后数字原住民”三项任务: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数据五度评估:传播效果“影响力回报”的五个维度评估系统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品牌数字化传播模型。(如图所示)

二、亚洲品牌的荣辱沉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亚洲品牌的荣辱沉浮(论文提纲范文)

(1)忘记我(论文提纲范文)

楔子时间深处的一个越洋电话
一、杰罗姆想听听奶奶老家的故事
二、一座古桥的宿命
三、钱家祠堂的乌托邦
四、黄浦江,唯君懂我心事
五、失忆的莫瑞斯,幸好还有巴斯塔护士
六、鲁汶大学,钱秀玲在一间教室里等我
七、快,叫辆马车
八、梦里关山
九、留他一条命,便是天大造化
十、乱云飞渡,何堪从容
十一、上帝派来的使者
十二、人质大街:莫瑞斯把回忆的棒子交给了雷蒙
十三、那条路
十四、天堂的门是窄的
十五、人生就是,不该来的来了,不该走的走了
十六、寻找挂过张大千山水画的那面墙
十七、海水岂可斗量
十八、尘归尘,土归土
十九、无法补偿的亏欠
二十、我奶奶是英雄吗?
尾声杰罗姆踏上了奶奶的土地

(2)我国西部地区电子竞技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
    1.6 研究内容
2 传统变革:当代语境下的电子竞技
    2.1 从游戏到体育——电子竞技概况
    2.2 循环生态系统——电子竞技产业
    2.3 “游戏学”新视角下的电子竞技
    2.4 疫情“黑天鹅”的机遇与挑战
    2.5 西部电竞大开发的时代契机
    2.6 本章小结
3 红利布局:我国西部电子竞技产业政策
    3.1 “电子海洛因”到“中国创造”
    3.2 政府“松绑”牵引电竞“腾飞”
        3.2.1 电子竞技的“上分之路”
        3.2.2 政策红利点燃行业烟火
    3.3 东部城市+电竞的协同演化
        3.3.1 上海——打造全球电竞之都
        3.3.2 深圳——冲击电竞产业中心
    3.4 西部城市+电竞的双向赋能
        3.4.1 成都——深耕手游企业研发
        3.4.2 西安——共创“一带一路”文化
    3.5 本章小结
4 头号玩家:我国西部电子竞技产业受众
    4.1 核心玩家引领电竞风暴
        4.1.1 西部高校林立的浓厚电竞氛围
        4.1.2 “电竞追光者”的青春绽放
    4.2 女性话语权的游戏市场变革
    4.3 西部“王者”崛起开启全民化时代
    4.4 本章小结
5 掘金路径:我国西部电子竞技产业运营
    5.1 千亿蓝海的电竞产业革命
        5.1.1 西部电竞俱乐部——体育化目标
        5.1.2 直播变量增现——内容化传播
    5.2 文化古都西安与电竞的热血碰撞
    5.3 成都东郊热土唤醒天府电竞记忆
    5.4 本章小结
6 不破不立:西部电竞产业发展的瓶颈与破局
    6.1 西部电子竞技产业发展问题总结
        6.1.1 “观念”与“人才”西部电竞发展的头等问题
        6.1.2 成都基建不足错失良机
        6.1.3 电竞圈行业规范杂乱
        6.1.4 “雌雄莫辨”西部游戏产品质量有待提升
    6.2 西部电子竞技产业发展策略选择
        6.2.1 政府引导加强西部电竞行业顶层设计
        6.2.2 市场发力提高西部电竞本土化程度
        6.2.3 电竞教育致力培养西部精英人才
        6.2.4 电竞IP与泛娱乐文化创新融合
    6.3 本章小结
7 总结和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电子竞技大事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
        1.3.1 理论分析与实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3.2 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3.3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1.3.4 比较分析的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框架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研究的不足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一般分析
    2.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概念和性质
        2.1.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概念
        2.1.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性质
        2.1.3 战略性贸易政策与幼稚工业保护论的区别
        2.1.4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内容体系
    2.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渊源
        2.2.1 比较优势与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
        2.2.2 重商主义与贸易保护理论
        2.2.3 新贸易理论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2.3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体系
        2.3.1 利润转移理论
        2.3.2 外部经济理论
    2.4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评析
        2.4.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突破
        2.4.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局限和消极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演变
    3.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萌芽阶段(经济恢复时期1945—1955)
        3.1.1 限制进口的政策
        3.1.2 扶植和振兴出口的政策
        3.1.3 保护和扶植国内产业的政策
    3.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初级阶段(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6—1973)
        3.2.1 实施分阶段贸易自由化政策
        3.2.2 实施有利于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关税政策替代直接进口限制
        3.2.3 通过放松对外国直接投资的限制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2.4 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相结合战略性地扶持重化工业的发展
    3.3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高级阶段的形成时期(经济稳定增长和泡沫经济时期1973—1991)
        3.3.1 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的政策
        3.3.2 实行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来保证更多的贸易利益
        3.3.3 战略性地促进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
        3.3.4 发挥对外投资和经济援助对贸易的促进作用
    3.4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高级阶段的稳定发展时期(经济长期低迷时期1991—至今)
        3.4.1 贸易政策的重心向贸易和投资并举的方向转变
        3.4.2 实行多层次、灵活的自由贸易战略来获取最大的贸易利益
        3.4.3 发挥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中的作用并主导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制度基础与主要实施方式
    4.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制度基础
        4.1.1 国家战略与贸易政策的关系
        4.1.2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为有效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奠定基础
    4.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实施方式
        4.2.1 依据动态比较优势确定战略性目标产业
        4.2.2 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保护和扶持战略产业发展
        4.2.3 推动企业联合,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应
        4.2.4 构筑产官学协作的国家创新体制
        4.2.5 推行战略性贸易外交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产业层面分析
    5.1 战后日本产业现代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结合发展
        5.1.1 产业政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有机结合
        5.1.2 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结合着不同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5.2 日本汽车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5.2.1 汽车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5.2.2 日本政府对汽车产业采取的保护和扶植政策
        5.2.3 日本汽车产业贸易政策的战略性调整
        5.2.4 日本汽车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效果
    5.3 日本钢铁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5.3.1 钢铁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5.3.2 日本政府对钢铁产业的保护政策
        5.3.3 日本政府对钢铁产业的扶植政策
        5.3.4 日本钢铁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效果
    5.4 日本半导体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5.4.1 半导体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5.4.2 日本对半导体产业的保护政策
        5.4.3 日本对半导体产业的扶植政策
        5.4.4 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效果与半导体产业国际竞争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企业层面分析
    6.1 日本的企业组织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6.1.1 企业集团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强大的基础载体
        6.1.2 系列企业体制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有力的运行机制
        6.1.3 综合商社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稳固的前沿阵地
    6.2 日本的企业并购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6.2.1 日本企业并购的模式与特点
        6.2.2 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为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创造条件
    6.3 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6.3.1 日本对外投资政策与贸易政策有机结合
        6.3.2 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发展、贸易利益密切结合
        6.3.3 跨国公司及经营战略中蕴含着战略性贸易政策
    6.4 日本企业的技术进步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6.4.1 技术贸易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相配合
        6.4.2 促进技术引进与研发的政策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表现
        6.4.3 企业研发战略的效果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特点、积极效果及消极影响
    7.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特点
        7.1.1 目标明确
        7.1.2 重点突出
        7.1.3 灵活运用
        7.1.4 追求动态效应
    7.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积极效果
        7.2.1 促进经济高速增长
        7.2.2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7.2.3 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7.3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消极影响
        7.3.1 贸易摩擦频发
        7.3.2 经济对外依赖加深
        7.3.3 产业“空心化”风险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8.1 当前外贸形势突显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重要性
        8.1.1 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
        8.1.2 贸易摩擦形势严峻复杂
        8.1.3 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更加激烈
    8.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8.2.1 重视发挥政府的干预和支持作用
        8.2.2 在尊重WTO原则基础上,合理利用贸易政策工具
        8.2.3 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8.2.4 制定合理的对外投资策略
        8.2.5 实施出口鼓励措施,集中力量开拓国际市场
    8.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义利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动态
    1.3 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2 义利观概述
    2.1 相关概念
        2.1.1 义利观
        2.1.2 社会主义义利观
        2.1.3 大学生义利观
        2.1.4 义利观教育
    2.2 主要理论概述
        2.2.1 中国传统义利观
        2.2.2 马克思主义义利观
        2.2.3 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义利观
3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义利观的现状调查分析
    3.1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义利观主流向好
    3.2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义利观存在的问题
4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义利观存在问题的原因
    4.1 社会转型对义利观的冲击
    4.2 多元文化对义利观的冲击
    4.3 互联网的催化对义利观的冲击
    4.4 家庭环境对义利观教育的影响
    4.5 学校教育对义利观教育的影响
    4.6 大学生自身发展特征对义利观教育的影响
5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正确义利观的培育路径
    5.1 把握义利观的培育方向
        5.1.1 从人的本质角度把握观念冲突的方向
        5.1.2 从社会转型的客观角度疏导认知冲突的理性
    5.2 完善义利观的教育内容
        5.2.1 加强集体主义的思想教育
        5.2.2 加强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5.2.3 加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
        5.2.4 加强马克思唯物主义物质利益观教育
    5.3 优化正能量的培育环境
        5.3.1 健全法律制度,扞卫公正信仰
        5.3.2 整合教育环境,塑造教育合力
    5.4 强化大学生的义利素养
        5.4.1 加强通识教育,提高全面素质
        5.4.2 利用思政教学,强化培育实效
        5.4.3 重视学生实践,笃实道德践行
        5.4.4 提升自我管理,培养自律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义利观现状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习近平文化强国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核心概念阐释
    四、研究主要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习近平文化强国观形成的理论渊源与现实条件
    第一节 习近平文化强国观形成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思想
        二、党的历任领导人的文化思想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深厚底蕴
    第二节 习近平文化强国观形成的现实依据
        一、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日渐加剧
        二、国内形势新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
        三、文化建设在新时代的实践探索
    第三节 习近平文化强国观形成的个人条件
        一、红色家风的培育
        二、知青环境的影响
        三、从政经历的磨砺
第二章 习近平文化强国观的主要内容(上)
    第一节 对文化强国重要意义的理性审视
        一、“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国家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
        三、中国梦的实现以“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第二节 对文化强国基本原则的明确阐释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二、以传统文化为“丰厚滋养”
        三、“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
        四、坚持“在开放中发展”
第三章 习近平文化强国观的主要内容(下)
    第一节 文化强国的目标要求
        一、实现高度的文化自信
        二、形成强大的文化生产力
        三、拥有广泛的文化影响力
    第二节 文化强国的总体思路
        一、以坚守精神家园为基础,筑牢思想根基
        二、以构建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凝聚社会共识
        三、以提高文化软实力为关键,塑造大国形象
    第三节 文化强国的战略布局
        一、扶正祛邪: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二、壮筋续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强基铸魂:创作出无愧于时代与人民的优秀作品
        四、固本培元: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五、标本兼治: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六、以文服人:加强交流互鉴,讲好中国故事
第四章 习近平文化强国观的鲜明特征
    第一节 思维方法上的辩证性
        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辩证统一
        二、“古与今”、“洋与中”的辩证统一
        三、一元主导与多样共存的辩证统一
        四、总体谋划与重点突破的辩证统一
    第二节 理论品格上的实践性
        一、根植于我国文化建设的长期实践
        二、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和实践要求
        三、着眼于指引文化强国的具体实践
    第三节 价值取向上的人民性
        一、努力满足人民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
        二、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强国中的主体作用
        三、以人民对文化生活满意与否为评价标准
第五章 习近平文化强国观的时代价值
    第一节 习近平文化强国观的理论价值
        一、拓宽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新视野
        二、提升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新高度
        三、开辟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新境界
    第二节 习近平文化强国观的实践价值
        一、为文化强国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
        二、有力助推多彩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三、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6)中国“记者节”媒体人言论表达变迁研究(2000-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关键概念
        1.3.1 记者节
        1.3.2 职业角色定位
        1.3.3 身份认同
        1.3.4 新闻理想
        1.3.5 新闻专业主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样本的选择和界定
        1.4.2 样本的收集方法
        1.4.3 方法选择
    1.5 研究设计
2 国内外记者阐释性话语的研究
    2.1 国内记者的阐释性话语研究
        2.1.1 媒体人利用节日阐释身份认同
        2.1.2 媒体人利用节点性事件和特殊阶段阐释
        2.1.3 媒体的理念和行为告别阐释性文本
    2.2 国外记者的阐释性话语研究
        2.2.1 阐释社群和意义建构
        2.2.2 记者阐释性话语和新闻权威
    2.3 国内外记者角色定位研究
    2.4 研究述评:缺乏全局的、宏观的变迁研究
3 “记者节”媒体人言论表达的内容特征
    3.1 文本基本特征
        3.1.1 数量变化趋势:节点特征明显
        3.1.2 发布主体特征:党媒占比超五成
        3.1.3 写作者身份特征:管理层、行业精英共同占比超三成
    3.2 文本内容的总体特征
        3.2.1 讨论焦点:从集体的“使命”到个体的“理想”交替
        3.2.2 讨论主题:以节日表达和角色规范为主到媒体转型讨论
        3.2.3 关注问题:从基础性的行业问题到媒体生存问题
4 中国“记者节”媒体人“新闻理想”的话语实践
    4.1 2000 ——2007 年:象征式“继承”和意义赋予期
        4.1.1 构建策略:象征式继承和传承
        4.1.2 新闻理想的内涵:集体主义的使命和基于个体存在的理想并存
        4.1.3 新闻伦理的构建和记者权益的意识觉醒
    4.2 2008 ——2012 年:突发事件报道加快“职业化”、“专业化”时期
        4.2.1 构建策略:揭发社会问题、介入社会监督,构建存在感
        4.2.2 新闻理想的内涵:突发事件报道下媒体人的“理想话语”
        4.2.3 新媒体带来全民记者的角色思考
    4.3 2013 ——2018 年:媒体人价值困境和新闻使命感的重构期
        4.3.1 新闻业的丑闻危机与媒体公信力的崩盘
        4.3.2 构建策略:多种话语策略性地坚守固化的新闻理想
        4.3.3 新闻理想的内涵:共识的再形成和新闻使命感的构建
5 中国记者节媒体人言论表达的再认识
    5.1 记者节“理想话语”的作用:“共识”的营造和个人身份认同构建
        5.1.1 构建个体的社会存在:抒情作为解决方案
        5.1.2 寻求群体的身份认同,凝聚机构内部的共识
        5.1.3 凝聚行业共识,构建职业共同体
        5.1.4 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社会发展
    5.2 影响中国新闻人“理想话语实践”因素
        5.2.1 宏观环境:政策改变和媒介技术发展决定新闻行业的大环境
        5.2.2 中观组织:架构调整影响记者的“存在方式”和“理想基点”
        5.2.3 个人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7)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学术前史
        (一)西周至清代黎族传统织锦文化史料记载与研究
        (二)民国时期黎族传统织锦文化研究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黎族传统织锦文化研究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五)成绩与问题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主要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一)田野调查法
        (二)文献分析法
        (三)比较研究法
    五、研究创新
        (一)对黎族传统文化研究领域与内容拓展
        (二)点面结合的多维度观察与阐释
    六、相关问题说明
        (一)主要概念
        (二)调查点概况
第一章 黎族及其传统织锦工艺概述
    一、海南岛自然环境
        (一)位置与地貌
        (二)气候
        (三)自然资源
    二、黎族概况
        (一)族称与族源
        (二)各支系分布概况
        (三)文化习俗
        (四)社会经济
    三、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历史梳理
        (一)新石器时代的纺织技术
        (二)秦代至民国时期的黎族纺织技术
    四、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在黎族文化中的地位
        (一)织锦与妇女
        (二)民族精神家园
        (三)人定胜天的理念
        (四)人纹艺术化
    五、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现代价值
        (一)历史价值
        (二)文化价值
        (三)艺术价值
        (四)科研价值
        (五)社会价值
        (六)精神价值
        (七)教育价值
        (八)文化交流价值
        (九)经济价值
    六、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在中国纺织史上的地位
        (一)黎锦织造技艺是我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
        (二)黎锦织造技艺推动江南棉纺织业发展
        (三)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贡献
        (四)黎锦织造技艺弥补了我国棉织锦技艺的空白
第二章 黎族传统织锦工艺流程及其变迁
    一、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原料
        (一)麻类纤维
        (二)棉纤维
        (三)动物纤维——蚕丝
        (四)其他原料
    二、织造工具及其功能
        (一)腰织机构造及功能
        (二)脚踏坐式织机构造及功能
    三、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流程
        (一)麻类纤维加工
        (二)棉类纤维加工
        (三)纺纱
        (四)导纱
        (五)上浆
        (六)染色(纱)
        (七)上机
        (八)织造技艺
        (九)刺绣技艺
    四、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变迁
        (一)黎锦织造原料变迁
        (二)黎锦织造技艺发展
        (三)黎锦图案变迁
        (四)黎锦功能变迁
        (五)黎锦织造技艺传承方式变迁
第三章 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品及其文化蕴涵
    一、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品的呈现样态
        (一)服饰
        (二)锦被
    二、黎锦的艺术文化特色
        (一)黎锦图案艺术特点
        (二)黎锦图案艺术风格
    三、黎锦纹样与文化蕴涵
        (一)纹样种类
        (二)文化蕴涵
第四章 黎族传统织锦工艺传承的现实困境
    一、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实践
        (一)传承所
        (二)黎锦合作社(公司)
    二、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困境
        (一)织锦艺人年事已高
        (二)年轻传承主体流失
    三、黎族传统织锦原材料危机
        (一)纤维原料
        (二)染色原料
    四、黎族村民及传统织锦艺人的观念变迁
        (一)55岁以上人群(女性)的观念
        (二)30~55 岁人群(女性)的观念
        (三)30岁以下人群(女性)的观念
    五、黎族传统织锦工艺品的生存困境
        (一)生存环境受到冲击、毁坏
        (二)收藏机构保存条件差、设备落后
    六、保护与传承的资金及人才的匮乏
        (一)保护与传承资金的匮乏
        (二)缺乏专业人才
    七、地方相关政策法规的滞后
第五章 黎族传统织锦工艺传承性保护的对策
    一、传承性保护的基本原则
        (一)原真性保护
        (二)整体性保护
        (三)可持续性保护
        (四)可解读性保护
    二、传承性保护的法律保障
        (一)立法保护
        (二)依法保护
    三、出台传承性保护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调查研究
        (二)保护黎锦织造技艺的生存环境
        (三)保护传承主体
        (四)数字化技术保护
        (五)原材料基地建设
        (六)保护物化的各类黎锦
        (七)加大保护资金投入
        (八)加强人才培养
        (九)加强黎锦织造技艺保护的宣传力度
    四、构建传承性保护的有效机制
        (一)完善管理机构
        (二)建立织锦培训基地
        (三)建立传承人培养机制
        (四)黎锦织造技艺普及教育
        (五)传承性保护与开发利用
        (六)博物馆保护与展示
        (七)建立知识产权制度
        (八)加强与高校、科研单位的合作
        (九)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B 田野调查提纲

(8)技术、劳动力与资本:一个东南海岛的海鲜民族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综述
    三 田野工作和基本框架
第一章 为什么是鲍鱼?——从一个叫做“钱便澳”的渔村说起
    第一节 村落环境
    第二节 钱便澳:海岛渔村的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
    第三节 “二号台风”:共同记忆与村落命运的拐点
第二章 生产与技术
    第一节 鲍鱼养殖的生产实践
    第二节 “脆弱的海上娇客”:鲍鱼养殖的核心技术
    第三节 “讨咸水钱”人的技术生成
第三章 雇工与社会流动
    第一节 劳动力
    第二节 本文化与异文化的遭遇
    第三节 “四川婆”与“本地郎”:社会流动下的文化变迁
第四章 资本与渔业社会的经济观念
    第一节 资本与风险:民间借贷的兴起与高价格弹性商品的内在危机
    第二节 海上新贵的创富神话:一个硬币的两面
    第三节 机遇与风险同在的投资故事
第五章 跨岛域网络
    第一节 “物”的流动与“人”的连接
    第二节 跨岛域网络的形成与运作
    第三节 发展与保护的悖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9)理想与现实: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既有的印度中产阶级研究回顾
    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创新及局限
第一章 理论溯源与概念界定
    第一节 理论溯源
        一﹑社会不平等与分层
        二、社会分层研究的价值取向
        三、社会分层常用的基本概念
        四、社会分层理论分析
        五、本文的研究策略——现代化视角下的印度中产阶级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阶级、阶层与群体
        二、与“中产”相关的类似概念
        三、谁是中产阶级?——中产阶级的界定
第二章 殖民地时期的印度中产阶级
    第一节 印度传统社会的群体与分层
        一、印度社会中的群体
        二、阶级、社群还是种姓?——“印度化”的阶级分析
    第二节 印度中产阶级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古代印度社会专制的基础
        二、莫卧儿时期——中产阶级的萌芽
    第三节 英国殖民统治下印度中产阶级的形成
        一、印度中产阶级的形成
        二、殖民地时期印度中产阶级的构成
        三、殖民地时期印度中产阶级的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经济改革前印度经济发展与中产阶级的变迁
    第一节 印度现代化的开启与中产阶级结构的变动
        一、尼赫鲁时期:现代化的开启
        二、经济计划的执行与中产阶级结构的变动
    第二节 印度城市中产阶级的基本状况
        一、一项意义深远的调查——印度城市中产阶级的画像
        二、数据得出的结论
    第三节 印度农村经济发展与中产阶级的变动
        一、印度土地改革及其影响
        二、绿色革命与农村中产阶级的发展
    第四节 经济改革前印度中产阶级变迁的原因
        一、国家主导下的发展政策
        二、经济结构调整
        三、城乡结构变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经济改革以来印度中产阶级的壮大
    第一节 1990年以来的印度“新”中产阶级
        一、“旧”中产阶级:殖民地时期至20世纪80年代
        二、新中产阶级:20世纪90年代自由化改革以来
    第二节 经济改革以来印度中产阶级的状况
        一、经济改革过程简述
        二、印度中产阶级的壮大
    第三节 “新”中产阶级的典型:印度IT业的从业者
        一、印度IT业状况
        二、IT从业人员的描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独立以来的印度中产阶级与政治稳定
    第一节 中产阶级的政治意识
        一、变化无常,随波逐流
        二、冷漠疏离,令人失望
        三、从认同政教分离到支持印度教复兴
    第二节 中产阶级的政治参与
        一、“强权”抑或“自由”:20世纪70年代的激进运动
        二、从“世俗”转向“神圣”: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产阶级
        三、融合与重塑:印度教特性对中产阶级的影响
    第三节 中产阶级的思想困惑及其政治惰性
        一、思想困惑
        二、政治惰性及其消极影响
    第四节 政治稳定的挑战
        一、国大党势力的衰弱
        二、印度教的复兴
        三、现代化与传统的冲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的婚姻、生活方式及教育状况
    第一节 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婚姻
        一、历史背景述论
        二、印度独立后妇女地位的提高
        三、择偶标准
        四、夫妻关系
    第二节 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
        一、现代化的日常生活方式
        二、多元化的饮食
        三、时尚化的休闲
        四、精致化的文化
    第三节 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教育状况
        一、独立以来印度教育的发展
        二、文化资本:一种理论
        三、教育与中产阶级知识精英的官僚化
        四、中产阶级知识精英:文化资本积累机制的表现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传统品牌数字化传播策略研究 ——以百年化妆品企业及其品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问题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定位
第二章 文献综述
    本章概要
    第一节 理论综述
    第二节 相关研究
第三章 传播者研究:百年传统化妆品企业及其品牌
    本章概要
    第一节 百年化妆品企业及其品牌:研究范畴
    第二节 百年化妆品企业及其品牌的发展驱动:传承和创新
    第三节 百年化妆品企业及其品牌的数字新境:挑战和机遇
    第四节 传统品牌数字传播核心策略和创新模式
第四章 传播受众研究:泛90后数字原住民
    本章概要
    第一节 数字原住民的学术概念和研究状况
    第二节 数字原住民数字化特征和成因
    第三节 数字原住民画像与品牌数字化传播
    第四节 案例研究:构建后喻文化传承模式;实现传统经典现代演绎
第五章 传播内容研究:价值认同
    本章概要
    第一节 “价值认同”的营销观念
    第二节 “价值认同”与泛90后数字原住民
    第三节 “价值认同”与品牌数字化传播内容
    第四节 案例研究:内容生成“求同存异”;创意表现“大同小异”
第六章 传播渠道研究:杠杆效应
    本章概要
    第一节 数字生活空间的传播新境
    第二节 传媒现实:融合,从跨界到无界
    第三节 品牌数字化传播的渠道特征
    第四节 品牌数字化传播的“杠杆效应”
    第五节 案例研究:守正,聚力品牌支点;出奇,撼动口碑杠杆
第七章 传播数据研究:智能互联
    本章概要
    第一节 数据智能化应用的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数字化传播的“智能互联”:从市场调研到智能关系
    第三节 数字化传播的“智能互联”:从CRM到 SCRM
    第四节 案例研究:“农民+诗人”思维;“固本+维新”任务
第八章 传播效果研究:影响力回报
    本章概要
    第一节 品牌数字化传播效果的研究发展和重新审视
    第二节 品牌数字化传播效果评估:“影响力回报”
    第三节 品牌数字传播影响力回报5标准
    第四节 案例研究:品牌的整合力;传播的影响力
第九章 结语:主要发现,数字出路及创新未来
    第一节 研究回顾:主要发现
    第二节 研究分析:数字出路
    第三节 研究展望:传承创新
附录1 :调研记录
附录2 :定性调研访谈问题
附录3 :定量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亚洲品牌的荣辱沉浮(论文参考文献)

  • [1]忘记我[J]. 徐风. 芳草, 2021(02)
  • [2]我国西部地区电子竞技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 唐蜜.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3]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D]. 邵冰. 吉林大学, 2020(03)
  • [4]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义利观研究[D]. 张莹莹.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习近平文化强国观研究[D]. 蔡洁.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6]中国“记者节”媒体人言论表达变迁研究(2000-2018)[D]. 冯淑闲.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7]黎族传统织锦工艺的传承性保护研究[D]. 罗文雄.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8]技术、劳动力与资本:一个东南海岛的海鲜民族志[D]. 赵婧旸. 厦门大学, 2018(12)
  • [9]理想与现实: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研究[D]. 管辉. 云南大学, 2018(12)
  • [10]传统品牌数字化传播策略研究 ——以百年化妆品企业及其品牌为例[D]. 吴帆.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亚洲品牌的起起落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