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时期吴忠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因素及其变化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袁倩颖[1](2021)在《宁夏植被覆盖变化对水热因子与人类活动的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不仅在稳定生态环境、调节全球气候方面起关键作用,而且通过物质交换和能量循环为其他生物提供了生存必须的资源,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植被具有明显的水土保持功能和生长周期变化,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因此探究植被覆盖动态变化规律,是进行生态恢复与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路径。同时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植被的覆盖变化信息对评估地区环境状况、调节生态系统平衡、预防水土流失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定的重大国家战略,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千秋大计。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明确指示要“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因此,宁夏的生态保护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全球气候变化为背景,采用MODIS EVI数据、气象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从年、月、半月、季节、生长季等不同时间尺度,利用最大值合成法、趋势线分析法、变异系数分析、Hurst指数等方法,探讨了宁夏植被覆盖时序变化、空间分布、趋势变化、稳定性和持续性,并利用相关性分析、偏相关性分析、时滞性分析、残差分析法、土地利用类型等方法,探究植被覆盖变化对水热因子和人类活动的响应规律,以期为宁夏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2001-2018年宁夏植被覆盖有明显改善,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呈现波动增长的状态,由 0.115 增长至 0.17,年均增长率为 0.0022,其中 2001-2002、2005-2007、2008-2010、2011-2012、2015-2018为增加趋势;植被覆盖度由中低覆盖和低覆盖转化为中低覆盖和中高覆盖植被;年内植被生长具有明显的生物节律,1-3月EVI值较为平缓,4-8月EVI值陡然增加,直至7月出现一个顶峰值0.23,9-12月份EVI值迅速回落,1 1-12月植被覆盖度持续缓慢下降,最低值0.08出现在1月;四季和生长季的变化趋势与年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夏季EVI值增长速率最快,年均增长率0.004,生长季年均增长率为0.003。从区域来看,各时段EVI值及趋势均表现为南部山区最高,中部干旱带其次,北部引黄灌区最低。(2)宁夏植被覆盖分布呈现“南北高,中间低”的特征,EVI像元平均值0.14,整体平均年增长率为0.0021,植被整体呈现良好的改善趋势;研究时段内95.2%的地区的植被覆盖处于增加状态,植被覆盖度提高一级的面积为2.22× 106 hm2、提高两级的为2.55 × 106 hm2、提高三级及以上的为1.2× 106 hm2,比例依次为38.47%、22.26%、和1.88%;宁夏EVI值的标准差在16-1632之间,平均值为193,整体波动性和空间差异性较小,整体表现自南向北稳定性逐步提高的分布;宁夏整体Hurst指数范围在0.11-1.02之间,平均值为0.52,说明研究区域EVI指数具有持续的变化趋势,未来植被覆盖变化稳中有升,其中未来持续改善的区域面积为1.84× 106hm2(27.64%),持续少量改善的区域面积为3.55 × 105hm2(5.34%),持续稳定的区域面积最大为2.93 × 106hm2(44.17%),持续少量退化的区域面积为9.75 × 105hm2(13.69%)。从区域来看,北部引黄灌区的植被覆盖最低,种植区和非种植区差异性较大,前者覆盖度明显高于后者,中部干旱带的平均数值与北部接近,整体分布更为均匀,南部山区覆盖度最高,稳定性和持续性上均好于前两区域。(3)宁夏年际EVI与温度、湿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3和-4.29,与两者的年际相关性不明显,逐月EVI与温度、湿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6和0.54,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92和0.67,时滞相关系数分别为0.82和0.05,月值EVI和温度呈现较强的相关性且存在时滞相关性,与湿度相关性不明显。EVI与温度的相关系数较低的地区分布在沙坡头区、贺兰山和六盘山的局部地区,大部分区域都在0.8以上,北部种植区和南部泾源县在0.7左右。EVI与降雨量的相关系数较高的地区分布在盐池县和永宁县等地,其余相关性均不高,尤其是沙坡头区和同心县偏低。将温度和湿度与植被覆盖度的相关性进行叠加分析,温度和湿度中等正相关和强正相关相互转化的区域占总面积的97.57%,其余相关性转化占比过低对结果影响较小,总体而言,温度和湿度对植被生长起协同正相关关系,但影响大小有差异,且存在有南向北递减的特征。(4)2000—2018年宁夏土地利用格局发生了显着变化。耕地、草地面积持续减少,林地和建设用地则持续增加,水域面积先不变后增加,未利用地面积则是在先增加后减少。从转移特征来看,耕地转出面积为最大,其次是草地,转移过程最为显着的是耕地转为草地(占19.32%),其次为草地转为耕地(占12.82%)。研究时段内总体表现为人类活动对植被恢复起正向作用。计算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对宁夏植被覆盖整体起正向作用的区域占93%,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的部分区域,起负向作用的区域占7%,主要位于北部引黄灌区的种植区域。温度和湿度对研究区植被覆盖贡献0.1的区域占26.7%,贡献0.15的区域占52.6%,贡献0.2的占26.2%,贡献0.25的区域占12.8%,贡献在0.35以上的区域占3.7%,贡献区域除北部种植区较高以外,其余贡献度从北向南逐渐增加。
徐鹏飞[2](2019)在《基于夜间灯光遥感影像的城镇化时空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城镇化作为城市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涉及到社会、经济、人口、产业等诸多因素,直接关系到人类发展、经济增长、生态保护等至关重要的社会问题。因而,城镇化的研究,尤其是城镇化发展以及变化研究,对于正确认识城市发展规律、把握城市社会发展动向、理清城镇发展弊端、制定城镇发展政策、规划城镇空间布局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城市遥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研究逐渐突破了传统地域空间的束缚,实现了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城镇化发展、格局、变化监测,尤其是夜间灯光遥感影像的应用,使得研究更为简便、快捷、有效。然而,由于夜间灯光影像自身数据特点以及技术方法的限制,现有研究在基于夜间灯光的城镇化研究中仍存在诸多不足。本文在对国内外现有研究框架梳理的基础上,探索夜间灯光亮度与城镇化的关系,同时,利用多源夜间灯光影像,从不同空间尺度上对基于夜间灯光影像的城镇化识别、动态监测、空间格局等做了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从像元层面入手,突破行政区划限制,结合相关数学分析模型,利用长时间序列的DMSP/OLS夜间灯光遥感影像数据,对中国大陆地区1992-2013年城镇化动态变化、空间差异以及未来趋势等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在研究期限内,中国大陆地区总体城镇化水平呈现出显着的增长趋势,其平均变异系数为0.1676,平均增长斜率为0.07;而在空间分布上,增长变化较为显着的大都集中于沿海地区,而在西部地区,整体变化较小,增长趋势也较为缓慢,体现了我国城镇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特点;同时,通过对我国未来区域发展空间特征预测发现,我国未来城镇空间格局发展将会呈现出集群的态势,会伴随着大量城市以及大城市群的出现,尤其是在中部以及东部地区。(2)根据像元特征,提出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遥感影像的城镇区域识别新方法。根据区域像元亮度变化特征,结合计算机图形学中边界识别算法,实现了城镇区域有效识别,该方法避免了对传统统计数据的依赖,实现了城镇区域的简便精确识别((OA=93.1409%,Kappa=0.8755))。利用该方法,对浙江省以及其分市城镇区域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发现浙江省初步形成了以杭州市为中心,杭州-宁波、杭州-嘉兴、杭州-金华(丽水)、温州-台州的“点-轴”省域城镇空间格局,其城镇化发展变化也呈现出由沿海向内陆区域延伸的趋势;同时,通过对其重心迁移变化、城镇扩张速度以及扩张率的研究,深入探索了浙江省各市城镇化特征。(3)从市域层面入手,实现了城镇区域内部空间格局分布及变化探索。结合VIIRS DNB夜间灯光影像特征,提出基于VIIRS DNB的城镇指数模型(UI),实现杭州市研究区域内城镇核心以及城镇区域的提取,并对其空间结构及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发现研究区域内城市核心在空间上呈现出“多中心、散分布”的形态,而城镇区域空间也呈现出“多中心,组团式,连片扩张”的整体空间格局;此外,区域范围内超过96%的像元变化呈现出增长趋势,区域发展特征显着。
李媛[3](2019)在《陕西省安康市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分析》文中指出植被是研究生态系统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生态环境的时空变化,对一个地区的生态系统恢复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陕西省安康市为研究区,基于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8年不同时期的Landsat-4/5 TM和Landsat-8OLI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采用Cubist决策树模型法对近28年来的安康市的植被覆盖度进行了遥感估算,并根据该研究区的特征对其进行分级,在此基础上运用了转移矩阵法、动态度法、差值分析法对安康市的植被动态度时空变化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同时,结合地形数据、同时相的气候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了安康市植被覆盖度与地形因素(高程、坡度、坡向)、气候因素(气温、降水量)以及人类活动(GDP、人口、城市化、退耕还林政策)之间的关系。最终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2015年的遥感影像,对Cubist决策树模型法的提取结果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该模型的总体精度为90%,总体Kappa系数为0.81,说明采用Cubist决策树模型法对植被提取的效果很好,可以用于安康市植被覆盖度提取。(2)通过对安康市不同等级间的植被覆盖度进行转移矩阵分析,得出1990-2000年安康市植被覆盖度变化不明显,部分区域植被覆盖度表现为由低级向高级转移的特征;2000-2018年安康市植被覆盖度变化显着,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北部、南部以及汉水流域两岸,且主要转移方式是由低一级的植被覆盖度向更高一级的植被覆盖度转变。近28年来,安康市极低植被覆盖度、低植被覆盖度、中植被覆盖度的面积在逐渐减少,中高植被覆盖度和高植被覆盖度的面积在增加。(3)通过对安康市不同时段植被动态度分析,得出1995-2000年、2000-2005年、2010-2018年这三个时期植被动态变化剧烈,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度的干扰程度大。(4)由差值分析结果表明:近28年来,安康市植被覆盖度发生正向变化的面积明显大于发生负向变化的面积,且呈逐步增加趋势。(5)地形因素对安康市植被覆盖度影响显着。植被覆盖度VFC最大值分布在海拔1500-1700m、坡度10°-45°、N坡向地区;植被像元主要分布在海拔400-1900m、坡度0°-45°、NE坡向地区。除此之外,不同类型的植被随地形因素的变化特征也各不相同。(6)近28年来,安康市降水总体分布呈由西南方向至东北方向递减趋势,气温总体分布受海拔的影响较大,在高海拔地区温度较低,反之亦然。(7)造成植被覆盖度发生变化的驱动力不只是气候、GDP、人口和城镇化、政府政策,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如土壤成分、光照等。
张晓晓[4](2015)在《宁夏城镇化与水资源利用关系研究》文中提出水资源是实现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不足却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城镇化发展与水资源利用之间的演变规律及相互作用关系的定量化分析,对新型城镇化进程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社会发展到某一特定阶段城市化就会出现,相反,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也会不断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对水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是巨大的。对于干旱半干旱的宁夏地区而言,尤其是水资源的短缺’已经迫在眉睫,严重影响到城市化的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对宁夏城镇化与水资源的利用关系的研究,可以对宁夏城市化与水资源的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政策指导作用。本文根据2000~2012年宁夏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用水结构以及用水效率等指标,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情景分析法、系统动力学等方法对宁夏城市化、水资源的现状、以及城市化与用水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预测未来近二十年宁夏城镇化的发展变化、水资源利用总量的波动与用水结构的动态变化趋势,针对不同的发展变化状况,提出进一步协调宁夏城镇化与水资源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包括:(1)宁夏城镇化和水资源利用的发展现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宁夏人口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并且地级市对其周围中小城镇的带动作用不足: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产业结构有待调整;降水量稀少,年内分配不均,面上分布极不均匀;水资源开发利用大,农业用水存在过度浪费现象,三次产业用水分配不合理。(2)宁夏主要的水资源利用类型为农业取水。农业取水量有所下降但所占比重最大,一直维持在90%以上。(3)不同时段内各取水量的变化幅度有所不同。分析表明,2000-2004年,除工业取水量下降,其他的均在上升,农业取水量上升幅度最大;2004-2008年,工业取水量开始增加,城镇生活取水和农村人畜取水有所下降;2008-2012年,只有农业取水量出现明显下降,减少了3.11个百分点,工业取水量明显增加,增加2.54个百分点,城镇生活取水量和农村人畜取水量都有所增加。(4)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城镇生活用水量也在不断增加;宁夏的GDP与工业用水量、城镇生活用水量呈明显的相关关系。2000~2012年间,城镇人口每增加1万人,城镇生活用水量增加20.91万m3,工业增加值每增加1亿元,工业用水量增加13.19万m3。(5)据统计可知2012年宁夏万元GDP用水量减少到298m3/万元,人均用水量减为1071m3/人,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减为2007年的一半,约为55m3/万元,农业亩均用水量也下降为778,3/亩。通过相关分析可以得出城镇化与用水效益的回归曲线的拟合程度较高,尤其是城镇化与万元GDP用水量的相关系数达到0.9846。(6)通过系统动力学对不同情境下未来城市化与水资源的模型模拟预测得出:到2030年在常规城镇化发展模式下,宁夏总人口增加到930.66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71.9%,总用水量减少到62.75亿m3,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分别为47.8亿m3、14.9亿m3、4.48亿m3,每亩农田灌溉取水量减少为533m3,工业GDP每增加一万元用水量减少到37m3。通过优化调控以后常规城镇化模式下总人口增加到809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9%,总用水量减少到48.83亿m3,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分别为43.19亿m3、2.39亿m3、3.25亿m3,每亩农田灌溉取水量减少为425m3,工业GDP每增加一万元用水量减少到26m3。(7)水是西北干旱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因子。水资源总量与城镇发展规模密切相关,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制约城镇体系的形成与优化,用水结构的分配合理与否严重影响宁夏地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分布状况,而且对这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的升级与改造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发展城镇化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控制水资源总量的变化,还要对用水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才能实现合理利用水资源,全面提高改善用水结构,综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对宁夏城镇化以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加速宁夏在快速发展城镇化的过程中能够对水资源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完善对水资源的利用保护政策,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主要包括: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减轻水资源承载压力;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承载力;建立节水型社会;加快大中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不断加大城镇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改造。
陈惠娟[5](2007)在《中国城市水资源消费变化及其与经济和气候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水资源短缺已演变成世界备受关注的资源环境问题。我国是水资源紧缺的国家,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使各城市的水资源消费也发生相应的变动,因此有必要开展城市水资源消费变化的研究,探讨水资源消费与经济和气候的关系。根据城市水资源的消费特点,城市用水可分为生产用水量和生活用水量两个部分。利用生产用水与GDP数据,计算出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将经济学中的库兹涅茨曲线理论与模型引入到该领域;用多项式法拟合各城市人均日生活用水的趋势量,进而分离出气候耗水量。在此基础上分析生产用水与经济发展、气候耗水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经研究主要得到如下结论:(1)总的来说,我国城市水资源消费呈上升趋势,经历了缓慢增加——快速增加——急速增加——趋于稳定的变化过程;各城市的水资源消费总量有一定的地区差异,各省会城市和东部沿海城市的水资源消费量普遍较大,中部的城市居中,西部城市的用水量最少;根据用水结构特点,把我国的城市分为生活用水主导型、生产用水主导型、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相近型三类。(2)我国各城市的万元GDP耗水量具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差异,就时间上来说,基本上是以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为特征;在空间分布上,东部地区,特别是东部沿海城市的万元GDP耗水量最低,中部城市居中,西部城市最高。(3)我国城市水资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倒U型变化规律。在经济发展初期,由于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导致生产用水量迅速增加;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随着节水意识的加强、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用水量则出现了减少的情况。(4)温度、降水和湿度是影响各城市气候耗水量的主要气象因子,各气象因子对城市水资源消费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本文根据各气象要素与气候耗水量相关系数的性质和大小对中国城市进行影响区的划分。
邹霞[6](2006)在《天津滨海新区海岸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天津市滨海新区海岸带地区为研究区域,在广泛收集研究区卫星遥感数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土壤、社会经济等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多种资料的分层逐步的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对1993年6月15日和2001年5月12日的土地利用/覆被状况进行信息提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最后,采用定性分析、统计分析两种方法对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分析研究。 在对天津市遥感图像进行几何精校正、配准、增强等处理,以及对土地利用现状图等辅助图件进行编辑、校正的基础上,进行基于多种资料的分层逐步的遥感信息提取。首先建立了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遥感分类系统,然后对各类别进行深入的光谱特征分析,通过建立多个信息提取模型,以及借助一些辅助资料,对两个时相的图像进行分类。 通过精度评价发现基于多种资料的分层逐步的遥感信息提取技术是一种适合天津滨海新区海岸带地区的土地利用/覆被信息提取技术。该项技术克服了目视解译费时费力,以及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精度较差等不足,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等特点。在经过人为修正之后,信息提取精度达到了87%。 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中,采用了计算1993年到2001年各类型转移矩阵、分析各类型面积变化以及计算变化构成指数等方法,研究发现天津滨海新区海岸带地区面积较大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类型为水库及河流、盐田,它们的存在状态都不稳定,变化剧烈,是该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主要内容,其次该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还表现为坑塘、滩涂的大面积增加。 对天津滨海新区海岸带地区的驱动力的研究,主要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自然方面主要是定性的研究,从海岸带地貌,土壤条件和湿地状况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研究。人文方面主要是针对耕地面积变化来进行研究分析。运用了主成分分析这种数理统计的方法。根据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发现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是经济,人口,乡村城市化这三个方面,并分别从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肖桂荣[7](2003)在《基于遥感与GIS的县级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更新研究——以长乐市为例》文中认为本文以长乐市为研究区域,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探讨研究县级土地利用变化中基于遥感的动态监测、基于GIS的数据更新及其变化分析和基于关系数据库与空间数据引擎相结合的时态数据管理的技术方法。按土地利用数据变化的监测、更新、分析与管理的技术路线,对长乐市1998-200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应用研究。本文选取了1998年与2000年的TM/ETM+和SPOT遥感图像,分别采用分类后比较法和光谱直接比较法对长乐市1998-2000年的土地利用进行变化信息提取,再通过两者的叠加分析最后确认土地利用变化的信息,获得较为理想的变化监测结果。从变化结果的分析可知,在1998-2000年间,长乐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类型为水田、林地、旱地和未利用地,表现为水田、有林地的明显减少,旱地、未利用地及居民地的大量增加。进一步分析表明,在1998-2000年间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期。从面向对象的方法入手,定义了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扩展、收缩、新生与消亡四种地理事件,并分别按点状地物、线状地物和面状图斑的土地利用实体特征设计了对象叠加更新模型,从而能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来有效地实现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一致性更新。土地利用时态数据库能有效地管理增量数据,按“图元流动” 的方法可实现土地利用数据的历史回溯。而长乐市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为数据管理与更新提供有效便捷的工具,提高了长乐市土地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马伟,马洪海[8](2001)在《“九五”时期吴忠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因素及其变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九五”时期,由于国家扩大内需和西部大开发等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推动了宁夏吴忠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年均增长超过宁夏全区1.2个百分点。在《“九五”时期吴忠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因素及其变化分析》一文中,针对吴忠市“九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因素及其变化分析作了详细的分析。
二、“九五”时期吴忠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因素及其变化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九五”时期吴忠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因素及其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宁夏植被覆盖变化对水热因子与人类活动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3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宁夏植被覆盖时空动态分析 |
3.1 宁夏植被覆盖时间变化特征 |
3.2 宁夏植被覆盖空间分异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宁夏植被覆盖变化对水热因子的响应 |
4.1 温度时空变化特征 |
4.2 湿度时空动态特征 |
4.3 植被覆盖变化对水热因子的响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宁夏植被覆盖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
5.1 基于土地利用视角的响应 |
5.2 基于残差分析的响应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特色与创新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基于夜间灯光遥感影像的城镇化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城镇化及其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夜间灯光数据及其应用 |
1.2.3 现有研究不足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主要创新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2 研究数据集 |
2.1 DMS/OLS夜间灯光数据 |
2.1.1 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概况 |
2.1.2 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特征 |
2.1.3 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处理 |
2.2 VIIRS DNB夜间灯光数据 |
2.2.1 VIIRS DNB夜间灯光数据概况 |
2.2.2 VIIRS DNB夜间灯光数据特征 |
2.2.3 VIIRS DNB夜间灯光数据处理 |
2.2.4 两种夜间灯光数据比较 |
2.3 其他辅助数据 |
2.3.1 中国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 |
2.3.2 GDP、人口空间化数据 |
2.3.3 相关统计数据 |
2.3.4 其他数据 |
3 夜间灯光亮度与相关城镇化关系研究 |
3.1 方法介绍 |
3.2 基于统计数据的夜间灯光亮度与城镇化指标关系探讨 |
3.2.1 省域层面关系探讨 |
3.2.2 市域层面关系探讨 |
3.2.3 县域层面关系探讨 |
3.3 小结 |
4 长时间序列的全国夜间灯光动态变化监测 |
4.1 研究方法与技术 |
4.1.1 变异系数 |
4.1.2 Thei-Sen Median趋势分析模型 |
4.1.3 Mann-Kendall显着性检验模型 |
4.1.4 Hurst指数 |
4.2 全国夜间灯光变化动态检测结果 |
4.2.1 中国大陆地区夜间灯光亮度变化 |
4.2.2 中国大陆区域像元亮度变化及分布特征 |
4.2.3 中国大陆地区像元亮度变化趋势研究 |
4.2.4 中国大陆地区像元亮度变化趋势预测 |
4.3 小结 |
5 城镇区域提取方法及实证研究 |
5.1 城镇区域提取方法 |
5.1.1 研究区域 |
5.1.2 研究数据 |
5.1.3 提取方法介绍 |
5.2 城镇区域提取结果 |
5.2.1 城镇区域提取准确度评价 |
5.2.2 浙江省城镇区域识别结果 |
5.2.3 浙江省城镇区域动态变化研究 |
5.2.4 提取方法特征描述 |
5.3 浙江省城镇化空间格局变化分析 |
5.3.1 城镇区域重心分布及其迁移变化 |
5.3.2 城镇区域扩张变化分析 |
5.4 小结 |
6 市域城镇内部空间格局研究 |
6.1 研究区域概况 |
6.1.1 研究区域自然环境条件 |
6.1.2 研究区域经济社会条件 |
6.2 基于VIIRS DNB夜间灯光影像的城镇指数模型 |
6.2.1 VIIRS DNB夜间灯光影像的月度亮度变化特征 |
6.2.2 基于VIIRS DNB的城镇指数模型 |
6.3 基于VIIRS DNB夜间灯光影像的城市空间格局研究 |
6.4 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3)陕西省安康市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植被覆盖度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2 数据获取与处理 |
2.2.1 数据获取 |
2.2.2 数据预处理 |
第三章 植被覆盖度遥感监测 |
3.1 Cubist决策树模型 |
3.1.1 Cubist决策树模型简介 |
3.1.2 Cubist模型植被提取精度评价 |
3.2 基于Cubist模型的植被覆盖度提取结果验证 |
3.3 陕西省安康市植被覆盖度估算 |
第四章 陕西省安康市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分析 |
4.1 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
4.1.1 安康市植被覆盖度总体变化概况 |
4.1.2 不同等级植被覆盖度转移矩阵分析 |
4.2 植被覆盖度空间变化分析 |
4.2.1 动态度分析 |
4.2.2 差值分析 |
第五章 陕西省安康市植被覆盖度影响因素分析 |
5.1 地形因素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 |
5.1.1 高程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 |
5.1.2 坡度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 |
5.1.3 坡向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 |
5.2 气候因素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 |
5.2.1 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
5.2.2 气候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 |
5.3 植被覆盖度变化驱动力因子分析 |
5.3.1 政府政策 |
5.3.2 社会经济 |
5.3.3 人口和城镇化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宁夏城镇化与水资源利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城市化发展理论 |
2.1.1 城市化发展内涵及其特性 |
2.1.2 城市化发展阶段理论 |
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3 产业生态学理论 |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宁夏城市化与水资源概况 |
3.1 研究区地理概况 |
3.2 宁夏城市化发展现状 |
3.3 水资源现状 |
3.3.1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3.3.2 宁夏用水结构变化 |
第四章 宁夏城市化与水资源利用的关系分析及趋势预测 |
4.1 宁夏城市化与水资源利用的关系分析 |
4.1.1 人口城镇化与用水结构关系分析 |
4.1.2 经济城镇化与用水结构关系分析 |
4.1.3 城镇化与用水效益关系分析 |
4.2 宁夏城市化与水资源的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4.2.1 不同情景宁夏城市化与水资源利用系统情景分析 |
4.2.2 宁夏常规城市化模式下生态经济系统情景 |
4.2.3 宁夏优化城市化模式下生态经济系统情景 |
第五章 促进城市化与水资源协调发展的对策 |
5.1 城市化发展的原则 |
5.1.1 节水性原则 |
5.1.2 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
5.1.3 可持续发展原则 |
5.1.4 大力发展科教的原则 |
5.1.5 统筹城乡原则 |
5.2 城市化与水资源协调发展的对策 |
5.2.1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减轻水资源承载压力 |
5.2.2 推动高新技术研发应用,加快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 |
5.2.3 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建立节水型社会 |
5.2.4 统筹城乡发展,推动流域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 |
5.2.5 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5)中国城市水资源消费变化及其与经济和气候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依据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经济对水资源消费影响的研究现状 |
1.2.2 气候对水资源消费影响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内容 |
1.3.3 创新之处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资料来源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城市水资源消费变化分析 |
2.1 全国城市水资源消费总量变化 |
2.1.1 水资源消费量的年际变化 |
2.1.2 城市水资源消费结构 |
2.2 城市水资源消费变化的差异 |
2.2.1 城市用水总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
2.2.2 高耗水型城市的时空分布特征 |
2.3 城市水资源消费结构的差异 |
2.3.1 生活用水主导型 |
2.3.2 生产用水主导型 |
2.3.3 生产和生活用水相近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水资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
3.1 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变化 |
3.1.1 水资源利用效率在时间上的变化 |
3.1.2 水资源利用效率在空间上的分布 |
3.2 城市水资源消费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3.2.1 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理论分析 |
3.2.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 |
3.2.3 实证分析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水资源消费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分析 |
4.1 温度 |
4.1.1 春季温度 |
4.1.2 夏季温度 |
4.1.3 秋季温度 |
4.1.4 冬季温度 |
4.2 降水量 |
4.2.1 春季降水 |
4.2.2 夏季降水 |
4.2.3 秋季降水 |
4.2.4 冬季降水 |
4.3 相对湿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致谢 |
(6)天津滨海新区海岸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声明 |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的基本内容 |
1.1.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涵义 |
1.1.2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的基本内容 |
1.2 国内外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进展 |
1.2.1 国际上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3 研究方法进展 |
1.3.1 遥感技术与方法 |
1.3.2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方法 |
1.3.3 模型研究方法 |
1.3.4 研究趋势 |
1.4 小结 |
2 研究内容及具体流程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及工作流程 |
3 研究区概况 |
3.1 研究区范围的确定及其意义 |
3.1.1 研究区的范围界定 |
3.1.2 选取海岸带作为研究区的意义 |
3.2 研究区区位条件 |
3.3 自然条件 |
3.3.1 地质基础与地表形态 |
3.3.2 气候条件 |
3.2.3 资源条件 |
3.3.4 经济社会条件 |
4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遥感信息提取 |
4.1 遥感图像及相关资料准备 |
4.1.1 卫星遥感资料 |
4.1.2 专题资料 |
4.1.3 软件资料 |
4.2 遥感图像预处理 |
4.2.1 几何精校正 |
4.2.2 图像配准 |
4.2.3 研究区图像数据的提取 |
4.2.4 图像增强处理 |
4.2.4.1 波段的选择 |
4.2.4.2 图像的增强 |
4.3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遥感分类系统的确定 |
4.4 研究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遥感的分类 |
4.4.1 研究区的进一步提取 |
4.4.2 分类方法的选择 |
4.4.3 构建水库、河流、坑塘及盐田的提取模型 |
4.4.4 盐荒地提取模型的建立 |
4.4.5 耕地、林草地提取模型的建立 |
4.4.5.1 归一化植被指数 |
4.4.5.2 缨帽变换 |
4.4.6 耕地、林草地的信息提取 |
4.4.7 建设用地和滩涂的提取 |
4.4.8 分类后结果的修正 |
4.5 分类结果与精度分析 |
4.5.1 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面积结果表及空间分布分析 |
4.5.2 提取结果的分类精度评价 |
5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 |
5.1 土地利用/覆被面积变化分析 |
5.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转移矩阵 |
5.3 面积变化构成指数 |
6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分析 |
6.1 自然因素与土地利用变化 |
6.1.1 海岸带地貌状况 |
6.1.2 土壤条件 |
6.1.3 湿地状况 |
6.2 人文驱动力分析 |
6.2.1 主成分分析的原理和模型 |
6.2.2 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子主成分分析 |
6.2.2.1 经济因子 |
6.2.2.2 人口因子 |
6.2.2.3 乡村城市化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基于遥感与GIS的县级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更新研究——以长乐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现状 |
1.1.1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研究现状 |
1.1.2 遥感信息提取方法研究现状 |
1.1.3 数据更新研究现状 |
1.1.4 时态数据库管理研究现状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关系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3.3 论文采用的技术路线 |
1.4 研究区概况 |
1.5 论文内容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 |
2.1 数据源分析 |
2.2 动态监测的技术路线 |
2.3 遥感图像处理 |
2.3.1 遥感图像几何校正与配准 |
2.3.2 遥感图像增强处理 |
2.3.3 多源遥感数据融合 |
2.4 长乐市遥感图像分类 |
2.4.1 土地利用遥感分类体系 |
2.4.2 遥感目视判读标志 |
2.4.3 长乐市遥感图像分类 |
2.5 遥感动态监测方法 |
2.5.1 分类后比较法 |
2.5.2 光谱直接比较法 |
2.5.3 混合动态监测法 |
2.5.4 变化信息矢量化 |
2.5.5 人机交互修改 |
2.6 精度评价 |
第三章 土地利用更新模型设计 |
3.1 土地利用变更模式分析 |
3.1.1 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概念 |
3.1.2 县级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 |
3.1.3 土地利用变更模式 |
3.2 基于特征与事件的更新模型设计 |
3.2.1 特征及地理事件的含义 |
3.2.2 地理数据库框架 |
3.2.3 动态更新的结构化体系 |
3.2.4 对象叠加更新模型 |
3.3 长乐市土地利用数据更新 |
3.3.1 数据组织与整合改造 |
3.3.2 土地利用变化图斑处理 |
3.3.3 数据更新 |
第四章 长乐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4.1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模型 |
4.1.1 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变化模型 |
4.1.2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 |
4.1.3 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模型 |
4.1.4 土地利用平衡表计算模型 |
4.2 长乐市土地利用变化结果分析 |
4.2.1 长乐市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
4.2.2 长乐市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
4.2.3 长乐市土地利用变化转移分析 |
4.3 长乐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
第五章 土地利用时态数据库研究 |
5.1 土地利用数据管理的要求 |
5.1.1 基于文件管理的缺陷 |
5.1.2 关系数据库管理的优势 |
5.1.3 土地管理的目标要求 |
5.2 基于RDBMS的时态数据管理 |
5.2.1 土地利用数据的时态结构 |
5.2.2 基于RDBMS的数据存储模型 |
5.3 长乐市土地利用时态数据库设计 |
5.3.1 数据的时态标记与回溯 |
5.3.2 土地利用时态数据的存储管理 |
5.3.3 土地利用的时态数据库表 |
第六章 长乐市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6.1 系统分析 |
6.1.1 系统建设目标 |
6.1.2 系统功能需求 |
6.1.3 系统开发技术流程 |
6.2 系统设计 |
6.2.1 系统总体结构 |
6.2.2 系统功能设计 |
6.2.3 数据库结构设计 |
6.2.4 系统开发与运行环境 |
6.3 系统实现 |
6.3.1 组件开发技术 |
6.3.2 系统功能实现 |
结论 |
1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更新研究的主要结论 |
2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九五”时期吴忠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因素及其变化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宁夏植被覆盖变化对水热因子与人类活动的响应[D]. 袁倩颖. 宁夏大学, 2021
- [2]基于夜间灯光遥感影像的城镇化时空特征研究[D]. 徐鹏飞. 浙江大学, 2019(01)
- [3]陕西省安康市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分析[D]. 李媛. 长安大学, 2019(01)
- [4]宁夏城镇化与水资源利用关系研究[D]. 张晓晓.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5]中国城市水资源消费变化及其与经济和气候的关系[D]. 陈惠娟. 广州大学, 2007(02)
- [6]天津滨海新区海岸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D]. 邹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02)
- [7]基于遥感与GIS的县级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更新研究——以长乐市为例[D]. 肖桂荣. 福州大学, 2003(02)
- [8]“九五”时期吴忠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因素及其变化分析[J]. 马伟,马洪海. 市场经济研究, 2001(06)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植被指数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中国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