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工作的生命线(论文文献综述)
张玉叶[1](2021)在《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理论及其新时代发展》文中研究说明
尚明瑞[2](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文中提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旷日持久的国际人才竞争中,谁赢得了青年,就赢得了未来和希望。如何在西方中心主义甚嚣尘上的背景下,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逐渐成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借助现代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方法,从历史足迹中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可能,从时代境遇中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现实之需,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按照“施教”与“受教”并存的逻辑理路,从七个方面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与保障措施。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可能性、具象性和目标性提供了理论支撑;贝塔朗菲的系统论、马可·伊恩斯蒂的集成创新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以及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等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集成创新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日渐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元素,为今后的进一步集成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诸如,基础理论支撑度不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内容的“碎片化”、方法的协同性差等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动力。如同芯片集成一样,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诸多构成要素实现优化组合集成创新需要一个集成母版。“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背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脚踏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面向教育发展的美好未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集成创新最理想的集成载体。在此基础上,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过程和受教过程的逻辑进路,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全部要素,是集成创新的内容,涵盖了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如何实现,就是要在继承创新的基础上,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倡导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的大思政、建立马克思主义大学科、依托现代信息化大数据、构建全国性思想政治教育大平台、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大环境、培育反映铸魂育人规律的大成果、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大目标。同时,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还需要有良好的保障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在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中的关键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不断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的动力。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尝试性地把物理学科的“集成”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概念做出理论界定,并进行了系统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的专业学术范畴,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空间,对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
王思成[3](2020)在《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滨海城市兼具高经济贡献度与高风险敏感度,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对复杂且多样化“城市病”风险的源头管控。而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偏重空间与设施的被动应灾,缺乏动态风险治理技术支撑,导致防灾能力认知不清、“平灾结合”缺失、多规衔接困难等现实矛盾,工程性综合防灾体系亟待引入精细化风险治理思路进行拓展与完善。论文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智慧技术的滨海大城市安全策略与综合防灾措施研究》(13&ZD162)的支撑下,以安全风险治理为导向,探究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全文按“发现问题--聚焦困难--寻找办法--应用反馈”的思路展开,在风险治理与防灾规划两大重要领域之间,构建耦合风险识别、评估与管控体系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框架,将风险治理技术的应用,由规划前期分析,拓展到从编制到实施的全过程。通过理论探索、规划溯源、路径细化,辨析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特征,论证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其重构路径,组建融合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系统,提出差异性防灾空间规划策略,达到摸清滨海城市安全风险底数、准确全面风险评估、提高综合防灾效率的目的。在风险治理理论探索层面。运用灾害链式效应分析方法,从物质型灾害和风险治理行为的“双视角”建立了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整体认知路径。由传统物质灾变能量的正向传递转为风险治理行为的反作用力研究,创建了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出风险治理行为在应对物质型灾害“汇集-迸发”式的灾变能量正向传导时,具有“圈层结构”的逐级互馈特征,认为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必须依此机理特征,形成多层级的防灾空间体系。嫁接风险管理学产品供应链的风险度量方法,构建了适用于滨海城市的灾害链式效应风险评估框架,认为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必须以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为目标,通过风险评估耦合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体系,丰富了多学科交叉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理论内涵。在综合防灾规划溯源层面。论文通过纵向多灾种防灾技术演进分析,横向多部门防灾规划类比,认为现状综合防灾能力认知不清是导致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的根源。紧扣所有防灾规划均以最低防灾基础设施投资,换来最优防灾减灾效果的本质诉求,移植经济地理空间计量模型,首次提出运用综合防灾效率评价,规范并统一综合防灾能力认知方法。通过量化防灾成本、灾害产出、风险环境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得到影响我国滨海城市综合防灾效率提升的5个核心驱动变量,依此制定韧性短板补齐对策。通过对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与综合防灾效率的研究,得到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规划的响应机制。分别从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拓展性重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的完善性重构,形成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融合“全过程”风险治理技术的重构路径,为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在规划路径细化层面。突破传统综合防灾规划静态、单向的风险评估定式,细化“多维度”风险评估指标框架:通过多元主体的灾害链式效应分析,认为灾变能量在政府、公众与物质空间环境间,存在领域、时间与影响维度的衍生关系,逐项建立了集成灾害属性、政府治理、居民参与等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评判标准,为综合防灾规划提供了理性数据支撑。改变防灾设施均等化配置或减灾措施趋同化集合的规划方式,细化“多层级”空间治理体系内容:通过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组建,认为治理差异性是滨海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的关键点,针对不同空间层级的主导型灾害风险及其灾害链网络结构特征,分级划定风险管控与防灾规划的重点内容,最大程度地发挥防灾基建与管理投入的效用,提高综合防灾规划效率。以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风险治理为目标,细化“全过程”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认为耦合风险监测、评估、管控机制的综合防灾规划,必须具备风险情报搜集与分析、风险控制与防灾空间布局、风险应急处置与规划实施三个阶段。完整呈现了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通过天津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的应用反馈,表明本文“全过程”风险治理、“多维度”风险评估、“多层级”风险管控的规划路径,有利于提升滨海城市整体韧性,可为其他城市开展安全风险治理,建设综合防灾体系提供研究范例。
周倩倩[4](2020)在《城市生命线工程防灾韧性度评价》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城市功能越来越逐步完善和强大。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城市生命线工程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在城市正常的运转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城市生命线工程是有效保障城市经济和社会稳步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维护城市居民正常生活的安全保障,因此有必要开展城市生命线工程防灾韧性度评价研究,力争完善城市生命线工程防灾韧性度建设中薄弱环节,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稳步发展,提升城市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防御能力,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安全感。在详细梳理国内外城市生命线工程防灾韧性度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述了城市生命线工程以及城市生命线工程防灾韧性度的概念。按照城市生命线工程防灾韧性度评价一般原则以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构建了以城市生命线工程防灾韧性度评价为目标层,交通运输工程系统、信息传播工程系统、给水排水工程系统、能源动力工程系统、生态环境工程系统以及医疗卫生工程系统等6个城市生命线工程子系统为准则层,23项评价指标为指标层的城市生命线工程防灾韧性度评价指标体系。由于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具有复杂性以及差异性,在综合考虑多种权重确定方法优缺点的原则上,采用层次分析法理论和专家打分法,通过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和构造判断矩阵确定准则层以及评价指标层的综合权重并进行一致化检验,提出了以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为真实值,基于BP神经网络理论的城市生命线工程防灾韧性度评价模型。最后,以我国A市城市生命线工程为例,以模糊综合评价得分为该市的城市生命线工程防灾韧性度真实值,验证了基于BP神经网络理论的城市生命线工程防灾韧性度评价模型有效性和实用性。通过开展城市生命线工程防灾韧性度评价研究,不仅可构建一整套综合性、合理性、科学性以及适用性较高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可靠性、真实性以及适用性较强的城市生命线工程防灾韧性度评价模型,也可进一步拓展城市生命线工程防灾韧性度的理论研究视角,以及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逐步提升城市生命线工程的防灾韧性水平。图7幅;表16个;参49篇。
赵婷[5](2020)在《论思想政治工作是“生命线”论断的历史发展和现实启示》文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我们党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党建设的首位。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党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将其作为党的内部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力思想武器。“生命线”论断从最初的提出,到经过党几代领导集体的继承发展,最终得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这一马克思主义科学论断,这一论断也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得出的历史经验总结。在面对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国内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由此看来,深入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论断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起,思想政治工作就始终保持与党的中心任务相一致。本文依据这一特征深入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在尊重历史史实和充分考察党内环境的基础上,以“生命线”论断的概述—历史演变—新时代体现—现实启示为研究思路展开研究,强调了思想政治工作在我们党的重要“生命线”地位。全文包括六章内容。第一章是全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方法,以此划定本文研究的对象范围,为论文后续研究做铺垫。第二章是“生命线”论断的一般概述,包括概念分析、提出依据和特征三部分。第三到五章是论文主体部分。其中,第三章主要从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分析“生命线”论断的主要内容及产生的历史作用。第四章从军队、意识形态和党员领导干部三个层面来介绍了“生命线”论断在新时代的重要性。第五章为全文的总结部分,概括了思想政治工作是“生命线”论断的现实启示。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学习和借鉴我们党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并与时俱进,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更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第六章对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论断进行总体性的梳理和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法宝,我们党给予高度的重视,将思想政治工作上升到“生命线”地位。第二,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在不同历史时期,其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必项始终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第三,党中央领导集体对“生命线”论断的不同论述,反映了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历史角色的转变和党中心工作的重心阶段性的变化,体现了党的理论与时俱进的品质。
席明星[6](2019)在《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理论探析》文中研究说明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对思想政治工作地位的高度概括和经验的科学总结。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证,要贯穿于经济工作和一切其他工作的始终。内涵丰富的"生命线"理论不仅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巩固意识形态阵地有重大理论价值,而且对于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也具有重大实践价值。
梁隆杰[7](2019)在《储运设施衍生的多场景灾害评价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截至2016年,我国已经建设了10万公里的油气管道,大型油库、储气库及LNG接收站等油气储运设施也大规模的建设服役,输油管道及储运设施发生事故不仅仅会造成企业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对周边环境及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伤害。对储运设施衍生灾害评价技术进行研究就是为了提高对事故及隐患部位的预测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发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和对环境的破坏。因此衍生灾害评价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我国输油管道与储运设施的特点,结合定量风险评价技术和自然灾害评估方法,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一套系统的对储运设施周边地区的衍生灾害评估方法。本文主要形成了以下的研究成果:1.定义油气储运设施衍生灾害评价基本概念,明确了其研究流程。确定了衍生灾害评价研究目的,分析衍生灾害评价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衍生灾害评价计算模型和求解思路。2.构建油气储运设施衍生灾害评估模型。以定量风险评价技术为核心,结合自然灾害评估流程、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和重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判断事故灾害可能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分析影响因素和灾害特征,建立事故灾害评价体系框架。3.构建衍生灾害后果计算模型。分别针对衍生灾害评价所涵盖的内容,结合事故后果模型,给出了不同类型承灾体影响程度的推导过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衍生灾害后果损失和灾害强度的量化关系,使得灾害评估模型具有可操作性。4.编制衍生灾害评价软件并进行工程应用。借助.NET平台利用C#语言,以灾害评价模型为基础,编制了衍生灾害评价软件,并在示范工程处进行了工程应用试验。本文主要创新如下:1.提出了油气储运设施衍生灾害评价概念,并给出了评价模型。2.结合自然灾害损失计算模型,给出了事故灾害下不同类型承灾体的灾害损失计算方法,初步提出了评价标准。3.编制了衍生灾害评价软件用于工程示范。
王春雪[8](2018)在《城市燃气管网泄漏致灾演化与风险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现阶段城市燃气需求量不断成倍增长,燃气已成为城市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之一。燃气管网系统作为输送燃气的工程设施,是城市生命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城市燃气管网已进入事故多发阶段,燃气管网泄漏事故频发且极易演化产生一系列次生、衍生灾害,造成巨大的灾害损失。因此,对城市燃气管网泄漏致灾演化与风险评价进行研究显得尤为必要。以往相关研究中存在缺乏城市燃气管网泄漏致灾演化相关研究、泄漏致灾风险评价方法较少考虑灾害因素间的影响作用等问题。因此,本文构建燃气管网泄漏致灾演化链、泄漏致灾演化贝叶斯网络模型,对泄漏致灾演化过程及演化机理进行分析,并提出模糊混合层次风险评价法,进行燃气管网泄漏致灾风险评价研究,为城市燃气管网泄漏致灾相关研究及泄漏致灾风险评价相关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基于国内外城市燃气管网泄漏致灾灾害案例统计,分析管网泄漏事故主要致因因素及泄漏致灾关键因素,构建燃气管网储配站、调压站、主管道及用户端管道的泄漏致灾演化链,分析泄漏致灾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压力超压、流速超速等管道运行因素;恶意破坏、施工不当等外力破坏因素;设备设施老化、设备设施质量缺陷等设备设施缺陷因素;内腐蚀、外腐蚀等腐蚀因素;地震、洪涝等自然因素;维修不及时、检查不到位等安全管理缺陷因素为管网泄漏事故的主要致因因素。足够能量的点火源、燃气泄漏量达到燃烧或爆炸浓度、泄漏位置存在受限空间等因素为管网泄漏致灾关键因素。管网泄漏导致的火灾、爆炸等灾害将可能演化产生一系列次生、衍生灾害后果,主要受灾对象为居民生命、建筑物、城市生命线设施、环境等。致灾演化过程为各种灾害环境因素、致灾因素及受灾对象因素间不断进行正向多层次灾害耦合作用的结果,具有能量流动特性、灾害损失扩大特性、不可控性及可控性等特性。(2)通过致灾演化链分析确定致灾演化过程中的灾害变量因素及其值域,建立变量因素影响作用数据库以确定灾害演化网络结构,建立灾害演化贝叶斯网络模型,对管网泄漏致灾演化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灾害演化过程包含点火源、燃气泄漏量、受限空间等输入变量因素,爆炸灾害、火灾灾害、建筑物受损、交通受损、供电中断等21个演化变量因素,以及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等输出变量因素。灾害演化过程中因燃气管网泄漏导致的火灾、爆炸等灾害可能导致城市建筑物、生命线、公共基础设施等受损,引发城市供气、供电、供水等中断,造成企业停产及居民生活障碍,并将可能导致不良社会舆论和公共安全事件的产生。致灾演化将加剧泄漏灾害损害程度,演化过程中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灾害的产生将造成居民伤亡;火灾、爆炸等灾害的产生将造成环境破坏;火灾、爆炸、建筑物及城市生命线受损、企业停产等将造成财产损失。供电中断-财产损失、供电中断-不良社会舆论、供水中断-不良社会舆论、供气中断-财产损失等演化路径为致灾演化关键路径,管网泄漏、燃气泄漏量、火灾、爆炸、生命线设施受损等节点是泄漏致灾演化过程的关键节点,对致灾演化过程与灾害损失结果具有重要影响作用。(3)构建泄漏致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模糊混合层次风险评价法。结果表明,泄漏致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中包含28个泄漏风险指标、7个致灾风险指标、8个灾害后果指标、以及5个灾害演化指标。其中压力超压与燃气泄漏量、社会抗灾能力与社会易损程度、建筑物密集程度与城市功能依赖程度等1 1组指标间存在影响作用关系。模糊混合层次风险评价法的主要步骤为构建风险评价指标混合层次结构模型,建立指标隶属判断矩阵及影响作用判断矩阵,建立风险评价指标权重混合矩阵,计算指标归一化权重,并建立风险评价因素集与评语集间的模糊判断矩阵,进行综合风险评价。该方法可以弥补以往常用风险评价方法的缺陷,更简单、更准确进行管网泄漏致灾风险评价。(4)城市生命线易损程度、城市功能依赖程度、社会易损程度、燃气泄漏量、社会抗灾能力等为管网泄漏致灾风险控制关键点。针对这些风险控制关键点提出加强对管网储配站、调压站等压力、流速控制部位的定期检查与维护;定期对城市生命线系统进行检查与维修;充分考虑城市功能间的联系关系,基于城市整体视角组织防灾减灾工作;加强城市居民安全教育,丰富居民燃气安全使用常识与灾害自救知识等燃气管网泄漏致灾风险控制措施。
李若飞[9](2017)在《灾害损失视角下城市生命线系统脆弱性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城市承载能力以及产业经济的集聚和升级都依托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其中保障和维系居民生活及产业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称为城市生命线系统。城市生命线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以及生命线系统与产业发展、居民生活之间,呈现出高度依赖性、复杂性和关联性等特点,这也使城市生命线系统脆弱性日益增加。定性分析灾害导致直接或间接损失的形成机理、作用路径、评估方法与生命线系统脆弱性之间关系,定量研究城市生命线脆弱性影响因素,已成为城市生命线系统脆弱性评估研究的一项重要议题。脆弱性是客观存在的,认识脆弱性需要一定的途径或方法,其中灾害损失是衡量或评估脆弱性的有效途径,即基于损失或量化灾害损失程度有效判断或衡量脆弱性。为此,本文通过梳理灾害管理和灾害生命周期理论分析后进行问题融合,提出灾害损失视角下城市生命线系统脆弱性评估,即根据灾害发生前预防、灾害发生后恢复等不同阶段的研究目的和需求,评估城市生命线系统脆弱性。同时,恢复阶段中引入系统弹性效率,提高评估模型的针对性,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运用指标体系构建方法,针对生命线系统在准备预防灾害中体现的系统运行属性进行脆弱性评估。如何从城市生命线系统大量的运行数据中探求一套客观有效的综合评价体系并分析脆弱性的削减机制,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指标体系评估城市生命线系统脆弱性,由定性和定量角度,首先分析生命线系统脆弱性的内在本质和根本属性,基于可能造成生命线系统损失的角度出发,从工程类、非工程类和综合设施水平三个方面获取指标,依据信息含量最大和冗余信息剔除原则定量筛选指标,构建城市生命线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其次,结合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评估城市生命线系统脆弱性,建立基于时间序列的城市生命线系统脆弱性指数曲线;最后,根据脆弱性评估结果,探索生命线系统脆弱性的影响路径和削减机制,通过对生命线系统关联性、系统弹性、灾害损失和系统脆弱性的相关文献系统梳理,提出系统脆弱性削减机制的研究假设,并采集整理生命线关联企业调查问卷样本,借助LISERL结构方程模型,对系统脆弱性的削减机制进行实证分析。(2)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针对生命线系统在区域灾害损失中体现的关联损失属性进行脆弱性评估。通过分析直接间接灾害损失的形成机制、作用路径与城市生命线系统关联属性之间的关系,建立二者之间矢量转化的区域灾害系统,依据现实的自然灾害损失数据评估生命线系统脆弱性。首先,基于DEA-Malmquist的城市生命线系统空间区划研究,依据TFP指数将我国30个省份划分高中低三个自然灾害脆弱性层级,有利于均衡比较城市生命线系统差异,避免函数设定错误或主观判断;其次,基于空间区划的城市生命线系统脆弱性影响因素研究,依据分位数回归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分别对三个自然灾害脆弱性层级城市生命线系统脆弱性指数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第三,基于灾害损失数据和生命线指标,将二者作为一个矢量转化“投入-产出”的区域灾害系统,并将脆弱性指数作为一个城市生命线系统建设水平和灾害损失量转化为的生产指数,运用DEA-BCC模型进行算例分析,实现脆弱性指数有效分解,结果和政策含义更为丰富。(3)运用投入产出方法,针对生命线系统在响应恢复灾害损失中体现的系统前后关联属性进行脆弱性评估。为进行有效的灾情响应恢复决策,基于区位熵构建城市生命线系统投入产出系数,确定城市生命线系统前后关联影响,评估灾害状态下生命线子系统脆弱性和可能造成损失。首先,基于经典非正常投入产出模型(ⅡM)基础上,建立生命线5个子系统封闭模型,运用多乘数矩阵(MPM)方法,从供应驱动、需求驱动和产业结构变化驱动3个角度分析生命线各子系统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确定生命线的关键子系统(部门);其次,当灾害或突发事件发生时,分析一个或多个生命线子系统遭受扰动作用,而导致整个城市生命线系统非正常程度的变化过程,同时引入弹性效率,建立考虑弹性效率的动态非正常投入产出模型评估生命线系统脆弱性。综上,本文以城市生命线系统脆弱性评估为目标,从灾害损失视角,建立城市生命线系统脆弱性评估模型,拓展了脆弱性评估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有助于减灾准备阶段分析生命线系统脆弱性对有效促进城市均衡可持续发展作用,以及灾害响应恢复阶段及时判断城市关键子系统和提出有效恢复策略,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李嘉莉[10](2017)在《台风灾害下广东省沿海城市生命线系统安全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生命线系统是一个由各个环节、小系统组成的整体,它的破坏不仅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着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沿海城市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沿海城市对生命线系统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生命线系统成为了沿海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由于生命线各系统间存在着级联关系和耦合作用,一旦系统中的某一环节遭到破坏后,整个系统都将可能处于瘫痪的状态,对其依赖性极高的沿海城市也将无法正常运转;在当前只能预测台风路径而无法准确预测台风等级以及无法控制灾害破坏程度的情况下,一旦遭受到强台风的袭击,沿海城市生命线系统将涌现连锁反应,衍生出各种灾害事件链,影响着沿海城市的居民的正常生活,将会使整个城市陷入惊慌、恐惧的局势中,影响沿海城市及其政府的形象,使政府处于危机当中。广东省沿海城市依托毗邻港澳地区,受珠三角经济的辐射,经济快速发展,大型的工业进驻、人口规模等不断扩大,也使潜在的风险不断增大。虽然各地主管部门和生命线系统主体采取各种措施完善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但是在面对强台风这种无法准确预测和控制的自然灾害,传统的基于生命线系统空间结构和网络结构的规划以及各自为政的安全规划已经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沿海城市,更难以保障城市的安全运行。城市安全规划将灾害源、防护对象、目标、和应急救援力量合理的布局起来,它作为城市安全规划的一部分,科学的城市生命线系统安全规划可以减少城市功能失效事件的发生和其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城市生命线系统的安全关系着城市的发展和社会公众的生活,因此对于生命线系统的安全保障,必须成为了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责,城市生命线系统的安全规划也就成为了政府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和公众利益需求的重要公共政策。灾害问题和风险分析是安全规划的第一步,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制定科学合理的沿海城市生命线系统安全规划。本文以沿海城市强台风突发事件为背景,通过风险的灾害环境分析沿海城市的风险背景,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风险发生机制探讨沿海城市生命线系统的安全问题,进而基于风险环境和风险发生机制反思当前沿海城市安全规划。首先,对广东省沿海城市生命线系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生命线系统环境和灾害环境中致灾因子的分析,来探讨沿海城市风险环境背景;然后以“三角形”理论模型和“事件链”,从“灾害要素”、“突发事件”、“承灾载体”探讨生命线系统风险发生机制,从风险演化规律中探讨生命线系统存在安全问题。再然后,基于风险环境和风险发生机制反思当前广东省沿海城市生命线系统安全规划现状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政府的角度,通过政府、生命线系统和社会公众参与,结合工程性规划和非工程性规划,对完善广东省沿海城市生命线系统安全规划提出一些建议。
二、企业工作的生命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工作的生命线(论文提纲范文)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由来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核心概念与主要内容 |
(一)论文研究的核心概念 |
(二)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五、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
(一)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
(二)关于社会发展学说 |
(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
二、贝塔朗菲的系统论思想 |
(一)世界的系统性构成 |
(二)系统的功能和要素构成 |
(三)系统论思想的启迪 |
三、马可﹒伊恩斯蒂的技术集成理论 |
(一)关于“技术集成”概念的提出 |
(二)集成创新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模式 |
(三)集成创新理论的启示 |
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 |
(一)兼容并蓄的哲学传统 |
(二)有容乃大的君子人格 |
(三)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 |
(四)兼容并蓄思想的启示 |
五、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 |
(一)世界的整体性构成 |
(二)整体性理论的形成发展 |
(三)整体性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作用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历史前提 |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回顾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初步探索阶段(1949年-1965年)——思政教育格局初建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曲折前进阶段(1966年-1978年)——片面强调阶级斗争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78年-1997年)——全国各地积极探索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范提高阶段(1998年-2012年)——国家层面规范协调 |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集成创新成为可能 |
二、思想政治教育成就为集成创新提供可能 |
(一)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成为集成创新的基本内核 |
(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成为集成创新的技术手段 |
(三)便捷有效的教学平台成为集成创新的交互载体 |
(四)不断巩固的意识形态提供集成创新的理论自信 |
(五)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提供集成创新的实现路径 |
(六)日趋完善的学科体系提供集成创新的专业支持 |
(七)软硬件的改善为集成创新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
三、思政教育基本经验为集成创新提供遵循 |
(一)坚持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 |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
(三)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
(四)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五)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与时俱进 |
(六)坚持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现实之需 |
一、基础理论不强、学科发展受限 |
(一)基础理论发展不充分 |
(二)学科体系架构不健全 |
(三)学科的专业性不强、实操性不够 |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 |
(一)莫衷一是的教育理念 |
(二)理念缺失所造成的影响 |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化较差 |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表述不统一 |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
四、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协同性较差 |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断拓展 |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优化成为提高吸引力需要 |
五、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平台融合度不够 |
(一)数字信息技术发展方兴未艾 |
(二)与现代技术融合尚处在探索阶段 |
(三)信息过载对主流信息的遮蔽 |
(四)现代教育技术冲击传统教学优势 |
(五)与现代技术高度融合成未来之需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框架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面板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母版”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鲜亮底色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领导力量 |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文化根基 |
(五)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价值导向 |
(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外部条件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要素构成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逻辑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起点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主线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支点 |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归宿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 |
一、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目标及其作用 |
(二)教育目标及其异化问题 |
(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集成优化 |
二、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任务及其作用 |
(二)教育的根本任务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
(四)任务体系的细化明确 |
三、组织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组织及其结构 |
(二)教育行政管理组织的架构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组织 |
(四)组织体系的创新管理 |
四、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学科的内涵与作用 |
(二)“马学科”的领航功能 |
(三)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
(四)“马学科”的创新发展 |
五、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课程体系 |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集成创新 |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体系集成创新 |
六、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教学体系集成创新原则 |
(二)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 |
(三)教学场域的情景构建 |
(四)教学内容的取舍整合 |
(五)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 |
(六)教学效果的考核反馈 |
七、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种类繁多的教育教学评价 |
(二)不当评价造成的影响与危害 |
(三)教育教学评价的规范与整合 |
第六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选择 |
一、提升认识高度,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协同发力的大格局 |
(一)格局的内涵与价值 |
(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大格局的内在逻辑 |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的内容构成 |
二、扩大育人广度,建立从理论到实践的全员育人大思政 |
(一)科学认识“大思政”的意蕴与特征 |
(二)认真贯彻落实十大育人体系 |
三、夯实学科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引领的社会科学体系 |
(一)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 |
(二)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 |
四、依托现代科技,培育信息化条件下的精准育人大数据 |
(一)学习信息思维转变思想观念 |
(二)依托数据资源丰富内容 |
(三)借助信息技术革新方法 |
五、净化社会风气,营造有利于高校学生健康成长大环境 |
(一)顺应时代潮流,坚定政治方向 |
(二)优化社会环境,形成育人合力 |
(三)开展学风校风建设,美化学校育人环境 |
(四)弘扬优良家教家风,建构和谐成长环境 |
六、强化使命担当,实现教育强国和自由全面发展大目标 |
(一)坚定做到“两个维护” |
(二)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保障体系 |
一、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 |
(一)百年辉煌造就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领导才能 |
(二)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群众的教育和动员 |
(三)中国共产党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经验 |
(四)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
二、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关键作用 |
(一)保证教育者先受教育 |
(二)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作用 |
(三)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 |
三、进一步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 |
(一)进一步加大高校经费投入,强化经费投入的育人导向 |
(二)加大专项发展资金支持,改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物质装备 |
(三)加大科研项目资金扶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水平 |
(四)加大师资培养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 |
(五)加大红色研学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社会认知能力 |
(六)积极筹措社会资金,给予思政课教师一定的专项补贴 |
四、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 |
(一)明确管理责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监督管理水平 |
(二)严抓专项检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
(三)深化重点督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
(四)强化整改责任,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 |
结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 |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连续性的施教过程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是个复杂的渐进过程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化推进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定有美好的前程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新型城镇化发展成熟期的城市病治理短板 |
1.1.2 滨海城市经济贡献与多灾风险的现实矛盾 |
1.1.3 重大改革机遇期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调适 |
1.1.4 城市安全危机演变下的风险治理应用创新 |
1.1.5 重大课题项目支撑与研究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3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3.1 有关风险治理的核心概念界定 |
1.3.2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范围界定 |
1.3.3 滨海城市灾害链与综合防灾规划内涵 |
1.3.4 论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划定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核心研究方法 |
1.4.3 整体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动态综述 |
2.1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理论体系梳理 |
2.1.1 风险管理与城市治理的同源关系 |
2.1.2 灾害学与生命线系统的共生机制 |
2.1.3 安全城市与韧性城市的协同适灾 |
2.2 风险治理与防灾减灾关联性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外风险治理研究存在防灾热点 |
2.2.2 国内外防灾减灾研究偏重单灾治理 |
2.2.3 二者耦合的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纽带 |
2.3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启示 |
2.3.1 主体多元化:从风险管理到风险治理 |
2.3.2 治理立体化:从减灾工程到防灾体系 |
2.3.3 措施精细化:从灾前评估到动态管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系统机理特征辨析 |
3.1 滨海城市整体灾害链式效应的互馈机理 |
3.1.1 物质灾害与管理危机的海洋特性 |
3.1.2 空间是灾害链延伸的核心载体 |
3.1.3 物质与管理灾害链的互馈关系 |
3.1.4 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的断链减灾 |
3.2 风险治理行为反作用的系统动力学建模 |
3.2.1 风险系统之模糊开放与逐级互馈 |
3.2.2 治理行为之因果回路与反向驱动 |
3.3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框架的构建 |
3.3.1 灾害链式效应动态风险评估模式 |
3.3.2 灾害信息集成综合风险评估框架 |
3.4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特征的解析 |
3.4.1 要素治理的“复合”与“多维”特性 |
3.4.2 网络治理的“长链”与“双刃”特性 |
3.4.3 综合治理的多元化与全过程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治理响应 |
4.1 综合防灾规划困境识别与矛盾梳理 |
4.1.1 整体认知错位导致规划实施低效 |
4.1.2 纵向防灾能力与设防标准冲突 |
4.1.3 横向多种规划间难以相互衔接 |
4.2 综合防灾效率评价与规划困境破解 |
4.2.1 综合防灾效率时空演进下认知防灾能力 |
4.2.2 综合防灾效率导向下补齐韧性治理短板 |
4.3 综合防灾规划与风险治理响应机制 |
4.3.1 风险治理耦合空间规划的必要性 |
4.3.2 综合防灾规划系统响应的可行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耦合“全过程”风险治理的综合防灾规划路径 |
5.1 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重构路径 |
5.1.1 规划内容与方法的并行重构 |
5.1.2 规划目标与定位的治理解构 |
5.2 全过程风险治理下的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设计 |
5.2.1 耦合事前风险分析的规划准备阶段 |
5.2.2 注重事中风险防控的规划编制阶段 |
5.2.3 兼顾事后风险救治的规划实施与更新 |
5.3 规划路径拓展之“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 |
5.3.1 领域-时间-影响维度评估要素构成 |
5.3.2 灾害-政府-公众维度多元评估主体 |
5.3.3 是非-分级-连续维度四级评判标准 |
5.4 规划路径完善之“多层级”空间治理方法 |
5.4.1 宏观层风险治理等级与空间层次划分 |
5.4.2 中观层“双向度”风险防控空间格局构建 |
5.4.3 微观层风险模拟与防灾行动可视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多元主体性的“多维度”风险评估路径 |
6.1 滨海城市多元治理主体的风险评估路径生成 |
6.2 灾害属性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细化 |
6.2.1 聚合城镇化影响的自然灾害指标 |
6.2.2 安全生产要素论的事故灾难指标 |
6.2.3 公共卫生标准化的应急能力指标 |
6.2.4 社会安全保障力的风险预警指标 |
6.3 政府治理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甄选 |
6.3.1 影响维度下的风险治理效能指标 |
6.3.2 政府风险治理效能评判标准细分 |
6.3.3 政府安全风险综合治理效能评定 |
6.4 公众参与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提炼 |
6.4.1 面向居民空间安全感的核心指标 |
6.4.2 融入居民调查的核心指标再精炼 |
6.4.3 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指数评定 |
6.5 链接多维度评估与多层级防灾的行动计划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治理差异性的“多层级”空间防灾路径 |
7.1 区域风险源监控及整体韧性治理 |
7.1.1 区域风险分级之“一表一系统”区划 |
7.1.2 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的韧性治理 |
7.1.3 生命线系统工程的互联共享 |
7.2 城区可接受风险标准与防灾空间治理 |
7.2.1 城区防灾基准之可接受风险标准 |
7.2.2 “耐灾”结构导向的避难疏散体系优化 |
7.2.3 对标防灾空间分区的减灾措施优选 |
7.2.4 PADHI防灾设施选址与规划决策 |
7.3 社区居民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可视化治理 |
7.3.1 社区设施适宜性之防灾生活圈 |
7.3.2 风险源登记导向的社区风险地图 |
7.3.3 对标全景可视化的防灾体验馆设计 |
7.4 建筑物敏感度评价及防灾细部治理 |
7.4.1 建筑物外部敏感度之易损性整治 |
7.4.2 灾时仿真模拟导向的安全疏散路径 |
7.4.3 对标功能差异性的内部防灾能力提升 |
7.5 防灾救灾联动应急管理响应方案 |
7.5.1 RBS/M分级的多风险动态管控响应 |
7.5.2 责权事权下的多部门联动救灾响应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实证 |
8.1 天津市中心城区既有灾害风险环境特征识别 |
8.1.1 海陆过渡下的八类主导自然灾害 |
8.1.2 双城互动下的四类主体事故灾难 |
8.1.3 既有风险评估偏重单向风险分级 |
8.1.4 兼顾治理“核心-基础”划定研究范围 |
8.2 针对城区主导型灾害的“多维度”风险评估 |
8.2.1 灾害属性具备灾源防控与分级治理条件 |
8.2.2 政府治理存在专项防灾与系统实现短板 |
8.2.3 居民安全呈现生态与避难疏散供给不足 |
8.3 响应风险评估结果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 |
8.3.1 “源-流-汇”指数导向的生态韧性规划 |
8.3.2 动态风险治理导向的专项防灾响应 |
8.3.3 避难短缺-疏散过量矛盾下的治理优化 |
8.3.4 “三元”耦合导向的防灾空间治理系统实现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论文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
附录B:滨海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防灾能力与空间脆弱性指标详解 |
附录C: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调查问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城市生命线工程防灾韧性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城市安全研究现状 |
1.2.2 韧性城市研究现状 |
1.2.3 城市生命线工程防灾韧性研究现状 |
1.2.4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城市生命线工程 |
2.1.1 城市生命线工程定义 |
2.1.2 城市生命线工程特征 |
2.1.3 城市生命线工程组成 |
2.2 韧性概述 |
2.2.1 韧性定义 |
2.2.2 防灾韧性度概述 |
2.3 城市生命线工程防灾韧性度评价 |
2.3.1 城市生命线工程防灾韧性度 |
2.3.2 评价方法概述 |
2.3.3 模糊综合评价原理 |
2.3.4 BP神经网络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生命线工程防灾韧性度评价模型建立 |
3.1 城市生命线工程防灾韧性度评价一般原则 |
3.2 城市生命线工程防灾韧性度评价指标构建 |
3.2.1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
3.2.2 评价指标确定 |
3.2.3 评价指标说明 |
3.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3.3.1 权重确定方法概述 |
3.3.2 层次分析法原理 |
3.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城市生命线工程防灾韧性度评价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生命线工程防灾韧性度评价模型实例验证 |
4.1 评价城市简介 |
4.1.1 基本情况 |
4.1.2 数据来源 |
4.2 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 |
4.3 城市生命线工程防灾韧性度评价 |
4.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城市生命线工程防灾韧性度评价模型验证 |
4.4.1 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层次结构确定 |
4.4.2 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参数设置 |
4.4.3 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评价结果分析 |
4.5 提升我国城市生命线工程防灾韧性度的积极措施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城市生命线工程防灾韧性度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5)论思想政治工作是“生命线”论断的历史发展和现实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思想政治工作是“生命线”论断的概述 |
2.1 概念分析 |
2.1.1 生命线 |
2.1.2 思想政治工作 |
2.1.3 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 |
2.2 思想政治工作是“生命线”论断提出的依据 |
2.2.1 理论依据 |
2.2.2 现实依据 |
2.3 思想政治工作是“生命线”论断提出的特征 |
2.3.1 迫切需求性 |
2.3.2 与时俱进性 |
2.3.3 一脉相承性 |
3 思想政治工作是“生命线”论断的历史演变 |
3.1 “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 |
3.1.1 迫于革命战争的需要 |
3.1.2 党内集中统一思想 |
3.1.3 丰富发展了军事思想理论 |
3.2 “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
3.2.1 迫于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 |
3.2.2 思想政治工作是“统帅”和“灵魂” |
3.2.3 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稳步发展 |
3.3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
3.3.1 全面整党任务的紧迫性 |
3.3.2 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
3.3.3 加快了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 |
4 思想政治工作是“生命线”论断的新时代体现 |
4.1 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工作 |
4.1.1 树立军人崇高理想信念 |
4.1.2 创新军队思想政治工作观念 |
4.2 强化高校意识形态的教育 |
4.2.1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
4.2.2 提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
4.3 抓住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
4.3.1 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作风 |
4.3.2 制定选拔任用干部标准 |
5 思想政治工作是“生命线”论断的现实启示 |
5.1 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
5.1.1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克敌制胜的法宝 |
5.1.2 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
5.2 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传承下去 |
5.2.1 牢固树立“生命线”意识 |
5.2.2 凝聚脱贫攻坚强大精神力量 |
5.3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 |
5.3.1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
5.3.2 传统方式与现代载体相结合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理论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理论的发展历程 |
二、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理论的内涵 |
三、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理论的价值 |
(一) 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二) 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阵地作用 |
(三)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 |
(7)储运设施衍生的多场景灾害评价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衍生灾害概念的引出 |
1.2 可供参考评价方法 |
1.2.1 安全评价技术研究 |
1.2.2 区域风险评价与土地规划研究 |
1.2.3 环境污染经济损失研究 |
1.2.4 生命线工程损失研究 |
1.2.5 自然灾害评价系统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油气储运设施衍生灾害评价模型提出 |
2.1 基本概念 |
2.1.1 油气储运设施基础事故 |
2.1.2 油气储运设施衍生灾害 |
2.2 衍生灾害系统分析 |
2.2.1 孕灾环境子系统指标分析 |
2.2.2 致灾因子子系统指标分析 |
2.2.3 承灾体子系统指标分析 |
2.2.4 灾情子系统指标分析 |
2.3 油气储运设施衍生灾害案例统计 |
2.3.1 事故案例统计 |
2.3.2 灾害系统指标体系的确定 |
2.4 油气储运设施衍生灾害致灾机理分析 |
2.4.1 衍生灾害形成机理 |
2.4.2 致灾机理数学模型 |
2.5 油气储运设施衍生灾害评价体系 |
2.5.1 衍生灾害评价体系模型 |
2.5.2 衍生灾害评价流程 |
2.5.3 衍生灾害评价可接受准则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油气储运设施衍生灾害评价模型展开 |
3.1 衍生灾害评估准备 |
3.1.1 数据资料收集 |
3.1.2 区域网格划分 |
3.1.3 衍生灾害评价步骤 |
3.2 衍生灾害概率的确定 |
3.3 衍生灾害后果的计算 |
3.3.1 事故后果计算模型的确定 |
3.3.2 事故后果损伤概率的确定 |
3.3.3 事故后果损伤数量的确定 |
3.4 衍生灾害可接受准则的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油气储运设施衍生灾害评价软件开发与应用 |
4.1 引言 |
4.2 软件开发环境 |
4.3 总体设计技术路线 |
4.4 软件运行 |
4.4.1 使用界面介绍 |
4.4.2 用户操作 |
4.4.3 计算结果和输出 |
4.5 工程示范应用 |
4.5.1 园区概述 |
4.5.2 气候状态 |
4.5.3 承灾体分布 |
4.5.4 泄漏场景与参数 |
4.5.5 灾害后果计算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城市燃气管网泄漏致灾演化与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燃气管网泄漏致灾研究 |
1.3.2 致灾演化研究 |
1.3.3 燃气管网泄漏致灾风险评价研究 |
1.3.4 现阶段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4.2 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
1.4.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灾害演化与风险评价研究理论基础 |
2.1 灾害基本概念 |
2.1.1 灾害内涵 |
2.1.2 灾害特点 |
2.1.3 灾害形成机制 |
2.2 灾害链演化理论 |
2.2.1 灾害链内涵 |
2.2.2 灾害链演化机理 |
2.2.3 灾害链演化模式 |
2.3 贝叶斯网络理论 |
2.3.1 贝叶斯网络基本原理 |
2.3.2 贝叶斯网络建模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管网泄漏致灾演化链研究 |
3.1 燃气管网及管网泄漏事故统计分析 |
3.1.1 管网结构与功能 |
3.1.2 管网泄漏致灾类型统计分析 |
3.1.3 管网泄漏致灾灾害损害对象 |
3.1.4 管网泄漏事故原因分析 |
3.2 管网泄漏致灾演化链构建 |
3.2.1 管网泄漏致灾关键因素分析 |
3.2.2 管网泄漏致灾演化链 |
3.3 管网泄漏致灾演化链耦合作用分析 |
3.3.1 致灾演化链耦合作用内涵 |
3.3.2 致灾演化链耦合作用类型 |
3.3.3 致灾演化链耦合作用分析 |
3.4 管网泄漏致灾演化链特性分析 |
3.4.1 致灾演化链能量流动特性 |
3.4.2 致灾演化链灾害损失扩大特性 |
3.4.3 致灾演化链不可控性与可控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管网泄漏致灾演化机理研究 |
4.1 致灾演化贝叶斯网络节点设置 |
4.1.1 致灾演化贝叶斯网络节点确定 |
4.1.2 致灾演化贝叶斯网络节点值域确定 |
4.2 致灾演化贝叶斯网络结构构建 |
4.2.1 致灾演化贝叶斯网络结构初级模型 |
4.2.2 致灾演化贝叶斯网络结构模型优化 |
4.3 致灾演化贝叶斯网络节点参数计算 |
4.3.1 条件概率参数计算 |
4.3.2 状态概率参数计算 |
4.4 致灾演化机理分析 |
4.4.1 致灾演化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 |
4.4.2 致灾演化关键路径分析 |
4.4.3 致灾演化关键节点影响作用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管网泄漏致灾风险评价体系和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
5.1 管网泄漏致灾风险评价体系研究 |
5.1.1 风险评价目标 |
5.1.2 风险评价体系二级指标确定 |
5.1.3 风险评价体系三级指标确定 |
5.1.4 管网泄漏致灾风险评价体系 |
5.2 管网泄漏致灾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
5.2.1 模糊混合层次风险评价法的提出 |
5.2.2 模糊混合层次风险评价法步骤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管网泄漏致灾风险评价实证研究 |
6.1 管网基本情况介绍 |
6.2 泄漏致灾模糊混合层次风险评价 |
6.2.1 指标混合层次结构模型构建 |
6.2.2 指标权重确定 |
6.2.3 风险评价元素集与评语集构建 |
6.2.4 风险水平综合评价 |
6.3 泄漏致灾模糊混合层次风险评价有效性验证 |
6.3.1 泄漏致灾层次分析法风险评价 |
6.3.2 泄漏致灾网络层次分析法风险评价 |
6.4 泄漏致灾风险控制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2008-2017年城市燃气管网泄漏致灾灾害案例统计表 |
附录B 泄漏致灾风险评价指标重要度调查问卷 |
附录C 城市燃气管网泄漏致灾风险评价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灾害损失视角下城市生命线系统脆弱性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脆弱性研究现状 |
1.2.2 生命线系统脆弱性研究 |
1.2.3 生命线系统脆弱性评估方法 |
1.2.4 研究现状小结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思路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2 灾害损失视角下城市生命线系统脆弱性理论基础 |
2.1 城市生命线系统特征分析 |
2.1.1 城市生命线系统界定 |
2.1.2 城市生命线系统关联特征 |
2.2 灾害损失与生命线系统脆弱性 |
2.2.1 灾害损失分类与生命线系统灾害损失 |
2.2.2 直接灾害损失与城市生命线系统脆弱性 |
2.2.3 间接灾害损失与城市生命线系统脆弱性 |
2.2.4 灾后恢复与城市生命线系统弹性 |
2.2.5 灾害生命周期理论及相关研究视角 |
2.3 灾害损失研究视角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指标体系的城市生命线系统脆弱性评估模型 |
3.1 模型构建原则 |
3.1.1 基于R聚类-变异系数的指标筛选 |
3.1.2 基于主成分的脆弱性评估 |
3.2 基于R聚类-变异系数的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3.2.2 指标数据标准化 |
3.2.3 脆弱性指标筛选 |
3.3 基于PCA的城市生命线系统脆弱性评估 |
3.3.1 模型检验和数据标准化 |
3.3.2 主成分特征分析 |
3.3.3 荷载矩阵和权重 |
3.3.4 脆弱性评估分析 |
3.4 基于LISREL的城市生命线系统脆弱性削减机制 |
3.4.1 削减机制建模方法 |
3.4.2 测度体系和研究假设 |
3.4.3 实证研究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城市生命线系统脆弱性评估模型 |
4.1 城市生命线系统空间区划研究 |
4.1.1 基于DEA-Malmquist的城市生命线系统空间区划 |
4.1.2 指标选取和统计分析 |
4.1.3 TFP指数脆弱性层级划分 |
4.1.4 预测与残差分析 |
4.2 基于空间区划的城市生命线系统脆弱性分析 |
4.2.1 回归模型构建方法 |
4.2.2 实证研究 |
4.3 基于DEA-BCC的城市生命线系统脆弱性评估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投入产出的城市生命线系统脆弱性评估模型 |
5.1 城市生命线关键子系统脆弱性指数分析 |
5.1.1 模型构建基础 |
5.1.2 基于区位熵的投入产出系数 |
5.1.3 多乘数积(MPM)矩阵模型 |
5.1.4 ⅡM前后关联系数矩阵 |
5.1.5 基于ⅡM城市生命线系统脆弱性指数分析 |
5.2 基于DⅡM的城市生命线系统脆弱性评估 |
5.2.1 静态非正常投入产出(ⅡM)模型 |
5.2.2 动态非正常投入产出(DⅡM)模型 |
5.2.3 基于弹性的多阶段非线性影响模型 |
5.2.4 考虑弹性效率的DⅡM城市生命线系统脆弱性评估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台风灾害下广东省沿海城市生命线系统安全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广东省沿海城市强台风增强趋势 |
1.1.2 强台风对沿海城市生命线系统破坏严重 |
1.1.3 广东省沿海城市生命线系统安全规划存在不足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城市安全的研究现状 |
1.3.2 城市安全规划的研究现状 |
1.3.3 城市生命线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4 城市生命线系统安全规划研究现状 |
1.3.5 简要评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市生命线系统定义 |
2.1.2 城市生命线系统特征 |
2.1.3 城市生命线系统安全规划 |
2.2 相关理论综述 |
2.2.1 公共安全“三角形”理论模型 |
2.2.2 事件链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东省沿海城市生命线系统风险环境分析 |
3.1 广东省沿海城市风险区域环境分析 |
3.1.1 广东省沿海城市自然环境的不稳定性 |
3.1.2 广东省沿海城市社会环境复杂性 |
3.1.3 广东省沿海城市生命线系统环境复杂性 |
3.2 广东省沿海城市风险环境致灾因子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东省沿海城市生命线系统风险发生机制分析 |
4.1 沿海城市生命线系统的“灾害要素”分析 |
4.2 强台风城市生命线系统“突发事件”分析 |
4.3 广东省沿海城生命线系统承灾载体分析 |
4.3.1 广东省沿海城生命线系统承灾载体破坏情况 |
4.3.2 广东省沿海城市生命线系统承灾载体本体脆弱性分析 |
4.3.3 广东省沿海城市生命线系统承灾载体功能鲁棒性低分析 |
4.4 沿海城市生命线系统灾害事件发生过程分析 |
4.4.1 原生事件:强台风 |
4.4.2 次生事件:电力中断 |
4.4.3 衍生事件:社会混乱和公众恐慌 |
4.4.4 应急管理体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东省沿海城市生命线系统安全规划现状和问题 |
5.1 广东省沿海城市生命线系统安全规划现状 |
5.1.1 城市规划中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 |
5.1.2 广东省沿海城市安全规划的体系不断完善 |
5.1.3 广东省沿海城市生命线系统自身的安全规划不断完善 |
5.2 基于风险环境与发生机制的安全规划问题思考 |
5.2.1 对风险环境认识不足 |
5.2.2 对突发事件认识分析不足 |
5.2.3 对承灾载体综合性认识不足 |
5.2.4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规划不完善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完善广东省沿海城市生命线系统安全规划 |
6.1 基于风险环境和突发事件完善安全规划 |
6.1.1 协调风险环境的关系 |
6.1.2 完善沿海城市生命线系统安全规划原则 |
6.1.3 完善沿海城市生命线系统风险评估体系规划 |
6.1.4 将广东省生命线系统安全规划纳入法定规划体系 |
6.1.5 完善沿海城市生命线系统安全规划实施监督体系 |
6.2 全面提高承灾载体的本体性和功能性保障能力 |
6.2.1 减少承灾载体的暴露,降低本体脆弱性 |
6.2.2 提高承灾载体的抗灾能力,提高功能鲁棒性 |
6.3 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规划 |
6.3.1 优化广东省沿海城市灾害预警机制规划 |
6.3.2 完善应急协调机制规划 |
6.3.3 完善应急预案体系规划 |
6.3.4 完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
6.3.5 完善沿海城市生命线系统的资源优化配置规划 |
6.3.6 重视科技规划:完善沿海城市生命线系统信息管理系统 |
6.3.7 完善应急信息传递共享机制规划 |
6.3.8 完善公众应急信息发布机制规划 |
6.3.9 完善应急管理宣传培训体系的建设规划 |
6.4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企业工作的生命线(论文参考文献)
- [1]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理论及其新时代发展[D]. 张玉叶. 江南大学, 2021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D]. 尚明瑞. 兰州大学, 2021(09)
- [3]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D]. 王思成. 天津大学, 2020(01)
- [4]城市生命线工程防灾韧性度评价[D]. 周倩倩.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5]论思想政治工作是“生命线”论断的历史发展和现实启示[D]. 赵婷.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6]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理论探析[J]. 席明星.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02)
- [7]储运设施衍生的多场景灾害评价技术研究[D]. 梁隆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8]城市燃气管网泄漏致灾演化与风险评价研究[D]. 王春雪.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03)
- [9]灾害损失视角下城市生命线系统脆弱性评估研究[D]. 李若飞. 大连理工大学, 2017(07)
- [10]台风灾害下广东省沿海城市生命线系统安全规划研究[D]. 李嘉莉.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