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物抗盐机理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慕铭[1](2021)在《中国柽柳品种‘鲁柽1号’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文中研究表明据统计,目前全球盐碱地总面积约为954万km2,其中我国盐碱地总量达99.13万km2,约占国土面积的10%。研究植物抗盐机理,挖掘筛选和充分利用耐盐植物,是利用生物措施改良盐碱地的有效途径。中国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是荒漠盐生植物,具有抗盐碱、耐干旱、抗风沙、耐贫瘠等优良特性,对极端环境适应能力较强。研究中国柽柳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可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通过观察中国柽柳品种‘鲁柽1号’扦插苗在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根系和枝叶的生长状况,测定不同浓度不同时期柽柳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估算其盐害指数和NaCl半致死浓度。以半致死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鲁柽1号’,测定处理后不同时期根系和枝叶中SOD、POD、CAT、MDA、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以及Na+和K+的浓度。对这些生理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以明确‘鲁柽1号’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NaCl浓度处理对‘鲁柽1号’生长的影响及半致死浓度估算:100 mmol/L NaCl处理下叶片更新鲜、植株长势更好;鲜重和根长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200和300mmol/L NaCl处理‘鲁柽1号’出现叶片萎蔫,至12天濒临死亡;此二浓度下鲜重和根长分别降低了13%、11%和20%、22%。400和500 mmol/L盐处理柽柳分别于第8天和第4天死亡。实验说明,100 mmol/L NaCl处理对‘鲁柽1号’有一定促进作用;200和300 mmol/L NaCl处理有抑制作用;400和500 mmol/L盐处理有较强抑制作用。利用不同浓度盐处理的表型计算出盐害指数得到‘鲁柽1号’半致死浓度为314 mmol/L,测定的叶片相对电导率计算出回归方程得半致死浓度为306 mmol/L和324 mmol/L,二者结合‘鲁柽1号’的耐盐半致死浓度范围为306~324 mmol/L,最终取300 mmol/L作为‘鲁柽1号’的半致死浓度。2、半致死盐浓度处理条件下‘鲁柽1号’的生理响应:用300 mmol/L NaCl处理‘鲁柽1号’扦插苗,测定根和叶的生理指标,结果显示,SOD活性呈现先略有升高后降低的变化,根和叶趋势大致相同。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叶中的活性高于根。CAT活性在根中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叶中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呈现持续升高的单峰变化;根和叶片的MDA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且叶显着高于根。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Na+浓度持续升高,K+浓度持续下降,Na+/K+比值持续升高。这说明‘鲁柽1号’受到盐胁迫时其自身的抗氧化酶系统、细胞质膜的渗透性以及有机与无机渗透调节物等能够快速做出响应以抵御盐胁迫造成的损伤。3、对半致死浓度下根和叶的生理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在根中前二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6%,第一主成分中特征向量值较大的是脯氨酸含量和CAT活性,第二主成分中较大的是可溶性糖含量和Na+/K+比值;在叶中前二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3.7%,第一主成分中特征向量值较大的是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第二主成分中较大的是MDA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因此,盐胁迫对‘鲁柽1号’根的生理指标影响较大的是脯氨酸含量、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Na+/K+比值,对叶的生理指标影响较大的是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MDA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以上生理指标即为‘鲁柽1号’盐胁迫生理响应的主要指标。
沈徐悦[2](2020)在《白玉兰、望春玉兰和乐昌含笑幼苗的耐盐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望春玉兰(Magnolia biondii)和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为木兰科(Magnoliaceae)植物中常用的春花乔木,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理想的风景树种。为了探讨NaCl胁迫对白玉兰、望春玉兰和乐昌含笑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以1年生实生苗为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0(对照)、100、200和300 mmol·L-1 4个浓度NaCl处理对3种植物幼苗的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NaCl胁迫对3种植物幼苗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植物根、茎、叶、冠层、全株生物量均逐渐降低,根冠比上升。胁迫末期3种植物均出现受盐害症状,从受盐害症状判断,白玉兰的耐盐能力较差。(2)NaCl胁迫下,3种植物幼苗的相对含水量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3)NaCl胁迫下,3种植物幼苗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均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4)NaCl胁迫下,白玉兰和望春玉兰的叶绿素含量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乐昌含笑的叶绿素含量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5)NaCl胁迫下,白玉兰的可溶性糖含量在不同的处理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望春玉兰的可溶性糖含量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逐渐上升,乐昌含笑的可溶性糖含量在不同的处理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升后降趋势。3种植物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不同的处理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均呈先升后降趋势。白玉兰的脯氨酸含量在不同的处理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上升,望春玉兰的脯氨酸含量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呈先升后降趋势,乐昌含笑的脯氨酸含量在不同的处理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降后升趋势。(6)NaCl胁迫下,3种植物幼苗的SOD活性在不同的处理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升后降趋势。3种植物幼苗的POD活性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呈先升后降趋势。(7)综合评价3种植物幼苗的生长和生理指标,得出耐盐性的强弱为望春玉兰>白玉兰>乐昌含笑。研究结果表明3种植物均能适应短期内低浓度的盐胁迫,在盐渍土壤环境中,望春玉兰的耐盐能力较强。
吴宇童[3](2020)在《苹果干旱/高盐转录组测序分析与MdMYB59功能鉴定》文中研究指明苹果在我国农业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抗逆新品种可以提高其产量及品质,减少非生物胁迫造成的损失。目前,在苹果方面,与盐胁迫相关的MYB基因功能研究还较少,与苹果MYB基因参与盐胁迫反应的代谢调控机理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以苹果‘金冠’为试材,通过不同时间节点的干旱、高盐处理后进行转录测序的分析研究;同时,通过Q-PCR技术筛选到可受高盐胁迫诱导表达的基因Md MYB59,并对其基因功能进行了鉴定。主要获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Q-PCR技术检测了10个MYB基因在低温、干旱及盐胁迫中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MYB59基因可受高盐胁迫诱导上调表达明显。2、根据苹果Md MYB59基因的登陆号MDP0000187872,在苹果‘金冠’基因数据库中获取到基因序列全长,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Md MYB59基因编码区全长885bp,可编码294个氨基酸,等电位点为7.66;用NCBI软件分析结果表明,Md MYB59序列具有作为MYB转录因子相对保守的功能结构域;系统进化树构建的结果显示,Md MYB59与拟南芥S22亚族的成员(At MYB4、At MYB70、At MYB73、At MYB77)以及与苹果(Md MYB5、Md MYB36、Md MYB90、Md MYB184、Md MYB185)亲缘关系最近。3、苹果Md MYB59与拟南芥S22亚家族中MYB成员的氨基酸序列对比结果表明,Md MYB59基因具有R2和R3序列的保守结构域,属于典型的Md R2R3类型MYB转录因子;Md MYB59瞬时转化了洋葱表皮细胞的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Md MYB59蛋白具有核定位特性,定位于细胞核中;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启动子元件的功能,对该基因编码区上游的1500bp序列进行了克隆,并利用Plant Care软件对其功能元件进行了预测分析,表明Md MYB59基因的上游启动子中存在与植物激素和逆境信号因子相关的功能元件。4、利用Q-PCR技术检测Md MYB59基因在不同时间节点的干旱、低温及盐胁迫处理后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Md MYB59基因能被干旱、高盐胁迫诱导而上调表达,表明该基因在高盐胁迫反应中可能起到正调控作用。5、为进一步研究Md MYB59基因的功能,将Md MYB59基因过表达的转基因苹果愈伤与对照相比,在盐胁迫处理下鲜重增加、相对电导率降低,结果表明,Md MYB59基因过表达增强了愈伤组织的抗盐性;将Md MYB59基因转化烟草并获取稳定的转基因植株,进行盐胁迫诱导试验,结果表明,烟草中Md MYB59过表达能增强转基因植株的抗盐性。6、为研究苹果幼苗对盐和干旱胁迫反应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共鉴定出18707个差异表达基因,检测到12144和7506个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与盐胁迫和干旱胁迫相关。
高峰[4](2020)在《三种枸杞的耐盐性比较及LbHKT基因的抗盐鉴定》文中研究表明世界盐碱地面积大约占陆地面积的1/3。中国拥有各种类型盐碱地1×106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盐碱化面积已经达到7.6万平方公里,由于各种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盐碱化土地面积正在不断的扩大。枸杞以其优越的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和改善生态环境等生态效益,成为了西北荒漠和盐碱地治理的首选植物,并且由于在食用、营养和药用方面的价值近年来得到了人们的密切关注。为了解决盐碱地的合理利用问题和植物对盐碱地的改良问题,许多学者探究了盐害对植物伤害机理,克隆了许多盐相关基因,并且获得转基因植物具有很高的耐盐性,从而显示出诱人的前景。本研究通过对3个枸杞品种种子萌发、根系发育和抗盐基因表达对盐胁迫的响应和表型分析,评价了3个枸杞种质的耐盐性强弱,为解析枸杞抗盐机制的遗传差异奠定了材料基础。将实验室使用RACE方法从宁夏枸杞中克隆的Lb HKT1基因在番茄中作了过表达,以便进一步验证其功能。结果如下:(1)通过对0 mmol/L、100 mmol/L Na Cl处理下3种枸杞的种子萌发率和萌发数进行显着性差异分析,获得种子萌发的抗盐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黑果枸杞最强,宁杞1号和宁杞7号最弱且两者种子抗盐能力强弱无差异。(2)通过组培的方式获得三个品种枸杞的种子苗,对其进行0 mmol/L、150mmol/L、200 mmol/L的MS培养基盐胁迫处理后统计主根生长和侧根数目的变化,分析三个枸杞品种根系对盐的耐受性。发现150 mmol/L和200 mmol/L处理下黑果枸杞根系耐盐性最强,宁杞7号次之、宁杞1号最弱。(3)对培养基上盐处理后的幼苗叶片进行NBT和DAB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活性氧的变化。发现黑果枸杞叶片着色最浅,活性氧积累最少,宁杞7号次之、宁杞1号最多,说明受到氧化胁迫最小的为黑果枸杞,最多的为宁杞1号。(4)在持续12h的200mmol/L Na Cl处理下,Lb HKT1基因在宁杞7号叶片的表达量逐渐降低,而在宁杞1号和黑果中都是先升高后降低,最终回到对照水平。表明Lb HKT1在宁杞1号和黑果枸杞的短期盐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表明不同枸杞品种的抗盐机制不尽相同且在黑果枸杞中表达量多数时段高于对照组。(5)为探究克隆的枸杞Lb HKT1基因的抗盐功能,将其构建到植物双元过表达载体p CAMBIA1304上,并转化到农杆菌GV3101中,使过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入Micro-Tom番茄。通过抗生素筛选和PCR鉴定筛选出T0代阳性苗,并将收获的T0代种子催芽后种下,提取DNA,PCR扩增其叶片目的条带确定是否稳定遗传。
倪强[5](2020)在《NaCl胁迫对不同种源黑果枸杞组培苗生理及荧光特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盐渍化土壤的治理和开发利用已发展为迫在眉睫的全球性问题,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日益增长的人口数量与可耕作的盐渍化土地之间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栽培耐盐性较强的植物已然是解决这一矛盾最有效的措施。黑果枸杞是一种典型荒漠盐生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逆境和耐盐碱的能力以及较高的药用、营养、经济和生态价值,也是盐碱地改良的热点先锋树种之一,有良好的开发和经济前景。本文以5个种源阿克苏(新疆)、永靖(甘肃)、焉耆(新疆)、德令哈(青海)、大武口(宁夏)黑果枸杞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NaCl浓度不同时间段处理下,其生理特性及荧光光合的变化情况,综合评价5个种源黑果枸杞抗盐能力的强弱,以期为黑果枸杞的大面积种植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NaCl浓度和处理时间段的增加,5个种源黑果枸杞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总体呈现倒“V”字型(SOD、CAT),下降趋势(POD)。2随着NaCl浓度和处理时间段的增加,5个种源的黑果枸杞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可溶性糖的含量总体呈现倒“V”字型,但不同种源又有所差异,200mmol/LNaCl处理,阿克苏黑果枸杞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大,其余4个种源均在150mmol/L时达到最大;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趋势呈现“V”字型,均在150mmol/LNaCl处理下达到最小值;MDA、膜相对透性及膜伤害率均呈上升趋势。3随着NaCl浓度和处理时间段的增加,5个种源黑果枸杞叶片内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各个种源间也存在不同差异。焉耆叶绿素b和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远高于其余4个种源,而阿克苏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的含量远低于其余4个种源且下降幅度较小;随着NaCl浓度和处理时间段的增加,Fm、Fm?、Fv/Fm、Fv/Fo、Y(II)、qP、ETR值表现为下降趋势,Fo、qN的值表现为上升趋势。4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黑果枸杞各生理和荧光指标进行筛选,可用叶绿素a、相对电导率、叶绿素、膜伤害率、CAT、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Fm?、Fv/Fo、Fv/Fm、Fm、Y(II)、ETR、qP等指标综合评价5个种源黑果枸杞的耐盐能力的强弱及对光合荧光生理的影响;利用隶属函数法对黑果枸杞抗盐能力进行排名,依次为阿克苏、永靖、大武口、德令哈、焉耆。
韦同路[6](2020)在《枳同源四倍体抗逆机理解析及两个胁迫响应基因功能鉴定》文中认为枳(Poncirus trifoliata(L.)Raf.)是柑橘中最常用的砧木,具有优良的抗寒性和抗病性,但是,枳抗旱性和抗盐性相对较弱,影响了其在生产上的应用范围。研究表明,多倍体植物常常表现出更强的抗逆性,倍性育种可作为培育柑橘抗逆种质的重要手段。此外,基因工程作为生物技术的核心,也是培育抗逆种质的重要技术。因此,在枳中发掘多倍体资源,筛选重要的抗逆基因,对柑橘的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首先从枳自然实生群体中筛选了一批同源四倍体材料,分析了其抗旱性和抗盐性,之后利用RNA-seq解析了四倍体枳的抗逆机理,并从中筛选了两个重要的胁迫响应基因研究了其功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形态学初选,流式细胞仪和染色体计数验证,从约20000株枳的天然实生苗中筛选出75株四倍体枳,四倍体的发生率约为0.375%。通过全基因组SNP分析表明其均为同源四倍体。四倍体与二倍体相比植株矮,叶片增厚、变宽,下表皮气孔密度降低,细胞增大。干旱和盐处理后,通过观察四倍体和二倍体的表型并测定相关抗逆指标,发现四倍体抗旱性和抗盐性均显着强于二倍体。2.为分析四倍体枳的抗旱机制,我们对处理前后的四倍体和二倍体叶片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对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表明四倍体在重要的胁迫响应通路上与二倍体存在明显不同,特别是抗氧化胁迫相关途径,一些相关基因只在四倍体中有富集。进一步分析四倍体与二倍体的抗氧化能力,发现抗氧化酶基因表达量、酶活性在四倍体中高于二倍体,与四倍体干旱下积累更少的活性氧一致。差异表达基因KEGG分析发现,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的基因在四倍体中明显富集。一个液泡蔗糖转化酶基因(VINV)受干旱诱导,在四倍体中的表达量高于二倍体,而四倍体蔗糖含量低于二倍体,葡萄糖含量高于二倍体。研究表明,四倍体枳抗旱性增强主要是通过提高活性氧清除及渗透调节能力来实现。3.为揭示四倍体枳的抗盐机制,对盐处理前后二倍体和四倍体枳根和叶进行RNA-seq及转录组分析。对四倍体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分析,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四倍体与二倍体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很多与胁迫有关。KEGG分析发现,四倍体叶片与根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在不同的代谢途径。叶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激素信号转导途径,生长素、油菜素内酯、细胞分裂素和茉莉酸相关基因在四倍体中的表达量高于二倍体;此外,一个POD基因在四倍体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二倍体,使得四倍体叶具有更强的活性氧清除能力。根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则以淀粉和蔗糖及脯氨酸代谢为主,同时发现盐胁迫下四倍体中积累更多的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四倍体根中抗氧化酶基因APX显着上调表达,使根具有更强的活性氧清除能力。因此,四倍体叶和根中存在不同的防御机制协同作用使其抗盐性比二倍体强。4.从干旱胁迫转录组数据中,我们筛选到一个LEA家族基因(Ptr LEA7)并对其功能进行了研究。该基因CDS全长420 bp,编码139个氨基酸,属于LEA_4亚族,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其表达显着受脱水、低温和ABA的诱导。在烟草和枳中超表达该基因,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干旱胁迫处理后,转基因植株的抗旱性比野生型强,表明该基因正调控抗旱性。进一步研究发现,转基因植株中抗氧化酶基因表达量和CAT酶活性均高于野生型,活性氧含量低于野生型,表明该基因通过增强抗氧化能力来调控抗旱性。5.从盐胁迫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到一个R2R3类MYB转录因子Ptr MYB3,该基因CDS全长756 bp,编码251个氨基酸,定位于细胞核中,具有转录活性。Ptr MYB3表达受盐、脱水和低温等非生物胁迫的诱导。通过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VIGS)技术在枳中将该基因沉默,发现枳沉默系的抗盐性显着强于野生型。进一步研究表明,沉默系中淀粉酶、果胶甲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基因表达量显着高于野生型。LUC实验证明,Ptr MYB3是POD转录抑制子,表明Ptr MYB3可能抑制相关基因的表达来负调控抗盐性。
胡博[7](2020)在《盐胁迫下四个种源桑苗生理特性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盐碱土地的改良与利用研究一直是科技界关注的重要领域。据报道桑树是一个经济价值极其突出的树种,在绿化与生态防护中应用也很广泛,但有关桑树耐盐碱的研究少见报道。本文选择四个不同种源桑苗对其盐胁迫反应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为探索耐盐碱的桑品种选育奠定基础。四个种源产地分别是陕西、河北、内蒙古、黑龙江,采用不同NaCl浓度(对照 CK、0.1%、0.3%、0.5%、0.7%、0.9%)和不同胁迫持续时间 7d、14d、21d、28d的处理,测定四个种源的盐害指数(SI)、株高(H)、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1b)、总叶绿素(Chla+b)、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Ci)、蒸腾速率(Tr)等指标的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四个种源桑苗的SI均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及盐浓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大,不同种源间的差异表现明显。株高增长率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及盐浓度的增大不断降低。2.盐胁迫下,四个种源桑苗MDA活性均随盐浓度的增加与胁迫时间的延长表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SOD、POD活性均随盐浓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3.盐胁迫下四个种源桑苗随盐浓度增加SS含量先上升后下降。SP含量随盐浓度的增加总体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黑龙江种源桑苗则随着盐浓的增加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4.四个种源桑苗表现出随盐浓度升高与胁迫时间的增长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量总体呈逐渐递减的趋势。5.盐胁迫下四个种源桑苗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随盐浓度的增加总体呈下降的变化趋势。四个种源桑苗胞间CO2(Ci)浓度总体表现为上升趋势。试验期间,四个种源桑苗的净光合速率(Pn)在盐浓度为T1时与对照组(T0)差异不显着。随盐浓度增加,盐对桑苗抑制作用明显。6.依据盐胁迫对桑苗生理特性综合影响结果初步判断,4个种源的桑苗抗盐性强弱依次为:黑龙江种源>内蒙古种源>陕西种源>河北种源。
石婧[8](2020)在《棉花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棉花既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又是耐盐的先锋作物,具有一定的耐盐能力,是开发盐碱地和生物改良盐碱地的首选作物之一。本研究通过田间微区控制试验及水培试验,以耐盐性不同的棉花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盐胁迫对棉花幼苗生长、光合生理、离子运移的影响,并从棉花的渗透调节、抗氧化能力、膜生理的角度揭示棉花耐盐机理,为耐盐棉花品种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耐盐品种棉花在盐碱地条件下的生理响应。耐盐品种(中H177和中J0710)叶片脯氨酸含量显着高于盐敏感品种(中J0102和新陆早74)(前者为后者的1.314.14倍),但丙二醛含量显着低于盐敏感品种(前者仅为后者的52.73%66.26%);耐盐品种SPAD值和光合参数显着大于盐敏感品种(前者为后者的1.021.48倍);耐盐棉花茎和根中Na+含量、茎的K+含量、地上部分的K+/Na+比均高于盐敏感棉花。耐盐品种通过减缓丙二醛含量增强棉株耐盐性,能保持较高的光合能力并维持K+/Na+平衡。通过灰色关联度进行评价,棉花品种中H177在苗期耐盐性较好。(2)盐胁迫对不同耐盐品种棉花幼苗生长的影响。随着盐浓度(NaCl)的增加,不同品种棉花幼苗株高、鲜干重、叶面积逐渐降低。在低盐环境下(100 mmol/L)下,棉花生长特性降幅小于高盐环境(150、200 mmol/L);盐逆境下,耐盐品种(中9806和中9807)鲜干重、叶面积的降幅小于盐敏感品种(中S9612和新陆早74)。棉花的生长明显受到NaCl胁迫的抑制,尤其是高浓度NaCl胁迫;盐逆境对耐盐棉花的抑制作用小于盐敏感棉花,其棉株生物积累量高于盐敏感棉花。(3)盐胁迫对不同耐盐品种棉花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棉花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升高,耐盐品种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积累量较大,但耐盐品种MDA积累量(2.82%27.88%)低于盐敏感品种(30.96%77.34%);盐逆境下,棉花叶片可溶性蛋白(SP)、可溶性糖(SS)、脯氨酸(Pro)含量明显上升,耐盐棉花种SP、Pro增幅较大。盐逆境下加速了棉株过氧化反应,耐盐品种具有更强的抗氧化和调节自身渗透平衡的能力。(4)盐胁迫对不同耐盐品种棉花幼苗离子平衡的影响。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棉花幼苗根和叶中Na+含量显着上升,茎中Na+含量先升高后降低,K+含量、K+/Na+比均有所下降,耐盐棉花地下部分Na+积累量低于盐敏感棉花;盐逆境下,叶中K+下降程度略小于根中,耐盐品种叶中K+含量略高于盐敏感品种;耐盐品种K+/Na+比略微高于盐敏感品种,叶中的K+/Na+比始终高于根部K+/Na+比,耐盐品种由地下部分向地上部分K+的运输能力SK?,Na?较强。耐盐品种能有效调节细胞内离子平衡,通过根部截留更多的Na+,向叶片运输K+来提高耐盐性。(5)盐胁迫对不同耐盐品种棉花胞内酶活性的影响。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耐盐品种质膜、液泡膜的H+-ATPase、Ca2+-ATPase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耐盐种质膜、液泡膜H+-ATPase活性高于盐敏感种棉花;盐逆境下,盐敏感品种质膜、液泡膜Ca2+-ATPase活性有所下降,盐害破坏了其根部胞质中H+和Ca2+的平衡,造成代谢紊乱。相较于敏感性棉花,耐盐棉花能够保持高的H+-ATPase活性,通过H+调节体内渗透压,维持细胞稳态,通过维持Ca2+稳态来抑制K+的外流和Na+的内流。
许基磊[9](2020)在《三种外源添加剂对野大豆盐胁迫损伤的缓解效应及机理研究》文中指出土壤盐渍化是影响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一个全球性问题,如何有效缓解盐胁迫对植物造成的伤害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外源施加添加剂来缓解盐胁迫对植物带来的损伤,提高植物的抗盐性,一直以来都是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野大豆(Glycine soja)作为品质优良的牧草,盐胁迫严重限制了其生长和发育。本研究以野大豆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盐胁迫下野大豆的生理和光合的响应,并探究了外源添加硅(Si)、谷氨酸(Glu)和褪黑素(MT)对野大豆耐盐性能力的影响。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盐胁迫是对野大豆的生长和生理均具有抑制作用,其具表现为:与对照相比,盐胁迫导致野大豆叶片发生膜脂过氧化,从而致使MDA含量显着增加(P<0.05)。同时野大豆叶片的相对含水量也显着降低(P<0.05)。野大豆通过显着提高渗透调节物质(Proline、SS、SP的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P<0.05)来适应这种盐胁迫环境。此外,本研究还通过瞬时叶绿素a荧光(PF)和820nm光反射(MR)检测来探究盐胁迫对野大豆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发现,盐胁迫处理后,野大豆叶绿素Chla荧光诱导瞬态(OJIP)曲线和MR/MRo动力学曲线发生了显着变化。对其进行JIP-test检验后发现,盐胁迫下野大豆的性能指标(PIABs、PItotal)和比能量通量参数显着降低,而量子产量和效率参数显着升高(P<0.05)。2.外源添加Si、Glu和MT能够有效缓解盐胁迫对野大豆的损伤。与单独盐胁迫相比,盐胁迫下外源添加Si、Glu和MT通过有效提高了野大豆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从而显着降低了 H2O2、MDA的含量和电导率值(P<0.05)。同时,外源添加Si、Glu和MT能够显着降低野大豆茎叶中Na+含量,而K+和Mg2+含量显着升高(P<0.05)。Chla荧光诱导瞬态(OJIP)曲线初始荧光值Fo也随之下调,峰值FM和初始斜率升高(P<0.05),比能量通量参数、Y(NPQ)、Y(NO)和NPQ值和PSⅡ反应中心的耗能显着降低(P<0.05),而量子产率和效率、Fv/Fm、ETR、Y(Ⅱ)、qP、qL、Rfd和Fd显着升高(P<0.05),从而有效提高了野大豆叶片的最大光合效率和实际光合效率。加之,外源添加Si、Glu和MT能够有效提高野大豆的叶绿素含量。从而致使盐胁迫对野大豆生长的限制得到有效缓解,其株高、根长和生物量显着升高。综上所述,盐胁迫对野大豆的生长和生理造成了损害,而外源添加硅、谷氨酸和褪黑素均能够有效缓解盐胁迫对野大豆造成的不良影响。利用隶属函数对三种外源添加剂对盐胁迫下野大豆的缓解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发现外源Si对盐胁迫下野大豆的缓解作用最优,谷氨酸次之。这为利用外源硅提高野大豆的耐盐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郭章文[10](2020)在《‘美红’苹果与其母本‘嘎啦’苹果的耐盐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土壤盐渍化即盐胁迫会破坏细胞的离子和渗透平衡,抑制植物生长和降低作物产量,是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苹果是世界上主栽果树树种之一,但其耐盐性在落叶果树中属中等。选育耐盐碱苹果是提高苹果耐盐性的关键措施之一。前人研究大多集中在外源激素和不同的砧木或砧穂组合上,而选育新的苹果栽培品种鲜有报道。笔者课题组于2006年率先构建了新疆红肉苹果与栽培苹果品种的杂种分离群体并选育出新品种‘美红’苹果。本研究以‘美红’苹果及其母本‘嘎啦’苹果为材料探究其耐盐性。研究结果如下:1.对‘美红’和‘嘎啦’两种苹果苗在盐胁迫下的生理特性分析得出:‘美红’与‘嘎啦’两种苹果苗在300 mmol/L NaCl处理24d时间内,(1)叶片内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和净光合速率都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增加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与盐胁迫时间成负相关,‘美红’苹果的下降幅度小于‘嘎啦’苹果的下降幅度;(2)叶片的相对电导率都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增加呈现出上升趋势,与盐胁迫时间成正相关,‘美红’苹果的上升幅度小于‘嘎啦’苹果的上升幅度;(3)叶片内H2O2的含量均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增加在开始阶段与时间成正比,之后一段时间保持在较高水平,‘美红’苹果H2O2的含量一直小于‘嘎啦’苹果H2O2的含量;(4)叶片内MDA的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和CAT活性都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美红’苹果中的MDA含量的上升幅度小于‘嘎啦’苹果中的MDA的上升幅度,‘美红’苹果中SOD活性较高于‘嘎啦’苹果,较长时间内能维持较高水平,盐胁迫的初期‘美红’苹果中POD活性和CAT活性显着增高并且在之后整个盐胁迫过程都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也高于‘嘎啦’苹果。2.对‘美红’和‘嘎啦’两种苹果苗在盐胁迫下的两种耐盐基因表达量分析得出:‘美红’与‘嘎啦’两种苹果苗在300 mmol/L NaCl处理24d时间内,‘美红’与‘嘎啦’两种苹果叶片中耐盐基因Md NHX1和Md SOS1的表达量都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增加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美红’苹果叶片中耐盐基因的表达量在盐处理后明显高于与‘嘎啦’苹果苗的表达量。3.不同的苹果品种其耐盐性不同,对各种生理生长和耐盐基因表达量的指标分析得出:‘美红’苹果的耐盐性高于其母本‘嘎啦’苹果的耐盐性。
二、植物抗盐机理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植物抗盐机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柽柳品种‘鲁柽1号’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中国柽柳的生物学特性及利用价值 |
1.1.1 柽柳属与中国柽柳 |
1.1.2 中国柽柳的利用价值 |
1.2 植物盐胁迫响应的机制 |
1.3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1.3.1 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2 对植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1.3.3 对植物膜透性的影响 |
1.3.4 对植物渗透调节物的影响 |
1.4 中国柽柳盐胁迫研究进展 |
1.5 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2 材料方法 |
2.1 植物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取样系列浓度盐胁迫处理方法 |
2.2.2 不同抗盐指标的测定、计算方法 |
2.2.3 半致死浓度LC50盐处理方法 |
2.2.4 LC50盐胁迫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
2.2.5 抗盐性综合分析 |
2.3 数据处理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鲁柽1号’在不同浓度盐胁迫下的变化 |
3.1.1 生物量的动态变化 |
3.1.2 相对电导率含量的动态变化 |
3.2 ‘鲁柽1号’的盐害指数和半致死浓度 |
3.3 ‘鲁柽1号’LC50盐处理下生理指标的变化 |
3.3.1 抗氧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3.3.2 丙二醛和相对电导率含量动态变化 |
3.3.3 渗透调节物含量动态变化 |
3.3.4 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
4 讨论 |
4.1 盐胁迫对‘鲁柽1号’生物量的影响 |
4.2 盐胁迫下‘鲁柽1号’的半致死浓度 |
4.3 盐胁迫对‘鲁柽1号’生理特征的影响 |
4.4 ‘鲁柽1号’抗盐生理指标的分析 |
4.5 ‘鲁柽1号’在盐碱地改良上的利用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白玉兰、望春玉兰和乐昌含笑幼苗的耐盐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盐碱土现状 |
1.1.1 我国盐碱土现状 |
1.1.2 上海地区盐碱土现状 |
1.2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1.2.1 盐胁迫对植物形态特征的影响 |
1.2.2 盐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1.2.2.1 盐胁迫对细胞膜系统的影响 |
1.2.2.2 盐胁迫对植物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
1.2.2.3 盐胁迫对植物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1.2.2.4 盐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1.3 植物抗盐机理 |
1.3.1 植物避盐机理 |
1.3.1.1 泌盐作用 |
1.3.1.2 拒盐作用 |
1.3.1.3 稀盐作用 |
1.3.2 植物耐盐机理 |
1.3.2.1 渗透调节作用 |
1.3.2.2 离子区隔化作用 |
1.3.2.3 维持细胞膜系统的完整性 |
1.3.2.4 活性氧清除机制 |
1.3.2.5 改变代谢途径 |
1.4 白玉兰、望春玉兰和乐昌含笑的研究进展 |
1.4.1 木兰科植物抗性研究进展 |
1.4.1.1 木兰科植物抗寒性研究 |
1.4.1.2 木兰科植物抗旱性研究 |
1.4.1.3 木兰科植物耐盐性研究 |
1.4.2 白玉兰研究进展 |
1.4.2.1 白玉兰的特性与园林应用 |
1.4.2.2 白玉兰的研究现状 |
1.4.3 望春玉兰研究进展 |
1.4.3.1 望春玉兰的特性与园林应用 |
1.4.3.2 望春玉兰的研究现状 |
1.4.4 乐昌含笑研究进展 |
1.4.4.1 乐昌含笑的特性与园林应用 |
1.4.4.2 乐昌含笑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测定方法 |
2.3.1 盐胁迫危害调查 |
2.3.2 叶片生长指标测定 |
2.3.3 叶片生理指标测定 |
2.3.3.1 相对含水量测定 |
2.3.3.2 叶绿素含量测定 |
2.3.3.3 细胞膜透性测定 |
2.3.3.4 丙二醛含量测定 |
2.3.3.5 超氧物歧化酶测定 |
2.3.3.6 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 |
2.3.3.7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2.3.3.8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2.3.3.9 脯氨酸含量测定 |
2.4 统计分析 |
2.4.1 耐盐系数计算 |
2.4.2 主成分分析 |
2.4.3 综合评价 |
2.4.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受盐害情况调查 |
3.2 NaCl胁迫下3 种植物生物量积累与分配的变化 |
3.3 盐胁迫下3 种植物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变化 |
3.4 盐胁迫下3 种植物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变化 |
3.5 盐胁迫下3 种植物幼苗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
3.6 盐胁迫下3 种植物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3.6.1 盐胁迫下3 种植物幼苗叶片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 |
3.6.2 盐胁迫下3 种植物幼苗叶片叶绿素b含量的变化 |
3.6.3 盐胁迫下3 种植物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3.7 盐胁迫下3 种植物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3.8 盐胁迫下3 种植物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
3.9 盐胁迫下3 种植物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
3.10 盐胁迫下3 种植物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 |
3.11 盐胁迫下3 种植物幼苗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 |
4 耐盐性综合分析 |
4.1 各项指标的耐盐系数 |
4.2 相关性分析 |
4.3 主成分分析 |
4.4 耐盐性综合评价 |
5 讨论 |
5.1 盐胁迫对3 种植物生长的影响 |
5.2 盐胁迫对3 种植物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5.3 盐胁迫对3 种植物膜系统的影响 |
5.3.1 盐胁迫对3 种植物细胞质膜透性的影响 |
5.3.2 盐胁迫对3 种植物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5.4 盐胁迫对3 种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5.5 盐胁迫对3 种植物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5.5.1 盐胁迫对3 种植物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5.5.2 盐胁迫对3 种植物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5.5.3 盐胁迫对3 种植物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5.6 盐胁迫对3 种植物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5.6.1 盐胁迫对3 种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
5.6.2 盐胁迫对3 种植物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
5.7 耐盐性评价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图表索引 |
附录二:白玉兰、望春玉兰、乐昌含笑幼苗实验材料图片信息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3)苹果干旱/高盐转录组测序分析与MdMYB59功能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胁迫对植物/苹果生长发育的影响 |
1.1.1 胁迫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
1.1.2 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1.3 胁迫对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
1.1.4 胁迫对植物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1.1.5 盐胁迫对苹果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2 调控盐胁迫相关的转录因子 |
1.2.1 MYB转录因子 |
1.2.1.1 植物中MYB转录因子结构特征 |
1.2.1.2 植物MYB转录因子的进化和分类 |
1.2.1.3 植物MYB转录因子的功能 |
1.2.1.4 MYB转录因子在植物/苹果适应高盐反应中的作用 |
1.2.2 NAC转录因子 |
1.2.3 其它类转录因子 |
1.3 转录组测序 |
1.3.1 转录组测序技术的优势、原理 |
1.3.2 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应用领域 |
1.3.3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非生物胁迫中的应用进展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菌株与载体 |
2.1.3 酶、试剂盒及各类药品 |
2.1.4 实验仪器 |
2.2 方法 |
2.2.1 苹果MdMYB59基因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1.1 RNA的提取 |
2.2.1.2 cDNA合成 |
2.2.1.3 基因克隆 |
2.2.1.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2 MYB转录因子的亚细胞定位特性分析 |
2.2.3 苹果MdMYB59基因启动子克隆、功能元件预测 |
2.2.4 苹果MdMYB59基因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 |
2.2.5 农杆菌介导苹果愈伤和烟草遗传转化 |
2.2.5.1 农杆菌介导苹果愈伤 |
2.2.5.2 农杆菌介导烟草遗传转化 |
2.2.6 相关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10个Md R2R3 MYB基因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
3.2 苹果MdMYB59基因克隆与系统进化树分析 |
3.2.1 苹果‘金冠’RNA提取与反转录 |
3.2.2 苹果MdMYB59基因克隆系统进化树分析 |
3.3 苹果MdMYB59氨基酸序列对比分析 |
3.4 苹果MdMYB59转录因子的亚细胞定位特性分析 |
3.5 苹果MdMYB59基因启动子功能元件预测分析 |
3.6 苹果MdMYB59基因在非生物胁迫反应中的表达分析 |
3.7 MdMYB59在转基因苹果愈伤中的初步功能研究 |
3.8 MdMYB59过表达烟草转基因材料获得及功能研究 |
3.9 苹果非生物胁迫处理下的转录组测序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基于转录组测序抗盐功能基因的挖掘 |
4.2 苹果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亚细胞定位、表达分析 |
4.3 苹果基因在转基因苹果愈伤、烟草中的功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三种枸杞的耐盐性比较及LbHKT基因的抗盐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土壤的盐渍化现状 |
1.1.1 自然原因 |
1.1.2 人为因素 |
1.2 盐胁迫对植物的危害 |
1.2.1 盐胁迫对植物伤害的作用机制 |
1.2.2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 植物的抗盐机制 |
1.3.1 渗透调节对盐胁迫的影响 |
1.3.2 离子调节对盐胁迫的影响 |
1.3.3 活性氧系统对盐胁迫的调节 |
1.3.4 激素对盐胁迫的调节 |
1.3.5 基因工程手段的应用 |
1.4 枸杞种质资源研究现状及其盐胁迫研究进展 |
1.4.1 枸杞资源研究现状 |
1.4.2 枸杞响应盐胁迫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菌株与载体 |
2.1.3 试验试剂 |
2.1.4 试验主要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种子发芽床设定 |
2.2.2 种子萌发统计 |
2.2.3 组培准备工作 |
2.2.4 盐胁迫处理与采样 |
2.2.5 O_2~-和H_2O_2组织化学染色 |
2.2.6 HKT1基因实时荧光定量 |
2.2.7 番茄无菌苗的种植 |
2.2.8 农杆菌介导的植物转化及获得抗性幼苗 |
2.2.9 转基因番茄阳性苗分子筛选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结果与分析 |
3.1.1 NaCl 处理对三个类型枸杞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3.1.2 NaCl 处理对三个类型枸杞种子萌发的影响 |
3.1.3 NaCl 胁迫对三种枸杞根系影响 |
3.1.4 O_2~-和 H_2O_2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
3.1.5 枸杞 HKT1 基因在叶片中的表达 |
3.1.6 枸杞 HKT1 基因过表达转化番茄 |
3.1.7 转基因番茄植株的鉴定 |
3.1.8 抗生素初期筛选对番茄愈伤组织的影响 |
3.1.9 转基因植株与野生型植株的生长情况对比 |
3.2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NaCl胁迫对不同种源黑果枸杞组培苗生理及荧光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土壤盐渍化现状 |
1.2 盐渍土改良方法 |
1.3 盐生植物学研究进展 |
1.3.1 盐生植物综述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3.3 国外研究进展 |
1.4 盐分对植物的危害及作用机理 |
1.4.1 盐胁迫对植物的危害 |
1.4.2 盐胁迫对植物伤害的作用机制 |
1.4.3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4.4 盐胁迫对植物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1.4.5 盐胁迫对植物渗透调节物的影响 |
1.4.6 盐胁迫对植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1.4.7 盐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1.4.8 盐胁迫对植物叶片荧光光合的影响 |
1.5 黑果枸杞的研究进展 |
1.5.1 黑果枸杞的生物学特性 |
1.5.2 黑果枸杞的耐盐性研究进展 |
1.5.3 黑果枸杞其他方面的研究进展 |
1.5.4 黑果枸杞盐胁迫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 |
1.6.1 NaCl处理对黑果枸杞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
1.6.2 NaCl处理对黑果枸杞荧光反应的影响 |
1.7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8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实验设计 |
2.3 实验方法 |
2.3.1 植株根茎长,含水量的测定 |
2.3.2 抗氧化酶(POD、SOD、CAT)活性的测定 |
2.3.3 渗透调节物的测定 |
2.3.4 膜透性相关指标测定 |
2.3.5 叶绿素及叶绿素荧光生理相关指标测定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浓度不同时间段Na Cl处理对根茎长和含水量(MC)的影响 |
3.1.1 对根长的影响 |
3.1.2 对茎长的影响 |
3.1.3 对含水量的影响 |
3.2 不同浓度不同时间段NaCl处理对黑果枸杞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1 对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
3.2.2 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
3.2.3 对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
3.3 不同浓度不同时间段NaCl处理对渗透调节物含量的影响 |
3.3.1 对脯氨酸(pro)含量的影响 |
3.3.2 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3.3 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4 不同浓度不同时间段NaCl处理对膜透性的影响 |
3.4.1 对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4.2 对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3.4.3 对膜伤害率的影响 |
3.5 不同浓度不同时间段NaCl处理对叶绿素含量和荧光参数的影响 |
3.5.1 对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
3.5.2 对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 |
3.5.3 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5.4 对F0的影响 |
3.5.5 对Fm的影响 |
3.5.6 对Fm'的影响 |
3.5.7 对Fv/Fm的影响 |
3.5.8 对Fv/Fo的影响 |
3.5.9 对Y(II)影响 |
3.5.10 对qN的影响 |
3.5.11 对qP的影响 |
3.5.12 对ETR的影响 |
3.6 相关分析 |
3.6.1 黑果枸杞各生理指标间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 |
3.6.1.1 相关性分析 |
3.6.1.2 主成分分析 |
3.6.2 黑果枸杞各荧光指标间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 |
3.6.2.1 相关性分析 |
3.6.2.2 主成分分析 |
3.7 隶属函数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NaCl处理对黑果枸杞根茎长和叶片含水量的影响 |
4.1.2 NaCl处理对黑果枸杞叶片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
4.1.3 NaCl处理对黑果枸杞叶片渗透调节物的影响 |
4.1.4 NaCl处理对膜系统的影响 |
4.1.5 NaCl处理对黑果枸杞叶绿素和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6)枳同源四倍体抗逆机理解析及两个胁迫响应基因功能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文献综述 |
2.1 植物多倍体研究进展 |
2.1.1 多倍体的创制 |
2.1.2 多倍体植物的抗逆性 |
2.1.3 多倍体植物抗逆机理 |
2.2 植物非生物胁迫研究概述 |
2.2.1 植物干旱胁迫响应机理 |
2.2.2 植物盐胁迫响应机理 |
3 本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二章 枳同源四倍体的筛选与抗性鉴定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枳四倍体的筛选流程 |
2.3 枳四倍体重测序与SNP分析 |
2.4 表型和组织细胞结构的观测 |
2.5 胁迫处理 |
2.6 生理指标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枳四倍体的筛选与鉴定 |
3.2 枳四倍体与二倍体重测序亲缘关系分析 |
3.3 枳四倍体和二倍体表型与组织细胞结构比较 |
3.4 枳四倍体和二倍体抗旱性比较 |
3.5 枳四倍体和二倍体抗盐性比较 |
4 讨论 |
4.1 柑橘中同源四倍体的筛选 |
4.2 多倍体的表型变异 |
4.3 多倍体植物的抗逆性普遍增强 |
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枳同源四倍体抗旱机制解析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RNA-seq |
2.2 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 |
2.3 生理指标的测定 |
2.4 DAB和 NBT染色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枳二倍体和四倍体转录组测序 |
3.2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与验证 |
3.3 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
3.4 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 |
3.5 枳四倍体与二倍体抗氧化能力比较 |
3.6 枳四倍体与二倍体蔗糖代谢比较 |
4 讨论 |
4.1 转录组响应在四倍体抗旱中发挥重要作用 |
4.2 四倍体具有更强的活性氧清除能力 |
4.3 四倍体具有更强的渗透调节能力 |
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枳同源四倍体抗盐机制解析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
2.2 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 |
2.3 生理指标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转录组测序及差异基因筛选 |
3.2 GO富集分析 |
3.3 叶片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
3.4 根中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
3.5 四倍体与二倍体活性氧(ROS)清除能力比较 |
3.6 差异表达转录因子分析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枳PtrLEA7 抗旱功能鉴定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植物材料 |
2.2 非生物胁迫和ABA处理 |
2.3 基因克隆 |
2.4 载体构建 |
2.5 农杆菌转化 |
2.6 亚细胞定位 |
2.7 烟草遗传转化 |
2.8 枳遗传转化 |
2.9 转基因植株鉴定 |
2.10 生理指标测定 |
2.11 抗氧化酶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PtrLEA7 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3.2 PtrLEA7 在不同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
3.3 PtrLEA7 亚细胞定位 |
3.4 PtrLEA7 正调控抗旱性 |
3.5 超表达PtrLEA7 提高枳的抗氧化能力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枳PtrMYB3 在盐胁迫中的功能鉴定及作用机制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植物材料 |
2.2 胁迫处理 |
2.3 基因和启动子克隆 |
2.4 载体构建 |
2.5 亚细胞定位 |
2.6 转录活性分析 |
2.7 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VIGS) |
2.8 盐胁迫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 |
2.9 双荧光素酶(LUC)活性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PtrMYB3 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3.2 PtrMYB3 在不同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
3.3 PtrMYB3 是一个典型的转录因子 |
3.4 PtrMYB3 负调控枳的抗盐性 |
3.5 PtrMYB3 调控盐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 |
3.6 PtrMYB3 负调控POD启动子表达 |
4 讨论 |
4.1 PtrMYB3 受多种胁迫诱导 |
4.2 PtrMYB3 负调控抗盐性 |
4.3 PtrMYB3与POD互作 |
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附表及说明 |
附录Ⅱ 附图及说明 |
附录Ⅲ 文章发表 |
致谢 |
(7)盐胁迫下四个种源桑苗生理特性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植物抗盐碱研究进展 |
1.3.2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1.4 桑属植物研究概况 |
1.4.1 桑属植物的特征 |
1.4.2 桑属植物种质资源分布及价值 |
1.4.3 桑属叶片解剖学特点 |
1.4.4 桑属生态价值 |
1.4.5 桑属植物的抗逆性研究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材料处理 |
2.2.2 生长形态指标盐害指数(SI)、株高(H)的测定 |
2.2.3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2.2.4 抗氧化酶(POD、SOD)活性的测定 |
2.2.5 渗透调节(SS、SP)指标的测定 |
2.2.6 光合色素含量测定 |
2.2.7 气体交换参数测定方法 |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4 技术路线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时间不同盐浓度下对生长形态指标的影响 |
3.1.1 对盐害指数的影响 |
3.1.2 对株高的影响 |
3.2 不同时间不同盐浓度对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3.3 不同时间不同盐浓度对抗氧化酶(POD、SOD)活性的影响 |
3.3.1 对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
3.3.2 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
3.4 不同时间盐浓度对渗透调节(SS、SP)含量的影响 |
3.4.1 对可溶性糖(SS)含量的影响 |
3.4.2 对可溶性蛋白(SP)含量的影响 |
3.5 不同时间不同盐浓度对光合色素的影响 |
3.5.1 对叶绿素(Chla)含量的影响 |
3.5.2 对叶绿素(Chlb)含量的影响 |
3.5.3 对总叶绿素(Chla+b)含量的影响 |
3.6 不同时间不同盐浓度对气体交换的影响 |
3.6.1 对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 |
3.6.2 对叶片气孔导度(Gs)的影响 |
3.6.3 对叶片胞间CO_2(Ci)浓度的影响 |
3.6.4 对叶片蒸腾速率(Tr)的影响 |
3.7 抗盐生理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3.8 隶属函数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8)棉花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植物耐盐性评价研究进展 |
1.2.2 盐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生长的影响 |
1.2.3 盐胁迫对植物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研究 |
1.2.4 盐胁迫对植物离子平衡的影响研究 |
1.2.5 盐胁迫对植物细胞膜系统的H~+-ATPase和 Ca~(2+)-ATPase影响研究 |
1.2.6 棉花盐胁迫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盐碱地条件下不同品种棉花的生理响应及耐盐性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棉花品种在盐碱地条件下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 |
2.2.2 不同棉花品种在盐碱地条件下SPAD值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
2.2.3 不同棉花品种在盐碱地条件下光合特性的变化 |
2.2.4 不同棉花品种在盐碱地条件下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
2.2.5 不同棉花品种在盐碱地条件下离子含量的变化 |
2.2.6 灰色关联系统评价 |
2.2.7 不同棉花品种在盐碱地条件下产量及其构成的变化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盐胁迫对棉花生长指标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NaCl胁迫对棉花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
3.2.2 盐胁迫对棉花幼苗叶面积的影响 |
3.2.3 盐胁迫对棉花幼苗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2.4 盐胁迫对棉花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5 盐胁迫对棉花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盐胁迫对棉花幼苗各器官Na~+、K~+吸收及运输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盐胁迫对棉花幼苗各器官Na~+含量的影响 |
4.2.2 盐胁迫对棉花幼苗各器官K~+含量的影响 |
4.2.3 盐胁迫对棉花幼苗K~+/Na~+比的影响 |
4.2.4 盐胁迫下棉花幼苗从根向叶对K~+运输能力的影响 |
4.2.5 盐胁迫下棉花幼苗从根向茎对K~+运输能力的影响 |
4.2.6 盐胁迫下棉花幼苗从茎向叶对K~+运输能力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盐胁迫对棉花部分细胞膜系统H~+-ATPase、Ca~(2+)-ATPase活性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盐胁迫对棉花幼苗质膜H~+-ATPase活性的影响 |
5.2.2 盐胁迫对棉花幼苗质膜Ca~(2+)-ATPase活性的影响 |
5.2.3 盐胁迫对棉花幼苗液泡膜H~+-ATPase活性的影响 |
5.2.4 盐胁迫对棉花幼苗液泡膜Ca~(2+)-ATPase活性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9)三种外源添加剂对野大豆盐胁迫损伤的缓解效应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野大豆概况和我国土壤盐渍化现状分析 |
1.1.1 野大豆概况 |
1.1.2 我国土壤盐渍化现状分析 |
1.2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1.2.1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2.2 盐胁迫对植物生理的影响 |
1.2.3 盐肋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1.2.4 盐胁迫与离子平衡的关系 |
1.2.5 植物自身的防御机制 |
1.3 外源添加剂对植物盐胁迫的缓解机制 |
1.3.1 外源添加硅对盐胁迫下植物的保护作用和硅的研究进展 |
1.3.2 外源添加谷氨酸对盐胁迫下植物的保护作用和谷氨酸的研究进展 |
1.3.3 外源添加褪黑素对盐胁迫下植物的保护作用和褪黑素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意义 |
第2章 盐胁迫对野大豆生长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
2.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试验材料和生长环境 |
2.2.2 试验处理 |
2.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盐胁迫对野大豆生长的影响 |
2.3.2 盐胁迫对野大豆Chla荧光动力学曲线(OJIP)的影响 |
2.3.3 盐胁迫下野大豆的JIP-test检验 |
2.3.4 盐胁迫对野大豆820nm光反射的影响 |
2.3.5 盐胁迫对野大豆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3.6 盐胁迫对野大豆生理变化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盐胁迫对野大豆叶绿素a荧光的影响 |
2.4.2 盐胁迫对野大豆820nm光反射的影响 |
2.4.3 盐胁迫对野大豆生理特性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3章 外源硅、谷氨酸和褪黑素对盐胁迫下野大豆幼苗生长及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
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材料培养 |
3.2.2 试验处理 |
3.2.3 测定指标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三种外源物质对盐胁迫下野大豆生长特性的影响 |
3.3.2 三种外源添加剂对盐胁迫下野大豆相对含水量的的影响 |
3.3.3 三种外源添加剂对盐胁迫下野大豆丙二醛含量和电导率的影响 |
3.3.4 三种外源添加剂对盐胁迫下野大豆过氧化氢含量的影响 |
3.3.5 三种外源添加剂对盐胁迫下野大豆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3.3.6 三种外源添加剂对盐胁迫下野大豆抗氧化酶活性的的影响 |
3.3.7 三种外源添加剂对盐胁迫下野大豆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8 三种外源添加剂对盐胁迫下野大豆叶绿素a荧光的影响 |
3.3.9 三种外源添加剂对盐胁迫下野大豆茎叶离子含量的影响 |
3.3.10 三种外源添加剂对野大豆抗盐性的综合比较 |
3.4 讨论 |
3.4.1 三种外源添加剂对盐胁下野大豆形态学指标的影响 |
3.4.2 三种外源添加剂对盐胁下野大豆生理指标的影响 |
3.4.3 三种外源添加剂对盐胁下野大豆离子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
3.4.4 三种外源添加剂对盐胁下野大豆光合作用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全文结论 |
4.2 创新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美红’苹果与其母本‘嘎啦’苹果的耐盐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植物盐胁迫的主要机理 |
1.1.1 渗透胁迫 |
1.1.2 离子毒害 |
1.1.3 细胞膜透性的改变 |
1.2 植物盐胁迫的主要表现 |
1.2.1 植物的渗透胁迫 |
1.2.2 植物的离子毒害 |
1.2.3 植物膜系统的伤害 |
1.2.4 抑制植物生长 |
1.3 植物对盐胁迫的适应机理 |
1.3.1 植物对盐胁迫的避盐机理 |
1.3.2 植物对盐胁迫的耐盐机理 |
1.4 植物的耐盐指标 |
1.4.1 植物的生长状态 |
1.4.2 根构型 |
1.4.3 净光合速率 |
1.4.4 叶绿素含量 |
1.4.5 相对电导率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设计 |
2.2.1 ‘美红’与‘嘎啦’苹果组培苗的无性繁殖 |
2.2.2 苹果组培苗的移苗 |
2.2.3 苹果苗的盐处理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1 生长状态 |
2.3.2 叶绿素含量 |
2.3.3 气体交换参数 |
2.3.4 相对电导率 |
2.3.5 过氧化氢(H2O2)含量的测定 |
2.3.6 丙二醛(MDA)含量及抗氧化系统的测定 |
2.3.7 根系光谱扫描成像分析 |
2.3.8 实时荧光定量PCR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盐处理对‘美红’与‘嘎啦’苹果苗生长状态的影响 |
3.2 盐处理对‘美红’与‘嘎啦’苹果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 盐处理对‘美红’与‘嘎啦’苹果苗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3.4 盐处理对‘美红’与‘嘎啦’苹果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
3.5 盐处理对‘美红’与‘嘎啦’苹果苗过氧化氢含量的影响 |
3.6 盐处理对‘美红’与‘嘎啦’苹果苗丙二醛含量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3.6.1 MDA含量 |
3.6.2 SOD活性 |
3.6.3 POD活性 |
3.6.4 CAT活性 |
3.7 盐处理对‘美红’与‘嘎啦’苹果苗根系的影响 |
3.8 盐处理对‘美红’与‘嘎啦’苹果苗耐盐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3.8.1 耐盐基因Md NHX1 表达量 |
3.8.2 耐盐基因Md SOS1 表达量 |
4 讨论 |
4.1 盐处理对‘美红’与‘嘎啦’生理特性的影响 |
4.1.1 生长指标和苹果耐盐性关系 |
4.1.2 盐处理对‘美红’与‘嘎啦’根型结构的影响 |
4.1.3 盐处理对‘美红’与‘嘎啦’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1.4 盐处理对‘美红’与‘嘎啦’光合作用的影响 |
4.1.5 盐处理对‘美红’与‘嘎啦’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4.1.6 盐处理对‘美红’与‘嘎啦’过氧化氢、丙二醛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4.2 盐处理对‘美红’与‘嘎啦’耐盐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4.2.1 盐处理对‘美红’与‘嘎啦’耐盐基因NHX1 的影响 |
4.2.2 盐处理对‘美红’与‘嘎啦’耐盐基因SOS1 的影响 |
4.3 ‘美红’与‘嘎啦’苹果耐盐性分析的优缺点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植物抗盐机理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柽柳品种‘鲁柽1号’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D]. 慕铭.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白玉兰、望春玉兰和乐昌含笑幼苗的耐盐性评价研究[D]. 沈徐悦.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8)
- [3]苹果干旱/高盐转录组测序分析与MdMYB59功能鉴定[D]. 吴宇童.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4)
- [4]三种枸杞的耐盐性比较及LbHKT基因的抗盐鉴定[D]. 高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5]NaCl胁迫对不同种源黑果枸杞组培苗生理及荧光特性的影响[D]. 倪强.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2)
- [6]枳同源四倍体抗逆机理解析及两个胁迫响应基因功能鉴定[D]. 韦同路.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7]盐胁迫下四个种源桑苗生理特性变化的研究[D]. 胡博.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8]棉花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盐机理研究[D]. 石婧.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9]三种外源添加剂对野大豆盐胁迫损伤的缓解效应及机理研究[D]. 许基磊. 扬州大学, 2020(04)
- [10]‘美红’苹果与其母本‘嘎啦’苹果的耐盐性分析[D]. 郭章文. 山东农业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