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出台创新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程禹霖[1](2021)在《导电用铜铝复合板腐蚀行为研究及寿命预测》文中研究表明铜铝层状复合材料替代纯铜作为导电体可以显着降低材料成本,减轻输电系统自重。但是,其在重要装备或工程上使用时,由于服役过程中由腐蚀引起的性能变化和寿命问题还一直没有得到系统的研究,直接制约了应用范围的扩大。作为导体,腐蚀是导致其性能变化和失效的主要原因。由于铜铝层状复合材料的结构特点,使其腐蚀行为与纯铜、纯铝具有较大差异。然而,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展还不够深入,特别腐蚀对材料服役过程中性能的影响评价和寿命预测更是缺失。为此,本文针对导电用铜铝层状复合材料开展了研究工作,通过通电服役状态下铜铝复合材料的加速腐蚀实验,系统研究了交流与直流电流两种服役状态下的腐蚀行为,探讨了电流影响机制,构建了腐蚀条件下的使用寿命预测模型,并研究了提高铜铝复合板腐蚀寿命的防腐技术。电流对腐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铜铝复合板的腐蚀都发生在铝基体一侧,包括界面处的电偶腐蚀以及铝基体上的点蚀,腐蚀产物成分主要包括Al2O3、Al(OH)3及Al O(OH)。铜表面只发生氧的还原反应,为铝阳极提供充足的OH-离子,铜自身不发生腐蚀。电偶腐蚀导致了铜铝复合材料的耐蚀性低于其组成材料纯铝与纯铜。交流电流与直流电流对铜铝复合材料影响机制的共同点是电流对电化学参数影响引起的材料加速腐蚀与电流热效应引起的材料腐蚀减缓的协同作用,材料的腐蚀速率与腐蚀程度随着电流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区别是交流电流通过改变材料表面电解质液膜中Cl-离子的电迁移率影响了材料的腐蚀行为。Cl-离子电迁移率的越高,在材料表面的附着能力越差,腐蚀速率与腐蚀程度越低,但交流电流对腐蚀产物不产生影响。直流电流是通过引起液膜表面中离子的定向迁移,影响了材料的腐蚀行为。大量的Cl-离子与OH-离子在电流的作用下聚集在试样正极端表面,导致正极端试样表面的腐蚀程度比负极端更严重。同时,试样两极表面形成的腐蚀产物产生差异,正极端试样表面腐蚀产物主要成分为Al(OH)3,负极端试样表面腐蚀产物主要成分为Al O(OH)。直流电流的热效应比交流电流更加明显,导致相同电流值作用下,铜铝复合板腐蚀速率与腐蚀程度整体低于交流电流。通过5种盐雾浓度下0-7天的盐雾腐蚀失重,建立了极端条件下铜铝复合材料服役寿命的预测模型,并用3种盐雾浓度在50A交流通电状态下的盐雾腐蚀失重对模型的电流影响系数进行了修正。提出了采用腐蚀导致导体导电面积变化与稳定工作时温升关系,基于导电体标准,建立铜铝复合板电学失效判据,并利用热平衡与电热效应关系,构建了极端条件下铜铝复合板服役寿命预测的物理和数学模型。根据该模型,当由腐蚀引起的铜-铝-铜层状复合板(铜层厚度1mm,铝层厚度8mm)导电截面积减小达到37.5%时,将因电热效应增强导致温升超过标准规定,从而引起失效;在没有防护的条件下,在盐雾浓度为分别为0.2%(远海地区),0.4%(近海地区),1.5%(污染区)的服役环境中,该类铜铝复合板寿命分别为2539天,1311天,以及273天。但在非海洋性气候下(盐雾浓度0.05%),寿命可达13128天。以提高铜铝复合材料耐蚀性为目的,合成了无氟有机硅改性树脂疏水和氟硅共聚纳米Si O2粗糙表面超疏水防腐涂料,并以铜铝复合材料为基底制备了防腐涂层。两种涂层表面水滴接触角均值分别为103.7°和154.6°,腐蚀初期阶段均具备优异的防腐性能,缓蚀率高达98%以上。但改性树脂类涂层具有更长效的防腐作用,在5%浓度盐雾环境下铜铝复合板失重量出现增幅的时间分别为15d和3d。改性树脂基底为涂层提供了更好的机械稳定性与耐磨性,耐风沙侵蚀能力整体优于超疏水涂层的氟硅共聚物基底。此外,无氟化合成原料使改性树脂涂层同时具备了环保性。树脂疏水防腐涂层可将铜铝复合板导体在远近海区域的服役寿命提高至70年以上。超疏水防腐涂层虽然也具有较高的抗腐蚀性能,但涂层耐久性不如树脂涂层,应用受到限制。因此,改性树脂类防腐涂层更适合应用于铜铝层状复合材料服役状态下的腐蚀与防护。
任波[2](2021)在《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体育产业是“五大幸福产业”的组成部分,在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影响下,体育产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愈加强烈。探究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在理论层面,有助于挖掘体育产业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和价值、有助于厘清体育产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内在关联性、有助于搭建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在实践层面,有利于促进城市体育产业发展、有利于促进体育产业更好融入城市发展、有利于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良性互动发展。基于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相关理论,综合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抽象分析与具体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基础、域外经验、耦合机理、耦合效应、效应测度、实证分析等维度,搭建一个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及其效应分析的基本逻辑框架。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一是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是通过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现实条件、影响因素、互动内涵、联结方式等因素串联起来。其中,现实条件是体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体育产业贡献不断提升、体育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体育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体育市场主体不断增长,以及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的不断演进。影响因素是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环境向好。互动内涵是以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为要求,以增进体育产业有效融入城市化发展为重点,以呈现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时序与空间阶段性变化为特征,以实现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高质量发展为目的。联结方式是体育产业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等,促进城市化发展;城市化通过要素流动和集聚增长等,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二是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通过互动方式、呈现形式以及评价方式3个层面体现出来。其中,互动方式是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对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的积极推动作用;城市化进程加快驱动产业规模扩大、产业贡献提升、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基础夯实、市场主体扩大。呈现形式是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评价方式是关联耦合效应评价和耦合协调效应评价。三是体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由体育产业规模、体育产业贡献、体育产业结构、体育产业基础以及体育市场主体等5个一级指标,体育产业总产值、体育产业增加值、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体育产业吸纳就业人数、体育服务业占比、人均体育消费、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体育企业数等8个二级指标构成。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由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等4个一级指标,人均GDP、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城镇人口比重、城市人口密度、第三产业从业人口占总从业人口比重、人均拥有建成区面积、人均城市拥有道路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数、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等13个二级指标构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测度的2种形式,即关联耦合效应测度和耦合协调效应测度。四是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关联耦合发展态势,体现在2014—2017年为较强关联耦合阶段、2018年为中等关联耦合阶段。体育产业各子系统与城市化各子系统也存在着先增长后下降的关联耦合关系,具体体现在2014—2016年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与体育产业的关联耦合程度呈现增长态势,2017—2018年呈现下降态势;2014—2016年体育产业规模、体育产业贡献、体育产业结构、体育产业基础、体育市场主体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呈现增长态势,2017—2018年呈现下降态势。五是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耦合状况和协调状况都呈现相对较平稳变化态势,并存在2014—2018年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程度高于协调程度。2014—2018年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程度由失调发展至协调,且存在2014—2017年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类型是体育产业发展滞后型耦合协调,2018年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类型是城市化发展滞后型耦合协调。
马元婧[3](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大气环境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环境空气质量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社会发展密不可分,所以大气环境监测系统在环境保护、污染治理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实时更新的监测信息掌握大气污染状况,评估预测环境质量,对预警决策和科学治理空气质量以及开展区域联防联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研究中的一个新的领域,其目的在于建立神经网络,使其能够模拟人脑进行分析学习,学习样本数据的内在规律和表示层次。利用人类大脑的运转机制来读取并解释数据,是为了能够让机器可以像人类一样会学习会分析。深度学习在图像分类、目标检测、语义分割和人脸识别等计算机视觉任务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分析大气环境监测系统采集的多源、多维、多态的海量数据,应用深度学习技术对大气环境监测系统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分别从环境监测设备异常数据来源诊断、大气气溶胶颗粒成分分析和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型优化三个方面展开,对大气环境监测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予以分析解决,同时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法:1.基于深度学习的异常数据来源诊断模型的研究。针对大气环境监测系统无法对产生异常数据的监测设备进行详细定位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Faster RCNN模型,应用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训练大量环境监测设备正常运行状态与异常运行状态的图像,来建立大气环境监测异常数据来源诊断模型。借助环境监测站内视频监控系统对监测设备采集的图像,将对异常数据来源设备的定位问题,转化为对监测设备采集图像的目标检测问题。考虑到检测目标的特征属性,对Faster R-CNN模型进行卷积层重构、特征融合、锚框重置和数据扩增等改进方式,提高模型异常数据来源诊断的准确率,使得针对异常数据来源的监测设备故障排查工作向无人值守化过渡。2.基于深度学习的气溶胶颗粒自动分类模型的研究。现有的大气气溶胶颗粒分类方法存在缺乏统一的提取标准以及完全依靠人工经验手动命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问题。同时,以单个颗粒为单位的大气气溶胶颗粒监测过程又会产生过于庞大的颗粒信息。针对大气气溶胶颗粒监测与分类的现状以及不足之处,基于深度学习的分类算法,提出一种改进Alex Net模型,训练并建立大气气溶胶颗粒自动分类模型。利用以往监测活动中已经被人工命名的气溶胶颗粒质谱图,人工标注类别信息,建立用于训练分类模型的数据集。通过对气溶胶颗粒质谱图的特征进行深入研究,采用调整图片分辨率、减小卷积核尺寸和精简网络层数等优化方法,对Alex Net深度学习分类算法进行改进,经过深度卷积网络提取能够反映出颗粒类别的质谱特征,对气溶胶颗粒成分进行自动学习,生成大气气溶胶颗粒自动分类模型,提升了分类模型的准确率,实现自动分类的目的,达到实时检测的效果。3.基于深度学习的空气质量预报模型的研究。现有运行中的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系统WRF-CMAQ,由于污染源排放清单的不确定性,以及不能够完整全面的量化大气传输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导致了空气质量预报数值出现偏差的现象。针对现有空气质量预报系统的现状,提出应用深度置信网络模型DBN,挖掘区域内数值预报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关系,建立基于深度学习的空气质量预报模型,该模型利用了研究区域内多个国控监测站点的历史监测数据以及相应的气象预报数据,充分考虑了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在预报周期内,对区域内任意站点的污染物浓度预测值进行修正,提高空气质量预报模型的有效性。
邢云[4](2021)在《基于绩效问责机制的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研究 ——以山东省R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但是大气污染问题却日益严峻。大气污染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气污染关乎每个居民的切身利益,是城市管理的重要一部分,各地政府也高度重视大气污染治理工作。R市政府通过投入资金,出台相关政策,完善相关设施,加强对大气污染的治理,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首先表现在R市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法规,建设标准化的监测系统、开展多样化监管工作;并将大气污染有奖举报加入市长热线分线,及时对被举报的单位挂牌督办;成立针对两大钢厂的专门监控小组,定期巡视两大钢厂,对钢厂大气排放物定期监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R市政府通过实施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的积极措施,使政府主导的协同治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但就目前来说,R市的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方面还有待加强。当前对于大气污染治理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用协同治理理论来研究大气污染的学者也不少,但是基于绩效问责机制来研究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并不多,本研究主要基于绩效问责机制,在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绩效问责机制的基本框架下,梳理相关概念和理论,分析归纳出R市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一是大气污染治理责任目标确定中的问题,包括多元责任主体协同参与和多元主体利益协调问题;二是大气污染治理责任目标执行中的问题,包括目标的分解细化和执行监督的问题;三是大气污染治理责任目标评估中的问题,包括内部和外部评估的问题;四是大气污染治理责任目标反馈中的问题,包括信息公开、回应和追责机制的问题。随后对所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是多元责任主体利益不协调、执行监督力度不够、评估指标体系不健全、信息的公开、回应以及追责机制完善等。针对问题和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治理的对策:一是吸纳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责任目标确定;二是强化责任目标的执行和监督;三是优化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绩效评估机制;四是加强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绩效问责目标反馈机制建设;五是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之间完整的大数据平台。
刘敏[5](2021)在《云南省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能量之源,是国家持续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逐渐变得紧张,自然环境的存续状况逐渐变得紧张,生态困境趋势越来越严峻。基于此,本文围绕着“生态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为主题,以生态公共产品为研究对象,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实证分析云南省生态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及困境,影响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的因素,提出优化云南省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的对策。围绕上述问题,本文研究的内容有:第一章生态公共产品的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第一部分是相关概念的界定;另一部分是相关理论的界定。以生态公共产品为核心,解释内涵、特性及分类、界定相关理论的概念,为研究生态公共产品建立理论基础和指导。第二章云南省生态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分析。第一部分是自然型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现状、第二部分是物质型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现状、第三部分是制度型生态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建立对生态供给现状的认识。第三章云南省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的实证分析。第一部分主要内容包括2008-2018年人均生态足迹概况、人均生态承载力概况、人均生态赤字概况、人均万元GDP与人均生态压力概况、人均生态协调系数概况以及财政收支概况等内容。第二部分是生态公共产品供给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包括政府困境、经济困境、社会困境及自然困境等内容。第四章云南省生态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成因探讨。第一部分是政府因素分析,第二个部分是经济因素分析,第三个部分是社会因素分析及第四个部分是自然因素分析等部分。第五章优化云南省生态公共产品的供给研究。第一部分是政府因素,完善生态公共产品的政府协同供给模式;第二部分是经济因素,优化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的市场发展格局;第三个部分是社会因素,增强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的社会力量;第四个部分是自然因素,提升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的政府监管力度。
王扬锋,马雁军,权维俊,李荣平[6](2020)在《东北区域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在2014年基于CUACE和CMAQ建立了东北区域空气质量数值预报业务系统,本文介绍了空气质量数值模式的研究进展以及业务现状,为东北区域空气质量和雾霾预报提供了技术支撑。然而,随着预报精细化和更长预报时效的业务发展需求,存在预报准确率不高、计算资源短缺、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本文基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东北区域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未来发展建议与展望,包括加强大气污染源清单研究与技术规范制定、观测资料同化技术研究与业务应用、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的改进优化、发展数值预报产品订正技术、开发高分辨率7—10 d数值预报产品、加强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等。
王利强[7](2020)在《管控措施对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 ——基于数值同化的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为大气污染物排放管控。我国政府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大气污染物排放管控措施(以下简称“管控措施”)。管控措施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针对污染物排放较大行业的管控措施,第二类是长效管控措施,第三类是应急管控措施。污染物排放较大行业主要包括火电,钢铁,石化,水泥,有色金属和化工等。长效管控措施则不局限于某种行业,而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减排管控。此外,为保障重大政治经济活动时的空气质量或者应对突发事件而采取的应急管控措施也会直接或者间接对空气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管控措施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是学者和政策决策者所关注的。传统研究管控措施对空气质量影响的方法是“自下而上”的,基本思路是根据管控措施调整人为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以下简称“排放清单”),得到调整排放清单后的空气质量模拟结果,然后和未调整排放清单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从而获得管控措施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自下而上”的方法具有十分清晰的管控路径,因此其应用十分广泛。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对应急管控措施的研究中。因此构建更加准确的管控措施对空气质量影响的评价方法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本论文的第一部分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进一步论证了京津冀地区燃煤电厂已采用的及拟采用的管控措施对该地区空气质量的影响及燃煤电厂对北京市空气污染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1)双向耦合的WRF-CMAQ模式能够较好的捕捉京津冀地区PM2.5的时空演变规律(NMB=19.6-26.6%);2)已实施的管控措施能够使北京市PM2.5,PM10,NO2和SO2年平均浓度降低5.3-6.3%;3)拟实施的管控措施能够进一步改善北京市冬季的空气质量,使北京市冬季的PM2.5,PM10,NO2和SO2浓度降低8.6-14.8%;4)京津冀地区燃煤电厂对北京市冬季大气污染物的贡献率分别为23.8%(PM2.5),24.0%(PM10),23.0%(NO2),23.1%(SO2)和37.6%(CO);5)京津冀地区其他城市的空气质量对这些管控措施的响应是相似的;6)PM2.5浓度降低的空间分布和该地区燃煤电厂的空间分布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这一部分研究论证了“自下而上”的方法研究管控措施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具有很好的可解释性。本论文的第二部分初步构建并评估了“自上而下”的管控措施对空气质量影响的评价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两种,一种针对长效管控措施,一种针对应急管控措施。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首先获得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空气质量的改变情况,之后剔除气象因素、模式不确定因素等各种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最终获得管控措施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该方法的核心问题是利用监测数据对模式结果进行同化以获得准确的模拟结果。本研究利用长三角地区2019年冬季相对于2016年冬季PM2.5浓度的变化构建了针对长效管控措施的评价方法。研究发现:1)长三角地区2019年冬季相对于2016年冬季PM2.5浓度显着下降,特别是在长三角地区的大城市,如上海(~29%),杭州(~26%),南京(~29%)和合肥(~22%);2)气象因素加剧了长三角地区PM2.5污染(约12μg/m3,15%);3)PM2.5浓度降低的空间分布和该地区污染物排放的空间分布存在较高的相关性。此外,本研究利用2016年杭州G20峰会采取的应急管控措施构建了针对应急管控措施的评价方法。研究发现:1)2016年杭州G20峰会期间,G20峰会举办地杭州市的PM2.5浓度下降最为显着,超过50%;2)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由于应急管控措施的执行力度,执行效率和本地排放等原因,PM2.5浓度下降程度不如杭州市,如上海(~26%),南京(~33%)和合肥(~24%);3)利用杭州市在应急管控措施和长效管控措施下PM2.5浓度下降之比,外推出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PM2.5的减排潜力。本论文的第三部分对第二部分初步构建的评价方法进行优化,利用优化后的评价方法研究2020年初疫情管控措施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电动汽车全面推广对我国各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NO2和PM2.5)的影响。为了遏制COVID-19疫情的扩散,我国政府实施了全面封城措施。全面封城的主要措施之一是交通出行限制。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机动车排放控制地球工程实验。研究发现,交通流量变化与地面NO2和PM2.5浓度变化存在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491-0.626)。本研究利用发现的线性关系构建模型,推测出电动汽车的全面推广能够使我国中部和东南部大部分地区的PM2.5浓度下降30-70%。北京市和天津市由于其周边工业排放的存在,PM2.5浓度降幅较小(10-20%)。NO2在不同地区的潜在降幅为40-90%。这一发现为我国大气环境改善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方向,同时为向再生能源转型提供了有利的证据。
刘政阳[8](2020)在《城市公共交通新能源化对机动车保有量影响研究 ——以大气环境承载力理论为基础》文中指出随着城市经济发展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区域范围内的机动车发展规模持续扩大,以北京市为例,机动车保有量从470万辆增长到570万辆只用了六年的时间,同时上海市、南京市、武汉市、深圳市、重庆市等诸多中国大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增加的速度非常快。大城市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带来的主要影响是城市空气质量的不断恶化,而且城市大气污染正从煤烟型污染向煤烟—汽车尾气复合型污染转化。机动车尾气复合型污染对城市居民身体健康的威胁比传统煤烟型污染更大,机动车尾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非甲烷碳氢化合物THC、其它有害物质(如铅、氟氯化烃排放物的二次衍生物——光化学烟雾等)以及可吸入颗粒污染物等。每辆汽车犹如一个流动的毒气制造厂,极易引发疲乏、窒息并能引起哮喘病、心脏病和呼吸道疾病等,严重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随着我国空气质量标准的出台,城市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给大气污染控制设定了目标。本研究在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限制下计算城市大气环境容量,而大气环境容量是衡量大气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通过大气环境容量建立起机动车发展规模与大气环境承载之间的联系。本研究在城市大气承载力的限制下测算出了城市机动车发展规模,也就是在一定的大气环境容量的限制下城市机动车的上限保有量,只要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控制在上限保有量之下,那么城市机动车的发展规模就不能超过大气环境承载能力,反之就超过了大气环境承载能力。本文选择了19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经过对这些城市测算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有17个城市机动车保有量超过上限保有量,也就是机动车发展规模超过了大气环境的承载能力。那么,根据新能源机动车的发展趋势和部分城市关于新能源机动车的发展规划,测算了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新能源化后的机动车上限保有量,同时还计算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能够代替机动车的数量,综合来说就是量化分析公共交通新能源化对机动车保有量的影响。根据机动车保有量在公共交通新能源化以后变化趋势把这19个城市分为三类,分别进行比较研究,并且对合理控制机动车保有量和控制大气污染的排放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全文的章节逻辑结构安排如下:全文共8章,第1章是绪论,包括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综述、研究的方法思路以及创新之处等。第2章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依据,重点探讨大气环境承载力理论,以及衡量大气环境承载力理论的大气环境容量,包括大气环境承载力理论、大气环境容量理论、城市交通大气环境容量的测算方法。这些理论中的元素和原理相互关联,逐步递进,共同构成了大气环境承载力理论的框架。第3章城市大气环境容量测算模型的选择,对比分析大气环境容量常用测算方法:箱式模型、A-P模型、模拟模型、线性规划模型之间的联系与差别,选择出适合本文研究问题的测算模型。第4章城市交通大气环境容量测算,本章以4种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为限,计算出19个城市未来十年的大气环境容量,再根据污染源的分类计算出19个城市交通大气环境容量。第5章根据以交通大气环境为限的机动车保有量计算公式,计算出19个城市未来十年机动车上限保有量。第6章利用年均增长率预测和线性回归预测计算出19个城市未来十年的机动车保有量。并且根据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发展趋势,把19个城市分为三类进行分析研究。第7章以机动车保有量数据为基础,计算出各个城市公共交通新能源化以后的机动车保有量和上限保有量,并且与之前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查看三类城市的变动情况,分析城市机动车预测保有量和上限保有量的变化原因。根据不同类别的城市提出控制机动车污染排放的具体路径。第8章以机动车上限保有量和预测保有量的数据为基础,研究在2021年至2025年第十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影响机动车上限保有量和预测保有量的相关影响因素的敏感性。第9章研究结论与模拟控制方案,把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汇总,并且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模拟控制方案。
邵亚琴[9](2020)在《基于多源动态监测数据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扰动与修复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草原区煤电基地开发在满足我国能源战略需求的同时,给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带来了巨大冲击,引发众多生态问题,如土地损毁、地下水位下降、大气污染等,生态扰动表现方式和演变机制各不相同,累积效应显着,严重影响区域能源保障和生态屏障作用的发挥,实现煤电基地生态环境实时监测和合理评价,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补偿监管提供依据,能够有效促进煤电基地生态文明建设。本文依托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技术及示范》(2016YFC0501109),针对我国绿色开发能源战略的需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紧扣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的特点,选择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胜利煤电基地为典型研究区域,基于多源空间动态监测技术,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对该区域生态环境时空状况进行了扰动规律分析与监测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戴明环与生命周期理论构建煤电基地CE-PDST生态环境系统循环驱动机制。研究归纳了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的特点,分析了煤电基地煤矿、火电厂及煤炭城市三大扰动源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时空演变趋势,分阶段讨论了煤电基地时空发展的特点,揭示了煤电基地生态系统的周期性发展规律。针对煤电基地生命周期各阶段扰动源发展状态及对生态环境的扰动特征,构建了煤电基地CE-PDST生态系统循环驱动机制,分别从扰动源子循环和生态环境单元子循环两个角度进行了生态环境系统演化分析。(2)搭建多源异构数据“获取-处理-融合-分析”技术框架和体系。基于空间信息技术获取的空间数据及统计数据和调查数据等,提出了基于邻域信息约束的中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后处理方法、多源多尺度DEM融合方法和“暗像元法”与“深蓝算法”相结合的气溶胶厚度反演等方法,通过影像参数反演、数据融合、统计分析、空间数据挖掘与空间分析等技术手段,为在不同时空尺度下分析草原区煤电基地内土地环境、水环境和大气环境参数的扰动规律和变化特征以及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3)实现煤电基地尺度下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土壤侵蚀和大气环境的时空动态变化分析及扰动源识别。针对胜利煤电基地的特点构建土地利用分类体系,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和煤电开发驱动指数进行煤电开发土地利用类型转移驱动力分析;综合运用GIS空间相关性分析方法,分别从全局演变和局部效应进行植被覆盖时空变化检测;针对煤电基地土壤侵蚀的特点,建立土壤侵蚀风-水复合模型sA并实现总模数的估算,利用经验模型验证了其适用性;通过遥感反演获取了研究区域内SO2、NO2的柱状浓度和气溶胶厚度AOD,并利用地面观测站数据验证了其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煤电基地开发是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的主要驱动力,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大气污染均以露天矿区、电厂区及锡林浩特市城区为扰动热点,随着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扰动程度逐渐加强。(4)在典型扰动源-露天矿尺度下进行生态环境扰动规律及生态修复效益分析。根据露天矿土地单元扰动机理,归纳了7种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方式,建立了扰动重心加权模型,通过不同阶段加权重心的转移距离和转移方向,验证了CE-PDST驱动规律。针对露天矿首采区已经形成的四种扰动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方式,研究其在转移过程中植被指数的时空演变规律,通过建立排土场NDVI与地形因子、气象因子和人为修复因子之间的驱动关系,提出了提高排土场土地复垦效益的有效建议。利用多孔监测井的多期监测数据分析了胜利一号露天矿开采过程中潜水位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回归趋势分析确定了露天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半径和静水位,为确定受地下水位下降影响的居民搬迁范围和研究基于影响半径分析地下水位变化对地表植被变化的影响规律提供了依据。(5)通过生态效益响应因子识别,参考《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2015》,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项指标的权重,构建了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体系(MEICE),从煤电基地尺度、功能区单元和最适宜格网单元等多时空尺度,综合评价和分析了研究区域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生态环境状况,探寻区域生态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表明,2000-2015年,研究区域生态环境整体处于良好状态;2005-2015年,煤电基地开发规模迅速扩大,恶化趋势明显,形成以露天矿区及电厂区、市区和居民点中心的阶梯状缓冲区,印证了露天矿开采及电厂开发、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扰动的累积效应;2010-2015年,露天矿区排土场复垦、电厂控排、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及省道S307沿线绿化有效改善了局部生态环境状况,体现了生态修复与监管对生态环境恢复的重要性。针对本文探索的胜利煤电基地生态扰动规律及生态环境评价结果,基于GMR模型对研究区域2020年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模拟,提出了草原区煤电基地开发弹性调控与生态环境修复管理对策,搭建了基于大数据平台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监测-评价-管理”三位一体的多源动态监测平台基本架构,并提出了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修复CE-PDST-“5W+2H+E”循环管理模式,为煤电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论文有图91幅,表65个,参考文献221篇。
孔凡秋[10](2020)在《寒地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规划应对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空气质量恶化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我国空气质量问题的严重程度也呈现出加剧趋势。为此,我国相继推出各项政策举措,有序推进空气质量改善工作的展开。1973年,国务院首次召开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会议提出空气质量改善工作要以工业点源治理为主;进入80年代,空气质量改善工作从点源治理进入了综合防治阶段;90年代以来,我国空气质量治理工作开始从污染物浓度控制向污染物总量控制转变,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从单一城市治理转向区域联防联控。在各项政策举措的推动下,我国空气质量改善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环境治理的预期目标相比,我国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依然常年居高不下,重污染天气、雾霾天气已经成为城市化进程的“新常态”,空气质量改善工作亟待取得突破性进展。鉴于空气质量改善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如何提升空气质量成为学者们关注的议题。目前,学术界针对空气质量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就研究地域而言,主要聚焦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从研究时段而言,较多关注某一特殊事件或某一次重污染天气的空气质量情况;但针对严寒气候区的研究相对较少,且针对严寒气候区城市空间和空气质量两者关系的研究更为匮乏。寒地城市受到地域气候影响程度较大,冬寒夏热、雨热同期、四季分明,空气质量呈现冬季差、夏季优的显着差异,尤其冬季供暖期煤烟型污染极其严重。与此同时,寒地城市分布着大量的重工业型企业,其中哈尔滨、沈阳、长春等老工业基地,工业主导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导致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严重。作为中国城市化率较高的严寒地区,人口聚集导致城市用地高密度开发,城市交通量急速增长,交通污染也逐渐成为空气质量的重要影响要素。总体而言,寒地城市空气质量在煤烟型污染、工业型污染和交通型污染的三重压力下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本文以寒地城市为研究区域,遵循“发现问题-问题解析-规划应对”的思路展开研究,以期为改善寒地城市生态环境、推动寒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规划依据。首先,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合寒地城市特征,选取典型寒地城市哈尔滨市为研究对象,对空气质量和城市空间展开调研。调研内容包括空气质量调研和城市空间调研,其中,空气质量调研包含空气质量变化规律调研、空气质量指数实测和重点污染源实地调研,城市空间调研包含城市发展历程调研、城市用地调研和城市空间形态调研。基于调研结果,总结空气质量视角下哈尔滨城市空间的现状问题。其次,进行哈尔滨市城市空间空气质量影响分区风险识别。识别内容包括空气质量空间分析、空气质量影响分区、不同空气质量分区的城市用地特征和城市风险区类型识别。空气质量空间分析包括现状层面空气质量空间分布和理论层面空气质量空间分布,通过现状空气质量插值分析、空气污染源理论影响范围分析,利用自然断点分析、相交分析和叠加分析等方法确定了哈尔滨四个空气质量影响分区,并针对不同空气质量分区的城市用地特征展开分析。基于空气质量影响分区结果和不同空气质量分区的城市用地特征,将哈尔滨市划分为4个大类风险区、25个中类风险区和41个小类风险区。再次,深入到街区尺度,对哈尔滨市4个大类风险区、25个中类风险区和41个小类风险区展开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包括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和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两个方面,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包括用地比例、用地类型、用地布局和用地集中度的分析,城市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包括建筑高度和建筑密度的分析,通过对大类风险区、中类风险区和小类风险区进行逐层推进式的分析,总结出哈尔滨市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最后,论文基于上述研究提出基于空气质量提升的城市空间规划应对体系。应对体系包括城市空间的管控等级界定、城市用地的规划优化策略、空间形态的规划应对策略和规划保障实施策略四个方面。管控等级界定基于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规律,对哈尔滨市进行管控等级划分。城市工业用地的规划优化策略包括城市用地的重点管控范围界定、工业用地、交通用地和绿地的规划优化策略。空间形态的规划应对策略包括空间形态的重点管控范围界定、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和其它空间形态要素的规划应对策略。规划保障实施策略包括政策保障、实施机制和治理机制三方面内容。寒地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规划应对研究,以严寒气候为背景,致力于明确城市空间与空气质量的影响规律,探求提升寒地城市空气质量的规划路径。寒地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规划应对研究也将为寒地城市人居环境改善提供一定的规划支撑。
二、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出台创新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出台创新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导电用铜铝复合板腐蚀行为研究及寿命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铜铝电偶腐蚀机理研究现状 |
1.3 电流对金属腐蚀影响机理研究现状 |
1.3.1 交流电流对腐蚀的影响研究现状 |
1.3.2 直流电流对腐蚀的影响研究现状 |
1.4 金属材料服役寿命预测方法 |
1.4.1 人工神经网络法的研究现状 |
1.4.2 灰色模型法研究现状 |
1.4.3 腐蚀动力学模型法研究现状 |
1.5 疏水性涂层技术研究现状 |
1.6 课题研究意义、目的及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及试样制备 |
2.2 实验装置与实验条件 |
2.2.1 盐雾腐蚀设备改造 |
2.2.2 盐雾加速腐蚀实验 |
2.2.3 耐沙冲击实验 |
2.3 腐蚀试样表征方法 |
2.3.1 失重及腐蚀动力学 |
2.3.2 形貌表征 |
2.3.3 成分表征 |
2.3.4 电化学表征 |
2.3.5 其他表征 |
第3章 交流电流对铜铝复合材料腐蚀行为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腐蚀形貌 |
3.2.1 电流对腐蚀形貌的影响 |
3.2.2 间歇性通电对腐蚀形貌的影响 |
3.3 腐蚀速率 |
3.3.1 电流对腐蚀速率的影响 |
3.3.2 间歇性通电对腐蚀速率的影响 |
3.4 腐蚀产物成分分析 |
3.4.1 电流对腐蚀产物成分的影响 |
3.4.2 间歇性通电对腐蚀产物成分的影响 |
3.5 铜铝电偶腐蚀与电流影响机理分析与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直流电流对铜铝复合材料腐蚀行为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电流对腐蚀形貌及腐蚀速率的影响 |
4.3 电流对腐蚀产物成分的影响 |
4.4 电化学分析结果 |
4.5 腐蚀与电流影响机制分析与讨论 |
4.5.1 铜铝复合材料腐蚀机制 |
4.5.2 电流对腐蚀影响机制 |
4.6 直流电流与交流电流影响机制对比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通电服役状态下铜铝复合板腐蚀寿命预测 |
5.1 引言 |
5.2 理论基础 |
5.2.1 腐蚀动力学基础 |
5.2.2 热力学基础 |
5.3 腐蚀动力学模型建立 |
5.4 电流影响系数修正 |
5.5 材料失效条件判定 |
5.6 寿命预测模型建立与具体算例计算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铜铝复合材料表面制备疏水涂层腐蚀防护研究 |
6.1 引言 |
6.2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疏水涂层 |
6.2.1 涂层制备过程 |
6.2.2 涂层形貌及成分分析 |
6.2.3 涂层润湿性及机械性能分析 |
6.2.4 涂层耐蚀性分析 |
6.3 纳米结构超疏水防腐涂层 |
6.3.1 涂层制备过程 |
6.3.2 涂层成分及结构分析 |
6.3.3 涂层形貌及润湿性分析 |
6.3.4 涂层耐蚀性分析 |
6.4 涂层性能对比分析 |
6.4.1 涂层的润湿性与机械稳定性对比 |
6.4.2 涂层的耐蚀性对比 |
6.5 涂层保护下铜铝复合材料寿命估算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2)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目的 |
1.1.4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体育与城市发展的相关研究 |
1.2.2 体育及相关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相关研究 |
1.2.3 体育产业、城市化与相关系统耦合发展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 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辨析 |
2.1.1 耦合、机理、关联耦合与耦合协调 |
2.1.2 体育产业与体育产业系统 |
2.1.3 城市化与城市化系统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集聚理论 |
2.2.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2.2.3 二元经济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域外经验: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分析 |
3.1 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演进特征 |
3.1.1 英美日体育产业演进特征 |
3.1.2 英美日城市化演进特征 |
3.2 英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 |
3.2.1 英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产业发展理路 |
3.2.2 英国体育产业演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
3.3 美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 |
3.3.1 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产业发展理路 |
3.3.2 美国体育产业演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
3.4 日本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 |
3.4.1 日本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产业发展理路 |
3.4.2 日本体育产业演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
3.5 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特征及启示 |
3.5.1 培育体育消费: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基础 |
3.5.2 提升经济贡献: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外核 |
3.5.3 发展主导产业: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内核 |
3.5.4 强化市场主体: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保障 |
3.6 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本土借鉴 |
3.6.1 耦合内在前提:体育产业发展伴随着城市化的演进 |
3.6.2 耦合外在前提:城市化演进影响着体育产业的发展 |
3.6.3 耦合内在影响: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受到内部要素的影响 |
3.6.4 耦合外在影响: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4 耦合机理:中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分析 |
4.1 体育产业和城市化的演进历程 |
4.1.1 体育产业的演进历程 |
4.1.2 城市化的演进历程 |
4.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现实条件 |
4.2.1 体育产业发展现实状况 |
4.2.2 城市化发展现实状况 |
4.3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联结基础 |
4.3.1 联结的理论支撑 |
4.3.2 体育产业:规模经济效应与外部经济效应 |
4.3.3 城市化:服务经济增长与经济转型升级 |
4.4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影响因素 |
4.4.1 政治因素:政策和管理体制等不断完善 |
4.4.2 经济因素: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等不断优化 |
4.4.3 社会因素:消费结构和人口结构等不断向好 |
4.4.4 科技因素: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等不断渗透 |
4.5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互动内涵 |
4.5.1 耦合要求: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
4.5.2 耦合重点:体育产业有效融入城市化发展 |
4.5.3 耦合特征: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时序与空间阶段性变化 |
4.5.4 耦合目的: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高质量发展 |
4.6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联结方式 |
4.6.1 体育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 |
4.6.2 城市化:要素流动和集聚增长 |
4.7 本章小结 |
5 耦合效应: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效应分析 |
5.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的互动方式 |
5.1.1 体育产业为城市化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
5.1.2 城市化为体育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
5.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的呈现形式 |
5.2.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经济效益 |
5.2.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社会效益 |
5.2.3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生态效益 |
5.3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的评价方式 |
5.3.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关联耦合效应评价 |
5.3.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耦合协调效应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效应测度: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评价指标构建及其耦合效应测度 |
6.1 体育产业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 |
6.1.1 体育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体育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6.1.3 体育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
6.1.4 体育产业发展指标体系的最终结果 |
6.1.5 体育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 |
6.1.6 体育产业发展指标体系的评价 |
6.2 城市化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 |
6.2.1 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6.2.3 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
6.2.4 城市化发展指标体系的最终结果 |
6.2.5 城市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 |
6.2.6 城市化发展指标体系的评价 |
6.3 关联耦合效应测度与耦合协调效应测度 |
6.3.1 关联耦合效应测度 |
6.3.2 耦合协调效应测度 |
6.4 本章小结 |
7 关联效应: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分析 |
7.1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7.1.1 指标选取 |
7.1.2 数据来源 |
7.1.3 研究方法及其适用性 |
7.2 实证分析 |
7.2.1 国家层面:中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的实证 |
7.2.2 省域层面: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的实证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具有中等或较强关联耦合关系 |
7.3.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关联耦合关系 |
7.4 讨论与启示 |
7.4.1 以增强体育产业融入城市化发展为重点,促进两系统关联耦合发展 |
7.4.2 以优化体育产业结构为重点,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发展 |
7.4.3 以推进经济城市化发展为重点,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发展 |
7.5 本章小结 |
8 协调效应: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分析 |
8.1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8.1.1 指标选取 |
8.1.2 数据来源 |
8.1.3 研究方法及其适用性 |
8.2 实证分析 |
8.2.1 国家层面:中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的实证 |
8.2.2 省域层面: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的实证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程度呈现上升态势 |
8.3.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有从失调向协调发展态势 |
8.4 讨论与启示 |
8.4.1 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全面协调发展 |
8.4.2 促进体育产业融入城市的经济、空间、社会等发展之中 |
8.4.3 促进城市化进程中体育产业的规模、结构、贡献、基础等发展 |
8.5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建议、不足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建议 |
9.3 研究不足 |
9.4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基于深度学习的大气环境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监测设备运行状态识别研究现状 |
1.2.2 大气气溶胶颗粒分类的研究现状 |
1.2.3 空气质量预报模型的研究现状 |
1.2.4 大气环境监测系统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异常数据来源诊断模型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Faster R-CNN |
2.2.1 卷积层 |
2.2.2 RPN网络 |
2.2.3 RoI pooling层 |
2.2.4 目标分类与定位层 |
2.3 改进Faster R-CNN |
2.3.1 重构卷积层 |
2.3.2 特征融合 |
2.3.3 锚框重置 |
2.3.4 数据扩增 |
2.4 实验与分析 |
2.4.1 实验环境 |
2.4.2 实验数据 |
2.4.3 预训练模型 |
2.4.4 评价指标 |
2.4.5 实验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气溶胶颗粒自动分类模型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大气气溶胶颗粒物成分及特征 |
3.2.1 有机碳颗粒(OC) |
3.2.2 元素碳颗粒(EC) |
3.2.3 元素-有机碳混合颗粒(ECOC) |
3.2.4 高分子有机碳颗粒(HOC) |
3.2.5 重金属颗粒(HM) |
3.2.6 矿物质颗粒(DUST) |
3.2.7 富钾颗粒(K) |
3.3 AlexNet |
3.3.1 网络结构 |
3.3.2 技术特点 |
3.3.3 AlexNet卷积特征图 |
3.4 改进的AlexNet分类方法 |
3.4.1 改进策略 |
3.4.2 改进的AlexNet网络结构 |
3.4.3 改进AlexNet卷积特征图 |
3.5 实验与分析 |
3.5.1 实验环境 |
3.5.2 实验数据 |
3.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空气质量预报模型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WRF-CMAQ空气质量预报系统 |
4.2.1 WRF气象预报模型 |
4.2.2 CMAQ预报模型 |
4.2.3 WRF-CMAQ |
4.3 预报因子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
4.3.1 时序变化特征 |
4.3.2 空间分布特征 |
4.3.3 气象因子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
4.3.4 污染因子之间相互影响 |
4.4 基于DBN-BP的空气质量预报模型 |
4.4.1 DBN-BP模型搭建 |
4.4.2 基于DBN-BP修正模型结构 |
4.4.3 预测模型训练过程 |
4.4.4 DBN-BP隐藏层确定 |
4.4.5 模型性能评价函数 |
4.5 实验与分析 |
4.5.1 实验环境 |
4.5.2 实验数据 |
4.5.3 数据集预处理 |
4.5.4 实验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束语 |
5.1 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基于绩效问责机制的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研究 ——以山东省R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1.研究的内容 |
2.研究方法 |
3.研究思路 |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大气污染 |
2.大气污染防治 |
3.绩效问责 |
(二)理论基础 |
1.协同治理理论 |
2.目标管理理论 |
二、山东省R市大气污染治理现状 |
(一)山东省R市的大气污染治理总体状况 |
(二)山东省R市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 |
1.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法规 |
2.建设标准化的监测系统、开展多样化监管工作 |
3.认真做好空气质量信息发布和公开 |
(三)山东省R市的大气污染治理成效 |
1.空气质量显着提高 |
2.政府主导的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
3.民众的大气污染治理参与度明显提高 |
三、山东省R市大气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大气污染治理责任目标确定中的问题 |
1.责任目标确定中多元责任主体的协同参与问题 |
2.责任目标确定中多元责任主体的利益协调问题 |
(二)大气污染治理责任目标执行中的问题 |
1.责任目标的分解细化执行问题 |
2.责任目标执行过程中的监督问题 |
(三)大气污染治理责任目标评估中的问题 |
1.责任目标评估中内部评估问题 |
2.责任目标评估中外部评估问题 |
3.责任目标评估中社会评估问题 |
(四)大气污染治理责任目标反馈中的问题 |
1.责任目标反馈中信息公开问题 |
2.责任目标反馈中回应问题 |
3.责任目标反馈中追责问题 |
四、山东省R市大气污染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责任目标确定问题的原因 |
(二)责任目标执行不力的原因 |
(三)责任目标评估不完善的原因 |
(四)责任目标反馈问题的原因 |
五、绩效问责机制下R市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对策 |
(一)吸纳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责任目标确定 |
1.多渠道保障多元主体的参与 |
2.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关系 |
(二)强化责任目标的执行和监督 |
1.细化执行目标 |
2.加大监督力度 |
(三)优化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绩效评估机制 |
1.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强化评估结果反馈 |
2.提升第三方评估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
3.完善评估主体的参与途径与渠道 |
(四)加强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绩效问责目标反馈机制建设 |
1.完善信息公开机制 |
2.建立科学合理的回应机制 |
3.优化追责机制 |
(五)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之间完整的大数据平台 |
1.大气污染治理大数据平台的应用背景 |
2.大气污染治理大数据平台的建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云南省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技术路线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及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公共物品 |
二、生态公共产品 |
三、生态足迹模型 |
第二节 相关理论概述 |
一、外部性理论 |
二、协同治理理论 |
三、生态资本理论 |
第二章 云南省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自然型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现状 |
一、水资源供给概况 |
二、大气资源供给概况 |
三、土地资源供给概况 |
四、森林资源供给概况 |
第二节 物质型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现状 |
一、污水处理厂建设概况 |
二、无害化垃圾处理厂建设概况 |
三、农村卫生设施建设概况 |
第三节 制度型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现状 |
一、水环境类制度生态公共产品供给概况 |
二、大气环境类的制度生态公共产品供给概况 |
三、土地资源类制度生态公共产品供给概况 |
四、森林资源类制度生态公共产品供给概况 |
第三章 云南省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云南省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的实证分析 |
一、2008-2018 年人均生态足迹概况 |
二、2008-2018 年人均生态承载力概况 |
三、2008-2018 年人均生态赤字概况 |
四、2008-2018 年人均万元GDP与人均生态压力概况 |
五、2008-2018 年生态协调系数概况 |
六、2008-2018 年财政收支概况 |
第二节 云南省生态公共产品供给中的问题与困境 |
一、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的政府困境 |
二、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的经济困境 |
三、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的社会困境 |
四、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的自然困境 |
第四章 云南省生态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成因探讨 |
第一节 政府因素分析 |
一、政府管理职能边界的清晰程度 |
二、生态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完善程度 |
三、生态公共产品供给资金投入水平 |
四、生态公共产品供需均衡水平 |
第二节 经济因素分析 |
一、人均GDP收入水平 |
二、职工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
三、工业化发展水平 |
四、内部工业化发展水平 |
五、固定资产投资水平 |
六、旅游业发展水平 |
七、地方科技水平 |
第三节 社会发展因素分析 |
一、城镇化水平 |
二、人口规模水平 |
三、地方受教育水平 |
四、城市就业水平 |
五、社会组织的发展水平 |
第四节 自然因素分析 |
一、水资源供给水平 |
二、废气污染物排放水平 |
三、森林资源供给水平 |
四、土地资源供给水平 |
第五章 优化云南省生态公共产品的供给研究 |
第一节 政府因素:完善生态公共产品的政府协同供给模式 |
一、强化生态公共产品协同供给意识,完善政府供给决策体制 |
二、引入市场竞争的协同供给方式,构建市场交易体系 |
三、培育社会组织协同供给理念,构建生态供需均衡机制 |
四、构建政府合作PPP协同供给模式,完善供给效能评价制度 |
第二节 经济因素:优化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的市场发展格局 |
一、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绿色生态产业 |
二、增强地区经济向好态势,提升公民收入水平 |
三、重视地区科技创新发展,提升地区科技水平 |
四、规范管理固定资产投资,优化市场投资格局 |
第三节 社会因素:增强生态公共产品的社会参与供给力量 |
一、加强生态公共产品文化宣传教育,提升地区生态教育水平 |
二、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保障社会稳定程度 |
三、推进社会组织发展,极大激发社会供给力量 |
四、构建“智慧生态”发展模式,形成绿色发展格局 |
第四节 自然因素:提升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的政府监管力度 |
一、强化水环境管理措施,完善水质监测评价系统 |
二、完善大气环境法律制度,增强环保执法力度 |
三、创新森林资源保护机制,提高火灾预防能力 |
四、完善土地整治策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东北区域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东北区域气象部门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应用历史与现状 |
1.1 空气质量数值模式应用研究进展 |
1.2 东北区域空气质量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建立与优化改进 |
1.3 辽宁省气象部门和环保部门空气质量预报模式对比 |
1.4 东北区域空气质量数值预报产品业务应用 |
2 东北区域空气质量数值预报存在的问题 |
2.1 准确率和预报时长有待进一步提高 |
2.2 计算存储资源有待进一步增加 |
2.3 模式人才短缺,科技创新能力需加强 |
2.4 对外合作学术交流需进一步加强 |
3 东北区域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未来发展建议与展望 |
(7)管控措施对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 ——基于数值同化的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火电行业管控措施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1.2.2 长效管控措施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1.2.3 应急管控措施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京津冀地区燃煤电厂减排管控措施对北京及其周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 |
2.1 研究背景 |
2.2 模式描述与设置 |
2.3 监测数据 |
2.4 减排管控措施与实验方案设计 |
2.5 模式评估 |
2.6 京津冀地区燃煤电厂减排管控措施对北京市及周边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 |
2.7 本章小结 |
3. 评价方法的构建及其应用于研究长效和应急管控措施对长三角空气质量的影响 |
3.1 研究背景 |
3.2 监测数据 |
3.3 实验方案设计 |
3.4 研究方法 |
3.4.1 同化算法介绍 |
3.4.2 地面监测系统 |
3.4.3 人为源排放清单 |
3.5 同化结果评估 |
3.6 长效管控措施对空气质量影响评价方法的构建 |
3.7 应急管控措施对空气质量影响评价方法的构建 |
3.7.1 应急管控措施对长三角地区PM_(2.5)浓度的影响 |
3.7.2 极端管控措施对长三角地区PM_(2.5)浓度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及讨论 |
3.8.1 本章小结 |
3.8.2 讨论 |
4 评价方法的优化及应用 |
4.1 研究背景 |
4.2 研究方法 |
4.2.1 双向耦合的WRF-CMAQ模式 |
4.2.2 来源解析 |
4.2.3 数据同化系统 |
4.2.4 实验方案设计 |
4.3 监测数据 |
4.4 全面封城措施对空气质量影响的监测结果 |
4.4.1 封城措施对我国整体空气质量影响的监测结果 |
4.4.2 封城措施对杭州市不同环境背景空气质量的影响 |
4.5 管控措施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4.5.1 模式结果评估 |
4.5.2 疫情管控措施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4.5.3 电动汽车全面推广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4.5.4 本地道路运输对大气污染物的贡献 |
4.5.5 历史气象条件变化下全面推广电动汽车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4.6 不确定性分析 |
4.7 小结与讨论 |
4.7.1 小结 |
4.7.2 讨论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5.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城市公共交通新能源化对机动车保有量影响研究 ——以大气环境承载力理论为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大气环境承载力相关理论 |
2.1 大气环境承载力概述 |
2.1.1 环境承载力 |
2.1.2 大气环境承载力定义 |
2.1.3 城市大气环境承载力的特征 |
2.1.4 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 |
2.2 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控制概述 |
2.2.1 大气污染控制的主要方法 |
2.2.2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内涵 |
2.2.3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 |
2.3 大气环境容量核定 |
2.3.1 大气环境容量概述 |
2.3.2 大气环境容量的定义与类型 |
第3章 城市大气环境容量测算模型 |
3.1 城市大气环境容量测算方法 |
3.2 城市大气环境容量测算模型 |
3.2.1 箱式模型 |
3.2.2 A-P模型 |
3.2.3 模拟逼近估算模型 |
3.2.4 线性规划模型 |
3.2.5 小结 |
3.3 “城市盒”理论模型概述 |
3.4 “城市盒”理论模型的污染因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交通大气环境容量测算 |
4.1 研究对象选择 |
4.2 “城市盒”理论模型基本参数设置 |
4.2.1 干沉降速度 |
4.2.2 湿沉降速度 |
4.2.3 化学转化速率 |
4.2.4 环境本底值 |
4.2.5 建成区面积 |
4.2.6 建成区绿化率 |
4.2.7 裸地扬尘率 |
4.2.8 年平均风速 |
4.2.9 大气混合层高度 |
4.2.10 小结 |
4.3 城市大气环境规划容量测算 |
4.3.1 目标浓度限值设定 |
4.3.2 城市大气环境容量测算 |
4.4 城市交通大气环境容量测算 |
4.4.1 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分担率 |
4.4.2 城市交通大气环境容量测算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机动车上限保有量测算 |
5.1 城市机动车上限保有量影响因素 |
5.1.1 城市交通大气环境容量 |
5.1.2 机动车分车型占比 |
5.1.3 机动车年均行驶里程 |
5.1.4 机动车排放因子 |
5.2 城市机动车上限保有量测算模型 |
5.3 城市机动车上限保有量测算模型参数设置 |
5.4 城市机动车上限保有量测算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机动车保有量预测与比较分析 |
6.1 机动车保有量年均增长率预测 |
6.1.1 历年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分析 |
6.1.2 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年均增长率测算 |
6.1.3 机动车保有量年均增长率预测结果分析 |
6.2 机动车保有量线性回归预测 |
6.2.1 线性回归预测的影响因素 |
6.2.2 影响因素年均增长预测 |
6.2.3 机动车保有量线性回归预测结果分析 |
6.3 机动车预测保有量与上限保有量对比分析 |
6.3.1 机动车保有量未过载城市分析 |
6.3.2 机动车保有量轻度过载城市分析 |
6.3.3 机动车保有量重度过载城市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公共交通新能源化测算机动车上限保有量 |
7.1 公共汽车新能源化对机动车上限保有量变化分析 |
7.1.1 新能源公共汽车保有量变化趋势 |
7.1.2 公共汽车新能源化对机动车上限保有量影响分析 |
7.1.3 小结 |
7.2 出租汽车新能源化对机动车保有量影响分析 |
7.2.1 出租汽车保有量变化趋势 |
7.2.2 出租汽车新能源化对机动车上限保有量影响分析 |
7.2.3 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新能源化对机动车保有量影响分析 |
7.3 轨道交通对机动车保有量影响分析 |
7.3.1 城市轨道交通替代小型载客汽车模型 |
7.3.2 城市轨道交通替代小型载客汽车数量分析 |
7.3.3 城市轨道交通对机动车保有量影响分析 |
7.4 公共交通新能源化对机动车保有量影响分析 |
7.4.1 机动车保有量未过载城市分析 |
7.4.2 机动车保有量轻度过载城市分析 |
7.4.3 机动车保有量重度过载城市分析 |
第8章 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8.1 机动车上限保有量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8.1.1 建成区面积与机动车上限保有量敏感性分析 |
8.1.2 出租汽车新能源化与机动车上限保有量敏感性分析 |
8.1.3 小结 |
8.2 机动车预测保有量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8.2.1 经济增长因素等与机动车预测保有量敏感性分析 |
8.2.2 轨道交通客运量与机动车预测保有量敏感性分析 |
8.2.3 小结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模拟控制方案和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1.1 公共交通新能源化提升机动车上限保有量 |
9.1.2 公共交通新能源化能够消减城市机动车保有量 |
9.1.3 机动车总量控制政策影响机动车保有量 |
9.1.4 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提高机动车上限保有量 |
9.2 模拟控制方案 |
9.2.1 机动车保有量未过载城市的控制方案 |
9.2.2 机动车保有量轻度过载城市的控制方案 |
9.2.3 机动车保有量重度过载城市的控制方案 |
9.3 政策建议 |
9.3.1 逐步推动机动车新能源化 |
9.3.2 推动轨道交通持续快速发展 |
9.3.3 实施机动车总量控制政策 |
9.3.4 城市规划与轨道交通协调发展 |
附录1 2016年19个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数据 |
附录2 分阶段排放标准机动车保有量占比情况 |
附录3 相关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数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9)基于多源动态监测数据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扰动与修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科学问题的提出(Presentation of Scientific Issues) |
1.2 研究的科学意义与项目依托(Scientific Significance and Project Support) |
1.3 研究动态分析(Dynamic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Research Objectives and Contents) |
1.5 研究区域(Study Area) |
1.6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Research Ideas and Technical Routes) |
2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演化机理 |
2.1 相关术语(Relative Terms) |
2.2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扰动源时空演变(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of Eco-environment Disturbance Sources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
2.3 基于戴明环与生命周期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系统演化PDST循环驱动机制(PDST Cyclic Driving Mechanism of Eco-environment Evolution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Based on PDCA and Life Cycle) |
2.4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系统SA-PDST驱动模型(The SA-PDST Driving Model of Eco-environment System of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
2.5 煤电基地开发扰动下的草原区生态环境变化(Prairie Eco-environment Changes Disturbed by Development in Coal-Electricity Base) |
2.6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3 多源异构数据的获取、处理及融合 |
3.1 多源异构数据的类型(Types of 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
3.2 多源异构数据处理平台(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Processing Software) |
3.3 多源异构数据处理(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Processing) |
3.4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Fusion) |
3.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4 胜利煤电基地生态环境要素时空动态变化分析及扰动源识别 |
4.1 土地利用类型时空演变格局分析(Analysis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Patterns of Land Use Types) |
4.2 植被覆盖时空变化检测(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 Detection of Vegetation Coverage) |
4.3 草原区煤电基地土壤风-水复合侵蚀估算(Soil Water-Wind Compound Erosion Estimation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
4.4 煤电基地大气数据监测与分析(Atmospheric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
4.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5 煤矿尺度生态环境扰动规律研究及修复效益分析 |
5.1 胜利一号露天矿土地单元转移模式(Land Unit Transfer Mode of Shengli No.1 Open-pit Mine) |
5.2 露天矿首采区扰动土地类型转移(Disturbed Land Types Transfer in the First Mining of Open-pit Mine) |
5.3 NDVI扰动规律及排土场复垦效益分析(Analysis of NDVI Disturbance Law and Reclamation Benefit of Dump) |
5.4 潜水位时空变化及其对地表生态的扰动分析(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of Phreatic Water Level and Disturbance Analysis of Surface Ecology) |
5.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6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
6.1 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Construction of Eco-environmen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
6.2 多时空尺度生态评价单元的划分(Division of Multiple Temporal and Spatial Scale Ecological Evaluation Unit) |
6.3 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技术流程(Evaluation Criterion, Evaluation Method and Technical Process) |
6.4 胜利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Eco-environment of Shengli Coal-electricity Base) |
6.5 基于GWR模型的胜利煤电基地生态演变情景模拟(Ecological Evolution Scenario Simulation of Shengli Coal-electricity Base based on GWR Model) |
6.6 草原区煤电基地开发弹性调控与生态环境修复管理对策(Elastic Regul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Restoration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of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Development) |
6.7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成果与结论(Research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
7.2 主要创新点(Main Innovations) |
7.3 研究展望(Prospects)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锡林郭勒盟植被代码表 |
附录2 胜利煤电基地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调查表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寒地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规划应对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寒地城市 |
1.3.2 城市空间 |
1.3.3 空气质量 |
1.3.4 城市用地 |
1.3.5 空间形态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外相关研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与论文框架 |
1.6.1 技术路线 |
1.6.2 论文框架 |
第2章 相关研究基础 |
2.1 城市气候与空气质量的关系 |
2.1.1 气候与城市气候 |
2.1.2 城市气候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2.1.3 空气质量对城市气候的影响 |
2.2 城市空间与空气质量的关系 |
2.2.1 城市空间的研究要点 |
2.2.2 城市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2.2.3 空气污染源分布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2.2.4 城市空间与空气质量的关联性特征 |
2.3 寒地城市空间与空气质量的关系 |
2.3.1 严寒气候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2.3.2 严寒气候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
2.3.3 寒地城市空间研究的难点及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哈尔滨市空气质量及城市空间现状 |
3.1 调研方案设计 |
3.1.1 调研背景 |
3.1.2 调研目标与思路 |
3.1.3 调研内容及方法 |
3.2 哈尔滨市空气质量调研 |
3.2.1 空气质量变化规律 |
3.2.2 空气质量指数实测 |
3.2.3 重点空气污染源实地调研 |
3.3 哈尔滨市城市空间调研 |
3.3.1 城市空间演变过程 |
3.3.2 城市用地实地调研 |
3.3.3 空间形态实地调研 |
3.4 哈尔滨市城市空间的现状问题 |
3.4.1 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负面影响 |
3.4.2 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负面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尔滨市城市空间空气质量影响分区风险识别 |
4.1 城市空间空气质量影响分区识别框架 |
4.1.1 空气质量影响分区 |
4.1.2 不同分区的城市用地特征 |
4.1.3 影响分区风险类别识别 |
4.2 哈尔滨市空气质量空间分析 |
4.2.1 现状层面空气质量空间分布 |
4.2.2 理论层面空气质量空间分布 |
4.3 哈尔滨市空气质量影响分区及用地特征 |
4.3.1 污染源影响程度 |
4.3.2 分区原则 |
4.3.3 分区结果 |
4.3.4 不同分区的城市用地特征 |
4.4 哈尔滨市空气质量影响分区风险类别 |
4.4.1 风险区分类标准 |
4.4.2 风险区分类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哈尔滨市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 |
5.1 风险区分布特点及影响分析原则 |
5.1.1 风险区分布特点 |
5.1.2 影响关系分析的原则 |
5.2 风险区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5.2.1 大类风险区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5.2.2 中类风险区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5.2.3 小类风险区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5.3 风险区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5.3.1 大类风险区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5.3.2 中类风险区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5.3.3 小类风险区空间形态的空气质量的影响 |
5.4 哈尔滨市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 |
5.4.1 影响空气质量的城市空间要素 |
5.4.2 城市用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 |
5.4.3 空间形态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空气质量提升的城市空间规划应对体系 |
6.1 城市空间的管控等级界定 |
6.1.1 城市空间的管控优先区界定 |
6.1.2 城市空间的管控强化区界定 |
6.1.3 城市空间的管控平衡区界定 |
6.1.4 城市空间的管控保护区界定 |
6.2 城市用地的规划策略 |
6.2.1 城市用地的重点管控范围 |
6.2.2 工业用地规划优化策略 |
6.2.3 交通用地规划优化策略 |
6.2.4 绿地规划优化策略 |
6.3 空间形态的规划策略 |
6.3.1 空间形态的重点管控范围 |
6.3.2 建筑密度的规划应对策略 |
6.3.3 建筑高度的规划应对策略 |
6.3.4 其它空间形态要素的规划应对策略 |
6.4 规划保障实施策略 |
6.4.1 政策保障 |
6.4.2 实施机制 |
6.4.3 治理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出台创新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导电用铜铝复合板腐蚀行为研究及寿命预测[D]. 程禹霖. 沈阳工业大学, 2021(02)
- [2]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研究[D]. 任波.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3]基于深度学习的大气环境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马元婧.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2021
- [4]基于绩效问责机制的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研究 ——以山东省R市为例[D]. 邢云.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5]云南省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研究[D]. 刘敏.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6]东北区域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应用研究进展[J]. 王扬锋,马雁军,权维俊,李荣平.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0(06)
- [7]管控措施对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 ——基于数值同化的模拟研究[D]. 王利强. 浙江大学, 2020
- [8]城市公共交通新能源化对机动车保有量影响研究 ——以大气环境承载力理论为基础[D]. 刘政阳. 辽宁大学, 2020
- [9]基于多源动态监测数据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扰动与修复评价研究[D]. 邵亚琴.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10]寒地城市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规划应对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D]. 孔凡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