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肿瘤疫苗的研究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严舒,卢岩,陈娟,杨潇逸,欧阳昭连[1](2021)在《基于政府投入的美国肿瘤疫苗研究态势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为我国肿瘤疫苗学科布局与科技投入提供参考。方法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肿瘤疫苗研究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项目数量、资助金额、被资助机构、研究方向等,了解美国肿瘤疫苗的研究态势。结果美国政府资助的肿瘤疫苗研究项目数量和金额较大,近年来呈缓慢上升趋势,高校及下设医学院系和附属医院是获得项目最多的机构类型。资助项目包含免疫学、遗传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和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纳米科学等疫苗共性技术研究项目,与其他传染病疫苗研究项目存在交叉,黑色素瘤、乳腺癌、前列腺癌、白血病等癌症领域的疫苗研究项目较多。结论肿瘤疫苗的研究与其他类型疫苗的研究在理论上具有相似性,存在大量共性技术。我国应在关注肿瘤疫苗开发的同时,加大在疫苗相关理论基础方面的研究力度,重视共性技术的开发。
卢岩,范云满,杨潇逸,张婷,欧阳昭连[2](2021)在《全球肿瘤疫苗临床转化现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全球肿瘤疫苗领域的临床转化现状。方法采集ClinicalTrials. gov中全球肿瘤疫苗相关临床试验数据,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数量与时间变化趋势、国家分布、申办者分布及构成、临床试验机构分布、研究类型与方法、临床试验分期和适应证等角度分析肿瘤疫苗临床试验注册现状。结果全球肿瘤疫苗相关临床试验共1 772项,主要开展于美国(1 102项),申办者以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为主。其中,绝大多数为实验性研究(1 740项),且大多处于临床试验Ⅰ期和Ⅱ期;临床试验最常见的适应证为黑色素瘤(448项)、淋巴瘤/白血病(347项)和乳腺癌/肿瘤(347项)。截至检索日期(2021年1月28日),按临床试验注册数量,中国尚处于第二梯队(102项)。结论全球肿瘤疫苗领域临床转化日趋活跃,但大多数疫苗离正式上市尚早。
胡璐璐,周立娟,戚欢,刘小溪,王欣,刘夏[3](2021)在《国内肿瘤疫苗相关文献知识图谱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肿瘤疫苗是指利用肿瘤抗原,通过主动免疫方式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效应,激发机体自身的免疫保护机制,达到治疗肿瘤或预防复发的作用,属于主动免疫治疗范畴。利用可视化知识图谱工具CiteSpace,以中国知网检索到的肿瘤疫苗相关文献2 499篇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可视化分析。从发文时间、作者合作网络、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几个方面,分析总结了国内肿瘤疫苗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以及未来研究趋势,有助于生物制药领域肿瘤疫苗研究的开展。
吕芳芳[4](2021)在《M1型巨噬细胞外泌体疫苗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增强肿瘤免疫治疗作用》文中提出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肿瘤的免疫治疗是继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之后出现的新型治疗方法,为彻底根除癌症带来了希望。肿瘤疫苗通过肿瘤抗原诱导机体产生针对肿瘤的特异性免疫应答,相比于其他免疫疗法具有更低的毒副作用。但是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存在的免疫抑制现象是导致肿瘤免疫治疗效果差的一大主要因素,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一大障碍。因此,如何改变肿瘤免疫抑制的微环境是提高肿瘤免疫治疗效果的关键问题之一。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在TME中占有很高比例,根据功能的不同,TAM主要分为M1型和M2型两种,而且TAM以M2型巨噬细胞为主。M2型巨噬细胞在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表现为促进肿瘤发展及抑制免疫的特点。而M1型巨噬细胞与M2型巨噬细胞功能相反,其抑制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因此将M2型极化为M1型则可以恢复巨噬细胞抗肿瘤的作用,并缓解TME的免疫抑制现象,增强免疫治疗的效果。外泌体是细胞正常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胞外囊泡,其携带有亲本细胞的复杂RNA和蛋白质,具有亲本细胞的一些生理特性,如来源于M1型巨噬细胞的外泌体具有M1型巨噬细胞的生理功能,可呈现将巨噬细胞极化为M1表型的能力。基于此,我们设计了一种M1型巨噬细胞的外泌体疫苗(M1OVA-Exos)。首先,通过腹腔灌洗得到小鼠的原代巨噬细胞(M0),然后利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将其极化为M1型巨噬细胞,并使其摄取抗原——鸡卵清白蛋白(Ovalbumin,OVA),最后,通过超滤法得到外泌体疫苗M1OVA-Exos。实验结果表明,M1OVA-Exos到达肿瘤部位,一方面可以极化M2型巨噬细胞为M1型,发挥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同时改善了肿瘤免疫抑制的微环境,增加了T细胞向肿瘤组织的浸润。另一方面,M1OVA-Exos作为肿瘤疫苗激活机体免疫反应,实现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有效抑制肿瘤的增长和转移。
尹起亮[5](2021)在《IL-33修饰的黑色素瘤干细胞疫苗抗肿瘤及免疫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随着对肿瘤免疫机制的深入研究,肿瘤免疫治疗成为继手术,化疗,放疗后的又一突破性治疗策略。黑色素瘤免疫治疗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特别是针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 antigen-4,CTLA-4)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已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疫苗作为免疫治疗领域的重要分支,在黑色素瘤中的研究甚少,gp100肽疫苗在体外可产生高水平的循环T细胞,并能识别和杀伤黑色素瘤细胞,但临床疗效仍不理想,因此,有效的肿瘤疫苗可作为黑色素瘤免疫治疗领域的重要补充。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的概念拓宽了我们对黑色素瘤的理解,根据CSCs理论,靶向黑色素瘤干细胞(melanoma stem cells,MSCs)治疗可抑制黑色素瘤的生长并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因此,以MSCs为靶点的肿瘤疫苗将改善目前免疫治疗方案的疗效。然而,利用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肿瘤免疫反应仍然具有很大挑战,单纯的MSCs疫苗尚不足以诱导强烈的抗肿瘤免疫效应,目前在黑色素瘤中的MSCs疫苗研究大多是通过MSCs致敏DCs去诱导保护性抗肿瘤免疫作用,此外,免疫佐剂可增强MSCs疫苗抗肿瘤免疫应答,通过免疫佐剂IL-21基因修饰MSCs作为疫苗免疫小鼠可增强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活性和NK细胞毒活性。IL-33作为一种多效性免疫效应因子在激活抗肿瘤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刺激DCs成熟,增强CD8+T细胞和NK细胞肿瘤杀伤作用,增强体内抗原特异性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免疫反应等,能显着抑制小鼠肿瘤生长和肺转移,同样,IL-33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免疫佐剂。而利用IL-33修饰的MSCs作为疫苗对黑色素瘤的影响目前尚无报道,其抗肿瘤免疫机制也有待进一步阐释。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制备IL-33修饰的黑色素瘤干细胞疫苗,旨在研究其抑制黑色素瘤生长和转移的效果,并探索其抗肿瘤的免疫效应机制,为黑色素瘤干细胞疫苗在黑色素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研究方法:1.黑色素瘤干细胞疫苗的制备(1)利用免疫磁珠技术分选细胞:利用免疫磁珠从B16F10细胞中分选出B16F10-CD44+CD133+细胞(即黑色素瘤干细胞)和B16F10-CD44-CD133-细胞。(2)分选后黑色素瘤干细胞的鉴定: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分选前后细胞表面CD44,CD133和MHC I的表达;测定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将分选前后的B16F10和B16F10-CD44+CD133+细胞进行普通的二维(two dimension,2D)和三维(three dimension,3D)培养,观察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提取分选前后细胞的总RNA,进行RT-q PCR测定干性基因SOX-2,OCT-4和KLF-4的表达。(3)IL-33过表达基因腺病毒感染B16F10-CD44+CD133+:将状态良好的B16F10-CD44+CD133+接种到6孔盘,第2天加入适当体积的病毒(HBAD-EGFP过表达对照或HBAD-IL33-EGFP),感染8 h。(4)肿瘤细胞灭活及灭活后鉴定:(1)利用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50μg/ml作用肿瘤细胞4 h对其进行灭活,利用MTT法测定不同时间点细胞增殖率;(2)肿瘤细胞经MMC作用后收集细胞上清液,进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IL-33的表达。2.黑色素瘤干细胞疫苗诱导抗肿瘤效果评价(1)建立预防性动物模型:荷瘤小鼠模型:将不同实验组灭活后的肿瘤细胞(包括等体积PBS)5×105个/次接种于C57BL/6小鼠腹股沟皮下,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7天,末次免疫7天后,所有小鼠于背部皮下注射B16F10细胞5×105个,定期测量肿瘤大小;肺转移模型:免疫方式同上,末次免疫7天后,所有小鼠经尾静脉注射5×105个B16F10细胞,观察并记录肺转移情况,记录生存期。(2)肿瘤病理组织学检测:末次免疫后3周,取不同组小鼠肿瘤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测,包括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CD8,Ki-67和Caspase-3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3.黑色素瘤干细胞疫苗诱导抗肿瘤免疫机制的研究(1)疫苗对DCs成熟能力的影响:将小鼠骨髓来源的DCs与不同实验组灭活后的肿瘤细胞(包括等体积PBS)利用悬挂式细胞培养小室间接共培养,共培养4天后,观察DCs形态变化并利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表面成熟标志物CD11c,CD80,CD86和MHC II的表达;然后收集DCs并与CFSE标记的脾淋巴细胞以1:10的比例直接共培养6天,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CD8+T细胞CFSE的表达,利用ELISA测定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和TNF-α的分泌。(2)疫苗对脾脏CD8+T细胞的影响:在末次免疫后3周,取不同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进行流式细胞术,通过测定脾淋巴细胞表面CD3,CD8和CD69的表达检测疫苗对脾脏CD8+T细胞比例及活性的影响;通过测定PD-1,CTLA-4和Tim-3及中心记忆性表型CD44,CD62L和CD127的表达检测疫苗对CD8+T细胞免疫检查点及CD8+中心记忆性T细胞的影响;通过测定细胞内IFN-γ和Gzm B的表达检测疫苗对CD8+T细胞抗肿瘤效应分子表达的影响。(3)疫苗对小鼠脾淋巴细胞杀伤能力的影响:在末次免疫后3周,取不同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作为效应细胞,体外培养的B16F10细胞作为靶细胞;同样,取疫苗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作为效应细胞,B16F10和分选后的B16F10-CD44+CD133+及B16F10-CD44-CD133-细胞作为靶细胞,利用Calcein-AM释放实验测定脾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4)黑色素瘤组织细胞中CD44,CD133及MHC I的表达:末次免疫后3周,利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不同组小鼠黑色素瘤组织细胞中CD44,CD133及MHC I的表达。(5)检测小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在末次免疫后3周,取不同组小鼠血清,利用ELISA检测不同组小鼠血清IFN-α,IL-2,TNF-α和IFN-γ的水平。研究结果:利用免疫磁珠技术成功分选出B16F10-CD44+CD133+细胞,其纯度可达到96.14%,并且B16F10-CD44+CD133+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较强,其干性相关基因SOX-2,OCT-4和KLF-4的表达明显增强,细胞表面MHC I的表达下降。通过IL-33过表达基因腺病毒成功感染B16F10-CD44+CD133+细胞后,利用MMC对其灭活,并测定细胞活性和IL-33的分泌,同时将灭活后的细胞接种到小鼠腹股沟皮下发现未成瘤,最后得到细胞增殖活性受到抑制但仍可分泌IL-33的B16F10-IL-33 CD44+CD133+细胞株,即黑色素瘤干细胞疫苗(以下简称“疫苗”)。在预防性小鼠模型中,疫苗可明显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生长及肺转移,并诱导黑色素瘤细胞凋亡,荷瘤小鼠模型中疫苗组小鼠中位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明显延长(分别为40天和55天),而在肺转移模型中疫苗组小鼠中位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延长时间更加显着(分别为55天和70天)。进一步研究疫苗抗肿瘤的免疫效应机制,我们发现:(1)疫苗可促进小鼠骨髓来源的DCs成熟,诱导DCs成熟标志物表达上调,并且疫苗作用后的DCs可激活CD8+T细胞,包括刺激CD8+T细胞增殖和促进CD8+T细胞分泌IFN-γ和TNF-α;(2)疫苗免疫小鼠3周后,发现疫苗可增加小鼠脾脏CD8+T细胞比例及活性,并降低免疫检查点的表达,此外,疫苗可诱导脾脏CD8+中心记忆性T细胞的形成并增加CD8+T细胞抗肿瘤效应分子的表达;(3)疫苗免疫小鼠3周后可明显增强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并且这种杀伤作用特异性强,可靶向杀伤B16F10-CD44+CD133+细胞;(4)疫苗组荷瘤小鼠肿瘤细胞CD44和CD133的表达降低,而MHC I表达增加,并且黑色素瘤组织中CD8+T细胞浸润增加;(5)疫苗可增加免疫后小鼠血清抗肿瘤细胞因子IL-2,IFN-α,TNF-α和IFN-γ的分泌。研究结论:1.从B16F10黑色素瘤细胞成功分选出高纯度、具有干细胞性质的B16F10-CD44+CD133+细胞,并制备出增殖活性受到抑制但仍可分泌IL-33的B16F10-IL-33 CD44+CD133+全细胞疫苗。2.疫苗能明显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生长和肺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延长小鼠中位生存期和总生存期。3.疫苗诱导抗肿瘤免疫作用是通过刺激DCs成熟而启动并促进CD8+T细胞增殖,同时抑制CD8+T细胞在体内分化耗竭,诱导记忆性T细胞形成。4.疫苗通过激活宿主体内细胞免疫,增加黑色素瘤组织中CD8+T细胞的浸润,启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进而特异性靶向杀伤黑色素瘤干细胞。
吉国锋[6](2021)在《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免疫植入器件用于结直肠癌术后免疫治疗研究》文中指出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是治疗结直肠癌首选也是最有效的方案。但对于中晚期结直肠癌,由于癌肿浸润广泛,手术无法达到根治性切除,或者手术时已经发生远处转移,局部残留肿瘤细胞和远端转移灶肿瘤细胞在术后继续生长引起肿瘤复发和转移,是导致手术失败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全身系统性化疗和放射治疗是预防中晚期结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重要治疗措施。然而考虑到患者术后体质较弱,需要一定时间的恢复期,加之切口愈合等因素,一般至少在术后2~3周方可进行全身化疗和放疗。在这一时期,往往错过了消灭残留肿瘤细胞的最佳时机,而且这个间隙也为肿瘤的复发创造了早期条件。因此,寻找更佳的术后治疗措施来解决进展期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和转移仍是目前临床最亟待解决的术后难题。近年来,多种肿瘤免疫疗法被证实可以有效杀灭肿瘤并可预防肿瘤复发,但在实体瘤治疗方面,肿瘤免疫治疗面临诸多挑战,如免疫治疗响应性低,免疫药物耐药,非肿瘤靶向分布(on-target but off-tumor),毒副作用大等。近年来有研究发现,通过在肿瘤内/附近局部缓释免疫药物能够较好的解决上述难题,而且安全性更高。对于结直肠癌,在肿瘤切除过程中,外科医生有独特的直接接触肿瘤机会,因此,原位(肿瘤切除部位)免疫治疗可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术后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的策略。近年来基于生物高分子材料的肿瘤局部免疫治疗彰显了巨大治疗潜力,包括可植入支架、可注射水凝胶和原位形成的水凝胶等,这种局部免疫治疗可产生全身抗肿瘤免疫效果,甚至达到治愈的效果。这种易于装载、可降解和控制缓释特性,使基于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免疫植入器件的局部免疫疗法成为肿瘤切除术后免疫治疗一种有前途的策略和途径。基于此,我们设计了一种由4臂氨基聚乙二醇(4-arm poly(ethylene glycol)amine,4臂PEG-NH2)和氧化葡聚糖(oxidized dextran,ODEX)交联得到的支架材料,并在材料制备过程中分别装载瑞喹莫德(Resiquimod,R848)和抗OX40抗体(CD134,anti-OX40 antibody,aOX40),制备了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免疫植入器件用于进展期结直肠癌术后免疫治疗。目的:借助于在结直肠癌手术中外科医生有独特的直接接触肿瘤机会,设计一种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免疫植入器件用于进展期结直肠癌术后免疫治疗,以期解决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难题。方法:(1)制备空白植入器件:用不同质量比的4臂PEG-NH2与ODEX交联,通过醛基与氨基的席夫碱反应(Schiff base reaction)形成交联网格的水凝胶,冻干后得到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植入器件。并分别测试不同质量比制备的植入器件的强度和粘附性,根据测试结果选择最佳的质量比;(2)植入器件的表征:测试最佳质量比条件下制备的植入器件在体内和体外的降解情况;(3)制备免疫植入器件:将瑞喹莫德(R848)和抗OX40抗体(aOX40)担载到植入器件中,并测试其缓释效果;(4)验证免疫植入器件杀灭残留肿瘤效果:构建BALB/c小白鼠皮下不完全切除肿瘤模型,术中将免疫植入器件埋植到肿瘤切除后的残腔内,监测并记录残留肿瘤生长情况;并分析植入术后第3天和第10天残留肿瘤免疫微环境改变;(5)验证经免疫植入器件治疗后建立的肿瘤特异性免疫记忆效应:皮下不完全切除肿瘤模型中经免疫植入器件治愈的小鼠,再次进行肿瘤复种挑战实验,监测并记录复种肿瘤生长情况;并分析系统性免疫微环境(脾脏)的改变;(6)验证经免疫植入器件治疗后激活了全身系统性免疫反应(远端效应):建立小鼠皮下双侧肿瘤模型,将免疫植入器件埋植入到其中一侧肿瘤腔内,然后监测并记录对侧肿瘤生长情况;并分析对侧肿瘤免疫微环境改变;结果:(1)当4臂PEG-NH2与ODEX的质量比为1:1时,交联形成的植入器件同时拥有较大的强度和较好的组织粘附性;在体外,植入器件降解时间大于9天;在体内,其降解时间大于21天;(2)R848和aOX40抗体被成功装载到植入器件中,并且能够随着植入器件的降解而同步缓慢释放,R848和aOX40抗体的释放时间均长于9天;(3)在皮下不完全切除肿瘤模型中,术中在肿瘤切除残腔中埋入免疫植入器件,可以根除残留肿瘤,而且治疗组所有小鼠在150天的观察期内均无肿瘤复发。残留肿瘤免疫微环境分析结果显示:在术后第3天,固有免疫被迅速激活,自然杀伤细胞(Nature killer cells,NK细胞)的浸润增多,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活化增强,随后适应性免疫被激活,肿瘤内T细胞浸润数量显着增加(第10天);(4)在小鼠对侧皮下复种肿瘤挑战模型中,结果显示经免疫植入器件治愈的小鼠能抵抗该挑战,再次在对侧皮下种瘤后,所有小鼠均未成瘤;全身系统性免疫分析结果显示:脾脏内记忆T细胞数量显着增多;(5)在构建的小鼠皮下双侧肿瘤模型中,将免疫植入器件植入到其中一侧肿瘤腔后,对侧肿瘤的生长得到了显着的抑制;对侧肿瘤免疫分析结果显示:对侧肿瘤内浸润T细胞数目也显着增多。结论:(1)我们设计了一种简单并易于操作的结直肠癌术后免疫治疗策略和方法,即将合成的治疗性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免疫植入器件植入到肿瘤切除腔内,通过协同激活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和免疫记忆效应,有效清除术后残余肿瘤细胞和远端转移灶,并且能够防止术后肿瘤复发;(2)我们设计的生物高分子免疫植入器件被证实是术后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合理选择,这种术后免疫治疗管理更具有特异性、更有效、毒性更小,有着巨大临床转化潜能。
岳涛涛[7](2021)在《旋毛虫与Lewis肺癌相关抗原基因sHSPs重组侵入型植物乳杆菌抗肿瘤效应研究》文中提出肺癌是当前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发病率、死亡率持续上升,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目前,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放疗、化疗和生物免疫疗法。生物免疫疗法主要包括抗体疗法、细胞疗法和肿瘤疫苗。研究发现细菌活载体疫苗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效应,其中乳酸菌是益生菌,具有免疫调节能力和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已有研究表明乳酸菌可作为疫苗载体用于宫颈癌的防治。近年来,人们发现旋毛虫可抑制骨髓瘤、肺癌、乳腺癌、黑色素瘤等多种恶性肿瘤的生长。本实验室前期发现旋毛虫与Lewis肺癌相关抗原sHSPs抗血清具有良好的抗肺癌作用。因此,本试验构建相关抗原基因sHSPs重组侵入型植物乳杆菌,研究其对Lewis肺癌的作用,以期为肿瘤防治提供新思路,并为肿瘤疫苗的研发及应用提供实验数据。旋毛虫与Lewis肺癌相关抗原基因sHSPs重组侵入型植物乳杆菌的构建扩增出sHSPs基因,连接真核质粒pValac,转染293T细胞验证表达,将验证后的重组质粒转化重组侵入型植物乳杆菌NC8/FnBPA,筛选出阳性克隆命名为NC8-sHSPs。对重组植物乳杆菌NC8-sHSPs的生长特性、黏附、侵袭、定植能力及安全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成功扩增出相关抗原基因sHSPs,构建的重组质粒pValac-sHSPs在真核细胞内可以表达。生长特性分析表明重组植物乳杆菌NC8-sHSPs的生长特性无明显改变,能以活菌的形式通过人工胃液,并可在人工肠液中繁殖。定植试验表明NC8-sHSPs在体外可黏附、侵入小鼠mode-k细胞,在小肠内也可定植。安全性检测表明NC8-sHSPs对mode-k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体内、外均未引起IL-1β、IL-6、IL-12、IFN-γ和TNF-α等促炎细胞因子的过量释放,也未引起小鼠体重的明显改变和组织器官的明显损伤。重组侵入型植物乳杆菌NC8-sHSPs对Lewis肺癌的预防作用首先经口免疫1×109 cfu NC8-sHSPs,二免后7 d皮下注射2×106个Lewis肺癌细胞荷瘤,荷瘤后14 d,处死小鼠,剥离肿瘤,计算抑瘤率。通过ELISA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学指标。CCK-8、LDH试验研究体外重组sHSPs对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诱导CTL杀伤Lewis肺癌细胞的能力。最后对病理组织学损伤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重组植物乳杆菌NC8-sHSPs可明显抑制Lewis肺癌生长,平均肿瘤体积和重量抑制率分别为62.36%和68.37%。免疫学检测发现重组植物乳杆菌可诱导sHSPs特异性IgG,提高血清中TNF-α、IFN-γ、总sIgA以及肠道灌洗液中总sIgA的水平,增加CD8+T淋巴细胞的数量,表明免疫NC8-sHSPs可激活宿主的体液免疫,增强细胞免疫和黏膜免疫抑制Lewis肺癌的生长。淋巴细胞增殖试验表明重组sHSPs可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联合IL-2可诱导产生直接杀伤Lewis肺癌细胞的CTL。免疫组化表明肿瘤内PCNA的表达降低,病理组织学观察未见明显损伤。重组侵入型植物乳杆菌NC8-sHSPs对Lewis肺癌的治疗作用首先皮下注射2×106 Lewis肺癌细胞建立荷瘤小鼠模型,然后用1×109 cfu NC8-sHSPs连续治疗15 d,治疗结束剥离肿瘤,计算抑瘤率。使用ELISA检测免疫学指标,最后对组织器官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学损伤。结果表明重组植物乳杆菌NC 8-sHSPs治疗可抑制Lewis肺癌生长,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时间,平均肿瘤体积和重量抑制率分别为40.76%和44.22%。免疫学检测结果表明重组植物乳杆菌可诱导sHSPs特异性IgG,提高血清中IL-12、TNF-α、IFN-γ、总sIgA以及肠道灌洗液中总sIgA的水平,表明重组植物乳杆菌治疗可诱导体液免疫,增强黏膜免疫和细胞免疫杀伤Lewis肺癌。组织器官HE染色表明重组植物乳杆菌NC 8-sHSPs治疗后未出现明显的病理损伤。
鹿瑶[8](2021)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乳腺癌的治疗效果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肿瘤,长期以来一直是女性肿瘤患病率的第一位,是威胁女性生命和健康的关键原因之一。在过去的30年中,新的抗癌药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诊断和治疗的发展使乳腺癌的死亡率降低了39%。但是,与乳腺癌的斗争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迫切需要找到新的合理的治疗方法。随着免疫学和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免疫疗法长期以来已成为继传统化学疗法,放射疗法和外科手术之后的另一种重要的乳腺癌治疗方法。在肿瘤微环境中,抗原刺激T淋巴细胞活化过程中,由于多种免疫检查点的存在,导致T细胞无法有效激活,免疫检查点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免疫检查点抑制通路的确定导致免疫疗法的重大改进。目前多数治疗主要针对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PD-L1)等相关免疫检查点分子为靶点。但不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不同类型的乳腺癌的敏感性是否存在差别尚不确定,因此明确不同类型乳腺癌在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效果,对如何更合理的临床选择将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阐明这一问题,本课题作为实验性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观察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效果为了了解不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治疗乳腺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分别统计了使用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组与其对照组(常规化疗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对照组客观缓解率20%。PD-1/PD-L1研究组客观缓解率55%,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CTLA-4研究组客观缓解率50%,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LAG-3研究组客观缓解率40%,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均较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升高,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此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均可提高对乳腺癌的治疗疗效,但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之间无明显差别。2.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比于传统治疗对乳腺癌患者一般状态的影响为了了解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治疗乳腺癌患者时,是否也对患者的一般状态有影响,如体重、心率、血压,我们观察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乳腺癌患者后患者的一般状态,结果显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组体重、心率及血压与对照组不存在明显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乳腺癌患者一般状态没有明显影响。3.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传统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为了观察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否能够改善B细胞功能,我们将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在治疗后Ig G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其余几种类型抗体包括Ig A、Ig M和Ig E则无明显差别。提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促进乳腺癌患者B细胞分泌产生Ig G抗体的功能,增强体液免疫应答能力,从而参与免疫应答或提高自身抗感染能力,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4.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与非三阴性乳腺癌(非TNBC)患者肿瘤大小的抑制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治疗不同类型乳腺癌患者时的治疗效果,我们观察了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TNBC与非TNBC患者肿瘤大小的变化,结果显示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TNBC患者相比与非TNBC患者的肿瘤大小明显变小(以肿瘤的较大直径与较大的垂直直径的乘积减少50%以上为判断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CTLA-4和LAG-3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TNBC和非TNBC患者都无明显差异,肿瘤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TNBC与非TNBC复发的影响为了解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不同类型乳腺癌后,是否具有显着的抑制癌症复发的作用,我们随访了治疗后出院患者的乳腺癌复发情况,结果显示PD-1/PD-L1和CTLA-4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用于TNBC患者可提高病理学缓解率(PCR率),但对于Luminal A型、Luminal B型乳腺癌基本无获益,而LAG-3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TNBC与非TNBC患者的PCR率无明显提高。6.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乳腺癌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为了明确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治疗乳腺癌患者时,是否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观察了患者治疗后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包括分级、死亡、停药、剂量调整和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和输液反应情况,结果显示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不良反应在各型乳腺癌中与单纯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但其远期影响还疗效需进一步随访观察。结论: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乳腺癌较传统化疗效果显着。2.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提高乳腺癌患者血清Ig G水平。3.不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TNBC和非TNBC患者治疗效果不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安全有效,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临床治疗新策略,值得研究推广。
梁霄,陈枢青[9](2021)在《新生抗原在精准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个体化精准医疗是肿瘤免疫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新生抗原是一类特异的存在于肿瘤细胞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上的抗原表位肽,经由突变的体细胞基因编码、转录和翻译而成的具有特异性氨基酸序列变异的抗原肽。肿瘤细胞的突变"千人千面",根据新生抗原设计治疗方案,就会造成"一人一药"的"定制化"局面。基于新生抗原的个体化肿瘤疫苗疗法是对以PD-1/PD-L1抗体为代表的免疫药物疗法和以CAR-T为代表的免疫细胞疗法的发展。本文从新生抗原的发现过程、新生抗原疫苗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的临床试验等进行了综述。
冒佳蓉,钱颖,施国平,王晶晶,陈玉根[10](2021)在《纳米疫苗在肿瘤免疫疗法中的应用》文中指出近年来肿瘤免疫疗法成为癌症治疗领域的热点,其中结合肿瘤疫苗和纳米技术的纳米疫苗为肿瘤免疫疗法提供了新思路.纳米疫苗可以实现疫苗和佐剂的共载,且智能化的纳米载体进一步实现了抗原有效的靶向递送,促进了抗原的摄取和递呈,激活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有效杀伤肿瘤细胞.本文就纳米疫苗的原理、优势、纳米材料的类型、临床疗效进行综述,为后期纳米疫苗的设计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依据.
二、肿瘤疫苗的研究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肿瘤疫苗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政府投入的美国肿瘤疫苗研究态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资助项目年度分布 |
2.2 被资助机构 |
2.3 研究主题 |
3 讨论 |
(2)全球肿瘤疫苗临床转化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检索结果 |
2.2 临床试验注册概况 |
2.3 临床试验注册内容 |
3 讨论 |
(3)国内肿瘤疫苗相关文献知识图谱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2 结果分析 |
2.1 发文时间分析 |
2.2 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
2.3 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
2.4 关键词分析 |
(4)M1型巨噬细胞外泌体疫苗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增强肿瘤免疫治疗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肿瘤免疫治疗概述 |
1.1.1 肿瘤免疫治疗的现状 |
1.1.2 肿瘤免疫治疗的方法 |
1.1.3 肿瘤免疫治疗的局限性 |
1.2 肿瘤微环境对免疫治疗的限制 |
1.2.1 肿瘤微环境的构成及危害 |
1.2.2 免疫抑制性细胞与物质 |
1.2.3 抗肿瘤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 |
1.3 巨噬细胞的极化与意义 |
1.3.1 巨噬细胞的分型 |
1.3.2 巨噬细胞极化增强免疫治疗效果 |
1.3.3 巨噬细胞极化的方式 |
1.3.4 巨噬细胞极化的机制 |
1.4 外泌体概述 |
1.4.1 外泌体的生物发生 |
1.4.2 外泌体的提取方法 |
1.4.3 外泌体的来源及功能 |
1.4.4 外泌体作为肿瘤疫苗载体的研究现状 |
1.5 立题依据 |
第二章 M1_(OVA)-Exos的构建和表征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原代巨噬细胞的培养及鉴定 |
2.2.2 LPS极化原代巨噬细胞 |
2.2.3 巨噬细胞摄取OVA抗原 |
2.2.4 M1_(OVA)-Exos的提取与表征 |
2.2.5 统计与分析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原代巨噬细胞的鉴别 |
2.3.2 LPS极化巨噬细胞为M1 表型的表征 |
2.3.3 巨噬细胞摄取OVA的鉴别 |
2.3.4 外泌体的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1_(OVA)-Exos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及机制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M1_(OVA)-Exos与巨噬细胞的结合能力 |
3.2.2 M1_(OVA)-Exos对巨噬细胞表型的影响 |
3.2.3 M1-Exos极化巨噬细胞的机制研究 |
3.2.4 M1_(OVA)-Exos对巨噬细胞抗原呈递能力的影响 |
3.2.5 M1_(OVA)-Exos激活T细胞的能力 |
3.2.6 统计与分析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巨噬细胞及B16-OVA对 M1_(OVA)-Exos的摄取能力 |
3.3.2 M1_(OVA)-Exos极化巨噬细胞为M1 表型 |
3.3.3 M1-Exos极化巨噬细胞的机制 |
3.3.4 M1_(OVA)-Exos增强巨噬细胞的抗原呈递能力 |
3.3.5 M1_(OVA)-Exos激活T 细胞为CD4~+T 细胞和CD8~+T 细胞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1_(OVA)-Exos的体内抗肿瘤作用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B16-OVA黑色素瘤荷瘤小鼠模型建立 |
4.2.2 实验分组与给药 |
4.2.3 M1_(OVA)-Exos对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 |
4.2.4 荷瘤小鼠肿瘤组织局部巨噬细胞表型分析 |
4.2.5 荷瘤小鼠肿瘤组织局部T细胞、NK细胞浸润 |
4.2.6 荷瘤小鼠血清中OVA抗体检测 |
4.2.7 荷瘤小鼠的主要脏器组织病理分析 |
4.2.8 B16-OVA黑色素瘤转移模型建立 |
4.2.9 M1_(OVA)-Exos抑制肿瘤转移效果 |
4.2.10 统计与分析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M1_(OVA)-Exos抑瘤作用 |
4.3.2 肿瘤组织局部巨噬细胞表型分析 |
4.3.3 肿瘤组织局部T细胞、NK细胞浸润 |
4.3.4 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的抗体 |
4.3.5 主要脏器病理分析 |
4.3.6 M1_(OVA)-Exos抑制肿瘤转移的效果 |
4.3.7 免疫组化分析转移小鼠肺组织T细胞浸润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IL-33修饰的黑色素瘤干细胞疫苗抗肿瘤及免疫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黑色素瘤 |
1.1.1 流行病学 |
1.1.2 治疗现状 |
1.1.3 免疫治疗 |
1.2 肿瘤干细胞 |
1.2.1 肿瘤干细胞一般特征 |
1.2.2 黑色素瘤中的肿瘤干细胞研究 |
1.2.3 肿瘤干细胞——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
1.2.4 肿瘤干细胞疫苗——靶向肿瘤干细胞免疫治疗 |
1.2.5 靶向肿瘤干细胞多种免疫治疗潜在机制 |
1.2.6 肿瘤干细胞疫苗潜在的抗肿瘤免疫机制 |
1.2.6.1 树突状细胞的作用 |
1.2.6.2 抗肿瘤特异性T细胞的作用 |
1.3 IL-33 |
1.3.1 IL-33 的免疫调节作用 |
1.3.2 IL-33 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 |
1.3.2.1 IL-33 对DCs的作用 |
1.3.2.2 IL-33 对CD8~+T细胞的作用 |
1.3.2.3 IL-33 在肿瘤疫苗中的潜在作用 |
1.3.3 IL-33 在黑色素瘤中的研究 |
第2章 研究方案 |
2.1 黑色素瘤干细胞疫苗的制备 |
2.2 黑色素瘤干细胞疫苗诱导抗肿瘤效果评价 |
2.3 黑色素瘤干细胞疫苗诱导抗肿瘤免疫机制的研究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材料 |
3.1.1 主要试剂 |
3.1.2 主要试剂的配制 |
3.1.3 主要实验仪器 |
3.1.4 实验动物 |
3.1.5 实验相关细胞株 |
3.2 方法 |
3.2.1 细胞复苏、培养及冻存 |
3.2.2 利用免疫磁珠技术分选细胞 |
3.2.3 测定细胞克隆形成能力 |
3.2.4 总RNA的提取与逆转录 |
3.2.5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q PCR)检测细胞的干性 |
3.2.6 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表面MHC I的表达 |
3.2.7 IL-33 过表达基因腺病毒感染B16F10-CD44~+CD133~+ |
3.2.8 肿瘤细胞灭活及细胞灭活后鉴定 |
3.2.9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ELISA)测定IL-33 的表达 |
3.2.10 建立预防性动物模型 |
3.2.11 肿瘤病理组织学检测 |
3.2.12 DCs的诱导及鉴定 |
3.2.13 检测疫苗促DCs成熟能力 |
3.2.14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分离及脾脏中CD8~+T细胞比例及活性测定 |
3.2.15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CFSE染色 |
3.2.16 检测疫苗对DCs激活CD8~+T细胞能力的影响 |
3.2.17 测定疫苗对CD8~+T细胞免疫检查点及CD8~+记忆性T细胞的影响 |
3.2.18 检测疫苗对CD8~+T细胞抗肿瘤效应分子的影响 |
3.2.19 测定小鼠脾淋巴细胞的杀伤能力 |
3.2.20 测定黑色素瘤组织细胞中CD44,CD133的表达 |
3.2.21 检测小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 |
3.2.22 统计学分析 |
第4章 实验结果 |
4.1 黑色素瘤干细胞疫苗的制备 |
4.1.1 B16F10-CD44~+CD133~+黑色素瘤干细胞的鉴定 |
4.1.2 IL-33 过表达基因腺病毒感染B16F10-CD44~+CD133~+细胞 |
4.1.3 黑色素瘤干细胞的灭活 |
4.1.4 B16F10-IL-33 CD44~+CD133~+细胞灭活后鉴定及抗肿瘤疫苗制备 |
4.2 黑色素瘤干细胞疫苗诱导抗肿瘤效果评价 |
4.2.1 疫苗对荷瘤小鼠肿瘤大小的影响 |
4.2.2 疫苗对小鼠肺转移的影响 |
4.2.3 荷瘤小鼠肿瘤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
4.2.4 小鼠生存期分析 |
4.3 黑色素瘤干细胞疫苗诱导抗肿瘤免疫机制的研究 |
4.3.1 疫苗促进小鼠骨髓来源的DCs成熟 |
4.3.2 疫苗增强DCs刺激CD8~+T细胞增殖的能力 |
4.3.3 疫苗增强DCs启动CD8~+T细胞的能力 |
4.3.4 疫苗对小鼠脾脏中CD8~+T细胞比例及活性的影响 |
4.3.5 疫苗降低CD8~+T细胞免疫检查点的表达 |
4.3.6 疫苗诱导脾脏CD8~+中心记忆性T细胞的形成 |
4.3.7 疫苗增加脾脏CD8~+T细胞抗肿瘤效应分子的表达 |
4.3.8 疫苗增强小鼠脾淋巴细胞的杀伤能力 |
4.3.9 疫苗降低荷瘤小鼠肿瘤组织细胞CD44和CD133的表达 |
4.3.10 疫苗对荷瘤小鼠肿瘤组织细胞MHC I表达的影响 |
4.3.11 疫苗促进小鼠血清抗肿瘤细胞因子的分泌 |
4.3.12 疫苗增加小鼠肿瘤组织CD8~+T细胞的浸润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免疫植入器件用于结直肠癌术后免疫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综述 |
2.1 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 |
2.2 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机制 |
2.3 结直肠癌的诊查现状 |
2.4 结直肠癌的治疗现状 |
2.5 基于生物高分子材料的免疫治疗新策略 |
2.6 总结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1.1 化学及生物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实验试剂配制 |
3.2 实验方法 |
3.2.1 细胞系及培养条件 |
3.2.2 动物实验 |
3.2.3 细胞复苏 |
3.2.4 细胞传代 |
3.2.5 细胞冻存 |
3.2.6 氧化葡聚糖(ODEX)的合成 |
3.2.7 4臂PEG-NH_2的合成 |
3.2.8 免疫植入器件的合成 |
3.2.9 植入器件的流变试验和拉伸试验 |
3.2.10 组织相容性实验和细胞毒性(MTT)实验 |
3.2.11 植入器件的体外和体内降解分析 |
3.2.12 免疫植入器件中R848和IgG的体外释放 |
3.2.13 体内抗肿瘤实验 |
3.2.14 外科手术和免疫植入器件的植入 |
3.2.15 肿瘤组织和血清中细胞因子分析 |
3.2.16 细胞流式分析 |
3.2.17 统计分析 |
第4章 结果 |
4.1 免疫植入器件的合成和表征 |
4.2 免疫植入器件用于术后免疫治疗效果 |
4.3 治疗后肿瘤免疫微环境分析 |
4.4 对远端肿瘤的抑制作用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旋毛虫与Lewis肺癌相关抗原基因sHSPs重组侵入型植物乳杆菌抗肿瘤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表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旋毛虫抗肿瘤研究进展 |
1.1 旋毛虫虫体抗肿瘤 |
1.2 旋毛虫可溶性粗抗原抗肿瘤 |
1.3 旋毛虫与肿瘤相关抗原抗肿瘤 |
1.4 旋毛虫排泄分泌抗原抗肿瘤 |
第二章 细菌作为活疫苗载体研究现状 |
2.1 单增李斯特菌 |
2.2 沙门氏菌 |
2.3 牛结核分枝杆菌卡介苗 |
2.4 乳酸菌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旋毛虫与Lewis肺癌相关抗原基因sHSPs重组侵入型植物乳杆菌的构建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材料 |
1.1.2 方法 |
1.2 结果 |
1.2.1 旋毛虫肌幼虫的富集与纯化 |
1.2.2 旋毛虫sHSPs基因的扩增 |
1.2.3 表达载体pValac-sHSPs的构建 |
1.2.4 蛋白sHSPs的表达及鉴定 |
1.2.5 NC8-sHSPs的生长特性 |
1.2.6 黏附、侵袭能力检测 |
1.2.7 质粒递送及表达能力检测 |
1.2.8 小肠内定植能力检测 |
1.2.9 安全性评价 |
1.3 讨论 |
1.3.1 sHSPs基因的选择 |
1.3.2 真核质粒pValac-sHSPs表达鉴定 |
1.3.3 重组植物乳杆菌NC8-sHSPs的转化与构建 |
1.3.4 重组植物乳杆菌NC8-sHSPs生长特性分析 |
1.3.5 重组植物乳杆菌NC8-sHSPs侵袭、定植能力 |
1.4 小结 |
第二章 重组侵入型植物乳杆菌NC8-sHSPs对Lewis肺癌的预防作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 |
2.2.1 抑瘤率检测 |
2.2.2 重组sHSPs的诱导、纯化 |
2.2.3 血清sHSPs特异性IgG的检测 |
2.2.4 肠道灌洗液和血清总sIgA水平的检测 |
2.2.5 细胞因子检测 |
2.2.6 脾淋巴细胞亚群及数量检测 |
2.2.7 sHSPs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2.2.8 sHSPs诱导的特异性CTL的功能检测 |
2.2.9 免疫组化检测肿瘤内PCNA的表达 |
2.2.10 小鼠体重和病理组织学变化 |
2.3 讨论 |
2.3.1 NC8-sHSPs处理对黏膜免疫的影响 |
2.3.2 NC8-sHSPs处理对体液免疫的影响 |
2.3.3 NC8-sHSPs处理对细胞免疫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重组侵入型植物乳杆菌NC8-sHSPs对 Lewis肺癌的治疗作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 |
3.2.1 小鼠Lewis肺癌模型的建立 |
3.2.2 NC8-sHSPs治疗对LLC生长的影响 |
3.2.3 NC8-sHSPs治疗对LLC小鼠生存率的影响 |
3.2.4 血清sHSPs特异性IgG的检测 |
3.2.5 血清、肠道灌洗液总sIgA水平的检测 |
3.2.6 血清细胞因子的检测 |
3.2.7 小鼠体重和组织病理学检测 |
3.3 讨论 |
3.3.1 NC8-sHSPs治疗对黏膜免疫的影响 |
3.3.2 NC8-sHSPs治疗对体液免疫的影响 |
3.3.3 NC8-sHSPs治疗对细胞免疫的影响 |
3.3.4 NC8-sHSPs疗效分析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乳腺癌的治疗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乳腺癌的危害及现状 |
1.2 乳腺癌的病因学探讨 |
1.2.1 导致乳腺癌的主要因素 |
1.2.2 发病机制 |
1.3 乳腺癌的分类、病理和分级 |
1.3.1 组织学分类 |
1.3.2 分级 |
1.4 乳腺癌的临床症状和相应检查 |
1.4.1 临床症状 |
1.4.2 辅助检查 |
1.5 乳腺癌的诊断 |
1.6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 |
1.6.1 手术治疗 |
1.6.2 化学药物治疗 |
1.6.3 内分泌治疗 |
1.6.4 放射治疗 |
1.6.5 生物靶向治疗 |
1.7 免疫疗法,乳腺癌治疗新思路 |
1.7.1 乳腺癌与人体免疫系统 |
1.7.2 乳腺癌的免疫治疗措施 |
1.8 免疫检查点阻滞剂在乳腺癌免疫治疗中的研究结果 |
1.8.1 免疫检查点和肿瘤免疫逃逸 |
1.8.2 靶向治疗CTLA-4 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
1.8.3 用于PD-1/PD-L1靶向治疗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
1.9 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
1.9.1 乳腺癌的分子结构分析 |
1.9.2 TNBC主动免疫疗法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1.1 病例来源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观察指标 |
2.1.5 评价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对照组行常规化疗方案 |
2.2.2 研究组行检查点抑制剂免疫治疗方案 |
2.2.3 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检测 |
2.2.4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观察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乳腺癌的治疗效果 |
3.2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比于传统治疗对乳腺癌患者一般状态的影响 |
3.3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传统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
3.4 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TNBC与非TNBC患者肿瘤大小的抑制作用 |
3.5 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TNBC与非TNBC复发的影响 |
3.6 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乳腺癌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新生抗原在精准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新生抗原与肿瘤的免疫治疗 |
2 新生抗原的筛选与验证 |
3 新生抗原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
3.1 新生抗原肿瘤疫苗 |
3.2 过继T细胞治疗 |
3.3 新生抗原疫苗全球研发现状 |
4 挑战与展望 |
(10)纳米疫苗在肿瘤免疫疗法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纳米疫苗的概况 |
1.1 疫苗的优势 |
1.2 疫苗的载体 |
1.3 疫苗的联合治疗 |
2 纳米疫苗临床效果 |
3 总结与展望 |
四、肿瘤疫苗的研究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政府投入的美国肿瘤疫苗研究态势分析[J]. 严舒,卢岩,陈娟,杨潇逸,欧阳昭连. 中国药业, 2021(22)
- [2]全球肿瘤疫苗临床转化现状分析[J]. 卢岩,范云满,杨潇逸,张婷,欧阳昭连. 中国药业, 2021(22)
- [3]国内肿瘤疫苗相关文献知识图谱分析研究[J]. 胡璐璐,周立娟,戚欢,刘小溪,王欣,刘夏. 科技与创新, 2021(16)
- [4]M1型巨噬细胞外泌体疫苗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增强肿瘤免疫治疗作用[D]. 吕芳芳. 河北大学, 2021(09)
- [5]IL-33修饰的黑色素瘤干细胞疫苗抗肿瘤及免疫机制研究[D]. 尹起亮. 吉林大学, 2021
- [6]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免疫植入器件用于结直肠癌术后免疫治疗研究[D]. 吉国锋. 吉林大学, 2021(01)
- [7]旋毛虫与Lewis肺癌相关抗原基因sHSPs重组侵入型植物乳杆菌抗肿瘤效应研究[D]. 岳涛涛. 吉林大学, 2021(01)
- [8]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乳腺癌的治疗效果观察[D]. 鹿瑶. 吉林大学, 2021(01)
- [9]新生抗原在精准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梁霄,陈枢青.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21(08)
- [10]纳米疫苗在肿瘤免疫疗法中的应用[J]. 冒佳蓉,钱颖,施国平,王晶晶,陈玉根.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