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开间小型混凝土砌块10层模型房屋抗震性能试验研究(I)(论文文献综述)
滕瀚思[1](2019)在《装配式混凝土砌块填充墙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工业化是未来我国乃至全世界建筑产业很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而装配式混凝土砌块墙是重要装配式构件之一。传统建筑中墙体使用最多的是利用砌体材料现场砌筑的砌块墙,这类砌块墙具有造价低、可就地取材、隔热、隔音以及耐火性能好等优点,但其存在施工过程中劳动力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工期长、施工工艺复杂、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不易控制以及受天气和工人熟练程度的影响较大等缺点。如何充分利用砌块墙的各种优势,促进砌块墙的产业现代化,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另外目前我国有几万家块体墙材企业,其中大部分都投资巨大。如何让这些企业转型升级、参与我国的装配式建筑的建设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解决砌块墙人工砌筑诸多问题,发展装配式砌块墙体,实现砌块墙产业化,本文研究了装配式混凝土砌块填充墙的抗震性能、简化模型及施工方法,该砌块填充墙为砌墙机砌筑,并且无竖向灰缝。研究内容主要为以下几点:(1)为研究墙柱、墙梁不同连接方式对装配式混凝土砌块填充墙抗震性能的影响,设计了4榀带装配式混凝土砌块墙RC框架试件、1榀带普通空心砌块墙RC框架试件和1榀空框架试件。对以上试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记录并分析了墙体试验现象、力学性能及破坏机理。(2)验证了传统砌块墙简化模型在本结构体系中的应用。对6榀试件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砌块填充墙结构的开裂模式,并以本研究的试验数据,建立了简化模型,并计算等效斜杆的宽度。(3)研究了装配式混凝土砌块填充墙的施工方法,主要对墙体的运输、吊装、连接等方面进行研究,为装配式混凝土砌块填充墙的发展应用提供施工发面的技术支持。
刘深,张敬书,刘乐[2](2017)在《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房屋抗震性能研究综述》文中提出按配筋率的高低,混凝土空心砌块房屋主要分为配筋砌块砌体结构和约束砌块砌体结构。本文针对对这两种房屋结构的抗震性能,将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汇总、进行综合分析,重点分析破坏机理和抗震能力。主要结论是:破坏机理方面,配筋砌块砌体和约束砌块砌体房屋结构的底部破坏较重,但上部破坏较轻,破坏模式兼有弯曲与剪切破坏的特征。抗震能力方面,配筋砌块砌体具有良好的延性,其翼墙、连梁和楼板对地震作用方向墙体的抗震性能有明显的提升作用;构造柱-芯柱体系约束砌块砌体结构的抗震能力较高,能够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要求。
陈国辉,郭迅[3](2016)在《开洞墙片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指出以北川电信局职工住宅楼底层三道纵墙为研究对象,设计并制作三组缩尺墙片模型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不同开洞形式的砌体墙片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和破坏形态。试验结果表明:洞口高度范围内的墙肢发生剪切破坏是开洞砌体结构丧失承载能力的根本原因,在砌体结构的设计中应注重提高这个薄弱环节的抗剪能力和延性;墙体被裂缝分割成多个部分后,各个部分的抗震能力不能协调发展。
赵艳[4](2015)在《百米级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与动力测试》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建筑结构体系纷纷涌现。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体系,具有强度高、延性好、耗能能力强等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近的特性,又有工期短、用钢量少、节省模板、减少墙面抹灰、增加使用面积等优点,符合我国倡导的节约型社会发展要求,因此该结构体系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目前,针对百米级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和数值分析较少,环境激励下的振动测试试验还未见报道,其中的一些科学与技术问题亟需解决。揭示此类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工作行为特征,对该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基于上述原因,论文对拟建的百米级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办公楼示范工程,进行了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和弹塑性数值模拟分析,并在建设过程中对不同高度的结构进行了环境激励下的动力性能测试,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拟建百米级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高层建筑的特点和力学特性,设计并制作了一个1/4比例10层的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模型结构,进行了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探索大开间、大洞口、弱连梁、长周期高层结构的破坏模式和动力响应规律,为分析百米级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的地震反应提供试验基础。探讨了模型结构的破坏模式、损伤状态及动力响应规律。从结构的破坏过程可以看出,连梁端部首先出现裂缝,随着地震动强度的增大,墙肢逐渐出现沿灰缝的水平裂缝,模型整体呈弯剪破坏模式,实现了强肢弱梁的多道抗震设防目标。在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处于中等破坏状态。试验研究表明,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能力和较强的变形能力。(2)揭示了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抗震机理,为进行百米高层结构的数值分析提供理论基础。收集并整理了已完成的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拟静力试验数据,探讨了各参数对墙体骨架曲线形状的影响,建立了刚度衰减方程,对比服从两种不同概率分布的刚度损伤因子,并分析了刚度退化系数与位移角之间的关系。回归了标准化耗散能与位移之间关系,探讨了等效粘滞阻尼比和功比指数的变化规律,给出墙体能量耗散系数和等效粘滞阻尼比的范围。提出了适用于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的荷载-位移恢复力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此种墙体滞回曲线严重的“捏拢”现象。(3)为实现在六度抗震设防区建设百米高层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办公建筑,进行了以下研究: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中的INP建模方法,对试验模型结构进行有限元模拟,灌芯砌体采用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简称CDP模型),将本文提出的刚度损伤因子带入灌芯砌体受压本构模型。计算模型结构的频率、振型、加速度和位移时程曲线,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有限元建模方法的正确性和所选材料本构模型的准确性。参照试验模型结构的建模方法和材料模型,对百米高层结构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考察整体结构的破坏模式和动力响应。研究表明,百米高层结构的侧向刚度、扭转比和剪重比均满足规范要求,结构弱轴方向连梁首先破坏,然后与之相邻的窗下墙和窗侧墙破坏,随着地震动强度的增大,各层墙肢从下到上逐渐破坏,实现了多道抗震设防目标。在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各层的层间位移角均满足规范要求,可见此百米高层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4)在百米高层建设阶段,分别对完成建设的10层、18层和28层主体结构进行了环境激励下的振动测试试验,并利用测试结果对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采用基于频域的峰值拾取法和基于时域的随机子空间法,对整体结构进行了模态参数识别,得到了固有频率和振型的变化规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计算了结构不同高度时的频率和振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有限元建模方法的正确性和材料力学参数的准确性。综合上述研究成果可以得出,在地震区采用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体系建设百米级高层建筑是可行的,完成的百米高层办公楼示范工程建设,突破了我国规范中关于该结构体系应用高度的限值,为该体系向高层、超高层发展奠定了基础和技术支撑,所得成果可为编制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赵艳,王凤来[5](2015)在《配筋砌体剪力墙模型结构振动台试验》文中研究说明为确定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在不同地震动强度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和变形能力,完成了1个10层1/4缩尺的全灌芯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通过试验,得到了结构在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和钢筋应变反应.分析了模型在弹性、开裂、破坏各阶段的动力特性及动力反应.计算得到了模型结构的自振频率和不同地震动强度作用后模型频率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此种结构体系具有较好的抗震能力和较强的变形能力,能够满足7度抗震设防的要求.
周中一[6](2012)在《村镇砌体结构新型抗震与隔震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汶川、玉树地震,村镇建筑破坏倒塌严重,研发村镇建筑新型抗震与隔震结构已成为工程界十分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两种适于村镇建筑的抗震结构和一种基础滑移隔震结构,并均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针对所提出的村镇建筑抗震与隔震结构,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下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和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基于试验建立了相应的受力分析理论模型,给出了抗震设计实用技术。本文的主要贡献:1.提出了一种新型混凝土砌块抗震结构。进行了2个带构造柱孔新型混凝土砌块墙体和2个普通混凝土砌块墙体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对比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各墙体的承载力、刚度及其衰减过程、延性、滞回特性、耗能能力和破坏特征。进行了1个带构造柱孔新型混凝土砌块结构和1个普通混凝土砌块结构的模拟地震振动试验研究,分析了其地震反应,给出了其动力特性退化规律。2.提出了一种新型带竖向构造钢筋再生混凝土砖砌体抗震结构。完成了8个不同设计参数的带竖向构造钢筋再生混凝土砖墙体与普通再生混凝土砖墙体抗震性能比较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各墙体的承载力、刚度及其退化过程、延性与耗能和破坏特征。完成了1个带竖向构造钢筋再生混凝土砖砌体结构和1个对比的普通再生混凝土砖砌体结构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揭示了其动力特性退化机理。3.提出了一种新型基础滑移隔震砌块结构。研发了由上下基础梁、基础梁间设置耐久性较好且摩擦系数较小的玻璃丝布-石墨-玻璃丝布复合隔震层、上下基础梁之间的限位装置构成的基础滑移隔震系统。进行了1个新型基础滑移隔震砌块结构和1个普通抗震构造的砌块结构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它们的地震反应和破坏全过程,揭示了新型基础滑移隔震砌块结构的工作机理。4、基于试验,建立了所提出的带构造孔新型混凝土砌块抗震结构、带竖向构造钢筋再生混凝土砖砌体抗震结构的理论分析模型,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揭示了其抗震与隔震机理,计算结果与实测符合较好。给出了实用抗震和隔震设计方法与构造措施。主要结论:(1)所提出的带构造柱孔新型混凝土砌块墙体滞回环饱满,抗震性能较好;带构造柱孔新型混凝土砌块房屋,在动力荷载作用下,刚度退化慢,位移反应小,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能。(2)所提出的带竖向构造钢筋再生混凝土砖砌体比普通再生混凝土砖砌体抗震性能显着提高。(3)所提出的新型基础滑移隔震砌块结构,隔震效果良好。(4)所提出的计算模型和抗震与隔震设计方法简便适用。
周强[7](2012)在《砌体结构抗震试验及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政府历来重视防震减灾工作,特别是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尤为重视。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和农村安居安学工程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内容。基于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三维仿真、震害预测等技术的地震现场灾情场景模拟技术可用于地震救灾的辅助决策、应急救援人员的虚拟演练、地震科普教育等方面,是提高我国防震减灾能力的一项重要手段。作为我国农村主要结构形式的砌体结构,其破坏是历次地震中造成大量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重要原因。砌体结构的抗震试验与震害分析是实现农村安居安学目标的必要途径,也是地震现场灾情场景模拟技术的重要理论依据。因此,进行砌体结构抗震试验与震害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地震现场灾情场景模拟技术研究,应是地震工程与工程力学界研究工作的重点,对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前人大量工作的基础上,就砌体结构的典型震害、破坏机理、抗震措施、振动台试验、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三维灾害模型的建立、灾情场景的实现技术等开展了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详细介绍了汶川地震中北川县擂鼓镇的7栋典型砌体结构学校建筑的震损情况,并对其震害原因及构造措施进行了分析;通过将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发展为抗倒能力指数的方式,对7栋砌体结构学校建筑的抗倒能力进行分析;为农村安居安学工程中砌体结构的抗震提出了建议;2.详细介绍了西藏自治区农牧民安居工程抗震加固试验中已建-70m2户型房屋振动台试验的主要过程;对模型结构的破坏特征、动力特性以及测点反应进行了分析,并依据试验结果对原型结构的抗震能力进行评价;为西藏自治区农牧民安居工程中房屋的抗震加固、设计和施工提出建议;3.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振动台试验的模型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有限元模型和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考虑到试验方提供的原型结构的材料高于实际强度,按实际材料强度建立了的原型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依据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原型结构的抗震性能;4.总结了砌体结构的典型震害现象和破坏特征,对震害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实际震害,讨论了设防结构与非设防结构的震害差异;依据震害资料及专家经验,给出了砌体结构在不同地震破坏等级下,震害在不同楼层及各构件不同部位的分布规律;总结了汶川地震的震害特点及启示,提出了砌体结构的抗震措施及建议;5.利用3Ds MAX、Photoshop、Auto CAD等软件制作了大量砌体结构三维模型,并创建不同破坏等级的模型数据库;以汶川地震中映秀镇漩口中学教师住宅楼为例,给出了创建三维完好模型以及不同破坏等级下的三维灾害模型的建模方法;6.基于ArcGIS软件实行了地震现场的三维地形,在此基础上以福建省石狮市为例,实行了三维建筑模块灾前场景,并利用不同颜色表征建筑不同破坏等级的方式实行了任意地震影响场下,三维建筑模块灾害场景;通过模型替换,实行了三维建筑完好模型场景以及三维建筑破坏模型场景。
邓晓宇[8](2010)在《带构造柱横孔连锁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抗震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家禁止使用粘土砖政策的出台,混凝土空心砌块取代粘土砖成为主导的墙体材料之一,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结构不断向中高层发展,如何提高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成为工程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提出的横孔连锁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是一种新型砌体形式,具有节能、环保、隔热、干砌等优点。前期工作进行了横孔连锁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的抗压、抗剪等方面的理论和试验研究。但并未对横孔连锁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为了研究横孔连锁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的抗震性能,本文进行了三片带构造柱横孔连锁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在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研究了带构造柱横孔连锁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的抗震性能,描述了墙体的受力破坏形态,绘制了墙体的受力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分析了墙体的承载力、变形能力、延性、耗能能力和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两侧构造柱和内部砌块墙体可以相互作用,共同抵抗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构造柱约束内部砌块墙体,使墙体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水平钢筋混凝土带的拉结作用,能够有效提高墙体的整体性,墙体抗震性能较好。根据带构造柱横孔连锁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的破坏模式、承载力、变形性能及刚度,确定了三折线骨架曲线和骨架曲线中各特征点的计算公式,建立了带构造柱横孔连锁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的三折线型恢复力模型。
于洋[9](2010)在《配筋混凝土砌块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配筋砌块砌体结构因其具有节土、节能、环保等特点,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被广泛地应用在建造高层房屋结构中。高层配筋砌块砌体结构的研究及应用在我国则起步较晚,理论体系和试验数据并不很充足。在当前的工程结构抗震研究领域中,其仍为研究的热点之一。论文选取1/4比例10层注芯率为19%的配筋砌块砌体结构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前人工作基础上,就配筋砌块砌体结构振动台抗震试验和配筋砌块砌体结构弹塑性数值模拟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确定模型与原型结构的相似关系,按一致相似律设计了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配筋混凝土砌块砌体模型结构。模型结构按7度设防,但层数与普通砌体结构相比超过规范3层,构造措施仍按7度要求设置。选择了Northridge、EL Centro-1、EL Centro-2三条地震波,对应从硬到软不同场地,峰值范围从0.06g0.32g,分别相应7度区多遇烈度、基本烈度及罕遇烈度地震进行试验,沿纵向、横向、纵横向同时共进行了25次地震动输入试验,获取了大量的地震反应记录,考察了模型在各试验阶段的地震反应、变形状态及震害特征。从中筛取了有代表性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为评价结构抗震性能和抗震能力奠定了基础。2、对X方向和Y方向各层输出结果,主要包括卓越频率、模型结构加速度反应、振型、相对位移和应变等记录进行了分析处理。对台面输入与顶层输出卓越频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给出回归曲线表达式。对X与Y方向顶层加速度放大系数进行了比较,Y方向平均为2.0,X方向平均为2.7,X方向比Y方向平均高出35%,主要原因是X方向卓越频率比Y方向对应的频率低,所以与台面输入能量富集的频带中心更接近,也就有了更多的共振效应。给出模型结构在两个方向的前三阶振型。对不同地面峰值加速度情况下的相对位移和应变进行时程分析。3、根据加载方案进行试验,对每次试验完成后对模型的开裂情况进行观测。重点观测项目为:开裂部位、裂缝走向、裂缝宽度及结构或构件的破坏情况等。对模型结构进行破坏分析,阐述其破坏机制。对结构震时、震止结构卓越频率的变化规律有一定的认识,对结构振型参数和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性态进行了分析。试验现象表明结构能够满足在7度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要求。4、将X方向考虑为壁式框架、Y方向视为整体剪力墙进行数值分析模型的建立。考虑墙、柱和梁三种构件单元类型,结构单元采用纤维模型。以三参数滞回模型考虑结构构件的滞回关系,充分考虑滞回过程中结构构件的刚度退化、强度退化和捏拢效应。在参考同类文献的基础上,给出了刚度退化参数、强度退化参数和捏拢参数的取值。结构构件破坏能力体系的构建是基于Park&Ang提出的破坏指标。5、应用IDARC5.5程序对模型结构进行了弹塑性地震反应有限元分析,进行了模型结构X、Y两个方向的模态参数及破坏分析,对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对7度各种加速度峰值作用情况下结构的层间剪力、位移和加速度响应进行分析。对试验结果、数值模拟和规范算法各种情况下的层间剪力进行分析。对模型结构的固有频率变化及破坏指数变化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给出了现有试验条件下,配筋砌体结构的地震响应情况和不同地震作用情况产生的破坏程度。分析表明适量注芯(19%注芯)的配筋砌体结构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可以满足7度设防标准的要求。综合研究的结果对今后配筋混凝土砌块砌体结构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艾兵[10](2009)在《宽肢异形柱框架—混凝土砌块墙组合结构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异形柱框架结构体系在国内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论文结合这类结构体系的工程实际,从满足地震作用下结构的侧向刚度要求出发,提出了钢筋混凝土宽肢异形柱-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墙组合结构体系,该体系将混凝土小型砌块墙及异形柱框架结合起来,采取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框架梁柱的施工方法,考虑砌块墙与异形柱框架共同工作,并适当提高异形柱肢高肢厚比,同时,在砌块墙体中设置若干道构造圈梁以约束砌块砌体,从而形成宽肢异形柱-混凝土砌块墙组合结构体系。该结构体系可广泛应用于量大面广的小高层住宅,因此,论文所进行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论文通过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有限元数值模拟,对这类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先后完成了5榀几何缩尺比为1:2的模型试件在低周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其中2榀为单层钢筋混凝土宽肢异形柱框架-混凝土砌块墙组合结构,1榀为四层钢筋混凝土宽肢异形柱框架-混凝土砌块墙组合结构,另外2榀分别为单层和四层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纯框架结构,以用作分析对比。试验研究表明,由T形截面混凝土柱和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墙组成的宽肢异形柱-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墙组合结构,具有良好的协同工作性能;砌块墙能明显增加结构的承载力及刚度,框架能约束墙体的变形,使其裂而不倒,经加固后仍可正常工作;模型试件开裂及破坏的次序依次为混凝土砌块墙、梁、柱,故可将砌块墙作为结构抗震的第一道防线,这也符合结构抗震的多道设防原则。异形柱框架塑性铰位置梁端先于柱端出现,属于典型的梁铰机制。宽肢异形柱-砌块墙组合结构与异形柱纯框架结构相比,其抗侧承载力、抗侧刚度、延性系数均有较大幅度提高。抗侧承载力可提高25%左右,开裂刚度及屈服刚度平均提高2.10倍,延性系数提高1.89倍。滞回曲线所围的面积大且饱满,说明该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论文利用弹塑断裂和损伤混凝土模型,对单层单跨宽肢异形柱框架-砌块墙组合结构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重点研究了随异形柱肢高肢厚比及结构高宽比变化对其承载力及刚度的影响。论文在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宽肢异形柱框架-砌块墙组合结构的六种破坏模式。提出了宽肢异形柱框架-砌块墙组合结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采用整体墙工作模型得到了弹性刚度的计算公式,理论和试验结果值对比表明,论文所提出的公式具有较好的精度,能满足工程设计要求。论文提出的有关宽肢异形柱框架-砌块墙组合结构的设计及施工建议可供设计人员参考。论文考虑填充墙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填充墙刚度的计算模型,利用TAT三维空间分析程序研究了周期折减系数大小对结构地震反应大小的影响,研究分析表明,填充墙对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及刚度影响很大。最后,结合数值分析提出了带填充墙框架的抗震概念设计。
二、大开间小型混凝土砌块10层模型房屋抗震性能试验研究(I)(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开间小型混凝土砌块10层模型房屋抗震性能试验研究(I)(论文提纲范文)
(1)装配式混凝土砌块填充墙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3 传统砌块墙研究现状 |
1.4 装配式砌块墙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装配式砌块墙国外研究现状 |
1.4.2 装配式砌块墙国内研究现状 |
1.5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6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1.7 研究意义 |
第2章 试件设计及试验方案 |
2.1 引言 |
2.2 试件的设计与制作过程 |
2.2.1 试件中所用的材料 |
2.2.2 试件的设计 |
2.2.3 试件的制作过程 |
2.3 试件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试验 |
2.3.1 钢筋和混凝土试块力学性能试验 |
2.4 试验和测量方案 |
2.4.1 试验装置 |
2.4.2 加载方案 |
2.4.3 测量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试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
3.1 墙体破坏形态及破坏过程 |
3.1.1 空框架试件K1 的试验过程及结果 |
3.1.2 带竖向灰缝普通空心砌块填充墙试件K2 的试验过程及结果 |
3.1.3 墙柱钢筋连接装配式砌块填充墙试件K3 的试验过程及结果 |
3.1.4 墙柱钢丝绳连接装配式砌块填充墙试件K4 的试验过程及结果 |
3.1.5 墙柱钢筋连接叠合梁试件K5 的试验过程及结果 |
3.1.6 墙柱钢丝绳连接叠合梁试件K6 的试验过程及结果 |
3.2 试验过程综合分析 |
3.2.1 试件受力阶段分析 |
3.2.2 破坏模式分析 |
3.3 装配式混凝土砌块填充墙RC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
3.3.1 钢筋应变分析 |
3.3.2 墙体滞回曲线分析 |
3.3.3 墙体骨架曲线分析 |
3.3.4 墙体破坏机理分析 |
3.3.5 墙体延性 |
3.3.6 墙体强度退化分析 |
3.3.7 墙体刚度退化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填充墙抗震简化模型分析 |
4.1 填充墙开裂模式研究 |
4.2 简化模型 |
4.2.1 填充墙简化模型介绍 |
4.2.2 宏观模型 |
4.2.3 微观模型 |
4.3 建立简化模型 |
4.3.1 简化承载力曲线 |
4.3.2 简化承载力曲线 |
4.3.3 改进等效斜杆模型计算斜杆宽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墙体施工方法 |
5.1 引言 |
5.2 施工流程 |
5.3 技术准备 |
5.3.1 墙片制作与养护 |
5.3.2 墙片准备 |
5.3.3 墙片装车 |
5.3.4 其他准备要点 |
5.4 施工准备 |
5.4.1 技术准备 |
5.4.2 施工机械设备准备 |
5.5 墙片吊装 |
5.5.1 墙片定位 |
5.5.2 放置垫片及铺设砂浆 |
5.5.3 墙片吊装 |
5.5.4 墙片固定 |
5.5.5 墙片复核 |
5.6 框架柱(剪力墙)施工 |
5.6.1 绑扎钢筋并设置连接 |
5.6.2 支立梁(板)模板 |
5.6.3 浇筑梁(板)混凝土并养护 |
5.7 拆除模板 |
5.8 填充墙墙顶填实 |
5.9 施工效果 |
5.10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2)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房屋抗震性能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配筋砌块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 |
2.1 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房屋的破坏模式 |
2.2 配筋砌块砌体房屋的延性 |
2.3 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房屋中构件对抗震性能的影响 |
3 约束砌块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 |
3.1 砌块砌体房屋模型的动力特性 |
3.2 裂缝发展与破坏机理 |
3.3 约束砌块砌体房屋抗震性能评估 |
4 结论 |
(3)开洞墙片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原型结构概况和模型设计 |
2 模型材料力学性能 |
2.1 砌块材料力学性能 |
2.2 砌筑砂浆力学性能 |
2.3 灌孔砂浆力学性能 |
2.4 混凝土力学性能 |
2.5 砌体试件力学性能 |
3 试验方案 |
3.1 实验加载装置和数据采集设备 |
3.2 试验加载方案 |
3.2.1 竖向荷载 |
3.2.2 水平荷载 |
3.3 试验量测方案 |
4 实验结果分析 |
4.1 破坏特征 |
4.1.1 W-1墙片破坏特征 |
4.1.2 W-2墙片破坏特征 |
4.1.3 W-3破坏特征 |
4.2 滞回曲线 |
4.3 骨架曲线 |
4.4 抗侧刚度 |
4.5 延性系数 |
5 结论 |
(4)百米级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与动力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2 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应用与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应用历史 |
1.2.2 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构件及设计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3 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 |
2.1 引言 |
2.2 原型结构简介 |
2.3 试验原型结构 |
2.4 试验模型结构 |
2.4.1 模型概况 |
2.4.2 模型材料基本力学性能 |
2.4.3 模型相似关系的确定 |
2.4.4 底梁设计 |
2.5 模型结构制作及吊装 |
2.6 试验方案设计及实施 |
2.6.1 传感器和测点布置 |
2.6.2 仪器的安装和连接 |
2.6.3 地震动记录选取 |
2.6.4 试验加载制度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振动台模型试验结果及分析 |
3.1 引言 |
3.2 试验过程描述与破坏形态分析 |
3.3 模态分析 |
3.3.1 模型结构自振频率 |
3.3.2 模型结构振型 |
3.4 结构损伤指数 |
3.5 动力响应分析 |
3.5.1 位移响应分析 |
3.5.2 加速度响应分析 |
3.5.3 应变响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抗震性能分析 |
4.1 引言 |
4.2 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试验数据 |
4.3 墙体骨架曲线影响因素分析 |
4.3.1 试件简介 |
4.3.2 高宽比 |
4.3.3 竖向压应力 |
4.3.4 水平配筋率 |
4.3.5 竖向配筋率 |
4.4 刚度衰减 |
4.4.1 刚度衰减方程 |
4.4.2 归一化刚度衰减方程 |
4.4.3 刚度损伤演化方程 |
4.5 墙体耗能 |
4.5.1 累积耗散能 |
4.5.2 单圈耗散能 |
4.5.3 标准化耗散能 |
4.5.4 能量耗散系数 |
4.5.5 等效粘滞阻尼比 |
4.5.6 功比指数 |
4.6 荷载-位移恢复力模型 |
4.6.1 骨架曲线模型 |
4.6.2 滞回规则确定 |
4.6.3 滞回曲线模拟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百米高层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
5.1 引言 |
5.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5.2.1 材料本构模型 |
5.2.2 截面和单元 |
5.3 振动台试验模型结构的有限元模拟 |
5.3.1 模型结构频率 |
5.3.2 模型结构振型 |
5.3.3 加速度时程对比 |
5.3.4 位移时程对比 |
5.4 百米高层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
5.5 百米高层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 |
5.5.1 破坏模式 |
5.5.2 层间位移角 |
5.5.3 侧向刚度 |
5.5.4 扭转验算 |
5.5.5 剪重比验算 |
5.5.6 等效弹性反应谱位移参考值 |
5.5.7 结构顶层位移时程 |
5.5.8 结构加速度响应 |
5.5.9 底部剪力时程 |
5.5.10结构损伤耗能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百米高层结构动力测试 |
6.1 引言 |
6.2 测试方案 |
6.3 测试仪器设备 |
6.4 仪器布置方案 |
6.5 参数识别方法 |
6.6 测试结果分析 |
6.6.1 时程和频谱 |
6.6.2 稳定图 |
6.6.3 频率和振型 |
6.7 实测与数值模拟对比 |
6.7.1 有限元模型 |
6.7.2 频率对比 |
6.7.3 振型对比 |
6.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村镇砌体结构新型抗震与隔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ATALOG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村镇建筑现状 |
1.2.1 结构类型 |
1.2.2 砌体结构震害及分析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村镇建筑抗震研究 |
1.3.2 村镇建筑隔震研究 |
1.4 村镇建筑抗震和隔震研究中的问题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1 带构造柱孔新型混凝土砌块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1.5.2 带构造柱孔新型混凝土砌块房屋振动台试验研究 |
1.5.3 新型基础滑移隔震砌体房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 |
1.5.4 带竖向构造钢筋再生混凝土砖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1.5.5 带竖向构造钢筋再生混凝土砖砌体房屋振动台试验研究 |
1.5.6 带构造柱孔新型混凝土砌块墙体受力分析 |
1.5.7 带竖向构造钢筋再生混凝土砖墙体受力分析 |
1.5.8 带构造柱孔新型混凝土砌块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
1.5.9 带竖向构造钢筋再生混凝土砖砌体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
1.5.10 新型基础滑移隔震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
第2章 带构造柱孔新型混凝土砌块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概况 |
2.2.1 试验设计 |
2.2.2 模型制作及材料性能指标 |
2.3 加载方案及测试内容 |
2.3.1 加载 |
2.3.2 加载制度 |
2.3.3 测试内容及测点布置 |
2.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4.1 特征荷载实测值及分析 |
2.4.2 位移与延性 |
2.4.3 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 |
2.4.4 耗能能力分析 |
2.4.5 破坏特征分析 |
2.4.6 实测钢筋应变及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带构造柱孔新型混凝土砌块房屋振动台试验研究 |
3.1 试验概况 |
3.1.1 试件设计 |
3.1.2 相似关系 |
3.1.3 模型制作及材料特性 |
3.2 试验方案 |
3.2.1 试验设备 |
3.2.2 测试内容与仪器布置 |
3.2.3 加载方案 |
3.3 试验结果 |
3.3.1 加速度反应 |
3.3.2 加速度反应对比 |
3.3.3 位移反应 |
3.3.4 位移反应对比 |
3.3.5 破坏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带构造柱孔新型混凝土砌块结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
4.1 引言 |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1 材料模型 |
4.2.2 单元选取 |
4.2.3 网格划分 |
4.2.4 边界条件及加载方式 |
4.2.5 非线性方程求解 |
4.3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4.3.1 承载力 |
4.3.2 荷载-位移曲线 |
4.3.3 应力应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带竖向构造钢筋再生混凝土砖墙体抗震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概况 |
5.2.1 试验设计 |
5.2.2 模型制作及材料特性 |
5.3 试验加载及测试内容 |
5.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1 特征荷载实测值及分析 |
5.4.2 位移及延性 |
5.4.3 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 |
5.4.4 耗能能力分析 |
5.4.5 破坏特征 |
5.4.6 实测钢筋应变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带竖向构造钢筋再生混凝土砖砌体房屋振动台试验研究 |
6.1 试验概况 |
6.1.1 试验设计 |
6.1.2 相似关系 |
6.1.3 模型制作及材料特性 |
6.2 试验方案 |
6.2.1 试验设备 |
6.2.2 测试内容与仪器布置 |
6.2.3 加载方案 |
6.3 试验结果 |
6.3.1 加速度反应 |
6.3.2 加速度反应对比 |
6.3.3 位移反应 |
6.4 破坏特征分析 |
6.4.1 SRCMB 破坏特征 |
6.4.2 RCMB 破坏特征 |
6.4.3 破坏特征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带竖向构造筋再生混凝土砖砌体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7.1 引言 |
7.2 带竖向构造筋再生混凝土砖墙体计算结果分析 |
7.2.1 荷载-位移曲线 |
7.2.2 承载力 |
7.2.3 应力应变 |
7.3 带竖向构造筋再生混凝土砖砌体房屋弹塑性时程分析 |
7.3.1 模型建立 |
7.3.2 边界条件及荷载 |
7.3.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新型基础滑移隔震砌体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
8.1 引言 |
8.2 滑移隔震结构设计 |
8.2.1 隔震层材料选取 |
8.2.2 滑移隔震层构造 |
8.3 试验概况 |
8.3.1 试验设计 |
8.3.2 模型制作及材料特性 |
8.4 试验方案 |
8.4.1 试验设备 |
8.4.2 测试内容与仪器布置 |
8.4.3 加载方案 |
8.5 试验结果 |
8.5.1 加速度反应 |
8.5.2 隔震系数 |
8.5.3 屋顶位移反应 |
8.5.4 隔震层相对滑移 |
8.5.5 频率衰减 |
8.5.6 试验现象分析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设计建议与工程应用 |
9.1 引言 |
9.2 抗震结构设计建议 |
9.2.1 适用范围 |
9.2.2 一般规定 |
9.2.3 布置原则 |
9.3 隔震结构设计建议 |
9.3.1 适用范围 |
9.3.2 一般规定 |
9.4 工程应用 |
9.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 |
致谢 |
(7)砌体结构抗震试验及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地震灾害背景 |
1.1.2 农村安居安学目标 |
1.1.3 地震灾害管理和应急救援 |
1.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砌体结构研究现状 |
1.3.2 地震现场灾情场景模拟技术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汶川地震中典型砌体结构学校建筑抗倒能力分析 |
2.1 引言 |
2.2 现场震害调查 |
2.2.1 房屋建筑概况 |
2.2.2 震害现象 |
2.3 抗震构造措施评析 |
2.4 结构抗倒能力分析 |
2.4.1 楼层抗震能力指数 |
2.4.2 抗倒能力推断 |
2.5 砌体结构学校建筑的抗震建议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单层混凝土砌块砌体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概况 |
3.2.1 原型结构简介 |
3.2.2 试验设备简介 |
3.2.3 相似关系及模型设计 |
3.2.4 模型制作 |
3.2.5 试验测试方案 |
3.2.6 仪表选用及测点布置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模型破坏现象 |
3.3.2 模型的动力特性 |
3.3.3 模型结构的加速度反应 |
3.3.4 模型结构的位移反应 |
3.3.5 频谱分析 |
3.4 原型房屋的抗震能力评价 |
3.5 试验结论与建议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单层混凝土砌块砌体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
4.1 引言 |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1 有限元软件的选取 |
4.2.2 砌体的建模方法 |
4.2.3 材料模型的选取 |
4.2.4 参数的确定和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 模态计算及结果分析 |
4.4 加载工况及地震波的选取与输入 |
4.5 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4.5.1 数值模拟与振动台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4.5.2 原型结构有限元模型的计算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砌体结构震害总结及震害分布规律研究 |
5.1 引言 |
5.2 砌体结构的震害总结及分析 |
5.2.1 砌体结构的典型震害 |
5.2.2 设防与非设防砌体结构的震害差异 |
5.2.3 汶川地震的震害特点及启示 |
5.2.4 砌体结构的抗震措施及建议 |
5.3 砌体结构震害分布规律研究 |
5.3.1 震害的定量分析 |
5.3.2 震害的分布规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震现场灾情场景模拟技术研究 |
6.1 引言 |
6.2 地震现场灾情场景模拟技术的主要思路 |
6.3 三维地形的建立 |
6.3.1 Arc GIS 软件概述 |
6.3.2 三维地形相关概念 |
6.3.4 三维地形的建立 |
6.4 建筑三维模型库的建立 |
6.4.1 建模软件及思路 |
6.4.2 砌体结构三维模型的建立 |
6.4.3 砌体结构三维模型库的建立 |
6.5 GIS 数据库的建立 |
6.6 基于 ARCGIS 的三维灾害场景的实现 |
6.6.1 三维建筑模块场景模拟 |
6.6.2 三维建筑模型场景模拟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带构造柱横孔连锁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混凝土砌块建筑的应用情况 |
1.2.1 国外混凝土砌块建筑的应用情况 |
1.2.2 国内混凝土砌块建筑的应用情况 |
1.3 混凝土砌块砌体的研究状况 |
1.3.1 国外混凝土砌块砌体的研究状况 |
1.3.2 国内混凝土砌块砌体的研究状况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目的 |
1.4.1 问题的提出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横孔连锁混凝土空心砌块 |
2.1 砌块建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2.1.1 混凝土砌块建筑存在的问题 |
2.1.2 解决问题的措施 |
2.2 横孔连锁混凝土空心砌块 |
2.3 前期工作研究成果 |
2.3.1 横孔连锁空心砌块和砌体抗压试验 |
2.3.2 砌块砌体的变形性能 |
2.3.3 砌块砌体的抗剪试验 |
2.4 小结 |
第3章 横孔连锁空心砌块墙体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概况 |
3.2.1 试件设计 |
3.2.2 试件制作过程 |
3.2.3 材料性能 |
3.2.4 试验方案及加载过程 |
3.3 小结 |
第4章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1 试件破坏过程 |
4.1.1 试件破坏形态 |
4.1.2 试件破坏特征 |
4.2 试件承载力 |
4.3 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 |
4.3.1 试件的滞回曲线 |
4.3.2 试件的骨架曲线 |
4.4 耗能能力 |
4.5 位移和延性 |
4.6 刚度退化 |
4.7 小结 |
第5章 恢复力模型研究 |
5.1 研究恢复力模型的必要性 |
5.2 恢复力模型介绍 |
5.2.1 恢复力模型 |
5.2.2 恢复力模型的简化 |
5.2.3 恢复力模型的建立方法 |
5.3 横孔连锁砌块墙体恢复力模型的建立 |
5.3.1 骨架曲线模型的建立 |
5.3.2 骨架曲线特征点的确定 |
5.3.3 横孔连锁空心砌块墙体恢复力模型 |
5.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配筋混凝土砌块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配筋砌块砌体结构抗震研究发展与应用现状 |
1.1.1 配筋砌块砌体结构抗震研究发展状况 |
1.1.2 混凝土砌块结构应用状况 |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3 本文研究的目标、方法及主要内容的安排 |
1.3.1 本文研究的目标和方法 |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1/4 比例配筋砌体模型试验方案及实施 |
2.1 结构抗震试验 |
2.1.1 结构抗震试验种类 |
2.1.2 振动台试验在抗震研究中的作用 |
2.2 试验结构概况及模型材料的选择 |
2.2.1 试验结构概况 |
2.2.2 砌块及砂浆的选择 |
2.2.3 模型结构构造及质量 |
2.2.4 模型制作 |
2.3 模型相似关系的确定 |
2.3.1 相似性原理 |
2.3.2 模型相似关系的确定 |
2.4 试验方案及实施 |
2.4.1 传感器和测点布置 |
2.4.2 试验加载制度 |
第三章 试验结果数据分析 |
3.1 试验数据处理分析方法 |
3.2 试验结果统计分析 |
3.2.1 X 方向输入输出试验结果统计分析 |
3.2.2 Y 方向输入输出试验结果统计分析 |
3.2.3 相对位移和应变的分析 |
3.3 结构开裂试验结果分析讨论 |
3.3.1 试验结果分析 |
3.3.2 模型结构地震破坏分析 |
3.3.3 结构模态参数变化分析 |
第四章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1 有限元模型单元讨论 |
4.1.1 宏观模型结构 |
4.1.2 纤维模型 |
4.1.3 构件单元 |
4.2 非线性时程分析基本原理 |
4.2.1 增量形式的动力方程 |
4.2.2 不平衡力的修正 |
4.2.3 阻尼矩阵计算 |
4.3 恢复力模型 |
4.3.1 三参数Park 模型 |
4.3.2 刚度退化 |
4.3.3 强度退化 |
4.3.4 捏拢 |
4.3.5 滞回参数的选取 |
4.4 结构抗地震破坏能力评价 |
4.4.1 损伤指标含义 |
4.4.2 P&A 破坏模型 |
第五章 模型结构地震响应数值模拟 |
5.1 模态分析 |
5.2 模型结构开裂及破坏过程数值分析 |
5.3 最大动力响应分析 |
5.3.1 最大层剪力 |
5.3.2 位移响应分析 |
5.3.3 加速度响应分析 |
5.4 破坏分析 |
5.4.1 频率变化分析 |
5.4.2 破坏指数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成果和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10)宽肢异形柱框架—混凝土砌块墙组合结构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住宅结构体系综述及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1 多层和高层住宅结构体系 |
1.1.2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及混凝土短肢剪力墙结构 |
1.1.3 钢筋混凝土宽肢异形柱框架—混凝土砌块墙组合结构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有关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及短肢剪力墙的研究概况 |
1.2.2 有关混凝土框架与砌体墙组合结构的研究 |
1.2.3 有关框架填充墙抗震性能的研究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
1.3.1 宽肢异形柱框架-砌块组合墙结构及填充墙框架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
1.3.2 本文的主要工作 |
参考文献 |
2 单层钢筋混凝土宽肢异形柱框架—砌块组合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试验 |
2.1 概述 |
2.2 试验模型设计制作及试验方案 |
2.2.1 试件模型设计及制作 |
2.2.2 试验装置及加载制度 |
2.3 试验过程及试验结果分析 |
2.3.1 试验过程及破坏形态 |
2.3.2 承载能力 |
2.3.3 延性及层间变形能力 |
2.3.4 刚度及刚度退化 |
2.3.5 滞回曲线及耗能能力 |
2.3.6 骨架曲线 |
2.3.7 构造圈梁 |
2.4 本章结论及小结 |
参考文献 |
3 四层钢筋混凝土宽肢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3.1 概述 |
3.2 试验概况 |
3.2.1 试件的设计与制作 |
3.2.2 试验装置 |
3.2.3 加载制度 |
3.2.4 测量设备及内容 |
3.3 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
3.3.1 试验过程及破坏形态 |
3.3.2 开裂荷载与极限荷载 |
3.3.3 滞回曲线及耗能能力 |
3.3.4 骨架曲线 |
3.3.5 变形能力及刚度分析 |
3.4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4 四层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混凝土砌块墙组合结构的抗震性能试验 |
4.1 试验概况 |
4.1.1 试验目的 |
4.1.2 试件的设计与制作 |
4.1.3 试验装置 |
4.1.4 加载制度 |
4.1.5 测量设备及内容 |
4.2 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
4.2.1 试验过程及破坏形态 |
4.2.2 开裂荷载与极限荷载 |
4.2.3 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 |
4.2.4 层间变形能力及刚度分析 |
4.3 与宽肢异形柱框架试件MF.1的比较 |
4.4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5 宽肢异形柱框架—砌块墙组合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
5.1 概述 |
5.2 材料本构模型 |
5.2.1 Hognestad建议的本构模型 |
5.2.2 过镇海建议的本构模型 |
5.2.3 混凝土线弹性本构模型 |
5.2.4 正交各向异性增量模型 |
5.2.5 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 |
5.3 单层宽肢异形柱框架国—砌块组合墙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
5.3.1 计算对象及材料参数 |
5.3.2 有限元计算模型 |
5.3.3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 |
5.3.4 各种工况下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5.4 四层宽肢异形柱框架—砌块组合墙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
5.4.1 ANSYS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4.2 ANSYS有限元计算结果初步分析 |
5.5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6 宽肢异形柱框架—砌块墙组合结构的侧向刚度、承载力的计算及对设计与施工的建议 |
6.1 框架—砌块组合墙结构的破坏模式 |
6.2 宽肢异形柱框架—砌块组合墙结构的抗剪承载力分析 |
6.2.1 影响组合墙抗侧承载力的因素 |
6.2.2 砌体的受剪承载力 |
6.2.3 异形柱的受剪承载力 |
6.2.4 宽肢异形柱框架-砌块墙组合结构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
6.2.5 宽肢异形柱框架-砌块墙组合结构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值的比较 |
6.3 宽肢异形柱框架-砌块墙组合结构的弹性侧向刚度 |
6.3.1 墙框并联模型 |
6.3.2 整体墙工作计算模型 |
6.3.3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 |
6.4 宽肢异形柱框架—砌块墙组合结构设计及施工建议 |
6.5 小结 |
参考文献 |
7 带填充墙框架结构抗震的概念设计 |
7.1 概述 |
7.2 填充墙不合理布置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不利影响 |
7.2.1 使框架柱形成短柱 |
7.2.2 对各抗侧力结构内力分配的影响 |
7.2.3 使结构产生扭转 |
7.2.4 使结构层间刚度突变甚至可能形成薄弱层 |
7.2.5 填充墙与框架结构的相互作用 |
7.3 关于填充墙的刚度计算 |
7.3.1 填充墙的弹性刚度 |
7.3.2 关于带填充墙框架楼层层间弹性位移 |
7.4 关于考虑填充墙刚度的周期折减系数 |
7.4.1 周期折减系数的取值的规定 |
7.4.2 周期折减系数的大小对结构水平地震作用的影响 |
7.4.3 计算例题 |
7.5 带填充墙框架抗震的概念设计 |
7.5.1 尽量采用轻质填充墙或填充墙与框架之间采用柔性连接 |
7.5.2 应考虑填充墙的布置对其刚度的影响 |
7.5.3 填充墙的周期折减系数 |
7.6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8 结论及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
致谢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出版的编着 |
四、大开间小型混凝土砌块10层模型房屋抗震性能试验研究(I)(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配式混凝土砌块填充墙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滕瀚思. 湖南大学, 2019
- [2]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房屋抗震性能研究综述[J]. 刘深,张敬书,刘乐.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2017(03)
- [3]开洞墙片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 陈国辉,郭迅.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6(02)
- [4]百米级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与动力测试[D]. 赵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02)
- [5]配筋砌体剪力墙模型结构振动台试验[J]. 赵艳,王凤来.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5(03)
- [6]村镇砌体结构新型抗震与隔震技术研究[D]. 周中一. 北京工业大学, 2012(11)
- [7]砌体结构抗震试验及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D]. 周强.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01)
- [8]带构造柱横孔连锁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抗震性能研究[D]. 邓晓宇. 湖南大学, 2010(04)
- [9]配筋混凝土砌块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于洋.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0(10)
- [10]宽肢异形柱框架—混凝土砌块墙组合结构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 艾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