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评当前诗歌创作中的几种倾向(论文文献综述)
魏松彦[1](2019)在《《人民日报》“十七年”文艺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民日报》从创刊之日起就对文艺十分关注。《人民日报》“十七年”文艺批评是以整个“十七年”文艺批评发展为背景的。时代的变换,在它身上都有所体现。作为最权威的党报党刊,对它进行文艺批评方面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当代文艺批评研究无法绕过的一个领域。本文就从《人民日报》中与文艺批评有关的社论、理论版的批评文章、文艺副刊所载文章进行研究。试图能清晰地展现《人民日报》“十七年”文艺批评经历的曲折的发展过程以及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文艺批评有两个基本的方向,一是对文艺作品的批评,二是对文艺理论的批评。文章各个阶段主要也是按照这两个方向进行研究的。从1949年第一次文代会年到1953年第二次文代会之前是文艺批评发展的初期,文艺批评的主要成就是对新的文艺作品的批评和对文艺创作理论问题的探讨,这个阶段的文艺批评虽然包括了政治斗争的开端,但整体上仍然是以追求文艺自身规律为主。从1953年第二次文代会到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之前是文艺批评发展的中期上半期,这一时期是文艺批评向政治逐渐斗争异变的过程。这一阶段对于文艺作品的批评就明显减少了,同时文艺界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文艺思想批判运动。文艺批评以向政治斗争异变为主。1956年到1962年的前半年是文艺批评发展的中期下半期,也是最为复杂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文艺批评在逐步的向政治斗争异化的过程中,一旦文艺政策出现宽松的时候就积极地追求文艺自身的规律,两股势力相互发展、相互交织。1962年冬到1965年是文艺批评发展的后期,这个时候文艺批评已经完全沦为了政治斗争的工具。不管是对文艺作品的批评还是对文艺理论的批评都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口号的影响下进行的。
刘颖[2](2013)在《论无痕语文教学之“痕”》文中提出近几年,语文新课程改革进行地如火如荼,各式各样的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如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东庐中学的“讲学稿”教学模式、山东昌乐二中的“27l”教学模式等等,“模式旋风”甚是流行。无痕语文和无痕语文教学,主要是针对现今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的种种语文教学的“异化”和有痕语文教学的弊端而提出的。无痕语文教学,是指尽可能地隐藏教学意图和目的,淡化教学痕迹,在伙伴化关系、生态化情境中不露痕迹地给学生以语文教育的教学方式,使教学走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无痕境界。正如道家创始人老子在《道德经》中阐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是无声之音,有意化无意,大象化无形。本文着力从无痕语文教学的背景、无痕语文教学的内涵以及无痕语文教学的规律探讨三方面来加以阐述,希望能够借助无痕语文教学的规律探讨能引导语文课程改革向着更好、更科学化的方向前进。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引言与文献综述:主要简述无痕语文教学提出的背景以及研究现状和论文主要参考了哪些着作。第一章论述无痕语文教学提出的背景,主要针对当前语文新课改现状的反思和有痕语文教学的弊端加以阐述。第二章对无痕语文教学的概念进行解说,主要从无痕语文之源和无痕语文教学的内涵及特点加以论述。第三章主要通过对三位名师案例的分析探讨,从内容到形式,教学方式、课堂关系来揭示无痕语文教学的内在规律:简约朴实、本真自然、和谐共生。
唐振声[3](2007)在《语文阅读对话教学中文本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在语文教学改革阅读教学对话理念的实践中,出现了“反文本”的自我放逐现象,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本文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对话理论为指导,参考后现代课程理论、西方解释学理论、文学理论,以语文新课标为依据,结合教学实际,探讨了阅读对话教学中如何把握文本的“准主体”地位,为阅读教学新理念的践行提供实质性的启示。本文关注文本在阅读对话教学中的地位,认为,仅仅指出文本是对话的中介,是对话主体之一,远远不够,关注阅读文本,关注文本在阅读对话教学这一动态情境中的位置,探寻其意义的读解机制,探讨使文本与阅读对话教学同在的理想形态,这是极为关键的。对话是一个意义流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相互平等自由地交换意义、理解意义并达成意义的共享。文本被创作出来,它本身天生就具有交际的性质,只有在被读者阅读时,它才算实现了自己的生命。文本在读者中心论中获得了“准主体”的地位。阅读是一种精神过程,读者与文本相遇,以“我——你”的平等关系问答,实现对话。阅读对话教学,是以师生读者与文本的阅读对话为前提,师生、生生的课堂对话在后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其阅读取向是使学生以解读者身份与文本对话,在群体对话中,分享意义,形成基本理解,它是一个动态的意义的构建过程,因而,主要学习的是文本的动态知识,静态知识的记忆运用渗透于这一动态过程中。在对话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协调员、引导者,又是参与者之一,在对话群体中,文本是对话主体中的重要一员,对话的话题与文本相关,来自文本,师生读者各以自己的“前见”倾听文本的声音,穿过语言之“壳”体验文本之“质”,用隐喻性描述性的语言表达对文本的第一感受,搁置感受,在倾听他人时不断回溯文本,更新理解,在参与共同体的对话中,分享他人对文本的理解,也让他人分享自我对文本的理解,使文本的生成意义逐渐丰富、丰满、丰盈起来,师生与文本一起相互作用,考虑作者意图、文本意图、读者意图,并在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下,确定读者当下对文本的理解,与群体一起逐渐形成对文本的基本理解,并内化为自身的养分,提升自我的意义和价值,并由此而不断积累,将自我导向一种新的境界。因而说,文本获得“准主体”的地位,文本是与对话相伴相生的核心概念,文本是阅读教学的基础、根本,将文本引入对话场,使文本与读者以交际身份同在场中,学生读者体验文本,表达阅读初感,搁置己见、他见,参与集体思考,共享文本意义,是文本与阅读教学同在的阅读对话教学理想形态。
魏天无[4](2004)在《九十年代诗论研究 ——新诗现代性追求的演进与转折》文中研究说明诗学建构,指的是对文学史的梳理、文学理论的探讨和文学批评实践,特别是指在以上几项工作基础上的反思性研究活动。本论文讨论的诗学建构,限制在一个局部范围,即发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现代汉语诗歌领域的上述研究活动。 九十年代诗歌理论,是现代汉语诗学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体现在,九十年代现代汉语诗学建构,是明确、自觉的理论研究活动。由于现代汉语诗学概念自身具有的理论统摄性,也由于九十年代处于二十世纪中国新诗近百年发展的最后一个十年,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史观已成共识,因此,九十年代诗歌理论,绝非单纯的对九十年代诗歌写作现象的研究,而往往要回顾历史,参照中外传统,探索现代汉语诗歌的出路。九十年代的诗论研究有别于其他时代的一个显着特征,是对中国新诗现代性追求的关注。 本论文导论部分从现象层、观念层两方面,讨论九十年代后现代语境中的现代诗学建构活动。前者以现象描述为主,勾勒其基本面貌和特征;后者以对观念的梳理和反思为主,显示现代性研究在其中的重要性。第一章通过考察西方“纯诗”概念的由来、含义,以及它在三四十年代中国现代诗歌中的接受情况,指出八九十年代诗人对“纯诗”存在的误读和误解。第二章分析“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立场”写作诗学观念的异同,重点澄清对“知识分子写作”观念的曲解,认为重提诗人“知识分子性”的现实意义,在于重塑新诗近百年现代性追求中屡屡被修改、涂抹的“个体知识分子”(the individual intellectual)形象,以重建独立、自由、怀疑和批判的“诗歌精神”。第三章分析“中年写作”观念,认为此观念的精神支柱,外表上是罗兰·巴尔特有关秋天状态的后现代式隐喻,内核则是在文化传统濡染中形成的士大夫情结——怀旧。第四章从个人与自我、个人与历史意识、个人与现实责任、个人经验与非个人化经验四个层次,剖析“个人写作”观念的诗学含义。第五章研究“叙事性”观念,认为它反映了九十年代社会转型中诗与现实关系的重新聚焦,是九十年代诗歌“知识型”发生转换的表征,是在向往和培育一种与“中年写作”相称的“新情感”。第六章评述郑敏的新诗理论研究,认为以自我经验为参照、深刻的“当代意识”是她的研究的两个基本特征,并从语言与文化、语言与诗歌两方面探讨她对语言与传统文化内在关系的认识。结论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指出九十年代以来诗歌批评存在的弊端;博一l:学位论文r)(、(、I飞、l丈八11)l凡凡11支飞入1、!(、N管一第二部分有针对性介绍现代西方阐释学相关理论,以期对诗歌批评作纠偏;第三部分则结合阐释学理论,提出建立现代诗歌阐释学的四个基本原则,即建立以文本细读为中心的语言批评模式,谋求交流与沟通的“对话批评”理想,承担探求诗歌艺术真理的批评职责和使命,致力使诗歌批评成为生命与激情的创造物。
王军[5](2004)在《十七年文学批评中的合法性问题》文中指出十七年文学的“一体化”,主要来自于文学与政治的同一性。文学按照政治制度的模式运行,因此,强化自身的合法性就变成文学规范的核心问题之一。作为文学规范的体现者,批评在构建和证明自身的合法性时,主要依据政治规范的支持,并按照其要求提出各种烦琐的价值和规则,来塑造文学的整体面貌,这些合法性规则与文学实践的合理性要求不断地发生着冲突,总的来说,十七年文学的合法性模式,造成了对文学合理性的压制,并最终颠覆了自身的合法性。 第一次文代会是建立十七年文学规范的重要一步,周扬和茅盾的主题报告,以《讲话》的基本论断为精神资源,通过重新解释五四文艺、鲁迅传统和国统区文艺,确立了解放区文艺的正统地位,奠定了十七年批评的基调和模式。在这个话语叙事中,合法性的结构表现为“倒金字塔形”,符合政治第一,价值建设其次,最后是文学实践的认同。这种论述引起了国统区作家的不满,也使十七年批评开始失去合理性。 文艺的体制化过程加剧了政治合法性与文学合理性之间的价值冲突,通过一系列的批评争论,比如关于“可不可以写小资产阶级”的讨论,对于《我们夫妇之间》的批判,关于写政策,写英雄人物的讨论等等,批评规范在题材、主题、形式、作家思想等方面,对创作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限制,在真实性、表现本质、作品和作家评价等问题上形成了僵化的模式。由于批评的强制性要求,文学创作出现了严重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引起了文学实践对批评规范的质疑。 文学实践出现的落后状况引起了各个方面的不满,动摇到了规范的合法性,迫使文学规范开始进行调整。周扬在第二次文代会上,重新提出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表现出反教条主义的要求,但是其基本论点还是与原有规范相似;冯雪峰以现实主义来反对主观主义,要求创作的真实性和典型化,给予了文学实践更大的空间。胡风则认为,必须从实践的要求出发,抛弃文学规范的狭隘化立场和宗派主义,重建新的文学制度。 文学合理性在“双百”方针提出之后,获得了明显的解放,出现了一个否定性反思潮流,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概念、教条主义倾向乃至文学规范等都提出了批评,同时,开拓现实主义道路、文学是“人学”等论述也传播开来,政治要求和文学实践的同一,使文学规范出现了合法化危机,但是,政治规范在重建文学规范合法性时,依然发挥着关键作用。 1958年之后出现的群众文艺高潮和反对修正主义文艺运动,表明文艺中的政治性思维进一步强化。其中出现了许多合法性问题,比如民歌、工厂史的形式合法性、群众文艺价值合法性等,它们与文学实践合理性的矛盾,引起了文学批评的分化,一方面许多正统观点还顽强存在,另一方面,文学规范在重视艺术规律和题材等问题上,表现出突破僵化的努力。 原有规范不能满足政治规范的意图,其合法性就处于脆弱状态,新的规范力量因此而崛起,京剧现代戏、工农兵创作、报告文学、读者评论由于其革命性内容,构成了新的价值话语。同时,新规范通过批判和“叙事”,重新解释并颠覆了三十年代以来的文艺历史,两种话语在19“年完成了“合法性”转换。
沈检江[6](1997)在《东方精神的失落与重建──中国新诗历程的反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针对当下诗坛的窘困和误区,试图从“五四”以来新诗历程的辨析和反思中找到症结所在和解决途径。文章认为,中国新计从诞生到成熟,始终体现着东方精神的保持、寻觅的内质,诗体解放与格律组建、东方神韵与西方文化的融合、古典传统的文化积淀等构成了中国新诗的合理内核与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由于形而上学的偏颇,以东方精神为基调的新诗中国特色被淡化乃至遗忘,中国诗歌逐渐呈现西方现代主义的译解和照搬的严重局面。文章从思想内质、审美原则、语言表现力、诗歌形式等四个方面论述了东方精神的重建课题,期待着中国诗歌的再度复兴。
曹纪祖[7](1989)在《评当前诗歌创作中的几种倾向》文中认为 如果从历史把握的高度纵论新时期的诗歌创作,我们不难发现百川竞流中那一股激荡人心的主潮。那就是以批判、否定、探索和变革为其精神实质,以活生生的中国现实的物质世界和心灵世界为其本源,以真挚深切的抒情风格为其主调,以传统手法和现代手法相结合为表现形式,以老中青诗人的众口传诵的名篇佳作为创作实绩的现代现实主义诗潮。
二、评当前诗歌创作中的几种倾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评当前诗歌创作中的几种倾向(论文提纲范文)
(1)《人民日报》“十七年”文艺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人民日报》概况与“十七年”的界定 |
1.2 研究现状及意义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2 初期:文艺批评对文艺规律的探索以及向政治斗争偏离 |
2.1 对新作品的关注 |
2.2 对创造新英雄人物的理论探讨 |
3 中期上:文艺批评向政治斗争异化 |
3.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其影响下的批判运动 |
3.2 对文艺作品的批评 |
4 中期下:科学理性与政治斗争相交织 |
4.1 对自身审美特征的探讨 |
4.2 “修正主义”的批判运动 |
5 后期:文艺批评完全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
5.1 “左”倾思潮下对文艺理论的批判 |
5.2 对修正主义影片的批判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论无痕语文教学之“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与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无痕语文教学提出的背景 |
第一节 语文新课改的现状反思 |
第二节 有痕语文教学的弊端 |
一、应试之殇 |
二、身份之殇 |
三、教化之殇 |
第二章 无痕语文教学的概念解说 |
第一节 无痕语文之源 |
一、教育学之源 |
二、美学之源 |
第二节 无痕语文教学的内涵 |
一、无痕语文教学不是整体无痕,而是局部无痕 |
二、无痕语文教学是教师的无为而教达到学生的学而有为 |
三、无痕语文教学的特点 |
第三章 无痕语文教学之痕的规律探讨——名师个案分析 |
第一节 无痕语文教学之“痕”规律一:简约朴实 |
第二节 无痕语文教学之“痕”规律二:本真自然 |
第三节 无痕语文教学之“痕”规律三:和谐共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语文阅读对话教学中文本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文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
(一) 对话理论 |
(二) 文本理论 |
二、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的定位 |
(一) 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及当前阅读教学中的“反文本”现象 |
(二) 正确认识语文阅读对话教学中的文本 |
三、与文本同在的语文阅读对话教学形态 |
(一) 将文本引入对话场 |
(二) 与文本亲密接触——体验文本 |
(三) 依据文本展开课堂对话 |
1. 表达对文本的第一感受 |
2. 搁置:己见、他见 |
3. 参与和分享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九十年代诗论研究 ——新诗现代性追求的演进与转折(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九十年代语境中的现代诗学建构 |
一 现象层:现代主义诗歌与现代性研究的状况和问题 |
二 观念层:全球化语境中本土意识的强化 |
第一章 “纯诗”与“不纯的诗”:诗与现实的再度纠缠? |
一 “纯诗”与反“纯诗”:两个时代的两种写作 |
二 “纯诗”的起源:诗的尊严和力量在诗本身 |
三 “纯诗”的内质:沉醉于想象的心灵的自由舞蹈 |
四 “纯诗”的内形式:无限接近于音乐的和谐 |
五 被误解的背后 |
第二章 “知识分子写作”:重塑“个体知识分子”形象 |
一 被遮蔽的诗学共识 |
二 何为“知识分子性”与“知识分子诗人” |
三 “诗歌精神”与诗人写作的悖谬 |
第三章 “中年写作”:怀旧与新生 |
一 关键词:限量、重复与怀旧 |
二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观念的冲突 |
第四章 “个人写作”:历史意识与现实承担 |
一 “个人写作”诗学观念的语境分析与语义透视 |
二 “个人写作”诗学观念的四对关系辨析 |
三 结语:后现代语境中的现代性神话 |
第五章 “叙事性”:诗歌“知识型”的转换 |
一 社会转型中诗与现实关系的重新聚焦 |
二 “知识型”的转换与现代性诗歌观念的复生 |
三 “叙事性”:诗歌抒情性的变体 |
第六章 郑敏:“古典现代性”与现代汉语诗学的建设 |
一 郑敏新诗理论研究的基本特征 |
二 “找回自己的新诗自主权”:语言与传统文化新解 |
三 对话:“古典现代性”与现时现代性之辨 |
结语 建立现代诗歌阐释学 |
一 困惑中的当代诗歌批评 |
二 现代性与现代西方阐释学中的批评形态 |
三 批评的理想与理想的批评 |
九十年代诗歌批评论文索引 |
参考文献 |
(5)十七年文学批评中的合法性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二章 规范的建构 |
第一节 体制化 |
第二节 “团结”的悖论 |
第三节 规范价值的精神资源 |
第四节 文艺传统的话语转换 |
第五节 批评模式 |
第三章 理想与现实的漩涡 |
第一节 规则和价值 |
第二节 “理解”的焦虑 |
第三节 工农兵形象评价的模式化 |
第四节 公式和概念 |
第四章 诊断和治疗 |
第一节 病症 |
第二节 理论叙事 |
第三节 真实和典型 |
第四节 实践的意义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反思、反击、反复 |
第一节 中断和延续 |
第二节 难得的一致 |
第三节 “干预”的热情和批评的对峙 |
第四节 否定性反思 |
第五节 又一次循环 |
第六章 强化与分化 |
第一节 文艺大跃进 |
第二节 群众文艺的高潮 |
第三节 批评的舞台 |
第四节 另一条路线 |
第七章 历史的颠覆 |
第一节 最后的开放 |
第二节 求变的策略 |
第三节 崛起和退却 |
第四节 历史的颠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评当前诗歌创作中的几种倾向(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民日报》“十七年”文艺批评研究[D]. 魏松彦.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2]论无痕语文教学之“痕”[D]. 刘颖. 湖南师范大学, 2013(S1)
- [3]语文阅读对话教学中文本的研究[D]. 唐振声. 广西师范大学, 2007(05)
- [4]九十年代诗论研究 ——新诗现代性追求的演进与转折[D]. 魏天无. 华中师范大学, 2004(04)
- [5]十七年文学批评中的合法性问题[D]. 王军.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6]东方精神的失落与重建──中国新诗历程的反思[J]. 沈检江. 学习与探索, 1997(04)
- [7]评当前诗歌创作中的几种倾向[J]. 曹纪祖. 当代文坛, 198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