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中国古代审美境界的生命情结(论文文献综述)
刘晨阳[1](2021)在《论中国当代小说中的戏曲叙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文脉如何赓续,古典资源如何再生,是当代文学想象与实践的新命题之一。当代作家不断探索回归传统的方式,回望悠久的中国文化,将其放在现代语境中审视,重新挖掘并再利用,无论先锋作家或青年作家,都在自觉汲取传统养分,进行创作实践。中国戏曲作为传统资源之一,承历数载文化,在经历被束之高阁的几十年后再次引起关注,被当代作家纳入小说叙事,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近年来,在当代小说中融入戏曲元素的创作手法逐渐多元,作品也层出不穷,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戏曲元素被纳入当代创作,分别在叙事和抒情两方面为小说增色,具有不可替代性。戏曲作为小说的叙事内容,与小说文本形成互文,承担叙事功能,形成全新的叙事话语,“互文性”存在于小说叙事的各个层面,包括人物塑造、情节架构、主题内涵等多方面;戏曲本身的抒情特征和作家延续抒情传统的决心也在此展现,作家继承古典戏曲的诗意语言、饱含象征意味的意象和含蓄朦胧的抒情意境,作者有感而发,在小说中借助戏曲元素抒发人物情感,传递深层内涵,描摹现实又承续古典,使小说极具诗性美感,从而完成既传统又现代的抒情性写作。当代小说中的戏曲叙事是回归古典,延续传统的写作方式,具有文学与文化的双重价值。戏曲叙事丰富小说意蕴,是在传统与现代碰撞,抒情与叙事融合中,创作独一无二的中国文学。同时传统戏曲在全新语境中产生全新意义,也是对戏曲文化的二次传播,唤醒当代人对戏曲的关注与反思,对小说与戏曲本身都具有独特意义和重要价值。
王肖南[2](2021)在《“远”之绘画美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远”并非指某种客观的空间距离,而是指向山水画的意境,是一种平淡、冲融、空灵的境界,代表了生命的超越与诗意栖居。“远”作为一种艺术追求和审美旨趣,蕴含着中国哲学特有的宇宙精神和生命意识。“远”的哲学渊源关涉的是心灵超越的问题,即心如何超越到宇宙的层面,达到天地之境界。在“远”的影响下,自然山水的有限形质被赋予了无限灵妙的意趣。中国古人对“远”的追求不仅源于对无尽时空的探索,更源于对自由逍遥境界的渴望。“远”在本质上是追求“道”的境界,是超越时空的。绘画之“远”表现为超越物象、超越时空、超越有限,追求空灵冲淡的神妙意境,追求意在言外的无穷韵味。“远”把人的视线、思想和心灵引向了景物背后的空灵静寂的境界,使被凡俗尘嚣污浊了的心灵得到净化。中国绘画中“远”的美学思想源自于中国哲学。“远”是以道家庄子哲学为根基,玄、禅、儒共同积淀而产生的美学结晶。庄子的“远游”思想拉开了绘画之“远”的序幕,庄子的“虚静之心”是审美产生的前提,“虚静之心”即是艺术之主体。只有这样的“虚静之心”才能达于“无待之游”,实现精神上的无上自由,进入物我两忘的逍遥境界。“远”为“游”之空间,此空间是超越时空的心灵空间。魏晋时期,玄学是中国古代士人关于世界的本体性的追求与思考,“玄远”伴随着山水画的产生。从“言意之辩”到“言外之意”;从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到陶渊明的“心远地自偏”达到了游心方外的精神境界;在人的觉醒与隐逸思想的影响下,玄学拉开了“玄对山水”的序幕,古人开始了山水怡情与山水审美,并开启了“山水以形媚道”的传统。中唐以来,绘画中的“心源”说,“妙悟”说,“境界”说都深受禅宗思想影响,禅宗即心即佛的心性观、顿悟思想以及色空观都为“远”注入了超拔的精神气质和独特的生命体悟。禅宗思想让“远”返归本心,迈向了“意中之远”;在妙悟中实现当下超越;禅宗即色是空的思想是绘画中空灵境界的根源,为“远”之意境的创造提供了哲学支撑。儒家对“远”的影响是“任重道远”理想人格的塑造,从孔孟的山水比德的生命情怀、中庸“鸢飞鱼跃”的生命格调最后到宋代理学家浑然与物同体的大生命境界,都彰显着万物一体与世大同的思想。“远”的哲学思想关涉的是心灵超越的问题,即心如何超越到宇宙的层面,达到天地之境界。换言之,“远”是要在“天人合一”中落实。文人从世俗生活的沉沦中提升而来的自由的生命精神,以“文”区别于“画工”或单纯为官的“士夫”,体现为胸中之“意气”,“远意之思”即“远”在“意”方面的思想。“远”在宋代真正成为山水画的审美追求和价值旨趣,尤其以郭熙的“三远”和苏轼的“萧散简远”等思想为代表。“远”在“意”方面的思想是由文人倡导的。文人之“意气”融汇了庄子萧散逍遥之气,禅家空无不滞之气与儒家万物一体的浩然之气,体现了天地之意与超越世俗的情趣;文人阶层以“文”区别于画工,彰显着以文载道、博学多才的特性,进而融通了诗书画,表现为诗画一律与援书入画。正因为文人的这些特性,回归“天趣”的“远”是文人阶层的追求。当文人阶层“文以载道”的理想在政治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时候,便产生了文人之“隐”来保全自由精神之生命。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到白居易的“中隐”,再到郭熙的“林泉之心”,文人之“隐”由“身隐”落实到“心隐”,并催生了“逸气”,又由人之“逸气”转化为绘画中的“逸品”。文人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下的大生命境界,以时统空,生生不已。“远”的艺术呈现源于文人的这些隐逸思想与宇宙意识,文人的宇宙意识和生命精神内化为文人之意趣。“远之意趣”在宋代表现为以苏轼为首的文人集团对绘画中“意外之意”的关注,“意外之意”才能形成“远”。在诗论中,司空图的“味外之旨”“咸酸之外”可以看作宋代画论“意外之意”的先导。绘画中经由张彦远的“自然”主张以来,苏轼、郭熙等在绘画中开始追求“意外之意”,旨在超越物象,回归天趣。欧阳修以“萧条淡泊”形容“趣远之心”是复归本心之后的宇宙之心、天地之意,是“远”之立意的根本;米芾拈出“平淡天真”形容董、巨绘画,彰显“远”之境界,更代表了对“远”之风格的某些期许;苏轼的“萧散简远”是用来形容书法的,但其思想同样适合绘画领域,散去一切束缚和秩序,表达了文人阶层的审美趣味和心灵诉求。从宗炳与王微的“形与灵”与荆浩的“真景”论,到宋代郭熙提出“三远”思想,“远”的意义超越构图本身,代表的是山水画的意境。在文人画后期的发展中,“平远”以“平淡冲融”的特点胜出,成为文人山水画最为普遍的构图方式。韩拙“三远”、黄公望“三远”多从“平远”处论说。“远之意趣”是“远之为境”的根源,远之意境表现为虚实相生、冲淡空灵。“远”之“思”代表了画家与观者的想象空间。观者通过想象进入一个融宇宙、古今、人生于一体的诗意栖居地,让人返归本心,净化生命,体味超越自我的天地宇宙之大美,此即观者的想象空间。“远”之意境是在天人合一中即自身即宇宙,在复归本心中实现了对物象的超越,是个体生命会归宇宙生命时个体之意与天地之意的契合。“远”的图式及阐释立足作品本身,“远”的图式既是风格史又是类型史。本文选取“远”的四种典型图式,即“高远”“深远”“平远”“阔远”。本文将“高远”图式基本分为两种:“直立巨嶂式”“龙脉叠架式”;“深远”分为三种:“迂回穿插式”“倾斜散布式”“深远偏胜式”;“平远”分为两种:“平展开合式”“平远小景式”;“阔远”分为三种:“一角半边式”“一河两岸式”“千里江山式”。远之图式经历了“高远”向“平远”的转变,“阔远”亦是在“平远”的基础上论说。“平远”平视远望、虚白旷阔的视觉特征能更好地表现“远”之意境,画面留白不是空无一物,而是“无画处皆妙境”之虚实相生。笔墨是“物象”的载体,尚意的书法线条促成可披麻皴的广泛运用与物象造型的概括性,能很好地表现创作者的意趣,淡墨的运用是“远”之造境的重要手段。“远”的观照通过“静观”“游观”“妙悟”的方式达到对山水画平淡冲融意境的把握,再而返归本心达到摆脱世俗的自由之境。画家的创作是“远”之意境的前提,观者在接受过程中的再创造是“远”之意境的深化。意境需要依靠画家与观者共同完成。“远”的观照通过“静观”“游观”“妙悟”等观照方式达到对山水画平淡冲融意境的把握,再而返归本心达到摆脱世俗的自由之境。山水画之远,借空间结构之一虚一实,一明一暗把意境表达出来,此意境是画家生命境界的呈现,画之物象不是象征,而是画家所造之境,表达了画家当下的生命体验。“心”与“物象”是浑融一体的。观的世界,是诗化的世界。“静观”是观赏山水画的前提,在审美观照中以宁静的心灵去映照活泼泼的生命情调,超越一切功利和欲念,虚廓心灵,空诸一切,涤荡情怀,心无挂碍;“游观”实现了空间之远向时间之远的转化,是对精神家园的回归,观画家之“意趣”,体验无限之时空,从而思接千载,神与物游;最后,妙悟本心,当下顿悟,达到对时空的超越,内化为绝对的生命体验,由他之心归于吾之心。由幻境入门,最后达到本真之境。“远”之绘画思想的当代意义立足创作者与欣赏者两个维度去阐发。在当代,“远”之意境并不是已经远离了我们的生活,而是扎根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远”的观念深深影响着当代山水画的创作与欣赏。当代画家依旧秉承着“三远”构图法,并以“远”造境,表达超越时空之意趣。对于欣赏者而言,“远”之哲思奠定了“淡远”的审美标准,“远”之精神开拓了“高远”的人生境界,“远”之审美意趣为当代欣赏山水画注入了“闲远”的审美理想。“远”体现了艺术的时空一体,这是一种生命时空观,人之性灵可安顿其中。不管时代怎么变,对“远”的追求是生命的超越与诗意栖居。
耿君[3](2021)在《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研究》文中认为舞蹈艺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而产生,是中国古代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汉代是中国古代舞蹈审美文化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和第一个集大成时代,也是中国古代舞蹈审美文化取得重大进步和走向成熟及自觉的时代。在汉代大一统的社会背景下,舞蹈审美文化开始从先秦礼乐文明中分离出来,并逐步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和审美活动,呈现出独特的审美文化风貌。深入系统地探讨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对于全面认识汉代乃至中国古代舞蹈审美文化发展嬗变的规律,把握其性质和风貌,推动中国当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繁荣,极为必要且非常重要。纵观学界以往对汉代舞蹈的研究,成果众多,令人瞩目,但大多是单一的、静观的、局部的、分解式的研究,尚缺乏整体系统的探讨。审美文化研究是近年颇受关注的文艺学美学研究方法或视角。其最大的研究优势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审美定性前提下的整体系统研究,既打通了以往文艺学美学研究中文艺或美学思想、艺术和生活条块分割,各自为研的领域,使研究具有高度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又不失审美定性分析的特质,使研究具有突出的学科性和特定性。有鉴于此,本文从审美文化的视角切入汉代舞蹈的研究,以汉代舞蹈审美文化为研究对象,以汉代舞蹈发展演变的历史文物资料为史料依据,以周来祥先生在《东方审美文化研究》第一辑创刊序言中对于审美文化之定义和研究对象形态界分为审美文化理论参照,从生活形态、艺术形态和理论形态三个层面或维度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具体形态与当代审美理论结合,综合运用审美文化研究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文献史料与考古实物相互印证的方法、跨媒介研究方法和文本细读等方法,按照宏观研究与个案探讨相结合、纵向比较与横向阐释相结合的思路,探讨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存条件、基本形态(生活形态、艺术形态、理论形态)、典型个案、发展嬗变、总体追求、主要特征、历史地位、深远影响、当代价值等诸多问题,归纳总结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发展演变的客观规律。一方面努力再现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繁荣兴盛、生机勃勃的整体风貌,另一方面拓展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理论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揭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走向成熟和自觉的标示性意义,推进相关研究的发展,为当代舞蹈审美文化繁荣,特别是民族舞蹈审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出贡献。论文包括绪论和正文八章。按照上述研究思路和总体逻辑,本文大体可以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对区别的三个部分:绪论和第一章,为前提研究;第二章到第五章,为形态和个案研究;第六章到第八章,为纵向发展嬗变、总体追求和主要特征、历史地位和影响及价值等的宏观总体研究。下面分章具体述要:绪论主要分析本文展开研究的相关基础问题。具体提出了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阐明了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解读了审美文化等核心概念,梳理评述了研究现状,阐述了研究目标、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存背景,着重从社会秩序、经济基础、儒道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与天人合一思想以及乐府机构等方面进行分析。稳定的行政制度和社会阶层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雄厚的经济基础一方面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经济支持,另一方面也为汉代舞蹈艺术提供了稳定的消费群体;儒道思想的蓬勃发展影响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思想内涵和审美表现;汉代盛行的阴阳五行学说以及天人合一思想也同样深刻影响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汉代成熟的乐府机构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提供了坚实的机构支持。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存背景,并深刻影响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第二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活形态。舞蹈是汉代人日常生活和社会交际中常常使用的形式和媒介。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可以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活形态分为民间祭祀舞蹈、百姓日用的民间舞蹈以及酒酣享乐的宴饮舞蹈。不同的生活形态有其不同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形态特征,承担着各自独特的社会文化意义和价值。这几种生活形态共同构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生活形态全貌。第三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艺术形态。一方面,受到宫廷贵族审美倾向和享乐需要的影响,同时为了满足上层统治者的政治需要,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艺术形态表现为重情娱人的宫廷舞蹈和宫廷祭祀舞蹈;另一方面,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艺术形态还体现在对专业舞蹈艺人的培养,汉代专业的舞蹈艺人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宫廷乐官的世代传承及对贵族子弟的培养,另一方面则是民间底层人民为了谋生而选择以舞蹈表演为生。总体来说,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更多地受到宫廷贵族和专业艺人的影响,形成了独具时代特色的艺术风采。第四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理论形态。傅毅的《舞赋》虽然是杰出的文学作品,但赋中蕴含着丰富且独到的理论品格和重要的理论价值,因此可以将《舞赋》看作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理论形态。《舞赋》不仅为我们描述了一场意趣横生的舞蹈表演,而且以理论化的形式阐述了作者对雅舞与俗乐舞界定关系的观点,充分肯定了舞蹈审美文化的娱乐功能,反映出汉代舞蹈以理论形式呈现的诸多审美文化特征,体现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对意境的追求。《舞赋》作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走向自觉的理论标志,对后世舞蹈审美文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五章主要对汉代舞蹈审美文化进行个案阐释,重点选择了长袖舞、盘鼓舞、灵星舞以及百戏舞几个最具代表性的典型个案。这几个舞蹈个案各具审美内涵,同时作为审美文化的实践主体完整体现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实践美学精神。本章从微观角度切入,阐述各个舞蹈个案的舞容舞态,分析其各自的审美特征、表现手法和文化价值,进一步还原完整具体的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景象。第六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嬗变。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将其放置到历史纵轴上作宏观分析,分析比较前代舞蹈审美文化特征,理解感悟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独特之处。随着社会历史等条件变化,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呈现出不同阶段的审美特征。西汉舞蹈审美文化代表了上古本元文化时期艺术精神的结束,而东汉舞蹈审美文化则代表了中古多元文化时期艺术精神的开始。东汉大量的舞蹈实践奠定了舞蹈艺术走向独立和自觉的基础,同时也和东汉时期潜在的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相互辉映,共同酝酿着魏晋时期更大更猛烈的艺术与人自身的变革。两汉舞蹈审美文化嬗变的发生在中国舞蹈审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七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总体追求和主要特征。汉代舞蹈审美文化依托特殊的时代背景,追求雄健瑰丽的审美理想,雄健,指刚健雄大;瑰丽,指浪漫华丽。两者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美丑兼备、本俗求雅、阴柔飞动、以悲为美等方面,这些审美特征相互联系,与雄健瑰丽的总体追求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完整和谐的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核心图景。第八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历史地位、深远影响和当代价值。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在中国舞蹈审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推动审美走向自觉,实现了民族舞蹈的空前交流融汇。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深远影响,一方面表现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在整体风貌上具有更高的审美自觉性,在整个舞蹈审美文化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另一方面,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身体语言和技艺结合的审美特征也奠定了中国古典舞蹈的基本表达范式,对当代舞蹈审美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当代中国舞蹈审美文化呈现与创新的贡献和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等方面。汉代舞蹈审美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已定格在历史长河里,但其审美文化实践及精神却是活在当下并指向未来的。
刘彤彤[4](2021)在《《林兰香》与中国古代小说的诗化特征》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古代小说的叙事形态是在史传的写人叙事及诗歌的抒情言志传统的双重影响下形成的,受诗歌的影响,古代小说表现出诗化的艺术特征。“诗化特征”是指小说不再简单满足于单纯的叙述客观事件,具有了强烈的表现意味和浓郁的情绪色彩。不但在外在形式上引入诗词,更重要的是汲取了诗词的创作技法,从而表现出辞赋化的语言、强烈的抒情性以及小说中意境的构建。本文以《林兰香》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诗化特征”为切入点,结合唐传奇、元明中篇传奇小说、才子佳人小说、《红楼梦》等具有明显诗化特征的作品进行梳理、分析,总结中国古代小说诗化在不同作品中的具体表现,重点阐释《林兰香》的诗化艺术特征。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林兰香》之前小说诗化特征的流变。在《林兰香》之前,小说诗化特征大体经历了三次演进过程,不同阶段诗化特征的内涵具有一定的差异。唐代传奇小说的诗化特征主要体现在文备众体的小说形式和骈俪隽永的语言风格上。元明传奇小说更多的表现为诗词对小说文体变化的影响上。而才子佳人小说的诗化特征内涵则更为丰富,以“诗”传情和突显人物的“诗才”是其最为鲜明的特点。第二章,《林兰香》中回目、诗词的叙事功能。《林兰香》的诗化首先表现外在形式上,即体现在小说回目以及大量诗词歌赋的穿插上,回目及诗词对于小说文本具有一定的叙事意义。《林兰香》中的诗词有一百余首,包括诗词曲赋等多种样式,在小说中引入诗歌,大大增强了小说的叙事表现力和感染力。诗词对小说的叙事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在《林兰香》中诗词成为小说情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诗词在推动情节发展、组织篇章结构以及增强小说的悲剧意蕴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小说中的人物谈论诗词,由此透露出作者的诗学思想,也增添了作品的文人化及诗化倾向。第三章,《林兰香》诗化特征的审美表现。审美表现是诗化艺术的内涵,《林兰香》是一部个性独特的世情小说,作品中表现出明显的诗化特征,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林兰香》的诗化特征主要表现为:运用诗意化的语言,让小说充满诗之味;塑造诗性品质的人物,使小说富有诗之情;对诗歌创作技法的吸收,为小说营造诗之境。作者综合运用意象叙事、意境创设等多维创作技法,共同构筑起《林兰香》的诗化叙事空间。第四章,《林兰香》诗化特征的文学意义。《林兰香》的诗化特征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文学、文化和美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诗化特征增强了读者的美感体验,在小说的叙事中增添的抒情因子,加强了小说的抒情性。《林兰香》的诗化艺术深刻影响了《红楼梦》等小说,为后世的小说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苏叶[5](2021)在《从文学到图像 ——苏轼赤壁二赋的文化增殖》文中研究表明文化增殖属于传播学的范畴,文化传播中的增殖既有对原文化的拓殖,也有对原文化的升华。本文聚焦苏轼赤壁二赋,讨论二赋传播过程中文本、书法、绘画的互释关系,以二赋书画作品的接受与增殖为主,重点讨论二赋在传播过程中衍生出的新的文化意义价值,进而探究文学艺术作品经典化的过程与规律。东坡九次游览黄州赤壁,留下了经典的赤壁二赋文。其一生亲书赤壁二赋近二十次,并多持赠友人。作品保存形式多样,墨迹、刻帖、碑刻均有流传。史上多载有东坡为同一友人数次书写二赋存世,《晚香堂苏帖》与《景苏园帖》收录的苏轼书《前后赤壁赋并跋》即为例证。因崇宁年间苏轼书迹大都被毁,二赋墨迹只有一件行书《赤壁赋》得以保存,小楷《赤壁赋》以及《后赤壁赋》均已失佚。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苏轼书《赤壁赋》墨迹应是进入内府之前为梁清标重裱本,且墨迹卷前补书者为文彭并非文徵明。《馀清斋法帖》收录的苏轼书《赤壁赋》摹勒底本为未损本苏轼行书《赤壁赋》,后被黄履常所藏。从帝王到文人多有临摹或重书赤壁二赋,南宋二帝曾亲书《后赤壁赋》,他们对二赋的推崇促使影响甚剧的二赋经典化。与南宋同期的金朝以及之后的元代,文人崇尚苏轼,多有学苏轼诗文书画之人。明代初期,因帝王推崇程朱理学,从统治者到文人都淡忘了苏轼,然中后期却多有书赤壁二赋者。清帝王也多有重书苏轼二赋以及临摹他人书二赋作品。究其原因,除了政治导向外,或出于对苏轼的欣赏,或者对他人所书《赤壁赋》的喜好。清代由于帝王崇董、崇赵风尚的引导,苏轼书风并未引领时代潮流,但苏书的影响却一直存在,文人也多书二赋。《赤壁赋图》为赤壁赋文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文中将《赤壁赋图》分为全景分段式《赤壁赋图》和单景主题式《赤壁赋图》。因赤壁二赋自身的文学性不同,《前后赤壁赋图》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后世《赤壁赋图》是在对二赋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前赋文中描写的场景比较单一,大都是对苏子与客泛舟江上的描绘,因而《前赤壁赋图》大都围绕着“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展开。《后赤壁赋》文蕴含的故事性强于前赋,突出人物活动与故事情节,因而《后赤壁赋图》多有长卷传世。文人们热衷以赤壁二赋为母题创作《赤壁赋图》,不管是逐渐趋于程式化构图的明代,还是将创作《赤壁赋图》作为文人趣味的清代以及宋元时期文人的不同目的,二赋以图文的形式频频出现在历代文人笔下,这促进了二赋的经典化。在《赤壁赋图》中存在着较多的题跋,画家以赤壁二赋为题材创作《赤壁赋图》,接受者又将观赏《赤壁赋图》的感悟创作成文学作品,并以书法的方式题写于画面上,形成了书画文的交互。在一幅完整的绘画作品中,题跋文字基于图像产生,并通过书法得以呈现,三者之间的互动为作品的经典化打下了基础。从文学上看,文人们借题跋这一特殊的文体创作了题《赤壁赋图》诗文,试图围绕《赤壁赋图》与苏轼进行情感交流和精神对话。从艺术上看,图画与文字相融、互相映衬,是对画面的延伸,最终共同重创出一幅完整的作品,是对二赋文多重意蕴的呈现,并在图像意义上诠释着赤壁二赋的经典化过程。对东坡形象的描绘是对东坡精神的追寻,呈现的是文人心中的东坡样貌。在《赤壁赋图》中,东坡形象已经升格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寥寥几笔却可见东坡风神。东坡的真实形像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模糊,绘画中的东坡形象却逐渐符号化,成为中国文人精神的象征。明清文人篆刻的兴起与兴盛使得篆刻创作主体身份发生转变,文人们用篆刻的方式来遣兴。明代文人多有取赤壁二赋中语入印,这为印章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使得篆刻的独立性得以凸显。而清代不仅印文内容选取二赋语,还多有通体印石镌刻《赤壁赋图》的现象。文房中的摆件等也多镌刻以东坡与友人泛舟的主题,且材质选择趋向多样。不仅限于石头,在玉、石、木、竹等材质上刻二赋,镌刻《赤壁赋图》的现象多有存在。这充分显示文人篆刻家浓厚的东坡情结与赤壁偏好。对苏轼的追慕不仅仅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日本、韩国文人同样钦慕苏轼。日本文人对二赋的接受主要表现在题《赤壁赋图》诗文、举行赤壁会与寿苏会上以及画《赤壁赋图》上。他们对赤壁二赋的接受或是因二赋中的禅意。且他们对苏轼的理解又不仅仅限于形式上的模仿,在举行“寿苏会”时往往会陈列一些以二赋为题材的中、日文人的书画作品。日本在继承中国绘画的基础上与本国文化相融,呈现出相似而又不同的画面。他们绘制《赤壁赋图》不仅仅表达对苏轼的崇尚,对中国古代文人生活的向往,而且更注重描写历史战争场景。韩国对二赋的接受则表现在基于赤壁二赋创作诗文。他们对赤壁二赋的接受影响着朝鲜王朝的文学发展,催生了“赤壁文学”。文人们在诗文中或化用二赋中词句,或引用原句,或仿作二赋。李朝文人对二赋既有承袭也有发展,在本国文化生态下赋予了二赋新的内涵,并在接受二赋思想的基础上,衍化出更多的文学作品。韩国文人效仿苏轼进行赤壁游,也是他们接受二赋的方式。“拟把汉江当赤壁”,七月既望、十月既望的赤壁游使得朝鲜文人更关注东坡的《赤壁赋》,大众也形成了赤壁游的习俗。二赋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地被赋予新的文化价值,影响着海内外文学与艺术的发展。文人们用书、画、文等方式为二赋本身增加新的文化意义和价值。从文学到书法、绘画、题跋的二度创作,时间的沉淀与层累堆积成就了赤壁二赋的经典化。这一过程充分地体现了二赋文的文化增殖。
郭蕾蕾[6](2021)在《魏晋身体世界 ——以《世说新语》为中心》文中认为魏晋是传统身体观转折的一个重要时期,以《世说新语》为中心,无论是对身体自然感性的张扬,还是对作为经验之源的身体感的强调,甚或是对一种“秀骨清相”的身体审美理想的凝结,身体在此时期呈现出远伦理而近审美、越名教而任自然、排众数而崇个性、重个体的鲜明趋向。可以说,是这些活生生的身体行为现象具身体现和丰富了“魏晋风度”与“人的觉醒”的具体内涵。从身体角度看,魏晋社会“人的觉醒”的时代主题主要在三个维度上展开:第一章身体实践,主要是立足于身体才是我们实践和活动的组织者、承担者这一事实,以期通过这些具体的、多样化的身体行为方式,来省察交往的身体在它处身的世界中所具有的解构与建构的双重意义指归—“越名教”“任自然”。第二章身体经验,即是说身体作为实践经验的积淀者、综合者乃至认识世界的工具,魏晋人在以身体为参照系度量世界,将世界身体化的过程中,因为格外推崇身体“感”,加之传统“天人合一”哲学观的影响,其一方面奠定了魏晋人“情本体”的身体观,另一方面形成了魏晋时代以“清”为核心的身体美感标准。第三章身体再现,首先从身体“容止”的审美风尚与人的觉醒的关联中,看身体审美在魏晋时代的特殊意义内涵;其次以魏晋时代的人物画为例,看魏晋“通神”与“传韵”的身体审美再现观背后,所彰显的中国美学的精神实质—生命美学;最后,当身体凝结为一种“秀骨清相”的身体审美意象时,从“服饰”的角度来反观中西方的身体审美情结,以期在这种对比中更好地把握和体认民族审美文化心理的特殊性。总之,身体的实践、经验和再现作为进入魏晋世界的三种思路,因为始终遵循着身体的自然属性与文化建构因素二者之间须臾不可分离的现实,所以,当我们从魏晋人的处身性境遇出发,审视魏晋人交往行为的矛盾性、身体感的丰富性和身体再现的特殊性时,“人的觉醒”的时代内涵便在这一系列身体现象中获得了具体的言说。
闫智开[7](2021)在《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研究》文中提出现实主义在20世纪中国美术创作领域占据主要位置,现实主义所强调的真实性、典型性逼真的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实践生活与现实景观,由此产生诸多贴近现实生活、反映社会风貌的艺术作品。而在20世纪中国画史中,现实主义无疑是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换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它一方面要求将受传统文人画影响下的注重自我、远离现实的情感表现,转换为一种关注现实生活、面对大众的入世心态;另一方面,即在绘画语言的表现上,由关注“神”和“韵”的意象造型理念逐渐融合了西方的写实手法,借此发展、提高了中国画表现现实、塑造型体的能力。王盛烈作为当代着名现实主义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美术活动家,他从多方面入手,积极参与并推动新时期现实主义中国画的艺术创作与发展,并以实际行动引领、壮大了建国以来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以现实主义为旗帜的关东画派,改变了东北地域性画派在美术史上的新格局。王盛烈运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创作出众多来源于生活,高度真实的典型形象,在现实主义中国画人物画创作实践方面做出重要贡献。论文以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尤其针对其中国画人物画艺术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相关作品进行客观分析、研究,结合其创作时期所身处的社会背景、地域环境、个人经历等,形成对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较为系统、深入的理解,并通过研究,阐述现实主义在当今艺术语境中的新意义。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绪论作为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研究的对象、研究意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第一章,从客观历史轨迹出发,即王盛烈所处的社会环境与时代背景,结合其主观动因,考察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的生平史实。第三部分为第二章和第三章,围绕其现实主义中国画人物画作品展开研究,以其代表作《八女投江》为研究切入点,全面梳理、归纳其现实主义中国画人物画创作的题材类型,阐述其艺术创作的内在动因,进而深入到对其现实主义中国画艺术表现形式的探讨。第四部分为第四章,廓清王盛烈各个时期所参与的美术实践活动,探析他作为美术教育家和美术活动家对现实主义中国画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与影响。第五部分为第五章,结合以上四部分的分析研究,对王盛烈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创作形成客观、系统的认知,阐释其艺术主张并从中获得有益于发展当今现实主义中国画的启示,明确现实主义创作理念对当今的美术创作仍具有切实的借鉴意义。
赵紫文[8](2020)在《晚明草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探究特定历史时期内特定书体发展的研究型论文,即以“晚明”为时间限定,以“草书”为研究对象。其中,“晚明”是社会发展及审美意识的重要转型期,“草书”是极具个性及表现力的书体。两者的交融,无论是形体还是审美,都形成了诸多极具特殊性的艺术现象。本文试以形体发展、审美风格、理论批评等问题为探究视角,根据史料文献及图版资料,在前贤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晚明社会变迁的迹象与草书发展的特性之间的关联性为切入点,深入晚明草书的表现形态及细节变化,阐释其嬗变与流变的规律。并试图深化对其发展特徵的认识,揭示影响这一时期草书发展的成因、变化及旨趣。文章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要是对晚明草书发展的背景,及基于本体的诸多形态所进行的研究。所涉内容为:绪论部分是对晚明草书领域的学术研究情况所进行的梳理。同时,对相关概念、范围、方法等进行简要的阐释;第一章总体论述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背景及基本形态,从社会生态、书体生态、承袭的观念及途径等方面进行论述;第二章主要讨论晚明草书笔法形态的正统探索与个性延展的相关问题,从历代笔法流变中审视晚明草书家对笔法谱系的吸取情况,并探究晚明草书“正统笔法”观念的细微构成,以及各位书家之间笔法理念的差异化。同时对笔法的实践条件、类型、特徵等进行阐释,并对“个性化线变”的利弊进行辩证分析;第三章是针对晚明草书墨法形态的维度开拓与创造的研究,从晚明之前的墨法运用及理论中,总结墨法流变的规律与规约,并阐释晚明至清代对墨法突破与总结的特徵。以此考察墨法在晚明“泛化”的成因,并对晚明草书“创造性墨变”的维度及特徵进行探索;第四章主要涉及晚明草书字法形态的择用与形体再草化的问题。在深入草书字法的发展内涵,及晚明草书字法的发展状态中,对符号草法和形体字法的改造予以细致探究,总结了晚明草书草法中的一些形变规律和特点;第五章以晚明草书结体形态的奇异形变及空间特徵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梳理从晋唐到晚明草书结体空间的流变,从单字、字组、长字组、纵向行形等角度,探讨草书结体空间的异变及奇异性;第六章主要讨论晚明草书章法与势的表现提升,及审美视域的拓展,通过设定参照系与测算参数的方式,对晚明草书章法的字间距问题进行寻绎。同时,对章法的欹正关系进行考察,通过“横中心倾角线”和“横行线律动”的方式进行尝试性阐释,得出数据和相关结论以辅助论述。另,对草书章法的区域对比与表现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笔势、体势等进行探究;第七章是从明代文艺思想与书学理论的同步关系出发,结合明代前期、中後期,书学理论的变化与特徵,对晚明草书相关的理论进行讨论。并以此为基础对晚明草书的历史地位进行重新分析。下编是为配合正文研究所编《晚明草书字形汇编》,收集了晚明董其昌、邢侗、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以及傅山等书家的草书作品共420件,分为4100余个字头,共32220个草书字形。
朱宝宝[9](2020)在《唐代秋夜题材诗研究》文中提出内容丰富、数量众多的唐代秋夜题材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大唐代人民的生活状况与人生境遇,多角度、立体化地为我们展现了有唐一代人们在秋夜中的心灵感受、情趣追求以及精神风貌。其作为我国秋夜题材诗发展长河中的重要一环,无论在思想内容与情感内涵方面,还是在艺术手法与审美意蕴方面,都既有对前代诗歌的继承和沿袭之处,也有其自身的发展与创新之处。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探讨了唐代秋夜题材诗中所蕴含的“悲秋”情结的产生根源,论述了唐代文人的社会生活对其秋夜题材诗创作之影响。首先,主要从人与自然生命律动的“异质同构”关系入手,探讨了中国古人悲秋思想的形成与自然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其次,本文从中国古代兵役征战制度、刑狱杀戮制度、徭役赋税制度及婚嫁制度等社会治理方式和人民的生活习惯为切入点,重点论述了中国古人“悲秋”情结的产生根源。第三,本文又从秋夜读书与士人对科举功名之追求,宵禁松弛与文人秋夜生活之丰富及秋夜文人寺居友僧生活经历之记叙三个方面,论述了唐代文人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对其秋夜题材诗创作之影响。第二章主要分析研究了唐代秋夜题材诗的主要思想内容与情感内涵。唐代秋夜题材诗主要涉及忧生叹时、相思恋爱、思乡怀友、聚散离别、仕进从政以及纵情行乐等唐人的重要人生经历与情感体验。这其中,既有对前代秋夜题材诗思想内容的继承和延续,也有其重要突破和创新之处。如强烈的忧生叹时生命意识之流露、缠绵哀怨的相思恋爱情感之表达、浓厚的思乡怀友情绪之书写以及对聚散离别人生体验的描写等等,都是与以往的秋夜题材诗所共有的思想内容。而唐代秋夜题材诗对唐代文人仕进从政理想经历之书写则是唐代秋夜题材诗在思想内容方面的扩展与创新之处。其对唐代文人超脱豪迈的纵情行乐人生态度之展现则在某种程度上充分表现出了部分唐代文人以秋为乐的思想特点,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悲秋情感窠臼。第三章重点分析探讨了唐代秋夜题材诗的艺术手法与审美意蕴。首先,在艺术手法的运用方面,唐代秋夜题材诗非常善于以独特的声音意象来强化诗人在清秋之夜的思想感情,还擅长以白描的方式来描写秋夜之景,并且极其喜欢有意突显夜晚动态意境的描写。这些都是唐代秋夜题材诗艺术手法的精彩独特之处。此外,在审美意蕴方面,唐代秋夜题材诗往往将浓郁的感伤气息和阴柔的诗歌风格结合起来,创造了大量的风格阴柔、情感纤细的抒情名篇。同时,宏阔壮美的秋夜边塞意境之想象与塑造则又体现了唐代秋夜题材诗风格雄浑刚劲的一面,体现出唐代秋夜题材诗审美意蕴的丰富性与多样性特点。
邱丹[10](2020)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文中研究表明先锋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景观,它是新时期语境下西方文化刺激与文学审美现代性诉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先锋小说通过对宏大话语与叙事成规的颠覆,创造了全新的小说观念、叙述手法及语言体验,为小说本体的回归创造了可能。这场带有审美哗变色彩的叙事美学变革,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意义非凡。而传统文学资源作为先锋小说变革的重要参照体系,其脉流也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先锋叙事中,并参与着先锋话语的建构。可以说,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不仅仅有反叛,同样包蕴着继承与转化。本论文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锋派作家的先锋小说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先锋小说特质,阐明传统与传统文学相关理论,深入探究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艺术呈现,挖掘先锋与传统、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探寻中国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价值与不足。这也是新世纪对先锋小说的再思考,对先锋小说处理中西方文学资源关系的再思考,以期发掘共通性的学理性特征,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参考。首先,论文结合中西方的文化语境,阐释西方先锋派与中国先锋派的差异,并明确中国先锋派文学的发生、发展与特质。中国先锋派文学发生在文学断裂之后,经由了从舶来到消融本土的整合,作为带有现实焦虑的形式变革,它不像西方先锋派文学那样激进、深刻,更倾向于“文学本体论”意义上的文学变革。在中国先锋小说发展的浪潮中,“先锋”的释义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对先锋作家与先锋小说进行整体剥离与指认,对于先锋小说相关问题的阐述与论证,至关重要。其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超越是通过对传统文学观念、主题话语、叙事策略等方面的多重变革实现的。由于“传统”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内部的变奏异调,就需要对“传统”“传统文学”“文学传统”等概念进行有力地阐释与辨析,并把握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等叙述内容与叙事层面所呈现的美学特征,探寻文学与现实、作家与现实、文学内容与形式、文学社会功能等方面所体现的传统文学观念,为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做好铺垫。再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转化,呈现了从不自觉借鉴到自觉汲取的发展线索。将先锋小说整体性作为考量时,不能忽略传统文学资源从“潜在”资源转向“显在”资源的原因,这是由传统文学本身、先锋文学本身、语境变革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也体现先锋作家在中西方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对资源突围与认知方面所进行的调整与变化。正是由于传统文学中叙事传统在题材类型与叙事技艺上的精妙之处,抒情传统在情感抒发与诗词意象运用上的独到特色,才使得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从叙述内容到叙事方略的继承与转化成为可能。另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述内容与叙事方略等方面的择取与拓新,呈现了传统与现代、西方与本土融合的审美特点。先锋小说在反叛传统文学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学中一些经典的题材类型、文学母题、精湛的叙事手法还是有所保留、有所继承、有所转化。先锋小说呈现了对侠义公案、才子佳人、武侠江湖、历史家族等题材类型的吸纳与超越;对“命运”“神秘”“地域”等传统母题的延揽与新构;还呈现了对“故事套故事”“旧瓶新酒”“借笔墨拈出”“以虚构补充”“故事新编”等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对传奇人物、传奇情节及异端境界等传奇叙事手法的吸纳与转化。同时,由于语言的相对稳定性、文化母语的潜在记忆与惯性作用、传统文学语言的艺术魅力等因素,先锋小说在自然景物类词汇、意象类词汇词义、诗词歌赋、诗性语言等方面也呈现了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汲取与新变。最后,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反叛与继承的总体向度上,对先锋小说资源转化中遇到的问题与突围的策略进行了问题求解性的探索,阐明传统与先锋之间带有悖论性的复杂关系,并进一步辩诘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先锋小说的创作路径,也引发了文学创作应该如何看待“传统”,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学资源”,如何处理多种创作资源、多种创作手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考。先锋小说在创作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多种美学力量碰撞所产生的审美张力,它在对传统文学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也展现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体认与反思,其所生成的文学价值、文化价值、审美缺憾无疑对当下乃至未来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传统文学资源庞大、多元、驳杂,有很多“生机”可待挖掘。虽然先锋小说深受西方文学影响,但传统作为血液中不可抗拒的因子,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先锋小说的创作。反过来,丰饶的传统也在先锋小说的创造性转化中得以赓续、绵延。未来文学的方向,不仅要放眼世界,也要彰显民族文学的文化气韵,在超越中确立民族身份与文化认同。唯有这样,中国文学才能在接收新知与转化传统中不断延续、不断生长。
二、论中国古代审美境界的生命情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中国古代审美境界的生命情结(论文提纲范文)
(1)论中国当代小说中的戏曲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戏曲与小说的关系研究 |
1.2.2 当代小说中的戏曲叙事研究 |
1.3 基本概念界定 |
1.3.1 戏曲叙事 |
1.3.2 互文性 |
1.3.3 抒情性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中国当代小说戏曲叙事的互文性 |
2.1 借助戏曲完善小说人物形象 |
2.1.1 唱戏人:小说中“人戏难分”的戏曲演员 |
2.1.2 听戏人:小说中“因戏生情”的戏曲观众 |
2.2 戏曲参与小说故事叙述 |
2.2.1 暗伏情节线索 |
2.2.2 预设故事结局 |
2.3 戏曲深化小说主旨内涵 |
2.3.1 聚焦个体命运 |
2.3.2 凝聚民族精神 |
2.3.3 书写时代创伤 |
3.中国当代小说戏曲叙事的抒情性 |
3.1 诗性语言的延续和传承 |
3.1.1 直接征引古典戏词 |
3.1.2 借鉴含蓄语言风格 |
3.2 意象的选择与运用 |
3.2.1 托物承情:引入戏曲道具投射人物情感 |
3.2.2 “人”“物”合一:利用戏曲乐器隐喻人物性格 |
3.3 意境的营造和搭建 |
3.3.1 情景交融的现实空间 |
3.3.2 细腻朦胧的“虚实”空间 |
4.中国当代小说戏曲叙事的价值意义 |
4.1 戏曲叙事的文学价值 |
4.1.1 回归古典:汲取化用戏曲题材 |
4.1.2 追寻诗意:叙事与抒情的融合 |
4.2 戏曲叙事的文化价值与传播意义 |
4.2.1 新瓶旧酒:经典故事的承继与突破 |
4.2.2 文化传承:戏曲精粹的传播与传扬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本文所涉猎的含有戏曲元素的当代小说汇总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远”之绘画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目的及意义 |
2、绘画之“远”的研究综述 |
3、本文的研究视角及主要内容 |
第1章 “远”的哲学思想溯源 |
1.1 庄子之远游 |
1.1.1 虚静之心 |
1.1.2 无待之游 |
1.1.3 “远”为“游”之空间 |
1.2 玄远 |
1.2.1 言外之意 |
1.2.2 方外人生 |
1.2.3 玄对山水 |
1.3 禅宗的空无之境 |
1.3.1 “心源”说 |
1.3.2 禅之妙悟 |
1.3.3 即色是空 |
1.4 儒家之万物一体 |
1.4.1 浑然与万物同体 |
1.4.2 君子的理想人格 |
1.4.3 “远”在“天人合一”中安顿生命 |
第2章 远“意”之思 |
2.1 思之主体 |
2.1.1 文人阶层 |
2.1.2 文人之“隐” |
2.1.3 文人宇宙观 |
2.2 远之意趣 |
2.2.1 意外之意 |
2.2.2 趣远之心 |
2.2.3 平淡天真 |
2.2.4 萧散简远 |
2.3 远之为境 |
2.3.1 形者融灵 |
2.3.2 境生象外 |
2.3.3 空灵冲淡 |
2.3.4 思与境偕 |
第3章 “远”的图式及阐释 |
3.1 高远 |
3.1.1 直立巨嶂式 |
3.1.2 龙脉叠架式 |
3.2 深远 |
3.2.1 迂回穿插式 |
3.2.2 倾斜散布式 |
3.2.3 深远偏胜式 |
3.3 平远 |
3.3.1 平展开合式 |
3.3.2 平远小景式 |
3.4 阔远 |
3.4.1 一角半边式 |
3.4.2 一河两岸式 |
3.4.3 千里江山式 |
第4章 “远”的审美观照及妙悟 |
4.1 静观 |
4.2 游观 |
4.3 妙悟 |
第5章 “远”之绘画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 |
5.1 “远”对当代山水画创作的影响 |
5.1.1 “三远”法构图 |
5.1.2 以“远”造境 |
5.1.3 “远”之超越时空 |
5.2 “远”对当代山水画欣赏的影响 |
5.2.1 “淡远”的审美标准 |
5.2.2 “高远”的人生境界 |
5.2.3 “闲远”的审美理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核心概念解读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目标、方法、创新点 |
第一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存条件 |
第一节 社会秩序的奠基 |
一、辽阔的疆域 |
二、稳定的行政制度和社会阶层 |
三、活跃的社会氛围 |
第二节 经济基础的支持 |
一、日益繁荣的西汉经济 |
二、稳定发展的东汉经济 |
第三节 儒道思想的影响 |
一、儒家思想独尊 |
二、道教思想盛行 |
第四节 阴阳五行与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 |
第五节 乐府机构的推动 |
一、乐府机构的设立和发展 |
二、汉代乐府的职能 |
三、太乐及其职能 |
四、汉代乐府机构的作用与特点 |
第二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活形态 |
第一节 民间祭祀乐舞 |
一、民间祭祀乐舞产生的思想背景 |
二、民间祭祀乐舞的舞蹈形态 |
第二节 百姓日用的民间舞蹈 |
一、婚配繁衍的高禖 |
二、驱魔除瘟的大傩 |
第三节 酒酣乐作的宴饮舞蹈 |
一、以舞相属 |
二、即兴舞蹈 |
三、自娱舞蹈 |
第三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艺术形态 |
第一节 重情娱人的宫廷舞蹈 |
一、宫廷乐舞 |
二、代表人物 |
第二节 文武兼备的宫廷祭祀乐舞 |
一、宫廷祭祀乐舞发展脉络 |
二、宫廷祭祀乐舞的舞蹈形态 |
三、雅舞理念的延续 |
第三节 艺人表演的专业舞蹈 |
一、宫廷乐官的世代传承及其对官僚贵族子弟的培养 |
二、出身民间的歌舞艺人 |
第四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理论形态——以傅毅《舞赋》为例 |
第一节 从《舞赋》看雅舞、俗乐舞的界定 |
一、雅舞和俗乐舞功能之别 |
二、《舞赋》与俗乐舞的发展壮大 |
第二节 从《舞赋》看汉代舞蹈的审美特征 |
一、美的造型 |
二、圆形轨迹 |
三、以腰为轴 |
四、形神统一 |
五、对高难度技巧的追求 |
六、服饰、道具与动作的配合 |
第三节 《舞赋》对舞蹈意境的描摹 |
第五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个案阐释 |
第一节 柔中有刚的长袖舞 |
一、袖的分类 |
二、长袖舞的特殊结合形式 |
三、长袖舞的艺术表现手法 |
四、长袖舞的审美特征 |
第二节 雄健奔放的盘鼓舞 |
一、盘鼓舞其名目 |
二、盘鼓舞体现的审美文化信息 |
三、盘鼓舞的审美特征 |
第三节 玄幻瑰丽的灵星舞 |
一、郊祀乐舞 |
二、祭地之舞——灵星舞 |
三、灵星舞与其他郊祀乐舞的关系 |
四、灵星舞的文化内涵及其社会功能 |
五、灵星舞的审美特征 |
第四节 多姿多彩的百戏舞 |
一、百戏中的“舞像”舞 |
二、百戏中的道具舞 |
三、百戏中的情节舞 |
第六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嬗变 |
第一节 继承中的融合与创造:西汉初中期的舞蹈审美文化 |
第二节 否定和分化中的新变:西汉末和东汉初的舞蹈审美文化 |
第三节 走向成熟和自觉:东汉中晚期的舞蹈审美文化 |
第七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总体追求和主要特征 |
第一节 雄健瑰丽: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总体追求 |
一、雄健瑰丽之雄健 |
二、雄健瑰丽之瑰丽 |
三、雄健瑰丽之交融 |
第二节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主要特征 |
一、美丑兼备 |
二、本俗求雅 |
三、阴柔飞动 |
四、以悲为美 |
第八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历史地位、深远影响和当代价值 |
第一节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历史地位 |
一、继往开来 |
二、审美走向自觉 |
三、空前的交流融汇 |
第二节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深远影响 |
一、儒家乐舞思想及其对后世舞蹈的影响 |
二、多元统一的审美范式对后世舞蹈的影响 |
第三节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当代价值 |
一、对当代中国舞蹈审美表现与创新的贡献 |
二、推动与当代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4)《林兰香》与中国古代小说的诗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小说“诗化”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林兰香》之前小说诗化特征的流变 |
第一节 唐代传奇小说 |
一、“文备众体”的小说形式 |
二、骈俪、隽永的语言风格 |
第二节 元明传奇小说 |
一、文体特征:诗词羼入 |
二、诗词功能:抒情表意 |
第三节 才子佳人小说 |
一、以“诗”传情(为媒) |
二、人物的诗才 |
第二章 《林兰香》中回目、诗词的叙事功能研究 |
第一节 《林兰香》对章回小说回目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
一、《林兰香》回目的艺术特色 |
二、《林兰香》回目的叙事功能 |
第二节 《林兰香》中的诗词及其特点 |
一、中国文学艺术的诗化基因 |
二、《林兰香》中诗词来源考察 |
第三节 《林兰香》中诗词的作用 |
一、诗词是小说情节的组成部分 |
二、诗词对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 |
三、诗词对篇章结构的作用 |
四、诗词与小说的悲剧意蕴 |
五、诗词与作者诗学思想的传递 |
第三章 《林兰香》诗化的审美表现 |
第一节 叙事语言的诗化表达 |
一、语言的典雅美 |
二、语言的色彩美 |
三、语言的音乐性 |
第二节 小说人物的诗性气质 |
一、塑造具有诗性品质的人物 |
二、着重展示人物心灵 |
第三节 情节内容的诗意呈现 |
一、小说意境的诗意建构 |
二、景物描写与“比德”说 |
三、高雅诗意的文化活动 |
第四节 意象叙事及其隐喻意义 |
一、自然意象 |
二、社会(历史)意象 |
第四章 《林兰香》诗化特征的文学意义 |
第一节 《林兰香》诗化特征的小说史价值 |
一、增强读者的美感体验 |
二、加强小说的抒情性 |
第二节 《林兰香》诗化特征的影响 |
一、《林兰香》与《红楼梦》 |
二、对其他小说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从文学到图像 ——苏轼赤壁二赋的文化增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选题缘起 |
三、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五、研究设想和预期结果 |
六、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从文到书:苏轼黄州经历与赤壁二赋的书文一体 |
第一节 扁舟草履,放浪山水:二赋文本的创作过程与自我调适 |
一、文本的创作环境:黄州赤壁位置再讨论 |
二、文本的灵感来源:东坡赤壁游考 |
三、文本的情感基础:东坡的山水情 |
四、文哲之思:从矛盾苦闷到融通万物 |
第二节 超绝古今,慨然怀古:二赋意脉分析 |
一、同中有异:二赋文本再读 |
二、古今之思:二赋文背景重探 |
三、羽化登仙:理想与超越 |
第三节 二赋文的图像化述说:东坡亲书赤壁二赋考 |
一、版本概述与对比 |
二、现存墨迹考证 |
小结 |
第二章 以书释文:赤壁二赋传播中的书法艺术增殖 |
第一节 宋金时期帝王对苏书的喜好与文人书二赋 |
一、二赋经典化的里程碑:南宋二帝书《后赤壁赋》 |
二、基于二赋的书法创作 |
第二节 元代以赵孟頫为中心的二赋再书写 |
一、赵孟頫笔下的二赋 |
二、俞和与鲜于枢的二赋书法 |
第三节 文董的东坡情结与明代二赋的书法 |
一、文徵明家族的二赋收藏与再创作 |
二、文氏子弟与祝枝山等“吴门书家”的二赋创作 |
三、董其昌的二赋情结与晚明书家再创作 |
第四节 清王室好苏之风与二赋书写 |
一、清代对苏书的刊刻与崇苏风气 |
二、康乾的二赋临摹 |
三、清代文人基于二赋的五体创作 |
小结 |
第三章 以画释文:赤壁二赋传播中的绘画艺术增殖 |
第一节 《赤壁赋》的叙事化:《赤壁图》画面分段研究 |
一、多段式全景《赤壁赋图》 |
二、主题式单景《赤壁赋图》 |
第二节 《赤壁赋图》题跋研究 |
一、基于《赤壁赋图》的文学创作 |
二、基于《赤壁赋图》书法创作 |
第三节 东坡写真与《赤壁赋图》中东坡形象的符号化 |
一、颧高少髯黑痣:东坡写真像 |
二、《赤壁赋图》中东坡形象的符号化:东坡写意 |
第四节 文玩中的《赤壁赋图》:东坡形象的延伸 |
一、印章中的《赤壁赋图》 |
二、文玩雅器上的《赤壁赋图》 |
小结 |
第四章 文图互释:赤壁二赋在东亚传播中的文图增殖 |
第一节 赤壁二赋在日本的接受与二度创作 |
一、东坡着述的传入与东坡文化的兴起 |
二、“赤壁会”与“寿苏会” |
三、日本的《赤壁赋图》 |
第二节 赤壁二赋在韩国的接受与“赤壁文学” |
一、二赋的传播与“赤壁文学”的产生 |
二、对二赋的解构与重构 |
三、七月既望的泛舟游与《赤壁赋图》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6)魏晋身体世界 ——以《世说新语》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身体实践 |
第一节 “礼岂为我辈设也”:身体的实践 |
第二节 “许实有济胜之具”:身体实践与自然美 |
第三节 “乘兴而往,兴尽而归”:交往中的身体 |
第二章 身体经验 |
第一节 “卿类社树”:身体的诗性比譬 |
第二节 “情之所钟,正在我辈”:身体的情感超越 |
第三节 “清鉴贵要”:以“清”为核心的身体美感 |
第三章 身体再现 |
第一节 “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身体的独立 |
第二节 “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再现身体 |
第三节 “秀骨清相”:身体意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现实主义美术研究文献 |
(二)生平研究文献 |
(三)艺术作品研究文献 |
(四)教育教学与社会活动相关文献 |
三、研究创新点 |
(一)发掘新史料补充现有研究文献 |
(二)提出新观点、新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一)社会学方法 |
(二)文献研究法 |
(三)访问与调查 |
(四)图像分析 |
第一章 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的生成背景 |
一、王盛烈的艺术生涯 |
(一)绘画自修与日本留学时期 |
(二)由“西”转“中”的创作衍变 |
(三)现实主义中国画创作的坚守 |
二、建国17 年现实主义中国画形成的历史铺垫 |
(一)政治需求与美术创作相结合 |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两结合” |
(三)改良中国画 |
第二章 王盛烈的现实主义中国画创作题材 |
一、历史的再现:爱国主义历史题材 |
(一)《八女投江》的创作 |
(二)对战争的哲思 |
二、朴素的乡土情结:“大众美术”题材作品 |
(一)为民写真:劳动者为题材的艺术创作 |
(二)“写照”与“传神”:人物肖像画的表现 |
第三章 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特征 |
一、造型与笔墨的兼容 |
二、“明暗”与“线”的契合 |
三、速写习作的积累 |
四、中西绘画透视的自由运用 |
第四章 王盛烈推进现实主义美术的社会活动 |
一、美术教育活动 |
(一)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建立 |
(二)美术执教 |
二、画派活动 |
(一)关东画派领军人 |
(二)筹建“辽宁中国画研究会” |
(三)创办“同泽书画研究院” |
三、艺术活动 |
(一)美术展览 |
(二)学术活动 |
第五章 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观与启示 |
一、王盛烈现实主义艺术观 |
(一)艺术创作与社会责任紧密相连 |
(二)对现实的关照,艺术为人民服务 |
(三)创造“具有时代意义”的典型形象 |
二、对发展当今现实主义中国画的启示 |
(一)造型观的解放与笔墨语言的拓展 |
(二)现实主义的回归与再创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王盛烈年表 |
附录二 八女投江相关史实考证 |
附录三 王盛烈绘画展览情况 |
附录四 王盛烈作品收藏情况 |
附录五 王盛烈绘画作品出版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晚明草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上编:专题研究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 晚明草书的特质需要多维探索与系统研究 |
(二) 晚明草书的深入研究需要“书体”与“字体”理论相结合 |
(三) 研究中的“过誉”与“误读”需要以批评的视域重新思考 |
二、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一) 书法史论中涉及晚明草书研究的成果 |
(二) 草书体研究中涉及晚明草书研究的成果 |
(三) 以晚明草书家为研究对象的成果 |
三、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
(一) “晚明”的界定及研究书家的范围 |
(二) “草书”的界定及研究材料的范围 |
四、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框架 |
(二)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背景及基本形态 |
第一节 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社会生态 |
一、繁荣与衰飒——经济结构变化下的社会转型 |
二、僭越与世俗——政治力量失衡下的士人行为转变 |
三、彰异与抒发——文艺思想与美学观念下的草书“抒情化”倾向 |
四、递传与趣尚——文人圈层对刻帖及草书鉴藏的关注 |
第二节 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书体发展背景 |
一、草书形体潦草化的滥觞阶段 |
二、草书的发生与形成阶段 |
三、草书的形定与调整阶段 |
四、草书的标准确立与突破阶段 |
五、草书风格的延展与探索阶段 |
第三节 晚明草书继承的观念及途径 |
一、法崇魏晋独宗羲献——晚明草书继承的理想观念 |
二、融合汉唐延扩宋元——晚明草书继承的实践途径 |
三、汲取同代承延为继——晚明草书对明前中期草书特徵的汲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晚明草书笔法形态的正统探索与个性延展 |
第一节 古法再造:草书笔法的流传及明代对笔法谱系的接受 |
一、草书笔法的流变述略 |
二、明代对草书笔法谱系的接受 |
第二节 晚明草书“正统笔法”观念及其构成 |
一、董其昌、邢侗草书笔法正统意识的构建及坚守 |
二、张瑞图、倪元璐、黄道周草书笔法正统观念的构建 |
三、王铎、傅山的草书笔法正统观念的多维构成 |
第三节 晚明草书家个体笔法理念的差异化 |
一、“平淡”与“雄强”——董其昌与王铎草书笔法理念的比较 |
二、董其昌的“疑问”——董其昌对张瑞图新型笔法的态度 |
三、“遒”“媚”之间——倪元璐与黄道周笔法理念的侧重 |
四、“用笔”与“信笔”——关于王铎与傅山草书笔法理念中“随意性”的探讨 |
第四节 晚明草书笔法的实践延展 |
一、晚明草书实践条件与笔法的关联性 |
二、晚明草书笔法实践的类型及特徵 |
三、晚明草书笔法“个性化线变”的价值与缺失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晚明草书墨法形态的维度开拓与创造 |
第一节 聚墨成形:魏晋至晚明时期墨法理念流变的阶段性 |
一、魏晋至唐对墨法观念的基础构建 |
二、唐代墨法的整体渐变 |
三、元至明前中期的自觉反思与调试 |
四、晚明至清代对墨法的突变及总结 |
第二节 晚明草书墨法在实践中“泛化”的成因 |
一、物体条件方面的因素 |
二、草书家主观能动方面的作用 |
第三节 晚明草书“创造性墨变”的维度及特徵 |
一、“淡墨”非“淡” |
二、“浓重焦渴”施以“力感” |
三、“涨墨”与“破墨”的利弊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晚明草书字法形态的择用与再草化 |
第一节 美草法之最奇:草书字法的内涵及晚明字法的特徵 |
一、晚明之前草书字法的发展状态 |
二、晚明草书字法意识及特徵 |
第二节 晚明草书符号草法的择用与改造 |
一、主要符号 |
二、其他符号 |
第三节 晚明草书形体字法再草化的类型 |
一、极简草化 |
二、极繁草化及楷行化 |
三、异写形变及奇异草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晚明草书结体形态的奇异形变及空间特徵 |
第一节 因时相传:晋唐到晚明草书结体空间演化规律述略 |
一、从“简炼组合”到“缭绕连绵” |
二、从“衡匀合度”到“矛盾对冲” |
三、从“点线结合”到“点线成面” |
第二节 晚明草书单字结体的形变与奇异性 |
一、字形:展大与形扩 |
二、部件:位移与逾越 |
三、结体:缭绕与支离 |
四、空间:疏密与缩放 |
第三节 晚明草书字组结体的构成类型及特徵 |
一、均称平衡类 |
二、动态变化类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晚明草书章法与势的表现提升及审美视域的拓展 |
第一节 晚明草书章法的字间距构成问题寻绎 |
一、设定参照系与参数的测算方法 |
二、以参数视角考察晚明草书章法的字间距情况 |
第二节 晚明草书章法的欹正关系探微 |
一、“横中心倾角线”和“横行线律动” |
二、从横向律动角度看晚明草书的欹正对立 |
第三节 晚明草书章法的区域对比与表现力 |
一、区域平衡的逐步突破 |
二、微观与宏观空白的营造 |
第四节 晚明草书势的嬗变与审美视域的拓宽 |
一、晚明草书势的类型及特徵 |
二、晚明草书审美视域拓宽的成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晚明草书理论形态的构建及其历史地位 |
第一节 明代文艺思想与书学理论的关系 |
一、文艺思想对明代书学理论的影响 |
二、明代前期及中後期书学理论的特徵 |
第二节 承袭与转化:晚明草书相关理论述评 |
一、新古两极:徐渭、项穆 |
二、遵古纳新:董其昌、邢侗、赵宦光、李日华 |
三、依古反思:王铎、黄道周、傅山 |
第三节 推崇与思索:晚明草书的历史地位 |
本章小结 |
附表:《本文研究所见晚明草书作品表》 |
参考文献 |
一、图版资料 |
二、古代文献 |
三、现代着作 |
四、学位论文 |
五、期刊文章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後记 |
下编:《晚明草书字形汇编》 |
一、介绍 |
二、凡例 |
三、索引 |
四、正文 |
(9)唐代秋夜题材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研究意义 |
2.研究现状 |
第1章 唐代秋夜题材诗的产生背景 |
1.1 文学传统的流衍与悲秋意识的确立 |
1.2 唐代文人社会生活对秋夜题材诗创作之影响 |
1.2.1 秋夜读书与士人对科举功名之追求 |
1.2.2 宵禁松弛与唐代文人秋夜生活之丰富 |
1.2.3 秋夜文人寺居友僧生活经历之记叙 |
第2章 唐代秋夜题材诗的思想内容及情感内涵 |
2.1 忧生叹时生命意识之流露 |
2.1.1 时光消逝与政治遭遇之悲慨 |
2.1.2 忧念功名未立之落寞与伤感 |
2.2 相思恋爱情感追求之表达 |
2.2.1 闺怨诗与思妇怀亲愁绪之表达 |
2.2.2 七夕诗对仙侣爱情之描写与感慨 |
2.3 思乡怀友思想情绪之宣泄 |
2.3.1 羁旅漂泊及卫国戍边与故园之思 |
2.3.2 秋夜怀友真情之流露 |
2.4 聚散离别人生体验之描写 |
2.4.1 秋夜好友相聚之欣喜 |
2.4.2 秋夜好友分别之难舍 |
2.5 仕进从政理想经历之言说 |
2.5.1 秋夜寓直从政经历之描写 |
2.5.2 宫怨诗与唐代文人的“仕进”情结 |
2.6 纵情行乐人生态度之展现 |
2.6.1 唐代秋夜题材诗对悲秋传统思想的超越 |
2.6.2 唐代秋夜题材诗中的自然闲适意境之描写 |
第3章 唐代秋夜题材诗的艺术手法与审美意蕴 |
3.1 独特声音意象的运用与内心情感的强化 |
3.1.1 蝉、雁、猿、蛩等动物之声 |
3.1.2 风雨、落叶、山泉、竹林等自然之声 |
3.1.3 捣衣砧杵、琴笛、钟漏等人事之声 |
3.2 简笔摹神写景方式的运用 |
3.2.1 “水墨画”式写景方式的运用 |
3.2.2 秋夜写景造境单调枯寂之弥补 |
3.3 有意突显和强化动态描写 |
3.3.1 敏锐的动态捕捉与表现手法 |
3.3.2 生动形象的动词的使用及其作用 |
3.4 浓郁的感伤气息和阴柔的诗歌风格之结合 |
3.4.1 秋夜感伤之情的深婉、细腻化表现 |
3.4.2 浓郁的感伤气息和阴柔的诗歌风格映衬之美 |
3.5 宏阔壮美的秋夜边塞意境之描写与塑造 |
3.5.1 宏阔的秋夜边塞意境对昂扬的唐人精神之烘托 |
3.5.2 宏阔的秋夜边塞意境对哀怨的思乡情绪之反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求索 |
1.2.1 先锋小说研究综述 |
1.2.2 论文相关问题探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1.4 论文创新与论文不足 |
第2章 中西视域:“先锋”“先锋派”及“中国先锋小说”的理论阐释 |
2.1 概念与内涵:“先锋”“先锋派”的理论界定 |
2.1.1 多义与复杂:先锋词义的历时演绎 |
2.1.2 激进与叛逆:先锋派的现代主义本质 |
2.1.3 断裂与有限:文学本体意义上的中国先锋派 |
2.2 转化与消融: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生成、发展及特质 |
2.2.1 语境与场域:中国先锋文学发生的历史契机 |
2.2.2 潮流与动向:中国先锋文学发展的动态建构 |
2.2.3 有限的创新:中国先锋文学的特质 |
2.3 含混与剥离:中国先锋小说的整体指认 |
2.3.1 先锋小说的释义:从形式先锋到精神先锋的历史迁移 |
2.3.2 先锋作家的指认:不断扩容的先锋群体 |
2.3.3 先锋小说的划定:思想突围与形式实验 |
第3章 反叛与超越: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多重变革 |
3.1 传统的认知:“传统”相关命题的理论阐释与辨析 |
3.1.1 传统:“一条世代相传的事物之变体链” |
3.1.2 传统文学: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 |
3.1.3 传统文学观念:传统文学的理性现实与社会功能 |
3.2 精神诉求: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反叛 |
3.2.1 理性与非理性:拒绝宏大的非理性叙事 |
3.2.2 真实与虚构:拆解经验现实的心灵真实 |
3.2.3 反叛与逃离:规避意识形态话语的个性化叙述 |
3.3 主题变革: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主题的现代阐释 |
3.3.1 放逐与归宿:逃离“父法”的精神流放与还乡 |
3.3.2 欲望与死亡:探究人性深处的罪恶与肮脏 |
3.3.3 苦难与存在:勘探生命存在的苦难与缺失 |
3.4 叙事策略:先锋小说对传统叙事成规的颠覆 |
3.4.1 故事“似真性”的打破与故事的感觉化 |
3.4.2 形象“社会性”的脱离与形象的符号化 |
3.4.3 时间“线性”的断裂与时间的敞开 |
第4章 困境与转机:先锋与传统融合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原因 |
4.1 传统本身:传统文学强大的生命力 |
4.1.1 叙事传统:丰富的题材类型与多样化的叙事技巧 |
4.1.2 抒情传统:抒情言志与意蕴深厚的诗词意象 |
4.2 先锋本身:形式实验的创作困境 |
4.2.1 叙事限度:有限意义的形式探索 |
4.2.2 自我重复:超越自身的艰难跋涉 |
4.2.3 晦涩难懂:审美大众的接受阻隔 |
4.3 外在语境:语境变化下先锋作家的写作焦虑 |
4.3.1 语境变更:先锋小说的边缘化境遇 |
4.3.2 心态调整:先锋作家创作心态的转换 |
第5章 继承与转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题材与母题的借鉴与革新 |
5.1 题材的碰撞:对传统文学题材类型的吸纳与新解 |
5.1.1 侠义公案题材的承继与突破 |
5.1.2 才子佳人题材的汲取与化用 |
5.1.3 武侠题材的整合与改造 |
5.1.4 家族题材的借鉴与更新 |
5.1.5 历史题材的吸收与转化 |
5.2 主题的遇合:对传统文学母题的延揽与升华 |
5.2.1 宿命循环构成的命运魅惑 |
5.2.2 荒诞悬疑促成的神秘世界 |
5.2.3 地域色彩透露的乡土情怀 |
第6章 择取与拓新: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事方略的继承与改造 |
6.1 故事:对传统文学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 |
6.1.1 故事讲述:“故事套故事”与“旧瓶新酒” |
6.1.2 故事新编:“借笔墨拈出”与“以虚构补充” |
6.1.3 故事寓意:“故事新编”的延承与新义生成 |
6.2 传奇:对传奇叙事传统的选取与新构 |
6.2.1 传奇文体:“传奇”传统及其后世影响 |
6.2.2 传奇人物:人物形象的增魅书写 |
6.2.3 文奇则传:传奇情节的拓新处理 |
6.2.4 异端境界:超现实世界的传奇建构 |
6.3 语言:对传统文学语言的运用与变异 |
6.3.1 语言资源:传统文学语言革新及其审美特点 |
6.3.2 词语运用:景物词汇与情境题蕴的呼应 |
6.3.3 语义变化:经典意象的复制与新变 |
6.3.4 语言风格:诗词歌赋与抒情语言 |
第7章 悖论与思辩:先锋小说资源转化过程中的问题性求解 |
7.1 先锋与传统:先锋与传统之间悖论式的辩诘关系 |
7.1.1 割裂与依赖:反叛传统与传统的惯性制约 |
7.1.2 变动与迁移:相互背离与相互转化的美学足迹 |
7.1.3 沉潜与显现:传统在文学创作中的呈现形态 |
7.2 反叛与继承:先锋小说资源转化的审美突围 |
7.2.1 西方资源与中国传统资源的汲取调整 |
7.2.2 现代形式与中国经验的有机结合 |
7.2.3 反叛超越与继承转化的共时性存在 |
7.3 审慎与沉思:现AI写作作与多重资源的并存互补 |
7.3.1 面向“现在”与“未来”的传统考量 |
7.3.2 文学多种创作手法融合的美学张力 |
7.3.3 中西多种资源相互碰撞的持久力量 |
第8章 体认与反思: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意义及思考 |
8.1 文化价值:传统文化的再生与当代文学的世界交流 |
8.1.1 经验情感与本土记忆的无限延伸 |
8.1.2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寻找建立 |
8.1.3 多元文化生态领地的建构与传播 |
8.2 文学价值:文学多重审美表现领域的开拓与探索 |
8.2.1 先锋书写与古典文学融汇的“审美向度” |
8.2.2 历史意识与现实体验重叠的“历史向度” |
8.2.3 本土意识与地域情结交融的“民族向度” |
8.3 审美缺憾:反叛与继承传统文学中存在的不足 |
8.3.1 “影响的焦虑”之下“精神深度”的漂浮 |
8.3.2 “同质化”创作下“创意精神”的失度 |
8.3.3 “传统资源”转化下“纵深探索”的缺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论中国古代审美境界的生命情结(论文参考文献)
- [1]论中国当代小说中的戏曲叙事[D]. 刘晨阳.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远”之绘画美学思想研究[D]. 王肖南. 河北大学, 2021(09)
- [3]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研究[D]. 耿君.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4]《林兰香》与中国古代小说的诗化特征[D]. 刘彤彤.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5]从文学到图像 ——苏轼赤壁二赋的文化增殖[D]. 苏叶. 西南大学, 2021(01)
- [6]魏晋身体世界 ——以《世说新语》为中心[D]. 郭蕾蕾. 西藏民族大学, 2021(08)
- [7]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研究[D]. 闫智开.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8]晚明草书研究[D]. 赵紫文. 吉林大学, 2020(04)
- [9]唐代秋夜题材诗研究[D]. 朱宝宝. 新疆大学, 2020(07)
- [10]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D]. 邱丹. 辽宁大学, 2020(01)