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煤层气测井评价技术新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波[1](2021)在《T区煤层气储层测井解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服务于T区煤层气储层评价工作,本文基于我国在2015年颁布的煤层气测井解释标准规范,在了解该区地质概况的前提下,通过收集到的煤岩测试资料及测井资料等,开展了T区煤层气综合测井解释工作。首先,对收集到的测井资料开展预处理工作,并分析了研究区典型岩层的测井响应特征,进而进行岩性识别研究。其次,基于总结出的标志层开展研究区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工作。最后,利用预处理后的各种资料建立T区煤储层工业组分、物性及含气量的预测模型,并揭示研究区煤层气储层各参数的平面展布特征。研究表明,T区2#煤层具有“两高、两低、一负”的测井响应特征,即声波值高、电阻率值高,伽马值低、密度值低,自然电位为负值;自然伽马、密度、声波时差测井曲线识别煤岩的敏感性较好。研究区延安组厚度由西北向东南呈中间厚、两边薄的趋势,均值为94.1m;2#煤层由东北向西南呈中间厚、两边薄的趋势,均值为3.84m。分别采用体积模型法、回归分析法和BP神经网络法计算了T区2#煤层工业组分参数,将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与测试值对比可得,BP神经网络法在研究区工业组分预测的适用性更好,结果显示由西北到东南,2#煤层的灰分、挥发分呈现出中间值低,两边值高的特征,固定碳呈现出中间值高,两边值低的特征;由西到东,水分呈现出中间值高,两边值低的特征。针对本区2#煤层物性预测,采用真密度和视密度的差比法计算了煤层总孔隙度,结果显示由西到东,2#煤层的总孔隙度呈现出中间值低,两边值高的特征;采用简化Archie公式计算了煤层裂缝孔隙度,结果显示,2#煤层裂缝孔隙度由西北向东南呈中间值低、两边值高的趋势;分别采用F-S法和回归分析法计算了煤层裂缝渗透率,并优选回归分析法建立了T区2#煤层裂缝渗透率的预测模型,结果显示由西北到东南,2#煤层的裂缝渗透率呈现出中间值低,两边值高的特征。基于T区2#煤层特征分析,根据收集的测试、测井资料选用KIM方程计算法、回归分析法、BP神经网络法展开含气量预测的建模工作,对比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发现,BP神经网络法计算煤层含气量的精度更高,结果显示,研究区2#煤层含气量由西北向东南呈中间值高、两边值低的趋势,且煤层气含量主要受煤质、煤阶、煤层埋深等因素的影响。
胡驰[2](2021)在《HSD地区延安组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及三维地质建模研究》文中指出目前通过测井方法评价煤储层含气量是最具前景的一种手段,利用“岩心刻度测井”原则,可以提高测井数据评价煤储层含气量的准确性。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HSD地区侏罗系延安组5#煤、6#煤、8#煤为研究对象,基于测井数据、钻孔数据及岩心分析测试数据,对研究区地层特征与煤岩测井响应特征,煤储层厚度高分辨率测井识别展开研究,建立了研究区煤储层工业组分测井预测模型,通过灰色关联理论分析方法对研究区煤储层含气量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合多种数学方法建立了研究区煤储层含气量预测模型,最后通过建立三维地质模型,立体揭示了研究区煤层气储层相关属性在空间上的展布。结果表明,研究区各地层厚度变化较大,背斜和向斜对研究区地层横向展布控制明显。5#煤、6#煤和8#煤埋深特征类似,都表现为在背斜发育处埋藏深度较浅,在向斜发育处埋藏深度较大,与煤层厚度特征保持较高吻合度。煤岩测井响应特征表明,以密度、自然伽马、声波时差及长源距伽马测井曲线为主,结合其它测井曲线,通过建立直方图、交会图和测井蛛网图可以准确识别煤层及划分岩性。通过Dmey小波对自然伽马和密度测井曲线分解后的第5层高频信号可以实现煤层顶底界面的划分,且分解后的高频信号在煤层段曲线形态发生变化,说明该煤层段煤质不均匀和煤体结构存在差异。基于煤储层工业组分测试资料和测井资料,对测井数据及煤质参数展开相关分析,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煤工业参数测井预测模型。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对水分、灰分与挥发分预测结果更加准确,而固定碳预测结果相对较差,总体误差较低。煤储层岩矿特征表明,研究区硫分含量和矿物质含量及灰成分指数皆显示研究区以海陆过渡相沉积为主。基于煤储层含气量影响因素分析,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确定了研究区煤层气含量主控因素,煤储层埋藏深度是5#煤和8#煤含气量的主控因素,煤储层厚度是6#煤含气量的主控因素。对比多元回归统计模型法、BP神经网络法、支持向量回归机法和深度学习网络法等含气量评价方法,深度置信网络模型对研究区含气量预测精度更高,研究区内8#煤层含气量高,富集范围较大。采用序贯高斯随机模拟方法,建立了延安组地层及含气量、灰分、发热量属性的三维地质模型。含气量平面上沿NW-SE方向变化较慢,而在NE-SW方向上变化较快,在主、次方向上有空间差异性,而在垂向空间上差异性不明显,8#煤储层含气量高于其它煤层,且连续性较好;灰分在平面上沿NW-SE方向变化较慢,而在NE-SW方向上变化较快,但在主、次方向上均比含气量变化要慢些,8#煤储层灰分含量低于其它煤层,且灰分整体展布规律性不明显;发热量在平面上变化无方向性,非均质性不明显,8#煤发热量较高,但发热量展布范围比较窄,差异不大,发热量属性整体展布规律性不明显。
李鹏,罗玉钦,田有,刘洋,鹿琪,陈常乐,刘财[3](2021)在《深部地质资源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研究发展》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发展,人类经济社会对资源与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在采资源正在枯竭,供需矛盾不断加大,对外依存度较高.国家对陆地盲区、深地和深海的资源勘探极为重视,同时未来勘探对象更为隐蔽、地质条件更为复杂,勘探与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地球物理方法作为勘查技术中最有效准确的预测方法之一,为满足勘探任务的需求,近年来地球物理勘探在研究新技术、新方法、仪器研发和数据处理解释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详细阐述我国的金属矿、煤矿、油气以及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现状,归纳了相应领域的地球物理技术新进展,对深地资源的勘探开发进行了展望,为资源与能源开发提供参考.
贾承造[4](2020)在《中国石油工业上游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科技攻关方向》文中研究表明石油和天然气是全球和中国最重要的一次能源。石油工业的生存发展是由油气资源、市场、技术和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等要素决定的,其中,技术进步是最活跃和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中国已成为全球油气生产消费大国,中国石油工业上游的发展也高度依赖石油科技的进步。中国石油工业已形成了先进完整的理论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体系,支撑了油气产量持续稳产和增产。未来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期,石油工业必将面对重大挑战与新的技术需求,大力实施国家创新战略,发展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一代勘探开发理论技术,支撑油气产业发展,保障国家油气能源安全。中国石油工业上游在未来面临的重大挑战与技术需求包括:(1)满足中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油气需求和保障油气供应安全,这当中必须加大中国油气勘探开发,同时进一步扩大全球及"一带一路"油气投资与生产;(2)实现中国石油长期稳产2×108t/a以上;(3)实现中国天然气产量上升至3 000×108m3/a并长期稳产;(4)发展海洋及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先进技术与装备;(5)形成新一代石油工程服务技术装备和数字化转型。中国石油工业上游未来的科技攻关方向和研发重点包括:(1)先进的石油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2)大气田勘探与复杂气田提高采收率技术;(3)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4)海洋及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及装备;(5)"一带一路"油气勘探开发技术;(6)新一代石油工程服务技术装备和数字化转型。
陈世达[5](2020)在《黔西多煤层煤层气储渗机制及合层开发技术对策》文中研究说明黔西多煤层煤层气资源的离散性决定了其勘探开发的特殊性,基础地质研究和适应性开发技术探索仍是目前主要的攻关目标。论文以黔西多煤层为研究对象,以室内试验分析和现场动态跟踪为手段,剖析了煤层气储渗空间静、动态演化特征,探讨了其对煤层气吸附-解吸-渗流的影响;建立了薄煤层煤体结构测井识别方法;揭示了“叠置含煤层气系统”的地应力作用机制;提出了产层组合优选方法,并分析了不同改造和排采方式对合采井产能的影响。剖析了煤层气储渗空间静、动态演化特征,总结了影响气体吸附-解吸的主控因素,建立了煤层气解吸过程及解吸效率识别图版。高变质程度煤以发育微小孔为主,储渗动态的应力敏感程度最弱,对甲烷的吸附能力较强,在实现高解吸效率方面具有先天优势;碎裂煤渗流能力最强,其次为原生结构煤,碎粒煤不具备压裂增产适应性。层域尺度上,高灰分产率会降低煤层对甲烷的吸附能力;原位温压条件下,煤吸附性能主要受储层压力“正效应”控制。构建了薄煤层煤体结构精确识别方法。针对薄煤层测井“边界效应”难题,引进小波分析技术对测井曲线进行分频加权重构,提高了测井信号的纵向分辨率;选取伽马、密度、声波、电阻率测井参数,借助FISHER线性判别法投影降维思想和最小方差分析理念,建立了煤体结构测井识别图版和分类函数。查明了原位应力随埋深变化的地质作用过程,提出了“应力封闭型”叠置含煤层气系统的概念。黔西地区煤储层应力梯度变化是埋深和构造综合作用的结果,向斜轴部是水平主应力最为集中的区域。垂向上,可将应力状态依次划分为应力挤压区、应力释放区、应力过渡区和构造集中区。应力释放区(500750m)有利于相对高渗储层和统一压力系统的形成,以常压储层为主;200500 m、>750m煤储层具有“应力封闭”特征,压力系统叠置发育,储层压力与埋深失去相关性。剖析了织金区块典型合采井排采动态,提出了多层合采产层组合评价方法及排采管控建议。在层间供液均衡的前提下,确保各产层实现高解吸效率时仍具备一定的埋没度是最大化采收率的产层组合方案;“大液量、高砂量”的压裂改造是高产的重要保障;快速提液降压、稳流压、高套压和稳套压等生产方式不适应合层排采技术要求。
李俊[6](2020)在《沁水盆地中东部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目标优选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深部煤层气资源丰富,但因高地应力、高储层压力、高地温和低渗等地质特征,导致开发难度大、开发风险高,在当前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尚未实现商业化开发利用。对勘探开发目标进行优选排序,即确定开发序列,是煤层气勘探开发决策的重要任务,它受资源条件、地质条件、开发风险、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往往相互冲突且不具公度性,传统的单目标决策方法难以处理此类综合评价问题。目前,煤层气勘探开发目标优选排序多从地质角度出发,针对目标区的资源条件或开发地质条件,优选有利的煤层气富集区带或区块,极少关注目标区的开发经济效益和开发风险,尚无涵盖地质资源评价、技术经济分析、开发风险测度在内的一体化综合评价体系和方法模型。鉴于此,本文引入多属性决策理论和方法,建立煤层气勘探开发目标优选模型,解决了对不同资源类型、不同开发地质背景、不同开发风险和产出效益的目标区进行统一评价和综合排序的问题,并以沁水盆地中东部榆社-武乡深部煤层气区块为研究对象,在查明开发地质可行性、完成开发地质分区与技术选择、优化开发井型井网方案的基础上,对研究区煤层气勘探开发目标进行了优选和排序,获取了考虑多因素影响的开发序列。论文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查明了研究区深部煤层气开发地质可行性和开发潜力,划分了开发地质单元并建立了基于地质适配性的开发模式。研究区煤层气成藏潜力大,目的煤层(3号、15号)埋深普遍超过1000 m,储层整体欠压、低渗,含气性好,具中等开发地质潜力。研究区共划分出中浅层含气型(Ⅰ型)、中浅层高含气型(Ⅱ型)、中深层高含气型(Ⅲ型)、中深层富气型(Ⅳ型)、深层富气型(V型)和深层高富气型(VⅠ型)共计6类开发地质单元,在埋深、含气性、储层物性、构造复杂程度和资源丰度等地质条件上互有差异。3号煤层各类开发地质单元适宜于压裂直井开发,15号煤层I–Ⅳ型开发地质单元对压裂直井和单支水平井适配性较好,V型和VⅠ型开发单元适宜于压裂直井开发。(2)预测了各地质单元内不同开发方式的产能情况,确定了关键地质参数对深部煤层气井产出效果影响的主次关系,明确了相对更优的参数组合。对于压裂直井开发方式,15号煤层因资源量优势,产气效果明显优于3号煤层;其中,以Ⅱ型和Ⅳ型开发地质单元的累计产气量最高,Ⅲ型和VⅠ型次之,Ⅰ型和V型相对最低;中浅层和中深层开发地质单元的采收率整体高于深层开发地质单元;低渗条件是制约深部煤层气井获得高产的重要因素,而高含气性对改善深部煤层气井的产气效果具有积极意义。混合井型和全水平井开发模式下,采收率由高到低依次为:Ⅱ型、Ⅲ型、Ⅳ型和Ⅰ型开发地质单元;压裂水平井的产气效果明显优于不压裂水平井和压裂直井,并在Ⅳ型开发地质单元中单井累计产气量最高,Ⅱ型和Ⅲ型次之,Ⅰ型最低。不同地质参数对深部煤层气井采收率影响的主次关系依次为:渗透率、兰氏体积、含气量、兰氏压力、裂缝孔隙度和煤层厚度。(3)从经济效益角度对不同地质单元的开发方式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基于经济效益的开发序列,给出了提升深部煤层气开发经济性的扶持方向和建议。经济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3号煤层在当前经济和技术条件下不具备开发经济可行性。15号煤层各开发地质单元按经济效益由高到底排序为:Ⅱ型-Ⅳ型-Ⅲ型-VⅠ型-Ⅰ型-V型,全直井开发模式的经济效益高于混合井型和全水平井模式;对于中浅层开发地质单元(Ⅰ型和Ⅱ型),混合井型模式的经济效益优于全水平井模式,而对于中深层开发地质单元(Ⅲ型和Ⅳ型),全水平井模式的经济效益相对更优。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通过适当提升财政补贴标准并给予更大的税收优惠政策,是提升深部煤层气开发经济效益较为现实和有效的选择。(4)建立了煤层气目标区优选排序多属性决策模型,对研究区各地质单元的开发优先次序进行了调整。煤层气勘探开发目标多属性决策模型包括资源丰度、采收率、综合开发风险指数、净现值等10项属性,涵盖资源富集及利用程度、开发风险、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多方面内容,基于组合赋权和TOPSIS方法,计算获得的开发优先次序为Ⅳ型-Ⅱ型-VⅠ型-Ⅲ型-Ⅰ型-V型,同基于经济效益的开发序列相比,决策过程在寻求经济效益更大化的同时,体现了对资源条件、开发风险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折衷,决策结果更符合煤层气开发实际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理念。
李松臣,李兆惠,牛志刚,孟凡霄,位蕊[7](2018)在《元素俘获能谱测井在煤层气测井评价中的应用思考》文中认为煤层气是指储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部分游离于煤孔隙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的烃类气体。煤层气测井评价要点包括煤层识别与划分、煤岩工业组分计算、煤岩物性解释、煤层气含气量计算、煤阶识别及煤岩顶底板力学特征研究等,常用的煤层气测井评价方法包括岩性测井系列、孔隙度测井系列及电阻率测井系列等。元素俘获能谱测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分析地层信息的测井新方法 ,能够用于复杂岩性识别、矿物含量计算、沉积环境研究、地层对比、流体性质识别、储层评价等。元素俘获能谱测井目前已用于煤层气测井评价中的岩性解释、工业组分计算和岩石脆性指数计算等方面;遵循岩心刻度测井原则,将煤岩岩石物理测试分析结果与元素俘获能谱响应相结合,可以利用元素俘获能谱测井开展更多方面的煤层气测井评价工作。
茹婷[8](2017)在《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技术现状及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煤层气储层测井响应特征以及国内外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技术在煤层识别与划分、煤质分析、煤储层孔渗及含气量评价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技术存在问题。
杨宇航[9](2016)在《测井储层评价在煤层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认识探究》文中研究说明煤层气资源勘探主要是利用测井技术识别和定位煤层气储层,以便进一步求取相应的地质参数。在非常规天然气(页岩气、致密气、煤层气)资源中,由于煤层气藏的裂缝和孔隙并存,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这种储层特征的独特性,使得在煤层气勘探开发中利用常规测井评价在资料采集、基础理论和解决方法、三维储层精细描述上均存在局限性,现行的测井新技术如阵列声波测井等虽在煤层气储层评价中有很大技术优势,但受各方面限制,不够完善,仍需发展。结合认识展望了测井技术在煤层气勘探开发中应用中的发展前景。
解冲雷[10](2016)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CL区延安组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提高煤层气储层测井精细解释技术,改善煤层气储层测井精细解释效果,本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CL区的钻孔数据、测井数据、岩心测试分析数据为基础,开展了煤储层测井响应特征研究、煤层气测井系列优化分析,基于小波分析技术实现煤层气储层高分辨率结构厚度划分,建立了基于多信息的煤储层工业组分预测模型、孔隙度及渗透率预测模型,通过开展煤层气储层含气量影响因素分析,结合研究区数据实际建立了煤层气储层含气量预测新模型。研究表明,本区延安组地层厚度横向较为稳定,富县组地层起伏较大;研究区自然伽马测井曲线为岩性划分最为敏感的曲线,密度曲线对煤岩识别最为敏感。煤层气储层测井系列优选认为,开展煤层气储层自然电位测井、自然伽马测井和井径测井,可以较好地完成基本岩性识别,辅以密度测井曲线可以实现煤岩的准确识别;补偿密度测井、补偿中子测井和补偿声波测井有利于煤岩孔隙性、渗透性预测;对于高阻煤储层宜选用侧向测井方法、对于低阻煤储层应选用感应测井方法。正演模型分析及实际数据处理表明,选用sym6小波对自然伽马、密度曲线进行小波分析,得到的小波系数第3层高频信号(细节信号)的模过零点可以精细划分出煤层的顶底接口,分解后的小波系数在煤层段的模量变化揭示了煤质的纵向变化特征。以煤心密度与测井密度相关性为桥梁,开展测井数据与煤质参数的相关分析,建立了基于测井信息的煤岩工业组分参数预测模型,对比表明,碳的实际计算结果与实验分析结果符合率很好,水分和灰分的实际计算结果与实验分析结果的符合率较好;岩石体积物理模型和概率统计模型对比表明,煤层工业组分的概率统计计算方法具有较好可行性。针对煤岩物性分析,基于补偿密度信息计算了煤储层总孔隙度,选用了F-S算法计算了煤储层渗透率,并合理地解决了相关参数计算问题,研究区煤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平面展布特征揭示,研究区中部到东部孔隙度、渗透率较好,而东北部和西南部孔隙度、渗透率较差。基于煤层气含量影响因素分析,结合本次研究资料实际采用了修正的KIM方程法对6口井的煤岩储层进行了含气量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中部到东部煤层气含量高,而东北部和西南部煤层气含量较低。
二、煤层气测井评价技术新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煤层气测井评价技术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T区煤层气储层测井解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煤层气勘探开发进展 |
1.2.2 测井资料预处理研究现状 |
1.2.3 煤层岩性识别研究现状 |
1.2.4 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现状 |
1.2.5 煤层工业组分预测研究现状 |
1.2.6 煤层物性参数预测研究现状 |
1.2.7 煤层含气量预测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及测井资料预处理 |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1 研究区构造概况 |
2.1.2 研究区地层特征 |
2.1.3 研究区煤质特征 |
2.2 测井资料预处理 |
2.2.1 密度曲线校正 |
2.2.2 声波时差曲线重构 |
2.2.3 测井曲线归一化 |
第三章 研究区煤层测井响应特征及其识别方法研究 |
3.1 研究区不同岩性的测井响应统计 |
3.2 煤层的测井识别研究 |
第四章 研究区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 |
4.1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原则 |
4.1.1 测井划分层序地层的依据 |
4.1.2 研究区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原则 |
4.2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方法 |
4.3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结果 |
4.3.1 地层划分的结果 |
4.3.2 地层对比的结果 |
第五章 研究区煤储层工业组分预测 |
5.1 煤的工业组分分析 |
5.1.1 水分 |
5.1.2 灰分 |
5.1.3 挥发分 |
5.1.4 固定碳 |
5.2 煤层工业组分预测方法 |
5.2.1 回归分析法 |
5.2.2 体积模型法 |
5.2.3 基于双隐含层的BP神经网络法 |
5.3 研究区煤层工业组分预测建模 |
5.3.1 回归分析法 |
5.3.2 体积模型法 |
5.3.3 基于双隐含层的BP神经网络法 |
5.3.4 应用效果分析 |
第六章 研究区煤储层物性参数预测 |
6.1 煤层物性特征概述 |
6.1.1 煤层的孔隙结构 |
6.1.2 煤层渗透性特征 |
6.2 煤层孔隙度预测建模 |
6.2.1 总孔隙度计算建模 |
6.2.2 裂缝孔隙度计算建模 |
6.3 煤层渗透率预测建模 |
6.3.1 F-S估算法 |
6.3.2 回归分析法 |
6.3.3 应用效果分析 |
第七章 研究区煤储层含气量预测 |
7.1 煤层含气量及其影响因素 |
7.1.1 煤层含气量及测定方法 |
7.1.2 煤层含气量的影响因素 |
7.2 煤层含气量预测建模 |
7.2.1 KIM方程计算法 |
7.2.2 回归分析法 |
7.2.3 基于双隐含层的BP神经网络法 |
7.2.4 应用效果分析 |
第八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2)HSD地区延安组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及三维地质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地层特征与煤岩测井响应特征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层特征 |
2.1.2 研究区地层展布特征 |
2.1.3 煤储层平面展布特征 |
2.2 煤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研究 |
2.2.1 煤岩测井响应特征 |
2.2.2 煤岩测井识别 |
2.3 基于小波分析的煤储层界面识别 |
2.3.1 测井曲线的小波变换及小波选择 |
2.3.2 小波分析划分煤储层厚度 |
2.4 本章小结 |
3 煤储层工业组分测井预测模型 |
3.1 煤储层工业组分分析方法 |
3.1.1 体积模型法 |
3.1.2 概率统计分析法 |
3.1.3 遗传神经网络 |
3.2 煤储层岩矿特征 |
3.2.1 煤岩组分分布特征 |
3.2.2 矿物质含量及灰成分指数 |
3.2.3 硫分含量分布特征 |
3.3 煤储层工业组分测井解释 |
3.3.1 样品测试资料的分析 |
3.3.2 煤储层工业组分测井计算 |
3.3.3 遗传神经网络评价煤质参数 |
3.3.4 煤储层工业组分平面展布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煤储层含气量测井解释 |
4.1 煤储层含气量主控因素分析 |
4.1.1 煤储层含气量影响因素 |
4.1.2 灰色关联方法确定煤储层含气量主控因素 |
4.1.3 煤储层含气量主控因素分析 |
4.2 煤储层含气量评价方法 |
4.3 煤储层含气量测井评价 |
4.3.1 煤储层含气量测井评价方法对比 |
4.3.2 煤储层含气量平面展布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三维地质建模 |
5.1 三维地质建模数据准备 |
5.2 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
5.2.1 角点网格建立 |
5.2.2 属性模型建立 |
5.3 三维属性模型建立与分析 |
5.3.1 煤储层灰分属性模型及分析 |
5.3.2 煤储层发热量属性模型及分析 |
5.3.3 煤储层含气量属性模型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获奖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二 含气量预测样本集数据 |
(3)深部地质资源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研究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资源能源勘探现状 |
1.1 金属矿产勘探 |
1.1.1 电 法 |
1.1.2 重力法 |
1.1.3 磁 法 |
1.1.4 地震法 |
1.2 煤炭勘探 |
1.2.1 地震法 |
1.2.2 电 法 |
1.2.3 难点及发展趋势 |
1.3 油气藏勘探 |
1.3.1 非震技术 |
1.3.2 地震技术 |
1.4 非常规油气地球物理勘探 |
1.4.1 页岩气 |
1.4.2 天然气水合物 |
1.4.3 致密砂岩气 |
1.4.4 煤层气与油砂 |
2 总结与展望 |
2.1 仪器设备自主化 |
2.2 环境安全问题 |
2.3 资源勘探难度增加 |
2.4 多学科、多方法联合勘探 |
2.5 国家能源行业转型在即 |
(4)中国石油工业上游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科技攻关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石油工业上游科技成就 |
1.1 油气是全球最重要的一次能源 |
1.2 中国石油工业上游科技成就显着 |
1.3 中国石油工业上游7项主要科技成果 |
1.3.1 海相和深层天然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 |
1.3.2 石油地质理论与勘探技术 |
1.3.3 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低渗透油田和稠油开发技术 |
1.3.4 工程技术装备自主化及技术服务产业发展 |
1.3.5 海洋深水工程技术装备 |
1.3.6 海外大型油气田勘探开发特色技术 |
1.3.7 页岩气、煤层气与致密油勘探开发技术 |
2 中国石油工业上游面临的重大挑战与技术需求 |
2.1 中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油气需求和保障油气供应安全的挑战 |
2.1.1 全球未来一次能源消费的主体 |
2.1.2 中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油气能源需求 |
2.1.3 中国基本油气供应安全的保障 |
2.1.4 面临的挑战与技术需求 |
2.2 石油长期稳产2×108t/a以上的挑战 |
2.2.1 中国原油生产的总体困境 |
2.2.2 未来中国原油产量的趋势与技术需求 |
2.3 天然气产量上升至3 000×108m3/a并长期稳产的挑战 |
2.3.1 深层和海洋深水天然气勘探技术的挑战 |
2.3.2 提高复杂气田开发水平、发展复杂天然气田提高采收率技术的挑战 |
2.3.3 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技术的挑战 |
2.4 海洋及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先进技术与装备的挑战 |
2.5 新一代石油工程服务技术装备和数字化转型的挑战 |
3 中国石油工业上游科技攻关方向 |
3.1 石油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 |
3.1.1 中—高渗透、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 |
3.1.2 低渗透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 |
3.1.3 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 |
3.1.4 复杂碳酸盐岩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 |
3.2 大气田勘探与复杂气田提高采收率技术 |
3.2.1 大型气田勘探技术 |
3.2.2 复杂气藏高效开发与提高采收率技术 |
3.2.3 新储气库建设与优化运行技术 |
3.3 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 |
3.3.1 以大数据、高精度、可视化为核心的地质-地球物理-钻井一体化“甜点区”预测与评价关键技术 |
3.3.2 以长水平段水平井优快钻完井及大规模体积压裂改造为核心的提高单井产量关键技术 |
3.3.3 以井网优化和立体多层多井平台式“工厂化”为核心的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 |
3.3.4 以加热转化为核心的油页岩原位开发技术与工艺 |
3.4 海洋及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及装备 |
3.4.1 深水勘探技术及工程技术装备 |
3.4.2 海上稠油高效开发技术 |
3.4.3 低渗透天然气高效开发技术 |
3.4.4 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技术 |
3.5 “一带一路”油气勘探开发技术 |
3.5.1 全球复杂前沿勘探领域油气资源评价与海外投资选区技术 |
3.5.2 海外大型碳酸盐岩油田注水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 |
3.5.3 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深水—超深水勘探开发技术 |
3.6 新一代石油工程服务技术装备和数字化转型 |
3.6.1 全波场地球物理勘探开发技术的研发和物探技术与装备的升级换代 |
3.6.2 地层扫描测井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及实现 |
3.6.3 高端钻完井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及全面国产化 |
3.6.4 先进高效压裂技术与装备的研发 |
3.6.5 石油工业的数字化转型 |
(1) 基于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油田关键技术。 |
(2) 石油工业智能云网平台技术。 |
(3) 石油工业人工智能机器人。 |
(4) 面向未来的石油工程智能与仿生材料技术。 |
(5) 可再生能源与石油工业上游耦合集成技术。 |
4 结 论 |
(5)黔西多煤层煤层气储渗机制及合层开发技术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3 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及研究趋势 |
1.2.2 含煤层气系统研究进展 |
1.2.3 原位地应力测量与应力场分析 |
1.2.4 煤体结构划分与测井识别 |
1.2.5 贵州省多煤层煤层气开发现状及关键技术 |
1.3 面临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
1.6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1.6.1 研究成果 |
1.6.2 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1.1 区域构造特征 |
2.1.2 区域构造演化 |
2.2 煤系沉积作用 |
2.2.1 煤系地层及沉积特征 |
2.2.2 煤层发育特点 |
2.3 煤岩煤质特征 |
2.3.1 宏观煤岩类型 |
2.3.2 煤变质程度作用 |
2.3.3 显微煤岩组分 |
2.3.4 煤质变化 |
3 不同变质程度煤煤层气储层物性表征 |
3.1 不同变质程度煤储渗空间静态表征 |
3.1.1 压汞法对中大孔的表征 |
3.1.2 低温N_2 吸附对2~100 nm孔隙的表征 |
3.1.4 低场核磁共振综合表征 |
3.2 煤岩吸附特征及影响因素 |
3.2.1 煤变质程度对吸附的影响 |
3.2.2 灰分产率对吸附的影响 |
3.2.3 储层原位温压条件对吸附的影响 |
3.3 不同变质程度煤煤层气解吸特性 |
3.3.1 解吸阶段划分理论 |
3.3.2 解吸效率及解吸节点变化 |
3.3.3 煤层气解吸动态识别图版 |
4 不同煤体结构物性显现特征及测井识别 |
4.1 煤体结构物性显现特征 |
4.1.1 显微镜对微裂隙的表征 |
4.1.2 不同煤体结构低温N_2/CO_2 吸附特征 |
4.1.3 不同煤体结构核磁共振结果 |
4.1.4 单轴压缩作用下煤体损伤演化规律CT观测 |
4.2 测井曲线重构及煤体结构测井响应特征 |
4.2.1 测井曲线分频加权重构 |
4.2.2 煤体结构测井响应特征 |
4.3 煤体结构定量识别方法及应用 |
4.3.1 Fisher判别法分析原理 |
4.3.2 判别图版与分类函数 |
4.3.3 方法验证及应用实例 |
5 原位地应力场转换及其储渗控制效应 |
5.1 煤岩储渗空间动态演化表征 |
5.1.1 核磁T_2 谱动态变化特征 |
5.1.2 核磁分形维数及其动态变化 |
5.1.3 煤岩等效割理压缩系数 |
5.2 煤储层原位地应力分布特征 |
5.2.1 煤储层原位应力场临界转换深度 |
5.2.2 应力比随埋深变化规律统计分析 |
5.3 地应力-渗透率-储层压力-含气性协同关系 |
5.3.1 地应力对渗透率的控制作用 |
5.3.2 含气系统叠置发育的地应力封闭效应 |
6 多煤层煤层气高效开发技术对策 |
6.1 合采产层组合优选评价方法 |
6.1.1 产层解吸动态与动液面协同关系 |
6.1.2 产层跨度 |
6.1.3 地层供液能力 |
6.2 储层压裂改造方式 |
6.2.1 合采井压裂改造 |
6.2.2 水平井分段压裂 |
6.3 排采管控方式 |
6.3.1 排采制度对产能的影响 |
6.3.2 排采阶段及管控方式 |
7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沁水盆地中东部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目标优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题目来源 |
1.2 研究现状 |
1.2.1 深部煤层气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 |
1.2.2 煤层气勘探开发决策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及创新点 |
1.5.1 论文的工作量 |
1.5.2 主要创新点 |
2 研究区煤层气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位置及地理背景 |
2.2 研究区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 |
2.2.1 构造演化与成藏控制 |
2.2.2 研究区构造复杂程度 |
2.3 含煤地层及沉积环境 |
2.4 煤层气地质特征 |
2.4.1 储层展布特征及封闭性能 |
2.4.2 煤体结构特征 |
2.4.3 储层物性特征 |
2.4.4 含气性特征 |
2.5 小结 |
3 煤层气开发地质分区与技术选择 |
3.1 煤层气开发地质可行性与开发潜力评价 |
3.1.1 基于AHP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2 评价方法 |
3.1.3 煤层气开发地质潜力综合评价 |
3.2 基于地质适配性的煤层气开发模式 |
3.2.1 煤层气地面开发技术发展现状 |
3.2.2 煤层气开发井型及其地质适配性 |
3.2.3 煤层气钻完井技术选择 |
3.3 煤层气开发地质单元划分与开发方式 |
3.4 小结 |
4 煤层气开发井型井网优化 |
4.1 数值模拟方法与参数校正 |
4.1.1 COMET3.0 数值模拟器 |
4.1.2 数值模型 |
4.1.3 基准地质参数选取与校正 |
4.2 煤层气开发井型优化 |
4.2.1 不同井型的排采机理对比 |
4.2.2 不同井型的排采效果对比 |
4.2.3 压裂水平井井身结构参数优化 |
4.3 煤层气开发井网优化 |
4.3.1 全直井布井 |
4.3.2 混合井和全水平井布井 |
4.4 深部煤层气井产能地质控制因素 |
4.4.1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
4.4.2 正交试验分析 |
4.5 小结 |
5 煤层气开发经济评价 |
5.1 煤层气开发生产特点 |
5.2 煤层气开发经济评价方法和指标 |
5.2.1 煤层气经济评价方法 |
5.2.2 煤层气经济评价指标 |
5.3 煤层气开发经济评价参数 |
5.3.1 项目总投资 |
5.3.2 项目成本 |
5.3.3 税金 |
5.3.4 收入 |
5.4 研究区煤层气开发经济评价 |
5.4.1 经济评价基础数据 |
5.4.2 经济评价结果 |
5.5 深部煤层气开发扶持方向 |
5.6 小结 |
6 基于多属性决策的煤层气勘探开发目标优选 |
6.1 煤层气勘探开发目标多属性决策的必要性 |
6.2 煤层气勘探开发目标优选决策的多属性描述 |
6.2.1 影响煤层气勘探开发目标决策的因素 |
6.2.2 煤层气勘探开发目标多属性决策指标的确立 |
6.2.3 煤层气勘探开发目标多属性决策指标的量化 |
6.3 基于TOPSIS的煤层气勘探开发目标多属性决策 |
6.3.1 TOPSIS模型 |
6.3.2 煤层气勘探开发目标多属性决策方案准备 |
6.3.3 煤层气勘探开发目标多属性决策属性权重确立 |
6.3.4 煤层气勘探开发目标多属性决策结果及意义 |
6.4 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元素俘获能谱测井在煤层气测井评价中的应用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元素俘获能谱测井的基本原理及主要应用 |
2.1 元素俘获能谱测井基本原理 |
2.2 元素俘获能谱测井主要应用 |
3 煤层气测井评价要点及方法 |
4 元素俘获能谱测井在煤层气测井评价中的应用 |
4.1 元素俘获能谱测井在煤层气岩性解释中的应用 |
4.2 元素俘获能谱测井在煤质工业组分中的应用 |
4.3 元素俘获能谱测井在煤层气顶底板脆性指数预测中的应用 |
5 认识与结论 |
(8)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技术现状及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煤层气储层测井响应特征 |
2 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技术现状 |
2.1 煤层识别与划分 |
2.2 煤质分析 |
2.3 煤储层孔、渗物性评价 |
2.4 煤层气含量评价 |
3 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技术进展 |
4 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技术存在问题 |
(9)测井储层评价在煤层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认识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我国煤层气分布和开发现状分析 |
二、煤层气储层特征 |
三、测井技术和储层评价在煤层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中的应用分析 |
(一) 常规测井方法应用局限性认识 |
(二) 有效提高测井新技术新方法在煤层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的应用水平 |
四、在煤层气勘探开发上, 测井技术应用新展望 |
五、结论与认识 |
(10)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CL区延安组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层气测井系列优选 |
1.2.2 煤层气的测井识别 |
1.2.3 煤层工业组分分析 |
1.2.4 煤层物性测井评价 |
1.2.5 煤层含气量测井评价 |
1.3 研究内容 |
1.4 关键技术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1.7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煤层气储层测井响应特征研究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原则 |
2.3 地层划分的结果 |
2.4 地层对比的结果 |
2.5 地层沉积旋回研究 |
2.6 煤层气储层测井响应特征 |
2.6.1 煤层测井响应特征研究 |
2.6.2 煤储层的测井识别研究 |
第三章 煤层气储层测井系列优选 |
3.1 测井系列及优选原则 |
3.2 常用煤层气储层测井方法 |
3.3 优选的煤层气储层测井方法 |
3.3.1 常规煤层气测井技术系列 |
3.3.2 优选的煤层气储层测井方法 |
第四章 煤层气储层结构厚度的高分辨率测井识别方法研究 |
4.1 小波分析用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的基本原理 |
4.1.1 小波系数模与信号突变点关系 |
4.1.2 测井曲线的小波变换级数及小波选择 |
4.2 小波分析用于煤层结构厚度划分的基本方法 |
4.3 小波分析用于研究区煤层结构厚度划分实例分析 |
第五章 研究区煤储层工业组分预测模型 |
5.1 煤层工业组分分析方法原理 |
5.1.1 体积模型法 |
5.1.2 相关分析法 |
5.2 体积模型法及相关分析法在本区应用效果比较 |
5.2.1 体积模型法应用效果分析 |
5.2.2 相关分析法应用效果分析 |
第六章 煤储层的裂缝孔隙度计算和渗透率评价研究 |
6.1 煤储层孔隙度评价 |
6.1.1 总孔隙度的计算 |
6.1.2 裂隙孔隙度计算 |
6.2 渗透率的评价 |
6.2.1 渗透率的计算方法 |
6.2.2 应用实例 |
6.3 核磁共振测井用于煤储层物性评价初探 |
6.3.1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
6.3.2 核磁共振用于煤层孔隙性分析 |
6.3.3 核磁共振用于渗透率评价 |
第七章 测井资料用于煤层含气量评价 |
7.1 煤储层含气量影响因素分析 |
7.2 常用测井评价方法 |
7.2.1 密度测井法 |
7.2.2 电阻率-密度推算法 |
7.2.3 Langmuir吸附等温线法 |
7.2.4 煤层气背景值法 |
7.2.5 多元统计回归模型法 |
7.2.6 修正的KIM方程法 |
7.2.7 复合指数C值法 |
7.3 煤层气含气量测井评价 |
第八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煤层气测井评价技术新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T区煤层气储层测井解释研究[D]. 张晓波.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HSD地区延安组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及三维地质建模研究[D]. 胡驰.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3]深部地质资源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研究发展[J]. 李鹏,罗玉钦,田有,刘洋,鹿琪,陈常乐,刘财.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21(05)
- [4]中国石油工业上游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科技攻关方向[J]. 贾承造. 石油学报, 2020(12)
- [5]黔西多煤层煤层气储渗机制及合层开发技术对策[D]. 陈世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6]沁水盆地中东部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目标优选研究[D]. 李俊.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
- [7]元素俘获能谱测井在煤层气测井评价中的应用思考[J]. 李松臣,李兆惠,牛志刚,孟凡霄,位蕊. 中外能源, 2018(11)
- [8]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技术现状及进展[J]. 茹婷.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7(03)
- [9]测井储层评价在煤层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认识探究[J]. 杨宇航. 中国石油石化, 2016(21)
- [10]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CL区延安组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研究[D]. 解冲雷. 西安石油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