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高压并联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和绝缘等级

选择高压并联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和绝缘等级

一、选好高压并联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和绝缘水平(论文文献综述)

郭燕楠[1](2021)在《SiC器件动态特性测试平台的低感叠层母排设计方法》文中研究说明碳化硅(SiC)器件同硅(Si)器件相比,具有高压、高温、高频的优良特性。SiC器件的优良性能使其在智能电网、航空航天、电力牵引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SiC器件的动态特性对其模型建立、功耗评估、结温预测、热设计有着重要意义,进一步影响着电力电子装置的性能。由于换流回路中杂散电感的存在,SiC器件在开关瞬态承受非理想的电气应力,这严重影响测试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叠层母排是减小换流回路杂散电感的有效手段。而电容作为平台的重要元件,连接电容和其他组件的叠层母排杂散电感是换流回路杂散电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有效地减小叠层母排的杂散电感是SiC器件动态特性测试的关键问题。随着SiC器件电压和功率等级的不断提升,电容需要通过串并联组合来满足测试需求,这增加了母排的设计难度。本文以高压大功率SiC器件动态特性测试平台的母排为研究对象,对适用于多电容串并联拓扑的叠层母排低感设计开展了研究。首先,分析了杂散电感对SiC器件动态特性的影响,以及叠层母排具有低感特性的电磁机理。并且从增大母排层间电流路径的对称性和母排层的耦合程度角度出发,分析了电容布局和连接端位置对母排杂散电感的影响,提出一种适用于多电容串并联拓扑的叠层母排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构造反向的电流路径改善了母排层间的耦合程度,从而大幅降低了叠层母排的杂散电感。此外,这种母排的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其次,为验证本文所提设计方法的有效性,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仿真和阻抗分析仪实测的办法提取了不同母排结构的杂散电感。此外,搭建了 400V/20A的SiC器件开关特性测试平台,通过采用了不同母排结构设计的测试平台获得了相应的器件关断电压特性。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叠层母排的杂散电感,并对器件的关断电压尖峰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最后,针对高压大功率SiC器件开关特性测试系统,运用本文提出的母排设计方法,结合母排的绝缘需求,设计了同时满足低杂散电感与高绝缘要求的叠层母排结构。将系统的直流支撑电容、充放电电路、均压电路和缓冲电路通过母排互联,设计了一体化的结构。

宋宇飞[2](2021)在《高压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的元件选择及其运行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阐述了高压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的组成、接线方式,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及有关技术资料分析了高压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中电容器、放电线圈、电抗器、熔断器及过电压保护器等主要电气元件的作用、选择规范及安装运行时应注意的问题;同时介绍了电容器分组容量及电容器组在各种容量组合投切时遵循的原则,确保高压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的安全经济运行。

向常圆[3](2020)在《基于高耦合分裂电抗器自动均限流技术的限流器运行工况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供电负荷大幅增加,目前500kV电网中心节点的短路容量不断增大,当发生短路故障时电流可能超过断路器的开断裕度,使得断路器无法有效切除故障,从未导致更多区域的停电事故,严重威胁电网运行安全。为解决500kV电网发展过程中短路电流过大的问题,采用一种基于高耦合分裂电抗器(High Coupled Split Reactor-HCSR)自动均限流技术的限流器。限流器中高耦合电抗器及其两端、臂间、对地存在的分布电容,将对断路器开断过程中断口瞬态恢复电压(Transient Recovery Voltage-TRV)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实现基于HCSR自动均限流技术的限流器的工程应用,需要根据详细系统条件,搭建仿真模型,针对系统发生各种类型短路故障时断路器开断过程中的TRV特性进行仿真计算,对特殊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为限流器的设备研制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分析了HCSR限流器的结构及限制短路电流的工作原理,研究了限流器的耦合系数、电抗值、分布电容的参数计算公式,将其开断过程按照技术特点分为均流开断和限流开断,并分别推算出两台断路器的断口电压时域表达式。均流开断条件较为宽松,限流开断时的暂态电流和暂态电压与限流器耦合电感和分布电容密切相关。本文搭建HCSR限流器的电路仿真模型,依托500kV纵江-莞城线路短路电流超标的典型实例,对限流器的主要技术参数提出要求。根据限制短路电流效果、对系统潮流分布和安全稳定性影响,提出限流器的额定参数、过负荷能力、短路电流耐受能力、过电压及抑制措施等关键技术要求。本文仿真验证了采用了限流器的系统的故障清除电磁暂态过程。针对不同故障类型和故障位置分析投运HCSR限流器的运行效果和对系统过电压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开断过程、限流器结构、分裂电抗器参数、断路器截流等对HCSR开断效果的影响。由仿真结果可知,限流器的断路器限流开断时,后动作断路器TRV存在超标的情况,在断路器断口并联氧化锌避雷器可以有效抑制TRV峰值,在串联电抗器两端并联电容器可以有效降低TRV的上升率;安装HCSR限流器对系统过电压的影响较小且未超过标准允许范围。

梁东[4](2020)在《电力电容器在线监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网规模日益扩大,人们对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致使系统电压及无功调节也越来越频繁,电容无功补偿设备的可用率成为一项重要的生产技术指标。电力电容器作为电网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无功补偿装置,其故障率列所有变、配电设备之首,其运行状态及其检测技术备受业内关注。以往电力电容器状态检测方法通常为停电试验,不仅不能随时发现其运行故障,而且在增加运维工作量的同时造成补偿装置的利用率下降,减弱了对系统电压及无功补偿的控制能力。由于停电试验时设备处在非运行电压和负载状态,不能真实反映电容器实际运行状态时的绝缘状况及其故障发展趋势,具有极大的局限性。因此亟需进一步开展电力电容器在线监测技术研究,以准确掌握电力电容器的实时运行状态,必要时能够提供报警和故障诊断,从而尽量避免故障乃至进一步扩大而引发的事故发生,防止不必要的资产损失,并有效指导电力电容器最佳维修策略的实施,其工程应用价值重大而深远。本文基于运行中电力电容器故障机理研究提出了一套完整且便于现场实施的在线监测技术方案,研究设计了电力电容器故障预警及状态监测装置。首先是针对电力系统中电力电容器的常见故障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其故障发生的机理,确定运行状态识别需要监测的状态量。其次,为弥补现有监测装置受制于现场,存在选用放电电阻作为电力电容器的放电元件或放电线圈无二次电压信号输出等情况,首次提出了基于母线电压信号的电力电容器状态监测方案,即通过采集电力电容器成套装置母线侧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信号及采集回路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信号,通过构建状态监测等效电路,实现对电力电容器与串联电抗器的在线监测分析,若同时采集放电线圈二次输出,也可实现对放电线圈的在线监测。然后,研究并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daptive Network-based Fuzzy Inference System,ANFIS)的电力电容器绝缘状态诊断方法,并对绝缘缺陷的劣化程度进行划分,有效预防由于电力电容器受潮和绝缘老化引起的缺陷造成其运行故障。本研究研制了一套电力电容器故障预警及状态监测装置并挂网运行。通过对电力电容器在线监测装置进行设计,选取TI公司生产的型号TMS320F28335的DSP芯片,同时对模拟量采集电路、逻辑控制电路、存储器电路、通信电路及人机界面进行优化,使在线监测装置运行可靠,达到了设计的要求,为电力电容器故障预警及状态监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黄秋达[5](2020)在《真空断路器开断并联电抗器过电压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电力需求不断攀升,电网规模逐渐扩大,电网容量持续增加,为了稳定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越来越多的无功功率被运用于电力系统中。并联电抗器作为电力系统中特别重要的感性无功补偿装置,在维持系统稳定性、优化系统经济效益和提高线路输电容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在10k V母线上采用真空断路器来开断并联电抗器来保证系统的无功功率,然而通过10k V真空断路器来开断并联电抗器会产生截流效应,真空断路器极强的灭弧能力,能将小电流瞬间切断,使电流值降为0,从而在母线侧和电抗器侧产生截流过电压,严重时会引发频率更高,幅值更大的重燃过电压,最终导致母线相间短路放电及电抗器匝间绝缘损毁故障,威胁电气设备安全,影响系统安全运行。目前真空断路器的材质、制造工艺和应用工况等与以往有所不同,而且开断并联电抗器的操作暂态过程表现形式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为了更好的解决过电压的影响,本论文对10k V真空断路器开断并联无功补偿电抗器进行深入研究,对10k V系统中切断并联电抗器产生的过电压机理进行具体的诠释。本文通过在运行电网事故回路的基础上搭设试验平台,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现场试验来进行真空断路器开断并联电抗器现场测试与统计规律研究,根据现场试验数据结果,分析拟合出断路器重燃状态的开合曲线,搭建开断并联电抗器连续电弧重燃与熄灭机理模型,并充分考虑变电站内主要设备参数和寄生参数,在ATP仿真程序中搭建重燃过电压的仿真模型。利用该仿真模型,试验分析重燃过电压的抑制方法,提出一种针对并联电抗器开断过电压的避雷器和RC阻容吸收器混合使用的方式来解决过电压的危害。

李韵豪[6](2020)在《铸造工业的感应加热 第六讲 感应熔炼电炉用变频电源、电热电容器、整流变压器的选择以及谐波影响与抑制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刊从2020年第1期开始连续12期连载李韵豪撰写的《铸造工业的感应加热》系列讲座,主要涉及目前铸造工业应用最多的中频无心感应电炉,介绍各类铸铁、钢,以及有色金属中铝、铜及其合金感应熔炼炉和保温炉的选型,电炉的设计以及感应器参数的计算;金属坩埚、石墨坩埚的设计以及感应器参数的计算;专题讨论感应电炉的供电系统及变频电源主电路的计算、谐波治理和功率因数提高问题;各类无心感应电炉的耐火材料、筑炉工艺、感应电炉循环水系统的设计;感应电炉的环境因素、电气电磁安全防护、环境保护问题等,内容浓缩了作者几十年的宝贵从业经验,对铸造工厂感应电炉熔炼设备的规划、选型、操作、维修和管理,提供非常实用的参考与借鉴,敬请关注。

王兴武[7](2020)在《斩波串级调速系统稳态特性分析及系统综合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高压大功率电机的节能调速具有重要的国民经济意义。斩波串级调速是高压大功率电机调速的一种高效方式,在工业现场有着广泛应用。串级调速设备从电机转子侧接入,把定子侧的高压调速转化为转子侧的低压调速,并且只需控制远小于电机额定功率的转差功率,具有控制电压低、控制功率小、结构简单、自身损耗低、运行环境要求低等优点。所以,斩波串级调速系统在高压大功率电机调速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对斩波串级调速系统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理论研究、参数计算和仿真建模,与工程应用结合很少。由于缺乏对系统稳态性能及综合优化、设备器件特性及功率单元结构等方面的研究,造成长期以来斩波串级调速系统的可靠性得不到保证。论文首次针对上述问题对斩波串级调速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结合工程实践确认研究结果的正确性,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根据异步电机的基本方程和等效电路,基于异步电机出厂时的铭牌数据,建立了用于计算异步电机等效电路参数的计算公式,通过实例计算,提供不同功率电机等效参数的取值范围,为绕线电机等效参数的计算提供理论依据和工程数据参考;通过建立精确的电机等效电路和等效电路参数辨识优化模型,将非线性方程求解问题转化为优化问题,得到基于铭牌数据结合PSO优化算法的异步电机参数辨识方法,提高了调速工况下电机等效参数的计算精度。2.分析斩波串级调速系统三种稳态状态下主回路器件及功率单元的工作状态,设计控制逻辑实现了调速稳态之间的平稳转换,为斩波串级调速系统的稳态转换控制提供设计原则。根据主回路等效电路,建立调速稳态时的主回路数学模型,得出斩波串级调速主回路各主要电气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以及主要电气参数的纹波公式,为斩波串级调速系统的主回路稳态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基于主回路稳态分析,对大功率斩波单元的器件并联拓扑结构、并联IGBT同步、低感叠层母排等问题进行优化研究,首次提出了大功率斩波单元优化方案,并在国内最大功率(5400kW)串级调速项目中完成验证,解决了斩波串级调速系统在大功率电机应用的关键问题。3.对斩波电抗器损耗进行深入研究,根据铁芯损耗理论和电抗器工作电流特性分析,建立基于修正Steinmetz经验公式的斩波电抗器铁芯损耗数学模型,在大功率模拟带载试验平台上完成验证,为斩波电抗器的设计和选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工程方法。4.基于稳态分析及各参数与调速系统性能的直接相关程度,识别调速系统的四个主要性能参数以及影响调速系统性能的五个关键参数;系统地分析了关键参数对调速系统性能的影响,并从调速系统全局出发,提出系统综合优化方案,实现了调速系统在调速性能、可靠性和经济性三方面的综合最优,为斩波调速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综合优化方法和实际应用方案。5.对斩波串级调速系统的功率因数进行研究,分析斩波串级调速系统功率因数偏低的原因,据此提出低压一体化无功补偿方案;针对在低压侧无功补偿投切时出现逆变颠覆的实际问题,进行机理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基于减小转子侧谐波以提高功率因数的原理,提出了整流单元电容吸收的改进方案。

张帆[8](2020)在《选相投切技术对特高压系统绝缘水平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特高压系统的发展,北方的太阳能和风能及南方的水力资源能够顺利输送到东南沿海城市。为了能够更安全、更高效地输送能源,特高压系统的绝缘水平成为研究的重中之重,而决定绝缘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操作过电压。为了解决系统的安全性以及技术经济问题,采用选相投切技术(也称相控技术)可有效地抑制操作过电压,从而降低系统的绝缘水平。但目前六氟化硫(SF6)断路器预击穿特性及机械分散性、线路耦合效应对最佳合闸时刻的影响尚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另外相控技术对合闸线路故障率影响的定量分析以及特高压线路选相重合闸策略方面研究也较少。本文旨在研究特高压断路器绝缘下降率的非线性对最佳合闸时间和预击穿时间的影响,以及相控开关的预击穿特性、机械分散性与特高压线路故障率的定量映射关系,解决选相投切技术应用于特高压系统的技术障碍。本文提出一种基于SF6气体流注理论击穿判据的合闸预击穿电压曲线计算方法,针对特高压断路器灭弧室内电场强度不均匀问题,将断路器合闸时的绝缘下降率作非线性处理,确定不同关合系数k下的预击穿时间,在此基础上结合机械分散性确定选相合闸不同负载的最佳合闸时刻。为验证选相合闸抑制过电压的效果,搭建了 1000 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仿真模型,该模型基于ATP-EMTP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合闸空载输电线路,预击穿时间对过电压的影响比机械分散性的影响更大,合闸过程应该更多地关注预击穿过程。对于特高压变压器的不同剩磁分别采取三种合闸相控策略:快速、延时及同步合闸,仿真结果表明三种合闸策略相结合可抑制过电压和励磁涌流。由此可得,选相投切技术可以明显地降低特高压系统的操作过电压,进而降低系统的操作冲击绝缘水平。由于输电线路相位之间的耦合效应,在首相合闸之后,会在第二相和第三相上产生感应电压,如果仍在电压零点处相控合闸会导致过电压的产生。因此,基于行波的模量分析和拉普拉斯变换理论,提出了各相断路器最佳合闸时刻的计算方法,并通过ATP软件建立了不同拓扑结构的线路模型,仿真计算的结果表明优化的相控策略对于无换位和完全换位的传输线均有效,且对双回线路的效果更明显。从原理上来说,选相投切技术能从根本上减小决定特高压系统绝缘水平的合闸操作过电压,但这一定性的认识过于宏观和模糊,相控开关技术要在特高压输电系统应用,需要将这一过程放大化,清晰给出各环节的细节,进行量化定标。因此,为了定量分析断路器关合性能、线路拓扑结构与合闸线路故障率的映射关系,基于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daptive-network-based fuzzy inference systerm,ANFIS)建立了特高压输电线路合闸故障率模型,该模型解决了某一项参数发生较小变化即需要进行重复仿真及处理大量结果的问题。根据此模型,可以对选相关合特高压线路的故障率实现预测,即用户可以在断路器关合特性参数和线路参数确定的前提下,预测评估相控合闸的线路故障率。反之,当系统对线路故障率有一定的要求时,断路器制造商可根据其要求值调整开关性能参数,以满足系统用户需求。随着特高压系统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越来越重视系统能否安全、可靠性地持续运行。当系统突然发生故障时,工厂的生产和人们的生活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以特高压系统的重合闸为研究对象,针对重合于永久故障时会产生大电流的问题,根据双端电源系统模型计算正常运行电流和故障电流,进而提出特高压相控重合闸的最佳重合角度为0°或180°,最后通过仿真结果证明相控重合闸策略可行,即当线路重合于电压0°或180°时能够有效地将重合电流的峰值降至最严重情况时电流峰值的33%以下。通过本文的理论分析与建模仿真研究了相控断路器的关合特性及线路拓扑结构对最佳合闸时刻的影响,建立了断路器关合性能、线路拓扑结构与线路故障率之间的映射模型,提出了特高压相控重合闸策略,实现了选相投切对特高压系统绝缘影响的量化分析,为选相投切技术在特高压系统实际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王守明[9](2020)在《铁心电抗器变频谐振匝间绝缘检测装置研制》文中研究表明干式铁心电抗器是电力系统中重要设备,其具有抑制工频过电压,限制合闸电流及电力滤波等作用。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铁心电抗器的用量逐年加大,同时受到制造工艺、材料及投切过电压影响,经常出现匝间绝缘损坏故障。由于铁心电抗器存在铁心饱和、电容参数分布不均问题,雷电冲击试验法以及干式空心电抗器的感应耐压检测装置并不适用于铁心电抗器,由此研制高压干式铁心电抗器的匝绝缘耐压检测装置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首先分析国内外现有铁心电抗器匝间绝缘检测方法与有关标准,基于变频谐振技术原理,提出了铁心电抗器匝间绝缘谐振感应耐压检测方法。按照装置的最大输出容量,对整流、升压、逆变与电压电流采样单元的硬件参数进行计算分析和参数选取。对典型铁心电抗器给出谐振频率与匹配高压电容推荐值,确定研制装置输出频率范围为50Hz~2k Hz,最大输出容量为200k VA。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电抗器匝间短路时电抗器电感值的变化规律和电抗器电流变化率。利用软件对装置整体电路拓扑仿真,仿真结果与理论推导取得了一致。仿真研究发现,谐振条件破坏时,电抗器端电压跌落,回路电流减小。因而在保证试验安全的同时,可根据电压或电流跌落作为匝间短路检测标识,判断绕组匝绝缘短路故障问题。硬件开发以单相全桥逆变拓扑为变频电路核心,通过中央主控单元进行逆变驱动,输出不同频率的正弦脉宽调制波及方波电压,施加在测试回路中通过谐振使电抗器达到试验电压值。装置逆变电源直流侧部分采用三相整流及BOOST升压电路,通过控制升压占空比调整变频谐振输出电压,确定了直流侧电压900V时可基本满足现有铁心电抗器测试需求。基于上述硬件平台,本文开发了匝绝缘实时监控应用软件平台,可实现试验检测控制、试验波形采集、故障判断、历史数据记录和基本参数设置。软件采用LABVIEW平台的图形化G语言实现,实现了监控上位机与底层硬件装置单元的MODUS协议通信。本文研制的铁心电抗器变频谐振匝间绝缘检测装置在实验室、电抗器厂家试验站和变电站现场分别进行匝绝缘检测试验,试验结果满足现场测试需求。

蔡剑锐[10](2019)在《包头新都市区世纪22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文中认为变电站作为电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整个电网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肩负着与发电厂和电力用户相互联系的任务,一旦变电站发生故障必然会影响到生产生活,因此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包头电网位于内蒙电网的中心位置,担负着整个包头市的供电任务。近几年包头电力发展十分迅速,电网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用户对供电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此外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在电力建设中对变电站建设的紧凑性、实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在设计之初就应该考虑。本论文主要结合内蒙电网运行方式的特点,对包头新都市区220kV变电站进行了设计。此变电站电压有220kV/1l0kV/10kV三个等级,论文主要对变电站总体结构进行了设计,阐述了电气主接线设计原则与基本要求,并对包头新都市区供电负荷情况进行分析,初步描绘出变电站总体结构轮廓。新都市区变电站电气一次系统设计部分主要对变电站的主接线方案、主变容量及型号、中性点接地方式及无功补偿进行论证,通过短路计算,进行电气设备的选型,并设计了防雷接地保护,从而完成了电气一次系统设计。然后对变电站进行了二次系统设计,内容包括调度系统及通信系统设计等。论文最后还从系统继电保护、主变压器保护等方面对系统进行了保护设计。系统设计从电力系统原始资料出发,严格遵从相关设计原则及水平要求,从而使系统设计更加经济、合理、运行可靠。

二、选好高压并联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和绝缘水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选好高压并联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和绝缘水平(论文提纲范文)

(1)SiC器件动态特性测试平台的低感叠层母排设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a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2章 适用于多电容串并联拓扑的低感叠层母排设计
    2.1 杂散电感对SIC器件动态特性的影响
    2.2 低感叠层母排设计原理
        2.2.1 叠层母排的机理分析
        2.2.2 叠层母排的电路模型
    2.3 多电容串并联拓扑的叠层母排杂散电感的优化
        2.3.1 不同的电容布局
        2.3.2 不同的连接端位置
        2.3.3 多电容串并联拓扑的叠层母排设计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叠层母排低感设计方法的仿真及实验验证
    3.1 SiC器件动态特性测试平台的设计
        3.1.1 主电路
        3.1.2 充放电电路、控制系统及测量设备
    3.2 不同叠层母排结构杂散电感的提取
        3.2.1 有限元仿真分析
        3.2.2 实验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压大功率SiC器件开关特性测试平台的一体化母排设计
    4.1 直流支撑电容器的选型及设计
    4.2 辅助电路设计
        4.2.1 电容充放电电路
        4.2.2 缓冲电路
        4.2.3 均压电路
    4.3 一体化母排设计
        4.3.1 叠层母排的绝缘设计
        4.3.2 一体化母排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2)高压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的元件选择及其运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高压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组成
2 高压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接线方式
3 高压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中各元件的选择
    3.1 电容器的选择及安装运行
        3.1.1 电容器额定电压的选择
        3.1.2 电容器安装检修时应注意的问题
    3.2 放电线圈的选择及安装运行
        3.2.1 放电线圈的选择
        3.2.2 放电线圈安装时应注意的问题
    3.3 熔断器的选择及安装运行
        3.3.1 熔断器的选择
        3.3.2 熔断器安装时应注意的问题
    3.4 串联电抗器的选择及安装运行
        3.4.1 串联电抗器的作用及电抗率选择
        (1)合闸涌流的限制。
        (2)高次谐波的抑制。
        3.4.2 串联电抗器安装运行时应注意的问题
    3.5 避雷器、极间过电压保护器的选择及安装运行
        3.5.1 避雷器的选择及注意问题
        3.5.2 极间过电压保护器的选择及注意问题
    3.6 电容器组分组投切原则
4 结语

(3)基于高耦合分裂电抗器自动均限流技术的限流器运行工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采用短路电流限制措施
        1.2.1 调整电网结构
        1.2.2 变更系统运行方式
        1.2.3 装设限制电流设备
    1.3 更换大容量断路器
        1.3.1 真空断路器和六氟化硫断路器
        1.3.2 并联断路器
    1.4 基于高耦合分裂电抗器的并联断路器开断方法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高耦合电抗器的限流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1 限流器结构
        2.1.1 绕组线圈
        2.1.2 层间分布电容
        2.1.3 匝间分布电容
        2.1.4 对地电容
    2.2 限流器短路开断过程原理分析
        2.2.1 均流开断
        2.2.2 限流开断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耦合电抗器的主要技术要求
    3.1 系统条件
    3.2 高耦合电抗器的感抗
        3.2.1 单臂电抗
        3.2.2 支路间耦合系数
    3.3 高耦合电抗器的分布电容
    3.4 高耦合电抗器的过负荷能力
    3.5 高耦合电抗器的短路电流耐受能力
    3.6 高耦合电抗器的过电压及抑制措施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高耦合电抗器的限流器对线路断路器开断瞬态的影响
    4.1 断路器瞬态恢复电压相关标准
    4.2 装设限流器的线路研究条件
    4.3 开断方式对线路断路器瞬态恢复电压的影响
        4.3.1 并联断路器均流开断
        4.3.2 并联断路器限流开断
    4.4 故障位置对断路器断口瞬态恢复电压的影响
    4.5 限流器不同结构对断路器断口瞬态恢复电压的影响
    4.6 高耦合电抗器耦合系数对断口瞬态恢复电压的影响
    4.7 高耦合电抗器分布电容对断口瞬态恢复电压的影响
    4.8 断路器截流对断口瞬态恢复电压的影响
    4.9 装设高耦合分裂电抗器限流器的500kV线路断路器瞬态恢复电压问题的对策
        4.9.1 断路器断口装设MOV对TRV峰值的抑制
        4.9.2 并联电容器对TRV上升率的抑制
    4.10 本章小结
第5章 采用基于高耦合电抗器的限流器对系统过电压的影响
    5.1 限流器对工频过电压的影响
    5.2 限流器对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的影响
    5.3 限流器对线路合闸操作过电压的影响
    5.4 限流器对线路间感应电压感应电流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电力电容器在线监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在线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1.3 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任务
第二章 电力电容器及其故障简介
    2.1 电容器及电容器组
        2.1.1 电容器单元
        2.1.2 并联电容器组
    2.2 电力电容器接线方式
    2.3 电力电容器常见故障
        2.3.1 内部电容元件击穿
        2.3.2 熔丝熔断
        2.3.3 内部短路故障
        2.3.4 外部放电故障
    2.4 小结
第三章 电力电容器新型在线监测方案设计
    3.1 新型在线监测方案原理
    3.2 串联电抗器故障预警
    3.3 电力电容器故障预警
    3.4 放电线圈故障预警
    3.5 故障预警整体方案流程
    3.6 小结
第四章 基于ANFIS的电力电容器绝缘诊断技术
    4.1 诊断模型
        4.1.1 模糊逻辑与神经网络的结合
        4.1.2 ANFIS构造
    4.2 电力电容器绝缘缺陷特征量的选取
    4.3 ANFIS评估模型的建立
    4.4 电力电容器绝缘状态诊断实例
        4.4.1 数据训练
        4.4.2 数据测试
    4.5 小结
第五章 并联电力电容器监测装置硬件设计及应用
    5.1 硬件总体方案
    5.2 模拟量采集电路设计
    5.3 逻辑控制单元设计
    5.4 存储器电路设计
    5.5 通信电路及人机界面设计
    5.6 装置现场安装及试运行
    5.7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5)真空断路器开断并联电抗器过电压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开断感性负载暂态过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开断并联电抗器暂态过电压抑制方法研究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真空断路器开断电抗器过电压产生机理与传播规律研究
    2.1 过电压的产生机理
        2.1.1 真空断路器及其工作原理
        2.1.2 截流过电压产生原因
        2.1.3 重燃过电压产生原因
    2.2 现场试验分析
        2.2.1 并联电抗器回路操作现场试验系统介绍
        2.2.2 #2电抗器处电压电流幅值测试
        2.2.3 #2电抗器处电压电流波形分析
        2.2.4 #1站用变处电压幅值测试
        2.2.5 #1站用变处电压电流波形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现场重燃试验的ATP仿真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3.1 仿真模型的建立
        3.1.1 基于现场重燃试验的断路器仿真模型
        3.1.2 基于运行变电站的电路仿真模型
    3.2 仿真结果
        3.2.1 重燃过电压状态下电流仿真
        3.2.2 重燃过电压状态下电压仿真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现场实际数据的过电压防护方法研究
    4.1 采用氧化锌避雷器限制过电压
        4.1.1 避雷器参数及位置对过电压抑制的仿真
        4.1.2 避雷器参数及位置对过电压抑制的分析
    4.2 采用RC阻容器限制过电压
        4.2.1 不同安装位置下RC阻容器对过电压抑制的仿真
        4.2.2 不同电阻阻值下RC阻容器对过电压抑制的仿真
        4.2.3 不同电容容值下RC阻容器对过电压抑制的仿真
        4.2.4 RC阻容器参数及位置对过电压抑制的分析
    4.3 采用组合保护限制过电压
        4.3.1 正常情况下组合保护对过电压的抑制情况
        4.3.2 异常情况下组合保护对过电压的抑制情况
        4.3.3 组合保护装置现场应用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斩波串级调速系统稳态特性分析及系统综合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斩波串级调速技术研究现状
        1.2.1 斩波串级调速技术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1.4.1 课题研究意义
        1.4.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4.3 课题创新点
第2章 斩波串级调速系统原理及电机特性分析
    2.1 斩波串级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
    2.2 基于铭牌数据的电机参数辨识
        2.2.1 异步电机的等效电路和基本方程
        2.2.2 异步电机参数计算的公式法
        2.2.3 基于铭牌数据结合PSO的电机参数辨识
        2.2.4 电机等效电路参数分析
    2.3 斩波串级调速系统的机械特性及脉动转矩
        2.3.1 斩波串级调速系统的机械特性
        2.3.2 斩波串级调速系统的脉动转矩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调速系统主回路稳态分析及优化
    3.1 主回路拓扑结构及系统状态
        3.1.1 主回路拓扑结构
        3.1.2 系统稳态状态及相互转换
    3.2 调速稳态时的主回路数学模型
        3.2.1 基于电路分析的稳态数学模型
        3.2.2 主要电气参数的纹波分析
        3.2.3 基于能量平衡的数学模型
        3.2.4 仿真与现场试验验证
    3.3 大功率斩波单元优化
        3.3.1 器件并联拓扑结构方案
        3.3.2 并联IGBT的同步分析
        3.3.3 低感斩波叠层母排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关键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与系统综合优化
    4.1 调速系统的主要器件及关键参数
        4.1.1 主要器件及其参数
        4.1.2 系统关键参数分析
    4.2 主要器件参数特性分析
        4.2.1 电压电流参数分析
        4.2.2 电感电容参数分析
        4.2.3 功率器件损耗分析
    4.3 斩波电抗器损耗分析
        4.3.1 铁芯损耗理论模型
        4.3.2 斩波电抗器的铁芯损耗模型
        4.3.3 斩波电抗器的铁芯损耗试验
        4.3.4 试验结果小结
    4.4 关键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
        4.4.1 反馈电压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
        4.4.2 斩波频率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
        4.4.3 器件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
    4.5 系统综合优化方案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斩波串级调速系统的无功补偿优化
    5.1 调速系统的功率因数分析
    5.2 无功补偿方案
    5.3 无功补偿优化
        5.3.1 低压一体化无功补偿优化
        5.3.2 整流桥阻容吸收电路优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8)选相投切技术对特高压系统绝缘水平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选相投切技术研究历程
    1.3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3.1 相控开关关合特性
        1.3.2 选相合闸线路
        1.3.3 输电线路绝缘水平
        1.3.4 线路重合闸
    1.4 现有研究的不足
    1.5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2 选相投切中最佳合闸时刻确定
    2.1 引言
    2.2 选相投切的最佳合闸时刻
        2.2.1 k≥1时最佳合闸时刻
    2.3 最佳合闸时刻的改进研究
        2.3.1 容性负载时的最佳合闸时刻
        2.3.2 感性负载时的最佳合闸时刻
    2.4 本章小结
3 选相投切特高压线路和变压器暂态过程及仿真模型
    3.1 引言
    3.2 合闸空载线路和变压器过电压
        3.2.1 合闸空载线路
        3.2.2 投切空载变压器
    3.3 选相投切技术影响特高压操作过电压的仿真研究
        3.3.1 特高压线路选相合闸仿真
        3.3.2 特高压变压器选相投切仿真
    3.4 选相投切技术影响特高压操作冲击绝缘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考虑线路耦合效应的选相合闸相位研究
    4.1 引言
    4.2 合闸输电线路的感应电压
        4.2.1 行波的模量分析
        4.2.2 基于模量分析的感应电压计算
    4.3 考虑耦合效应的线路合闸仿真研究
        4.3.1 完全换位无并联电抗器仿真
        4.3.2 无换位无并联电抗器仿真
        4.3.3 完全换位有并联电抗器仿真
        4.3.4 无换位有并联电抗器仿真
    4.4 本章小结
5 选相合闸特高压线路故障率模型
    5.1 引言
    5.2 合闸特高压线路故障率
    5.3 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模型
        5.3.1 ANFIS的网络结构
        5.3.2 ANFIS样本与训练
    5.4 合闸线路故障率与相控开关关合性能预测
    5.5 本章小结
6 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相控重合闸研究
    6.1 引言
    6.2 双端电源供电系统故障特征
        6.2.1 双端电源供电且线路首端带有并联电抗器系统模型
        6.2.2 双端电源供电且线路两端带有并联电抗器系统模型
    6.3 相控重合闸理论及分析
        6.3.1 相控重合闸策略
        6.3.2 最佳重合角度
    6.4 仿真验证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铁心电抗器变频谐振匝间绝缘检测装置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装置总体方案设计与原理分析
    2.1 基于变频谐振感应耐压检测方法分析
    2.2 装置整体拓扑结构
    2.3 试验装置检测控制流程图
    2.4 装置试验原理
        2.4.1 串联谐振及逆变电源分析
        2.4.2 检测装置中变频电源输出分析
        2.4.3 调谐方式及谐振点判别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检测装置硬件设计
    3.1 检测装置输出容量
    3.2 实验频率选定与谐振匹配电容
    3.3 主要硬件单元参数选择
        3.3.1 缓启动充电电路
        3.3.2 整流电路
        3.3.3 BOOST升压电路
        3.3.4 变频电路
        3.3.5 电流电压采样电路
    3.4 高压测量电路的设计
        3.4.1 阻容分压器基本原理
        3.4.2 分压器电阻电容选择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试验装置仿真分析
    4.1 装置电路拓扑结构仿真
    4.2 匝间绝缘故障诊断分析与仿真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装置软件设计与试验测试
    5.1 电压电流采样单元软件程序设计
    5.2 通信单元软件设计
    5.3 上位机软件设计
        5.3.1 上位机终端登录界面
        5.3.2 上位机终端主监控界面
        5.3.3 上位机终端历史数据及参数配置界面
        5.3.4 基于生产者模式入队列算法程序框图
        5.3.5 基于消费者模式出队列算法程序框图
    5.4 装置试验验证
        5.4.1 实验室系统测试
        5.4.2 干式铁心并联电抗器现场检测
        5.4.3 干式铁心串联电抗器现场检测
        5.4.4 对变电站内出现运行事故电抗器进行现场诊断检测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得成果
致谢

(10)包头新都市区世纪22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包头电网及新都市区变电站建设的背景
        1.1.1 包头电网现状
        1.1.2 新都市区电网现状
    1.2 新都市区220KV变电站建设的意义
    1.3 我国的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况
        1.3.1 电力系统的发展情况
        1.3.2 我国电力系统发展具有的特点
    1.4 变电站设计的技术分析
        1.4.1 本工程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1.4.2 相关设计资料和设计任务
        1.4.3 设计要求
        1.4.4 主要设计原则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电力需求分析及系统接入方案设计
    2.1 电力需求预测
        2.1.1 包头市电力需求预测
        2.1.2 新都市区电力需求预测
        2.1.3 电力系统规划及电力平衡
    2.2 变电站站址及接入系统方案分析
        2.2.1 变电站站址
        2.2.2 接入系统方案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变电站一次系统设计
    3.1 电气主接线设计
        3.1.1 主接线拟定方案比较
        3.1.2 主接线方案确定
    3.2 负荷计算
        3.2.1 负荷的概念
        3.2.2 电力负荷的分级
        3.2.3 负荷预测及变压器的选择
    3.3 短路电流计算
        3.3.1 短路电流的概念
        3.3.2 短路电流计算的条件
        3.3.3 短路电流计算
        3.3.4 10kV馈线侧限流电抗器的选择与校验
    3.4 无功补偿
        3.4.1 无功补偿和功率因数的改善
        3.4.2 无功补偿的计算和电容器选择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
    4.1 调度自动化系统现状
    4.2 调动自动化系统实现
        4.2.1 远动系统
        4.2.2 电能量计(费)系统
        4.2.3 二次系统安全防护
        4.2.4 业务接入方案
        4.2.5 安全防护设备配置
        4.2.6 数据传输方式和通道
        4.2.7 系统通信实现方案
    4.3 二次设备的布置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气设备的选择
    5.1 电气设备选择的条件
    5.2 母线的选择
    5.3 配电装置的选择及设备选型
    5.4 互感器的选择
        5.4.1 电流互感器选择
        5.4.2 电压互感器选择
    5.5 配电装置的选择
    5.6 电力电缆的选择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保护设计
    6.1 系统继电保护设计
    6.2 主变压器的保护设计
        6.2.1 电力变压器保护概述
        6.2.2 电力变压器差动保护接线
        6.2.3 过电流保护
        6.2.4 元件保护
    6.3 防雷和接地保护设计
        6.3.1 防雷保护设计
        6.3.2 接地保护设计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四、选好高压并联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和绝缘水平(论文参考文献)

  • [1]SiC器件动态特性测试平台的低感叠层母排设计方法[D]. 郭燕楠.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高压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的元件选择及其运行分析[J]. 宋宇飞. 电工技术, 2021(09)
  • [3]基于高耦合分裂电抗器自动均限流技术的限流器运行工况研究[D]. 向常圆.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2020(03)
  • [4]电力电容器在线监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D]. 梁东.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
  • [5]真空断路器开断并联电抗器过电压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D]. 黄秋达.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铸造工业的感应加热 第六讲 感应熔炼电炉用变频电源、电热电容器、整流变压器的选择以及谐波影响与抑制措施[J]. 李韵豪.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20(06)
  • [7]斩波串级调速系统稳态特性分析及系统综合优化研究[D]. 王兴武.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8]选相投切技术对特高压系统绝缘水平影响的研究[D]. 张帆.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 [9]铁心电抗器变频谐振匝间绝缘检测装置研制[D]. 王守明.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2)
  • [10]包头新都市区世纪220kV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D]. 蔡剑锐. 长春工业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选择高压并联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和绝缘等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