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乡镇债务黑洞是怎样形成的(论文文献综述)
宋家本[1](2019)在《党内法规执行过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内法规是法的新成员,是党内制度的高级形态,是全党意志的集中体现。实现依法治国,首先必须依规治党。依规治党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严格执行党内法规。从哲学角度讲,执行党内法规是一个过程。依规制定颁布党内法规,是党内法规执行过程的源头,处理好执行过程中的矛盾关系,解决好执行过程中的有关问题,是党内法规执行过程的重心,惩治预防腐败、净化政治生态、增强执政能力是目的。本文从基本理论入手,介绍党内法规的内涵、价值与作用、效力与执行力,说明从应然效力到实然效力是一个过程。接着,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方法,论述执行过程中的认识与实践问题,阐述执行过程的复杂性,如号召力减弱、利益冲突、矛盾叠加等,寻找产生这些复杂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同时,为了阐述党内法规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原因及路径,论文在介绍党内法规研究现状、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接着介绍了党内法规执行过程的历史考察与经验总结,同时分析了作为一个先进政党,在执行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在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了大量创新与实践,而结果仍然令人很不满意。原因在哪?就是因为执行过程的复杂性。经济社会越发展,问题会越来越复杂。所以,本文力求从问题入手,用系统论的观点,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阐述严格执行党内法规,必须处理好的几种关系,并强调,要实行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的有效结合,必须提高群众工作本领,提高人民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下面分章介绍:绪论,论文的引言。从政党知识入手,介绍研究的意义。政党是现代政治的一个基本要素。政党组织的建立,推动了世界政治由传统向现代转变。中国共产党是重视自身建设的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党内法规建设是党的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讨论党内法规建设,尤其是党内法规执行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章是党内法规的基本理论。首先介绍党内法规的理论渊源、内涵、特征、价值作用,其次,介绍党内法规的效力与实效,再次,用哲学分析法,介绍过程理论。第二章是党内法规的历史考察、执行制度与经验总结。对党内法规的执行历史,分段介绍。在此基础上,阐述有代表性的制度,并进行经验总结,用复杂性理论,分析执行过程的社会号召力减弱、利益冲突与矛盾叠加问题。第三章是执行过程的重要性及其关系问题。在这一章首先介绍党内法规执行及其作用。党内法规执行,能提高党的执政本领,维护党的执政权威,能推动全面依法治理。接着介绍了党内法规价值的实现,包括程序、实体内容以及立法精神的实现。还介绍了党内法规清理审查备案的重要性以及几种重要关系对于执行过程的重要作用。在执行过程中,有三个关系较重要,直接影响党内法规的执行。这些关系分别是,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关系、依规治党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关系以及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的关系。要处理好这些关系,必须从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搞好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衔接,二是依规全面从严治党,三是增强群众工作本领,提高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第四章是执行过程问题。党内法规执行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按腐败严重程度,即利益冲突后果来划分,执行“黑洞”、执行不力问题。为了强调文章的逻辑联系,由上一章的矛盾叠加,引出执行“黑洞”的概念,在这一章先介绍执行“黑洞”的表现及特征,如利益输送、吏治黑洞、直接侵吞。其次是执行不力问题,主要表现:执行意识不强、执行责任不明、执行结果不符、执行奖惩不严、组织政治功能不佳。第五章是产生执行过程问题的原因。分两个层次,对应介绍产生的原因。产生执行腐败,即执行“黑洞”的原因是党的领导弱化、党性退化以及权力异化。产生执行不力问题的根源在于四方面,一是党内法规自身,二是腐朽文化的影响,三是政治建设滞后,四是责任追究流于形式。第六章解决执行过程问题路径选择,先介绍屏蔽执行“黑洞”的路径: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群众路线不动摇、坚持党性原则不动摇、坚持权力运行约束不动摇。然后介绍解决执行不力问题的路径是,完善党内法规,培养执行文化、净化执行环境,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加强政治建设、提高执行能力。结束语是论文的总结,既对全文内容进行概述,又对党内法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思考,着重介绍论文力求突破的地方,是要使党内法规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法,建议建立党内公开诉讼制度,如设立违纪处理法庭,实行党内监督阳光作业。论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过程论为基础,结合复杂性理论,结合党内法规执行的历史经验,结合党内法规文献,结合党内法规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具体案例,运用哲学分析法,按照提出建议、理论溯源、实践论证的思路,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执行过程中的若干问题。
朱妍[2](2016)在《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民族地区乡村秩序的变迁 ——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研究样本》文中指出自近代中国在1840年被迫启动现代化,自此传统的封建王朝国家难以实现对国家和社会的有效统治和治理,此后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构建一个现代国家,而在构建现代国家的过程中如何将"构建现代政府"与"培育现代国民"结合起来,如何在内忧外患的历史大背景中完成现代国家建构,以更加有效地整合社会、组织和动员各种资源来应对内忧外患的各种危机,成为了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主题。构建现代国家的突出特征是民族—国家和民主—国家双重化建构过程的非均衡性。但直至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一直是以建立一个统一的独立的现代民族国家为主要任务。在这个阶段中,中国社会的乡村秩序也伴随着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曲折历程而不断变迁。因为中国现代国家建构首先是实现王朝国家向民族国家转型,完成民族—国家的建构,然后再是进行民主—国家的建构,实现向民主政治转型。在现代国家建构的曲折历程中,这两者都对中国乡村秩序产生了深刻影响。可以说,作为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主轴,现代国家建构是中国乡村秩序变迁的一个外来主导力量,也就是说,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秩序的变迁是现代国家建构的内在逻辑使然。本文选题通过探寻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恩施地区传统的内部差异如何影响其乡村社会秩序在这一时期的演化,发现自清雍正年间改土归流以后,恩施地区与内陆其他地区相比,乡村社会的秩序演变和发展还具有独特的差异性,这种差异使其作为研究样本独具特色。全文以晚清以来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为大背景,把国家政权与恩施地区乡村内生秩序互动关系作为研究主线,对晚清政府、国民政府、乡村社会的民间秩序、共产党政权在恩施地区乡村秩序中的行为与作用,在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如何对恩施地区乡村社会秩序施加影响,以及它们在建构现代民族国家过程中彼此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详尽的论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现代化因素的介入,国家政权逐步向恩施地区乡村社会下延。清末"新政"标志着政治权力向基层渗透的开始,这对基层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家向恩施地区乡村社会渗透的过程自此一直延续下来。1953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展开,意味着国家政权完全下延到乡村基层,尽管此后新的国家政权对乡村秩序控制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仍有所变化和发展,但乡村秩序总的格局已经确立,这无碍国家对基层政治的控制与管理。在这期间,尽管各种政权变换频繁,但各中央政权及地方割据政权对恩施地区乡村秩序渗透的过程并未中断,各种政治势力为了稳固自己的政治统治,不断加大对恩施地区乡村秩序渗透的力度。民国时期作为现代国家政权形式的南京国民政府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不断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对恩施地区乡村秩序进行变革,以期将恩施地区乡村社会纳入整个国家控制的政治体系当中。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二次北伐基本完成以后,国家政权开始全面向地方基层渗透。由此,国家政权也日益将其触角深人到恩施地区乡村社会内部,企图打破恩施地区乡村内生秩序独占农村社会的格局,可结果却出现了恩施地区乡村社会内生力量受到打击而国家行政嵌人又无力维持秩序的局面。总的来讲,在20世纪上半期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国家政权在向恩施地区乡村社会的嵌入的过程中,是与恩施地区乡村内生秩序形成了博弈状态,其结果是改变了恩施地区乡村社会一直由村庄内生秩序和地方权威维系的局面;但由于国家行政嵌人对乡村内生力量的替代并不成功,所以最终导致乡村秩序的全面崩溃。直到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对恩施地区乡村社会的渗透进一步加深,乡村的内生秩序力量全面萎缩,形成了国家行政力量全面控制乡村社会的局面,新政权对乡村秩序的重构经过了 "破"与"立"两个环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农民首先在乡村完成了旧秩序的摧毁和新秩序的重建任务,对传统社会乡村秩序进行了彻底的打破与重塑,最后在完成了现代民族国家建立的历史使命的同时,在全国包括恩施地区在内的广大乡村社会的范围内也建立了崭新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建国初,新生中国共产党政权对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乡村秩序的建构带来了恩施地区传统乡村的生活模式、社会结构、乡村文化和信仰体系等的结构性变动,其范围之广泛、影响之深入、变动之深刻,在恩施地区的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它消灭了恩施地区乡村社会封闭与停滞性的旧制度,使被压迫被剥削的少数民族劳动人民翻身得解放,真正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这种乡村社会秩序的变迁促进了乡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建国初期恩施地区各项建设事业的进行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社会保障,也初步解决了建构现代国家中在恩施地区乡村社会的问题。通过本文的研究试图展现出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类似的民族地区乡村秩序演变的真实面貌,为展示中国农村社会的广袤与复杂,对当下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如何进一步推进有所贡献。
罗湘衡[3](2014)在《德国联邦制下府际财政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49年至1990年两德统一,西德联邦制历经“单一化”(1949-1969)和“合作化”(1969-1990)两个阶段,两个阶段都与德国“合作联邦主义”与“职能型联邦制”关系结构紧密相联。这一时期德国财政制度经历了1949年至1956年、1956年至1969年、1969年至1982年以及1982年至1990年的四个时段的调整,奠定了“适度集中、相对分散”的德国府际财政关系模式的基础。以发挥“初次分配”功能的分税制体系和扮演“二次分配”角色的政府间财政平衡体系为主轴,德国的财政制度沿着联邦制的发展轨迹渐进式地发展。“适度集中、相对分散”的府际财政关系在实质上是德国联邦制在其财政体制领域的一种“映射”,由联邦制的“政治纠缠”延伸为财政体制中的“财政纠缠”。具体体现为:执掌国家政权的联邦政府几乎垄断着100%的财政立法权,并通过占据五成以上全德财政资源的“相对财力优势”以确保对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统筹。作为“次国家级政府”的成员州则凭借联邦赋予的“行政中轴”的地位,享有共享税的征管权,由此在政府间财政平衡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在德国财政体系中地位低下,不具有涉及财税领域之立法、决策权的能力。市县乡镇除享有比重较小的共享税之外,仅拥有少量地方专享税。德国基层政府的“财政无能”尴尬局面,与“政治纠缠”下市县、乡镇所承担的行政与执行功能相关联,其“权重”远远逊色于成员州。然而自两德统一以来,德国联邦制受到两德统一和欧洲一体化的“内外夹击”,德国朝野上下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在此背景下,2006年,由安格拉·默克尔任内阁总理的“黑红”大联合政府开启了旨在去“政治纠缠”和反“财政纠缠”的改革尝试。2009年,默克尔政府进而展开了聚焦于财政事务的联邦制改革。迄今为止,德国联邦制改革的成效并不显着,原因主要在于:首先,改革的“政治行动者”运用“政治纠缠”的方式去解决“政治纠缠”中的问题,在逻辑上陷入了悖论,使改革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其次,政治制度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呈现出较明显的“路径依赖效应”,既得利益集团据此借助德国联邦制网状的“多重否决点”,抵制相对激进的改革动议。再次,德国强大的“求同性政治文化”致使多元“政治行动者”均倾向于寻求共识,消磨差异。总之,德国政府间财政制度中所呈现的“财政纠缠”与德国联邦制的“政治纠缠”联系在一起,德国联邦制对其府际财政关系具有形塑作用。前者为后者奠定了权力关系和组织基础,明确和限定了后者的发展形态和政策抉择。反之,德国的府际财政关系对德国联邦制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前者适应于后者“共同决策”的运行机制,同时兼顾联邦政府、州以及市县乡镇等地方政府的需要。德国“适度集中、相对分散”的府际财政关系模式既有其优势,也存在相应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改革予以发展和完善。
廖业扬[4](2013)在《当代中国乡村治道变革论 ——基于社会转型风险治理的视界》文中指出自古以来,中国每当遇到社会大变迁之际,乡村社会治理问题就会凸显出来。然而,当今中国社会大变迁与以往历史上任何一次社会变迁都有着质的区别。我们正在经历的是在全球风险社会背景下,集全球化、市场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等多种现代性要素共同推动下的整体性的社会转型。从而使得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异常复杂、不解定性因素骤增,社会分化加剧、社会问题大增、社会矛盾突出,各类社会转型风险大量出现,这表明,当下中国已经进入了风险社会。因此,社会转型风险治理成为国家治理包括乡村治理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尤其是对中国乡村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适时地和因地制宜的变革乡村治道以适应乡村社会转型及其风险治理要求,已经成为关系到乡村社会和谐稳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顺利推进的一个重大的现实的治理问题。在吸收借鉴学界已有相关成果基础上,本研究试图并致力于揭示乡村社会转型风险及其治理与乡村治道及其变革的内在关联性,从乡村社会转型风险治理视角探讨乡村治道变革的内在逻辑。其研究意义在于,(1)理论意义。助推风险社会理论及其相关理论在中国研究与当代中国社会大转型的重大现实问题的深度结合,进而有助于深化对中国社会转型的理性认识;有助于拓展和丰富转型期中国乡村治理研究的内容、议题和分析框架;深入地探讨了乡村社会转型风险与基层政府治理模式、政府职能变革与乡村治道变革的内在关联性;一方面,从乡村治道的分析途径剖析了乡村社会转型风险产生的根源,另一方面,也从乡村社会转型风险治理的内在要求,说明当代中国乡村治道变革的逻辑依据。(2)实践意义。有助于提高基层政府、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的危机意识与防控社会转型风险的自觉性;为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建设新农村、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发展基层民主提供有益的对策性参考;为加快基层政府职能转变和加速服务型政府尤其是民生服务型基层政府建设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基本思路和建议。这一研究主题与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也有很大的关联性。在当代中国,乡村治理研究是一个议题十分广泛的研究领域,学者云集,成果丰富。通过研究发现,虽然已有学者论及了乡村社会风险治理问题,但是,系统地研究乡村社会转型风险治理与乡村治道变革内在关联的成果并不多见;学界对当下中国乡村治理问题所建构的分析概念和分析框架仍有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空间;社会转型固然是乡村社会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但相比较而言,当代中国乡村治道的滞后与僵化是更为根本的原因。据此,本研究试图着重进行了如下方面的研究,第一,较为系统地概括了当代中国乡村社会转型风险的基本类型及其表现,描述了在社会转型和风险社会背景下,农村及农民所面对的主要风险。第二,借鉴学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侧重从乡村治道的维度来剖析乡村社会转型风险的成因,为此建构了“乡村威权型治道”、“公司化威权型基层政府”的分析概念和分析框架。第三,结合对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的调查,初步总结和分析了改革开放后乡村治道变革的主要得失及其根源,从中得出了需要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推动乡村治道变革的基本结论。第四,根据乡村社会转型风险治理的内在要求,提出了乡村社会转型治理的基本思路、途径和对策。为此建构了“民生服务型基层政府”的分析概念和分析框架,提出了建立健全“乡村民主治理体制与机制”、“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对策。总之,本研究侧重于从变革乡村治道以求解乡村社会转型风险治理之道的探讨;基本结论是:变革威权型治道,走乡村民主治理之道是降解和化解乡村社会转型风险的根本途径本研究主要创新点,(1)研究视角有所创新。以乡村社会转型风险治理为视角,较全面地概括了乡村社会转型风险的主要类型,并建构了相关的分析概念和分析模式,剖析了这些风险产生与存在的治道根源。(2)分析概念和分析框架有所创新。建构了“社会转型风险”、“乡村威权型治道”、“公司化威权型基层政府”、“民生服务型基层政府”等系列概念,以及由此构成的问题分析框架。(3)本研究融入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的特色内容,提出了借鉴和吸取民族民间社会管理的地方性知识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能性。本研究不足之处,(1)本研究侧重于探讨通过变革乡村治道的途径来求解乡村社会转型风险治理之道,提出的是较为宏观的、方向性的对策建议,没有重视社会风险治理的技术流程设计和可操作的制度设计;(2)比较研究不足。缺乏不同性质模式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乡村社会转型风险治理模式的比较研究;(3)没有深入探讨乡村社会转型风险治理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包括国家治理转型与乡村治理转型的内在关联等研究,这些都有待于后续研究的拓展、提高与完善。
徐福伟[5](2012)在《我国乡镇公共财政困境成因分析与对策建议》文中提出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刚性支出增长较快、机构膨胀及人员增加过快、财政体制不健全等诸多原因,我国部分乡镇公共财政处境较为困难,这已成为现行经济体制下经济运行中突出的问题。自分税制体制改革以来,国家集中财力,为实施宏观调控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央与省的财政体制亦日趋完善。但从乡镇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现实运转情况看,仍存在着不少不足。随着“三提五统”,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及附加等农村税费的取消改革政策的推行,乡镇公共财政减收很大,收入与支出矛盾日益突出,各种问题逐渐显现。因此,怎么缓解我国乡镇公共财政困难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事宜。随着我国陆续出台一系列具有保障性和激励性的政策,对于缓解当前乡镇公共财政困难状况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同时,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各地乡镇公共财政不断扩大收支规模,乡镇公共财政总体竞争力力不断提高。但乡镇公共财政困难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基层财政减收增支因素逐渐诸多,加剧了我国部分经济落后县乡及乡镇公共财政困难。本文采用理论研究和探讨与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课题进行研究与论证,以我国部分省份及基层地方为调研点,从公共财政基本理论的分析研究入手,开始界定公共财政收支范围,同时,运用制度经济学与财政学的理论和实际案例及具体数据进行全面论述。在调研和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各地财政困难情况,进行较为具体的分析研究,从缓解和解决我国现行经济体制下乡镇公共财政困难这一视角对此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后农业时代,我国部分乡镇公共财政现状、困境表现及负面影响、乡镇财政困境成因、缓解和解决困难的对策建议。自税费改革后,乡镇的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深层次问题依然没有很好的解决,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社会事业发展投入不足,不合理收费现象依然存在,农民负担反弹的隐患远未消除等。同时,改革的实施还诱发出一些急需解决的新问题,如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体制的配套改革艰难,农村基层组织运行困难,乡村债务问题日益突显等等。本文以现行经济体制下的乡镇公共财政理论和实践为基础,对新形势下乡镇基层组织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予以分析研究,并有的放矢地提出应对之策。笔者认为解决乡镇财政困境必须从创新体制、发展经济内源动力、完善转移支付、消除债务等方面考虑。
王淼申[6](2011)在《我国乡镇政府债务问题研究 ——以辽宁省P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80年代,一些拉美国家经历了一次由政府债务引发的经济危机,甚至导致了社会动荡和政权更替。近年来,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再一次引发人们对政府债务的关注。乡镇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地方人民政府,是我国行政机构链条中的基层行政机关,是国家和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和桥梁。乡镇财政是和乡镇级政府相对应的我国财政体系中最基层的一级财政,是我国财政体系的基础环节,它的运行与农村经济和农民利益密切相关,影响基层社会稳定。目前,我国大多数乡镇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债务,并呈现负债数额大、负债面广及债务增长速度快等特点,特别是全国各地陆续取消农业税后,乡镇的财政困境和债务问题更加凸显。乡镇基层政权债务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给乡镇政权运转带来了很大困难,并对地区财政运行、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持续、健康发展造成危害,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必须尽快加以研究解决。本论文采取了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方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以中国乡镇政府债务为研究对象,分5部分展开研究。论文的导论部分首先介绍了乡镇政府债务问题的背景,然后论述了西方学者和我国学术界的债务理论研究情况,最后概述了论文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论文的第一章对乡镇债务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论文的第二章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乡镇债务的现状,指出了乡镇债务的特征以及现实危害。同时以P市为样本,进行了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又对我国乡镇债务的形成原因进行了认真分析。论文的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国外的地方债务管理研究情况。论述了美国、日本等有代表性的国家进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模式以供借鉴。文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的基础上从合理划分偿债责权、创新地方政府投融资机制、强化债务风险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促进地方财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路。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总之,合理把握政府举债水平,正确认识政府债务失控对财政带来的风险,对促进乡镇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和推动作用。乡镇政府债务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开展这项工作靠的是不断地改革、创新和探索。控制债务扩张应该将各种方法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将乡镇政府债务控制在合理水平,建成高效的基层政府。
刘林华[7](2008)在《中国乡镇政府债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税费改革向纵深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运作、“撤乡并镇”将近尾声、“乡财县管”试点已拉开序幕,一系列农村综合改革进行到这一步几乎遇到了同样的一个障碍:巨额乡村债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镇基层政府债务问题越来越突出、恶化。在严重的债务压迫下,财政收支矛盾日益尖锐,形成严重的债务危机。巨额债务使乡镇财政运行困难重重,举步维艰,成为破产财政。许多乡镇开始减少农村公共品供应,变相增加对农民的税费征收。这种状况严重影响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研究乡镇政府债务的的现状,探讨乡镇负债的危害和形成机理,寻找化解乡镇政府债务的对策与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第一章为绪论,简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并进行了文献综述。介绍了主要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中,以乡镇政府概念界定为切入点,从凯恩斯公债理论、公债的经济效应、马斯格雷夫财政支出理论、乡镇负债规模的合理界限及其理论等方面阐述了政府负债的相关理论,为分析乡镇政府债务提供了理论基础。介绍了乡镇政府负债的分类、特点、发展历史和风险评估等相关知识。论文第三章至第五章,通过大量翔实的数据资料,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乡镇政府债务的规模、结构及用途进行了有效的实证分析,得出了乡镇政府债务的明显差异性、区域性特征。(1)在乡镇政府债务规模上,通过对部分省份乡镇债务总体情况静态的描述,可以发现,乡镇债务的总体规模,呈现出“负债面广、负债规模较大、局部地区债务状况恶化”的特点,从地区分布来看,乡镇债务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2)在债务来源的构成上进行比较,发现东中西部之间虽各有差异,也有着一定的共性。(3)对我国乡镇政府债务用途作历史性的考察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在广大中西部地区,债务的用途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发生了由生产性负债到非生产性负债或者说由融资性负债到赤字负债的根本性变化。东部地区的负债由生产性投资转向基础设施建设。第六章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乡镇财政负债的影响。包括对农村经济、对乡镇政府和上层政府,对农村税费改革、对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第七章分析了乡镇政府债务产生的机理因素及当前乡镇自身化解债务的困境。在针对行政体制因素进行分析时,着重从乡镇机构及人员臃肿的缘由及其导致政府运行成本居高不下的危害方面进行了分析;在论述财政管理体制因素时,从“压力型财政管理体制”导致的债务诱因、财政支付转移制度不完善导致乡镇政府债务问题进一步恶化和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导致乡镇政府财源过窄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同时还从乡镇政府债务监督管理体制的无效化和乡镇政府转变体制的进程受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第八章,在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政府债务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提出治理乡镇债务的对策:(1)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2)建立完善乡镇政府债务的适度规模预警机制;(3)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体制,规范转移支付并加大支付力度;(4)建立科学的官员绩效评价体系和规范的乡镇决策机制;(5)建立完善乡镇政府债务的监督管理机制;(6)适当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发债权。
齐海斌[8](2008)在《贫困地区县乡村债务成因与化解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贫困地区县乡村债务是制约当前农村发展、改革和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如何化解县乡村债务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贫困地区县乡村债务形成时间较长,成因很复杂。既有政策因素,也有体制机制问题,还有县乡村盲目举债造成债务大量增加的问题。贫困地区乡村债务的化解要因地制宜,多方联动,积极稳妥地化解已核实的债务,同时还要防止新债的产生。陕西省永寿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在化解县乡村债务方面做了大量的创新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永寿县的成功经验,为化解贫困地区县乡村债务提供了重要参考和依据。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县乡村债务的理论基础。阐述了债务、政府债务、乡村债务的基本概念及特征。文章认为,贫困地区县级、乡级和村级债务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而是相互联系,互为诱因。第三章贫困地区县乡村债务现状分析。重点以国家级贫困县——陕西省永寿县为例,分析了永寿县县乡村债务的基本情况,近年来化解的主要措施以及得到的启示。第四章贫困地区县乡村债务成因与危害分析。从体制改革、财务管理、财政转移支付、地方经济发展和地方金融风险等方面分析了贫困地区县乡村债务的成因,并探讨了县乡村债务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危害。第五章贫困地区县乡村债务化解的对策建议。通过对国家有关化解县乡村债务政策的分析,提出了化解贫困地区县乡村债务的原则,具体对策和宏观保障措施。
付平[9](2008)在《西北贫困地区乡镇债务化解的政策供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乡镇政府作为我国基层的一级政府,其生存状态不仅影响到自身的正常运作,而且影响基层社会的稳定。尽管我国在若干法律法规中都明确规定,地方政府不得自行举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乡镇政府没有债务。目前我国乡镇大面积负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且普遍负债较高,这必然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形成严重制约。本文以乡镇债务为分析视角,在对乡镇债务进行界定和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全国特别是西北贫困地区乡镇债务基本情况,并根据实地调研资料,对调查区域的债务规模和结构、债务影响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沉重债务形成的根本原因:政策供给不足。指出:乡镇债务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行政管理政策供给不足,直接原因是财税政策供给不足,而金融政策供给不足对乡镇债务的形成和恶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基于此,本文认为,解决乡镇负债的治本之策就在于通过制度创新与制度完善,增加相关政策的有效供给。首先,要加强行政管理政策供给,主要是:一是理顺行政管理体制、消除“条块分割”;二是“民主化”行政管理,破除“压力化”;三是完善行政考核、消除“恶性激励”;四是精简机构、缩减财政供养人员,减少开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五是转变政府职能,防止“越位”、“不到位”。其次,要加强财税政策供给,主要是:一是合理划分财权,保证乡镇履行职能的财力;二是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弥补县乡财政缺口;三是科学界定乡镇财政支出范围,大力压缩非必要性支出;四是深化税制改革,进一步充足乡镇财源;五是加大上级财政的支持力度,力争化解原有全部债务。最后,要加强金融政策供给,主要是:一是深化农村金融改革,防止农村金融机构与乡镇政府的不合规交易;二是规范民间借贷,减少隐性债务、降低债务成本。
文宏,朱金花[10](2008)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域下的乡村债务分析及化解路径优化》文中研究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显示了我们党解决"三农"问题的总体思路,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乡村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阶段。然而,当前数额巨大的乡村债务问题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意图存在着巨大反差,我国乡村多年累积的公共负债问题,以及由此导引出的基层行政生态失序,成为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现实障碍。必须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的严峻性,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化解日益严重的乡村债务,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径优化。
二、乡镇债务黑洞是怎样形成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乡镇债务黑洞是怎样形成的(论文提纲范文)
(1)党内法规执行过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一) 党内法规建设成就 |
(二) 党内法规执行问题突出 |
(三) 问题研究对破解难题十分重要 |
二、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研究综述 |
(一) 发展过程及特点 |
(二) 文献综述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一) 辩证分析法 |
(二) 历史分析法 |
(三) 比较分析法 |
(四) 文献研究法 |
(五) 田野调查法 |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党内法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党内法规的基本特征 |
一、“党内法规”的概念 |
二、党内法规的特征 |
三、党内法规的价值与作用 |
第二节 党内法规的效力与执行力 |
一、党内法规的效力基础 |
二、党内法规效力的分类 |
三、党内法规效力的保证 |
四、党内法规执行力 |
第三节 党内法规执行是一个过程 |
一、过程思想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 |
二、执行过程的哲学分析 |
第二章 党内法规执行过程历史考察与总结 |
第一节 党内法规执行过程的历史考察 |
一、党内法规执行过程的演进 |
二、党内法规执行制度探究 |
三、党内法规执行的历史经验 |
第二节 党内法规执行过程的复杂性 |
一、党内法规执行过程复杂性的理论基础 |
二、党内法规执行过程的复杂性 |
三、党内法规执行环节的复杂性 |
第三章 执行过程的重要性及其关系问题 |
第一节 党内法规执行过程的重要性 |
一、党内法规执行及其作用 |
二、党内法规价值的实现 |
三、党内法规清理审查备案的重要性 |
(一) 清理审查备案的含义 |
(二) 清理审查备案的目的与意义 |
(三) 清理审查备案的原则 |
(四) 清理 |
(五) 备案审查 |
(六) 与党内法规执行的关系 |
第二节 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关系 |
一、党内法规创制内涵、特征及其影响 |
二、国家法律的内涵 |
三、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联系 |
四、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衔接路径 |
第三节 依规治党与从严治党的关系 |
一、依规治党中出现的不严问题 |
二、严格依规治党 |
三、全面从严治党 |
第四节 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关系 |
一、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理论 |
二、群众监督实例剖析 |
三、增强群众工作本领 |
第四章 执行过程问题 |
第一节 执行“黑洞”的表现及其特征 |
一、利益输送 |
二、吏治黑洞 |
三、直接侵吞 |
第二节 执行不力的主要表现 |
一、执行意识不强 |
二、执行责任不明 |
三、执行结果不符 |
四、执行奖惩不严 |
五、组织政治功能不佳 |
第五章 产生执行问题的原因 |
第一节 形成执行“黑洞”的原因 |
一、党的领导弱化 |
二、党性退化 |
三、权力异化 |
第二节 形成执行不力的原因 |
一、党内法规文本原因 |
二、腐朽文化的影响 |
三、政治建设滞后 |
四、责任追究流于形式 |
第六章 解决执行过程问题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屏蔽“黑洞”路径 |
一、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 |
二、坚持群众路线不动摇 |
三、坚持党性原则不动摇 |
四、坚持权力运行约束不动摇 |
第二节 增强执行实效 |
一、完善党内法规体系 |
二、培育执行文化,净化执行环境 |
三、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 |
四、加强政治建设,提高执行能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会和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2)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民族地区乡村秩序的变迁 ——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研究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选题研究的价值 |
三、选题的研究现状 |
四、选题研究的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晚清以来现代国家的建构与乡村秩序的变动 |
第一节 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秩序格局 |
一、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政治秩序 |
二、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经济秩序 |
三、中国传统乡村的社会秩序 |
第二节 晚清王朝统治的危机与现代国家的建构 |
一、社会总体性危机下封建皇权的统治危机 |
二、现代国家观念的兴起 |
三、晚清以来对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 |
第三节 晚清以来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的乡村社会政治秩序的变化 |
一、晚清以来乡村社会传统精英阶层的变动 |
二、土豪劣绅的出现,乡村社会政治权威的变动 |
第四节 近代中国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乡村社会经济秩序的变化 |
一、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 |
二、乡村社会农民贫困化 |
三、乡村社会经济状况恶化,农民离村 |
第五节 近代中国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传统乡村的社会秩序的变化 |
一、传统乡村社会秩序中的宗法文化的没落 |
二、新式教育事业在乡村社会中的推进,乡村社会出现教育危机 |
三、乡村社会匪患猖獗 |
第六节 晚清以来的革命对传统乡村秩序的冲击和影响 |
一、辛亥革命对传统乡村秩序有限的重塑与整合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传统乡村秩序的"破"与"立" |
第二章 晚清时期湖北恩施地区的乡村秩序 |
第一节 恩施地区的地形地貌与政区沿革 |
一、恩施地区的地形与地貌概况 |
二、恩施地区的政区沿革 |
第二节 晚清时期恩施地区乡村社会村落布局与人口分布 |
一、晚清时期恩施地区乡村社会村落的布局 |
二、晚清时期恩施地区的人口分布概况 |
第三节 晚清以前恩施地区乡村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 |
一、羁糜郡县制度 |
二、土司制度 |
第四节 晚清时期恩施地区乡村政治秩序 |
一、晚清时期的恩施地区乡村社会的保甲制度 |
二、晚清时期国家政权的弱化与地方势力的崛起 |
三、晚清时期恩施地区的秘密社会组织的兴起 |
第五节 晚清时期恩施地区乡村经济秩序 |
一、晚清时期恩施地区土地所有制的关系 |
二、晚清时期恩施地区的赋税形式 |
三、晚清时期恩施地区的乡村社会经济秩序的新变化 |
第六节 晚清时期恩施地区乡村社会秩序 |
一、新教育的推广与新式学堂的出现 |
二、西方宗教的传入与教案 |
第三章 民国时期恩施地区地方政权的扩张与乡村秩序的变动 |
第一节 民国初期恩施地区乡村社会状况及基层行政组织结构 |
一、民国初期恩施地区乡村社会状况 |
二、恩施地区乡基层行政组织建制的建立 |
第二节 民国时期恩施地区县政改革与政府对乡村社会秩序的建构 |
一、新县制在恩施地区的推行 |
二、保甲制度在"新县制"中的作用 |
三、"新县制"在恩施地区运行的得失的透析 |
第三节 民国时期政府对乡村社会控制的实态 |
一、民国时期政府在恩施地区乡村社会的土地改革 |
二、民国时期政府在恩施地区乡村社会的税课之权 |
三、民国时期政府在恩施地区乡村社会的户政制度 |
四、民国时期政府在恩施地区乡村社会的兵役制度 |
第四章 民国时期恩施地区乡村社会民间秩序的多元角色与行为 |
第一节 宗族在恩施地区乡村社会秩序中的角色与行为 |
一、恩施地区乡村社会宗族存在的形态 |
二、恩施地区乡村社会宗族对地方秩序控制 |
第二节 神兵在恩施地区乡村秩序中的角色与行为 |
一、恩施地区乡村社会神兵的主要流派 |
二、恩施地区神兵的存在形态 |
三、恩施地区乡村社会神兵的活动及其特点 |
四、恩施地区乡村社会神兵对地方秩序的控制 |
五、恩施地区乡村社会神兵与政府 |
第三节 土匪在恩施地区乡村持续中的角色和行为 |
一、恩施地区乡村社会土匪活动的兴起 |
二、恩施地区乡村社会土匪群体的基本特征 |
三、恩施地区乡村社会土匪活动及其特点 |
四、恩施地区乡村社会土匪活动与地方秩序的互动模式 |
五、恩施地区土匪活动与政府的互动模式 |
第五章 民国时期中国共产党组织在恩施的活动及其对乡村社会的影响 |
第一节 早期中国共产党组织在恩施地区乡村社会的活动 |
一、恩施地区党组织的创建与早期活动 |
二、大革命时期恩施地区的乡村社会农民运动的发展 |
第二节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恩施地区对乡村新秩序的建设 |
一、以恩施地区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成立 |
二、湘鄂西根据地内恩施地区苏维埃政权建设 |
三、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 |
四、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
五、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内恩施地区的乡村文化教育建设 |
六、革命根据地内的中国共产党与神兵 |
第六章 新中国建立初期恩施地区新政权与新秩序的建立 |
第一节 新中国政权对恩施地区乡村政治秩序的重构与整合 |
一、乡村基层政权的建立 |
二、乡村社会中的清匪反霸运动 |
三、建国初期的神兵暴动与镇反运动下的神兵问题 |
第二节 新中国政权对恩施地区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乡村经济秩序的重构 |
一、新中国政权在恩施地区的土地革命 |
二、土地革命带来的恩施地区乡村社会经济格局的影响 |
第三节 新中国政权对恩施地区乡村社会秩序的重构 |
一、建国初恩施地区乡村社会的文化事业的兴办 |
二、建国初恩施地区乡村社会的扫盲运动 |
三、禁烟禁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德国联邦制下府际财政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财政联邦主义理论体系 |
一、最优分权理论 |
二、俱乐部理论 |
三、分权理论 |
四、偏好误识理论 |
五、用脚投票理论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 |
二、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 |
三、文献分析法 |
四、比较分析法 |
五、规范性研究与经验性研究相结合 |
第五节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第六节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一章 联邦制下府际关系的基本概念与分析模式 |
第一节 联邦制与联邦主义概念辨析 |
一、联邦制的概念与功能 |
二、联邦主义概念辨析 |
第二节 府际关系的概念及分析模式 |
一、府际关系的概念 |
二、府际关系分析模式 |
第二章 统一前西德联邦制与府际财政关系的演进(1949-1990) |
第一节 统一前西德联邦制的发展 |
一、合作联邦主义 |
二、职能型联邦制 |
第二节 单一联邦制时期西德的府际财政关系(1949-1969) |
一、1949-1956年西德的府际财政关系 |
二、1956-1 969年西德的府际财政关系 |
第三节 合作联邦制时期西德的府际财政关系(1969-1990) |
一、1969-1982年西德的府际财政关系 |
二、1982-1990年西德的府际财政关系 |
第三章 统一以来德国的府际财政关系(1990-) |
第一节 适度集中、相对分散(财政纠缠)模式下的政府间事权与支出划分 |
一、联邦政府的事权与支出 |
二、州政府的事权与支出 |
三、地方政府的事权与支出 |
第二节 适度集中、相对分散(财政纠缠)模式下的政府间财权与收入划分 |
一、联邦政府的财权与收入 |
二、州政府的财权与收入 |
三、市镇政府的财权与收入 |
第三节 适度集中、相对分散(财政纠缠)模式下的政府间财政平衡体系 |
一、设置政府间财政平衡体系的缘由 |
二、政府间财政平衡体系的构成与运行 |
三、德国府际关系的调整 |
第四章 近年来德国的联邦制改革及府际财政关系的调整 |
第一节 德国联邦制面临的挑战 |
一、两德统一的冲击 |
二、欧洲一体化的冲击 |
第二节 2006年德国联邦制改革 |
一、2006年德国联邦制改革的举措:去“政治纠缠”的初试 |
二、2006年德国联邦制改革的举措:反“财政纠缠”的首试 |
第三节 2009年德国联邦制(财政)改革 |
第五章 对德国联邦制下府际财政关系模式的分析评价 |
第一节 德国联邦制与府际财政关系的相互影响 |
一、德国联邦制塑造了适度集中、相对分散的府际财政关系 |
二、适度集中、相对分散模式对德国联邦制产生的影响 |
第二节 对德国府际财政关系模式的评价 |
一、对德国府际财政关系模式优势的评价 |
二、德国府际财政关系模式存在的问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当代中国乡村治道变革论 ——基于社会转型风险治理的视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本研究的价值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评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述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治道与乡村治道 |
二、治道变革与乡村治道变革 |
三、社会转型风险与乡村社会转型风险 |
第四节 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三、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转型中国乡村治道变革研究进路 |
第一节 治理和地方治理理论 |
一、治理和地方治理理论内涵 |
二、治理和地方治理理论在本研究的运用 |
三、治理和地方治理理论在乡村治道变革中的应用 |
第二节 政府再造和社区再造理论 |
一、政府再造和社区再造理论内涵 |
二、政府再造与社区再造理论在本研究的运用 |
三、政府再造与社区再造理论在乡村治道变革中的应用 |
第三节 社群主义与协商民主理论 |
一、社群主义与协商民主理论内涵 |
二、社群主义与协商民主理论在本研究的运用 |
三、社群主义与协商民主理论在乡村治理实践中的应用 |
第四节 整体性治理与风险社会理论 |
一、整体性治理与风险社会理论内涵 |
二、整体性治理和风险社会理论在本研究的运用 |
三、整体性治理和风险社会理论在乡村治理中的应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乡村社会转型风险诸面相 |
第一节 乡村突发公共事件剧增 |
一、乡村群体性事件频发 |
二、乡村公共卫生事件频现 |
三、乡村事故灾难事件增多 |
四、乡村社会治安事态严峻 |
第二节 乡村社会结构失衡 |
一、乡村人口结构失衡 |
二、乡村利益结构失衡 |
三、农民就业结构失衡 |
第三节 乡村文化与精神危机 |
一、乡村信仰危机 |
二、乡村伦理危机 |
三、乡村社会信任危机 |
四、乡村居民心理困顿 |
第四节 乡村发展遭遇多重困境 |
一、乡村债务风险上升 |
二、乡村生态环境恶化 |
三、乡村政治风险增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乡村社会转型风险成因的治道探析 |
第一节 乡村威权型治道界说 |
一、乡村威权型治道之内涵 |
二、转型期乡村威权型治道成因论析 |
三、乡村威权治道的效应特征 |
第二节 乡村威权型治道基本架构 |
一、乡村威权型治道之理念 |
二、乡村威权型治道之体制和机制 |
三、公司化威权型基层政府 |
四、威权化村治 |
第三节 乡村威权型治道的主要风险 |
一、乡村威权治理观之风险 |
二、乡村威权型治理体制之风险 |
三、村治威权化之风险 |
第四节 后农业税时代乡村治理新困局 |
一、税改后乡村治理新困境 |
二、税改后乡村治理制度创新遇尴尬 |
三、“悬浮型”政权的合法性难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转型中国乡村治道变革之得失检视 |
第一节 乡村治道变革得失的评判 |
一、乡村治道变革得失评判之标准 |
二、乡村治道变革得失评判之维度 |
三、乡村治道变革得失评判之原则 |
第二节 转型期乡村治道变革的得与失 |
一、乡村治道变革之所得 |
二、乡村治道变革之所失 |
三、乡村治道变革得失的根源与启示 |
第三节 乡村治理若干重要关系之省思 |
一、中央和基层政府与农民关系 |
二、静态稳定与动态稳定关系 |
三、政治民主与社会民主关系 |
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关系 |
五、民主与民生关系 |
六、乡村治理之共性与多样性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转型中国乡村治道变革新逻辑 |
第一节 乡村治理合法性嬗变与乡村治道变革 |
一、乡村治理合法性的界定 |
二、转型期乡村治理合法性之嬗变 |
三、乡村治理合法性困局促发乡村治道变革 |
第二节 转型期农民权利新境遇与乡村治道变革 |
一、中国语境下的农民权利 |
二、转型中国农民权利新境况 |
三、农民的权利诉求推动着乡村治道变革 |
第三节 农民的需要变化与乡村治道变革 |
一、农民的需要之意涵 |
二、转型中国农民的需要新变化 |
三、农民的需要新变化对乡村治道变革的推动 |
第四节 社会转型风险治理与基层政府职能转变 |
一、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能 |
二、社会转型风险治理与基层政府职能重心转移 |
三、乡村社会转型风险治理需要政府的职能回归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的再发现与启示 |
第一节 合寨村村民自治缘起的再认识 |
一、村民“自由”后的新遭遇:“吃得饱,睡不好” |
二、村域公共安全与秩序再造 |
三、合寨村村民自治成因探源:基于地方性知识的析解 |
第二节 合寨村村民自治制度与运行 |
一、合寨村村民自治基本制度架构 |
二、网络化社会管理 |
三、村治制度的完善 |
第三节 合寨村村民自治特色、绩效与与启示 |
一、合寨村村民自治的特色 |
二、合寨村村民自治的绩效 |
三、合寨村村民自治的启示 |
第四节 合寨村村民自治:问题、风险与治理前瞻 |
一、合寨村村民自治的主要问题 |
二、合寨村村民自治的治理风险 |
三、合寨村村民自治面临新挑战 |
四、超越村治局限:一个整体性治理前瞻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乡村社会转型风险治理之道 |
第一节 重塑乡村治理观念体系 |
一、增强忧患、风险与危机意识 |
二、培育和弘扬公共精神 |
三、提升公共责任意识 |
四、树立以人为本治理理念与价值观 |
第二节 建设民生服务型基层政府 |
一、民生服务型基层政府的界说 |
二、建设民生服务型基层政府的理由 |
三、建设民生服务型基层政府的途径 |
第三节 建立健全乡村民主治理体制与机制 |
一、提升乡村民主治理的制度化水平 |
二、健全乡村民主治理体制 |
三、完善乡村民主治理机制 |
四、变革县政威权制,推动县政民主化 |
第四节 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
一、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界定 |
二、建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性 |
三、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思路 |
四、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途径 |
本章小结 |
余论:乡村民主治理:何以可欲,何以可能? |
一、民主治理的内涵 |
二、乡村民主治理:何以可欲,何以可能? |
三、推进乡村民主治理的原则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对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治理状况调查方案 |
附录2: 广西合寨村经济社会发展与治理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3: 乡村实地调查照片选录 |
附录4: 对《贵州省雷山县西江镇西江村村规民约》的一个简评 |
附录5: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我国乡镇公共财政困境成因分析与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公共财政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公共财政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公共财政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
2.1.2 公共财政困境 |
2.2 公共财政的职能 |
2.2.1 资源配置职能 |
2.2.2 调控经济职能 |
2.2.3 收入分配职能 |
2.2.4 监督管理职能 |
2.3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公共财政理论 |
2.3.2 公共产品理论 |
2.3.3 公共选择理论 |
2.3.4 社会公共需求理论 |
2.3.5 财政分权理论 |
3 我国乡镇公共财政现状及困境表现 |
3.1 乡镇公共财政现状 |
3.1.1 收入现状 |
3.1.2 支出现状 |
3.1.3 收入支出对比分析 |
3.1.4 与上级财政关系现状 |
3.2 乡镇公共财政困境表现 |
3.2.1 乡镇债务包袱沉重,财政风险加大 |
3.2.2 收支矛盾突出,财政赤字严重,机构运转困难 |
3.2.3 公共产品供给不足,财力保障缺失,结构失衡 |
3.2.4 乡镇财政的管理混乱,“吃饭财政”压力大 |
4 乡镇公共财政困境的负面影响分析 |
4.1 乡镇公共财政困难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4.2 乡镇公共财政困难制约社会事业的发展 |
4.3 乡镇公共财政困难影响基层政权正常运转 |
5 乡镇公共财政困境成因分析 |
5.1 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
5.1.1 乡镇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收入缺乏经济支撑 |
5.1.2 税源不足,税基薄弱,内源动力不足 |
5.2 制度性缺陷的影响 |
5.2.1 现行财政体制的不完善,乡镇财政缺乏制度保障 |
5.2.2 乡镇机构膨胀,人员过多直接造成乡镇财政困难 |
5.2.3 运行机制不完善,财政“越位”与“缺位”并存 |
5.2.4 机构改革不到位,乡镇政府权责不清,公共管理体制不合理 |
5.3 债务影响 |
5.3.1 乡镇债务负担重,成因错综复杂,消化难 |
5.3.2 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提供难,乡镇运转更加困难 |
5.3.3 财力人均水平低,对上级依软程度高 |
6 乡镇公共财政摆脱困境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
6.1 乡镇公共财政摆脱困境的思路 |
6.1.1 乡镇公共财政改革的基本取向 |
6.1.2 乡镇公共财政改革的基本思路 |
6.2 乡镇公共财政摆脱困境的对策建议 |
6.2.1 思想重视,创新认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财政的观念 |
6.2.2 建立科学的乡镇公共财政收入体系 |
6.2.3 建立合理的乡镇公共财政支出体系 |
6.2.4 建立明确的乡镇公共财政预算监督管理体系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我国乡镇政府债务问题研究 ——以辽宁省P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乡镇政府债务相关概念 |
第一节 乡镇政府债务概念界定 |
第二节 乡镇政府债务分类 |
第三节 乡镇政府债务的历史发展 |
第二章 辽宁P市乡镇政府债务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辽宁P市乡镇政府债务的现状 |
一、乡镇政府债务的规模结构 |
二、乡镇政府债务的资金来源与用途 |
第二节 乡镇政府负债的效应分析 |
一、乡镇政府适度负债的正面效应 |
二、乡镇政府过度负债的负面效应 |
第三节 辽宁P市乡镇政府债务的成因分析 |
一、经济基础薄弱、自有财力不足 |
二、现行财政体制存在过渡性缺陷 |
三、乡镇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的政府行为不规范 |
四、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形成乡镇债务风险 |
五、乡镇管理机制存在的技术性缺陷导致乡镇债务不断累积 |
六、二元社会结构与机会主义等因素是乡镇债务产生的社会与文化根源 |
第三章 国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经验的借鉴 |
第一节 联邦制国家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经验 |
第二节 单一制国家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经验 |
第三节 国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经验总结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四章 防范和化解我国乡镇政府债务的对策 |
第一节 加强债务风险防范,积极构建乡镇债务预警系统 |
第二节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积极完善现有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
一、通过界定事权来分配财权,明确乡镇财政支出范围 |
二、扩大乡镇政府的税收管辖权,完善地方税收体系 |
三、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增强乡镇政府债务风险抵御能力 |
第三节 推进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加大乡镇机构改革力度 |
一、明确界定和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
二、科学设置乡镇机构,降低乡镇行政运行成本 |
三、改进乡镇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完善官员监督考核机制 |
第四节 实行政府债务综合管理,建立防范乡镇过度负债的长效机制 |
一、加强财源建设,壮大乡镇财政 |
二、采取技术性的措施有效化解乡镇债务 |
三、合理控制赤字和债务规模,建立政府偿债基金 |
四、强化支出预算管理,建立规范的乡镇财政债务信息披露制度 |
五、适时建立地方公债发行制度,全面规范公债管理 |
第五节 实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战略,科学防范乡镇财政风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中国乡镇政府债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2.2.1 为研究乡镇债务开辟了新的途径 |
2.2.2 有利于乡镇行政体制和财政体制的改革 |
2.2.3 有利于巩固基层政权 |
2.2.4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 |
2.2.5 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农村改革 |
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3.1 国外研究动态 |
3.2 国内研究动态 |
3.2.1 关于乡镇政府债务的涵义研究 |
3.2.2 关于乡镇政府债务成因分析 |
3.2.3 关于乡镇政府债务的特点分析 |
3.2.4 关于乡镇政府债务所带来的影响的研究 |
3.2.5 关于乡镇政府债务化解对策及思路的研究 |
3.3 研究述评 |
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4.1 研究思路 |
4.2 主要研究方法 |
4.2.1 比较分析法 |
4.2.2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4.2.3 理论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 |
4.2.4 研究的系统性与重点性相结合的方法 |
5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5.1 可能创新之处 |
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乡镇债务研究的几个问题 |
1 概念界定 |
1.1 政府性债务的概念界定 |
1.2 乡镇政府债务一词的概念界定 |
2 政府负债的理论依据 |
2.1 凯恩斯公债理论 |
2.2 罗斯托和马斯格雷夫的财政支出理论 |
2.3 发行地方债理论 |
2.4 公共产品理论 |
2.5 财政分权理论 |
2.6 乡镇政府债务合理规模理论 |
2.7 乡镇政府负债的制度经济学 |
3 乡镇债务类型、演变和负债必然性 |
3.1 乡镇债务类型 |
3.1.1 根据债务的发生是否属于法定义务进行分类 |
3.1.2 根据债务的流向进行分类 |
3.1.3 根据债务发生是否需要特定的条件进行分类 |
3.1.4 按照制度经济学观点进行分类 |
3.2 乡镇债务的历史发展 |
3.3 乡镇负债的必然性 |
3.3.1 乡镇政府负债并不违反现行我国的制度规定 |
3.3.2 适度负债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是符合效率要求的 |
3.3.3 乡镇政府适度负债不会存在风险 |
第三章 中国乡镇政府债务规模的实证分析 |
1 我国乡镇政府负债规模的现状 |
2 东部、中部、西部乡镇政府债务规模的实证分析 |
2.1 东部地区主要省份的乡镇政府债务规模概况 |
2.1.1 乡镇债务数额较大,负债覆盖面广,利息负担高 |
2.1.2 地区负债规模差异大 |
2.1.3 债务负担的轻重程度差异也比较大 |
2.1.4 债务增长势头明显 |
2.2 中部地区主要省份的乡镇政府债务规模概况 |
2.2.1 乡镇债务相对东部而言总体规模小,但债务负担过重 |
2.2.2 中部有些地方债务面广量大,累积时间长且呈逐年蔓延趋势 |
2.2.3 债务利息高,风险大 |
2.3 西部地区主要省份的乡镇政府债务规模概况 |
2.3.1 乡镇债务规模相对而言较小 |
2.3.2 债务增长速度仍然较快,债务清偿能力相对较弱 |
2.3.3 债权刚性弱、债务刚性强 |
3 我国东、中、西部乡镇债务规模变动状况综合分析 |
3.1 乡镇债务总额不断增加,超出自身承受能力 |
3.2 乡镇负债面呈扩大趋势,债务规模地区差别较大 |
3.2.1 从乡镇负债面进行分析 |
3.2.2 从乡镇级负债规模进行分析 |
3.3 从时间动态角度进行分析 |
第四章 中国乡镇政府债务来源的实证分析 |
1 东、中、西部乡镇政府债务的来源及构成实证分析 |
1.1 东部地区被调查乡镇债务来源及构成 |
1.2 中部地区被调查乡镇债务来源及构成 |
1.3 西部地区被调查乡镇债务来源及构成 |
2 全国乡镇债务来源及构成比较 |
2.1 东部、中部和西部在债务来源的构成上的共性 |
2.2 东部、中部和西部在债务来源的构成上的差异性 |
2.2.1 村级债务的来源 |
2.2.2 村级组织难以获得乡镇政府的财政支持 |
第五章 乡镇政府债务用途的实证分析 |
1 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乡镇政府债务的用途及构成 |
1.1 东部地区乡镇政府债务的用途及构成 |
1.2 中部地区乡镇政府债务的用途及构成 |
1.3 西部地区乡镇政府债务的用途及构成 |
2 我国乡镇政府债务用途综合分析 |
2.1 乡镇政府和组织面临着较大的利息支付压力 |
2.2 村级组织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相对作用强于乡镇政府 |
2.3 乡镇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冲动和欲望强于村级组织 |
第六章 乡镇政府负债的效应分析 |
1 乡镇政府负债的正面效应 |
1.1 乡镇政府负债弥补了农村发展资金的不足 |
1.2 乡镇政府负债促进了农村经济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
1.3 乡镇政府债务促进了农村商业信用体系的发展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
2 乡镇政府负债的负面效应 |
2.1 乡镇政府负债影响了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 |
2.1.1 影响乡镇政府部门的正常运转 |
2.1.2 基层干部工资不能按时兑现,积极性严重受挫 |
2.1.3 增加了整个财政的风险 |
2.1.4 动摇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
2.1.5 抑制乡镇政府的社会动员能力 |
2.1.6 各种债务纠纷和债务诉讼,在很大程度上也干扰了乡镇政府部门工作的正常运转 |
2.2 影响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削弱乡镇政权存在的合法性 |
2.2.1 农村公共产品提供方面的影响 |
2.2.2 乡镇政权存在的合法性的削弱 |
2.2.3 乡镇政府职能异化 |
2.3 最终会加重农民负担,阻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
2.3.1 农村改革瓶颈所在 |
2.3.2 农村再发展的栓桔 |
2.3.3 乡镇债务损害了基层政权的公信力 |
2.3.4 巨额赤字与债务影响了农村税费改革的顺利进行 |
2.4 诱致乡镇政府自利性倾向 |
2.5 乡镇政府负债过度对银行科学授信的主要影响 |
第七章 乡镇政府债务产生的机理因素分析 |
1 乡镇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 |
1.1 经济发展水平低是乡镇财政的基础原因 |
1.2 国民待遇不同是造成债务的原因之一 |
1.3 政绩和政府盲目扩张 |
1.4 地方一些税种取消导致地方财政收入减少 |
1.5 乡镇职责划分不够科学 |
1.6 行政体制因素 |
1.7 乡镇机构及人员臃肿导致政府运行成本居高不下 |
2 乡镇债务形成的机理分析 |
2.1 集权官僚体制导致债务必然增长 |
2.2 财政压力与基层政府负债 |
2.2.1 财政压力的向下转移机制分析 |
2.2.2 财政压力迫使基层政府走向负债 |
2.3 县乡政府负债扩张:一个收益与成冲模型的解释 |
2.3.1 县乡政府负债的收益模型 |
2.3.2 县乡政府负债的成本模型 |
2.4 基层政府负债过度的诱致机理分析 |
2.4.1 缺乏有效的法律约束机制 |
2.4.2 公共投资体制不健全 |
2.4.3 政府及银行行为的短期化 |
2.4.4 负债管理缺乏统一性 |
2.4.5 实际操作中不透明 |
2.5 二元经济结构及政府“寻租”行为因素 |
2.5.1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2.5.2 二元经济结构对县乡基层财政的影响 |
2.6 体制之外的因素 |
2.6.1 举债规模过大,尤其是民间借贷过多,举债利息过高 |
2.6.2 债务资金筹集渠道单一,举债时间价值、风险价值意识淡薄 |
3 当前乡镇自身化解债务的困境 |
3.1 历史困境:农村经济社会需求与乡镇自利性之间的差异 |
3.2 资源困境:基层权威性调配空间有限性与负债特殊性并存 |
3.3 体制困境:“讨价还价”的财政体制和乡镇政府发展的分离 |
3.4 动力困境:绩效考评与责任追究的缺位成为化解债务的挡箭牌 |
3.5 机构困境:精简效能目标与人情关系压力的博弈 |
3.6 税改困境:中央思路与乡镇财政窘迫的矛盾凸现 |
3.7 稳定困境:化解乡镇债务目标与政府稳定工作任务的直接遭遇 |
3.8 主体困境:历史因素的沉淀与现实单纯的期待的反差 |
3.9 诺思悖论:困境中的政府角色错位 |
3.10 考核困境:和谐发展导向与干部政绩升迁的错位 |
第八章 治理乡镇政府债务对策探讨 |
1 解决乡镇政府债务过度的基本思路 |
2 制止乡镇政府新债发生 |
3 化解乡镇债务的对策建议 |
3.1 重视乡镇债务的化解工作 |
3.2 构建系统化的债务化解机制 |
3.2.1 责任分类化解机制 |
3.2.2 偿债风险跟踪机制 |
3.2.3 预警防范机制 |
3.2.4 支出成本压缩机制 |
3.2.5 资金使用论证机制 |
3.3 重构上级政府及职能部门的配套机制 |
3.3.1 建立国家与地方政府的清偿机制 |
3.3.2 建立政府职能转变的形成机制 |
3.3.3 建立与乡镇需求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机制 |
3.3.4 建立科学的官员绩效评价体系和规范的乡镇决策机制 |
3.4 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
3.5 按照农村公共财政制度原则,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体制 |
3.5.1 优化乡镇税制 |
3.5.2 应优化乡镇支出结构,精简乡镇机构设置 |
3.5.3 推广“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乡用”的财政体制改革 |
3.5.4 改革调整转移支付制度 |
3.5.5 建立完善乡镇政府债务的监督管理机制 |
3.5.6 建立法律约束机制 |
3.6 发展经济,培植税源 |
3.6.1 乡镇政府应该发动全民创业,使民营经济发展起来,鼓励创业 |
3.6.2 适当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发债权 |
3.7 实施无差异的惠农政策,解决城乡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贫困地区县乡村债务成因与化解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和实践动态综述 |
1.3.2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县乡村债务的理论基础 |
2.1 债务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
2.1.1 债 |
2.1.2 债的特征 |
2.1.3 债的分类 |
2.2 政府债务的概念及地方政府债务特征 |
2.2.1 政府债务的概念 |
2.2.2 地方政府债务的特征 |
2.3 乡村债务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
2.3.1 乡村债务的概念 |
2.3.2 乡村债务的特征 |
第三章 贫困地区县乡村债务现状分析 |
3.1 我国县乡村债务总体情况 |
3.1.1 我国县乡村债务规模 |
3.1.2 我国县乡村债务分布状况 |
3.1.3 我国县乡村债务结构 |
3.2 贫困地区县乡村债务基本现状—以国家级贫困县陕西省永寿为例 |
3.2.1 陕西永寿县县乡村债务的基本情况 |
3.2.2 永寿县化解县乡村债务的措施 |
3.2.3 永寿县化解县乡村债务的启示 |
第四章 贫困地区县乡村债务成因及危害分析 |
4.1 贫困地区县乡村债务形成的原因分析 |
4.1.1 集体经济的削弱与农民收入增长迟缓是诱因 |
4.1.2 国家财政对乡村投入严重不足,加重了县乡村债务包袱 |
4.1.3 超自身财力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导致县乡村债务居高不下 |
4.1.4 财务运作的随意性与财务监管机制的失控为不良债务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
4.1.5 农村税费改革后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不健全导致新债产生 |
4.1.6 财政及税收体制方面的矛盾导致地方经济高负债经营 |
4.1.7 地方投资渠道狭窄使政府债务负担不断增加 |
4.1.8 地方金融风险的财政化转移加剧了地方政府债务负担 |
4.1.9 地方政府的非理性行为是债务增加的重要因素 |
4.2 县乡村债务的危害 |
4.2.1 影响农村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 |
4.2.2 影响农村公用事业的健康发展 |
4.2.3 影响农村社会大局稳定 |
4.2.4 影响基层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
第五章 贫困地区县乡村债务化解的对策建议 |
5.1 国家关于化解县乡村债务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
5.2 化解县乡村债务的原则 |
5.2.1 发挥优势,切实有力地发展区域经济 |
5.2.2 加强领导,建立有效工作机制 |
5.2.3 严明纪律,实行债务公开 |
5.2.4 强化管理,防止新债发生 |
5.3 化解县乡村债务的具体对策 |
5.3.1 核实债务,分类化解 |
5.3.2 节支减债 |
5.3.3 降息减债 |
5.3.4 拍卖资产抵债 |
5.3.5 划转消债 |
5.3.6 核销减债,清收还债 |
5.3.7 增收还债 |
5.3.8 政策支持 |
5.4 化解县乡村债务的宏观保障措施 |
5.4.1 提高对化债意义的认识 |
5.4.2 积极推进各项配套改革 |
5.4.3 完善基层干部考核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西北贫困地区乡镇债务化解的政策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及评论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三) 评论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 |
五、论文的分析框架 |
第一章 乡镇债务的相关理论解释 |
一、乡镇债务的界定 |
(一) 乡镇债务的涵义 |
(二) 乡镇债务的分类 |
(三) 结论 |
二、乡镇债务的形成机理 |
(一) 乡镇收入弹性大 |
(二) 乡镇支出刚性增长 |
(三) 结论 |
三、乡镇债务的效应分析 |
(一) 正面效应 |
(二) 负面效应 |
(三) 结论 |
第二章 西北贫困地区乡镇债务的演变及特征 |
一、我国乡镇债务的演变及现状特征 |
(一) 我国乡镇债务的演变 |
(二) 我国乡镇债务的现状及特征 |
二、西北贫困地区乡镇债务的现状 |
(一) 西北地区乡镇债务的总体现状 |
(二) 西北贫困地区乡镇债务现状 |
三、西北贫困地区乡镇债务的特征 |
(一) 负债面更广 |
(二) 负债度相对较高 |
(三) 以个人欠款为主 |
(四) 社会性债务比重较高 |
(五) 乡镇债务与债权之间有一定的内在关系 |
四、西北贫困地区乡镇债务的演变特征 |
(一) 1994 年前兴办企业债务相对较少 |
(二) 1994 年后政府性债务发生较多 |
五、结论 |
第三章 西北贫困地区乡镇债务的形成原因 |
一、行政管理政策供给不足是根本原因 |
(一) 行政管理“条块分割” |
(二) 行政管理“压力化” |
(三) 行政考核“经济主导” |
(四) 乡镇机构庞大、人员臃肿 |
(五) 乡镇政府职能“越位”、“不到位” |
二、财税政策供给不足是直接原因 |
(一) 乡镇财权缺乏 |
(二) 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 |
(三) 财政支出界定不科学 |
(四) 税收制度不合理 |
三、金融政策供给不足推波助澜 |
(一) 正规金融改革滞后 |
(二) 民间借贷不规范 |
第四章 西北贫困地区乡镇债务化解的政策供给 |
一、行政管理政策供给 |
(一) 理顺行政管理体制 |
(二) “民主化”行政管理 |
(三) 完善行政考核 |
(四) 深化机构改革 |
(五) 转变政府职能 |
二、财税政策供给 |
(一) 合理划分财权 |
(二)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
(三) 科学界定乡镇财政支出范围 |
(四) 深化税制改革 |
(五) 加大上级财政支持力度 |
三、金融政策供给 |
(一)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
(二) 规范民间借贷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域下的乡村债务分析及化解路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严峻的乡村债务问题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阻碍 |
二、乡村债务形成机理与农村行政生态变迁的内在关联 |
三、化解乡村债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径优化 |
四、乡镇债务黑洞是怎样形成的(论文参考文献)
- [1]党内法规执行过程问题研究[D]. 宋家本.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2]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民族地区乡村秩序的变迁 ——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研究样本[D]. 朱妍. 武汉大学, 2016(08)
- [3]德国联邦制下府际财政关系研究[D]. 罗湘衡. 南开大学, 2014(04)
- [4]当代中国乡村治道变革论 ——基于社会转型风险治理的视界[D]. 廖业扬. 南京大学, 2013(04)
- [5]我国乡镇公共财政困境成因分析与对策建议[D]. 徐福伟. 东北农业大学, 2012(03)
- [6]我国乡镇政府债务问题研究 ——以辽宁省P市为例[D]. 王淼申.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2)
- [7]中国乡镇政府债务研究[D]. 刘林华. 湖南农业大学, 2008(09)
- [8]贫困地区县乡村债务成因与化解对策研究[D]. 齐海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2)
- [9]西北贫困地区乡镇债务化解的政策供给研究[D]. 付平. 西北师范大学, 2008(S2)
- [1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域下的乡村债务分析及化解路径优化[J]. 文宏,朱金花. 社会科学家,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