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劳 使他们走上不归路(论文文献综述)
李昉[1](2020)在《中国当代舞剧典型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个国家的历史,一个民族的文化,一种文明的诞生,是由一代又一代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共同构成的。舞剧典型形象的创造,归根结底就是塑造这些鲜活的生命体。中国舞剧以这鲜活的生命体为载体,传递精神信仰,增进民族凝聚力。借助舞剧这一世界通用语言,以一种可被全世界接纳和追随的姿态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以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艺术典型理论结合舞剧的形象塑造及形态分析理论来研究舞剧时可以得出:中国舞剧文化艺术发展史,就是中华民族以“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以中为本、为体,以外为末、为用的不断地对外吸收、借鉴、融合的历史。从1949年到2019年,中国舞剧系列典型形象的创造,证明了中国舞剧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民族艺术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形成了独有的典型形象发展脉络,承载的是国民精神的精华。中国舞剧典型形象蕴含了中国舞剧人对于典型形象的文化精神追求、表现手法探索的不懈探索,形成了“道”(人文内涵)与“技”(艺术技能)并重的艺术追求。构成了以追求婚姻自由的女性形象、追求个性解放的青年形象、追求济世安民的文士形象、追求民族独立的革命者形象、追求中华崛起的奉献者形象为特征的五大典型形象“类型群”。中国舞剧的典型形象创造一直在舞剧形象的鲜明性、舞剧性格的成长性、舞剧行动的冲突性上进行典型创造;中国舞剧情节结构的构思需要坚持“以人为本”、语言风格的营造需要“表意优先”、叙事手段的整合坚持“情思至上”。中国当代舞剧为形成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积累了经验,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
石建忠[2](2019)在《过度劳动理论与实践——国外经验、中国现状和研究展望》文中指出过度劳动是指劳动者较长时间处于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状态下,所致的疲劳得不到及时缓解而蓄积至不可逆状态,不仅危害劳动者的身心健康,而且对组织的绩效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最为严重的结果就是"过劳死"。本文搜集国内外相关文献1000余篇,从中遴选具有代表性的100余篇,包括部分关于"过劳死"的新闻报道,从过度劳动研究的历史、概念、测度、现状、危害、成因以及规制等方面进行梳理和评价,探究研究的不足,提出研究展望。
廖振宇[3](2018)在《和谐劳动关系视阈下的农民工过度劳动问题研究 ——基于湖北省农民工的调查》文中研究说明适度劳动、健康生活是全球化时代各国劳动规制的共同目标。当前,我国劳动者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节奏快,由此引发的过度劳动现象日趋普遍,乃至出现过劳死等极端事件,直接影响劳动力再生产和劳动者健康生活,成为突出的经济社会问题。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他们为中国工业化、城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现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集中于制造业和建筑业就业,过度劳动问题相当普遍,他们不仅难以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并且休息休假权利不能保证,身心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应对和解决。本研究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劳动者适度劳动之维,解释了农民工过度劳动产生的原因,既有农民工自身的内因,也有企业与政治的外因。分析了农民工过度劳动在侵害农民工基本权益、破坏企业民主制度和藐视劳动监察制度三个方面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分析了农民工过度劳动的消极影响。本研究选取农民工群体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理论为基础,综合国外成熟的过度劳动相关量表,构建了农民工过度劳动测量指标体系。采取分段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湖北省某家具公司、湖北省某食品公司、湖北省某服装公司、湖北省某建筑公司建筑工地为样本,对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收集数据资料。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农民工超时、超强度劳动现状和农民工疲劳积蓄程度现状;农民工疲劳积蓄程度与企业管理、个人态度、国家监管三个层面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农民工疲劳积蓄程度对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到实证结论。针对上述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农民工超强度劳动的情况较为明显,农民工超时劳动的情况非常严重,农民工疲劳积蓄程度也较严重;(2)农民工的疲劳积蓄度受到个人态度、企业管理、国家监管三个层面的因素影响。(3)农民工的疲劳积蓄度对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是非常不利的,农民工的疲劳积蓄度越高,劳动关系越不和谐。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对农民工过度劳动提出三个方面的对策建议:(1)国家应完善劳动法律制度;(2)企业应建立可持续人力资源管理制度;(3)农民工应加强健康维权意识与劳动技能的提升。
单明明[4](2017)在《《申报》视野中的马克思学说》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近代报刊中,《申报》以其“不偏不倚”的办报宗旨着称,对社会思潮的形成与演变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马克思学说自“五四”以后逐渐成为社会的主干思潮。那么,《申报》对马克思学说是怎样报道的呢?不同历史时期又呈现出怎样的变化?时局、当局以及《申报》馆的同人对报道产生怎样的影响?《申报》如何报道马克思学说,影响了很多读者对马克思学说的认知,同时也反映出马克思学说在当时产生的影响。本文按照不同的历史时期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从马克思学说传入中国开始讲起,一直到蒋介石发动“清党”。主要论述最初《申报》对马克思学说的态度和《申报》有关北京政府取缔、打击马克思学说的报道,以及国民党内部对马克思学说看法的不同及其变化。第二章从蒋介石“清党”至“九一八”事变爆发。这一时期的《申报》在言论上的“不偏不倚”受到了挑战,实际上其受国民党政府的影响很大,刊出了很多以国民党的口吻诬蔑、歪曲马克思学说的内容,并频频刊出马克思学说被查禁的报道。然而,它毕竟与国民党的报刊不同,且当时国民党对报刊的控制力还不是很强。因此,《申报》中的一些言论也或多或少地推动了知识界对马克思学说的别样认知。第三章、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九一八”事变爆发,民族危机日益加深,针对国民党的“攘外必先安内”之策,《申报》刊出了很多激烈的言论,尤其惹人注目的是开辟了《自由谈》,给“左联”提供了一个发表作品的舞台。但随着的史量才遇害,《自由谈》被迫停刊。“七七事变”后,《申报》辗转于汉口、香港,最终回到了上海,在不受国民党新闻检查的日子里,《申报》刊出了很多支持抗日,传播马克思学说的文章,这在以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但随着国共关系的变化及国民党势力的介入,《申报》的言论又重新受到制约。第五章主要论述抗战胜利后和国共内战时期《申报》对马克思学说的态度。这一时期,《申报》基本由国民政府控制,所有言论几乎是国民党的口吻。比如,批评马克思主义是“不民主”、“无民族”、崇尚“暴力”、“不合时宜”的主义,并将内战原因归咎于中共。解放军即将进入上海之时,发行中的《申报》还在报道中贬低马克思学说。因而,上海解放的同一天,《申报》即被停刊。《申报》在报道中如何客观陈述马克思学说,不仅取决于时局亦或是政府对马克思学说的看法及态度,也取决于当时的社会舆论情况;《申报》的社论或者是主观性较强的评论如何看待马克思学说,则与《申报》馆的访员、编者对马克思学说的态度密切相关,也与相关人物的生活经历、教育背景及政见脱不开关系。
段善君[5](2017)在《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命价值观是人的认知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生命价值观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用中国梦引领生命价值信仰。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现状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多数大学生能够正确把握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但也有部分大学生持有消极、功利世俗的生命价值观。本文从市场经济、民主法治建设、文化多样性、网络社会、教育环境等多个视角对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本文重点阐述了新形势下我国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作为当代大学生要领悟生命本真,珍惜时光,谋划精彩人生,用最少的时间创造最大的生命价值;珍惜生命存续,感悟生命之善;创造幸福生活,体味生命之美;树立崇高理想,成就生命之魂。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应该是开放性的、多样性的、社会化的,这样才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因此,本文认为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主要路径体现在:一是筑牢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思想引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强化大学生时代精神教育;二是加强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文化熏陶;三是注重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实践养成;四是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加强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五是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积极探索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课程建设;六是建立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全过程协同机制。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不是简单的操作性行为,而是基于理想信念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当具有坚定而明确的价值追求,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学生充满关心和爱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既要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精神,也要把学生培养成仰望星空、拥有社会担当和远大理想的人。
刘野[6](2017)在《我国“过劳”问题法律治理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年,由于“过劳”导致劳动者伤亡的事件频发,那么“过劳”是什么?我国法律又是如何治理“过劳”问题的?如何保护受“过劳”问题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虽然我国劳动法律法规已有关于劳动者权益保护的规定,但有关“过劳”问题的规定不明,甚至缺失。为了保护受“过劳”侵害的劳动者,减少“过劳”问题的发生,论文对“过劳”进行了定义,并对其法律性质进行界定。分析了“过劳”问题法律治理的理论依据和必要性。梳理了我国“过劳”问题的现实表现并分析成因,通过介绍域外主要国家(地区)“过劳”问题法律治理现状,总结对我国“过劳”问题法律治理的启示。针对我国“过劳”法律治理存在的问题,从立法、执法、司法三方面提出法律治理对策。
蒲曾亮[7](2016)在《梅曾亮新论》文中提出梅曾亮是嘉、道时期桐城派着名的古文家,为姚鼐四大弟子之一。本论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求有所创新和拓展,避免陈陈相因。本文从三个不同的角度(1、母教;2、东亚儒学;3、《惜抱轩尺牍》)展开论述,深入开掘,广泛征引,力图展现梅曾亮与海内外文学之关系,由此形成了三个相应的专题研究。一、梅曾亮与母亲侯芝。侯芝性喜翰墨,具有较高的文艺素养,是当时有名的诗媛以及弹词编订家。梅氏家学深厚,尤以数学、历法见长。梅曾亮少时聪慧颖悟,文性颇佳,深得祖父、伯父、舅氏、父执等人的称许。在梅曾亮青少年时期,其父梅冲赴京备考,长期未归,因此教子的重任就落在了母亲侯芝的身上。侯芝在辛勤劳作之余,孜孜不倦地课子读书,为梅曾亮的成长与成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侯芝在教育儿子的过程中,注重严慈相济,而以严为主,并勉励其子要志存高远,力追古时名贤。她在中晚年时期,致力于弹词小说的改编与创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推动了清代女性弹词小说的进一步发展。二、梅曾亮与东亚儒学。大宰纯(1679-1747),是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中期着名的儒学家。他晚年撰有《论语古训外传》一书,对日本学界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他去世后,这部着作流传至朝鲜,立刻引起了朝鲜学者的极大震惊。金迈淳(1776-1840),是朝鲜的内阁学士兼着名文人,他对太宰纯之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太宰纯崇尚孔子和先王之道,而不满于宋儒理学和孟子,他在《论语古训外传》一书中对朱熹提出了严厉的批评。金迈淳则尊崇朱子,奉之为圭臬,并认为朱子与孔孟是一脉相承的儒学体系。在斥朱与尊朱的问题上,二人形成了尖锐的对立和论争。两人学术观点的对立,导源于各自师说家法的差异,也折射出同在东亚汉文化圈中的日、朝两国学术风气与治学取径的异质与殊途。在论争中,梅曾亮支持金迈淳,而贬抑太宰纯,并斥之为“异端之尤”。三、梅曾亮与《惜抱轩尺牍》。《惜抱轩尺牍》是姚鼐致亲友、弟子、故旧以及后进的信札。这些尺牍真实而具体地反映了姚鼐与他们之间交往的各种状况,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通过这些尺牍以及其他相关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在姚鼐的心目中,他特别称赏的弟子主要有四人:管同、张聪咸、刘开、方东树。这四位高足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并不相同,而有轻重主次之别。姚鼐与江西新城两大望族——陈氏以及鲁氏有着密切的交往,而来自于陈氏家族的陈用光则是姚鼐颇为器重的弟子,也是他晚年精心栽培、倾力陶铸的一位干练之才。陈用光在弘扬师说、纠正衰颓的文风和士风、团结同道以及奖掖后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堪称“姚门中枢”。梅曾亮在评价《惜抱轩尺牍》时,认为此书关于论学论文的宗旨,与姚鼐文集中的古文是互相呼应和生发的,亦即尺牍与古文“微显互证”、互为表里。同时他也指出,相信姚鼐之学的学者并不多,可谓曲高和寡,信从者稀。
肖红梅[8](2014)在《城市从业者“过劳”的成因分析——基于北京地区的调查数据》文中研究指明疲劳,是影响人类生存的第一病因。"过劳"的定义最早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是一个起源于精神病学的概念,用以描述那些身体、情绪、精神、人际关系、行为严重耗竭的病人。而随着市场竞争逐渐激烈,人们的生存压力日趋增大,"过劳"已经从精神病学的专用名词发展到了专指由于持续
王丽[9](2014)在《论全球风险社会背景下的公共危机治理 ——一种文化视域的阐释》文中认为全球风险社会下,环境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地区冲突与战争、恐怖主义、大规模暴力冲突、屠杀、流行性疾病、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贫困、饥荒、自然灾害、大型交通事故等等,一直在持续不断地挑战人类社会的抗压力。游荡在全球各个角落的风险和频繁发生的各种公共危机向人们昭示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生活在一个“危机四伏”的时代。全球风险社会下,面对重重灾难与各种突发事件,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正在面临着日趋复杂和严峻的威胁和挑战。在此背景下,对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治理的研究就越发的紧迫和重要。本文创新性地从文化这个整体性视角出发,运用多角度、跨学科的分析方法力图对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产生的现状、深层原因、形成机制以及治理模式的结构进行全面阐释。本文的研究把历史例证与概念性讨论交织在一起,把研究对象和问题放在现代文化形成的长时段历程中进行分析,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力图对问题进行“深描说”。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1).对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的分析和研究。这部分研究主要是从长时段的文化演化角度去分析公共危机、全球风险社会以及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的发展状态、内涵及特征。(2).对文化、主要是现代文化进行分析和研究。力图全面地把握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并形成自己对现代文化的认识、观点和分析框架,从而为下一步的分析和阐释奠定基础。(3).从文化视域对公共危机、全球风险社会、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形成机制的分析和研究。这一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文化与公共危机之间的因果逻辑关联,二是现代文化与全球风险社会之间的因果关联,三是现代文化与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之间的因果关联。其核心在于解决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是如何与现代文化变迁的各种力量相一致的,即作为全球风险社会及其现代性公共危机根源的现代性风险是如何在现代文化体系内被系统地制造和大规模释放的这一关键性问题。(4).对治理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对治理历史的分析和阐释,重新认识和界定治理。(5).对全球风险社会下公共危机治理机制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对现代文化体系内形成的风险和危机应对机制的研究,分析当前公共危机治理机制的构成和存在的问题。总的来讲,本文力图在现代文化框架下对全球风险社会之公共危机治理的一种阐释性分析。通过研究,本文发现:(1).公共危机作为文化的产物,是在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并对人类文化发展造成重大影响的文化构成。(2).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作为现代性风险集结演化的产物,是一种结构性暴力。(3).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这种结构性暴力的系统基质就是现代文化。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是现代文化扩张的产物。(4).现代文化是一个由社会实在构成的集合。社会化大生产是现代文化的组织方式。现代文化本质上是一个由知识的社会化大生产、制度的社会化大生产以及物质商品的社会化大生产构成的社会化大生产系统。社会化大生产的系统产物就是包括知识、制度、物质商品以及现代性风险在内的各种社会实在。(5).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治理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乃至更早。治理作为现代文化的管理方式,既是一种对生命进行控制的权力技术体系,也是一种安全管理机制。(6).现代文化不仅系统地生产出大量的现代性风险和公共危机,还形成了包括一般性安全机制、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在内的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治理机制。在对现代文化的理解和阐释的基础上,本文力图从五个方面的内容对现代文化和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阐释和证明:一是从观念层面分析现代文化与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之间的因果关系,现代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所蕴含的矛盾与冲突是导致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的内在根源。二是从作为现代文化组织方式的社会化大生产出发分析现代性风险与公共危机的形成过程。三是从社会实在本体论这一微观角度出发,通过社会实在建构过程的分析阐释现代性风险如何在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系统地生产和释放。四是从现代文化之管理方式治理出发,分析治理机制与风险和公共危机之间的相互关系。五是从经济社会角度分析经济社会与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的因果关联。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视角的创新,从文化视角对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进行分析和阐释;二是对治理界定的创新,本文认为治理作为现代文化的管理方式,既是现代文化用以控制风险和管理公共危机的手段,其本身也蕴含着暴力和各种矛盾;三是在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与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关系的阐释上有所创新,在对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进行区分的基础上分别阐述它们与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之间的因果关系;四是研究方法的创新,从文化这个难以驾驭的整体性视角出发,跨学科、多角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由于作为一种基础性研究,本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从现代文化视域对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治理作一种阐释性分析,因此在对策方面的探讨和分析较少,这为后续研究点奠定基础的同时也预留了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孟续铎[10](2013)在《我国“过劳”问题的研究历程与特点——基于文献统计分析的结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中涉及"过劳"问题的全部电子文献的统计分析发现:"过劳"问题的研究在不断深入,涉及方面越来越广,但与国际特别是日本相比仍不够成熟,还不足以解决现有问题。有关机构和学者应加强对"过劳"问题的研究,抢占学术先机,为政府制定有关政策做好理论准备。
二、过劳 使他们走上不归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过劳 使他们走上不归路(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当代舞剧典型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目的 |
一、为何要研究舞剧的典型形象 |
二、如何来研究舞剧的典型形象 |
第二节 选题范围及理论依据 |
一、选题范围 |
二、理论依据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述评 |
一、第一条进路:中国舞剧相关文献综述 |
二、第二条进路:艺术典型理论相关文献综述 |
三、第三条进路:舞蹈形态分析相关文献综述 |
四、拟解问题 |
第一章 中国当代舞剧典型形象的时代特征研究 |
第一节 “艰苦奋斗”时期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特征研究(1949-1966) |
一、“艰苦奋斗”时期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文化精神追求 |
二、“艰苦奋斗”时期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表现手法探索 |
小结 |
第二节 “团结奋斗”时期(一)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特征研究(1978-1989) |
一、“团结奋斗”时期(一)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文化精神追求 |
二、“团结奋斗”时期(一)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表现手法探索 |
小结 |
第三节 “团结奋斗”时期(二)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特征研究(1990-2012) |
一、“团结奋斗”时期(二)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文化精神追求 |
二、“团结奋斗”时期(二)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表现手法探索 |
小结 |
第四节 “逐梦奋斗”时期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特征研究(2013-2019) |
一、“逐梦奋斗”时期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文化精神追求 |
二、“逐梦奋斗”时期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表现手法探索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当代舞剧典型形象的形态构成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当代舞剧形象的主要构成类型 |
一、追求婚姻自由的女性形象 |
二、追求个性解放的青年形象 |
三、追求济世安民的文士形象 |
四、追求民族独立的革命者形象 |
五、追求中华崛起的奉献者形象 |
第二节 中国当代舞剧革命者典型形象分析 |
一、从“报私仇”到“为人民”——《红色娘子军》的吴清华 |
二、“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傲雪花红》的刘胡兰 |
三、奏响民族救亡最强音——《铁道游击队》英雄群像 |
四、“双面英雄”——《永不消逝的电波》 |
第三节 中国当代舞剧奉献者典型形象分析 |
一、《敦煌》守护人的“爱的奉献” |
二、“不荒芜”的《戈壁青春》 |
三、奉献精神筑成双重生命的《天路》 |
四、伟大出自平凡——《草原英雄小姐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当代舞剧典型形象的未来创造展望 |
第一节 中国舞剧典型形象创造的历史经验反思 |
一、在舞剧形象的鲜明性上进行典型创造 |
二、在舞剧性格的成长性上进行典型创造 |
三、在舞剧行动的冲突性上进行典型创造 |
第二节 中国舞剧典型形象创造的时代风尚体悟 |
一、“五位一体”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
二、“精准扶贫”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三、“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
第三节 中国舞剧典型形象创造的舞剧本体求索 |
一、舞剧情节结构的构思坚持“以人为本” |
二、舞剧语言风格的营造坚持“表意优先” |
三、舞剧叙事手段的整合坚持“情思至上”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回顾 |
二、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过度劳动理论与实践——国外经验、中国现状和研究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过度劳动研究的起源 |
三、国内外过度劳动问题研究的历程简介 |
四、国内外过度劳动研究文献梳理和评价 |
1.过劳相关概念辨析 |
2.关于过度劳动程度的测量 |
3.国内外关于过度劳动现状的研究 |
(1) 工作时长。 |
(2) 健康状况。 |
(3) 关于“过劳死”。 |
4.关于过度劳动成因的研究 |
5.关于过度劳动危害的研究 |
6.关于过度劳动规制的研究 |
7.对不同群体过度劳动的研究 |
五、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六、结语 |
(3)和谐劳动关系视阈下的农民工过度劳动问题研究 ——基于湖北省农民工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文献述评 |
1.4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理论基础 |
1.5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方法 |
1.6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1.6.1 主要创新之处 |
1.6.2 主要不足 |
2.农民工过度劳动问题的理论分析 |
2.1 劳动者劳动的适度之维 |
2.2 农民工过度劳动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影响 |
2.2.1 农民工过度劳动是对农民工基本权益的侵害 |
2.2.2 农民工过度劳动是对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的破坏 |
2.2.3 农民工过度劳动是对劳动监察制度的藐视 |
2.3 农民工过度劳动的成因 |
2.3.1 农民工过度劳动形成的内因 |
2.3.2 农民工过度劳动形成的外因 |
2.4 农民工过度劳动的消极影响 |
2.4.1 农民工过度劳动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
2.4.2 农民工过度劳动损害农民工身体健康 |
2.4.3 农民工过度劳动会对农民工就业产生挤出效应 |
3.农民工过度劳动实证研究 |
3.1 农民工过度劳动测量指标体系构建 |
3.2 变量定义与量表设计 |
3.3 调查区域概况与样本特征 |
3.4 量表品质分析 |
3.4.1 量表信度分析 |
3.4.2 量表的效度分析 |
3.5 农民工过度劳动的现状 |
3.5.1 农民工的超时超强度劳动 |
3.5.2 农民工超时超强度劳动的后果 |
3.5.3 农民工过度劳动的总体判断 |
3.6 农民工劳动关系和谐状况 |
3.7 农民工自身态度与市场环境对农民工过度劳动的影响 |
3.7.1 相关性检测 |
3.7.2 农民工自身态度与市场环境同过度劳动的回归分析 |
3.8 农民工过度劳动对和谐劳动关系的影响 |
4.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4.1 研究结论 |
4.2 对策建议 |
4.2.1 国家应完善劳动法律制度 |
4.2.2 企业应建立可持续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
4.2.3 农民工应加强健康维权意识与劳动技能提升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适度劳动状况调查问卷(农村户籍) |
附录二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适度劳动状况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被访者信息 |
附录四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申报》视野中的马克思学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选题的意义 |
二、学术史梳理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北洋时期《申报》对马克思学说的报道 |
第一节 从“学识”到“常识 |
一、首次报道 |
二、北洋政府严防“过激主义” |
三、“大势所趋” |
四、成为“常识” |
第二节 国共合作背后的主义 |
一、深入系统的介绍 |
二、苏俄的实践及对中国的影响 |
三、国共关于马克思学说的争论 |
第三节 学说影响下的政治 |
一、南方的主义与军事 |
二、“反赤”风潮 |
三、“南北二赤” |
四、“三夹板”中的态度 |
第二章 从“清党”到“九一八”事变《申报》关于马克思学说受禁的报道 |
第一节 张作霖制造的“李大钊案” |
第二节 国民党的“清党” |
第三节 国民党如何遏制马克思学说 |
一、宣扬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实行党化教育 |
二、鼓吹三民主义优于马克思学说 |
三、出台法令禁止马克思学说 |
四、借中东路事件加大打压力度 |
第四节 与国民党的异同 |
一、异:中间性特征 |
二、同:打压普罗文学 |
第三章 局部抗战时期《申报》视野中马克思学说的新境遇 |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与“共产学说威胁论” |
第二节 国民党策略的改变 |
一、国民党的“新”策略 |
二、中共的“投诚” |
第三节 《申报》的左倾 |
一、对苏联的新认识 |
二、《自由谈》——新文学的基地 |
三、读者问答专栏 |
四、“普罗”与“左联” |
第四节 法西斯者的“眼中钉” |
第四章 全民族抗战时期《申报》中反映的马克思学说的机遇与挑战 |
第一节 战火中的激进言论 |
一、马克思主义书籍销售的回暖 |
二、马克思学说的“从属”地位 |
三、“用先进的思想武器武装头脑” |
第二节 “防共”与“反共” |
一、日军的所谓“防共” |
二、基于“主义”的国共摩擦 |
三、汪精卫的“和平”的阴谋 |
第三节 国民党对“国际共产主义”的批判 |
第五章 解放战争时期《申报》对马克思学说态度的逆转 |
第一节 “冰炭不兼容”下的马克思学说 |
第二节 共产主义“惹的祸”:将内战归咎于中共 |
第三节 “粉碎幻觉”:对马克思学说的诋毁 |
一、“不民主” |
二、“无民族主义” |
三、“暴力集团 |
四、“不合时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思想资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命价值观教育的阐述 |
一、生命存在为生命价值观教育提供可能条件 |
二、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使人成为类存在物 |
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
四、劳动铸就生命辉煌,创造幸福生活 |
第二节 革命文化为生命价值观教育孕育肥沃土壤 |
一、用崇高理想铸就坚定信念 |
二、为了理想信念而勇于献身 |
三、不畏生死的生命价值取向 |
第三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生命价值观教育思想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生命价值的表达与关怀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生荣死哀”的辩证分析 |
第二章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过程与方法 |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功利主义造成部分大学生漠视生命价值 |
二、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机制还有待完善 |
三、部分大学生缺乏对自身生命价值的认知 |
四、部分大学生丧失对生命价值的高尚追求 |
第三章 影响当前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影响 |
一、市场经济改变大学生的生活和交往方式 |
二、市场经济使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功利化 |
第二节 民主法治建设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影响 |
一、以人为本理念彰显对生命价值的尊重 |
二、民主法治建设提升对生命价值的认知 |
第三节 文化多样性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影响 |
一、多样文化拓宽了生命价值观教育思路 |
二、多样文化使大学生生命价值取向困惑 |
第四节 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影响 |
一、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积极推动 |
二、网络社会给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带来的挑战 |
第五节 教育环境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影响 |
一、学校教育唤醒大学生生命价值与权利意识 |
二、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
第四章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谋划精彩人生,领悟生命本真 |
一、生命本真的矛盾性 |
二、珍惜时光,谋划精彩人生 |
第二节 珍惜生命存续,感悟生命之善 |
一、敬畏生命,增强生命责任意识 |
二、培养生态意识,树立低碳消费理念 |
第三节 创造幸福生活,体味生命之美 |
一、丰富业余生活,体味生命之美 |
二、构建智慧人生,享受幸福生活 |
第四节 树立崇高理想,成就生命之魂 |
一、实现中国梦,提升生命价值 |
二、树立高远的人生志向,追求高尚的生命价值 |
第五章 加强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主要路径 |
第一节 筑牢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思想引领 |
一、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强化大学生时代精神教育 |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大学生的精神追求 |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
第二节 加强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文化熏陶 |
一、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功能 |
二、建设凸显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教育环境 |
三、营造涵养良好家风的家庭文化教育环境 |
第三节 注重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实践养成 |
一、在志愿服务奉献中彰显生命价值 |
二、在自省自励成长中感悟生命价值 |
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生命价值 |
第四节 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加强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 |
一、政府重视并推动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发展 |
二、认识建立家校社一体沟通平台的重要性 |
三、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宣传导向作用 |
第五节 探索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课程建设 |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主动开展生命价值观教育 |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重点突出生命价值观教育 |
三、开设凸显生命价值观教育特点的校级选修课体系 |
第六节 建立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全过程”协同机制 |
一、探索创建立体化的“全员育人”环境 |
二、精细开展全过程生命价值观教育教学 |
三、协同机制为大学生构筑生命健康防线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我国“过劳”问题法律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引言 |
一、“过劳”问题的理论探究 |
(一)“过劳”问题的提出 |
(二)“过劳”的内涵分析 |
(三)“过劳”性质的界定 |
二、“过劳”问题法律治理的理论依据及必要性研究 |
(一)“过劳”问题法律治理的理论依据 |
(二)“过劳”问题法律治理的必要性 |
三、我国“过劳”法律治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过劳”问题的现实表现 |
(二)“过劳”法律治理存在的问题 |
四、域外主要国家及地区“过劳”法律治理介绍及启示 |
(一)域外主要国家及地区“过劳”法律治理介绍 |
(二)域外主要国家及地区“过劳”问题法律治理的启示 |
五、我国“过劳”问题法律治理的完善 |
(一)“过劳”问题的立法完善 |
(二)“过劳”问题的执法完善 |
(三)“过劳”问题的司法救济完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后记 |
(7)梅曾亮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梅曾亮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及其不足 |
一 梅曾亮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概述 |
二 学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结构方式 |
一 文中所用的研究方法 |
二 并列式与总分式相结合的结构方式 |
第一章 游心翰墨 氤氲其室——梅曾亮与母亲侯芝 |
第一节 侯芝:女宗与诗媛 |
一 清贫的家境与作妇的艰辛 |
二 贤妻良母的典范 |
三 性好韵语与家庭熏陶 |
四 侯芝与闺秀的交往 |
第二节 梅曾亮的“文性”与母教 |
一 梅曾亮的早慧与“文性” |
二 孜孜课子与严慈相济 |
三 “立身元在拟名贤” |
第三节 侯芝的弹词事业及其女子才德观 |
一 弹词的起源、体制及分类 |
二 半生耕耘的弹词事业 |
三 侯芝对《再生缘》的批判和改造 |
四 女才与女德:孰轻孰重? |
第二章 梅曾亮与东亚《论语古训外传》之争 |
第一节 太宰纯《论语古训外传》与徂徕学 |
第二节 斥朱子与尊朱子 |
第三节 台山氏之忧与“异端之尤” |
第三章 梅曾亮与《惜抱轩尺牍》 |
第一节 姚惜抱心中的“四大弟子”与姚门中枢 |
一 尺牍中隐藏的密码:姚鼐心目中的“四大弟子” |
二 姚鼐与新城望族陈氏、鲁氏的交往 |
三 姚门中枢:陈用光 |
第二节 梅曾亮师事姚惜抱之始末 |
一 初谒惜抱 |
二 拜师求学 |
三 撰文祝寿 |
第三节 “微显互证”与曲高和寡——梅曾亮对《惜抱轩尺牍》的概括与评价 |
一 “微显互证”:古文与尺牍的彼此呼应和生发 |
二 “信而好者或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8)城市从业者“过劳”的成因分析——基于北京地区的调查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一、相关文献回顾 |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分析 |
1. 数据来源 |
2. 描述性统计 |
3. 指标选取 |
4. 线性回归分析过程 |
三、主要结论 |
四、如何应对 “过劳” |
(9)论全球风险社会背景下的公共危机治理 ——一种文化视域的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现有研究的一般性分析 |
一、国外的相关研究 |
二、国内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现有研究路径和范式 |
一、经济学路径的技术-理性范式 |
二、心理学路径和心理测量范式 |
三、社会学路径和社会放大模式 |
四、公共管理学路径及其相关范式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假设、研究内容和基本思路 |
二、核心概念 |
三、研究视角 |
四、研究方法和路径 |
第二章 文化视域下的公共危机演化 |
第一节 文化与公共危机 |
一、文化的词源解释 |
二、文化的概念阐释 |
三、文化与公共危机的相互关系 |
第二节 前现代社会公共危机的演化 |
一、从自然灾害的演化到极端气候事件 |
二、古代饥荒与现代饥荒 |
三、疾病的流行和传播 |
四、战争等集体暴力 |
第三节 近现代社会的公共危机 |
一、现代文化孕育时期的公共危机 |
二、工业革命前及早期的公共危机 |
三、二十世纪公共危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 |
第一节 全球风险社会的来临 |
一、前奏 |
二、风险社会的提出 |
三、人口压力、地球承载力与人类的发展境遇 |
第二节 风险社会理论评述 |
一、风险社会理论内涵 |
二、风险社会理论的价值 |
三、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缺陷 |
第三节 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的形成机制 |
一、风险 |
二、全球风险社会的形成机制:贝克的逻辑和阐释 |
三、从(不)确定性到风险 |
四、从风险到全球风险社会 |
五、从现代性风险到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 |
第四节 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结构性暴力 |
一、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现代性公共危机 |
二、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结构性暴力 |
三、结构性暴力:内涵和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现代文化的分析框架 |
第一节 现代文化的分析 |
一、对现代文化的界定 |
二、现代文化的演化和结构 |
三、现代文化的分析框架 |
第二节 作为社会自我意识的现代文化 |
一、人类中心主义:新的世界观 |
二、观念的再审视 |
三、作为一种自治机制的现代文化 |
四、现代文化的治理机制 |
第三节 社会化大生产 |
一、社会化大生产是现代文化的组织方式 |
二、社会化大生产体系的构成 |
三、社会化大生产与公共危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作为社会实在体系的现代文化 |
第一节 从社会实在到现代文化 |
一、制度性事实的构成: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结构 |
二、社会制度和等级结构的形成:制度性事实的叠加 |
三、从社会实在到现代文化 |
第二节 现代文化的本体论分析 |
一、一切制度性事实都包含权力 |
二、制度性权力 |
三、现代文化的本体论特征 |
第三节 现代文化:基于制度性事实的进一步分析 |
一、制度 |
二、人为确定性及其风险:边界和身份 |
三、人为不确定性 |
四、构成性规则的滥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经济社会与公共危机 |
第一节 市场经济与公共危机 |
一、经济的纵向结构 |
二、经济体系中的决定性因素 |
三、市场经济再审视 |
四、市场经济与公共危机 |
第二节 资本主义与公共危机 |
一、资本主义的形态与概念 |
二、对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分析 |
三、跨国公司与现代性公共危机 |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与公共危机 |
一、经济全球化 |
二、世界经济体系与公共危机 |
三、对自由市场机制的批判 |
四、自由市场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技术与公共危机 |
一、技术的分类及相关公共危机 |
二、技术的本质 |
三、现代技术:公共危机的始作俑者还是拯救之道?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作为现代文化管理方式的治理 |
第一节 作为政治主权运转的治理 |
一、16世纪政治含义治理的出现 |
二、16-18世纪治理的发展 |
三、国家治理机制的三个发展模式 |
第二节 公民社会自治 |
一、公民社会自治的起始 |
二、市民的出现和权利性自由 |
三、市民社会的出现 |
四、市民社会自治 |
第三节 治理的演进与公共危机 |
一、治理的演进机制 |
二、依国家理性治理蕴涵的暴力因子 |
三、节制性治理与公共危机 |
四、新自由主义治理与公共危机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治理 |
第一节 现代性风险和公共危机:现代文化初期的应对 |
一、西方早期传统社会救助制度与措施 |
二、工业革命之前的一些保护机制 |
三、工业革命初期的保护性制度 |
四、商业保险制度 |
第二节 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治理 |
一、一般安全机制 |
二、社会保障制度 |
三、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机制 |
四、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治理机制 |
第三节 基本结论和未来展望 |
一、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基于现代文化的分析和阐释 |
二、作为复杂系统的人类世界:新观点的提出和阐释 |
三、观念的转变:建构全球安全共同体 |
附录:20世纪的公共危机 |
参考书目 |
致谢 |
(10)我国“过劳”问题的研究历程与特点——基于文献统计分析的结果(论文提纲范文)
一、“过劳”问题的概念界定 |
二、“过劳”相关文献的检索 |
(一) 数据库的选取 |
(二) 文献检索 |
三、我国“过劳”问题的研究进程 |
(一) 我国“过劳”问题研究的历史发端 |
(二) 我国“过劳”问题的研究进程 |
四、我国“过劳”问题的学术研究特点 |
(一) “过劳”问题发文机构特点 |
(二) “过劳”问题相关文献引用情况 |
(三) 发文期刊级别 |
(四) 研究方法的特点 |
五、结论 |
四、过劳 使他们走上不归路(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当代舞剧典型形象研究[D]. 李昉.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2]过度劳动理论与实践——国外经验、中国现状和研究展望[J]. 石建忠. 人口与经济, 2019(02)
- [3]和谐劳动关系视阈下的农民工过度劳动问题研究 ——基于湖北省农民工的调查[D]. 廖振宇.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1)
- [4]《申报》视野中的马克思学说[D]. 单明明.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5]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D]. 段善君.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6]我国“过劳”问题法律治理研究[D]. 刘野. 长春理工大学, 2017(03)
- [7]梅曾亮新论[D]. 蒲曾亮. 南京大学, 2016(12)
- [8]城市从业者“过劳”的成因分析——基于北京地区的调查数据[J]. 肖红梅. 人口与经济, 2014(03)
- [9]论全球风险社会背景下的公共危机治理 ——一种文化视域的阐释[D]. 王丽. 南京大学, 2014(04)
- [10]我国“过劳”问题的研究历程与特点——基于文献统计分析的结果[J]. 孟续铎.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