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兵团在西部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杰[1](2020)在《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口支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基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及中部地区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发展水平存在的较大差距,以及地区之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互补性的客观实际,为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较快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于20世纪70年代末制定、实施并不断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政策、制度。对口支援的实施,在控制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较快发展,以及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及其破解、“一带一路”的实施与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持续进行和发力,特别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为对口支援的创新、完善以及全方位、深层次的有效实施,带来了历史性的新机遇,提供了新导向和新路径。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以《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为题,在充分借鉴现有理论成果及其观点的基础上,运用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府际关系理论和政策网络理论,经济学区域发展理论以及民族学民族发展理论,展开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通过梳理对口支援政策的提出、发展历程、基本类型及其推广应用,明确对口支援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及民族政策体系中的地位,探寻对口支援的价值目标、意图以及功能、作用,并对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体系、绩效进行检视。研究发现,对口支援政策在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功能和作用。同时,存在着造血功能不足、援助效率不高以及制度激励不足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受一些因素使然:既有政策因素的影响,没有使多元主体形成协同治理的工作格局、没有形成具有足够内驱力的政策运作机制以及一整套精细化的政策工具;又受任务设定的制约,诸如任务扩界、任务累加、任务分配、路径依赖以及利益博弈导致的目标分歧等;还有环境条件的约束,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环境特殊、经济发展滞后、社会环境独特以及国际环境条件复杂,等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决定了问题解决的方式及其路径。对口支援中存在的问题,是由政策因素、任务设定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所致,这就决定了这一问题的解决应当遵循中央统筹与地方联动、规划先行与科学发展、软硬结合与突出重点、坚持互利与加强合作等基本原则,在中央政府领导下,构建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长效机制以及探寻其有效性的实现路径。首先,构建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长效机制。包括:一是对口支援目标机制,全面认识对口支援政策的特殊性和阶段性、强化“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以及产业支援要帮扶受援地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二是对口支援动力机制,实现“互惠共赢”的利益分享、鼓励援助的“利益补偿”以及强化有关主体“利益共同体”意识等。三是对口支援约束机制,完善相关法律约束制度、建立严格的行政问责制度以及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制度等。四是对口支援协调机制,发挥中央政府“顶层设计”的协调功能、坚持“科学规划”的工作方针以及建立健全“政府——市场——社会”统筹协调机制等。其次,新时代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路径选择。一是紧紧围绕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加大对口支援的力度和有效性,破解当代中国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之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二是充分借力“一带一路”的实施和推进,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在两个“互联互通”中发挥对口支援的政策功能和作用。三是助力“西部大开发”战略,围绕人力资源开发,加大教育、卫生、文化对口支援力度;深化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体制改革,大力改善投资环境;通过“双向交流”、干部支援、在职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西部人才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四是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在对口支援中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制度建设的现代化: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并且有效发挥制度效能,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和提升地方政府能力,促进政府与市场、社会间的良性互动,提高行政效能,优化资源配置。
刘云达[2](2020)在《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格局、过程与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农业绿色发展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也是人文地理学、农业经济学、产业生态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改善和提高农业农村发展环境,助力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农产品主产区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约束、环境约束和生态约束的客观压力,同时又肩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的战略使命。因此,建立在自然资源利用上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约束下的农业绿色发展,符合和适应限制开发区域保护性开发要求,可为不同限制程度的农产品主产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新的实践方向。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有利于探索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途径;有利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顽疾,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论文测度和分析了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及其内部25个县市的农业绿色发展动态水平,建立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了农业绿色发展时空格局和演进过程,围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生活更加富裕、乡村更加美丽宜居,构建了农业绿色发展作用机理模型,分析了农业绿色发展要素互作机制和系统运作方式,明确了农业绿色发展的调控路径。全文共分8章,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1章,从绿色发展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探索必然趋势的背景出发,引出农业绿色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优选择,明确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将绿色导向贯穿于农业发展全过程的内在要求,进而指出吉林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和复杂问题。并就农业绿色发展和农产品主产区的国内外研究与实践进展进行综述,提出论文的研究内容、拟解决关键问题和创新点,同时给出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案。第2章,界定本研究涉及的重要概念,梳理相关的基本理论,辨析主体功能区理论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视角下的农产品主产区概念、农业绿色发展概念。回顾农业多功能性理论的产生、演变和应用,并整合产业生态学、系统科学和自组织理论等学术思想,为进一步阐述农业绿色发展系统及农业绿色发展机理奠定理论基础。第3章,依据主体功能区理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农业多功能性理论对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综合概况、类型分区和空间基础进行描述,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度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各县市农业绿色发展能力,分析其农业绿色发展总体水平、分项水平,并进行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分类及优劣势综合分析。第4章,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进行数理建模,阐明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空间格局的空间依赖性分布和空间异质性分布,对空间关联结构分异进行解析,引入空间政治学关于空间差异的观点,演绎推导出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的四种空间分布格局,即上方发散型格局、下方发散型格局、上方收敛型格局和下方收敛型格局。第5章,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从资源节约能力、环境友好能力和农民增收能力的耦合协调程度将农业绿色发展阶段划分成五个阶段,即高级阶段、中高级阶段、中级阶段、初级阶段和未转型阶段,并将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数据带入模型运算,发现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总体进入农业绿色发展中级阶段。通过对不同发展阶段维度差异和同一发展阶段程度差异分析,得出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演进过程的年度差异和县域差异,进而模拟时序演进过程和空间演进过程,阐明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的两阶段时空演进特征。第6章,围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生活更加富裕、乡村更加美丽宜居的农业绿色发展任务目标,依据产业生态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和自组织理论,建构农业绿色发展作用机理模型,阐释农业绿色发展的特定功能、环境条件、系统结构及驱动要素,进而探明农业绿色发展要素互惠共生、协同共生和城乡共生的互作机制,阐明农业绿色发展系统的运作方式,即农业循环发展、农业低碳发展和农业生态发展。第7章,明确现代农业产业链条各个环节之间的关联,从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其存在农业科技研发、农资生产、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流通环节中的问题,针对农产品主产区不同类型分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差异情况,探索农业产业链上游、中游和下游以及优势特色产业带调控策略,解析农业产业结构、要素和空间的优化配置,提出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调控路径。第8章,总结和归纳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和研究成果,及其对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并指出论文存在的不足、改进措施及未来探讨和研究的方向。
刘秋垒[3](2018)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奇台农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农业现代化质和量的提升,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减少农业生产活动中人力的依赖,大量劳动力脱离土地后,促使农场工业、服务业发展水平得到提升,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职业化的农民对精神生活提出更高的要求,饥饿和贫困的困扰不复存在。虽然我国农业现代化在整体上稳步推进,但地域之间的差异仍然较为明显,影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近年来,奇台农场农业发展缺乏后劲,产品质量不高,竞争优势也不明显;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农民可接受的技能培训较少,难以实现真正的农民职业化;农业效益低下导致农民对发展农业积极性不高;农场二、三产业缺乏发展活力;发展农业上缺乏长远规划,农业集约化程度较低,农业污染造成生态破坏,难以抵御自然灾害等潜在风险。基于此背景,本文拟对奇台农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进行研究,同时对奇台农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定位,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农业现代化发展策略,对推进奇台农场农业发展水平和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奇台农场为案例进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研究,并结合文献法、归纳总结法、层次分析法进行定性定量的方法,有效的对奇台农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进行研究。本文首先交代了研究背景及意义;其次对农业现代化进行概述,包括农业现代化及基本特征、农业现代化的意义与作用、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为全文的写作提供理论基础;之后对奇台农场农业发展现状及评价进行阐述,包括奇台农场生产经营概况、农业投入水平、农业科技水平、可持续发展水平,依据评价结果分析了奇台农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短板”,包括农业生产条件和手段指标、农业组织建设与经营管理指标、农民文化技术素质指标、农业资源与环境指标;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奇台农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对策,具体如下:第一、优化农业产业现代化布局;第二,建立健全农业体系,提升农场经营管理水平;第三,提高劳动力素质,提升农业发展水平;第四,完善农业防灾减灾体系。
郭琪[4](2018)在《新疆兵地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效益比较分析 ——以兵团第六师、玛纳斯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提升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水平,要求改善地块宜机化条件、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和提升农机作业服务能力。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建设500个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由此看出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性。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新疆兵团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而地方在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中相对较弱。因此,本文通过对比兵地在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方面的差异情况,借鉴兵团在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的丰富经验,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促进地方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本文以兵团第六师、玛纳斯县为例,首先分析了两地的棉花种植情况及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现状;其次,从投入要素方面分析兵地在土地、劳动、资金和机械设备等的差异,并通过生产函数计算两地棉花种植机械化贡献率,依据2015年第六师和玛纳斯县棉花生产投入、产出数据,测算兵地在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的经济效益及差异。最后针对兵地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从棉花种植现状来看,第六师棉花种植规模高于玛纳斯县;从棉花全程机械化程度看,第六师也明显高于玛纳斯县,尤其是棉花去顶、采摘机械化程度更高;从棉花种植机械化贡献率来看,第六师高于玛纳斯县;从棉花生产经济效益来看,第六师棉花种植规模化程度高于玛纳斯县,全程机械化水平高,因此成本低于玛纳斯县,在单位面积产值相近的情况下,兵团第六师棉花生产经济效益明显高于玛纳斯县。
王蕾[5](2017)在《新疆兵团特色城镇化模式与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兵团城镇从诞生之初,就肩负着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发展到今时今日,兵团的双重使命更加凸显,即“屯城戍边”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也就是说,兵团城镇在屯城、戍边、维稳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实现工业化的发展进而引领区域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兵团城镇化的模式与路径是一种特殊的城镇化,不能照搬和仿照国内外其他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而要从实际角度出发,以自身的特征为前提,探索一条独具特色的兵团城镇化发展道路。本文的研究旨在提出与兵团特殊的历史使命以及兵团城镇的特殊功能相适应的兵团特色城镇化发展模式与路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兵团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特色工业化发展为契机,建立兵团特色城镇化的建设方向与发展路线,分析符合兵团现实情况的选择依据,探索如何在兵团城镇化众多的发展模式及路径中做出合理适当的选择,同时,详细分析和论述兵团特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不利约束条件及发展动力机制、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推进兵团城镇化的发展,提高城镇化的质量,构建适应兵团实际的特色城镇化发展模式与路径。本文主要对兵团特色城镇化的发展与路径选择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由于兵团自身的特殊性,兵团城镇化发展也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兼具国际和国内的双重使命,一般职能与特殊职能的双重职能,农业发展和工业进步的双轮驱动,市场与计划的双重机制,资源丰富与生态脆弱的双重环境。兵团的城镇化历程大致经历了使命推动的初创阶段(1950-1966年)、政策抑制的停滞阶段(1967-1981年)、改革推进的复苏阶段(1982-2005年)和政策助力与内涵发展的飞进阶段(2006年至今)四个阶段,2010年以后,兵团城镇化进入内涵建设阶段,人口转移对兵团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有所弱化,社会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对兵团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显着增强,兵团经济发展成为兵团城镇化的最主要动力。(2)在特殊自然和社会条件下,缺乏群众参与的决策机制造成现有兵团城镇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不足,而进一步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基础设施的后续供给,阻碍了兵团城镇化进程。团场同时具有经济主体地位和行政主体地位,这种双重主体地位限制了城镇化资源规模,成为兵团城镇化发展的障碍因素。兵团体制中的“金字塔”式等级结构,造成师团城镇建设工作的选择性,兵团内部组织间缺乏横向联系,造成师团城镇建设工作的封闭性。受兵团这种特殊体制的影响,进行城镇化发展研究要先解决市场与计划之间的利益冲突。(3)兵团城镇化的模式与路径是一种特殊的城镇化,不能照搬和仿照国内外其他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兵团特殊的职能性质是兵团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特殊的维稳戍边历史使命仍然是兵团城镇发展的重要基石。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推动兵团发展的有机体系。我们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要发展兵团城镇化,就要从“兵团屯垦戍边”的使命出发,根本上解决特殊体制中团场职工的非农转移问题,同时加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同时还要注意城镇化发展中水资源及地缘条件等制约条件。(4)目前,兵团城镇的初步发展格局为“城市—中心城镇—一般城镇—中心连队社区”,本文对兵团城镇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按照职能不同,将兵团城镇归类为一般职能城镇和特殊职能城镇,针对兵团不同职能的城镇,拟定了措施保障,构建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兵团特色城镇职能体系。可为完善兵团特色城镇职能建设,加快兵团特色城镇化进程提供理论支持。(5)兵团模式有着特殊特征与深刻内涵,“师市合一”模式、“兵地共建”模式、“一团一镇”模式在实际应用中,都有经验和教训,拓展性地指出这三种模式在兵团新时期的内涵与发展,为进一步完善兵团城镇化管理模式提供参考。因此,对兵团城镇化的研究应该积极而审慎的处理,正确选择兵团特殊城镇化的发展模式,为实现兵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6)从狭义的城镇化路径的含义出发,分析推动兵团特色城镇化发展所采用的具体的战略措施及方法,从空间布局、功能布局、规模布局、产业布局、人口布局等具体方面,提出实现及推进兵团特色城镇化发展和进程的具体措施和安排。本着差异化的战略,以兵团62团为实证进行规范分析,根据兵团62团的基本情况,分析62团的城镇一般职能与特殊职能,以兵团62团城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为立足点,提出适合该团城镇化发展的模式及路径选择,希望为兵团其他城镇的发展提供借鉴。
程笑楠[6](2017)在《新疆草地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耕地农业带来的生态不友好越来越明显,土地有机质下降、水土流失、水源污染、植被破坏等问题日益显现。与此同时,人们膳食结构逐渐在改变,对牛羊肉、蛋奶等禽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农业越来越难以承受食物结构变革带来的压力。面对这些境况,任继周院士提出了转变传统农业结构,将草地农业引入传统耕地农业的设想。新疆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农区草地面积较大的地区之一,实施“粮草兼顾”前景广阔,意义重大。在产业组织理论、分工理论、利益分配机制等理论支撑下,期望将草地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相结合,通过对新疆四个典型的绿洲草地农业区的现状和现有的两个草地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雏形的分析,总结出新疆在发展草地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具有的优势和劣势条件。同时借鉴美国、日本以及国内草地农业及其产业化发展的成功模式的经验,提出了适合在新疆发展草地农业产业化的“兵团模式”和“地方模式”。兵团模式即在“西部牧业”模式的基础上,学习借鉴美国横向和纵向一体化的产业经营模式,规范和延长分工协作的产业链,优化和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利用兵团体制的优势,寻找更适合的产业组织形式相结合。将“草地农业”引入传统单一的“耕地农业”结构中去,发展饲草加工和牲畜养殖双龙头企业,建立豆科作物和禾本科饲草作物合作社,直接联系散户农民,通过契约合作或者制度保障、技术创新等方法促进产业链发展,将外部交易内部化,提高生产效率。地方模式则根据北疆地区的地缘优势和南疆地区的发展水平以及对口援疆优势等方面的区别提出了不同的发展路径。作为相对有效的做法,这几种模式可以在新疆地区进行试点推广和讨论。“兵团模式”和“地方模式”各有利弊。“兵团模式”具有组织化程度高、集约化和规模化的优势突出,推广体系成熟等优点,同时也存在由于土地所有权缺失,参与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低、农业生产中行政机构参与程度大而影响生产效率等问题;“地方模式”具有生产方式选择灵活,参与农户自主权大等优点,同时存在生产地点分散不易于规模化生产,从业者随意性强,不易于规范管理等问题。无论发展哪种模式都要考虑草地农业的社会属性,它不是孤立存在的新型产业,要充分考虑草地农业与其上下游,特别是下游畜牧产业的关系,要将发展大农业作为终极目标,最终达到在有限的条件下,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已达到生产效率最大化的目的。
王炳程[7](2016)在《新中国以来农垦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农垦的基本概念入手,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垦制度演化的变迁过程,分析在当前发展过程中农垦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通过借鉴美国、法国、日本的农垦制度,得出对中国当前农垦制度的启示,进而阐明中国当前农垦制度改革的出路,以及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第1章绪论对中国农垦制度的研究背景进行阐述,并对其理论和现实意义进行分析。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类和综述后,通过文献阅读法、实地调查法、历史分析法对中国农垦制度进行研究,最后指出文章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2章对中国农垦制度进行一般性分析。在基本概念中,对农垦、农垦类型和农垦制度进行了基本的阐述。在理论基础中,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依据西欧农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对未来社会的推测,提出了创建经国家控制的公有制大农业的思想;列宁和斯大林在苏联创立的社会主义社会之后,将马克思主义关于建立大农业的思想理论同苏联的具体实际结合在一起,创立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大农业。毛泽东屯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屯垦事业的实际应用的不断深入而更加丰富和发展起来的,使得中国屯垦事业取得硕大成效;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和科学的不断进步,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都不遗余力的推动农垦事业的向前发展。通过上述人物的阐述可以清晰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农垦的相关思想。在历史追溯中,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前的农垦发展的历程、作用和经验启示,更加清晰的了解农垦的发展历程。第3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垦制度的演化变迁过程进行了分析。首先,从政治、经济、社会三个方面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建立农垦制度的必要性。其次,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垦制度改革的开拓创业、曲折发展、改革探索、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五个历史阶段的发展情况,然后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垦制度取得的主要成就进行阐述,最后阐明在改革发展中的改革途径和基本经验。认真总结这些经验,并结合新的实践加以运用、丰富和发展,对于不断把农垦事业推向前进,再创新的辉煌。第4章对改革开放以来农垦制度运行现状进行分析。首先指出中国农垦制度在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建设、区域经济发展三个方面上所处的战略地位,然后分析当前中国农垦制度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第5章对国外农垦制度的借鉴和启示。通过对美国、法国、日本三个发达国家的家庭农场情况进行介绍,同时找出三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特点,进而阐明中国农垦制度从中可以借鉴的方式和方法。通过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为中国农垦的发展提供前进的道路。第6章对中国农垦制度的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对策进行总结和梳理。首先明确了中国农垦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包括改革的方向、要求和时机,无论农垦制度如何改革,都要在大原则的基础下去进行相应的改革。进而,提出中国农垦制度改革创新的对策,在农场企业、垦区集团、土地管理方式、经营体系、管理体制以及国有资产管理方面进行创新和改革。
褚宏霞[8](2016)在《北大荒精神与兵团精神的异同浅析》文中研究说明北大荒精神和兵团精神,都是在黑龙江垦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事业发展过程中诞生、发展、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屯垦精神。因屯垦事业是一项独立的事业,所以两垦区形成的屯垦精神也具有相对独立性,有各自特定的产生时间、屯垦主体、地域、历史使命。正是两种屯垦精神在形成时间、屯垦主体、地域环境、历史使命等方面的特殊性,使得两种屯垦精神在产生的条件、形成过程、核心价值等方面既表现出某些共同性,又有着明显差异,而这些相同和差异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种屯垦精神在新时代的价值追求,影响了屯垦精神未来的发展趋向,也决定了未来两地屯垦事业的发展方向。
米瑞华[9](2015)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境内段)人口空间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战略部署为国家生产力布局适度调整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提供了预期。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要素将更加集聚。国内外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交通运输、经济、文化、旅游、地缘、生态、考古等方面,关于丝绸之路人口空间结构的系统研究较少。人是经济建设的主体,同时又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要素布局要以人口空间结构特征为基本依据之一,以使产业布局具有良好的人力资本环境和经济效率,同时权衡使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成果为更多人所享受的社会治理目标。当下,我国人口结构失衡情况日益突出,甚至超越人口数量矛盾成为我国未来人口生态建设的主要问题。而人口空间结构研究使人口结构矛盾和人口一经济压力凸显于地图空间中,为经济、社会治理工具的合理开发提供依据。而该领域研究的缺失必然会对政策制定形成误导,导致地方政府只以局部人口数量和结构的总量和均量值作为政策依据,而难以察觉区域人口构成在整个经济带中的地位、特色及其影射的经济潜力和社会治理重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面临水资源、土壤沙漠化等环境约束,需要吸取古代人类大规模开垦活动的经验和教训,使城镇化、工业化过程能够适应当地的基础生态环境而得以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慎重考察产业布局和人口空间结构的历史、现状及趋势。古丝绸之路人口空间结构变动过程研究中,以文献研究、人口数据空间化、归纳分析等方法,对两汉、隋唐、辽宋、元、明、清代等六个历史时期的人口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模拟,分析了影响古丝绸之路沿线人口分布变动的重要因素,并对每一历史时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进行简单的概况。在此基础上,提炼繁荣时期丝绸之路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研究发现古丝绸之路在西北边疆拉锯式收缩扩张的政治周期中,其人口分布几经聚散,人口构成不断更替,生产力和文化在盛唐时期最为发达,丝绸之路沿线商旅延绵,起点城市长安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际化大都市,但随着唐末爆发的连绵战争,以及西域政权割据、气候变化、政治经济中心南移、海运兴起等各种影响因素,长安城迅速衰落,丝路沿线人口生态环境也不断恶化。丝绸之路繁荣昌盛时期往往具有起点城市人口密集、丝路沿线人口空间分布连续、途径地区生产力和文化先进等人口空间结构特点,而丝绸之路萧条时期则正相反。当下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处于国内外政治环境和经济秩序稳定的关键发展期,“以古鉴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应重视西安作为经济增长极的作用、人口适度集聚于适宜发展区、充分向西开放、重视向西道路交通建设,并依靠科技手段保护环境和恢复生态。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现状研究,以人口密度格网化方法和人口构成趋势面分析方法,绘制人口密度格网分布图和人口构成空间分布图,通过地图叠加比较了各省、地区的人口空间分异情况;采用因子分析法约减人口空间结构变量以减少信息冗余和共线性,在此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得到研究区域的人口区划,以充分解释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现状的关键特征。研究发现2010年丝绸之路人口密集区集中分布在陕西关中、甘肃陇中、陇东南及河西走廊、青海西宁和海东地区、宁夏银川平原、以及新疆天山南北坡、伊宁平原、塔里木盆地外缘的绿洲地带等。人口格网密度分布反映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各个区域人口承载力的有限性和差异性,且这种差异化格局的存在具有长期性、客观性和稳定性。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自然构成、年龄构成、教育构成、人均收入、产业构成、城镇化水平等26个人口专题地图,反映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人口属性分布各具特征,空间分异较大,各省区、各地区人口发展所处阶段具有差异性,陕甘等地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青、宁、新三省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尚处在人口快速惯性增长阶段,尤其是南疆三地州、青海玉树、果洛等州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受教育年限较低、人均收入较低,是人口压力相对较大的地区;西安、乌鲁木齐等五大省会城市高素质人力资本聚集,外来人口比重大,第三产业人口比重大,是人口城镇化的主要承接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甘青新交界处等矿区人口以第二产业人口为主,人均收入最高,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大,性别比最高,人口迁移流动较大;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约减变量以消除重复和冗余信息,得到“年龄结构因子”、“家庭规模因子”、“医疗卫生因子”、“民族因子”、“教育因子”、“收入与城市化因子”六个主成分,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将360个区县聚为“人口快速增长的农业贫困区”、“水土流失型农业人口迁出区”、“人口较快增长的农业发展区”、“率先进入老龄化的综合发展区”、“外来人口聚集的高收入资源区”、“人口城镇化的重点承载区”六大人口区划,便于准确直观的把握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的关键特征,并为预测和优化建议等人口规划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动力机制研究方面,主要采用边际理论分析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家庭决策过程,并分析人口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对城乡经济发展的效应,考虑新型城镇化、道路交通建设、互联网贸易和新物流、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相关制度改革、资源环境约束等因素对人口空间结构的影响,并以数学模型表达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动力机制。研究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经济要素空间格局对人口空间结构的回归系数较为显着。经济规律通过作用于人口的自然变动(出生率、死亡率及二者速度差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机械变动(当前主要是人口城镇化)而对人口空间结构变动发挥作用;人口城镇化促使城镇人口增长、就业增加、技术进步及市场扩大,并促使农村地区劳动力减少、人均收入提高及农业技术进步。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主要有:新型城镇化和互联网贸易促进人口城镇化的同时,平抑人口密度阶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减小人口空间位移成本,促进人口点、轴状聚集;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将促使人口向西安等区域特大城市加速聚集;制度改革将减轻人口迁移流动的“配重”,促进人口向城镇聚集;资源环境对人口空间结构变动形成约束条件;基于以上分析设计一个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简单模型,以简明的表达其变动机制。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预测部分,主要采用人口灰色动态预测方法预测人口,并基于格网化和趋势面方法进行预测值的空间化,基于预测结果给出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分布的经济效率评价和优化建议。研究发现2010~2020年间,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快速增长,增长较快的区域主要为大中型城市、资源工业型经济热点地区、以及新疆、青海的少数民族聚居区;2020-2030年间,陕西、甘肃大部分区县进入人口拐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部分区县仍处于人口惯性增长阶段;大中城市人口聚集,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城市空间扩展;2030~2040年间,人口迁移的主流仍然是农业地区向城镇聚集,但迁移总量较前一个预测期略低,陕甘地区人口老龄化非常严重,人口规模持续减少,宁青新三省区将成为人口主要迁出区;大城市“郊区化”现象普遍出现;2040~2050年间,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城镇化过程基本实现,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各级城市或城镇中,人口聚集度非常高,农村人口继续向城市转移的规模非常小,城乡二元的界限模糊,由于人口老龄化、人口密度过大、以及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人口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在各大中城市普遍出现。2050年人口格网密度分布图的空间基本形态与2010年相似,但大中城市人口密度有大幅增加,沿丝绸之路经济带形成明显的珠串状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以国际化大都市西安为起点,人口分布沿丝绸之路主干道(主要是陇海—兰新—北疆—南疆铁路)具有明显的点轴状特征,人口增长较快的城市主要有西安、成阳、宝鸡、榆林、延安、兰州、武威、金昌、嘉峪关、张掖、酒泉、西宁、格尔木、银川、吴忠、石嘴山、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石河子、昌吉、奎屯、伊宁、库尔勒、喀什等区域中心城市,茫崖、若羌、哈密等过去人口密度较低的城市由于南疆铁路环线的建成通车而导致人口较快增长,而陕南地区、甘南、陇南、玉树、果洛、西海固、南疆三地州等地区将成为主要的人口迁移疏散区;由于少子化、老龄化及人口城镇化等原因,陕甘宁等地的中小城镇、经济小县人口持续减少,且分布更加聚集,西北广大农村地区人口密度降低。研究认为人口空间结构应当与自然、经济等人口立地条件相适应,当人口空间结构与立地条件不相适应时,应通过生产力布局调整、加大迁移便利性等途径优化人口空间结构,建议以自由贸易区、内陆港等政策倾向为途径,充分培育西安、乌鲁木齐等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增长极,加快丝绸之路沿线重要的城市群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优化,重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加速人口快速增长的南疆地区的铁路建设,人口迁移和科学生育并举缓解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结构失衡问题,以利于人口密度和人口构成伴随着生产力布局的变动而匹配优化,依靠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市场规律,以较小的社会成本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效率提高、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人口空间结构优化目标。
魏巍[10](2014)在《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和主要标志,而农机经营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核心问题。兵团目前正处在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实现农业机械化尤为重要。兵团是“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在其特殊的体制背景下,兵团农机经营模式与其他地区有着明显的不同。其核心问题是采用何种经营模式来发展农业机械化,进一步优化农机资源配置,提高农机利用效率,推进兵团农业现代化进程。本文以此为研究出发点,结构安排如下:首先是基本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主要对农业机械、农机经营、模式以及农业机械经营模式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并提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主要有分工与专业化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第二是兵团农业机械化概况。介绍了兵团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程,进而构建兵团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兵团农业机械化水平进行了测度。第三是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变迁。通过对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变迁的剖析,分析兵团农机经营模式是怎么来的,并对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变迁作出经济学解释,试图探究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变迁的一般规律。第四是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分类描述与效率分析。本章在对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分类的基础,对各种模式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分别测算了兵团与新疆地方农机经营模式、农机对外经营模式、农机户经营模式的技术效率,并通过比较定性分析兵团农机自购自用模式以及农机服务公司模式的技术效率。第五是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缺陷与制度成因。本章归纳总结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存在的缺陷,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最后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剖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第六是农机经营模式的经验借鉴。主要对农业机械化发达的美国、法国、日本、黑龙江等四个经济体农机经营模式进行考察,总结其一般性的规律,提出对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借鉴经验。第七是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优化与创新。结合兵团农机经营的实际,提出兵团农机经营模式优化与创新的整体思路、原则及动力,对兵团农机经营的现有三种模式进行分类优化,并提出新的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农机股份合作制模式。第八是兵团农机经营模式优化与创新的保障措施。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兵团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较高,但农业机械化综合效益水平较低。本文通过构建兵团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01—2010年的样本数据,对兵团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兵团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上升,从2001年的50.56%上升至2010年的83.32%。但是二级指标中的农业机械化综合效益水平偏低,其主要原因是百元农机原值纯收入与千瓦动力农机作业收入水平有待提高,说明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2.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变迁的诱因是兵团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变迁的主要方式为强制性变迁。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制度变迁的实质是兵团、团场、农机经营主体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再分配过程。3.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分为自购自用模式、农机户模式(包含农机联户模式)、农机服务公司模式,其中农机户模式与农机服务公司模式又可以合称为对外经营模式。在对外经营模式中,根据行政力量与市场力量在推动农机经营中的作用强弱的不同,将农机对外经营模式分为行政推动型模式和市场推动型模式,兵团农机对外经营模式属于行政推动型模式,地方农机对外经营模式属于市场推动型模式。4.在兵团农机经营模式技术效率与新疆地方对比中,兵团规模化经营且农业基础设施完善等原因导致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整体技术效率高于新疆地方,但是兵团农机对外经营模式包括农机户经营模式的技术效率都低于新疆地方,说明兵团行政推动型的农机对外经营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通过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比较发现,农机自购自用模式的技术效率高于农机对外经营模式,在兵团农机对外经营模式中,农机户经营模式的技术效率要高于农机服务公司模式。这同时也印证了农业要以农户经营为主体的结论。但是农机服务公司和其他农机经营组织也是不可或缺的,在提高农机利用效率方面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是农机经营模式的有益补充。5.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优化与创新。兵团农机自购自用模式优化主要是进一步扩大农地经营规模;农机户经营模式优化是逐步减少团场对农机产权的限制,在加强农机宏观调控的前提下走市场化道路;农机服务公司模式优化是逐渐退出行政性垄断,完善公司治理机构,向民营化发展。农机股份合作制公司模式是兵团今后要重点发展的农机经营模式。
二、兵团在西部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兵团在西部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R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梳理与述评 |
一、文献梳理 |
二、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一、研究思路 |
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研究准备: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基本认识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对口支援 |
二、西部民族地区 |
三、府际关系 |
四、财政转移支付 |
第二节 理论资源准备 |
一、区域发展理论及其适用性 |
二、府际关系理论及其适用性 |
三、政策网络理论及其适用性 |
四、民族发展理论及其适用性 |
第三节 对对口支援的科学认识 |
一、政策地位:对口支援已是事实上的国家战略 |
二、政策价值:对口支援是中国特色的政策创新 |
三、政策本质:对口支援是地方政府间的帮扶与合作 |
四、实施结果:对口支援使中央实现对地方治理的嵌入 |
第三章 历史考察: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化历程 |
第一节 对口支援政策实施的历史图卷 |
一、孕育与萌芽阶段 |
二、提出与实施阶段 |
三、发展与检验阶段 |
四、完善与提高阶段 |
第二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重心的转换 |
一、重政治功能、轻经济功能 |
二、重经济功能、轻政治功能 |
三、政治、经济、社会功能并重 |
第三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意图 |
一、维护边疆稳定 |
二、培育市场经济 |
三、协调区域发展 |
四、促进民族发展 |
第四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拓展 |
一、重大工程建设 |
二、重大灾害救助 |
三、东西扶贫开发 |
第五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
第四章 制度检验: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体系 |
第一节 对口支援的政策文本分析 |
一、对口支援的法律依据 |
二、对口支援的行政依据 |
三、对口支援的政策配套 |
第二节 对口支援的政策主体分析 |
一、对口支援的主体结构 |
二、对口支援政策中的府际关系 |
三、对口支援政策中主体利益的实现 |
第三节 对口支援的运行机制分析 |
一、对口支援的动力机制 |
二、对口支援的工作机制 |
三、对口支援的协调机制 |
第四节 对口支援政策的功能分析 |
一、对口支援的现实功能 |
二、对口支援的根本功能 |
三、对口支援的价值功能 |
第五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具有制度的可能性 |
第五章 实践检验: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绩效 |
第一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实施状况 |
一、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作概况 |
二、对口援疆的规模与实施过程 |
三、对口援藏的规模与实施过程 |
第二节 对口支援对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
一、政治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测量 |
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测量 |
三、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测量 |
第三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政策实施中的问题 |
一、造血功能不足:受援地自主发展能力不强 |
二、援助效率低下:资金的投入——产出比不高 |
三、制度激励不足:支援方的援助积极性不高 |
第四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是政策实践的现实需求 |
第六章 制约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绩效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政策因素: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制度不完备 |
一、政策主体:没有形成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工作格局 |
二、运行机制:没有形成具有足够内驱力的政策运作机制 |
三、政策工具:没有形成一整套精细化的政策工具 |
第二节 任务设定: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任务繁杂 |
一、任务扩界:政策实践不能承受的“任务之重” |
二、任务累加:支援方政府陷入“两难的境地” |
三、任务分配:结对关系固化造成“厚此薄彼” |
四、路径依赖:对口支援使中央“责任感下降” |
五、目标分歧:利益博弈导致工作“敷衍了事” |
第三节 环境约束: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环境复杂 |
一、政治环境: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环境特殊 |
二、经济环境: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 |
三、社会环境: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环境独特 |
四、国际环境:西部民族地区国际背景复杂 |
第四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是政策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七章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机制构建与路径优化 |
第一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基本原则 |
一、中央统筹与地方联动 |
二、规划先行与科学发展 |
三、软硬结合与突出重点 |
四、坚持互利与加强合作 |
第二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机制构建 |
一、构建合理的对口支援目标机制 |
二、构建有效的对口支援动力机制 |
三、构建严格的对口支援约束机制 |
四、构建完善的对口支援协调机制 |
第三节 新时代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路径优化 |
一、新背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 |
二、新机遇:借力“一带一路”倡议 |
三、新定位:助力“西部大开发”战略 |
四、新路径:走“现代化治理”之路 |
结语 |
一、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本项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三、本项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有限理性假设下对口支援府际关系的动态演化 |
附录二:基于“合成控制法”对援藏、援疆工作经济性产出的测算 |
附录三:对口援藏重大项目情况 |
(2)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格局、过程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进展 |
1.2.1 理论政策研究 |
1.2.2 影响因素研究 |
1.2.3 评价体系研究 |
1.2.4 发展模式研究 |
1.2.5 研究进展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案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3.3 研究方案 |
1.3.4 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概念界定与辨析 |
2.1.1 农产品主产区 |
2.1.2 农业绿色发展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主体功能区理论 |
2.2.2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2.4 产业生态学理论 |
2.2.5 系统科学理论 |
2.2.6 自组织理论 |
第3章 农业绿色发展动态水平 |
3.1 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综合概况 |
3.1.1 自然概况 |
3.1.2 人口分布 |
3.1.3 经济发展 |
3.1.4 类型分区 |
3.1.5 空间基础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理论依据 |
3.2.2 政策依据 |
3.2.3 设计原则 |
3.2.4 指标体系 |
3.3 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测度 |
3.3.1 极值熵权法 |
3.3.2 测度结果 |
3.4 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分析 |
3.4.1 总体水平 |
3.4.2 分项水平 |
3.4.3 水平分类 |
第4章 农业绿色发展空间格局 |
4.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4.2 空间关联结构分异 |
4.2.1 空间依赖性分布 |
4.2.2 空间异质性分布 |
4.3 空间敛散分布格局 |
4.3.1 空间发散型格局 |
4.3.2 空间收敛型格局 |
第5章 农业绿色发展演进过程 |
5.1 耦合协调度模型 |
5.2 发展阶段判别 |
5.2.1 高级阶段 |
5.2.2 中高级阶段 |
5.2.3 中级阶段 |
5.2.4 初级阶段 |
5.3 过程差异分析 |
5.3.1 不同发展阶段维度差异 |
5.3.2 同一发展阶段程度差异 |
5.4 时空演进模拟 |
5.4.1 时序演进过程 |
5.4.2 空间演进过程 |
5.4.3 时空演进特征 |
第6章 农业绿色发展作用机理 |
6.1 作用机理模型 |
6.1.1 特定功能内在驱动 |
6.1.2 环境条件外在推动 |
6.1.3 系统及子系统结构 |
6.2 要素互作机制 |
6.2.1 互惠共生 |
6.2.2 协同共生 |
6.2.3 城乡共生 |
6.2.4 响应-适应 |
6.3 系统运作方式 |
6.3.1 农业循环发展 |
6.3.2 农业低碳发展 |
6.3.3 农业生态发展 |
第7章 农业绿色发展调控路径 |
7.1 现代农业产业链(带)调控 |
7.1.1 农业产业链上游调控 |
7.1.2 农业产业链中游调控 |
7.1.3 农业产业链下游调控 |
7.1.4 优势特色产业带调控 |
7.2 现代农业产业配置调控 |
7.2.1 结构配置优化 |
7.2.2 要素配置优化 |
7.2.3 空间配置优化 |
7.3 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 |
7.3.1 生态农业示范园 |
7.3.2 观光农业旅游园 |
7.3.3 绿色食品生态园 |
7.3.4 农业科技展示园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奇台农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及理论基础 |
1.2.2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研究 |
1.2.3 农业现代化的对策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农业现代化概述 |
2.1 农业现代化及其特征 |
2.1.1 农业现代化概述 |
2.1.2 农业现代化特征 |
2.2 发展农业现代化的意义与作用 |
2.2.1 发展农业现代化的意义 |
2.2.2 发展农业现代化的作用 |
2.3 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 |
2.3.1 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2.3.2 指标体系的确定 |
2.3.3 指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
2.3.4 层次分析法与评价模型 |
第3章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奇台农场农业发展现状及评价 |
3.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奇台农场农业发展现状 |
3.1.1 奇台农场生产经营概况 |
3.1.2 农业投入水平 |
3.1.3 农业科技水平 |
3.1.4 可持续发展水平 |
3.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奇台农场农业现代化评价 |
3.2.1 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评价 |
3.2.2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短板”分析 |
第4章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奇台农场农业现代化发展对策 |
4.1 优化农业产业现代化布局 |
4.2 建立健全农业体系,提升农场经营管理水平 |
4.2.1 构建健全的服务网络体系 |
4.2.2 完善基础技术服务建设 |
4.2.3 运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
4.3 提高劳动力素质,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
4.3.1 强化对农户的宣传培训 |
4.3.2 提高农户技术水平 |
4.3.3 利用新疆的教育资源 |
4.4 完善奇台农场农业防灾减灾体系 |
4.4.1 提高植保防灾减灾的能力 |
4.4.2 建立灾情预警系统 |
4.4.3 构建灾害应急处理系统 |
4.4.4 构建灾后恢复重建系统 |
4.4.5 建立高效的救灾资金监督管理机制 |
4.4.6 建立完善农业减灾利益补偿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新疆兵地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效益比较分析 ——以兵团第六师、玛纳斯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兵团第六师、玛纳斯县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现状 |
2.1 兵地棉花种植现状 |
2.2 兵地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现状 |
第3章 兵团第六师、玛纳斯县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投入要素及贡献率差异分析 |
3.1 兵地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差异分析 |
3.2 兵地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要素投入差异分析 |
3.3 兵地棉花全程机械化贡献率差异分析 |
第4章 兵团第六师、玛纳斯县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的经济效益差异分析 |
4.1 兵地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成本差异分析 |
4.2 兵地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的产出差异分析 |
4.3 兵地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的经济效益差异分析 |
第5章 兵团第六师、玛纳斯县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5.1 兵地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5.2 推动兵地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对策建议 |
第6章 结论与不足 |
6.1 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新疆兵团特色城镇化模式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代全球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态势 |
1.1.2 城镇化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趋势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市场调查法与系统分析法 |
1.6.2 比较研究与归纳、演绎分析相结合 |
1.6.3 定性分析为主,辅以定量分析 |
1.7 解决的关键问题 |
1.7.1 透彻分析兵团城镇化的现状及路径选择 |
1.7.2 特殊体制下,兵团特色城镇化模式与路径如何合理设计 |
1.7.3 兵团特色城镇化发展的支撑体系及推进策略 |
1.8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镇化 |
2.1.2 兵团城镇化 |
2.1.3 城镇化发展模式 |
2.1.4 城镇化路径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非均衡发展理论 |
2.2.2 城镇区位理论 |
2.2.3 城镇布局理论 |
2.2.4 协调发展理论 |
2.3 相关文献述评 |
2.3.1 关于城镇化的体制和政策的研究 |
2.3.2 关于兵团城镇化的研究 |
2.3.3 现有文献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兵团城镇发展现状分析 |
3.1 兵团城镇化的特殊环境 |
3.1.1 区位环境 |
3.1.2 地理条件与水资源 |
3.1.3 自然资源条件 |
3.1.4 特殊体制与政策环境 |
3.1.5 人文环境 |
3.2 兵团城镇发展历程 |
3.2.1 初创阶段——使命推动 |
3.2.2 停滞阶段——政策抑制 |
3.2.3 复苏阶段——改革推进 |
3.2.4 飞进阶段——政策助力与内涵发展 |
3.3 兵团城镇发展水平分析 |
3.3.1 兵团城镇发展概况 |
3.3.2 空间布局与规模体系 |
3.3.3 经济水平与产业结构 |
3.3.4 人口城镇化水平 |
3.3.5 非农就业水平 |
3.3.6 社会城镇化水平 |
3.4 兵团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测定分析 |
3.4.1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数据的整理 |
3.4.2 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测定分析模型的构建 |
3.4.3 兵团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测定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兵团特殊体制对兵团特色城镇化的影响分析 |
4.1 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弱化农工的城镇化选择权 |
4.1.1 委托代理关系及代理问题 |
4.1.2 双重委托代理关系限制城镇化中农工自发选择 |
4.2 团场双重主体地位限制城镇化资源规模 |
4.2.1 兵团特殊体制下的团场双重主体地位 |
4.2.2 团场经济主体地位降低城镇建设资金规模 |
4.2.3 团场行政主体地位残缺形成的城镇化障碍 |
4.3 兵团集中体制影响下的师团城镇化行为 |
4.3.1 兵团体制的科层化特征分析 |
4.3.2 兵团“戍边”的任务导向,影响师团配置城镇建设资源 |
4.3.3 兵团体制中的“金字塔”式等级结构,造成师团城镇建设工作的选择性 |
4.3.4 兵团内部组织间缺乏横向联系,造成师团城镇建设工作的封闭性 |
4.4 兵团特色城镇化过程中团场权利边界分析 |
4.4.1 企业边界理论 |
4.4.2 兵团城镇化过程中师团权利边界的理论分析 |
4.5 兵团特色城镇化过程中师团权力边界的逻辑分析 |
4.5.1 城镇化初期的兵团城镇建设权利边界 |
4.5.2 城镇化中后期的兵团城镇建设权利边界 |
4.5.3 兵团城镇建设权利边界的进一步探讨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兵团特色城镇化动力机制与约束条件分析 |
5.1 兵团特色城镇化的启动机制——农业现代化 |
5.1.1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 |
5.1.2 兵团特色城镇化发展受兵团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
5.2 兵团特色城镇化的驱动机制——历史使命和时代使命 |
5.2.1“屯垦使命”需要城镇提供必要服务 |
5.2.2“戍边使命”需要城镇提供必要的保障功能 |
5.3 兵团特色城镇化的持续动力——新型工业化 |
5.3.1 兵团新型工业化 |
5.3.2 兵团新型工业化对兵团城镇发展的影响 |
5.4 兵团特色城镇化的约束力——水资源限制 |
5.4.1 水资源对新疆及兵团社会发展的作用 |
5.4.2 水资源对兵团城镇化的约束作用 |
5.5 兵团特色城镇化的约束力——地缘限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兵团特色城镇化中城镇职能研究 |
6.1 兵团城镇职能的内涵分析 |
6.1.1 兵团城镇维稳职能的内涵分析 |
6.1.2 兵团城镇戍边职能的内涵分析 |
6.1.3 兵团城镇经济发展带动职能的内涵分析 |
6.2 兵团城镇职能发展现状分析 |
6.2.1 兵团城镇职能发展状态 |
6.2.2 兵团城镇职能发展存在的问题 |
6.3 兵团城镇一般职能的发展思路 |
6.4 兵团特殊职能城镇的发展思路 |
6.4.1 兵团“维稳型”职能城镇的发展思路 |
6.4.2 兵团“戍边型”职能城镇的发展思路 |
6.4.3 兵团“经济发展带动型”职能城镇的发展思路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兵团特殊体制下的特色城镇化模式研究 |
7.1 兵团模式的特殊内涵与特点 |
7.1.1 兵团模式的特殊内涵 |
7.1.2 兵团模式的特点 |
7.2“师市合一”模式 |
7.2.1“师市合一”模式的内涵 |
7.2.2“师市合一”模式的特点 |
7.2.3 新时期“师市合一”模式的具体发展 |
7.2.4 新时期“师市合一”模式的内涵拓展 |
7.2.5 新时期“师市合一”模式的保障体系 |
7.3“兵地共建”模式 |
7.3.1“兵地共建”模式的内涵 |
7.3.2“兵地共建”模式的特点 |
7.3.3 新时期“兵地共建”模式的具体发展 |
7.4“一团一镇”模式(团镇合一模式) |
7.4.1“团镇合一”模式的内涵 |
7.4.2“一团一镇,团镇合一”模式的特点 |
7.4.3 新时期“一团一镇”模式的具体表现 |
7.4.4 新时期“一团一镇”模式的内涵拓展 |
7.4.5 新时期“一团一镇”模式的保障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路径的比较研究 |
8.1 国外城镇化的路径 |
8.1.1 美国城镇化发展路径及特点 |
8.1.2 英国城镇化发展路径及特点 |
8.1.3 德国城镇化发展路径及特点 |
8.1.4 以色列城镇化发展路径及特点 |
8.2 国内城镇化的路径 |
8.2.1 苏南模式的城镇化路径 |
8.2.2 珠三角模式的城镇化路径 |
8.2.3 旅游资源开发型城镇化模式的发展路径 |
8.2.4 资源开发型城镇化模式的发展路径 |
8.2.5 生态移民型城镇化模式的发展路径 |
8.3 国外经验对兵团城镇化的启示 |
8.3.1 推进城镇化不能以牺牲“乡村”为代价 |
8.3.2 构建多极多层次的城镇体系 |
8.3.3 城镇化政策应体现系统性 |
8.3.4 兵团要“适度”引导 |
8.4 国内经验对兵团城镇化的启示 |
8.4.1 走农业产业化城镇化路径,推动兵团农产品特色型城镇建设 |
8.4.2 走集群带动型城镇化路径,推动兵团资源型城镇建设 |
8.4.3 走边贸带动型城镇化路径,推动兵团边贸型城镇建设 |
8.4.4 走辐射带动型城镇化路径,推动兵团城镇带建设 |
8.4.5 走旅游带动型城镇化路径,推动兵团飞地型旅游城镇建设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兵团特殊体制下的特色城镇化路径选择 |
9.1 兵团特色城镇化空间布局的路径选择 |
9.1.1 兵团特色城镇化空间布局目标 |
9.1.2 兵团特色城镇化战略空间布局路径选择 |
9.2 兵团特色城镇化功能布局路径选择 |
9.2.1 兵团特色城镇化功能布局路径目标 |
9.2.2 兵团特色城镇化功能布局路径选择 |
9.3 兵团特色城镇化规模布局路径选择 |
9.3.1 兵团特色城镇化规模布局路径目标 |
9.3.2 兵团特色城镇化规模布局路径选择 |
9.4 兵团特色城镇化产业布局路径选择 |
9.4.1 兵团特色城镇化产业布局路径目标 |
9.4.2 兵团特色城镇化产业布局路径选择 |
9.5 兵团特色城镇化人口布局路径选择 |
9.5.1 兵团特色城镇化人口布局路径目标 |
9.5.2 兵团特色城镇化人口布局路径选择 |
9.6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兵团第四师62团特色城镇化模式与路径选择 |
10.1 兵团62团的基本情况 |
10.2 兵团62团特色城镇化建设模式探讨 |
10.2.1 62 团的城镇化发展的特性分析 |
10.2.2 62 团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 |
10.3 兵团62团特色城镇化路径选择分析 |
10.3.1 边境景观“旅游型”小城镇 |
10.3.2 生态田园“宜居型”小城镇 |
10.3.3 边境口岸“经济带动型”小城镇 |
10.3.4 人口稳增“戍边型”小城镇 |
10.3.5 民族融合“维稳型”小城镇 |
10.4 兵团62团特色城镇化的发展保障 |
10.4.1 转变观念,统一思想 |
10.4.2 发挥生态优势,改善投资环境 |
10.4.3 因地制宜,凸显特色 |
10.5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兵团特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11.1 创新兵团城镇管理体制 |
11.1.1 探索行政与市场双轮驱动的城镇化机制 |
11.1.2 对“师市合一”的城市发展模式进一步深化 |
11.1.3 成立兵地城镇发展协调机构 |
11.2 加快兵团农业人口转移 |
11.2.1 推进人口城镇化进程,改革户籍制度 |
11.2.2 推进团场土地流转改革 |
11.2.3 加强兵团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 |
11.3 加强兵团城镇对农区人口的聚集能力 |
11.3.1 健全商品房建设体系,完善住房保障机制 |
11.3.2 建立健全自主专业扶植体系 |
11.4 提升兵团城镇发展动力 |
11.4.1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
11.4.2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发展兵团支柱产业 |
11.4.3 加快推进旅游业发展 |
11.4.4 加快推进口岸贸易的发展 |
11.5 加大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建设力度 |
11.6 加强兵团城镇特殊职能建设 |
11.7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2.1 研究结论 |
12.2 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 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6)新疆草地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主要内容 |
2 相关概念和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耕地农业与草地农业 |
2.1.2 农业产业化 |
2.1.3 模式与机制 |
2.2 文献综述及理论支撑 |
2.2.1 草地农业国内外发展概况及述评 |
2.2.2 国内外农业产业化研究现状及述评 |
2.2.3 产业组织理论 |
2.2.4 分工理论及产业链 |
2.2.5 利益相关与激励理论 |
3 新疆草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
3.1 自然条件 |
3.2 新疆农业发展情况 |
3.3 新疆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 |
3.4 新疆绿洲草地农业主要分布 |
3.5 新疆草地农业产业化发展案例分析——以兵团农八师为例 |
3.5.1 西部牧业 |
3.5.2 神内公司 |
3.6 新疆发展草地农业产业化的优势与劣势 |
3.6.1 新疆发展草地农业产业化的优势 |
3.6.2 新疆发展草地农业产业化的劣势 |
4 国内外成功模式借鉴 |
4.1 国外草地农业产业化成功模式介绍及借鉴 |
4.1.1 美国模式 |
4.1.2 日本模式 |
4.1.3 不同国家产业组织模式之间的比较 |
4.1.4 国外成功模式的借鉴 |
4.2 国内产业化成功模式介绍 |
4.2.1 兵团农工商一体化模式 |
4.2.2 温氏模式 |
4.2.3 国内产业化成功模式的借鉴 |
5 新疆草地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的思考 |
5.1 模式的提出 |
5.1.1 兵团模式 |
5.1.2 地方模式 |
5.2 关于新疆草地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的思考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新中国以来农垦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农垦制度概述分析 |
2.1 基本概念 |
2.1.1 农垦 |
2.1.2 农垦类型 |
2.1.3 农垦制度 |
2.2 马克思主义关于农垦的相关思想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关于大农业的思想 |
2.2.2 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大农业的思想 |
2.2.3 毛泽东的屯垦思想 |
2.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农垦思想 |
2.3 新中国成立前农垦制度的历史追溯 |
2.3.1 新中国成立前农垦制度的发展历程 |
2.3.2 新中国成立前农垦制度的作用 |
2.3.3 新中国成立前农垦制度的经验启示 |
第3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垦制度演化变迁过程 |
3.1 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立农垦制度的背景分析 |
3.1.1 政治因素 |
3.1.2 经济因素 |
3.1.3 社会因素 |
3.2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垦制度的历史改革 |
3.2.1 开拓创业阶段 |
3.2.2 曲折发展阶段 |
3.2.3 改革探索阶段 |
3.2.4 全面推进阶段 |
3.2.5 现代化建设阶段 |
3.3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垦制度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 |
3.3.1 经济成就 |
3.3.2 政治成就 |
3.3.3 边疆稳定 |
3.4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垦制度改革路径及经验 |
3.4.1 农垦制度改革路径 |
3.4.2 农垦制度改革经验 |
第4章 改革开放以来农垦制度运行现状分析 |
4.1 改革开放以来农垦的战略定位 |
4.1.1 国家粮食安全的“中枢神经” |
4.1.2 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领军人” |
4.1.3 区域经济发展的“纽带” |
4.2 改革开放以来农垦制度存在的问题 |
4.2.1 垦区间经济体制失衡 |
4.2.2 企业管理制度失位 |
4.2.3 垦区经营机制落后 |
4.2.4 组织制度缺乏竞争力 |
4.3 改革开放以来农垦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管理体制机制不畅 |
4.3.2 经营市场化水平低 |
4.3.3 区域差异下的驱动机制不同 |
4.3.4 经济主体投入能力低 |
第5章 国外农垦制度的借鉴与启示 |
5.1 美国的农场制度的启示 |
5.1.1 美国农场的现状 |
5.1.2 美国农场的特点 |
5.2 法国的农场制度 |
5.2.1 法国农场的概况 |
5.2.2 法国农场的特点 |
5.3 日本的农场制度 |
5.3.1 日本农场的概况 |
5.3.2 日本农场的特点 |
5.4 对中国农垦制度的启示 |
5.4.1 家庭农场是农业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 |
5.4.2 明晰农村集体土地产权 |
5.4.3 国家支持和政策引导 |
第6章 中国当前农垦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及对策 |
6.1 中国当前农垦制度改革需要坚持的原则 |
6.1.1 中国当前农垦制度改革的方向 |
6.1.2 中国当前农垦制度改革的要求 |
6.1.3 中国当前农垦制度改革的时机 |
6.2 中国农垦制度改革创新的对策 |
6.2.1 创新农垦土地管理方式 |
6.2.2 大力深化垦区集团化改革 |
6.2.3 全面推进农场企业化改革 |
6.2.4 构建新型农垦经营体系 |
6.2.5 完善农垦企业管理体制 |
6.2.6 改进优化农垦运行机制 |
6.3 中国当前农垦制度改革的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9)丝绸之路经济带(境内段)人口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概念界定 |
1.2.1 人口空间结构定义 |
1.2.2 研究时空范围界定 |
1.2.3 研究区域概况 |
1.3 研究工具、方法和数据来源 |
1.3.1 研究工具和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人口空间结构形成及变动机制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2.2 研究综述 |
2.2.1 丝绸之路人口研究综述 |
2.2.2 人口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
2.3 成果述评 |
第3章 古丝绸之路人口空间结构演变 |
3.1 古丝绸之路人口概况 |
3.2 历史时期西北丝绸之路人口空间分布演变过程 |
3.2.1 两汉时期——丝路开辟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
3.2.2 隋唐时期——丝路兴盛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
3.2.3 辽宋时期——丝路衰退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
3.2.4 元时期——丝路复兴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
3.2.5 明时期——丝路衰退Ⅱ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
3.2.6 清时期——丝路萧条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
3.3 古丝绸之路人口分布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启示 |
3.3.1 古丝绸之路人口分布演变的影响因素 |
3.3.2 古丝绸之路人口分布演变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现状研究 |
4.1 基于土地利用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密度格网分布 |
4.1.1 格网化方法 |
4.1.2 丝绸之路经济带2010年人口密度格网分布图 |
4.2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指标空间分布特征 |
4.2.1 趋势面分析方法 |
4.2.2 人口指标空间分布特征 |
4.3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的省际、区际分异 |
4.3.1 陕西省人口空间分异 |
4.3.2 甘肃省人口空间分异 |
4.3.3 青海省人口空间分异 |
4.3.4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口空间分异 |
4.3.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空间分异 |
4.4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分异指标分析 |
4.4.1 指标分析方法 |
4.4.2 变量选取 |
4.4.3 结果分析 |
4.5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
4.5.1 因子分析方法 |
4.5.2 变量选取与试验过程 |
4.5.3 因子解释 |
4.5.4 聚类分析方法 |
4.5.5 基于聚类结果的人口区划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动力机制 |
5.1 人口空间结构与经济要素布局的空间相关性 |
5.1.1 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经济要素布局现状 |
5.1.2 人口空间结构与经济要素布局的相关关系 |
5.2 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经济学原理 |
5.2.1 人口自然变动的区际差异及其经济学原理 |
5.2.2 人口城镇化的家庭决策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
5.3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 |
5.4 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动力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预测 |
6.1 基于GM(1,1)修正系数模型的人口分布预测 |
6.1.1 灰色理论建模原理及过程 |
6.1.2 系数设定方法 |
6.2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预测结果 |
6.2.1 丝绸之路经济带2010至2050年人口规模变动趋势面 |
6.2.2 丝绸之路经济带2050年人口密度格网分布图 |
6.2.3 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群人口密度变动情况 |
6.4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未来趋势的经济效率评价 |
6.5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优化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局限性和改进方法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业机械 |
2.1.2 农机经营 |
2.1.3 模式 |
2.1.4 农机经营模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分工与专业化理论 |
2.2.2 交易费用理论 |
2.2.3 制度变迁理论 |
2.2.4 产权理论 |
第三章 兵团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 |
3.1 兵团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 |
3.2 兵团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 |
3.3 兵团农业机械化的水平评价 |
3.3.1 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2 评价指标计算和标准确定 |
3.3.3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系数 |
3.3.4 评价结果 |
第四章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变迁 |
4.1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变迁的历程 |
4.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农机经营模式分析(1954—1982年) |
4.1.2 家庭承包时期的农机经营模式(1983—1996年) |
4.1.3 农机产权改革后的农机经营模式(1997—至今) |
4.2 兵团三个时期农机经营模式的比较 |
4.2.1 农机所有权与投资主体的比较 |
4.2.2 农机管理的比较 |
4.2.3 农机经营收益分配的比较 |
4.3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变迁的经济学解释 |
4.3.1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变迁的诱因 |
4.3.2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变迁的方式 |
4.3.3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变迁的实质 |
第五章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现状与效率分析 |
5.1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分类 |
5.2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现状 |
5.2.1 农机自购自用模式的现状 |
5.2.2 农机户模式的现状 |
5.2.3 农机服务公司模式的现状 |
5.3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效率分析 |
5.3.1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总体效率分析 |
5.3.2 兵团农机对外经营模式与自购自用模式的效率分析 |
5.3.3 兵团农机户模式与农机服务公司模式的效率分析 |
第六章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缺陷及制度成因 |
6.1 农机经营模式与兵团体制特殊性 |
6.2 农机自购自用模式的缺陷及制度成因 |
6.2.1 农机自购自用模式的缺陷 |
6.2.2 农机自购自用模式缺陷的制度成因 |
6.3 农机户模式的缺陷及制度成因 |
6.3.1 农机户模式的缺陷 |
6.3.2 农机户模式缺陷的制度成因 |
6.4 农机服务公司模式的缺陷及制度成因 |
6.4.1 农机服务公司模式的缺陷 |
6.4.2 农机服务公司模式缺陷的制度成因 |
第七章 农机经营模式的经验借鉴 |
7.1 美国农机经营模式 |
7.1.1 美国的农业 |
7.1.2 美国的农业机械化 |
7.1.3 美国农机经营模式的具体模式 |
7.2 法国农机经营模式 |
7.2.1 法国的农业 |
7.2.2 法国的农业机械化 |
7.2.3 法国农机经营模式的具体模式 |
7.3 日本农机经营模式 |
7.3.1 日本的农业 |
7.3.2 日本的农业机械化 |
7.3.3 日本农机经营模式的具体模式 |
7.4 黑龙江农机经营模式 |
7.5 启示 |
第八章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优化与创新 |
8.1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优化与创新的思路与原则 |
8.1.1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优化与创新的思路 |
8.1.2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优化与创新的原则 |
8.2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优化与创新的动力 |
8.2.1 兵团和团场参与优化与创新的动力——社会产出的最大化 |
8.2.2 农机经营者与农户参与优化与创新的动力——外部利润 |
8.3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优化 |
8.3.1 兵团农机自购自用模式的优化 |
8.3.2 兵团农机户模式的优化 |
8.3.3 兵团农机服务公司模式的优化 |
8.4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创新——股份合作制公司 |
8.4.1 兵团农机股份合作制的现实需求 |
8.4.2 股份合作制公司的特点 |
8.4.3 兵团农机股份合作制的优越性 |
8.4.4 兵团农机股份合作制的运行机制 |
8.4.5 兵团农机股份合作制的形成途径 |
第九章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优化与创新的保障措施 |
9.1 推进兵团农机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
9.2 加强农机经营组织培育 |
9.3 建立兵团农机投入的长效机制 |
9.4 促进兵团土地流转集中和家庭农场发展 |
9.5 推动兵团农机工业发展 |
9.6 完善兵团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
9.7 加强兵团农机人才的培训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四、兵团在西部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D]. 李杰.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2]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格局、过程与机理研究[D]. 刘云达.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05)
- [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奇台农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 刘秋垒.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4]新疆兵地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效益比较分析 ——以兵团第六师、玛纳斯县为例[D]. 郭琪.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6)
- [5]新疆兵团特色城镇化模式与路径研究[D]. 王蕾. 石河子大学, 2017(05)
- [6]新疆草地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D]. 程笑楠.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7]新中国以来农垦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研究[D]. 王炳程. 吉林大学, 2016(03)
- [8]北大荒精神与兵团精神的异同浅析[J]. 褚宏霞. 中国边疆学, 2016(02)
- [9]丝绸之路经济带(境内段)人口空间结构研究[D]. 米瑞华.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10]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研究[D]. 魏巍. 石河子大学, 2014(03)
标签:农业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农垦改革论文; 互联网农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