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软件测试方法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孙婧鑫[1](2021)在《基于Selenium的Web功能自动化测试框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为了保证Web应用程序使用过程中的正确性、安全性、稳定性以及良好的用户体验,软件测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对Web应用程序的测试仍然以手工测试为主,这种方式不但测试效率很低,也满足不了软件系统快速迭代的需求。因此,如何综合应用自动化测试技术,改进现有的自动化测试方法是目前软件测试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通过搭建自动化测试框架的方式进行自动化测试是目前实施自动化测试最常见的方式之一,但是由于现有的测试框架普遍存在适用性不强、脚本开发难度大且难以维护等问题,使得自动化测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推广受到阻碍。为此,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更加优化的测试框架帮助更好地完成针对Web应用功能的自动化测试任务。本文对现有测试框架进行了优化,通过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Selenium对应用的自动化测试框架进行设计,并进行实际应用。该框架结合了数据驱动技术和关键字驱动技术两者的优势,形成了一种混合型自动化测试框架。本框架在设计过程应用了面向对象的设计理念,根据Selenium中已有的自动化测试框架对要实现的Web应用程序测试框架进行二次封装,将页面元素的定位方式和定位表达式存储在对象库中,以方便后续测试脚本进行调用和操作。设置了多个驱动器,通过数据驱动方式实现数据和测试脚本分离,通过关键字驱动实现了业务逻辑和应用程序的分离。在脚本设计中采用了Page Object设计思想将测试脚本分为5层,进一步提高了测试用例的可维护性。并在最终的自动化测试阶段,通过运用单元测试框架Test NG与集成平台Jekins共同进行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测试过程中可达到随时测试、快捷测试的优异效果。最后,用已搭建好的Web应用自动化测试框架对MIMS系统进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手工测试结果进行对比,通过对两种方法下对同种对象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前者在测试过程中效率远大于后者,极大节约了Web应用程序测试的时间成本,同时也较大得节约了软件的测试成本。通过对本文搭建的自动化测试框架进行具体对象的应用实践,进一步表明了测试框架的现实应用合理性。
彭新宇[2](2021)在《基于Selenium的Web自动化测试框架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敏捷开发的兴起导致Web应用产品的开发周期缩短,更新迭代极其频繁,同时,Web应用规模和系统复杂度逐步增加,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却越来越高。传统的手工测试,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自动化测试成为各个企业的迫切需求。主流商业自动化测试工具普遍存在成本高、复杂度高等问题,开源自动化测试工具存在耦合度高、脚本复用率低、适用性低等缺点。因此,搭建一个灵活、易用、轻量级的自动化测试框架能够较好地解决Web功能测试以及回归测试中实际问题,从而提高测试效率。本文通过分析Web自动化测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选用开源工具Selenium为基础,针对该工具本身存在的耦合度高、稳定性差、维护难度大、灵活度差等问题,研究并搭建了基于Selenium的Web自动化测试框架。本框架集成Pytest单元测试框架实现测试脚本编写,引入页面对象与数据驱动的设计模式,实现元素与业务逻辑分离、测试脚本与测试数据分离,降低系统耦合度,实现脚本可重用的目标。系统采用四层架构设计,分为公共库层、业务逻辑层、测试用例层与表现层,实现多浏览器支持、常用方法封装、文件上传、脚本自动执行、断言检查、失败重新执行、测试日志与测试报告生成等关键功能。同时,针对Web测试过程中元素难定位、结果验证难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二次定位、鼠标模拟的方式提高元素定位的准确率;在简单断言与数据库断言的基础上提出页面交互验证的方式丰富了测试中断言检查能力。对框架应用评估,使用Git工具实现框架的版本控制,Jenkins实现测试任务的持续集成与自动执行,执行完成后测试报告以邮件的方式自动发送,从而帮助测试人员及时快速进行软件缺陷分析与定位。通过实际工程应用并从稳定性、测试效率以及与其他框架对比等多个角度对框架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本框架能够稳定、快速地支持Web应用的自动化测试,同时易用性以及扩展性强,降低了维护管理成本与人工、时间等资源消耗,切实提升了测试工作效率,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
刘玉珍[3](2020)在《基于Markov链的Web应用系统测试用例生成技术》文中提出Web应用系统以其独有的方便、快捷、易操作等特点逐渐成为了当今软件市场开发的主流。其中,电商平台系统作为Web系统的典型应用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各公司为了赢取市场地位,满足用户对于系统的高质量要求,不断的扩大Web应用系统的复杂度和系统规模,Web应用系统测试的重要性逐渐显现。目前,Web应用系统的测试仍然以手工测试为主,需要手动生成执行测试用例,这样不仅测试效率低下,而且满足不了软件版本快速迭代的需求。本文主要针对具体的Web应用系统进行分析,提出了测试用例自动生成算法和测试用例自动执行方法。具体包括,首先,对要测试的Web应用系统进行需求功能分析,建立对应的系统功能图,根据系统功能图,构建Markov链的初步使用模型结构,接着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模型中状态之间的转移概率,完善使用模型结构。其次,基于状态之间的转移概率,设计测试用例的自动生成算法,自动生成状态和重点模块覆盖率较高的测试用例路径。最后,基于selenium和unittest单元测试框架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测试用例的执行自动化,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基于Markov链模型的自动生成测试用例的方法相比传统手工测试方法,能自动生成更加符合要求的测试用例集,显着地提高了软件测试的效率和可靠性。测试用例执行自动化使得软件测试过程更加快捷有效,满足了Web应用系统对测试工作的要求。
陈柯行[4](2020)在《基于组合测试方法的新型列控系统车载功能测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测试是保证新型列控系统软件功能正确性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由于新型列控系统的车载设备承担了更多的地面设备功能,其软件规模也突破了百万行的数量级,导致安全核心功能(行车许可和速度监控曲线计算等)具有参数输入域规模大、故障模式多、参数维度高和参数间约束复杂等特点,传统的测试方法已经不再适用,因此探索一套有效的新型列控系统车载软件测试方法至关重要。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围绕基于车-车通信的新型列控系统测试需求进行研究。分析了新型列控系统的总体架构、核心模块和功能(模式曲线计算、模式转换、电子地图、列车管理以及进路控制等)。以车载软件为被测对象,通过研究车载软件的接口参数输入/输出特征和特点,提取了新型列控系统车载设备的功能测试需求。并在深入研究国内外列控系统测试现状基础上,深入分析新型列控系统软件功能测试中参数复杂的特征和特点,提出采用基于组合测试方法进行功能测试;(2)围绕新型列控系统的组合测试方法进行研究。研究了组合测试的方法流程,分析了三种不同的组合测试用例生成算法:代数方法、演化算法和贪心算法;深入研究了IPOG、IPOG-D和带约束处理的IPOG-D三种不同的组合测试策略,并针对新型列控系统参数维度高和参数间存在复杂的约束特点,进行了IPOG组合测试策略的优化;(3)提出了一套基于组合测试方法的新型列控系统车载软件功能测试框架。首先,针对新型列控系统功能结构进行层次划分,确定被测系统每个层次的输入、输出参数,并识别参数之间的交互和约束;其次,基于组合测试方法,建立新型列控系统车载软件的组合测试模型Model SUT(P,V,R,C);然后,利用IPOG组合测试策略,进行测试用例集的生成;最后,利用基于变异的故障检测原理,完成新型列控系统的测试用例集有效性分析;(4)新型列控系统车载软件典型功能的组合测试实例研究。针对新型列控系统车载超速防护建立组合测试模型,并利用IPOG-C生成4个环境参数的测试组合,在此基础上,基于IPOG、IPOG-D和C-IPOG-D三种算法,得到了满足参数不同维度覆盖的组合测试用例集;同时,为了验证IPOG算法的改进效果,从覆盖强度、参数个数、参数取值域大小三个方面,针对IPOG算法和IPOG-D算法生成的组合测试用例集的规模、生成时间进行了量化分析;(5)设计实现了涵盖IPOG、IPOG-D和C-IPOG-D三种不同组合测试策略的测试用例生成和评价工具。针对上述案例研究,进行了测试用例的有效性评价。同时为了评估测试用例集的生成效果,本方法与随机测试方法在故障检测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证明在相同规模的测试用例下,组合测试的故障检测能力优于随机测试。论文研究表明,基于组合测试的新型列控系统软件功能测试方法,在解决多参数、高维度、故障模式复杂等特征的测试系统中,相比传统的随机测试,具有更高的测试案例覆盖强度和故障检测能力,适合于新型列控系统的功能测试。图42幅,表24个,参考文献91篇。
刘奕[5](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叶嘉羲[6](2020)在《面向软件漏洞自动挖掘的先进模糊测试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软件是互联网生态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设计不当、开发失误等原因,软件中存在形式多样的漏洞,对软件安全乃至互联网安全带来严重安全隐患,不仅威胁个人隐私与财产安全,也对国家战略安全造成重大威胁。通过自动化手段挖掘软件漏洞,发现系统安全隐患并及时防护,是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必要手段。因此,软件漏洞自动化挖掘技术研究具有极高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模糊测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软件漏洞自动化挖掘技术。自其提出以来,工业界与学术界对其展开大量研究,涌现出许多高效的测试方法,以及相应的测试工具。目前,模糊测试已在真实软件中挖掘出大量漏洞,是漏洞自动化挖掘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论文围绕模糊测试关键技术展开研究。首先,论文梳理模糊测试的研究现状,对其基本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并构建出先进模糊测试的测试架构与运行流程。此后,论文从提高代码覆盖能力、提高导向测试能力、提高漏洞检测能力、提高并行化测试能力四个方面开展,提出相应技术改进方案。论文主要创新如下:1、针对随机变异算法无法有效突破复杂路径约束,以至于代码覆盖率受限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测试用例与比较指令参数映射关系差分推断的覆盖率提升方法。首先,如何提升代码覆盖率的问题被转化为特定测试用例搜索问题;然后根据测试用例与指令参数值之间的映射关系,利用差分推断方式识别关键字段,构建规模较小的搜索范围;接着,基于比较指令参数值的反馈,设计两种启发式搜索策略,辅助测试引擎更快搜索目标测试用例。此外,提出了程序形态转变与插桩逻辑改进两种性能优化策略,提高技术应用范围与整体测试效率。实验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测试引擎的漏洞挖掘能力与代码覆盖率。2、针对现有模糊测试导向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融合多属性的导向测试方法。通过对现有模糊测试引擎的实验分析,指出其在测试用例生成过程中,由于导向感知能力不足,测试用例生成具有较大随机性,以至于导向测试收敛速度较慢。该方法首先提出了两种属性计算方法,以表征测试用例推进导向测试的能力;然后提出了基于精英策略的变异方法,通过标记属性相关字段,并在变异过程中保护其不被破坏,提高后代测试用例保留父代精英属性的可能性,即提高后代测试用例推进导向测试的能力;此外,利用测试能量分配策略为高质量后代测试用例分配更高的测试能量。实验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指导测试用例生成过程,提高导向模糊测试收敛速度。3、针对模糊测试漏洞检测漏报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触发条件搜索的漏洞检测方法,该方法对已测代码区域展开针对特定漏洞类型的搜索,可检测出部分漏报漏洞。该方法首先利用静态分析提取与漏洞触发条件相关的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对已测代码进行深入测试,最终生成既能执行到漏洞代码位置,又能满足漏洞触发条件的测试用例,减少漏洞检测漏报情况。而根据两种具体漏洞触发条件,本文提出了面向数值约束与面向堆操作序列约束的测试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测试引擎的漏洞检测能力。4、针对现有并行模糊测试中同步开销大、重复测试比例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测试状态感知的智能并行模糊测试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出基于主控/从属结构的按需同步策略,减少系统中冗余同步频次,降低性能开销;其次,通过基于聚类的勘察点调度方法提高各节点测试任务差异性,通过基于轨迹敏感性的变异算法控制各节点实际测试范围,两种方法互相配合提高节点间测试分离度,减少重复性测试。实验表明,基于该方法的并行测试框架具有正面作用,其测试性能与测试节点数量呈正相关关系;在相同数量测试节点下,其测试性能稳定优于现有并行模糊测试工具。
李雯雯[7](2019)在《嵌入式语音识别系统性能评测方法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目前针对嵌入式语音识别系统识别性能的评测方法存在缺乏性能评测标准、测试效率低、覆盖率低、耗费大量人力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套针对语音识别性能的评测标准,设计了一套测试用例模板,解决测试覆盖率低的问题,同时基于智能互补的观点,提出基于交叉测试的自动化测试及基于X86平台的自动化回归测试两种测试方案,以实现保证测试覆盖率的同时提高测试效率,充分释放人力。在深入分析语音识别工作流程及嵌入式软件测试方法,探讨语音识别系统的测试入口后,提出一套嵌入式语音识别系统识别性能的评测标准;结合嵌入式语音识别系统的实际应用场景及影响识别的因素,提出覆盖实际使用场景的测试用例模板;基于嵌入式软件测试方法,将交叉测试方法引入嵌入式语音识别系统的性能评测,并进一步提出基于交叉测试的自动化测试方案,完成自动播报语音数据、建立宿主机与目标机的通信、自动获取测试结果、自动统计并分析测试结果;为提高测试效率,提出基于X86平台的自动化回归测试方案,将语音识别系统部署在X86平台,借助X86平台的处理性能及内存资源优势进行测试,通过自动化测试脚本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统计,将整个测试过程实现自动化。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交叉测试的自动化测试方案能够极大地覆盖测试范围,并借助自动化测试工具提高了测试效率;基于X86平台的自动化回归测试方案可实现回归测试过程的整体自动化。论文提出的语音识别性能评测标准为嵌入式语音识别系统的性能分析提供了一套评估依据;提出的测试用例模板极大覆盖了测试场景;论文将交叉测试方法引入嵌入式语音识别系统的性能评测,使测试内容更全面、测试结果更具参考性;论文提出基于X86平台的自动化回归测试实现了回归测试过程的整体自动化,并且测试平台灵活方便好移植,极大地节省了测试时间。
延旭[8](2019)在《计算机联锁软件仿真测试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计算机联锁系统是保证车站内行车安全的关键设备,是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实时系统,在投入使用前需要进行全面、严格的测试。由于联锁系统涉及到的工程量十分庞大,依赖于现场试验很难遍历其功能发现漏洞,利用计算机仿真测试技术可降低测试损耗,但在测试过程中依然面临着依赖专业人员手工操作、测试重复步骤多、测试耗时长等难题,测试效率难以提高。针对上述情况,本人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联锁软件仿真测试方法,该方法利用时间自动机模型自动生成测试序列,利用萤火虫算法自动优化测试序列,最后结合实际站场数据自动执行测试序列。主要内容包括:(1)提出了一种基于进路控制的自动测试框架,该框架基于传统测试需求文档,通过分析计算机联锁软件测试需求,并根据进路控制时序逻辑将其包含的功能场景重组成了可以连续执行的测试项,减少一定重复操作的同时为后续对联锁的建模奠定了基础。(2)使用UPPAAL工具建立了基于进路控制的联锁系统时间自动机模型,该模型包含驱动测试、进路建立、自动解锁、取消进路、人工解锁和区段故障解锁六个子模型,子模型之间可进行信息交互,并利用该工具自带的仿真和验证功能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引入辅助软件CoVer自动生成了覆盖模型所有迁移路径的原始测试序列集。(3)设计了基于萤火虫算法的测试序列优化方法,选取了三个基本功能场景对算法的应用进行说明,并与时间自动机产生的原始测试序列和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测试序列进行对比,证明了萤火虫算法在收敛更快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了 9%的冗余度。(4)开发了计算机联锁仿真测试平台,结合实际站场对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仿真测试方法相对于传统方法,每条进路的全功能测试的抽象测试序列冗余度减少14%,具体测试步骤最多可减少36.1%,测试一个小型站场的时间由1~2天减少到7个小时左右,测试一个中型站场的时间由3~5天减少到18个小时左右。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时间自动机模型和萤火虫算法的联锁仿真测试方法在保证测试覆盖度的同时,提升了测试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了测试的重复操作,相对于传统测试方法对测试效率有了明显提升。
张钰竹[9](2019)在《WLAN测试中的中频及基带信号处理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自组织网络(Ad hoc Network)因其灵活性、抗毁性强、支持节点移动和易于快速部署等优势将在未来移动通信网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Ad hoc网络的广泛应用,其高速任意移动的节点和无基础通信设施的特性,使得信道面临比较严重的时延扩展和多普勒扩展,接收信号受到干扰严重,准确、高效的同步和信道估计算法对Ad hoc网络物理层测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研究物理层基于WLAN标准的Ad hoc网络测试环境,提出改进的定时同步算法,并针对Ad hoc网络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环境,提出抗干扰能力强、精度高的信道估计改进算法。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基于WLAN标准的Ad hoc物理层软件测试方案,测试EVM值可达1.5%。本文主要贡献在如下几个方面:(1)针对OFDM和DSSS系统分别提出了改进的定时同步算法。首先基于OFDM系统提出了改进的符号同步算法,通过累加测度函数的方式改善了传统算法的定时模糊性问题,并提高了测试软件同步精度。其次针对DSSS系统中的基于Barker码自相关同步算法复杂度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能量累加码元同步算法,提高测试软件数据处理效率。(2)提出了一种多径分量能量扩散情况下改进的信道估计算法。首先对基于WLAN的Ad hoc网络信道环境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测试信道环境和信道中存在的多径能量扩散和噪声干扰问题,在LS信道估计时域基础上,采用合适的不对称窗函数加窗处理,并提出一种新的阈值方案对加窗后的信号进行阈值处理。本文提出的改进算法提高了多径衰落环境下的信道估计精度。(3)完成了基于WLAN标准的Ad hoc网络物理层测试平台的实现。通过与是德E6640A硬件测试设备实际测试,给出802.11a/b/g/n四种协议下不同调制方式的误差矢量幅度值和频率误差。以硬件测试设备为标准,将本文提出的信道估计算法与传统算法对比,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稳定性强,估计精度高。测试结果表明,本文实现的基于WLAN的Ad hoc网络物理层测试软件与是德设备测试结果一致,测试相差不超过1dB,验证了测试软件的可行性。回环测试中EVM测量值能达到1.5%,表明本文实现的测试软件可用于实际测试。区别于现有的硬件测试设备,本文实现的测试软件使用上更加灵活,便于修改移植算法,利于集成化系统任务型测试。
徐乙怀[10](2019)在《Y银行基于TMMi的软件质量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银行各项金融业务主要由软件系统完成,随着金融科技和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软件系统已经成为了银行拓宽金融业务渠道、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的重要载体,而软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系统能否可靠稳定的运行,能否有效提供各项金融服务。为提升软件质量,Y银行构建了基于CMMI的软件研发管理体系,但由于CMMI对软件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软件测试关注较少,软件质量一直难以提高,如何有效提高软件质量进而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是Y银行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Y银行基于TMMi的软件质量管理。本文以CMMI的互补模型TMMi(测试成熟度模型集成)作为切入点,构建了基于TMMi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规范软件测试过程,建立软件质量检查指标,在软件全生命周期中开展“W模型”测试,有效解决了软件研发过程中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软件编码、软件测试、系统交付等各阶段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问题。并以具体的软件项目——开发测试云平台等系统为例,通过实践证明了基于TMMi的管理体系对于提升Y银行的软件质量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鉴于金融机构基于TMMi的软件质量管理研究案例较少,尤其是中小型金融机构在TMMi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还处于初始阶段,本论文针对Y银行的软件质量管理实践研究,从Y银行的成功实践中总结并形成可复制的实施经验,为基于TMMi的软件质量管理如何在金融机构落地实施提供了较为完整的参考方案。
二、软件测试方法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软件测试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Selenium的Web功能自动化测试框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软件测试概要 |
2.1 自动化测试理论 |
2.1.1 理论基础 |
2.1.2 自动化测试优缺点 |
2.1.3 自动化测试的引入 |
2.2 自动化测试框架 |
2.2.1 测试脚本模块化框架 |
2.2.2 测试库架构框架 |
2.2.3 数据驱动测试框架 |
2.2.4 关键字(表格)驱动测试框架 |
2.3 常见Web功能自动化测试工具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动化测试框架需求分析 |
3.1 测试框架的功能需求分析 |
3.2 非功能需求分析 |
3.3 自动化测试框架搭建工具介绍 |
3.3.1 常用自动化测试框架对比 |
3.3.2 Selenium工具集 |
3.3.3 TestNG |
3.3.4 Jenkins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elenium的 Web功能自动化测试框架的设计 |
4.1 自动化测试框架总体设计 |
4.2 自动化测试框架服务层设计 |
4.3 自动化测试框架执行体系设计 |
4.3.1 配置文件 |
4.3.2 混合驱动模块 |
4.3.3 分层式测试脚本 |
4.3.4 测试结果和日志 |
4.4 测试脚本分层架构设计 |
4.4.1 UI层 |
4.4.2 Page层 |
4.4.3 Test层 |
4.4.4 Utility层 |
4.4.5 Test Suite层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动化测试框架的实现与应用 |
5.1 项目概述及分析 |
5.2 自动化测试框架的实现 |
5.2.1 公共库模块实现 |
5.2.2 页面对象管理模块实现 |
5.2.3 用例管理模块实现 |
5.2.4 自动化测试实施模块实现 |
5.3 测试框架的使用效果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基于Selenium的Web自动化测试框架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自动化测试相关技术 |
2.1 软件测试及方法 |
2.2 自动化测试技术 |
2.3 自动化测试框架相关工具 |
2.3.1 Selenium |
2.3.2 Pytest |
2.3.3 Jenkins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自动化测试框架的分析与设计 |
3.1 自动化测试流程分析 |
3.2 自动化测试框架需求分析 |
3.2.1 功能需求分析 |
3.2.2 非功能需求分析 |
3.3 自动化测试框架逻辑架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自动化测试框架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4.1 自动化测试框架开发环境与工具 |
4.2 公共库层 |
4.2.1 公共库层详细设计 |
4.2.2 公共库层实现 |
4.3 业务逻辑层 |
4.3.1 业务逻辑层详细设计 |
4.3.2 业务逻辑层实现 |
4.4 测试用例层 |
4.4.1 测试用例层详细设计 |
4.4.2 测试用例层实现 |
4.5 驱动执行与表现层 |
4.6 辅助设计 |
4.7 难点及解决方案 |
4.7.1 元素定位操作的特殊处理 |
4.7.2 系统窗体的处理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自动化测试框架的应用与评估 |
5.1 被测应用分析 |
5.2 自动化测试构建过程 |
5.3 测试结果生成与分析 |
5.3.1 测试结果生成 |
5.3.2 测试结果分析 |
5.4 测试框架评估 |
5.4.1 框架稳定性与效率评估 |
5.4.2 框架对比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基于Markov链的Web应用系统测试用例生成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软件测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Web应用系统测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本文文章结构 |
第二章 Web应用系统测试技术介绍 |
2.1 软件测试 |
2.2 Web应用系统测试用例生成方法 |
2.3 Markov链的状态描述 |
2.4 selenium测试工具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Markov链的Web系统测试用例生成技术 |
3.1 构建Markov链使用模型 |
3.2 基于Markov链的Web应用系统测试用例生成算法 |
3.2.1 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转移概率 |
3.2.2 测试用例生成算法描述 |
3.3 Web应用系统测试用例生成的执行描述 |
3.3.1 构建Web应用系统的状态图 |
3.3.2 状态之间转移概率的确定 |
3.3.3 测试用例的生成实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Web应用系统软件自动化测试实现和性能分析 |
4.1 Web应用系统软件自动化测试实现 |
4.1.1 自动化测试实验环境 |
4.1.2 自动化测试框架设计 |
4.1.3 自动化测试实现 |
4.2 测试用例的性能分析 |
4.2.1 实验步骤和指标 |
4.2.2 测试用例生成技术的性能对比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致谢 |
(4)基于组合测试方法的新型列控系统车载功能测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新型列控系统研究现状 |
1.2.2 列控系统测试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2 新型列控系统结构和功能 |
2.1 新型列控系统的结构 |
2.2 新型列控系统核心模块功能 |
2.3 新型列控系统车载工作模式 |
2.4 新型列控系统车载测试需求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组合测试用例生成技术研究 |
3.1 组合测试基本概念 |
3.2 组合测试用例的生成 |
3.2.1 代数方法 |
3.2.2 演化算法 |
3.2.3 贪心算法 |
3.3 IPOG系列测试用例生成算法的研究 |
3.3.1 IPOG组合策略 |
3.3.2 IPOG-D组合策略 |
3.4 带约束处理的IPOG-D组合策略 |
3.4.1 约束表示方式 |
3.4.2 约束处理策略 |
3.4.3 带约束处理的IPOG-D组合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组合测试方法的新型列控系统车载软件功能测试框架 |
4.1 新型列控系统车载软件测试环境 |
4.2 基于组合测试方法的新型列控系统车载软件功能测试框架 |
4.2.1 建立组合测试模型的方法 |
4.2.2 测试用例集生成方法 |
4.2.3 组合测试用例集生成方法评价体系 |
4.2.4 组合测试用例集有效性评估方法 |
4.3 本章小结 |
5 新型列控系统典型功能的组合测试应用实例 |
5.1 测试需求分析 |
5.2 组合测试模型 |
5.2.1 参数确定 |
5.2.2 初始约束提取 |
5.3 基于IPOG系列组合策略的测试用例集生成 |
5.3.1 组合测试用例的生成过程 |
5.3.2 组合测试用例生成的软件实现 |
5.3.3 实验分析 |
5.4 有效性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索引 |
表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6)面向软件漏洞自动挖掘的先进模糊测试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软件漏洞挖掘介绍 |
1.2.1 软件漏洞定义与分类 |
1.2.2 软件漏洞挖掘 |
1.2.3 漏洞自动挖掘技术介绍 |
1.3 模糊测试研究现状 |
1.3.1 发展历程 |
1.3.2 技术现状 |
1.3.3 存在问题 |
1.4 论文总体思路与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模糊测试漏洞挖掘基本问题研究 |
2.1 基本问题研究 |
2.1.1 模糊测试漏洞挖掘技术内涵 |
2.1.2 代码空间覆盖 |
2.1.3 状态空间覆盖 |
2.1.4 计算资源效率 |
2.2 问题研究现状及不足 |
2.3 先进模糊测试框架研究 |
2.3.1 测试架构 |
2.3.2 运行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代码覆盖率提高的映射关系差分推断方法研究 |
3.1 路径约束特性分析 |
3.1.1 实验现象与结论 |
3.1.2 路径约束成分分析 |
3.1.3 突破路径约束的思路 |
3.2 代码覆盖信息反馈模糊测试及其局限性分析 |
3.2.1 背景介绍 |
3.2.2 局限性分析 |
3.3 基于映射关系差分推断的覆盖率提升方法研究 |
3.3.1 问题转化与框架描述 |
3.3.2 映射关系实例收集 |
3.3.3 基于差分推断的关键字段识别 |
3.3.4 基于参数反馈的启发式搜索 |
3.3.5 测试调度 |
3.3.6 性能优化策略 |
3.4 实验与结果分析 |
3.4.1 实验一:漏洞挖掘结果评估 |
3.4.2 实验二:代码覆盖率评估 |
3.4.3 实验三:优化策略性能评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导向测试的多属性融合测试用例生成方法研究 |
4.1 现有导向模糊测试方法及其局限性分析 |
4.1.1 背景介绍 |
4.1.2 局限性分析 |
4.2 融合多属性的导向测试方法研究 |
4.2.1 整体框架 |
4.2.2 测试用例的距离属性 |
4.2.3 测试用例的概率属性 |
4.2.4 基于精英策略的变异方法 |
4.2.5 面向多属性的测试能量分配 |
4.3 实验与结果分析 |
4.3.1 实验一:基于精英策略变异方法性能评估 |
4.3.2 实验二:整体导向性能评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触发条件搜索的漏洞检测方法研究 |
5.1 现有模糊测试漏洞检测方法及其局限性分析 |
5.1.1 背景介绍 |
5.1.2 局限性分析 |
5.2 技术路线与整体框架 |
5.3 面向数值约束的漏洞检测方法研究 |
5.3.1 程序路径数值空间 |
5.3.2 面向数值约束的测试用例搜索 |
5.3.3 方法验证系统 |
5.4 面向堆操作序列约束的漏洞检测方法研究 |
5.4.1 输入格式与堆操作关系分析 |
5.4.2 输入格式与堆操作关系建立 |
5.4.3 面向堆操作序列约束的测试用例搜索 |
5.4.4 方法验证系统 |
5.5 实验与结果分析 |
5.5.1 面向数值约束模糊测试效果验证 |
5.5.2 面向堆操作序列约束模糊测试效果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智能并行模糊测试方法研究 |
6.1 现有并行模糊测试方法及其问题分析 |
6.1.1 背景介绍 |
6.1.2 问题分析 |
6.2 基于测试状态感知的智能并行模糊测试方法研究 |
6.2.1 整体框架 |
6.2.2 基于主控/从属结构的按需同步 |
6.2.3 基于聚类的勘察点调度 |
6.2.4 基于轨迹敏感性的变异算法 |
6.3 实验与结果分析 |
6.3.1 实验一:并行框架有效性评估 |
6.3.2 实验二:并行模糊测试性能评估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嵌入式语音识别系统性能评测方法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嵌入式软件测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嵌入式语音识别系统的性能评测方案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
2.1 语音识别系统工作流程 |
2.1.1 前端信号处理 |
2.1.2 后端识别 |
2.1.3 整体流程 |
2.2 语音识别系统的应用 |
2.2.1 语音识别系统分类 |
2.2.2 嵌入式语音识别系统 |
2.3 软件测试技术 |
2.3.1 软件测试的定义及目的 |
2.3.2 软件测试的过程 |
2.3.3 性能评测指标 |
2.3.4 传统软件测试方法 |
2.3.5 软件自动化测试 |
2.4 嵌入式软件测试 |
2.4.1 嵌入式软件的特点 |
2.4.2 嵌入式软件测试方法 |
2.4.3 嵌入式软件测试过程 |
2.4.4 嵌入式软件测试的难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嵌入式语音识别系统的性能评测方案 |
3.1 测试用例的设计 |
3.1.1 需求分析 |
3.1.2 影响语音识别的因素 |
3.1.3 设计测试用例 |
3.2 测试数据准备 |
3.2.1 语音数据 |
3.2.2 标注文件 |
3.3 系统测试方案 |
3.3.1 测试分析 |
3.3.2 测试方案 |
3.4 性能评测 |
3.4.1 唤醒及识别指标的计算方法 |
3.4.2 前端信号处理性能评测方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交叉测试的自动化测试方案 |
4.1 交叉测试方案 |
4.2 自动化播报语音 |
4.3 自动化传输测试数据 |
4.3.1 数据需求 |
4.3.2 定义通信协议 |
4.3.3 数据传输过程 |
4.4 自动化分析测试数据 |
4.4.1 数据分析 |
4.4.2 标注文件 |
4.5 实验验证 |
4.5.1 实验过程 |
4.5.2 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X86平台的自动化回归测试方案 |
5.1 X86自动化回归测试方案 |
5.2 X86自动化回归测试的引入 |
5.2.1 自动化回归测试 |
5.2.2 X86自动化回归测试的设计原则 |
5.3 X86自动化回归测试的设计策略 |
5.3.1 测试数据采集及格式要求 |
5.3.2 测试方案的架构 |
5.3.3 测试工具的可配置参数 |
5.3.4 测试脚本 |
5.4 X86自动化回归测试的实现 |
5.4.1 回归测试的测试用例选择 |
5.4.2 自动化回归测试过程 |
5.5 实验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致谢 |
(8)计算机联锁软件仿真测试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仿真测试平台研究现状 |
1.2.2 测试序列优化方法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分析 |
1.3 论文组织架构 |
1.4 本章小结 |
2 计算机联锁软件测试基础 |
2.1 联锁软件测试分析 |
2.1.1 测试需求分析 |
2.1.2 基于进路控制的自动测试流程 |
2.2 基于模型的软件测试方法 |
2.2.1 测试方法对比分析 |
2.2.2 联锁测试模型的选取 |
2.3 测试序列优化方法分析 |
2.3.1 蚁群算法 |
2.3.2 遗传算法 |
2.3.3 萤火虫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联锁模型的测试序列自动生成 |
3.1 UPPAAL建模方法 |
3.2 联锁进路控制过程建模 |
3.2.1 模型交互分析 |
3.2.2 进路建立模型 |
3.2.3 进路解锁模型 |
3.3 联锁测试序列的生成方法 |
3.3.1 模型的正确性保障方法 |
3.3.2 测试序列生成 |
3.4 本章小结 |
4 联锁软件测试序列优化 |
4.1 联锁软件测试序列分析 |
4.2 萤火虫算法的实现 |
4.2.1 萤火虫算法的数学描述 |
4.2.2 萤火虫算法优化测试序列 |
4.2.3 萤火虫算法优化的编程实现 |
4.3 遗传算法的实现 |
4.3.1 遗传算法的数学描述 |
4.3.2 遗传算法优化测试序列 |
4.3.3 遗传算法优化的编程实现 |
4.4 算法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仿真测试平台开发与应用验证 |
5.1 仿真测试环境 |
5.1.1 总体结构设计 |
5.1.2 测试数据配置 |
5.2 测试方法应用验证 |
5.3 测试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图索引 |
表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WLAN测试中的中频及基带信号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WLAN的 Ad hoc物理层测试研究现状 |
1.2.2 同步和信道估计算法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目标和主要工作 |
1.3.1 论文的研究目标 |
1.3.2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基于WLAN的 Ad hoc物理层测试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 |
2.1 测试总体方案设计与分析 |
2.1.1 测试总体方案 |
2.1.2 基带信号处理算法分析 |
2.1.3 EVM测试方法 |
2.2 物理层测试的关键技术研究 |
2.2.1 OFDM系统模型及传输结构 |
2.2.2 DSSS系统模型及传输结构 |
2.2.3 物理层测试指标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WLAN的 Ad hoc物理层测试中的同步算法研究 |
3.1 OFDM系统中的同步算法与改进 |
3.1.1 基于延时相关的符号同步算法 |
3.1.2 改进的符号同步算法 |
3.1.3 基于训练序列的频率同步算法 |
3.2 DSSS系统中的同步算法与改进 |
3.2.1 基于Barker码的自相关码元同步算法 |
3.2.2 改进的码元同步算法 |
3.2.3 基于FFT的频率同步算法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径衰落信道下的信道估计算法研究 |
4.1 基于WLAN的 Ad hoc网络信道分析 |
4.1.1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的Ad hoc网络 |
4.1.2 多径衰落信道能量扩散原因 |
4.2 信道估计算法改进方案 |
4.2.1 LS信道估计算法 |
4.2.2 基于不对称窗函数的信道估计 |
4.2.3 基于阈值改进的信道估计 |
4.2.4 改进的信道估计算法 |
4.2.5 算法仿真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WLAN的 Ad hoc测试平台实现与测试结果 |
5.1 测试平台的实现和待测件介绍 |
5.1.1 测试平台的实现 |
5.1.2 待测件介绍 |
5.2 EVM测试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同步偏差对EVM测试的影响 |
5.2.2 噪声因素对EVM测试的影响 |
5.2.3 I/Q增益不平衡对EVM测试的影响 |
5.3 测试系统的测试流程与测试结果 |
5.3.1 系统测试流程 |
5.3.2 测试系统的回环测试结果 |
5.3.3 测试系统的DUT测试结果 |
5.4 信道估计算法测试流程与测试结果 |
5.4.1 算法测试流程 |
5.4.2 测试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Y银行基于TMMi的软件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章节安排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应用研究概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软件质量模型 |
2.1.2 CMMI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 |
2.1.3 TMMi软件测试成熟度模型集成 |
2.1.4 软件测试V、W模型 |
2.1.5 GQM建模方法 |
2.1.6 Rayleigh模型 |
2.2 相关理论应用研究概述 |
2.2.1 软件研发管理方面 |
2.2.2 软件测试管理方面 |
2.2.3 软件质量度量方面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Y银行软件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Y银行概况 |
3.1.1 Y银行简介 |
3.1.2 Y银行软件研发组织架构 |
3.2 Y银行软件质量管理现状 |
3.2.1 基于CMMI的软件研发管理 |
3.2.2 软件测试现状 |
3.3 Y银行软件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Y银行基于TMMi的软件质量管理对策 |
4.1 Y银行软件质量管理思路 |
4.2 Y银行软件质量评价模型 |
4.2.1 基于GQM方法构建软件质量度量指标 |
4.2.2 基于木桶理论设定软件质量评价规则 |
4.2.3 应用Rayleigh曲线评估软件质量 |
4.3 Y银行TMMi管理体系构建方法 |
4.3.1 TMMi模型结构与内容 |
4.3.2 TMMi管理体系构建内容分析 |
4.3.3 TMMi管理体系构建过程 |
4.4 Y银行TMMi4 级管理体系 |
4.4.1 测试管理制度 |
4.4.2 测试指南 |
4.4.3 测试模板 |
4.4.4 测试工具及资源 |
4.4.5 TMMi管理体系符合性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Y银行基于TMMi的质量管理实例与效果分析 |
5.1 TMMi质量管理实例 |
5.1.1 项目选择 |
5.1.2 项目质量管理过程 |
5.2 项目实施效果分析 |
5.2.1 软件质量评价 |
5.2.2 项目数据分析 |
5.2.3 项目实施总结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软件测试方法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Selenium的Web功能自动化测试框架的设计与实现[D]. 孙婧鑫.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基于Selenium的Web自动化测试框架研究与实现[D]. 彭新宇.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2021(06)
- [3]基于Markov链的Web应用系统测试用例生成技术[D]. 刘玉珍.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4]基于组合测试方法的新型列控系统车载功能测试研究[D]. 陈柯行.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6]面向软件漏洞自动挖掘的先进模糊测试关键技术研究[D]. 叶嘉羲. 国防科技大学, 2020(01)
- [7]嵌入式语音识别系统性能评测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 李雯雯.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8]计算机联锁软件仿真测试方法研究[D]. 延旭.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9]WLAN测试中的中频及基带信号处理技术研究[D]. 张钰竹.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10]Y银行基于TMMi的软件质量管理研究[D]. 徐乙怀.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