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州民间坚持每年纪念茶圣(论文文献综述)
韩学慧[1](2020)在《惠山竹炉雅集及其文学书写研究》文中认为明清时期是中国文人雅集发展的黄金时期,尤以江南地区最为突出。惠山竹炉雅集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竹炉雅集是性海禅师和画家王绂发起于惠山听松庵的文人集会,是无锡历史上最为着名的雅集之一。明清两代,围绕着惠山竹炉的得失、重制共举办了六次大规模的雅集活动。作为竹炉雅集的延伸,竹炉煮茶,品茗联吟已然成为了明清文人间常见的集会类型,直至民国仍兴盛不衰。明清两代围绕着竹炉雅集产生了大量的诗歌、书法、绘画创作,其中大部分作品都被保留在《竹炉图咏》一书中。有别于之前传统的雅集形式,惠山的竹炉雅集以其在地点、人员上的灵活性和在器物、内涵上的稳定性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对惠山竹炉雅集的研究,即为探索这一类我们如今所知甚少的雅集形式的尝试。本文以明清时期惠山竹炉雅集和竹炉诗画为中心,归纳竹炉雅集在时空中的建构过程和继承方式,以期加深对雅集理解。此外,本文通过分析竹炉雅集肇始之地惠山听松庵从普通僧舍到着名文学景观的演变过程,探究文学活动在文学景观形成中的作用。全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从江南文人雅集的发展历程、竹炉雅集肇始之地惠山的地理环境、文学发展以及惠山寺僧人与文人交往状况三个方面,对竹炉雅集的产生背景进行了全面的介绍。第二章介绍了从性海禅师到乾隆皇帝六次竹炉雅集始末。第三章从诗画和景观的角度切入,探索竹炉诗、竹炉画、惠山景观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傅美莹[2](2020)在《体育文化融入浙江省乡村振兴战略的困境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实施以来,浙江省各县市已立足于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来进行农村建设多年。人与环境相互依存、和谐共生已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大宗旨,且以此为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应运而生。通过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浙江省农村体育文化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分析概括出困境,然后结合体育文化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能发挥出的作用,如带动经济发展、激发文化自信、改善生活水平等,分别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给出体育文化融入浙江省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以浙江省农村和农村居民为调查对象,调查发现当前体育文化融入农村存在着体育场馆与器材不够丰富、公共体育活动资源贫乏、体育政策贯彻力度不足、农村居民体育观念较为落后等困境。针对以上困境给出相应对策,理论层面的改善对策主要从体育的物质、制度、行为以及精神文化这四个文化层次入手来写,提出增设场地器材、丰富体育活动环境、丰富活动种类、落实体育政策及体育服务、健全体育管理组织、提高体育意识、增强文化自信等对策;根据对安吉县和淳安县两地的体育发展模式进行案例调查,发现通过开展该项模式,体育文化具备的健身和娱乐、经济、精神文明性功能等多项功能在乡村发展进程中能起到实际作用,对振兴乡村大有益处,因此实践层面的对策可以概括为推广“体育+”这一发展农村体育、振兴农村文化的有效模式。
庄艳[3](2019)在《磐安古茶场文化小镇观光茶园景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化是导致人们旅游消费观念转变的重要因素,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旅游的目的正不断向追求精神世界的高品质生活转变。同时,中国是产茶大国,有着广泛的茶叶种植面积和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观光农业和茶文化旅游业,近年来,观光茶园旅游从中脱颖而出,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观光茶园作为观光农业的新型类型,还处于发展阶段,并且磐安有着天然优势的茶园生态环境和古茶场文化资源,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此时对观光茶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笔者阐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与目的,通过对理论知识的梳理总结,了解了国内外观光茶园的研究概况和发展概况,并分析了国内观光茶园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接着叙述了观光茶园的功能与类型,最后总结出观光茶园景观设计的原则。其次,对国内具有代表性的4个观光茶园为重点调研对象:中华武夷茶博园、梅家坞茶文化村、大木山骑行茶园和雁南飞茶田景区。从这几个茶园的规划理念、功能区划分、植物和水体景观、建筑和小品景观、交通和旅游活动项目等方面进行分析,提炼和借鉴其中茶园景观设计的手法、良好的茶产业发展模式与创新的活动项目等特点。最后,通过对磐安基础资料收集、现场走访调研,对当地的基础资料分析,挖掘当地文化内涵和旅游资源,以及磐安茶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磐安主要以茶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和茶园生态资源为主,旅游资源特色鲜明,这些资源的可开发性较强,有着非常优越的旅游开发条件,基于这些现状条件对磐安发展观光茶园进行SWOT分析。对磐安古茶场文化小镇茶园景观进行设计研究,主要以“茶园觅古”为主题,传承茶文化与古茶场文化特色为宗旨,通过茶园骑行道串联,着力营建自然优雅的茶园生态风情和浓厚的茶文化气氛。
遆羽欣[4](2019)在《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对太湖流域基于水环境治理的风景营建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水环境与太湖流域城市的发展和地域文化的形成密切相关。太湖流域河湖密布,水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基本要素,人与水的互动贯穿了太湖流域的开发历史。水环境治理与风景营建相结合,塑造了太湖流域的传统地域景观。在这个过程中,古代文人士大夫凭借自身知识体系和文化艺术修养,通过大量的水土整治和风景营建实践,形成了一套具有高度人文关怀和审美意境的整体性水环境治理及风景营建理论体系,对传统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论文通过古今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和图示化分析的研究方法,以风景园林的视角,研究文人士大夫在太湖流域的水环境治理以及与之相结合的风景营建实践,探讨士人阶层基于水环境治理的风景营建思想和特征。具体而言,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阶层的身份特征和相关的修养准则,以明确文人士大夫与营建活动的关系;并从隋以前、隋唐五代、两宋、元明清四个阶段梳理了文人士大夫在太湖流域的水环境治理及风景营建沿革。然后,论文系统解读了文人士大夫基于水环境治理的风景营建思想,即水利建设、农业规划和城市风景营建耦合叠加的理论体系。其中,水利建设包括开河浚河、修堤筑圩、建闸筑坝三项基本策略;农业规划包括根据水文特征进行分区土地利用的整体性规划、基于防洪需求、基于用水需求的农田规划;结合水环境治理的城市风景营建包括水适应性城市景观的营造、以园林化的造景手法对水利设施的改造、以诗文书画和城市八景的创作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发掘、整合和意境的赋予。在此基础上,文章又以苏轼、陈一谦、许瑶光为例,通过其对杭州、平湖、嘉兴三地水环境治理及风景营建实践的研究,分析在不同尺度、环境和需求下治理思路的差异和共性。最后,论文总结文人士大夫基于水环境治理的风景营建思想特征,并针对当今中国城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文人士大夫传统经验的现代价值,从而为今天的人居环境建设提供借鉴。
周荃[5](2019)在《经济重心南移趋势下的唐宋江西茶业经济》文中研究指明由中唐至宋,是江西茶业经济发展与定型的关键时期,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具有一定的同步性。茶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江西经济开发程度、推动经济重心南移的进行,当然也是经济重心南移这一现象的重要表现之一。江西在唐代已是着名的茶产区,境内八州中就有七州产出茶叶,茶叶产地分布较广,名茶如洪州西山白露、袁州界桥、浮梁茶等等已闻名当世,茶业经济逐渐成为本区经济的一个内容。到了宋代,茶叶专业化生产程度更高,茶叶产地更加广泛、集中,各类名品如双井茶、黄檗茶、江茶等等涌现出来,而江西的产量在茶产区中名列前茅,茶业经济较之唐代又有了提升。江西茶业发展程度,与江西开发程度具有相关性。唐宋江西茶业发展的原因有多方面。在经济重心南移背景下所带来的劳动力的增加、粮食增产、交通的开拓等有利因素促进了江西茶业的崛起。此外由于南方经济地位的提高,使得茶文化在社会上风行,从另一个层面带动了江西的茶叶生产与消费。茶叶种植促进了江西的山地开发。江西茶业的生产形态,除了分散的小农与部分地主茶园主外,尤其以祁门、浮梁、婺源一带形成的茶园户的专门化生产最为典型,这些茶叶生产促进了市场化与商品经济的繁荣。此外,寺院茶业是江西具有特色的生产形态,在江西浓厚的农禅风气下,僧人们种植粮食以及包括茶叶在内的经济作物,这一时期江西寺院诞生了诸多颇具盛名的茶叶。榷茶始于唐,发展于宋。中唐以后,德宗时期始征茶税,江西成为朝廷重要的税收来源地,文宗榷茶时期江西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宋太祖时期江西的茶叶需要上缴真州榷货务与无为军榷货务;真宗时江西地区设有茶场;在卖引法实行时期江西也设有合同场。但茶法积弊也造成了社会问题,江西民间走私的现象层出不穷,南宋时期江西发生了茶商的武装暴动以及赖文政茶商军叛乱,给经济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谭雪霏[6](2019)在《文化生态视域下的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研究》文中提出“高峡出平湖”,三峡工程是20世纪中国建设的最大型工程项目。建设期间,从四川江津到湖北宜昌的19个县市632平方公里陆地面积陆续受淹,112所集镇完成搬迁,110多万移民告别故土。三峡特殊的峡江环境和故土的群体凝聚氛围是三峡文化产生、发展的基础,三峡工程的建设改变了三峡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也影响着三峡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以三峡工程建设为时间节点,在新的时代背景和自身困境的前提下,依托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通过梳理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及其历史发展脉络、彰显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独立品格与鲜明特性、探讨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实践。这对于社会现代转型期间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采用历史文献研究、系统研究、实证分析、跨学科研究等方法,从“前三峡时代”“三峡工程时代”“后三峡时代”历时性展开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的保护研究,探讨该类型区域文化资源保护和发展的路径。第一章绪论首先阐明了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通过文献综述,对国内外文化生态学的发展与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并结合三峡文化资源研究现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方法。界定了“三峡宜昌库区文化”“文化资源”等研究中的相关概念,为开展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研究厘清了概念、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具体分析了“前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它是“前三峡时代”文化资源生成和发展所需要的环境因素的综合、是文化系统与自然系统耦合,具体而言主要从自然环境、生产方式、人文环境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随着生产水平的发展,这三方面对于文化变迁的影响力也是逐层加强。第三章主要归纳了在“前三峡时代”文化生态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资源的类型与特点。研究从文化产业的发展实际出发,坚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为逻辑起点、确立以“获取文化资源的途径”为基本的分类标准。将“前三峡时代”的区域文化资源分为物质实证性文化资源、行为传递性文化资源和文字影像记载性文化资源三大类,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第四章则主要阐述了“三峡工程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的变化及文化资源保护实践。分析“三峡工程时代”文化生态的主要变化在于:工程建设对外部环境的改变,移民搬迁对文化传承的冲击以及中西价值理念差异下媒体环境的重塑,并对由此而产生的文化资源的变化进行了阐述。“三峡工程时代”也是三峡文化资源抢救保护的重要时期。在工程建设与资源抢救的时间赛跑中,国家、政府做出了积极思考与尝试:开展了迁建复建的集中保护、原生态到新生态的衍生重建,单一文化事项的到文化空间的整体性保护。通过上述实证研究,解释了文化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文化生态系统是一个时刻进行着信息交换的非平衡系统第五章在分析了环境与文化互动的基础上,归纳了“后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的新趋势,并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实践进行了反思。搬迁复建背景下的城镇建设、文化经济背景下的价值取向和依法保护背景下的政策保障是“后三峡时代”文化生态的新趋势。在此背景下,就每一种文化资源各自的特性而言,由于其文化内涵特征的不同,物质实证性文化资源、行为传递性文化资源和文字影像记载性文化资源分别存在着景观化、静止化、大众化倾向;同时当整体文化生态系统受到超过“生态阀值”外来冲击时,各级结构则出现缺损和变化,存在着碎片化、同质化,功利性倾向。第六章正是在对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与文化资源保护的历时性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文化资源保护路径的策略研究。在追根溯源分析文化资源保护的纲领性文件精神和学习国际先进保护经验的基础上,以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为例,提出政府引导下的资源型区域文化保护的基本路径和策略。延续文化生态学思维,从文化资源本体和其所在文化生态系统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保护策略。通过保护,文化资源与其所处生态系统达到协调,最终实现文化的多样性保持和可持续性发展。
付玲[7](2018)在《上饶地区古代园林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特殊地形地貌、丰富自然资源为上饶地区古代园林产生与发展提供优质条件。本文以上饶地区古代园林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归纳、实地调研、个案研究、历史比较、图表绘制、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依托现有史料文献,总结梳理上饶地区古代园林发展脉络,归纳园林类型特点,丰富江西古代园林研究体系,传承与发扬传统的地域文化,提升地方园林地位,彰显上饶地域魅力,为上饶现代园林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及设计依据,带动上饶古代园林相关方面研究,为其它地方园林研究提供借鉴。首先,受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地域特色、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纵观上饶地区古代园林数量、分布及园林类型特色,上饶古代园林可总结归纳为五个发展时期:萌芽期(秦汉时期)、转折发展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全盛期(隋唐五代时期)、成熟期(两宋时期)及成熟后期(元明清时期)。其次,上饶古代历史长河中衍生出园林类型多样,包含王室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公共园林、书院园林、衙署园林、学宫园林、祠堂园林八大园林类型,园林类型受时代背景影响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最后,上饶地区在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地域文化、人文条件等共同影响下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古代园林,其造园思想融糅儒道释及文人隐逸文化,追求恬淡幽静等自然趣味。园林在相地选址、掇山叠石、凿池理水、动物养殖、植物栽培、建筑应用等方面都极具地方特色。理学、戏曲等地方文化传播及文人来往活动频繁,促进上饶地区文人园林兴盛,长久不衰,薪火相传,园林中出现“戏台”这一特殊建筑形式,以供文人交往、娱乐、观戏、聚会之用。
杨恂骅[8](2018)在《白居易苏杭诗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白居易苏杭诗文代表着白居易诗文创作由外而内的转向,即深入表现日常生活。研究白居易苏杭诗文有如下几方面的价值:一是深入发掘白居易苏杭每一处诗迹背后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从时间维度上,以古今诗迹的变化反映历史变迁。从空间维度上,形成诗迹地图反映遗迹分布。二是揭示白居易苏杭诗文多种类型的内涵和意义。三是展现白居易互动创作的文体互通、地域勾连和历史穿梭。四是归纳白居易苏杭诗文独特的表现方式,总结众多篇章演化为经典的原因。五是总结白居易独创的苏杭范式。本文各章节的研究重点如下:绪论部分,说明选择“白居易苏杭诗文研究”为题的原因,陈述学界的研究现状,简要概括各章基本内容,介绍本文的创新点和方法。第一章,释地研究。借鉴“唐宋诗人行迹地图”和“杜诗释地”的研究方法,摘选出白居易苏杭诗文中每一处所涉地名、古迹名,进行一一详细考释,辅之以古代舆图、现代地图、现代实景图、局部景观图,说明其历史渊源、文化背景、地理位置、宗教色彩等相关信息。在唐长庆宝历年间的舆图和现代苏杭地图上逐一表明位置,将诗迹缀连成图,加上诗歌文本信息。引入田野考察法,配合每一处诗迹的现代实地考察视频和图像,反映诗迹留存情况。以时空两个维度呈现,时间上贯穿古今,反映诗迹的古貌今颜。空间上勾连全局,形成文本与地理结合的诗迹地图。第二章,分类研究。白居易苏杭诗文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以风格论的闲适诗和以表现对象论的山水诗。从诗歌类型的角度看,白居易苏杭诗歌至少可以分为17种类型;从散文类型角度看,白居易苏杭散文可以分为5种类型。研究苏杭诗文的多元类型,有助于改变人们对白居易苏杭诗文的固性认识,揭示其摇曳生姿的美学特质。第三章,互动研究。白居易苏杭诗文不是静态的范山模水之作,而是具有极强地域勾连性和历史穿梭感的互动创作。在空间上,以苏杭为辐射中心,将苏州、杭州、常州、湖州、越州、和州、润州等江南大州的山川、风物、诗人、特产、民俗、民众、文化、古迹、遗产紧紧凝聚在一起。在时间上,贯穿唐宋,引发中国诗歌史上经典时代对苏杭的赞美。在人物上,勾连白苏,营造文化遗迹,创设文化空间,打磨经典名篇,建构叙事诗学。在文体上,沟通诗文,实现文体交汇。从互动角度研究白居易苏杭诗文是最为重要的研究角度,通过每一次互动经过的梳理,可以总结白居易苏杭互动创作的特点:第一,地域范围广,囊括十四大州,涵盖江南东道大部和河南道一部。第二,互动人数多,总计三十七人,二十位大州刺史及以上官员,十七位乐天侍从和歌妓。第三,时间跨度长且不中断。长庆二年七月十四日到宝历元年正月,持续将近四年六个月时间。第四章,表现方式研究。白居易诗文平易浅近,其何以能成为经典传之久远?这主要在于他运用了独具特色的表现方式。白居易自咏诗、咏物诗、春景诗、《冷泉亭记》都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以其为中心展开的“苏杭印象表现”运动,从多方位多层次展现了苏杭独具魅力的自然人文风光。结论,苏杭范式的特征和价值。白居易将这种山水艺术缩小到一个特定的区域,融合当地的地域元素,并固定为一种范式,引发历朝历代人反复吟咏。这一章主要揭示苏杭创作范式的主要特征、描写对象、表现手法、人景关系和创作心态。本文创新之处在于图文结合、视频穿插、智能互动,改变一般文学研究只重视文本解读的传统,以PowerPoint等多媒体,承载图像、视频,以镜头切换叙述苏杭来获得比较。
戴嘉瑜[9](2017)在《南太湖地域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特色营造研究》文中认为传统村落中的公共空间是村民活动交往的重要空间场所,既是传承、展现本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一种独具特色的空间类型。它涉及村民日常的经济、政治、文化与生活的诸多方面,对于农民的生活和乡村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现代化”因素的渗透和新时代生活质量的改善,乡村社会不再是封闭、同质的世界,乡村生活发生巨变。需要关注的是,在过去的快速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一方面,国内既有乡村聚落的公共空间更新改造与新建,大多照搬、借鉴城市的模式,而忽视了乡村当地固有的村庄肌理、空间形态、生活习惯、礼仪习俗和文化特色。另一方面,传统村庄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使得农村劳动力结构失衡、生活环境恶化、综合素质下降。传统村落空间的功能和形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新意,既有乡村公共空间活力不足,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的多样化需求。本文针对南太湖地域传统村庄在公共空间营造上的地域文化、习俗、宗教、宗族特色,以及城市化给村庄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且以几个村庄的公共空间营造成效为例,解析传统村落在公共空间中的更新实践,探讨村落公共空间特色营造的有效途径,从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实践的得失中,提出从村落特色元素的撷取、到元素语言的重组、到特色空间塑造的营造路径,总结“传承村落骨架、空间节点、建筑群落、院落布局”等四个方面的公共空间特色创新研究策略。并基于“起承转合(开-运-高-收)”策略,活化村落人文资源,带动村落的保护和发展,结合城镇化带来的影响,为南太湖地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在新征程中的更新、规划设计提供启迪和参考。
张文珺[10](2017)在《戏泥呈巧儿—江南民间泥玩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翻开中国泥塑的编年史,江南泥玩具无疑占有重要的一席。北宋时,苏州所产的泥孩儿名满天下。宋室南渡,杭州又成为江南泥塑玩具的第二个中心,城中孩儿巷,因善塑泥孩儿得名。明清时代,苏州泥人更是发展到高峰,虎丘一带形成了专门制售泥玩具的市场,泥玩品种极多,热闹非凡,闻名遐迩。杭州泥玩具延续着前朝的风光,泥孩儿、泥猫是着名的“土宜”。此外特别是,距苏、杭不远,自古往来频繁,同属一个地域气候和地域民风的无锡,其西郊惠山出产的泥人,传承数百年,形成独特的泥人制作与生产体系。其中以儿童形象“大阿福”为代表的泥玩具,种类丰繁,寓意吉祥,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散发着浓郁的江南民间特色。小小的“泥孩儿”,牵动了千年的文化脉络,它们身上不仅体现了生活于这一方土地上的人们的生活文化传统,更反映了江南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文化变迁的历史进程。本文立足于江南地域广阔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以“泥孩儿”为引线,考察江南地区民间泥玩具的历史与发展,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戏泥巧江南——江南民间泥玩具渊源与发展,追溯江南地区泥玩具从新石器时期至明清以来的发展情状,分为三章。首先从分析江南自然地理环境入手,结合江南地域开发与江南文化的形成,考察泥玩具的历史发展脉络;其次结合古籍文献与考古发现,对宋代风靡一时的泥孩儿及其风俗进行考证,包括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以及宋时表现儿童题材的艺术风气,比较这一时期泥孩儿的流布与传播,以及其他泥玩具之状貌;最后考察明清以来的江南泥玩具,主要是对苏州与杭州两地泥玩具的特色品种,制作工艺,生产与交易,风俗活动等进行阐释。可以看出,江南民间泥玩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宋代是其发展史上的重要节点。宋代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世俗美术的发达,泥玩具制作空前繁荣,以“磨喝乐”和“黄胖”最为代表,又与风俗节令相联,受到全民的追捧。随着宋室的南迁,大批能工巧匠逐渐南下,抟泥制泥孩儿的工艺在江南随之发展起来,遍及杭州、镇江、苏州、常州等地,相互间亦有交流与合作,并且带动了其他泥玩的生产,丰富多彩。明清时期,江南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带来民风习俗的丰富多彩,小型泥玩亦有大的发展。江南一带,手工艺作坊、集市相对集中,苏州虎丘、杭州西湖都因专门产销泥偶而闻名遐迩。下篇:江南巧儿秀——惠山泥玩具研究,是对传承至今的江南民间艺术代表惠山泥玩具的个案研究,分为四章。首先从地域环境入手,对惠山泥人产生的自然条件与人文因素进行分析,梳理其历史发展脉络;其次考察惠山泥玩具的种类与工艺,对其中的一些特色泥玩产品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结合实地考察,记录了惠山泥玩具的制坯工艺与彩绘工艺,分析其技法及特点;再次从设计艺术的角度,对惠山泥玩具的造型、色彩、纹饰展开论述,总结其在这三方面的艺术表现特色;最后阐释惠山泥玩具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蕴。研究表明,生长于无锡太湖之滨的惠山泥玩具,其诞生和发展离不开当地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同时经济因素、民风民俗在其发展历程中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惠山泥玩具的品种十分丰富,工艺模印为主,适应其作为玩具的属性、生产要求及民俗应用;惠山泥玩具在造型、色彩、纹饰的创作上,沿袭了华夏民族传统的造型观、色彩观与审美意识,又与民间大众的情感和追求相系;数百年来,惠山泥玩具深深植根于民间,植根于江南社会生活,承载着人们真诚、质朴的理想与愿望,形成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趣。
二、湖州民间坚持每年纪念茶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州民间坚持每年纪念茶圣(论文提纲范文)
(1)惠山竹炉雅集及其文学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立题依据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惠山竹炉雅集相关文献梳理 |
二、惠山竹炉雅集研究现状 |
第一章 惠山竹炉雅集的产生背景 |
第一节 明清江南的雅集 |
一、溯源:从兰亭到玉山 |
二、发展:从即兴到传承 |
第二节 文学地理学中的惠山 |
一、地理:明清江南县邑中的惠山 |
二、景观:湖山胜地与人文渊薮 |
三、文学:始于南朝的书写积淀 |
四、内涵:隐逸、寻泉与家山 |
第三节 僧侣与文人团体 |
一、雅事:明清僧人与文人之交往 |
二、烹泉:惠山僧儒交往之核心 |
第二章 明清惠山竹炉雅集概貌 |
第一节 惠山竹炉的创制与流传 |
一、器用:饮茶之风与竹炉的起源 |
二、时代:惠山竹炉的创制和演变 |
三、形制:上圆下方与外土内竹 |
四、赋义:从实用之器到文化之器 |
第二节 明清六次竹炉雅集概说 |
一、洪武初制:性海竹炉雅集 |
二、成化访遗:秦夔竹炉雅集 |
三、携炉入京:盛虞竹炉雅集 |
四、易代重制:顾贞观竹炉雅集 |
五、旧炉复现:松泉竹炉雅集 |
六、御笔亲题:乾隆竹炉雅集 |
七、流风余韵:《竹炉图卷》的流传 |
第三节 惠山竹炉雅集的变迁与追忆 |
一、变迁:景观、人物与历史 |
二、追忆:出版、书画与碑刻 |
第三章 惠山竹炉雅集与明清诗画 |
第一节 明清着名作家的竹炉诗 |
一、王绂:竹炉书画的开创 |
二、李东阳与吴宽:诗坛领袖的吟咏 |
三、乾隆:御笔的表彰 |
第二节 竹炉诗的地域特色 |
一、恋地:竹炉诗的地域认同 |
二、聚才:竹炉诗与地方社团 |
三、移风:竹炉诗与反奢靡 |
第三节 明清的竹炉图卷 |
一、四百年间:延续明清的竹炉图绘 |
二、林泉高致:竹炉图卷中的世界 |
三、显隐之间:明清竹炉题画诗 |
四、地上文章:图卷与园林的互动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性海竹炉雅集 |
附录二 秦夔竹炉雅集 |
附录三 醉茶消客《茶书》 |
附录四 盛虞竹炉雅集 |
附录五 乾隆南巡竹茶炉诗 |
附录六 竹炉图 |
附录七: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体育文化融入浙江省乡村振兴战略的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五节 研究对象及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及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六节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指导性文件与概念界定 |
第一节 指导性文件 |
一、“两山论” |
二、“美丽乡村”建设行动 |
三、“乡村振兴战略”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文化 |
二、体育文化 |
三、农村体育文化 |
四、农村体育文化功能 |
第三章 浙江省农村体育文化现状 |
第一节 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农村体育物质文化现状 |
一、体育场馆与器材现状 |
二、公共体育活动资源现状 |
第三节 农村体育制度文化现状 |
一、公共体育活动形式现状 |
二、体育政策与体育服务满意度现状 |
三、农村体育管理组织现状 |
第四节 农村体育行为文化现状 |
一、业余体育活动现状 |
二、体育锻炼参与现状 |
三、体育花费现状 |
第五节 农村体育精神文化现状 |
第四章 浙江省两地乡村案例调查 |
第一节 基本情况概述 |
一、湖州市安吉县基本情况 |
二、杭州市淳安县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两地发展现状 |
一、安吉县发展现状 |
二、淳安县发展现状 |
第三节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两地的发展模式 |
一、安吉县发展模式 |
二、淳安县发展模式 |
第五章 体育文化融入的对策 |
第一节 从理论层面分析对策 |
一、改善农村体育物质文化现状 |
二、改善农村体育制度文化现状 |
三、改善农村体育行为文化现状 |
四、改善农村体育精神文化现状 |
第二节 从实践层面分析对策 |
一、充分发挥农村体育文化的健身与娱乐功能 |
二、充分发挥农村体育文化的经济功能 |
三、充分发挥农村体育文化的精神文明性功能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效度检验表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磐安古茶场文化小镇观光茶园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缘起 |
1.1.1 茶文化旅游产业的兴起 |
1.1.2 浙江省茶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 |
1.1.3 磐安古茶场旅游发展的政策性依据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学术意义 |
1.2.3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课题研究概况 |
1.3.1 论文开题与进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4 国内外研究和发展概况 |
1.4.1 国外观光茶园研究和发展概况 |
1.4.2 国内观光茶园研究概况 |
1.5 论文研究思路 |
1.5.1 论文研究方法 |
1.5.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观光茶园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阐释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茶文化 |
2.1.2 观光农业 |
2.1.3 观光茶园 |
2.1.4 特色小镇 |
2.1.5 文化小镇 |
2.2 相关理论阐述 |
2.2.1 景观生态学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景观美学原理 |
2.2.4 茶学 |
2.3 观光茶园的功能与类型 |
2.3.1 观光茶园的功能 |
2.3.2 观光茶园的类型 |
2.4 观光茶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
2.4.1 整体性原则 |
2.4.2 生态性原则 |
2.4.3 特色性原则 |
2.4.4 以人为本原则 |
2.4.5 体验与参与性原则 |
3 观光茶园调研分析 |
3.1 调查对象、调查方法及调查内容 |
3.1.1 调查对象 |
3.1.2 调查方法 |
3.1.3 调查内容 |
3.2 调查结果分析 |
3.2.1 中华武夷茶博园 |
3.2.2 大木山骑行茶园 |
3.2.3 梅家坞茶文化村 |
3.2.4 雁南飞茶田景区 |
3.2.5 经验借鉴 |
4 磐安古茶场文化小镇茶园现状调查及分析 |
4.1 项目概括 |
4.1.1 设计背景 |
4.1.2 上位规划 |
4.1.3 项目范围 |
4.2 基础分析 |
4.2.1 区位条件 |
4.2.2 自然条件 |
4.2.3 旅游资源分析 |
4.2.4 市场分析 |
4.2.5 茶园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 |
4.2.6 观光茶园环境容量分析 |
4.2.7 磐安茶产业的发展概括与分析 |
4.2.8 配套设施分析 |
4.3 地域文化解读 |
4.3.1 许逊与玉山古茶场 |
4.3.2 非物质文化遗产——赶茶场、迎大旗、岭口亭阁花灯 |
4.3.3 舞龙文化 |
4.3.4 榉溪孔氏家庙 |
4.4 茶园发展策略分析 |
4.4.1 优势分析 |
4.4.2 劣势分析 |
4.4.3 机遇分析 |
4.4.4 挑战分析 |
4.5 设计理念与总体布局 |
4.5.1 设计理念 |
4.5.2 设计原则 |
4.5.3 主题定位 |
4.5.4 总体布局 |
4.5.5 设计特色 |
5 观光茶园的专项设计 |
5.1 茶叶品种适宜性分析 |
5.1.1 首选品种 |
5.1.2 配套品种 |
5.2 茶叶利用 |
5.3 茶园地形改造设计 |
5.4 道路交通设计 |
5.4.1 主干道 |
5.4.2 次干道 |
5.4.3 游步道 |
5.4.4 骑行道 |
5.4.5 道路文化主题专线 |
5.5 茶园植物景观设计 |
5.6 建筑小品景观设计 |
5.6.1 建筑景观设计 |
5.6.2 小品景观设计 |
5.7 其他配套设施设计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图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4)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对太湖流域基于水环境治理的风景营建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来源与经费支持 |
1.4.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4.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4.2. 研究范围 |
1.5. 相关概念阐述 |
1.5.1. 人居环境科学 |
1.5.2. 水环境 |
1.5.3. 中国古代风景营建思想 |
1.6. 相关研究综述 |
1.6.1. 中国古代风景营建相关研究 |
1.6.2. 太湖流域相关研究 |
1.7.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内容 |
1.7.3. 论文框架 |
2. 文人士大夫与太湖流域的水环境 |
2.1. 文人士大夫与营建活动 |
2.1.1. 文人士大夫的形成和身份界定 |
2.1.2. 文人士大夫的思想特征 |
2.1.3. 文人士大夫参与营建活动的知识基础 |
2.1.4. 文人士大夫参与营建活动的行为依据 |
2.2. 太湖流域的水环境 |
2.2.1. 自然地理环境 |
2.2.2. 河湖水网与水文变迁 |
2.3. 本章小结 |
3 文人士大夫对太湖流域基于水环境治理的风景营建历史沿革 |
3.1. 隋代以前 |
3.1.1. 水利农田建设 |
3.1.2. 风景营建 |
3.2. 隋唐五代 |
3.2.1. 水利农田建设 |
3.2.2. 风景营建 |
3.3. 两宋 |
3.3.1. 水利农田建设 |
3.3.2. 风景营建 |
3.4. 元明清 |
3.4.1. 水利建设 |
3.4.2. 农田开发 |
3.4.3. 风景营建 |
3.5. 本章小结 |
4. 文人士大夫基于水环境治理的风景营建思想体系 |
4.1. 由水而生:水利建设思想 |
4.1.1. 开河浚河 |
4.1.2. 修堤筑圩 |
4.1.3. 建闸筑坝 |
4.1.4. 思想特征 |
4.2. 因水而异:农业规划思想 |
4.2.1. 基于水文特征的整体性规划 |
4.2.2. 基于防洪需求的农田规划 |
4.2.3. 基于用水需求的农田规划 |
4.2.4. 思想特征 |
4.3. 理水成景:结合水环境治理的城市风景营建思想 |
4.3.1. 以民为本:水适应性的城市景观 |
4.3.2. 雅俗共赏:功能性水利设施的园林化 |
4.3.3. 诗画成境: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发掘和整合 |
4.3.4. 思想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文人士大夫对太湖流域基于水环境治理的风景营建个例研究 |
5.1. 苏轼:杭州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与景观提升 |
5.1.1. 治理背景与问题 |
5.1.2. 六井和运河的治理 |
5.1.3. 西湖的治理及风景营建 |
5.1.4. 小结 |
5.2. 陈一谦: 平湖县东湖风景营建 |
5.2.1. 治理背景 |
5.2.2. 城市的恢复和东湖的风景营建 |
5.2.3. 小结 |
5.3. 许瑶光:嘉兴南湖整治与城市风景规划 |
5.3.1. 治理背景 |
5.3.2. 城市的恢复 |
5.3.3. 南湖的整治和风景营建 |
5.3.4. 城市风景规划:“南湖八景”的创作 |
5.3.5. 小结 |
6. 文人士大夫基于水环境治理的风景营建思想特征与现代启示 |
6.1. 文人士大夫基于水环境治理的风景营建思想特征 |
6.1.1. 保民生、兴教化的儒家社会责任观 |
6.1.2. 科学的工程技术与朴素的生态智慧 |
6.1.3. 以水为核心的整体环境观 |
6.1.4. 自然与意境兼具的文人审美观 |
6.2. 对当今城乡建设的启示 |
6.2.1. 现代中国水环境治理及风景营建中存在的问题 |
6.2.2. 文人士大夫风景营建思想的现代启示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5)经济重心南移趋势下的唐宋江西茶业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意义 |
四、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唐宋江西茶业的产区分布及产量 |
第一节 唐宋江西茶叶产区及其特点 |
一、唐代江西茶叶产区分布 |
二、唐宋江西茶业产区特点 |
第二节 唐宋江西茶叶产量 |
一、唐代江西茶叶产量 |
二、宋代江西茶叶产量 |
第三节 唐宋江西茶叶品种 |
一、唐宋江西茶叶品种分布 |
二、唐宋江西名茶述论 |
第二章 唐宋时期江西茶业发展因素探析 |
第一节 经济因素 |
一、人口与劳动力的增长 |
二、粮食业的发达 |
三、交通的日益通畅 |
四、茶马贸易需求的扩大 |
第二节 文化因素 |
一、饮茶之风的盛行 |
二、茶文学的勃兴 |
第三章 唐宋时期江西茶叶生产与经济开发 |
第一节 唐宋时期江西的茶园户生产及其市场化 |
一、唐宋时期江西茶园户生产形态 |
二、唐宋时期江西茶叶生产与市场化 |
第二节 唐宋江西寺院茶业 |
一、唐宋江西寺院茶业的形成背景 |
二、唐宋江西僧人的山区农业活动与茶叶生产 |
第四章 唐宋榷茶制度及其对江西茶业的影响 |
第一节 唐宋茶法变迁与江西茶业管理 |
一、唐代朝廷对江西茶业的管理 |
二、宋代朝廷对江西茶业的管理 |
第二节 唐宋江西茶业从事者的走私与武装斗争 |
一、唐宋时期江西茶叶走私现象 |
二、南宋江西茶贩的武装反抗斗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6)文化生态视域下的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现状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第二节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与重难点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重难点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三峡人文文化、三峡宜昌库区文化 |
二、前三峡时代、三峡工程时代、后三峡时代 |
三、文化遗产、文化资源 |
第二章 “前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一、山高林密的地形地貌 |
二、丰富多样的河流水系 |
三、复杂立体的气候差异 |
第二节 生产方式 |
一、山地畲耕、谷底农耕的原始农业 |
二、沿江而行,更迭频繁的过境贸易 |
三、血缘聚落、地缘社会的集体劳作 |
第三节 人文环境 |
一、信巫重祀的民间信仰 |
二、开放交融的航运精神 |
三、不畏艰险的峡江特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前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的类型与特点 |
第一节 物质实证性文化资源 |
一、古代建筑 |
二、古代遗址及古墓葬、石刻 |
三、近现代重要史迹 |
第二节 行为传递性文化资源 |
一、表演艺术 |
二、民间文学 |
三、传统知识技艺 |
四、社会实践、仪式与民俗 |
第三节 文字影像记载性文化资源 |
一、文献资源 |
二、影像文化资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峡工程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与文化资源保护实践 |
第一节 “三峡工程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的变化 |
一、三峡工程对外部环境的影响 |
二、移民搬迁对社会文化的冲击 |
三、理念差异下媒体环境的构建 |
四、新三峡文化资源的形成 |
第二节 “三峡工程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实践 |
一、迁建复建的集中保护 |
二、政府引导的活态衍化 |
三、文化空间的整体保护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后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新趋势和文化资源保护反思 |
第一节 “后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新趋势 |
一、搬迁复建背景下的城镇建设 |
二、文化经济背景下的价值取向 |
三、依法保护背景下的政策保障 |
第二节 “后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反思 |
一、对基于资源特性保护的反思 |
二、对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政府引导下的资源型区域文化资源保护 |
第一节 国际文化资源保护制度与经验借鉴 |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制度 |
二、欧洲文化遗产保护 |
三、亚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第二节 基于文化本体特征的文化资源本体保护 |
一、基于文化特征的分类管理 |
二、基于文化过程的分层保护 |
三、基于文化逻辑的空间构建 |
第三节 基于文化生态系统的文化资源保护 |
一、基于经济发展的环境保护 |
二、基于体制机制的体系保障 |
三、基于文化自觉的价值引导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三峡宜昌库区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及以上) |
附录2 三峡宜昌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省级及以上) |
附录3 秭归县端午节文化活动访谈实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上饶地区古代园林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动态 |
1.3.2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动态 |
1.3.3 小结 |
1.4 研究内容及预期成果 |
1.4.1 梳理上饶地区古代园林发展脉络 |
1.4.2 整理上饶地区古代园林类型及典型代表 |
1.4.3 总结上饶地区古代园林造园特色及艺术手法 |
1.4.4 探究影响上饶地区古代园林形成的因素 |
1.4.5 归纳上饶地区古代园林的地域性特色 |
1.4.6 提出古代园林研究对历史遗产保护与现代园林规划设计的启发 |
1.5 研究基础条件和方法 |
1.5.1 研究基础条件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2 上饶地区城市概况及传统园林发展环境 |
2.1 上饶古代城市历史沿革及全境概况 |
2.2 自然环境 |
2.2.1 地理位置优越 |
2.2.2 山水环境 |
2.2.3 气候条件 |
2.2.4 物产资源 |
2.3 经济政治及人文环境 |
2.3.1 经济条件 |
2.3.2 政治环境 |
2.3.3 人文环境 |
2.4 上饶地区园林类型及发展阶段 |
2.4.1 上饶地区古代园林类型 |
2.4.2 上饶地区古代园林发展阶段 |
2.5 小结 |
3 秦汉时期的上饶园林 |
3.1 历史背景概述 |
3.2 园林发展概述 |
3.3 上饶园林起源 |
3.3.1 台的建造 |
3.3.2 “苑、囿”功能的初现 |
3.3.3 私家园林的萌芽 |
3.4 小结 |
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上饶园林 |
4.1 历史背景概述 |
4.2 园林发展概述 |
4.3 主要园林类型 |
4.3.1 王室园林 |
4.3.2 私家园林 |
4.3.3 寺观园林 |
4.3.4 公共园林 |
4.4 小结 |
5 隋唐五代时期的上饶园林 |
5.1 历史背景概述 |
5.2 园林发展概述 |
5.3 主要园林类型 |
5.3.1 私家园林 |
5.3.2 寺观园林 |
5.3.3 公共园林 |
5.4 小结 |
6 两宋时期的上饶园林 |
6.1 历史背景概述 |
6.2 园林发展概述 |
6.3 主要园林类型 |
6.3.1 私家园林 |
6.3.2 寺观园林 |
6.3.3 公共园林 |
6.3.4 书院园林 |
6.3.5 衙署园林 |
6.3.6 学宫园林 |
6.4 小结 |
7 元明时期的上饶园林 |
7.1 历史背景概述 |
7.2 园林发展概述 |
7.3 主要园林类型 |
7.3.1 王室园林 |
7.3.2 私家园林 |
7.3.3 寺观园林 |
7.3.4 公共园林 |
7.3.5 书院园林 |
7.3.6 衙署园林 |
7.3.7 学宫园林 |
7.3.8 祠堂园林 |
7.4 小结 |
8 清时期的上饶园林 |
8.1 历史背景概述 |
8.2 园林发展概述 |
8.3 主要园林类型 |
8.3.1 私家园林 |
8.3.2 寺观园林 |
8.3.3 公共园林 |
8.3.4 书院园林 |
8.3.5 衙署园林 |
8.3.6 学宫园林 |
8.3.7 祠堂园林 |
8.4 小结 |
9 上饶地区古代园林主要特点 |
9.1 山水清音,因地制宜 |
9.1.1 层峦耸翠,依势而建 |
9.1.2 江河湖畔,引水筑园 |
9.1.3 鸟之天堂,宜地宜树 |
9.2 建筑纷繁,功能多元 |
9.3 意境深远,咫尺万里 |
9.4 文化交融,才墨之薮 |
9.4.1 地域文脉,薪火相传 |
9.4.2 骚人逸客,觥筹交错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1.1 清晰的发展脉络 |
10.1.2 丰富的园林类型 |
10.1.3 鲜明的地域特色 |
10.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作者简介 |
(8)白居易苏杭诗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和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创新点与方法 |
第一章 释地研究 |
释地凡例 |
第一节 论二十岁之前旅居江南的印象 |
第二节 杭州刺史之任足迹的考释 |
第三节 苏州刺史之任足迹的考释 |
第二章 分类研究 |
第一节 乐天的醉态与醉思——白居易苏杭饮酒诗研究 |
第二节 幽独乐天——白居易苏杭郡斋诗研究 |
第三节 故人故物最堪思——白居易苏杭送别诗研究 |
第四节 引雏难忘父女情——白居易苏杭亲情诗研究 |
第五节 琴瑟箜篌音转廊——白居易苏杭音乐诗研究 |
第六节 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苏杭舞蹈诗研究 |
第三章 互动研究 |
第一节 论诗与文相映的表现艺术 |
第二节 论以江南地域为支点、以官员侍从为主线的互动创作 |
第三节 论经典诗迹映衬下的白苏互动 |
第四章 表现方式研究 |
第一节 白居易自咏诗表现方式研究 |
第二节 白居易咏物诗表现方式研究 |
第三节 白居易春景诗表现方式研究 |
第四节 《冷泉亭记》表现方式研究 |
结论 苏杭范式的特征和价值 |
第一节 苏杭范式的特征 |
第二节 苏杭范式的价值 |
参考 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9)南太湖地域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特色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特色镇村”的建设热潮 |
1.1.2 村落空间营造的“记忆缺失” |
1.1.3 乡村复兴的迫切诉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公共空间的研究动态 |
1.3.2 公共空间的更新与特色营造策略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实践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南太湖”地区的界定 |
2.1.2 “传统村落”的定义 |
2.1.3 空间、公共空间与特色 |
2.2 村落公共空间的体系 |
2.2.1 肌理空间 |
2.2.2 “面”状空间 |
2.2.3 “线”状空间 |
2.2.4 “点”状空间 |
2.2.5 共性与个性特色 |
2.3 相关理论结合与实践 |
2.3.1 “有机更新”理论 |
2.3.2 “集体记忆”理论 |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4 “美丽乡村”建设理念 |
2.3.5 “特色村落”培育建设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太湖地域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现状研究 |
3.1 南太湖地域概况 |
3.1.1 自然条件与历史沿革 |
3.1.2 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 |
3.1.3 人口组成与特色产业 |
3.1.4 传统村落分布现状 |
3.2 公共空间的影响因素 |
3.2.1 自然环境因素 |
3.2.2 地域文化因素 |
3.2.3 社会经济因素 |
3.3 公共空间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3.3.1 公共空间的现状 |
3.3.2 存在的问题梳理 |
3.3.3 公共空间的发展趋势 |
3.4 南太湖地域传统村落特色综述 |
3.4.1 南太湖传统村落分类及基本特征 |
3.4.2 不同地域传统村落的差异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太湖地域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实践案例 |
4.1 湖州和孚镇荻港村 |
4.1.1 荻港村概况 |
4.1.2 荻港村公共空间营造实践 |
4.1.3 特色生态空间的布局规划 |
4.1.4 特色文化空间的再现 |
4.1.5 公共空间更新的成效 |
4.2 湖州织里镇义皋村 |
4.2.1 义皋村概况 |
4.2.2 义皋村公共空间营造实践 |
4.2.3 特色生态空间的布局规划 |
4.2.4 特色文化空间的再现 |
4.2.5 公共空间更新的成效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村落公共空间特色营造策略研究 |
5.1 公共空间特色营造的基本思路 |
5.1.1 特色营造的内容 |
5.1.2 特色营造的原则 |
5.2 村落特色元素的撷取 |
5.2.1 保护自然生态元素 |
5.2.2 传承民俗文化元素 |
5.2.3 延续空间风貌元素 |
5.3 村落公共元素的梳理 |
5.3.1 村落肌理的系统整合 |
5.3.2 建筑空间“点、线、面”的序列组织 |
5.3.3 公共空间场所环境要素的复合 |
5.4 村落空间特色的塑造 |
5.4.1 村落空间骨架特色更新 |
5.4.2 村落空间节点特色更新 |
5.4.3 院落布局特色更新 |
5.4.4 建筑群落空间特色更新 |
5.5 空间特色的营造实施与保障 |
5.5.1 创新“乡村+文化主题”模式 |
5.5.2 提升村落科学化管理水平 |
5.5.3 积极引导村民参与 |
5.5.4 积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戏泥呈巧儿—江南民间泥玩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目的 |
二、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三、研究的方法与意义 |
四、研究的内容与结构 |
五、研究对象的诠释 |
上篇:戏泥巧江南——江南民间泥玩具渊源与发展 |
第一章 江南民间泥玩具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江南地理历史背景 |
一、江南自然地理环境 |
二、江南历史人文背景 |
第二节 江南民间泥玩具的历史发展 |
第二章 宋代泥孩儿——从中原到江南 |
第一节 宋代儿童题材艺术的兴盛 |
一、宋代儿童题材艺术兴盛的背景 |
二、宋代儿童题材艺术繁荣的表现 |
第二节 宋代泥孩儿风貌 |
一、宋代泥孩儿典型 |
二、宋代泥孩儿的流播 |
三、有趣的宋代陶模与童戏傀儡 |
第三章 明清以来的江南民间泥玩具 |
第一节 明清以来的苏州泥人 |
一、玲珑妙趣的虎丘泥玩 |
二、形神毕肖的塑真艺术 |
第二节 明清以来的杭州泥玩具 |
下篇:江南巧儿秀——惠山泥玩具研究 |
第四章 惠山泥人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一节 惠山泥人的生成环境 |
一、自然环境 |
二、人文环境 |
第二节 惠山泥人的历史沿革 |
第五章 惠山泥玩具的种类与工艺 |
第一节 惠山泥玩具的种类 |
一、阿福类泥玩 |
二、吉祥类泥玩 |
三、故事类泥玩 |
第二节 惠山泥玩具的制作工艺 |
一、制坯工艺 |
二、彩绘工艺 |
第六章 惠山泥玩具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惠山泥玩具的造型特征 |
一、“扁”“圆”结合 |
二、“搭搭满” |
三、“细细减” |
第二节 惠山泥玩具的色彩特征 |
一、以明艳的原色表现为主 |
二、讲求强烈的对比效果 |
三、善于对比中求和谐 |
第三节 惠山泥玩具的纹饰特征 |
第七章 惠山泥玩具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蕴 |
第一节 惠山泥玩具的文化内涵 |
一、生命繁衍 |
二、纳吉驱邪 |
三、寓教于乐 |
第二节 惠山泥玩具的审美意蕴 |
一、写心与达意 |
二、稚拙与灵动 |
三、粗犷与妩媚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湖州民间坚持每年纪念茶圣(论文参考文献)
- [1]惠山竹炉雅集及其文学书写研究[D]. 韩学慧. 江南大学, 2020(01)
- [2]体育文化融入浙江省乡村振兴战略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 傅美莹.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3]磐安古茶场文化小镇观光茶园景观设计研究[D]. 庄艳.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4]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对太湖流域基于水环境治理的风景营建思想与实践研究[D]. 遆羽欣.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5]经济重心南移趋势下的唐宋江西茶业经济[D]. 周荃.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6]文化生态视域下的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研究[D]. 谭雪霏.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7]上饶地区古代园林调查研究[D]. 付玲. 江西农业大学, 2018(02)
- [8]白居易苏杭诗文研究[D]. 杨恂骅.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8(03)
- [9]南太湖地域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特色营造研究[D]. 戴嘉瑜. 苏州科技大学, 2017(06)
- [10]戏泥呈巧儿—江南民间泥玩具研究[D]. 张文珺. 苏州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