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生人格问题探微(论文文献综述)
梁丽娜[1](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健全人格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毛宁[2](2020)在《先秦儒家修身思想对大学生自我修养的启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先秦儒家修身思想是先秦儒家学说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个体追求人格完善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途径,无论是对当代大学生自我修养,或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理论建设以及社会道德体系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先秦儒家修身思想对大学生自我修养的启示为研究对象,在阐述先秦儒家修身思想的理论内涵、基本内容和当代大学生自我修养状况的基础之上,探索先秦儒家修身思想对当代大学生自我修养的启示方向,并提出了促进当代大学生自我修养得以提高的现实举措。全文内容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围绕选题缘起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状态和研究思路等内容。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先秦儒家修身思想的基本概念和思想基础。文中分别对“先秦儒家”、“修身”基本概念,以及对“天人合一”的天命观和“性分善恶”的人性观的思想基础进行阐释。第三部分主要阐述先秦儒家修身思想的主体内容及其特征。先秦儒学思想家们以“内圣外王”作为修身的理想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先秦儒者们提出了“内仁”和“外礼”两大修身原则,同时强调“克己内省”“博学于文”“谨言力行”的修身功夫,体现了先秦儒家修身思想个体性与社会性相统一,内在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思想特点;第四部分主要阐述当代大学生自我修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通过对大学生自我修养现状的分析,发现当前大学生自我修养主要存在理想人格失落、价值取向功利,人际情感疏离,道德知行脱节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西方个人主义思潮的冲击,重利轻义的市场经济环境,家庭教育“重智轻德”的倾向以及高校道德教育部分形式化等因素所致,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第五部分主要分析先秦儒家修身思想对当代大学生自我修养的价值,通过分析发现,先秦儒家修身思想对大学生自我修养建设的其价值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有利于深化大学生道德修养目标层次结构,发挥大学生道德建设的主体能动性,建构大学生和谐的人际情感关系,同时具有促进大学生个人修养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作用;第六部分主要阐述借鉴先秦儒家修身思想促进大学生自我修养的对策。依据前文的研究结果,参考先秦儒家修身思想,立足于新时代的大学生道德修养需求,提出了四点建议:其一,完善自我修养目标体系;其二,优化育人理念和环境;其三,构建“大德育”育人格局;最后,重塑和谐人际情感联结点。
李苗[3](2019)在《大学生网络人格及其教育优化研究》文中提出网络的普及和迅猛发展对大学生网络空间的人格产生了巨大影响。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青年群体的重要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人力资源,因此,研究大学生网络人格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重要作用。大学生网络人格及其教育优化研究,针对大学生网络人格出现的问题,提出教育化路径,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系统地为大学生网络人格的健康发展做出理论指导,有助于大学生自我素养的提升和健康网络人格的形成。论文以大学生为研究载体,从大学生网络人格的现实情况出发,在阐释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研究依据,就当下大学生网络人格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努力寻求优化路径。论文采用文献检索、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完成的研究工作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综述国内外研究文献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研究视角探讨大学生的网络人格,对网络人格的定义进行尝试性探讨。第二,概述大学生网络人格,主要分析人格、网络人格、大学生网络人格的内涵及特征;梳理大学生网络人格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心理学理论基础和马克思主义的需求理论、人的本质理论及人的价值理论。第三,以理想信念、价值观、责任意识和道德观念为维度来设计调查问卷,介绍问卷调查的实施过程,统计并处理问卷数据,最后概述大学生网络人格的现状。第四,总结大学生网络人格现状中的主要问题以及探讨问题出现的原因。第五,从优化网络环境、优化教育理念和优化自我人格教育三个方面探析大学生网络人格的优化路径。
庞跃辉[4](2017)在《优化大学生人格: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路径——基于“大学生人格认知状态”的调研分析》文中认为人格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和行为范式。面对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大学生的人格取向必将受到强烈震撼和巨大挑战。目前,大学生的人格认知状态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一定问题。把优化大学生人格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路径,就是要准确把握大学生人格认知的基本状态,科学分析产生大学生人格认知问题的原因,探寻大学生良好人格教育的有效方式,积极引导大学生健全人格和全面发展。因此,切实加强大学生人格优化工作,是高校积极推进"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祝叶[5](2017)在《大学生审美人格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生的人格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人格危机尤其是大学生的人格危机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大学生人格教育也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审美与人格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审美教育可以在大学生的人格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使大学生人格教育与审美人格教育融合起来。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审美人格以及审美人格教育的内涵,揭示出当前大学生审美人格教育存在的问题,根据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为大学生审美人格教育的发展提出一点建议。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文章从审美人格理论分析入手,通过对人格的文献研究回顾进一步引出对审美人格的释义,主要包括三部分:追求美的人生境界、审美体验以及美善统一;本文认为审美是一种人格境界,是人格结构中的最高层次,是理想人格的必然趋势。同时通过进一步地对审美人格和道德人格进行界定和区分,认为道德人格更多地表现为约束和压抑,而审美人格则更多地表现为自由和解放,审美即是道德人格实现的最优途径。审美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具有审美特征的且能够展现人的自由及完整性的本质,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能够使个体的性格、气质、能力、需要、动机等达到美的境界,表现出和谐、创新。因此,可以得出审美人格的和谐性、独特性、创造性、超越性等特点。通过对审美人格教育的研究分析,认为审美人格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育的特定阶段,是美育的最高境界和要求。审美人格教育也应该有其独特的原则和内容,依据审美人格教育的内涵及角色定位,审美人格教育的原则可以归结为愉悦性、形象性、创造性、生动性等四个基本原则,并以审美知识、审美实践体验、审美环境熏陶以及自我的审美修养为开展审美人格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特征、影响大学生审美人格塑造的因素以及大学生审美人格发展的独特性进行综合分析,结论如下:(1)大学生人格发展具有适应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应该根据学生人格发展阶段采取相应的人格培育方法;(2)影响大学生审美人格塑造的主要因素有生物遗传基础、人格发展现状、教育以及环境熏陶;(3)当前大学生人格教育偏重德育,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人格完整性缺失、审美价值观偏离等问题;最后分析当前大学生审美人格教育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审美人格教育存在的误区以及审美人格教育实践的偏差,针对以上的分析研究得出未来大学生的审美人格教育方向应该加强审美人格教育的学科建设,构建审美人格教育的课程体系,同时要改进审美人格教育的方式方法,优化课外审美人格教育实现途径来共同推进大学生审美人格教育。
谷梅梅[6](2017)在《元认知干预技术提升社交焦虑大学生人格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对3名具有提升人格意愿的社交焦虑大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旨在研究人格是否与潜意识成份有关,验证元认知干预技术对大学生人格提升的效果。方法:采用小样本多基线实验设计,利用元认知干预技术对3名符合临床标准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期间通过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以及目标行为分数记录被试的改变情况,证实干预效果。以被试的目标行为变化为多基线的指标,干预阶段前后指标变化程度和16PF的前后测分数变化将说明干预的效果。结果:3名被试的16PF得分显示,3名被试在接受干预的前后,乐群性、兴奋性、敢为性、忧虑性、紧张性和怀疑性,以及目标行为指标分数发生显着改变。3名大学生在干预前后的自我感受和生活状况发展趋于良性循环,且在一段时间后的回访中发现效果较为稳定。结论:(1)成年人的人格通过心理干预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2)元认知干预技术对于社交焦虑大学生人格的干预具有显着的效果,关键是发现人格中的潜意识成份,以及影响人格的关键条件性情绪反射,运用临床放松训练替换不适应的条件反射,有效的提升个体的情绪情感、思想和行为反应,这些积极反应在与外界互动中循环放大,从而达到高效提升大学生人格的目的。(3)此方法可在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工作中应用和推广。
涂一昂[7](2017)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格问题不仅涉及哲学、心理学,还与美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社会学和人学等众多学科息息相关,而且是解释、解决诸多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人的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问题,人格的建构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组成部分,对人的主体性思考和探讨也必须提升到人格培养才能达到应有的高度。从人格培育层次来改善、化解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凝聚社会力量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当下,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美育工作也正在逐渐被社会关注和重视。审美对于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乎大学生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审美人格的建构和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在具有高度的耦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相结合的新契合点。对于美的事物,人都是追求和向往的,关键是如何才能在复杂严峻的社会形势下发现美、了解美,进而认同美。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审美人格的塑造,宏观上不仅能培养大学生对复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还能培养大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能力与水平、耐心与决心,培育自身思想道德素养和文化涵养的进取心和使命感;微观上能够帮助大学生立足现实,雕琢心灵,脱离低级趣味,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与善,点滴之美,提高大学生广泛参与社会交往的积极性,养成热爱生活、乐于生活的积极态度。在享受生活的同时,自觉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好准备。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育大学生审美人格的研究成果仍在少数。审美人格作为健全人格、道德人格和理想人格的最佳调和,既超越现实又不脱离现实,并不是人格的绝对理想化,不要求达到人格完美状态。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研究,其出发点是满足大学生的精神情感需要和人格发展的需要,落脚点则是要使大学生的人格到达怎样的审美层次以及如何使之达到审美境界的方法路径。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研究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继承发扬具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美,革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和谐美,通过构建大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者、人民群众之间的审美关系、生态关系,按照美的规律去构建和完善高校校园、社会以及网络中的审美环境,引导审美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实现,以树立理性与感性相融合的审美人格培育理念。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充分运用多种环境因素和教育载体,建构具有审美生态系统的校园,营造社会审美氛围,促使大学生在美的驱动下积极地进行社会交往和自我改造,达到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审美境界。这不仅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一种既现实又超越的人文关怀,更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大学生心灵的双重塑造。本文共分绪论与概述、理论依据与资源、现状分析、培育基本条件与建议四部分、六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绪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这一问题的缘起是对大学生出现人格偏离危机的担忧,对大学生审美缺失甚至审美异化的诘究,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理论发展的探索。研究意义在于大学生审美人格的培育有助于培育未来中国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有利于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生态。此外,主要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大致情况和现有成果进行整合并论述,对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做了概括性的介绍。第二章,是对大学生审美人格及其培育相关理论的概述部分。主要包括人格、审美人格和大学生审美人格等内涵和特征的分析,对审美人格培育的功能做了论述。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的特征总体上是三个统一,即社会性与独特性的统一,创造性与目的性的统一,历史性与超越性的统一。其功能包括审美教化功能、审美认知功能和审美认同功能。力求把大学生的审美人格培育融入到当前学校美育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中去。第三章,主要阐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大学生审美人格的理论依据和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要培育的大学生审美人格是一种现实的自由化人格,又是一种超越的创造性人格。如要围绕这一目标来实现,就需要培育过程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首先理应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着手,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学思想和交往思想是审美人格培育的重要基础前提,向列宁、斯大林等经典作家寻求思想启示,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实践论为指导,来开展审美人格培育实践。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核心都充分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人的素质发展,有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青年人才培养思想,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发展和青年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有机结合过程中产生的宝贵结晶,更是当前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的重要理论依据。中国古代思想家们的思想创造一度代表着世界上最先进、最顶尖的水平。在重新审视、解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积极部分从落后的价值体系中剥离的同时,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人格培育养分,从而使优秀传统有机融入并用之于塑造和完善大学生审美人格。此外,还需要摒弃固化意识,吸收中国现代美育中的审美人格思想,坚持创新观念,积极吸纳一切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大学生人格发展规律的理论资源,为审美人格的培育引路护航。第四章,对当前高校进行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的调查状况进行了现状分析。围绕着大学生对学校美育的认知情况究竟如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人格培育的成效究竟如何,大学生和教育者自身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审美人格的态度究竟如何等三个主要问题,笔者开展了专题调研。首先,当前大学生对审美人格的认知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审美人格特质偏好上,他们喜欢更直接、更自信、更真诚的审美交往和其他外在表达;人格类型中喜欢“活泼、灵动、仁义、果敢。审美判断与选择上因青春的个性需要而喜爱追寻流行与时尚,又因欠成熟的躁动而轻视红色旋律与集体主义审美导向。对待网络文化审美,既有政治敏感、理性爱国的一面,也有深陷其中、认识不清的一面。总体的审美人格认知以积极表现为主,少数也由于诸多原因而表现不佳。其次,审美人格培育成效一般。一是从大学生层面来看。大学生在审美感知、审美学习能力上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审美的认知、以及审美交往的相关认知均有所增强。但对包含主流价值的红色文化、英雄人物和审美人格特质的认可程度仍然不高,传承家风意识不够,对传统文化中腐朽落后的思想认识和辨别能力有待加强等。二是从高校和教育者层面来看。高校对审美人格培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审美资源并未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对大学生审美心理的关注、对审美兴趣的引导和对审美交往的重视不够;教师对建立自身审美人格对于大学生的重要作用认识不清。最后,审美人格培育的问题在于系统性不足、是针对性不够、实效性不强、认识度不深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把握,培育理念相对滞后、家庭教育不足、缺乏社会联动和协同育人等。第五章,主要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审美人格培育的三种基本条件。首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审美素养。以审美理论、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为中心的审美素养提升,可以提高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的现实针对性,体现培育的超越性,增强培育的社会延伸性。其次,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引导大学生产生审美人格培育的内生动力和自我造血机制,是审美人格培育得以延续的必备条件。最后,社会文化的浸染是培育的根本保障。主流价值文化是审美人格培育的基础和重要资源,社会舆论的话语权为审美人格培育的提供支柱性和指向性的作用。家庭文化审美化发展和社会风尚的有效树立对审美人格培育具有重要的推动巩固作用。第六章,主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中审美人格培育的建议。首先,培育大学生的审美人格必须树立战略定力、文化耐力、人文活力。建构创新发展、文化育人和以人为本的审美人格培育理念,改变和完善审美人格培育格局。其次,培育大学生的审美人格必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培育,使传承与创新并行。要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主阵地的关键作用,注重中华优秀传统审美的文化融入,注重社会合力的建构,以审美环境培育为契机,创造大学生与社会的命运共同体,大力发展文化软实力,建构社会文化领域的自主话语体系。最后,培育大学生的审美人格必须完善培育机制的系统性、科学性和自觉性。应不断提升审美人格培育机制整体的系统性,强化审美人格培育预测机制的科学性,增强审美人格培育内化机制的自觉性。结语部分,主要对全文的论述进行系统规整,总结审美人格培育的问题、对策与经验,简要梳理对大学生进行审美培育的经验与启示,也对思想政治教育未来开展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工作提出了展望。
张洪杰[8](2016)在《残疾大学生人格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社会制造完美的人格是教育的目标之一。残疾大学生是高校大学生的有机组成部分,涵括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残疾大学生的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领域。从发展的意义上,高等特殊教育在国家整体高等教育格局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是一个薄弱环节。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审视,尽管近年来在高等特殊教育中引入了道德教育、心理教育以及国际融合教育等理念和内容,但是,残疾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尤其是事关残疾大学生精神成长和精神健全的人格教育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毫无疑问,残疾大学生精神是否能够真正挺立和健全,关涉到他们能否实现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研究必须关注和加强残疾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研究。问题的形成和提出是人的认识实现新飞跃的开始。本文是以残疾大学生人格教育为研究主题,旨在对残疾大学生人格障碍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研究基点、问题及成因、理论资源、内容建构、实现路径等做全方位的梳理与深度挖掘。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和思想政治教育视域对开展残疾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理论资源进行评析和借鉴,以厘清这些理论资源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相通相融之处,省察其存在的局限与不足,阐明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指导残疾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建构。以为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领域、新人群的特殊问题提供新的理论向度。全文共由五章构成。第一章,残疾文化的社会歧视取向与残疾人的人格教育。残疾人的人格问题本质上是社会问题。社会文化赋予某类群体以社会身份和标示之“格”,人们又根据社会身份赋予某人以待遇。残疾人所遭受的社会歧视、污名及引发的被隔离、被剥夺生存境遇导致了这一群体人格发展的问题。残疾人是作为弱势群体“出场”的,主要表现为社会对其自觉或不自觉的排斥与歧视。残疾人的人格教育既是面向健康人的,也是面向残疾人的;既要解决社会歧视问题,也要解决残疾人的精神挺立问题,就是要协调个体人格与社会人格的内在统一以提升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第二章,残疾大学生的人格特质、问题及成因分析。残疾大学生群体主要是指因身体残障并正在接受高等特殊教育的学生群体。残疾大学生的人格特质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较,具有政治人格发展不完善、心理发展不平衡、人格发展不健全、不和谐的特点,主要是社会适应性弱。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残疾大学生人格问题主要是社会文化歧视的环境、生活困境、教育不公平等社会原因导致,残疾人被边缘化和污名化与他们弱势的社会地位、社会资源的剥夺具有内在一致性,同时也强化了他们的自卑感以及对不平等现状的消极认同。而自身生理缺陷造成残疾大学生心理问题,弱化残疾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问题,以及影响残疾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提高问题。第三章,开展残疾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理论资源及基本原则。残疾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复杂性决定了开展残疾大学生人格教育的艰难性,迫切需要理论的导引。对残疾大学生人格教育也要努力挖掘与马克思主义有非亲缘关系的人格心理学、特殊教育学、哲学等思想资源,以丰富我们的思想,实现其中国价值。而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和思维方式看,残疾大学生的人格障碍是我们展开教育的特殊“学情”和客观实际,解决残疾大学生的人格障碍问题的本质是推进其社会化。为此,应坚持多维化原则、融合教育与协同教育相结合原则、社会化与个体化相统一原则以及正面导向原则。第四章,残疾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内容建构。残疾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内容应在增强残疾大学生的自信心、社会融入能力、人格独立意识、生命教育、价值观教育和人道主义教育方面着手。从基本内容上看,人格教育由内向外依次包括个体的自我意识教育、情感意志与思维方式教育,包括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和行为活动能力教育。自我意识主体性的生成是残疾大学生人格教育的核心变量。独立性、自主性和自信心是人格教育的基本指向。第五章,残疾大学生人格教育的主要策略。残疾大学生人格教育必须找到对残疾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针对性策略。残疾大学生人格教育对象应进一步扩大化,普通的社会人也应该被纳入到残疾人格教育中来,通过改变他们对待残疾人的观念和行为方式推进残疾大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总之,加强和改进残疾大学生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与实践的系统工程,要做些基础性的理论研究工作,也要关照到操作性的实践策略,尤其要注意把残疾大学生教育和研究放到整个宏观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去考量。随着思想政治教育日益注重入文关怀,日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残疾大学生人格教育必将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和实践领域引起重视和关注。我们也期望本文关于残疾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初步的系统研究,能够助益于相关残疾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发展,以对现实中的残疾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培养工作提供借鉴。
王兰[9](2013)在《论素质教育视野下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文中研究指明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推进迅猛,只有高度重视和发展素质教育,进行大量的人才培养,才能抢占发展主动权和占据发展的制高点,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人格教育着眼于人格的全面发展与培养,使学生能够正确把握人生的价值和人生意义,自立自强,自尊自爱。近年来,我们身边发生多起由于大学生人格缺陷导致的悲剧事件:刘海洋的硫酸泼熊事件、马加爵事件和药家鑫开车撞人并连刺受害人8刀致死事件……对于以上大学生的恶劣行为,我们在痛心之余又有很多疑惑:为什么这些受过多年高等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大学生,明知会犯罪却还是要做?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为指导,进行了本文的写作。文章首先对基本概念进行辨析,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方面的良好态势和不良倾向进行了总结分析,指出当代大学生人格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而后对可能影响我国大学生人格教育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论述,即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而后,试着指出了造成一部分大学生人格素质低下的可能原因,即市场经济、就业难、消费主义、网络环境和经济全球化等的不良影响。之后,文章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对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建议。最后,文章对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工作进行总结和展望。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讲了论题的背景和意义、主要的理论依据: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国内外对此问题的研究现状、本文涉及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梗概。第二章对文章主要概念进行了的理论辨析。该部分对论文中出现的一些主要概念,譬如,人格、健全人格、素质教育和人格教育等概念进行了理论上的辨析说明,对后文的论述做了整体铺垫。第三章主要讲述了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发展现状。该部分列举了很多数据来论证主要观点,主要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的良好态势和不良倾向。其中,良好态势主要有:拥护党的领导,对国家前途命运和充满信心;关注国内外时事,具有强烈爱国热情;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良倾向主要有:不能深层次把握政治理论,政治素养有待提高;不能全面认识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不能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等。该部分的内容是后几章的论述的基点。第四章主要分析了影响大学生人格教育的主要因素。这一章主要从影响大学生人格成长的基本要素和主要成因来谈。其中,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对主要成因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总结,他们分别是:市场经济、就业难、消费主义、网络环境和经济全球化的不良影响。该部分是全文的重点章节。第五章主要论述了大学生人格培养的方式方法。这一章首先讨论了素质教育与人格教育的相互关系,即相互影响,不可分割。之后,文章提出了构建大学生健全人格的一些策略,大致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谈。主要包括大学生个人要注重自我修养、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构建完善的家庭环境,构建美好的社会环境和构建健康的网络环境五个方面。在提出对策之后,文章还指出了素质教育在健全人格培养下的一些缺陷。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论和展望。这部分回顾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总结了大学生人格教育发展的美好前景。本文的写作希望能给有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些启发,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杨少波[10](2014)在《当代大学生人格障碍的归因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更是处于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与冲突中,呈现出心理态度和道德行为的复杂多变的特点,其中有不少大学生出现了人格问题,甚至是严重的人格障碍,不能正确看待社会和他人,有个别大学生还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注重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与培养。现在的部分大学生出现人格障碍,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因为早期某个阶段的社会化没有能够很好完成所致,换句话说早期的社会化没有完成为这些大学生出现人格障碍埋下了种子。因此,从影响人格社会化的诸多因素来分析大学生人格障碍的成因,并以此为依据寻求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论文基本内容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本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本选题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对人格、人格障碍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阐述本选题的理论基础,包括弗洛伊德的儿童期决定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和勒温的人与环境的交互理论;第三部分对大学生人格障碍现状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对大学生人格障碍现状的调查及总体分析、人格障碍的常见类型以及现实危害性的阐释;第四部分是从家庭、学校、同辈群体以及社会亚文化等角度对大学生人格障碍进行归因分析;第五部分提出大学生人格障碍的应对原则和基本策略,并进行相关的阐述。希望通过本论文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解决大学生心理障碍、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基本的思路。
二、大学生人格问题探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人格问题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2)先秦儒家修身思想对大学生自我修养的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原因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原因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可能的创新点 |
1.3.4 不足之处 |
2 先秦儒家修身思想的基本概念及思想基础 |
2.1 先秦儒家修身思想的基本概念 |
2.1.1 先秦儒家 |
2.1.2 修身 |
2.2 先秦儒家修身思想的思想基础 |
2.2.1 “天人合一”的天命观 |
2.2.2 “性分善恶”的人性观 |
3 先秦儒家修身思想内容及其特点 |
3.1 先秦儒家修身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1 修身的目标 |
3.1.2 修身的路径 |
3.1.3 修身的主要方法 |
3.2 先秦儒家修身思想的特点 |
3.2.1 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
3.2.2 内在性与外在性的统一 |
3.2.3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交织 |
4 大学生自我修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
4.1 当前大学生自我修养的主要问题 |
4.1.1 理想人格失落 |
4.1.2 价值取向功利 |
4.1.3 人际情感疏离 |
4.1.4 道德知行脱节 |
4.2 大学生自我修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西方极端个人主义思潮的冲击 |
4.2.2 重利轻义社会环境的影响 |
4.2.3 家庭教育存在部分“重智轻德”误区 |
4.2.4 高校道德教育部分存在形式化 |
5 先秦儒家修身思想对当代大学生自我修养的价值 |
5.1 有利于完善大学生自我修养目标层次结构 |
5.2 有利于发挥大学生自我修养的主体性作用 |
5.3 有利于构建大学生和谐的人际情感关系 |
5.4 有利于大学生个人修养与道德教育相结合 |
6 借鉴先秦儒家修身思想促进大学生自我修养的建议 |
6.1 “修己安人”,完善自我修养目标体系 |
6.2 “内外兼修”,优化育人理念和环境 |
6.3 “身教示范”,建设“大德育”育人格局 |
6.4 “仁者爱人”,重塑和谐人际情感联结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大学生网络人格及其教育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6.1 创新之处 |
1.6.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大学生网络人格概述 |
2.1 大学生网络人格的内涵 |
2.1.1 人格 |
2.1.2 网络人格 |
2.1.3 大学生网络人格及其特征 |
2.2 大学生网络人格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的需求理论 |
2.2.2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规定性 |
2.2.3 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的理论 |
2.2.4 人格的心理学理论 |
第三章 大学生网络人格的现状调查 |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说明 |
3.1.1 调查问卷的维度设计说明 |
3.1.2 调查问卷的结构设计说明 |
3.2 调查对象、调查方法及调查实施阶段的安排 |
3.2.1 调查对象 |
3.2.2 调查方法的选择 |
3.2.3 调查实施阶段的安排 |
3.3 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和数据处理 |
3.3.1 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 |
3.3.2 上网内容的多样化分析 |
3.3.3 理想信念的现状分析 |
3.3.4 价值观现状的分析 |
3.3.5 责任意识现状的分析 |
3.3.6 道德观念现状的分析 |
3.4 大学生网络人格的现状概述 |
3.4.1 大学生网络人格的总体态势发展良好 |
3.4.2 大学生网络人格表现出与现实人格的映射、延伸或悖离 |
3.4.3 大学生网络人格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
第四章 大学生网络人格的现存问题及形成原因探析 |
4.1 大学生网络人格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网络依赖性较强 |
4.1.2 理想信念的人格呈现动摇甚至缺失 |
4.1.3 网络人格的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 |
4.1.4 网络人格的责任意识缺乏 |
4.1.5 网络人格的道德观念薄弱 |
4.2 大学生网络人格问题形成的原因 |
4.2.1 网络立法机制不够完善,网络管理规范缺失 |
4.2.2 网络虚拟环境中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 |
4.2.3 大学生网络自我意识淡薄,自律意识差 |
第五章 大学生网络人格的教育优化路径探析 |
5.1 优化网络环境,重视网络规则建构 |
5.1.1 建立健全网络空间立法,规范网络管理 |
5.1.2 研发和创新网络技术,提高网络平台的监管和防范技术水平. |
5.2 优化教育理念,培育网络理性 |
5.2.1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树立正确网络认知 |
5.2.2 立足大学生网络人格特征,提高教育针对性 |
5.2.3 关注现实性教育,促进大学生“网络我”与“现实我”的融合 |
5.3 优化大学生自我人格教育,提高自律意识 |
5.3.1 加强自我学习,提高自律意识 |
5.3.2 加强自我心理疏导,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
5.3.3 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不断磨练意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5)大学生审美人格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一、审美人格的内涵 |
(一)人格的内涵与特征 |
(二)审美人格的释义 |
(三)审美人格与道德人格界说 |
(四)审美人格的特点 |
二、审美人格教育的意涵 |
(一)审美人格教育与美育 |
(二)审美人格教育与道德人格教育 |
(三)审美人格教育的原则和内容 |
三、大学生审美人格教育的特点 |
(一)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特征 |
(二)大学生审美人格特点的独特性 |
(三)大学生审美人格教育的迫切性 |
(四)大学生审美人格塑造的影响因素 |
四、大学生审美人格教育面临的困境 |
(一)审美人格教育存在误区 |
(二)审美人格教育实践出现偏差 |
五、大学生审美人格教育发展方向 |
(一)加强审美人格教育的学科建设 |
(二)构建审美人格教育的课程体系 |
(三)改进审美人格教育的教学方式 |
(四)培育具有审美修养的专业教师队伍 |
(五)优化课外审美人格教育的实现途径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元认知干预技术提升社交焦虑大学生人格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1 人格 |
1.1.2 健全人格 |
1.1.3 社交焦虑 |
1.1.4 元认知 |
1.1.5 元认知干预技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人格的结构 |
1.2.2 人格的稳定性与可塑性 |
1.2.3 健全人格理论 |
1.2.4 潜意识与条件性情绪反射 |
1.2.5 社交焦虑与人格 |
1.2.6 元认知干预技术对健全人格的分析 |
1.2.7 临床放松暗示训练 |
1.3 研究意义与假设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假设 |
2 研究方法 |
2.1 被试 |
2.1.1 入组标准 |
2.1.2 被试背景情况 |
2.2 研究工具 |
2.2.1 社交苦恼与回避量表 |
2.2.2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 |
2.2.3 目标行为指标 |
2.2.4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咨询登记表 |
2.2.5 其它 |
2.3 评估 |
2.3.1 量表诊断 |
2.3.2 研究者评估 |
2.4 研究程序 |
2.4.1 研究时间 |
2.4.2 实验程序 |
2.5 干预过程 |
2.5.1 被试人格背后的条件性情绪反射分析 |
2.5.2 干预实施 |
3 结果 |
3.1 量表得分 |
3.1.1 被试 16PF干预前、干预后、回访得分 |
3.1.2 目标行为数据 |
3.2 被试自评结果 |
3.2.1 被试A的干预结果 |
3.2.2 被试B的干预结果 |
3.2.3 被试C的干预结果 |
4 分析与讨论 |
4.1 结果分析 |
4.1.1 被试A干预结果的分析 |
4.1.2 被试B干预结果的分析 |
4.1.3 被试C干预结果的分析 |
4.2 讨论 |
4.2.1 元认知干预技术提升人格效果的探讨 |
4.2.2 人格形成背后内外因素的探讨 |
4.2.3 健全人格心理机制的探讨 |
4.2.4 心理技术提升人格的影响因素探讨 |
4.3 本研究待深化的问题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咨询登记表 |
附录B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 |
附录C 社交苦恼与回避量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7)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 |
一、研究的基本方法 |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人格、审美人格与大学生审美人格的内涵特征 |
一、人格的内涵与划分 |
二、审美人格的内涵与特征 |
三、大学生审美人格的内涵、定位与构成 |
第二节 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的特征与功能 |
一、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的特征 |
二、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的功能 |
第三节 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
一、审美人格培育的可行性 |
二、审美人格培育的必要性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的理论依据与资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审美人格的理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理论 |
二、列宁的革命人格教育理论 |
三、斯大林关于大学生革命精神培育的理论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相关理论 |
一、毛泽东关于审美人格身范教育的思想 |
二、邓小平关于同志式审美关系建设的思想 |
三、江泽民关于审美人格主体关系建构的思想 |
四、胡锦涛关于时代精神的人格教育思想 |
五、习近平的审美生活和人格塑造思想 |
第三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美学中的审美人格思想 |
一、儒家崇仁尚德的审美人格思想 |
二、道家处下不争的审美人格思想 |
三、释家自觉、觉他的审美人格思想 |
四、其他传统学派审美人格思想 |
五、中国现代美学家关于审美人格培育的理论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调查的基本情况与现行培育方法 |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
二、调查中现行的培育方法 |
第二节 大学生对审美人格的认知分析与培育的成效分析 |
一、大学生对审美人格的认知分析 |
二、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的成效分析 |
第三节 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的主要问题 |
二、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的基本条件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者审美素养的提升 |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审美素养是培育的先决条件 |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审美素养的提升路径 |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养成 |
一、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是培育的内在动力 |
二、自我教育能力是审美能力养成的主要途径 |
第三节 社会审美文化的浸染 |
一、主流价值文化的审美彰显是培育的根本保障 |
二、家庭审美文化的打造是培育的后盾 |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的建议 |
第一节 教育者树立审美人格培育理念 |
一、树立创新发展的培育理念 |
二、确立文化育人的培育理念 |
三、培植以人为本的培育理念 |
第二节 高校建立审美人格培育的多维体 |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培育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培育 |
三、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环境创建中的培育 |
第三节 高校和教育者共建审美人格培育机制 |
一、建立科学的审美人格培育预测机制 |
二、建立系统的审美人格培育内化机制 |
三、建立完整的审美人格培育系统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残疾大学生人格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关于人格的相关研究 |
(二) 关于残疾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人格特征研究 |
(三) 关于残疾大学生人格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的研究 |
(四) 关于加强残疾大学生人格健全培养对策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尝试 |
第—章 残疾文化的社会歧视取向与残疾人的人格教育 |
一、身体的社会文化内涵及其规训逻辑 |
(一) 人格问题是社会文化塑造的客观结果 |
(二) 身体与身体文化 |
二、残疾歧视境遇下的弱势群体及其权利被剥夺逻辑 |
(一) 残疾人所遭受歧视的多种表现形式 |
(二) 社会歧视境遇下的残障群体“缺场” |
(三) 社会群体的分类思想、界限及先入为主的认知偏见 |
三、残疾人人格教育的道德内涵与社会融入旨归 |
(一) 人格内涵与作为道德教育的人格教育 |
(二) 改善残疾人全面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 |
第二章 残疾大学生的人格特质、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残疾大学生及其人格特点 |
(一) 残疾大学生的概念界定及基本状况 |
(二) 残疾大学生的不同人格表现形式 |
(三) 不同类型残疾大学生的人格表现 |
二、残疾大学生的人格问题 |
(一) 残疾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较差 |
(二) 残疾大学生自控与自我调节能力较差 |
(三) 残疾大学生的心理与道德认知偏颇 |
三、影响残疾大学生人格健全的主要因素分析 |
(一) “污名”及其对残疾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 |
(二) 生活困境与社会隔离 |
(三) 教育不公平及水平落后导致残疾大学生人格障碍 |
(四) 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模式探索的滞后性 |
第三章 残疾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理论资源及基本原则 |
一、残疾大学生人格教育可借鉴的理论资源 |
(一)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 |
(二) 马斯洛的动机和需求层次理论 |
(三) 有关焦虑的分析与治疗的理论 |
(四) 阿德勒的“自卑情结”与“追求优越”理论 |
(五) 统一人格理论 |
(六) 蒙台梭利和马卡连柯的特殊人格教育理论 |
(七) 森田疗法 |
(八) 中国古代与近代的特殊教育思想 |
二、残疾大学生人格教育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
(一) 坚持特殊教育对象的多维化原则 |
(二) 坚持协同教育与融合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
(三) 坚持个体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原则 |
(四) 坚持正面导向原则,清除“污名化”影响 |
第四章 残疾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内容建构 |
一、着力于残疾大学生自我意识主体性的教育 |
(一) 注重对积极的自我评价与关系协调能力的培养 |
(二) 达致以克服自卑为前提的自尊意识的培养 |
(三) 聚焦于增强人格独立性的教育 |
二、有效开展针对残疾大学生的情感教育 |
三、积极拓展生命教育与人道主义关怀教育 |
四、开展对残疾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一) 引导残疾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认知与分析导向 |
(二) 培育残疾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和实践价值观 |
五、增强生活自理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 |
(一) 加强生活技能与职业技能培养 |
(二) 提升残疾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和适应能力 |
(三) 提高残疾大学生的社会角色适应性 |
第五章 残疾大学生人格教育的主要策略 |
一、构建和完善残疾大学生人格教育教学与日常管理机制 |
(一) 抓好残疾大学生德育和心理教育课堂教学 |
(二) 推进残疾大学生班级德育文化建设 |
(三) 在特殊教育日常管理工作中彰显人文关怀和平等人格教育 |
二、构建和完善残疾大学生人格教育环境渗透与社会实践机制 |
(一) 注重残疾大学生人格发展良好环境氛围营造 |
(二) 加强特殊教育校园与社区残疾文化价值观建设 |
(三) 增强自律观念和维权意识培养 |
三、积极探索人格教育多元保障与整合机制 |
(一) 挖掘并发挥融合教育模式的多元保障功能 |
(二) 为残疾伦理观念改善提供宣传和制度保障 |
(三) 促进残疾大学生补偿教育与潜能开发 |
四、注重社会环境改善(他助)和个体正面转化(自助)的配合 |
(一) 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污名化”的策略分析 |
(二) 残疾大学生形象重塑与行为模式培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作 |
后记 |
(9)论素质教育视野下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1.2 选题意义 |
1.1.3 理论依据 |
1.2 相关研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方法及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2 主要概念的理论辨析 |
2.1 人格、健全人格 |
2.1.1 人格的概念 |
2.1.2 健全人格的内涵 |
2.2 素质教育与人格教育 |
2.2.1 素质教育 |
2.2.2 人格教育 |
2.3 素质教育与人格教育的关系 |
2.3.1 人格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石 |
2.3.2 素质教育是对健全人格的强化 |
3 我国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现状 |
3.1 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的良好态势 |
3.1.1 大多数大学生能够正视竞争,自立自强 |
3.1.2 大部分大学生能够胸怀祖国,关注时事 |
3.1.3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3.2 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的不良倾向 |
3.2.1 不能从深层次上把握政治理论内涵,政治素养有待提高 |
3.2.2 不能全面地认识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思想认识比较模糊 |
3.2.3 不能处理好个人与国家、集体的关系,价值取向具有功利性 |
4. 影响我国大学生人格教育的主要因素 |
4.1 影响大学生人格成长的基本因素 |
4.1.1 家庭因素 |
4.1.2 学校因素 |
4.1.3 社会因素 |
4.2 造成大学生人格问题的主要成因分析 |
4.2.1 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不良影响 |
4.2.2 就业难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不良影响 |
4.2.3 消费主义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不良影响 |
4.2.4 网络环境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不良影响 |
4.2.5 经济全球化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不良影响 |
5. 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与培养 |
5.1 大学生健全人格构建的策略 |
5.1.1 大学生个人的自我修养是塑造健全人格的主观前提 |
5.1.2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必要条件 |
5.1.3 完善的家庭环境是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客观途径 |
5.1.4 美好的社会环境是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外部途径 |
5.1.5 健康的网络环境对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至关重要 |
5.2 素质教育在健全人格培养下的缺陷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当代大学生人格障碍的归因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
2.1 人格与人格障碍的概念界定 |
2.1.1 人格的概念界定 |
2.1.2 人格障碍的概念界定 |
2.1.3 当代大学生人格障碍的特征分析 |
2.2 本论文的理论依据 |
2.2.1 弗洛伊德的儿童期决定论 |
2.2.2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
2.2.3 勒温的人与环境的交互关系理论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人格障碍的现状分析 |
3.1 大学生人格障碍的现状调查 |
3.1.1 调查对象、调查量表与调查内容 |
3.1.2 调查数据分析 |
3.2 当代大学生常见的人格障碍 |
3.2.1 分裂型人格障碍 |
3.2.2 抑郁型人格障碍 |
3.2.3 强迫型人格障碍 |
3.2.4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
3.3 当代大学生人格障碍的现实危害性 |
3.3.1 自身危害性 |
3.3.2 社会危害性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人格障碍的原因剖析 |
4.1 家庭教育因素——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 |
4.1.1 严厉过度关爱过少:心理逆反 |
4.1.2 父母榜样有失水准:道德失范 |
4.1.3 留守儿童问题颇多:情商不足 |
4.2 学校教育因素——缺乏深入的人文关怀 |
4.2.1 重集体轻个人:压抑人性 |
4.2.2 重智育轻德育:人格畸形 |
4.2.3 重知识轻能力:高分低能 |
4.3 同辈群体因素——缺乏良好的行为规范指引 |
4.3.1 从众消费竞攀比:爱慕虚荣 |
4.3.2 哥们义气丧原则:违法乱纪 |
4.3.3 群体压力失独立:盲目从众 |
4.4 社会亚文化因素——浮躁与颓废的价值观念渗透 |
4.4.1 多元文化的冲击:无所适从 |
4.4.2 网络文化的侵蚀:价值模糊 |
4.4.3 信息社会的诱惑:迷失自我 |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人格障碍的应对策略 |
5.1 认真把握应对当代大学生人格障碍应遵循的原则 |
5.1.1 坚持外部人格教育与自身人格修养相结合的原则 |
5.1.2 坚持促进人格整体和谐发展的原则 |
5.1.3 坚持健全人格修养的文化自觉的原则 |
5.2 切实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健全人格的教育 |
5.2.1 健全人格的基本内涵 |
5.2.2 建立外部教育与内部修养相结合的健全人格教育模式 |
5.2.3 完善相关考评制度、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 |
5.3 积极探寻应对当代大学生人格障碍的基本措施 |
5.3.1 培育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社会主导价值 |
5.3.2 构建积极主动、家校联动的人格教育体系 |
5.3.3 营造健康有益、弘扬正气的网络文明氛围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大学生人格问题探微(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大学生健全人格培育研究[D]. 梁丽娜.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先秦儒家修身思想对大学生自我修养的启示研究[D]. 毛宁. 西华大学, 2020(12)
- [3]大学生网络人格及其教育优化研究[D]. 李苗.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4]优化大学生人格: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路径——基于“大学生人格认知状态”的调研分析[A]. 庞跃辉. 高校·学科·育人:高等教育现代化——2017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 2017
- [5]大学生审美人格教育研究[D]. 祝叶. 西南大学, 2017(02)
- [6]元认知干预技术提升社交焦虑大学生人格的个案研究[D]. 谷梅梅. 辽宁师范大学, 2017(06)
- [7]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研究[D]. 涂一昂. 湖北大学, 2017(05)
- [8]残疾大学生人格教育研究[D]. 张洪杰.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9]论素质教育视野下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D]. 王兰. 西安工业大学, 2013(08)
- [10]当代大学生人格障碍的归因与对策研究[D]. 杨少波. 南京财经大学, 2014(08)
标签: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论文; 大学论文; 大学生论文; 自我修养论文; 自我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