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杂性科学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戴潇[1](2019)在《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视角》文中提出本研究通过讨论不同维度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综合导出我国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非线性作用机制。一般认为,劳动力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而由于信息自由传递的边界性、产业结构网络的复杂性以及技术创新的非线性,使得传统理论对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解释力偏弱。另一方面,在我国不同区域非均衡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空间壁垒和信息壁垒,在这些多重效应和历史发展特征的综合作用下,使这些区域的劳动力演化、产业结构升级必然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特征。这些困境使我们并不能在产业结构动态变化中,完全还原劳动力演化是如何平稳嵌入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体系之中,甚至不能还原这部分信息与产业结构作用的前因后果。因此,如何驱动劳动力的自增强反馈机制并进一步逐步演化出具有规模扩散效应、人力资本红利效应的收益递增路径,是保证我国顺利实施“供给侧”经济改革、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这需要我们结合现实情况与理论基础,深入探讨我国劳动力演化问题。唯有明晰了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作用机制,才能寻求到避免不良路径依赖的有效措施。本研究需要解决几个关键的问题:一是明确研究对象运行轨迹的非线性特征;二是明确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的多尺度度量问题,并讨论它们之间的作用机制;三是综合导出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动态非线性机制,并导出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最优演化路径。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工作分为如下几个部分:第一,通过文献研究,明确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深入阐述了应用“演化”这一隐喻于劳动力研究的合理性及其度量维度,并结合复杂性科学明确了产业结构升级与劳动力演化的非线性特征。随后,通过分析现有关于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归纳出部分与路径依赖理论相类似的观点,依据路径依赖理论深入讨论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作用机制的科学性。第二,讨论劳动力演化、产业结构的非线性特征。基于复杂性科学视角,本研究认为研究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耦合关系均属于非线性的分析范畴,而非线性的重要特征是系统的无序性,但这仅是在文献理论基础上的验证。因此,必须在用理论推演定性的同时,需辅以实证定量验证。唯有如此才能使得后文中所设计一切模型能够保持其所在的讨论框架的统一性。通过相空间重构,我们发现主要研究对象的主要代表性指标的柯尔莫哥洛夫熵非零且不同,表明要素之中存在的功能、关系均发生在不同的度量尺度上,即系统复杂且具有典型的多尺度特征。第三,讨论劳动力演化的不同维度(数量演化与技能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我国劳动力数量演化对产业结构升级是挤出效应;产业结构升级对所有地区的劳动力数量演化均是协同效应。我国整体劳动力技能演化仅在东部地区表现与产业结构升级为双向协同效应,在中部是双向的挤出效应,在西部为劳动力技能演化对产业结构升级是挤出效应,反之是协同效应。正是由于劳动力演化的不同维度实证结果反映出,我国区域发展过程中的非匀质性,使得劳动力数量与技能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第四,讨论不同类型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在不同情景约束下的作用。首先构建了具有时空效应的不同类型劳动力演化路径依赖数理模型,具体探讨了同质型、异质型劳动力演化路径依赖的现实特征。结果显示,目前同质型劳动力演化路径依赖较为平稳,而另两者波动较大,充分体现出我国劳动力演化路径依赖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随后构建了门槛模型,讨论不同类型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无论是我国整体还是我国的不同区域,劳动力演化路径依赖的门槛效应明显。从全国的整体角度而言,同质型、异质型劳动力在其路径依赖程度不高时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分地区而言,东部的劳动力演化路径依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正向作用,而对产业机构合理化则是负向作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同质型劳动力演化路径依赖对产业结构升级是正向作用,同时二者的异质型劳动力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也是互为对立面,即中部为促进机制,西部为抑制机制。第五,揭示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非线性作用机制,并导出不同地区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发展的最优路径。东部地区劳动力应以内部环境为路径依赖方向,着重推动异质型劳动力技能演化,加强劳动力对于当下产业结构环境的认同度;中部地区则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以外部影响为主的路径依赖情境下,推动同质型劳动力数量演化,二是改变路径依赖方向,同时推动同质型与异质型劳动力的数量演化;西部地区则必须改变现在的路径依赖方向,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为目标,提升同质型劳动力的数量演化。本文的创新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是,揭示了劳动力演化的不同维度、不同类型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作用机制,实现了多维度的考察,丰富了现有的研究;二是,以路径依赖理论解释地区非均衡发展过程中,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的区域性差异;三是,从生物学角度讨论研究对象之间是协同还是挤出效应;四是,充分考虑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在时间和空间维度的运行轨迹,将时空效应贯穿于整个研究之中,特别是构建了具有时空效应的路径依赖模型。
爨瑞[2](2019)在《双创背景下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影响因素及评价研究 ——以山西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乘数效应,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方针与重要举措。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在2016年年底成立,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确立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迎来了春天。但科技型中小企业从事的是以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和创造为基础的技术商品化活动,不可避免的存在开发失败的风险,呈现“低寿命,高死亡率”现象。而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以及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山西省经济转型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水平。因此研究山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问题具有时代紧迫性和必要性。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以山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以企业成长理论为基础,在深入分析企业成长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建立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法验证指标体系维度划分的合理性;基于此,结合突变级数法的指标设置原则构建山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证分析,得到各个企业的成长性评价值,对山西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性进行多角度评价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山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性整体处于中高等水平。(2)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能力对于各影响因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创新环境即区域创新网络与科技服务环境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性的影响最大。各因素对各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作用,揭示出促进和制约各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依据所得结论,本文提出促进山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良性发展的政策建议:加强区域创新网络建设,提高科技服务水平;优化融资环境,加大科技政策执行力度;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创新创业能力;根据各地区的制约因素,精准实施提升策略。
徐莉[3](2017)在《基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可持续变革研究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2010-2015)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2030提出“全面整合的可持续变革方式”的新主张,并强调没有这种变革方式的出现,全球的改革事业都将因此受阻。变革路径的逻辑重构,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重大命题,也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命题。在这个深层意义框架内,理论指导对成功实践变得空前重要。那么,这个新变革方式的核心是什么?其对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意义又是什么?本研究认为,此两个问题都非现存理论所能解决,需要跳出现有框架来探索和审视。然而,这种新理论意识却并没有真正地被感知到,教育改革的现状仍在边角思想的传统框架内徘徊。研究发现,终身教育体系构建需要整体重新设计,而非在既有框架下能改造而成的,硬把两个体系进行拼接的结果,不是把事情搞得更糟,就是毫无意义。而这种路径却仍在被不断地重复着,由此使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步履维艰。基于研究问题,本文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指导,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为案例,着眼于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尝试了以新方法和新视角,系统探讨了变革的内在机理及规律,并最终形成了系统的可持续变革理论框架。全文沿着理论—实证—理论的线索展开:首先,构建了以突破性变革为起点的问题前提及新概念框架。针对终身教育与变革理论研究中概念使用的混乱问题,尝试将概念对象从单个变为图式块进行研究,为本文新理论体系提供了概念框架,并有效解决了相关概念混乱的现实难题;其次,着力对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及其变革系统机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为案例研究及理论构建提供了逻辑框架和分析工具;进而,为确保研究的可靠性,采用罗伯特·K·殷创立的案例实证研究法,对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案例进行了系统严谨的研究。研究经过历时两年多的田野调查,收集了七种来源数据,包括遍及全国的50余人(共计300多小时)的关键人物访谈和4个学习型城市1600份调查问卷及其他类重要资料。获得了理论构建的重要数据资料。并取得可作为研究工具共享使用的附带性成果:一份案例实证研究设计,一个终身教育改革试点研究数据库;最后,在理论研究与案例抽象基础上形成可持续变革理论体系。并据此设计了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新路径方案(见图7-8),以及中国教育改革的对策建议和改革生态诊断案例。本研究的结论,关于可持续变革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理论框架:由“外边界框架”“思想体系”“可持续适应性内构件”三部分构成。外边界框架(见图7-2),根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原理得出。框架界定了完整的理论视界,主要部分包括:变革目标体系、变革实施体系和人的要素三个方面,以及整体变革生态的形成和可持续性能的生成。该框架将有助于确保变革理论研究及实践操作的完整无残损性;思想体系(见表7-1),来源于对案例实证研究结论的抽象。体系构成于五个关键要件,即分别从时代、社会、事物自身、以及事物的质变标志、质变的深、广度五个视角上抽取观察事物发展阶段的关键信号。这些信号可帮助人们准确判断变革对象的发展阶段,以便决定选择适宜的变革策略。此5个关键信号构成系统,被视为使变革具有可持续性的关键系统,可为科学构建变革中的关键和首要的目标问题,减少变革失误提供科学支持。可持续适应性内构件(见图2-4,图2-5),是由“适时、适度、连续”三个核心要素构成的可持续变革系统内模型,其作用是,从根本上说明可持续变革机制的来源,揭示出实现变革有效而可持续的内在机理。此模型源自于对复杂适应系统变革机制的探索,是可持续变革理论最深层的本质内核。其核心思想是,变革策略和变革干预强度的选择,要与变革对象在发展不同阶段上的特点相适应。是“整合的”“包容的”“可永续的”变革系统理想状态模型。第二,形成了 3个配套的理论操作工具:(1)可持续变革等级量表(表7-4)。本量表可在三个方面为选择变革路径提供支持:一是根据“方向、张力、节奏、内涵、广度”几个关键要素间关系的规律,识别事物发展阶段;二是根据事物发展的阶段,选择适宜的变革策略;三是根据变革策略确定改革内容,并由此确定变革在制度体系、组织结构、文化价值等几个方面实现变革的任务目标;(2)变革策略整合模型(图7-4)。整合已有变革理论中孤立使用的不同变革模型而形成的变革类型选择参照表;(3)可持续变革三层任务操作框架(图7-5)。可持续变革实施过程路线图,是一份有助于改善变革质量的操作性工具。该工具可为克服变革实施的随意性提供设计规范和原则。本研究提出的可持续变革理论的中心思想是,生态、适应及可持续性,即有节律有张力并且节律张力合理的连续可持续性的变革过程。研究的主要突破:一是使变革系统自身成为了与时代相适应的可持续适应性系统;二是为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开辟了新道路;三是在现有维持型变革基础上,使变革类型得到了扩展和完整。事物的发展总是按照两个相对的方向运行而不断循环往复的,传统变革理论关注的是保持事物已确定状态下的稳定问题,本研究关注了另一个方向上的问题,即发展与突破的问题,亦即如何推动某种新质事物产生的问题。
姜雪松[4](2015)在《基于B-Z反应的区域创新系统协同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寻求系统、高效的技术创新模式,来保持本国的国际竞争力。区域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支撑,其合理的发展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成本、充分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知识、信息和服务,从而提高整体创新水平。从协同学视角研究区域创新系统演进问题,探究区域创新系统的协同发展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从区域创新系统概念出发,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应包含创新主体子系统,创新资源子系统,创新环境子系统,三个子系统之间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实现区域创新系统的整体功能。传统的还原论和线性思维无法处理具有复杂性特征的区域创新系统问题,协同学为复杂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通过隐喻发现,区域创新系统的演进与协同学中的B-Z反应具有极大的相似性。本文借鉴B-Z反应这一非线性化学反应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协同演进模型,选择创新效果、创新潜力、创新配置三个状态变量隐喻B-Z反应中的三种主要物质,外界综合投入指数隐喻B-Z反应的控制参数,三个状态变量的调整参数隐喻B-Z反应中的反应速率。结合实证结果对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协同发展提出了协调性、差异性、持续性、协同性四项基本原则。同时,从增强创新效果,优化创新配置,提升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促进我国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的措施。
方韵然[5](2014)在《基于复杂性科学理论的组织柔性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研读大量中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复杂性科学理论和创新管理理论,对成熟企业在组织结构复兴逆向演进过程中的组织柔性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中,本文构建了组织柔性与创新绩效的假设关系模型,并基于陕西省126家IT和制造企业的调查数据,对该假设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研究发现,组织柔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主要通过三条路径来实现:(1)直接作用于创新绩效;(2)通过组织管理系统间接作用创新绩效;(3)通过组织管理效率间接作用创新绩效。在企业发展的短期阶段,组织柔性通过上述路径对创新绩效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长期发展阶段,创新绩效随组织柔性的提升而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企业在利用组织柔性促进创新绩效的过程中,需要在提升组织柔性水平、增强组织管理系统柔性和提高组织管理效率的同时,实时监控并维护组织柔性化的稳定性基础,以保持柔性收益的可持续性。
曹青林[6](2014)在《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文中研究指明1998年5月4日,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宣布:“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高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摇篮,更是产生创新知识、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为了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大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提出:“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2012年国家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可见,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有着内在的联系。研究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对于进一步推进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什么是协同创新?它有什么基本特征?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什么是高水平大学?高水平大学有什么基本特征?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有何内在关系?目前我国高校协同创新取得哪些初步成效?还存在哪些问题?为什么会存在这些问题?如何进一步推进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教育学、教育经济学和管理学等视角出发,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并结合西方发达国家推进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典型经验和我国的现实国情,提出进一步推进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政策建议。按照上述逻辑思路,全文分为七个部分进行探讨:导论,主要是确定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并深入地分析我国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现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拟定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主要从协同理论、创新理论、复杂性科学理论等来阐述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这部分内容主要阐述上述理论及其对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意义。第二章,分析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协同创新的现实背景和重要意义。研究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离不开其存在的现实背景——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现实需要、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迫切要求。同时,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对于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实现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根本提升和促进大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协同创新提出的背景和现实意义。第三章,分析我国协同创新的特征、模式以及普通高校的角色定位。协同创新是以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和中介组织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创新模式。它有着自身显着的特征和独特的模式。其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协同是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集成是协同创新的灵魂;合作共赢是协同创新的目标。基本模式主要有:校校协同创新、校企协同创新、校地协同创新、国际间协同创新。同时,高校在协同创新活动的角色定位为:协同创新的责任主体之一;协同创新活动重要的联系纽带;协同创新中高技术生产和科研成果转化的强大生力军。同时,普通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战略重点:观念更新是前提;机制创新是关键;跨学科研究是途径;平台建设是基础;配套政策是保障。第四章,主要介绍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协同创新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取得的初步成效包括:大大提升了普通高校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推动了高水平大学建设;促进了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协同合作;促进了普通高校的体制机制创新。同时,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协同创新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协同合作问题突出,等等。而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有着复杂的原因的,既有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带来的影响,也有历史形成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必须进行系统研究,方能得出正确结论。基于此,本章主要从制度设计、学科建设、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等视角探讨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过程中协同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章,主要介绍国外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基本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世界上一些国家,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选择美国、日本、德国、韩国和印度五个在产学研合作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国家,通过对其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研究,总结其可以借鉴的经验,并结合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实际,提出对我国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启示,以期促进我国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健康发展。第六章,主要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积极推进协同创新、促进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建议。这些建议具体包括:着眼于协同和引领,大力加强协同创新的顶层设计;打破学科间的藩篱,努力促进跨学科协同创新;冲破校企之间的围墙,积极推进校企之间全面战略合作;整合科技协同创新资源,努力构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联合教育科技产业资源,促进人才培养协同创新。
王中华[7](2013)在《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开发决策中机会识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开发决策对于房地产企业具有突出的重要性;而做好房地产领域的决策,一个关键,又在于机会识别。本文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项目开发决策领域的机会识别,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探讨,提出了机会识别导向的项目开发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方法。在绪论部分,主要内容是从环境变化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各种影响的角度,论述了机会识别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重要性。在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部分,从竞争战略理论、项目管理理论、复杂性理论、多维理论、创业理论、创新理论、经济周期理论、机会主义理论等角度,梳理了机会识别的理论基础。尤其是重点梳理或总结了复杂性理论、多维理论、创新理论等;在多维理论部分,本文认为任何影响因素都会作用于对象,而使得对象产生新的属性或使得原有属性发生变化,从而为认识房地产项目开发领域的机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在创新理论部分,本文总结出,从思维方法的视角而言,创新思路的根本来源在于对一切合理性的批判,这也对识别机会提供重要的帮助。在房地产项目开发决策中机会识别的特性研究部分,比较详尽的分析了机会识别的内涵、一般属性、来源与途径、内容和种类、影响因素等,从而构建了对房地产项目开发决策中的机会识别的各种属性或特点的比较全面、详细的理解。在房地产项目开发决策中机会识别的过程机理研究部分,本文研究了机会识别主体以及主体之间的组织、机会搜索、机会评价、机会开发、机会陷阱管理等内容。这部分的创新主要包括:本文认为识别主体不应限于决策者,而应拓展到各种与项目有关的人士中去;机会陷阱的产生具有必然性并分析了其原因等。在实证研究部分,本文分析了13个机会因素与房地产项目成功之间的关系,通过计量分析,发现在我国当前房地产市场中,房地产项目产品的性价比、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特定区域的客户需求状况三个因素对于项目的成功,影响比较突出;并据此提出了项目机会识别指数的概念,建立了具体的计量模型,为项目开发决策中项目机会识别,提供了一个量化工具。本文认为房地产项目开发决策领域中机会识别是一个重要问题,且其在研究和实践领域的重要性和研究价值,将不断得到更多的认同。
吴清萍[8](2013)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小微企业成长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分布面最广、数量最多、极具活力和发展前景,是推进技术创新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生力军。2011年以来,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受到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出台小微企业扶持政策,旨在缓解小微企业当前遇到的成长难题。然而,小微企业成长状况依然严峻。因此,加强小微企业成长机制的研究对于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首先回顾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文献,提出应当将小微企业成长视为由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系统,在识别小微企业内外部成长机制因素的基础上,建立小微企业内外成长机制的理论模型并进行相关假设;以海西经济区小微企业为问卷调查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方法验证理论模型与样本数据之间的拟合,得到一个拟合较好的结构模型。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当前海西小微企业成长与众多内外部因素相关,且各因素间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小微企业成长。其中与海西小微企业显着相关的因素有金融服务环境、社会服务环境、产业与经济环境、企业家、企业文化、产品与市场等。研究提出:应从外部环境优化(金融服务环境、产业与经济、社会服务与基础设施)和内部成长能力建设(企业家素质、文化建设、产品和市场能力提升)两方面来完善海西小微企业的成长机制,以此构建有利于海西小微企业成长的内外部成长机制,促进企业成长。
高友民[9](2013)在《多元化战略的薪酬管理及其契合与协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多元化经营战略是许多企业发展和扩张过程中的一种必然选择,如何设计与战略相匹配的薪酬体系,是企业界和理论界的重要研究主题。以往的研究,无论是理论界对战略薪酬尤其是多元化战略下的薪酬契合性,还是企业界对多元化战略的薪酬协同机制的研究都处于有待深入的发展阶段。因此,本文基于现代管理科学和系统科学的理论方法,对多元化企业的战略薪酬及其契合与协同机制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将研究应用于我国企业。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包括:第一,基于多元化战略的组织特征,分别从系统目标,系统影响因素,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系统结构方面对多元化战略薪酬管理系统进行了系统分析,建立了多元化战略薪酬管理系统的概念模型。第二,建立了薪酬管理与战略的契合性评价模型,归纳了多元化企业的薪酬战略匹配要素。讨论了战略导向的薪酬定位与结构以及战略导向的岗位与绩效评价,研究了岗位绩效导向的薪酬制度。深入分析了战略薪酬管理系统纵向维度和横向维度上的契合性并建立了契合方法。第三,基于复杂系统涌现理论,提出了多元化企业的战略薪酬管理系统协同的主导逻辑;提出了协同战略薪酬管理系统的序参量概念,分析了多元化战略薪酬管理系统的序参量作用机理和协同效应的生成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基于协同平台的多元化战略薪酬管理协同机制与方法。第四,基于结构方程方法,建立了战略薪酬管理的协同度与协同效应的关联模型;基于Dantzig–Wolfe分解协调方法,建立了多元化战略薪酬管理系统资源分配的协同优化的数学规划模型。第五,将本文提出的理论方法与模型应用于海南大型多元化企业LNS公司,设计了该公司的整体薪酬战略管理制度与协同机制,并对该公司所属JS学校的薪酬制度进行了具体设计。最后,本文对所做的研究工作做了总结,并对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做了展望。
原继东[10](2012)在《基于复杂性科学视角的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研究》文中认为本文运用现代企业成长理论、复杂科学理论和演化经济学理论的原理和方法,从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系统分析、成长动力与模式、成长机制等维度,来揭示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复杂性机理,并对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进行了模拟仿真。首先,界定了出版、出版产业、出版企业等相关概念,从国内外有关出版企业成长的研究现状以及基于线性、非线性、复杂性科学的企业成长理论两个方面,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与归纳,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系统分析了我国出版企业系统及其成长的概念。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描述了我国出版企业系统的系统环境、结构和行为,分析了我国出版企业系统的复杂性特征以及区别于一般企业系统的特征,构建了我国出版企业的复杂系统模型。定义了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概念并揭示其内涵,构建了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时间阶段模型,并从企业成长“量”“质”结合的角度建立了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表征指标体系。第三,对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动力问题和成长模式问题进行了剖析。考察了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动力系统构成,分析了成长动力作用的竞争与协同机制和创新机制。从构建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Logistic方程入手,分析了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分岔现象,提出了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路径选择方式和对应的成长模式选择。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复杂适应学习的出版企业系统螺旋式动态成长模型和基于惯例和规则的出版企业系统成长模型。第四,运用复杂性科学理论揭示我国出版企业系统的成长机制。论证了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复杂适应性学习机制,构建了复杂适应性学习能力景观模型;论证了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涌现的协同机制、层次涌现模型和涌现路径的概念模型;并分别针对性提出了我国出版企业成长遵循复杂适应性学习机制和涌现机制应在管理上的变革与调整。第五,基于多主体系统建模与仿真方法,以复杂适应理论为基础,应用SWARM软件,构建了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仿真模型,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我国出版企业的成长路径选择策略。最后,选择一个出版企业──天津大学出版社做实证分析,验证及完善了理论研究成果。
二、复杂性科学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杂性科学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2 主要研究方法 |
1.3 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框架 |
2.1 产业结构升级 |
2.1.1 产业结构 |
2.1.2 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产业结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合理化 |
2.1.3 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因素 |
2.1.4 研究简评 |
2.2 劳动力演化 |
2.2.1 劳动力演化的概念 |
2.2.2 劳动力演化的特点 |
2.2.3 研究简评 |
2.3 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分析 |
2.3.1 基于结构演进的规律论 |
2.3.2 基于新经济地理理论框架 |
2.3.3 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差异性和适配性 |
2.3.4 研究简评 |
2.4 理论框架 |
2.4.1 复杂性科学 |
2.4.2 路径依赖理论:复杂性系统、作用机制、门槛约束 |
2.4.3 进一步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劳动力演化、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特征 |
3.1 系统非线性特征分析的方法选择 |
3.2 相空间重构及变量选取 |
3.2.1 嵌入维数与延迟时间 |
3.2.2 柯尔莫哥洛夫熵(K熵) |
3.2.3 变量选取 |
3.3 实证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劳动力演化的不同维度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作用 |
4.1 模型构建 |
4.1.1 理论基础 |
4.1.2 双主体时空协同演化模型 |
4.1.3 参数估计方法 |
4.2 关键指标测度与选取 |
4.2.1 关键指标的测度 |
4.2.2 数据收集与描述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3.1 劳动力数量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 |
4.3.2 劳动力技能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类型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作用的情景分析 |
5.1 方法的选择 |
5.1.1 面板门槛模型 |
5.1.2 不同类型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面板门槛模型 |
5.2 关键变量测度与描述 |
5.2.1 解释变量 |
5.2.2 被解释变量 |
5.2.3 控制变量 |
5.3 我国不同类型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门槛回归 |
5.3.1 产业结构合理化面板门槛回归结果 |
5.3.2 产业结构高级化面板门槛回归结果 |
5.4 不同类型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门槛回归的区域性差异 |
5.4.1 各区域门槛效应检验 |
5.4.2 各区域面板门槛回归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作用机制与路径优化策略 |
6.1 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作用机制 |
6.2 不同区域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作用机制案例分析 |
6.2.1 东部地区 |
6.2.2 中部地区 |
6.2.3 西部地区 |
6.3 路径优化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双创背景下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影响因素及评价研究 ——以山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科技型中小企业界定 |
2.1.1 中小企业界定 |
2.1.2 科技型企业界定 |
2.1.3 科技型中小企业界定 |
2.2 企业成长理论 |
2.2.1 系统动力学视角下的企业成长研究 |
2.2.2 复杂性科学视角下的企业成长研究 |
2.2.3 生态学视角下的企业成长理论 |
2.3 企业成长影响因素研究 |
2.3.1 基于企业财务能力视角 |
2.3.2 基于企业技术创新视角 |
2.3.3 基于企业管理能力视角 |
2.3.4 基于企业外部环境视角 |
2.3.5 基于企业内外部因素综合影响视角 |
2.4 企业成长性评价研究 |
2.4.1 基于企业内部成长能力视角 |
2.4.2 基于企业内外部成长能力相结合视角 |
2.5 现有研究综合评述 |
第三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影响因素分析 |
3.1 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
3.1.1 内部影响因素 |
3.1.2 外部影响因素 |
3.1.3 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
3.2 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影响因素分析 |
3.2.1 问卷设计与样本来源 |
3.2.2 描述性统计 |
3.2.3 信效度分析 |
3.2.4 因子分析 |
第四章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研究 |
4.1 突变级数法 |
4.1.1 突变级数法的原理及建模步骤 |
4.1.2 突变级数法在企业成长中的适用性 |
4.1.3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 |
4.2 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分析 |
4.2.1 指标计算 |
4.2.2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企业成长指数 |
4.2.3 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性区域分析 |
4.2.4 企业成长性评价值与第三层指标的关系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政策建议 |
5.1 加强区域创新网络建设,提高科技服务水平 |
5.2 优化融资环境,加大科技政策执行力度 |
5.3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创新创业能力 |
5.4 根据各地区的制约因素,精准实施提升策略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6.2.1 研究局限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山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山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性综合指标评价值及排名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基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可持续变革研究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2010-2015)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一) 选题经过:对识别一个真问题的警醒和追求 |
(二) 选题反思:是否为一个真问题及研究的可行性 |
二、研究问题及研究目标 |
(一) 研究问题及研究目标的总体思考 |
(二) 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的具体呈现 |
三、研究意义及研究创新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创新 |
四、研究综述 |
(一) 有关终身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二) 有关变革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综述小结 |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可持续变革研究面临的基本问题 |
一、可持续变革研究的问题阐释 |
(一) “变革我们的世界”和“如何变革我们的世界” |
(二) 变革规律及“可持续变革”的思考框架 |
二、可持续变革研究面临的基本问题 |
(一) 研究的起点和目标方向问题 |
(二) 研究的基本概念问题 |
三、本研究基本问题的尝试性解释框架 |
(一) 关于起点和方向问题的解释框架 |
(二) 关于基本概念问题的解释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可持续变革研究框架建构 |
一、探索人类社会复杂系统奥秘的工具:CAS |
(一)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阐释 |
(二)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的适切性 |
二、基于复杂适应系统(CAS)的变革机制初探 |
(一) 变革机制的宏观视域:人类社会复杂适应系统分析 |
(二) 变革机制的中观探察:变革真相与理想道路寻求 |
(三) 变革机制的深层探源:理想变革的适应性内模型及其含义 |
三、复杂适应系统(CAS)变革机制下研究框架建构 |
(一) 本文案例: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界定 |
(二) 研究空间:逻辑与实证之间的往返穿梭 |
(三) 研究框架:多视角分析框架的组合尝试 |
第三章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为案例的研究设计 |
一、案例意义:独具解剖和研究价值的典型实例 |
(一) 大力推进的时代价值 |
(二) 走出困境的研究价值 |
二、案例的研究目标及分析单位 |
(一) 研究目标 |
(二) 拟解决的问题及分析单位 |
三、案例的观察框架 |
(一) 确保足够视域度的双维度观察思路 |
(二) 变革的行动维度:启动—实施—成果 |
(三) 变革的目标维度:理想目标—政策目标—实践目标 |
(四) 双维度组合的案例观察框架构成 |
四、案例的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 |
(一) 数据收集:全面完整可靠多来源 |
(二) 数据分析:数据因子—数据单元—数据链—数据库 |
(三) 数据库建构 |
五、信效度及伦理问题 |
(一) 信效度 |
(二) 伦理遵循 |
第四章 社会惯常视角的案例研究结果呈现 |
一、试点启动:目标和规模 |
(一) 理想目标——国家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再推进 |
(二) 政策目标——新世纪中国迈向终身教育的规划纲要及实施 |
(三) 实践目标学校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 |
(四) 一场空前规模的教育改革 |
二、试点实施:项目背景及行动策略 |
(一) 学习型城市建设项目 |
(二) 开放大学建设项目 |
三、试点结果:成效及制度化情况 |
(一) 学习型城市建设——向世界亮出一张靓丽的名片 |
(二) 开放大学建设——新历史起点上升起的一颗新星 |
(三) 不能不提的部分特别的改革者队伍 |
(四) 制度化成果——标志性文件及机构变化 |
第五章 局内人视角的案例评估与反思 |
一、经验启示:愈是基础性改变,愈能解决整体性问题 |
(一) 试点案例改革成功推进的主要经验 |
(二) 打散重组战略转型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
(三) 试点案例战略转型经验的重要启示 |
二、教训反观:愈是局部上的困境,愈在折射着全局性后果 |
(一) 试点过程遇到的问题及困境 |
(二) 问题困境所致的阻滞性变革难题 |
(三) 试点案例问题及困境的深刻警示 |
三、试点结果的评估与反思:终身教育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
(一) 挤在方格子里的变革图景 |
(二) 试点结果并非为全局性问题的答案 |
(三) 冷静审视局部性改革成效 |
第六章 研究者视角案例改革路径的探察与审思 |
一、研究者视角试点案例改革模式的探寻 |
(一) 试点运行的改革系统环境 |
(二) 试点运行的改革内生空间 |
(三) 试点改革模式的形成及影响过程评估 |
二、试点改革路径的审视与反思:与解决终身教育问题南辕北辙 |
(一) 并非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的适切路线 |
(二) 单一维持型模式的方向错误与不可持续性 |
三、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案例的理论启迪 |
(一) 对一项好的改革之关键要素的理论启示 |
(二) 案例研究结果与理论假设的模型匹配 |
第七章 可持续变革理论构建及终身教育建设改革路径重构 |
一、可持续变革理论的系统构建 |
(一) 名称来历及本研究的新定义 |
(二) 理论构建的前提及关键所在 |
(三) 可持续变革理论体系的整体构成 |
(四) 可持续变革的理论属性及优越性 |
二、范型:可持续变革理论下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路径重构 |
(一) 五要件内涵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目标的识别与建构 |
(二) 可持续变革等级量表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路径选择 |
(三) 三层任务操作框架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的方案设计 |
结论 |
一、研究回望 |
二、研究结果及主要贡献 |
(一) 变革理论的系统探索 |
(二) 方法论的新尝试 |
三、研究局限及研究展望 |
(一) 研究局限 |
(二) 研究展望 |
四、中国教育改革及试点案例的对策与建议 |
(一) 对教育改革进行系统诊断和修复 |
(二) 终身教育体系构建重新审视再出发 |
附: 可持续变革视域下的中国教育改革生态诊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研究访谈提纲 |
附录2: 关键人物访谈信息一览表(局内人与局外人) |
附录3: 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进展情况调查问卷(一) |
附录4: 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进展情况调查问卷(二) |
附录5: 关键文件一览 |
附录6: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获奖 |
致谢 |
(4)基于B-Z反应的区域创新系统协同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区域创新系统模式的研究 |
1.3.2 区域创新系统的实证研究 |
1.3.3 区域创新系统的演进研究 |
1.3.4 协同演进研究 |
1.3.5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区域创新系统概念与协同现状 |
2.1 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界定 |
2.2 区域创新系统协同现状 |
2.3 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区域创新系统复杂性与协同学分析 |
3.1 区域创新系统复杂性特征分析 |
3.1.1 理论概述 |
3.1.2 区域创新系统的复杂性特征 |
3.2 区域创新复杂系统的协同学分析 |
3.2.1 协同学基础 |
3.2.2 区域创新系统的协同过程和关系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B-Z反应的RIS协同演进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
4.1 B-Z反应模型与隐喻 |
4.1.1 B-Z反应模型简介 |
4.1.2 B-Z反应模型的特征分析 |
4.1.3 隐喻 |
4.2 状态变量的选择与序参量的确定 |
4.3 区域创新系统协同演进模型的建立 |
4.3.1 Logistic演进方程模型 |
4.3.2 评价指标的确定 |
4.3.3 线性稳定性分析 |
4.3.4 绝热消去原理的应用 |
4.4 区域创新系统协同演进实证研究 |
4.4.1 数据搜集及处理 |
4.4.2 调整参数与阈值 |
4.4.3 区域创新系统序参量演进轨迹 |
4.5 区域创新系统协同演进实证结果分析 |
4.5.1 序参量演进轨迹分析 |
4.5.2 阈值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原则与对策研究 |
5.1 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原则 |
5.2 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对策 |
5.2.1 增强创新效果 |
5.2.2 优化创新配置 |
5.2.3 提升创新潜力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5)基于复杂性科学理论的组织柔性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复杂性科学理论 |
1.2.2 组织柔性 |
1.2.3 企业创新绩效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分析和假设模型 |
2.1 组织柔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 |
2.1.1 复杂性科学理论与组织柔性演进的关系 |
2.1.2 组织柔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 |
2.1.3 短期内组织柔性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 |
2.1.4 长期内组织柔性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 |
2.2 假设模型的构建 |
2.2.1 组织柔性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假设模型 |
2.2.2 假设的提出 |
第三章 实证研究与假设检验 |
3.1 变量的设定与测量 |
3.1.1 变量的设定 |
3.1.2 变量的测量方法 |
3.2 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
3.2.1 样本选取 |
3.2.2 数据收集 |
3.3 数据统计与可靠性检验 |
3.3.1 数据描述性统计 |
3.3.2 数据可靠性分析 |
3.4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3.4.1 数据分析 |
3.4.2 假设检验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组织柔性的优化 |
4.1 创新绩效最大化下的组织柔性 |
4.1.1 创新绩效最大化下的组织柔性特征 |
4.1.2 创新绩效最大化下的组织柔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
4.2 组织柔性的检验与优化 |
4.2.1 组织柔性的检验 |
4.2.2 组织柔性的优化及稳定性基础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与启示 |
5.1.1 研究结论 |
5.1.2 管理启示 |
5.2 不足与展望 |
5.2.1 研究不足 |
5.2.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附录 |
(6)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1. 关于对协同创新的研究 |
2. 关于对高水平大学的研究 |
3. 关于对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研究 |
4. 研究述评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1. 协同创新 |
2. 高水平大学 |
五、研究方法 |
六、逻辑思路和结构安排 |
第一章 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 |
一、协同理论 |
1. 协同理论概述 |
2. 协同理论与创新 |
二、创新理论 |
1. 技术创新 |
2. 制度创新 |
三、复杂性科学理论 |
1. 复杂性科学的基本原理 |
2. 复杂性科学对协同创新的启示 |
四、博弈理论 |
1. 博弈理论概述 |
2. 博弈理论在协同创新中的应用模型 |
3. 博弈理论对协同创新的作用启示 |
第二章 我国实施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
一、历史背景 |
1. 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
2. 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客观需要 |
3. 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迫切要求 |
4. 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选择 |
二、主要内容 |
1. 协同创新中的政府 |
2. 协同创新中的高校、科研院所 |
3. 协同创新中的企业 |
4. 协同创新中的金融机构 |
5. 协同创新中的中介机构 |
三、现实意义 |
1. 有助于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2. 有助于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根本提升 |
3. 有助于高校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 |
4. 有助于推进我国高水平大学的建设 |
第三章 我国协同创新的特征、模式及高校的角色定位 |
一、我国协同创新的基本特征 |
1. 协同是创新发展的要求 |
2. 集成是协同创新的灵魂 |
3. 合作共赢是协同创新的目标 |
二、我国协同创新的基本模式 |
1. 校校(所)协同创新 |
2. 校企协同创新 |
3. 校地协同创新 |
4. 国际间协同创新 |
三、普通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角色定位 |
1. 高校是协同创新的责任主体之一 |
2. 高校是协同创新活动重要的联系纽带 |
3. 高校是协同创新中高技术生产和科研成果转化的强大生力军 |
四、普通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战略重点 |
1. 前提是观念更新 |
2. 关键是机制创新 |
3. 途径是跨学科研究 |
4. 基础是平台建设 |
5. 保障是配套政策 |
第四章 我国高校协同创新的成效、问题及其原因 |
一、我国高校协同创新取得的初步成效 |
1. 大大提升了普通高校的创新能力 |
2. 进一步推动了高水平大学的建设 |
3. 促进了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协同合作 |
二、我国高校协同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
2. 协同创新合作问题突出 |
三、我国高校协同创新存在问题的原因 |
1. 顶层制度设计欠科学 |
2. 政府在协同创新活动中发挥引导作用不够 |
3. 协同创新合作机制不健全 |
4. 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 |
第五章 国外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
一、国外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基本经验 |
1. 美国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基本经验 |
2. 日本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基本经验 |
3. 德国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基本经验 |
4. 韩国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基本经验 |
5. 印度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基本经验 |
二、国外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主要启示 |
1. 政府: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 |
2.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提供智力支持 |
3. 企业:真正成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主体 |
4. 中介机构:发挥桥梁作用 |
第六章 积极推进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建议 |
一、着眼于协同和引领,大力加强协同创新的顶层设计 |
二、打破学科之间藩篱,努力促进跨学科协同创新 |
三、冲破校企之间的围墙,积极推进校企全面战略合作 |
四、整合科技协同创新资源,努力构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 |
五、联合教育科技产业资源,促进人才培养协同创新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7)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开发决策中机会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技术路线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 竞争战略理论 |
二、 项目管理理论 |
三、 复杂性理论 |
四、 多维理论 |
五、 创业理论 |
六、 创新理论 |
七、 经济周期理论 |
八、 机会主义理论 |
九、 几种理论与机会识别研究的关系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
一、 房地产企业项目开发决策研究 |
二、 机会识别研究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开发决策中机会识别研究框架提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界定的依据 |
二、 界定的内容 |
三、 重要概念的辨析 |
第二节 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一、 项目开发的特征 |
二、 项目开发环境的变化 |
三、 机会识别的经济分析 |
四、 识别机会的可能性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一、 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 |
二、 研究框架的层次关联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开发决策中机会识别的特性 |
第一节 机会识别的内涵 |
一、 对象论视角下的内涵 |
二、 主体论视角下的内涵 |
三、 过程论视角下的内涵 |
四、 结果论视角下的内涵 |
五、 方法论视角下的内涵 |
第二节 机会识别的一般特征及启示 |
一、 认知特征 |
二、 方法特征 |
三、 分布特征 |
第三节 机会的来源和识别途径 |
一、 机会的来源 |
二、 机会识别途径 |
第四节 机会识别的内容和种类 |
一、 机会识别的内容 |
二、 机会的种类 |
第五节 机会识别的影响因素 |
一、 个人特质 |
二、 条件与环境 |
三、 资源基础 |
四、 知识与能力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开发决策中机会识别的过程机理 |
第一节 机会识别的主体和组织 |
一、 主体的范围和类型 |
二、 各主体的责任和资源 |
三、 各主体的相互关系 |
四、 识别主体组织 |
第二节 机会搜索 |
一、 机会搜索的地位与作用 |
二、 机会搜索动机 |
三、 机会搜索途径 |
四、 机会搜索的条件 |
五、 机会搜索的模式 |
第三节 机会评价 |
一、 机会评价的地位和作用 |
二、 机会评价的原则 |
三、 机会评价的内容 |
四、 机会评价的概念模型 |
第四节 机会开发及开发后评价 |
一、 机会开发的内涵 |
二、 机会开发的地位和作用 |
三、 机会开发的影响因素 |
四、 机会开发的模式 |
五、 机会开发控制 |
六、 机会开发后评价 |
第五节 机会识别陷阱 |
一、 陷阱的含义及预防的重要性 |
二、 陷阱产生的原因 |
三、 陷阱的来源 |
四、 陷阱的分类和表现 |
五、 陷阱的预防和应对策略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开发决策中机会识别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实证的理论模型构建 |
一、 实证分析的理论框架 |
二、 假设提出 |
三、 理论模型构建 |
第二节 数据获取 |
一、 问卷设计过程 |
二、 数据来源 |
第三节 数据分析 |
一、 数据筛选和质量评估 |
二、 相关性分析 |
三、 各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
四、 综合结论 |
第四节 计量模型估计 |
一、 计量模型的初步估计 |
二、 计量模型的确定 |
三、 对模型的分析与验证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一、 重视机会识别导向的项目开发 |
二、 机会识别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
三、 机会识别的具体方法和工具 |
第二节 主要建议 |
一、 在多维理论和认识论指导下积极开展机会识别 |
二、 识别主体的能力建设是关键 |
三、 把握趋势与未来 |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一、 研究的不足 |
二、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附录 |
附录一:调查问卷 |
(8)海峡西岸经济区小微企业成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的实践意义 |
1.2.2 选题的理论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海峡西岸经济区 |
2.1.2 小微企业界定与特征 |
2.1.3 小微企业成长界定 |
2.1.4 小微企业成长机制界定 |
2.2 国内外企业成长相关理论研究述评 |
2.2.1 企业成长理论综述 |
2.2.2 复杂性科学理论综述 |
2.2.3 企业成长性测度研究现状 |
2.2.4 国内外小微企业成长研究现状 |
2.2.5 研究评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小微企业成长因素的识别及理论模型构建 |
3.1 小微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识别与相关假设 |
3.1.1 企业内部成长因素识别与相关假设 |
3.1.2 企业外部环境因素识别与相关假设 |
3.2 小微企业成长系统的复杂性分析与模型构建 |
3.2.1 小微企业成长系统的复杂性特征分析 |
3.2.2 小微企业成长机制理论模型构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海西经济区小微企业成长机制的实证分析 |
4.0 结构方程模型(SEM)介绍 |
4.0.1 SEM 的基本模型 |
4.0.2 SEM 的优势 |
4.0.3 SEM 模型的拟合评价指标 |
4.1 问卷调查 |
4.1.1 量表开发 |
4.1.2 问卷设计 |
4.1.3 小样本预调研与问卷修正 |
4.1.4 问卷的正式发放与回收 |
4.2 数据的初步统计分析 |
4.2.0 样本代表性分析 |
4.2.1 正态性分析 |
4.2.2 信度分析 |
4.2.3 效度分析 |
4.3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与分析 |
4.3.1 初始模型构建 |
4.3.2 模型拟合和修正 |
4.3.3 模型拟合评价 |
4.3.4 假设检验 |
4.4 实证研究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完善海西经济区小微企业成长机制的政策建议 |
5.1 小微企业成长的外部环境建设 |
5.1.1 建立和完善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环境 |
5.1.2 优化小微企业的产业与经济环境 |
5.1.3 完善小微企业社会服务体系 |
5.2 小微企业内部成长能力建设 |
5.2.1 提升小微企业家的能力素质 |
5.2.2 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
5.2.3 产品与市场能力建设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总结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海西经济区小微企业成长机制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B 小样本预调研信度分析结果报告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多元化战略的薪酬管理及其契合与协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本文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内容框架 |
1.3.3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其研究综述 |
2.1 战略管理理论 |
2.1.1 “战略”的相关理论 |
2.1.2 战略管理的有关概念 |
2.1.3 战略管理的发展历程 |
2.1.4 战略管理的一般过程 |
2.2 薪酬管理理论 |
2.2.1 薪酬的相关理论 |
2.2.2 薪酬管理的理论依据 |
2.2.3 企业薪酬体系的基本要求 |
2.2.4 薪酬模型 |
2.3 战略绩效管理理论 |
2.3.1 绩效和绩效管理 |
2.3.2 战略绩效管理与平衡计分卡 |
2.4 复杂性科学与协同理论 |
2.4.1 复杂性科学 |
2.4.2 协同理论 |
第三章 多元化战略薪酬管理的系统分析 |
3.1 战略薪酬管理与薪酬战略 |
3.1.1 战略薪酬管理 |
3.1.2 薪酬战略 |
3.1.3 战略薪酬管理与薪酬战略 |
3.2 战略薪酬管理的过程框架 |
3.2.1 制定薪酬战略 |
3.2.2 薪酬体系设计 |
3.2.3 薪酬体系诊断 |
3.2.4 薪酬系统动态管理与控制 |
3.3 多元化战略及其组织特征 |
3.3.1 多元化战略及其类型 |
3.3.2 多元化战略的组织特征 |
3.4 多元化战略薪酬管理系统的概念模型 |
3.4.1 系统分析 |
3.4.2 多元化战略薪酬管理系统概念模型 |
第四章 战略薪酬管理的契合性研究 |
4.1 组织薪酬管理的战略契合性 |
4.1.1 薪酬管理与战略契合的内部关联 |
4.1.2 薪酬管理与战略管理的互动机理 |
4.1.3 薪酬管理的战略契合性 |
4.2 契合性评价模型 |
4.2.1 确定指标体系 |
4.2.2 确定指标值 |
4.2.3 建立评价模型 |
4.3 薪酬的战略匹配要素 |
4.4 战略导向的薪酬定位与结构 |
4.4.1 战略导向的薪酬总额与薪酬定位 |
4.4.2 战略导向的薪酬结构 |
4.5 战略导向的岗位与绩效评价 |
4.5.1 战略导向的岗位评价体系 |
4.5.2 战略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 |
4.6 岗位绩效导向的薪酬制度 |
4.7 多元化战略的纵向契合与横向契合 |
4.7.1 多元化战略的纵向契合 |
4.7.2 多元化战略的横向契合 |
第五章 多元化战略薪酬管理的协同机制 |
5.1 薪酬管理协同的基本逻辑 |
5.1.1 薪酬管理协同 |
5.1.2 战略薪酬管理协同的基本逻辑 |
5.2 多元化战略薪酬协同管理的序参量分析 |
5.2.1 序参量的定义 |
5.2.2 序参量的基本特征 |
5.2.3 多元化战略薪酬管理协同的序参量确定 |
5.3 多元化战略薪酬管理系统的协同机理 |
5.3.1 序参量的作用机理 |
5.3.2 协同效应的生成机理 |
5.3.3 协同度与协同效应的关联模型 |
5.4 基于协同平台的多元化战略薪酬管理协同机制与方法 |
5.4.1 基于协同平台的多元化战略薪酬管理协同机制 |
5.4.2 薪酬管理与多元化企业各子单元的协同 |
5.4.3 薪酬管理与核心员工的协同 |
5.5 多元化战略薪酬资源配置的分解协调优化模型 |
第六章 LNS公司战略薪酬管理体系研究 |
6.1 LNS 公司及其总体发展战略 |
6.1.1 LNS 公司背景介绍 |
6.1.2 LNS 公司的总体发展战略 |
6.2 公司战略薪酬管理系统分析 |
6.2.1 LNS 公司的薪酬战略目标分析 |
6.2.2 LNS 公司的组织结构及战略薪酬管理系统分析 |
6.3 公司战略薪酬管理的契合性研究 |
6.3.1 公司薪酬管理与战略契合的内涵 |
6.3.2 公司薪酬的战略契合要素 |
6.3.3 LNS 公司战略薪酬管理的契合度评价 |
6.4 LNS 公司的薪酬战略管理制度与协同机制设计 |
6.4.1 战略薪酬管理协同机制设计 |
6.4.2 LNS 薪酬管理与各单元的协同 |
6.4.3 薪酬管理系统与核心员工的协同 |
6.5 LNS 公司所属 JS 学校薪酬制度设计 |
6.5.1 薪酬制度的总体原则 |
6.5.2 薪酬结构与薪酬总额 |
6.5.3 基本工资 |
6.5.4 岗位工资 |
6.5.5 绩效奖金 |
6.5.6 福利津贴 |
6.5.7 寒暑假工资 |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与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基于复杂性科学视角的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现实意义 |
1.1.1 出版、出版产业与出版企业的概念界定 |
1.1.2 我国出版企业发展回顾 |
1.1.3 我国出版企业面临的成长困境 |
1.1.4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研究的现实意义 |
1.2 出版企业成长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出版企业成长的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出版企业成长的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出版企业成长的国内外研究的基本述评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3.1 研究目的和方法 |
1.3.2 研究的内容和思路 |
1.3.3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 企业成长理论 |
2.1.1 基于线性科学的企业成长理论 |
2.1.2 基于非线性科学的企业成长理论 |
2.1.3 基于复杂性科学的企业成长理论 |
2.2 复杂性科学理论 |
2.2.1 复杂性科学的创立与发展 |
2.2.2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
2.2.3 复杂系统整体的涌现性 |
2.3 演化经济学理论 |
2.3.1 演化经济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2.3.2 演化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 |
2.3.3 演化经济学在企业成长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三章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内涵 |
3.1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的复杂性 |
3.1.1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分析 |
3.1.2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的特征及复杂性 |
3.1.3 我国出版企业的复杂系统模型 |
3.2 企业系统成长的概念及一般规律 |
3.2.1 企业系统成长的概念 |
3.2.2 企业惯例与企业规则 |
3.2.3 企业系统成长过程的一般规律性 |
3.3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概念及表征 |
3.3.1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概念 |
3.3.2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时间阶段模型 |
3.3.3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表征 |
第四章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动力与模式 |
4.1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动力分析 |
4.1.1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动力系统构成 |
4.1.2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动力因素分析 |
4.1.3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动力作用条件 |
4.2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路径和模式 |
4.2.1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路径选择 |
4.2.2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高速成长阶段成长的特点和模式 |
4.2.3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稳定阶段成长的特点和模式 |
4.2.4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再生阶段成长的特点和模式 |
4.3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的成长模型 |
4.3.1 基于复杂适应学习的出版企业系统螺旋式动态成长模型 |
4.3.2 基于惯例和规则的出版企业系统成长模型 |
第五章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的成长机制 |
5.1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复杂适应性学习机制 |
5.1.1 企业系统适应性学习的概念 |
5.1.2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适应性学习能力景观模型 |
5.1.3 复杂适应性学习机制对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启示 |
5.2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涌现机制 |
5.2.1 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涌现现象 |
5.2.2 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涌现模型 |
5.2.3 涌现机制对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启示 |
第六章 基于CAS理论的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建模与仿真 |
6.1 基于多主体的企业系统建模与仿真 |
6.1.1 复杂系统模拟仿真的概念 |
6.1.2 基于多主体的企业系统建模与仿真方法 |
6.1.3 基于多主体的企业系统建模与仿真的步骤 |
6.2 企业系统成长仿真平台——SWARM |
6.2.1 SWARM仿真平台的建模思想 |
6.2.2 SWARM仿真平台的运行原理 |
6.2.3 SWARM仿真平台的建模步骤 |
6.3 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模型与仿真 |
6.3.1 出版企业系统的主体描述 |
6.3.2 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模型设计 |
6.3.3 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七章 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的实证分析 |
7.1 天津大学出版社成长的路径回顾 |
7.1.1 天津大学出版社成长的路径分析 |
7.1.2 天津大学出版社的阶段性成长 |
7.2 天津大学出版社成长的系统分析 |
7.2.1 天津大学出版社成长的系统环境 |
7.2.2 天津大学出版社成长的系统结构 |
7.2.3 天津大学出版社成长的时间阶段分析 |
7.3 天津大学出版社成长的动力分析与模式选择 |
7.3.1 天津大学出版社成长的动力分析 |
7.3.2 天津大学出版社成长的模式选择 |
7.4 天津大学出版社核心成长机制下的管理变革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复杂性科学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劳动力演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视角[D]. 戴潇.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2]双创背景下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影响因素及评价研究 ——以山西省为例[D]. 爨瑞. 太原科技大学, 2019(04)
- [3]基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可持续变革研究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2010-2015)为例[D]. 徐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4]基于B-Z反应的区域创新系统协同演进研究[D]. 姜雪松.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5(04)
- [5]基于复杂性科学理论的组织柔性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 方韵然.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01)
- [6]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D]. 曹青林.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8)
- [7]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开发决策中机会识别研究[D]. 王中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03)
- [8]海峡西岸经济区小微企业成长机制研究[D]. 吴清萍. 华侨大学, 2013(09)
- [9]多元化战略的薪酬管理及其契合与协同机制研究[D]. 高友民. 天津大学, 2013(12)
- [10]基于复杂性科学视角的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研究[D]. 原继东. 天津大学,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