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BiPAP呼吸机治疗COPD致呼吸衰竭的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邱燕燕,刘娟,夏连[1](2021)在《集束化护理联合双相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和住院时间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联合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和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赣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6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以入院先后顺序为基准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集束化护理联合有创呼吸机干预,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联合BIPAP呼吸机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FEV1、FVC及FEV1/FVC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联合BIPAP呼吸机干预可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缩短治疗周期。
石红兵[2](2021)在《探析BiPAP呼吸机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文中提出目的:探究临床收治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给予BiPAP呼吸机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挑选2年内(2018年3月~2020年3月)院内接诊90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基础组和实验组各45例,将常规药物治疗用于基础组患者,将常规药物+BiPAP呼吸机用于实验组患者,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BP(收缩压)、RR(呼吸频率)、HR(心率)、血气(PCO2(血氧分压)、PO2(氧分压)、pH值)和BNP(B-型钠尿肽)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经不同方式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与实验组相比,基础组SBP、RR、HR显着偏高,pH值、PO2显着偏低,PCO2和BNP显着偏高,总有效率显着偏低(P<0.05)。结论:临床收治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给予BiPAP呼吸机治疗,可显着改善患者心率、血压等指标水平,提升临床疗效。
王凯悦[3](2021)在《基于呼吸物联网的分时段压力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重叠综合征》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无创呼吸机远程管理治疗不伴呼吸衰竭的重叠综合征研究背景和目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我国发病人数位居世界第一位。慢阻肺患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患病比例更高,并且有证据表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可加重慢阻肺的气体陷闭、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引起更严重的肺功能损害。目前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首选方法是夜间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却很少将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单纯用于慢阻肺肺康复,因此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是否会改善患者肺功能仍无定论。基于此,我们通过自己建立的呼吸物联网平台及手机APP分时段自动读写呼吸机SD卡,实现日间加用2.5h持续气道正压通气4-6cmH2O固定压力治疗重叠综合症,评估对不伴有呼吸衰竭的重叠综合征患者早期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减轻肺功能损害的作用,观察肺功能的改善对夜间睡眠呼吸暂停的影响,探讨基于呼吸物联网进行远程管理无创通气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已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诊断为重叠综合征(不伴呼吸衰竭)且正在进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患者3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第一阶段,A组为分时段治疗组,给予基于呼吸物联网的日夜分时段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日间加用CPAP4-6cmH2O固定压力治疗2.5h,夜间Auto-CPAP治疗≥4h/晚);B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夜间Auto-CPAP治疗≥4h/晚。3月后检测肺功能、便携式睡眠监测。然后两组常规Auto-CPAP治疗洗脱1月后,交换治疗方法:A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夜间Auto-CPAP治疗≥4h/晚,B组为分时段治疗组,给予基于呼吸物联网的日夜分时段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日间加用CPAP4-6cmH20固定压力治疗2.5h,夜间Auto-CPAP治疗≥4h/晚),3月后再次复查上述项目。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和两两比较。结果本研究共收录重叠综合征患者30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其中A组15例,B组15例,在第一阶段B组脱落一例。治疗前不带无创呼吸机监测数据,两组BMI、血氧饱和度、肺功能(SVC、FVC、SVC-FVC、MVV、FEV1及FEV1/FVC)、血气分析、AHI均无统计学差异。第一阶段两组治疗后血氧饱和度、AH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组分时段治疗组SVC-FVC低于B组常规治疗组(82.4±45.6 vs 130±68.7 ml),MVV%高于 B 组常规治疗组(80.1±13.7 vs 68.8±9.9%),P均小于0.01,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分时段治疗组夜间平均CPAP压力、95%CPAP压力均低于B组治疗组,但无统计学差异;A组患者与B组患者夜间平均使用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4±0.96 vs 5.47±1.22 h),P<0.05;夜间平均漏气量A组分时段治疗组明显小于B组对照组(20.28±4.91 vs 28.14±5.11 L/min),P<0.01;第二阶段A组和B组交换治疗方法,两组夜间平均用机时长、夜间平均漏气量无统计学差异,B组分时段治疗组夜间平均CPAP压力、95%CPAP压力小于A组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晨起氧饱和度和AHI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肺功能检查人数少,本阶段不做统计。结论重叠综合征患者分时段调整CPAP(日间加用CPAP 4-6cmH20固定压力治疗2.5h)治疗有助于患者肺功能康复,减轻气体陷闭,可能会有助于夜间重叠综合征治疗,但尚需更多样本验证。第二部分无创呼吸机远程管理分时段BiPAP模式治疗伴有呼吸衰竭重叠综合征研究背景和目的慢阻肺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并存称为重叠综合征,随着慢阻肺的疾病进展可伴有呼吸衰竭。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适用于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有研究发现虽然BiPAP可以改善日间二氧化碳潴留,但由于患者夜间存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日间的治疗压力难以完全纠正夜间低通气,因此清晨氧合指标改善差;如按照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则需要提高无创呼吸机压力,那么患者日间治疗时压力过高难以适应;并且患者出院回家后呼吸机参数不能随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患者的呼吸机使用依从性、面罩漏气情况、面罩老化等问题也难以管理,目前我国还不能实现广泛的无创通气远程管理。基于此,我们前期已完成建立呼吸物联网,可以实现远程调节参数,并适用于绝大多数呼吸机品牌。本研究创新性的提出基于呼吸物联网分时段远程调整BiPAP压力治疗合并呼吸衰竭的重叠综合征,夜间压力整体平移提高2-4cmH2O,控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观察日夜不同压力对伴有呼吸衰竭的重叠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探讨呼吸物联网无创通气远程管理在重叠综合征长期家庭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已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明确诊断为慢阻肺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重叠综合征(伴有呼吸衰竭)且正在进行持续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第一阶段A组给予日夜分时段BiPAP治疗(日间常规设置参数,夜间压力整体提高平移2-4cmH2O治疗时长≥4h/晚),B组夜间常规BiPAP治疗时长≥4h/晚。1个月后检测OCST、肺功能。然后两组常规治疗洗脱1月后交换方法,即第二阶段A组夜间常规BiPAP治疗时长≥4h/晚,B组日夜分时段BiPAP治疗(日间常规设置参数,夜间压力整体平移提高2-4cmH2O治疗时长≥4h/晚),1月后再次复查上述项目。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和两两比较。结果所有入选患者中31例可以顺利应用本系统进行上传呼吸机监测数据,写回配置数据到呼吸机,4例退出,5例无法配合使用手机APP,共脱落9例。治疗前不带无创呼吸机监测数据,两组BMI、清晨血氧饱和度、PaCO2、pH值、AHI及夜间最低氧饱和度均无统计学差异。第一阶段两组治疗后清晨氧饱和、氧分压无统计学差异;A组分时段治疗组PaCO2低于B组对照组(41.5±4.31 vs 47.1 ±6.12 mmHg),AHI 低于 B 组对照组(3.1 ±3.7 vs 7.8±4.9),P 均小于 0.05;A组分时段治疗组日间平均使用时间大于B组对照组(4.26±0.97 vs 3.32±1.26 h),P<0.05;夜间平均使用时间A组分时段治疗组大于B组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二阶段B组分时段治疗组PaCO2低于A组对照组(42.5±4.33 vs46.22±5.15 mmHg),AHI 低于 A 组对照组(4.11±0.59vs6.21±0.82),P 均小于0.05;B组分时段治疗组夜间平均使用时间和日间平均使用时间组均大于A组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叠综合征患者呼吸物联网辅助分时段压力BiPAP模式治疗有助于患者二氧化碳分压恢复正常,更好的控制睡眠呼吸暂停。但尚需更多样本验证。
王玮[4](2021)在《无创呼吸机BiPAP模式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针对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通过采用无创呼吸机BiPAP模式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该院2019年1—12月期间,随机选取192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随机配号的方式将其平均分成对比组和观察组(n=96),对比组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法,观察组引入无创呼吸机BiPAP治疗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各项血气指标、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肺功能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气指标PaO2(83.25±1.25)mmHg、PaCO2(43.12±0.28)mmHg、SaO2(96.21±2.14)mmHg指标改善情况、氧化应激指标SOD指标(6 218.27±10.52)μg/gHb以及肺功能康复情况FEV1(2.65±0.45)L、FVC(3.43±0.36)L明显优于对比组PaO2(73.52±3.85)mmHg、PaCO2(50.10±1.43)mmHg、SaO2(89.17±1.05)mmHg指标改善情况、氧化应激指标SOD指标(5 104.23±12.84)μg/gHb以及肺功能康复情况FEV1(1.24±0.45)L、FVC(2.65±0.5)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97、19.838、16.052、39.347、15.345、8.692,P<0.05)。结论采用无创呼吸机BiPAP治疗模式对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对患者各种血气指标和氧化应激指标进行调节,使患者得到有效治疗。
彭倩[5](2021)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食管癌合并COPD术后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干预》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食管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围手术期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该科收治的围手术期呼吸衰竭的食管癌合并COPD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是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呼吸衰竭,均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呼吸道护理、心理护理、呼吸功能锻炼、并发症护理等专科护理,比较2组预后效果。结果无创正压通气治疗5d后,观察组患者pH值、动脉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心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5/30),明显低于对照组[43.3%(1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P<0.05)。结论在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食管癌合并COPD患者围手术期呼吸衰竭期间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疗效,加速患者肺部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预后。
殷霞[6](2021)在《BiPAP呼吸机治疗COPD急性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BiPAP呼吸机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COPD急性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0例,随机等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5例,参照组实施药物治疗,研究组实施BiPAP呼吸机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与肺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5.56%(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FEV1%、FEV1显着优于治疗前及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BiPAP呼吸机应用于COPD急性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显着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刘跃[7](2021)在《BiPAP呼吸机用于高碳酸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治疗的护理配合》文中指出目的分析BiPAP呼吸机用于高碳酸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治疗的护理配合方法,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 90例高碳酸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患者被纳入到此次研究之中,均为本院2017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患者。入组患者均应用BiPAP呼吸机进行治疗,并配合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试验前后,分别检测入组患者的动脉血气相关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积极治疗与护理,入组患者的动脉血气相关指标得到明显改善,与干预前相比较,患者的动脉血气pH值、PaO2检测水平均显着提高,PaCO2检测水平明显下降,均P <0.05。结论 BiPAP呼吸机用于高碳酸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是可行的,治疗过程中配合实施多方面的护理干预可以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
杜焰家,张伟强,温雅[8](2020)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BiPAP呼吸机通气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究双水平无创通气机(BiPAP)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通气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的血气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PaCO2、PaO2、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PaCO2低于对照组,PaO2、pH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取BiPAP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通气状况,改善疾病预后。
郝鹏,张天,张克林,钟贵芳,何清[9](2020)在《BiPAP无创呼吸机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BiPAP无创呼吸机在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Chronic respiratory failure,CRF)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1月期间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重度COPD合并CR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和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气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的PaO2、SpO2和Sa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到了82.86%,与对照组的60.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无创呼吸机可以有效应用于重度COPD合并CRF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显着提升,宜广泛应用与推广。
邹彬[10](2020)在《精细化护理在COPD伴呼吸衰竭病人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RF)病人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通气(BiPAP)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某院接受BiPAP治疗的COPD伴RF病人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动脉血气指标、肺基础功能指标、呼吸机耐受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第1秒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和FEV1/FVC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的治疗总有效率、呼吸机耐受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OPD伴RF病人BiPAP治疗期间实施精细化护理有利于提高病人的呼吸机耐受性,改善动脉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二、BiPAP呼吸机治疗COPD致呼吸衰竭的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iPAP呼吸机治疗COPD致呼吸衰竭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集束化护理联合双相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和住院时间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
2.2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 |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2)探析BiPAP呼吸机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疗效判定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SBP、RR、HR变化情况 |
2.2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和BNP变化情况 |
2.3 对比两组治疗后疗效 |
3 讨论 |
(3)基于呼吸物联网的分时段压力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重叠综合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无创呼吸机远程管理治疗不伴呼吸衰竭重叠综合征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仪器与软件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对象 |
2.4 干预措施 |
2.5 观察指标 |
2.6 质量控制 |
2.7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 |
3.2 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变化 |
3.3 两组患者的睡眠呼吸障碍治疗效果 |
3.4 呼吸机使用依从性比较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创新性和局限性 |
6.1 创新性 |
6.2 局限性 |
第二部分 无创呼吸机远程管理BiPAP模式日夜分时段压力治疗伴有呼吸衰竭的重叠综合征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仪器与软件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对象 |
2.4 干预措施 |
2.5 观察指标 |
2.6 质量控制 |
2.7 统计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 |
3.2 分时段压力治疗效果 |
3.3 呼吸机使用依从性比较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创新性和局限性 |
6.1 创新性 |
6.2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文献综述 无创通气远程管理在重叠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无创呼吸机BiPAP模式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血气指标对比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
2.3 两组患者肺功能康复情况对比 |
3 讨论 |
(5)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食管癌合并COPD术后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手术及治疗方法 |
1.2.2 护理方法 |
1.2.2. 1 避免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时的误区 |
1.2.2. 2 心理护理 |
1.2.2. 3 呼吸功能锻炼 |
1.2.2.4并发症的护理 |
1.2.3 评价指标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2组患者治疗后pH、PaO2、PaCO2、HR、呼吸频率比较 |
2.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2.3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
3 讨论 |
(6)BiPAP呼吸机治疗COPD急性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治疗效果 |
2.2 肺功能指标 |
3 结论 |
(7)BiPAP呼吸机用于高碳酸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治疗的护理配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BiPAP呼吸机通气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治疗前后Pa CO2、Pa O2、p H值比较 |
2.2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
3 讨论 |
(9)BiPAP无创呼吸机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
3 讨论 |
(10)精细化护理在COPD伴呼吸衰竭病人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治疗方法 |
1.2.2 护理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疗效标准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BiPAP呼吸机治疗COPD致呼吸衰竭的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集束化护理联合双相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和住院时间的影响[J]. 邱燕燕,刘娟,夏连. 医疗装备, 2021(22)
- [2]探析BiPAP呼吸机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J]. 石红兵.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1(11)
- [3]基于呼吸物联网的分时段压力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重叠综合征[D]. 王凯悦. 山东大学, 2021(12)
- [4]无创呼吸机BiPAP模式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J]. 王玮. 系统医学, 2021(10)
- [5]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食管癌合并COPD术后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干预[J]. 彭倩. 现代医药卫生, 2021(08)
- [6]BiPAP呼吸机治疗COPD急性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价值研究[J]. 殷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21(10)
- [7]BiPAP呼吸机用于高碳酸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治疗的护理配合[J]. 刘跃. 继续医学教育, 2021(03)
- [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BiPAP呼吸机通气的疗效观察[J]. 杜焰家,张伟强,温雅. 中国医药科学, 2020(24)
- [9]BiPAP无创呼吸机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分析[J]. 郝鹏,张天,张克林,钟贵芳,何清. 黑龙江医学, 2020(11)
- [10]精细化护理在COPD伴呼吸衰竭病人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邹彬. 全科护理, 2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