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理念创新中寻求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庞坤缺[1](2021)在《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研究》文中提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随着世界历史的不断发展,开放成为推动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必然要素,体现了一个国家致力于自身发展和不断走向世界的发展诉求。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和稳定器,其中一条极为重要的经验,就是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历史雄辩地证明,对外开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工作,在深刻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和中国对外开放实践的基础上,紧密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开放”“怎样扩大开放”“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新理念、新倡议,构成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是对中国对外开放理论精髓和实践经验的集中概括,也是新时代中国实施全面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遵循,同时,为探寻适合自身发展道路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中国方案,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本文围绕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这个主题,先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再探讨其理论特征、扩大对外开放与深化对内改革的辩证逻辑关系,接着深入梳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形成条件,包括时代背景、理论渊源、现实依据等,再对其主要内容以及主要内容间的逻辑关系进行论述,接着从思想维度和实践维度,探析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方法论,最后从理论创新、实践意义、世界影响三个方面,系统总结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基于上述研究思路,本论文共分六个章节展开具体论述。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主要把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述评、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等问题,梳理介绍清楚,为整个研究奠定坚实基础。第二章是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基本理论概述,本章首先对开放、对外开放、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等概念内涵进行界定分析,再具体分析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理论特征,最后在改革开放的框架内分析了扩大对外开放与深化对内改革的辩证关系。本章是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理清了一些基本概念,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将本课题的研究不断推向深入。第三章重点论述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形成条件,主要从其形成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现实依据等三个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全面阐释。概而观之,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形成有着深刻必然的依据。国际、国内环境的新变化、新特点构成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它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开放的理论、中国共产党人的对外开放思想为理论基础,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对外交往理念、对外开放理论,成为其形成的宝贵思想资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着成就、我国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发展时期、全球治理体系发生根本性变革、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等,构成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现实根基。第四章论述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本章从坚持开放发展新理念、完善对外开放布局、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等几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并从根本理念、战略布局、重要支撑、价值目标、重要保障等方面,剖析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之间所具有的严密内在逻辑关系。这一章是本文研究的逻辑中心,为后两章的研究做好铺垫、打下基础。第五章针对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方法论展开剖析,本章从思想维度和实践维度两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方法论,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继承和发展。具体来看,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统一、坚持民族情怀和全球视野相统一是其在思想维度的方法论;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统一、坚持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相结合、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是其在实践维度的方法论。在新时代境遇下,科学把握、系统剖析其方法论,对于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的理解和实践方略的践行,指导新时代对外开放不断向高水平迈进,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第六章归纳总结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本章是论文研究的逻辑终点,在前几章分析论述的基础上,本章从理论创新、实践意义和世界影响三个方面,集中揭示了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具体来看,从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开放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等方面总结了其理论贡献;从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全面提升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助力中国话语体系传播等方面剖析了其实践意义;从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探索国际合作新机制、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探讨了其世界影响。
曹猛[2](2021)在《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研究》文中提出高校党建工作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加强全媒体时代高校党的建设、提升党建质量,是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落实“三全育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主客体、方式方法等因素都在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学生的行为特点和交流方式发生了较大改变,这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挑战。近年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相继召开,《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修订,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方向和具体要求,高校育人实践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增强。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筑牢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担当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任重道远。因此,探讨新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应有之义。当下,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以移动互联、智能传播、网络视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层出不穷,并与传统媒体交叉融合发展,共同构成了当前的媒介形态,其涉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是前所未有的。在全媒体时代,高校已经成为互联网应用和全媒体传播向纵深发展的重要领域,高校师生是全媒体技术运用和推动的主流群体。全媒体不仅是一种工具和手段,也是一种认识观念和技术方式,更是影响人、改变人和发展人的时代背景,全媒体对高校党建工作的理念、方式、内容、机制等产生深远影响,给新时代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全媒体时代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利用全媒体技术力量有效提升高校党建质量,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坚持理论研究、实证调研、实践探索相结合,根据“理论阐释——现实审视——基本遵循——路径探析”的脉络,对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首先从全媒体与高校党建质量提升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和理论资源入手,进而阐述高校党建实践的基本经验与特点,分析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面临的发展机遇,从而概括总结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基本遵循,最后从优化机制、整合资源、创新方法、完善评价等方面,对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路径策略进行探析。对高校党建工作现状的调研是开展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研究的基础环节。论文基于对公办本科、民办本科、高职高专等8所不同类别高校1850份有效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以及40份访谈记录的综合整理表明,当下高校党建质量提升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体制机制缺畅通、要素资源难协同、技术方法欠创新、评价方式不科学等;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相关的可借鉴研究成果还不够丰富、系统,全媒体技术持续融入高校党建的力量不强,有效的高校党建质量提升合力氛围尚未形成等等。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是一个包含着众多因素的系统性工程,针对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存在的主要问题,论文坚持以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高质量发展为坐标轴,以当下高校党建工作现状和具体实践为观测点,以全面提升高校党建工作质量和科学化水平为突破口,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政党建设和教育的基本理论和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关于高校党建的思想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教育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开展跨学科研究,不断拓展研究思路、丰富资源平台、校准技术路线、探析解决路径。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基本内容是:借力全程媒体实现党建信息整合共享、借力全息媒体实现党建情势实时监测、借力全员媒体实现党建组织精准覆盖、借力全效媒体实现党建措施智慧生成。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机制的优化构建:一是健全全媒体党建工作责任机制,规避机制合力发挥的风险;二是构建全媒体党建工作协同机制,强化机制合力效果;三是完善全媒体党建工作保障机制,奠定机制合力基石。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资源优化整合路径:一是科学定位高校党建资源的优化整合目标;二是系统扩充高校党建资源的优化整合内容;三是充分激发高校党建资源的优化整合效能。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方法的创新路向:一是明确立足点,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定不移;二是强化着力点,挖掘全媒体助力高校党建工作方法创新的关键要素;三是找准落脚点,满足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多元发展需要。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评价的改进策略:一是以育人为导向科学设置党建质量评价体系;二是以一线为重点增加基层质量评价意见权重;三是以奖惩为动力推动党建质量评价精准实施。
杨焕丽[3](2021)在《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的创新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媒介,不仅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传播载体,也是拓宽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肩负中华文化影像化传播、传承中华美学精神及满足受众文化需求等重要文化使命,彰显文化自信,承载推动电视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责任。在优秀传统文化呼唤现代化表达的时代背景下,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以独特的视听语言实现文化符号的消费性生产,契合作为文化生产力形态的电视媒介的商业逻辑和产业发展诉求,持续不断地增加文化供给和文化涵养。创新是故宫文化传承最有效的方式,《上新了·故宫》节目在文化探秘到文化传承再到文创产品的文化创造过程中,使故宫文化逐渐渗透大众主流文化视野,赋予故宫文化现代化新活力,推动故宫文化产业发展。《上新了·故宫》节目是如何形成强大的文化影响力及文化传播力,逐渐发展为当前国潮文化“热”现象的呢?本研究选取《上新了·故宫》作为研究样本,探索节目如何创新性地让故宫文化跨越红墙黄瓦,贴近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又是通过怎样的艺术手法重塑故宫视觉文化形象,展现故宫文化活力?又以何种方式在文化传承到文化消费的过程中构建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深度与温度?最后是如何权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节目有效创新呢?以《上新了·故宫》节目为研究对象,围绕节目文本的理念创新策略、内容形式构思策略及传播策略等方面深度观照节目创新路径,希望丰富理论研究并为类型创作及电视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实践经验。本研究涉及范畴主要包括绪论、结论和五个章节内容:第一章阐述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创新概况。在相关概念界定辨析基础上从文化引领者、文艺创作者及文化消费者等视角观照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创新动因,整体梳理节目发展脉络,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研究思路过渡到《上新了·故宫》节目创新背景和创作动因的详细阐述。第二章主要是分析《上新了·故宫》节目在制作理念层面的创意所在。第三章是《上新了·故宫》节目内容的创新策略,从文化内容、角色内容及媒介内容等方面探讨节目的创新元素。第四章是《上新了·故宫》节目形式与传播的创新策略,从影像叙事、空间表达及传播策略等要素阐述节目的创新要点。第五章是《上新了·故宫》节目对同类节目的创新启示,在总结思考《上新了·故宫》节目创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考究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现存问题和发展困境,进而探讨设想节目创新的提升策略。
吕诗颖[4](2021)在《城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服务创新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是城市旅游公共服务的窗口,在城市旅游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伴随着旅游大众化与散客化、个性化与多样化、休闲化与体验化、品质化与中高端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城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的建设发展也相应面临着较大挑战。大众旅游时代如何打破城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传统的、单一的以信息咨询为主的服务模式,从供给层面推动城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服务创新,加速其自身转型升级已然成为城市旅游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公共服务领域的服务创新逐渐走入学者视野,旅游公共服务作为城市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出现了许多关于城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发展的现状分析、发展模式与机制的创新研究。但此类研究通常针对城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某个单一因素如旅游信息等内容进行展开,并未以整合性的视角出发探讨城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服务创新的整体框架与具体维度。在Bilderbeek(1998)等学者提出的服务创新模型中,涉及了服务概念、顾客界面、服务传递系统、技术四个维度。城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作为服务型场所,其服务创新的方向与此模型提出的四个维度契合良好,因此,本文在借鉴服务创新理论、参考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的维度划分基础上探索城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目前服务创新中的应重点关注的维度。文章按照“描述现象—理论研究—案例分析”的基本思路展开研究。首先描述了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城市旅游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城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发展缓慢,同质化现象严重,与游客日益增长、多元化的需求不匹配的现象;在描述现象后,梳理了城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与服务创新相关文献,研究了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产品理论、服务创新理论、扎根理论,提炼出城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服务创新影响因素;案例分析以上海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编码与层次分析法,先是将上文提炼的城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服务创新影响因素作为扎根编码概念化的初始思考角度,结合访谈、调研、文献梳理所得的关于上海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的一手资料与二手资料,对上海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服务创新依次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选择式编码,构建出上海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服务创新指标维度框架,再将构建的上海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服务创新指标维度按它们的关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以专家对指标维度两两对比打分的方式,客观的赋予各个指标相应权重,从而判别各个维度的重要性与各个维度间的重要性差异,根据差异结果指出城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服务创新的侧重点;最后综合上述的研究结果,搭建了城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服务创新过程模型。研究表明,城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的服务创新发展过程受到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的共同推动,外部因素主要是其所处的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内部因素一是城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服务创新各参与主体的活动产生的影响,包括政府的主导、企业的合作、居民游客的参与,二是城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本体的创新活动产生的影响,包括诸如制度设计与利益分配等创新本质内容与创新风险的评估。以环境、主体、本体三大类因素为案例研究中扎根编码原始资料的标签,为原始资料初步概念化提供方向,在不断抽象、去重、归纳后得到了45个初始概念,13个副范畴,5个最终主范畴,即城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服务创新应从空间设施、服务理念、服务渠道、技术创新、管理模式五个维度开展,其中应优先考虑管理模式和技术创新,其次考虑开拓服务渠道,再者是服务理念与空间设施创新。并且在管理模式创新中应优先考虑管理机制创新,在技术创新中应优先考虑用户体验升级,在服务渠道中应优先增加主客互动,在服务理念中应优先推动文旅融合,在空间设施中应优先功能空间拓展。
周立扬,单慧芳,关毅,管晓君,王婷婷,袁泉[5](2021)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品牌宣传创新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融媒体时代,国有企业如何借力新媒体的东风,构建属于自己的全媒体传播矩阵,形成内外一致且有力的发声阵地,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传播国企好声音,是国有企业宣传战线亟待认真回应的现实课题。对此,中建一局一公司强化顶层设计,围绕"建立新机制、树立新观念、接纳新开放、构建新格局"四个方面,在新闻宣传上创新理念和模式,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打通上下信息壁垒和创新落地载体,对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如何探索、激活、创新品牌宣传工作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
庞雨荟[6](2020)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思想渊源与发展基石,是考察理论核心实质与精神要义的文本依据。马克思同恩格斯并肩而着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据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脉络的转折点,被看作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奠基之作。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对旧唯物主义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在深刻剖析施特劳斯、鲍威尔、施蒂纳等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家的基础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释唯物史观,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观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理论渊源。《形态》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不容忽视的经典文本,蕴含着马克思恩格斯求索人类解放的伟大研究,至今仍闪耀着引人入胜的理论光芒。要坚持扎扎实实读原着,勤勤恳恳学原文,真真切切悟原理,通过研读经典文本观理论之全景、知思想之全貌、懂现实之联系。研读《形态》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彻底性与说服力,有助于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有助于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塑造人、铸育人提供启示。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综合采取文献分析法、文本解读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等基本研究方法,以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范畴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和探讨《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力求在《形态》中找寻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观点,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涵,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张力,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设提供价值启示。具体而论,本文研究主要划分为四大部分六个章节:第一部分:绪论,即第1章。本部分主要对本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论文创新与不足进行论述,明确本文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综述研究的缘起、计划、意义。第二部分:第2章,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论析。本部分主要针对“理念”的概念进行界定,通过辨析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中理念的内涵,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基本范畴,为厘清《形态》中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论断提供界定标准。第三部分:第3、4、5章,对《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进行阐释,本部分主要包含对《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内容解读,包括对“现实的个人”的研究,通过社会关系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三个维度探析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现实的个人”过程中的结构表征和作用机制;对意识形态极端重要性的研究,考察意识形态教育对国家思想领域安全的保障功能和重要意义;对构建和树立科学价值观的研究,通过对分工造成的“现实的个人”在物质和精神领域的不自由根源进行剖析与揭露,尝试厘清建立科学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为无产阶级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实现人的解放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这部分内容是本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所在,居于核心地位,也是篇幅最大的部分。在对涉及到的论断进行解读的基础上,阐释论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解析其中蕴藏的精神内核。第四部分:第6章,《形态》中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蕴含的时代价值。这部分内容主要论证研究《形态》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现实价值,表明研读《形态》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以及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着作的重大意义。新时代是新起点、新机遇,也是新征程、新挑战。通过深刻领会《形态》中蕴藏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筑桥铺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竭力奋进,彰显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时代价值与精神力量。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研究全文,并对研究中尚未充分阐发和彻底解决的问题与不足进行说明,为今后的研究明确方向,也为继续考察《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提供思路。总之,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研究之路任重而道远,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历史性课题,也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发展的时代主题。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在研读经典的道路上深学深悟、常学常新、真学真用,将马克思主义经典研读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的始终,实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范丽君[7](2020)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以接受理论为借鉴》文中研究说明1994年我国接入互联网之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产生到不断壮大,经历了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发展进程,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也同样经历了由现象到本质、由经验型到科学化的认识阶段,大致可分为管控应对阶段、主动探索阶段、深化研究阶段,并朝着学科化方向发展。虚拟实践性是开展体验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依据;交互主体性是构建主体间性教育思维的前提基础;隐蔽渗透性是运用潜隐性教育方式的重要依据。结合调查问卷结果检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其教育者封闭的教育思维、“去现实化”的教育内容、孤立的教育载体、单一的话语体系等问题,是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低实效性、少针对性的主要原因。诞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接受理论提出了“走向读者”这样一个新思路,由“文本中心论”转向了“读者中心论”,是美学研究领域方法论的根本性转变。借鉴接受理论“接受者中心”、“期待视野”、“召唤结构”、“读者参与”、“审美经验”、“审美距离”、“偏离效应”等概念,对解决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存问题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价值。借鉴接受理论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二者在理念、要素、过程、环节等方面的相似性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接受理论的内在动力。针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存问题,本文借鉴接受理论构建一个包括理念创新、内容优化、载体运用、话语变革在内的创新体系,四个要素分别处于创新体系的核心层、根本层、渠道层和表象层,彼此联系、相互交织,共同发挥协同创新效应。接受理论认为读者作为接受者在文学价值结构中处于灵魂地位,是文学价值创造的直接参与者。大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主观能动性、自主选择性和创新超越性。接受理论中“接受者中心”的观点启示教育者要树立以大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具有对话性、差异性和发展性。这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交互主体性的本质体现,“受众至上”的互联网思维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大学生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趋势的应然选择。大学生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要求教育者要密切关注接受主体的思想行为特点、与大学生平等对话、培养大学生主体性能力来实现。“期待视野”是读者基于自身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一种审美期待,它决定了读者对作品的接受效果。当代大学生的内在需求是促使其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动力。教育者要充分关注大学生指引导向需求、沟通交流需求、表达自我需求,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既要符合大学生的“期待视野”,又要力求满足其“创新期待”。按照生活化、人文性、时代感的优化原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以网络“三观”教育作为基础性内容,强化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络政治引领,创新媒介素养教育。接受理论强调读者的阅读对作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意义。当代大学生网络接受方式以互动性、体验性、参与感为特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运用应当遵循理论性与实践性并举、目的性与渗透性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融合、教育性和参与性共存的原则,有效利用微博、微信、APP等“微”平台,开发推广“严肃游戏”,加快建设“慕课”、“微课”等“移动”课堂。“召唤结构”是由作家建构、由读者对未定点及空白进行确定和填充的结构机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需要教育者用话语体系建构起“召唤结构”。教育者要重视接受者的主观创造性,研究大学生的网络话语偏好,灵活运用网言网语的“偏离效应”。根据网络语言“泛话语权”、“小叙事”、“可视化”的特点,按照提高话语体系的“引导力”、“渗透性”、“柔性化”的原则变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掌握网络话语传播的特点和规律,拓展话语资源,精心组织话语形式,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何佳淇[8](2020)在《县域节事活动运营创新研究 ——以潜江龙虾节为例》文中提出当下,节事活动影响力彰显,县域范围内节事活动遍地开花,但同质化严重,生命周期短,参与者满意度低等一系列问题层出不穷,县域节事活动未发挥其最大效益。尽管县域节事活动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但学术界对其的探讨仍较少,国内学者多对城市节事活动的开发进行研究,少有以县域节事活动为出发点的研究成果。要使节事活动发挥更大效益,就是要为参与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文章基于服务创新视角,尝试利用服务创新的四维度模型来探索如何解决县域节事活动运营中所面临的问题,最终要回答的问题是:县域节事活动怎么在运营过程中实现创新。节事活动的运营是一项系统的工作,节事活动的运营创新是一项系统的服务创新过程。文章采用规范的单案例研究方法,以潜江龙虾节为案例,从运营理念、运营服务系统、参与者、软硬件四个维度进行分析,探究四个维度的内容以及四个维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得到潜江龙虾节组委会的研究许可后,充分收集潜江龙虾节资料了解研究对象,引入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构建概念模型,然后根据概念模型设计访谈提纲、调查问卷。研究人员提前半个月到达潜江参与龙虾节运营相关工作,通过实地观察、访谈、问卷调查全面获取一手资料,最后借助Nvivo12软件对数据进行编码归类和主题分析,完善理论模型。研究表明,对于县域节事活动运营创新来说,运营理念创新是县域节事活动创新的源动力,运营理念是办节的战略布局。参与者创新是县域节事活动创新的根本目的,县域节事活动运营创新就是要为参与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运营服务系统、软硬件创新是手段,通过运营服务系统连接节事活动与参与者,搭建桥梁。软硬件创新是锦上添花,为参与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县域节事活动在运营过程中要重视运营理念,正确的理念指导是节事活动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要立足市场需求,坚持大众主体,参与者才是节事活动成功之本;要打造专业运营团队,为节事活动提供专业化运营服务;要提高地方软硬件实力,为节事活动保驾护航。
于婷婷[9](2020)在《科技类综艺节目《机智过人》的创新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国内电视节目掀起了一阵科技热潮,科技类综艺节目以前所未有的火热在荧屏上集中绽放。其中,中央电视台的一档聚焦于人工智能的科技类综艺节目《机智过人》通过“科技+”的表达方式传播科学知识与科学内涵,彰显科学趣味,抒发人文关怀,让大众在节目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科学知识,感受国家顶尖人工智能技术给现在生活带来的变化,从而达到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养的目的。以《机智过人》为代表的科技类综艺节目在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营造全民科学氛围、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中体现了媒体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同时也是对传统科技节目的一种全面创新,《机智过人》在各个层面的突破与创新,成功引起了行业对传统科技节目转型的关注。本文的研究结构包括绪论、结语和五个章节,主要从节目的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三个维度对《机智过人》进行剖析,以期为当下科技类综艺节目的电视化表达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绪论以研究背景及意义为思考原点,梳理科技类综艺节目与《机智过人》节目的相关文献资料,阐释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一章分别对科技类综艺节目与《机智过人》节目进行概述。第二章主要总结《机智过人》节目理念方面的创新。从科学传播、跨界组合、价值导向三个方面强调了理念创新是节目创新的根基,节目创新的有效性和价值性取决于根基的深入程度。第三章主要阐释节目内容方面的创新。节目在扩展选题深度和广度、丰富舞台角色设置以及引入流量内容等方面做出了诸多改良。第四章主要对节目形式创新进行分析。科技类综艺节目改变了传统科技节目的单一形式,新增了科技感十足的奇观舞美、多元的情节设置以及媒体融合的矩阵传播形式,展现了科技类综艺节目充分运用多种形式更好地达到科学传播目的。第五章通过对《机智过人》节目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以期对当下科技类综艺节目的创新发展有所启示。结语部分总结了论文前期工作,针对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思,并对科技类综艺节目的发展提出展望。
陈亚州[10](2020)在《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文中指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实现首次扩员后提出的旨在推动组织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理念,对于上海合作组织行稳致远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指引意义。与此同时,上海合作组织承载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周边命运共同体和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多重使命,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平稳构建对于上海合作组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全球治理体系等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概念纳入国际共同体的视阈中,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可视为在组织成员国间主要由价值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构成的四位一体的复合型地区共同体。据此,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共同体就是要推动成员国在共同价值、共同安全、共同利益和共同情感的基础上,将上海合作组织打造成为团结互信的典范、安危共担的典范、互利共赢的典范和包容互鉴的典范。通过对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资源、现有基础、主要挑战和基本路径方面等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可以发现,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丰富和深刻的思想资源,该理念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政治思想、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同时其吸收了中国参与和创建国际组织基本实践历程的有益经验。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成员国在共同价值、共同安全、共同利益和共同情感方面,已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奠定了一定的现实基础。不过,在以上四个维度,构建上海合作组织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鉴于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一项复杂艰巨的长期任务,各成员国需要在分别拟定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价值路径、安全路径、利益路径和情感路径的基础上,形成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整合性路径。
二、在理念创新中寻求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理念创新中寻求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 |
1.4.2 研究的不足 |
2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相关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开放的内涵 |
2.1.2 对外开放的内涵 |
2.1.3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涵 |
2.2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理论特征 |
2.2.1 宽广的马克思主义视野 |
2.2.2 强烈的风险意识 |
2.2.3 博大的国际胸怀 |
2.2.4 科学的思维方式 |
2.2.5 形象的语言风格 |
2.3 扩大对外开放与深化对内改革的关系 |
2.3.1 以开放促改革,对外开放为对内改革提供丰富经验 |
2.3.2 以改革促开放,对内改革为对外开放提供坚实基础 |
2.3.3 二者辩证统一,共同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
3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形成条件 |
3.1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形成的时代背景 |
3.1.1 国际背景 |
3.1.1.1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仍是时代潮流 |
3.1.1.2 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发生新变化 |
3.1.1.3 国际规则体系面临深刻变革 |
3.1.2 国内背景 |
3.1.2.1 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
3.1.2.2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
3.1.2.3 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持续上升 |
3.2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渊源 |
3.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开放的理论 |
3.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开放的理论 |
3.2.1.2 列宁关于开放的理论 |
3.2.2 中国共产党人的对外开放思想 |
3.2.2.1 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 |
3.2.2.2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 |
3.2.2.3 江泽民的对外开放思想 |
3.2.3.4 胡锦涛的对外开放思想 |
3.2.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交往和开放的思想资源 |
3.2.3.1 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
3.2.3.2 郑和下西洋,“锐意通四夷”的睦邻友好交往思想 |
3.2.3.3 林则徐、魏源等人的“知夷情”“解夷事”“睁眼看世界”等开放思想 |
3.2.3.4 康有为、梁启超的开放思想 |
3.2.3.5 孙中山的开放主义思想 |
3.3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形成的现实依据 |
3.3.1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着成就 |
3.3.2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发展时期 |
3.3.3 全球治理体系发生根本性变革 |
3.3.4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 |
4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4.1 根本理念:坚持开放发展新理念 |
4.1.1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
4.1.1.1 开放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 |
4.1.1.2 扩大开放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
4.1.2 开放发展新理念的丰富内涵 |
4.1.2.1 主动开放 |
4.1.2.2 全面开放 |
4.1.2.3 共赢开放 |
4.1.2.4 双向开放 |
4.1.2.5 公平开放 |
4.1.3 加快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
4.1.3.1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
4.1.3.2 推动贸易强国建设 |
4.1.4 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
4.1.4.1 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特点 |
4.1.4.2 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更均衡更充分的高质量发展 |
4.2 战略布局:完善对外开放布局 |
4.2.1 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
4.2.1.1 打造东部沿海开放新高地 |
4.2.1.2 加快内陆沿边开放步伐 |
4.2.1.3 陆海统筹推动海洋强国建设 |
4.2.2 完善对外开放贸易布局,推动我国从外贸大国迈向贸易强国 |
4.2.2.1 不断推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
4.2.2.2 推动多边、区域、双边贸易协同发展 |
4.2.2.3 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
4.2.2.4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
4.2.3 完善对外开放双向投资布局,促进“引进来”与“走出去”协调发展 |
4.2.3.1 稳步实施“引进来” |
4.2.3.2 积极推进“走出去” |
4.3 战略重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
4.3.1 “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历程 |
4.3.1.1 “一带一路”建设的提出 |
4.3.1.2 “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化 |
4.3.2 “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目标 |
4.3.2.1 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 |
4.3.2.2 将“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 |
4.3.2.3 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 |
4.3.2.4 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 |
4.3.2.5 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 |
4.3.3 “一带一路”建设的丰硕成果 |
4.3.3.1 政策沟通不断深化 |
4.3.3.2 设施联通不断加强 |
4.3.3.3 贸易畅通不断提升 |
4.3.3.4 资金融通不断扩大 |
4.3.3.5 民心相通不断促进 |
4.3.4 “一带一路”建设对新时代对外开放的影响 |
4.3.4.1 为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提供重要平台 |
4.3.4.2 为我国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辟广阔空间 |
4.4 重要支撑: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
4.4.1 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中国定位与角色 |
4.4.1.1 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定位 |
4.4.1.2 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角色 |
4.4.2 以中国智慧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
4.4.2.1 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 |
4.4.2.2 提升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
4.4.3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践 |
4.4.3.1 在全球政治和安全领域展示中国担当 |
4.4.3.2 在经济金融领域提供中国方案 |
4.4.3.3 在网络治理新兴发展领域承担中国责任 |
4.4.3.4 在构建国际海洋新秩序中贡献中国力量 |
4.5 价值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4.5.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 |
4.5.1.1 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 |
4.5.1.2 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 |
4.5.1.3 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
4.5.1.4 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
4.5.1.5 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
4.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途径 |
4.5.2.1 政治上坚持对话协商,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 |
4.5.2.2 安全上坚持共治共处,建设普遍安全的世界 |
4.5.2.3 经济上坚持合作共赢,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 |
4.5.2.4 文化上坚持互鉴共存,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 |
4.5.2.5 生态上坚持绿色低碳,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
4.6 重要保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
4.6.1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 |
4.6.1.1 相互尊重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坚实基础 |
4.6.1.2 公平正义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
4.6.1.3 合作共赢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理念 |
4.6.2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外交实践 |
4.6.2.1 秉持合作共赢原则,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
4.6.2.2 树立“亲诚惠容”理念,构建新型周边关系 |
4.6.2.3 坚持正确义利观,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协作 |
5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方法论 |
5.1 思想维度 |
5.1.1 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 |
5.1.2 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统一 |
5.1.3 坚持民族情怀和全球视野相统一 |
5.2 实践维度 |
5.2.1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 |
5.2.2 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统一 |
5.2.3 坚持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相结合 |
5.2.4 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 |
6 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
6.1 理论创新 |
6.1.1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对外开放理论 |
6.1.2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 |
6.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 |
6.2 实践意义 |
6.2.1 为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增添新动力 |
6.2.2 为全面提升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拓展新空间 |
6.2.3 为助力中国话语体系传播,提供新平台 |
6.3 世界影响 |
6.3.1 为世界经济增添新动能,展示了中国力量 |
6.3.2 为探索国际合作新机制,提供了中国方案 |
6.3.3 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评述 |
三、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难点与主要创新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基本理论探讨 |
一、相关概念阐释 |
(一) 党建、高校党建的概念梳理 |
(二) 质量、党建质量、高校党建质量的概念及衡量标准 |
(三) 全媒体、全媒体时代的概念与特点 |
二、全媒体与高校党建的内在逻辑关系 |
(一) 全媒体特征与创新高校党建工作理念具有高度契合性 |
(二) 全媒体技术与优化高校党建育人过程具有深度嵌入性 |
(三) 全媒体机制与增强高校党建体系合力具有广度协同性 |
三、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政党建设及教育的基本理论 |
(二) 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关于高校党建的思想 |
四、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理论资源 |
(一) 教育学、传播学等相关理论 |
(二) 互联网发展及媒体融合的理论 |
第二章 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现实审视 |
一、高校党建工作的基本经验总结 |
(一) 高校党建工作的基本特点 |
(二) 高校党建实践的基本经验与启示 |
二、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面临的现实挑战 |
(一) 传统党建机制不适应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新要求 |
(二) 高校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创新滞后于全媒体时代的新发展 |
(三) 发挥全媒体优势进行高校党建资源优化整合不够系统 |
(四) 运用全媒体技术推动高校党建创新发展的能力本领不足 |
(五) 传统的评价方式与现实的高校党建工作匹配度不高 |
三、全媒体给高校党建质量提升带来新机遇 |
(一) 时空重塑的数字场景为高校党建质量提升创设新场域 |
(二) 共享动态的信息资讯为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扩充新内涵 |
(三) 交互智能的网络技术为高校党建质量提升增添新平台 |
(四) 多维融合的媒介体系为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拓宽新路径 |
第三章 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目标、原则及内容 |
一、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基本目标 |
(一) 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 |
(二) 巩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
(三)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二、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基本原则 |
(一) 坚持先进性原则:始终树立走在前列意识 |
(二) 坚持人民性原则:始终牢记服务师生的宗旨 |
(三) 坚持革命性原则:始终坚持党建创新的高质量方向 |
三、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基本内容 |
(一) 借力全程媒体实现党建信息整合共享 |
(二) 借力全息媒体实现党建情势实时监测 |
(三) 借力全员媒体实现党建组织精准覆盖 |
(四) 借力全效媒体实现党建措施智慧生成 |
第四章 优化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机制 |
一、优化机制是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前提 |
(一) 高校党建机制的内涵与功能 |
(二) 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机制优化构建的原则和要求 |
二、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机制合力的生成理路 |
(一) 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机制合力的理论支撑 |
(二) 全媒体为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机制合力的生成提供可能 |
(三) 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机制合力的生成理路特征 |
三、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机制的构建进路 |
(一) 健全全媒体党建工作责任机制,规避影响机制合力发挥的风险 |
(二) 构建全媒体党建工作协同机制,强化机制合力效果 |
(三) 完善全媒体党建工作保障机制,奠定机制合力基石 |
第五章 整合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资源 |
一、整合资源是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核心 |
(一) 资源优化整合的必要性 |
(二) 资源优化整合的可行性 |
(三)资源优化整合的理论支撑 |
二、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资源优化整合的现状分析 |
(一) 资源优化整合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二) 资源优化整合的原则 |
三、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资源的优化整合路径 |
(一) 科学定位高校党建资源的优化整合目标 |
(二) 系统扩充高校党建资源的优化整合内容 |
(三) 充分激发高校党建资源的优化整合效能 |
第六章 创新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方法 |
一、创新方法是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抓手 |
(一) 方法创新发展的合理性 |
(二) 方法创新发展的可行性 |
(三) 方法创新发展的基本遵循 |
二、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方法创新的现实要求 |
(一) 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工作方法的新变化 |
(二) 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方法创新发展的必要性 |
三、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方法的创新路向 |
(一) 明确立足点,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定不移 |
(二) 强化着力点,挖掘全媒体助力高校党建工作方法创新的关键要素 |
(三) 找准落脚点,满足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多元发展需要 |
第七章 完善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评价体系 |
一、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评价的模块结构与运行路径 |
(一) 系统构建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评价体系的模块结构 |
(二) 积极探寻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评价体系的运行路径 |
二、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评价的发展趋势与遵循原则 |
(一) 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评价体系的发展趋势 |
(二) 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评价需要遵循的原则 |
三、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评价的改进策略 |
(一) 以育人为导向科学设置党建质量评价体系 |
(二) 以一线为重点增加基层质量评价意见权重 |
(三) 以奖惩为动力推动党建质量评价精准实施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的创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文创产品 |
二、文化产业 |
三、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 |
第二节 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发展概况 |
一、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创新动因 |
二、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发展脉络 |
三、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类型区分 |
第三节 《上新了·故宫》节目概况 |
一、《上新了·故宫》节目简述 |
二、《上新了·故宫》创新动因 |
第二章 《上新了·故宫》节目理念的创新策略 |
第一节 守正创新:点亮“文化自信”的明灯 |
一、不忘初心:践行文化自觉理念 |
二、兼收并蓄:彰显和而不同理念 |
三、温故知新:坚持文化创新理念 |
第二节 推陈出新:融合“互联网思维”理念 |
一、跨界思维:深耕跨界融合理念 |
二、产品思维:巧用产品创意思维 |
三、用户思维:建立用户导向思维 |
第三节 开拓创新: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
一、人文精神:传递“人文情怀” |
二、价值导向:倡导核心价值观 |
第三章 《上新了·故宫》节目内容的创新策略 |
第一节 文化内容:故宫文化的多元嵌入 |
一、古典文化:古典文化的内蕴传承 |
二、精神文化:传统美学精神的书写 |
三、情感文化:家国情怀的弘扬传播 |
第二节 角色内容:角色形象的功能塑造 |
一、明星嘉宾:文化探秘的体验者 |
二、故宫专家:文化内容的阐述者 |
三、宫廷御猫:文化知识的讲解员 |
第三节 媒介内容:文化记忆的媒介表征 |
一、艺术语言媒介:电视语言的记忆编码 |
二、物质材料媒介:文物承载的集体记忆 |
三、电视媒介仪式:文化记忆的仪式建构 |
第四章 《上新了·故宫》节目形式与传播的创新策略 |
第一节 影像叙事:文化描摹的叙事表征 |
一、纪实性叙事:文化表征的纪实手法 |
二、戏剧性叙事:文化探秘的悬念结构 |
三、互文性叙事:多重文本的互文碰撞 |
第二节 文化空间:文化书写的多重空间 |
一、物理空间:去演播室的场景空间 |
二、历史空间:情景再现的历史镜像 |
三、虚拟空间:动画技术的空间建构 |
第三节 传播策略:传播媒介的创新扩散 |
一、渠道策略:线上线下病毒式传播 |
二、整合策略:整合内容营销式传播 |
三、垂直策略:精准互动裂变式传播 |
第五章 《上新了·故宫》节目对同类节目的创新启示 |
第一节 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存在的问题 |
一、节目内容“泛娱乐化”的文化空洞 |
二、节目题材与受众局限的“文化错位” |
三、节目创作“技术异化”的文化贬值 |
第二节 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提升策略 |
一、坚持内容创新,提升文化内涵 |
二、树立品牌意识,拓宽传播渠道 |
三、增强产业思维,发展衍生产业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4)城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服务创新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研究与理论基础 |
2.1 研究综述 |
2.1.1 城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相关研究进展 |
2.1.2 服务创新相关研究进展 |
2.2 概念界定 |
2.2.1 城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 |
2.2.2 服务创新 |
2.3 理论基础 |
2.3.1 扎根理论 |
2.3.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3.3 公共产品理论 |
2.3.4 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 |
第3章 城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服务创新影响因素 |
3.1 环境因素 |
3.1.1 政治与经济因素 |
3.1.2 文化因素 |
3.1.3 社会因素 |
3.2 主体因素 |
3.2.1 政府——主导供给者的变革 |
3.2.2 企业——合作供给者的需求 |
3.2.3 游客与居民——服务参与者的传播 |
3.3 本体因素 |
3.3.1 创新本质内容 |
3.3.2 创新风险 |
第4章 城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服务创新维度 |
4.1 城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概况 |
4.1.1 城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发展历程 |
4.1.2 城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发展经验 |
4.2 城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服务创新指标维度 |
4.2.1 调研与资料获取 |
4.2.2 编码过程 |
4.2.3 指标维度 |
4.3 城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服务创新指标维度权重 |
4.3.1 数据采集与处理 |
4.3.2 权重确定 |
4.3.3 结果分析 |
4.4 城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服务创新过程与模型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讨论与建议 |
5.3 思考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上海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开放性编码概念 |
附录B 城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创新指标维度权重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品牌宣传创新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树立“四新”理念,深化品牌内涵 |
(一)建立“新”机制。 |
(二)树立“新”观念 |
(三)接纳“新”开放 |
(四)构建“新”格局 |
二、聚焦媒体融合,创新落地载体 |
(一)建设媒体矩阵 |
(二)拓展融媒体平台 |
(三)创新信息化传播方式 |
三、做活策划,激发宣传新动力 |
(一)注重宣传计划 |
(二)精选宣传内容 |
(三)内容建设是根本 |
(四)丰富宣传形式 |
(五)用活宣传语言 |
四、打造文化品牌,凝聚发展正能量 |
(一)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
(二)引领企业科学发展 |
(三)获得多项国家级荣誉 |
(四)提升品牌美誉度 |
(6)《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创新 |
1.4.2 论文不足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论析 |
2.1 概念辨析 |
2.1.1 西方传统哲学中关于“理念”的阐释 |
2.1.2 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理念”的阐释 |
2.1.3 马克思主义中关于“理念”的阐释 |
2.1.4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阐释 |
2.2 内涵揭示 |
2.2.1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前沿争论 |
2.2.2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基本特质 |
2.2.3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理论创新 |
2.3 范畴界定 |
2.3.1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本质属性 |
2.3.2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内在规律 |
2.3.3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价值目标 |
第3章 《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目标 |
3.1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关系育人 |
3.1.1 “现实的个人”的内涵解析 |
3.1.2 “现实的个人”与“共同体”的关系 |
3.1.3 思想政治教育推动社会关系育人 |
3.2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育人 |
3.2.1 “现实的个人”与环境的关系 |
3.2.2 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与环境关系中发挥的作用 |
3.2.3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育人创新路径 |
3.3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 |
3.3.1 “现实的个人”的主体性与实践的关系 |
3.3.2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体系建设 |
3.3.3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创新路径 |
第4章 《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理念 |
4.1 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理念本质归属 |
4.1.1 “意识形态”概念解析 |
4.1.2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思想渊源 |
4.1.3 思想政治教育明确意识形态属性 |
4.2 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认同体系完善 |
4.2.1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批判路径 |
4.2.2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特征 |
4.2.3 思想政治教育构建意识形态认同 |
4.3 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理性路径建构 |
4.3.1 《形态》中蕴含的“意识形态”的主要功能 |
4.3.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 |
4.3.3 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意识形态理性 |
第5章 《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标准 |
5.1 思想政治教育揭示价值基础 |
5.1.1 资本主义的虚假自由 |
5.1.2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 |
5.1.3 思想政治教育在揭示价值基础过程中的作用 |
5.2 思想政治教育明确价值标准 |
5.2.1 《形态》中蕴含的无产阶级价值标准的基本特质 |
5.2.2 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价值标准过程中的作用 |
5.2.3 思想政治教育在弘扬价值标准过程中的路径创新 |
5.3 思想政治教育树立价值理想 |
5.3.1 《形态》中蕴含的无产阶级价值理想的基本特质 |
5.3.2 思想政治教育在树立价值理想过程中的作用 |
5.3.3 思想政治教育在树立价值理想过程中的路径创新 |
第6章 《形态》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时代价值 |
6.1 培植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理念 |
6.1.1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 |
6.1.2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 |
6.1.3 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磨砺 |
6.2 夯实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立场根基 |
6.2.1 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
6.2.2 强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
6.2.3 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
6.3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建设 |
6.3.1 铸魂育人,筑牢信仰之基 |
6.3.2 经典研读,补足精神之钙 |
6.3.3 真信笃行,把握思想之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以接受理论为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问题的缘起 |
(二) 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文献综述简析 |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 |
(一) 理论基础 |
(二) 知识借鉴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维度 |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
(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阶段及成果 |
(三)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特征及有效运用 |
(一) 虚拟实践性:开展体验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基石 |
(二) 交互主体性: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前提基础 |
(三) 隐蔽渗透性:运用潜隐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重要依归 |
第二章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检视及归因分析 |
一、教育思维封闭弱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
(一) 教育者对网络“新变化”认识不足 |
(二) 教育者对受众维度的考量不够 |
二、教育内容疏离现实降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度 |
(一) 教育者缺少对大学生内在需求的研读 |
(二) 教育内容对现实生活缺少解读和反思 |
(三) 教育内容创新不足且同质化现象严重 |
三、网络载体孤立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效度 |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缺少吸引力 |
(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未形成合力 |
(三) 教育者网络载体运用能力有待加强 |
四、话语体系单一消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 |
(一) 平等话语观念缺位 |
(二) 话语资源单一匮乏 |
(三) 话语方式恰适性不足 |
(四) 话语影响力逐渐式微 |
第三章 接受理论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启示 |
一、接受理论的创立及运用 |
二、接受理论重要观点解析 |
(一) “接受者中心” |
(二) “隐含的读者” |
(三) “审美经验” |
(四) “期待视野” |
(五) “召唤结构” |
(六) “读者参与” |
三、接受理论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性 |
(一) 现实需求: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 |
(二) 内在动力:二者在要素、过程等方面的相似性 |
四、基于接受理论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构想 |
(一)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目标 |
(二)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原则 |
(三)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素 |
第四章 视角转向:树立大学生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
一、“接受者中心”彰显出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
(一) 接受理论中“接受者中心”的内涵 |
(二) 大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特点 |
(三) “接受者中心”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
二、树立大学生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逻辑必然 |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交互主体性的本质体现 |
(二) 确立“受众至上”互联网思维的必然要求 |
(三) 顺应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趋势的应然选择 |
(四) 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逻辑起点 |
三、大学生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实现路径 |
(一) 关注大学生的多层次需求 |
(二) 实现与大学生的平等对话 |
(三) 强化大学生网络主体能力 |
第五章 内容优化:契合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期待视野” |
一、“期待视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的依据 |
(一) 接受理论中“期待视野”的内涵及启示 |
(二) 探究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期待视野” |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的内在遵循 |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特征 |
(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原则 |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设计 |
(一) 网络“三观”教育:突出主导性内容 |
(二) 网络道德教育:强化根本性内容 |
(三) 网络政治教育:优化主体性内容 |
(四) 媒介素养教育:创新拓展性内容 |
第六章 载体运用: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互动” |
一、“互动参与”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的着力点 |
(一) 接受理论中读者参与的重要意义 |
(二) 当代大学生网络接受方式的特点 |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的内部考量 |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内涵 |
(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特征 |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的实践样态 |
(一) 见“微”知着——“微”平台的有效利用 |
(二) 身临其“境”——严肃游戏的开发使用 |
(三) “移动”课堂——网络教育平台的搭建 |
第七章 话语变革:建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召唤结构” |
一、“召唤结构”为话语产品创设意义“空白” |
(一) 重视接受者的主观创造性 |
(二) 研究大学生的网络话语偏好 |
(三) 灵活运用网言网语的“偏离效应” |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革的内在依据 |
(一) 网络语言特点 |
(二) 话语变革原则 |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革理路 |
(一) 掌握网络话语传播的特点和规律 |
(二) 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资源 |
(三) 精心组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 |
(四) 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方式 |
(五) 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
结语 |
附录 |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县域节事活动运营创新研究 ——以潜江龙虾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域旅游新机遇 |
1.1.2 节事活动影响力彰显 |
1.1.3 节事活动对县域意义重大 |
1.1.4 县域节事活动遍地开花却效果不佳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1.4.1 主题创新 |
1.4.2 方法创新 |
1.4.3 理论创新 |
2 文献综述 |
2.1 县域节事活动概念及其运营相关研究 |
2.1.1 县域节事活动的概念 |
2.1.2 县域节事活动的特点与作用 |
2.1.3 节事活动的运营 |
2.2 服务创新及四维度模型的研究 |
2.2.1 服务创新的研究 |
2.2.2 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的应用 |
2.3 总结 |
3 研究设计 |
3.1 案例的选择 |
3.2 案例研究步骤 |
3.3 调研方法 |
3.3.1 访谈法 |
3.3.2 问卷调查法 |
3.3.3 实地观察法 |
3.3.4 二手资料收集分析 |
3.3.5 主题分析法 |
3.4 证据收集 |
3.4.1 证据的来源 |
3.4.2 证据收集框架 |
3.4.3 证据的编码与处理 |
3.5 信度、效度分析 |
4 案例剖析与概念模型构建 |
4.1 潜江龙虾节的运营创新 |
4.1.1 以龙虾为中心,带动旅游与文化 |
4.1.2 活动内容丰富,专业性与大众性并重 |
4.1.3 参与主体众多,价值共创 |
4.1.4 不断完善软硬件实力 |
4.2 县域节事活动运营创新要素分析 |
4.2.1 运营理念 |
4.2.2 运营服务系统 |
4.2.3 参与者 |
4.2.4 软硬件实力 |
4.3 县域节事活动运营创新概念模型 |
5 县域节事活动运营创新模型验证性分析 |
5.1 县域节事活动运营创新的内容 |
5.1.1 运营理念创新 |
5.1.2 运营服务系统创新 |
5.1.3 参与者创新 |
5.1.4 软硬件创新 |
5.2 运营理念维度的作用 |
5.2.1 运营理念创新推动参与者创新 |
5.2.2 运营理念推动运营服务系统创新 |
5.2.3 运营理念推动软硬件创新 |
5.3 运营服务系统维度的作用 |
5.4 参与者维度的作用 |
5.4.1 参与者创新推动运营服务系统创新 |
5.4.2 参与者创新推动软硬件创新 |
5.5 软硬件维度的作用 |
5.6 总结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县域节事活动运营创新路径 |
6.2 县域节事活动发展的建议 |
6.2.1 重视节事活动的运营理念 |
6.2.2 立足市场需求,坚持大众主体 |
6.2.3 打造专业运营团队 |
6.2.4 提高地方软硬件实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与调查问卷 |
附录二 科研成果 |
致谢 |
(9)科技类综艺节目《机智过人》的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科技类综艺节目研究 |
二、《机智过人》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科技类综艺节目与《机智过人》概述 |
第一节 科技类综艺节目概述 |
一、科技类综艺节目的概念界定 |
二、科技类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 |
三、科技类综艺节目的热播原因 |
四、科技类综艺节目的特征 |
第二节 《机智过人》节目概况 |
一、《机智过人》节目的诞生背景 |
二、《机智过人》节目的发展现状 |
第二章 《机智过人》节目的理念创新 |
第一节 “科学传播”的节目理念 |
一、科学传播主体的去中心化 |
二、科学传播受众的三维互动 |
三、科学传播内容的本质回归 |
第二节 “跨界组合”的节目理念 |
一、科技+综艺:注重寓教于乐 |
二、科技+人文:平衡精英文化 |
三、科技+艺术:嫁接传统文化 |
第三节 “价值导向”的节目理念 |
一、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
二、提升科学素养,助力科教兴国 |
三、释放创新智慧,鼓励创新创业 |
第三章 《机智过人》节目的内容创新 |
第一节 节目选题融入时代元素 |
一、前沿性:定位人工智能,彰显中国智慧 |
二、服务性:科技惠及民生,改善人民生活 |
三、实用性:实际领域运用,赋能行业发展 |
四、哲学性:探讨人机关系,引发未来思考 |
第二节 角色设置增强功能体现 |
一、多元主持人:功能拓展的主导者 |
二、机智代表人:科技故事的讲述者 |
三、超级检验员:最强人类的出题者 |
四、机智见证团:科学内涵的提升者 |
五、机智智囊团:权威制作的保证者 |
第三节 流量元素平衡严肃语境 |
一、明星策略:吸引目标受众 |
二、网络红人:紧抓观众目光 |
第四章 《机智过人》节目的形式创新 |
第一节 综合运用的奇观舞美 |
一、立体悬浮的舞台搭建 |
二、华丽炫目的灯光设计 |
三、完美清晰的音响规划 |
四、最强助力的道具辅助 |
第二节 跌宕起伏的情节设置 |
一、实力比较情节 |
二、矛盾攻守情节 |
三、图灵测试情节 |
四、人机合作情节 |
第三节 媒体融合的传播矩阵 |
一、有限空间+无限传播:丰富传播渠道 |
二、电视端+移动端:实现大小屏端联动 |
三、录播+直播:全天候、全景式的呈现 |
四、线上+线下:系列主题活动扩大影响 |
第五章 《机智过人》节目中存在的问题与启示 |
第一节 《机智过人》节目中存在的问题 |
一、缺乏网络娱乐爆点,观众反馈互动不足 |
二、专业合作渠道匮乏,缺少话语转换人才 |
三、节目缺少盈利方式,广告资源营销度低 |
四、节目创新要求度高,可借鉴发展模式少 |
第二节 《机智过人》对科技类综艺节目创新的启示 |
一、坚持科学本质,把握娱乐尺度 |
二、善用明星效应,打造科技偶像 |
三、发展衍生产业,寻求附加价值 |
四、启动保障机制,提供创新支撑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10)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上海合作组织研究现状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基本概念的界定和辨析 |
第一节 不同学科视阈中的共同体概念 |
(一)政治学视阈中的共同体 |
(二)社会学视阈中的共同体 |
(三)国际关系学视阈中的共同体 |
(四)共同体概念研究的特征和不足 |
第二节 共同体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共同体 |
(二)国际共同体 |
(三)命运共同体 |
第三节 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界定 |
(一)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
(二)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
第四节 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和其它命运共同体的异同 |
(一)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异同 |
(二)与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异同 |
(三)与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异同 |
第二章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资源 |
第一节 中国国际组织外交的经验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
(一)中国参与和创建国际组织的基本历程 |
(二)中国参与和创建国际组织的主要目标 |
(三)中国国际组织外交可资借鉴的主要经验 |
第二节 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
(一)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主要内容 |
(二)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三)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指导意义 |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和政治思想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
(一)“天下”观念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
(二)“和合”文化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
(三)“义利统一”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
第三章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现有基础 |
第一节 构建上合组织价值共同体的基础 |
(一)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生成过程 |
(二)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主要内容 |
(三)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认同程度 |
第二节 构建上合组织安全共同体的基础 |
(一)上合组织安全合作的演变过程 |
(二)上合组织安全合作的主要内容 |
(三)构建上合组织安全共同体的基础 |
第三节 构建上合组织利益共同体的基础 |
(一)成员国共同利益的发展演变过程 |
(二)成员国共同利益存在的主要领域 |
(三)构建上合组织利益共同体的基础 |
第四节 构建上合组织情感共同体的基础 |
(一)成员国的承认需求及其基础 |
(二)成员国的信任需求及其基础 |
第四章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主要挑战 |
第一节 构建上合组织价值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
(一)共同价值话语体系缺失 |
(二)共同价值认同程度偏低 |
(三)共同价值外部挑战增多 |
第二节 构建上合组织安全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
(一)成员国安全威胁认知存在差异 |
(二)成员国安全利益诉求更趋多元 |
(三)成员国安全合作成效有待深化 |
第三节 构建上合组织利益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
(一)成员国共同利益的实现成效不彰 |
(二)成员国双边与多边合作有待协调 |
(三)成员国利益诉求呈现多元化趋势 |
第四节 构建上合组织情感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
(一)成员国之间民心相通有待加强 |
(二)成员国之间不信任感仍未缓解 |
第五章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
第一节 构建上合组织价值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
(一)打造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话语体系 |
(二)提高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内部认同 |
(三)抵御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外部冲击 |
第二节 构建上合组织安全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
(一)塑造成员国共同威胁认知 |
(二)汇聚成员国共同安全利益 |
(三)提高成员国安全合作成效 |
第三节 构建上合组织利益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
(一)提高成员国共同利益的实现成效 |
(二)促使合作方式从双边向多边转换 |
(三)扩大成员国共同利益的实现领域 |
第四节 构建上合组织情感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
(一)多元化措施培育成员国共同情感 |
(二)满足成员国主要的共同情感需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在理念创新中寻求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研究[D]. 庞坤缺.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研究[D]. 曹猛.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3]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的创新策略研究[D]. 杨焕丽.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4]城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服务创新研究 ——以上海为例[D]. 吕诗颖.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品牌宣传创新与实践[J]. 周立扬,单慧芳,关毅,管晓君,王婷婷,袁泉. 国企管理, 2021(03)
- [6]《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研究[D]. 庞雨荟. 吉林大学, 2020(01)
- [7]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以接受理论为借鉴[D]. 范丽君. 山东大学, 2020(09)
- [8]县域节事活动运营创新研究 ——以潜江龙虾节为例[D]. 何佳淇.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科技类综艺节目《机智过人》的创新研究[D]. 于婷婷.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10]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D]. 陈亚州. 兰州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