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在沪展出(论文文献综述)
赵墨[1](2021)在《不尽长江滚滚来》文中研究指明【编者按】为凸显江南文化之于长三角地区的文化意义,上海博物馆在这几年间,通过“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2015)、“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2018)、“万年长春——上海历代书画艺术特展”(2021)三场“超级秀”,为我们秀出了一系列关于上海书画发展的符号。作为“海上
祝勇[2](2021)在《故宫文物南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章抬着棺材找坟地:烽烟南渡一、山河已然破碎,故宫何谈完整1931年9月19日早上九点,时任故宫博物院秘书长的李宗侗先生像往常一样走出北京南城丞相胡同的家门,乘一辆洋车前往故宫博物院上班,过顺直门1,听到路边叫卖号外的声音,他让车夫停车,买了一张报纸。上面的大字标题,让他悚然一惊。2
张祉恩[3](2021)在《从鉴藏到创作 ——吴湖帆、张大千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吴湖帆和张大千作为二十世纪中国书画史、鉴藏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二人身上多重的社会身份的独特性及其关联性是最引人注意的。从历史上看,画家涉猎书画的收藏、鉴定等创作之外的艺术活动,往往能够开阔其艺术视野,对其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亦有影响。因此,从任何一个身份对吴湖帆与张大千进行讨论时,其侧面或对立面的身份形象是不能忽视的。本文将书画创作和书画鉴、藏统一起来看,尝试从图像学、社会学和历史学角度挖掘书画家艺术风格的成因,由此更清晰地了解二十世纪书画鉴藏活动与书画创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内在关系。全文以吴湖帆、张大千为研究对象,就收藏、鉴定、临摹、创作四个方面作了比较分析,探讨书画鉴藏与画家绘画风格之间的关系。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从“时代”与“个人”两个维度围绕吴湖帆与张大千的收藏进行比较,收藏的品味、偏好和收藏观念,比较吴湖帆、张大千作为同时期书画家身份的收藏家的异同点,以及二人收藏方面的发展脉络。鉴定能力可以说是一个合格、成功收藏家的重要标志和条件,它是书画创作和艺术收藏的综合修养的体现。所以,第二章从“方法”和“理论”两个角度,探讨吴湖帆和张大千在鉴定方法论上的主要成就,综合比较家庭、社会和历史情境及个体本身对二人鉴定观念形成产生的不同影响,并从诸多方面的比较中揭示鉴定能力的提升对于“画家”身份的鉴藏家的意义。文章第三章将“鉴藏”与“临摹”联系起来,意在说明鉴藏活动在不同画家临摹过程中造成的诸多影响并进行举例论述影响的具体体现,鉴藏活动在不同画家临摹时期的不同影响,以及“鉴藏家”身份对于书画家临摹阶段的影响。但是,不管是鉴藏还是临摹,都不是机械的行为,通过对吴湖帆和张大千的临摹经历、代表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他们在对待古人、历史画迹的“汲古弥新”的艺术态度。第四章重点讨论了吴湖帆和张大千二人的创作,从中分析鉴藏活动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以及对创作风格的影响。通过风格形成的过程、不同时期代表性作品比较、对艺术的见解等方面的讨论,彰显鉴藏活动在二人创作中所处的地位。研究的重点是比较书画鉴藏活动对吴湖帆、张大千绘画风格的不同影响及体现出来的艺术精神,兼论造成不同绘画风格的其他因素。鉴藏与创作,在吴湖帆和张大千二人身上体现出了一枚硬币两面的特征和价值。从绘画实践者和理论探索者的双重角度,结合史实文献,对吴湖帆、张大千鉴藏过的传世画迹、交游活动、当代价值同时作了较为立体的比较研究。除此之外论文还试图从新角度阐述二十世纪中国山水画创作形成的重要因素,着力探讨鉴藏活动对艺术创作影响的嬗变过程,希冀通过不同文献回答鉴藏对创作的影响的同时,更能引发更多研究学者对二十世纪“鉴藏与书画”等相关问题的深入讨论。
单国霖[4](2021)在《忆汪公碑帖研究等二三事》文中研究说明《淳化阁帖》最善本的回归和入藏上海博物馆,《绍兴米帖》《唐集王羲之书六译金刚经》等碑帖的收购并入藏上海博物馆等;"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淳化阁帖》特展""周秦汉唐文物大展"等,都与一个响亮的名字——汪庆正紧密相连。汪庆正先生出生于苏州名门,从小接触文物。他跟随中国一流文物专家徐森玉先生学习,进入碑帖学领域。正是汪先生的胆识、魄力和严谨,才有《淳化阁帖》四卷从海外回购,并定为最善本。汪庆正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十余年了,但他与碑帖的一个个精彩故事还留在人们心间。
王安琪[5](2020)在《杨仁恺学术年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杨仁恺(1915——2008),号遗民,笔名易木,四川省岳池县人。着名的书画鉴赏家,一生从事文博研究工作。20世纪30年代,在成都一所私立学校担任老师,之后迁移到了重庆,从事印刷工作。抗日战争后定居到北平。1950年,受聘来到沈阳,他作为古代文物书画研究者开展了长达60年的文博书画鉴赏研究工作。2000年,辽宁省人民政府授予杨仁恺先生“人民鉴赏家”的光荣称号。曾担任辽宁省文史研究馆名誉馆长,辽宁省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古代书画七人鉴定小组成员之一,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杨仁恺在学术上的造诣很深,一生写了许多着作,如《书画鉴定学稿》《沐雨楼文集》(上下卷)《沐雨楼书画论稿》(上下卷)等着作。杨仁恺不仅是一名书画鉴赏专家,还是一位功力深厚的书法家,其书法以行草最为出色。所写书法作品大都收集在《沐雨楼书法引玉集》《沐雨楼翰墨留真:杨仁恺书法集》中。杨仁恺作为书法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同时又从事文博工作,参与众多书画鉴定交流活动。作为这样一位历史文化人物,鉴赏学的创立者,学术界虽对在对杨仁恺学术、绘画、书法、鉴赏等诸多领域的有所研究,然而至今尚无一部内容详细的杨仁恺学术年谱问世。鉴于上述情况,本文首先对杨仁恺的生平及其事迹等资料进行逐年的考证,力求详细准确;其次,试图从学术角度切入,列出杨仁恺生关于书画鉴定的着作和相关的学术活动事迹,以期全面展示杨仁恺在学术上的成就。收集杨仁恺的书法作品,为其考定年月,有利于人们进一步研究。最后,对相关的一些文献资料的讹误进行辨证,从而进一步推动对杨仁恺的深入了解,这对他人具体研究杨仁恺在各个方面的成就有着重要意义。
李燕[6](2014)在《“宣传展示、服务社会”——博物馆永恒的主题——从辽宁省博物馆发展历程谈博物馆办展理念》文中研究指明陈列展览是博物馆通过开发利用文物藏品,按照一定的主题、序列和艺术形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而制作的一种精神文化产品,而这种文化产品展示的结果是博物馆通过实施社会教育、服务社会而实现的。二者在博物馆职能工作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朱亮亮[7](2014)在《展示与传播—民国美术展览会特性研究(1911-1949)》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二十世纪初美术展览会在中国的兴起,以及民国前中期的盛极一时,直至民国后期的稳定发展,促使我国近代美术的展示与传播进入了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成为艺术观念与主张、美术作品与思潮进行交流与推广的至为重要的媒介和载体。正是由于美术展览会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近代中国民众的社会文化心理,拓展了文化艺术的传播路径与交流空间,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动转型、中西美术的相互交流与融汇,以及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与深化。然而,美术史学界对它的关注远远不够,大部分局限于近现代美术展览历史的研究或是分散的区域或个案研究。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的根本特征和内在规律还未被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其社会功能及历史作用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与认同。本课题以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所蕴含的两大核心语汇——“展示”与“传播”为崭新的切入角度进行辨析与分析。笔者在已有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整理和分析民国时期的报纸、期刊、书籍以及历史档案等史料,在对各类美展活动定量分析基础之上对整个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进行整体上的定性分析与研究。笔者还在纵向上打通历史时间的界限,以及横向上突破美术展览会形式上的多元,首次归纳总结出了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的四大特性——教育性、现代性、公益性和市场性。具体来讲就是:第一部分,从人体美展所引起的普通民众从封建道德伦理走向现代审美趣味的启蒙教育、从中小学儿童到艺术院校再到社会大众全面实现社会美育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的美术展览会、以及实现美术学科发展的成绩美展、社团美展等个方面探讨美术展览会的教育性特征;第二部分:从美术展览自身形式的现代呈现、引发了中西绘画的现代性美术思潮的兴起、以及美术展览对于中西绘画创作的现代转型的影响等方面研究美术展览的现代性特征;第三部分:从以赈灾救难、帮困扶弱以及抗日救国为目的的筹款(物)美展来分析美术展览会的公益性特征;第四部分:以美术展览会为交易平台的艺术品流通从艺术家的艺术生产、艺术品定价、艺术品交易和艺术品消费等艺术市场中各个要素及相互关系等方面来考察美术展览会的市场性特征;通过对于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这四大特性的系统深入研究,深刻揭示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的内在规律和根本特征,并明确和揭示了其在中国美术近代化进程中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和引领并推进近代中国美术逐步走向现代和不断变革深化所发挥的重大历史作用。
陈燮君[8](2013)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博物馆文化的力量与智慧》文中提出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三大体系"的建设摆上议事日程,其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涉及诸多内容,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博物馆的文化力量与智慧是中国进一步发展、崛起的文化准备。上海博物馆作为上海重要的文化窗口和艺术殿堂,半个多世纪以来锐意进取,为上海城市文化的多元化、国际化、创新化与和谐化作出了新的贡献,也为培养城市文化气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塑造城市文化魂魄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上海博物馆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文化力量主要体现在:以民族凝聚力诉说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以历史穿透力演绎漫长历史的沧桑巨变、岁月坦诚,以文明渗透力寻觅中华文明的悠悠源头、绵绵根脉,以艺术感染力守望精神家园的世代传承、人文自豪。今天,博物馆文化的共享与弘扬已成为全球博物馆界的一个共同话题,实践证明,博物馆的文化共享,是艺术,更是智慧。这一点,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顺利举办中得到了成功的践行。
陈浩[9](2013)在《“国宝”观念是展览策略还是文化选择?》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从艺术展览史的角度,对"国宝"这一文化观念在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展览策划运作过程中的具体运用,所作的阐释。本文认为,"国宝"观念作为一种公众推广策略,在激发并利用公众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与爱国情怀的同时,也在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与选择上,成为了当下中国艺术博物馆文化价值取向的必然。
陈浩[10](2013)在《公众与展场 ——1980年代以来中国艺术博物馆展览理论相关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的主题,是以中国艺术博物馆公众与展场二者间的辩证关系为中心,讨论中国艺术博物馆展览理论建构过程中的若干理论枝点。主体内容共分六章,每章讨论数个争议性话题或理论问题域,如,公众与展场的辩证关系,公众与展场的文化链接形式,“国宝”观念的生成,展场设计的“造境”风尚,等。本文认为:虽然,艺术博物馆的展览模式为西方的舶来品,但在中国的文化与艺术语境中,它正逐渐生发出具有本土文化特征的展览策划理念与运作机制,以应对本土文化公众的艺术接受需求;展场走向公众,是当下中国艺术博物馆公众化进程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阶段性必然。本文是笔者中国艺术博物馆展览史与展览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部分,这研究的目的,是要在艺术史与艺术博物馆学的学科交叉地带,逐一考察中国艺术博物馆展览史与展览理论发展过程中的若干话题,如术语的文化惯性、知识生产观念的变迁,外来影响,本土接受与变异,以及本土模式创新等,进而重新审视分体的中国艺术博物馆类型发展的基础与再创的可能。
二、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在沪展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在沪展出(论文提纲范文)
(1)不尽长江滚滚来(论文提纲范文)
时间线与空间线交缠下的千年海上文脉 |
“失踪者”串联下的地域互动 |
有继承更有创新的书画艺术与书画展览 |
(2)故宫文物南迁(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抬着棺材找坟地:烽烟南渡 |
一、山河已然破碎,故宫何谈完整 |
二、日人不可不防,文物不可不迁 |
三、宫殿前小山般堆起文物箱 |
四、文物连夜运出故宫 |
五、列车停在浦口,不知道往哪里开 |
六、请你明天九点钟再来一次 |
第二章一番风雨路三千:徘徊京沪 |
一、上海仁济医院的“临时周转房” |
二、故宫文物中存在赝品 |
三、马衡被任命为第二任院长 |
四、影印《四库全书珍本》 |
五、上海预展会取得“轰动效应” |
六、中国文物第一次有组织地走向国际 |
七、文物在六朝古都安家 |
八、易培基不可能活着看到洗清冤案了 |
九、千军万马的内迁洪流 |
十、运出南京的最后机会 |
第三章谁念客身轻似叶:西迁南路 |
一、湖南大学图书馆被日本飞机炸平了 |
二、长沙至贵阳有土匪出没 |
三、安顺郊外的理想山洞 |
四、烟波一笠,回首江天 |
五、赴苏展品的安全,令故宫同人感到揪心 |
六、安顺待不下去了 |
七、在巴县的竹海中隐匿形迹 |
第四章千军万马一条江:西迁中路 |
一、把两千多箱文物抛在南京,让马衡无比自责 |
二、不易受潮湿的物品暂存重庆 |
三、宜宾也不安全 |
四、装满文物的木船纤绳断了 |
五、轰炸乐山的纪录片成为日本空军的“样板片” |
六、当学术巨匠遭遇大足石刻 |
第五章到晚才知身是我:西迁北路 |
一、一个家庭的“南迁” |
二、军火库做文物库房 |
三、在大雪中翻越秦岭 |
四、大慈寺僧人要遵守来自故宫的“戒规” |
五、古佛青灯,伴他写下一生中最重要的着作 |
六、大火向存满故宫文物的武庙蔓延过来 |
七、为守护国宝而牺牲的军人 |
第六章覆巢犹幸能完卵:沦陷之城 |
一、故宫人员关闭了故宫大门 |
二、在日本人眼皮底下搞了件大事情 |
三、日本收藏的大量文物,实为我国家博物馆之无上妙品 |
四、日本投降了,有人半信半疑 |
五、华北日军投降仪式在太和殿广场举行 |
六、文物工作者的胜利“纪念碑” |
第七章八千里路云和月:东归北返 |
一、故宫文物走了,文化的种子留下了 |
二、接二连三的翻车事故 |
三、你不是学生,你是共产党的代表 |
四、台湾,是什么地方啊 |
五、南迁文物回到出发地 |
六、追缴“小白楼”散佚书画 |
七、“故宫盗宝案”尘埃落定 |
第八章人间毕竟晴方好:一宫两院 |
一、文物迁出北平以来最大一次损失 |
二、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
三、生命中最后两个字 |
(3)从鉴藏到创作 ——吴湖帆、张大千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二、课题的研究方法 |
三、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回顾 |
(一)关于“吴湖帆的鉴藏与创作”的研究情况 |
(二)关于“张大千的鉴藏与创作”的研究情况 |
第一章 时代与个人——吴湖帆与张大千收藏比较 |
第一节 藏家身份及其收藏个性 |
一、作为收藏家的画家 |
二、作为画家的收藏家 |
第二节 藏品来源及收藏的必要条件 |
一、时代发展的推动 |
二、良好教育的支持 |
三、家族传承 |
四、收藏中的“林泉之心” |
第三节 书画流转中“执牛耳” |
一、主流与次流相行不悖 |
二、交友圈互动见收藏之价值 |
三、书画交易中见收藏之态度 |
第二章 方法与理论——吴湖帆与张大千鉴定比较 |
第一节 鉴定的方法与实践 |
一、吴湖帆的“笔法图像” |
二、张大千的“周”、“博”、“久” |
第二节 鉴定理论的自觉与运用 |
一、继承传统和与时俱进 |
二、鉴赏中的独立精神 |
三、在“鉴真”与“作伪”之间的张大千 |
四、“一只眼”的吴湖帆 |
第三节 交游活动中的书画鉴定 |
一、吴湖帆与张大千的交游 |
二、交友圈对吴、张书画鉴定的影响 |
第三章 汲古与创新——吴湖帆与张大千临摹比较 |
第一节 以古人为师 |
一、从临摹中认识传统 |
二、师法古人笔墨 |
三、敬畏古人之心 |
四、集众家之所长 |
第二节 渐进式的临摹 |
一、从对临到背临 |
二、从背临到意临 |
三、临摹的文化价值 |
第三节 临摹中出新意 |
一、从师法古人到师法造化 |
二、对传统的再认识 |
三、结合时代发展 |
第四章 艺术与精神——吴湖帆与张大千创作比较 |
第一节 从传统走出来的艺术创作方法 |
一、以藏促临、以临导创 |
二、以写生化临摹 |
三、以新生活促创作 |
四、随时代发展创新风格 |
第二节 从作品中看艺术创作精神 |
一、取“材”独特 |
二、消化古法 |
三、推陈出新 |
第三节 时代背景下的艺术创作观念 |
一、东西方语境下的创作观 |
二、市场环境下的创作观 |
三、创新精神下的创作观 |
结论 |
附录 |
附录1 民国时期吴湖帆与张大千交游年表 |
附录2 传世所见曾经吴湖帆鉴藏山水作品目录 |
附录3 传世所见曾经张大千鉴藏山水作品目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忆汪公碑帖研究等二三事(论文提纲范文)
一、董其昌法书刻帖研究 |
(一)《戏鸿堂法帖》的精到之处 |
(二)董其昌本人书法刻帖研究。 |
二、《淳化阁帖》最善本的研究 |
三、策划经典大展,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5)杨仁恺学术年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谱主简介 |
1.2 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研究意义 |
凡例 |
1915 年 一岁 |
1921 年 七岁 |
1923 年 九岁 |
1924 年 十岁 |
1932 年 十八岁 |
1933 年 十九岁 |
1935 年 二十一岁 |
1936 年 二十二岁 |
1940 年 二十六岁 |
1941 年 二十七岁 |
1942 年 二十八岁 |
1943 年 二十九岁 |
1945 年 三十一岁 |
1946 年 三十二岁 |
1949 年 三十五岁 |
1950 年 三十六岁 |
1951 年 三十七岁 |
1952 年 三十八岁 |
1953 年 三十九岁 |
1954 年 四十岁 |
1955 年 四十一岁 |
1956 年 四十二岁 |
1957 年 四十三岁 |
1958 年 四十四岁 |
1959 年 四十五岁 |
1960 年 四十六岁 |
1961 年 四十七岁 |
1962 年 四十八岁 |
1963 年 四十九岁 |
1964 年 五十岁 |
1966 年 五十二岁 |
1968 年 五十四岁 |
1969 年 五十五岁 |
1972 年 五十八岁 |
1974 年 六十岁 |
1975 年 六十一岁 |
1976 年 六十二岁 |
1977 年 六十三岁 |
1978 年 六十四岁 |
1979 年 六十五岁 |
1980 年 六十六岁 |
1981 年 六十七岁 |
1982 年 六十八岁 |
1983 年 六十九岁 |
1984 年 七十岁 |
1985 年 七十一岁 |
1986 年 七十二岁 |
1987 年 七十三岁 |
1988 年 七十四岁 |
1989 年 七十五岁 |
1990 年 七十六岁 |
1991 年 七十七岁 |
1992 年 七十八岁 |
1993 年 七十九岁 |
1994 年 八十岁 |
1995 年 八十一岁 |
1996 年 八十二岁 |
1997 年 八十三岁 |
1998 年 八十四岁 |
1999 年 八十五岁 |
2000 年 八十六岁 |
2001 年 八十七岁 |
2002 年 八十八岁 |
2003 年 八十九岁 |
2004 年 九十岁 |
2005 年 九十一岁 |
2006 年 九十二岁 |
2007 年 九十三岁 |
2008 年 九十四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展示与传播—民国美术展览会特性研究(191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清单 |
绪论 |
一、美术展览会——民国时期美术进程的展示载体与传播媒介 |
二、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研究现状之研究 |
三、“美术展览会”概念的界定、时间分期与特征 |
四、本课题的研究视角与方法、论点结构及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全民教育与学科发展”——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教育性”之探讨 |
第一节 从封建道德伦理走向现代审美趣味——人体美展的启蒙教育 |
一、从风波到风暴的人体美展 |
二、人体美展促进民众思想的解放与观念的开放 |
第二节 培养能力与塑造人格——实现教育价值的美术展览会 |
一、美展培养儿童及中小学生的认知与创造 |
二、刘海粟以美展促进艺术民众化 |
三、林风眠以美展促进民众接受艺术教育 |
第三节 完善与创新——实现美术学科价值的美术展览会 |
一、美术展览促进美术学科的发展——以上海美专成绩展览会为例 |
二、社团美展促进美术学科发展 |
第二章 “应时代而发展”——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现代性”之研究 |
第一节 美术展览会本体的现代性呈现 |
一、美术展览现代形式之多元化变迁 |
二、展厅布置与展出效果的现代考量 |
第二节 美术展览会推动现代美术思潮的兴起 |
一、教育部第一届全国美展所引发的西画写实派与现代派之争 |
二、由美术展览会形成的中国画“新”与“旧”两大阵营 |
第三节 美术展览会与美术创作的现代转型 |
一、美术展览会引发的西画创作现代转型 |
二、全国美展中“新国画”之异军突起 |
第三章 社会救助与募款救国——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公益性”之分析 |
第一节 同胞之情与仁爱之心——赈灾与帮困筹款(物)美展的公益性 |
一、救难赈灾美展的公益性 |
二、赈济难民美展的公益性 |
第二节 国家存亡与民族大义——抗战筹款(物)美展的公益性 |
一、国内救国劳军美术展览激发全民抗战热情 |
二、海外抗战筹款及援华美术展览引起国际关注与支持 |
第四章 “公开展示与直接销售”——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市场性”之考察 |
第一节 定位与定价——艺术家及作品在美展中的市场价值体现 |
一、民国时期艺术市场环境与艺术家的身份转化 |
二、美术展览会中艺术品的定价 |
第二节 策划与交易——美术展览会中的艺术品经营 |
一、媒体宣传与名人推介 |
二、美展作品销售中的市场化交易手段 |
第三节 购藏与反馈——美展中的艺术品消费及影响 |
一、美展中艺术品消费者的构成及够藏行为分析 |
二、作品销售对美展本身及艺术家创作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科研成果 |
(9)“国宝”观念是展览策略还是文化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10)公众与展场 ——1980年代以来中国艺术博物馆展览理论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公众与展场的双向联动机制 |
1. 公众观念的形成及其对艺术博物馆知识体系建构的影响 |
2. 展场观念生成的当下中国语境及其多样化特征 |
3. 公众与展场的辩证关系 |
第二章 公众与展场的文化链接形式 |
1. 学术研究功能与方式的当代转换 |
2. 公众教育活动的拓展与变革 |
3. 教育出版物的出现及其对学术出版物的有益补充 |
4. 志愿者与博物馆之友的纽带作用 |
第三章 艺术展览策划过程中的问题域 |
1. 艺术展览的叙事结构 |
2. 艺术展览的选择策略 |
3. 艺术展览的同质性与异质性 |
4. 艺术展览的精英化与大众化 |
第四章 艺术展览史与艺术史的共同话题 |
1. 艺术展览的知识生产与艺术史的书写 |
2. 古书画着录传统与艺术展览目录册 |
3. 艺术展览的“历史物质性”诉求 |
4. 既要“解释”,更须“展示” |
第五章 从“晋唐宋元”到“翰墨荟萃” 中国古代艺术展览策略的文化考察 |
1. “国宝”观念是展览策略还是文化选择 |
2. 展场设计中的历史还原论与“造境”风尚 |
3. 艺术博物馆的展览如何“讲故事” |
第六章 从“印象派”到“启蒙的艺术” 中国之西方艺术展览策略的文化考察 |
1. 1980年代以来西学浪潮下中国的西方艺术展览现象 |
2. 西方艺术经典的“真身”与中国公众的文化接受 |
3. 中国之西方艺术展览现象背后的国家文化策略应对 |
结语:走向公众的展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上海博物馆 1996-2012 年特别展览 |
附录二:上海博物馆 2010 年系列讲座一览 |
附录三:上海博物馆 2011 年系列讲座一览(1-9 月) |
附录四:上海博物馆 2010 年寒暑假未成年人活动一览 |
附录五:上海博物馆 2011 年寒暑假未成年人活动一览 |
附录六:广东美术馆志愿者团队章程 |
附录七:广东美术馆志愿者团队管理细则 |
附录八:走近 D,看真 D- 2009 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公共教育系列活动方案 |
附录九:广东美术馆“美术馆课堂”2010 年高校推广计划 |
致谢 |
四、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在沪展出(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尽长江滚滚来[N]. 赵墨. 中国美术报, 2021
- [2]故宫文物南迁[J]. 祝勇. 当代, 2021(04)
- [3]从鉴藏到创作 ——吴湖帆、张大千比较研究[D]. 张祉恩.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4]忆汪公碑帖研究等二三事[J]. 单国霖. 书与画, 2021(02)
- [5]杨仁恺学术年谱[D]. 王安琪.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6]“宣传展示、服务社会”——博物馆永恒的主题——从辽宁省博物馆发展历程谈博物馆办展理念[J]. 李燕. 辽宁省博物馆馆刊, 2014(00)
- [7]展示与传播—民国美术展览会特性研究(1911-1949)[D]. 朱亮亮.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8]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博物馆文化的力量与智慧[A]. 陈燮君. 文化力量与博物馆的挑战, 2013
- [9]“国宝”观念是展览策略还是文化选择?[J]. 陈浩. 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 2013(03)
- [10]公众与展场 ——1980年代以来中国艺术博物馆展览理论相关问题研究[D]. 陈浩. 上海大学,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