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南石油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申请指南(论文文献综述)
万里平,李皋,肖东,石祥超,刘振东,张力[1](2021)在《提高非优势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既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双一流"建设的需要,更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需要。如何提升主干学科中非优势专业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已成为学校、学生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阐述了研究生培养的学术性、创新性、高层次性、职业导向性等特点,并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实践表明:通过提高生源质量、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升科研素质、搞好导师团队指导、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加强学校管理及社会监督等工作,可提高非优势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
刘婉颖,贺站锋,李星,林元华,侯铎,高婷艳,陈龙[2](2020)在《新工科背景下材料学科实验室建设的研究》文中认为新工科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提出的工程教育改革方向。"新工科"建设对材料学科实验室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目标和新要求。该文阐述了新工科历史缘由、内涵特征,探讨了以新工科为契机的材料学科实验室建设理念和思路,提出了建设新工科背景下材料学科实验室的措施。基于当前材料学科实验人才队伍存在问题,凝练出适合新工科背景的实验人才队伍建设方法,旨在为高等教育改革、传统工科实验室改革、新工科建设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价值,为加强实验室建设和落实新工科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策略。
乐平,陈小凡,李晓平,张继,梁琳,林倩[3](2020)在《基于油气藏渗流力学课程的创新创业深度研究融合》文中认为"油气藏渗流力学"作为石油工程专业主干课程,在日常教学中,多为理论知识教学,缺少实践教学活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得出创新创业教育实际情况的相关数据。根据实际情况,以创新创业为方向,将其思想与内涵同"油气藏渗流力学"的教学计划及活动相结合。从课上到课下,从学校到学生,全方位、深层次、多方向地提出了模块教学、合理规划科技创新竞赛及跨专业联合教学模式三种教学改革方式。
梁洪彬,张烈辉,陈满,赵玉龙,向祖平[4](2020)在《快速评价页岩含气量的新方法》文中研究表明在页岩气藏开发中,明确页岩含气量变化规律是气藏开发方案合理制定的关键,但由于吸附气解吸后会与游离气共同流动,难以获取二者变化特征,常用的测井解释法与现场解吸法因受环境、设备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两种方法解释结果存在较大误差,为页岩气藏开发研究带来困扰。因此,利用粉体工程中Horsfield填充理论建立了基于容积法的页岩气等温吸附实验的物理模型,提出了确定吸附气与游离气比例关系的方法,结合实测数据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较之于测井解释法、现场解吸法更简单、更精确,且易于计算,能定量地表征页岩气藏开发过程中吸附气量与游离气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页岩气藏开发时压力下降显着,孔道内的主要气源从游离气向吸附气转变时对应的压力点与孔隙度呈负线性相关。
钟城[5](2019)在《川东南丁山地区龙马溪组页岩裂缝特征及其与含气性关系》文中研究表明裂缝深刻影响着页岩气藏的品质,控制页岩气的产能,特别是对于川东南地区那些经历过多期构造演化、高-过成熟度的富有机质页岩而言,裂缝发育特征及其与含气性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尤为重要。以川东南丁山地区龙马溪组页岩为例,在对露头、岩心、镜下等微观-宏观尺度下裂缝进行表征的基础上,采用岩石力学实验、测井、地震解释等技术与方法,探讨了页岩裂缝发育主要控制因素,结合压力系数、含气量等相关资料,深入分析了页岩裂缝特征及其与含气性关系,取得了如下认识:(1)龙马溪组露头发育多期构造运动伴生的构造剪切缝以及少量的张性缝和直立缝,表现为“高、短、密”等特征,破碎程度较高,破碎能力较强;岩心裂缝主要发育类型包括剪切缝、压溶缝、张性缝、滑脱缝、复合缝等,成像测井共识别出高阻缝、高导缝、顺层缝、微断层、钻井诱导缝等多种类型的裂缝,总体以高角度斜交和垂直的剪切缝为主;微裂缝充填物包括有机质、黄铁矿、方解石等,按照微裂缝形成的控制因素划分为内因和外因,内部因素控制所形成的微裂缝包括层间页理缝、席状粘土层间缝、成岩收缩缝等成岩缝以及异常高压缝、有机质收缩缝等有机质热成因缝,外部因素控制所形成的微裂缝包括贴粒缝(晶间缝)和矿物节理缝(晶内缝)等构造缝以及人工诱导缝,镜下多呈现数条宽度约几十微米的主裂缝和几微米至十几微米的微裂隙相互交织的现象。(2)龙马溪组页岩裂缝发育控制因素包括构造因素和非构造因素。构造因素包括构造应力场和构造部位,体现在龙马溪组的构造裂缝共划分为两套,为燕山构造运动中-晚期、燕山构造运动末期-喜马拉雅构造运动中期和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晚期等三期构造运动共同叠加与改造的结果;裂缝深受断层的控制,其发育程度呈现明显的区域性差异,随距断层距离的增加,断层控制裂缝带过渡至区域控制裂缝带。非构造因素包括有机质、岩相类型及脆性矿物、埋深条件及岩石力学性质和其他因素,相对比贫有机质页岩而言,富有机质页岩的破裂模式更复杂,裂缝发育程度更高;石英、长石、黄铁矿为研究区龙马溪组主要脆性矿物,含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页岩的天然裂缝以多缝、网格缝为主;埋深由Om增加至4000m左右,Rickman脆性指数由53.7%~60.7%降低至46.9%~52.7%范围,岩样破裂模式由劈裂型(复杂)向剪切型(单一)过渡;页岩越薄,裂缝越发育;有机质生烃和排烃后局部产生异常高压可促使微裂缝形成,多种成因微裂缝之间相互交织,共同形成了内部复杂的裂缝系统。(3)燕山构造运动中期以来,靠近齐岳山断裂的DY1井-DY3井一带区域自构造抬升的时间早(约85Ma)和抬升幅度大(约2800m),裂缝与断层封闭性较差,顶板和盖层的裂缝发育程度较高,地震相干属性强、构造曲率值高,裂缝整体发育程度较高,其压力系数低于1.2,含气性差;远离齐岳山断裂的DY2-DY5井一带的区域构造改造程度低,裂缝与断层封闭性较好,盖层和顶板裂缝发育程度低,地震相干属性弱、构造曲曲率值低,目的层裂缝整体发育程度较低,其压力系数普遍高于1.2,含气性好。通过对川东南丁山地区龙马溪组页岩裂缝的系统研究,明确了页岩裂缝特征及其与含气性关系,不仅深化了页岩气保存条件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强了在复杂构造区中寻找页岩气有利勘探目标区的理论认识,以期为川东南页岩气的勘探布局与高效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和进一步的参考资料。
陈强[6](2018)在《富有机质页岩碳酸盐矿物向硫酸钙转化诱发胀裂机理研究》文中指出页岩气主要赋存于纳米尺度的有机孔与无机孔内,该类孔隙具有尺度小、甲烷传输缓慢等特征。水力压裂有利于提升页岩气藏整体渗流能力,但仍无法解决纳米孔内甲烷扩散传输能力低的难题,致使页岩基块供气能力远低于裂缝内气体传输能力,开采初期气井产量递减快。为缩短页岩基块纳米孔内甲烷气体扩散路径、加速纳米孔内气体产出速率,页岩气藏迫切需要在更微观尺度实现增产改造,以进一步协调页岩气藏多尺度传输行为。针对这一工程问题,以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为主要实验评价对象,分别采用稀硫酸、过硫酸铵溶液,通过化学反应人工诱导页岩碳酸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向硫酸钙(石膏或硬石膏)转化,围绕“碳酸盐矿物转化过程页岩胀裂与自发裂缝扩展”开展研究,并结合页岩储层地质背景与水力压裂工程条件,初步提出了化学胀裂增加水力压裂页岩储层纳微米尺度裂缝密度的增产改造方法。通过开展上述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与认识。建立了富有机质页岩碳酸盐矿物微组构定量表征方法。基于碳酸盐矿物酸性溶解速率远大于页岩其余造岩矿物的特点,使用3.0 wt.%~5.0 wt.%浓度稀盐酸在室温条件下溶解碳酸盐矿物,并在溶解前后分别利用X射线衍射、低压氮气吸附、扫描电镜原位观察、微CT成像(分辨率1μm)测试页岩矿物与孔隙结构变化,然后利用图像处理软件(Avizo)提取溶蚀孔参数。经本文实验证实,在48h反应时间内,仅碳酸盐矿物溶解形成孔隙,且孔隙尺度处于微米级,而其余造岩矿物保持良好稳定性;基于溶蚀孔微CT成像与Avizo定量统计结合方法,成功反演得到碳酸盐矿物的赋存状态、形貌、粒径、表面积等微组构参数。明确了页岩基块纳微尺度空间内碳酸盐矿物向硫酸钙转化的化学反应机理。实验发现即使水溶液处于硫酸钙欠饱和状态(即样品表面无晶体沉淀),页岩内部仍转化生成大量硫酸钙晶体,扫描电镜、微CT扫描进一步证实硫酸钙能够原位替换碳酸盐矿物,并保存后者的空间分布位置、形貌特征,该现象完全符合矿物交代作用中的“固—液反应界面层溶液过饱和与溶解—原位沉淀同时发生”理论。实验证实了硫酸钙结晶应力诱发页岩胀裂的研究设想。二水硫酸钙晶体摩尔体积(74.31 cm3/mol)远大于方解石(36.94 cm3/mol)、白云石(64.35 cm3/mol),后者转化为前者时诱发局部体积增大幅度分别为101%、15%;富有机质页岩基块致密,矿物颗粒排列紧凑,局部体积增大易诱发膨胀应力。通过工业CT、微米CT以及扫描电镜,在各种尺度页岩样品内部或表面均观察到明显的结晶胀裂现象与密集的新生微裂缝,证实硫酸钙结晶应力可以诱导页岩微裂缝形成与自发扩展(无需施加外力作用)。揭示了硫酸钙结晶诱发页岩胀裂的力学机制。硫酸钙结晶沉淀于碳酸盐矿物溶蚀孔内,并对孔隙壁面产生膨胀压应力,最终形成页岩拉张破裂,因此从孔隙内盐结晶与多孔介质力学理论出发,基于页岩理想形态孔喉,分别建立了可以计算单孔结晶应力与宏观拉张应力的物理模型。计算表明,在单孔尺度上,根据孔隙、喉道形态计算得到的结晶应力下限值为6~53MPa(此时晶体—溶液处于平衡状态),而以结晶应力的浓度表达式计算时,该值普遍可达50 MPa以上,其转化为宏观拉应力后,仍可达数十MPa,极易诱发页岩胀裂。初步提出了化学胀裂增加水力压裂页岩储层纳微尺度裂缝密度的技术思路与实现方法。在天然裂缝破裂的二维平面简化模型基础上,计算了天然裂缝剪切、拉张破裂所需裂缝内净压力,分析了压后“焖井”期间利用结晶应力形成微裂缝的力学机制,并讨论了页岩储层碳酸盐矿物原位转化生成硫酸钙晶体的有利因素,论证了化学胀裂增加水力压裂页岩储层纳微米尺度裂缝密度的可能性。考虑到页岩储层存在结垢阳离子(钡),直接利用稀硫酸改性现用压裂液可能造成硫酸钡在近井带水力裂缝内沉淀、堵塞,本文推荐使用过硫酸盐作为H+、SO42-离子的供应来源。过硫酸盐具有强氧化性,与页岩基块内还原性矿物(如黄铁矿、含Fe2+绿泥石)发生氧化反应时,能够产生足量H+、SO42-离子,诱导方解石与白云石快速、原位转化为胀裂所需的硫酸钙晶体,该过程又可称之为氧化胀裂,从而最大程度避免硫酸钡在近井带水力裂缝内沉淀、堵塞。
陈孝文[7](2018)在《钛合金材料表面改性微弧氧化复合陶瓷层性能及机理研究》文中提出钛合金具有比强度高、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化工和医疗等领域。钛合金钻杆本体主要选用Ti-6Al-4V(TC4)钛合金材料制造。与目前普遍使用的钢钻杆相比,钛合金钻杆具有柔性大、结构应力小、耐疲劳、耐腐蚀、质量轻等优点,在高曲率井眼的钻井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钛合金的硬度较低,耐磨性较差,在磨损过程中易发生咬合、粘着,与异种金属接触时易发生电偶腐蚀,使构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早期失效。研究发现微弧氧化处理后在钛合金表面形成的陶瓷层能有效改善其耐蚀和耐磨性能,但很少有人研究添加石墨烯对钛合金微弧氧化行为及膜层性能的影响,本文拟研究新型添加剂对钛合金的微弧氧化行为及膜层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机理,以进一步提高微弧氧化膜层的性能。本文采用恒定电流模式在硅酸钠+六偏磷酸钠+丙三醇电解液体系中对钛合金钻杆常用的TC4钛合金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在最优化工艺的基础上制备了石墨烯改性、TiO2/(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石墨)复合和钨酸钠改性三种复合膜层,探索了添加剂含量对微弧氧化电压、厚度、粗糙度、硬度、形貌、相组成的影响,然后研究石墨烯改性、TiO2/(PTFE+石墨)复合和钨酸钠改性三种复合膜层的腐蚀行为、摩擦磨损行为及膜层的微区扫描开尔文探针(Scanning Kelvin Probe,SKP)电位分布特性。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钛合金微弧氧化复合膜层的成膜机理、改性机理、耐磨机理及耐腐蚀机理,探索提高钛合金钻杆材料表面微弧氧化膜性能的新途径。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硅酸钠+六偏磷酸钠+丙三醇电解液体系中的最佳工艺参数,在基础电解液和最佳工艺参数下分别添加石墨烯和钨酸钠,溶液的电导率增大,膜层粗糙度增加。石墨烯和钨酸钠添加到基础电解液中改变了微弧氧化行为,降低了起弧电压,缩短了起弧时间,稳定电压增大。随着添加剂含量的增加,膜层厚度和硬度先增后减。EDS分析表明:碳和钨元素已经进入膜层中。石墨烯改性后膜层的相组成主要为金红石型和锐钛矿型TiO2,SiC,非晶态的SiO2和少量石墨烯。钨酸钠改性后的膜层比较平整,膜层的相组成主要为金红石型和锐钛矿型TiO2,WO3和非晶态的SiO2。采用两步复合处理的方法制备得到TiO2/(PTFE+石墨)复合膜层,表面较为平整,碳和氟元素进入到膜层中,膜层中的相组成除了锐钛矿型TiO2和金红石型TiO2外,还含有PTFE和石墨。PTFE+石墨主要分布在微弧氧化层的微孔内,并在原微弧氧化层表面覆盖一层较薄的PTFE+石墨复合膜层。研究结果表明,与经基础电解液处理后的微弧氧化层相比,石墨烯改性、TiO2/(PTFE+石墨)复合和钨酸钠改性三种复合膜层在3.5%的NaCl溶液中的自腐蚀电位升高,自腐蚀电流密度降低,腐蚀速率降低;与S135钻杆用钢在3.5%的NaCl溶液中偶合后,偶合电位升高,偶合电流密度降低,TC4、G0、G3、TiO2/(PTFE+石墨)、W3膜层的电偶腐蚀加速系数分别为185%、73%、16%、11%和19%;在甲硝基类型的泥浆中耐高温高压腐蚀性能有所增强。复合膜层的厚度增大,反应生成耐腐蚀的第二相(SiC和WO3),非晶相的存在和膜层致密性的提高都有助于复合膜层耐蚀性的提升。与基体相比,三种复合膜层的摩擦系数降低,磨痕深度变小,相对耐磨性显着提高,分别为12.2、18.7和10.4。第二相、少量吸附在膜层中的石墨烯和非晶相的存在均有助于提高膜层的耐磨性。在有盐水存在的环境中的摩擦系数进一步降低,相对耐磨性提高。TC4钛合金基体以黏着磨损为主,磨粒磨损为辅;复合膜层则以磨粒磨损为主,黏着磨损为辅。不同工艺处理后微弧氧化层的精细结构存在差异,膜层成分及物相也不一样。石墨烯改性的微弧氧化层表面微孔直径偏大。一部分石墨烯在微弧氧化过程中参与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SiC,一部分仍以石墨烯的形式存在于膜层中。TiO2/(PTFE+石墨)复合膜层表面微孔处已被填充和覆盖,膜层表面较为平整,表面含碳和氟元素较高。钨酸钠改性复合膜层表面仍有大小不等的孔洞,反应后生成WO3,但与石墨烯改性的膜层相比,孔洞的深度明显减小。SKP电位测试结果表明,由于膜层结构的不完整性(存在孔洞),使得SKP电位分布不均匀,复合膜层的SKP电位波动比TC4钛合金基体的波动更大。从微区分布的平均电压值来看,G3膜层最大,TiO2/(PTFE+石墨)复合膜层表面SKP电位最小,但均比基体材料的SKP电位高。微弧氧化热力学条件分析表明:在一定温度下,锐钛矿型TiO2将向金红石型TiO2转变;当温度高于1314K时,WO42-就会向WO3转化。动力学条件分析表明,随着氧化时间的增加,膜层厚度增大,电解液的电导率越大,膜层厚度增加越快,最终膜层厚度也越大。钛合金微弧氧化过程由初始膜层的形成、电击穿和膜层增厚三个过程组成。初始膜层能否形成是发生微弧氧化的关键,电击穿过程受电解液种类及电导率等因素影响,膜层增厚是微弧氧化持续进行的结果。石墨烯和钨酸钠改性微弧氧化层以及PTFE+石墨复合膜层的改性机理分析结果表明,石墨烯和钨酸钠加入电解液后,改变了溶液的电导率,在微弧氧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硬度高、耐蚀性好的物质,同时,石墨烯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有少量石墨烯进入膜层;PTFE+石墨复合机理主要是利用PTFE乳液和石墨微粒填充微弧氧化层的微孔,并在原微弧氧化层表面覆盖薄薄的一层PTFE+石墨复合膜层,从而有利于提高膜层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研究成果为制备新型钛合金钻杆微弧氧化膜层提供了理论依据,实现了进一步提高微弧氧化膜层性能的目的,拓宽了钛合金的应用范围。
李颖[8](2018)在《低渗致密砂岩油藏注水过程中动态毛管效应特征研究及应用》文中认为注水是补充低渗致密砂岩油藏能量的常用手段,注水开发低渗致密砂岩油藏时,普遍存在注入压力高、油井见效慢和注入水沿裂缝突进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解释并表征低渗透油藏(特别是超低渗、致密油藏)内的动态毛管效应,以明确注水过程中的毛管压力和渗流特征,并解释动态毛管效应影响下的非达西渗流现象以及微观驱油特性。因此,本文围绕低渗致密砂岩油藏注水过程中的动态毛管效应,系统开展其特征、机理、模型及应用研究。以低渗致密砂岩油藏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一系列储层和流体特征实验研究,包括矿物组分分析、孔隙结构可视化观测、孔隙结构特征分析、物性特征分析和基本渗流特征分析等。实验结果表明,低渗致密砂岩油藏注水过程中动态毛管效应明显,存在边界层效应和边界滑移效应。自主研发了动态毛管效应测试系统,形成了动态毛管效应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包括动态毛管压力、动态相渗曲线、稳态毛管压力、稳态相渗曲线和动态毛管效应系数。自主研发了静态毛管压力测试系统和评价方法,定量评价油藏原地条件下的岩石物性特征。以特低渗、低渗和中渗岩石为例评价了动态毛管效应,以初步界定需要考虑动态毛管效应的临界条件。系统研究了低渗致密砂岩油藏注水过程中渗透率、孔隙结构、裂缝、界面张力、润湿性、流体黏度和密度以及驱替压差等对动态毛管效应的影响,深入分析了低渗致密砂岩油藏流体的受力特征和运动特性,揭示了动态毛管效应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渗透率越低,动态毛管效应越明显;裂缝和表面活性剂能够减小动态毛管效应,但裂缝可能在基块中造成更大的动态毛管阻力;流体黏度的增大和驱替压差的增大能够强化动态毛管效应。基于低渗致密砂岩油藏动态毛管效应特征及作用机理,构建了动态毛管效应表征模型。宏观表征模型综合考虑了阈压、压差作用特征长度(表征裂缝)、表面润湿性因子、渗透率、孔隙度、黏度和密度等影响因素。微观模型定义了动态润湿滞后系数,以反映润湿角的迟滞效应和动态毛管压力的控制作用。建立了由毛管压力计算动态、稳态相对渗透率的GML模型和GBL模型。基于动态毛管效应表征模型,构建并验证了耦合动态毛管效应、边界层效应和边界滑移效应的多孔介质产量模型。模型敏感性分析表明,边界层效应和边界滑移效应对注水生产评价的影响不大,但是动态毛管效应的影响是必须考虑的。对比多孔介质产量模型计算结果和耦合动态毛管效应的数值模拟软件的计算结果,验证了耦合动态毛管效应的数模软件评价低渗致密砂岩油藏注水生产的准确性,确立了考虑动态毛管效应评价低渗致密砂岩油藏注水生产的工程应用方法。基于实验研究和数模分析结果,提出了油藏注水生产评价中需要考虑动态毛管效应的临界条件。本文研究成果有助于完善低渗致密砂岩油藏渗流理论体系,提高低渗致密砂岩油藏注水生产评价的准确性,并为低渗致密砂岩油藏降压增注和提高采收率提供理论指导。
郭欣[9](2018)在《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的剪切稳定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合物驱是一种应用广泛、技术成熟的三次采油方法。目前,聚合物在应用过程中面临各种稳定性问题:由于聚合物在配制泵送经过管线、井筒以及近井地带进入地层过程中的剪切降解;由于配制水、地层水中的氧、微生物导致的化学降解和微生物降解;由于无机盐、高价金属离子引起的聚合物链卷曲沉降。这些稳定性问题影响着聚合物的性能发挥,其中由于配制泵送导致的剪切降解是所有油田聚合物驱过程中都将面临的问题。研究显示剪切导致的聚合物黏度损失达到50%~70%,尽可能降低剪切作用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是从聚合物研发角度提高聚驱效果的可行途径。课题组前期提出用树枝状结构解决这一难题的设想,并成功合成了以乙二胺为核的驱油用树枝聚合物,研究结果表明树枝聚合物具有较好的剪切稳定性。而具有不同分子结构的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的支链条数不同,这将影响聚合物的抗剪切性能,本文旨在研究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剪切稳定性的变化规律,并考察树枝聚合物剪切前后微观结构的变化。论文首先在课题组前期的研究基础上,合成了以乙二胺为核的不同代数树枝大分子,并对树枝功能单体的改性步骤进行了改进,对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的合成条件进行优化,由三个代数聚合物的正交优化结果可知,随着聚合物代数增长,树枝功能单体加量成为影响聚合物性能的主要因素,且功能单体加量逐渐减少。通过核磁共振分别对树枝功能单体以及树枝聚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论文通过动/静态光散射研究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溶液剪切前后的微观结构的变化,发现树枝聚合物代数越高,聚合物的流体力学半径、重均分子量和均方根回旋半径越大,而第二维利系数越小;剪切作用导致其微观尺寸的降低幅度也随代数的增大而下降。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剪切前后的微观形貌进行观测,发现随着代数增大,剪切作用对树枝聚合物网络结构的破坏程度下降。表明树枝聚合物依靠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建立的分子聚集体随着代数增大而变强,使得其剪切稳定性增强。论文通过测定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溶液剪切前后的表观黏度随聚合物溶液浓度、剪切强度和剪切时间的变化,从增黏性的角度研究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溶液的剪切稳定性。发现三个代数的树枝聚合物均具有较高的黏度保留率,且随着代数的增加,树枝聚合物溶液的黏度及黏度保留率逐渐升高,剪切作用对其增黏性的影响减弱。在对剪切前后树枝聚合物溶液的稳态流变行为测试中发现,剪切作用使得各个代数树枝聚合物的剪切应力整体下降,拐点向高剪切速率移动;而随着代数增大,剪切应力的拐点向低剪切速率移动。此外,剪切作用导致各个代数聚合物的稠度系数整体下降,幂律指数升高,聚合物整体假塑性变弱,但代数增大,有利于聚合物保持更高的稠度系数,相应地幂律指数减小,假塑性增强。而树枝聚合物第一法向应力差测试结果,也同样表明剪切前后树枝聚合物的弹性表现随着代数的增大而增强。进一步对剪切前后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溶液的动态流变行为进行了测试。三代树枝聚合物储耗能模量均明显高于低代数的聚合物溶液;剪切后的三代树枝聚合物能够达到与剪切前的一代和二代树枝聚合物溶液相接近储耗能模量值。最后,综合分析剪切前后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微观结构的变化,对各个代数树枝聚合物的零剪切黏度趋势以及特征松弛时间进行推导,发现其变化趋势与静态光散射中重均分子量的测试结果相互印证。通过对聚合物的宏观性能综合分析可知,剪切作用对树枝聚合物的黏性及弹性影响随着代数增大而下降,其中,三代树枝聚合物表现出明显优越的剪切稳定性。从损耗因子的变化结果中可以发现剪切后树枝聚合物损耗因子增加,表明剪切作用对聚合物弹性的影响大于其黏性影响,而随着代数增加,剪切作用对树枝聚合物黏性影响和弹性影响的差异下降。
吴昊[10](2018)在《含油钻屑微波热脱附机理研究与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油基泥浆因其具有具有强抑制性、抗污染能力强、摩阻低、保护油气层和滤失小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页岩气水平井钻探施工。随之产生的含油钻屑含有石油烃类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如不妥善处理将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目前,以涪陵和长宁-威远区块为代表国家级页岩示范区开发取得重大突破,但同时面临着含油钻屑环保处理产能严重不足,工艺流程复杂,成本高等问题。亟需一种“环保处理彻底化、资源利用简洁化、处理成本经济化”的工艺方法。为此,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含油钻屑微波热脱附的处理工艺,深入研究微波加热的除油机理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系统优化设计,完成的主要内容包括:(1)收集长宁-威远区块的油基钻屑,测试了其矿物组成和物化特性,测试结果为含油钻屑微波热脱附实验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研制了非连续微波热脱附室内模拟实验装置,设计了相应的正交试验方案,揭示了含油钻屑微波热脱附的物理机理,包括汽化和雾沫夹带,且主要的脱附机理表现为汽化;正交实验分析得到影响含油钻屑脱附效果主要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油水比>加热时间>微波功率>粒径分布,并基于此给出了含油微波热脱附的参数取值范围。(2)基于谐振电路模型和波导中场的分布理论,设计了新型微波多模谐振腔。利用高频结构仿真软件(High Frequency Structure Simulator,HFSS)建立圆柱形谐振腔仿真模型,并对不同谐振模式下圆柱形谐振腔的电磁场分布进行仿真。仿真结果为谐振器尺寸及多馈口微波源馈入方式优化提供了数据支撑,有效提高了谐振腔体内电磁场分布的均匀性,实现了含油钻屑的连续化处理。(3)基于传输线基本理论个阻抗匹配基本方法,开展了三销钉阻抗调配技术和快速调配方法的研究。推导了采用三探针法测量微波电压驻波比的数学模型,利用级联规律分析了三销钉调配器的阻抗调配特性,搭建了相应的测试系统,验证了三销钉阻抗调配技术的可行性和正确性。最后,建立了三销钉调配器仿真模型,确定了调配器的调配范围,提出了级联规律与查表法相融合的快速阻抗调节匹配方法,实验测试了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开展了含油钻屑微波热脱附系统的整体方案设计,并对微波加热系统和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了详细设计。根据设计方案,试制了含油钻屑微波热脱附实验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温度和微波源功率的实时监测和自动化控制,消除了由于含油钻屑成分变化引起的功率匹配问题。实验确定了系统的工作参数,测试评价了实验系统对含油钻屑的处理能力和处理效果,给出了含油钻屑微波热脱附系统的工业化设计思路。
二、西南石油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申请指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南石油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申请指南(论文提纲范文)
(1)提高非优势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特点 |
(一)学术性 |
(二)创新性 |
1. 模式创新 |
2. 论文创新 |
3. 工作创新 |
(三)高层次性 |
(四)职业和效益导向性 |
二、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外部因素 |
(一)主管部门的要求 |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 |
(三)学生个体的需求 |
三、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内部因素 |
(一)生源质量 |
(二)导师指导 |
(三)培养条件 |
(四)培养模式 |
(五)学科水平 |
(六)教育管理 |
四、非优势专业研究生培养实践 |
(一)吸引优质生源 |
(二)课程教学改革 |
(三)科研素质提升 |
(四)导师团队指导 |
(五)论文质量保证 |
(六)加强管理工作 |
(3)基于油气藏渗流力学课程的创新创业深度研究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问卷调查 |
2.1 调查目的 |
2.2 调查统计分析 |
2.2.1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对创新创业了解程度分析 |
2.2.2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对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对专业课程帮助的程度分析 |
2.2.3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对石油工程专业与创新创业融合现状的满意程度的分析 |
2.2.4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对“油气藏渗流力学”的知识掌握程度、应用途径、具体应用实例分析 |
3 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融合方式 |
3.1 模块教学 |
3.2 合理规划科技创新竞赛 |
3.3 跨专业联合教学模式 |
4 结语 |
(5)川东南丁山地区龙马溪组页岩裂缝特征及其与含气性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相关科研课题 |
1.1.1 选题背景 |
1.1.2 与论文相关的科研课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存在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概况 |
2.1 地理概况 |
2.2 构造背景 |
2.2.1 构造特征 |
2.2.2 区域构造演化 |
2.3 龙马溪组沉积特征 |
2.3.1 沉积背景 |
2.3.2 地层基本特征 |
第3章 龙马溪组页岩裂缝类型及特征 |
3.1 露头裂缝特征 |
3.1.1 露头裂缝类型 |
3.1.2 裂缝发育程度表征 |
3.2 井下裂缝特征 |
3.2.1 裂缝类型 |
3.2.2 裂缝发育程度表征 |
3.3 微观裂缝特征 |
3.3.1 微观裂缝类型 |
3.3.2 微裂缝发育程度表征 |
第4章 页岩裂缝发育的主控因素 |
4.1 构造因素 |
4.1.1 构造应力场 |
4.1.2 构造部位 |
4.2 非构造因素 |
4.2.1 有机质 |
4.2.2 岩相类型及脆性矿物 |
4.2.3 埋深条件及岩石力学性质 |
4.2.4 其它因素 |
第5章 裂缝与页岩含气性的关系 |
5.1 构造抬升与页岩含气性关系 |
5.1.1 构造抬升的时间与页岩含气性关系 |
5.1.2 构造抬升程度与页岩含气性关系 |
5.2 裂缝、断层的封闭性与页岩含气性关系 |
5.2.1 裂缝走向和现今最大主应力方向的夹角与页岩含气性关系 |
5.2.2 断层封闭性与页岩含气性关系 |
5.3 裂缝分布规律与页岩含气性关系 |
5.3.1 裂缝纵向分布规律与页岩含气性关系 |
5.3.2 裂缝横向分布规律与页岩含气性关系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6)富有机质页岩碳酸盐矿物向硫酸钙转化诱发胀裂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矿物转化与化学胀裂概念 |
1.1.2 利用化学胀裂探索页岩储层纳微尺度改造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深埋地层内矿物转化反应与矿物胀裂现象 |
1.2.2 矿物转化反应诱发胀裂的力学机制 |
1.2.3 岩石内反应性矿物研究方法 |
1.2.4 富有机质页岩矿物组成与矿物反应性 |
1.3 关键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富有机质页岩碳酸盐矿物微组构特征 |
2.1 页岩碳酸盐矿物成因 |
2.2 页岩取样地层矿物学特征 |
2.2.1 地质概况 |
2.2.2 矿物组分及其微观结构 |
2.2.3 碳酸盐矿物化学成分 |
2.3 页岩碳酸盐矿物微观赋存状态 |
2.3.1 平面分布特征 |
2.3.2 空间分布特征 |
2.4 页岩碳酸盐矿物形态-粒径-表面积 |
2.5 小结 |
第3章 页岩纳微尺度空间内碳酸盐矿物向硫酸钙转化的化学反应机理 |
3.1 水溶液中硫酸钙的存在形式与溶解度 |
3.1.1 硫酸钙的3种存在形式 |
3.1.2 硫酸钙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
3.2 页岩—稀硫酸反应过程的矿物转化 |
3.2.1 稀盐酸的溶解与稀硫酸的溶解—沉淀耦合反应对比 |
3.2.2 转化过程硫酸钙在页岩内部结晶沉淀的矿物学证据 |
3.2.3 转化过程硫酸钙原位结晶沉淀的孔隙结构证据 |
3.3 页岩—过硫酸铵溶液氧化反应过程的矿物转化 |
3.3.1 强氧化环境下页岩矿物的反应性 |
3.3.2 过硫酸铵溶液氧化过程H~+与SO_4~(2-)离子形成能力评价 |
3.3.3 氧化反应诱导碳酸盐矿物原位转化的矿物学证据 |
3.3.4 氧化反应诱导碳酸盐矿物原位转化的孔隙结构证据 |
3.4 转化过程页岩纳微孔隙结构特征 |
3.5 硫酸钙晶体的微组构特征 |
3.6 小结 |
第4章 硫酸钙结晶膨胀应力诱发页岩胀裂的实验证据 |
4.1 碳酸盐矿物与硫酸钙的摩尔体积 |
4.2 页岩岩心柱尺度的宏观胀裂现象 |
4.2.1 二水硫酸钙晶体诱发页岩胀裂的实验现象直观描述 |
4.2.2 页岩微裂缝形成过程的CT原位成像表征 |
4.3 微观尺度下页岩胀裂特征 |
4.4 小结 |
第5章 硫酸钙晶体诱发页岩胀裂的力学机制 |
5.1 孔隙内盐结晶诱发膨胀应力的理论背景 |
5.1.1 水溶液中盐结晶的热力学原理 |
5.1.2 孔隙内盐结晶膨胀应力 |
5.1.3 结晶膨胀应力诱发岩石胀裂现象 |
5.2 页岩微纳孔喉内硫酸钙结晶膨胀应力估算 |
5.2.1 页岩孔喉特征及理想形态简化 |
5.2.2 页岩各形态孔隙内的硫酸钙结晶应力 |
5.2.3 硫酸钙结晶应力的有效性分析 |
5.3 硫酸钙结晶应力诱发页岩胀裂机制 |
5.3.1 物理模型 |
5.3.2 基于多孔介质力学的页岩胀裂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化学胀裂增加页岩储层纳微米裂缝密度的可能性 |
6.1 富有机质页岩氧化风化过程化学胀裂典型实例 |
6.2 典型页岩储层碳酸盐矿物含量统计 |
6.3 化学胀裂增加水力压裂页岩储层纳微米裂缝密度的可能性 |
6.3.1 页岩储层水力压裂技术概况 |
6.3.2 考虑储层地应力的页岩化学胀裂机理 |
6.3.3 硫酸钙晶体强度 |
6.4 页岩储层结晶胀裂的影响因素 |
6.4.1 储层温度场 |
6.4.2 页岩储层自发渗吸能力 |
6.4.3 碳酸盐矿物含量与微观赋存状态 |
6.5 基于氧化反应的页岩储层多尺度增产改造技术思路 |
6.6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后续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科研情况 |
(7)钛合金材料表面改性微弧氧化复合陶瓷层性能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钛合金钻杆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3 钛合金表面改性技术研究现状 |
1.4 微弧氧化技术 |
1.4.1 微弧氧化的特点 |
1.4.2 微弧氧化的机理研究 |
1.4.3 微弧氧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钛合金微弧氧化复合膜层研究现状 |
1.5.1 可溶性添加剂对微弧氧化处理影响的研究现状 |
1.5.2 微纳米颗粒添加剂对微弧氧化处理影响的研究现状 |
1.6 微弧氧化层性能的研究现状 |
1.6.1 微弧氧化层耐腐蚀性能的研究现状 |
1.6.2 微弧氧化层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现状 |
1.7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条件及表征方法 |
2.1 引言 |
2.2 试验用材料 |
2.3 微弧氧化试验设备 |
2.4 工艺流程 |
2.4.1 预处理 |
2.4.2 电解液的配制 |
2.4.3 溶液电导率测试 |
2.4.4 微弧氧化试验 |
2.5 微弧氧化复合陶瓷膜形貌与结构分析 |
2.6 微弧氧化复合陶瓷膜性能表征方法 |
2.6.1 厚度 |
2.6.2 硬度 |
2.6.3 粗糙度 |
2.6.4 耐腐蚀性能 |
2.6.5 摩擦磨损性能 |
2.6.6 微区特性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钛合金材料微弧氧化工艺优化 |
3.1 引言 |
3.2 硅酸钠浓度对微弧氧化层性能的影响 |
3.2.1 硅酸钠浓度对膜层厚度和粗糙度的影响 |
3.2.2 硅酸钠浓度对膜层硬度的影响 |
3.2.3 硅酸钠浓度对膜层微观形貌的影响 |
3.3 电流密度对微弧氧化层性能的影响 |
3.3.1 电流密度对膜层厚度和粗糙度的影响 |
3.3.2 电流密度对膜层硬度的影响 |
3.3.3 电流密度对膜层微观形貌的影响 |
3.4 氧化时间对微弧氧化层性能的影响 |
3.4.1 氧化时间对膜层厚度和粗糙度的影响 |
3.4.2 氧化时间对膜层硬度的影响 |
3.4.3 氧化时间对膜层微观形貌的影响 |
3.5 利用正交法对电解液浓度进行优化 |
3.5.1 测试结果 |
3.5.2 极差分析 |
3.6 利用正交法对电参数进行优化 |
3.6.1 测试结果 |
3.6.2 极差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钛合金材料微弧氧化复合陶瓷层制备与表征 |
4.1 引言 |
4.2 石墨烯改性微弧氧化复合膜层的性能表征 |
4.2.1 石墨烯添加量对电解液电导率的影响 |
4.2.2 石墨烯添加量对微弧氧化电压的影响 |
4.2.3 石墨烯添加量对膜层厚度和粗糙度的影响 |
4.2.4 石墨烯添加量对膜层硬度的影响 |
4.2.5 石墨烯添加量对膜层物相的影响 |
4.2.6 石墨烯添加量对膜层微观形貌的影响 |
4.3 TiO_2/(PTFE+石墨)微弧氧化复合膜层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4.3.1 TiO_2/(PTFE+石墨)复合膜层的制备过程 |
4.3.2 TiO_2/(PTFE+石墨)复合膜层的厚度 |
4.3.3 TiO_2/(PTFE+石墨)复合膜层的物相分析 |
4.3.4 TiO_2/(PTFE+石墨)复合膜层的微观形貌分析 |
4.4 钨酸钠改性微弧氧化复合膜层的性能表征 |
4.4.1 钨酸钠添加量对电解液电导率的影响 |
4.4.2 钨酸钠添加量对微弧氧化电压的影响 |
4.4.3 钨酸钠添加量对膜层厚度和粗糙度的影响 |
4.4.4 钨酸钠添加量对膜层硬度的影响 |
4.4.5 钨酸钠添加量对膜层物相组成的影响 |
4.4.6 钨酸钠添加量对膜层微观形貌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钛合金材料微弧氧化复合膜层的腐蚀行为及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石墨烯改性微弧氧化复合膜层的腐蚀行为及机理研究 |
5.2.1 石墨烯添加量对膜层电化学腐蚀性能的影响 |
5.2.2 石墨烯添加量对膜层电偶腐蚀行为的影响 |
5.2.3 石墨烯添加量对膜层高温高压腐蚀的影响 |
5.2.4 腐蚀机理 |
5.3 TiO_2/(PTFE+石墨)微弧氧化复合膜层的腐蚀行为及机理研究 |
5.3.1 TiO_2/(PTFE+石墨)微弧氧化复合膜层的电化学腐蚀性能 |
5.3.2 TiO_2/(PTFE+石墨)微弧氧化复合膜层的电偶腐蚀行为 |
5.3.3 TiO_2/(PTFE+石墨)微弧氧化复合膜层的高温高压腐蚀行为 |
5.3.4 腐蚀机理 |
5.4 钨酸钠改性微弧氧化复合膜层的腐蚀行为及机理研究 |
5.4.1 钨酸钠添加量对膜层的电化学腐蚀性能的影响 |
5.4.2 钨酸钠添加量对膜层电偶腐蚀行为的影响 |
5.4.3 钨酸钠添加量对膜层高温高压腐蚀的影响 |
5.4.4 腐蚀机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钛合金材料微弧氧化复合膜层的摩擦磨损行为及机理研究 |
6.1 引言 |
6.2 石墨烯改性微弧氧化复合膜层的摩擦磨损行为及机理研究 |
6.2.1 石墨烯添加量对膜层在空气中的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 |
6.2.2 石墨烯添加量对膜层在模拟海水中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 |
6.2.3 磨损机理 |
6.3 TiO_2/(PTFE+石墨)微弧氧化复合膜层的摩擦磨损行为及机理研究 |
6.3.1 TiO_2/(PTFE+石墨)微弧氧化复合膜层在空气中的摩擦磨损行为 |
6.3.2 TiO_2/(PTFE+石墨)微弧氧化复合膜层在模拟海水中的摩擦磨损行为 |
6.3.3 磨损机理 |
6.4 钨酸钠改性微弧氧化复合膜层的摩擦磨损行为及机理研究 |
6.4.1 钨酸钠添加量对膜层在空气中的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 |
6.4.2 钨酸钠添加量对膜层在模拟海水中的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 |
6.4.3 磨损机理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钛合金微弧氧化层的微区结构及特性分析 |
7.1 引言 |
7.2 氧化层的微区精细结构 |
7.3 氧化层表面微区SKP电位分布特性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钛合金微弧氧化机理分析 |
8.1 引言 |
8.2 钛合金微弧氧化成膜热力学分析 |
8.2.1 固态下锐钛矿型TiO_2向金红石型TiO_2转变驱动力计算 |
8.2.2 钨酸钠改性钛合金微弧氧化层的热力学条件 |
8.3 钛合金微弧氧化成膜动力学分析 |
8.4 钛合金微弧氧化成膜机理分析 |
8.5 复合膜层改性机理分析 |
8.5.1 石墨烯改性机理分析 |
8.5.2 TiO_2/(PTFE+石墨)复合膜层改性机理分析 |
8.5.3 钨酸钠改性机理分析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及建议 |
9.1 结论 |
9.2 下一步工作建议 |
9.3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低渗致密砂岩油藏注水过程中动态毛管效应特征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低渗致密砂岩油藏注水开采特性 |
1.2.2 毛管压力研究进展 |
1.2.3 低渗致密砂岩油藏动态毛管效应特征 |
1.3 目前存在的不足及科学、工程问题分析 |
1.3.1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2 科学问题 |
1.3.3 工程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储层和流体特征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流体性质 |
2.2.1 原油性质 |
2.2.2 地层水性质 |
2.3 矿物组分分析 |
2.3.1 全岩和黏土矿物测试 |
2.3.2 脆性分析 |
2.4 低渗致密砂岩孔隙结构可视化观测 |
2.4.1 光学显微镜铸体薄片观测 |
2.4.2 新鲜断面扫描电镜观测 |
2.5 低渗致密砂岩孔隙结构特征 |
2.5.1 压汞法 |
2.5.2 低压氮气吸附法 |
2.5.3 核磁共振法 |
2.6 物性特征 |
2.7 润湿性和界面张力 |
2.8 基本渗流特征 |
2.8.1 实验方法 |
2.8.2 实验结果 |
2.9 储层流体敏感性评价 |
2.9.1 储层潜在流体损害因素 |
2.9.2 储层流体损害实验 |
2.10 本章小结 |
第3章 动态毛管效应评价方法 |
3.1 动态毛管压力评价方法 |
3.1.1 含水饱和度测试 |
3.1.2 毛管压力测试 |
3.1.3 动态毛管效应测试系统 |
3.2 稳态毛管压力评价方法 |
3.3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
3.3.1 流体饱和度确定方法 |
3.3.2 动态毛管压力的计算 |
3.3.3 相对渗透率的计算 |
3.4 动态毛管效应评价实例 |
3.4.1 研究对象 |
3.4.2 评价结果 |
3.5 静态毛管压力评价方法 |
3.5.1 静态毛管压力测试系统 |
3.5.2 静态毛管压力测试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动态毛管效应特征及作用机理 |
4.1 基块岩心在注水过程中的动态毛管效应特征 |
4.1.1 实验流程 |
4.1.2 实验结果 |
4.2 裂缝岩心在注水过程中的动态毛管效应 |
4.2.1 实验流程 |
4.2.2 实验结果 |
4.3 界面张力和润湿性对动态毛管效应的影响 |
4.3.1 表面活性剂的选用 |
4.3.2 实验过程 |
4.3.3 实验结果 |
4.4 流体黏度和密度对动态毛管效应的影响 |
4.4.1 实验方法 |
4.4.2 实验结果 |
4.5 驱替压差的影响 |
4.5.1 实验方法 |
4.5.2 实验结果 |
4.6 各种力的作用机理 |
4.6.1 重力的影响 |
4.6.2 驱替过程中的微观界面作用力 |
4.6.3 各种力对流体运动的影响 |
4.7 低渗致密砂岩油藏流体的运动特征及机理 |
4.7.1 有效渗流空间 |
4.7.2 润湿滞后现象 |
4.8 动态毛管效应的控制因素分析 |
4.8.1 裂缝的作用实质 |
4.8.2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实质 |
4.8.3 黏度和密度的作用机理 |
4.8.4 驱替压差的作用实质 |
4.9 动态毛管效应的作用机理 |
4.10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动态毛管效应的模型表征 |
5.1 动态毛管效应宏观表征模型 |
5.1.1 模型的建立 |
5.1.2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
5.1.3 动态毛管压力 |
5.2 动态毛管效应微观表征模型 |
5.2.1 水动力学模型 |
5.2.2 分子动力学模型 |
5.2.3 润湿滞后系数 |
5.2.4 润湿滞后系数敏感性分析 |
5.3 相对渗透率的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动态毛管效应在工程中的应用 |
6.1 产量模型 |
6.1.1 单相流体在毛管中流动的模型 |
6.1.2 多孔介质产量模型 |
6.1.3 注水采出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
6.2 单井产量评价 |
6.2.1 毛管压力的计算 |
6.2.2 单井产量模型 |
6.2.3 数值模拟软件建模方法 |
6.2.4 单井产量评价实例 |
6.3 考虑动态毛管效应的井网单元生产指标评价 |
6.3.1 模型的建立 |
6.3.2 计算结果 |
6.4 需考虑动态毛管效应的临界条件确定 |
6.4.1 研究对象 |
6.4.2 生产评价结果 |
6.4.3 需考虑动态毛管效应的临界条件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9)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的剪切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聚合物驱油机理及其研究现状 |
1.2.1 流度控制机理 |
1.2.2 黏弹性理论 |
1.3 剪切作用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
1.3.1 剪切作用对增黏性的影响 |
1.3.2 剪切作用对黏弹性的影响 |
1.4 提高聚合物剪切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
1.4.1 高分子量聚合物的研究现状 |
1.4.2 聚合物交联体系的研究现状 |
1.4.3 改性聚合物的研究现状 |
1.4.4 超支化聚合物的研究现状 |
1.5 问题提出 |
1.6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2.1 驱油用树枝状功能单体的合成及表征 |
2.1.1 树枝大分子的合成 |
2.1.2 树枝大分子的表征 |
2.1.3 不同代数树枝功能单体的合成 |
2.1.4 不同代数树枝功能单体的表征 |
2.2 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2.2.1 树枝聚合物的性能评价实验条件 |
2.2.2 树枝聚合物的合成条件优化 |
2.2.3 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的表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剪切作用对树枝聚合物溶液微观结构的影响 |
3.1 树枝状聚合物的动态激光散射研究 |
3.2 树枝状聚合物的静态激光散射研究 |
3.3 剪切作用对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微观形貌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剪切作用对树枝聚合物溶液性能的影响 |
4.1 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的增黏性研究 |
4.1.1 浓度对聚合物溶液的增黏性影响 |
4.1.2 剪切强度对聚合物溶液增黏性的影响 |
4.1.3 剪切时间对聚合物溶液增黏性的影响 |
4.2 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研究 |
4.2.1 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溶液的稳态流变行为 |
4.2.2 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溶液的动态流变行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剪切稳定性分析 |
5.1 剪切作用对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微观结构的影响 |
5.2 剪切作用对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黏弹性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含油钻屑微波热脱附机理研究与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含油钻屑处理技术及工艺现状 |
1.2.1 含油钻屑处理技术发展现状 |
1.2.2 含油钻屑处理技术对比 |
1.3 微波加热技术 |
1.3.1 微波介绍 |
1.3.2 微波加热的原理 |
1.3.3 微波加热的特点 |
1.4 微波加热技术在石油工业的应用 |
1.4.1 微波加热稠油 |
1.4.2 微波加热油页岩 |
1.4.3 微波热脱附含油钻屑 |
1.5 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第2章 含油钻屑微波热脱附机理研究 |
2.1 含油钻屑组分测定分析 |
2.1.1 实验材料 |
2.1.2 矿物成分分析 |
2.1.3 初始含水率测定 |
2.1.4 初始含油率测定 |
2.1.5 介电特性分析 |
2.2 微波加热条件下含油钻屑脱附特性研究 |
2.2.1 实验设计 |
2.2.2 含油钻屑微波热脱附机理实验研究 |
2.3 敏感性分析 |
2.3.1 正交实验 |
2.3.2 油水比 |
2.3.3 加热时间 |
2.3.4 微波功率 |
2.3.5 粒径分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微波谐振腔设计 |
3.1 谐振电路模型 |
3.2 波导场分布理论及场量计算 |
3.2.1 波导中的场分布理论 |
3.2.2 谐振腔场量计算 |
3.3 新型谐振腔设计 |
3.3.1 谐振腔尺寸优化 |
3.3.2 多馈口补偿谐振腔设计与优化 |
3.3.3 胶囊圆柱型谐振腔设计与优化 |
3.3.4 谐振腔材料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自动阻抗调配研究 |
4.1 传输线基本理论 |
4.2 阻抗匹配方法 |
4.3 自动阻抗调配技术的研究 |
4.3.1 自动阻抗调配系统 |
4.3.2 三探阻抗检测器 |
4.3.3 三销钉阻抗调配器 |
4.4 阻抗调配器仿真模型 |
4.5 自动阻抗调配技术的验证 |
4.5.1 三销钉调配器仿真结果的验证 |
4.5.2 级联规律的验证 |
4.5.3 仿真结果的验证 |
4.6 快速调配方法的研究 |
4.7 自动阻抗调配系统的实现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含油钻屑微波热脱附系统设计 |
5.1 含油钻屑微波热脱附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5.2 微波加热设计 |
5.2.1 微波功率源设计 |
5.2.2 微波传输装置设计 |
5.2.3 测温装置设计 |
5.3 微波加热自动化控制系统 |
5.3.1 系统架构 |
5.3.2 系统测试流程 |
5.3.3 数据管理 |
5.3.4 测试过程控制 |
5.4 系统搭建与实验测试 |
5.4.1 系统搭建 |
5.4.2 实验测试 |
5.5 工业化设计思路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西南石油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申请指南(论文参考文献)
- [1]提高非优势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研究与实践[J]. 万里平,李皋,肖东,石祥超,刘振东,张力.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2)
- [2]新工科背景下材料学科实验室建设的研究[J]. 刘婉颖,贺站锋,李星,林元华,侯铎,高婷艳,陈龙.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0(05)
- [3]基于油气藏渗流力学课程的创新创业深度研究融合[J]. 乐平,陈小凡,李晓平,张继,梁琳,林倩.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20(04)
- [4]快速评价页岩含气量的新方法[J]. 梁洪彬,张烈辉,陈满,赵玉龙,向祖平.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5]川东南丁山地区龙马溪组页岩裂缝特征及其与含气性关系[D]. 钟城.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6]富有机质页岩碳酸盐矿物向硫酸钙转化诱发胀裂机理研究[D]. 陈强.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7]钛合金材料表面改性微弧氧化复合陶瓷层性能及机理研究[D]. 陈孝文.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8]低渗致密砂岩油藏注水过程中动态毛管效应特征研究及应用[D]. 李颖. 西南石油大学, 2018
- [9]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的剪切稳定性研究[D]. 郭欣.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2)
- [10]含油钻屑微波热脱附机理研究与系统设计[D]. 吴昊.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